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组织工作实现创新发展

时间:2019-05-15 15:22: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年组织工作实现创新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年组织工作实现创新发展》。

第一篇:2011年组织工作实现创新发展

组织工作实现创新发展

一、超前谋划,稳步推进,圆满完成四级集中换届工作。一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组织领导、超前谋划、政策执行“三个到位”;二是严肃纪律,加大教育培训力度,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三是实现了换届与发展“两不误、两促进”,换届后各级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

二、精心部署、力求实效,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全市共有1万多个基层党组织、19万多名党员参加创先争优活动,共确定活动主题1000多个,活动载体1800多个。为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提供了强大动力,为“经济升级、城市转变”激发了活力。

三、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了新突破。

一是我市共出台并实施6个制度文件,全面推行了业绩公示制。加强领导干部德的考察评价试点工作圆满完成,进一步完善干部考察评价和管理工作机制。二是进一步常态化公开选拔干部推进。三是进一步加大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力度。

四、整合资源、务实创新,各方面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扎实推进。二是人才强市战略

成效明显。三是干部监督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全面推行“一报告两评议”工作、信访举报体系进一步完善等。四是紧紧围绕“十大党建工程”,深入推进“党组织建设年”活动,各级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五是通过积极打造“阳光组工、公道组工、服务组工”。组织部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第二篇: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

改革创新

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组织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组织工作深入开展,我县制定出台了《组织工作目标管理办法》,对全县乡镇(街道)和县直单位实施目标管理,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创新发展和服务科学发展的水平,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了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一是分解工作任务,科学设置分值。县委组织部根据中

央、省、市、县组工会议精神和《省、市组工要点》,结合新形势下乡镇(街道)和县直单位党组织的特点,研究制定了《乡镇(街道)组织工作目标管理评分细则》和《县直单位组织工作目标管理评分细则》,把组织工作细化分解成组织工作(30分)、干部一室工作(18分)、干部二室工作(18分)、干部监督工作(7分)、党员电教工作(6分)、知识分子工作(7分)、办公室工作(25分)和老干部工作(9分),共8个大项 120分;每一个大项根据县委组织部各中心、室自身工作实际,分别包含有不同的小项分值及扣分依据;分值的大小是依据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和日常工作设置的。每年年初,县委组织部适时调整目标管理的内容和重点,寻求抓好组织工作的突破口,把新修订的《评分细则》下发全县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及相关单位征求意见建议,变单向要求机制为互动运行机制,增添了科学性和民主性,组织工作目标管理迈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是加强目标管理,落实责任机制。全县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和县直各单位的组织工作都是有一把手亲自抓,并且明确了副书记或一名党组成员副职分管,负责各项组织工作各项目标任务的贯彻落实,把组织工作目标管理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及时研究制定上报了贯彻落实组织工作目标任务的措施,签订了《组织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县委组织部不定期的到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和基层党组织督促指导工作,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形成了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进一步健全了组织工作责任制,确保组织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三是对照评分细则,严格组织考评。每年年底,由县委组织部组织考核组对各单位进行考核,同时县委组织部各中心、室也进行评比打分。考核组采取“听、查、看、评”相结合,日常考评考评相结合,单向考评与综合考评相结合方法进行考评。“听”,即听取党委对一年来落实工作的自查情况和县委组织各中心、室的意见建议;“看”,即看阅各党委涉及目标考核的相关材料;“查”,即抽查党委下属基层党组织对各项任务和制度的完成情况;“评”,即由考核组对照年初下发的组织工作目标考核内容,逐条逐项进行量化打分汇总,转化成百分制得出最后分数,再考核组核定的分数和县委组织部各中心室的评分按5:5的比例计入总分,按照得分多少确定出优、良、中、差考核等次。

四是科学运用考核结果,建立激励机制。根据考核组评定的等次,县委组织部确定8个优秀乡镇(街道)、12个优

秀县直单位为“组织工作先进单位”、部分乡镇(街道)和县直单位的20名同志为“组织工作先进个人”,在每年的组织工作会议上进行通报表扬。同时,把受表彰的优秀单位分管副书记或分管副职取得的优异成绩计入干部实绩档案,作为日后提拔重用的依据之一。

第三篇:乡镇组织工作创新

乡镇组织工作创新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省委七届六次全会和全国党建带团建暨共青团系统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座谈会精神,大力加强我县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根据团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镇、街道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全省基层党建带团建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现就在全县范围内全面推进乡镇团的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乡镇组织工作创新。

一、开展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全体青年”的重要指示为目标,通过“编制内与编制外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放宽用人视野、严格选配标准,将政治素质高、热心于共青团工作、工作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优秀青年选拔到基层团的工作岗位,担任书记、兼职团委副书记、委员等职务,使乡镇团组织人员配置和工作内容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青年群众工作的要求,切实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

2、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党管干部”、“党建带团建”原则。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党委的领导,并采取灵活、适当的组织手段,对过程和结果保持合理的引导和掌控,保证达到预期的目的。二是坚持发挥好上级团组织“协管”作用的原则。团县委将投入足够的人力和精力,全程参与组织格局创新工作的指导。三是坚持竞争择优原则。在人选确定上要通过适当的方式体现竞争性,把那些真正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有影响力的优秀青年选拔出来,吸纳到团组织中,工作总结《乡镇组织工作创新》。四是坚持合理配备原则。要根据乡镇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合理配备乡镇团干部,要把代表不同群体、阶层、领域的青年选配到团组织中来,形成有利于推动工作的人员结构。五是坚持换届推动的原则。各乡镇团组织以集中换届的形式,规范选举程序,促进基层民-主,扩大工作影响,全力推动组织格局创新工作。

二、乡镇团委干部选配要求

1、严格选配标准

选拔对象要符合以下基本条件:本地户籍或在本地长期居注工作的青年,年龄一般应在35周岁以下,其他条件特别优秀的兼职干部人选可放宽到40岁以下;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或共青团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作风正派;热爱共青团和青年工作,在青年中有较高的威信。要特别注意在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农村致富能人和产业带头人、大学生村官、青年志愿者、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管理人员、青年社团骨干、优秀青年农民工等人员中选拔兼职团干部。

乡镇团委书记要从政治素质高、工作能力强、学习刻苦、作风扎实的优秀青年党员、团员中选拔,应为公职人员。

2、把握数量结构

以团的组织格局创新方式换届后,乡镇团委一般由9-11名委员组成。具体数量根据各乡镇青年人口数量,各类社会组织数量以及团组织结构、团员数量等因素确定。团委书记、副书记数量一般不超过委员数量的三分之一,副书记、委员构成必须注重编制内、外相结合。

3、规范选任程序

一是提名。要按照选配标准的要求,在广泛发动团员青年参与、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多数团员青年的意见确定委员候选人预备名单,报乡镇党委同意。

二是产生。乡镇团的委员会由团员大会或团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其中,书记、副书记由委员会全体会议或团员大会选举产生,选举中要注意通过扩大差额比例等有效方式体现竞争性,保障团员的民-主权利。处于届中的乡镇团委,可根据《团章》规定进行提前换届或届中补眩

三是报批。选举产生的乡镇团委委员、副书记、书记人选须上报乡镇党委和团县委批准,经组织部任命后,公示生效。

4、相关权利和任期

第四篇:谈组织工作创新

如何加强组织工作改革创新

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要求,对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组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按照桂林市委组织部2009年下基层专题调研工作方案的要求,我们庙头镇党委成立了专题调研组,在全镇23个基层党组织进行了专题调研,深入查找各基层党委当前组织工作改革创新面临的困难,认真分析原因所在,并结合我镇实践,如何加强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形成了此报告。

一、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重要意义

组织工作改革创新问题,是在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组织工作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当前组织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提出的。它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是推进经济和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组织工作必须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方式,正确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工作理念。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新时期组织工作的复杂性、挑战性,自觉地把组织工作放在全局的大背景中来审视,放到经济建设的主旋律中来谋划,放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中来考虑,统筹党的组织、思想、作风、制度建设,兼顾组织、干部、人才、自身建设方面,克服只见局部,不见整体,防止顾此失彼的现象。特别在科学发展观的总体要求下,对我们组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组工干部重视创新、善于创新,就会充满活力,就会更快发展。要结合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工作的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只有不断改革创新,努力为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2、组织工作改革创新是破解当前组织工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的必然要求。要站在更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有利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更有利于为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政治和组织保障的高度,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组织工作观,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进组织工作创新与发展。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利益格局重大调整,社会矛盾日益突显。在世情、国情、党情、社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组织工作面临着诸多亟待突破的新情况、新问题,如党员干部的整体素质与新形势不相适应、非公党组织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基层干部传统的工作方法有待进一步改善,等等。这些决定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既十分重要又十分紧迫。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进组织工作,要求我们要着眼于时势和目标任务的变化,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用开放的思维、开明的思想对待和处理不断发展变化的新情况和出现的新问题,推动组织工作在改革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

3、组织工作创新是提高组织工作整体水平和组工干部整体素质的必然要求。组织工作创新的过程,也是组工干部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亲自参与和经历过工作创新的组工干部,才能更加主动地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身到知识经济建设主战场。组织工作要“出精品、创特色、争一流”,其实质就是组织工作要不断进行创新。组工干部要提高自身素质,一个很有效的手段,就是投身到组织工作创新的实践中去,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之中使自己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得到提高。反之,如果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不思进取,或者整天陷于具体事务之中,思维闭塞,或者思想保守,不敢有所作为,那么,在当前组织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下,就会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此,组织工作创新的过程,也是组工干部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高的过程,只有亲自参与和经历过工作创新的组工干部,才能更加主动地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动组织工作上新水平。

二、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的基本方法和途径

组织工作的改革创新就是要敢于冲破一切妨碍发展的思维观念,敢于改变一切束缚发展的陈规陋习,敢于革除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弊端,善于用发展的眼光谋划组织工作,用改革的精神增添组织工作发展动力,用探索的思维拓宽组织工作新路子,不断使组织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1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使组织工作体现时代性。思想是行动的基础。解放思想,创新理念,是工作创新的前提。应对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就要坚持以先进的理念引领组织工作,冲破一切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在解放思想、创新观念中推动工作创新。一是要树立全局理念。新时期组织工作任务重、头绪多、涉及面广,必须跳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传统思维模式,主动适应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以全局的思维谋划和推进组织工作。因此,一定要多方面密切配合、通力合作,找准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的结合点,在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部署中确定创新的方向,在总结和借鉴经验中拓宽创新的思路,从重点工作和特色工作中发掘创新的亮点,从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中找准创新的着力点,通过选准干部、配好班子、建强组织、用活人才,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的作用,努力实现组织工作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二是强化服务理念。开展各项组织工作,不仅要提高甘为人梯、任劳任怨、勇于奉献的思想境界,更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强化组织工作为中心工作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服务的意识,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和爱护人,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渠道,延伸服务触角,提高服务水平,把激活每一个干部的思想、挖掘每一个干部的潜能、规范每一个干部的行为,让每一个干部舒畅地工作、健康地成长、不断地发展,作为组织工作的最高价值追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党员、干部和各方面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是要树立“敢为人先”理念。加快组织工作的创新,就是要在工作实践中,怀有不唯上、不唯书的勇气,敢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承担风险,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在突破重点工作中探索创新,在开发和巩固优势工作中总结创新,在不断推动常规工作中推陈创新,在攻克薄弱环节中积累创新,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创新力”。我们在全省率先推行了对重要部门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实行公推公选,通过公推公选的方式,已成功选任教育局局长、县委办主任等8名正职领导干部,得到省市组织部门的一致认可。

2、坚持以方法创新为动力,使组织工作富于创造性。科学有效的方法,是推动组织工作创新的重要保证。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方法不当则寸步难行。推进组织工作创新,应该养成用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科学的工作方法推动工作的习惯。一是以加强调研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调查研究工作历来是各级领导机关推进工作、破解难点、提高干部素质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组织部门要创新工作、改进作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针对当前组织工作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的不熟悉基层、不掌握情况,凭经验办事、按惯例办事、靠想当然办事等形式主义倾向,加强对新情况、新问题的调查研究。要紧紧围绕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紧紧围绕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上级组织部门确定的工作任务,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开展调查研究,做到谋划工作从实际出发,部署工作调查研究先行,推进工作面对面指导,评判工作尊重群众看法。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从基层的实践创新中汲取智慧、总结经验、升华规律,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形成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机制,切实推进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创新。二是以典型引带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及时总结经验,用典型推动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重要方法。以典型引路的方式推进组织工作改革创新,首先要学会发现和培育典型,其次要善于解剖典型、推广典型,再次就是要学会提炼典型、总结经验,以点带面推动和提升组织工作整体水平。几年来,我们全力构筑典型示范网络,县委确定党建示范党委,党委确定示范支部,支部确定示范党小组和典型党员。结合深入实施“先锋工程”,发现、挖掘和培植一大批业绩突出的先进典型,并对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使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受触动、受教育、受启发,在全县上下形成学先进、树正气、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以此来牵动各项工作。三是以凝聚合力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组织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抓好组织工作,不可能“单兵独进”、封闭运行,必须多方面密切配合、通力合作。要注重整合组织系统内外资源,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在凝聚工作合力,改善领导方式和推进工作方法上下功夫。要注重搞好横向互动,理顺组织部门各组室间的工作关系,明确职责任务,形成科学分工、相互配合、合理制约、高效运行的工作机制,统筹推进组织、干部、调研、人才工作,使“四个轮子”协调运转;要注重搞好上下联动,加强对基层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领导和指导,以上带下,以下促上,上下结合,形成推动工作的整体合力;要注重搞好内外协作,加强组织部门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互通信息、共享资源,用足“内力”,借助“外力”,内外结合,依托相关部门资

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共同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四是以载体活动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做好组织工作,一个根本的方法就是把我们的思路和目标通过一定的载体和形式来承载、来支撑、来实现。近几年,我们以开展“先锋工程”为统领,结合庆安实际,在农村党员中深入开展了“双带双强”和设岗定责等活动,在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开展了“三为三争”和五型机关创建活动,在社区党员中开展了争当“六大员”活动,在企业党员中开展了争当“一星四手”活动和“双培双带”活动等一系列主题鲜明的活动,取得了明显效果。既为各级党组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新抓手,又为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发挥作用搭建了新平台,有效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向心力和战斗力。

3、坚持以机制创新为核心,使组织工作把握规律性。

组织工作改革创新必须要以相应的机制创新来作保证。要着眼于机制创新,认真总结好的经验做法,探索内在规律,及时把创新成果提升为制度规范,建立和完善与新形势新任务相适应的、充满活力的组织工作新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干部选任制度。在坚持常规方式选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选任机制,切实加大公开竞争性选拔任用干部的工作力度,全面推行差额选任、公推公选、公开选拔、试用期前置四种选任方式,积极探索扩大干部选任民主、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有效途径。今后对重要部门科级班子党政正职的选拔任用一律实行公推公选,并将逐步扩大公推公选的适用范围,由重要部门科级正职向重要部门关键岗位的科级副职延伸。切实加大对年轻干部和女、少、非干部公开选拔力度,不断扩大公开选拔的数量和比例,要科学规范选任程序。全面规范干部选拔任用的推荐提名、组织考察、酝酿沟通、决定任用等程序。严格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实行先推荐后提名,对科级党政正职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的初始提名,一律采取召开全县领导干部会议、县委委员会议、缺职单位干部会议的方式,实行“三次公推”。进一步完善考察方法,逐步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动态考察评价机制,围绕“四果”对考察内容全面进行细化、量化,科学确定考核评价要素,不断改进考察方式,完善述职、质询提问等项环节,使考察工作更具有针对性。不断改进票决制度,探索推行全委会讨论决定重要干部票决制,对一些重要部门的“一把手”在常委会通过后,提交全委会票决。切实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

二是建立健全科学规范干部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领导干部实绩问责、交流任职、辞职、考培制度等“四个办法”,积极探索用人规律。将进一步扩大干部交流力度,通过调整性交流、政策性交流、回避性交流、培养性交流等多种交流形式,不断激发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激情,促进干部队伍的合理有序流动。在强化素质提高上,采取重点培养与全员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围绕提速发展对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拟采取“三段式”方式,举办一期农区工业化与现代农业培训班。此外,要充分发挥“三校合一”的优势和资源,根据实际需要,采取专题论坛、理论研讨、专家讲座等方式,分层次有针对性地举办各类培训班10期以上。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要求,对乡科级领导班子实行绩效考核,出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绩效考核实施办法》,健全绩效考核办法,采取工作完成情况评估、共性目标评估、领导评估、社会评价、专家评估、确定评估等次等多种考核评估方法和步骤进行考核评估,提高考核工作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准确度。实行绩效考核成果联奖惩、联职务升降、联工作去留的正负激励机制,加大奖惩力度。

三是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推行责任目标管理,突出抓住领导带头和严格责任,探索构建更为有效的责任明确、推进有力、考核科学、奖惩到位的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增强各级党组织管党责任和管党意识。进一步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探索城乡之间党组织结对共建的更为科学的形式,促进城乡之间党的基层组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帮互助、共同前进。改革创新新形势下党员教育管理模式,以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构建城乡衔接、全面覆盖、协同配合、运转有序的党员管理工作新格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设置、组织功能、活动方式等,积极探索新的更加务实管用的模式和做法,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党的基层组织格局,努力提高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是建立健全党员队伍管理机制。把学习贯彻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开展学实践科学发

展观活动,认真组织集中辅导培训,使学习活动向党员、干部全覆盖。实行服务群众逐级承诺制,各基层党组织要围绕服务群众承诺5件以上实事,党员要结合个人实际,确定2-3项承诺内容。要建立台帐,逐级公示,跟踪考核。各级党组织要广泛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在全县科级干部中开展1+1包扶贫困户活动,在社区在职党员中开展联系一名下岗职工活动,在企业家中开展联系帮扶一名贫困大学生活动。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党员动态管理机制,形成城乡衔接、全面覆盖、协调配合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新局面。大力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网站服务功能。积极探索加强党员管理的新方法。丰富党员管理与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内容,把日常管理与民主评议结合起来。创新流动党员活动证和管理信函制度,进一步做好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严格履行发展党员程序和手续,以保证质量为重点,创新发展党员工作思路。

创新是在前人基础上的一种超越,但也不是让我们去割裂历史,搞全盘否定。不坚持继承,只一味地强调创新,将好传统、好经验、好制度统统抛弃,我们的组织工作就会缺乏连续性和制度政策的连贯性,就会缺少发展和前进的根基;同样,在创新的过程中,若只一味强调继承,把这也搬过来用,那也搬过来用,甚至是不合时宜的东西也沿袭下来,就会模糊我们的视听,束缚我们的手脚,误导我们的行为,使我们在一些无关大局的皮毛问题或个别环节上纠缠不休,而缺乏对事物本质规律、重大问题和整体功能的认识把握,直接影响创新活动的深度、广度和效果。事实上,创新本身就包括对原来正确部分的继承、错误部分的纠正和过时部分的抛弃,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就是“扬弃”。因此,我们不能将创新错误地理解为否定过去的一切,另搞一套,另端一桌,推祟全否式创新;也不能因为要保持工作和制度政策的连贯性而缩手缩脚,照搬照套,不敢创新;还不能因为满足于浅尝辄止而只在一些枝节问题上进行改进,对大局把握不准,对重点突出不够,对问题解决不实,不会创新;更不能因为有了好经验、好办法一味继承而固步自封,安于现状,不去创新。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以无私无畏的勇气和机敏过人的智慧,重继承而不唯继承,大胆创新,科学创造,实现组织工作的新飞跃。

二、正确处理好改革创新与继承的关系

组织工作必须以“求真”的态度求解“务实”的方法,多思考多总结,善于“求真”“取长”找规律,多实践多探索,善于“务实”“补短”提水平,做到干部工作保密不“保守”,组织工作组织不“阻滞”,人才工作开放不“放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途径,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总结的基础上提高,在学习的基础上借鉴,不断拓宽创新的思路,使组织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在实际工作中蒲城结合本地实际,善于借鉴先进的工作方式和管理手段,大胆进行思维观念的创新,既继承党建工作的好传统、好做法,又挖掘党建工作中的特点、“亮点”,在更新理论上多学习,在改进方法上做文章,在拓展载体上下功夫,在完善机制上动脑筋,推进各项工作创新,进一步打造组织工作的品牌。

没有“不变”,没有继承,发展就失去了基础;没有“变”,没有创新,发展就失去了活力。因此,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立足于“继承”,着力于“创新”。继承难在如何的合理取舍,对凡是被后人所认可的,被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必须毫不动摇地予以取,反之则舍。但创新是绝对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创新是生生不息的动力。创新的实质就是发展,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种“代替”并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积极的成分加以吸收,同时增添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因此,既要对传统的经验批判继承,又要根据新的实践要求不断发展创新,使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有机统一起来。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勇于面对现实,研究探索,想别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解决前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破旧才能立新,但创新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从理论上讲创新是一种扬弃而不是全盘地去否定。就组织工作本身而言,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在不断地创新,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党的宗旨、党的组织原则是不能变的,我们党在多年的革命和建设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是不能丢的。我镇的党群合作组织湾山优质梨协会、龙源花卉苗木协会社作为全市四种模式之一,已经抓了4年多,但每年抓的过程中都有所创新,赋予新的内容,比如2009年,我们对原有合作社进行引导规范,主要推广了龙头企业带动型、农业示范园区型、实用技术服务型、各类能人引带型、主导产业牵动型五种模式的合作组织。通过乡村屯干部领建、经纪人创建、家族合建、龙头企业带建等多种形式组建合作社,现已经发展到12个,建千亩示范园区合作组织1个,参与农户1680户。

要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原则,对于一些实践证明有效的工作,应该做到“助势添柴”,一以贯之,扬优成势,也要根据新的情况,丰富、创新和发展原有的工作思路;要正确处理好基础工作与创新工作的关系,绝对不能在创新的口号中,丢掉基础工作,要在做实基础的前提下创新,通过创新促进基础。继承即是取舍,创新即是扬弃。所谓继承也就是指对原有事物中合理部分的接续,是否定中的肯定,克服中的保留,是“取舍”。所谓创新也就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旧质”向“新质”的飞跃,是“扬弃”。两者之间是内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关系。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表现为继承-创新-再继承的循环往复,构成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和永恒运动的前进过程。继承与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继承的发展,两者紧密联系,既对立又统一。

继承不是照搬照抄,而是加以合理的取舍;创新不是离开传统另搞一套,而是对原有事物合理部分的发扬光大。只创新不继承,认为以前的经验和传统已经完全过时,所以不用继承;或者只继承不创新,认为继承就是“原封不动”,完全照搬老经验,对新观念、新事物、新办法不愿接受和尝试,这两者都是极端的表现。在实践过程中,任何对原有事物只继承不创新的,最终必定是原有事物的难以为续;而任何完全抛开传统搞创新的,也必定是以失败告终。

没有“不变”,没有继承,发展就失去了基础;没有“变”,没有创新,发展就失去了活力。因此,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立足于“继承”,着力于“创新”。继承难在如何的合理取舍,对凡是被后人所认可的,被实践证明是可行的,必须毫不动摇地予以取,反之则舍。但创新是绝对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创新是生生不息的动力。创新的实质就是发展,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这种“代替”并不是对旧事物的全盘否定,而是对旧事物中合理的、积极的成分加以吸收,同时增添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因此,既要对传统的经验批判继承,又要根据新的实践要求不断发展创新,使批判继承与发展创新有机统一起来。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勇于面对现实,研究探索,想别人所未想,做前人所未做,解决前人解决不了的问题。

第五篇:组织工作贵在创新

组织工作贵在创新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日新月异的深入发展,变革创新已成为当代的主旋律,所以,组织工作创新已成为迫切探讨实践的客观现实。其中,当务之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更新思维方式,树立战略意识。时代的进步,事业的发展,形势的变化,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组织工作,要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需要进一步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执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尤其需要开放的观念和超前的意识,尤其需要适应改革开放、率先发展的思维方式和宏观把握、战略思考的宽阔视野。这就要求广大组工干部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开放的视野、开放的思维、开放的精神审视、谋划和推动组织工作,善于从全局的角度观察、分析、处理问题。要坚决克服和大力破除单纯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思想倾向和思维定势,坚持把组织工作放到整个时代大背景下来思考,不断拓展组织工作领域,延伸组织工作触角,增强组织工作的渗透性。

第二,围绕经济中心,找准任务切入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既是全党全社会的中心任务,也是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前如何实现组织工作与经济工作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为经济建设中心服务,是组织工作面临的首要任务。必须注重在发展市场

经济的实践中去锻炼干部,在重大改革决定、措施的落实中去考察识别干部。同时,也必须切实把那些坚定改革、勇于改革、善于改革、确有实绩、群众公认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要打破地区、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方面的限制,不拘一格地选拔使用人才。另外,要完善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把为改革、发展、稳定服务的实际效果作为衡量组织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把为最大限度的调动干部、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作为工作目标。紧紧围绕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大局来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实现价值,从而进一步抓好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第三,改进组织工作方法,创新工作机制。新形势下,组织部门必须在加强宏观管理上下功夫,加强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水平。要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以重点工作的突破,来推动全局工作的开展。要善于协调、合作,注意发挥有关部门的作用,各司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注重规范,严格按法律政策、客观规律和工作程序办事,不断提高规范化水平。要强化督查力度,落实工作责任,实行总责负责制和部门、个人责任制,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督促,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强宏观管理,加强重大问题的前瞻性研究,加强规划指导、政策制定、法规建设、指导服务工作,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工作水平。要推进组织工作的开放化,坚持走群众路线、扩大民主,实现组织工作的开放化,做到组织工作

与经济工作紧密结合。要学会用市场经济的办法推进工作,学会按照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做好干部和人才工作。在干部培训基地的选择上,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实行培训项目公开招标制。要学会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工作,充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同时,要加强组织部门电子政务和网络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信息化水平。

下载2011年组织工作实现创新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年组织工作实现创新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组织工作创新100例

    组织工作创新案例 100 例 1、山西长治:“党建网联工程” “网格化管理”,就是按照“分级、分类、分工”的原则,采取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方式,将所辖区域划分成个个网格,把基......

    组织工作创新项目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日新月异的深入发展,变革创新已成为当代的主旋律,推动着各项事业的迅猛发展。可以说,组织......

    组织工作创新心得体会

    一、组织工作逐渐向“阳光型”转化在人们的眼中,组织工作带着了神秘感,特别是研究干部人事工作,向来高深莫测。现在组织工作既要做又要说,要打破“神秘感”,提高干部人事制度的透......

    以四个导向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

    四个导向推动组织工作创新发展 2016年,句容党建突出创新导向、问题导向、严实导向和基层导向,攻坚克难、务求实效,推动组织工作在全面从严治党中实现新作为。 坚持创新导向。创......

    实现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实现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简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务必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企业管理工作也需要继往......

    创新理念实现三十年旅游发展

    创新理念 实现三十年旅游发展凝心聚力摘得“世遗”桂冠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东北隅,总规划面积376平方公里。1982年11月国务院首批公布五台山为“国家重点风景......

    激发活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激发活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吕 薇 马名杰 《 人民日报 》( 2014年03月25日06 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原动力。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

    实现了整体工作创新发展

    强化监管优质服务市工商局工作实现整体创新和发展近两年来,全市工商系统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工商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