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流动人口慰问
2010年河西街流动人口春节慰问活动小结
为确保全街居民度过一个祥和欢乐的春节,按照河西街办事处的统一安排,各社区采取多项措施,加强慰问工作,收到了良好社会效果。街道主要通过组织走访、慰问辖区困难党员群众、残疾人,关爱流动人口迎新春包饺子活动,各种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慰问活动,使辖区困难家庭、流动人口等弱势群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之情,增强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及主人翁意识。
今年慰问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筹备早。09年12月底,河西街召开了各级领导班子参加的春节慰问动员会,传达了街里的慰问工作精神,即确保不让一户居民过不起年,同时对全街的走访慰问工作做出了具体部署,下发了慰问及机关领导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方案,并对具体工作提出了要求。要求各社区早慰问,早上报,确保2月10日前,全街慰问工作基本结束。
二是情况实。深入了解慰问对象的实际情况,是做好慰问工作的前提。街领导按照包居情况,提早走进社区到第一线了解困难群众的真实现状,同时召开两次紧急会议就排摸慰问对象的情况进行研究,严把慰问对象调查关和审核关,确保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最需要关怀的人群家中。
三是范围大。为了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河西街本着以人为本、为民解困和促进社会公平的原则,适当扩大慰问对象范围,全街针对生活有困难的流动人口家庭展开慰问活动,此次慰问活动共送出大米36袋、面粉18袋、食用油21桶、春联39套、图书88本,全街慰问对象总人数达147人,慰问金额达4680元。为把好事办好,要做到全面,不落下一个,不忽视一家,使慰问对象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
四是形式真。真情地慰问困难群体,不搞形式主义,不带虚假面孔,街领导亲自走进帮扶对象家中,与困难家庭亲切交谈,细致入微地关心她们生活、身体、家庭和子女读书就业等情况,细心询问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并为她们送上慰问品,倾听群众对社区工作的批评,真诚地谈心,达到沟通和理解。让群众通过春节慰问,切切实实感受到社区心系居民的诚意和温暖。
五是效果好。由于今年春节慰问工作提早筹备,全街慰问工作已于2月10日全部结束。在过节之前,给他们带去情感上的温暖,精神上的鼓励和一定的物质帮助,表达了社区心系居民的思想宗旨,让他们过一个开心快乐的节日。
河西街通过慰问金及慰问物品对我街39户流动人口的慰问,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为他们送去了温暖,慰问对象纷纷感谢党的政策越来越好,真正的为老百姓办了好事、办了实事。此次慰问活动更有利于社区的平安和谐、稳定发展。
河西街综治办 2010-2-22
第二篇:李庄镇端午慰问流动人口特困家庭
李庄镇端午慰问流动人口特困家庭
端午节前夕,为了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关心、关爱流动人口的工作和生活,李庄镇党政机关干部冒着纷纷细雨,来到流动人口特困户卞楼社区于庄王春祥、彭大粉家探望慰问。并赠送了慰问金、大米、食用油、粽子等物资,并与王春祥、彭大粉夫妇进行了亲切的交流,详细了解他们生活、身体情况等。感谢他们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支持,并向他们送来节日的祝福。
王春祥、彭大粉婚后先后生育两个女儿,就带头响应政府号召落实节育措施,但王春祥因自幼身体残疾、丧失劳动能力,仅靠妻子彭大粉在外务工维持生活。2013年7月彭大粉因身体不适到南京医院检查,不幸患了尿毒症住院治疗,给这个原本经济十分拮据的家庭带来突如其来的灾害,沉重的医疗负担使王春祥一家陷入极端困境。二女特困户王春祥的不幸遭遇同时牵挂着县计生委、李庄镇党委政府及卞楼社区的干部群众,不仅亲自组织看望慰问王春祥、彭大粉夫妻,鼓励他们坚定信念、渡过难关,并想方设法为彭大粉的治疗筹集资金,李庄镇党政机关干部纷纷伸出温暖之手,为二女特困户王春祥、彭大粉开展捐助活动,共向王春祥、彭大粉夫妻爱心捐赠7530元,帮助渡过暂时困难。
第三篇:慰问
各位代表、同志们:
受公司二届三次职代会委托,我向大会作2009年工会工作报告,请予审议。
2009年,在贵州电力工会和公司党支部的领导和行政的大力支持下,工会紧紧围绕贵州电网公司“保增长、抓建设、强基础,提高供电可靠率”的工作目标和公司“以市场为中心,以工程为基础,公司上下为工程服务”的工作思路,强化建设,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在加强组织建设、推进民主管理、维护职工权益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工会工作总体水平不断提高,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2009工作回顾
一、加强工会组织建设,促进工会整体工作上台阶
2009年工会积极探索研究工作新途径新模式,在组织建设、民主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09年贵州电网公司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工作目标,投资上百亿进行电网建设和改造,面对如此巨大的电网工程建设,公司任务重而艰巨。配合公司机构调整,工会把工作做到实处,充分发挥职能,积极探索研究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在九个地区监理部成立了工会小组,并从中推选出工会小组长主持开展工作,并划拨活动经费到工会小组,支持基层工会开展工作。工会小组成立后,在履行工会职能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不仅开展职工慰问、组织职工进行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并及时传达公司文件和精神,向公司反馈职工意见,工会小组的建立,进一步扩大了工会组织覆盖面,增强了工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全面推进了工会工作的开展。今年工会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坚决纠正在企业改革改制中撤销工会组织、合并工会工作机构问题的通知》文件要求,及时调整了工会工作机构,将工会从行政职能部门划分出来,并成立了工会办公室,并始终坚持在上级工会和公司党支部的领导下依法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本次职代会前,为提高职工的参政议政能力,工会还按职工人数比例的20%在原有职工代表的基础上增补了职工代表,现公司共有职工代表81人,对职工全方位地参与企业民主经营管理,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民主管理,提升职工民主管理参与意识
2009年公司工会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厂务公开、民主监督管理机制,使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水平提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年初,工会及时补选了职工代表,规范职代会程序并组织召开了二届二次职工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行政工作报告、职代会工作报告、职工提案情况报告、职工代表资格审议报告,并督促相关部门对职代会期间收到的职工建议和意见进行答复,及时向大家报告公司关于全体职工利益的重大事项。二是成立了厂务公开领导小组。公司在制定“员工月度绩效工资考评实施办法”等涉及职工利益的制度过程中均先下发讨论意见稿,广泛征求职工意见,让广大职工真正参与到企业管理和制度创新中来,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三、积极开展慰问、帮扶活动,为职工送温暖
公司工会把关心职工的生活,积极帮助和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为员工排忧解难,作为工会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是重视职工帮扶工作,为职工送温暖。对员工及其亲属生病住院的,工会及各工会小组及时到医院进行探望,送去慰问品,同时在精神上给予安慰。09年,机关工会、各地区工会小组共开展职工生病、丧事、两节困难职工、送清凉活动、重阳节老年职工慰问等慰问活动共52人次,慰问金额共计34620元,组织职工为农村危旧房工程、台湾地震灾区、困难职工捐款 3 次,共计26920元。二是重视女工工作,并对职工子女进行慰问。在三八妇女节前,工会组织公司女同胞开展了具有教育意义的文体活动,并发放了劳保用品,在5月份组织了23名已婚女职工进行妇检;在“六一”儿童节,为公司136名14岁以下职工子女,发放了牛奶、糕点、糖果等礼物,由于工会组织的关心,也使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公司大家庭的温暖。
四、开展各种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业余生活,加强企业精神文明建设
为提高职工的思想教育和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企业的向心力,结合建国60周年,工会组织开展了各种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一年来,先后开展了“迎新春职工文艺汇演”、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庆„五一‟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活动”、“职工健身活动月羽毛球比赛”,并与信通公司联合开展了“新中国60周年庆联欢活动”,在今年的“祖国颂.南网情—贵州电网职工合唱比赛”中,公司与物资、信通公司联合组成的合唱队在比赛中获得优秀奖。除此以外,基层工会小组也因地制宜,分别开展 “职工登山比赛”、“监理知识抢答”、“扑克牌比赛”等活动共计16次。
今年,在公司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公司集体和员工个人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外界的认可,获得了较多荣誉。2009年公司荣获“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电力行业2009年首批AAA级信用企业”,500kV鸭福II回输电线路工程荣获“中国电力优质工程奖”,以及公司各部门获得表彰共9次。公司员工荣获 “全国电力建设优秀总监理工程师”、南方电网“优秀女工工作者”等各种表彰共12次。
五、2009年工会经费收支情况
2009年工会经费总收入为:486,596.13元,其中:
1、银行利息收入:389.10元;
2、拨交经费收入:217,000.00元;(计提09年工会经费)
3、上级回拨奖励收入:5,500.00元;
4、行政补助收入:156,200.00元;(用于专项活动开展)
5、会费收入:4,644.00元(用于支付会员特殊困难补助费用)
4、上年结余:102,863.03元。
在2009年各项工会活动中,共支出416,705.50元,其中:
1、职工活动费:259,124.70元;其中:
职工教育费:5,000.00元
文体活动费:93,462.90元
宣传活动费:13,500.00元
其他活动费:147,611.00元(其中包括职代会费用、评先选优奖励等)
2、工会业务费:102,684.80元;
3、上解08年经费支出:49,496.00元
4、会员活动费:5,400.00元
5、工会经费余额为: 69,890.63元。
各位代表、同志们:成绩和经验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公司党支部、行政正确领导和高度重视的结果,是机关工会及各地区工会小组辛勤工作和广大职工代表及全体员工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第二届工会委员会,向理解、关心、支持工会工作的各位代表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还有许多要改进的地方: 一是工作的创新力度不够。一年来,公司工会干部工作能力、工作热情虽然都有了较大提高,但是也存在创新意识薄弱,创新思维有差距等问题,工会拟在明年加强对工会干部的培训,确保工会干部的综合能力得到稳步提高;二是由于工程点多,比较分散,职工不易集中,工会传统的活动方式方法很多已经不适应要求,职工文体活动总是在少部分人参与,在新的一年里,工会将采取灵活机动、小型多样的方式,把职工文体活动开展到各施工一线,使大多数职工能够参与到组织的活动中来;三是工会小组基础薄弱,工作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下一步工会将加强对工会小组长进行培训,努力提升工会工作水平,新的一年,工会会更加注重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对于这些问题,工会将不断学习,努力创新,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2010年总体思路及主要任务
总体思路:认真贯彻贵州电网公司两会精神,贯彻落实公司各项工作方针、规章制度。紧紧围绕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进一步增强三个意识、营造五种氛围:“即进一步增强工会工作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大局的意识、进一步增强维护意识和创新意识,营造民主和谐的企业氛围、营造有利于激发职工创造性的工作氛围、营造有利于公司青年职工快速成长的工作学习氛围、营造健康向上、情趣盎然的企业文化氛围、营造和谐、充满关爱的生活氛围”,并坚持工会规范化建设,开展工会特色活动,尽心尽力履行职责,促进工会整体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2010年主要任务:
一、进一步加强工会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工会各项体制机制
2010年,工会将规范管理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继续搞好工会规章和制度的建立工作,规范工会工作程序,并对公司工会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整理,查缺补漏,在原有工会档案、材料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善工会工作制度、慰问制度、工会财务工作等制度,力争使工会工作和程序更加规范化,确保工会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在召开本次职代会前,工会组织召开了工会会议,工会委员和工会小组长就工会的组织和制度建设问题进行了讨论,决定在本次职代会成立提案工作组和民主评议监督组并提出了成员建议名单,将在本次职代会上进行通过,这也是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和群众监督机制,努力推进工会工作群众化、民主化,不断创新发展工会民主制度,职工当家作主的权利表现。
二、加强工会小组建设,夯实工会的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工会组织建设是做好工会各项工作的基础,要按照扩大组织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要求,做好哪里有工会组织,哪里就有工会作用的发挥。去年,工会已在各监理部成立了工会小组,如何发挥工会小组的最大潜能提升公司凝聚力、向心力也成为今年工会工作的重点。工会小组作为基层工会的细胞组织,如何维护职工的合法利益和民主权利,组织动员和发动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巨大热情和创造力,引导员工把自身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结合起来,是今年工会小组的重点工作,工会将不断学习,积极探索,借鉴其它企业的有效工作方法和模式,强化工会自身建设,努力引导员工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思考,积极参加建设和改革,参与企业民主管理,从而促进公司的全面又好又快发展。
三、着力提升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是工会组织的重要职能,面对当前的形式和任务,工会将按照全总十五届二次执委会议《关于发挥工会大学校作用的决议》要求,积极研究对策,完善措施,切实提高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技能水平。一是充分发挥好工会宣传教育阵地的优势,充分利用公司报刊、网站等载体,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形式政策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企业、爱岗敬业,用良好的职业道德维护企业形象。二是与工程部、人力资源部密切联系、大力配合做好职工培训工作、组织职工开展岗位创新活动,引导职工自觉坚持学习,用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充实自己,努力掌握各种新知识新技能,不断增强劳动本领和竞争能力。三是开展好工人先锋号、劳动模范、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评选表彰及推荐工作,广泛宣传先进集体和个人的感人事迹、优秀品质,引导职工向先进看齐,营造“赶、学、比、帮、超”的学习氛围,不断增强企业的创造活力。
四、积极参与企业经济建设,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
2010年公司监理任务艰巨,针对新的工程监理任务、如何突出抓好电网建设安全质量控制,以及当前监理所面临的发展形势是当务之急,公司工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进行深入了解,及时做好调研工作,使广大职工树立危机意识、竞争意识,转变工作态度,激发职工的聪明才智,为公司持续、稳定发展寻找对策,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使公司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开展献计献策活动,广纳良言,为企业发展征集好建议、好点子,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五、发挥工会优势、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一个重要的群众组织,不仅在企业经济建设中要发挥主力军作用,而且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会不仅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到工会的整体工作中去,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并将此作为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落实民主管理和厂务公开制度,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为职工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和机会,逐步形成各尽所能,各展其才的良好氛围,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从而全面地、有效地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二要抓好班组文化建设工作,以创建优秀班组为目的,充分发挥班组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凝聚力;三是结合公司生产和职工需求,以“元旦”、“三八妇女节”、“五一节”、“国庆节”等节日为契机,经常性地组织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使员工在活动中丰富知识,陶冶情操,活跃生活,从而使企业文化的基础得到巩固和加强;四是协助党政组织加强对职工的思想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切实发挥工会这一宣传文化教育阵地,在维护职工精神文化权益,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和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六、积极履行维护职能,深入开展送温暖活动
公司工会以关心员工生活,为职工办好事实事为已任,认真了解员工家庭的生活、工作状况,努力为员工排忧解难,切实履行工会职能,促进送温暖工作经常化、制度化。一是着力维护职工劳动经济权益,协助党政解决职工在技能提升、劳动保障、劳动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切实履行好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扶人、第一监督人职责,做好职工队伍的维稳工作。三是建立健全帮扶机制,及时了解职工家庭生活状况、身体健康状况、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及时进行慰问,表示公司及工会的关怀与爱护,对因重大疾病、子女上学、自然灾害等特殊原因导致生活特别困难的职工,通过开展“送温暖”、“两节慰问”等活动,帮组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打消员工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目前,为使工会送温暖工作规范化,细致化,工会已草拟了《职工慰问管理办法》、《职工子女奖励办法》、《职工互助帮扶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在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后,形成工会帮扶工作长效机制。
各位代表、同志们,我代表公司工会对全体职工对工会工作的热情参与、积极配合、中肯批评表示衷心的感谢,在今年的新形势下,公司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让我们在上级工会和公司党支部与行政的领导和支持下,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按照工会工作的任务和要求,团结一致,为开创工会工作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第四篇:真情送温暖,寒冬送万家义乌市流动人口管理局慰问流动困难家庭
真情送温暖,寒冬送万家
------义乌市流动人口管理局慰问流动困难家庭
近期,各地纷纷开展“迎元旦,送温暖”活动。带着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带着对群众的深深挂念,义乌市流动人口管理局的领导同志们不畏严寒、深入基层看望慰问一些流动困难家庭,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句句新年的祝福,为隆冬的义务大地带来了股股暖流。
X月X日,尽管天气寒冷,但位于我市江东街道西陈一区的江仁新的家里却暖意融融,义乌市流动人口管理局的同志们来到这里,为他送去大米、花生油等生活必需品,为他送去冬日里的温暖。如亲人般的温暖关怀让江仁新感动不已,拉住民警的手不断地表示感谢。我们了解到,江仁新因公受伤,腹部和腿部至今伤情严重,不能从事体力劳动,但由于缺少工伤鉴定,老江至今也没拿到赔偿,现在仍需要长期治疗,生活极为困难。在老江家中,局领导同志不但关切询问他身体恢复得怎样,还仔细询问其目前的生活收入等情况。局领导XX说,新年了,市里很惦记流动困难家庭的生活,希望他好好养病,坚强生活,美美满满过个新年,随后给送上了一笔慰问金。
罗德志这个老实本分的男人在旧村改造中搬运砖块,在搬运途中,头部被砖块砸中,造成了右顶骨粉碎性骨折,一大一小两个女儿正在读书,还有年迈的母亲需要照顾,家庭生活原本拮据。为了给他治疗,已经花去了家里的积蓄。XX一行来到罗德志家中,代表局党委领导送上了慰问品和慰问金,并与其家属亲切交谈,嘘寒问暖。罗德志年迈的老母亲感动得热泪盈眶,声音哽咽着向 XXX道谢不已。XXX鼓励他的女儿,有困难不可怕,关键要勇敢面对生活,敢于与病魔作斗争。
从罗德志家里出来之后,领导一行径直来到了位于稠江街道东畈村的范强华家,这个年仅23岁的小伙子,在操作机器时被压伤,经鉴定为工伤九级,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后续治疗费用,但由于后续治疗费用巨大,家庭无力承担,给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领导XXX一边鼓励这个年轻人要勇敢的向前看,一边不忘嘱咐随行社区人员积极为范强华的再就业提供有利的信息和帮助。参与走访的党员干部与流动困难家庭成员拉家常、有的帮助打扫卫生、有的还带去了个人准备的慰问品等,党员干部不断鼓励困难家庭群众树立战胜和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很多困难家庭成员都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不停地说:“感谢共产党,感谢人民政府......”。场面感人,使参与慰问的党员干部深受教育。义务流动人口管理局表示,今后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关心流动困难家庭的群众的生活状况,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同时,还将继续帮助更多生活困难家庭,为更多的家庭送去温暖,将爱心正能量传递下去。
当天虽然寒气逼人,但每一户被看望的流动困难家庭,却感到心里暖洋洋的,因为有党和政府的关心和厚爱。
第五篇:流动人口调研
关于成家庄镇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创新的调研
改革开放的滚滚潮流,将大量的农民工从贫穷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涌向沿海,国家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日新月异。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国人口东西交融,南北流动,农村人口、城镇人口、普通劳动者、科技人才全国大洗牌,带来了整个社会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同时,人口大流动大融合,也带来了新的社会管理问题,人口的常住管理向流动管理转变,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单一的治安管理、计生管理向综合的全面的社会管理转变,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理念转变、机制创新、制度改革、模式更新、方法改进,成为当前的一项重大而复杂的社会管理创新课题。
2004年6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管理被纳入更完备的体系性框架之中,社会管理创新也就成为2009年底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所强调的“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的组成部分之一。全面推进流动人口管理创新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成家庄派出所高度重视,对成家庄镇的流动人口管理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与时俱进的创新思路。
一、成家庄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现状
(一)流动人口基本情况和主要特点。
成家庄镇地处山西省柳林县北山上,是一个典型的“老、少、边、山、穷”镇,辖21个行政村,47个自然村村,幅员面积726.72平方公里,人口1.6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长期以来,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流入人口较少,流出人口队伍庞大,约60%的现有人口都曾外出成为省外的暂住人口过。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煤炭业迅速发展,成家庄镇经济突飞猛进,城区建设日新月异,人口流动频率加快,流入人口呈大量上升趋势,每年约以20%的幅度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成家庄镇现有县外流入人口1万余人,与本地居民等齐。流入人口主要从事煤炭加工、矿井挖煤、建筑业。成家庄镇流动人口的主要特点是:从流向上看,一是流入多,流出少;二是流入人口逐年加速上升;三是省内流入少,省外流入多。从流动动因上看,以煤炭业工作为主。从年龄构建上看,中青年多,老人和儿童少。从社会管理上看,违法犯罪、逃避计划生育人员逐年增多;对当地公共资源占有量不断增加,社会服务需求加大,社会服务管理难度越来越大。
(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现状。1.现行管理制度。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凸显出来的新课题,主要以我们公安机关和计划生育部门探索实施社会管理,受体制、机制、制度的制约,服务问题还未完全提上地方党政的重要议事日程。我国现行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主要是《户口登记条例》和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如暂住人口治安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管理办法等。公安机关和计划生育部门为了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出台了一些散在的规范性文件,提出了一些管理措施和要求,但实践证明,效果不佳,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2.传统管理模式。整个社会还未建立统一的规范的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主要是我们公安机关实施的暂住人口治安管理和计生部门实施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管理单一。行政机关各司其责,虽然作了一些联动机制探索,但未真正意义上形成合力,各自为阵。管理机关组织力量主动出击开展清理登记,流动人口消极等待接受管理,甚至逃避管理,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形成不和谐对立面。管理机关重管理,轻服务,服务与管理脱节。流出地与流入地之间因地区差别,未形成齐抓共管的互动机制,网络统一联结模式,流动人口动态轨迹管理运行模式未完全启动。实名上网、住宿实名登记、实名参工、实名娱乐、实名消费、实名管理、等系统与人口管理系统、其它社会管理系统网络未整合、统一、衔接,一卡通制度未建立。3.现行管理机制。除户籍窗口和派出所兼管以及计生部门和社区干部兼管外,政府无专门的流动人口管理机构和专职管理人员,无具体的管理任务目标和责任制度,无专门的组织保障、制度保障、人员保障、装备技术保障、经费保障。特别是基层流动人口管理终端弱化,无明确的管理机构,无明确的管理人员,无明确的管理任务,无明确的管理办法,无明确的监督制约机制,无明确的奖惩考核办法,无明确的管理经费保障和待遇,无管理长效机制。
4.管理效果。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率低,录入量小,底数不全不清,情况掌握不明,社会管理效果差。数据不准确,信息不能及时更新,统计报表不实,管理流于形式化,流动人口治安问题和计生问题依然突出。多数流动人口未登记,未办证,人来人走不申报不登记不注销不变更,来去自如,租住房屋十分随意。随意流动不受限制,管理失控,流动无序。
5.服务现状。随流子女入园就学困难,教育公共资源不能满足外来人口需要。部分长期居住我镇外来人口因政策原因不能享受与当地居民同等公共服务,如子女入园入学、住房保障、低保、医保等社会保障、社会救助问题,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之间存在差距。
二、流动人口对社会的重大影响
(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外来人口来成家庄镇参加工作,带来了人才、科技和大量投资,有力推动了成家庄镇经济发展。人口流动就是劳力流动、就是先进生产力的渗透、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的大融合,对成家庄的文明进步带来了前所未所的生机,也必将要求社会管理大洗牌、大理顺、大创新。
(二)对社会管理带来的负面影响。
1.对社会治安稳定的影响。因为山区农民群众很穷,因为穷才出去务工,外边的世界很精彩,刺激了他们不甘落后的本性,但自身文化程度、科技本领等素质低下和社会关系资源的缺失与现实要求和理想之间的强烈反差,偷、抢、骗、吸贩毒、拐卖人口、报复社会等作案动机不断形成,违法犯罪问题突出,流出人口违法犯罪比例达0.8%,带来了严峻的社会治安问题,影响了社会和谐稳定。外来人口因管理失控,在我镇盗窃、抢劫、吸贩毒、卖淫嫖娼、赌博、拐卖等违法犯罪时有发生,特别是流窜作案明显,也给我镇的社会治安带来了突出影响。
2.对管理行政成本的影响。流动人口管理,准确地说应是人口流动管理。当今社会,广义上讲,人人都是流动人口,真正意义上从未外出过的人只是一小部分。人口流动管理是动态管理,人口常住户籍管理是静态管理,人口的流动性越大,对社会管理的行政成本需要就越大,不仅需要大量的国家公务力量、公共资源、经费开支,还需要改变和调整社会结构、公共资源分配、推行新型运行机制,解决新矛盾和新问题,增加行政管理成本和服务成本。
三、流动人口对公共服务和待遇的需求
对公共资源的需求。流动人口就业介绍培训保障、子女就学入伍、医保、住房保障、最低生活保险、保险、参加组织活动、行使政治权利、司法救助等对居住地政府部门提出了与当地居民同等待遇和同等服务的需求。流动人口集聚的地方,都是经济发展迅速的地方,流动人口为流入地经济发展作出的贡献最大,而享受的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最小,公共资源分配不公,应当不断提高对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和待遇,最大限度地满足外来人口的公共需求。已经发展起来的地方,如果不能稳定民工,出现民工荒,将势必影响经济发展。要稳着民工,让人才能安下心来,保留下来,除了要提高直接工资待遇外,更重要的是要满足外来人口的公共服务和待遇需求。
四、服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根本原因
(一)陈旧的管理理念。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前,是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落后,人口流动性极小,一切公共待遇均以户籍地为准。改革开放以后,人口如春朝涌动,流动量越来越大,流动性越来越强,人口从静态向动态发展,人口管理从常住管理向流动管理发展。但是,流动人口管理还处在一个探索的过程,因地区差别、农村与城市的差别,无法突破现行管理体制,形成的管理理念较为陈旧。重管理轻服务,重防范轻引导,重控制轻开放,重治安、计生,轻其它综合管理,重常住地服务,轻流入地服务。严重区分常住户口和流动户口、农业户口和城镇户口管理。形成了国家机关管不胜管防不胜防,流动人口尽量回避管理,甚至与管理者情绪对立。
(二)落后的管理制度。建国至今,人口管理法律体系极不完善,特别是流动人口管理更是各地区的制度五花八门,地区之间极不协调。政府各部门要求不一,管理力量分散,管理多头,概念口径不统一,数据悬殊大。落后的管理制度已经不适应流动人口的新特点、新情况,不适应构建和谐的总体要求。
(三)不健全的管理机制。没有专门的统一的管理机构,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没有专门的政府考核体系和工作目标,没有专门的管理人员、经费、财物保障。管理机制的缺失体现在管理软弱无力,管理严重不到位,管理问题千疮百孔,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被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形成对立,造成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僵化,影响社会和谐建设。
(四)较大的社会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土地政策决定了我国的人口政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镇化建设程度低,城乡差别还很大,农业人口所占比例还很大。全镇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90%。国有土城和集体土地所有制区别,农村集体土地承包到户,使农民拥有土地使用权,决定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二元制结构。人口管理制度以户籍登记地为坐标原点,人口的大流动打破了常住人口的概念,形成了流动人口。我国东部发达地区与西部落后地区之间差异很大,常住地与流入地经济、文化和待遇等之间的差别,造成了流动人口管理制度的不统一、不协调,实行一盘棋的管理模式面临难以克服的困难。
(五)传统的管理手段。流动人口管理可以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以前,公安机关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依据,对流动人口实行治安管理,要求旅馆业对住宿人员进行手工登记,暂住人口主动到当地派出所登记并申领暂住证。二是改革开放后,各地逐步对暂住人口实行清理登记,公安机关出台了暂住人口治安管理办法,计生部门出台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管理机关强制要求办证,并收取暂住人口治安管理费用。三是孙志刚事件后,公安机关对流动人口管理曾一度陷入困境,但在服务新观念的强烈冲击下,流动人口管理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从收费型向不收费型转变,从单一的治安管理向计生等多头管理转变,从无明确规定向有法规依据转变,从纸制记录向信息化建设转变。但是,全国无统一的规范的流动人口管理法规,管理手段并没有根本性突破,信息化建设还处在分散的单一的独享的初级阶段,管理工作不到位,存在问题很多。
(六)匮乏的服务管理保障。因取消管理收费后,公安机关管理经费曾一度未得到保障,基层派出所警力不足,协警人员工资待遇极低,流动人口管理近似瘫痪,工作效率不高,管理失控,治安反弹。现在公安机关基层警力和经费保障基本解决,但是流动人口量的不断增大,派出所仍力不从心,管理不到位,办证率低。政府在对流动人口的服务保障不够,人、财、物投入不足,不能保障管理,也不能满足流动人口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五、流动人口管理的创新思路和举措建议
以服务流动人口为根本,坚持“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的方针,遵循依法管理、优化服务、保障权益和居住地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工作机制、运行模式,整合管理途经,实行综合管理,变政府主动管理为主动服务,变流动人员被动接受管理为主动接受管理,变单一的治安管理为全面的计生、保障、保险、教育等综合性服务与管理,变多头管理为一站式服务,变分别管理为统一管理的创新思路。多年的流动人口管理实践告诉我们,要管好流动人口,必须与流动人口切身利益联系起来,必须变管理为服务,形成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互动机制,才能真正实现管理到位,管得了管得住管得好管得全。
(一)彻底转变重管理轻服务的理念。
正确的社会管理理念是社会管理创新的先导,是确保社会管理创新实效性和持续性的重要基础。只有更新社会管理理念,切实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核心,尊重流动人口利益诉求,贴近社会生活,注重和强调服务,密切政府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管理创新的意义和作用,带动社会管理方法和手段创新,进而形成社会管理机制和制度创新。以“亲情化服务、人性化管理、市民化待遇”为标准,高度重视和维护流动人口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以管理为手段,服务为根本,由防范型管理向平等型、服务型、无偿型管理转变,让群众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感到更快捷、更便利、更文明、更和谐。
(二)全面服务彻底改变流动人员被动接受管理的局面。流动人口主动接受管理,是流动人口应尽的义务;政府机关对流动人口提供公共服务,是流动人口应享有的权利。流动人口的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是统一的,是互为条件的。流动人口之所以不愿主动接受管理,是因为与其切身利益无关,登记不登记办证不办证只有接受管理,没有利益可图。如果流动人口按照管理要求尽到了应尽的义务,就可以享受相关公共服务,可以异地解决许多切身利益问题,就会主动登记,接受管理。也只有通过管理,才能防止流动人口以虚假信息骗得不应有的服务。
(三)突破差别接轨统一的管理机制。因地区差别、城市和农村差别,流动人口得到的公共服务和保障是不同的,管理机制是不同的,创新流动人口社会管理需要对接和统一。突破差别,建立全国一盘棋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势在必行。国家需要出台统一的流动人口管理法律法规,各级政府应建立综合型的流动人口管理机构,落实专门的编制人员,建立保障机制,形成统一的社会管理体系。
(四)建立流出地与流入地管理互动机制。现行流动人口管理以流入地为主,以流出地为辅,互动机制运行差。流动人口变化大,随时变换地点,随时流进流出,常住地实际意义已弱化,区分常住户口与暂住户口只是历史发展阶段性的需要。随着人口流动的大洗牌,人口管理应向动态轨迹化发展,最终取消户口性质,取消常住与暂住的区别,对人口实行全国一卡通制度。因此可以探讨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管理合二为一,国家成立专门的人口管理机构。当前,着重建立流动人口常住地和流入地齐抓共管机制,流入地与流出地之间建立网上信息流转,信息资源共享。
成家庄派出所
二0一一年十二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