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精讲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授课人:黄继发
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传染病。本病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高,是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常见传染病之一。
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作为对乙肝患者的诊断及处理依据。
二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2.1 诊断原则: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或肝活体组织检查等手段,进行综合分析,动态观察予以诊断。
2.2 诊断标准
2.2.1 急性肝炎
2.2.1.1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
a)流行病学资料:半年内接受过血及血制品或曾有其他医源性感染,生活中的密切接触,尤其是性接触而未采用避孕套者。
b)症状:指近期出现的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一周以上的明显乏力和消化道症状。
c)体征:主要指肝脏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d)肝功能检查:谷丙转氨酶(ALT)明显增高。
e)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标志,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f)病理组织学特点:如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者可作肝活检,详见附录B.在以上各项中病原学指标、症状和肝功能异常为必备条件,流行病学资料和体征为参考条件。
疑似病例:符合以上诸条中b)+d)。确诊病例:疑似病例+e)。
2.2.1.2 急性黄疸型肝炎
a)同2.2.1.1.a)。
b)指近期出现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持续一周以上的明显乏力、消化道症状及尿黄。
c)体征:皮肤巩膜黄染、肝肿大,伴有触痛或叩痛。
d)肝功能检查:ALT升高,血清胆红素(Bil)大于17.1μ mol/L(大于1mg/dL)和/或尿胆红素阳性并排除其他疾病所致的黄疸。
e)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f)病理组织学特点:如鉴别诊断需要,有条件者可以做肝活检,详见附录B.疑似病例:b)+c)+d)。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e)。
2.2.1.3 慢性迁延型肝炎(简称慢迁肝)
a)急性乙肝病程超过半年尚未痊愈者,如无急性乙肝史,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未愈者,病情较轻不足以诊断慢性活动性肝炎者。
b)肝功能检查,ALT持续或间歇异常。
c)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慢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3.d)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详见附录B.疑似病例:a)+b)+c)。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d)或c)+d)。
2.2.1.4 慢性活动型肝炎(简称慢活肝)
a)有明显的肝炎症状。
b)体征:可有肝病面容、肝掌、蜘蛛痣、脾肿大或黄疸等(排除其他原因)。
c)肝功能检查:ALT反复和/或持续升高,血浆白蛋白降低,A/G蛋白比例失常,γ-球蛋白升高和/或胆红素长期或反复异常。
d)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慢性乙型肝炎的病原学指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3.e)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详见附录B.临床上慢活肝轻型与慢迁肝很难区别,确诊须藉助于病理组织学特征与临床表现相结合加以鉴别。
疑似病例:a)+b)+c)+d)。确诊病例:疑似病例+e)或d)+e)。
2.2.1.5 重型肝炎
a)急性重型
1)既往无乙肝病史。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并在起病后10天内迅速出现精神神经症状(Ⅱ°以上的肝性脑病),而排除其他原因引起者。此外并有黄疸迅速加深,严重的消化道症状。
2)体征:肝浊音界迅速缩小等。
3)肝功能异常,特别是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
4)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但HBsAg可阴性而早期出现抗-HBs阳性和抗-HBe阳性。
5)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有条件者可作肝活检,详见附录B.疑似病例:1)+2)+3)。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4)或疑似病例+4)+5)。
b)亚急性重型
1)以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病程在10天以上8周以内,出现意识障碍(Ⅱ°以上的肝性脑病)。同时黄疸迅速升高,并有出血倾向。
2)实验室检查:肝功能全面损害,血清胆红素大于171μ mol/L或每天上升大于
17.1μ mol/L,胆固醇降低,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
3)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4)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详见附录B.疑似病例:1)+2)。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3)或疑似病例+3)+4)。
c)慢性重型
在慢活肝或乙肝后肝硬化基础上发生,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变化基本上同亚急性重型肝炎。
2.2.1.6 淤胆型肝炎
a)急性黄疸型肝炎起病,黄疸持续2~4个月或更长。
b)临床表现为肝内梗阻性黄疸,并能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肝内外梗阻性黄疸。
c)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升高,以直接胆红素为主,碱性磷酸酶、γ-GT、胆固醇明显升高。
d)HBV标记物检测:符合急性乙肝的病原学指标。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中A2.e)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必要时可以做肝活检,详见附录B.疑似病例:a)+b)+c)。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十d)或疑似病例+d)+e)。
2.2.1.7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a)肝硬化活动期
1)具有慢活肝的临床表现。有门脉高压征及显著脾肿大和脾功能亢进(除其他原因引起的门脉高压)。
2)实验室检查:ALT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A/G比例倒置,γ-球蛋白增高。血小板、白血球减少。
3)肝脏病理组织学特点:必要时做,详见附录B.b)肝硬化静止期:同肝硬化活动期,但ALT持续正常。
乙型肝炎的处理原则
4.1 执行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做好产前检查,特别是HBsAg阳性并伴有HBeAg阳性的母亲所生的婴儿,用乙肝疫苗联合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注射,以阻断母婴垂直传播。具体方案按有关规定执行。
4.2 献血员的筛选
献血员必须做到每次献血前检测血清转氨酶(ALT)、以敏感的方法(ELISA)检测HBsAg.两项中任何一项阳性均不得献血。
4.3 认真做好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对HBV感染防治的常识;做好婚前检查,对阳性的配偶及其他暴露于HBV的高危人群也应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4.4 防止医源性传播
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应严格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各种医疗卫生用品及器械,应遵照GB 15982有关规定执行。
4.5 慢性HBsAg携带者的管理与随访
血液HBsAg阳性但无症状体征,各项肝功能正常,经半年随访无变化者为慢性HBsAg携带者。
4.5.1 不能献血,可以照常工作和学习。
4.5.2 注意个人卫生和经期卫生、行业卫生、所用的剃须刀、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品等应单独使用。
乙型肝炎的治疗原则
乙型肝炎临床表现多样,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病期区别对待。
5.1 休息
急性乙肝早期应卧床休息。慢性乙肝应适当休息,病情好转注意动静结合,恢复期逐渐增加活动,但要避免过劳。
5.2 饮食
急性乙肝急性期宜进易消化,含丰富维生素的清淡饮食。慢性乙肝病情反复不愈,宜进高蛋白饮食。
5.3 药物治疗
5.3.1 急性乙肝
大多呈自限性经过,各地应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选用中西药物进行以对症、退黄利胆为主的治疗。
5.3.2 慢性肝炎
临床表现复杂,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取抗病毒,调整免疫,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纤维化,改善肝功能,改善肝脏微循环等疗法。药物种类繁多,可酌情同时选用1~2种,疗程不少于三个月。
5.3.3 重型肝炎
病情凶险,应加强护理,进行监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在积极支持疗法的基础上,采取阻断肝细胞进行性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脏功能,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脑水肿、出血、肾功能不全、继发感染、电解质紊乱、腹水等)的综合措施,以防止病情恶化,提高治愈率。
第二篇: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诊疗方案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诊疗方案
一、定义: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一种传染病。
二、乙肝病毒几种传播途径
1、血液或血制品:其中医源性感染占首位。注射器的针头、手术器械,尤其是输血和血制品,可使乙肝病毒侵入体内。所以主要途径是“病从血入”。
2、母婴围产期传播:母婴传播是HBSAG家庭聚集性的起因。母亲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尤其HBEAG(+)和HBV-DNA(+)时婴儿受染十分常见。
3、性接触亦可可能传播乙肝,但不会经呼吸道传播。
三、诊断标准:
(1)可能有急性肝炎病史(往往不明显);(2)临床表现和肝功能异常超过6个月以上;
(3)HBsAg持续阳性超过6个月,伴抗HBc总抗体和IgG抗体阳性;如为活动期则抗HBc.IgM可呈中、低滴度阳性;(4)HBeAg、HBV-DNA和DNAP阳性,或前三者阴性而抗HBe阳性;
1(5)作肝活组织检查进一步明确是慢性迁延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或慢性小叶性肝炎。无症状HBsAg携带者 无任何肝炎临床症状和体征,肝功能无异常,HBsAg持续阳性6个月以上。
四、西医治疗方法;(1)、抗病毒治疗,包括干扰素及核苷(酸)类似物。(2)、免疫调节药,如胸腺肽。
(3)、保护肝细胞药物,如甘草甜素类药物。(4)、抗肝纤维化。
五、并发症
(1)、肝硬化:慢性肝炎发展为肝硬化,是肝纤维化的结果。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尚见于亚急性、慢性重型肝炎及隐匿起病的无症状HBsAg携带者。
(2)、肝癌:HBV、HCV感染与之发病关系密切。以慢活肝、肝硬化发生肝癌者多见。也可见于慢性HBV感染未经肝硬化阶段发展为肝癌。其发生机制目前认为与HBV-DNA整合有关,尤其是X基因整合。HBxAg反式激活原癌基因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黄曲霉素等致癌物质有一定协同作用。
(3)、肝性脑病:又称肝昏迷,或肝脑综合征,是肝癌终末期的常见并发症。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和代谢紊乱为特点,以智力减退、意识障碍、神经系统体征及肝脏损害为主 2 要临床现,也是肝癌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约导致30%左右的患者死亡。
六、中医辨证论治:
1、肝郁脾虚:
症状:有慢性乙肝共有症状,烦躁易怒,善太息,纳呆食少,舌淡,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健脾
方药:慢肝一号(柴胡 白术 白芍 当归 郁金 茯苓 制半夏 陈皮 川芎 枳壳 党参 黄芪)
2、气阴两虚:
症状:有慢性乙肝共有症状,口干口苦,神倦乏力,小便短少,头晕目眩,舌红少苔,脉弦细弱。治法:补气益阴
方药:慢肝二号(党参 黄芪 白术 茯苓 沙参 麦冬 当归 白芍
女贞子 旱莲草 桃仁 红花)
3、湿热内蕴中焦:
症状:有慢性乙肝共有症状,目黄,身黄,小便黄,脘腹满闷,纳呆呕恶,厌食油腻,舌苔黄腻脉弦滑。治法:清热利湿
方药:慢肝三号(黄芩 黄连 陈皮 制半夏 茯苓 白术 枳实 厚朴 党参 木香 山药 生薏苡仁 焦三仙)
4、淤血阻络: 症状:有慢性乙肝共有症状,胁肋刺痛,痛处固定而拒按,入夜尤甚,面色晦暗,舌质紫暗,脉沉弦。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慢肝四号(生黄芪 丹参 党参 白术 生地 郁金 黄芩 陈皮 炙内金 生麦芽 木瓜 炙鳖甲)
第三篇: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卫疾控发〔2006〕39号)
【发布单位】卫生部
【发布文号】卫疾控发〔2006〕39号 【发布日期】2006-01-28 【生效日期】2006-01-2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卫生部
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
(卫疾控发〔2006〕3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科学、规范和有效开展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我部组织制定了《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一月二十八日
附件: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
一、防治工作现状
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在我国广泛流行,严重危害人民的健康。我国于1979年和1992年开展了两次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摸清了病毒性肝炎在人群中的流行情况。针对乙肝持续高流行态势,各地不断加强防治工作力度,开展科学研究,制订防治策略,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控制乙肝的流行与传播,特别是自20世纪90年代起,大力推行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策略,使乙肝的预防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2年卫生部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并颁布了《全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2002年经国务院批准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这些策略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乙肝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了一定效果。
但是全国乙肝防治任务仍十分艰巨。1992-1995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为57.6%,乙肝病毒携带率为9.75%,据此推算全国有6.9亿人曾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中1.2亿人长期携带乙肝病毒,据专家估计,目前全国有现患慢性乙肝病人2,000万人。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多年来乙肝的发病数和发病率一直高居前列。乙肝给病人、家庭、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容忽视的影响,是许多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同时也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是我国现阶段最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我国乙肝防治工作状况和投入力度,与实际工作需要,与社会和公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仍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是近年来一些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领导对预防控制乙肝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和政策保障;乙肝防治工作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各项措施的落实;部分地区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实施进程缓慢,影响了新生儿的及时接种;社会宣传引导不力,虚假的医疗宣传和广告泛滥,使乙肝病人得不到有效治疗;乙肝诊断的不规范,降低了乙肝疫情报告的质量;医疗性活动中的不规范操作增加了医源性传播的隐患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着乙肝的控制工作。
乙肝的预防控制是关系亿万民众的健康大事,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战略意义。为加速乙肝控制进程,特制定此规划。
二、目标和工作指标
(一)总体目标
采取免疫预防为主、防治兼顾的综合措施,优先保护新生儿和重点人群,有效遏制乙肝的高流行状态,至2010年使我国人群乙肝发病率和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有显著下降,并降低由乙肝引发的肝硬化和肝癌的死亡。
(二)具体目标 1、5岁以下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1%以下;
2、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降至7%以下;
3、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已低于7%的省份,在原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基础上降低1个以上百分点。
(三)工作指标
到2010年:
1、新生儿全程接种率以乡为单位达到90%以上;
2、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以县为单位东部省区、中部省区、西部省区分别达到90%、80%、75%;3、2002年后出生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95%以上得到补种;
4、人群乙肝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
5、建立健全对从事乙肝防治工作的医疗机构和人员的资质认证和考核制度,并对从事乙肝防治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
6、建立完善的乙肝流行病学监测和实验室检测网络;
7、实行安全注射。预防接种及医疗注射全部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材,实施国家免疫规划预防接种使用一次性自毁式注射器材。
三、防治策略与主要措施
(一)强化乙肝疫苗预防接种
1、认真落实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
对儿童进行乙肝疫苗免疫是国家控制重大传染病乙肝的主要策略。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精心组织实施。各地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以有利于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为目的,确定合理的预防接种服务形式和接种周期。要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外生育儿童的管理力度,制定行之有效的对策,保证所有儿童拥有充足的和均等的机会及时获得乙肝疫苗接种。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承担乙肝疫苗接种的医疗卫生单位的管理,明确乙肝疫苗接种医疗卫生单位责任。各相关医疗卫生单位要加强合作,密切配合,严格按照“谁接生谁负责接种第一针”的原则和乙肝疫苗免疫程序要求,确保新生儿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各地要制定相应措施,提高农村地区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以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要加强对乡村医生的培训和对孕产妇的宣传,提高他们对首针及时接种的正确认识和参与意识。各地对乡村医生为在家出生新生儿及时实施接种的,应给予适当的奖励。
认真落实儿童预防接种证制度。预防接种证是记录和查验儿童接种疫苗情况的凭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基层接种单位,要认真做好出生儿童的建证工作,主动与教育部门协作,落实儿童入学、入托时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对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要及时补种。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每年要对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情况开展规范化的督导检查,及时发现、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2、在实施好国家免疫规划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计划分步骤开展新生儿以外人群乙肝疫苗预防接种工作。重点做好2002年以后出生的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在自愿的前提下,提倡免疫规划儿童以外人群,尤其是重点人群、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各地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控制乙肝病毒传播
所有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要采取严格措施,杜绝乙肝病毒经血途径的传播。
1、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和《献血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对采供血机构和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的监督和治理;对因未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导致由采集、供应血液引起经血液传播疾病发生的,依法进行惩处。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必须重视和加强经血液传播疾病在诊疗过程中的预防和控制工作,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规定,保障医疗安全。
3、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必须加强对介入性医疗器械的管理。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器具。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有关消毒工作技术规范的规定和要求,严格做好消毒和回收处理工作。
4、医疗和预防性注射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具,有条件的地区可逐步推广使用具有安全、自毁性能的注射器具。
5、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单位要加强对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安全防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医疗卫生人员因职业暴露而可能发生的感染。有条件的地区应开展对医疗卫生等职业暴露高危人群的免疫接种工作。
6、加强对理发、美容、修脚等有可能发生经血传播乙肝的公共场所的消毒管理。
7、加强对重点人群的乙肝防治干预工作。鼓励群众婚前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查,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配偶接种乙肝疫苗,避免夫妻间传播;鼓励孕产妇产前进行乙肝表面抗原检查,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孕产妇要求其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并避免母乳喂养,阻断母婴传播;在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的家庭中,提倡对家庭其他成员接种乙肝疫苗,避免家庭内传播;结合艾滋病等经血传播疾病的防治干预活动,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的性伴积极推广安全套的使用,避免性传播。
(三)依法加强准入和监管,规范诊疗服务行为
1、加强对从事病毒性肝炎诊断和治疗的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准入和监督管理,严格执行医师执业考核制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病毒性肝炎防治机构和人员的卫生监督检查,对非法行医要及时取缔并依据相关法规予以处罚。
2、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执业医师法》的规定,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对每个医师的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状况、工作成绩进行考核。
3、各级医疗机构和卫生人员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服务规章制度提供和开展服务,规范医疗服务行为。
4、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各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规范诊疗服务行为的督导检查。由中华医学会制订乙肝诊疗指南,指导从事乙肝临床治疗工作的医务人员进行规范化的治疗,提高我国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的比例和水平,提高疗效。
5、加强对乙肝治疗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未经国家批准的任何药物和疗法均不得应用于临床,亦不得进行任何形式的宣传和推广。
(四)建立健全乙肝监测系统
1、开展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制定统一的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方案,在规划实施的前期及后期开展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我国乙肝的感染状况和流行趋势,为制定具体的控制措施、调整防治策略和评价规划的实施效果提供依据。
2、建立完善全国乙肝常规疫情监测系统。
(1)修订完善乙肝监测诊断标准,制定全国乙肝疫情监测方案。各级医疗机构要按照乙肝的诊断标准和监测方案的具体报告内容和要求,开展监测病例的基本信息报告。
(2)逐步建立全国乙肝实验室检测网络。制定《全国乙肝实验室检测工作技术规范》,加强实验室网络人员培训,提高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水平。
(3)定期对监测病例的诊断质量和全国乙肝实验室检测工作质量进行评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对各种乙肝检测试剂使用情况进行评估和筛选,以指导和规范监测工作。
3、重点人群乙肝感染状况监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全国重点人群乙肝感染状况监测方案,对15岁以下乙肝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同时逐步开展对孕产妇、医务人员等人群的乙肝病毒感染状况监测,为制定高危人员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
4、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及全程接种率监测。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要求,定期开展新生儿首针及时接种率及全程接种率抽样调查,为评估各地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开展情况提供依据。
(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乙肝防治意识
要把乙肝防治知识的宣传和普及作为科普知识宣传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健康教育规划。坚持全民健康教育与重点人群教育相结合,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通过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的宣传工作。向群众宣传乙肝的危害和防治方法,让群众了解乙肝传播的途径与正确的预防方法,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各部门、社会团体和大众宣传媒体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宣传乙肝防治知识和防治工作,形成全社会防治乙肝的氛围。
(六)加强卫生监督执法
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献血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强对采供血和采浆活动的监督检查,认真查处违法违规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行为;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杜绝超范围行医、杜绝医源性感染;坚决杜绝重复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对于可能造成乙肝传播的公共场所要严格监督检查,落实器械消毒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政府重视程度,加强领导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乙肝的防治工作,加强对乙肝防治工作的领导,把乙肝防治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基本的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对预防接种工作所需经费予以保障,确保疫苗、注射器材的充足供应和冷链的正常运转以及监督、宣教、培训、督导评价等工作有序进行。提高各级免疫规划工作人员报酬,保证基层接种人员的补助,稳定免疫规划专业队伍。保证达到本规划所要求的目标和指标,确保规划的实施。
(二)建立乙肝防治队伍,提高乙肝防治专业人员素质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组建乙肝专业防制队伍,并有计划地进行业务培训。对疾病控制工作人员、医务人员进行乙肝防治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突出重点、保证效果,建立技术过硬的乙肝防治队伍,提高乙肝防治综合能力。
(三)加强部门合作,开展健康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
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密切协作和配合,共同做好乙肝的防治工作。
要会同财政部门,尽快落实好本行政区域内所有适龄儿童(包括流动人口中新生儿)乙肝疫苗、器材和实施的经费,并列入财政经常性预算,同时协调乙肝防治工作中各部门应承担的工作。会同宣传、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广泛深入宣传党和国家关心群众健康的政策,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科普宣传,动员全社会支持和参与,消除歧视。配合教育部门做好幼儿园、学校儿童入学时查验接种证,和对未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补种乙肝疫苗的工作。会同工商、宣传部门,加强对乙肝治疗药物广告的管理,对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的药品说明书和相关医疗广告内容严格审查,不得虚构和夸大疗效。动员、指导行业协会和专科学会共同参与对乙肝的防治。
(四)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吸收、借鉴和推广国际上乙肝控制的先进科学技术及成功经验。积极争取国际组织、外国政府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和援助,促进我国乙肝控制工作进程。
(五)开展乙肝防治的应用性研究
国家和地方都应积极开展乙肝防治研究,解决防治工作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当前防治研究的重点包括全国乙肝流行病学调查、急慢性乙肝鉴别诊断方法的研究、乙肝诊断试剂临床应用效果的持续性评估和质量控制、乙肝疫苗免疫效果和免疫持久性的评估以及新型乙肝疫苗的研制、成人乙肝免疫策略、乙肝病毒携带者自然转归及其治疗的研究以及乙肝抗病毒治疗药物的开发等。
五、考核评价
各地每年都要组织对规划实施情况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认真予以解决。对实施效果要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卫生部将对各地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要点
分析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要点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传染病, 不同的年龄、职业、疾病过程、经济条件, 有着不同的心态和心理承受能力, 患者心态极其复杂, 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多疑、自卑、易怒自私、消极悲观等心态, 有些心态轻则影响患者的康复时间、生活质量, 重则使病情恶化而影响寿命。笔者于2010年4 月~ 2013年10月, 对124 例住院病毒性肝炎患者通过心态调查、分析, 并针对不同心态进行心理护理,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院传染科2010年4 月~ 2013年10月共收治病毒性肝炎124 例, 诊断病例符合2000 年9 月第十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89 例, 年龄17~ 69 岁,平均35.1 岁, 女35 例, 年龄18~ 66 岁,平均37.2 岁。根据实验室检查参考指标异常程度:轻度86 例, 中度32 例, 重度5 例。患者中有一种心态23 例,二种75 例, 三种21 例, 四种5 例。心理特点与心理护理
2.1 焦虑此类心态主要为中、青年患者, 他们上有老, 下有小, 大多承担着家庭生活的重担, 由于治疗时间长, 不能正常上班或从事体力劳动, 使家庭经济收入减少, 给家庭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 治疗费用高, 更加重其经济负担。有些患者由于病情反复发作, 出现意志消沉, 情绪低落, 焦虑不安。部分年轻患者尚可因就业及婚姻等问题, 而使心理负担加重。对此类患者应进行心理治疗, 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平静面对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 坚持有规律地服药和生活。医护人员要特别注意语言修养, 及时了解病情及情绪变化, 还可通过放松疗法改变其焦虑心理。对次日作肝功能检查有焦虑心理的患者, 适当给予舒乐安定口服。对出现肝硬化腹水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患者, 要及时搬至抢救室或单人房间, 以减少对其他患者的不良刺激, 减少焦虑因素的产生。
2.2 恐惧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 患者对病毒性肝炎的预后有一定的了解, 非常担心肝功能异常及肝病的其他活动指标阳性, 既担心自己不能治愈, 又害怕传染给家人, 恐惧心理非常明显。由于这部分患者是家庭的支柱, 长期治疗致经济收入减少, 支出增加。患者虽对疾病有一定的认识, 但多半为一知半解, 对体内的变化较为敏感, 主诉多, 特别对肝区疾痛非常担心, 害怕发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癌, 情绪也随肝功能的变化而变化, 当有病情和自己相近或危重患者死亡时,情绪波动尤为明显, 极易联想自己的预后, 惧怕死亡。当长期的恐惧伴随他们时, 会引起神经、内分泌、消化系统等方面的改变, 从而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增加了肝功能损害程度, 使患者有沉重的思想包袱。青年人怕因此影响学习、工作、恋爱,中年人怕配偶嫌弃而影响婚姻、家庭。随着医学的进展, 病情的可愈性在增加,良好的心态对疾病的好转有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做其丈夫的思想工作, 详细介绍患者病情和良好转归的可能性, 告诫他多关心体贴患者, 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并宣传防治乙肝的知识及如何进行消毒隔离, 最终使其丈夫回心转意, 消除了患者的恐惧心态, 病情逐渐好转, 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并一直稳定。
2.3 多疑、自卑病毒性肝炎久治难愈, 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 患者常过分关注自己的身体, 用自己收集到不全面的关于病毒性肝炎的知识来解释躯体的某些症状和体征, 甚至疑为乙肝活动而大惊小怪, 有时医护人员的言语不慎或诊断不确切也给患者留下疑虑, 怀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传染病的常规隔离、防止交叉感染也可使有些患者不了解而产生多疑心理。另外, 目前由于乙肝防治知识了解不够和社会上一些人对乙肝的歧视和偏见, 致有些患者在恋爱、婚姻、家庭、就业等方面受到了影响, 个别患者在社会交际上受到疏远, 觉得自己不如他人而闷闷不乐, 产生自卑心理。对于此类心态患者, 医护人员要热情接待, 主动介绍住院须知和隔离、消毒等规章制度, 宣传乙肝隔离目的, 使其有亲切感、平等感和未被嫌弃感, 要富有同情心, 患者提出的问题要耐心、恰当解释, 同时说明安心休息、配合治疗的重要性, 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决心。
2.4 易怒与自私由于病毒性肝炎难以根治, 病情反复发作, 肝功能反复异常。患者由于慢性刺激, 加之社会因素的影响, 给患者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有些患者产生变态心理, 原来性格和蔼可亲者变得脾气暴躁, 容易激动, 非常自私, 对药物有强烈的依赖心理, 不顾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 不针对自己的实际病情而要求用好药, 用新药, 滥用药, 希望药到病除。此类患者因住院后与外界隔离, 与社会的接触减少, 给患者造成精神上的压抑后的心理反应, 心理护理关键,应针对性做好心理护理计划, 针对不同的病情和经济状况进行处理, 此时护患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要利用空余时间主动和患者接近, 生活上多关心照顾, 护理人员必须在语言和行动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以端庄的仪表、亲切的态度、诚恳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依赖。
2.5 消极悲观病毒性肝炎目前无特效治疗措施, 部分患者呈慢性活动过程, 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 疗程长, 患者了解乙肝的不良预后, 有些患者看到病友出现肝硬化腹水, 门脉高压症致上消化道出血或重症肝炎肝昏迷死亡, 这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压力, 常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 对治疗失去信心, 不配合甚至放弃治疗, 对此类心态患者, 护士在工作中态度要和蔼, 操作要熟练, 主动接近患者, 病情恢复较快、较好的患者作经验介绍, 以消除其精神压力,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极其复杂, 心理医学与临床医学有密切的联系,我们应当把病毒性肝炎的心理活动与肝性脑病时精神障碍区别开来, 及时发现异常心理活动, 细致地做好心理护理, 对提高医疗质量起到重要作用。参考文献
【1】赵霞,孙岚,刘丽华,方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6(03):109.【2] 邱萍.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措施[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11):223.【3】李道宽,杨冰,石玉娥.慢乙肝的心理障碍及其情志治疗[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231.
第五篇:妊娠期的诊断及处理
妊娠期高血压的诊断及处理
——周 慧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瘸、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其中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和子痈以往统称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中毒征、妊娠尿毒症等。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报道7%~12%。本病以妊娠20周后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特征,并伴有全身多脏器的损害;严重患者可出现抽搐、昏迷、脑出血、心力衰竭、胎盘早剥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该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和围生儿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国内外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子痫前期子痫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认为子痫前期子痫的发病起源于胎盘病理生理改变,进一步导致全身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后者引起子痫前期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子痫前期子痫的发 病机制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免疫适应不良、胎盘缺血和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二、临床表现
典型临床表现为妊娠20周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视病变程度不同,轻者可元症状或有轻度头晕,血压轻度升高,伴水肿或轻微蛋白尿;重者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
吐、持续性右上腹疼痛等,血压明显升高,蛋白尿增多,水 肿明显;甚至昏迷、抽搐。
三、诊断及诊断思考
根据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即可作出诊断,同时应注意有无并发症及凝血机制障碍。诊断思考 1.妊娠期高血压
妊娠期首次出现孕妇血压≥140/90mmHg,但尿蛋白(—),在整个孕期未发展为子痫前期,并且在产后12周内血压恢复正常,才能确诊。因此,妊娠期高血压是暂时的,可能发展为子痫前期,也可能在产后12周血压仍未恢复而诊断为慢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也可以出现与子痫前期相关的症状,如头痛、上腹部疼痛或血小板减少。在妊娠20周后,如果血压持续升高,虽然未出现蛋白尿,但母儿的危险性增加,约有10%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在出现蛋白尿之前就发生子痫。2.子痫前期
蛋白尿是子痫前期的重要依据,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全身的小血管收缩导致肾脏血流量减少的结果,标志着孕妇的肾脏功能受到损害。临床上蛋白尿往往出现在血压升高以后,但许多研究表明肾脏病理生理变化可能在血压升高等临床症状出现以前3~4个月就已开始。因此血压升高和尿
蛋白轻度升高是子痫前期诊断的基本条件。重度子痫前期的诊断标准见下。
下列标准至少一条符合者可诊断重度子痫前期
1.中枢神经系统异常表现:视力模糊、头痛、头晕;严重者神志不清、昏迷等。
2.肝包膜下血肿或肝破裂的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或右上腹持续性疼痛等。
3.肝细胞损伤的表现:血清转氨酶升高。
4.血压改变: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10mmHg 5.血小板减少:<100×10/L 6.蛋白尿:≥5g/24h,或间隔4小时两次尿白尿(+++)7.少尿:24小时尿量<500ml 8.肺水肿 9.脑血管意外
10.血管内溶血:贫血、黄疸、或乳酸脱氢酶升高 11.凝血功能障碍
12.胎儿生长受限或羊水过少
高血压加重,尿蛋白增加,或者肾、肝、血液系统的实验室指标异常,或者子痫发作前的症状,如头痛、眼花、上腹部疼痛等任何一方面的出现均表明病情加重,使子痫前期的诊断更加明确。
右上腹疼痛往往是肝细胞缺血、坏死、水肿的结果,这
9种特征性改变常常伴随着肝酶的升高。预示着肝脏梗死或出血,或者肝包膜下血肿破裂。肝包膜下血肿破裂临床上十分罕见,一旦出现则危及母儿生命。严重的血管收缩可导致微血管性溶血、血小板活化、凝聚的结果。因此,血小板减少和溶血症(如血红蛋白 血症、血红蛋白尿、高胆红素血症等)亦是病情加重的标记。
发病时的孕龄对病情严重程度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了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概念,把那些重度子痫前期发生在妊娠34周前的患者称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这些患者由于起病早,病情严重;且此时胎儿尚未成熟,出生后成活率较低。
3.子痫:在子痫前期的基础上进而有抽搐发作,或伴有昏迷,称为子痫。少数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子痫前期的征象不明显而骤然发作。子痫的典型发作过程首先表现为眼球固定,瞳孔散大。头偏向一侧,牙关紧闭;继而口角及面肌颤动,数秒后发展为全身及四肢肌强直,双手紧握,双臂屈曲,迅速发生强烈抽动。抽搐时呼吸暂停,面色青紫。持续1分钟左右,抽搐强度减弱,全身肌肉松弛,随即深长吸气,发出鼾声而恢复呼吸。抽搐发作前及抽搐期间,神志丧失。抽搐次数少,间隔时问长,抽搐过后短期即可苏醒;抽搐频繁且持续时间长,往往陷入深昏迷。
在抽搐过程中易发生种种创伤,如唇舌咬伤、摔伤甚至
骨折,昏迷中呕吐可造成窒息或吸人性肺炎。
子痫发生在妊娠晚期或临产前,称为产前子病,多见;发生于分娩过程,称为产时子痫,较少见;发生于产后称为产后子痫,大部分在产后48小时以内,个别甚至在产后l0天发生。
4.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根据美国国家高血压教育项目工作组的报告,慢性高血压定义为在妊娠前或妊娠20周前就出现的高血压孕妇。在妊娠前出现高血压,并已予以降压治疗者的诊断并不困难。对于在妊娠前和妊娠早期均未进行检查,在妊娠晚期首次发现高血压的患者,与子痫前期的鉴别比较困难,需要随访到产后12周才能确诊。
一般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在妊娠中期血压有所下降,在妊娠晚期恢复到妊娠前的水平。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的围生儿死亡率升高3倍,胎盘早剥的风险升高2倍;同时,胎儿生长受限、妊娠35周前早产的发生率均明显升高。5.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
不管是何种原因导致的慢性高血压,在妊娠期均有可能发展为子痫前期和子痫。在妊娠中期才首次检查并发现高血压者的诊断和处理较为困难。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考虑可能存在潜在的慢性高血压:①妊娠前曾有高血压(≥140/90mmHg);②妊娠20周前发现高血压(≥140/90mmHg),除外妊娠滋养细胞疾病;③产后12周高血压仍持续存在。许多情况下,病史有助于诊断,如经产妇上胎妊娠时就合并高血压,或者有高血压的家族史等。慢性高血压患者往往在妊娠24周后病情加重,一旦出现蛋白尿,可诊断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且多合并胎儿生长受限;血压进一步升 高常发生在妊娠26~28周。
鉴别诊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应与慢性肾炎合并妊娠相鉴别,子痫应与癫痫、脑炎、脑肿瘤、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糖尿病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昏迷等鉴别。
四、治疗
处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镇静、解痉、降压、利尿,适时终止妊娠。病情程度不同,治疗原则略有不同:①妊娠期高血压一般采用休息、镇静、对症等处理后,病情可得到控制,若血压升高,可予以降压治疗;②子痫前期 除了一般处理,还要进行解痉、降压等治疗,必要时终止妊娠;③子痫需要及时控制抽搐的发作,防治并发症,经短时间控制病情后及时终止妊娠;④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 以降血压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