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本章小结大全
本章小结
一、化学键
1.化学键 在原子结合成分子时,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通常叫做化学键。
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就是旧化学键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2.离子键和共价键
(1)离子键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键。(2)共价键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①非极性键 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这样的共价键叫做非极性键。
②极性键 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这样的共价键叫做极性键。
二、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
以非极性键组成的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以极性键组成的分子,如果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是对称的,就形成非极性分子;如果整个分子的电荷分布是不对称的,就形成极性分子。
三、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分子间作用力又叫做范德华力,它随分子的极性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分子间作用力的大小对物质的熔点、沸点和溶解度有影响。
氢键比化学键弱得多,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通常也可把氢键看作是一种相对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氢键对某些物质的性质产生较明显的影响。
复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含离子键的物质是(),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是(),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由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是 [ ] A.CO2 B.Br2
C.KF D.H2O 2.碘分子中具有的化学键是 [ ]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氢键 3.A、B两主族元素属于同一周期,它们的原子能以共价键结合成化学式为AB2型分子,A、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可能为 [ ] A.ⅠA、ⅤA B.ⅠA、ⅦA C.ⅣA、ⅥA D.ⅡA、ⅦA 4.有a、b、c、d四种主族元素,已知a、b的阳离子和c、d的阴离子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而且原子半径a>b;阴离子所带负电荷c>d。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关系是 [ ] A.a>b>c>d B.b>a>d>c C.c>b>a>d D.b>a>c>d 5.X元素的1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Z可以电离 B.Z可以表示为XY2 C.X形成+2价阳离子 D.Z的电子式为:
二、问答题
1.分子的极性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 2.氢键对于水的物理性质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对于水生动物的生存有什么重要意义?
三、试用电子式表示下列过程 1.F2分子的形成过程 2.HBr分子的形成过程 3.KCl的形成过程 4.CaCl2的形成过程
四、计算题
1.氧有三种天然同位素,它们的同位素相对原子质量和各同位素原子的百分组成数据如下:
计算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质量。
第二篇:第三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本章小结
1.各理论家关注的发展主题是什么?如何定义该主题?发展的阶段是什么?以什么为划分依据,为什么是这个依据? 1)弗洛依德:主题是性欲
弗洛伊德认为年幼的儿童也存在性欲,在他看来其意义是非常宽泛的,涵盖了诸如吮吸指头等我们认为不属于性的活动。
作为一个生物体,人具有基本的性和攻击本能,这些本能需要被满足,但在社会规范中这些动机不受欢迎且被限制。
口唇期:(0-1岁)延迟进食和断奶有助于抵抗焦虑能力的发展,施虐口腔期导致攻击本能,吮吸拇指是第一个自我动欲行为,自我形成,口腔性格:自恋-索取依赖
肛门期:(1-3岁)攻击本能得到充分发展,早期(排泄带来快乐)是从破坏和丢失物体得到满足,学习获得爱、表扬与赞赏的关键期;晚期(憋住大小便)对粪便的友好关注,获得认为物品拥有价值的观点。肛门性格:秩序整洁-节约吝啬-固执
性蕾期:(3-6岁)性别角色分化时期:男孩:俄狄浦斯情结,阉割焦虑,对父亲的自居作用;强有力的超我取代几乎完全解除的俄狄浦斯情结;女孩:阴茎嫉妒,俄狄浦斯情结发展为获得阴茎的企图,逐渐认识到俄狄浦斯欲望是自我挫败的;对母亲的自居作用;弱小的超我取代了部分解除的俄狄浦斯情结。
潜伏期:(6-11岁)性感带消失,停息,弥散并未聚集在特定区域。性器期的创伤引起性冲突的压抑,性冲动转移到学习和充满活力的游戏活动中。随着儿童在学校获得更多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对社会价值的内化,自我和超我继续不停地发展。两个原因:父母对幼年性活动的压抑;种系发生的天赋—图腾与禁忌—彻底的压制;本能依然存在,被升华,自体性欲导致同性小群体形成。
生殖器:(12岁以后)生殖器在性感带占主导地位;自恋转向异性恋;人格走向成熟。
2)艾里克森:建立同一性(一生的任务)。同一性:对自己的本质、信仰和一生中最重要方面前后一致的及较为完善的意识,也就是个人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信任对不信任(0-1):获得信任感和克服不信任感。相依性:信任感的核心。体验:希望的实现。相当于口唇期。过多或过少:依赖-信任感缺乏。重要关系:母亲
自主对羞怯或疑虑(1-3):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感。体验:意志的实现。相当于肛门期。重要关系:父母
主动对内疚(3-6):获取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三我之间开始出现一同平衡。游戏期:角色游戏,共同游戏。相当于生殖器期。重要关系:家庭的影响
勤奋对自卑(6-12):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勤奋与“工艺白痴”的区别。相当于潜伏期。重要关系:教师与同伴的力量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建立自我同一性和防止同一性退化。(自我:理想与现实的协调)
合法延缓期:重要关系:社会群体、领导者榜样 体验:忠诚的(合法的)实现
亲密对孤独(20-40):获得亲密感,克服孤独感。体验:爱情的实现。同一性巩固的基础上,共享的同一性。重要关系:友谊、性、伙伴
繁殖对停滞(40-65):获得繁殖感,避免停滞感(繁殖—创生、创造)体验:关怀的实现(假亲密:童年经验,文化价值观)。重要关系:工作与家庭的角色
自我整合对绝望(65-死亡):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三个超越:社会角色、疾病、死亡)体验:智慧的实现。自我整合:导致对生命的一种超然的哲学智慧。
重要关系:“人类”、“我的同类”
以生物、心理和社会的三个方面作为发展的动力,随年龄的变化而面对不同的问题并解决为依据。因为同一性是内部状态与外部环境的整合和协调一致,所以在多方面的整合中自然存在各种问题,而每个阶段又具有主要的一个问题。
3)皮亚杰:关注智力的发展。不是儿童知道了什么,而是他们怎么知道的。心理、智力、思维起源于动作,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在于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主要受图式、同化、顺化和平衡四个因素影响。感知运动阶段(0-2)婴儿依赖行为图式探索和理解周围环境
前运算阶段(2-7)儿童能够在符号水平上进行思维,但还没有使用认知操作。
具体运算阶段(7-11)儿童获得了认知操作能力,能够对客观事物和经验进行更有逻辑的思考。
形式运算阶段(11以上)个体开始更加理性和系统地去思考抽象概念和假设命题。
依据儿童具有的运算能力,知识水平,逻辑性为划分依据,因为个体依靠主动构建来使内部与外部达到平衡,从而促进智力发展,进而促进个体发展。
4)维果斯基:社会文化历史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心理活动是心理机能的直接形式的改造和通过符号系统对间接形式的掌握。文化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源泉和决定性因素,文化是人的社会生活和活动的产物。心理发展就是再教育和环境的影响下,从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的转化。
依据每个年龄段主导的活动划分,因为该学派强调社会文化历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社会活动起关键作用。
2.理论之间的联系: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皮亚杰&维果斯基
虽然都划分了相似年龄阶段的发展阶段,弗洛伊德关注的主题是性欲而埃里克森的是同一性,前者着重于潜意识的本我,后者则是有意识的自我。
皮亚杰强调全人类发展的阶段相似性,维果斯基则看重不同社会历史文化所导致的差异。
3.各理论家独有的概念及解释: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我的平衡关系决定人格特点。本我:控制追求快乐的人 超我:控制内疚或自卑感的人
自我:控制心理健康的人
将意识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发展中的异常:固着或滞留,退化。性驱力。
强调早期发展对成人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影响
埃里克森:把整个心理过程的重心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过程转移到自我过程。
从无意识动机转向意识领域,从先天本能转到现实社会关系之中,把人格发展看做是终生的任务。
双向发展:成功与失败;乐观主义精神(阶段补偿);毕生发展观。
皮亚杰:图式:动作的结构或组织,这些动作在相同或类似的环境中由于不断重复而得到迁移或概括。
同化:将我们对新经验的感知整合到我们已有的体系中的过程。我们抵制变化甚至可以使我们的感知“屈从”,以适合现有的体系。导向结构的稳定。
顺应:新的经验要求变化,这使我们修正并丰富知识体系中的结构。导向图式的增长。
平衡:儿童的内部和外部的相互作用因素间的均势达到平衡意味着个体对环境的影响。
三个理论支点:逻辑的(“运算”等术语的使用,儿童运算的线索逻辑性);相对的(只是不是主观的也不是客观的,是通过主动活动建构起来的);辩证的(平衡)
维果斯基:
随意性 反映水平实现过程 机能的起源 支配规律 发展特点
低级心理机能 不随意的,被动的 感性的,形象的,具体的 直接的、非中介的 种系发展的产物 生物学
伴随神经系统的发展
高级心理机能
随意的,主动的,目的性 概括的、抽象的 间接的、符号或词为中介 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社会规律
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
展
表现
感觉、知觉、不随意注意、形象记忆、情绪、冲动性意志、直观的动作思维
中介理论;两种工具观:物质工具,心理工具; 语言的发展阶段:外部语言,私人语言,内部语言;
最近发展区;理论运用了马克思主义观点——文化观——辩证观——文化与社会历史观;方法:建构主义
观察、随意注意、词的逻辑、记忆、抽象思维、高级情感、预见性意志
第三篇:本章小结及检测
本章小结
改良动植物品种,最古老的育种方法是选择育种:从每一代的变异个体中选出最好的类型进行繁殖、培育。但是选择育种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也有限。
在生产实践中,人类摸索出杂交育种的方法。通过杂交,使基因重新组合,可以将不同生物的优良性状组合起来。但是,杂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育种过程繁杂而緩慢,效率低,亲本的选择一般限制在同种生物范围之内。
人工诱变的方法应用在育种上,大大提高育种的效率和选择范围。但是,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导致诱变育种的盲目性。
基因工程可以实现基因在不同种生物之间的转移,迅速培育出前所未有的生物新品种,在医药卫生、农牧业、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基因工程在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益处的同时,也使人们产生关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等方面的担忧。
从选择育种到基因工程的发展历程说明,生产实践产生对科技发展的需求,科学理论上的突破必然会带来技术的进步,推动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人类文明的发展。
自我检测
一、概念检测
连线题
判断题
1.将两匹奔跑速度快、耐力持久的种马交配,所生小马一定能继承“双亲”的特征,不仅跑得快,而且耐力持久。
()
2.选择育种是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它的局限性在于进展缓慢,可选择的范围有限。()3.人工诱变是创造动植物新品种和微生物新类型的重要方法,它突出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突变率,加速育种工作的进程。
()
4.对于基因工程或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向外排放转基因细菌等必须严加管制。
()画概念图
画出基因工程操作的常规方法流程图。
二、知识迁移
列举生产实践中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改良农作物或畜禽品种的实例。有条件的话,请调查这些育种方法的经济效益或增产效果。
三、技能应用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卡通图。运用你学过的基因工程的知识,分析并评价这幅图的寓意。
四、思维拓展
既然基因工程与传统的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相比有许多优势,为什么现在仍有许多人搞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研究呢?
第四篇:社会保障概论---本章小结
《社会保障概论》本章小结
第1章 社会保障的定义、体系结构及其功能
(1)社会保障是以政府为责任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的国民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2)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三个基本组成部分。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部分。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最高层次。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
(3)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是:人民生活的“安全网”、经济发展的“推动器”、社会矛盾的“调节器”、社会政治的“稳定剂”。
社会保障对社会的文化发展、精神文明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2章 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1)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化生产、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客观需要。在市场经济运行中,存在着多种风险,如人的生、老、病、死、失业、伤残等,这些风险集中到社会上会成为社会问题,整个社会因此可能发生冲突和动荡。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对人们遇到的风险、遭受的困难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矛盾可以起到某种化解作用。社会保障制度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减震器”和“安全网”。
(2)社会保障制度萌芽于社会救济、互助组织、商业保险之中,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从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开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保障制度进入了以高福利为特征的全面发展阶段,但也由于“成熟过度”而弊端丛生,从而进入改革和发展的新阶段。(3)当前世界存在多种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按资金筹集和费用分担方式可划分为四种类型:“投保资助”型、“福利国家”型、“国家保险”型、“强制储蓄”型。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国家、单位(企业、事业等)和个人三者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同,即三者在资金供给和费用分担方面的责任不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就着手建立社会保障制度。1951年2月正式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据此建立的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和后来建立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以及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制度和互助组织等,构成了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第3章 席卷全球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1)发达国家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主要变革有: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将养老金基金投入金融市场,并加强对其运营的监管。同时,在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方面也进行了改革。
(2)经济转轨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建立了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等,加大了个人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
(3)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呈多样化趋势。有些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出现波动,影响了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有些国家根据自己的国情,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4)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深刻反省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弊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建立,我国在社会保障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在社会保险领域,对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进行了重大改革,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险已经初见雏形;在社会救助方面,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住房保障等项目也已设立或正在完善,社会救助的公平性日益显现,新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完善。
第4章 社会保障基金
(1)社会保障基金性质属于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消费性社会后备基金,是社会公共基金。社会保障基金的意义不仅在于支撑着整个社会保障制度,而且在于对收入分配进行有效调节,进而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协调作用。
(2)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是指由专职的社会保障机构按照法律规定的比例和计征对象征收社会保障费(税)的一种行为,它关系到能否建立充足和稳定的社会保障基金的重大问题,是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的来源并不完全相同。多数国家的社会保障基金由政府、雇主和雇员三方分担。除此之外,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赞助,社会福利和募捐,互助储金会等也是社会保障基金的重要来源。从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方式来看,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基金筹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征税方式、收费方式和强制储蓄方式。
(3)社会保障基金给付是指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由社会保障机构按一定的标准和方式将资金支付给符合条件的社会成员,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社会保障基金的给付方式有很多,最基本的有三种,即货币支付、实物支付和服务支付。
(4)世界各国都重视社会保障基金的有偿运营,社会保障基金与资本市场的有机结合已经成为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重要趋势。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意义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它有利于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另一方面,它有利于减轻政府、企业和个人的负担。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往往把安全性原则放在首位,同时遵循收益性原则、分散投资原则,并兼顾流动性原则,力求在保证基金投资安全的前提下,达到收益最大化。从各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运营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供选择的投资工具包括金融投资和实业投资两大类。
(5)从纵向看,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机构可以按权限分为三个层次,即高层管理机构、中层管理机构和基层管理机构。从横向看,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可分为社会保障主管机构、社会保障经办机构、社会保障基金经营机构及社会保障监督机构。从管理的形式来看,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机构主要有两种形式,即政府部门直接管理的独立机构以及在政府监督之下的自治性的各种协会(理事会或基金会)和由受政府委托管理社会保险业务的工会组织。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可以分为政府集中型和私营竞争型两种。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包括:安全性原则、法制化原则、公正性原则、独立性原则、审慎性原则、科学性原则。
第5章 社会保障管理
(1)社会保障管理的内容包括:制定社会保障法律、法规,具体表现为社会保障的行政管理过程;收取社会保障基金、支付社会保障待遇,对社会保障资金实行事业化管理的过程;管理社会保障对象,它是对社会保障对象实施一系列具体服务的过程;社会保障的机构管理包括建立、完善和改进社会保障的工作机构,确定工作机构的体制、职责、权限、分工,实行对机构的监督、评价等。
(2)目前世界各国的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分为政府直接管理的社会保障体制、政府和社会公共组织共同管理的体制及以私营公司为主的管理体制。
(3)发达国家政府间社会保障管理责权划分实践经验表明,处理好集中与分散这个问题是事权财权划分的关键。
(4)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是:政策管理与法制管理相结合,以法制管理为主;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确保国民的基本社会保障权利;建立健全社会保障预算,加强社会保障资金管理。
第6章 社会保障水平
(1)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的高低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社会保障水平=(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国内生产总值)×100%(2)社会保障水平的测定和评价要坚持理论分析和实际效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坚持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综合历史、人口、经济、社会、文化等各种因素做出判断。
(3)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会对社会经济产生积极的作用;而不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对保障公民的基本生活及社会保障制度自身的发展都有许多不利的影响。
(4)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统计口径较为复杂,本章提出了一个综合的统计口径。根据相关的测算以及比较,我国社会保障的总体水平既不显得过高,也不显得过低。但是,我国社会保障水平内部却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所以,对我国社会保障适度水平的研究,应紧扣该问题。
(5)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的城乡结构分析探讨,是对社会保障水平问题研究的一大尝试,更深地揭示了我国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7章 社会保障法
(1)社会保障法是指调整社会保障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既包括以基本法形式出现的社会保障法,也包括其他法律、法规中有关社会保障的规范,还包括具有法律效力的、关于社会保障事项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2)社会保障法的原则是:权利保障原则、社会共同责任原则、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原则、社会公平原则、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原则。
(3)社会保障法的内容由社会风险覆盖事项和社会保障关系覆盖事项构成。风险覆盖事项包括生育、疾病、失业、职业伤害、年老/死亡等。社会保障关系覆盖事项包括资金筹集与运营、制度管理与监督、待遇支付、争议处理等。
(4)社会保障法的形式,是指社会保障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即有关社会保障的规范性法律文件。中国社会保障法的形式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性规章、法律解释、中国参加的国际组织的条约与协定。
第8章 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
(1)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产生前的个人自我负责理论,到国家干预学说盛行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再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个人与国家共同负责思想的实践,可以发现思考社会保障政府责任的思想流派具有明显的时代性。
政府必须承担社会保障责任,主要理论依据是市场失灵说、公共职责说和国家认同说。(2)在现代社会保障一百多年的制度变迁过程中,根据政府责任的大小可将各国社会保障制度归纳为以下几种模式:有限政府模式、责任政府模式、政府包办模式和有效政府模式。
政府责任的履行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责任实施来实现的。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有不同的划分结果。(3)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多种因素使得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保障改革不可避免。虽然各国的改革路径不一,但是在政府责任方面,可以看到一些值得注意的发展趋势:第一,在责任分担方面,政府责任走向适度化;第二,在制度模式选择方面,政府越来越注重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和倾向于发挥社会保障制度的激励功能;第三,政府从直接管理与监督向管理与监督适度分离转化;第四,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具有开放性和选择的自由度;第五,政府与其他主体的配合在增多,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了官民结合、政府与市场结合的发展趋势。(4)自1986年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开始转型以来,政府责任的演变总体上呈现出下列趋势:政府责任正在从不规范走向规范,从责任模糊走向责任清晰,从无限责任走向有限责任,正在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5)在一定程度上,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中扮演了改革“减震器”和社会“安全阀”等重要角色。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责任分布上“行政”主导;责任主体之间边界模糊;责任履行上越位与缺位并存;责任种类上重直接投入、轻间接引导。需要进一步分类、分项、分层、分级,明确政府的责任。
第9章 老年社会保障(上)
(1)老年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指对退出劳动领域或无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实行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措施,包括经济、医疗以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
(2)老年社会保障的意义在于,它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最重要:养老保障是每个人都必需的;老年社会保障是社会运行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社会安定和协调发展。
(3)现代老年社会保障的类型有:投保资助型模式、福利国家型模式、强制储蓄型模式、国家保险型模式。
(4)现代老年社会保障的基本原则是:享受保障的权利与资格条件对应的原则、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分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原则。
第10章 老年社会保障(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老年社会保险处于初创时期。我国当代老年保障制度初建于新中国成立之后。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国进一步建立、改革与完善了老年社会保障制度。
(2)我国城镇居民的养老金制度现已基本由原来的国家单位保险过渡到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负责,由原来的现收现付制度过渡到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制相结合的新制度。但改革中又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需要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在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建立起适合我国特点的老年社会保障制度。
(3)我国老年问题的重中之重在于农村的老龄问题。农村老年问题的重点又是一个“养”字。在我国农村实行第二轮经济承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建设农村老年社会保障应从健全法制,加强管理,将社会养老措施和家庭养老相结合,由政府出面,同时发挥农村基层组织的作用等方面着手进行。
第11章 就业社会保障
(1)就业保障贯穿于劳动者就业和失业的全过程,体现积极主动的宗旨。失业预防、失业保险和就业扶助构成了就业保障制度的基本框架。失业预防和就业扶助具有预防失业和重新安置就业的功能。失业保险制度正朝着“就业导向型”发展。
(2)失业保险制度可归结为三种基本类型。制度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失业保险覆盖范围、享受失业保险的资格条件、失业保险金给付标准及给付期限、失业保险基金筹集和失业保险管理机构。
(3)我国的就业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前实行政府统包统配、安置就业、固定工为特征的就业保障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推行多渠道就业,建立了新时期就业社会保障制度。1986年开始推行劳动合同制,同时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 1993年颁布了《国有企业职工待业保险规定》;1999年颁布了《失业保险条例》;1995年启动了再就业工程;2002年出台了积极的就业政策;2005年,对积极的政策进一步延续、扩展、调整和充实。
(4)我国的就业保障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完善就业保障制度方面,国外已经进行了多年的探索,我们应广泛吸取国外的经验。就业保障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子系统,其改革和发展要符合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整体部署,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第12章 医疗社会保障
(1)医疗社会保障是社会保障的支柱项目之一,其主要形式是医疗社会保险。它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医疗社会保险,是指由国家立法,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和方法筹集医疗资金,保障人们平等地获得适当的医疗服务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普遍性、复杂性、短期性和经常性。
(2)医疗保险按 “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 的基本原则来筹集医疗保险基金。按医疗服务内容,具体规定给付标准和给付项目,通过一定方式替被保险人向医疗机构或医生支付费用,以补偿他/它们向被保险人提供服务所消耗的资源,形成了医疗服务供给方、需求方(患者)和社会保险机构(付费人)之间的三角关系,这是医疗社会保险所特有的。(3)不同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医疗服务提供者带来不同的经济后果,对医疗供给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对医疗保健资源的配置起着重要作用,并成为医疗费用控制的阀门。
(4)医疗费用的急剧增长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难题,控制费用成为医疗保险改革的中心问题。当前改革的主要趋势是:从后付制转向预付制,从资金筹集和服务供给分立走向两者结合,从强调社会共济转向强调个人责任。
(5)计划经济时期,在城镇有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在农村有合作医疗。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医疗社会保险制度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以1998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为标志,在城镇逐渐建立起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3年起在农村地区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2007年开始建立城镇居民(非从业人员)医疗保险制度试点。我国覆盖城乡的居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即在制度层面上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以各种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公务员补充医疗保险、大额医疗互助、商业医疗保险和职工互助保险)为补充,以医疗社会救助为底线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基本框架。
第13章 工伤社会保险
(1)工伤是安全生产的对立物,而职业病则是劳动卫生的“负面”。工伤保险是工业化社会的产物。工伤保险是这样一种制度:当发生这两种情况造成死伤时,国家、社会对劳动者及死亡者遗属提供必要的物质补偿;通过安全预防促进企业安全生产,减少事故发生;通过康复工作,使受伤害者尽快恢复劳动能力,促进受伤害者与社会的整合。工伤保险制度在各国都是备受关注的社会保障项目,补偿、预防与康复三位一体的体制是各国较为通行的做法。(2)国外职业伤害保险从民法中独立出来后,进入了雇主保险责任阶段。雇主保险责任制经历了自保--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征收保证基金三个发展阶段后,进入工伤社会保险阶段。国际上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出现了新的情况,包括私有化趋势、雇主责任制的恢复以及工伤保险费征收方法的变化。
(3)工伤保险既有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一样的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其中,“补偿不究过失原则”、“个人不缴费原则”及“补偿与预防、康复相结合原则”最为明显。工伤保险根据“职业风险”原则建立,具有补偿性和保障性。大多数国家工伤保险基金由企业负担,与其他社会保险项目(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等)相比,工伤保险待遇最优厚、保险内容最完备、保险服务最周到,并且易于实现。(4)工伤预防对于工伤保险是至关重要的,加大预防投资,就可改善作业环境,保护职工健康,减少事故率及职业病发生率,从而减少工伤赔偿。
(5)我国建国后即建立起了工伤保险制度,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职工实行不同的办法。企业的工伤保险制度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严重破坏,工伤社会保险退变为企业保险,难以充分发挥保障职工权益和促进安全生产的功能。改革开放以来,工伤保险制度越来越不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生产水平和不断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工伤保险制度改革势在必行。2003年《工伤保险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工伤保险制度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成熟发展道路。
第14章 妇女儿童社会保障
(1)妇女儿童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妇女就业保障、妇女生育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和儿童成长保障等。妇女儿童社会保障对实现男女平等、开发女性人力资源、提高人口素质、贯彻国家人口政策及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安定都有积极作用。
(2)妇女儿童社会保障的水平除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外,还受到社会制度、妇女参与社会经济活动的程度、国家的人口政策、社会对生育社会价值的认可程度及民族文化习俗等因素的影响。
(3)我国妇女儿童社会保障制度始于建国初期,其保障项目、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适应。但是,目前生育保险费用在很多地区还没有实现社会统筹,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生育妇女的待遇稳定,也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妇女平等就业,有待改革完善。流动儿童的社会保障需要给予特殊关注。
第15章 军人社会保障(1)军人社会保障是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是军人社会保障的责任主体。在我国,军人社会保障主要包括军人救助、军人福利、军人社会优抚、军人保险、军人退役安置五项内容。
(2)军人社会保障是“军心工程”,对军人实施社会保障,不仅有利于增强军人及其家庭成员的生活保障感、心理平衡感、社会公平感、人际关系密切感和政治上的向心力,而且对于增强和平发展时期国民的国防意识等具有很强的激励作用。
(3)实现有中国特色的军人社会保障制度的目标,建立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过程。军人社会保障体系的设置既要考虑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趋势,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军人职业特点、军队职业特点与军队建设的客观需要。
(4)我国军人社会保障制度是解放后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其保障内容、保障标准和保障方式都是与时俱进的。从改革的取向看,我们将设立专门的军人社会保障管理机构,专司军人社会保障的领导、管理职能,并逐步实现军人社会保障的一体化、规范化和社会化。
第16章 残疾人社会保障
(1)残疾人是指身体、智力或者精神状况违反常规和偏离正常状态(相对于当时相同年龄的正常健康状况而言),并非暂时的功能减退,而使其参与社会的能力受到影响的人。(2)残疾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保证有残疾的公民在年老、疾病、缺乏劳动能力及退休、失业、失学等情况下获得基本的物质帮助,并根据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给予残疾人相应的康复、医疗、教育、劳动就业、文化生活、环境等方面的权益保障,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残疾人“平等、参与、共享”的目标的社会保障制度。(3)残疾人社会保障应遵循机会均等原则和特别扶助原则。
(4)残疾人社会保障包括康复保障、教育保障、就业保障、文化生活保障、福利保障和环境保障六项内容。
第17章 员工福利
(1)员工福利是企业基于雇佣关系,依据国家的强制性法令及相关规定,以企业自身的支付能力为依托,向员工所提供的、用以改善其本人和其家庭生活质量的各种以非货币工资和延期支付形式为主的补充性报酬与服务。员工福利可以根据不同标准进行划分。依据国家是否立法强制实施,员工福利可分为法定福利与非法定福利。法定福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要求实施的对员工的福利保护政策,包括社会保险和各类休假制度。非法定福利是指企业自主建立的,为满足职工的生活和工作需要,在工资收入之外,向雇员本人及其家属提供的一系列福利项目。按员工福利的功能划分,可分为以下五类:企业安全和健康福利、企业设施性福利、企业文娱性福利、企业培训性福利、企业服务性福利。
(2)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是员工福利的初建时期,早期的员工福利是从劳工保护、学徒教育和培训开始的。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工资水平不断提高,福利避税的功能日渐明显,诱发了雇主和雇员对福利的偏好,政府也在政策上对员工福利给予优惠支持,为员工福利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促使员工福利在工业国家得以迅速扩展。进入90年代,很多企业重新设计和强化薪酬制度,员工福利在强化企业与员工的感情纽带、吸引和留住优秀员工方面的独特功能被更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福利进入改革和创新时期。
(3)员工福利规划是企业薪酬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结合自己的发展目标以及对未来各影响因素的预测和分析,基于特定的阶段对未来一定时间内员工福利的发展走向和具体路径所做的全面、规范、系统的计划。员工福利管理是指为了保证员工福利按照预定的轨道发展、实现预期的效果而采用各种管理措施和手段对员工福利的发展过程和路径进行的控制或调整活动。
(4)新中国建立后,中央政府非常重视解决群众困难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工作,立即着手就职工的生活福利,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计划经济时期,实行低工资、多就业的政策,职工福利对解决职工生活困难、改善职工生活、促进生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都对传统的职工福利制度提出了挑战,职工福利进入全面改革时期。经过近20年的建设,新型的职工福利制度已经基本成型。
第18章 住房社会保障
(1)住房社会保障作为对市场化住房分配机制的必要补充,是由政府作为责任主体,以解决国民住房困难和改善居住条件为目的,具有经济福利性质的国民居住保障体系。各国的实践证明,谋求政治稳定和社会公平是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原因。
(2)住房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一项政策性、社会性强,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在构建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住房保障需求状况和财政支付能力,必须注重形成保障水平的层次性和保障手段的多元化,必须正确处理住房保障与市场的关系。
(3)根据政府对住房保障的干预程度和市场在住房保障中的作用大小,总体上可以将市场经济国家(地区)的住房保障形式分为政府公房建设模式、住房建设补贴模式及租房租金补贴和购房税收优惠模式。
(4)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经历了起步、全面推进和深入发展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构建了包括住房公积金制度、廉租住房制度、经济适用住房制度、限价商品房制度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这些制度要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加以完善。第19章 最低生活保障
(1)贫困包括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绝对贫困是指维持生存的最低需求品缺乏。相对贫困是建立在将贫穷者的生活水平与其他社会成员的低生活水平对比基础上的,是指比社会成员平均生活水平低的生活状态。在最低生活保障中,一般是指相对贫困,因此,贫困在此是个变动的概念,在制定最低生活标准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2)最低生活保障要遵循以下原则才能建立有效的安全网:保障最低生活需求的原则、普遍性原则、法制化原则、维护个人尊严的原则。
(3)对于最低生活保障的救助形式,西方国家存在两派观点:凯恩斯主义主张的贫困家庭差额补助办法和货币主义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的“负所得税方案”。
(4)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已经进入不断完善阶段,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为适应今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保障标准、配套措施和分类救助、低保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以及社会化管理等方面都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加以完善。
第20章 农村扶贫
(1)农村扶贫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的农村扶贫是指一切以使农村中的贫困户摆脱贫困为目的的社会救助项目,基本上包括救济式扶贫和开发式扶贫两种。狭义的农村扶贫仅指开发式扶贫,即对农村中有一定的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户,从政策、思想、资金、物资、技术、信息等方面给予扶持,使其通过生产经营劳动摆脱贫困的社会救助项目。(2)从国际和国内农村扶贫的经验看,有四种扶贫战略或途径:体制改革推动扶贫战略、经济增长带动扶贫战略、项目开发扶贫战略和区域开发扶贫战略。我国采用的是综合性的扶贫战略。
(3)农村扶贫的方式、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劳务输出、小额信贷、以工代赈等颇有成效。(4)我国农村扶贫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国家扶贫资金、地方配套资金、社会捐助资金、国际组织提供的资金等。
(5)我国未来农村扶贫将主要采取如下措施:继续重点支持发展种养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增加财政扶贫资金和扶贫贷款,改善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组织参与农村扶贫,注重动员全社会帮助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推动农村扶贫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推进农村扶贫的规范化建设。
第21章 法律援助
(1)法律援助是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一种司法救济制度,有利于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司法人权和实现社会的公正,是社会进步和社会文明的标志,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
(2)人在社会中的平等地位受到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及分配制度的制约,而贫富不均的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法律援助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出现的社会福利制度。随着现代社会公平、民主、人权等社会价值观的确立,法律援助日益被政府和社会所重视。(3)中国法律援助产生的基础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虽然发展时间不长,但已显示出其强大的活力。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作为调整法律关系和分配关系重要一环的法律援助取得了显著发展,并逐步与国际接轨。
第22章 社区服务(1)社区服务是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社会基层组织载体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伸延及必要补充。其服务资金采取政府补助、社会集资、个人捐赠、适当收费相结合的办法解决;其组织形式采取政府机构与民间机构相结合,政府指导与民间机构的创造性相结合,专业服务人员与志愿人员、社区居民互相服务相结合;其服务设施按社区实际需要,合理布局;其服务项目以社区居民社会生活需要为目标,实现福利性与服务性相结合。
(2)我国的社区服务内容包括:为老年人服务,为残疾人服务,社会优抚,文化和心理咨询服务,便民利民生活服务等。
(3)社区服务的功能是:补充国家和单位福利的不足,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稳定社会秩序;增进居民医疗保健水平,促进医疗保障事业的发展;实现社会救助,扶贫济困,分担国家的负担,保证社会稳定。
(4)我国发展社区服务的对策是: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提高社区服务的规范化水平;提高社区服务的科学化水平,满足社会多层次的需要;建立和健全社区服务发展基金制度,保证社区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加强基层社区组织建设,优化社区环境;加强社区的社会保障与服务管理工作;加强社区医疗保护和救助工作。
第五篇:本章小结及检测
本章小结
拉马克认为,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达尔文在大量观察的基础上提出自然选择学说,其要点是:生物都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而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要繁衍下去必须进行生存斗争;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并将这些变异遗传下去;出现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被淘太。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微小的变异不断积累,不断形成适应特定环境的新类型。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生物进化的认识不断深入,形成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其主要内容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关于生物进化的原因,目前仍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大量的基因突变是中性的,导致生物进化的是中性突变的积累而不是自然选择;有人认为物种的形成并不都是渐变的,而是物种长期稳定与迅速形成新种交替出现的过程。生物进化的理论仍在发展。
达尔文在科学上的成就得益于大量仔细的观察和严谨的逻辑推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形成是种群遗传学、古生物学等多学科知识综合的结果,数学方法的运用也起到重要作用。
生物进化理论深刻地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界的看法,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奠定了生物学基础,也帮助人们正确地看待自己在自然界的地位,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生物进化理论发展的历史和现状表明,科学的基本特点是以怀疑作审视的出发点,以实证为判别尺度,以逻辑作论辩的武器。科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不断地怀疑和求证、争论和修正中向前发展。
自我检测
一、概念检测
判断题
1.人的某一器官用得越多,就会越发达,反之就会退化;由于使用多少而产生的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
2.生物受环境影响而产生的变异都是不能遗传的。
()3.在环境条件保持稳定的前提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不会发生变化。()4.地理隔离可能导致生殖隔离。
()选择题
1.下列哪项对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影响? A.随机交配;B.基因突变; C.自然选择; D.染色体变异。
答[ ] 2: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以概括为: A.基因突变和重组;
B.自然选择; C.共同进化; D.地理隔离。
答[ ] 画概念图
在下图中空白框和问号处填写适当的名词。
二、知识迁移
1.植物学家在野外调查中发现,在一片草原上有两个相邻的植物种群,它们的植株形态并不相同,花的颜色也不一样,但是,在这两个种群相遇处,它们却产生了能育的杂交后代。你认为这两个不同的植物种群属于同一个物种吗?
2.在20世纪40年代,DDT开始被用做杀虫剂,起初非常有效。若干年以后,人们发现它的杀虫效果越来越差。人们的解释是昆虫产生了抗药性。请你运用本章所学知识,对昆虫产生抗药性作出进一步的解释。
三、技能应用
科学家对某地一种蟹的体色的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不同体色个体的数量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差别呢?请提出假说进行解释。
四、思维拓展
1.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生物,适应能力越强吗?请说明你的观点和证据。
2.与同种或类似的野生种类相比,家养动物的变异较多(例如狗的变异比狼多)。对此你如何解释?
3.有关资料称孟德尔曾经给达尔文写过一封信,信中说明了自己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但是,这封信没有引起达尔文的重视,他甚至都没有将信封拆开。假如达尔文拆阅了这封信,并接受了孟德尔的理论,他会对自己的自然选择学说做怎样的修改?设想你就是当年的达尔文,请给孟德尔写一封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