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书笔记:快乐之路
姓名:马晓莉专业:应用心理年级:09级学号:131140908
5读书笔记:《快乐之路》
原来的耶稣难倒了我们:他的文化和思想方式太遥远了。
——题记
起初,拿到这本书看到其书名为“快乐之路”,我还以为只是一本普通的心理学书籍,翻阅之后才发现,原来是一本对宗教有着深刻见解的书。作者唐·库比特试图摈弃传统的超自然宗教,而建立一种“生活宗教”即:拥抱一种“轻松、流过”的、快乐的生活,即“太阳式生活”、像太阳、蜡烛或者其他事物,存在的过程就是一直消失的过程。生与死是一张纸的两面,而非对立①。
当然,极其流畅的文风、散文诗的论述和富有生命力的思想使得这本书魅力无穷,同时也深深吸引了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的思想随着深入的阅读起起伏伏。我将从以下几个问题探讨我对这本书的理解:
一、日常语言可以作为新的宗教调查方法吗?
二、“耶稣真的能从我们的世界消失吗”?
三、太阳式生活能给我们带来永恒的快乐吗?
四、这本书对我的现实生活带来什么意义呢?
第一、日常语言可以作为新的宗教调查方法吗?
作者提出了一种新的宗教理论是建立在一种新的宗教调查方法基础上的,即:我们共同使用的日常语言的一部分而属于我们所有人的哲学观点和宗教观点。在阅读该书的过程中,我发现我们的日常语言原来蕴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话、所发表的感慨甚至无意中的自言自语都那么的有哲理性。就像书中所说,日常语言始终拥有作为它自身的一部分的丰富哲学。因此,至少就日常语言而言,生活不可否认地是新的宗教对象②。
实际生活中,日常语言的思维方式被视为低下的、混乱的和完全错误的,然而我们接受的教育也是拒绝日常的思维方式,学会运用理论、理性、一般性、认识等的更清晰的思维方式。传统的宗教就是一种纯理论性的形而上学的一种柏拉图式的理论。就拿基督教来说,它有着一大堆偏离人们现实生活的教条教义,还有着冗杂的礼仪形式,甚至严格的分成了几派,还一直把上帝看做一个外在的存在,把正统有神论描述为自然神论和泛神论之间的中道,以至于每个人都能被简单的划定为要么是一个有神论者,要么是一个不可知论者,要么是一个无神论者,以至于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就这样被处理了。这样的思维方式渐渐不能在适应现代的社会了,这时对日常语言的关注就开始变得无比重要起来。我相信存在嵌入日常语言中的一种有趣哲学连同一套思想方式等待着我们去挖掘,但这始终也会是一个艰难的历程。
日常语言并不像柏拉图主义,因为它不以形而上学为导向,并且不把至高无上的价值归于理论的或沉思的知识。日常语言发展起来是为了促进我们在人类世界中的社会交流与合作:这几乎是日常语言所关心的全部内容,但这并不完全是;因为日常语言确实有,并且常常表达它自己的一种完全真诚的认识兴趣,语言无可避免是人类最重要的符号工具,失去了语言一切都将变得枯燥乏味,日常语言更是丰富了人类生活,在表达自己观点时和别人聊天时,日常语言总是最生动的表达形式,它使我们在交流过程中感到快乐,当然,这也是最重要的,新宗教的目的就是要使人快乐,所以关于日常语言及其典型的思维方式作为一种非形而上学的宗教调查方法是行得通的。
第二、“耶稣真的能从我们的世界消失吗?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引申为“宗教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彻底消失吗?”唐·库比特创造的新宗教显然是建立在其他宗教都消失的基础下,他提出的宗教理论的确很适合现代人,现代人处在一个巨大压力的环境下,当下的世界让很多人痛苦不堪,而这时的生活宗教就像一根救命稻草,因为它提倡:只有当下、此时和此地真的存在似地进行思考和行动会更好,不应该为过去、未来、传统或权威开空头支票,因为它们不会兑现③。新宗教让我们快乐地生活在当下,而不是痛苦地忍受期盼着幸福的另一个世界。然而,问题开始不断出现了,人们真的能彻底抛弃传统的宗教开辟由生活组建成的宗教吗?我想答案是:不能。随着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人也越来越相信人类可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不是靠上帝和神灵来支配,也越来越多的人承认自己是无神论者,但深入本质我们会发现,传统的宗教无不是时时刻刻与我们相伴。现代人又开始向佛祖、上帝和其他神灵祈求,如:高考时好多家长陪着孩子去寺庙教堂祈福。这样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了,这也可以反映出传统宗教在人类文化中已经根深蒂固,因为它可以给现代人带来心灵上的慰藉。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并不存在所谓的的另一个光明的世界,也称超自然世界。并且传统的宗教宣扬的也是将有一个美好的天堂世界在等着我们,虽然在好多人看来这很可笑,但我却认为这却挽救了好多人的生命,给了好多人希望。我们会发现好多精神病患者和自杀者都是因为被现实生活所困扰,看不到未来的希望,从而失去了精神支柱,而虔诚的信教徒则相反,他们心里认为有一个神灵始终在保佑他们,他们坚定着一个信仰就是:他们未来是美好的。所以我们会发现信教者患精神病概率远远小于不信教者。我想只要传统的宗教对人类还有益,只要教堂和寺庙还存在,只要西方还在庆祝圣诞节,传统的宗教就不可能消失。
第三、“太阳式生活”能给我们带来快乐吗?
书中是这样定义永恒快乐的:我们能够相信它不会离开我们,不管对我们而言情况多么糟糕。而宗教的目的就是达到这种永恒快乐,“太阳式生活“是唐·库比特提出的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一个隐喻,我们都知道太阳存在的过程也就是它一直在消失的过程,一支点燃的蜡烛也一样。这种综合生命与死亡的生活方式被称为“太阳式生活”④。在此世,我们的生活总是受到偶然性、短暂性和有限性支配着,因为这尤其是死亡的困扰,很多人感受不到快乐。而太阳式生活就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很欣赏这种生活方式。我们不应该把生命与死亡看成两种不同的、对立的情况,一种被另一种跟随者,而是应该看成一张纸的两面。是啊,我们很多人都知道死亡是必然的,但为什么我们还是那么恐惧死亡呢? 当然这也是本能的反应,但如果我们现在活在“死亡之后”,那么我们就会完全自信能够应付我们自身的必死性,就像太阳一样,它存在就是为了消失。我们要知道“我是我自己的生命,我同样是我自己的必死性,不可分割”。为了在情感上学会这一点,我们应当实践生活,通过把自己交给生活,通过始终交出自己,通过把自己交给我们自身的短暂性。我们应当拒绝人们用来隐瞒或忘记时间的流逝的种种诡计。通过实践太阳式生活,我们能够把关于生命、时间、死亡的所有强烈的、冲突的情感变成宗教情感。这就是所谓的当下时刻的永恒生命。如果我们真的试图实践太阳式生活,那么我们就已经征服了死亡,我们在等待那些医院检查结果时也就没有理由感到焦虑,我想自杀率也会直线下降了吧。
第四、这本书对我的现实生活带来什么意义呢?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的思想得到全面的升华,给了我不少启发,同时我也学到一些东西。首先,我并不同意我们现在不再需要传统宗教这种观点,恰恰我是持反对意见。我是一个信教者,并且信仰基督教,就个人而言,在信教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当然并不是作者所说的那种渴望超自然世界的幸福,而是一种来自心灵世界的幸福。我想说祈祷是一种幸福,它不仅让我心灵得到解脱和放松,而且它是一种精神药物。我并不在乎我的祈祷能否实现,我只是需要一种精神支柱给我带来信心和信念,在我看来信教就是人生的一种信仰。所以我认为传统的宗教只会跟着时代的脚步前进,而不是淹没其中。就历史而言,不
少传统的宗教已传承几千年了,我认为它已不是一种纯粹的宗教,而是带有传统文化色彩的宗教文化,它在人类文明史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既然它们可以传承至今,我想它们还可以继续传承下去,不仅是是作为人类的信仰,而且是作为一种传统文化传扬下去。
库比特提出“太阳式生活”生活方式,我觉得很有借鉴意义。我们很像蜡烛和太阳,我们靠燃烧活着,我们应该快乐的燃烧,当我们燃尽时,我们就消失了,熄灭了,当然,我们比蜡烛活得时间长得多,同时也比太阳短得多。其实这就告诉我们世界可以看作是向外倾泻的、充满活力、短暂的过程,把自己看成是普遍之流的一部分。要学会说,我只不过是我自己的经过、我自己的短暂生命。我不是一个根本上的不朽的存在,我们其实可以把所有短暂的事物设想为正在消逝,从身边滑过。虽然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征服对”我自己”死亡的恐惧,但是我们还是摆脱不了身边人的突然死去所带来的打击,也许当我们很老的时候,当面对帕金森症、老年痴呆症或中风击倒时,我们一生的生活信仰就会轰然倒塌,我想这也是太阳式生活的局限性,它并不能长期保证我们的生活一直都是快乐的,我想也没有任何一种生活方式可以保证人的一生都是快乐幸福的,因为生活的基本事实是偶然性。所以,我们要为当下而活着、把日子过的最充实、好好对待每一天、当生活还在继续的时候好好度过。
我们只拥有我们自己的时间,没有重来的机会,所以我们要牢牢把握住。
附录:
文中数字标注出处: ①来自于:P069
②来自于:P003
③来自于:P006
④来自于:P066
《快乐之路》由唐·库比特【著】
王志成朱彩虹【译】
由浙江大学出版社独家出版
第二篇:复兴之路读书笔记
《复兴之路》读书笔记
上世纪,历史见证了中国人为重新唤醒、整顿和振兴国家所作的三次重大努力。其中任何一次努力都不是孤立和个别的历史现象。每一次努力的前后都伴随着一些历史事件,这些事件又构成了环环相扣的更大的历史链条中的一部分,而中国人对他们的衰落状况所表现出的不断高涨的愤怒,则使这些历史链条不断延续。这些事件又可以根据其领袖人物而很容易划分开来,上世纪中国革命的三位杰出人物领导了这些事件,他们是孙中山、蒋介石和毛泽东。
这三位杰出的领袖都不仅从中国穷人的强烈不满中,而且还从不断高涨的民族主义,特别是中国学生的民族主义思想中汲取了政治力量。每个人都借鉴了外部世界的政治思想来创立振兴中华的学说和指导振兴中华的运动。
最初的一次尝试是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他试图使基本上属于西方世界的立宪主义、共和主义和民族主义概念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这一尝试还部分地受到了日本的影响,因为日本看来已成功地模仿了西方取得的工业和组织成就。孙中山作出努力之时,恰值中国的陈腐帝制进行垂死挣扎之际,他所掌握的历史时机最为合适。虽然事实证明,在强大的旧时代的文化和政治残余面前,他的努力最终未能成功。
经过一个时期的**之后,他的一个在后来左右了20年中国动荡局势的追随者提出了更高的振兴标准,这个追随者便是蒋介石。蒋介石的革命同样也是一次企图使西方的现代思潮与更加动荡不安的中国局势相结合的尝试,但在这第二次尝试中,这种结合与第一次尝试中的情况已大相径庭了。虽然蒋介石本人曾受过苏联人的熏陶,并且曾一度与崭露头角的中国共产党人携手参加过一场建立新中国的斗争,但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站到一起,不过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出于一种团结的愿望而已。随着所谓统一战线的垮台,国共合作也于1927年结束,随即开始了22年几乎从未间断的反共行动。
蒋介石非常重视军队,将军队视为防止中国衰弱,防止在政治上分裂的工具。为了表示新的民族统一意识,他创立了一个与欧洲的一些法西斯政党十分相似的垄断政党——国民党。蒋介石自己改奉了基督教,同时又十分看重中国的传统,并且时时表现出一种士大夫的作风。凡此种种进一步突出说明了在争取中国振兴的斗争中,陈旧的内部渊源与崭新的外部动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多么复杂。
同孙中山一样,蒋介石也未能成功地将人们与旧时代的不满转化成对他所设计的未来蓝图的拥护。抗日战争初期他曾升华为民族抵抗的象征,但后来它却又完全丧失了力量和感召力。他无力克服自己阵营内部的军阀主义和贪污腐化这一对孪生弊病,与此同时,他自己这颗爱国主义之星也逐渐暗淡下来。蒋介石的踌躇不前使另外一种新的变革方式得以产生,这一方式更加积极地利用了当时国家和社会的弊端,以更加清晰的学说对其进行了分析,并且把变革的重任放在一个纪律更严明、战斗力更强的政治组织肩上。事实证明,自30年代中期的长征以来,一直由土生土长的马克思主义领袖毛泽东所领导的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共领导的军队,在决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伟大
觉醒采取什么历史模式和哲学内容的争夺战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组织上,都占有了极大优势。
这位新的领袖不仅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而且还是革命理论领域里的创新者。他创造性地把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国的具体实际结合了起来。自上世纪20年代初起,毛泽东便积极投身到中国初期的马克思主义运动之中。到了上世纪40年代,他已具备了足够的才干来为中国革命制定一套独立自主的理论。的确,当1945年暮春,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召开之时,他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贡献被奉为“毛泽东思想”,并且作为对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一种发展,上升为党的指导原则。此举不仅证明了毛泽东在知识方面相当矜持,而且还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政治上的自信。虽然共产主义原理和早些时候共产主义在苏联取得的经验为改造中国的初步努力奠定了基础,但随着进一步认识到苏联的共产主义模式已经失败,一个融汇了新学说和中国自己的经验教训的新模式开始形成。中共制定了有别于苏联的灵活计划,终于实现了国家的全面新生。
第三篇:《幸福之路》读书笔记
《幸福之路》读后感
这几天细看罗素《幸福之路》,其中的哲理让人收益匪浅。他是分析哲学的创始人之一,也是经验主义的实践论者,反对理性主义的先验论思想,强调人的社会价值。
《幸福之路》是罗素散文中的一本名著,罗素在书中所提供的不是任何抽象的道理,而是他自己人生感悟的结果,所提供的获得幸福的小窍门也是通过他的“阅历和观察”获得的人生经验之谈,因此,这本书浅显易懂,读起来趣味性比较强,而且确实对寻求幸福的人们有启发作用。罗素的目的是“希望那些遭受不幸而并未享受幸福的众多男女能够诊断出自己的症状并找出摆脱的方法”。他在该书前半部分论述了人类不幸的诸多原因,后半部分则论述了幸福的诸多原因,从而使读者能够对照实行,获得实际效果。罗素是为了众生的幸福写了这本书,所以他在序言里说:“在以下的篇章里,既无高深的哲理,也无渊博的征引。我只是把通情达理的一些意见归纳起来……因为不少烦恼的人凭着适当的努力可以变得幸福,所以我才写下这本书。”
在书的前半部分罗素谈了不幸福的原因和现象。他讲到人们不幸福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社会环境,一部分是由于心理素质。显然,这本书主要是剖析世界观、伦理道德观、生活习惯等给人带来的不幸福或者幸福的感受。罗素认为,不幸福的人一般是因为深陷在“自我沉溺”之中而不能自拔,他分析了三种自我沉溺之人,分别是自责者、自恋者、自大者。
第一种类型是自责者,就是那种沉溺于犯错意识的人,也就是那种过于求全责备、追求完美、理想主义的人。他们的特征是在做任何事情之前先给自己描绘出一幅理想的图画,而实际发生的情况却和自己的理想不断产生冲突,为此他觉得自责、矛盾、苦恼。这种状况实际上是那些对自己要求过高的人在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面前的一种不适应症。
第二种类型是自恋者,其特征是喜欢自赞自叹并希望受人赞叹。当然这种心理几乎人人都有,但发展过度就会陷入怨天尤人的情绪。换句话说,自恋者显示出一种强烈的虚荣心,虚荣心得到满足的时候就感觉幸福快乐,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就会觉得失败绝望。罗素认为,一个人只想要社会景仰他,而对社会本身丝毫不感兴趣,他就未必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即使能够,也很难感受到全身心的快乐。所以虚荣过了头,漠视关心他人和参与社会活动的乐趣,这种人就不可避免地经常感觉不到生活的幸福之所在。
第三种类型是自大者,这种人自以为了不起、竭力要达到权力的顶峰并一味追求个人名利。这一类型的人权力欲比较强,若是不能征服别人或爬到自己期望的高度他就会不快乐。生活中我们遇到总是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别人或总是贬低别人抬高自己的人,应该就属于这一类型。罗素辩证地分析指出,这种人的自大心理一般是以前的自卑心理所致,如果其欲望被约束在适当范围还可以增加幸福感,如果把这看作是人生唯一的目标时,就可能给其“外部世界或者内心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
另外还有很多混合类型的心态可以使人感到不幸福,罗素在书中分别论述了竞争、攀比、疲劳、嫉妒、犯罪意识、被虐、畏惧舆论等等造成不幸福的原因及其对幸福生活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介绍了应对措施。
罗素在书的后半部分则告诉人们如何走上幸福之路的方法。首先他分析了产生快乐的因素,然后论述了兴趣、情爱、家庭、工作、休闲、获得与舍弃等因素与幸福的关系。罗素说,幸福,显然一部分要靠外界环境,一部分要靠自身努力。除了外界环境,他认为在个人自身的范围以内,幸福是很简单的事情。也就是说,如果能拥有温饱、健康、爱情、颇有成就的工作、小范围的受人尊敬,就足以使人幸福,这几乎是人人可以达到的自然的幸福。然而还有一种幸福是精神层面上的幸福,其唯一的条件是人们的热情和兴趣向外而非向内发展,也就是说人们想要得到这种幸福,首先要摒弃自我中心,跳出自我,放远目光,客观地看待自己和他人,满腔热忱地融入社会生活。
罗素在书中一以贯之地倡导非自我中心主义,他认为一个人要是过分地关注自我,就好比把自己囚禁在自身欲望的牢笼中难以自拔,并由此产生无尽的痛苦和烦恼。而“非自我中心”的视角则会使自己与他人的对立消失,个人与社会的对立消失,使主观与客观的对立消失。一旦人们除了自己也对身外之人或身外之事产生了真心地关注和付出,精神就会摆脱禁锢而变得开朗起来,幸福的感觉就有可能真正来到身边。据说,以前曾经有几个年轻人去问希腊的哲人苏格拉底怎样才能找到快乐?苏格拉底的回答是:“你们想知道答案的话,先去海边的山上伐木,然后造一艘大船,完成后我自然会告诉你们。”那几个年轻人真的去做了,付出了许多汗水,看着自己造的大船,他们已经知道了怎样才能找到快乐。这就是罗素所说的“跳出自我,把热情和兴趣向外发展”,幸福的感觉会自然来临。
另外书中还有这么一句话:“每个人都愉快地接受爱,又自然而然地奉献爱,由于这种相互幸福的存在,每个人便会觉得世界其乐无穷。”不断地付出和得到爱,幸福是平淡生活的体会、是点点滴滴的快乐,是大多数人都能拥有的。而且,幸福并不在于金钱的多少,也不在于名誉的多少;不在于是否荣华富贵、人前显赫,也不在于是否粗茶淡饭、平实无奇。一个普通的人,如果读懂了自己,读懂了生活,他就会找到幸福的真谛,同时也会感到:幸福近在咫尺,触手可及。
第四篇:读书笔记未来之路
读书笔记(2)未来之路
目录 致谢 前言
第一章 一场革命开始了 第二章 信息时代的开始 第三章 计算机行业的前车之鉴 第四章 应用程序和应用装置 第五章 通往信息高速公路的途径 第六章 内容革命 第七章 对商业的启示 第八章 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第九章 教育:最佳投资 第十章 不出户,知天下 第十一章 各展雄才夺金魁 第十二章 举足轻重的问题 跋
汉英术语对照表 译者后记
2008年1月1日后,比尔·盖茨将把他创立的微软帝国交给年轻人来运营管理。他在保留微软最大股东的同时,将花更多的时间,在以他和妻子命名的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会上。他的人生进入到新的境界。
大约在1995年,比尔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书《未来之路》。这本书揭示了微软成功的秘密,而且在那个时候,比尔预言了计算机行业的未来。
比尔自己认为微软的创立之所以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除了历史的机遇外,还有对历史的学习和深刻体会。
比尔因为在湖滨中学的经历,使自己的天分得到了自由的成长。在计算机的世界里,小孩和成人一样握有控制权。这种成长的环境,使比尔和他的伙伴们一开始就因为热爱,而怀抱梦想。
许多年后,当比尔·盖茨回忆起和保罗·艾伦创立微软时的情景都激动不已:那天,比尔和艾伦正站在哈佛大学广场上忘情地阅读《大众电子学》杂志有关一台小计算机的描述文章。他们不是非常清楚计算机会得到怎么样的具体应用。但他们确信,它将会改变他们和这个计算世界。因为一个梦想:让所有的人的桌面上都有一台计算机。
正是这个梦想强烈的激励着两个年轻人,放弃学业和工作,创立了微软。也正是这个伟大的远景,使以后的微软能走得更远。
比尔离开哈佛的机会成本,就是创立微软的成本。一切拥有雄心和远见的人,一定是敢于打破常规的人,历史的机会常常稍纵即逝,容不得瞻前顾后。
在微软由小到大的过程中,微软有两个突出的阶段,一是将MS dos授权给IBM PC,另一个是开发windows 图形界面操作系统。
在个人计算机革命来到之际,微软很好的把握了自己的发展战略:通过开发通用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来发展自己的竞争优势,同时,借助IBM的力量把自己带入到一个更高竞争的地位。坚持开放的兼容性的开发,把计算机的世界从一个集硬件、软件一体的集中性、垄断性产业,变成了标准化,可替代性的竞争性产业。
比尔认为只要把软件卖到一个很高的数量,即使是价格低廉,公司也可以发展壮大。到今天来看,这是比尔之所以成为世界首富的原因之一。现在世界上约有1亿台个人计算机上运行的是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微软不仅做到了数量上的壮大,而且在这个赢家通吃的市场上拥有绝对的垄断地位。
msdos在帮助微软赚得钵满碟满的同时,比尔想到了下一步的发展,他们从苹果电脑的图形操作中获得了启发,他们决定推出自己的操作系统:windows。
对微软来说,这样的一幕经常出现:竞争对手总是先他们一步作出创新的举动,微软发现了巨大的市场利益,尾随其后。微软的前3版产品,总是遭人诟病或耻笑。但是,随着微软产品的产品质量有所提高,市场的份额也逐渐提高,微软高举价格或免费的大棒,把对手推向危险的边缘,当对手开始通过法律来控诉微软的垄断时,微软已把目光盯向了下一个目标。
微软在windows的开发就是这样,windows1.0出来的时候,历经了7年时间,而且遭到了嘲笑和抵制。即使是windows3.0略有好转。但是,到了95年,当windows95发布时,首发当天,竟然出现了客户彻夜排队购买的场面。
可以说从windows95开始,个人计算机的市场才得到了更多更大的发展。从那时起,windows在个人计算市场,君临天下。
当windows95大捷的时候,另一场革命正在发生,一个由浏览器引发的互联网革命,网景,一个互联网初创的公司,站在了时代的前列。
之后的故事耳熟能详了:微软在内部的《万圣节备忘录》,比尔修正了自己在互联网方面的战略。微软开始了自己的互联网征途。当微软的浏览器IE5发布后,由于使用了免费大棒,用户占有率到了90%以上。网景,一个时代开启的象征,卖给了AOL,从大众的视野里消失了。
在1995年的《未来之路》,比尔就预见到:总有一天,微软会跟其他曾经的企业一样,由于失去了对形势敏锐的判断,而在历史的机会中跌大跟斗。他预言了一切,包括自己的失策。互联网转型的案例,在微软成为一段佳话或警示。
在1995年到现在的10多年间,微软仍然保持着自己的警惕和饥饿,它的领域在扩大,对手也越来越新,越来越大:IBM、sun、orcale、google、adobe...
人员不停流动到对手的公司,微软也不停的把对手的天才揽至自己的麾下。据说,微软每年有大约上100项的产品推向市场。
微软已经过了自己30岁的生日,比尔·盖茨已经把微软的目标定格在更高的位置:使信息无时无处不在,信息时代最终将提供人类更高的效率和生活体验。
无论人们怎样的评说,比尔·盖茨所创立的微软,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伟大的社会进步,而无论过去多少年,比尔都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骄子和巨人而载入史册。
书的封面上是青年时代的比尔·盖茨,当时的他正因为Windows的大卖而春风得意。
现在回首过去,重新翻阅当年他的著作『未来之路』,很有些特殊的意义和微妙的味道。
所谓『信息高速公路』,曾经是这个巨人当年为之奋斗的理想。也许他万万没有想到在十几年后的今天,他所创立的Microsoft会面临Google、Apple等新对手的四面夹攻。
而微软当年的胜利,其实也是建立在『开放』『兼容』『合作』的基础上。MS-DOS最早其实并非质量最优的OS系统,但它可以实现低成本的快速兼容移植,因而迅速打开了市场。比尔·盖茨自己也在书中举了VHS录像带制式战胜BETA制式的例子来说明,成功的事实标准总是最终由经济机制决定,而非技术优势。
现在比尔·盖茨退休了,微软也在当下貌似与过去的『开放』『兼容』『合作』渐行渐远。曾经大义凛然地提出保护软件创作者知识产权的比尔·盖茨,也许没有想到自己亲手打造的战舰会撞上诸如Linux,Google这样真正具备开放性的对手——而这些对手背后的推力,竟是整个网络世界的自由大众。盖茨是个商业天才,但他终究无法打败全世界。
其实这本书的预言几乎全部应验了,或正在应验中。
所以我再读『未来之路』,不由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该书作者给我们展现了一条通往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未来如何?作者在书中的最后一句写到“我们如何塑造未来?”不得而知!读完此书,我慑服于作者那长远的目光,对未来有着预见的能力及乐观的精神,而且是相当的乐观。作者比尔盖茨的成功或许正是源于他对未来乐观的预测,但是这并不盲目,或许正是他可以看见事物的两面性并对此加以对待吧!看到事物的发展,并且能够客观地认识,了解事物,所有事情都不可以在一夜之间完成,需要时间。但在未来里会发生什么事情,作者有些作了客观的评价,很合理,不盲目夸大,而有些确实连作者自己都不知道,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将会如何的去发展!但作者对此并不感到担忧,哈哈,我认为他确实很乐观,并且也不忌讳,坦诚地告诉读者信息时代,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将会带来的许些问题。但是,我赞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利和弊,这些事不能避免的。而且作者也乐观地相信,这些利会大于弊的。设想了未来光与计算机的普及会给个人及社会带来的变化和问题。同时,作者也提及了关于这些未来发展的背景,这是免不了的,微软公司的发展或许正是得益于这种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作者强调了一个竞争机制及一个教育机制。前者,作者认为是竞争促使了社会的发展,同时竞争以技术,知识,人才为核心取胜的概率远远比那些依靠传统模式的公司要大得多。微软以技术取胜,却不单单是卖技术,而是在量上取胜。呵呵,作者也说“只要我们打定在量上取胜,那么我们就能获益。”而且也是靠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后者,作者认为教 育是最佳投资:1在教育上投资技术,将技术引进学校,学习机构;2引导人们多受教育,穷此一生,终生学习。对于第1点(当然了,这两点是我自己概括的)我认为具有商业性,不过,这或许对未来教育的良好发展,这个不谈,我也说不了,谁知道呢?但是第2点我强烈赞同。“教育的最终目标会改变,不是为了一纸文凭,而是为了终身教育”“一个不断变化着的世界,接受教育是人们为了能适应社会所能做的最好准备”。
第五篇:《智慧成熟之路》读书笔记
首尔
智能卡服务:灵活电子收费系统,使用率达90%
一体化汽车站:融合IPTV,传感器,wifi以及交通信息等多方面服务的融合应用 U-交通系统:能感知并适当延长红灯时间,保证老人或小孩顺利通过
公车信息系统:结合GPS应用,提供公交信息
新松岛城(绿色环保)
隐藏在水下的城市停车场:减少热气和废气对城市的影响
设施管理数字界面: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运营,将可储蓄采购目标和回收再利用与城市的运 营结构相结合。
新加坡
智能交通系统(ITMS):道路、使用者和交通系统信息互动,为出行和道路使用提供信息 电子道路收费系统:汽车在交通拥堵路段通行要进行收费,缓解交通压力,道理通行量减少25000辆汽车,车流量提高20%。
*将城市路网信息连接成网络,安装传感器、红外线设备,通过优化交通信号系统、电子扫描系统、城市快速路监控信息系统、接合式电子眼以及ERP系统等提供历史交通数据和实时交通信息,对预先设定的时段(10分钟、15分钟、30分钟、45分钟和60分钟)的交通流量进行预测。通过控制1700个交通信号灯,对未来一小时内各个路段情况的平均预测准确率达到惊人的85%以上,10分钟内的预测结果准确率更是高达90%。
市民可以通过手机网络、车载GPS查询未来一小时内的交通情况,并选择合适的出行时间和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