小班论文

时间:2019-05-13 09:3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班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班论文》。

第一篇:小班论文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尝试

当前,幼儿园教学偏重于知识技能的获得,忽视了情感、习惯、社会性等的发展。美国教学家罗宾森说过:“对我们成人来说,社会生活,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居住在不同地域人们的生活等等,都是习以为常的现象,但儿童需要学习。”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社会教学的意义。

幼儿园小班社会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热爱幼儿园,认识自我,养成好习惯,爱家庭,了解他人,学习有关社会知识、技能等等。其目的是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渗透人际智力的培养,即对自己和他人的认识能力,了解自己与别人的关系,发展幼儿交往合作的能力,帮助幼儿理解社会。

幼儿离开家庭,离开父母,来到幼儿园,为帮助幼儿减少分离焦虑,适应幼儿园生活,我们带领幼儿熟悉幼儿园,如知道喝水、上厕所、上课的地方。开展“大带小”,即让幼儿参加中、大班的活动等。因此,我们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游戏时间和空间。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帮助幼儿自己协调、解决交往中发生的矛盾冲突及各种问题,以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如看图书,两三个幼儿争看同一本新书,教师随机引导全班幼儿共同讨论,尽可能想出各种解决方法:三个人一起看,主动让给别人看,交换看,轮流看等。问题解决了,幼儿既学习了社会交往技能,又提高了交往能力。

认识自我、养成好习惯应从日常生活中的自我服务开始。我们从认识小手开始,培养幼儿自我服务、独立生活能力。学习文明行为时,我们教学幼儿要走路轻,说话轻,放东西轻,懂得动作轻不妨碍别人活动,做事时想着别人。让幼儿学会关心人,帮助人。

幼儿园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他们生活在爱的氛围里。他们认为,被爱是天经地义的,理所当然的。但是如何爱父母,爱他人,却是许多独生子女所欠缺的。在爱家庭活动中,我们让每位幼儿带一张“全家照”,让幼儿在看看、想想、说说的过程中认识家庭主要成员,体会“家”的快乐,了解父母的辛苦与爱,启发幼儿回报父母的爱,引导幼儿尊敬老人,热爱父母,学习用行动表达对父母的热爱。很多孩子都爱玩“娃娃家”的游戏,他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扮演“爸爸”“妈妈”的角色。在游戏过程中,重要的是如何渲染孩子对父母真挚的爱,以及他们愿意用同样的感情去爱伙伴的真诚愿望。

此外,我们还通过其它方式对幼儿进行社会教学。教学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看清马路上的来往车辆,慢慢走不乱跑,见车会避让,到街上跟着父母或老师,不单独出去,如果找不到父母和老师,要去找警察叔叔,不在马路上玩等。这样做,有助于幼儿接触新事物,增长知识,益于培养幼儿敢于尝试和遇事不慌的好习惯。秋天,我们带领孩子去拾落叶。在拾落叶的过程中,孩子们认识各种树木,培养了劳动习惯,同时,在劳动中细心观察自然现象,学习自然知识,增长保护环境整洁的意识。通过拾落叶,蹲下、弯腰等一系列的动作既增强了活动能力,也促进了动作的发展。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小动物,我们要珍惜和培养他们这种感情。我们生活在地球上,要爱护自己生存的环境。教学幼儿爱护小动物,正是培养环保意识的启蒙课。在幼儿园,我们饲养了小金鱼、小兔子、鸽子等动物,让幼儿参与喂养,增强他们对动物的感性认识,使他们获得了知识,同时培养了责任心和关心保护小动物的感情。在饲养小动物的过程中,孩子从小养成观察,动手动脑的习惯,也是一生受用的。小议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游戏化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尤其是对小班幼儿易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如果教学方法不当,更会使幼儿对数学感到枯燥和乏味。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过:“没有游戏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智力发展。游戏犹如打开的一扇巨大而明亮的窗子,源源不断的将有关王围世界的观念和概念的湍流,通过这窗子注入孩子的心田。游戏犹如火花,它点燃探索和求知的火焰。”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幼儿的生活离不开游戏,游戏又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活动,它能给儿童以快乐并从中受到教育。

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数学知识的特点,我采用了游戏的教学方法。幼儿在操作游戏规则和动作的过程中必然引起不同程度的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至判断推理形成概念的积极思维过程,从而使游戏成为幼儿获得数学知识和发展思维的有利方法。

它能提高小班幼儿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轻松自然,绕有兴味的获取知识,从而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因此,游戏是小班幼儿数学教育独具特色的强有力的教育手段。

数学活动组织的不好,易造成枯燥乏味现象。对小班幼儿尤为重要。因此,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愿望作为向幼儿进行数学教育的一个任务。在小班初期,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是和成人正确的引导、恰当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良好的活动方式成正比的。

操作性的数学教学游戏是幼儿通过操作玩具或实物材料,并按游戏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这类游戏通过游戏的主题和情节,体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如:“小兔采蘑菇”的游戏,幼儿扮演兔宝宝,跟随兔妈妈学本领(采蘑菇)从中可以学习“比较多少”、“比较大小”、“1和许多”、“点数4以内的数”等知识。认识“上下、前后”,我设计了“捉迷藏”、“逛公园”的游戏,让幼儿在不同的地方找到其他小朋友和小动物,并能完整的讲出:“我在树上找到小松鼠;小猫藏在桌子下。”等。使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方位词。还有“小羊过生日”、“小猫钓鱼”等游戏都是为完成这些目标而设计的。

把孩子当“宝”,让赏识教育永驻心田

有一种书,应该放在书桌上,旁边一杯清茶,一本笔记,时不时地要摘抄几句,时不时地要停下来思考一番,而且越读越是景仰敬重,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苏霍姆林斯基的学术著作《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一本书。它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导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书籍。虽然我还没有看完,但是苏霍姆林斯基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已经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对此书爱不释手。其中的赏识教育思想更是本书的精华,它贯穿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整个成功教育思想之中。时刻提醒着我们每一位教师,让赏识常驻心田。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我们尤其要常常刷新赏识教育的思想,赏识每一个幼儿,关注每一个个体,摒弃冷眼和偏见,用真情去浇灌,用爱心去培育,用亲情去呵护。在浇灌、培育与呵护中观察、发现并准确把握每个幼儿的闪光点,使他们的闪光点得以升华。让每个幼儿都获得不同程度的体验与成功。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告诫教师们的那样:“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尽管今天的教育形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前几天我又拿起此书赏读了其中的一篇—《什么是从事教师工作的才能》。在此篇中,苏霍姆林斯基提到了我们教师工作的特殊性,他认为我们教师工作的一大特性就在于和“生活中最复杂、最珍贵的无价之宝、也就是人在打交道。”苏霍姆林斯基没有纯粹地说爱他的学生,但是他把学生说成是“无价之宝”,并且,他始终认为孩子的“生活、健康、意志、智慧、性格、意志、公民表现和精神面貌、他在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他的幸福”都决定于我们教师这一工作,决定于“我们教师的能力、水平、工作艺术和智慧”。我想他是充满爱心的,没有这种对孩子的爱,怎么能把孩子当成“宝”,怎么能用对“宝”的态度来进行我们的教育。只有把孩子当作“宝”了,那么我们才会去珍惜“它”、呵护“它”,用对“宝”的态度去爱怜“它”,不管怎样我们教师至少应该有颗爱“宝”之心。带着爱“宝”之心,天天去亲近他们,与他们多多接触,在接触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孩子经常会有一些新东西,经常会有一些出色的东西给你惊喜,进入了他们的世界,我们才会发现里面的“宝藏”是如此的丰富,没有重复,各有特色。浅谈幼儿听话能力的培养——幼教策略论文

学习说普通话,丰富幼儿词汇,发展幼儿的思维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培养幼儿的听话能力则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因为幼儿的听话是学习语音、词汇、语法规则讲述前提。只有听得准,才能学得扎实,模仿得正确,表达得清楚。培养好幼儿的听的能力,也是为幼儿入小学打好学习基础打好学习基础的关键。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一般可分为“听”和“说”两部分。而幼儿的说则要靠听来实现。那么怎样去培养幼儿听话的习惯呢?我认为培养好幼儿听的习惯主要应从听以下方面去努力:

一、用准确的语言示范,培养幼儿听的能力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的主要工具,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要靠教师的语言来进行。从小就培养好幼儿听话的能力,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前提。因此,教师的说对于幼儿的语言发展、思维的发展起着极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所说的语言、语音、用词要规范化、条理化。教师所说出的话要准确,而不是信口开河,随心所欲。

第一,教师要以准确的语言给幼儿良好的示范。在幼儿园推广和学用普通话是每个幼儿教师的必修课。幼儿的音带发育不全,他们常常会把“老师”说成“老西”;把“柿子”说成“戏子”;把“四十”说成“事实”等等。教师要注意在平时随时纠正幼儿的发音,经常给幼儿以准确的示范,让幼儿知道哪些音是用舌尖发音,哪些音用翘舌发音,让幼儿看准老师的口形,使幼儿从小就掌握和学习使用普通话。教师的语言是幼儿直接学习的范例。因此,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化,严禁土话、脏话、粗话进课堂。

第二,教幼儿学会听成人和同伴的讲话。

幼儿的学习多是靠听来感知,听是说的前提。幼儿时期有意注意正在发展,无意注意占主要地位。也就是说他们常常是在玩和游戏中无意识地听成人和同伴的讲话。把他们感兴趣的话记下来。教师要注意培养幼儿学会有意识地听话。只有听得明白,才能记得住。教师在教幼儿听话的过程中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教师的语言要尽量接近幼儿,为幼儿所理解和接受。对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词要随时解释清楚,帮助幼儿在理解中加深记忆,丰富词汇,学会说话。幼儿园的新词解释一般可采用这样几种方法解释:一是用幼儿掌握的词去解释新词。二是用实物解释新词。三是用动作和表情解释新词,这样生动形象、直观、易于幼儿理解,才能便于记忆和模仿。

该如何呵护幼儿的好奇心

富于好奇心是幼儿的一大心理特征。由于幼儿阅历少,知识经验贫乏,他们对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往往爱提“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诸如“为什么鱼要生活在水里?”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为什么爸爸有胡子,而妈妈没有胡子?”“我是从哪里来的?”等许许多多问题。这表明幼儿已经有了活跃的思维。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幼儿的好奇好问呢?

一、鼓励幼儿的好奇心。

幼儿的好奇心表现在自发观察、动手尝试、拆卸探究等各种活动中。比如有的幼儿趴在地上看蚂蚁怎样搬东西,有的把闹钟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让钟每天走个不停等等。所有这些,不要简单的说幼儿越来越淘气了,这正是幼儿好奇的表现。对此教师不能在言语上、行动上不自觉的压抑甚至扼杀幼儿的好奇心。著名科学家爱迪生,他在回答别人为什么有那么多创造发明时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探究问题罢了。”在爱迪生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是他的母亲保护和支持了他的好奇心,并热情的鼓励、启发和引导他,才使他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课堂上,一个老师在教幼儿认识“4”,“4”像什么呢?幼儿们纷纷回答:“像树叶,像头巾,像鱼头,像山峰,像长矛......”最后老师说:“我告诉你们吧,象一面小旗。”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根本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正是培养幼儿创造思维能力绝好的机会,可这个老师却硬要幼儿向她“看齐”,虽然幼儿记住了老师的标准答案,却又一次给幼儿的思维加上了一道禁锢,刚刚引发出来的创造性的火苗又给扑灭了。

有一次,一个小男孩面对窗外的风雨雷电,提出了“妈妈,为什么会刮风呀?”“为什么会下雨呀?”“为什么会打雷呀?”“为什么会打闪呀?”而他妈妈却不耐烦的说:“你为什么这么烦人呀?”这样一来,以后这孩子还会向大人提问题吗?这种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如果幼儿碰到问题,我们必须给幼儿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气氛,鼓励幼儿自由的思考,无所顾忌的提出个人的问题和发表个人的见解,敢于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不管幼儿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可笑,幼儿的见解显得多么离奇,教师不应置之不理,或讥笑他们。而应该满腔热情的对待幼儿,然后再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引导幼儿正确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错误也是一种教育

我是一位孩子的妈妈,同时也是一位幼儿教师,在我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发生过许多错误的故事,犯错误是每个孩子的权利,正是在一个个错误中孩子一点点成长起来,让父母领悟到教育是长期发现,不断改善教育观念才能让孩子少走弯路,学会做人。

(一)经过挫折后的教育

每个孩子都有好动、调皮、爬高、爬低的习惯,记得有一天,我和同事集体阅卷,孩子就在教室爬上课桌,我几次制止都没下来,结果摔下来,当时我又心疼又气愤的说:“让你不爬你就是不听。”刚说到这儿子就接着说:“结果就摔下来了。”逗得老师们哄堂大笑,由此看来,虽然儿子今天摔了一跤,但也同时给了他一个教训。

(二)独立的消费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时,为了培养孩子理财观念,我和老公每天把买东西后找的零钱都给孩子存入储钱罐,每两个星期都能攒上二、三十快钱,儿子就会高兴地交给我,让妈妈用他的零花钱买菜,他也从中体会到了存钱的喜悦,但是有一个星期我发现儿子每顿饭都不好好吃,我和老公还认为是他生病了,正准备带他到医院检查时,偶尔发现储钱罐的零钱所剩无几。于是就问儿子怎么回事,儿子告诉我一天买两包快餐面。我一合计不对(当时只有5毛钱的快餐面),一天两包一王也只是10元钱啊,应该还有20元才对啊!可孩子告诉我那个拎筐的老奶奶每次一包要一元,噢!原来是卖东西的老奶奶欺骗了他。此次事件令我反思培养孩子购物的能力也是刻不容缓的。从此,我和老公每次让孩子和我们一起购物,购物时让他付钱,慢慢的放手让他独立的购买生活用品,常此以往,孩子在也不会因购物出现问题了。

(三)说服教育的优和劣

由于长期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因此孩子拿了钱没有隐瞒事实,积极的承认错误,但也有它的负面影响,那就是:我做错了事,我的爸爸妈妈不会打我。因而连续两个月偷钱,但此次连续拿钱数目过大,为了杜绝类似事件在次发生,还是对他做出了相应的硬性处理,也着实的挨了一次打。让他知道此次所犯错误极其严重,也应得到应有的惩罚。

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皇帝和小公主,独立性比较差,很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做为父母或老师都应及时引导,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问题,让孩子健康成长。

游戏案例分析:宝宝的家

案例:

这个月的游戏才刚刚正常开展,孩子对于娃娃家都很感兴趣,都争着想去当回爸爸妈妈。于是我们都让孩子轮流去娃娃家“过过瘾”。

在娃娃家里,“爸爸妈妈们”各自忙着各自的事情,妈妈抱娃娃,爸爸烧饭,忙的是不亦乐乎呀。通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淼苗“妈妈”的生活经验挺丰富的。她一会喂娃娃吃饭,一会给娃娃讲故事,一会又拿起小奶瓶给娃娃喝奶,还帮娃娃洗澡洗头,嘴里还说:“哎哟,宝宝呀,你吃的脏死了,妈妈来帮你洗洗澡吧。”洗完之后还帮娃娃穿衣服,梳头,弄得还真是有模有样的,忙完后,还对娃娃说:“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出去散步吧。”接着就抱着娃娃出去了。

在其他娃娃家里,爸爸妈妈也是忙得不亦乐乎的。而且他们知道每个娃娃家只能去两个人,没有谁硬是要挤进去的。活动是的秩序维持的还是不错的。

评价与分析:

1、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他们都有一定的规则意识,知道娃娃的家里,能有2个宝宝进去玩游戏。

2、从幼儿的表现来看,孩子们能够确定自己的身份。在游戏中,爸爸为娃娃烧饭,妈妈抱娃娃,照顾娃娃。孩子们之间从一开始的独自游戏渐渐的有了交流,已经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角色的意识。

3、孩子们玩的很开心很投入,他们能够利用老师提供的不同材料进行游戏,小班孩子游戏需要具体可操作的东西,他们喜欢摆摆弄弄,比较有劲。

4、小班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常常会看到别人做什么,自己也会想要去做同样的事情,从而会经常出现幼儿之间的争吵。

措施:

1、在游戏中,常出现幼儿争吵等现象。教师可适当的介入,教师可以以客人的身份进入到游戏中,在事件中教师所担任的是一个聆听者和引导者。用游戏化的口吻来激发幼儿的情感表现,这比起教师命令式的方式会更有效,更符合小年龄幼儿的心理。

2、利用王围同伴的影响,教育幼儿要互相谦让。如平时看到有关好的现象,及时加以关注,然后让幼儿一起学习。

案例分析:裤子湿了以后

午饭以后,小朋友们先去漱口,然后回到活动区玩玩具。只听见卢萧急匆匆地走到我跟前说:“王老师,张婉迎哭了。”我找到张婉迎,发现她正在厕所里哭呢。原来她尿裤子了。只见张婉迎红着脸,低着头一副很不好意思的样子。我走到她身边轻声地问:“你怎么了,可以告诉我吗?”她抬起头看了看我说:“王老师,我„„我尿裤子了。”“这一次是怎么了?”她说:“刚才上厕所时,我的裤子带儿太紧了,脱不下来,所以„„”听了孩子的一番话,我向她笑了笑,说:“没关系的,别的小朋友都不知道,老师帮你保密,咱们不跟别人说。”她一听我这么说,马上点了点头。

孩子把裤子尿湿了,一定很难受,我马上把她带到寝室,帮她把裤子换下来,盖上被子,并陪她等着她爸爸来接她。

我看她的表情很不自然,便问她:“张婉迎,你在家帮妈妈干活吗?”我有时帮妈妈干活儿,有时妈妈不让我干。妈妈总夸我是好孩子。”我说:“你是个好孩子,老师喜欢你,爸妈也喜欢你。这次虽然尿裤子了,但是我们不会怪你的,你也别难过、害羞了。老师小的时候还尿过床呢!”她忙问:“王老师,你也尿过床?”“对呀!那时候王老师很小,自控能力差,还不如你呢!”我这么一说,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老师,咱们拉钩儿,这件事不对其他人讲,好吗?”“好吧!”我看到孩子脸上露出的笑容是那样的真诚。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应该关心她,帮助她,而不应责备她,羞辱她。要尊重她的人格,让她处处感受到老师对她的爱,让她感受到这个世界处处充满爱!

评析

幼儿把大.小便弄到裤子上并不是罕见的事。然而,处理此类事情的态度却各不相同。有的人从成人角度出发:“怎么这么大了还尿裤子,拉裤子!”问幼儿的语言就带着责备,再加上厌恶处理此事给自己带来的脏.臭.累等麻烦,诉责孩子也就不足为奇了。也有的人一句话没说,帮孩子把裤子换了

在此,王老师巧妙地利用主动关心、轻声询问、切切安慰、满足要求、聊家常等方法使孩子放下一颗紧张的心,特别是通过“我小时候还尿过床呢”、通过拉钩儿使孩子从心底露出了真诚的笑容。老师这样敏感而细心的关心、照料,会使孩子在感受爱的同时学会关爱他人。

鼻子是用来“吸”鼻涕个案分析

结合健康领域《我的小脸蛋》,我在区域活动中投放了有关脸上五官的图片,目的是让幼儿能准确贴出各五官的位置。这些材料一下吸引了不少幼儿,他们坐到位置上就开始动手操作起来。我看他们摆的差不多了,便问道:“你们知道这些五官有什么用吗?”只见易霏举起眼睛的图片说:“眼睛是拿来看东西的。”晓谱接着说:“耳朵是拿来听声音的。”佳恩说;“嘴巴是拿来吃东西的,它可以吃好多的东西,有水果、面包、糖„„”“那鼻子有什么用呢?”看到没人说鼻子的用途,我便问道。大家沉默了一会儿,只见钧叶擤了一下鼻子,她突然说:“鼻子是用来吸鼻涕的。”接着大家也擤了擤鼻子说;“对,鼻子是用来吸鼻涕的。”

分析:

近段时间由于天气的变化,很多幼儿都不同程度上得了感冒,所得症状大多是流鼻涕,故而有“鼻子是用来吸鼻涕的”这一说。不过从这回答中不难看出幼儿对鼻子的用途是很模糊的,因此我从以下两方面来对幼儿进行教育。首先,利用各种机会让幼儿用鼻子来闻东西,如在区域活动中提供各种有味道的东西让幼儿用鼻子闻味道,让幼儿在幼儿园的花圃中闻花的香味,让幼儿说说上卫生间时闻到什么气味等,从而得出“鼻子是用来闻气味的。”其次,让幼儿捏住自己的鼻子,说说有什么感受,从而得出鼻子的重要功能“是用来呼吸的。”

个案分析 : 早熟的宝宝

立案原因:宝宝是个活泼、开朗的幼儿,语言能力、记忆能力都高于同龄小朋友。她竟然说出了大人们都以为害羞的话,这起源与什么?

案例分析及描述

在我班开展《亲亲妈妈》的主题活动中,为了增强对妈妈的情感,老师告诉幼儿,宝宝们都是妈妈肚子里养育十个月然后生出来的,妈妈生育宝宝非常辛苦,宝宝们要更加疼爱自己的妈妈,多替妈妈做事情,不要气妈妈。“我是我爸爸妈妈做爱生出来的!”一个稚嫩的声音传了过来,我非常惊讶,对于小小班的孩子来说她没理由会知道这么多事,而她很肯定的告诉我她的观点,当时我红着脸当着大家的面夸奖她真聪明。我问宝宝“你是怎么知道的?”她说是爸爸妈妈告诉的。我立刻明白了,这可能是宝宝的爸爸妈妈没有传统的回避宝宝关于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问题,而是采取了直接的方法,正面的告诉宝宝一些关于生育方面的知识,这样的教育方法明显要好于一些家长,采取回避的方法,说宝宝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或者说是从肚脐眼生出来的,这也是我们幼儿工作所要思考的问题,要怎样对孩子好奇的想法给予正确的引导。

策略及效果

策略:给小朋友讲解他们很好奇的关于生育方面的知识,例如:受精卵的形成到婴儿的出生过程的讲解。效果:大多数小朋友都能正确理解自己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既解决了他们的好奇又是他们得到了科学的正确的教育。

幼儿园小班区域活动案例分析

星期一下午,区域活动即将开始。老师让孩子们围坐成一个半圆,给他们分配区域活动的项目。当老师正在讲述“我们今天的活动有娃娃家、美工区、建筑区、操作区„„”时,周浩宁忽然按捺不住兴奋高声喊起来:“我要喂娃娃!我要喂娃娃!”喂娃娃是班级新开设的一个活动项目,在前几次分配游戏时一直都没有安排到他,这一次一听到老师说到操作区,周浩宁就立即叫了起来。老师的话被周浩宁的喊声打断,脸上平静的表情转为微怒。老师朝周浩宁看过去,发现周浩宁的目光并不在老师这边,而是盯着角落里的操作区。老师便提高了音量对周浩宁说:“周浩宁,老师看你今天是不想喂娃娃了!”周浩宁听了老师的话吃了一惊,快速转过头来,瞪大眼睛,大声问道:“为什么?”老师听了周浩宁的反问,显然也有些吃惊,进而,表情中的怒气有所加重,语气更加强了几分。“你说为什么?!你还会问老师为什么!”周浩宁的嘴巴微张着,盯着教师看了一会儿,忽然间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似的低下了头。老师接着分配活动,周浩宁显示出紧张、焦虑的神情,抬起头偷偷瞥了一下教师,不再讲话。

案例分析:

这是我们在学期初刚设立区域活动时,教师给幼儿分配区角活动项目时所发生的一次事件。从这个师幼互动的事件中我们发现,教师是主动的,幼儿是被动的。教师的身份是管理者、制约者,而不是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如“教师给他们分配区域活动的项目„„教师的话被周浩宁打断„„愣了一下„„脸上的表情转为微怒„„”教师始终以管理者、制约者的身份出现,依次给全班幼儿分配活动项目。她对幼儿的行为期待是:幼儿应该安静、认真地坐在那儿听教师的安排,否则就是不守纪律,并且是不能被允许的。周浩宁高喊“喂娃娃!喂娃娃!”的行为显然与教师对他的行为期待发生了冲突,与教师期待的行为相差太远。教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从区域活动中,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没能把握好对自己的角色定位。教师的行为让周浩宁由积极地主动参与变成了消极被动的状态。原因是教师以自我为中心,过于强调纪律。无情的纪律控制了幼儿对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并没有真正成为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教师心中只有自己的教育目标,全然不顾幼儿的体验,没有将幼儿发过来的球接发出去,而是将球丢到一边,按自己的思路发球,并且以自己的行为无情地扼杀了孩子玩喂娃娃游戏的兴趣,从而也可能影响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幼儿个性品质的形成。

小班个案分析:变形的小碗

姓名:戴欣妍

年龄:3岁半

事件:今天午餐时,妍妍一直看着自己的碗没有进餐,我(王老师)正准备提醒她专心吃饭时,发现用手拿了几粒饭粒放在碗底。原来妍妍的碗由于高温消毒有些变形了,放在桌子上不平稳,她将饭粒放在碗底后碗竟然不再摇晃了。

分析:妍妍正处于对细小事物感兴趣的敏感期,她的碗放不平稳了,不是闹情绪或请老师帮忙,而是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说明妍妍是一个爱观察、动脑筋的小朋友。

策略:我没有去打断她,而是在一旁进行观察。妍妍发现碗放好后开始进餐,我这时走过去对她及时地进行了表扬。

效果:妍妍开心地笑了,我相信妍妍以后遇到问题时更爱动脑筋想办法的。

家长反馈:很高兴看到妍妍能如此动脑筋解决问题,更感谢老师对小朋友们如此细小入微的观察和及时给予的鼓励和指导。相信妍妍这一次的动脑筋或许有偶然性,但在老师及时给予的赞扬下她会把无意识的、偶然的行为慢慢变为有意识的、长期的习惯。希望老师们能多就小朋友们正面的或负面的行为及时做出科学的引导,让妍妍身心得到同步、协调的发展。

大大的眼睛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眼睛的结构,知道眼睛的功能。

2、通过看眼睛、说眼睛,增进互相了解和交流。

3、初步懂得保护眼睛的重要,注意用眼卫生。活动准备:

每人一面小镜子,“大大的眼睛”画面两幅。活动过程:

一、老师出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让幼儿猜一猜这是小朋友身上的一样什么东西?

二、让幼儿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眼睛是什么形状的?引导幼儿在镜子里仔细看看,或用手轻轻摸摸自己的眼睛,知道眼睛像一个小圆球。

三、提问:眼睛什么地方会动?幼儿边摸边感知眼球会动。

眼睛里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眼睛长在哪里?

四、让幼儿互相观察眼睛,并进行比较。进一步感知眼睛的结构。

五、引导幼儿讨论眼睛有什么用?(幼儿互相讨论、交流)

六、出示画面并提问:

1、眼睛有什么用?

2、我们怎样爱护、关心自己的眼睛?

让幼儿知道画画时要坐端正,不用脏手揉眼睛,要用干净手帕擦眼泪等。

小司机

目的:

1、练习幼儿的平衡力和协调性。

2、认识红绿灯及简单的交通规则。准备:

呼啦

平衡木、汽球、红绿灯以及卡片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今天老师带你们玩一个游戏。出示红绿灯让幼儿说出它们的用处和作用,在游戏中老师是一辆大汽车,小朋友是一辆小汽车。

(二)进入课题

幼儿跟着老师开汽车(嘟嘟~~~~~~~~)

1出示红灯

看见红灯停一停,并且蹲下。2出示绿灯

看见绿灯继续开,嘟嘟~~~~~

(三)过小桥

哎呀小司机要当心了,前面有座小桥,小司机要慢慢开。不能开到水里去了。

(四)运西瓜

让幼儿运西瓜,主要是让幼儿再次接触和回味一下,刚才我们所学的内容,再次出示红绿灯。目的是让幼儿再巩固一下。

(五)结束

当小司机把西瓜运到市场上的时候,告诉幼儿天色已很晚了。我们小司机也要休息了。开着小汽车回家了。

铃儿响叮当(小班体育)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双脚原地向上跳,增强腿部肌肉力量,培养弹跳能力及协调能力。

2、初步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

1、场地中画一个大圆圈。

2、场地上悬挂2—3排小串铃或小球、塑料袋等物体,挂物数量多于幼儿人数,高度为超过幼儿头顶10厘米左右。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1)走成大圆圈。

走走走,向前走,我们跟着老师走,走走走,向前走,走成一个大皮球。(2)玩“大皮球”游戏。

教师站在大圆圈中间做拍球人,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儿歌为:“大皮球,真正好,拍一拍,跳一跳。拍的轻,跳得低,拍的重,跳得高,拍拍拍,跳跳跳。”幼儿根据歌词有节奏地做双脚向上跳的动作。当老师说:“皮球漏气啦!”幼儿发出“哧,哧”声并起立。当老师说;“皮球滚掉了!”幼儿四散跑。当老师说:“皮球回来啦!”幼儿回原地围成大皮球。

2、基本部分

(1)游戏“铃儿响叮当”。

幼儿四散站在悬挂的串铃下,老师交待游戏玩法:原地双脚向上跳起,用头去顶小串铃,铃儿就会发出叮当的响声。

(2)请个别幼儿示范一次。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双腿曲膝登第跳起的动作。(3)幼儿游戏,教师巡回指导,鼓励个别幼儿大胆地参加幼儿游戏。(4)小结

3、结束部分

(1)放松活动“小鸟飞”。幼儿随音乐自由的做鸟飞,理羽毛等动作。(2)在老师带领下愉快的飞下场

小猪逛果园小班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三种热带水果的颜色。

2、大胆想象并尝试画记号。

3、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活动准备:

多媒体一台及课件,每人一张画有小猪图案的纸和蜡笔。活动过程:

一、以“找脚印”活动激起幼儿的兴趣,导入主题。

咦,你们看!这是什么呀?我们跟着脚印找找看它是谁?去哪呢?(幼儿进入活动室)

二、播放多媒体,初步感知三种热带水果的颜色。

1、出现小猪,你们猜一猜小猪要到哪里去呢?我们跟着小猪去看一看。

2、果园里有哪些水果?

3、提出疑问:小猪噜噜逛果园会吃到什么水果?(芒果、荔枝、香蕉)一边观看多媒体一边提问:芒果是什么颜色的?荔枝是什么颜色的?香蕉是什么颜色的?

三、讨论各种简单的画记号的方法。

1、问:小猪噜噜逛果园吃了什么水果,噜噜记不住,小朋友能不能帮噜噜想个办法记住自己吃过的水果?

2、幼儿讨论。

我们可以在噜噜的身上做个记号,吃了芒果就在噜噜身上做个记号,吃了香蕉也做个记号,这样噜噜就不会忘记了,可是怎样做记号呢?

3、幼儿讨论简单的画记号的方法。(如:圆圈、箭头„„)

四、大胆想象并尝试画记号。

小朋友快去帮噜噜画记号吧,果园里还有许多水果噜噜还没有吃过,小朋友可以喂它吃,我们一起行动吧!

幼儿绘画。

五、幼儿拿自己的作品向同伴或老师解说噜噜吃了什么水果,活动在愉快自然的气氛中结束。

彩色世界(美术)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颜色并能通过给小动物送礼物体验游戏的乐趣。

2、通过各种游戏增进动作的灵活性。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头饰、地上画好的圈、各种颜色的水粉色及宣纸、各种颜色的玩具、故事《宣纸的故事》、6种小动物及小动物的家 活动过程:

1、《颜色大风吹》的游戏引入课题。小朋友们今天咱们玩一个好玩的游戏——颜色大风吹,把小朋友们分成六组,每组戴不同颜色的头饰,我们先请幼儿看看自己的头饰是什么颜色的,然后老师说:“大风吹红色头饰的小朋友”红色头饰的小朋友就站在圈内,其它颜色头饰的小朋友则站在圈外用力吹,老师检查有没有错,再替换不同的颜色。

2、这个游戏好玩吗?好玩!那小朋友们表现的那么好,现在请你们帮个忙行吗?行!你们看小猪它们家住的是什么颜色的房子,红颜色的,那它们家放什么颜色的玩具?红颜色的,小猫的家是什么„„„,瞧!这么多颜色的玩具放在一起都混了,那请小朋友们帮帮忙给分一分,把各种颜色的玩具放在小动物的家里。

3、小动物们热情地邀请咱们去做客,那咱们带什么礼物叱?噢,有了,老师教你们染色,每位小朋友染一幅漂亮的染画送给小动物们,这是一个好办法:进行染色游戏。

4、利用染好的“小手绢”进行舞蹈表演,《彩色世界真奇妙》

5、小朋友们戴着自己的礼物到小动物家做客——进行区域游戏。

科学区进行调色游戏,观察颜色的变化。

美工区进行涂色各种颜色的水果,各种颜色的碎纸来添色

语言区进行表演,想一想,红色的物体并说出它的作用。

6、进行户外锻炼,各种颜色的队伍进行比赛

听音乐模仿走(音乐)

目标

感受音乐的速度、力度变化,模仿老爷爷慢走 小朋友轻快地走和解放军有力地走。

准备

日常生活中,提醒幼儿注意观察各种人物的走路姿势。老爷爷、小朋友和解放军的图片及他们的头饰。

过程

1、出示老爷爷、小朋友和解放军的图片,请幼儿学一学他们走路的样子。

2、欣赏《老爷爷走路》、《小朋友走路》和《解放军走路》三段乐曲。

引导幼儿从节奏、速度、音的高低变化上区分和感受三种音乐形象 说一说哪段是表现老爷爷(小朋友、解放军)走路的?

3、分段弹奏乐曲,启发幼儿根据音乐合拍地任意做相应的模仿动作。并反映出人物动作的不同特点。

4、小组活动。

幼儿自愿结成三人小组,分别戴上三种头饰。

当音乐出现某一形象时,戴该形象头饰的幼儿做相应动作,另外两位小朋友为他拍手伴奏。互换角色进行。

第二篇:小班论文

《 美术特色论文:

在印画活动中开启幼儿的想象之门

美术是幼儿最早发展的智力活动之一,它可以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认知发展及手眼动作协调,更能发展幼儿的个性、想象力、创造力,在促进智力发展的同时还能促进非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3---4岁的幼儿对新事物特别感兴趣,喜欢涂鸦,对各种色彩兴趣较大,喜欢摆弄各种有趣的工具材料,涂抹颜色。在我班开展的“印画活动中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的课题活动中,我们意在通过“触摸、摆弄、印画”等途径激发幼儿的美术兴趣、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激发、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并自学采取行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在日常工作中我有这样的体会,当幼儿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时,即使老师想方设法引导他们,其结果都不得是不很理想,把孩子的注意力硬拉到自己确定的内容上来,表面上看似乎完成了教育目标,但实际上幼儿并没有真正学懂。相反,如果能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幼儿在没有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许多幼儿常常会在各场

合自发地,旁若无人地作画,并会长时间陶醉于这种充满乐趣的想象中,也是最开心的时候,因此,我努力使印画成为幼儿喜欢和感兴趣的活动,并让幼儿在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表现自己的个性特点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活动过程中创造、运用游戏,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精神,尤其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游戏至关重要,他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无拘无束地进行活动,并在游戏中产生丰富的想象。如在拓印游戏中,小班孩子不仅对鲜艳的水粉色彩有着浓厚的兴趣,对拓印的材料更是爱不释手,在玩玩印印之后添上线条、点或圈,又能变成一样有趣的东西,幼儿更能获得满足,帮助幼儿的画面达到较好的效果。比如“瓶盖拓印”活动中,幼儿用瓶盖拓印出了许多圆形后,我们让幼儿玩变魔术的游戏,用蜡笔添上眼睛、鼻子、嘴、手、脚变成娃娃或添上四射的线条变成太阳,幼儿们还添出了许多有趣的东西:花、草、动物头等。幼儿在游戏情景中,思维十分开阔,表现得很丰富。我们还以音乐游戏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如在印画“秋天的水果”中,我们让孩子边唱“苹果”边在纸上进行印画,他们在音乐活动中进行美术活动,内在的兴致很大,通过领域的整合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达到了很好的效果。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游戏使得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引人入胜。幼儿喜爱游戏,在游戏中进行印画活动,幼儿处于积极状态,因而更大地发挥了幼儿积极主动性。

三、让大自然启发幼儿的想象源泉

法国著名艺术家罗丹有一句名言:“自然总是美的”。自然界的景物千姿百态、美不胜收。大自然是幼儿画画活动的最好课堂,欣赏大自然的景物能为幼儿开启想象的大门,发现美、创造美。如在印画活动“仙人掌”时,我们首先组织幼儿观察了仙人掌,幼儿们看到了小花圃里的仙人掌,很是兴奋,他们围着仙人掌,边观察边议论:“哇!有这么多小刺呀!”“看,它的叶子象小手在往上爬”„„幼儿观察后我们进行了小结,在后来的印画中,孩子的创作很让人出乎意料,他们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特别是佳佳、聪聪等能力强的幼儿在印画的仙人掌旁边还添画上了许多沙、看的小朋友等,编成了好听的故事。不难想象,假如让孩子们坐在教室里听老师描述讲解,然后来印画,幼儿头脑中肯定没有一个清晰的表象,那画面效果也是可想而知了。

所以我们尽量带孩子们去拥抱大自然,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感官,动手动脑,去观察、体验和感受,去获得很丰富的直接经验。从而开启孩子的想象之门,去发现美、创造美。

四、赏识——评价幼儿的作品

幼儿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要理解童心,从儿童的角度去欣赏,不追求完美,应注意发现画面上每一根线条、图形、色彩能传达的幼儿的思想和情感,赞赏幼儿的点点滴滴的创造,并提供机会让幼儿进行分享、交流使他有更多沟通。如展览幼儿作品幼儿互相欣赏,互相评价,同时提高了评价能力;还可以及时反馈幼儿的进步,请家长采用适当的方法奖励幼儿,使幼儿得到满足,产生快感,受到激励。

要尊重幼儿。评价儿童画并不是一个死的标准,每个幼儿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他的画也就有与众不同的特点,有的作品只有他自己看得懂、说得清,因此,教师在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时要尊重幼儿、善于发现幼儿作品中的精华所在,表现出接纳、赞许的态度,只有这样才可能和幼儿沟通。就象在“皮球印画”活动中,幼儿用皮球印画后,再在画面上添画,我们自己去看他们的画面,根本就无法理解,但听了孩子的交流,我们发现画面原来是一个有趣的小故事。

总之,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教师尽量少干预,强调创造的过程,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不能太在意幼儿的创造结果,教师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善于观察、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准确把握,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技能技巧,不断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

第三篇:小班幼儿论文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研究

摘要 小班幼儿是一个人开始集体生活的起点,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能够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对其以后的人生之路起到一定的基础作用。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研究着重在幼儿的社会交往规则、群体性规则和个体性规则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尝试着找到适合幼儿的有规律教育方法。

关键词

小班幼儿

常规教育

研究

进入小班是幼儿进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起点,是幼儿可塑性最强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是保证幼儿具有健康的心理和良好情绪的前提,是使幼儿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并具备初步的独立生活能力,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有力保证。首先,进入小班的幼儿由于处在改变了的环境里,对建立的新规则适应快,培养行为习惯相对容易;其次,进入小班的幼儿无论是在生理上、还是在心理上都是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品德教育方面更是处于他律时期,这就为教师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并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第三,小班时期的常规教育搞好了,为以后中班、大班的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今的孩子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在家中往往是家庭的中心,备受呵护疼爱,甚至有的绝对可以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这就使常规教育对于刚刚迈入幼儿园大门的小班孩子来说,是陌生的,感到不适应的。他们习惯了爷爷奶奶的宠爱,爸爸妈妈的庇护,什么事情都不会做,养成了凡事依赖家长,有的甚至养成了自私、懒惰、任性的坏习惯,要改变这些幼儿这样的行为习惯是需要时间的,并不是朝夕可以实现的,是需要教师在不断地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中慢慢地改变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因此,这就需要我们搞好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研究,以便使小班幼儿教育沿着健康、有序的轨道进行,使孩子们去掉身上的坏毛病,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孩子们的人生在幼儿时期就有一个精彩的开始。以下是我对小班幼儿常规教育所做的研究。

一、确立常规教育的目标要求

(一)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目标

1、使孩子们喜欢上幼儿园并喜欢幼儿园的生活。使孩子们体验到与教师、同伴相处的快乐,知道遵守集体生活中的基本常规,能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了解自己,能感受周围大人的关心和爱护,爱父母、爱老师,喜爱自己的幼儿园。会使用简单的问候语,主动和熟悉的人打招呼,在大人的启发下能帮助他人。愿意和同伴交往,愿意参与集体活动。

3、学习并试着使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4、愿意学习做力所能及的事。学习正确洗手、穿脱衣物、进餐、喝水、入厕等,有独立做事的愿望。爱护玩具和物品,学习收拾和整理简单的物品。

5、帮助孩子养成独立进餐的习惯,引导他们愿意吃各种各样的食物。

6、引导孩子独自的按时入睡,会脱简单的衣物,并放在固定的位置上。

7、不害怕健康检查身体和各种健康接种。

8、引导孩子外出时不离开大人,不接受陌生人给的的物品,不跟陌生人出

走。

9、对体育活动感兴趣,尝试用各种材料器械活动身体,学习一些基本活动的方法。

10、喜欢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不同物品,尝试简单分类、对应、排序等,发现其差异。

11、了解身体主要部位的简单功能,在大人的提醒下,知道避开日常生活中的危险。

12、喜欢做音乐游戏,能感受游戏中节奏、旋律的显著变化,用简单的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

13、能安静地听故事,学习正确翻阅图书,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意思。

14、尝试利用多种材料和工具,进行画、剪、贴、拼搭等,自由地表现自己所熟悉事物的简单特征,并作简单想象,体验乐趣。

(二)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方案

恩格斯说过:环境造就人。环境的教育功能是润物细无声的渗透。要让幼儿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很关键的,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细节抓起,让幼儿亲身感知、实践才能起到好的效果。因此,根据我们所设定的目标制定了如下一些方案:

1、进行丰富多彩、趣味十足的游戏活动,让孩子们对幼儿园的生活产生恋恋不舍的感觉,这样才能使幼儿喜欢上幼儿园,愿意积极参与集体游戏并在其中扮演一个角色。潜移默化中让幼儿学会遵守集体生活中的基本常规,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2、每周举行一次班会活动,进行一次文明宝宝的评比,并对文明宝宝给予奖励。通过这项活动,让孩子们对自己以及他人有个初步的认识,并且懂得帮助他人是高尚的行为,文明礼貌是会得到他人尊重的。

3、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对幼儿进行评比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们知道该做什么,怎样去做,达到逐步具备自理的能力,并养成一定的行为习惯。比如,饭前洗手是必须的,要做到自己能够正确地洗手等等,并对做得好的孩子及时提出表扬,让孩子们通过对比对自己和他人有正确的认识。

4、每天都选出独立进餐做得好的孩子作为榜样,大肆表扬鼓励,号召孩子们像他们学习。以达到令孩子们养成独立进餐、不挑食的习惯。

5、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卫生检查,举行独立穿衣比赛、看看谁不怕打针等活动做到随机教育,逐渐养成行为习惯。放学时,一定要坚持把幼儿亲自交给他们的家长,并结合讲故事等方式告诉孩子们不要跟陌生人走。

6、通过经常讲故事然后及时提问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倾听和集中注意力的习惯,并通过让孩子复述故事的方式引起孩子们对讲故事的兴趣,逐步掌握语言能力,提高记忆能力,并逐渐进行看图识字等形式的锻炼。

7、通过数数比赛,取东西比赛,折纸成型等活动达到孩子们对图形的认识,初步形成数字概念,会查10以内的数字。

8、通过指导欣赏、观察、对比,初步了解在画面中心要有主要形象,通过讲解、演示、个别指导、互帮等形式使孩子尝试用橡皮泥等塑造简单的物体、做简单的折纸和用纸撕、贴塑造平面图像。

9、引导孩子在室外活动室时,不失时机的指导观察常见的事物和现象,认识常见的花草树木、生活用品及特征,结合环境、身边实例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10、结合弹琴教孩子跟着节拍拍手,通过老师示范、教唱、看图像、反复练

习等学会简单的歌曲和舞蹈动作,鼓励他们大胆在集体面前敢于表演。

11、在体育活动训练、游戏中,老师一边讲解,一边示范,使孩子初步学习投掷、钻、爬等动作,能跟老师的口令做模仿、徒手操。

(三)小班幼儿常规内容

小班的常规的内容一般分为:社会交往规则、群体性规则和个体性规则。

1、会交往规则:是指幼儿适应社会生活必须遵守的品德行为规范,是幼儿社会化的最直接的内容。

(1)入园时能向老师问早、问好,离开时能向老师道别。

(2)遵守游戏规则,不争抢不独占玩具,会有礼貌地借玩具。妨碍别人要说“对不起”。

(3)遇到困难不哭,会求得他人帮助。

2、群体性规则:主要用以保证集体生活,游戏和教学的顺利进行,形成幼儿的集体观念。

(1)认真地听老师说话,集体活动时说话要先举手示意。(2)排队时跟着队伍一起走,能按口令做操。(3)安静地进餐、吃点心、入睡、起身。

(4)高兴地上幼儿园,点名时响亮的大方地回答“到”。

3、个体规则:主要是维系个体健康发展的行为要求。(1)认识自己椅子的位置,记住自己是哪一组的人,能双手轻拿轻放小椅子。(2)爱护玩具,能将自己玩过的玩具收拾好。(3)认识自己的水杯、毛巾,洗手不玩水。(4)能独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点心,不挑食,吃完能用自己的毛巾擦嘴。(5)能独立地安静入睡,在老师的帮助下穿、脱衣裤、鞋子。

(6)游戏时注意安全,不独自离园,不把异物放入口、鼻、耳中。(7)会自己解小便,大便知道叫老师。

二、采取正确的、恰当的教育方法

刚进入幼儿园的儿童对幼儿园的环境、活动都还不熟悉,也不适应,更不习惯按老师统一的要求去行动做事,他们常常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这样就会经常出现违反规则的现象。这时,就需要老师对儿童进行耐心的解释说明教育。我们针对各项活动中的常规要求,要做到有计划、有目的的对幼儿实施教育,并注意在教育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要求,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1、示范、模仿法

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经常做的事,他们都会一一去模仿。模仿,是孩子们学习的基本方法,示范、模仿法的特点是突出示范性、模仿性,可借助多种方式表现。在运用这种教育方法时,它不再向以往那样单纯的靠说教了,没有了“不准这样”、“不准那样”的戒律,而是采用有趣的教育方法,让幼儿在看一看、做一做中主动、自觉地去学习。如在对孩子进行礼貌教育时,告诉孩子来幼儿园时要对老师说声“老师好”,等到孩子知道这个规则后,在平时就要注意每天早上迎接孩子时,老师要先向孩子问好,以达到提醒和启发孩子目的,使孩子慢慢养成主动地和老师问好的好习惯。又如,在教孩子学习叠衣服的常规时,我们采用了“变魔术”的方式,先教他们把 外衣脱下来,然后把衣服的两个袖子往中间对折,最后把衣服上下对折就成了一个小长方形。这时,再让孩子模仿我们叠衣服的方法,反复练习折叠。孩子的模仿能力是很强的,经过几次的练习,孩子就学会了怎样叠衣服。

2、语言指导法

语言指导法要求教师要注意语言的简洁、规范、富有情趣。

老师在向小班孩子进行讲解规则和要求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尽可能的简洁、规范和富有情趣。需要讲给孩子听的话,应该是孩子一听就能马上明白的。老师在向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应该是一边做一边说,这样就提高了语言的标准示范性和直观性。每一次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复杂,要重点突出,说话的速度要相对慢一些。还有,老师在说话时,要尽量让自己的语言生动有趣味性,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老师用富于童趣的语言讲述各种要求和规则,使要求和规则变得趣味化、游戏化、情景化。例如在教孩子怎样用香皂洗手,还能做到在洗手时不玩水,我们就用语言这样指导:搓呀搓,搓手心,搓呀搓,搓手背,换换手,搓手心,搓手背,甩一甩,擦擦手,一二三,快做好。就这样,孩子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学会了怎样洗手。又如,在让孩子轻轻摆放椅子时,这样跟他们说,椅子喜欢爱护他的小朋友。如果小朋友使劲搬椅子,椅子会摔倒,会疼的,弄不好,椅子的腿还会断呢,它多痛苦啊。这时,老师一边说,一边让平时能够把椅子轻轻拿下来并在地面上摆放好的孩子来表演给他们看,进行示范。孩子做完以后,老师告诉他们,某某小朋友的椅子今天可真开心,它说以后要和他做个好朋友呢,你们愿意么?这样,其他的孩子也会向刚才做演示的孩子一样轻轻地把椅子拿下来,再摆放好。在培养孩子喝完水能把杯子放回茶杯架的习惯时,老师就让孩子玩“送茶杯回家”的游戏。每次喝完水后,孩子都能高兴地把茶杯放回原位。

3、情景教育法

用表演的形式把故事讲述出来,榜样的角色也在此过程中展示出来,如通过讲述《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对孩子们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通过让他们玩角色游戏《森林幼儿园》,让孩子们受到礼貌及小朋友友好相处的教育。孩子们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就是他们学习榜样的过程。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常规教育。情景表演能充分调动孩子们的感官活动,通过他们的看、听、说以及做,使孩子们在榜样的影响下,在行动的实践中渐渐理解并能去遵守规则。又如通过“大家在一起玩游戏”的情景表演中,使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用“我跟你一起玩可以么?”、“你借我一个玩具玩,行吗?”、“我再玩一会儿,给你行吗?”等礼貌用语。情景表演使知、情、意、行四种心理因素相互作用,激发了孩子们在生活中愉快实践的愿望,从而在实际中掌握了一系列的规则要求。

4、游戏练习法

孩子们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就是游戏,不一样的游戏它起到的作用也不同,区角游戏能培养孩子与他人之间合作的能力,音乐的游戏能培养孩子参与活动时具有愉快的心情,体育的游戏能培养孩子不害怕困难和挫折,构架游戏能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能力,并做到坚持完成任务的良好秉性,有的游戏还能让孩子减轻焦虑、紧张的心情,使孩子恢复平静。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中愿意接受教育,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在游戏之中对幼儿进行恰当的生活常规教育。如领小班的孩子玩玩具,通常他们玩完后,容易把玩具乱扔、乱放,没有条理的概念,这时教师如果替孩子们收拾玩具,孩子永远也想不到要去好好整理玩具,教师的这种行为也违背了《纲要》中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因此教师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收拾玩具,教他们方法,让孩子在整理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自我管理。这时,教师可以采取“送玩具回家”的游戏,孩子们玩完玩具后,老师就说:“小朋友,该送玩具回家了!”如果有的孩子还恋

恋不舍,继续想玩,或者有的孩子动作慢些,老师可以用拟人化的方式说:“我的飞机宝宝还没有回家呢!”孩子一听这话,就会很快地把玩具给送回来。以后反复的做这样的游戏,孩子们自然的就知道把玩具该送到什么地方了,加强了玩具从哪里拿 就放哪里的常规习惯。再比如,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能加深孩子们对班上老师和小朋友之间的认识,增进了老师与小朋友之间的情感。

5、表扬、激励法

在常规教育中,对孩子们进行表扬和赞美是可行的,因为小班幼儿大多是2-3岁的孩子,他们做事情喜欢看性子来做,高兴了就做,不高兴就不做,所以要对他们说表扬的话语,鼓励他们表现的真棒,真好!而且孩子也愿意被表扬和赞美。为了能更好的培养小班孩子良好的生活常规习惯,我们通过观察孩子的表现,用“评比栏”的形式表扬在日常生活常规上做得好的孩子,以达到激励孩子不断努力的目的。“评比栏”上有吃饭、睡觉、做游戏等常规内容和孩子的姓名。只要在某一方面做得比较好,就在他姓名的相应位置上粘贴上一颗小红花,每天一评,每周一评,做到定期评比,并把评比结果反馈给家长。孩子们亲眼看着评比专栏的直观记录,心里会受到触动,会想着也要小红花,这样就鼓励了幼儿要天天向上,提高了幼儿的自信心,促进了幼儿养成良好生活常规的习惯。

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表扬与鼓励常常能达到良好的教育的目的,而同伴间的影响力对他们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比如:当看见孩子们把玩具弄得满地都是,这时老师大声的训斥是起不了多大效果的,不如轻轻地说一声:“我来看看哪些小朋友表现最好,能快速地把地面上的玩具捡起来。”然后再表扬几个正在拣玩具的孩子,这样,地面上的玩具就会在短时间内被拣的干干净净。

三、遵守一定的教育原则

1、循序渐进、逐步渗透的原则 在对小班孩子们进行常规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常规的数量是由少到多,逐步增加的;常规的要求也是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提高的。从孩子的年龄出发,分阶段提出。如刚入园时,我们会要求孩子先学会自己穿鞋,然后,要求孩子自己学会穿裤子,再过一段时间就要要求他们会穿单衣服,最后逐渐要求他们会穿毛衣,会穿外套。

孩子们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养成的,而是在漫长的生活中渐渐形成的,它贯穿在孩子们一天生活的各个方面,老师要善于抓住孩子每一天生活的各个环节。比如,从孩子们的饮食和起居方面入手培养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从孩子的待人接物方面对它们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培养,爱学习的习惯通常是在玩游戏过程中形成的,爱劳动的习惯是在进行自我服务和为他人服务的过程中养成的。只要我们坚持要求,不放松对孩子的管理,时间长了,这些要求就会在孩子的大脑神经活动中形成“定型”。这时,孩子们做起事情来就会觉得轻松、自然、舒服、愉快,就会主动地去做,慢慢地,便形成了孩子们的习惯了。

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养成好的饮食、进餐行为习惯,做到孩子摄取丰富的营养,这是他们健康的保证,也是常规教育重要的环节。因此,在小班要开展好进餐行为的养成教育,长期坚持能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针对小班孩子的实际情况,从他们的年龄特点、理解能力和身心发展出发,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对幼儿进行以下进餐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1)卫生进餐

吃饭前用香皂洗手,不玩水,认真清洗,饭后漱口、擦嘴,不互相拥挤打闹,保持桌面清洁。

(2)健康进餐

不厌烦食物,愉快地吃饭。对食物不挑三拣四,细嚼慢咽地吃完自己饭碗中的饭食。

(3)礼貌进餐

不大声吵闹,不乱敲碗筷,正确使用餐具,不用手抓饭吃,吃完饭后能把餐具物品分类放到指定的位置上。

常规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成效,但你只要坚持就会成功!如果你自己都放弃,那孩子也都会放弃了。如果你坚持,到了中班、大班,孩子已经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每个过渡环节都可以轻松带过。

2、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常规教育面对的是全体师生,一旦形成,就要每一个人都按照要求去做。当孩子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时,老师就要及时制止并要求其改正。有个别的孩子不服从,老师也要求他“别人能这样做,你也应该这样做”来约束他,用集体的行为来教育他,保证常规教育的顺利执行。

由于先天环境和后天环境的不同,孩子的行为是千差万别的。在集体教育的同时,更要注重个别教育。有的孩子不会拿勺吃饭;有的不吃这个,不吃那个;有的自制能力差;有的理解力不行;有的说话不清楚,这些都需要老师有足够大的耐心去教。面对一个个截然不同的个体,用同一把尺来衡量每个孩子显然是不合理的。每个班中总有几个比较顽皮的孩子,对于这些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出问题所在,然后对症下药。如对一个自控能力很差的孩子,他不管在哪儿,都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给大家在游戏和学习生活中带来许多的麻烦,可老师又不能任其发展下去,怎么办?这时就先观察他一段时间,再用一系列的办法来引导他。首先,让他感受到给大家带来麻烦的后果。引导他和伙伴一起参加活动,体验大家一起合作带来的愉快。这时故意将他的作品弄坏,让他知道捣乱带来的后果。其次,给他提出近期目标,做到要求就给予奖励。如在活动中做到了不随便插话,在和伙伴一起玩时,也不弄坏同伴的作品等等。然后,只要发现他能主动关心老师,也愿意给大家做事时,就趁机对他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再次感受到成功的快乐。最后,对他的错误决不姑息。当他的行为经过老师的多次提醒还没什么效果,当老师的语言已经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时,就只能让他暂时离开这个集体活动,让他单独坐在一处安静的地方,等他冷静下来再和他交心,让他清楚自己到底错在哪里,应该怎样来做。这样,一步一步的,慢慢的改变他的自我为中心的坏习惯。

3、家园一致的原则

孩子来到幼儿园只度过了一天中的三分之一的时间,其他的时间将在家中度过。孩子的常规教育单凭幼儿园是不行的。老师应该树立幼儿园与社会、家庭一体化的大教育观,在教育中,注意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因为在一日活动中,孩子离开幼儿园,是与家长充分接触的有利时机。教师不但在幼儿园里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更应该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家教方法,以便使孩子在幼儿园的良好行为习惯在家庭中也能得到强化。如在开学就给每个家长发个通知,告诉家长教育孩子需要家园共同配合。在家园联系园地中,提出孩子生活常规的目标要求,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请家长保持和幼儿园一致的要求,做到家园同步,使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得以巩固。在家园联系单中,要求家长填写孩子在家执行常规的情况,以此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在家长会上,老师把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告诉家长,使家长全面了解,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改掉孩子身上

不良的习惯,通过家园共同努力,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下一代。

孩子良好生活常规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达到的,只有做到了家园配合,并持之以恒地要求,才能更快更好地达到教育目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好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受用,坏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吃亏,想改也不容易。”可见,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漫长的,艰苦的动态过程。它需要老师有效地耐心,常规管理要在不断的强化中养成和提高,老师要在提出要求后,及时辅导和监督,否则要求会变成空口号。有的看似小事,却对幼儿个性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教师必须加以重视,持之以恒,使幼儿在生活,学习中自然而然地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说起来常规培养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一项工作,它需要教师有效的耐性,常规管理要在不断的强化中养成和提高,教师要在提出要求后,及时辅导和监督,否则要求会变成空口号。总之,常规的培养贵在坚持,当你有坚持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孩子们付出十分的爱心和耐心的时候,孩子们自然会听你的话,那么常规管理对我们来说一点都不觉得很难。

参考文献:

[1]杨晓兰

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常规训练 《安徽教育》

1980年(03)

[2]刘黎莉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06)[3]李冰辉

浅谈小班幼儿的养成教育《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2011年(06)[4]胡文娟.对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3)

[5]郭静静.浅谈幼儿园安全教育[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6] 李梦凤.范玉梅.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几点做法[J].科技信息.2009(35)

第四篇:幼儿园小班进餐论文

有效促进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

【内容摘要】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进餐是幼儿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我们根据幼儿在进餐中存在的问题,在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的方法方面做出了一些探讨。

【关 键 词】

小班幼儿;进餐习惯;养成

幼儿期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平衡的膳食、合理的营养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物质基础,而良好的进餐习惯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华民族有传统美德,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可同现代文明相结合寻求指导理论,叶圣陶先说过:好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受用,坏习惯的养成,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可见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这也正是幼教事业如此受到世人重视的根本原因,幼儿园里,都是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从小班开始就十分注意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吃饭不说话,保持安静的进餐习惯。

一、不良习惯的形成的原因

1.病理因素

某些幼儿体弱多病,经常肠胃不适,上呼吸道感染,这些都会引起幼儿食欲不振,幼儿的肠蠕动速度缓慢,胃内排空时间长,从而导致食欲减退。

2.饮食不当

幼儿食品琳琅满目、层出不穷。酸奶、巧克力、可口可乐、果冻„„,无不刺激着每一位幼儿,而他们的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应,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每家都这么一个宝贝,孩子想吃啥,就给他买啥,营养没问题,致使他们无节制吃零食的现象有增无减。

3.教养不当

由于家长娇惯使部分幼儿养成了挑食的习惯,喜欢吃的拼命吃,不喜欢的一口也不吃或从小没吃过的食物至今仍不肯吃。4.活动量不当

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活动量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幼儿的食欲和进餐量。有的幼儿个性文静,喜静不好动,活动量过小,且活动内容单调,从而影响了他的消化吸收功能;有的幼儿个性好动,活动量大,活动时间长,也影响了幼儿的进餐量和食欲。

5.教育方法不当

有的家长也曾意识到幼儿有不良饮食问题,但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往往采取强硬手段,在幼儿园里,也会经常听到老师要求幼儿快点吃饭,不快点吃完就不让妈妈来接,恐吓幼儿,这无疑给幼儿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产生厌食的情绪。让幼儿加快进餐速度,是可以保证老师的工作进度,但进餐过快会导致食物没有经过细嚼慢咽就进入肠胃,影响了健康,不利于消化。

二、创设温馨、愉快的用餐气氛、环境

营造熟悉的环境 而当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后,一般不容易摆脱对家人的依恋,会经常哭闹,而这很显然是不利于常规的培养的。因此在幼儿第一天入园后,就要为他们营造—个熟悉的环境,通过玩具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让幼儿玩自己喜欢的玩具,稳定幼儿情绪,使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愉快生活。当孩子离开家庭进入陌生环境往往感到不知所措,这时告诉他们“做什么,怎样做”,他们都会比较容易接受,而这第—次的印象会成为良好习惯的开端。

餐前安静活动 帮助幼儿调节情绪,让幼儿在良好和愉悦的情绪下进餐是餐前安静活动的主要目的。餐前的谈话活动可以使幼儿从较为兴奋的情绪逐渐恢复到平静;餐前玩具可以使幼儿将消极状态转化为积极状态;通过注意力的转移使心情不好的幼儿把负面情绪降到最低„„这一系列的举措根本的目的就是要让幼儿带着一个愉悦的心情去用餐。

合理组织 而在日常的幼儿园生活中,我们首先应该做到合理组织,使得幼儿有良好的进餐情绪。教养员要注意幼儿吃饭时的取暖和降温,在过冷、过热的天气应调节室温。餐室的清洁卫生一定要在饭前打扫干净,尤其应注意将玩具、教具收整齐;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播放曲目应是幼儿熟悉的小夜曲、轻音乐、钢琴曲等。同时教师在幼儿进餐前不要处理问题或批评孩子。比如:有的孩子打了人,做错了事,老师要等他吃完饭再做处理,以免影响幼儿的食欲。教师要保证幼儿的进餐愉快,绝对不能让幼儿哭叫着进餐,以免将食物吸进气管,更不能用禁止吃饭作为体罚的手段。

三、幼儿常规的培养

一个宽松的进餐环境不等于放任自流。维护其他幼儿享受自由的纪律是必要的。让幼儿在吃饭中体验着如何去吃才不会引起呛食洒汤,对幼儿也是十分有利的。由此,教师必须明白何时何事需要维持纪律。在进餐活动中,幼儿喜欢说话,愿意相互交流或是自言自语,只要他的活动没有妨碍其他幼儿吃饭,没有破坏整个进餐活动,个体行为就不应当成为纪律问题而受到束缚。我在观察中也看到有些幼儿喜欢干扰别的幼儿吃饭,如扯扯别人的衣服,踢人等,这时老师应给幼儿讲自由活动是不能影响别人的。幼儿只有了解纪律的重要性,才能自觉遵守,并逐步学会自控。幼儿园中,老师不希望幼儿说话,源于幼儿吃饭不专心,吃得过慢。如果每个幼儿都能在四五十分钟内吃完饭,而且吃得很快乐,并形成类似于工作餐的氛围,相信比硬性“快吃饭,少说话”的纪律对幼儿的发展更有利。

在有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之后,我们考虑的问题就是如何纠正已有的坏的习惯并养成良好的新习惯。在这过程中,老师应该以引导为主。

在我们幼儿园,要求幼儿在餐前玩一些楼道里的玩具;让动作慢的孩子先洗手做准备;扣手坐在椅子上,等着老师去分饭;吃饭的时候胳膊肘不能上桌,以免孩子趴在桌子上;拿勺子的方法正确,盯着自己的餐具吃,不能东张西望的;饭菜要一口饭一口菜的吃,而且不能直接拔到嘴里,要舀起来吃;还想添饭的孩子,要把勺子放在盘子里举手;想要添菜,要把勺子放在碗里举手;都吃好了,准备喝汤,就把勺子放在盘子里举手。所有的过程要求幼儿少说话,以免幼儿引起呛食、洒汤。最后幼儿扣手起立,放好椅子,去送盘子和碗,然后拿纸擦嘴,漱口完成后,出去散步。

四、通过各种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1.通过讲故事、学知识、做游戏等方式

通过讲故事、学知识、做游戏等方式引入,同时加上一些多媒体资源的使用,通过这个过程引导幼儿接受并尝试更多可以作为食物的东西,同时还可以认识到一些现有习惯的错误和危害。幼儿园经常会吃蘑菇,很多幼儿都不爱吃,把蘑菇扔在了公用盘里,我们给幼儿讲了《小兔乖乖》的故事:兔妈妈去采萝卜和蘑菇,回来小兔们都爱吃。这时介绍萝卜、蘑菇,并且还介绍了其他几个相关的菜肴,让小朋友也来假装的吃萝卜和蘑菇,吃了变得很聪明,战胜了大灰狼。激发小朋友想尝一尝的欲望。等到幼儿园再吃蘑菇的时候,老师把故事提出来,调动了幼儿的食欲,挑食的现象明显的好转了。

通过讲故事、学知识、做游戏等活动,向幼儿介绍蔬菜,水果,知道它们都是有营养的食物,讲解偏食、挑食的危害,并开展小商店、小菜场、小食堂等游戏,使幼儿对各种食物产生兴趣。2.参观活动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组织幼儿去厨房看厨师怎么把食材变成美味的菜肴,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对菜肴有了期待,从而增加了幼儿的食欲,幼儿在进餐的时候食欲特别的好,都是大口的吃饭,挑食的现象有了明显的改变。

带着幼儿到菜地参观,让幼儿在具体、形象、生动的自然环境中感受不同蔬菜有着不同的生长环境、生长方式和不同的营养价值,并感受到种菜的辛苦,使幼儿对蔬菜有更深的认识,从而对蔬菜产生兴趣。回来以后通过植物角来发挥教育作用,请家长配合,每个幼儿都种植一种蔬菜,如豆芽、蒜、葱等,让幼儿都为自己所种植的蔬菜负责,看谁种出来的蔬菜能长得快,这样,小朋友都在种植中体验到种菜的辛苦与不易,在进餐时葱、蒜扔“公用盘”的现象也自然减少。3.树立榜样,循循善诱

幼儿的模仿意识较强,所以同伴的影响力非常大。而且这阶段的儿童移情能力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对别人的意见、别人感情的反应敏感性明显增强,所以这个时候树立一个榜样,对一部分孩子会有很大的作用。这时让他们一起进餐,鼓励幼儿以他们为榜样。在遇到许多孩子都不愿意吃一种东西时,只要有一个人在吃,就立刻将其树立为榜样,老师在这时候说:“你吃得真好”、“这东西可有营养了,你今天吃了这么多,一定会越长越高,越来越聪明”。孩子都想长大、想聪明、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很快就会有“老师你看我也吃的”或者“老师我也聪明”的话语,然后就全吃完了。4.餐前引诱,打好“预防” 幼儿还处在直觉思维的阶段,他们易受具体事物的直接影响,同时孩子们都非常喜欢模仿老师。针对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以通过猜谜或者夸张的方式来告知幼儿今天这个菜的内容,从而引发起幼儿在即使不喜欢该菜的情况下也会被引发起相关的兴趣。有时候在分饭之前老师会让幼儿猜猜今天吃什么,然后夸张的大声说“我最喜欢吃这个了,留给我吃吧。”并用力的闻闻菜的香味,做出很陶醉,很想吃的样子。同时其他老师立刻给予配合说:“不行啊,这是给小朋友吃的,噍,黄的土豆丝、绿的青椒丝,都好看啊,小朋友都喜欢吃,是吗?”小朋友们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起来了,一个个都争抢着吃,吃完了还要再加一点。这一切的发生使我们幼儿的进餐习惯有了新的改变,这也为培养幼儿良好进餐习惯打下了基础和保证。5.浅尝即止,逐渐加量

不愿意吃的东西摆在面前,是一种压力,非常影响进餐的情绪。这时对量的有效控制,有助于给幼儿减轻心理压力,更容易接受本不愿接受的食物。“浅尝即止”是第一步,尝一小口,试试味道。反正就是一口,吃下去不会有太强烈的反应。因为少,所以只是浅尝,压力相应的就会比较容易排除。这一步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得让他的身心慢慢的适应食物、接受食物。而“逐渐加量”是一个慢慢的过程,由少到多,老师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等待。说话得再三思量,不能因为一句话而前功尽弃。表扬需要适时给予,让他的行为及时得到老师的肯定,给他信心,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6.巩固保持,奖励肯定

点滴的进步来之不易,一定要保持住。这时抓住孩子“爱表扬”、“好表现”的心理,给予孩子一些言语上、物质上和行动上的奖励,不但会让他的好习惯养成,还会让他更自信。在一日的活动中,因为他的进餐表现,多给一些在活动中的表现机会或者优先权,调动他的积极性,这会更加增强他克服挑食的信心。

当然,上面的这一切都是从环境和周边来解决孩子的习惯问题,我们同样不应忽视幼儿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陈鹤琴教育家提出的十七条教学原则中,第一条就说到“凡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他还提到:家庭教育中“娇生惯养”是对孩子无原则的爱,它有损于孩子的身心发展。那收拾餐具、擦嘴、擦手这些幼儿自己能做的事就应该自己做,这也是培养自我服务的机会。“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孩子们从听老师讲方法,到自己实践,也许第一次、第二次还需要老师的提醒协助,但慢慢的,从“不觉到自觉”、“被动到自动”,他就能独立去完成,渐渐地就会变成习惯。而实际上幼儿在3岁左右便开始寻求全面的独立的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愿意自己做好自己的事,常听见孩子说:“我自己来”,幼儿有自我服务的欲望。要使幼儿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不依赖成人的好习惯。而教师在重视“保”----给幼儿无微不至的照顾的基础之上,更要重视“育”----教育幼儿独立、自信。过多的保护剥夺了幼儿积极主动探索的权利,导致了幼儿在自主感的发展上的失败。而适当的主动探索,让幼儿在主动探索中学习理解的反而更能成为习惯。7.从实际出发,正确对待不同的幼儿

从幼儿进入幼儿园小班第一天起,我们要通过家长了解每个幼儿在家的进餐情况,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制定一份计划,以月或季为单位,确定好要培养这一阶段幼儿所要达到的进餐习惯目标。同时在日常根据各个幼儿自身的特点,正确对待不同的幼儿。对生病的、个别食欲不好的幼儿应为他们提供清淡可口的饭菜,不要强迫他们吃掉全部的食物。若幼儿长期饭量不大,但精神状态良好,应尊重幼儿本身的意愿,能吃多少就吃多少。

五、对于幼儿偏食、挑食的习惯进行纠正,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在现代生活一般都比较优越的情况下,家长们对于孩子吃的方面更是慷慨解难,但幼儿的偏食挑食现象却是非常的普遍,有的家长更是束手无策,拿孩子一点办法都没有,如何纠正幼儿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呢?我做了以下几点:

1.及时调查、了解幼儿的偏食情况

在了解中,我发现幼儿的偏食习惯形成原因有以下几种:家长从未提供或很少提供某种食物:身体因素,如:脾胃不合等,生活习惯:情绪不稳定等。如个别小朋友不喜欢吃茄子,通过调查了解,发现原因是他的父母不喜欢吃茄子,所以家里从来都没有烧过茄子。

2.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1)榜样示范法根据小班“习模仿”“爱表扬”的特点,我就利用集体的氛围感染,用情绪感染他们,为他们树立榜样。如:我班有一大部分幼儿不喜欢吃海带,一碰上“骨头海带汤”,吃饭就特别慢,调羹在海带里搅来搅去,嚷着不要吃海带,面对这一问题,我一方面给他们讲自编的故事“猪八戒的粗脖子与海带”,让他们知道海带对人的好处可多了,一方面故意闻了闻说:“哇,好香”,并做出很陶醉,很想吃的样子,并告诉他们老师最爱吃海带了,不知道那些小朋友跟老师一样爱吃,并及时表杨,为他们树立榜样,幼儿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争先恐后地大口大口吃起来。

(2)座位安排法。以前,为了老师的便于管理,我把因偏食而吃得特别慢的幼儿集中在一、二张桌子上,但效果不是很理想。后来,我改变了方法,把他们安排在要好又能吃的孩子在一起,这样,他们看到自己周围的好朋友吃得这么香,受到感染和鼓舞,渐渐也吃得快,吃得香了。

(3)“打预防针”的方法。我班有些幼儿对某种食物高兴时能吃一些,不高兴就少吃和一口不吃。对待这类幼儿,我采用“打预防针”的方法。在饭前,我先做一些愉快安静的游戏,然后让孩子猜猜今天吃什么菜,孩子你一言,我一语说了许多,最后我告诉他们今天吃的是一种营养特别丰富的菜,多吃它会长高,长聪明,看谁吃得又多又香。这样,孩子们的情绪被调动,相互比着吃,往往会吃得很香。

(4)逐渐加量的方法。有些幼儿从小就不吃某种食物,因此要他一下子改过来是不太可能的,也是不太现实的。对这类幼儿我采用“逐渐加量”的方法。如我班的杨寅,不吃绿色蔬菜,开始我给他少乘点,以后逐渐增加,让他慢慢地逐渐适应,不感到很痛苦,现在他已能吃很多的绿色蔬菜了。

(5)物质鼓励法。对偏食、剩饭的幼儿我那怕是一点点进步,我都给予鼓励,发给孩子一朵小红花,小贴画、小卡片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促使幼儿改正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

六、对于良好的进餐习惯的养成的成果要加以维护和推广。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指出: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幼儿园生活教育的重要目标。好的习惯养成一生受用,良好习惯一旦见效应及时地推广应用,在实践中,要摸索规律,寻找教育方法,及时把好的教育经验,做法推广到面上,以达到快速、高效的效果。同时也能让幼儿在好的习惯当中茁壮的成长。

健康是人们的本钱,从古至今,人们都十分重视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这也正是幼教事业如此受到世人重视的根本原因。幼儿园里,都是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从小班开始就十分的注意有的进餐习惯,吃饭不说话等等。所以从小班开始我们就要培养幼儿的良好进餐习惯。

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我班偏食和剩饭的不良习惯得到了有效改善。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改变幼儿的行为一方面是消除不良行为,另一方面是增进积极的行为或形成新的、期望的行为。虽然同过一系列的措施,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我们还要运用日常生活行为训练、自我控制训练等方法进行强化,当他们获得一些进步时:要用无形的、有形的奖赏来激励幼儿,如红五星、糖果、拥抱、微笑等或从事喜爱的活动等。通过这样的结合就比较容易取得较好多的效果。参考文献:

1、梁志燊 《幼儿好行为养成教育丛书:学习习惯篇》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4

2、陈艳 《幼儿进食中存在的教育与心理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1

3、空直幼儿园 《儿童教育与保健问答》 国家出版局 1991.7

4、吴颖莹 《幼儿进餐教育》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8.1

5、唐华 《幼儿的进餐环境及其创设》 武汉教育出版社 2003.5

6、阎汝莹 《幼儿教育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1

第五篇:高中论文 浅谈小班教学

湖北省武汉市三角路中学高中语文论文 浅谈小班教学

“小班化教学”,是指一种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是指在缩小班级规模压缩班级学生名额后,真正形成“以人为本”的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的“双主体”式的教学活动方式。

它是与当前传统的大班式(班级人数四五十人甚至六七十人)教学相对而言的。目前小班化教学已成为教学的一个新的亮点.小班化教学之所以成为教育的亮点,是因为它以素质教育为背景,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的培养;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重视以教师高尚的人格魅力、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行熏陶学生,注重加强“师——生”、“生——生”、“师——师”的多向交流和合作。它最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全班;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

从理论上讲,与传统大班式教学相比较而言,小班化教学优势如下:

1、可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和交流的密度。由于教学的空间条件发生了变化,可根据不同课型的实际需要随时调整课桌摆放形式,上课形式灵活多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与活动,解放了五官、大脑和手足,大大提高了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同时也使课堂教学更具生命力,学习气氛更加活跃、更加浓厚。

2、便于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学生的个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小班教学的空间优势为学生提供了自己动手实践的可能性,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大大高于以往的自主学习的机会,学生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更富于合作和竞争精神,更有责任心,拥有比那些仅仅作为听众角色的大班学生更为丰富的体验。

3、教学更能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更重视培养健康的情感。教师对每一个学生更了解,更倾向于以鼓励和表扬为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强化对学生的学力和人格的培育以及情感的陶冶。

4、能更好的体现因材施教,“以人为本” 的教育思想。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个别辅导、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因而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组织、引导、点拨,帮助和促进学生自己主动去求知、去探索。教师甚至还可把办公桌搬进教室,整天与学生在一起,作业当场面批,当场个别指导。增加了与每一个学生的接触,并能及时答疑,使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与个别教学优势互补。

5、可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教师在教学这个微观领域运用了比过去更多的有效手段,如,既备课又备人,实施分组教学,实施无等级考试等等,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有了全新的转变。这样就有利于确立符合时代精神和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新型的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和评价观。

经过我的实践,我觉得小班教学,其实还有以下优势:

一、每一个学生能更好地和其他学习伙伴充分发生相互作用

小班化教学中,学生间接触的机会比大班多了,同学们相互讨论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影响,相互激励,有力地促进同学创造性思维和发展。在互动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达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充分发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质疑、表达自己的独立见解以及动手实践,有利于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在课堂中能够灵活性地运用教学方法与策略

在小班教学中,由于每个班的学生都相对较少,空间比较充足,而且教师都有余力,使得教师有可能发现更加有效地教学策略并能够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中得以运用。在物理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采用分组、1 分层的模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有展示自己的时间、场所和机会。在这种情况下,每个学生的手、口、脑都动起来,思考与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各方面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师生之间互动,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广泛,增强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了解程度,促进学生和谐,健康的成长。同时教师通过学生的表现来发现学生潜在的能力,并使其得到发挥。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中心,学生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潜能开发成为一种可能。

三、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

一般一堂课只有40分钟,老师备课时已将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好了,信息量大、活动多的课,一定要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据国外心理学家统计,初中生可使注意力稳定30分钟,高中生可使注意力稳定40分钟。其实,从目前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看,不少学生注意力的稳定性水平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上课时分心、走神的现象还较普遍。尤其是初中的低年级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经常有些学生进课堂后,得几分钟才能平静下来,特别是下课十分钟因某方面事情过于兴奋或作过剧烈活动的学生,人坐在座位上还气喘吁吁,老师讲了半天,他还未进入角色,一堂课前几分钟就耽误了。在上课过程中,如果思想开小差,有时老师讲的最关键的地方没听进去,那么那一段知识在他的记忆中肯定是一片空白。接近下课时,有的学生就坐立不安了,而老师到这个时候一般是对本堂课内容作归纳小结。结论性的东西不听,将可能留下概念模糊或推导过程不清的后遗症。如果老师是讲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或毛病,不听,将重犯别人犯过的错误。如果老师是对某个难题作提示性指导,不听,课后做练习时,将会多走一些弯路甚至无法下手。一堂课自始至终一定要集中精力听课,许多学生很难做到。浪费了许多宝贵的听课时间,长期下去怎么能不影响学习成绩呢?这时,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对此,我深有体会。小班上课时,学生人数少,学生都坐在前三排。我很容易控制课堂纪律。学生不容易开小差,或是说没有开小差的机会。因为通常只要有同学注意力分散了,我能马上发现,即时给予适当的提醒,或是利用抽他起来回答问题等方式,在不经意间就能拉回学生的注意力,使他的注意力重新回到课堂上,跟着我的节奏。而在大班上课时,由于一个人的视线总是有限的,关注了前三排就势必要忽视后三排,面向了左边,右边就照顾不到。因此对学生的关注不能面面俱到到,这时就总会有学生走神,开小差。几年教学下来,我发现大班的听课效率远不及小班。所以我认为我们学校这几年教学效果显著与小班化教学是分不开的。

“小班化”教学虽然有许多优势,但是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

1、教师首先要学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 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要充分利用物理课的特点,创设最佳教学情境,授之以渔,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营造学生相互间的合作交流交际的人文环境,使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增进友情;创建各种制度,逼着学生去锻炼能力、培养能力。

2、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

责任心是教好书的基本条件,教师要敬业爱岗。物理教师是很辛苦的,但是如果你喜欢这个学科,你就会觉得物理学科充满了挑战性,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充满了只有你自己才能感觉到的快乐。要教好物理课,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胜任的。责任心在物理教学中至关重要,学生的个体差异需要教师个别辅导督促,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跟上学习的步伐,教师要尽心尽责地教学辅导,总是会有收获的。有了责任心,就会有情感投入,对学生投入关爱的情感,犹如注入了催化剂,学生在教师的关爱中学习、锻炼,学生就会愉快地学习生活着。

3、教师要具有过硬的技能技术和丰富的知识面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升自身的价值。教师要有过硬的基本技能和技术,这是进行物理教学的必备条件,精确的讲解、准确的实验操作演示,学生从直观上模仿,从理论上消化吸收课的知识点。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学习与练习,完善自己教学的形与言。

4、教师要善于总结,注重教学反思

作为物理教师,课前大量的准备工作,辛苦的程度是其他学科无法与之攀比的,不能敷衍自己的劳动,要尊重自己的劳动,要善于总结得失,成功与失败之处要总结到位,写好教学反思,将经历提炼成经验,不要干了许多的工作,却留不下一点回忆,要学会赏识自己,记录自己经历的过程,享受成功的快乐。

“小班化”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的转变,教育资源的优化,缓解了大班教学中的许多矛盾。但是它只是提供了一种前提基础,如果教师的教学观念不加以改变,也还是“穿新鞋走老路”,那30人的班级和60人的班级又有什么区别呢?那只是资源的浪费。在新课程改革下的物理教学,如何加强学习,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真正发挥出小班化物理教学的优势,是最值得我们考虑的问题。让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成为孩子们的“良师益友”,让爱的阳光照耀到每一个孩子,让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下载小班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班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间游戏论文.doc小班

    关于民间游戏融入幼儿一日活动的论文 幼儿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反映着中华民族所共有的习尚和行为、思维、感情交流的模式。经......

    论文--小班额教学范文大全

    农村小学小班额教学的几点思考 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哈溪镇西滩小学 宋占宏 随着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效益的日益显现,适龄儿童自然减少,加之农民工子女外出就读,择校风等诸多因素导......

    幼儿园小班教育论文五篇范文

    幼儿园小班教育论文----- 幼儿园小班特点社会教育尝试当前,幼儿园教育偏重于知识技能的获得,忽视了情感、习惯、社会性等的发展。美国教育家罗宾森说过:“对我们成人来说,社会生......

    小班阅读论文(共五则范文)

    浅谈在小班开展分享阅读的必要性 武清一幼 毛远丽 浅谈在小班开展分享阅读的必要性 我们经常看到小班幼儿离园的时候,会对着自己的小椅子摆手说:“再见!”这正是小班幼儿的年......

    小班额语文教学论文

    小班额的趋势越来越严重了,那么你知道怎么做好小班额语文教学了吗?下面一起去阅读一下小班额语文教学论文吧!摘要:近年来,城市生源不断扩张,农村小学却出现了“小班额”现象。小班......

    论文让小班幼儿也学会分享

    让小班幼儿也学会分享 分享——指幼儿将自己所拥有的物质或所支配的物质或事件、欢乐、好处、机会等与别人一起使用、体验的行为,如玩具、食品等。分享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

    小学论文-如何培养低年级小班干部

    如何培养低年级小班干部 摘要: 班主任是学校班级工作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学校目标管理的具体落实者,是沟通学校、家庭的桥梁和纽带。班干部是班级的领头羊,全面负责......

    [精品 专业论文]幼儿园小班教学论文:浅谈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

    [计算机论文 专业论文 教育论文 管理论文 ]资料下载尽在豆丁 http://www.xiexiebang.com/p-103327816.html 幼儿园小班教学论文: 浅谈幼儿园小班美术教学 小班孩子刚刚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