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品味元曲中的秋天
品味元曲中的秋天
詹祖凰
元曲中的秋,最著名的莫过于马致远的那首小令名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中,作者仅仅用18个字就描绘出了9种不同深秋景物,短短28个字,便勾描出了深秋黄昏时分,那一片萧杀苍凉的清秋画面,将沦落天涯的游子惆怅悲哀之情表达的淋漓尽致。此首小令被后人称之为“秋思之祖”,传诵至今而经久不衰。
其实,比马致远大24岁的白朴也曾作过一首咏秋的《天净沙-秋》: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相比,语句明显舒缓不少。作者通过由远及近,由高至下的景物描写,以及青、绿、白、红、黄五种颜色的变化,给我们刻画出了一幅秋日清丽的山水图来。
诗词中的秋天,多给人寂寥惆怅之感,元曲中的吟秋之作也多是如此。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徐再思的《水仙子-夜雨》,将游子满腔的离苦,思亲的愁肠,由那一叶叶,一声声尽显,而那忧郁的离乡之愁,随着秋后的雨夜,从夜晚滴至天明,尽在心头。
千山落叶岩岩瘦,百尺危阑寸寸愁。有人独倚晚妆楼。楼外柳,眉叶不禁秋。
乔吉的《惜芳春-秋望》,更是寥寥几句,便展现出了秋日里无法排解的无边愁绪。
就连宣慰司令史张鸣善,也加入了这“悲秋”的行列,在《普天乐-愁怀》中抒起愁怀来:
雨儿飘,风儿扬。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风萧萧梧叶中,雨点点芭蕉上。风雨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风雨儿怎当?风雨儿定当,风雨儿难当!
作者借助贯穿始终的风雨二字,曲折巧妙地表达了悲怆凄凉之感。
当然,元曲中也不乏“赞秋”之作。
如卢挚的《沉醉东风-秋景》便刻画了一幅秋之美景图:
挂绝壁枯松倒倚,落残霞孤鹜齐飞。四周不尽山,一望无穷水。散西风满天秋意。夜静云帆月影低,载我在潇湘画里。
在满是秋意的黄昏里畅游,泛洞庭,下潇湘,赏山水,仿佛进入了画中。这让人心旷神怡的秋景,让人不知不觉陶醉于其中。秋日之时,倚窗静读元曲,不论“悲秋”还是“赞秋”之作,都给人带来一种美的享受和体味。
第二篇:品味秋天(1300字)作文
精选作文:品味秋天(1300字)作文
品味秋天,品味着秋天的味道。
秋天的天是蔚蓝的,秋天的云是白的,秋天的山是金黄的,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片丰收的喜悦就是一部交响乐,一片丰收的景象就是一副美好的画卷。
秋天是美好的季节,品味秋天,是一份甘甜的享受。
秋天的甘甜里有一份相思的苦涩,望眼欲穿,望断南飞雁,深情却是牵挂遥远。
品味秋天,也不尽是甘甜,甘甜之后,有一份淡淡的苦涩,随秋风飘远。
哦!秋风是严肃的,它会无情地将摇摇欲坠的叶子吹落,剥去了伪装,留下一株粗糙的树干,期待美好的季节,再增加一圈年轮,写满沧桑。只有青松翠竹方显出英雄本色,摇曳着绿色,在秋风里流淌诗一样的流畅和感叹。任何虚伪在秋风中暴露无遗。秋风是不解人意的,也会让人们诉说心中的忧伤,吹落人们眼中的凄凉。曾经有人感叹:秋风秋雨愁煞人。猜不透的秋风,吹不透的忧愁,诉不完的念想。洞箫吹出千里共婵娟,伊人倚栏,望不尽秋风缱绻,舒广袖,舞几回,只为心中的依恋。
朗朗的秋月,洒不尽的银辉,一泻千里的银色笼罩着人间,抹不去的相思布满了心田。秋月一轮,映出家乡的山川,家乡的河水,家乡的人,映出了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安慰,照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福。读不尽的秋月,读不尽的思念。把思念系在大雁的翅膀上,捎给远方的你,留一份真情,去品味秋天。弹一曲高山流水,任凭思念化作汩汩清泉,小溪流水,流向远方,让爱的溪流如涓涓溪水,奔腾放歌,歌唱一个美好的季节。
品味秋天。秋天的诗意很浓,丹桂飘香的时候,金菊绽放了,绽放在山川原野,绽放在心田,人瑟瑟秋风呜咽,我行我素,还是弥漫绚丽与灿烂,品味这金色的秋天,秋天给我一个五彩的世界,一片蔚蓝。
还是品味秋天,即使苦涩,像清茶一样,琢磨着苦涩与甘甜,我在青松与翠柏的翠叶上,写满生命的五线谱,演绎生命的活力,洋溢生命的美丽,彰显生命的魅力。
秋天的味道很浓,是一杯陈年老窖的酱香型,浓烈地让人醉了,醉在山花与红叶里,画满五彩缤纷的颜色,就是那南飞的大雁,也会回头唱响一曲留恋。
秋天的味道是会醉人的,我醉了,躺在相思的摇篮,聆听一曲爱的歌谣,飘飘欲仙,在瑶池里,为你采撷一株莲花,装扮你美丽的容颜,留下美好的思念,画一幅相思的画卷,把心情感叹几番。
品味秋天,总会吟唱爱的诗篇,那就是心灵的呼唤,为爱歌一曲缠缠绵绵。
和相爱的人牵手,走进秋天,走进大自然,拥抱金秋,拥抱丰收,为喜悦签单。呼吸带着丹桂香的空气,一股湿润和清新沁人肺腑,忘却了喧嚣的红尘,走近色彩斑斓的红枫林,看层林尽染,聆听百灵鸟的歌唱,聆听五角枫叶的低吟,爱就会涌出心田。醉了,醉眼朦胧,眼中只有你,心中只有你,有你的品味和品位,这个金秋才会有魅力,独特的魅力,无限的魅力。
小溪载着秋阳的消息,告诉你秋天的味道和美丽,小溪流淌着秋天的灿烂和魅力,告诉你秋天的留恋和诗意。爱是传递秋天味道的平台,将爱进行到底。看丽人怀抱琵琶,在枫林唱晚,在枫林赞叹,绚丽的秋天,秋天的灿烂。悠扬的琵琶声,声声如歌,歌唱秋天。
秋天的味道包涵着甘甜,亦有些许苦涩,留给人们难忘的记忆和感人的诗篇。
我欣赏秋天的风光和秋阳高照,还有悠悠白云和南飞的大雁,仰望苍天,为秋天感染。
一曲秋之韵,情意绵绵。
品味秋天。四年级:小纸条 篇一:品味秋天 作文
品味秋天
三(1)班 方思滢 我爱听秋,在儿时的田野边。那飘逸的秋风拂过,留下的一丝丝痕迹,似乎以轻柔的口吻说着:“我是秋,是我唤醒了丰收大地。”再一静静聆听,蜜蜂舞蝶们歌颂辛勤之歌,挥一挥翅膀,带走的是劳作的结果。这种静中含动的感觉,微妙地让人高兴,隐约中,听到农民的吆喝声,是的,没错,大家都兴高采烈地忙着收获,他们更值得兴奋,值得自豪,是他们的双手与汗水再一次让我们迎来喜悦的秋。由衷感谢。秋,真好听!我爱赏秋,在繁华的城市内。虽然有无边的喧哗声,但看得见的却是井然有序的缤纷,人们往来于拥挤中急迫中,在那匆匆脚步下,是否你们感受到了那不同于乡下的秋,我知道欣赏,因此停下注目着街道两旁,树,凋零了,叶子,黄了,花,也谢了,当然也有展现秋美的花,毫不逊色于暖春,在比较宁静的街道,踩上的是秋的地毯,软的碎的,零零星星,我想大树辉映蓝天的应该也是黄中透红的吧。秋,真好看!
我爱闻秋,在寂静的花园中。嗅出来的那芬芳清香惹人不可离开一步,一股沁人心脾,一股回味留香。闭上眼再仔细点仿佛有置身于花海的感觉,有好多孩子还在花园中戏耍,一会儿摘下一枝菊花,一会儿又把摘下的菊花埋进泥土中,仿佛在给英勇牺牲的烈士举行葬礼,秋,真好闻!
我爱品秋,在各式景物里。念几句古色古香的秋诗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江城如画里,山
晓望晴空。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是啊,只有此中才有秋的韵味,那么随和那么亲切。尝一尝秋之乌龙茶,香气浓郁,齿颊留香。再观一幅罗平的《秋趣》,趣之随入人心,便也不禁而微笑。品好茶,品好诗,品好画,正所谓的秋之韵吧。秋,真好品!
仰望天空,是否也相映了这美秋?是啊,碧云连绵,与黄色大地早已融入一起。是啊,我还依然那么爱秋,爱它的万物风光。是啊,我们都该去尝试恋秋。那么清爽那么亲和。
篇二:品味秋天 品味秋天
当蝉还在拼命扯出最后一丝热量,当绿叶还在留恋地抚摸她夏日的盛装,秋日悄悄地走进大地。天空像大海一样蓝,一排排大雁像凯旋的队伍,展翅南飞。
秋天像位小姑娘,踩着轻盈的步伐走进我们,秋姑娘跑到田间看着农民辛勤地收割,又看见一棵棵大树上都挂着丰硕的果实,沉甸甸的果实把树枝压得向下垂,好一片硕果累累的黄金景色啊!秋姑娘为大地换上了一件金黄色的新衣,她那金的柔光泻在大地上,远近的农房、树梢、石磨、池塘,全都泛出了浅金色的光芒。一阵微风吹过,这金光便闪闪地流动起来!我惊奇地望着这金色梦境,一切都是金灿灿,蓬蓬勃勃。秋的天更高、地更阔、日月温柔多情、纵使草将枯萎、树叶将凋零、但生命的进程和希望是永远不会结束的,生命的梦幻和想象永远展开、生动地绽放生命的每一分钟。
真实的秋天自然坦荡,秋是一种心甘情愿的奉献。山谷脱掉了繁华的装饰,河滩掀开了锦帐罗衾,大地则更是散淡而潇洒,把黑黝黝的“脊梁”翻过来,晒在灿灿的秋阳下。秋天的满月,更像一位天真无邪的孩子,揭去了神秘的画纱。
秋天是一幅画,农民就是它的“搭档”,大地、山谷、河滩就是它的“伴侣”,这是多美的风景啊!篇三:品味秋天”小练笔 五年级情智课堂“读写结合”训练
品味秋天”小练笔
班级 姓名
写在前面的话:
同学们,天高云淡是秋天,硕果累累是秋天,秋风飒爽是秋天??秋天,在
不同的人眼里有不同的情趣。《我的“长生果”》一文中作者叶文玲把秋天比作一
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唐代诗人刘禹锡曾写过一首《秋词》,也所见不同。让
我们一起来欣赏《秋词》吧:
秋词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自古以来每逢秋天都会感到悲凉寂寥,我却认为秋天要胜过春天。万
里晴空,一只鹤凌云而飞起,就引发我的诗兴到了蓝天上了。
当秋天在不经意中向我们走来时,亲爱的同学们,你又想说些什么?请拿起
手中的笔,写下自己眼中的秋天吧!
仿写点:
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要求:
先定个题目,然后写一写自己眼中真实的秋天。
篇四:品味秋天
品味秋天
在那枫叶被染红、尔后树叶又落下的时候,在那多半花儿开了、又谢了的时候,在那将要丰收的时候,秋天,便到了。
没有春天的生机勃勃,却独有西风吹叶满湖边,初换秋衣独慨然。的感叹;没有夏天的百花争艳,却独有菊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的坚强;没有冬天的白雪皑皑,却独有雨侵坏瓮新苔绿,秋入横林数叶红。的美景。秋天,一个值得品味的季节。
秋天的雨,也是不错的。我认为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萧萧雨。是描写很到位的。秋雨虽凉,却很轻柔。秋天的月亮也有别样的美,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回荡。中秋之夜月更美,不只是因为那天月格外圆,格外亮,也是因为那是团圆节,月圆人更圆!
然而也有人认为秋天是忧愁的季节,就像莫道身闲总是,孤灯夜夜写清愁。但我认为这是不必的,如果作者时常出来散心,就不会愁了,就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自然就不烦恼了。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品味秋天,品味它独特的美。
区苗山镇苗山中学初三:韩万鑫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
第三篇:唐诗宋词元曲
宋词 1.清平乐.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2.西江月 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如何?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3.清平乐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4.满江红
辛弃疾
直节堂堂,看夹道、冠缨拱立。渐翠谷、群仙东下,珮环声急。
闻道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是当年、玉斧削方壶,无人识。
山木润,琅玕湿。秋露下,琼珠滴。向危亭横跨,玉渊澄碧。
醉舞且摇鸾凤影,浩歌莫遣鱼龙泣。恨此中、风月本吾家,今为客。
5.南乡子
辛弃疾 欹枕舻声边,贪听咿哑聒醉眠。变作笙歌花底去,依然,翠袖盈盈在眼前。
别后两眉尖,欲说还休梦已阑。只记埋冤前夜月,相看,不管人愁独自圆。
6.浣溪纱 辛弃疾
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殷勤谢却甑中尘。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梨花也作白头新。
7.临江仙
辛弃疾
手拈黄花无意绪,等闲行尽回廊。卷帘芳桂散余香。
枯荷难睡鸭,疏雨暗池塘。忆得旧时携手处,如今水远山长。罗巾浥泪别残妆。
旧欢新梦里,闲处却思量。
8.摸鱼儿
辛弃疾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镇日惹飞絮。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9.破阵子 辛弃疾
少日春风满眼,而今秋叶辞柯。便好消磨心下事,莫忆寻常醉後歌。可怜白发多。
明日扶头颠倒,倩谁伴舞婆娑。
我定思君拼瘦损,君不思兮可奈何。天寒将息呵。
10.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11.啄木曲
白居易 莫买宝剪刀,虚费千金直。我有心中愁,知君剪不得。
莫磨解结锥,徒劳人气力。我有肠中结,知君解不得。
莫染红丝线,徒夸好颜色。我有双泪珠,知君穿不得。
莫近红炉火,炎气徒相逼。我有两鬓霜,知君销不得。
刀不能剪心愁,锥不能解肠结。
线不能穿泪珠,火不能销鬓雪。
不如饮此神圣杯,万念千忧一时歇。
12.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13.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万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4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5.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16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17.沈园(二首其一)
陆游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18.《节妇吟》
张籍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19.清平乐
温庭筠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
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
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知行。
20.凤栖梧
柳永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21.长相思
林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22.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旗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23.蟾宫曲·春情
徐再思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
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
空一缕余音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
症候来时,正是何时?
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24.沉醉东风
关汉卿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
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叫人舍不得。
“好去者望前程万里!”
25.蝶恋花
·苏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26.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27江城子·乙卯年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28.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踏莎行·秦观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29.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唐诗·
30.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1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2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33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4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35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6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37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38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39江南曲·
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元曲·
40阳春曲·题情·
白朴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你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锨。
41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42天净沙·秋·
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43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44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45夜行船·秋思·
马致远
百岁光阴如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来,明朝花谢,急罚盏夜阑灯灭。46碧玉箫·
关汉卿
怕见春归,枝上柳绵飞。静掩香闺,帘外晓莺啼。恨天涯锦字稀,梦才郎翠被知。宽尽衣,一搦腰肢细; 痴,暗暗的添憔悴。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正清樽斟泼醅,有白衣劝酒杯。官品极,到底成何济? 归,学取渊明醉。
47蟾宫曲·叹世·
马致远
咸阳百二山河。两字功名,几阵干戈。项废东吴,刘兴西蜀,梦说南柯。
韩信功兀的般证果,蒯通言那里是风魔。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醉了由他。
48白鹤子·
关汉卿
四时春富贵,万物酒风流。澄澄水如蓝,灼灼花如绣。花边停骏马,柳外缆轻舟。湖内画船交,湖上骅骝骤。鸟啼花影里,人立粉墙头。春意两相牵,秋水双波溜。香焚金鸭鼎,闲傍小红楼。月在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49沉醉东风·渔父
·白朴
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扬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
傲煞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50.折桂令·梦是作
郑光祖
半窗幽梦微茫,歌罢钱塘,赋罢高唐。风动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缥渺见梨花淡妆,依稀闻兰麝余香。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
第四篇:唐诗宋词元曲
唐诗宋词元曲
古往今来,唐诗宋词元曲千古传诵,历久弥新。探索唐诗的渊源,体会宋词的情感,了解元曲的精妙,可以让我们对历史有所感悟,增进我们的知识涵养。那么,我们在品味经典的同时,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难以解答的问题:唐诗、宋词和元曲等经典著作源于何时何地,为何有这样的称呼?
这里有一个奇怪的故事,请听我娓娓道来。
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的一个唐朝皇帝,他喜欢简洁明了的语言,干净利落的办事,因此当大臣讨论一件事产生分歧时,他总会厌烦地挥挥衣袖,或交由某位大臣来办理,要么就是举手表决。每当他见到某个人动作太慢,他就要砍那个人的脑袋,除了他的皇后和妃子,当然也包括一些老者在内。可以这么说,他的脾气实在是太古怪了,因此大臣们能忍则忍,能快则快,做起事来效率还是蛮高的。然而,终究有一些大臣动作太慢,也因此受到皇帝的惩罚,重则掉脑袋,轻则打板子。也正是因为这点,皇宫里的太监、奴才以及宫女,当然也包括大臣们,做起事来都快手快脚,动作相当快。
这个皇帝的脾气古怪归古怪,但他很关心国家大事,从不因为酒色而耽误国家大事,但他又不喜欢大臣发表长篇大论,特别是看长长的奏章更是感到头疼,所以他经常不看奏章,只听大臣上朝面奏。但作为一个皇帝,亲自接见大臣的时间和机会毕竟太少,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这时,皇后出来了,她想到了一个好点子。
在一个月明风清的夜晚,秋风送爽,花香扑鼻,皇帝心情好,与皇后携手来到御花园,在亭中坐下。她开口直言:“皇上,我有些话不得不说,休怪我无礼。”皇上说:“你说吧,我不怪罪。”“皇上,看奏章是作为皇帝的必做之事。历代皇帝个个都得阅奏章。奏章中有些话,是大臣们不敢当面和你直说的。”“但是。。”皇上挥了挥手,“我不喜欢那些长篇大论”。“正因为如此,臣妾才为你想了一个好办法,可保皇上消除烦恼”。她拿出一本厚厚的书,在皇上眼前晃了一晃,“这是臣妾精心编纂的一本对某些奇文怪字的解释,有些字是我重新设计的,简单的一个字可以包括大量的意思。请皇上让他们阅览并背诵,以后再写奏章时必须用这些字词,而且每份奏章,只限于是28个字以内。这样又简洁明了,又可以传达一定的意思。同时又方便你阅读,岂不一举两得,还能为国家节省大量笔墨纸砚,何乐而不为呢?“皇上听了拍手叫绝,连连赞叹。
第二天上早朝时,皇上便与大臣说起这件事。君命难违,大臣们苦背字词以及解释,当然还包括它们的用法,终于在一年之后,一位大臣写了一封20字的奏章,成为皇帝第一次看得赏心悦目的奏章,那位大臣也因此连升三级,成为当朝宰相。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这种只限于28字的文章流行起来了,后来在科举考试中也渐渐盛行开来。乡村百姓也深受感染,文人墨客更是趋之若鹜,久而久之,这种字数甚少、意思简明的文体就风靡一时,人们以前的言语方式倒全忘了,后来,人们把这种平仄相对、讲究字数和押韵的文体称为“诗”,唐诗就这样产生了。而且深受人们喜爱,还传到了国外。后来,人们认为唐诗需要改革,因为有些意思用28个字实在难以表达出来,于是有了更长一点的诗,而且意思有了转折或者递进,这样的诗人们叫做“诗余”,也就是后来的“长短句”,也就是人们习惯称之为“宋词”的东西,其实“词”这种东西在唐代也就产生了,只是人们依稀记得“词”是在宋代才开始盛行开来,而且被文武大臣所喜欢,因此人们就叫“宋词”了。
再后来的后来,元曲也就在宋词的基础上诞生了。
这仅仅是一个玩笑,一个对唐诗、宋词元曲来源的故事化,关于它们的真正来源,还是大家自己去了解吧。
第五篇:唐诗宋词元曲
上联: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华文学七朝六绝唱
下联:李篆曹隶颜楷王行张草金石刀刻,传统书法五体一脉承
中国素有“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的说法,这种说法以文化链的形式,概括出华夏神州对人类社会所贡献出的精神财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中四颗璀灿的明珠,也是世界艺术之林中的宝贵财富。
某个时代的文学是某个时代的文化的一个元素,同时某个时代的文化是某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文化与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等方面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以,特定时代的文学必然会深深地烙上这个时代的印记。唐宋以及宋元的朝代更替,是政治上的巨大变革,无论是统治者还是平民百姓都热切地期待社会稳定,经济在受到战争破坏后渐渐复苏、发展,文学作为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载体,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也渐渐突显出来。随着宋代政治、经济的成熟繁荣,宋词也进入了成熟繁荣时期,则是词创作的最高峰,数量质量都达到了巅峰时期。宋词得到整个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认同和喜爱。词已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沃土之中,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一个历史时期文学样式的代表。元曲也称元戏剧,它的出现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文学更加地平民化,这是受到元朝政治体制的影响。以汉人为主的文学创作主体把目光更多地投向了社会中下层的大众生活。
诗词曲等文学样式的更新,也彰显了文学创作者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宋词是诗经及魏乐府之蜕变和唐代近体诗不断发展的结果。词和诗的最大区别就是,诗为整齐的五、七言(齐言),而词则长短句(杂言),依照乐曲的节拍而填制长短句的“词”。“词”就这样产生的。从另一方面来说宋诗步唐诗后尘,虽也自成景象,但总体水平难以超越唐诗。既然诗这种文学样式不能成为一个新时代的特征,人们就将目光放在了在唐时刚萌芽、起步的词上,随着一大批优秀词人的涌现,使宋词达到了一个新的文学高峰,实现了历史性的超越,也使词成为了宋代的一个特征。清李调元《雨村曲话》引《弦索辨讹》称:“三百篇而为诗,诗变而为词,词变而为曲”,明王世贞《曲藻》又称:“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说明了曲的起源。曲与词的主要区别是,词的字数有一定限制,曲的字数不定,词韵大致依照诗韵。前期主要是文人和戏曲家创作后期产生专业的散曲作家,起了重要作用,使曲坛更为绚丽多彩。元散曲分为豪放、清丽两大派别。元曲的特点:元曲韵密,有时每保句韵,甚至句中的韵,同时元曲是平仄。元曲可加衬字,尤其是套曲,衬字较多,如不分正字衬字,作品的句式、平仄等就分不清。
三者之间的关系:词与散曲在本质上都属于诗,它们和诗一样,有着大体相同的渊源;其发生和发展都和音乐密切相关;它们都既可唱可咏,又同样要倚声填词,合辙押韵,讲究形、音、意的俱现。
三者的区别主要在形式、语言、风格上各具特色。诗庄,词媚,曲谐。
唐诗的特点:唐诗从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英雄气概,或儿女情长。
宋词的特点:它是一种既能合乐而唱又能讲求格律的新体诗.它包括有燕乐,民歌,近体诗格律三要素,具有高度音乐性,韵律美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的文字新形式.词与诗有着密切的联系,词分豪放,婉约两大流派。
元曲的特点: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词曲,政治色彩,文化色彩,艺术色彩都较多较浓.特定时期,政治色彩尤其突出.词曲均不限形式,基本点没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唐代政治开明,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文化自由,中外交流频繁,国力强盛,呈现出一派兴盛的辉煌局面。自太祖开国,太宗承位,直至玄宗的100多年间,采取了开明的政治,使李唐社会保持了长期的稳定,经济上也得到持续的发展,为文化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促使了唐代文化艺术的全面繁荣。唐代推行以诗取士、以书取士的科举制度,进士科的考试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是考诗歌创作,这样诗歌写得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人的政治前途。以诗取士从制度上带动了整个社会崇尚诗歌的风气,从封建帝王到落泊文人,从达官贵人到引车卖浆之徒,无不以能诗为荣。唐代的皇帝如唐太宗、唐玄宗、唐德宗等自己就是诗歌的热烈爱好者,他们不仅经常自己写诗,而且也常常鼓励别人写诗,并大力提拔能诗者,为诗歌的普及提高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诗歌是构筑唐代文化史高峰的一座巨大丰碑,唐代的诗歌空前繁荣,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成为大唐王朝时代的文化标志。诗歌是唐代艺术精神的集中点,诗歌不仅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而且展现出社会繁荣兴旺、人文精神昂扬蓬勃的大唐气象。
词,又名近体乐府、琴趣,还被称作诗余、长短句。这许多名称说明词与音乐的密切关系,并与汉乐府、唐诗等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宋之词就是配合新兴乐曲而唱的歌词,是按照某种乐调曲拍之谱填制的歌词。曲调的名称如《菩萨蛮》、《蝶恋花》、《念奴娇》等叫做“词调”或“词牌”,按照词调作词称为“倚声”或“填词”,相当于现代歌曲的歌词。词是在汉乐府曲调和唐诗格律的基础上加以发展,用五、七言长短参差的句式、变化多端交替迭代的格律和音韵,表达出轻巧尖新或豪放雄阔的意境与缠绵绮靡或慷慨激昂的人生情感。北宋后期词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心态,成为被之管弦的歌唱文体。宋词唱法早已失传,现已成为失却“声情”的半璧“哑词”。但读者当时的倚声或后来依谱所填的词,仍然可以从其字里行间感受到音乐节奏之美,或缠绵宛转,或闲雅幽远,或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宋代词人创造出了离合回旋、若往若还、情景交融的美妙艺术境界,令人荡气回肠,有一种感染力量。如果宋词唱法能传到现在的话肯定不亚于当今歌坛。如今宋词只有“文情”,没有声曲,是世界艺术史上无可追补的千古恨事。
宋词发展主要经历北宋、南宋两个阶段,并形成婉约与豪放两种主要艺术风格,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作品。
南宋以后,由于民族矛盾的尖锐,从宋金抗争到元蒙灭宋,爱国歌声始终回荡词坛,悲壮慷慨之调,应运发展,把豪放词风提高到一个新层次。张元干、向子諲、岳飞、张孝祥、陆游、辛弃疾、陈亮、刘过、刘克庄、吴潜、刘辰翁、文天祥等,如连峰叠嶂,峥嵘绵亘。其中以辛弃疾的成就为最高,他一生有词六百多首,其中有抒写抗金和恢复中原的宏愿,壮志被抑的悲愤,对苟安投降派的批判,也有对自然风景、田园风光的赞美,深挚情意的低诉;风格以雄深雅健、激昂慷慨为主,也有潇洒超逸、清丽妩媚的。南宋时期还有许多杰出词人对婉约词风进一步开拓,宛如丛丛奇葩争胜,也不可能都用婉约一格来概括。姜夔的“清空”“骚雅”,史达祖的“奇秀清逸”,吴文英的“如七宝楼台”,王沂孙的“运意高远”、“吐韵妍和”,张炎的“清远蕴藉”、“凄怆缠绵”,等等。金末元好问词为北国之冠,兼有豪放婉约多种风格。乐章雅丽,情致幽婉,是宋、金时代词艺发展的终结者。
婉约和豪放是宋词的两种艺术风格,也可以说是宋词完美的美学理论。“婉”为柔美、婉曲。“约”为精炼、隐约、微妙。“婉约”之名颇能概括一大类词的特色。其内容主要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留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意缠绵,情景交融,声调和谐。有“淡语有味”“浅语有致”、“轻巧尖新”“姿态百出”的特点。主要代表人物是柳永和李清照。柳永是发展词体的重要代表,他长期落魄江湖,因在其词中能体现一部分城市市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且能采用民俗曲和俗语入词,善用铺叙手法,创作大量慢词。柳词婉约含蓄,有余不尽,写景豁人耳目,在低回唱欢之际,言情沁人心脾。柳词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形成宋词的新潮。他有著名词有《雨淋铃》、《凤栖梧》等。《雨淋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息。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更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明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谁人说?” 用“寒蝉”“骤雨”“烟波”“暮霭”“杨柳岸”“晓风”“残月”写出暗淡凄清的空间和感情,景物含情,融情入景。上阕写与情人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情景,以写景为主,但字字含情;下阕想象别后的生活场景的虚拟引出情感的抒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这是柳永的名句,历来脍炙人口。问得清晰明白,答得含蓄生动,似答非答,韵味无穷。“杨柳岸”“晓风”“残月”三项景点十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层次分明、幽静而开阔的意境,引人入胜。明写实景,暗写别情,景中见情,以情带景,显得含蓄而有余味。情景交融的艺术意境和缠绵婉约的风格。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称为做学问的第二种境界,可见柳词水平之高。李清照是婉约派代表词人,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也有较大的影响。李清照的词,富于真情实感,重视音律,字句精炼。她能用平淡无奇的语言,塑造出鲜明、完美的艺术形象。她的词语言明白如话,而又意味深长,富有声调美。前期反映少女少妇的生活,欢乐而明快;后期充满身世飘零、国家兴衰之感。对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念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她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用清巧尖新之笔写出男女情爱,离情别绪。另外秦观、周邦彦在婉约风格上也取得很大成就,秦观的词深婉而疏荡,周邦彦的词富艳精工与李清照词的清新跌宕如天际三峰,各超婉约词之顶巅。“豪放”是宋词的另一种艺术风格,宋代豪放词以苏轼和辛弃疾为代表,崇尚豪迈自由而不拘一格的审美观念。苏轼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词一开始就在上下几千年、绵亘数千里的宏大境界上展开,气魄宏伟,视野广阔,用豪放流畅的词句,赞美祖国山河的壮美,歌颂历史英雄人物的风貌。在这样浩渺的宇宙时空中,个人是渺小的、人生是短暂的,人更应该把自己放到宇宙的广阔和无限之中,体现了豪放的艺术风格。辛弃疾南宋杰出的词人,他继承了苏轼词的豪放风格,他的词在更大的程度上冲破了词的格律,以文为词,问答如话,议论风生,自由奔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