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部首排列

时间:2019-05-13 09:29: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说文解字》部首排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说文解字》部首排列》。

第一篇:《说文解字》部首排列

《说文解字》部首排列

摘要:《说文解字 叙》中“其建首也,立一为耑。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牵条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原。毕终于亥,知化穷冥”这段话是理解《说文》540部首排列系联方式的重要钤键。据形系联是《说文》部首排列的表层规则,而在540部首的排列次序的深层结构中意联起主导作用;同时,部首的排列次序还体现了其深刻的哲学思想。而《说文》中每部之字排列的体例主要是按照意义来排列和按照类属来排列。

关键词:许慎;《说文解字》;部首;每部之字;排列

一、《说文》部首排列体例

(一)杂而不越,据形系联

后世学者多认为5说文6部首主要是“据形系联”,但很多部首排列又无规律可循。现代者周祖谟先生认

为“主要是据形系联,也有按意义系联的”,但同时认为,《说文》的有些部次排列并非完善[2]。许慎《说文》540部首的“据形系联”中有两种基本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一个部首系联一个和它形体相似的部首,这后一个部首又系联一个和它自己箱体相似的部首,这样一直往下系联。比如说:《说文》第一篇“士”部系联的脉络是

第二种方式是,一个部首以它为中心,同时系联几个和它形体相似的部首,例如:以“口”部为中心,同时系联了12个和它形体相似的部首:。

540部首就是以这两种方式为基础,综合交叉在一起的。许慎《说文解字》“据形系联”对于“形”的表针有一下几种情况:

1、后一个部首是前一个部首笔形中的一部分。例如:

2、后一个部首包含了前一个部首的全部或部分笔形。例如:

3、后一个部首是前一个部首的倒体或反形。例如:

4、后一个部首的顾问和前一个部首的笔形相似。

故系于

5、后。

后一个部首和前一个部首部分笔形相似。例如:第四篇

之后。

(二)同条相属,共理相贯:部首排列次序深层结构的意联主导

同条相属,共理相贯,指同一枝条的牵连在一块,共一义理的联接在一起。段注云:“同条共理,谓五百四十部相联缀也。”540部首在排列次序中所反映出来的表层现象是“据形系联”,而深层机理中“同条共理”则起着主导作用。我们不妨简称为“意联”。

一般情况下,据形系联的同时,意联暗贯其中,形联所形成的部首群也往往是相关意义部首群。同时,意联还是形联的补充,当形联收到局限是,意联的原则就凸现出来,甚至有时是意联起作用。

第一,形联的部首中,大都意义相连。上述五种形似部首系联中,前四种方式基本上都是有意义的联系,这是因为540部首皆为象形、指示、会意字,它们的形体都含有一定意义,形联是一环套一环,因此,形联的同时往往就是一个意义群。比如,口部的并列式系联中,意义都和“口”有关,只有第五种情况,只是笔形的相同或相似,没有意义上的联系。

第二,一个部首又几个相似部首可系联是,以意联为准则。也就是说一个部首往往有多个和它类似的别部首,那么,就是在形联的基础上贯之以意联。比如,第六篇部首,系联在“束”后,和“口”部首形体相似,但是它没有系联于“口”后,而是

虽然和“口”相似,但意义上并没有什么联系。第三,部首形体奇特、无形可联时,以意联之。第四,《说文》第十四篇是典型的意联。

(三)立一位端,以究万原;必终于亥,知化穷冥;部首排列的哲学思想 按照据形系联对部首进行分析后,还有个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以“一”开始,终于“亥”,中间的538个部首怎样排列?

540个部首的排列系联首先是立体式的以形系联,穿插以据意系联,但是,这两种系联方式并不是许慎的全部的系联原则,它还有一个重要原则或曰哲学思想,即“立一为端,以究万原;必终于亥,知化穷冥。《说文》云:“一,惟初大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亥也,十月微阳,起接盛阴,从二。二,古文上字。一人,男,二首,六身。”中国的哲学传统是以周易为代表的宇宙哲学观,认为“一”生万物,故许慎将“一”列为部首之首,统领其他539个部首。《易》系辞下云:“亥而生子,复从一起。”始一终亥说明了宇宙的来源及其无穷生化。

二、《说文》每部之字排列体例

《说文》每部之字排列的体例主要是按照意义来排列和按照类属来排列

(一)按照意义来排列,即把相近的字排列在一起

段玉裁指出:“凡部之先后,以形之相近为此。凡每部之中字之先后,以义之相引为此。《颜氏家训》所谓‘隐括有条例’也。《说文》每部自首自尾,次第井井,如一篇文字,如“一”而“元”,元,始也;始而后有‘天’,天莫大焉,故此以‘丕’,而‘吏’之从‘一’终焉,是也。”

(二)按照类属来排列,即把表同类事物的字排列在一起

黄侃先生指出:“许君列字之次第,大氏先明后事。如玉部自燎以下皆玉名也;自壁以下皆玉器也;自瑳以下皆玉事也。自玼以下皆赋于玉者也;殿之以灵,用玉者也。”

(三)其他

除了把意义相近类属相同的字排列在一起之外,《说文》每部之字的排列顺序还有一些体例,段玉裁和王筠分别进行了揭示。例如;“人曰肌,鸟兽曰肉。此其分别也。《说文》之列,先人后物。”

“至于每部列文自有条理。与部首反对者,必在部末。叠部首位文字者,必在部末。至于部中字之先后,则先实后虚,先近后远。诸大部无不然者。其或无虚是远近之可言,则以训义美者列于前,恶者列于后。如言、心等部是也。„„凡上讳皆在首,以尊君也,故部复解其义。”

“既竭愚才,惜道之味”。《说文》的540部首的排列以及每部之字的排列,的确是颇费了许慎一片苦心。整个《说文》历时20多年才完成。这种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敬仰与追随的。

参考文献:1、2、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陈平,“据形系联”、“杂而不越”,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3)黄侃,《黄侃论学杂著 说文略说》,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第二篇:《说文解字》无从属字部首浅谈

《说文解字》无从属字部首浅谈

摘 要:《说文解字》中的36个无从属字部首向来被学界看做《说文》编排体例上的一个缺陷。通过仔细研究分析,36个部首中有些是有属字的。文章对36个无属字部进行首归类并分析其产生原因,认为其设置具有合理性,体现了《说文》的系统性和许慎的文字观。

关键词:说文解字;无属字部首;系统性;文字观

中图分类号:H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183-03

《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说解字义、分析字形、辨识读音的字典,也是第一部按照部首编排的字典。许慎对9353个小篆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540个部首,对字典编纂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说文?叙》中说:“其建首也,立一为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同条牵属,共理相贯。杂而不越,据形系联。引而申之,以究万原。毕终于亥,知化穷冥。”由此可知,许慎按照以形相次和以义相次的原则,把9353个汉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将540个部首相互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有序协调的整体。作为部首,应该有从属字,但是《说文》中却有36个无从属字部首。它们分别是:凵(去鱼切)、ㄑ、久、才、乇、垂、克、录、?D、?选①睢⒁住⒙省⑷P、能、凵(口饭切)、燕、它、?浴⑷?、四、五、六、七、甲、乙、丙、丁、庚、壬、癸、寅、卯、未、戌、亥。有人认为这36个无属字部首是《说文解字》体例上的缺陷,失去了立部的意义。实际上,通过对这36个部首进行详细的考察和仔细的分析,我们认为有的部首是有属字的,并且这些无字部首体现了说文的系统性和许慎的文字观。

一、无字部首产生的原因

无字部首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现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一)部下有属字

经过仔细研究分析,我们发现有些字并不是无属字的,无属字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有属字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属字为会意字,按主要义符分部

王宁先生曾提出:《说文》对会意字、会意兼形声字、多义符形声字的入部采取从主不从次的方法。会意字的义符之间也有主次之分,一个字会被分入主要义符做部首的那一类里,那么次要义符形成的部首当然就成为了无字部首了,但实际上这个字仍是与该部首形义相关的属字。

“录”《说文》解释为:“刻木录录也。”段玉裁注曰:按剥下曰。??,刻割也。录的本义是刻镂。“剥”字许慎解释为:“裂也。从刀从录。录,刻割也。录亦声。”录和剥形义相通,但是剥字“刀”为主要义符,所以剥入刀部而不入录部。

2.属字为古文

《说文解字?序》:“今叙篆文,合以古籀。”依据《说文》的体例,一字的小篆字形和古文形体相异时,那么依小篆字体入部,古文形体列为重文。假若从属字为古文的话,那么古文不收在部首之下。所以,这就造成了有些字成为无字部首的状况。

《说文》酉下:“?J,古文酉,从卯,卯为春门,万物已出,酉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卯部曰:“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开门之形。”

酉、卯二字义通形似,酉字本应归入卯字下,但卯是古文,所以酉单独立部。?炎趾拓弊忠彩钦庵智榭觥?

3.属字因统帅他字而另立部首

说文分部从分不从和,凡一字有其他从属字,一定单独分部。

三、熊、垂字属于这一类。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三字下次以王字,王字解释为:“天下所归往也。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之者,王也。”能够将天地沟通起来的人就是王。由此看来,“王”应该归入“三”部,但是由于王字下还有皇、闰、?c等字需要统摄,所以三单独成部。

《说文》释“熊”:“从能,炎声。”那么熊应当归入能部。但是?`、罴二字都“从熊”,为了统辖二字,所以能字成为了无字部首。

(二)作为初文的无从属字部首

许慎重视本义,探求本意的最初形体,并且已经认识到了汉字的古今分化情况和动态的发展,所以将一些字的初文单独立部,以示特殊。

它《说文》解释为:“虫也,从虫而长。象冤屈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故相问无它乎。”它为象形字,象一条三角形脑袋的蛇,一般这种蛇都有剧毒。在远古时代,草深林密,蛇虫很多,人们穴居,所以经常踩到蛇。一旦被蛇咬伤,将有生命危险,人们见面互相问候时首先说:“无它乎?”。它是蛇的初文,所以单独立部。

久为灸的本字。《说文》训久:“从后灸之也。”《说文》训灸:“灼也。今以艾约体曰灸。是其一?Z也。”段玉裁注曰:“灸,古文作久。”灸,就是烧,中医的一种医疗方法。用艾叶等制成艾炷或艾卷,烧灼或熏烤人身的穴位。睡虎地奉墓竹简《封诊氏?贼死》中有记载:男子丁壮,析色,长七尺一寸,发长二尺,其久。久,训为灸灼。《五十二病方》、《脉法》、《阴阳十一脉灸经》里都作久字。《孟子?离娄篇》:“今之欲王者,尤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艾灸疗法在春秋战国已十分流行。

能为熊的初文。《说文》解释为:“熊属,足似鹿。”段玉裁注曰:“《左传》、《国语》皆云晋侯梦黄能入于寝门。韦注曰:熊似能。凡左传、国语能作熊者,皆浅人所改也。”尹黎云在《汉字字源系统研究》中也说道:“熊只是能的繁文。以其毛色黄,故增火以足意别字,非从炎省声。”

同理,易、?Z、?远际且谎?的,在此不再赘述。

二、构件能够独立表意单独成部

小篆系统中拆分出来的一些部件是能够独立表义的,所以单独立部。

く是由?w和川拆分出来的。く《说文》解释为:“水小流也。《周?Y》:“匠人???箱?,??V五寸,二???耦;一耦之伐,?V尺、深尺,?^之く。倍く?^之遂;倍遂曰?希槐?显讳?;倍洫曰?w。”《说文??w部》曰:“水流??乙病7桨倮???w,?V二?ぃ?深二仞。”《说文?川部》曰:“?穿通流水也。”《虞??》曰:“?Fく?w,距川。”意思是く、?w的水汇流成为川。

第三篇:说文解字(范文模版)

《说文解字》,简称《说文》,是我国第一部字典。作者是东汉的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献给汉安帝)。《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现已失落,传至今日的大多是宋朝版本,或是清朝的段玉裁注释本。

许慎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说文解字》共15卷,其中包括序目1卷。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

《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结实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说文解字》给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甲骨文、金文和古音、训访不可缺少的桥梁。特别是《说文解字》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词义更有帮助。本站提供了9784个汉字的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原文、汉字篆体字型在线查询,及清代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的原文等内容。您可以输入汉字或拼音来查询。

说文解字标目及音、义

一、yi一声,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2·上、shang四声,高也,此古文上,指事也。3·示、shi四声,天垂象,见吉凶,所以示人也。4·

三、san一声,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5·王、wang二声,天下所归往也。6·玉、yu四声,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义、智、勇、絜。

7·珏、jue二声,二玉相合为一珏。8·气、qi四声,云气也。象形。9·士、shi四声,事也。

10·丨、gun三声,上下通也。11·屮、che四声,草木初生也。12·草、cao三声,百草也。

13·蓐、ru四声,陈草复生也。14·茻、mang三声,众草也。15·小、xiao,物之微也。16·

八、ba一声,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

17·釆、bian四声,辨别,象兽指爪分别也。18·半、ban四声,物中分也。19·牛、niu二声,大牲也。20· 氂、mao二声,西南夷长髦牛也。21·告、gao四声,牛觸人,角著箸横木,所以告人也。

22·口、kou三声,人所以言食也。23·凵、kan三声张口也。

24、吅、xuan惊呼也。25· 哭、ku一声哀声也。26·走、zou三声,趨也。27·止、zhi三声,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

28·癶、bo一声,足剌癶也。29·歩、bu四声,行也。30·此、ci三声,止也。31·正、zheng四声,是也。32·是、shi四声,直也。33·辵、chuo四声,乍行乍止也。34·彳、chi四声,小步也。

35· 廴、yin三声,长行也。36·chan一声,安步chan chan也。37·行、xing二声,人之步趨也。38·齿、chi三声,口齗骨也。39·牙、ya二声,壮齿也。40·足,zu二声,人之足也。

41·疋、shu一声,足也。42· 品、pin三声,众庶也。43·龠、yue四声,乐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44·册、ce四声,符命也。诸侯进受於王也。象其扎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

45·ji二声,众口也。从四口。46·舌、she二声,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47·干、gan一声,犯也。

48·jue二声,口上阿也。从口上象其理。49·只、zhi三声。语已词也。50·ne四声,言之讷也。

51·句、ju四声,又读gou一声,曲也。52·丩、jiu一声,相糾缭也。53·古、gu三声,故也。

54·

十、shi二声,数之具也。55·卅、sa四声,三十并也。56·言、yan二声,直言曰言,论难曰语。

57·誩、jing四声,競言也。58·音、yin一声,声也。59·qian一声,辠也。60·丵、zhuo二声,丛生草也。61·pu二声,瀆pu也。62·廾、gong三声,竦手也。如弄字的下部即廾字。

63·攀、pan一声,引也。64·共、gong四声,同也。65異、yi四声,分也。66·yu二声共举也。

67·ju一声,叉手也。68·晨、chen二声,早、昧爽也。69·爨、cuan四声,齐谓之炊爨。70·革、ge二声,兽皮治去其毛,革更之。71·鬲、li四声,鼎属。72·li四声,亦鬲字。73·爪、zhao三声,覆手曰爪。象形。

74·丮、ji二声,持也。75·鬥、dou四声,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76·又、you四声,手也。象形。77· 左、zuo三声,左手也。78·史、shi三声,记事者也。

79·支、zhi一声,去竹之枝也。80·nie四声,手之疌巧也。81·聿、yu四声,所以书也。82·画、hua四声,界也。83·隶、dai四声,逮也。84·臤、qian一声,坚也。85·臣、chen二声牵也。86·殳、shu一声,以杸殊人也。87· 殺、sha一声,戮也。88·shu一声,鸟之短羽飞shu shu也。

89·寸、cun四声,十分也。90·皮、pi二声,剥取兽皮革者谓之皮。91· ruan三声,柔韦也。

92·攵、pu四声,小击也。93·教、jiao四声,上所施下所效也。94· 卜、bu三声,灼剥龟也。

95·用、yong四声,可施行也。96·爻、yao二声,交也。象《易》六爻头交也。97·li三声,二爻也。98·xue四声,举目使人也。99·目、mu四声,人眼。100·ju四声,左右视也。

101·眉、mei二声,目上毛也。102·盾、dun四声,旧读shun三声,瞂也。103·自、zi四声,鼻也。

104·白,zi四声,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词言之气从鼻出,与口相助也。105·鼻、bi二声,引气自畀也。106·皕、bi四声,二百也。

107·習、xi二声,数飞也。108·羽、yu三声,鸟长毛也。109·隹、zhui一声,鸟之短尾总名也。

110·sui一声,鸟张毛羽自奋也。111·萑、huan二声,鸱属。112·guai一声,羊角也。

113·mo四声旧读mie四声。目不正也。114·羊、yang二声,祥也。115·羴、shan一声,羊臭也。

116·瞿、ju四声、qu二声,鹰隼之视也。117·雔、chou、双鸟也。118·雥、za二声,群鸟也。

119·鸟、niao三声、diao三声又音,长尾鸟总名也。120·乌、wu一声孝鸟也。121· ban一声,箕属,所以推棄之器

也。122·冓、gou四声 交積材也。123·幺、yao一声,小也。124· you一声,微也。125·叀、zhuan一声,專小谨也。126·玄、xuan二声,幽遠也。127予、yu三声,推予也。128·放、fang四声,逐也。129·biao四声,物落。130·can二声,残穿也。131·歺、e四声,徐锴曰:“冎,剔肉置骨也。歺,残骨也。故从半冎。” 132·死、si三声、澌也。人所离也。133·冎、gua三声,剔人肉置其骨也。134·骨、gu三声,从冎有肉。135· 肉、肉四声,象形。

136·筋、jin一声,肉之力也。137·刀、dao一声,兵也。138·刃、ren,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

139·qia、四声,巧qia也。140·丯、jie四声,草蔡也。象草生之散乱也。141·耒、lei三声,手耕曲木也。

142·角、jiao三声,兽角也。143·竹、zhu二声,冬生草也。144·箕、ji一声,簸也。145·丌、ji一声,下基也。146·左、zuo三声,手相左助也。147·工、gong一声,巧饰也。象人有規矩也。

148·zhan三声,极巧视之也。149·巫、wu一声,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150·甘、gan一声,美也。151·曰、yue四声,词也。152·乃、nai三声,曵词之难也。象气之出难。153·丂、kao三声,气欲舒出。154·可、ke三声,肯也。

155·兮、xi一声,语所稽也。156·号、hao二声,痛声也。157·于,yu二声,於也。158·旨、zhi三声,美也。159·喜、xi三声,乐也。160·壴、zhu四声,陈乐立而上见也。161·鼓、gu三声,郭也春分之音。万物郭皮甲而出,故谓之鼓。162·豈、qi三声,还师振旅乐也。163·豆、dou四声,古食肉器也。164·豊、li三声,行礼之器也。165·豐、feng一声,豆之丰满者也。166·xi一声,古陶器也。167·hu三声,虎文也。168·虎、hu三声,山兽之君。169·虤、yan二声,虎怒也。170·皿、min三声,饭食之用器也。171·凵、qu一声,凵盧,饭器。如去的下部即是。172·去、qu四声,人相违也。173·血、xue四声,祭所薦牲血也。174·丶、zhu三声有所绝止,而识之也。175·丹、dan一声,巴越之赤石也。176·青、qing一声,东方色也。177·丼、jing三声,八家一井。178·皀、bi一声,谷之馨香也。(小篆鄉,中间是皀字,而不是良。巷中有穀馨香,鄉也)179·鬯、chang四声,以秬酿鬱草,芬芳条畅,以降神也。180·食、shi二声,一米也。181·亼、ji二声,三合也。182·會、hui四声,合也。183·倉、cang一声,穀藏也。184·入、ru四声,内也。

185·缶、fou三声,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186·矢、shi三声弓弩矢也。187·高、gao一声,崇也。象臺觀高之形。188·冂、jiong一声,邑外谓之郊,郊外谓之野,野外谓之林,林外谓之冂。象遠界也。

189·guo一声,度也,民所度居也。从回,象城郭之重,两亭相对也。190·京、jing一声,人所为绝高丘也。191·享、烹、亨、献也。192·hou四声,厚也。193·畐、满也。194·稟、lin三声,穀所振入,宗庙粢盛,倉黄稟而取之,故谓之稟。

195·嗇、se四声,爱 濇也,田夫谓之嗇夫。196·来、lai二声,行来之来。197·麥、mai四声,芒穀。198·夊、sui一声,行迟曵夊夊。如夏字的下部即是夊。199·舛、chuan三声,对卧也。200·舜、shun四声,草也。201·韋、wei二声,相背也。202·弟、di四声,韋束之次弟也。203·夂、zhi三声,从后至也。如夆字的上部即是夂。

204·久、jiu三声,从後灸之,象人两胫後有距也。205·桀、jie二声,磔也。从舛在木上也。

206·木、mu四声,冒也。冒地而生。207·東、dong一声,动也。208·林、lin二声,平土有丛木曰林。

209·才、cai二声,草木之初也。210·叒、ruo四声,日初出东方汤谷。211·之、zhi一声,出也。象草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212·帀、za一声,周也。213· 出、chu一声,进也。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也。

214·po一声,草木盛 po po 然。215·生、sheng一声,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216·乇、zhe二声,草叶也。217·chui二声,草木花叶垂。218· 花、xu一声,今音hua一声,草木花也。

219·華、hua二声,hua一声,荣也。220·ji一声,木之曲头,止不能上也。与小篆禾上部相反。

221·稽、ji一声,留止也。222·巢、chao二声,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223·桼、qi一声,木汁。可以漆物。

224·束、shu四声,缚也。225·hun一声,今音gun三声,橐也。226·囗、wei二声,回也。象回帀之形。(围成圆圈)227·員、yuan二声,物数也。228·貝、bei四声,海介蟲也。229·邑、yi四声,國也。230·巷、xiang四声,邻道也。231· 日、ri四声,太阳之精不虧。232·旦、dan四声,明也。

233·gan四声,日始出,光 gan gan 也。234·yan三声,旌旗之游,yan 蹇之貌。235·冥、ming二声,幽也。236晶、jing 一声,精光也。237·月、yue四声,闕也。大隂之精。238·有、you三声,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 239·明、ming二声,照也。240·囧、jiong三声,窗牖麗廔闓明。

241·夕、xi一声,莫也。从月半见。242·多、duo一声,重也。243·毌、guan四声,穿物持之也。

244·han四声,嘾也。草木之華未发,函然。245·han四声,木垂華實。246·tiao二声,草木實垂 tiao tiao 然。

247·齊、qi二声,禾麥吐穗上平也。248·朿、ci四声,木芒也。249·片、pian四声,判木也。250·鼎、ding三声,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251·克、ke四声,肩也。252·彔、(录)lu四声,刻木彔彔也。253·禾、he二声,嘉穀。

254·秝、li四声,稀疏適也。255·黍、shu三声,禾属而黏者也。256·香、xiang一声,芳也。

257·米、mi三声,粟實也。258·毇、hui三声,米一斛舂為八斗也。259· 臼、jiu四声,舂也。

260·凶、xiong一声,恶也。261·朩、pin四声,分枲茎皮也。262·pai四声,萉之总名也。

263·麻、ma二声,萉之總名也。264·尗、shu二声,豆也。265·耑、duan一声,物初生之题也。

266·韭、jiu三声,菜名。267·瓜、gua一声,苽也。268·瓠、hu四声,匏也。269· 宀、mian二声,交覆深屋也。

270·宫、gong一声,室也。271·吕、lv三声,脊骨也。272·穴、xue二声,土室也。273·夢、meng四声,寐而有觉也。274·疒、ne四声,倚也。275·冖、mi四声,覆也。276·mao三声,重覆也。277·冃(帽)、mao四声,小儿蛮夷头衣也。

278·liang三声,再也。279·网、wang三声,庖犧所结绳,以渔。280·覀、ya四声,xia四声,覆也。

281·巾、jin一声,佩巾也。282·巿、fu二声,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天子朱巿,诸侯赤巿,大夫葱巿。283·帛、bo二声,缯也。284·白、bai二声,西方色也。285·bi四声,败衣也。

286·黹、zhi三声,针縷所紩衣。(针线缝衣)。287·人、ren二声,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288·hua四声,變也。289·匕、bi三声,相与比叙也。290·从、cong二声,相听也。291·比、bi三声,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292·北、bei三声,乖也。从二人相背。293·丘、qiu一声,土之高也。294·yin二声,衆立也。从三人。295·ting三声,善

也。296·重、zhong四声,厚也。297·卧、wo四声,休也。298·身、shen一声,躯也。

299·yi一声,歸也。反身修道,故曰归也。300·衣、yi一声,依也。301裘、qiu二声,皮衣也。

302·老、lao三声,考也。七十曰老。303·毛、mao二声,眉髮之属及兽毛也。304·毳、cui四声兽细毛也。305·尸、shi一声,陈也。象卧之形。306·尺、chi三声,十寸也。

307·尾、wei三声,微也。308·履、lv三声。旧读li三声,足所依也。309·舟、zhou一声,船也。310·方、fang一声,併船也。311·人、ren二声,仁人也。古文奇字人也。312·兄、xiong一声,长也。313· 兂、zan一声,旧读zen一声,首笄也。314·皃、mao四声,颂仪也。(即貌)

315·gu三声,廱蔽也。316·先、xian一声前进也。317·秃、tu一声,無髮也。318·見、jian四声,視也。319·覞、yao四声,并视也。320·欠、qian四声,张口气悟也。321·飮、yin三声,飮也。322·xian二声,慕欲口液也。(垂涎)323·旡、ji四声,饮食气逆不得息曰旡。324·頁、xie二声,头也。325·shou三声,頭也,同首。

326·面、mian四声,颜前也。327·丏、mian三声,不见也。328·首、shou三声,头也。

329·jiao一声,到首也。330·須、xu一声,面毛也。331·彡、shan一声,毛饰画文也。

332·彣、wen二声,彩色交错,同文。333·文、wen二声,错畫也。334·髟、biao一声,又shan一声,长髮猋猋也。335·后、hou四声,继体君也,發號者,君后也。336·司、si一声,臣司事於外者。

337·巵、zhi一声,圜器也。338·卩、jie二声,瑞信也。339·印、yin四声,执政所持信也。

340·色、se四声,颜气也。341·卯、qing一声,事之治也。342·辟、bi四声·,法也。

343·勹、bao一声,裹也。344·包、bao一声,象人裹妊,已在中,象子未成形也。345·茍、ji四声,自急敕也。346·鬼、gui三声,人所归为鬼。347·fu二声,鬼头也。348·厶、si一声,姦衺也。349·嵬、wei二声,高不平也。350·山、shan一声,宣也。351·屾、shen一声,二山也。352·屵、e四声,岸高也。353·广、yan三声,高屋之

形。354·厂、han三声,山石之厓巖,人可居。355·丸、wan二声,旧读huan二声,圜。

356·危、wei一声,在高而懼也。357·石、shi二声,山石也。358·長、chang二声,久远也。

359·勿、wu四声,州里所建旗。象其柄,有三游。360·冄、ran三声,毛冄冄也。361·而、er二声,颊毛也。362·豕、shi三声,彘也。363·yi四声,修豪兽也。364·彐、ji四声,豕之头。

365·豚、tun二声,小豕也。366·豸、zhi四声,兽长脊,行豸豸然,欲有所司杀形。367·兕、si四声,如野牛而青。368·易、yi四声,蜥蜴,蝘蜓,守宫也。369· 象、xiang四声,长鼻牙,南越大兽。370·馬、ma三声,怒也;武也。象马头鬃尾四足之形。371·廌、zhi四声,解廌,兽也。372·鹿、lu四声,兽也。373·麤、cu一声,行超远也。374·chuo四声兽也,似兔,青色而大。

375·兔、tu四声,兽名。376· 萈、huan二声,山羊细角者。377·犬、quan三声,狗之有悬蹄者也。378·犾、yin二声,两犬相齧也。379·鼠、shu三声,穴蟲之總名也。380·能、neng二声,熊属。足似鹿。381·熊、xiong二声,兽。382·火、燬也。383·炎、yan二声,火光上也。

384· 黑、hei一声,火熏之色也。385· 窗、chuang一声,在墙曰牖,在屋曰窗。386·焱、yan四声,火華也。387炙、zhi四声炮肉也。388·赤、chi四声,南方色也。389·大da四声,大象人形。

390·亦、yi四声,人之臂亦也。391·夨、ze四声,傾头也。392·夭、旧读yao三声,屈也。393·交、jiao一声,交胫也。

394·尣、wang一声,跛,曲胫也。395·壶、hu二声,昆吾,圜器也。396·壹、yi一声,专一也。

397·幸、nie四声,所以惊人也。398·奢、she一声,张也。399·亢、gang一声,人颈也。

400·夲、tao一声,进趣也。401·夰、gao三声,放也。402·大、dai四声,籀文大。403·夫、fu一声,丈夫也。周制以八寸为一尺,十尺为丈。人长八尺,故曰丈夫。夫在助词中,又读fu二声。如逝者如斯夫。404·立、li四声,住也。405·竝、bing四声,併也。406·囟、xin四声,头会,脑盖也。

407·思、si一声,容也。408·心、xin一声,人心。409·cui三声,又cui一声,心疑也。410·水、shui三声,準也。411·沝、zui三声,二水也。412·频,pin二声,又bin一声,水厓。413·quan三声,水小流也。414·巜、kuai四声,水流浍浍也。415· 川、chuan一声贯穿通流水也。416·泉、quan二声,水源也。

417·灥、xun二声,三泉也。418·永、yong三声,长也。419·pai四声,水之衺流,别也。从反永。420·谷、gu三声,泉出通川為谷。(注意:山谷、稻穀之区别)421·仌、bing一声,冻也。

422·雨、yu三声,水从雲下也。423·雲、yun二声,山川气也。424·鱼、yu二声,水蟲也。

425·yu二声,二鱼也。426·燕、yan四声、玄鸟也。427· 龍、long二声,鳞蟲之長。428·飛、fei一声,鳥翥也。429·非、fei一声,违也。430·卂、xun四声,疾飞也。

431·ya四声,玄鸟也。432·不、bu四声,旧读fou三声。(否)鸟飞上翔不下来也。433·至、zhi四声,鸟飞从高下至地也。434·西、xi一声,鸟在巢上。435·鹵、lu三声,西方碱地也。

436·盐、yan二声,鹹也。437·户、hu四声,半门曰户。438·门、men二声,闻也。

439·耳、er三声,主听也。440·yi二声,即颐字。

441·手、shou三声,拳也。442·guai一声,背吕也。443·女、nv三声,妇人也。444·毋、wu二声,止之也。445·民、min二声,众萌也。446·丿、pie三声,右戾也。447·yi四声,明也。448·乁、yi二声,流也。449·氏、shi四声,巴蜀名山。450·氐、di三声,至也。

451·戈、ge一声,平头戟也。452·戉、yue四声,斧也。453·我、wo三声,自谓也。454·亅、jue二声,钩逆者。455·琴、qin二声,禁也。456·乚、yin三声,匿也。457亡、wang二声,逃也。458·匸、xi四声,有所侠藏也。459·匚、fang一声,受物之器。460·曲、qu一声,弯曲。

461·甾、zi一声,东楚名缶。462·瓦、wa三声,土器已烧总名。463·弓、gong一声·以近穷远。464·弜、jiang四声。强也。

465·弦、xian二声,弓弦也。466·系、xi四声,繋也。467·糸、mi四声,细丝也。468·素、su四声,白緻缯也。469·丝、si一声,蚕所吐也。470·率、shuai四声,捕鸟毕也。

471·虫、hui三声,一名蝮,博三寸,首大如擘指。472·kun一声,蟲之总名也。473·蟲、chong二声,有足谓之虫,无足谓之豸。474·風、八风也。475·它、tuo一声,今音ta一声,虫也。

476·龟、gui一声,外骨内肉者也。477·黽、meng三声,蛙黽也。478·卵、luan三声,卵生。

479·

二、er四声,地之数也。480·土、tu三声,土地。481·垚、yao二声,土高也。

482·堇、qin二声,黏土也。483·里、li三声,居也。484·田、tian二声,树穀曰田。

485·畕、jiang一声,比田也。486·黄、huang二声,地之色也。487·男、nan二声,丈夫也。488·力、li四声,筋也。489·劦、xie二声,同力也。490·金、jin一声,五色金也。491·幵、jian一声,平也。492·勺、zhuo二声,挹取也。493·几、ji三声,今音ji一声,距几也。

494·且、ju一声、qie三声,薦也。495·斤、jin一声,斫木斧也。496·斗、dou三声,十升也。

497·茅、mao二声,酋茅也。498·車、che一声,舆轮之总名。499·堆、dui一声,小阜也。500·阜、fu四声,大陆,山无石者。501·fu四声,两阜之间也。502·厽、lei三声,絫坺土为墙壁。503·

四、si四声,阴数也。504·宁、zhu四声,辨積物也。505·叕、zhuo二声,缀联也。

506·亞、ya四声,醜也。507·

五、wu三声,五行也。508·

六、liu四声,《易》之数。

509·

七、qi一声,阳之正也。510·九三声,阳之变也。511·rong二声,兽足蹂地也。512·嘼、xiu四声,畜牲也。513· 甲、jia三声,位东方之孟。

514·乙、yi三声,象春草木冤曲而出,阴气尚强,其出乙乙也。515·丙、bing三声,位南方,万物成,炳然。516·丁、ding一声,夏时万物皆丁实。517·戊、wu四声,中宫也。518·己、ji三声,中宫也。

519·巴、ba一声,蟲也。520·庚、geng一声,位西方,象秋时万物庚庚有實也。521·辛、xin一声,秋时万物成而孰。522·辡、bian三声,罪人相與訟也。523·壬、ren二声,位北方也。

524·癸、gui三声,冬时,水土平,可揆度也。象水从四方流入地中之形。525·子、zi三声,十一月,阳气动,万物滋,人以為偁。526·了、liao三声,尥也。

527·孨、zhuan三声,谨也。528·突、tu一声,不顺忽出也。529·丑、chou三声,纽也。530·寅、yin二声,髌也。531·卯、mao三声,冒也。532·辰、chen二声,震也。533·巳,si四声,已也。四月阳气已出,阴气已藏,万物见,成文章,故巳为蛇,象形。

534、午、wu三声,啎也。535·未、wei四声,味也。536·申shen一声,神也。537·酉、you三声,就也。538·酋,qiu二声,繹酒也。539·戌、xu一声滅也。540·亥、hai四声。荄也。

后記

儿时到西安碑林参观,既喜欢又好奇,大部分都是看不懂的。当时仔细的观看了宋僧梦英的《篆书偏旁字源》手持一个本,描摹了一上午,由于不认识,甚觉费力,照葫芦画瓢,依然一头雾水,只得作罢。后来买了一本《说文解字》,又不知反切法如何使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依然不甚明晰。于是自己开始总结反切法的注音规律。反切法用两个汉字相切,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相拼,有些字就可以,有些还是不行。再后来有了凤凰出版社出的2004年版《说文解字校订本》,加注了汉语拼音,学习起来就方便多了。由于时代 的发展,许多字的读音发生了变化。随着字简化方案的实施,无端又多出了许多汉字读音,这给古文字的学习无形中增大了困难。汉字的发展是由繁到简,也有个别的字是由简到繁,举例如下:帽字,小篆写法是:冃。颐和园的颐,小篆只有左半边,渔网小篆本字就是网,后来几经变革。古文字义规定较详细,在小篆中尤为突出,如:里、裏,从、從,后、後、好、好四声,衺、斜,斗、鬥,等字,弄不明白在使用中就会出错。学习小篆不要想当然,不能把楷书的字拼凑成篆字。屡见有人写错如:夕生是晴,山青是峥,洗和洒的关系,澄要写作澂等等。

说文确立了部首偏旁,以后的字典就沿用了,偏旁也是独立的字,本身都有读音,不学说文就不知道。在日常经常会听到:秃宝盖、宝盖,走车,绞丝、软耳刀,硬耳刀、王字旁(其实是玉字)虫字旁(其实是虺)等等,学了说文,知道了读音,学习篆书就颇有帮助。当然不学书法的人就可以随便了。

古人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9353个字临一遍约三个月,能记住的还不多,把常用的两千多字记熟就够用了,熟能生巧,写书法不熟悉字就会气不连贯,不连贯就缺少神韵,开卷有益,学无间断,量变到质变,人十我百,人百我千除此别无他法。是为记。

第四篇:论《说文解字》

简析许慎《说文解字》

概要:两汉时期是我国语言文字学的成型时期,国家的统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学术思想的争鸣,尤其汉代崇尚经学,全都促进了语言学的发展。这一时期,语言学家及语言学著作蜂出,许慎《说文解字》便是其中一部。作为我国古代第一部字典,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本文将对其作简要的介绍。

一,《说文解字》诞生的背景

自从有了文字以后,人们就开始了对文字的研究。不过早起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没有注重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只是从实际的需要出发而着手某一方面的研究。从古代的甲骨文开始,汉字的形体就经过了一次次的改变,每一次的改变和发展,都是先人对汉字研究的成果。早期的字书都只是简单地把汉字集中在一起,并没有对字义进行解释,也没有对字形和字音加以分析,因此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字典。后来开始流行对经书的解释,但是仍然不科学。东汉时期以许慎(字叔重,东汉汝南郡召陵县人)等人为代表的古文经学派,继承了《尔雅》的传统,比较注意从语言事实本身去解释文意。后人称之为“汉学”,《说文解字》就是其代表作。

许慎的《说文解字》第一次对汉字的字形、字义和字音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描写,第一次按照汉字形体的构造来分类,第一次归纳出了540个部首,首创了部首分类法,按部首来编排汉字,算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字典。把汉字之间的关系归纳了出来,为文字学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也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字学和字典学的正式建立。

二,解读《说文解字》的内容与体例

过去人们认为,独体为文,合体为字,所以“说文解字”就是说解文字的意思。《说文解字》又简称《说文》,本文有14卷。每卷分上下,共30卷。全书共收正篆9353字,重文1163字,说解文字共133441字。书中按文字形体及偏旁构造分540部,首创了部首编排法。字体以小篆为主。

《说文解字》把偏旁相同的字归为一类,这就是一部。然后把这个偏旁放在这一部的开

头,作为一部之首,这就是部首。通过这种方式,许慎把九千多个字归纳在了540个部首范围内。然后按照汉代阴阳五行家“万物生于一,毕终于亥”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把部首从“一”部排列到了“亥”部。中间的顺序,大致是“据形系联”,把形体相近相关的排在了一起。部首之内各个字的排列,则是按照“据义系联”,把意义相近的字排列在了一起。如“言”部:“讪、讥、诬、诽、谤”等。当然也有一些是无规律可循的。

作者这样将汉字分成了540个部首,并且讲形体相似或者意义相近的部首排在一起,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意符的作用,从而更好地了解字义。

在释字的体例上,“说文解字”也是很有特色的。首先是从部首开始。每一部的开头,作者都先解释部首字,然后说“凡X之属皆从X”。也就是说,凡是以这个部首为偏旁的字,字义都很这个部首的字义有关。例如:

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凡米之属皆从于米。(七上《米部》)

《说文》是通过分析汉字的形体构造来阐明本义的。每一个字,作者都是先说明该字造字时的意义(即本义),然后分析该字的造字方法来证明,有时还会指出该字的读音(“读若X”)。比如:

(1)象形字。有的明说“象形”,有的略加描绘,说“象X之形”或“从X,象XX”。鱼,水虫也。象形。(十一下《鱼部》)

(2)指事字。有的指明“指事”,有的说“象XX之形”或“从XX,从XX”。刃,刀坚也。象刀有刃之形。(四下《刃部》)

(3)会意字。少数说明是“会意”,一般说“从X”,“从X,从X”,“从XX”。信,诚也。从人,从言。会意。(三上《言部》)

(4)形声字。不名言“形声”,而是说“从X,X声”。本书收正字中82%都是形声字,因此这种格式相当普遍。

枝,木别生条也。从木,支声。(六上《木部》)

(5)转注字。许慎对“转注”是这样下的定义:“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说文序》)

老,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凡老之属皆从老。

(6)假借字。作者指出:“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说文序》)《说文》对一个字的解释,一般只释一个意义,就是这个字的本义。偶尔也记载另一说,如:

赇,以财物枉法相谢也。从贝,求声。一曰载质也。

因为许慎那个时代还没有反切,所以注音只能用“读若某”的直音法。

三,《说文解字》的重大贡献和影响

《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语言学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文字学专著,它的地位和影响力是其他语言学著作远不能比的。在汉语发展史和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贡献和影响,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第一,它总结并发展了先秦以来关于汉字构造的“六书”理论,为中国文字学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人分析汉字时归纳出了“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种造字方法,称之为“六书”。“六书”理论萌芽诞生于春秋战果,成熟于汉代。许慎第一个对“六书”的每一书下了定义,给出了具体解说,并且利用这个理论来具体分析当时能见到的所有汉字。在书中对每一个汉字都注明了是“六书”中的哪一类。这标志着“六书”理论的成熟,也标志着中国文字学的创立。

第二,它研究并吸取了先秦以来文字研究和字书编撰的成果和经验,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汉字的形、音、义,首创了符合汉字特点的部首编排法,编出了古代第一部字典。

《说文》之前的一些典籍中也有着零星的文字解说,但都不成系统。还有一些类似《仓颉篇》的字书,但也只是停留在识字书的阶段,没有全面的解释,编排也没有章法。许慎全面地研究了汉字的形音义,创造了部首编排法。后代的字典都一直沿用此法。

第三,它保存了大量小篆及其以前的古文字资料,成为后来人们研究先秦古文字的重要依据和纽带。

《说文》中不管是部首字还是部中字,所有字头的字体都采用小篆。如果一个字的顾问或籀文跟小篆不同,就把古文或籀文列在说解之后,并加以说明。如果一个字有或体、俗体、今文等,也作同样处理,这些通称为“重文”。《说文》为我们保存的这些珍贵资料,是我们研究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的重要阶梯和依据。

第四,它集中和保存了汉代及其以前的音韵训诂资料,为后人了解上古汉语的词汇面貌、研究古代的语音系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一个汉字就是一个词。因此《说文解字》也是一部词典。它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训诂资料特别是有关汉字本义的资料,还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上古汉语语音资料。后来的学者们通过这些语音资料研究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取得了重要成果,这些许慎 的贡献是分不开的。

第五,它分析并完善了小篆的标准形体,对小篆的保存和流传,对促进当时和后世汉字的规范与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文字的发展离不开两个方面,一是不断丰富创新,二是不断有人进行整理,使之趋于统一和规范。面对东汉时期文字的混乱局面,许慎认为必须正本清源,必须规范小篆。今天看来,这是很有道理的。

第六,它掌握并抓住了汉字作为表意文字的根本特点,创造了结合字义和字音分析汉字字形的科学方法。

汉字始终是表意的性质,一个个的单个形体代表汉语里的一个词或者语素,而词和语素都是一个音义结合体。一个汉字有特定的形体,代表一定意义,具有一定的读音,因此研究汉字就必须照顾到形音义三个方面。《说文》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的语言文字研究已经进入了成熟的阶段。

《说文解字》一书的价值和贡献之大,对后来的文字研究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后世很多学者的著作中都多次引用了《说文》。唐代甚至把《说文》作为学者必修科目。五代、北宋时期的徐铉和徐锴兄弟为《说文》做了精心校勘,流传至今。清代“汉学”的复兴使“说文学”空前繁盛,诞生了段玉裁等“说文四大家”。

总之,《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成就辉煌的一部著作,它代表着先秦两汉时期文字研究的最高成果,也标志着文字学的创立,在整个语言学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参考文献:

1.邓文彬 《中国语言学史》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

第五篇:《说文解字》读后感

因为多年教低段语文学科,所以更多的时间要去研究怎样教孩子识字,前段时间我去书店我专门购买了《说文解字》一书,细细品读起来。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分析字形、考究字源的文字学专著,是我国语文学史上的一部辉煌巨著,也是世界第一部大字典。

据说在1926年,只有郭沫若一人能看懂甲骨文,因为他读了《说文解字》。曾在书中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说秦始皇用武力统一了中国,那么许慎则用一部书统一了中国的文字,规范了汉字的形、音、义,也规范了一种文化的框架。”作为小学的语文老师更应该去研读。

据统计,汉字共有约十万个,可谓浩如烟海。要想对其进行全面的解析,既无可能。所以《线装经典》编委会编写的这本《说文解字》一书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了约三百个有代表性的汉字,分三章进行了详细而深入的分析:第一章为“最让人惊讶的汉字”,解析了一百多个典型的本义和今义全然不同的汉字;第二章为“最‘汉’的汉字,通过对每个字的解析,系统阐释阴阳五行、八卦、干支、十二生肖以及五常这些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体系的概念;第三章中解析的是“生”、“老”、| “病”、“死”等最具代表性与人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汉字。每个字的解析有分四个版块:

第一个版块中主要阐述该字的字音和基本义。

第二个版块为“汉字溯源”从原始字形入手,对汉字进行寻根探源。此版块让我知道很多汉字的字源,并知道我们的祖先在创造汉字这一伟大业绩中所表现出来的惊人智慧,认识中华文明古国五千多年来的灿烂文化;懂得字源,有助于我们探索每个字的演变过程,认识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工农生产、军事交通、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历史面貌。

第三个版块为“字形演变”。此版块让我知道“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代文字。由于甲骨文主要是用尖刀刻写在龟甲兽骨文上的,而龟甲兽骨文非常坚硬,所以笔画以直折为主,很少圆转,写法上没有定型,大小不一,随意性大,但线条细而均匀。迄今共发现了约15万片甲骨文,其单字有4500多个,已经成功识读的约有1500个,其中主体符号约有300个。汉字就是根据这些符号排列组合的,所以甲骨文是我们认识汉字的形、音、义的重要途径。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上的文字,所以又叫“钟鼎文”,起源于商末,盛行于西周,一直沿用至汉代。与甲骨文相比,金文笔道肥粗,弯笔多,团块多。

“小篆” 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废除六国文字中各种和秦国文字不同的形体,并将秦国固有的篆文形体进行省略删改,同时吸收民间文字中一些简体、俗字体,加以规范,就成一种新的字体—小篆。

“隶书” 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 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 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第四版块是“字义转化”。此版块让我明白了很多汉字字形的本义以及引申义。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更多的了解了汉字的构字规律,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在对每个字的解读过程中,我知道了用传统文化来分析汉字的构造,理解汉字的形、音、义,为以后进行的低年级识字教学打下了基础。

下载《说文解字》部首排列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说文解字》部首排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说文解字》读后感

    《说文解字》令人懂得汉字的真理,它就像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想把他有生之年所有的故事都将给孙子,重孙子听。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说文解字》读后感,希望能帮到你!《说文解字》读......

    说文解字论文

    《〈说文解字〉导读》 课程论文 姓名:李班级:外语系学号: 东 09级对外汉语班 20091032127 1 / 5 浅析《说文解字》在对外汉语汉字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数千年来,汉字为记载和传......

    查字典练习题(部首)

    查字典练习一姓名__________ _ 请统一用小本的新华字典(第10版的)查,、想清楚是用音序查字法,还是部首查字法查! 1、“一piān文章”的“piān”:这个字我知道念什么,但不知道怎么......

    换部首组词

    加偏旁练习总结 ---A---------------------- 安------氨(氨气)(氨水) 按(按照)(按动)(按捺)(按钮) 鞍(鞍山)(马鞍) 案(案件)(作案)(方案)(立案)(破案) 桉(桉树)(桉叶) ---B----------------------- 巴-----......

    部首识字教案

    汉字《换偏旁 认一认》教学设计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会认识“她、棵、拾、扔、玩、村”六个生字,知道后面六个词语的意思。 2、初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掌握识字的方法。 教学......

    部首查字法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部首查字法》教学设计 龙泉市小梅镇中心小学 方珍 讲课内容: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部首查字法》 所属学科:小学语文 适用对象:小学二年级 教学......

    “说文解字”简单的哲理

    “说文解字”简单的哲理 简化字“说文解字”的哲理味:“未”到“口”的东西,更诱人胃口。 未,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将要但还没发生。味,篆文(口,吞咽)(未,还没发生),表示尝而未吞。造字......

    说文解字的价值[范文]

    三、请你谈一谈《说文解字》的重要价值。 1、《说文》是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分析字形、说解字义、辨识声读的字典。同时,它创立了汉民族风格的语言学——文献语言学,《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