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对民营企业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5 15:48: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政协委员对民营企业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政协委员对民营企业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政协委员对民营企业的调研报告

根据市政协要求,我镇政协工作联络组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采取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研讨等形式,就如何又好又快发展民营经济进行了调研。委员们认为,我镇民营经济呈现出加快发展的势头,对促进全镇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渠道、增加财政收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委员们还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就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镇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

xx镇是“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全国重点镇”,地处苏xx两省、三市交界处。全镇国土面积108平方公里,辖9个村和4个社区,人口4.2万。2009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60.3亿元,财政收入7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80元,出口创汇8816万美元。

xx民营经济起步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发展于90年代。进入新世纪,特别是近年来,在政府积极引导下,完成原始资本积累的民营企业纷纷开展“二次创业”,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步伐,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广泛应用到生产领域,xx民营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截止2010年6月底,全镇个体工商户1724家(其中2010年上半年增长68家,与去年同期增长26%,新发展的个体工商户分别由36名农民、18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和14名企业销售人员发展而来),私营企业414家(其中2010年上半年增长16家,与去年同期增长20%,新发展的私营企业分别由2名农民、8名外出务工经商人员、5名企业销售人员和1名大中专业毕业生发展而来),其中工业企业和加工制造个体户922家(企业372,个体550),从事电子及相关产业的企业就达752多家。到2010年6月底,全镇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46家(比2009年底112家增长31%),超1000万元的95家,超亿元企业9家,拥有7家省级企业集团,83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认证,38家企业通过美国UL和欧盟CE认证,企业注册商标超过300件。民营企业2010年上半年销售收入381050万元,与去年同比增长30.9%,上半年新上项目投入55400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52.2%,上半年扩建技改投入32600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56.4%。目前全镇有100多家企业从事对外出口生产经营业务,69家企业拥有进出口自营权,2008年出口创汇1.02亿美元,2009年受金融危机影响下降到8816万美元,今年1—5月出口形势回升,实现出口3838万美元,同比增长22.46%。

全镇成长型重点骨干企业上半年发展态势喜人。富华电子销售收入5500万元,同比增减5.7%,新上项目投入8000万元,技改投入4000万元,入库税金1261万元,同比增长26.6%;天富电子销售收入35964万元,同比增减46.5%,新上项目投入5000万元,技改投入3000万元,入库税金210万元,同比增长10%;百盛电子销售收入10272万元,同比增减9.7%,新上项目投入4000万元,技改投入2000万元,入库税金80万元,同比增长39%;英发电子销售收入8142万元,同比增减115.9%,新上项目投入2000万元,技改投入800万元,入库税金176万元,同比增长4.8%;兴业科工贸销售收入11532万元,同比增减18.8%,新上项目投入1000万元,技改投入400万元,入库税金178万元,同比增长29.9%;天星光纤销售收入5670万元,同比增减49%,新上项目投入2000万元,技改投入1000万元,入库税金109万元,与去年同期127万元减少18万元,同比减少14.2%,但是下半年形势很好,预计全年税收将有大幅度提升;华宇电子销售收入9273万元,同比增减35.5%,新上项目投入1200万元,技改投入600万元,入库税金102万元,同比增长29.1 %,但是下半年形势不容乐观,主要是工人流失严重,有部分生产线没有运转。

全镇产业集群特色明显。目前初步形成了以电子、玩具、光伏、光电、汽车零部件为主导的五大产业,其中,电子产业有企业近700家,围绕回扫变压器和遥控器两个主导产品,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2009年高压包的生产量在1.5亿只以上,遥控器的生产量在4.5亿只以上,形成了60万只高压包、200万只遥控器的日生产能力,分别占全球零售市场90%和35%的份额。2009年电子产业实现销售收入30亿元,税收5000万元,被命名为“xx省电子产业集群专业镇”;玩具企业43家,去年实现销售5亿元,税收1000万元;光伏企业8家,主要从事单晶硅棒、单晶硅切片、石英坩埚等产品的生产,并正向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等环节延伸,目前有石英坩埚生产设备2台套、单晶炉77台、切片机20台、破方机1台,已形成年产400吨单晶硅、3000万硅片的生产能力。去年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税收1200万元,已被省发改委认定为“省级光伏产业生产基地”。光电产业,现有4家企业,主要生产LED元器件、LED显示屏、LED室外照明和城市景观灯等产品,已显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汽车零部件产业,现有企业6家,主要生产汽车、摩托车电子产品以及汽车刹车片、汽油机缸体、汽车铸造件等配套产品,正在形成全镇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xx电子企业针对自身研发能力相对较弱的现状,纷纷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部分企业已与中国科技大、合肥三十八研究所、东南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xx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30多所国内著名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了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由他们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研发和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富华、佳华、兴业、华宇、天富等企业还兴办了研究所,进行产品研发,先后开发生产出多功能遥控器、烧录遥控器、可视门铃、微型变压器、微型电视、pC生成软件等新产品。目前,全镇拥有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xx市民营科技企业35家,各类科技人员500多人,专利42项,电子产业的研发投入约占销售收入的2%。同时,xx的民营企业不断加大项目投资和技术改造,今年上半年,全镇民营企业就累计实施各类项目47个,其中续建项目3个,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个,2000万元以上的项目36个,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10个,欧达机电娱乐器材、安尔达汽油机缸体、恒盛医疗器材等一批重点项目顺利投产。截止6月底,全镇固定资产投资6.54亿元,同比增长43.74%;完成工业总产值38.2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4.2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4%和30.93 %;实现工商税收3199万元,增长20%。

二、镇党委政府加快民营经济又好又快的做法

第一,抓规划引导。镇紧密联系xx的产业基础,已先后编制了“xx镇电子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和“xx省光伏产业(xx)基地发展规划”。去年上半年通过专家评审,今后,将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根据产业发展情况,适时修编和完善规划,力图通过规划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引导民营企业“二次创业”,提升电子、光伏产业发展水平,实现经济特别是外向型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第二,抓难题破解。与其他地方一样,xx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也遇到了用地指标难、融资难、招工难、人才缺乏等发展瓶颈问题。为打破瓶颈制约,在用地指标方面,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每年置换用地面积100公顷以上;在融资方面,加大与金融部门的联系,每年新增融资额度1亿元以上;在人才培养方面,每年出资聘请专家对企业老板、中层干部分别培训两次以上,组织外向型企业负责人和相关人员参加各类“高级工商管理培训班”,去年政府补贴12名企业老板各1万元参加南京大学EMBA培训班;在人才引进方面,采取政府补贴的方式,帮助外向型企业招聘优秀管理人才,去年补贴8家企业各1万元;在招工方面,充分发挥电子商会和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职能,帮助企业招工。

第三,抓平台建设。主要是抓好xxxxxx经济开发区建设。一是拓展开发区规模,每年拓展开发区面积100公顷以上,提高开发区的产业承载能力;二是编制开发区扩区规划,并按扩区后的规模编制开发区控制性详规和开发区区域环评;三是按照地征到哪里,路网等配套设施就建到哪里的原则,进一步提升开发区配套水平,每年均投资300万元以上,建设路网、供排水、供电、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四是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正在着手筹建开发区中小企业创业促进中心,计划在开发区中心位置划地100亩,建标准厂房及生活服务设施6万平方米以上。

第四,抓招商引资。在大力推进外向型企业“二次创业”的同时,充分利用省级开发区的“金”字招牌,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计划每年招商引资额在10亿元以上,入园企业在40户以上,今年截止到6月底,全镇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28个,协议投资9.68亿元,已到位资金5.08亿元,有13户企业已在xxxx经济开发区开工建设,同时,认真研究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xx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尽快将支持政策转化成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

第五,抓优化服务。把整治和改善发展环境作为做大电子、光伏产业的突破口,全面开展经济、社会秩序集中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维护公平竞争,紧紧抓住《xx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若干政策意见》出台的契机,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手续,方便投资者。切实兑现招商引资的各项政策,取信于投资者。完善行政服务中心职能,扩大“一站式”服务内容,深化“厂门内的事由企业负责,厂门外的事由政府服务”和“在服务中管理,在发展中规范”、“企业办事,政府服务”的服务理念,着力为企业做好服务,为产业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民营经济以好又快发展。

三、xx镇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xx的民营企业在二次创业、规模扩张、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等方面均取得可喜进展,但同时也面临新的成长难题。

1、技术创新不够。从调查情况来看,全镇民营企业能够进行自主开发企业为数不多,占企业数的2%还不到,绝大部分企业还处于模仿创新阶段,缺乏企业技术中心这样的创新平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企业可谓凤毛麟角。尤其是中小企业为占领市场,不惜打价格战斗,形成恶性竞争,这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规模扩张和产业升级。

3、管理方式落后。不少民营企业沿用的还是简单粗放的家庭式经营管理方式,为数不少的企业重营销而轻管理,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忽略了科学管理,造成内部管理薄弱。主要表现:组织形式的“血缘”性浓厚,股权结构单一,决策权、经营权、管理权高度集中;人治色彩浓重,企业决策的主观随意性大,难以做到用人唯才是举;创业者集大权于一身,但其个人不可能擅长任何一个新领域的工作,导致纠错机制难以形成;企业安全生产、用工矛盾的事件时有发生等等。

4、行业协会功能弱化。xx镇民营企业曾于2004年9月份自发组织成立了电子商会,力图帮助实行行业自律,变无序竞争为有序竞争,以及在制止互相压价倾销等不正当经营行为方面做出积极努力,在成立之初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该商会成立之后其功能仅仅是停留在诸如组织会议、收发传真之类的事务性工作,对于加强行业自律、制定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的等功能未能发挥。同时,由于没有形成有效的制约措施,无法真正履行其职能。

5、资源性要素紧缺。随着xx镇经济外向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形势的变化严重影响着xx的经济活动,特别是近两年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贸易门槛的提高,对xx镇主导产业特别是玩具行业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严重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在调查中,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大部分玩具企业的订单量比往年减少20—30%以上,部分电子企业也存在订单减少或者有单不敢接的情况。据悉,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就会减少4—5个百分点。

四、加快xx镇民营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xx镇民营经济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制约因素,既有客观大环境的原因,也有一部分源于企业的不足,应当主要靠挑战自我、改变增长方式、转型经营加以解决。

1、加速产业升级。要根据制定的光伏、电子产业发展规划,鼓励民营企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积极发展上下游产业,加大光伏、光电、汽车零配件等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用工量少等产业集群的培育力度。通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和企业。同时密切关注市场,随市场变化而动,不断优化产品结构、适时更新换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设立技术中心,企业要加快推进产品信息化、生产信息化、营销信息化,适应自身做大做强的需要和市场对企业的标准化要求。

2、积极转型经营。转型目标是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上规模的企业应当积极采取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企业制度组织形式,切实完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设置并发挥其应有作用,使现代法人制度的优势得到发挥,乐于吸引外来人才,乐于接受职业经理人。建立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如高新技术入股、股权奖励、人才资本入股等方式应得到足够重视,这样既利于优化股权结构,又可以引进和留住人才。

3、优化政策环境。要对重要行业和重点企业要制定细化的专项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积极取得上级部门的支持,努力争取本地民营企业在新上投资规模达到一定标准的项目实行与招商引资同等优惠政策。

4、提升承载能力。加快工业园区以及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建设企业的生产、生活平台;争取建立统一的物流机构,以节约企业的费用成本和时间,提升xx民营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比如xx的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不能满足企业的需求,迫切需要政府给予支持,建设一个与xx电子产业集群相配套的大型物流平台。另外要建立健全市场化的人才、培训、法律、会计、咨询等机构。

5、构建人才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充分运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政策。采取灵活方式,为企业进人才提供服务。努力引进高层人才,满足企业扩张规模、转型经营的需要。同时,也不能忽视调动社会资源,加强各类实用技术培训,为企业提供完善的人才培训服务体系,提高企业全员综合素质。

6、拓宽融资渠道。一是争取各类金融机构降低“门槛”,在xx设立分支机构,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简化手续,降低贷款成本。充分发挥金融担保机构的功能,特别是要促使增强诚信度,积极还贷,实现双赢。二是借助外资,善于利用外来资本,加快发展自己。招商引资是加快发展的关键,也是拓宽融资渠道的有效办法。盘存量、扩增量、挖潜力、破难题,通过招商引进资金,合作经营,同样也能实现扩张规模、跨越式发展。

7、强化行业协会作用。电子商会要聘请专职人员或者在行业能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在商会内担任要职,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协会职能,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政策解读、项目申报、市场开拓、技术创新、信息服务、培训、资源整合以及规避贸易制裁等方面的作用,从而降低企业成本。要进一步完善商会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约束作用,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8、完善公共服务平台。由政府牵头,联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公共资源,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职业培训等方面的公共服务,创建全方位的公共服务平台,使企业减少盲目因素,更加专注自身发展,从而推动整体向前发展。

第二篇:民营企业调研报告

民营企业调研报告

近年来,民营企业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社会经济的产业组织形式没有像经典经济学家所预言的那样,从自然竞争走向集中再走向垄断。相反,民营企业成了各个国家中最活跃的经济因素。中国也不例外,在国内经济最发达的几个地区如:江苏、浙江、广东、上海都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这些地区之所以经济能够腾飞,都是因为它们有各自的优势和特色。产业积聚区是浙江经济的一大特色和优势,基本特点是某一行业或产品,在一个特定的地域内,高度积聚发展,在国内甚至在国际市场占有较大比重,在当地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我们朝歌街道办事处,民营企业在经济发展中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我们在调研的过程当中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资金问题

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营型企业的融资渠道单一。大部分企业的再投资的资金都是来自利润,还有一小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其二是“三角债”问题的严重性。这个问题是一个企业间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没有法律制度的规范和商界商业道德的缺乏,“三角债”问题愈演愈烈,这严重阻碍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二)管理模式的一成不变

民营企业大部分是由家族式的作坊发展而来的,企业虽然做大

了,但是管理模式仍然走不出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在企业创办初期具有很大的优势,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种管理理念的推陈出新,这种家族式的管理模式越来越被社会所抛弃。而他们却还是死守着旧的东西不放,特别是企业中的一些中老年干部,他们的思想是根深蒂固的,一些年轻人提出的新思维新理念在他们看来是颠覆一个企业的腐虫,是要绝对隔离的。因此这也就阻碍了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向前迈进。

(三)恶性的价格战

恶性的价格竞争的出现是因为产品工艺简单,易于仿造,从而导致新产品一上市面不到半年生产同样商品的企业就数以千计了。这样一来,新产品在市场上很快就达到饱和了,再加上时间太短,再次更新的产品无法快速上市面,价格战也就应势而生了。价格战的出现加速了产品的衰退,大大缩短了产品的生命周期,使产品的销售呈现昙花一现的态势。更严重的是,价格战使产家的利润一跌再跌,为了减少成本,很多产家就不惜牺牲产品的质量、企业名誉进行低质的生产。由于资金短缺,厂家无法引进高科技的先进设备,也无法购买优质的原材料。这样就势必迫使一些小企业停止生产,宣布倒闭。对现存问题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一)健全机构完善管理、注重人才的培养

尽快形成以科技进步为先导,以民营产业为依托,以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想统一为特色,一个面向全国,外向开拓的技术市场系统。其实家族企业非常适合小企业,在中国目前最稀缺的资源就是诚

信,这种企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应运而生。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的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是势在必行的,家族成员应该逐步从企业中退出,取而代之的是职业的管理人员。这样机构才能更加健全起来,管理也可以更加的达到预期的目的,不会因为家族成员的违例不受约束而影响体制的严格性。

再者就要注重培养人才,正所谓,人才是企业生存之本,知识是力量之源。良精的宋工程师认为企业需要的是方方面面的人才,不论是专业人才,还是销售、策划、计算机等方面的人才,而企业最缺少的是通才。企业在招聘人员时,应更加重视的不再仅仅是学历而已,一张文凭越为越不能让老总放心。而且需要的还有是员工的责任心——敬业爱岗及员工的丰富知识与能力。只有具备如此素质的人才,才是真正的“人才”。有人说如今的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这话一点儿都不假。企业不惜重金引进人才,培养人才,而且每个企业都设有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部。企业不仅要鼓励员工继续学习深造,老总还可以亲自为员工讲授企业文化课,从而提高员工的文化素质。

(二)提倡创新思维

创新在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是,私营企业中年轻经营者占全厂高层管理者的比很小。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我们的创新意识逐步灌输给企业中的职员和高层管理者。要让他们明白,创新在企业生存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第三篇:民营企业现状调研报告

企业“招工难”,这是当前国内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近几年来,我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工业园区企业发展迅猛,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增加,劳动用工量剧增,用工供求矛盾同样困扰着企业的发展。今年广东省出台“双转移”政策,犹如一记重磅炸弹给全南这个紧毗珠三角的人口小县更是重重一击。若不认真分析“招工难”产生的根本原因,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招工难”将对我县的招商引资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一、“招工难”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工业园区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这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警示。

1、劳动力严重外流。沿海发达地区的极化效应,对我县的劳动力产生较强的吸附作用。我县毗邻珠三角发达地区,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成本较低,流动方便,而一些用工较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工资待遇较发达地区相差较大,单件产品工价普遍比沿海同类企业低20%-40%,且生产不够稳定。所以大部分本地人都不愿在本地做工,有条件外出打工的都已外出。加之我县青年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像过去那样眷恋乡土,使得劳动力跨区流动日益普遍,出现了“孔雀东南飞”的现象,我县在广东务工的劳力有近4万人之多,占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农村的青壮年富余劳动力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在我县广大农村,大多是一些“3860”人员,即:带着孩子的中年妇年和年过六旬的老年人。

2、企业用工环境偏差。其一,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工资待遇低的现象比较普遍。园区有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价位平均每月900元左右,每天的工作时间普遍在11小时以上,如按每月26天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计算,月工资也就650元左右。其二,生产生活环境较差,缺少人文关怀。一些企业住宿较简陋、伙食差、文化生活单调。有的企业工价确定和计薪方法不够合理、透明度不高,拖欠工资现象时有发生。有的企业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很少和员工交流,难以在员工中树立“爱岗敬业,以厂为家”的观念。其三,职工合法权益难以保障。一些企业对法律规定的条文,比如各种福利、社会保险等落实不到位。有的企业不依法与员工签订用工合同,员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其四,性别需求失衡。女工需求过大,男女比例有的高达2:8,与男女人口出生比例极不相称。

3、企业招工主体意识模糊。一是在招工过程中,一些企业管理者习惯于等政府“说媒”,想着“媳妇”找上门,而不是自己走出去“比武招亲”。二是用工年龄限制严,导致年龄性民工荒。园区许多企业在招工时,将年龄限制在18-25周岁的青年,45岁以上的民工基本不招,使求职者“望岗兴叹”,人为地减少了用工数量。

4、求职者眼高手低。尤其是一些“80”后青年本身缺乏劳动技能,却又好高骛远,怕苦怕累,不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工作锻炼学习,跳槽频繁。加之在本县流动成本低,导致企业员工稳定性差,流失率大。

5、民工问题没有引起企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企业和社会各界都十分注重高素质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而很少注意到占80%人数的普通劳动力,政府和单位都有人才引进的各项管理规定,但很难见到民工引进的有关规定。

二、破解工业园企业“招工难”的对策建议

破解园区企业“招工难”问题,是我县应对广东“双转移”,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企业发展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根据笔者的平时调查了解,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1、强化招工重要性的认识。从宏观上看,“招工难”是好事不是坏事,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我县经济快速发展的喜人态势。但从微观上看,“招工难”又是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新问题。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将直接损害园区的投资形象,影响招商引资工作,制约我县经济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解决“招工难”问题决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政府更是责无旁贷。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县电视台等媒体要免费为招工企业宣传、发布招工信息。要在群众中大力宣传“热爱全南,接受培训,提高技能,就业全南”的思想,教育员工要增强劳动技能,不要盲目外出,要看到家乡发展的亮点和就业希望。

2、不断完善和创新招工举措。一要充分发挥企业的 本文来自 范文大全网 http://www.xiexiebang.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招工主体作用。在为企业招工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是“搭台者”、“服务者”,即搞好有关组织、协调、服务工作,真正“唱戏者”是用工企业自已。政企双方的职责定位一定要明确,企业的招工主体意识增强了,招工工作就会好做一些。二要坚持走内外并举、政企协同招工的路子。要走出去,招进来,树立“大劳务”观念,眼睛既要向内又要向外。建议以政府名义与湖南、贵州、四川、广西等省外劳动力资源丰富县市建立劳务输出合作关系,帮助企业搭建招工平台。政府根据企业的用工需求,分派若干个单位配合企业招工,同时明确单位和企业的职责和费用。一面立足本县走村串户招工,一面跨区出省开展长期劳务协作,从欠发达地区输入员工,扩大企业员工来源。政府可制定民工引进管理规定,从户籍、住房到上学、就业培训等各方面给予政策优惠。三要以工招工,实行招工奖励政策。鼓励在我县的县外务工人员返乡为我县企业做宣传,进行招工。对带人到我县务工的企业员工其往返路费由政府买单并对其进行奖励。四要建立招工信息网站。将企业的用工信息全部放在网站广泛宣传,要与各省市劳动力信息网站互联互通,大力推介我县和企业形象,让更多的人了解全南经济发展和招工企业的有关情况,吸引其务工就业。五要适当降低招工门槛。针对我县劳动力结构失衡、专业技能工人存量少的实际,企业招工不能只盯在青壮年上,对应聘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技能等要求不是很高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条件应适当放宽一些,让那些岁数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但身心健康、手脚灵活的求职者也能到园区务工。六要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两个主要阵地的作用,有针对性地举办用工招聘会、人才交流会。

3、努力改善员工待遇和用工环境。首先,要提高劳动者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对大多数劳动力而言,劳动报酬的高低仍是其选择在哪里就业的首要因素,只要本地和外地的收入相差不是太大,他们肯定会考虑在本地就业。其次,要努力改善工作的生产生活环境,完善企业文化,实行人性化管理,做到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让员工亲切感受到在厂如在家。在这个问题上,重视与不重视,结果大不一样。遭遇“招工难”的企业绝大多数是食宿行、人文环境欠佳的企业。第三,要依法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企业,对劳动强度、工作时间、工资福利、社会保险等都要按照《劳动法》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该遵守的要遵守,该到位的要到位。同时,相关部门要提高服务质量,增强社会责任,规范劳动力市场,加强劳动执法,保障民工合法权益。

4、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一是企业自主培训。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主体功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科学制订好用工和培训计划,通过生产带培训、老手带新手的办法,自我培养一批熟悉企业生产运作的熟练工。建议有条件的企业建立新手培训车间,新手在培训期间由企业发给保底工资或最低保障工资,务工三个月后再由政府再对其进行一定的就业培训补贴。二是校企联合培训。一方面依托职业技校的师资和教学设备,为企业开设员工夜间培训班,提高员工的劳动技能、文化素质和道德素养;另一方面依托企业的生产场所,建立职业技校学生实践实习基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企业用工提供高素质的后备劳动力。要根据我县的工业主导产业调整职业技校的专业设置,把全县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全部纳入招生范围,每年至少可为企业培养800-1000名产业技术工人。同时要完善对职业技校的考评考核机制,把毕业生在县内工业园的就业率和企业对毕业生的评价列入考核内容。三是用工“订单”培训。与一些劳动力资源储备丰富的地区进行用工培训合作,由企业“买单”,委托当地培训机构搞“定单式”培训,也可联合办班培训,多途径、多渠道搞好就业技能培训。

5、切实转变招商引资方式。随着我县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园区的不断发展壮大,劳动力的供给远远跟不上企业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转变招商引资方式,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引进技术密集型或非劳动密集型企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招工难”问题。在转化过程中,政府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对进园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给予引导和适当控制,对于单纯靠廉价劳动力来进行生产的企业,要指导其限期改正;对技术密集型企业要从政策上给予倾斜。

第四篇:安徽民营企业“走出去”调研报告

安徽省民营企业“走出去”调研报告

根据要求,3月中旬至4月中旬,我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走访企业、案例剖析等形式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民营企业‚走出去‛综合调研。为深入细致做好调研工作,我单位召开了动员会议,精心制定了调研方案,在全省16个市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组成四个调研组,由会领导带队,分赴宣城、滁州、安庆、六安及省直部分企业和商(协)会开展了重点调研,召开了相关座谈会。本次调研共实地走访企业70家,发放调查问卷150份,回收有效企业问卷85份,商会问卷30份,收集民营企业案例20个,在深入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安徽省民营企业“走出去”总体概况

(一)安徽省民营企业“走出去”基本情况

近年来,省政府加大推动企业‚走出去‛工作力度,出台和落实了支持企业开展‚走出去‛跨国经营的系列政策举措,全力支持企业对外投资合作。截至2014年底,全省累计在境外设立企业(机构)467家,协议对外投资额77.2亿美元,实际投资32亿美元;104家具备对外承包工程资质的企业中,有38家在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77.6亿美元;32家具有对外考务合作资格企业中,有23家外派劳务累计14.5万人。在省政府‚走出去‛政策的鼓励下,部分民营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走出国门、跨国经营,成为对外投资

合作队伍里最活跃的群体,‚走出去‛数量已占整个‚走出去‛主体的83%,并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走出去‛领域逐步拓宽。对外承包工程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房建、修路等单纯土建向以技术、资金密集型为主的冶金、石化、建材、水利、电力、通讯等领域扩展;对外劳务合作由建筑劳务向服装缝纫、机械电子装配、医疗服务、农牧渔业生产加工等工种延伸;对外投资从轻纺、机电行业向汽车、建材、新能源、农业、矿产资源开发等领域拓展。如:安徽天瑞生态科技公司在津巴布韦注册成立皖津天瑞,独立经营原津巴布韦空军基地三个农场3228公顷,发展现代农业、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项目;蚌埠利胜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在莫桑比克投资成立莫桑比克矿业资源有限公司和莫桑比克国际钢铁公司,其中矿业资源有限公司现已形成1000吨/日选矿能力,等等。

二是‚走出去‛区域日益扩大。我省民营企业‚走出去‛业务已扩展到亚、非、欧、美洲、大洋洲的10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对外投资由香港、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延伸到中亚、南美、北美、非洲、东欧的74个国家和地区;对外承包工程市场由中东、东南亚为主向非洲、南亚、南美挺进;外派劳务在原有日本、新加坡基础上,开发了西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并由简单用工外包逐步发展到服务外包。如安徽海金水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利用我国成熟的水泥生产和组织经验,近三年来,在沙特、伊拉克、越南、苏丹等国承接水泥技术服务项目十余个,最大项目伊拉克MASS水泥调

试、包产项目驻外员工达420人。

三是‚走出去‛方式不断优化。在投资建立企业的同时,境外并购和股权交易活动日趋活跃。中鼎集团先后收购德国Schmitter公司、美国AB公司等9家境外公司。2014年又斥资8200万美元收购奥地利KACO橡胶公司80%股权,从而增强母体公司研发创新能力,并打破国外厂商在汽车及工程机械用高端密封产品市场的垄断地位。安徽一隆羽绒集团投资2000万新币在新西兰收购了一家奶粉工厂(已通过中国国家认监委认证)30%的股权,为第二大股东,主要生产婴幼儿奶粉。通过境外并购、股权交易,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产品结构和管理能力,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

四是‚走出去‛层次持续提高。我省企业对欧美投资重点关注的是成熟的品牌、技术和营销渠道,通过并购或绿地投资等手段,获取高端品牌市场资源,增强应对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如马鞍山汉世伟猪业公司并购法国CG公司,利用其先进的养殖技术,促进母体企业扩大养殖规模;安徽国轩高科动力能源公司在美国建立国轩硅谷研究院,抢占新能源电动车技术的制高点;安徽广印堂中药公司与日本富山一家百年老字号制药企业合作,利用日方先进的管理和中药制剂技术,生产具有国际品牌的中成药,产品全部返销日本。

虽然安徽民营企业‚走出去‛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起步迟、起点低,从主体队伍、业务规模、占全国比重看,迄今对外经济合作仍是我省开放型经济中明显的短板。2014年全省直接利用外资123亿美元,而对外投资不到5亿

美元。对外投资企业不仅数量较少,而且对外投资领域集中于开展国际贸易、资源开发、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等传统低附加值领域,高科技领域和研发类项目少,新兴产业跨国对接项目少,总体上处于‚走出去‛的初级阶段。

(二)安徽省工商联系统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做法

2012年,安徽省成立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由分管副省长花建慧任组长,省工商联作为成员单位参与。为做好交办任务,省工商联成立了促进民营企业‚走出去‛领导小组,由省政协副主席、省工商联主席李卫华亲自担任组长,并抽调一批精干人员专门设立了‚走出去‛办公室,全力服务我省民营企业‚走出去‛工作。

一是建立工作机制,制定并下发了《省工商联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实施方案》,明确了各市联络员,与省商务厅、省外办等部门和澳大利亚驻沪总领馆、香港特区政府投资推广署、香港贸发局等机构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二是建立信息平台。依托省工商联网站向企业发布投资政策和项目信息,建立了‚走出去‛企业数据库,编印促进企业‚走出去‛政策汇编等。三是开展宣传培训活动。每年召开全省民营企业‚走出去‛培训会议,邀请省商务厅等单位专家授课和‚走出去‛企业负责人作经验交流。完成省工商联网站‚走出去‛专栏的收集、录入工作,发布国家和我省政策文件、投资信息、投资目的国政策和产业发展情况等205篇。四是加强项目推介。组织民营企业家参加俄罗斯、加拿大、澳大

利亚、阿根廷、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机构的招商活动,为民营企业走出去寻找机会。五是开展务实服务,利用外国政府驻华总领馆领事、境外工商社团来省工商联交流契机,有针对性地安排部分民营企业家参加交流,了解相关国家投资发展环境。帮助民营企业办理APEC商务旅行卡,帮助民营企业在国外进行项目对接等。

基于基础条件较为成熟、符合国家政策引导方向、潜在风险较小等要求,省工商联将中俄两江(河)流域合作、省农垦集团津巴布韦农业合作区、新长江集团柬埔寨开发区等作为重点推介项目,积极推动民营企业抱团‚走出去‛。省工商联与省农垦集团签订了服务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在省工商联的努力下,目前安徽恒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发起成立了省总商会国际农业开发联盟,并成立注册资金达7000万元的‚安徽丰联现代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作为投资主体,与省农垦集团合作,拟首期在津开发耕地15万亩,逐步拓展畜牧养殖、农产品加工及农业机械经营开发业务。省工商联先后两次参与省政府访俄工作,分别与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州工商会和鞑靼斯坦共和国工商会签订了‚友好商会合作协议‛,组织企业参与访问,与俄方进行投资洽谈。目前,征集对俄投资项目(意向)7个,并报省发改委和省外办。今后我们将围绕‚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搭建平台,加大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对外投资抱团‚走出去‛。

二、制约民营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因素

随着我省民营企业实力的日益提升,企业‚走出去‛日趋活跃。然而,在‚走出去‛过程中却面临多重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的问题:

(一)企业层面

1、对‚走出去‛认识存在偏差。调研中,大多数民营企业对‚走出去‛的愿望强烈,认为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企业‚走出去‛迎来重大机遇,问卷调查显示60.9%的企业未来三年在‚一带一路‛区域有投资意向。企业希望通过‚走出去‛转移优势产能,扩大生存空间,降低成本,获取品牌、技术、人才等战略要素,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但仍有一些企业对境外投资认识不到位。一是不敢‚走出去‛,对国内外相关政策不了解,惧怕国外的政治风险和市场风险。二是不愿‚走出去‛,认为‚走出去‛应该是大企业的事,与中小企业无关。三是不想‚走出去‛。有的民营企业坦言只要在国内作为就行了,不需要到国际市场上去闯荡,缺乏主动‚走出去‛的意识。

2、缺乏具有国际化经营的高素质人才。参与问卷调查的企业有62.5 %认为缺乏国际经营管理人才制约了企业在海外的进一步发展。我省企业中的多数管理人员不具备跨国经营应具有的素质,特别是缺乏既精通项目经营管理,又懂商务、外语、法律的复合型人才,不能满足企业对外投资合作发展需要。比如,目前各发达经济体都在发展自身的全产业链认证,企业一旦通过认证,通常会得到出口目的国的一系列优惠措施,但是据企业反馈,熟悉这方面的管理、物流、外贸、法律相关专业人才还较少。

3、缺乏获取信息的渠道。由于缺乏对海外环境的深入考察和对境外市场的调研能力,多数民营企业缺乏对东道国政治宗教、法律法规、经济发展、税收政策、文化习俗、市场运作模式等信息的了解渠道,目前进行跨国经营的企业,在项目立项、洽谈、投资过程中,主要依靠投资国当地华人和驻外大使、参赞等,企业获取信息成本高,缺乏权威的信息交换平台,增加了投资决策的难度。

调研中也发现,部分‚走出去‛民营企业没有在商务部门备案,一方面无法享受国家和我省对境外投资企业的资金扶持,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企业经营风险。

(二)政策支持层面

一是相关政策调整滞后。支持和保障企业‚走出去‛的政策措施还不完善,便利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如出口退税政策,国内产品出口大多经过中间商,造成生产企业不能享受退税政策,而中间商却能享受退税政策,有悖于出口退税政策制定的初衷。二是境外投资项目审批手续繁琐。据企业反映,跨国投资的审批要经过多个部门,手续繁琐,审批时间较长,造成洽谈项目的不确定性,严重影响企业跨国投资的时机,建议政府部门为企业‚走出去‛提供‚一站式‛服务。三是有些驻外使领馆经商参赞服务意识不强。有企业反映拟在老挝投资,当问及当地的投资环境、政策、法律、市场等信息时,态度不积极,连基本的宣传材料都无法提供。四是政策对待不平等。对于商务洽谈、参加会展、出国培训

等外事活动,国有企业人员可以走因公渠道、获取补贴,而民营企业人员只能办理因私护照,很少享受到补贴。不少民营企业反映,在金融信贷上和国有企业存在较大区别。五是政策落实不到位。据问卷调查,55.1%的企业对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政策不了解,83.7%的企业没有享受对外投资贷款贴息,65.9%的企业没有享受境外所得税抵免政策。根据‚走出去‛指导意见,我省已将1000万美元以下境外投资开办企业备案和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审批以及对外劳务合作项目审查、外派劳务人员招收备案等下放到各市商务局。但由于各级商务主管部门机构不健全导致改革事项在基层没有得到很好地落实。

(三)服务体系层面

1、金融扶持不足。民营企业认为,‚走出去‛遇到的最大问题是缺少金融支撑。主要体现在:投资形成的境外资产无法在国内融资、难以获得所在国家金融机构支持、境外上市存在政策障碍、境内融资困难等。据问卷调查,在影响企业‚走出去‛发展的自身因素中,67.1%企业认为缺资金,排在第一位;在影响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的国内因素中,62.5%企业认为金融支持不够,排在第一位;民营企业对商业银行境外投资贷款政策的满意率为41.7%;对境外资本上市政策的满意率仅为37.3%;对出口信用保险、海外投资保险的满意率分别为49.2%、43.3%。据安徽蓝德公司反映,国开行在不同省份政策不一致。该公司将在老挝建一套年产4万吨的酒精生产装臵,向省开行申请贷款需要主权担保、抵

押物担保、第三方担保,尽管如此,省开行认为总投资2000万美金的项目太小不予贷款,而相同的条件广西开行就可以贷款,据了解是国开行内部有分工要求。

2、中介服务不完善。推进企业境外投资,不仅需要政府提供优质服务,而且需要法律、会计、投资、咨询等社会中介组织提供各类专业服务。企业反映,‚走出去‛中介服务体系发育不健全,特别是缺乏综合服务机构,民营企业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了解相关政策,不知道手续怎么办、程序怎么走。

3、工商联作用发挥不明显。中发[2010]16号和皖发“2011”12号均提出:大力支持工商联开展民间外交,支持工商联组团非公有制企业‚走出去‛,加强同国外境外工商界和工商社团的交流合作,更好地为非公有制企业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提供服务。但在实际操作中,省工商联(总商会)因受公务出国(境)指标限制,每年组织民营企业家出国不超过2批次,这对于全省16万会员企业旺盛的需求来说远远不够。我省民营企业‚走出去‛基本上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战,企业间缺乏必要沟通和相互联系,很难形成产业内企业间的规模经济和专业协作,也使不少企业走了弯路。

(四)投资环境层面

一是海外投资的风险比国内有所增加。由于国别、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地理位臵、法律法规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国外投资会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增加企业投资风险,提高企业投资成本,影响项目的推进。问卷调查显示,在影响企业‚走出去‛发展的海外因素中,国际地缘政策与冲突、东道国法规政策不完善或存在歧视、东道国汇率波动,占据前三位,分别为32.8%、26.6%、26.6%。一些企业反映,东南亚、非州一些国家经济相对落后,在当地投资具有成本优势,但由于政策性规章制度不完整且存在一定的变动因素,对当地投资环境表示担心。安徽国祯集团在泰国专设一个公司负责污水处理项目,由于政局动荡,投资失败。安徽中亚钢结构公司在埃塞俄比亚投资钢结构项目,由于当地基础设施太差导致派驻人员不愿入驻,加上外汇管制严格,开始撤资,因埃币大幅度贬值,损失较大。二是部分国有企业无序竞争。某企业反映,部分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在海外并购中不按市场规律办事,民营企业无法与之竞争。企业表示,该行业一般海外并购报价为7-8倍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等于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折旧+摊销,主要衡量企业主营业务产生现金流的能力),往往不同竞标者的出价差异都在一倍EBITDA之间,而某央企的报价高达14倍EBITDA。该企业建议,政府部门对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行为应加强审计,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率,为民营企业平等竞争创造条件。

三、促进民营企业“走出去”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第一次确立了‚企业及个人对外投资主体地位‛,提出了‚三个允许‛的新要求,省政府也出台了《关于支持企业开展‚走出去‛跨国经营的指导意见》。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扎实推进‚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一)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一是加强规划引领。制定‚走出去‛产业规划、指导政策和专项行动计划,明确重点领域和地区,做好国别投资环境的评估,指导企业规避风险,提高‚走出去‛的成功率。‚一带一路‛区域国家多、地域广、情况复杂多变,引导企业对‚一带一路‛投资,在鼓励企业大胆尝试,自主投资同时,应当选择投资条件较好,与我国产业结合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进行系统研究,深入耕耘、重点推介,让企业有信息、有信心进行市场研判、大胆投资,不宜广铺摊子。二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并实施境外投资法,进一步规范对外投资的主体、程序和标准,将不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对外投资,特别是民企的,改为单一部门备案制;建立海外投资收入税收减免制度,对企业境外投资给予一定的财税优惠。三是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存在扶持资金‚撒胡椒面‛的现象,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建议将补贴资金集中,成立‚‘走出去’风险担保资金‛或‚‘走出去’基金‛。通过设立投资引导基金,并把引导基金作为股权投资,通过基金公司运作,吸引社会资本进入有意愿开展对外投资的企业。待企业成功开展对外投资后,引导资金即可撤出并投资到其他‚走出去‛项目,以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这样既可以缓解企业对外投资面临的资金压力,更好地孵化对外投资企业,又可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作用,克服政府直接干预模式带来的权利寻租和市场体系缺陷等问题。四是加强人才支持。对民营企业开放政府与境外机构的培训名额,把民营企业人员

到境外进行培训列入计划,多渠道帮助民营企业引进、推荐、培养国际化人才。五是鼓励交流考察。由于大多数民营企业对境外市场、环境、政策缺乏了解,建议对政府相关部门牵头组织民营企业代表团出境考察、对接项目给予特殊政策,特别是赴‚一带一路‛、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联邦区,和非洲、南美、东南亚等‚走出去‛重点地区进行考察的,给予政策支持和经费补贴。

(二)健全“走出去”服务机制。目前,具有悠久对外投资历史的西方国家已经建立系统的对外投资服务体系,例如‚选择美国‛、英国贸易投资署等西方投资促进机构均在国外设立大量的服务团队,而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怎么‚走出去‛,许多企业并不准确把握,政府部门要加大服务体系建设,便利企业‚走出去‛。一是建立和完善‚走出去‛信息发布通道。商务部门要牵头整合和利用国内外各种信息资源,实现各部门资源共享,建立统一的‚走出去‛企业数据库、项目信息库和服务平台体系。及时发布并定期更新有关‚走出去‛的各种信息,并对所发布的‚走出去‛信息进行必要的解读。二是畅通对外交流渠道。充分发挥政府间合作机制、境外投资中介机构、政府和大型企业驻外机构、华侨华人及其工商团体的作用,支持他们积极牵线搭桥,引导有实力的民营企业走出国门。党政代表团出访或领导接待国外官方及商界等高层时,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关行业领域的代表性民营企业参加会见会谈等活动,便于企业建立与该国官方及商界的联系渠道,促进相互沟通交流。三是

建立‚走出去‛境外风险防控和保障机制。中东和非洲具有资源、廉价劳动力和市场优势,与此同时,缺少技术、资金和人才,是我省企业走出去理想地区。但是,这些国家政局动荡、不确定因素较多。相关部门要提高对重大国别风险评估和预警能力,加强对高风险国家和地区投资的指导和鉴定,及时向企业警示和通报。目前国家承担对外投资保险仅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一家,建议成立省级政策性保险公司,统一服务进出口、对外投资等外向型经济活动,降低民营企业对外投资风险。可由政府协调相关商业保险公司等,开展民企‚走出去‛项目的国际政治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保险,减少民企‚走出去‛后顾之忧。四是发挥中介机构的积极作用。出台政策,定期从财政拨付一定资金,建立专门基金,用于补贴从事中小企业海外发展咨询、指导等工作的公共团体和企业。加快具备全球能力的律师、会计师事务所、咨询、公关等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与发展,帮助企业进行海外项目评估、可行性研究等,综合东道国政策、法律、文化、投资环境等信息,给予企业海外投资指引和示警,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全方位服务。

(三)提高银行、金融、保险等机构服务水平。鼓励中资银行、信用担保机构先行‚走出去‛,在海外建立分支机构,给予‚走出去‛企业更好的融资支持与指导。支持企业在境内外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多元方式直接融资。允许企业以境外有效资产、股权、矿业开采权、土地开发权、应收帐款等抵押物担保贷款,即实现‚外保外贷‛。利用国家外

汇储备对海外资源类项目建设给予长期低息贷款支持。建议由省担保集团选择‚走出去‛优势企业出具担保,以股权、合同反担保和应收账款等作为担保,以内保外贷形式,为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用好进出口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出口信贷资金,在授信额度范围内,项目经核准,可通过境内母公司提供担保,为境外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建立国内总部企业与海外投资控股企业之间的外汇资金池,为企业之间相互借贷美元资金提供便捷通道,也便于外汇管理部门的监管。

(四)加大“走出去”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动态掌握有‚走出去‛意愿的重点企业和潜在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指导服务、政策宣讲、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境外市场考察、对外投资前期费用、贷款贴息、海外投资保险等‚走出去‛政策激励作用,鼓励企业以新设、并购、参股、技术和品牌投资等多种方式开展跨国经营。建立健全走出去‚重点企业‛定点帮扶机制,帮助企业发展思路,做好境外投资环境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帮助制订完善投资计划和实施方案。对于有‚走出去‛意向企业,力争发现一个、发展一个、走出去一个。

(五)引导民营企业抱团出征。政府部门应鼓励民营企业联合在一起走出去。因为有先行者的经验可以减少企业成本,而且规模更大,更容易引起当地的重视与支持。建议以已经‚走出去‛的民营企业为支点加快建设境外工业园区,或有针对性地建立类似苏州新加坡工业园这样的政府性园区,防止民营企业单打独斗,提高开拓市场和抵御风险的能

力,努力形成骨干企业带头、中小企业配套,有梯度、有纵深的‚走出去‛企业集群。同时,鼓励民营企业与有海外经验的国企联合对外投资,将混合所有制应用于海外项目中。

(六)注重发挥各级工商联和商会的作用。重视发挥好工商联的民间渠道作用,鼓励和支持工商联开展民间对外交往,加强与国(境)外工商社团的密切联系,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和经贸洽谈活动;利用和发挥好商会作用,建立‚走出去‛信息服务通道,建立‚政府+商会+企业‛三位一体的服务保障机制;对工商联系统领导组织的民营企业赴国(境)外开展经贸活动,在时间、人员组成、护照办理等方面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安排;鼓励工商联组建境外商会,协调企业相互协作,便利企业与当地政府之间的关系,推动企业走得出、走得稳、走得好。

第五篇:镇民营企业人才调研报告

**镇民营企业人才调研报告

“招才引智”是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了更好的促进我镇企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由企业办及县政协委员组成的调研组,深入到我镇27家比较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民营企业,进行人才调研。通过一周的调查走访,对我镇中小企业的人才情况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改进、推动我镇的民营企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民营企业基本情况

我们**镇自古以来就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商贸重镇,总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4万人,是山西省百强镇建设首批21个示范镇之一。多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把发展民营企业作为镇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特别是纸包装印刷企业,逐步形成了印刷包装、造纸化工、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煤焦发电等五大支柱产业。全镇共有企业202家,纸包装印刷企业作为五大支柱产业的龙头,其系列企业达到108家。其中,印刷包装企业81家,造纸及涂布生产企业17个,泡花碱企业7个,石粉企业3个。印刷包装企业的蓬勃发展,年产值达到8亿元,从业人数5000余人,全镇农民增加人均收入2000多元。

二、民营企业人才基本情况

我们共调研了民营企业27家,其中,印刷包装、附件、彩印企业14家,造纸企业2家,煤焦企业1家,热力企业1家,医药化工企业1家,铸造企业1家,饲料加工企业1家,涂布纸厂1家,化纤企业1家,线材厂1家,纺织企业2家,食品加工企业1家。

1、人才总量和基本分类情况

27家企业中,人才总量达399人,其中,经营管理人才163人,占人才总量的40%;工程技术人才134人,占人才总量的34%;销售服务人才120人,占人才总量的26%。外来人才50人,占人才总量的13%。

2、职称、技术登记及学历情况

399个人才中,拥有初级职称的有210人,占人才总量的52.6%;中级职称165人,占人才总量的41.4%;高级职称24人,占人才总量的6%。大专以下学历280人,占人才总量的70%;大专、本科学历113人,占人才总量的28%;硕士以上6人,占人才总量的1.5%。

三、民营企业引进使用人才的有效做法和经验

27家企业中,引进人才的方式各式各样,主要有五种:一是通过广告、电视、网络招聘;二是设计、营销专业的重点院校招聘;三是到市、县人才市场招聘;四是通过熟人、同行业人士、企业员工介绍;五是人才前来咨询、应聘。

为了激励、留住人才,为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使人才能够安

心工作,企业老板们尽力提高人才的工资、福利待遇,关心人才的家属,给人才办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意外保险等,特别是对外来人才给予了更多的关注,给他们创造种种便利,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了人才在企业尽力施展才华,减少了人才的流动性。通过在调研活动中与企业人才的交流,发现人才对工作、生活、执业的环境都比较满意,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企业主对人才的重视程度和关心程度。

四、民营企业人才培养的有效做法和经验

民营企业对人才培训高度重视,各企业都制定了严格的培训制度,定期培训,定向培训,分类培训,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结合培训。调研的27家企业中,几乎每家企业每年组织人才培训都在2次以上,有的甚至培训5-6次,每年参加省、市、县人才培训2-6次。企业对每年的人才培训都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投入从5000元到10万元不等;27家企业每年共培训人才达2000多人次,培训投入达60万元。培训内容从财会、企业管理、营销、设计到生产环节的每个工序,高质量、高投入的培训充实了企业人才的头脑,丰富了人才的专业知识,节省了劳动力,提升了高品档次,使人才工作起来更得心应手,也给企业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从而带动纸包装产业及其其它类型企业良性发展,社会效益增大。

五、民营企业人才需求情况

通过调研,我镇各类企业大都急需高学历、高能力人才管

理、生产技术及管理营销人才各有所需,尤其是生产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需求更为突出。人才在企业工作相对稳定。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因素的影响,人才流动呈加大趋势,主要是人才对待遇要求提高与企业不能达成一致。

六、民营企业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

民营企业人才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难找,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所需求的人才不能及时谋求到位,不能通过更多的途径找到合适人选;二是人才工资待遇要求过高,企业难以承担;三是由于地理位臵的限制,很多人才不愿到乡镇企业打工,造成人才难招聘;四是个别企业存在恶性竞争,相互挖取人才,造成人才流动以及对待遇要求过高的不良局面。

针对以上问题,政府一级应及时介入,搭建人才服务平台,根据各个企业的需求情况,以政府名议吸纳引进相关优秀人才供企业前来招募;二是对民营企业同一级别优秀人才制定统一待遇标准,消除企业之间不良竞争。

下载政协委员对民营企业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政协委员对民营企业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民营企业招商引资调研报告(精选)

    民营企业招商引资调研报告一、当前招商引资的现状今年1-10月份,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5202家,比去年同期增长7.66%;合同外资1189.99亿美元,同比增长34.19%;实际使用外资金537......

    伊金霍洛旗民营企业转型调研报告

    伊金霍洛旗民营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思考 民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全国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是国家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伊金霍洛旗是鄂尔多斯城市核心区......

    区民营企业档案管理调研报告

    区民营企业档案管理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省档案局关于《##省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办法》的意见精神,为更好的发挥档案部门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更好的为民营企业服务,5月13日##......

    关于对我市改制民营企业法制宣传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对我市改制民营企业法制宣传工作调研报告 为全面落实“六五”规划,进一步推进“法制进企业”工作,在认真做好国有企业法制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如何抓好改制、民营企业的法制......

    茶陵县民营企业人才工作调研报告

    茶陵县民营企业人才工作调研报告2008-12-17 09:35文章来源:茶陵县商务局文章类型:原创内容分类:调研茶陵县民营企业人才工作调研报告茶陵县商务局党组书记 刘 强11月1日至20日,......

    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调研报告

    非公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调研为全面了解现阶段我县非公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水平,推动非公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促进非公企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对我市......

    北京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北京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全国工商联《关于开展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调研的通知》要求,......

    民营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经济环境的不断优化,我区民营企业人才队伍迅速壮大,整体素质大幅度提高,带动了民营企业的飞速发展。但是与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相比,也还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