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案案例分析
xxx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案
案例分析
一:案情事实
xxxx年xx月xx日,我局执法人员接消费者举报,对当事人经营产所进行检查,发现位于xx路xx号xxx经营的小家电商店发放的宣传单中有包括向各位顾客承诺:此广告绝对真实,如本广告不真实,愿赔偿来回车费100元,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本公司拥有最终解释权等字样,当事人当场无法提供营业执照。当事人的行为涉嫌违反《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的有关规定。2009年11月3日,经报局领导批准予以立案调查。
经查,xxxx年xx月xx日起,当事人在租赁的店面中开始经营小家电商品。当事人因刚开业不久为促进销售,印制了一批有奖销售广告宣传单用于宣传。当事人在经营过程中,有消费者依广告上的宣传前往该店购买商品,但觉得该店销售的商品价格虚高,就决定不买,要求当事人按广告上的承诺赔偿车费100元,当事人拒绝支付并声称其拥有最终解释权,并利用广告单中的最终解释权做出对自己有利的解释,侵犯了消费者利益。据当事人陈述,因刚开业不久,生意不好,销售所得和店内的其他开支相抵,并无利润。当事人承认上述事实。
第二篇:打击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范文模版]
xx所扎实开展利用合同格式条款
侵害消费者权益专项行动
3月份,为加大对利用合同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格式合同条款的监督管理,使消费领域“霸王条款”得到有效遏制,消费领域合同格式条款使用行为不断规范,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xx所扎实有效地开展合同格式条款专项执法活动,正式拉开了专项整治的帷幕。
一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积极主动向xx镇、xx镇政府主要领导汇报,赢得地方政府的支持,并因地制宜的制定实施方案,专项西东小组,明确责任分工,落实责任。主要针对供水、供电、供暖、供气、通讯服务、中介服务、房地产交易、装饰装修、物业管理和超市等消费者反映问题比较集中的行业中的格式条款,重点整治经营者利用合同格式条款免除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的责任、排除消费者的权利的违法行为。
二是加大宣传,营造氛围。以“3.15”国际消费权益日宣传月活动为契机,通过设立宣传咨询台、发放宣传单、行政指导等多种形式加大对格式条款专项检查的目的、意义的宣传,并利用公示栏等形式向群众公布10大类22项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并公开投诉举报电话,畅通信息渠道,广泛接受社会各界投诉举报。
三是加大力度,强化监管。在以往开展合同格式条款监督备案工作的基础上,以消费领域合同格式条款为重点,结合年检验照工作,利用监管服务责任区工作机制,切实增强经营者自我规范、自觉备案的意识,对照已公布10大类22项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进行集中检查,对不履行备案义务的经营者,限期备案并依法严肃处理。同时在各经营主体中开展自查活动,对不符合要求的格式条款自行清理、纠正,并将修改后的合同文本主动向工商管理部门申请备案。
该所为推进合同工作长效化、制度化,培养和树立一批合同管理规范、信用体系健全的市场主体,维护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为建设诚信长汀,贡献一份力量!
第三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案例分析
3·15到来,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简称新消法)已在网上预热并引发关注。买卖关系中,消费者往往是弱势群体,现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早在1994年即颁布实施,在如今更加多元、复杂的消费环境下已有明显脱节之感,消费者常常要面对“有法却无可依”的无奈,付出巨大的维权成本,权益维护得举步维艰。新消法此次作出的调整,将维权的天平更向消费者群体作出了倾斜,其中被称为“亮点”的7个新增条款让人感到消费者离维权的春天似乎更近了一些。为此,北京晨报特邀请法律专业人士从健康领域的消费切入,详解7个维权亮点。
亮点1:消费者享有7日“后悔权”
新消法第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费者定作的;
(二)鲜活易腐的;
(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案例】母亲节前,张小姐在某网站购买了数盒保健品想送给母亲,隔天收到货品送往母亲家,没成想张小姐的姐姐也为母亲购买了同品牌的保健品数盒,这下张小姐发了愁,这么多保健品要吃到什么时候呢,于是想到了退货。她联系网店店主,而店主却拒绝了张小姐,店主称:“我们不是七日无条件退换货的店,在小店购物不退不换”。
【律师说法】现行的消法中,没有直接具体规定可以退换货的天数,根据《部分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执行“三包”规定。目前仅有电视机、自行车等18类商品以及手机执行“三包”规定。而新消法确认了“七天无理由退货”制度,赋予了买家一定的“后悔权”。新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所以在新消法实施后,该网店的做法属于侵权,网店有义务为张小姐办理退货。过去网购中只有部分商户属于“七日无条件退换货”,而新消法要求所有网上销售店铺均执行该条例,但消费者需注意的是,以下四类商品是不包括在内的。一是消费者定作的;二是鲜活易腐的;三是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四是交付的报纸、期刊。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北京四惠律师事务所 庄清忠律师)亮点2:消协可提起公益诉讼
新消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7条规定,消费者协会就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诉讼。【案例】李先生购买了某公司生产的按摩椅,但使用一年多后出现停滞、接触不良等现象,李先生多次将按摩椅送往生产厂家修理,但仍故障频频,李先生无奈将其收入了储藏间不再使用。而上周,按摩椅生产厂家宣布因质量原因,全球召回该款按摩椅,但召回区域不包括中国。李先生看着新闻叹了口气,怎么办呢?为了一台半旧的按摩椅花钱费时间打官司太划不来了。
【律师说法】近几年来,不断出现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群体性消费事件,对于消费纠纷数额较小的事件,相当多的消费者衡量维权成本后,出于各种原因不愿意维权。在诸如东芝洗衣机召回排除中国,三鹿奶粉、问题胶囊等群体性消费事件中,在这些霸王条款、虚假宣传中,消费者往往势单力薄,举证困难,且案件诉讼周期长、花费较大,消费维权常常陷入尴尬境地,“赢了官司输了钱”的结局让不少人望而却步。而修改后的《消法》明确了消协的诉讼主体地位,今后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针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上述案例中,根据修改后的《消法》,李先生可以请求当地的消协提起公益诉讼。此外,消费公益诉讼还应进一步扩张原告资格、明确诉讼范围、规范诉讼中消费者与消协之间的权利义务、对消协在诉讼中处分实体和程序权利的能力予以一定限制,才能使消费公益诉讼真正成为消费者维权的绿色通道。(北京四惠律师事务所庄清忠律师)亮点3:禁止泄露消费者信息
新消法第二十九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措施。
【案例】王某是普通的公司职员,经常收到莫名其妙的短信或者电话,内容包括房产广告、发票、保险等垃圾信息和诈骗信息。和王某一样,相当一部分消费者也会遭遇这样的情形,垃圾短信和骚扰电话无孔不入,甚至影响到正常作息生活,消费者普遍认为隐私很难得到保护。
【律师说法】超市、商场或其他服务机构,多数都会要求消费者办理会员卡,一部分消费者在办理会员卡的同时,无形中泄露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不排除被一些不法分子买回去,提供给其他经营者,一些不法经营者便利用这些信息推销产品或服务,比如常见的手机垃圾短信。关于消费者个人信息被泄露,消费者个人一般很难知道是被谁给泄露出去的,这是因为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有的在不同的经营者都有留存,在消费者被发送的商业性信息或其他垃圾信息所烦恼时,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了解决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在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接收商业性信息或其他垃圾信息后,经营者依然发送的,消费者可以依据法律规定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北京市易行律师事务所张志强律师)亮点4:精神损害赔偿入法
新消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经营者有侮辱诽谤、搜查身体、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权益的行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案例】某天方小姐到北京某大型超市购物,出来后被超市保安以偷窃为名强行拖回。保安用语言侮辱方小姐,并要强行搜身,后经民警核实,方小姐并未偷东西。然而,方小姐的精神受到严重伤害,除了母亲梅女士外不敢接触任何人,被家人送到精神病院住院治疗,花费巨大。梅女士作为方小姐的监护人起诉超市,要求超市对已经发生的费用作出赔偿。经鉴定,方小姐的精神病与超市的搜身有因果关系。经法院调解,梅女士与超市达成调解,超市向方小姐支付包括精神抚慰金在内的各项赔偿金共计90万元人民币。
【律师说法】上述为真实的案例,该超市的工作人员侮辱诽谤、搜查身体、侵犯方小姐人身自由的行为严重侵害了方小姐作为一个消费者的人身权益,对其造成了严重的精神损害。方小姐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要求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同时,方小姐还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一条规定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超市的工作人员是履行超市的职务行为致使方小姐受到伤害的,应由超市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北京市易行律师事务所张志强律师)亮点5:新增维权纠纷举证责任倒置
新消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案例】上海的汪女士去年在某品牌专柜为父母购买了一台腿部按摩器和一台颈椎按摩器。由于加热、开关等频出故障,两台按摩器先后于去年12月和今年2月更换过。不料,按摩器再次出现故障。汪女士以产品质量问题要求退货,却遭专柜方面拒绝。对方表示,汪女士需拿出权威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确认属于产品质量问题方可退货。
【律师说法】新消法第二十三条增加的一款实际上是对举证责任的重新分配。在我国民事诉讼程序中,除了一些特殊情况下举证责任倒置的以外,《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举证原则是“谁主张谁举证”,即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提供证据,并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所以过去消费者如果因为购买耐用商品或装饰装修等服务向法院提起维权诉讼,那么消费者需要就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提供相应证据。对消费者而言,举证通常是维权的障碍所在。因为信息不对称、缺乏专业知识及一些情况下需事先鉴定等原因,导致消费者维权成本过高,不得不选择放弃。新消法实施后,实际上把这种特殊商品或服务的部分举证责任分配给了经营者。在六个月内对购买耐用商品或装饰装修等服务瑕疵发生争议的,经营者不能提交充分证据证明商品没有质量问题的、损害是由消费者使用不当等原因造成的,应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这就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增加消费者胜诉的几率,鼓励消费者在产生纠纷后积极维权。但值得注意的是,举证责任倒置并非免除消费者的全部举证责任,消费者应当举证证明其向经营者购买了争议商品或者服务,且该商品不能正常使用或者服务出现瑕疵。本案汪女士购买按摩器与耐用品相比,使用寿命相对较短,属于消费类电子产品,故不适用该条规定,汪女士仍需要对按摩器是在经营者处购买的以及按摩器存在质量问题进行举证。亮点6:新增销售假冒产品进入信用档案
新消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
(1)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2)在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3)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4)伪造商品的产地,仿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5)销售的商品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6)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单;(7)拒绝或者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的;(8)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9)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权利的;(10)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经营者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案例】辽宁的宋先生春节期间在一家超市购买了一袋有机大米,吃了一半后,宋先生通过新闻得知市场上有些有机食品没有证书,属假冒产品。他赶紧查看了所购大米的包装袋,发现上面虽然有“有机食品”标志,却没有认证机构的标注。随后,宋先生到超市询问并索要证书,超市表示没法提供。因为“有机”二字,宋先生觉得自己花了高价买了假货,心里不是滋味。
【律师说法】新消法第五十六条是对经营者应受到行政处罚的各种情形做的列举,且加大了行政处罚的力度,同时新增加了一款是将经营者受处罚情况记入档案,并向社会公布。由于现行消法并没有涉及诚信体系,因此该新增条款也被认为是此次消法修改的一大亮点。当经营者因违反本条规定而受到处罚时,该情况就会被记入档案,并且公之于众。对经营者而言,公布处罚记录会产生非常大的负面影响,比如被记入诚信“黑名单”后影响其向银行申请贷款、影响其各种奖项、荣誉的申报,甚至可能影响其参与重大经营项目的招投标等,在无形中加大了经营者的违法成本,对防止其实施违法行为起到了非常大的威慑作用。当然这一规定对工商部门也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即需要加快建立企业诚信的信息数据库,以便为广大群众提供一个可供查询的企业诚信信息平台。本案宋先生购买的有机大米没有相应证书,销售者或存在欺诈,宋先生可依法向消协及工商部门投诉、举报,如核查属实确为假冒伪劣产品,则该经营者不但要受到行政处罚,最终的处罚结果将记入档案,并向社会公布。(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岳屾山律师)亮点7:新增违法广告发布者、代言人将负连带责任
新消法第四十五条第三款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与提供该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案例】天津的张先生在一保健品专柜购买了酵母片和麦绿素片,他给家人食用该营养品后不久,就有朋友提醒这个产品的质量有问题。经过查询后他发现,这两款产品的生产许可证编号对应的产品名称是“糖果(压片糖果)”,而不是“麦绿素片”、“富硒酵母片”,也就是说,这两款产品属于无生产许可证编号的违法产品。张先生表示,之所以选择该品牌正是因为看中该公司形象代言人是某人气女演员,该女演员在张先生印象里形象一直非常好,才导致自己的误信。
【律师说法】新消法第四十五条增加了两款,分别是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以及社会团体或其他组织、个人在一些情况下的连带责任。以名人代言为例,名人代言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的事件屡见不鲜,商品经营者看中名人的人气效应,不惜花高价聘请名人。一些不负责任的代言人在代言产品前对产品缺乏了解,导致消费者基于对代言人的信任而购买了问题产品,代言人存在一定的责任。故新消法对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及代言人的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这将使得代言人在选择代言商品时更为慎重。这里的连带责任是指消费者有权要求代言人或广告经营者、发布者等主体中的任何一方承担全部责任,而上述每个主体都负有承担全部责任的义务,各责任人相互间有连带关系。本案张先生购买的保健品属于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在广告宣传中声称系酵母片和麦绿素片,但生产许可证编号对应的商品为糖果(压片糖果),经营者该行为或构成虚假宣传。某人气女演员为该产品做形象代言人,在经营者上述行为确为虚假宣传的情况下,造成消费者损害的,消费者可以要求代言人或经营者任何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岳屾山律师)
第四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案例分析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案例分析
【案情】
一、2003年2月20日,赵某在本市某商场购买由A厂生产的冰箱一台,同年同月24日又购得一部B公司生产的多功能电源保护器,次日,原告在家中安装好冰箱和电源保护器。半个月后,一日赵下班回家发现,因冰箱电路出现故障,高温下导致冰箱起火,烧毁部分家具及用品,因发现及时,幸未发生重大火灾。为此,越向法院起诉,状告某商场、A冰箱厂和B公司,要求维护消费者权益,赔偿损失,由三个单位负连带责任。
某商场辨称,该冰箱是本商场销售的商品,赔偿责任应由产品的制造者承担,销售者不应承担责任。
A冰箱厂辨称,本厂生产的产品均符合国家标准,以往从未发生过此种情况,无证据证生产者有过错,无法认定生产者应承担责任。B公司 的电源保护器失灵可能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B公司辨称,赵某违反有关安装说明的要求,违章安装,无视说明书的警示说明,导致电源器失效酿成事故,冰箱电源线路有问题使冰箱起火是根本原因。
法院在调查过程中,经技术监督局对A厂的冰箱和B公司的电源保护器进行质量鉴定,认定:(1)该品牌和型号的电冰箱线路连接上存在某些 缺陷,一般情况下不会出故障,在特定的情况下会适中产生高温;(2)电源保护器已经被烧毁无法鉴定,但对同样商品检测,没有发现质量问题;(3)原先赵在安装电源保护器与冰箱时,未按说明书正确安装,使保护器无法发挥正常作用,导致冰箱等物品被烧毁。
【分析】
1、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销售者可以先行进行赔偿。但销售者无过错,不承担最后的赔偿责任,如先行赔偿,可向生产者追偿。
2、消费者赵的财产损害,主要因生产者A厂的冰箱有缺陷所致,生产者要承担产品责任。何况依《产品质量法》的要求,不论生产者有无过错,都适用“严格责任原则”。
3、知道保护器的B公司所生产的产品不存在缺陷,赵的财产损害与保护器失效无关,因此不承担责任。
4、消费者赵因安装保护器不当,也有一定的过错。但依照“严格责任原则”,电冰箱电源线路有缺陷是损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所以不因赵的过错而免去冰箱生产者的赔偿责任。但可以酌情减轻赔偿的责任。
二、案情:2003年3月15日,某市教师高某在该市某家电中心购买了一台著名品牌的电冰箱,价格2000元。试机时发现冷冻室没有挂霜,家电中心经理认为这是因为室外湿度过高所致,并说电冰箱是直接从厂家进的货,质量没有问题,还表示1个月内如有质量问题包退包换,高某在得到保证后遂运走了冰箱。3月20日,高某在家试机,发现冰箱不制冷,同时还发现冰箱上下门中间有一条边发烫,封条变形,冷冻室有流水现象。高某立即找到该
中心经理说明情况,经家电中心修理后,冰箱仍不制冷。原来冰箱是一台有质量问题而被其它客户退回来的次品,但家电中心经理却故意隐瞒了实情。高某提出退还要求,但被拒绝。高某遂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问题:
经营者应当承担什么责任?请结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知识进行分析。答案: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应当返还价款,并承担一倍的赔偿责任。
三、一、《消法》对经营者的保障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的义务是如何规定的?
某日,严某叫了几个自己要好的朋友一起到某家新开的火锅店涮火锅。大家吃得热火朝天。突然,严某捂住,“哎呦,哎呦”,叫起来。原来,严某在涮火锅时,吃下混在食物中的异物,异物卡在喉咙处,痛苦不堪。同行的朋友赶紧将严某送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从严某下咽部取出近2厘米的钢丝。为此,严某花了31元钱医疗费。第二天,严某找到工商,要求与火锅店进行调解。工商组织火锅店老板和严先生调解。严某出示了相应的发票及从其下咽部取出的钢丝。火锅店老板则承认严某在该店就餐,并受到伤害。在工商工作人员的调解下,双方达成协议:火锅店老板向严某赔礼道歉,报销31元医疗费,免去当晚就餐费39元,并且火锅店老板向严某赔偿500元精神损失费。
消费提示:根据《消法》第18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严重缺陷,即使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仍然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
四、四、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状况是否应与经营者的宣传相符?
许某的防盗安全门是2007年10月7日购买的,价格是750元,另外支付了40元的安装费。据许某说,当时买防盗门的时候,是因为厂家在广告中称,为
购买安全门的用户投保两万元,所以觉得条件还不错,为自己省心。谁知2008年7月30日,正在单位上班的许某接到邻居打来的电话,说他家的安全门被人撬开了。公安机关经现场勘察,认定窃贼系撬开安全门入室盗窃,共盗走皮衣、摄像机、放像机等物品价值20800元。公安机关的人走后,许某心想,“这等到破案,抓住那个盗贼得到啥时候?我买门的时候厂家许诺为我投保,再说了,这门被撬,说明安全门质量不合格,我先和厂家联系一下。”他就给厂家打了电话。厂家很快派人来进行了查证落实,厂方并于2008年10月10日为许某更换了同规格安全门。但是,当许某提出给付保险金时,厂家却予以拒绝。
消费提示:我国《消法》第22条规定:“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的除外。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 许某购买安全门正是由于考虑到厂家在做广告时承诺的两万元保险金,才决定选购厂家的安全门。厂家在其广告中承诺为购买其安全门的客房投保两万元,其行为就应与其保证的服务相符。因此厂家应当赔偿损失。
第五篇:国家工商局2004年十大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例
国家工商局2004年十大侵害消费者权益案例
一、浙江宁波汪某伪造橘子罐头生产日期案
2004年9月,浙江宁波市工商局奉化分局执法人员巡查时,发现了汪某伪造橘子罐头生产日期的违法行为。经查,去年5月,汪某从宁波某公司购进42吨橘子罐头,共计14112听,生产日期为2001年11月,保质期限3年。由于即将到期,汪某便将橘子罐头生产日期打上“2003年11月28日”字样,以此延长销售期限。宁波市工商局奉化分局依照《浙江省查处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条例》规定,依法对当事人进行了处理。
二、新疆乌鲁木齐一公司生产不合格食用油案
2004年6月,新疆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工商局执法人员在市场检查中,发现新疆北屯油脂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乌鲁木齐分公司涉嫌无照销售以次充好食用油案。经查,该分公司未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擅自于2003年11月至2004年1月,利用租赁的某农场油脂厂的部分厂房和设备,加工灌装食用油。共加工脱腊油250吨,非法获利10万元。经抽样检验,该批食用油被判定为不合格产品。达坂城区工商局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和《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对当事人做出责令停止违法经营活动、没收非法所得、罚款9万元的处罚。
三、贵州清镇陈某无照加工销售白酒案
2004年6月至9月期间,贵州清镇市陈某伙同亲属4人在无白酒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工商营业执照的情况下,租用民房从事加工销售散白酒活动。当事人从本省购进食用酒精60吨,在清镇、卫城等地购进散白酒,进行勾兑加工,并将勾兑的成品酒销售到清镇市、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等地。被查获时共勾兑白酒130吨,销售了124吨,销售额达24.8万元,非法获利1.24万元。清镇市工商局根据《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的规定,依法对当事人做出取缔无照经营行为、罚款3.56万元、没收违法所得1.24万元的处罚。
四、山西阳泉一公司经销劣质豆奶粉案
2004年8月12日,山西省阳泉市工商局矿区分局在城区某公司两个大型库房内查获了山东省沂水县泊州食品厂和山东慧盈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老年加钙豆奶粉”、“中老年豆奶粉”和“三合一豆奶粉”共计4772件,合计120吨。该批奶粉没有产品合格检验证明,经晋中市质检所化验和阳泉市质检所复检,证明这批豆奶粉蛋白质含量最低的仅有0.9%,最高的才9.9%,严重低于国家标准(蛋白质大于或等于 1 16%),属劣质豆奶粉。经查,当事人刘某分两次从山东慧盈食品有限公司和沂水县泊州食品厂购进了上述3种不同规格豆奶粉合计5200件,被查获时累计销售428件,获利2090元。阳泉市工商局矿区分局根据《产品质量法》有关规定,对当事人做出没收未销售的不合格豆奶粉4772件、没收违法所得2090元、并处罚款64277元的处罚。
五、云南曲靖谢氏兄弟产销不合格猪油案
2004年3月26日,云南省曲靖市工商局接成都市温江区工商局的案情通报,称成都温江红阳化猪油厂近期将180吨不合格猪油销售至曲靖市。曲靖市工商局调查获悉,该批不合格猪油系当地个体户谢士伟购进,已销售完毕,谢不知去向。曲靖市工商局立即向当地政府汇报,并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市场进行了拉网式排查。至2004年3月30日,扣留成都产红阳猪油5180公斤,扣留封存不合格和来路不明待查猪油52907.5公斤。曲靖市工商局就此向全市发布了消费警示,同时依法对销售不合格猪油的零散经营户进行了处罚,同时对4名涉嫌犯罪的当事人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不久,司法机关将潜逃的成都温江红阳化猪油厂负责人谢士维、曲靖市个体户谢士伟兄弟抓获,经法院审理,分别判处谢士维有期徒刑7年,谢士伟有期徒刑6年零7个月。
六、江苏淮安市张某销售过期食品案
2004年7月,江苏省淮安市工商局在公安干警的配合下,查获了个体工商户张某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4个地下加工厂,现场查获已被改过生产日期的饮料、奶糖、饼干等食品2000余箱,共计约30吨,案值12万余元。同时还查获用于更改食品生产日期的多种作案工具。经查,当事人张某从淮安汇通市场低价购进220箱由广东某饮料厂生产的日信绿茶,在保质期满前销售了60箱,然后擦去剩余160箱瓶盖上的生产日期待售。从5月份到7月份,当事人又陆续从淮安市汇通市场购进过期以及即将过期的奶糖、饮料等食品,把原有的生产日期涂改掉,用自动油墨移动机重新打上新的生产日期进行销售。江苏省淮安市金湖工商局依据《江苏省惩治生产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条例》,对当事人做出了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作案工具和经营的食品共约1500箱、吊销个体工商营业执照、罚款11590元的处罚。
七、湖北武汉一加油站销售不合格汽油案
2004年9月8日,武汉市工商局黄陂分局接到消费者陈某电话诉称,其在武汉天河机场附近某加油站加了97#汽油后,帕萨特轿车还未行驶20米就熄火了,估计是汽油质量有问题,请求工商部门出面调查处理。黄陂分局执法人员赶到事发现场,对加油站经销的油品进行抽样送检,质检机构判定为质量不合格汽油。武汉市工商局黄陂分局依据《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对加油站做出立即停止违法经营行为、罚款4万元 2 的处罚,并责令加油站退还陈某加油款150元,一次性赔偿陈某维修费及其他相关损失费用计1.3万元。
八、内蒙古巴盟销售假冒劣质化肥案
2004年3月15日,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工商局接到举报电话,称阿力奔嘎查(村)有人无证经营假冒化肥。工商执法人员在案发地查获大量标称美国产磷酸二铵化肥。后经检验,基本不含有效成分,为假冒劣质化肥。巴盟工商局进一步组织涉案地区的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五原县三地工商局共查获假冒美国磷酸二铵257吨,案值总额66.8万元。经查,2004年初曲某、付某等人从石家庄等地分批购入大量假冒美国磷酸二铵化肥,销往3个旗县、14个乡镇近200户农民。巴盟各级工商部门按照“边查实、边立案、边退赔”方案,对140余户农民的损失组织了先行赔付,赔付金达20余万元。未销售的230吨化肥,被工商局予以查封,避免农民经济损失500余万元。此案共有涉案人员20余人。对曲某等5名主要犯罪嫌疑人,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其他十余名尚未构成犯罪的案件当事人,当地工商局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没收假冒劣质化肥和违法所得,处以共计20多万元的罚款。
九、河南省商丘一公司销售假冒洗发产品案
2004年11月,河南省商丘市工商局在商丘市威海路华亚物流部进行检查,当场将涉嫌假冒的274箱1096件“飘柔”、“潘婷”洗发露予以扣留。经查,该批洗发露系河南永城市三鑫商贸有限公司从广州某公司购进的,共5个品种17248瓶,总标值达27.63万元。工商执法人员对所扣留的洗发露进行了抽样取证,后经“飘柔”、“潘婷”商标所有人鉴别,该批产品属假冒产品。商丘市工商局依据《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的规定,对当事人做出了没收假冒洗发露并处罚款2万元的处罚。
十、河北昌黎翟某张某经销不合格柴油案
2004年4月,河北省昌黎县工商局查获了在昌黎某工程材料厂内存放的42吨不合格柴油。经查,当事人翟某于2004年4月初与另一当事人张某合伙做柴油生意。张某于4月14日从抚顺市义源润滑油有限公司购进正10号柴油共42吨,当日运到昌黎后由翟某带至昌黎某工程料厂院内。在当事人与一买油者即将交易时,被工商执法人员发现。执法人员对这批正10号柴油进行了抽样送检,判定为不合格柴油。昌黎县工商局依据《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对当事人做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42吨不合格正10号柴油,并处罚款264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