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服务工作要点
前台工作
1、接待外来人员工作流程
2、前台岗位职责
3、对外卖、快递、广告业务人员的处理
4、建立前台工作日志
5、对纯净水,办公 用品的人员需由保安带领
6、对甲方反映的工程维修投诉的处理,采取首问负责制,派维修单后维修。
7、对报纸、信件、邮件、书刊等的发放
8、早、晚站立迎送工作,并微笑问好或再见
9、不允许在接待处打电话,发信息,发微信,必须调整到震动状态,最好不要带到接待处,不允许在接待处吃东西,喝水,剪指甲,化妆等和工作无关的事情。
10、深色皮鞋高跟、坡跟不低于5cm
11、佩带头花,黑色袜子12、3声之内接听电话,不允许说“喂”,如果内线是“您好”,一楼接待处“您好”!物业办公室接听均为“您好” 物业通话结束后要哦讲“谢谢、再见”等对方挂断后在挂机,如外线“您好,邮政、。。。银行接待处,有什么可以帮助您” 接待外来人员工作流程
1、确认其来意
2、打电话与甲方人员确认其可否进入
3、填写登记表
4、告知楼层房间号并指引上楼
5、记录离开时间
有标准用语,指定语言及回绝语言,如是上述流程有标准话术 需提供甲方办公人员名单及办公电话
此信息需要严格保密,不可告知外来人员,广告业务人员及闲杂人员。
服务质量
1、建立高层领导专属停车位,需配停车牌保安为高层开车门,冬天由前台为领导,开大门,按电梯 并送达办公楼层,开门2人送1人
2、冬天为领导车辆清雪
3、冬天为门把手,楼梯扶手做保暖(金丝绒)
4、建立爱心雨伞,为领导备1-2把稍大一点的雨伞。(紧供甲方人员使用)
5、大门,后门配备热风幕
6、如有需要在大节目发放礼品
7、上午或下午对没有发放的报纸、信件、书刊等规定时间送至办公室
8、建立保安,前台为领导服务时佩带白色手套,以提高服务形象
9、晚XX点定时查楼,关灯确认有无人员后锁门
10、为班长以上员工配工作牌提升服务形象
11、发放《物业满意度调查表》每人1份,半年式1年调查一次
12、电梯的维保电话,及应急预案 温馨提示
1、两侧办公室提示如(601-620)(621-640)
2、《节约用电》《节约用纸》《小心地滑》《节约用电》均需有物业名称体现
3、甲方对洗手间及走廊的灯有什么硬性要求 如随手关灯或只开女洗手间即可,走廊开一部分即可之类
4、在春节、国庆节、劳动节3天以上的假日。为各办公室发放温馨提示,主要内容为关闭及存储,电脑等电子类产品,切断电源,鱼缸的电源,门窗的关闭,并要送上节日的祝福。
5、在地板上打蜡,噪声清洁作业,停水,停电,停暖气时发放温馨提示
6、《请勿吸烟》《禁止吸烟》
公司规范制度
1、不允许除正常休息外的如(1-2)小时的请假,请假均为一整天并扣除当天工资
2、不允许化浓妆、美甲、配带鲜艳,夸张的头饰
3、周一至周五不允许窜休,不允许休息半天
4、请假最多为2天,2天(含2天)工资(当天)发放给替班人员,请假2天以上由总经理批准,并提前一周。(因为替班人员的工作能力有限,肯定会降低服务质量)公司休息时间相当充裕
5、耳环、项链、戒指、手链均不允许(婚戒除外)
6、工装整齐、清洁、不得敞开衣扣穿着。
第二篇:餐饮服务工作要点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要点
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按照县局的总体工作部署,紧紧围绕餐饮业质量提升为目标,抓住预防为主、风险管控和问题导向这一主线,严格落实“四个最严”和“四有两责”要求,努力打造智慧食安手段,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监管措施,全面提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普遍关切,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
全面开展风险隐患大排查,明确餐饮服务单位各环节潜在的安全风险和危害,抓住关键点风险,全力防控食品安全风险隐患。
(一)要逐级制定风险清单。结合实际,广泛研讨,认真梳理,逐级制定餐饮环节风险隐患清单。县局按照餐饮食品安全管理环节和重点领域制定风险清单;各乡镇监管所要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具体内容,并对直管单位逐一制定风险清单;乡镇所要对辖区监管单位逐一调查梳理,列出风险清单,制定防控措施,做到人人有任务、人人防风险。
(二)要按期落实自查自纠。要按照县局的统一部署,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自查管理有关规定,至少每月自查一次,有效开展餐饮服务单位自查
—1— 自纠,抓好整改落实,排除安全隐患。
(三)要排查关键点风险。要结合日常监督检查,以肉及肉制品、食用油、调味料、添加剂、自制饮品、自制火锅底料等为重点品种,以食品原料采购查验、冷食类加工制作、熟食和面点加工贮存、火锅涮菜洗净切配和摆放、热食烹饪中心温度控制、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培训、餐厨废弃物和废弃油脂处理等为重点环节,以节假日、婚丧嫁娶、重大活动等为重点时段,以学校食堂、旅游景区餐饮服务单位、农村集体聚餐等为重点领域,以无证经营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食堂违规承包为重点问题,提早谋划、提前介入、靠前监管、严防死守、管控风险,全面排查餐饮环节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二、破解安全瓶颈,开展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大整治
各乡镇监管所要切实按照《甘肃省食品安全追溯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要求,结合日常监管工作,集中组织开展餐饮环节食品原料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大整治。
(一)要严格执行索证索票制度。要把索证索票作为防控食品安全风险的基础性措施,严格督促餐饮服务单位在采购食品及原料中,必须查验并索取有效的供货方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明及购货凭证,有效落实主体责任。
(二)要深入推进电子追溯。督促中型以上餐饮服务单 —2— 位、学校食堂、集中用餐配送单位将进货查验记录全部录入电子追溯系统。鼓励有条件的小型餐饮服务单位实施电子追溯管理,不具备条件的要建立手工台账,如实记录供货方名称及联系方式、产品名称、生产批号、产品数量、送货或购买日期等内容。
(三)要加强重点品种索证索票落实。对预包装食品及原料必须索取供货方出具的电子一票通;对食用农产品的购进必须索取产地准出证明、市场销售凭证、检验检疫合格证明等资料,食品相关产品、集中消毒餐用具必须索取批次检验合格证明。
三、关注敏感热点,开展餐饮卫生状况大治理
针对群众密切关注和反映较为集中的餐饮服务单位环境卫生状况和餐饮具洗消保洁等热点问题,持续落实“五个必须”治理要求,大力开展餐饮卫生状况大治理。
(一)要抓好人员健康管理。以人员健康管理和防止交叉污染为切入点,督促全员必须全部持证“挂牌”上岗、工作人员必须穿戴洁净衣帽、专间人员必须戴清洁口罩手套,严格执行晨检制度,规范人员健康管理。
(二)要强化环境卫生治理。督促餐饮服务单位美化、亮化、净化操作和就餐环境,保持地面洁净、墙壁和天花板的整洁美观,卫生间不得设在食品处理区且建立清洁制度,—3— 不断规范经营场所卫生管理。
(三)要加强餐厨废弃物规范处置。督促后厨餐厨废弃物盛装容器必须加盖和规范放置,鼓励有条件的加装油烟分离设施,必须与具备资质的无害化处理机构或个人签订餐厨废弃物回收协议,索要相关资质和证件,做好日产日清记录,实施餐厨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避免成为“地沟油”的加工源头。
(四)要持续做好餐用具洗消保洁治理。按照餐用具洗消保洁有关措施要求,持续推进餐用具洗消保洁专项治理,确保大型以上餐饮服务单位、学校食堂、集中用餐配送单位及中央厨房100%采取物理消毒或集中消毒;督促不具备洗消能力的小型餐馆使用合格的集中消毒餐饮具;严格执行消毒剂配用比例和洗消保洁程序,规范化学消毒;保洁柜必须确保正常运行,并加贴消毒记录;加工用具必须实行分类管理和标识管理,包厢杯饮具必须独立消毒保洁。
四、完善阳光操作,推进“明厨亮灶”大提升
针对当前“明厨亮灶”实施中“视频不显示、开放不设防、透明不洁净、改造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切实完善阳光操作措施,推进“明厨亮灶”大提升。
(一)要巩固工作成效。要将“明厨亮灶”纳入许可管理的前置条件,利用新办和换证时机,督促餐饮服务单位进一步 —4— 加强视频展示的应用和实时显示,对开放性厨房规范防尘、防蝇、防鼠和亮化等设施,有条件的鼓励采取透明隔断,不断提升厨房硬件改造和操作加工条件。
(二)要打造“明厨亮灶升级版”。将“互联网+食品安全”理念全面植入“明厨亮灶”工程,积极倡导和鼓励第三方平台的介入,将“明厨亮灶”与信用等级公示、“负面清单”管理、证照信息、索证索票资料、从业人员信息、餐厨废弃物处置记录、法律法规知识、企业宣传信息等整合为一体,在一个终端显示设备上集中进行展示和公示,大力推广“明厨亮灶升级版”。
(三)要开展试点先行。安装使用“明厨亮灶升级版”,要求学校食堂、中型以上餐饮单位与承担重大活动保障任务的餐饮单位全部按装使用。
(四)要制定“明厨亮灶”实施规范。明确开放式、透明隔断、视频传输等形式的标准和要求,提高操作性,去除形式化,增强实效性。
(五)要强化监督落实。2017年将取消“明厨亮灶”实施情况统计上报制度,县局将依据飞行检查和工作督查的结果来判定各乡镇“明厨亮灶”的实施率,有效避免实施率上报虚高的问题,力争在方式方法和实效上实现新的突破。
五、满足普遍需求,实施小餐饮农家乐大规范
—5—
(一)要认真抓好小餐饮登记管理。按照《甘肃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小摊点监督管理条例》要求,严格标准程序,全面开展小餐饮登记备案工作,确保小餐饮无证经营状况明显改善。
(二)是实施农家乐质量提升工程。按照《农家乐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落实农家乐质量体系标准,开展农家乐质量提升工程。
(三)要切实规范经营行为。要组织和督促小餐饮和农家乐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专题培训,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落实主体责任,逐步实现小餐饮和农家乐布局基本合理,设施基本齐全,制度基本完善,安全基本保障的目标要求,切实规范小餐饮经营行为。
(四)要大力推动进场入市。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出台扶持政策,在小餐饮提升改造方面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和政策支持,采取“小餐饮+公司”等模式,通过合理规划、选址建设、选户入驻、规范提升,建设一批小餐饮规范化市场(街、广场),鼓励和引导小餐饮进场入市经营。
(五)要加大整治力度。要按照“许可规范一批、备案登记一批、淘汰取缔一批”的工作思路,强化对小餐饮食品安全综合治理。对食品安全设施极差、基本条件不具备、存在严 —6— 重食品安全隐患的小餐饮,要联合有关部门,坚决予以依法取缔关停,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六)要加大惩处力度。各县市局组织开展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品种及重点时段各类专项整治,严厉整治餐饮环节罂粟壳和工业明胶违法添加、餐饮卫生状况、购进使用假冒牛羊肉等违法违规行为,结合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大整治,对屡教不改、屡说屡犯的,一律依法严厉查处,督促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六、落实属地责任,规范食品安全大保障
落实重大活动食品安全属地监督保障责任,强化督查指 导,严格按标准和程序组织实施,确保全县各类重大活动食品安全。
(一)要完善制度规范。按照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办法,着力构建源头管控、驻点监督、市场整顿、技术支撑一体化的全链条大保障机制,确保各级各类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规范实施。
(二)要强化属地责任。不断强化地方政府负总责、属地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意识,切实落实重大活动食品安全属地监督保障责任,健全完善重大活动食品安全长效保障机制。
(三)要实施智慧监管。将重大活动保障单位采购查验信息、人员体检培训信息、关键场所的视频影像传输与监管
—7— 部门的监管平台进行全面对接,力争实现“机器换人”、层层监督、实时管控、智慧监管,督促接待单位进一步提升改造和规范操作。
(四)要严格标准程序。进一步健立县乡两级有效衔接的联动保障机制,不断强化事前检查评估和督促整改、事中驻点监督和应急管理等工作,努力提高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和能力,确保旅游节、农村庙会等各级各类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任务圆满完成。
(五)要加强督导检查。在各项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中,县局主要在能力提升、业务指导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并对定点接待酒店、农家乐等开展体系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通报和公示,督促辖区落实整改。
七、深化记分管理,实现监管方式大创新
各乡镇监管所要依托“互联网+”技术,树立“互联网+食品安全”的智慧监管理念,所有监管人员必须熟悉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开展网上巡查和问题食品快速锁定,利用互联网进行统计分析,用“机器换人”弥补监管力量的不足,提升监管效能。
(一)要以记分管理为统领。在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等级评定和信息公示中,新许可餐饮服务单位确定为“B”级,日常巡查中一律运用记分管理措施,简化评定程序,—8— 自动升降并生成等级,进行店门口食品安全状况“外置化”和店堂内量化分级等级公示;县局将逐人确定片区,定期开展网上巡查和记分管理,并将巡查结果和记分情况公示。
(二)要以深入推进自查制度为抓手。切实落实网格化监管责任,结合日常巡查和专项检查工作,认真核查餐饮企业自查制度落实情况,对不落实自查要求或问题整改不到位的,一律实施记分管理,从严处置。
(三)要以传唱自律歌为举措。通过灯箱、广告牌和大幅版面印制等方式大力宣传张贴餐饮服务自律歌,餐饮环节关键岗位的自律歌要张贴在对应场所,并督促企业对从业人员利用晨会交班等时间进行传唱和背诵,努力增强从业人员守法意识,自觉规范经营行为。
(四)要以企业约谈为契机。县局将组织各地对辖区实施重大活动保障的所有酒店、重点餐饮服务单位和单位食堂的法人和主要负责人召开责任约谈会,切实强化餐饮服务提供者主体责任意识。
(五)要以体系检查为手段。县局将对承担重大活动保障的重点餐饮服务单位进行体系检查,并公示检查结果;同时对各地承担重大活动保障的重点餐饮服务单位和高校食堂进行不定期抽查检查;体系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一律予以通报。
八、发挥引领作用,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大创建
—9—
进一步巩固和深化示范创建成效,稳步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示范单位创建,确保示范创建活动质量和标准不走样、不滑坡,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一)要开展示范创建“回头看”。为使食品安全示范创建工作不流于形式、不应付达标、不降低标准,今年重点对已开展的示范创建工作进行“回头看”,县局在季度督查中进行抽查复核,对已获评的示范单位进行复核,对标准严重下滑、已不能发挥示范作用的省级、州级食品安全示范单位,要通报取消命名,收回示范单位标识牌。
(二)要持续开展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巩固和持续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创建工作,今年继续开展省级、州级范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和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工作。
(三)要积极开展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强化协调配合,按照县食安办要求,组织做好省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完成创建任务。
—10—
第三篇:2019年纳税服务工作要点
XXX税务局
关于印发《20**年纳税服务中心
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县区局:
现将《2019年纳税服务中心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附件:2019年纳税服务中心工作要点
20**年3月5日
20**年纳税服务中心工作要点
20**年,全市纳税服务工作的整体思路是:按照市局党组“实干创优、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局纳税服务工作部署,结合XXXX实际,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以纳税服务集成化、规范化、智能化、社会化、基础化建设为着力点,规范服务行为,创新服务手段,积极服务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持续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和获得感。
一、推进纳税服务集成化建设
深入贯彻落实简政放权、优化服务有关部署要求,在总结现有服务举措的基础上,注重集成创新,深化整合好的经验做法,最大限度便民利民。
1、深入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根据省局要求,结合XXXX实际,制定“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实施方案,牵头组织开展好20**年“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持续提速减负、创新服务、精准发力,多推便民之举,多施利民之策,以春风行动为总抓手,统筹推进整体服务工作。及时总结、汇编、推广各地典型做法,展现各地工作成效。
2、持续深化服务入鲁民企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继续落实《关于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服务入鲁全国知名民营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创新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率,全力支持民企更好更快发展,促进全市经济创新转型和产业结构优化。开展好领导干部服务非公有制企业工作,用足用好税收政策,不断拓宽服务范围、提升服务标准,为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税收环境。
二、推进纳税服务规范化建设
以贯彻落实总局纳税服务规范和《办税服务厅管理办法》为契机,进一步规范办税服务厅管理,特别是国地税联合办税服务厅管理,促进办税行为和服务礼仪的整齐划一,让纳税人办税更省心、顺心。
4、落实《全国税务机关纳税服务规范》。严抓纳税服务规范3.0版落实,加强纳税服务规范与其他规范、信息系统及多渠道服务的衔接,做到前后台衔接顺畅,实现多渠道同标准处理服务事项,确保一个标准服务纳税人,一把尺子规范征税人。
5、推进办税服务厅规范化建设。全面落实总局《办税服务厅管理办法》,持续开展办税服务培训,科学设置服务窗口,合理配备窗口人员,确保工作规范、有序开展。强化办税服务厅综合管理系统的利用,以智能化、数据化手段管理好办税服务厅,并对工作质效开展科学评价。
6、引进社会力量提升规范化服务质效。做好引进社会力量加强纳税服务试点经验做法的总结、完善和推广工作,在办税服务厅管理、服务规范落实、纳税人学堂建设、涉税业务咨询解答等方面,引入专业机构参与相关管理和服务。
三、推进纳税服务智能化建设
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积极拓宽便利化办税渠道,推进网上办税为主、自助办税为辅、实体办税服务厅兜底的“四位一体”办税模式,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的互补互促。
7、打造综合纳税服务平台。在现有12366系统、网上申报系统、外部网站等纳税服务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优化整合,打造XXXX系统综合办税服务平台,实现实体服务和虚拟服务、线上线下、前台与后台之间的协作联动、融合发展。
8、试点探索“互联网+精准服务”。通过外部网站、手机APP、微信公众平台等方式,实现对纳税服务诉求的快速响应、咨询问题的智能解答、涉税信息的一户式查询、涉税事项的提醒预警、办税资料的预审预约、遵从信息的动态推送等“一对一”精准服务。
9、积极开展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通过网上办税平台、移动办税平台、自助办税终端等渠道向纳税人提供24小时自助办税服务。探索利用银行、社区、街道等网格化网点,进一步延伸自助办税服务。探索丰富自助设备的服务功能,做好系统及设备的维护更新,确保操作顺畅,提升应用效能,方便纳税人自助办税,分流实体办税服务厅业务量。
四、推进纳税服务社会化建设
充分利用社会组织服务资源,为纳税人提供更多获取服务的渠道,加强部门联合,加大纳税信用结果应用的社会效应,不断拓展纳税服务社会化格局。
10、深化不动产登记与征税业务协同办理。做好省局不动产登记与征税业务联办平台推广应用工作,全面推进此项工作在全市的开展,规范、提升二手房办税服务水平,联合市国土资源部门开展工作督导。
11、强化纳税信用评价与结果运用。强化信用评价基础性工作,做好金三优化版信用等级评价系统的培训、应用。做好纳税信用等级评价工作,4月底前向社会公开A级纳税人名单。完善纳税信用奖惩机制,对纳税人实行分级管理和服务。
加强部门间信用信息交换共享,进一步探索信用等级评价结果的增值运用。继续深化“银税互动”,持续扩大“银税互动”受惠范围。市局与市保险行业协会联合启动“税保合作”项目,以纳税信用数据为基础,坚持问题导向、助力扶贫脱困、携手精准发力,在全省率先实现市级税务部门与市级保险行业协会的联合,扩大“征信互动”信贷产品受益企业的范围,有效改善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12、发挥社会中介作用积极服务纳税人。加强对行政监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力度,深入开展严禁税务机关和人员违规插手涉税中介机构经营活动清查工作。坚持鼓励、引导、培育与规范、管理、监督相结合,做好涉税中介组织行政登记工作,健全涉税中介行业制度,加强行业党建建设,加强行政监管信息化建设。依法依规扶持涉税中介组织自律健康持续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发挥涉税中介组织在优化纳税服务、提高征管效能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五、推进纳税服务基础化建设
加强税法宣传辅导,不断提升纳税人办税能力,促进纳税人自觉依法纳税。加强内部督查管理,提高人员素质,打牢工作落实基础,促进各项服务举措取得实效。
13、建立完善纳税人权益保护机制。加强对纳税人之家等权益保护组织的引导,整合、畅通纳税人投诉渠道,健全纳税服务快速响应机制,建立纳税服务咨询投诉“受理、承办、转办、督办、反馈、分析和持续改进”的一体化流程,对涉及纳税服务的咨询投诉事项,建立咨询投诉反馈机制。委托第三方定期开展满意度调查,对调查结果和投诉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督导落实。
14、加强税法宣传辅导。加强对纳税人的咨询培训辅导,满足纳税人税法知情权。开展以纳税人需求为导向的宣传辅导,借助全国税收宣传月活动,开展税收“大宣传”。不断创新纳税服务宣传方式,充分利用网上和实体纳税人学堂、12366热线、外部网站、微博、微信等渠道做好对纳税人的税收政策宣传、培训、辅导。
15、提升人员素质。加强优秀骨干及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举办纳税服务骨干培训班,组织开展纳税服务业务、技能竞赛,择优参加总局税务系统大比武,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16、加强工作绩效考核和督导。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通过视频监控、电话查访、实地检查等方式,加强对纳税服务工作开展的督查督导。把出现的负面舆情、检查督导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亮点工作纳入绩效考核。召开全市纳税服务专题工作会议,全面总结纳税服务工作成效和经验,分析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部署纳税服务重点工作。
第四篇:2012年行政服务工作要点
2012年行政服务工作要点
为了支持好、服务好区委、区政府“工业强区”战略,进一步优化咸安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经研究,特对2012年全区行政服务工作提出如下要点:
一、加强领导,强化认识
1、积极学习、贯彻《关于深化政务公开加强政务服务的意见》(中办发[2011]22号)文件精神,结合咸安实际,拟发《区委、区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工作的意见》。
2、及时调整区行政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督促未成立行政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乡镇和区直单位及早成立本地本单位行政服务工作领导机构。
3、积极准备好汇报材料,争取一年中有两次以上的机会在区长办公会和区委常委会上汇报全区行政服务工作。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每月要向区分管领导汇报一次工作。
二、创新思路,提升服务
4、积极整合区政府办工业科、咸安工业园协调专班和区行政服务中心三者的人力和行政资源,共同打造咸安区工商业项目“绿色通道”,为咸安招商引资项目和企业提供全程优质高效服务。
5、充分利用区行政服务中心现有场地,争取协调1-2家区直行政审批单位或中介服务机构全进驻,以增加区行政
服务中心大厅人气。
6、深入企业和部门开展专题调研和上门服务。主动和区工业办、区工业园、区经济局对接,保证每月下部门、下企业不少于5次。
7、利用移动、联通、电信的短信平台,每月发布一次行政服务信息,宣传区行政服务中心的职能、开展的工作、收到的效果,以增加人们的行政服务意识。
8、拟开通咸安区行政服务微博,及时把行政服务工作的动态进行反馈,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的舆论和监督。
三、加大力度,规范管理
9、加大日常行政服务工作监督指导力度。督促12家分中心及时上报工作计划、季度工作小结、《行政服务工作月报表》、《群众办事记录》等材料和报表。
10、积极沟通部门主要负责人,进一步加强行政服务分中心的软硬件建设,推动行政服务规范化建设上台阶。
11、明确责任,确保每季度一期信息、一期通报、一篇调研文章的基本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12、积极争取政府支持,早日建设咸安区电子行政审批系统、电子监察系统、行政服务门户网站。
13、积极参与、监督企业费收中心与相关企业签订费收合同行为,保障“一费制”企业切实享受到政策优惠。
四、严肃查处,净化环境
14、加大经济环境建设投诉案件查处力度,全年查处投诉案件不少于2起。
15、主动走访企业,积极开展行政服务满意度抽样调查,及时协调政企关系,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五、提高素质,全面发展
16、深入开展“治庸问责”活动,促进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人性化的提高。
17、不断规范、完善党建、综治、庄重、保密、普法等共性工作的开展,积极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临时性工作任务。
18、有计划地开展政治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全体行政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
2012年3月6日
第五篇:民政服务工作要点4篇
第一篇
2014年全市老龄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快老龄事业发展的意见精神,围绕市七届三次党代会、七届四次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创新思路、健全机制、狠抓落实,巩固基层老龄工作,营造浓厚的敬老爱老氛围,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努力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为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促进老年人合法权益更有保障
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强化全社会依法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识,组织、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做好老年人权益保障工作。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监督检查,促进老年优待政策的全面落实和各项任务目标的全面完成。着力落实好老年人在享受医疗、公共交通等方面的优待措施。加强老年维权平台建设,建立健全市、乡、村三级维权服务组织和法律援助组织。深入开展老年法规进社区活动,切实提高老年人自身维权意识。把高龄老年人、失能老年人和行为能力不健全的老年人作为维权服务和社会保护的重点,加强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司法救助。重视做好涉老纠纷调解处理和老年人信访工作,畅通老年人诉求渠道,妥善解决老年人反映的各类问题。
二、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更具活力
大力推进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建设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加快构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发展家庭托老所、社区养老院等小型化养老机构。落实养老机构建设补贴、运营补贴政策。大力推进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短期托养、膳食供应、健身娱乐等服务。巩固和完善现有机构,建立运营和管理长效机制。
三、促进老年群体共享更多实惠
全面落实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确保城乡老年居民及时足额领取基础养老金,实现老有所养。不断完善老年社会福利制度,深入推动老年人生活救助金制度,逐步提高救助标准;认真落实好老年人医疗保健制度,提高老年人医疗保健水平;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城市“三无”和农村“五保”老人供养标准增长机制;全面实施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扎实做好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的落实。
四、促进老年文化事业更加繁荣
以村(社区)老年文化场所建设、基层老年文体活动组织建设为载体,促进老年文化建设实现新发展。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方式,鼓励老年人成立文体社团组织,参与社团发展,规范管理服务;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配套完善老年文体活动设施,强化城乡统筹的老年公共文体活动阵地建设;加强老年文体活动的组织引导,组织开展好老年文化艺术节、老年人运动会等文体活动;鼓励发展老年文化产业,开发老年人文化用品、旅游产品等,努力实现文化惠老目标。
五、促进敬老舆论氛围良好形成
充分发挥报刊、电视、网站的作用,进一步加强新闻媒体对老龄工作的宣传报道,拓宽宣传领域、增强宣传实效;不断加强敬老道德教育,深入开展“敬老月”活动,积极做好庆祝“老年节”组织工作;加强对老龄问题的调查研究,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积极开展敬老爱老主题教育、“敬老文明号”创建活动;大力宣传老年政策法规,宣传人口老龄化形势,宣传尊老敬老助老和老有所为的典型事迹。引导社会各界为老年人办好事、做实事。
六、促进基层老年人协会更加规范
进一步建立和健全老年人协会组织,力争2014年所有村(社区)均规范建立老年人协会,并经常性开展活动。各级老龄工作机构要根据本地实际,加强对基层老年人协会的指导,健全组织网络,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一是要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检查协会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发现典型、培育典型、总结经验、推广成果,充分发挥老年人协会先进典型的示范导向作用。二是要建立加强老年人协会工作的激励机制,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定期评选表彰先进老年人协会和先进老年人协会会长。三是积极为老年人协会的发展创造条件,切实帮助老年人协会解决困难,不断推进基层老年人协会规范化建设,为推动全市老龄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作出贡献。第二篇
2014年,全市民政工作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七届三次党代会、七届四次人代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以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创新相关社会治理体制为重点,以落实完善相关法规政策为着力点,以建设为民务实清廉的民政机关及干部队伍为保障,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落实民政事务精细化管理措施,加快建设创新务实现代民政,全面提升民政工作科学化水平,切实发挥民政在社会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努力为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
一、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提升社会福利水平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社会力量在发展养老服务业中的主体作用,全面加快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大力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及市政府《关于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积极推进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创建工作。贯彻实施《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和《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完成全市养老机构的许可登记工作。完成市社会福利院扩建工程,实现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开展“规范服务年”活动,积极争创省养老服务四星级机构,发挥好示范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鼓励发展家庭托老所、社区养老院等小型化养老机构。加强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指导和监管,促使其规范、安全运营。大力推进城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建设,巩固和完善现有机构,新建40个以上,建立运营和管理长效机制。以村(社区)老年人协会为依托,开展居家养老“邻里守望,相助老人”帮扶照料活动。抓好高龄老人生活补贴制度的落实。
(二)提升孤残儿童保障水平。完善孤儿保障制度,及时足额发放孤儿基本生活费,规范弃婴收留行为。加强对孤儿养育情况的监督检查,建立大龄孤儿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机制。加强儿童福利信息系统建设,实行孤儿保障信息化管理。依托市社会福利院建立相对独立的儿童福利设施,设立市儿童福利指导中心。继续实施“残疾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和“脑瘫儿童康复训练计划”,提高孤残儿童医疗康复保障水平。开展“孤儿成长快乐行”志愿服务活动,让孤儿得到更多社会关爱。
(三)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深入贯彻慈善事业“十二五”指导纲要,大力弘扬慈善精神,培育发展慈善组织。制定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和各类组织机构参与慈善事业的政策,多种渠道募集慈善资金。创新“慈善超市”建设,积极开展慈善助困、助医、助学活动。
(四)加强福利彩票发行管理工作。贯彻落实《彩票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福彩影响力。加强业务培训,提升销售人员素质。积极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量。做好“中福在线”申办工作,争取尽早开业销售。力争全年销售3100万元以上。
(五)依法促进福利企业健康发展。严格依法认定福利企业资格,依法开展福利企业年检工作,加强日常监管,督促福利企业加强规范化建设,切实保障残疾职工合法权益,推动福利企业健康发展。
二、实施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改革,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坚持积极引导发展、严格依法管理的原则,改革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强化监管能力,优化发展环境,加强自身建设,建立健全完善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六)推进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对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搞好行业协会与主管单位脱钩工作,推进政社分开。推动和配合有关部门出台政府转移职能目录、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目录、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的社会组织目录,推行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
(七)积极培育社会组织发展。适当降低社会组织准入门槛,简化审批流程,提请市政府出台扶持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积极引导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的职能,承接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的社会服务。联合相关部门,大力扶持建立社会事务类、公益服务类、文化体育类、维权类社区社会组织,每个社区(村)发展3-5家社区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
(八)加大社会组织监管执法力度。建立完善社会组织重大活动报告和信息公开制度,指导社会组织建立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法人治理机制,强化自律管理。抓好社会组织检查和等级评估工作。开展社会组织专项治理工作,依法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行为和非法社会组织的活动,提高监管效力。
三、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民生保障水平
扎实开展“社会救助管理创新年”活动。坚持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准则,规范管理、提高标准、拓宽领域、创新方式,着力构建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制度相衔接、日益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促进社会救助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九)强化城乡低保规范化管理。深入贯彻国发〔2012〕45号文件和国务院即将出台的《社会救助管理暂行办法》,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城乡低保标准,不断提高补助水平。强化乡(镇、街道)低保入户调查和审核认定主体责任,规范审核审批程序,坚持城乡低保复查和定期报告、定期核查等制度,加大公开公示力度,切实形成“保障对象有进有出、补助水平有升有降”的动态管理机制。完善申请救助家庭户籍、车辆、保险、存款和有价证券等信息共享机制,全面开展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巩固完善“诚信低保承诺”和“近亲属享受低保备案”制度,不断提高规范化管理水平。
(十)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水平。依法制定并公布农村五保供养标准,落实乡镇人民政府对农村福利院的主体责任。以农村福利院星级管理为抓手,大力开展“乡村幸福大家园”共建活动,提升农村五保对象的幸福指数。加大农村福利院危房改造力度,提升农村五保供养能力,满足五保对象自愿集中供养需求,确保集中供养率不低于50%。着力加强农村福利院内部管理,选好配强院长,配足工作人员并落实好工资待遇。探索开展农村福利院社会化代养服务,规范收费标准,确保服务质量,壮大院办经济,提升供养水平。落实分散供养五保对象照料监护责任。
(十一)做好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工作。认真贯彻国务院即将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的意见》,修订完善医疗救助办法,扎实做好低保对象住院救助和其他对象重特大疾病救助工作,适当提高救助比例。继续资助低保对象参合参保,加大重度精神病患者医疗救助力度,优化申报审核审批程序,完善“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认真贯彻国务院即将出台的《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意见》,修订完善临时救助办法,适当扩大救助面,提高救助标准,扩大乡(镇、街道)临时救助权限,提高临时救助的时效性和可及性,保障遭遇突发性、临时性困难和支出型贫困家庭的基本生活。积极做好城市低收入家庭核实认定和精减退职40%救助工作,四、全面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保障优抚对象基本权益
积极适应国防现代化建设和军队体制编制调整需要,加大优抚安置军休工作创新力度,推进优抚安置服务体系建设,保障优抚安置对象基本权益,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十二)落实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政策。健全安置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的领导。认真宣传贯彻《退役士兵安置条例》和《省退役士兵安置办法》,依法保障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稳定就业。按照“政府主导、个人自愿、城乡一体、免费参加”的原则,扎实抓好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有培训意愿的退役士兵参训率达到100%、合格率达到95%以上,就业率达到85%以上。协调有关部门,落实自主就业退役士兵扶持就业政策,积极扶持退役士兵就业、创业。
(十三)提升双拥优抚工作上水平。落实好各项优抚双拥政策,进一步提高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创新优抚服务管理机制,在各乡镇建立“优抚之家”,实施优抚对象联络员制度,将服务优抚对象的平台延伸到基层,实现优抚对象的事情在“家门口”办理、复退军人的矛盾在基层化解。深入开展“关爱革命功臣、情系基层官兵”和各项军民共建活动,抓好“情暖功臣”服务品牌建设,着力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三难”问题。推进优抚信息规范化管理,做好重点优抚对象二代身份证信息采集认证和新式《烈士证明书》、《残疾军人证》换发工作。健全完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短期疗养制度和现役官兵立功受奖奖励制度。
(十四)加强优抚事业单位建设。加强烈士褒扬工作,维修扩建市烈士陵园,保护好零散烈士纪念设施。全面落实军休人员政治、生活待遇。深入开展军休干部管理机构服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抓好军休文化品牌创建,丰富军休文化内涵,实现军休干部服务“六个老有”目标。
五、加强城乡社区建设,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体制
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以加强社区党建为引领,以创新社区管理体制为动力,以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努力构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平台,推动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切实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十五)深化基层群众自治实践。依法按期组织开展第九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村干部队伍。扎实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示范创建活动。强化村级民主监督工作,健全和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制度和机制。
(十六)推进城乡社区规范化建设。积极争取社区建设项目资金,加大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投入力度,推进社区规范化建设。推进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创新,将网格化管理与城乡社区自治有机结合。积极培育和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推行社区志愿者注册制度,建立社区志愿服务记录制度,开展“幸福家园”创建活动,努力增强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
六、增强综合减灾救灾能力,提升灾害应急救助水平
坚持预防为主、未灾先行、闻灾速动,不断增强自然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和救灾应急物资供应保障能力,强化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时效,切实保障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
(十七)健全减灾救灾工作机制。完善市、乡、村三级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体系,健全防灾、救灾组织指挥系统,形成重大自然灾害灾情会商机制和应急联动机制。完善灾害救助资金物资保障机制,探索灾害救助标准化管理办法,确保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十八)提升灾情报送管理水平。建立乡镇网络报灾信息平台,完善市级灾情监测、预警、评估和信息发布系统。执行灾情2小时初报、重大灾情直接上报、24小时零报告和灾情台账管理制度,做好灾情会商核定和对外发布,确保灾情信息初报及时、核报准确、评估科学、发布规范。
(十九)加强防灾救灾能力建设。发挥市减灾委的统筹协调作用,健全成员单位联动机制。选编重大灾害救助案例,做好灾害信息员培训轮训工作。组织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普及防灾减灾知识,积极创建全国、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增强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七、稳步推进殡葬改革,规范专项社会事务服务管理
坚持服务和管理并重,推动专项社会事务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提高专项社会事务服务管理能力和效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
(二十)着力推进殡葬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制定出台推进殡葬改革的系列文件,积极稳妥地推行火葬,改革土葬,规范安葬方式,倡导生态节地葬法、绿色低碳祭扫,文明节俭办丧事,引导树立文明新风。推进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引导陆城城区居民死亡集中到市殡仪馆办丧事,加强市殡仪馆服务规范化建设,着力提高服务水平。实施惠民殡葬政策,实现殡葬基本服务均等化。
(二十一)加强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和救助管理服务网络。增设社区救助点,发挥社区早期发现和源头救助的作用。对流浪未成年人实施重点保护,确保城市街面无流浪未成年人。综合利用多种方式,做好流浪乞讨人员回归安置工作。新建市救助管理站站房,提升救助管理服务水平,争创国家三级救助管理机构。
(二十二)提升婚姻收养工作水平。坚持依法登记,完善信息化建设。加强登记员队伍建设,规范登记服务,保证婚姻收养登记合法、规范、便民。继续争创全国3a级婚姻登记机关。
(二十三)加强区划地名管理。加强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设,完善居民地地名管理工作机制,及时做好城镇道路命名更名及设标工作。组织实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推进地名文化和地名信息化建设。按时完成边界联检任务,创建平安边界。
八、推进综合能力建设,提升工作精细化管理水平
转变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市场参与的工作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务实现代民政,努力开创民政事业发展新局面。
(二十四)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紧密结合民政工作实际,坚决反对“四风”,确保在增强群众观念、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解决突出问题上取得实际成效。建立民政干部密切联系群众、高效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
(二十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和市委二十二条意见等规定,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突出问题和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严格执行“三短一简”规定,切实改进文风会风,积极打造高效快捷政务环境。
(二十六)推进民政法制建设。深入研究当前民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在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养老服务快速发展、社会救助制度建设等领域加大调研力度,有计划、高质量地制定规范性文件。规范行政执法工作,加强行政执法监督。深化行政审批制定改革,严格执行“三集中、三到位”,规范行政审批行为。继续组织实施民政系统“六五普法”规划,做好民政法规宣传贯彻工作。(二十七)加快信息化建设。适应民政管理与服务现代化和专业化要求,加强民政政务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民政公信力。加快政务信息化建设和民政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健全民政基层情况数据库,加快推进民政综合信息服务与人口、社保、医保、工商等各类信息资源共享,有效满足社会公众需求。
(二十八)扩大民政宣传。及时宣传反映民政工作的新成就新亮点,加大对民政系统服务品牌建设、典型人物和事迹的宣传力度,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深化“民政为民1+n直通服务”、“感恩厉行”文化、“乡村幸福大家园”等特色品牌建设,提升内涵和品质,扩大民政社会影响,凝聚民政事业改革发展正能量。
(二十九)强化民政事务精细化管理。深化实施绩效管理,修订完善《市民政局绩效管理考核评价办法》。按照“服务零距离、问题零容忍”要求,规范民政工作运行机制,优化民政窗口单位服务,强化民政资金管理,加强民政机构安全运行,加大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整治力度,全面提升民政工作精细化和科学化水平。
(三十)扎实做好综合性工作。抓好党务政务公开、综治信访维稳、计划生育、建议提案办理、计划财务、档案、后勤保障、机要保密、统筹共建和工青妇等各项工作,促进民政事业全面发展。第三篇
按照衡量尺子严、查摆问题准、原因分析深、整改措施实的要求,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
一、对照检查材料的内容要求
(一)局党委班子的对照检查材料重在剖析班子“四风”方面的问题及其具体表现、典型事例,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上级党组织、督导组点明的问题作出回应。同时,要对整治工作、生活中的不正之风情况进行对照检查,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服务进家门的问题进行查摆剖析,研究提出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的思路和措施。
(二)局领导班子成员及党员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1.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办法》、转变作风方面的基本情况。主要对个人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省委六条意见、市委二十二条规定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省<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实施办法》情况进行概述,重点讲个人态度和落实情况。其中遵守政治纪律的情况还要查找存在的不足。
2.“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此部分为对照检查材料的重点,应详写。要按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个方面,逐项列出突出问题的具体表现、典型事例,问题主要是聚焦“四风”,聚焦自身,切实把自己摆进去,符合自己的岗位特点,符合个人的实际情况。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和上级党组织、督导组点明的问题要明确作出回应,班子成员要对选人用人情况、“三公”经费支出、职务消费、人情消费、公务用车、办公用房和住房、家属子女从业等情况逐一作出说明。对是否存在把作风建设同推动改革发展对立起来,消极对待作风建设新的规章制度,“为官不为”的问题进行检查。普通党员重点要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和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服务进家门的问题进行查摆剖析。没有问题的进行明示。
3.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要深挖问题根源,重点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修养、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按照“三严三实”要求,开展“六查”,查修身严不严、查用权严不严、查律己严不严,查谋事实不实、查创业实不实、查做人实不实,对“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深刻剖析。根据中央领导讲话精神和有关文件要求,对形式主义的问题,重点从主观主义、功利主义上认清实质,从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上深挖根源;对官僚主义问题,重点从封建残余思想上认清实质,从官本位思想严重、权力观扭曲上深挖根源;对享乐主义问题,重点从革命意志衰退、奋斗精神消减上认清实质,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深挖根源;对奢靡之风问题,重点从剥削阶级思想、腐朽生活方式上认清实质,从思想堕落、物欲膨胀等方面深挖根源。
4.今后的努力方向和措施。要明确努力方向,制定具体可行、便于操作、务实管用的措施,列出时间表、路线图,明确整改时限和相关责任,不喊口号、简单表态。对于教育实践活动中所征求到的问题和意见建议以及自己查找的“四风”方面突出问题,整改措施要作出回应。一些不便在对照检查材料中写明的问题,可另写专题材料。
二、关于撰写及审阅对照检查材料
1.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局党委班子的对照检查材料由局党委书记亲自主持起草、集体讨论。每名党员都要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严禁抄袭照搬。对照检查材料要直奔主题,直面问题,不能写成工作总结。
2.局党委班子及班子成员的对照检查材料,经局党委书记审核后,报督导组审核,并报市委审定。局党委班子的对照检查材料在报督导组审阅前,要提交局党委会议审议通过,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并征求意见。局党委班子及党委书记的对照检查材料先经市委督导组审阅,再报联点市委常委审阅,交市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市委书记审定。
3.对照检查材料对查摆问题不全面不深入、没有列出具体表现的,剖析原因不透彻的,整改措施没有回应问题、操作性不强的,要督促修改或者退回重写。第四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和实现“三个最大化”为目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紧紧围绕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汇集各方力量,整合有效资源,切实办好十件惠民实事,让人民群众从中真正受益,努力为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二、活动内容
㈠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以我市城乡居民上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基数,调整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相应提高补助水平。
㈡加大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力度。资助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对象全员参加居民医保或“新农合”,对大病住院治疗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救助比例达到60%以上。
㈢免费救治特困家庭重度精神病患者。集中收治60名以上困难家庭中的重度精神病患者,并免费提供一年的门诊用药。
㈣资助低保家庭子女上学。对城乡低保家庭的大学生、高中生分别给予每月200元、100元的生活补助。
㈤选送患病重点优抚对象集中治疗。选送70名以上患病的重点优抚对象免费到市优抚医院集中治病疗养。
㈥开展退役士兵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凡2013年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自愿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的,全部实行免费培训。
㈦帮助困难优抚对象改善住房条件。筹集资金帮扶30户以上住房困难的农村重点优抚对象新建或改造住房。
㈧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服务。再新建40个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
㈨实施惠民殡葬。免除全市城乡低保、城镇“三无”、农村“五保”和重点优抚对象的基本殡葬费用。
㈩大力实施“慈善救助”。多种途径募集慈善资金,开展“慈善助医”、“慈善助学”以及“酷暑送清凉”、“寒冬送温暖”活动。
三、活动要求
㈠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单位要把活动纳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精心谋划,周密部署,认真组织实施。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主动研究解决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㈡明确工作责任。市局将把十件实事的任务和要求逐项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局机关科室和直属单位。各地各单位要根据下达的任务和要求,结合各自实际,细化分解责任,落实具体责任人。要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㈢凝聚各方力量。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争取相关部门的配合,充分调动和挖掘社会各方面力量,为活动扎实开展创造有利条件。要把现有政策和人力、物力资源捆绑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效应。要进一步探索为民服务的有效方式和途径,形成活动与民政工作有机互动、互为促进的良好局面。
㈣加强活动宣传。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在活动中一心为民、倾心履职的先进典型,推介活动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营造爱民惠民的良好社会氛围,树立民政部门为民、亲民、利民的良好形象。
㈤完善监督考评。市局将采取分类指导、全程跟踪、分段督查的办法,对各部门和各有关单位的工作进行督导。建立有效的管理监督和考评机制,将实施十件惠民实事纳入机关绩效管理和乡镇民政工作目标管理,确保活动顺利推进和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