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时间:2019-05-13 09:29: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第一篇:小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小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新邵县新田铺镇资滨完全小学李春桃

摘要: 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之一。重视感恩教育,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良好习惯,重树传统美德,对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实现育人目标尤为重要。本文从“开展感恩教育活动”“搭建感恩教育平台”“充分利用感恩教育资源”三大方面,对本班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小学生

感恩

教育

陶志琼博士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我认为,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培养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系统活动过程。感恩意识是需要培养的。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并作为个人个性品质永久存在。

一、进行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1.社会感恩意识的缺失。近些年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传统美德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在当今社会,知恩图报已离我们已经太遥远。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 他人的服务,大自然的赐予……很多人都已觉自然,都是应该的,是理所当然的,从来都没曾想过去回报。今天,我们的学生浪费粮食,大手大脚花父母亲的血汗钱,对父母的馈赠从不言谢,对朋友的帮助少有道谢,稍有不如意便大发牢骚,总

觉得世界欠自己太多,社会太不公平,一不小心就走入两个极端,或者目空一切,或者内向自卑……这许许多多不胜枚举的心理偏差,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思想伸入他们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来一次灵魂的洗礼。

2.传统的学校德育显得柔弱无力。学生生理的超前性和心理的滞后、学校德育的理想化与转型社会的恶俗化、主流价值观的长期单一性与学生个体多样性等许多极富时代特征的突出矛盾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寻求改革和突破便是一种必然,寻求一种道德的人本理解、以人的方式把握和理解,它可以真正促进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使人最终成为人。

二、要善于挖掘教材中感恩教育的内容

小学教材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概括地说有父母之恩、祖国之恩、社会之恩、自然之恩等。

父母之恩。天大地大不如父母之恩大,感谢父母的恩情,是人生中最基本的情感。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多角度理解父母之恩。如《生命的感动》教育我们在接受父母给予自己爱的同时,还要学会关心父母,以行动回报父母之爱;《你能行》为我们讲述了一位母亲鼓励孩子的故事,通过学习可以使我们感受母亲深沉的爱。

祖国之恩。我们要从描写祖国各地风景的文章中感知祖国的地大物博,如《天山之夏》为我们描绘了天山壮丽的景色,让我们感受了大自然的魅力;更要从民族文化中感知祖国的博大精深,丰富底蕴,如《甲午海战》让我们感受了战争的壮观,为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激发了民族自豪感,还要从祖国优秀儿女的英

雄事迹中感知祖国的凝聚力和无尽的恩情。

社会之恩。今天的学生是未来社会的栋梁,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有爱心,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我们要引导学生,从《感激》中让我们感受到来自陌生人的爱;《红虾》等课文让我们感受到对人的尊重和爱护,明白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平等权利。

自然之恩。大自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生存的物质条件,还以壮丽秀美的山川哺育我们的精神。教材中就有许多挖掘大自然之美的佳作。如:《遍地黄金》告诉我们,平时很不起眼的油菜花,原来竟也是如此地诱人;《春》作者细致描绘了春天的景色,使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

三、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通过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感恩行为。

1.在反复诵读中体验

适宜感恩教育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适宜在朗读中体验恩情和深深的感激之情。因此,应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情朗读的重点,一是直接抒发感恩情感的语段,如《开国大典》;二是突出人物特点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的语段,在朗读中体验人物的崇高,如《钓鱼》;三是景物描写细致的语段,在反复的朗读中深入意境,体验大自然的美,激发敬畏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如《林海》、《桂林山水》。此外,腾出时间让学生朗读全文,鼓励学生课外多读全文,把对课文的体验留下深深的痕迹。

2.在丰富的想象中体验

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通过想象深入意境,能使大自然之美深入人心,表现祖国优秀儿女包括英烈的课文,通过想象,能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对人物高尚品质的认识更加深刻,如《狼牙山五壮士》,想象五壮士英勇歼敌的情景,能够激起我们抵御侵略的万丈豪情。

3.在矛盾思辩中体验

对表现事物意义的课文,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思维,在思维中深刻认识事物的意义,体验恩情的深广。如《只有一个地球》,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比较深入的认识地球对人类的意义,体会地球对人类的恩情是不可代替的。

4.在激情表演中体验

表演是儿童最喜欢的表现形式。在阅读教学中,也是对课文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教学中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再现”课文的情境,把抽象的文字变为形象的身姿运动,学生在真切的角色中内心获得体验,急切想迸发内心的情感。课文再现课堂,学生入情入境,美的生活再现学生心中

四、要形成感恩教育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文中的感恩教育,要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感恩的价值观。

1.学会感恩,就要珍爱生命。

珍惜自己的生命,对大自然、对父母,对祖国、对社会,都是一

种感恩的表现。每个人来到人世间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是对大自然的最好的回报;父母茹苦含辛养育我们,就是希望我们长大成人,一生平安,珍惜生命,是对父母的最好的回报;祖国,社会,为我们提供健康成长的阳光土壤,珍惜生命,是对祖国对社会最好的回报。珍惜生命,就是要爱惜自己的身体,滋养自己的精气神,就是要远离危险,包括交通违章、吸毒,还有形形色色的犯罪等。

2.学会感恩,就要培养责任意识。

责任意识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让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在感恩教育中,要渗透承担责任的教育,就要教育学生,感念祖国之恩,有“天下兴亡,匹夫有则”的理想;当祖国需要挺身而出时,就要有少年周恩来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3.学会感恩,就要学会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

学会感恩,就要感念自然之恩,感谢美丽的大自然赋予我们的灵秀,要形成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要学会和大自然生灵的和谐相处;学会感恩,就要感念社会之恩,就要融入社会,学会和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学会礼让,做到人际关系的和谐。

小结

总之,在学校的德育工作中,通过各学科教学渗透感恩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尤为必要。语文是百科之母,新课程背景下的教材

蕴涵了丰富的感恩教育内容,利用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有其独到的优势。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书中的丰富的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把每位学生都教育成懂得感恩,学会感恩的人,每个人都能在和谐的社会里健康成长,只要做有心人,完全可以有所作为。

参考文献:

[1]小学生感恩教育探讨[J].谢琴.教育探索.2012(06)[2]新时期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及对策探讨[J].陈立贵.文教资料.2012(01)

第二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范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乃为人之本,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学会感恩是培植善良品性的第一站,而如今的小孩子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懂得知恩图报,把父母的呵护、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关心视作为理所当然地给予,他们的字典中没有“感恩”这个字眼。语文学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有着进行感恩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感恩教育。

一、知恩感恩,进行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曲传诵千古的佳音,它涵盖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生而为人,要懂得感恩万事万物,如此方能拥有快乐的人生。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所表现的“恩”是丰富多彩的,有自然之恩、父母之恩、社会之恩等。进行感恩教育,首先要让学生知恩。

1.自然之恩

大自然不但赐予我们壮丽秀美的山川,让我们获得愉悦的感受,而且给予我们丰富的资源,为我们提供赖以生存的物质保证。如,《只有一个地球》告诉我们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要从小培养环保意识。表现大自然之恩的课文,要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的特点,通过朗读、感悟,体会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美的享受,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学生通过课文了解自然、亲近自然,从而才会感激大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

2.父母之恩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感恩是人行善的表现,是一种生活态度,忘恩负义必遭唾弃。天大地大不如父母的恩情大。语文课本中不同的文章从各个角度表达父母之恩。课文《月光启蒙》中母亲给我唱歌谣、讲故事、说谜语,丰富了我的想象,启迪了我的智慧,为我以后成为一个诗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中感受了浓郁的母子亲情,体会到作者对母亲终身难忘的感激、怀念和敬爱之情。

3.社会之恩

古人有“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古训,感恩是做人应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准则。我们不仅要把学生培养为有个性的人,还要把学生培养为社会人,教育学生要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

二、捕捉时机,实施感恩教育

1.在感情朗读中体验

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我们只有通过情感体验,才能让学生对感恩教育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蕴含感恩情感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适宜在感情朗读中体验恩情,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2.在思维训练中体验

表现大自然美景的课文,通过想象深入意境,能使大自然之美深入人心。如,《夹竹桃》一文中把迷离的花影想象成地图、荇藻、墨竹图,在学生朗读感悟后,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夹竹桃的花影还像什么,能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在万紫千红的花季里,夹竹桃可贵的韧性和月光下迷人的花影,表达对夹竹桃的喜爱之情。表现祖国优秀儿女的课文,通过想象,能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对人物高尚品质的认识更加深刻,如《钱学森》,想象钱学森在历尽千辛万苦踏上祖国土地时内心感慨万千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能够让钱学森浓浓的爱国热情和拳拳的报国壮志鼓舞我们奋发向上,能够激起我们的万丈豪情。在想象的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从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三、继续深化,付诸实际行动

把感恩仅仅停留在嘴边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在具体的行动中表现出来。因此,在课上要抓住这个机会,激励学生在生活中去感恩别人。上完《月光启蒙》这节课后,我布置学生带着课堂上的感动,回去好好回忆一下,父母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给过的关心和帮助,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信,替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于是,有的学生为父母洗衣服、整理房间……一时间,学生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感恩父母,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家长对孩子的表现也感到惊讶,有个家长跟我说他的孩子近来懂事了很多,在家里经常替父母做事,关心父母,我们非常高兴,觉得孩子真正长大了。

随着感恩教育的深入开展,学生认识到在自己的成长道路上,得到的帮助太多了,需要感激的人和事也太多了,纷纷表示现在要努力学习,用优异的学习成绩报答父母的恩情,报答老师的培育,报答所有关心自己的人,将来要积极为他人做好事,为社会作贡献。由此,学生的思想境界开阔了,道德素养提升了,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习态度更端正了,学习劲头更大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坚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相信这些学会感激、经常心怀感激的莘莘学子,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迈出的脚步将会更加坚实。

(作者单位 苑玉华:山东省平邑县丰阳镇中心校祝琼:山东省平邑县流峪镇中心校)

??S编辑 薄跃华

第三篇: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摘要:现在小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已成为一个普遍而严重的现象。本文对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将感恩教育融入其中,使之成为促进数学教学和培养学生人格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以及其必要性、实施手段和意义进行了一些探讨。

关键词:小学 感恩教育 数学教学

现在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及长辈们对其宠爱甚至为溺爱,这种现象令很多小学生无法建立健全的人格。学生认为,别人的付出和他们的接受都是理所应当的,这是典型的感恩意识缺失。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

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懂得知恩,学会感恩,进而让感恩成为他们初期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非常有必要的。

感恩教育最基本、最经常的形式,不是一堂思想品德课,而是各学科常态下的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感恩的素材、在平时身体力行的感恩示范以及在课后留下的感恩影响,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学生感恩意识的建立应融入常态的教与学之中,这是教育的客观规律。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更应该发挥其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上的作用。《新课标》中指出,在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更要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感恩意识正是养成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必须的。

下面是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收获,就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认识,将感恩引入数学课堂

21世纪的人才,不是做题的工具,而是有健全人格的健康人。在过去的教学中,学校关注智育较多,教师也对本学科知识的传授更为侧重,而在德育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方面却有所忽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韩愈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对教师的职责做出了精辟的定义,而“传道”列于首位,因此,教师仅仅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是不够的,更应该在德育上下足功夫。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将数学教育和感恩意识培养结合起来,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启迪他们打开智慧之门之外,更应该点化他们的身心,培养他们的人格。让学生在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的素质之上,更好地吸收、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

二、遵循规律,让学生德智同步发展

和常规学科教育一样,感恩教育也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现在大多数小学低年级学生,已经习惯了一切待遇。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个数学思想提出了新的见解,大家一起讨论,使知识得到加深,思维得到发展,从而得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仔细批改,对部分学生进行提优补差;父母辛苦工作赚钱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下班回家还给孩子进行复习巩固等。他们可能不会主动地去思考,他们为什么会得到这些。也可能会认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理所应当的。这种想法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适时让学生了解,一切的享有都是有人在为此付出:同学奉献了自己思维的成果,教师奉献了自己的时间和关爱,父母奉献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和精力。使学生在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时心存感激。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感恩意识打好基础。能够更珍惜数学课堂上的学习和课后的复习巩固。然而。教师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期望一蹴而就,而是应该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只有当学生能够感受到他所享受的一切都是有施者的时候,他才能知恩,再由知恩内化为感恩,而后外显为报恩。

这样的规律和学科教育的教学步骤是一致的。可以乐观的是,低年级学生正处于人格建立和智力培养初期,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客观的教学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让感恩思想闪现在各个合适的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可以保证学生品德和智力的同步发展。这样,也能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接受深层次的培养,奠定良好而稳固的基础。

三、善于发掘,让感恩素材润物无声

由于学科的特点,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大部分德育内容并不明显。我们知道,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因此,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时,他们的感知才会更深刻。

由于学科的特点,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德育内容并不明显。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是个大课堂,它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数学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中的教学切入点,再结合生活中的感恩素材,或创造情境,或有机渗透,或以身示范,不但能使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活学、活用所掌握的知识,更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而应用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1.有机渗透、同伴教育

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很多这样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自发的去判断生活中他人对自己的关爱、付出,懂得知恩,进而将其吸收为自身的道德标准,成为建立正确人格的必要条件。2.创造环境、以身作则

教育的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层面,还包含着人文环境。学校和教师是感恩教育的主力,可以说,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一直生活在学校的范围之内,处于各科教师的影响之下,教师的形象和素养,很容易被学生模仿和吸收。因此,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榜样。

学校也应该构建良好的校风,为学生建立健全人格提供一个健康的外部氛围。此外,学校和教师,应该不断的寻找和创设适当的感恩教育手段,不仅在课堂上融入感恩教育,更要在课外、在生活中给予学生指导,要让学生感知到:感恩,不仅仅是对父母、师长,更应该是对身边的所有人和事物。更深入的讲,是要让感恩意识成为建立其他人格特质的引线。能够使感恩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浸润身边的人,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感恩氛围,使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能得到精神上的熏陶,最终形成一种感恩的习惯。感恩不仅是一种礼貌,还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健康心态。

四、拓展延伸,让感恩之心不断传承

感恩是无形的,它可以培养于学生的耳濡目染。教师还可以将感恩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以及团结协作诸多优秀品质,这些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去寻找、发掘。

数学教学和感恩教育,看似是两个独立的学科,但他们是可以有机结合的。我认为感恩教育与数学教育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通俗地讲,小学低年级数学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到什么是感恩思想,当学生建立起了良好的感恩意识,就会体会到教师与家长的付出,自己为什么学习,从而表现在行动上,就会自觉的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此时,感恩的思想便能促进数学课堂教学,并能使学生对数学学科认识越来越正确。在学科上得到进步,在人格上更为健全,形成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就开始融入感恩意识培养,不仅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为其建立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感恩意识的成长将会更加自发、正确并且迅速。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的数学教育不仅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要教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学会怎样感恩。要引导他们明白“知恩图报”可以从简单的语言上的感谢做起,从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做起。这样,当其成长为一个社会人之后,不仅具备了健全的人格,更掌握了优秀的专业技能,进而回报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坚实力量。

第四篇: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浅谈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涂埠镇中心小学

熊放牛

现在的小学低年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及长辈们对其宠爱甚至为溺爱,这种现象令很多小学生无法建立健全的人格。学生认为,别人的付出和他们的接受都是理所应当的,这是典型的感恩意识缺失。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

因此,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的培养,让学生懂得知恩,学会感恩,进而让感恩成为他们初期人格的一个组成部分,是非常有必要的。

感恩教育最基本、最经常的形式,不是一堂思想品德课,而是各学科常态下的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感恩的素材、在平时身体力行的感恩示范以及在课后留下的感恩影响,对学生感恩意识的养成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学生感恩意识的建立应融入常态的教与学之中,这是教育的客观规律。

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更应该发挥其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上的作用。《新课标》中指出,在教学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更要发展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感恩意识正是养成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所必须的。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在教学中的一些收获,就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高认识,将感恩引入数学课堂

21世纪的人才,不是做题的工具,而是有健全人格的健康人[1]。在过去的教学中,学校关注智育较多,教师也对本学科知识的传授更为侧重,而在德育和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方面却有所忽视。“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韩愈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对教师的职责做出了精辟的定义,而“传道”列于首位,因此,教师仅仅关注学生的智力发展是不够的,更应该在德育上下足功夫。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课堂中,教师应该将数学教育和感恩意识培养结合起来,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启迪他们打开智慧之门之外,更应该点化他们的身心,培养他们的人格。

让学生在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的素质之上,更好地吸收、理解并运用数学知识。

二、遵循规律,让学生德智同步发展

和常规学科教育一样,感恩教育也必须遵循一定的教育规律。现在大多数小学低年级学生,已经习惯了一切待遇。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对某个数学思想提出了新的见解,大家一起讨论,使知识得到加深,思维得到发展,从而得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后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仔细批改,对部分学生进行提优补差;父母辛苦工作赚钱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环境,下班回家还给孩子进行复习巩固等。他们可能不会主动地去思考,他们为什么会得到这些。也可能会认为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理所应当的。这种想法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所以,教师应该适时让学生了解,一切的享有都是有人在为此付出:同学奉献了自己思维的成果,教师奉献了自己的时间和关爱,父母奉献了自己的业余时间和精力。使学生在享受别人的劳动成果时心存感激。这样他们就不会漠视同伴、师长和父母的付出。在得到的时候学会感谢,才能在拥有的时候懂得付出。为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感恩意识打好基础。能够更珍惜数学课堂上的学习和课后的复习巩固。然而。教师在培养学生感恩意识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期望一蹴而就,而是应该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认识,只有当学生能够感受到他所享受的一切都是有施者的时候,他才能知恩,再由知恩内化为感恩,而后外显为报恩。

这样的规律和学科教育的教学步骤是一致的。可以乐观的是,低年级学生正处于人格建立和智力培养初期,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遵循客观的教学规律,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让感恩思想闪现在各个合适的数学课堂教学环节中,可以保证学生品德和智力的同步发展。这样,也能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接受深层次的培养,奠定良好而稳固的基础。

三、善于发掘,让感恩素材润物无声

由于学科的特点,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大部分德育内容并不明显。我们知道,没有情感体验的感恩教育是肤浅的。因此,只有让学生身临其境时,他们的感知才会更深刻。

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中,有着“吃水不忘挖井人”这样明显的感恩素材。但是由于学科的特点,在数学教材中,大部分德育内容并不明显。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活是个大课堂,它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资源。数学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其中的教学切入点,再结合生活中的感恩素材,或创造情境,或有机渗透,或以身示范,不但能使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活学、活用所掌握的知识,更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而应用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1.有机渗透、同伴教育

[案例]:《认识钟表》教学片段

教学认识整时后,进行课堂练习。教师用课件同时出示四幅场景图。并问题:看图说说钟面上各是几时,然后按照从早到晚的顺序把这四幅图排一排。

图1:天黑了,妈妈睡了。钟面显示11时整。

图2:天亮了,小明在吃早餐,妈妈在帮小明叠被子。钟面显示7时整。

图3:天黑了,小明睡了,妈妈帮小明盖好被子。钟面显示9时整。

图4:天微亮,妈妈起床做早餐,小明还没醒。钟面显示6时整。

学生说出钟面分别表示几时整,并且对场景图进行排序后,教师让学生再仔细看看这几幅图,说说有什么想法。指名回答。

生:„„

(学生纷纷表示妈妈起得早,睡得晚;小明不乖,自己的事情没有自己做,还要妈妈给他叠被子;妈妈很辛苦,天刚亮就要帮小明做早餐。)

师:那么,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样?

生1:我起床了要自己叠被子。

生2:吃早饭的时候要跟妈妈说声:“谢谢妈妈!”

生3:我要帮妈妈叠被子。

师:小朋友们真懂事,知道妈妈为了我们早起晚睡很辛苦,所以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要自己做,妈妈为我们做了那么多事,我们应该和妈妈说一声„„?

生:谢谢妈妈!

同伴教育的力量不容忽视,从同学口中说出的道理,学生更容易相信和接受。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触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采取很多这样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自发的去判断生活中他人对自己的关爱、付出,懂得知恩,进而将其吸收为自身的道德标准,成为建立正确人格的必要条件。

2.创造环境、以身作则

教育的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环境、心理环境等层面,还包含着人文环境。学校和教师是感恩教育的主力,可以说,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一直生活在学校的范围之内,处于各科教师的影响之下,教师的形象和素养,很容易被学生模仿和吸收。因此,教师更要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榜样。

学校也应该构建良好的校风,为学生建立健全人格提供一个健康的外部氛围。此外,学校和教师,应该不断的寻找和创设适当的感恩教育手段,不仅在课堂上融入感恩教育,更要在课外、在生活中给予学生指导,要让学生感知到:感恩,不仅仅是对父母、师长,更应该是对身边的所有人和事物。更深入的讲,是要让感恩意识成为建立其他人格特质的引线。能够使感恩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浸润身边的人,从而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感恩氛围,使每个身在其中的人都能得到精神上的熏陶,最终形成一种感恩的习惯。感恩不仅是一种礼貌,还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健康心态。

常态下的课堂最为隽永。只要能够抓住时机,在数学教学中展现感恩情境,适当地渗透感恩教育,不必大张旗鼓、过分渲染,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对学生感恩意识及智力发展的培养工作。

四、拓展延伸,让感恩之心不断传承

感恩是无形的,它可以培养于学生的耳濡目染。教师还可以将感恩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以及团结协作诸多优秀品质,这些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去寻找、发掘。

综上所述,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就开始融入感恩意识培养,不仅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更加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为其建立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样的前提下,学生感恩意识的成长将会更加自发、正确并且迅速。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我们的数学教育不仅是要让我们的学生学会数学知识,更要教他们学会如何做人,学会怎样感恩。要引导他们明白“知恩图报”可以从简单的语言上的感谢做起,从我们力所能及的小事情做起。这样,当其成长为一个社会人之后,不仅具备了健全的人格,更掌握了优秀的专业技能,进而回报社会,成为社会发展的坚实力量。因此,不断研究如何更有效地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应尽的责任,这对整个教育事业乃至社会发展都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第五篇:数学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数学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

应小于江敏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小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品质。在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发展理念的今天,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内在的心理要求。感恩,不仅仅是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的一种尊重,更是社会道德体系中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教育学家认为,感恩不仅仅是一种道德强化物,还是一种传统美德。作为一种美德,感恩是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即体验感恩的能力及表达感恩的能力。

在教学“年、月、日”一课时,我导入时出示故事式趣题,小强今年已经10岁,小强的妈妈从出生到今年只过了8个生日,请同学们想一想,小强的妈妈今年是几岁?这时学生就议论开了。正常情况下,过了8个生日就应该为8岁。但是,小强今年都已经10岁了,那么他的妈妈怎么可能是8岁呢?这时同学们顿生疑惑。于是我顺势接着说:“同学们想知道小强的妈妈究竟是几岁吗?学了这一堂课大家就明白了。”在最后揭示答案之后(闰年的2月29日出生的),我又问:“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自己妈妈的生日是哪天吗?”一句话顿生波澜,有的学生表示知道,有的表示不知道。最后自然而然的引出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评析:小学生只有理解感恩、认同感恩、学会感恩、实践感恩,才能真正建立起成熟的责任心,才能在社会生活中多一些宽厚和快乐,减少抱怨和对抗,进而建立起和谐的个人发展理念。通过感恩教育,让广大小学生树立起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的意识,进而促进整个社会风气的提高,促进小学生人格魅力、道德素质的提升。在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发展理念的今天,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加强感恩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下载小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教学中的感恩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是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帮助他们逐步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发掘教科书中感恩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

    摘 要:感恩教育的实施需要借助于各学科对学生全方面的渗透,作为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语文学科更容易与感恩励志教育水乳交融,语文教学应当担任起感恩励志教育的职责。 关键词: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研究

    《小学语文教材中感恩素材的挖掘与运用研究》 ——阶段总结感恩课题组本课题自 年 月申报,经基础教育教学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批准立项以来。在区教育科学领导小组及学校教科室......

    小学德育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研究

    《小学德育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来源:宁夏教研网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素质的提高,几乎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当然都是家庭的中心,在长辈的呵护下成长,他们......

    浅析感恩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

    浅析感恩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近年来,青少年的感恩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与重视,关于感恩教育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研究涉及的面也越来越广。通过问卷,对小学阶段学生感恩......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渗透感恩教育 感恩即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中国的感恩文化源远流长,“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古训更是代代......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开展感恩教育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与感恩教育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感恩意识 在应试教育不良风气的影响下,教师大都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他们过度重视“智育”,而忽略了......

    小学德育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研究计划

    《小学德育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研究 》计划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素质的提高,几乎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当然都是家庭的中心,在长辈的呵护下成长,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