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我区利用外资的调研
关于我区利用外资的调研
关于我区利用外资的调研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区以后,我区抓住开放开发的新机遇,实施“开放兴区”和“全面开放、整体开发”战略,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了我区经济“内转外”的第二次转型。利用外资对推动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加速了我区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高速增长;提升了产业层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了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了技术进步,为我区“两个率先”建设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目前,为了适应城市化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推进“二转三”、“低转高”和“散转聚”经济发展 的第三次转型。在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开放型经济发展尤其是外资引进,起着先导作用。利用好外资对加快我区经济转型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一、我区利用外资的特点 目前,外资企业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上半年,现存注册运营的外资企业实现工业产值亿元,增长%,占全区工业产值的40%,其中规模以上的117家外资企业完成销售收入亿元,增长%,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的%。我区扩大利用外资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从利用外资带来的负面影响角度看,我区利用外资呈现出以下特点。
1.“独资化”倾向明显。随着我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市场准入限制的放宽,独资越来越成为外商投资主要方式。从今年上半年看,全区新批外商独资企业45家,协议注册外资亿美元,占全区总量的83%,到位注册外资亿美元。并且,相当多的外商独资企业自成体系、自我
循环,形成产业“壁环”,内资企业无法进入外资的产业链,如开发区引进的健鼎电子,与它相配套的外资电子企业就有41家,还有百和织造,与它相配套的外资纺织企业就有33家,它们之间形成了较为完整产业链。我区的内资企业对外资企业配套不足,关联性不明显。这一方面是内资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达不到外资企业的要求,外资企业所需的零部件只能通过进口贸易得到满足。另外一方面是产业链的招商,使众多外资企业构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外资企业之间互相配套,内资企业无法进入产业链。2.利用外资领域不宽。近年来,随着国际制造业向长三角加速转移,客观上,促使我区加大了制造业招商引资的力度,为打造制造业基地重要板块创造条件。从今年上半年我区引进的外资项目看,集中在制造业的外资项目57个,占全部外资项目的93%,协议注册外资亿美元,到位注册外资亿美元,分别占总
数的96%和%。而在服务业、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引进外资项目的数量十分有限,相对而言,我区招商引资的领域不宽,引资的结构不合理。过分集中在制造业上的引资,会带来产业结构不合理,挤压性占用本区域内的土地、资金、能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民营经济的发展,造成区域经济的自身“造血”功能的衰退。
3.利用外资区域不均衡。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十多年的发展中,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条件、政策服务环境,在全区招商引资中,独占鳌头。开发区引进外资占全区的比重在90%以上。相反,各镇的招商引资步伐明显缓慢,在全区的招商格局中,无足轻重。外资主要集中在开发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区产业整体布局,降低我区优势产业的集中度和关联度,会造成开发区与各个集中区的产业配套不够紧密,不利于我区各大板块的经济协调发展。4.外资企业出口较大。目前,我区经济
发展的外向度较高。,我区进出口总额达到1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亿美元,外贸依存度高达70%;在进出口总额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19%,在出口总额中,是以外资企业的出口为主,外资企业的出口额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5%,其中加工贸易出口亿美元,占外资企业出口的28%。这说明我区的外向经济是一种以外资带动出口加工的经济模式。这种外向型经济模式,在现有的国家税收政策下,会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从今年上半年看,全区出口退税亿元,影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个百分点。
二、利用外资的对策取向 在利用外资过程中,要以民外合璧、民外“双赢”为目标。坚持量质并举,力争实现“四个转变”。
在招商引资的载体上,要从“小开发区”向“大开发区”转变。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东区、工业集中区三位一体的“大开发区”建设为目标。加强开发区东区、工业集中区与开发区的协调共进,打破各自为政、孤军奋战的招商格局,最大限度发挥开发区的边际效应,建立三位一体的发展共享平台,尽可能在全区范围内做到“政策共用、品牌共打、资源共享”,形成一体化的产业板块和引资载体。一是推进产业一体化。按照全区的产业布局,各工业集中区要在充分考虑地理位置、交通环境、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明确产业定位,培育产业特色,加强与开发区产业配套,建立产业配套小区,甘当产业配角。开发区在发展物流、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同时,要推进产业转移,向各工业集中区延伸产业链,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要。要加强区域内引资项目的统筹安排,建立招商项目的共享机制,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考虑各园区的产业特色,对不适应本地落户的项目,要在全区范围内统一调配,按照“谁引资、谁受益”的原则,享受招商引资的成果。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原则,加强对园区建设用地集中统一管理,进一步提高园区集约开发水平。要立足开发区、开发区东区、工业集中区一个有机整体,整体规划。坚持有统有分的原则,推进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污水处理、供水、供热、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体系要推进一体化建设,统筹财力,统一规划,统一整合,统一建设。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实现基础设施资源共享,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各工业集中区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拉开开发建设的框架,着力推进园内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的承载能力和配套能力,促进工业集中区上规模、上水平。特别要推进以多层为主的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集约发展的最佳载体,进一步加快全区企业向园区集中步伐,提高园区对外招商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三是推进政策服务一体化。要把国家级开发区的各种优势辐射到所有的工业集中区,分别冠以各工业集中区“开发区镇工
业集中区”的名称,共同打响国家级开发区的品牌。也把开发区的优惠政策覆盖到所有工业集中区,对落户的重点规模企业可以比照享受开发区的有关政策。
在招商引资方式上,要从传统招商向现代招商转变。在积极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多途径探索新的招商方式,不断提高招商效果。一要发挥企业招商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行以企引外,搭建内外资企业合资、合作的平台,鼓励企业通过协议并购、股权转让、资产重组等方式,与外资企业嫁接改造、兼并重组或强强联合,以借助外力,来提升我区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扩大企业规模,实现外来投资本土化,走出一条以资本引资本、以企业引企业、以资本引企业之路。要参照我区企业的技术水平和配套能力,有选择引进外资,严格控制“两头在外”的外资企业数量,积极推动我区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协作配套,避免引进“飞地经济”。二要发挥中介招商的纽带作用。通过专业 的投资中介咨询机构,将我区的招商项目推向国内外投资市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严格程序,为招商方选择最理想的合作伙伴或投资者。要物色一批知名度高的专业投资中介咨询机构招商引资,让他们按照锡山的产业定位、发展需求,在国内外广泛寻求和组织客商来投资,对有优势的重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推介,通过他们的专业化、规范化服务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使我区由单纯依靠政府招商快速转入市场招商新阶段,形成政府推动、企业承办、市场运作的专业化招商引资机制。
在招商引资重点上,要从比较注重二产向二三产并重招商转变。招商领域重点要以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项目为主,以超千万美元以上大项目为主,以高科技产业项目为主,以完善产业链项目为主,以大公司增资扩股项目为主,推动产业水平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延伸和完善。要加快服务业领域的开放步伐,重点拓展
服务业招商,改变“重工轻商”的招商格局,实现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围绕城镇组团规划建设和主城区板块式改造,实施经营城镇招商,大胆推出一批重点城镇建设项目,通过项目招商,真正形成政府不投钱、城建不停步的好局面;同时加大对商贸业、房地产业的招商力度,进一步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围绕三大物流园区规划建设,重点引进大型的物流企业。围绕山的综合开发,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招商。把景区、景点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包装好旅游项目,吸引外资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在招商引资观念上,实现从靠政策优惠为主向营造综合环境优势转变。在新一轮招商引资的竞争中赢得主动,争得先,我区要突出综合环境优势。要按照“一主一副二片区”城市规划,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增强城市为产业发展服务,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功能,改善招商引资的硬环境。要实施全方位外向配套战略,突出产业配套协作优势,搞好内外资企业的配套协作生产,促进产业集中、集聚,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产业环境。要努力营造国际化的政务环境,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改革,大力营造规范、透明、法制化、国际化的政务环境,切实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努力降低外商投资的商务成本。要切实构筑亲商、安商、富商的综合服务环境。进一步创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在全区上下确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和“环境招商,服务引资”的理念。要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把搞好对企业的优质服务作为“立身之本”、“强身之道”,健全从项目咨询开始到企业建成投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三道服务体系,对企业的需求做到有事必办、难事帮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要深化服务措施,拓展服务领域,倡导并实行个性化服务,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不同要求,量身定做服务内容,1 2 下一
页
第二篇:关于我区利用外资的调研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区以后,我区抓住开放开发的新机遇,实施“开放兴区”和“全面开放、整体开发”战略,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了我区经济“内转外”的第二次转型。利用外资对推动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加速了我区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高速增长;提升了产业层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了就业,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推动了技术进步,为我区“两个率先”建设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目前,为了适应城市化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推进“二转三”、“低转高”和“散转聚”经济发展的第三次转型。在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开放型经济发展尤其是外资引进,起着先导作用。利用好外资对加快我区经济转型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一、我区利用外资的特点
目前,外资企业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上半年,现存注册运营的外资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08.2亿元,增长30.6%,占全区工业产值的40%,其中规模以上的117家外资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6.1亿元,增长46.5%,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的30.4%。我区扩大利用外资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从利用外资带来的负面影响角度看,我区利用外资呈现出以下特点。
1.“独资化”倾向明显。随着我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市场准入限制的放宽,独资越来越成为外商投资主要方式。从今年上半年看,全区新批外商独资企业45家,协议注册外资6.2亿美元,占全区总量的83%,到位注册外资1.7亿美元。并且,相当多的外商独资企业自成体系、自我循环,形成产业“壁环”,内资企业无法进入外资的产业链,如开发区引进的健鼎电子,与它相配套的外资电子企业就有41家,还有百和织造,与它相配套的外资纺织企业就有33家,它们之间形成了较为完整产业链。我区的内资企业对外资企业配套不足,关联性不明显。这一方面是内资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达不到外资企业的要求,外资企业所需的零部件只能通过进口贸易得到满足。另外一方面是产业链的招商,使众多外资企业构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外资企业之间互相配套,内资企业无法进入产业链。
2.利用外资领域不宽。近年来,随着国际制造业向长三角加速转移,客观上,促使我区加大了制造业招商引资的力度,为打造制造业基地重要板块创造条件。从今年上半年我区引进的外资项目看,集中在制造业的外资项目57个,占全部外资项目的93%,协议注册外资7.2亿美元,到位注册外资1.95亿美元,分别占总数的96%和97.5%。而在服务业、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引进外资项目的数量十分有限,相对而言,我区招商引资的领域不宽,引资的结构不合理。过分集中在制造业上的引资,会带来产业结构不合理,挤压性占用本区域内的土地、资金、能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民营经济的发展,造成区域经济的自身“造血”功能的衰退。
3.利用外资区域不均衡。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十多年的发展中,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条件、政策服务环境,在全区招商引资中,独占鳌头。开发区引进外资占全区的比重在90%以上。相反,各镇的招商引资步伐明显缓慢,在全区的招商格局中,无足轻重。外资主要集中在开发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区产业整体布局,降低我区优势产业的集中度和关联度,会造成开发区与各个集中区的产业配套不够紧密,不利于我区各大板块的经济协调发展。
4.外资企业出口较大。目前,我区经济发展的外向度较高。2004年,我区进出口总额达到1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5.1亿美元,外贸依存度高达70%;在进出口总额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2.46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19%,在出口总额中,是以外资企业的出口为主,2004年,外资企业的出口额2.8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5%,其中加工贸易出口0.78亿美元,占外资企业出口的28%。这说明我区的外向经济是一种以外资带动出口加工的经济模式。这种外向型经济模式,在现有的国家税收政策下,会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从今年上半年看,全区出口退税0.76亿元,影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3.8个百分点。
二、利用外资的对策取向
在利用外资过程中,要以民外合璧、民外“双赢”为目标。坚持量质并举,力争实现“四个转变”。
(一)在招商引资的载体上,要从“小开发区”向“大开发区”转变。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东区、工业集中区三位一体的“大开发区”建设为目标。加强开发区东区、工业集中区与开发区的协调共进,打破各自为政、孤军奋战的招商格局,最大限度发挥开发区的边际效应,建立三位一体的发展共享平台,尽可能在全区范围内做到“政策共用、品牌共打、资源共享”,形成一体化的产业板块和引资载体。一是推进产业一体化。按照全区的产业布局,各工业集中区要在充分考虑地理位置、交通环境、产业基础和资源条
件等因素的基础上,明确产业定位,培育产业特色,加强与开发区产业配套,建立产业配套小区,甘当产业配角。开发区在发展物流、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同时,要推进产业转移,向各工业集中区延伸产业链,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要。要加强区域内引资项目的统筹安排,建立招商项目的共享机制,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考虑各园区的产业特色,对不适应本地落户的项目,要在全
区范围内统一调配,按照“谁引资、谁受益”的原则,享受招商引资的成果。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原则,加强对园区建设用地集中统一管理,进一步提高园区集约开发水平。要立足开发区、开发区东区、工业集中区一个有机整体,整体规划。坚持有统有分的原则,推进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污水处理、供水、供热、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体系要推进一体化建设,统筹财力,统一规划,统一整合,统一建设。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实现基础设施资源共享,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各工业集中区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拉开开发建设的框架,着力推进园内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的承载能力和配套能力,促进工业集中区上规模、上水平。特别要推进以多层为主的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集约发展的最佳载体,进一步加快全区企业向园区集中步伐,提高园区对外招商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三是推进政策服务一体化。要把国家级开发区的各种优势辐射到所有的工业集中区,分别冠以各工业集中区“开发区XX镇工业集中区”的名称,共同打响国家级开发区的品牌。也把开发区的优惠政策覆盖到所有工业集中区,对落户的重点规模企业可以比照享受开发区的有关政策。
(二)在招商引资方式上,要从传统招商向现代招商转变。在积极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多途径探索新的招商方式,不断提高招商效果。一要发挥企业招商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行以企引外,搭建内外资企业合资、合作的平台,鼓励企业通过协议并购、股权转让、资产重组等方式,与外资企业嫁接改造、兼并重组或强强联合,以借助外力,来提升我区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扩大企业规模,实现外来投资本土化,走出一条以资本引资本、以企业引企业、以资本引企业之路。要参照我区企业的技术水平和配套能力,有选择引进外资,严格控制“两头在外”的外资企业数量,积极推动我区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协作配套,避免引进“飞地经济”。二要发挥中介招商的纽带作用。通过专业的投资中介咨询机构,将我区的招商项目推向国内外投资市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严格程序,为招商方选择最理想的合作伙伴或投资者。要物色一批知名度高的专业投资中介咨询机构招商引资,让他们按照锡山的产业定位、发展需求,在国内外广泛寻求和组织客商来投资,对有优势的重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推介,通过他们的专业化、规范化服务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使我区由单纯依靠政府招商快速转入市场招商新阶段,形成政府推动、企业承办、市场运作的专业化招商引资机制。
(三)在招商引资重点上,要从比较注重二产向二三产并重招商转变。招商领域重点要以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项目为主,以超千万美元以上大项目为主,以高科技产业项目为主,以完善产业链项目为主,以大公司增资扩股项目为主,推动产业水平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延伸和完善。要加快服务业领域的开放步伐,重点拓展服务业招商,改变“重工轻商”的招商格局,实现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围绕城镇组团规划建设和主城区板块式改造,实施经营城镇招商,大胆推出一批重点城镇建设项目,通过项目招商,真正形成政府不投钱、城建不停步的好局面;同时加大对商贸业、房地产业的招商力度,进一步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围绕三大物流园区规划建设,重点引进大型的物流企业。围绕山的综合开发,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招商。把景区、景点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包装好旅游项目,吸引外资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四)在招商引资观念上,实现从靠政策优惠为主向营造综合环境优势转变。在新一轮招商引资的竞争中赢得主动,争得先,我区要突出综合环境优势。要按照“一主一副二片区”城市规划,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增强城市为产业发展服务,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功能,改善招商引资的硬环境。要实施全方位外向配套战略,突出产业配套协作优势,搞好内外资企业的配套协作生产,促进产业集中、集聚,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产业环境。要努力营造国际化的政务环境,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改革,大力营造规范、透明、法制化、国际化的政务环境,切实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努力降低外商投资的商务成本。要切实构筑亲商、安商、富商的综合服务环境。进一步创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在全区上下确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和“环境招商,服务引资”的理念。要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把搞好对企业的优质服务作为“立身之本”、“强身之道”,健全从项目咨询开始到企业建成投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三道服务体系,对企业的需求做到有事必办、难事帮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要深化服务措施,拓展服务领域,倡导并实行个性化服务,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不同要求,量身定做服务内容,加强服务的针对性,提高服务的时效性。要完善服务功能,创建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物流、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数字化服务,以及信息沟通、交流和本土化平台。
第三篇:关于我区利用外资的调研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区以后,我区抓住开放开发的新机遇,实施“开放兴区”和“全面开放、整体开发”战略,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了我区经济“内转外”的第二次转型。利用外资对推动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加速了我区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高速增长;提升了产业层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了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了技术进步,为我区“两个率先”建设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目前,为了适应城市化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推进“二转三”、“低转高”和“散转聚”经济发展的第三次转型。在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开放型经济发展尤其是外资引进,起着先导作用。利用好外资对加快我区经济转型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一、我区利用外资的特点
目前,外资企业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上半年,现存注册运营的外资企业实现工业产值108.2亿元,增长30.6%,占全区工业产值的40%,其中规模以上的117家外资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6.1亿元,增长46.5%,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的30.4%。我区扩大利用外资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从利用外资带来的负面影响角度看,我区利用外资呈现出以下特点。
1.“独资化”倾向明显。随着我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市场准入限制的放宽,独资越来越成为外商投资主要方式。从今年上半年看,全区新批外商独资企业45家,协议注册外资6.2亿美元,占全区总量的83%,到位注册外资1.7亿美元。并且,相当多的外商独资企业自成体系、自我循环,形成产业“壁环”,内资企业无法进入外资的产业链,如开发区引进的健鼎电子,与它相配套的外资电子企业就有41家,还有百和织造,与它相配套的外资纺织企业就有33家,它们之间形成了较为完整产业链。我区的内资企业对外资企业配套不足,关联性不明显。这一方面是内资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达不到外资企业的要求,外资企业所需的零部件只能通过进口贸易得到满足。另外一方面是产业链的招商,使众多外资企业构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外资企业之间互相配套,内资企业无法进入产业链。
2.利用外资领域不宽。近年来,随着国际制造业向长三角加速转移,客观上,促使我区加大了制造业招商引资的力度,为打造制造业基地重要板块创造条件。从今年上半年我区引进的外资项目看,集中在制造业的外资项目57个,占全部外资项目的93%,协议注册外资7.2亿美元,到位注册外资1.95亿美元,分别占总数的96%和97.5%。而在服务业、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引进外资项目的数量十分有限,相对而言,我区招商引资的领域不宽,引资的结构不合理。过分集中在制造业上的引资,会带来产业结构不合理,挤压性占用本区域内的土地、资金、能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民营经济的发展,造成区域经济的自身“造血”功能的衰退。
3.利用外资区域不均衡。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十多年的发展中,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条件、政策服务环境,在全区招商引资中,独占鳌头。开发区引进外资占全区的比重在90%以上。相反,各镇的招商引资步伐明显缓慢,在全区的招商格局中,无足轻重。外资主要集中在开发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区产业整体布局,降低我区优势产业的集中度和关联度,会造成开发区与各个集中区的产业配套不够紧密,不利于我区各大板块的经济协调发展。
4.外资企业出口较大。目前,我区经济发展的外向度较高。2004年,我区进出口总额达到1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5.1亿美元,外贸依存度高达70%;在进出口总额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2.46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19%,在出口总额中,是以外资企业的出口为主,2004年,外资企业的出口额2.8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5%,其中加工贸易出口0.78亿美元,占外资企业出口的28%。这说明我区的外向经济是一种以外资带动出口加工的经济模式。这种外向型经济模式,在现有的国家税收政策下,会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从今年上半年看,全区出口退税0.76亿元,影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 13.8个百分点。
二、利用外资的对策取向
在利用外资过程中,要以民外合璧、民外“双赢”为目标。坚持量质并举,力争实现“四个转变”。
(一)在招商引资的载体上,要从“小开发区”向“大开发区”转变。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发区东区、工业集中区三位一体的“大开发区”建设为目标。加强开发区东区、工业集中区与开发区的协调共进,打破各自为政、孤军奋战的招商格局,最大限度发挥开发区的边际效应,建立三位一体的发展共享平台,尽可能在全区范围内做到“政策共用、品牌共打、资源共享”,形成一体化的产业板块和引资载体。一是推进产业一体化。按照全区的产业布局,各工业集中区要在充分考虑地理位置、交通环境、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等因素的基础上,明确产业定位,培育产业特色,加强与开发区产业配套,建立产业配套小区,甘当产业配角。开发区在发展物流、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同时,要推进产业转移,向各工业集中区延伸产业链,满足城市化发展的需要。要加强区域内引资项目的统筹安排,建立招商项目的共享机制,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要考虑各园区的产业特色,对不适应本地落户的项目,要在全区范围内统一调配,按照“谁引资、谁受益”的原则,享受招商引资的成果。二是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按照“集中、集聚、集约”的原则,加强对园区建设用地集中统一管理,进一步提高园区集约开发水平。要立足开发区、开发区东区、工业集中区一个有机整体,整体规划。坚持有统有分的原则,推进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污水处理、供水、供热、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体系要推进一体化建设,统筹财力,统一规划,统一整合,统一建设。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实现基础设施资源共享,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各工业集中区要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要求,拉开开发建设的框架,着力推进园内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的承载能力和配套能力,促进工业集中区上规模、上水平。特别要推进以多层为主的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集约发展的最佳载体,进一步加快全区企业向园区集中步伐,提高园区对外招商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三是推进政策服务一体化。要把国家级开发区的各种优势辐射到所有的工业集中区,分别冠以各工业集中区“开发区 XX 镇工业集中区”的名称,共同打响国家级开发区的品牌。也把开发区的优惠政策覆盖到所有工业集中区,对落户的重点规模企业可以比照享受开发区的有关政策。
(二)在招商引资方式上,要从传统招商向现代招商转变。在积极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多途径探索新的招商方式,不断提高招商效果。一要发挥企业招商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行以企引外,搭建内外资企业合资、合作的平台,鼓励企业通过协议并购、股权转让、资产重组等方式,与外资企业嫁接改造、兼并重组或强强联合,以借助外力,来提升我区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扩大企业规模,实现外来投资本土化,走出一条以资本引资本、以企业引企业、以资本引企业之路。要参照我区企业的技术水平和配套能力,有选择引进外资,严格控制“两头在外”的外资企业数量,积极推动我区企业与外资企业的协作配套,避免引进“飞地经济”。二要发挥中介招商的纽带作用。通过专业的投资中介咨询机构,将我区的招商项目推向国内外投资市场,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严格程序,为招商方选择最理想的合作伙伴或投资者。要物色一批知名度高的专业投资中介咨询机构招商引资,让他们按照锡山的产业定位、发展需求,在国内外广泛寻求和组织客商来投资,对有优势的重点项目进行策划、包装、推介,通过他们的专业化、规范化服务对项目进行全程跟踪,使我区由单纯依靠政府招商快速转入市场招商新阶段,形成政府推动、企业承办、市场运作的专业化招商引资机制。
(三)在招商引资重点上,要从比较注重二产向二三产并重招商转变。招商领域重点要以世界500强及跨国公司项目为主,以超千万美元以上大项目为主,以高科技产业项目为主,以完善产业链项目为主,以大公司增资扩股项目为主,推动产业水平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延伸和完善。要加快服务业领域的开放步伐,重点拓展服务业招商,改变“重工轻商”的招商格局,实现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围绕城镇组团规划建设和主城区板块式改造,实施经营城镇招商,大胆推出一批重点城镇建设项目,通过项目招商,真正形成政府不投钱、城建不停步的好局面;同时加大对商贸业、房地产业的招商力度,进一步完善城镇服务功能。围绕三大物流园区规划建设,重点引进大型的物流企业。围绕山的综合开发,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招商。把景区、景点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包装好旅游项目,吸引外资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参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四)在招商引资观念上,实现从靠政策优惠为主向营造综合环境优势转变。在新一轮招商引资的竞争中赢得主动,争得先,我区要突出综合环境优势。要按照“一主一副二片区”城市规划,加快推进城市建设,增强城市为产业发展服务,为居民生活服务的功能,改善招商引资的硬环境。要实施全方位外向配套战略,突出产业配套协作优势,搞好内外资企业的配套协作生产,促进产业集中、集聚,营造良好的招商引资产业环境。要努力营造国际化的政务环境,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新一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府改革,大力营造规范、透明、法制化、国际化的政务环境,切实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努力降低外商投资的商务成本。要切实构筑亲商、安商、富商的综合服务环境。进一步创新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在全区上下确立“服务是第一投资环境”和“环境招商,服务引资”的理念。要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把搞好对企业的优质服务作为“立身之本”、“强身之道”,健全从项目咨询开始到企业建成投产的产前、产中、产后三道服务体系,对企业的需求做到有事必办、难事帮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要深化服务措施,拓展服务领域,倡导并实行个性化服务,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不同要求,量身定做服务内容,加强服务的针对性,提高服务的时效性。要完善服务功能,创建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物流、电子商务和信息化、数字化服务,以及信息沟通、交流和本土化平台。
第四篇:关于我区利用外资的调研
关于我区利用外资的调研
关于我区利用外资的调研2007-12-16 13:45:2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关于我区利用外资的调研关于我区利用外资的调研(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区以后,我区抓住开放开发的新机遇,实施“开放兴区”和“全面开放、整体开发”战略,大力引进外资,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了我区经济“内转外”的第二次转型。利用外资对推动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加速了我区工业化进程,促进经济高速增长;提升了产业层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了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动了技术进步,为我区“两个率先”建设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目前,为了适应城市化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推进
“二转三”、“低转高”和“散转聚”经济发展的第三次转型。在经济转型发展过程中,开放型经济发展尤其是外资引进,起着先导作用。利用好外资对加快我区经济转型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一、我区利用外资的特点 目前,外资企业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上半年,现存注册运营的外资企业实现工业产值亿元,增长%,占全区工业产值的40%,其中规模以上的117家外资企业完成销售收入亿元,增长%,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的%。我区扩大利用外资的方向是正确的,但是,从利用外资带来的负面影响角度看,我区利用外资呈现出以下特点。
1.“独资化”倾向明显。随着我区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市场准入限制的放宽,独资越来越成为外商投资主要方式。从今年上半年看,全区新批外商独资企业45家,协议注册外资亿美元,占全区总量的83%,到位注册外资亿美元。并且,相当多的外商独资企业自成体系、自我循环,形成产业“壁环”,内资企业无法进入外资的产业链,如开发区引进的健鼎电子,与它相配套的外资电子企业就有41家,还有百和织造,与它相配套的外资纺织企业就有33家,它们之间形成了较为完整产业链。我区的内资企业对外资企业配套不足,关联性不明显。这一方面是内资企业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生产的产品在质量上达不到外资企业的要求,外资企业所需的零部件只能通过进口贸易得到满足。另外一方面是产业链的招商,使众多外资企业构成完整的产业链,实现外资企业之间互相配套,内资企业无法进入产业链。2.利用外资领域不宽。近年来,随着国际制造业向长三角加速转移,客观上,促使我区加大了制造业招商引资的力度,为打造制造业基地重要板块创造条件。从今年上半年我区引进的外资项目看,集中在制造业的外资项目57个,占全部外资项目的93%,协议注册外资亿
美元,到位注册外资亿美元,分别占总数的96%和%。而在服务业、农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引进外资项目的数量十分有限,相对而言,我区招商引资的领域不宽,引资的结构不合理。过分集中在制造业上的引资,会带来产业结构不合理,挤压性占用本区域内的土地、资金、能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弱化民营经济的发展,造成区域经济的自身“造血”功能的衰退。
3.利用外资区域不均衡。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十多年的发展中,凭借良好的区位优势、基础设施条件、政策服务环境,在全区招商引资中,独占鳌头。开发区引进外资占全区的比重在90%以上。相反,各镇的招商引资步伐明显缓慢,在全区的招商格局中,无足轻重。外资主要集中在开发区,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我区产业整体布局,降低我区优势产业的集中度和关联度,会造成开发区与各个集中区的产业配套不够紧密,不利于我区各大板块的经济协调发展。
4.外资企业出口较大。目前,我区经济发展的外向度较高。2004年,我区进出口总额达到1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亿美元,外贸依存度高达70%;在进出口总额中,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亿美元,占进出口总额比重达19%,在出口总额中,是以外资企业的出口为主,2004年,外资企业的出口额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5%,其中加工贸易出口亿美元,占外资企业出口的28%。这说明我区的外向经济是一种以外资带动出口加工的经济模式。这种外向型经济模式,在现有的国家税收政策下,会给地方财政带来巨大的压力。从今年上半年看,全区出口退税亿元,影响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个百分点。
二、利用外资的对策取向 在利用外资过程中,要以民外合璧、民外“双赢”为目标。坚持量质并举,力争实现“四个转变”。
(一)在招商引资的载体上,要从“小开发区”向“大开发区”转变。以经济技术开
发区、开发区东区、工业集中区三位一体的“大开发区”建设为目标。加强开发区东区、工业集中区与开发区的协调共进,打破各自为政、孤军奋战的招商格局,最大限度发挥开发区的边际效应,建立三位一体的发展共享平台,尽可能在全区范围内做到“政策共用、品牌共打、资源共享”,形成一体化的产业板块和引资载体。一是推进产业一体化。按照全区的产业布局,各工业集中区要在充分考虑地理位置、交通环境、产业基础和资源
关于我区利用外资的调研
第五篇:x区利用外资工作情况汇报
xxx区利用外资工作情况汇报
2005年,我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利用外资工作会议的精神,紧紧围绕以建设 “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为目标,以“三园”建设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项目建设步伐,利用外资工作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现将我区利用外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利用外资总体情况
2005年,我区共引进外资项目3个,合同利用外资金额2103万美元,完成市定目标的175%;实际利用外资565万美元,完成市定目标的113%;分别比上年增长108%和33.8%;截止6月份,外资项目全部完成预期投资,提前半年全面完成市定目标;从项目的结构看,工业项目2个,铝及铝相关项目1个;从项目的规模看,总投资在300万美元以上项目2个,特别是郑州长城特种水泥有限公司、河南长城铝业发祥炭素有限公司等,均属于规模较大、带动作用较强的项目。[xiexiebang.com文章-http://www.xiexiebang.com]
二、主要工作措施
1、成立组织,提高认识,切实做好招商引资领导工作。为做好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区委、区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我区的“一号工程”,重点部署,周密安排,强力推进。一方面专门成立以区委书记xxx任组长,其他相关单位为成员的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招商引资,亲自过问重大招商项目,亲自协调解决问题的领导体系;另一方面,区委、区政府从各单位抽调和公开选拔等多种形式从我区选调出了一批优秀人员组建成了上街区招商局,负责我区对外招商和利用外资工作,以一只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的招商队伍来加大我区招商力度,另外又结合我区的实际重新制定了《xxx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以切实可行的政策来吸引外资的投向。
2、强化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招商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针对我区招商人员多是刚刚参加工作,对招商引资工作还不是十分熟悉的特点,招商局内部人员进一步加强了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并且制定了学习制度,从而强化了队伍建设。一年来,先后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涉外经济法律汇编》等外经知识以及《把信送给加西亚》、《细节决定一切》等书籍。此外,还将学习成果制作了《2005年外资法律汇编》以及《外商投资企业设立流程》,供大家学习、参考,从而为我区招商引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巧借平台,加强宣传。2005年郑交会、厦洽会、郑州市浙江招商活动以及广东招商活动是去年我区参加的重要招商盛会。我们紧紧抓住参会的有利的契机,在会议期间,紧紧围绕“促进国际投资”这一主题,在积极主动参加各项活动,广泛与国内外客商、外国政府代表接触洽谈,向国内外客商介绍xxx良好的投资环境、经济建设情况的同时,还大量发放《上街区招商投资指南》、《铝都上街》画册。通过去年的投洽会,我们全方位地向中外客商展示了铝工业基础雄厚、铝工业科技发达的中国(郑州)铝工业园区,推介了充满生机活力、改革开放的xx——xxx,进一步提高xx的知名度,树立我区良好的投资形象,为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4、认真细致的做好往来客商的接洽工作。2005年,我区创新工作方式,分别在温州和南海建立了招商办事处,延伸了招商的“触角”。优惠的政策环境,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及优质的服务环境使我区形成了资金汇聚的“洼地”,温州、南海邀请的考察团、各个局机关邀请的客商云集上街。为做好往来洽谈、考察客商的接洽工作,我们紧密配合,从客商接待到实地考察,从项目洽谈到协议签定开展全程跟踪。在工作中我们主动向中外客商介绍我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投资环境,中国(郑州)铝工业园区雄厚的铝工业基础和勃勃生机,为外来投资者来我区投资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进一步加强客商在我区投资的信心。据统计,我们全年共接待客商148人次。达成投资意向30个,形成会议纪要21份。
5、快速高效为外资企业办理设立申报手续。我们按照区位、区政府的要求,实行外资企业申报全程无偿代办“一条龙”服务制,进一步拓展服务的层次和领域,从各类资料的翻译、合同文本的签定、企业名称审核、外资企业的审批以及外贸政策、法规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不仅打消企业顾虑,突出解决了部分企业在设立外资企业时产生“想做不会做”,“会做不能做”的问题,而且为外资的及时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5年我们共为郑州温得福家具有限公司、郑州爱德缘无纺布制品有限公司、河南长城铝业发祥炭素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办理了外商投资企业设立申报手续,截止目前,我区外资企业已达到5家,初步形成了国有、私营、外资企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6、强化对企业的服务,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为了不断加强对外资企业的管理,我们进一步转变观念,奏响“服务”的主旋律,不断加大对外资企业的服务力度,开创了“以服务促进企业发展,以服务促进外资到位”的良好局面。我们坚持对我区的外资企业进行每月一调查,每月一走访,不断掌握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以及影响外资到位的主要因素,并针对突出问题认真分析、重点研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各类问题。当我们了解到郑州特种水泥有限公司年检难的问题时,我们派出专人全程陪同企业办理年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