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毕节试验区精神之花飘香全国
毕节试验区精神之花飘香全国
‚毕节试验区以‘三大主题’为引领,推动了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毕节奇迹’。‛
4月8日,毕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胡吉宏应邀在北京市怀柔区全国宣传干部学院举办的2012年全国文明办主任培训班上,向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文明办主任、文明委负责人、文明联盟网站负责人等200多人作了题为‚以构筑毕节试验区精神高地为统领、全方位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经验做法。此次培训班将分三期进行,共有750余人参加,毕节市每期都将作经验交流发言,把毕节经验推向全国。
1988年,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23年来,毕节试验区生产总值从17.8亿元上升到745亿元,增长4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82元上升到4300元,增长23倍,全市经济总量、财政收入等由全省倒数第一跃到全省第三。在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的同时,与试验区改革发展共融共生的精神文明取得了长足进步,培育出大方县黄泥塘镇、金沙县板桥村等一批全国文明村镇,培育出阿里木、徐本禹等一批全国道德模范和‚感动中国人物‛,培育出黔西县解放村等一批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和魅力乡村。
日前,来毕考察农村精神文明的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民说:‚毕节人真了不起,在这么贫瘠的土地上,盖这些漂亮房子,简直是创造了人间奇迹。‛
“苦干、求实、敢闯、奋斗”,围绕试验区改革发展,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思路。海雀村是赫章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海拔2300米,是贵州省一类贫困村之一。
‚3个村民组11户农户,家家断炊;苗族老大娘安美珍一 1 家4口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炊5天……‛20多年前,新华社记者刘子富的一篇报道,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中央书记处书记习仲勋同志作出重要批示,时任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深入海雀村实地调研。
这就是当时毕节的全面、真实写照,它正受到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严峻挑战,集‚老、少、边、穷、岩溶‛等高原贫困山区特征于一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地方‛。
20多年来,海雀村干部群众在‚三大主题‛引领下,发扬‚早晨出门天不亮,夜晚归来月亮上‛精神,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奇迹般实现了嬗变:农民人均纯收入从33元猛增到4670元;森林覆盖率从5%飙升至67.3%;人口自然增长率2‰,各项社会事业齐头并进。
海雀村的嬗变是试验区‚三大主题‛的生动实践。科学发展24年,毕节试验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吃水不用抬、烧火不用柴、走路不湿鞋、家家用上卫生厕‛。走进黔西县洪水乡解放村,山水相畔、绿树成荫,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别墅小洋楼隐现其间。
‚现在,我们农民人均收入达5680元,2011年荣获第三批‘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被国家农业部授予‘2011中国最具魅力十大休闲乡村’称号‛。解放村村支书史洪俊自豪地介绍。
这只是现在毕节科学发展、加速发展其中的一个亮点。毕节正与贵阳、遵义一起成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金三角‛,正储力待发,争取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着眼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只争朝夕,埋头苦干;立足毕节客观实际,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改革创新,大胆实践,敢闯敢试;弘扬奋斗精神,百折不挠,坚忍不拔‛。贵州省委书记粟战书对试验区23年来科学发展的新经验、新精神进行高度的理论概括。毕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试验区的改革发展,以构筑试验区精神高地为统领,推动文明创建与试验区经济发展并进,与试验区社会发展共生,与试验区改革发展同行,把试验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走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路子。
“文艺宣传队、文化乐园、文明乡风”,以试验区精神高地为统领,打造农村精神文明品牌。‚生态家园建设好,齐往小康路上跑;民居变成别墅型,家家户户笑盈盈……‛这是金沙县平坝乡双兴村文艺宣传队自创的顺口溜《赞颂新农村》。
近年来,金沙县活跃在田间地头的124支农村文艺宣传队和4000多名宣传队员,紧紧围绕‚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要求,创新了‚农民写、写农民、农民演、演农民,农民看、看农民‛模式,把党的农村政策形象生动地宣传到千家万户,还走进了中央电视台,赢得了群众的广泛支持。
‚全市建成村级图书室、文化室3000多个,生态小公园130个,文体小广场500个,组建农村文艺宣传队1200支,建成206个乡镇综合文化站,组建40余支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
毕节市以‚五园新村‛为载体创建文明,打造的农村‚文化乐园‛,为群众提供了学习知识、休闲娱乐、锻炼身体、交流信息的舞台,使农民的精神家园万紫千红、繁荣和谐。
在‚宜居‛上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社会事业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平安和谐创建、基层民主建设‚五大工程‛;在‚宜业‛上大力实施产业增收致富、创业劳动就业、创业环境优化‚三大工程‛,最终达到‚群众满意‛。
毕节市以创建110个‚幸福小镇‛为基础,以‚宜居、宜业、群众满意‛为标准,展示毕节新农村的时代精神和良好风貌,打造农村‚文明乡风‛,使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迈上一个新台阶。
毕节市牢记‚作示范、探路子‛的使命,以试验区精神高地为统领,打造农村‚文艺宣传队‛、农村‚文化乐园‛、农村‚文 明乡风‛三大品牌,以品牌搭台子、建路子、起场子,着力提高农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丰富发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增强试验区改革试验的精神力量。
机关单位帮建‚五园新村‛,积极在农村开展‚四帮四促‛和‚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企业与村共创‚和谐新村‛,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学校与村共建‚文明新村‛,发挥学生‚小手拉大手‛的文明传播作用,毕节试验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之花处处绽放。
“大投入、广参与、全覆盖、新机制”,彰显特色经验,助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科学发展的致富田园、循环发展的生态庭园、布局规范的特色庄园、繁荣发展的文化乐园、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
毕节市推出覆盖3605个行政村的生态文明家园‚五园新村‛建设,现已投入资金57亿元,集中力量推进550个‚五园新村‛建设,基本建成124个‚五园新村‛精品示范村,累计完成‚黔西北民居‛建设近80万户。
省二类贫困乡镇的威宁县迤那镇,仅用一年时间,累计引进、落实产业扶贫项目达231个,协调落实项目资金5亿多元,使农民人均纯收入高达5600元,6158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
威宁迤那镇成功扶贫模式,提振了干部群众扶贫攻坚、脱贫致富的精气神。
全市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对帮扶,探索出‚资源整合、项目共建、资金捆绑、各计其功‛的创建方式,采取‚结对帮扶认新‛、‚爱心捐助扶亲‛、‚寻求致富路子帮亲‛等措施,把项目、科技、法律、卫生送进广大农村。
目前,全市各级职工通过结对帮扶,共提供项目支持2472个。
织金县熊家场乡在生态文明家园建设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进程中,充分相信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在政府投入1000 成万元的支持下,群众自筹资金3000多万元,群众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参与城镇经济开发,主动组织拆迁房屋,建立议事会、理事会、监事会推进自治管理,使群众真正成为创建的主角,共享发展成果。
近年来,毕节市各级党委政府创造性地出台了以农村生态文明家园建设、‚五园新村‛建设、特色小城镇建设、幸福小镇建设等为载体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性的文件1000多份,通过财政杠杆,撬动农村群众投入、社会帮扶投入,有效凝聚各方面力量,整合各方面资金建设精神文明家园。
毕节市还建立完善了城乡互动、工农互补机制,促进了文化下乡与文艺进城的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促进了企业带动农民闯市场与农民建设企业优势互补,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结合。
建立完善擂台比试、排名推进机制,把文明创建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重要内容,在乡镇组织开展‚比发展、比服务、比卫生、比秩序、比乡风、比和谐和评先选优‛竞赛活动,激发了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建立完善统筹协调、集合发展机制,促进了社会力量、群众力量、市场力量的有效投入,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推动办实事、办好事与提素质、振精神的有效融合,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水平的整体提升。
2011年12月20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毕节市的黔西县洪水乡解放村、金沙县岩孔镇板桥村、纳雍县老凹坝乡平寨村、大方县黄泥塘镇、织金县白泥乡5个村镇获第三批‚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鸿图大展势正雄,春风送暖倍添力。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为毕节试验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去年5月,省委省政府新一轮改革发展大会为毕节试验区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今年1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 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为毕节试验区提速转型、赶超跨越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宏伟的目标,精神的高地,十足的干劲,发展的势头。‚毕节试验区正以‘三大主题’理论高地为引领,倾力构筑‘精神高地’;以‘精神高地’为支撑,奋力攀登‘经济高地’,迈向富裕文明幸福的‘生活高地’!‛胡吉宏在全国文明办主任培训班上自信地描述了毕节试验区美好未来。
(执笔:谢中林)
通联:贵州省毕节市委宣传部 邮编:551700 电话:*** 6
第二篇:毕节试验区演讲稿
穿过乌蒙山,走进区
大方县长石镇中心小学 卢雪
我从没离开过 这片我热爱的乌蒙大地 我的一生 注定要献给你 毕节,我的家乡
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穿过乌蒙山,走进试验区
曾经,你是否在织金的迷宫里 找寻过神奇
你是否从总溪河的岸边 追溯到九洞天 杜鹃花姹紫嫣红 请嗅下这花的芬芳 撑开古老的船伐 在流仓河的岸湾 停泊„„
是的,这里,是乌蒙山腹地,这里,是奢香的故土,是丹顶鹤的家乡!可是,你可曾记得,七八十年代,这里,曾经是如何的苍凉:毕节地区,位于云贵高原腹地,全区河谷深切、耕地破碎、植被稀少,人口压力极大,人民穷困程度很深。全区8个县中有5个国定贫困县和1个省级贫困县,贫困人口比例高达69%;全区农民人均粮食不到200公斤,人均纯收入仅184元;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公里218人;垦殖指数高达62.7%,这些数字,还不足以让你触目惊心吗?乌蒙山呵,纵然你有九曲回河,花山鸟界,外人,又如何识得?贫困,犹如一面厚厚的纱,遮了你如花笑靥!幸好,1988年4月,一位伟人,识得了你,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在乌蒙大地展开!是的,20年前的毕节因一场特殊的试验被人们关注——人口膨胀、生态恶化、经济贫困使这个地区陷入了严重的生存困境!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区”后,这个贵州省最贫穷的地区开始了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积极探索。20年的艰苦奋斗,20年的风雨兼程,毕节地区人,终于揭开了乌蒙山层层面纱,使之得以一个崭新的、青春的面貌走进新时期,向世人展示试验区的风采!用二十年的时间 请你记住这个名字 毕节试验区--用二十年的跨越 穿越野鸡河的浮桥 到达贵毕高速 呵,愿七百三十万人民的梦 化作春风 吹过乌蒙山!
你看,眼前的一组数字令人欣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7000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减少近70%,森林覆盖率从15%提高到36%,经济总量增长近14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近11倍,贫困人口从总人口的60%减少到5%。更值得一提的,是试验区整个的指导思想:以经济开发支持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开发。本着这个思想,试验区呈现出:山上植树造林戴帽子、腰搞坡改梯拴带子、坡地种植绿肥铺毯子、山下发展庭院经济抓票子、基本农田集约经营收谷子的“五子登科” 生态建设新模式。从乌蒙山,走进试验区,从贫穷,走进了富裕,走进了繁荣富强!试验区人,正以百分的热情投入到建设毕节、建设家乡的潮流中来,拧在一起,我们就是一道闪电,一束火绳;聚在一起,我们就是整个太阳,整个星空;站在一起,我们就是用心灵结成的信念,一面不倒的墙。我们都是毕节地区人,我们都是试验区的一份子,为了杜鹃花更绚烂,织金洞更迷人,丹顶鹤的舞姿更优美,请你行动起来,使试验区精神不断得到弘扬,其内涵也日益丰富。请你,请每一个试验区人,用我们的忠诚,去构筑试验区兴旺强盛的大厦;用我们的爱,去承载试验区美好的希望!
谢谢!
第三篇:积极为毕节试验区
烤羊肉串的慈善家阿里木捐资助学的典型事例诠释雷锋精神,号召广大青年学子认真积极地学习雷锋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忠于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发扬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发扬雷锋同志“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学习精神,发扬雷锋艰苦创业、发愤图强的奋斗精神,继承和发展志愿服务所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他指出,作为毕节学院青年学子,要根据毕节试验区实际情况,充分展示当代大学生朝气蓬勃、勇担大任的时代气息,做一个光荣的青年志愿者,做一个光荣的毕节学院青年,做一个光荣的毕节试验区青年,积极为毕节试验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建设山水园林宜居城市”做出应有贡献。共青团地委陈咫含老师受共青团毕节地委书记赵永福的委托作了讲话,她鼓励广大青年志愿者积极行动起来为毕节试验区增光添彩。
我是一名北京就读的在校大学生,家乡毕节,了解到毕节一些充满生机的发展,一群站得很高的有识之士正在为它的跨越献礼,希望这样的可敬的人们,带领毕节走出来,走向贵州最前沿,走向全国甚至世界:靠着他的勤劳,刻苦和不改的善良。
关于命名毕节地区第六届“青春献给试验区”十佳青年的决定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99 更新时间:2011-3-1 15:01:57
为进一步感召和激励广大青年投身毕节试验区建设, 推动试验区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树立和宣传具有时代精神、引领社会风尚的先进青年典型,地委组织部、地委宣传部、团地委、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地区广播电影电视局、毕节日报社、地区青联联合开展毕节地区第六届“青春献给试验区”十佳青年评选活动。经各级党政部门、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查和层层推荐、组委会评审、媒体公示等程序,主办单位决定授予王茜、刘丹丹、安东、阮琼、陈大军、杨廷兵、陈光亮、余廷贵、苏涛、周云等十名同志“毕节地区第六届‘青春献给试验区’十佳青年”称号。
这十名获奖青年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努力开拓、扎实奋斗、自觉奉献,在试验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取得了突出业绩,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获奖者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保持和发扬“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再接再厉,为加快毕节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希望全区广大青年以先进为榜样,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建功立业,为毕节试验区实现跨越发展努力奋斗。
主办单位决定授予方勇、许定华、向顺才、张海、罗光昕、金明忠、罗琴、赵云、封玉琴、郭忠杰等十名同志“毕节地区第六届‘青春献给试验区’十佳青年提名奖”。
附件:
1、毕节地区第六届“青春献给试验区”十佳青年名单
2、毕节地区第六届“青春献给试验区”十佳青年提名奖名单
中共毕节地委组织部中共毕节地委宣传部
共青团毕节地委毕节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毕节地区广播电影电视局毕节日报社
毕节地区青年联合会
2011年2月24日
附件1:毕节地区第六届“青春献给试验区”十佳青年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序)
王茜威宁县第四中学副校长
刘丹丹黔西县公安局城南派出所所长
安东 威宁县雪山镇高营村村民
阮琼 纳雍县老凹坝乡党委书记
陈大军 威宁县斗古乡纪委委员
杨廷兵 毕节地区电视台新闻部主任
陈光亮 百管委仁和乡永兴村村民
余廷贵 毕节地区移动通信公司副总经理
苏涛 赫章县珠市民族中学教师
周云 大方县工商行政管理局理化工商所所长
附件2:毕节地区第六届“青春献给试验区”十佳青年提名奖名单(按姓氏笔划排序)方勇 毕节地区消防特勤中队班长
许定华 威宁县报社副社长
向顺才 纳雍县雍熙镇海坝村支书
张海 纳雍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大队长
罗光昕 金沙县清池镇普安村支书
金明忠毕节日报社闻达公司总经理
罗琴 毕节地区烟草公司烟叶营销中心质量总监
赵云 毕节地区公路处副处长
封玉琴 毕节市市东办事处双树社区支书
郭忠杰 大方县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
我们的道德,决不是通往黑三角的船只,决不是飞往黑洞的飞船,它就在我字典上的第399页,它就是明天喷薄升起的太阳,照耀大地,它就是通往成功大门的铺满红地毯的大道,笔直向前,它还是我们在座次每一个人在未来必须长有一个绝对不可缺少的器官,我们应该没有任何借口把它永远当一颗心脏来看待,未来需要你们对于此的承诺,就在此时举起拳头——发誓吧!
我们,正值青春年少,朝气蓬勃
时间:2010年10月1日(星期五)凌晨0:0
1分类:未分类
我们,正值青春年少,朝气蓬勃。
我们,是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是祖国民族的接班人。
但为何我们总可以看见和我们同龄的青少年双眼透出无比的荒凉与绝望:矫健的身资与极不搭调的镣铐连在一起:原本应在爸爸妈妈的疼爱、温暖的学校班集体、朋友的欢笑声中幸福生活成长的,却只能隔着冰冷的铁窗,仰望那天空一角的惨白。
我不忍,也不解,何时我们的青春生活中不再全是五颜六色。
第四篇:毕节试验区调整经济结构新闻稿
“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闯出一条新路子”
—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试点乡镇织金县茶店乡强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5月21日在毕节召开的“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推动大会”精神,织金县茶店乡党委政府制定了茶店乡关于作为推进毕节试验区新一轮改革发展试点乡镇——“调整经济结构、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闯出一条新路子”的专项实施方案,强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工作。
一是明确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提升农业发展理念为先导,以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抓手,以创新农业体制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以招商引资和股份发展为融资渠道,以创新农村土地流转体制机制为手段,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闯出一条新路子,实现茶店乡农民全面奔小康。
二是明确工作目标通过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茶店建设成为全区四个万亩之乡:即万亩金银花之乡、万亩烤烟之乡、万亩果园之乡、万亩无公害优质玉米之乡。努力把茶店建设成人与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社会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试验区“明星乡镇”,在喀斯特地区率先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模式。
三是明确改革内容
(一)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党委 1
政府重要工作来抓,推动农业生产从传统型、粗放型向集约型、规模型、产业型迈进,向特色、绿色、高效发展。在不改变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引入股份制,实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承包经营权和使用权“三分离”模式,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经营管理机构和服务平台。鼓励农户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整合农牧、水利、移民、烟草等涉农部门资金,积极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形成以金银花、朝天椒、烤烟、蔬菜,特色经果林产业为主的 “五朵金花”万亩特色农业示范带,按照面积调集中,品种调优质,模式调优化,生产调专业的要求,因地制宜打造有竞争力、有优势的农业产业大板块基地。
(二)着力推进工业化进程茶店乡作为毕节织金新型能源工业主要规划区(计划投入1800多亿),要积极支持配合做好前期工作,搞好实物指标调查核实,移民搬迁安臵,补偿补助的兑现等工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极力拉动推进城镇化进程。
(三)着力推进旅游业快速发展茶店是一个被洪家渡水库半包围环绕30余公里的乡镇,境内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条件得天独厚。争取上级部门在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的支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旅游开发力度,是茶店乡发展和改革的另一出路,是群众全面致富奔小康的捷径之一。
四是明确措施办法 方案要求要着力加强政策支撑和组织保障。
要求争取上级各方面的政策“绿灯”资金支持,解决经济调整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制定相应扶持措施,争取地县级财政、扶贫、发改、招商、农牧、烟草等单位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强茶店农业产业。明确资金计划落实到点到面,物资明确到村到户,谋划对产业结构调整起到引导作用的项目、为经济发展能够起到支撑作用的项目、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明确形成上下协调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成立茶店乡产业结构调整领导小组,一把手负责牵头,相关部门具体抓落实,21个村联系村领导和包村干部、村干部直接进行实施。县农牧局、县科技局等单位进行业务指导。
五是明确实施步骤一年打基础。2011年通过国家投入、政府配套、企业出资,群众投工投劳出土地,种植大棚蔬菜100亩,韩国朝天椒1000亩,金银花育苗2000亩、种植1000亩,烤烟5000亩,特色经果林5000亩,优质高产玉米10000亩。两年推广搭架子。大棚蔬菜种植增至200亩,韩国朝天椒再增至2000亩,金银花种植增至5000亩,烤烟增至7000亩,特色经果林加强科技管理,第一年实现1000亩鲜果初步挂果。五年惠及所有人户有收入。金银花种植增至10000亩,烤烟增至10000亩,特色经果林加强科技管理,第五年实现10000亩全部挂果。十年全面大见成效、奔小康。到2020年,在茶店乡26000多亩全部耕地、14000亩荒坡荒草地上建成全区四个万亩之乡:即万亩金银花之乡(部分种植在荒坡荒地上)、万亩烤烟之乡、万亩果园之乡(全部建在荒山荒坡上)、万亩无公害优质玉米
之乡。金银花10000亩总产值达3亿元; “金烟花”烤烟种植10000亩,总产值2700万元,利税收入500万元;金果花种植10000亩:鲜果3000亩、年产值810万元,干果6000亩、年产值3600万元,计4410万元;无公害优质玉米10000亩,年产值1200万元。
总计四项总产值38310万元,平均每年除去投入成本15000万元,纯收入23310万元,按照34000人计算,人均年纯收入达到6856元,加上外出务工收入等,力争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确保茶店乡的农民群众全面实现小康。
(杨兴远)
第五篇:毕节试验区区情概要1
毕节试验区区情概要
毕节是1988年6月由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亲自倡导,并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位于贵州省西北部,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赫章、威宁和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7县1市1区、250个乡(镇、办事处),国土面积26853平方公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平均海拔1400米。总人口750多万,境内居住着汉、彝、苗、回、白、仡佬等3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8.2%。毕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均日照1231小时,年平气温13.09℃,年均降水量1129毫米,森林覆盖率40.03%,是夏季最好的避暑之地。毕节是红色热土、革命老区,1935年2月5日,中共中央在云贵川三省交界的毕节市林口镇“鸡鸣三省”村召开了政治局常委分工会议,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在毕节创建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贵州省第一个地下党支部在毕节建立。
试验区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毕节试验区专家顾问组和国家有关部委给予了大力支持,共同推进试验区改革发展。目前,教育部把毕节列为“贫困山区教育改革和发展试验区”;科技部把毕节列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土资源部把毕节列为国土资源管理制度配套改革试点地区;水利部和贵州省签订了重点扶持对口支援毕节水利建设的协议;农业部建立了“农业部、贵州省农委、毕节地区”三方联席会议制度,并把威宁县作为农业部部长重点联系县;国家人口计生委帮助指导毕节“十二五”人口发展规划和人口发展功能区规划;国务院扶贫办在威宁县实施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国家林业局把毕节列为“全国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区”;国家开发银
行率先与毕节建立银政合作;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把毕节列为重点支持地区。
毕节地区优势资源
一是统一战线参与支持毕节试验区建设形成的政治优势。23年来,特别是“4•14”、“6•28”会议召开以来,在中央统战部的牵头组织下,统一战线充分发挥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等优势,通过建立联席会议、实施“同心工程”等措施,使试验区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机遇期。二是“五大资源”形成的组合优势。由丰富的矿产资源(煤:探明储量281.42亿吨,远景储量800亿吨,在长江以南居第一位;磷:探明储量14.96亿吨,在全国也名列前茅;铁:4亿吨,为全省第一,此外还有铅锌、金属镁等30多种)、水能资源(理论储量395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231万千瓦)、风电资源(全区可建150万千瓦级的风力发电场)、生物资源(是全国的天麻之乡、生漆之乡、竹荪之乡、皱椒之乡、核桃之乡、樱桃之乡、马铃薯之乡)、旅游资源(拥有世界最美洞穴“织金洞”、世界最大杜鹃花花园“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世界十佳观鸟地和中国三大高原湿地之一“威宁草海”、世界喀斯特地质博物馆“九洞天”、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一“赫章韭菜坪”、中国十大喀斯特湖泊之一“索风湖”等自然景观。)、人力资源(全区外出务工人员达150万人,每年新增富余劳动力20万人)等形成的组合优势,潜力巨大,商机无限。三是综合性交通形成的区位优势。过去由于交通落后,毕节是边远闭塞之地。现在,国家和贵州省把我区作为重要的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来建设,在我区规划建设的高速公路有1100多公里(包括纵横穿越毕节的杭瑞、厦蓉等国家级高速公路)、铁路1000多公里(包括成贵快速铁路、隆黄铁路等),毕节机场已全面开工建设。2013年可实现通航,3年可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5年可实现“县县通铁路”的目标,从而使毕节成为贵州省第二大交通枢纽和四川连接“珠三角”的最近通道以及“长三角”陆路连接东盟的重要通道。
毕节试验区“三大主题”及其内涵
毕节试验区的“三大主题”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有着其丰富的内涵。
开发扶贫: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选好选准正确的发展方向,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开发路径,整合社会系统(包括城与乡、经济与社会、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等)形成合力,开发人力资源,并与社会资源形成最佳系统,卓有成效地开发优势自然资源,形成人与诸多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夯实全面发展的物质基础,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的奋斗目标。
生态建设:就是整合自然界各子系统,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植树造林、坡改梯、工业企业节能减排等,对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和推进新型工业化,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自然规律为准则,寓生态建设于经济开发之中,以经济开发推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与环境治理并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生态文明的目标。
人口控制:就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包括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
试验区精神的丰富内涵
根据毕节试验区建立之初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精神,结合毕节实际,全区人民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经过长期锤炼和反复提炼,形成了“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毕节试验区精神,有着其丰富的内涵。
坚定信念: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发展大计的指引下,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定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信念;就是要有压倒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决不为眼前的困难所吓倒、所屈服;就是要通过不懈努力,探索出一条
贫困落后岩溶山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成功之路,百折不挠地加快毕节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艰苦创业:就是不等不靠,少说多做,说了就做,做就做好,敢为天下先,善于创造新业绩;就是要正视现实——我们是在全国最贫困的地区搞试验,是在进行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试验,绝不能期望向沿海发达地区那样,经过不太长的时间就能使大家富裕起来;就是要树立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加倍工作,发挥“人一之,已十之;人十之,已百之”的创业精神,开创历史性跨越的新局面。
求实进取:就是要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按客观规律办事,并与时俱进地开展新的试验探索;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实际出发思考问题;就是要坚持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不图虚名;就是要勇于探索,大胆创新,奋力进取,知难而进,坚韧不拔,不要遇到风吹草动就犹豫迟疑,发生动摇。
无私奉献:就是要用富有成效的改革试验实践为岩溶山区乃至中西部陷入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地区人民打破恶性循环探路子作奉献;为长江、珠江中下游这两块中国最具增长活力地区提供生态屏障作奉献。它要求全区各级干部、党员不能贪图享受,想问题、办事情要以大局为重,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求全区各族人民既要以可持续发展观安排生产生活,确立造福子孙后代的奉献精神;又要勇于探索,不以一已之得失为得失,要把推进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与为国家作贡献有机统一起来,确立全国一盘棋的全局思想。
毕节欢迎您
毕节,乌蒙腹地,川滇黔三省锁钥。位于贵州省西北部,地处川、滇、黔三省结合部,东靠贵阳市、遵义市,南连安顺市、六盘水市,西邻云南昭通市、曲靖市,北接四川泸州市,为乌江、北盘江、赤水河发源地。辖毕节市、大方县、黔西县、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赫章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和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等9市(县、区),250个乡(镇、办事处),国土面积26853平方公里,人口700多万,居住着汉、彝、苗、回、白、布依、仡佬等36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28%。
平均海拔1600米,年均气温13.09℃、降雨量1129.04m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素有“天然大空调”之称。
毕节,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夏为梁州献域,殷周至元朝,属古夜郎、罗施等国,明隶属贵州布政司水西宣慰司,解放后设毕节专员公署,1970年更名为毕节地区行政公署。奢香博物馆、可乐遗址(夜郎古都)、彝族大屯土司庄园、黔西观音洞遗址(旧石器时代)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史前文物和建筑群,展示着古人类的历史遗踪、夜郎古国的神秘、水西文化的灿烂。勇开九驿的明初彝族女政治家奢香、报国爱民的清代重臣丁宝桢、李世杰。多彩的民族服饰,原生态的民间音乐,婀娜多姿的民族舞蹈,彰显出毕节试验区民族民间文化的无穷魅力。
毕节,革命老区,红色热土。1934年1月,贵州省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在毕节建立;1935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现毕节市林口镇的“鸡鸣三省村”召开了常委分工会议;1936年2月,红二、六军团在毕节创建了黔西北革命根据地,成立了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组建了全国唯一的省级抗日武装——贵州抗日救国军。夏曦、钱壮飞、吴正卿等和许多红军战士热血洒毕节,长眠在此地。毕节还有5000多名热血青年涌跃参加了红军。
毕节,资源富集,生物多样。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资源40多种,其中,优质无烟煤可开采储量达256亿吨,占贵州己探明的煤炭储量的48%以上,硫铁矿、铁、磷储量居贵州之首。水能理论蕴藏量为222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60万千瓦。生物资源多样。烤烟产量占贵州省的40%以上,是全国四大烟区之一;盛产核桃、茶叶、生漆、油菜、辣椒、大蒜、天麻,杜仲、五倍子等农特产品,享有“中国竹荪之乡”、“中国天麻之乡”、“中国皱椒之乡”、“中国核桃之乡”、“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中国漆城”、“天然药园”之誉。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主要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首——织金洞,被誉为“地球的彩带、世界的花园”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百里杜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原明珠”——威宁草海,集奇山秀水异石为
一体、被称为“岩溶百科全书”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洞天;高峡平潮、古彝圣水——支嘎阿鲁湖;中国十大避暑名山、贵州屋脊——赫章阿西里西山。
毕节,经济发展,社会和谐。1988年6月,胡锦涛同志亲自创建的贵州省毕节地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是科学发展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试验区成立以来,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和试验区专家顾问组齐聚毕节,谱写着新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新篇章。目前,全区电力、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火电和水电总装机容量已达806万千瓦,是“西电东送”的重要能源基地;通信网络遍及乡村,电话网已实现传输数字化、交换程控化和乡乡通;已实现村村通电视,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已向边远山村延伸;贵阳至毕节高等级公路,百余公里,百余座桥,堪称桥梁博物院,创吉尼斯世界记录;已经开工建设的“隆黄”铁路、“厦(门)——蓉(成都)”高速公路、“杭(州)——瑞(丽)”高速公路横穿毕节,即将开工的“成贵快速铁路”以及毕节飞机场的建设,将使我区插上腾飞的翅膀。全区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推进,民族团结和睦,人民安居乐业。据毕节地区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我区已经成为贵州省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