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如何促进经济快发展(全文5篇)

时间:2019-05-15 15:21: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商局如何促进经济快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商局如何促进经济快发展》。

第一篇:工商局如何促进经济快发展

文章标题:工商局如何促进经济快发展

[本文来源于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找范文请到xiexiebang.com]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工商部门始终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加快发展作为部门工作的第一要务和首要责任,深入宣传发动,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督查考核,大大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信

任度和满意度,连续两年被评为县“最佳服务部门”,连续三年被表彰为省级文明行业。05年,全系统紧密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业化”、“城市化”战略,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年新增私营企业1019户、个体工商户4758户、民资注册资本21.5亿元;大力推进商标名牌战略,全年新增注册商标200件,新推荐认定著名商标1件、知名商标6件;积极参与“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级社会治安安全县”创建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县委、县政府部署的各项整治任务,得到了上级检查组的充分肯定。同时,在推行生猪机械化定点屠宰中,全系统服从大局,克服困难、连续作战,在较短时间内保证了此项工作的顺利推进。在05年度全县“最佳服务部门”评选中,我局遗憾地以0.3分之差与“最佳服务部门”擦肩而过。我们在感到非常惋惜的同时,更感受到全县上下对工商部门的关心和厚爱,更感受到了全县上下对工商部门工作的肯定和赞许。借此机会,我代表某工商局的全体同志对一贯关心、支持、帮助我局工作的全县各级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新的一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按照本次会议的部署和要求,着力打造“三大环境”,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争创成果,力争再次进入“最佳服务部门”的行列,为全县实现再翻番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一、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营造文明高效的服务环境

我们将在全系统深入开展学习贯彻县委九届十九次全会和县政府组成人员会议精神活动,按照签订的目标责任状的要求,在全系统掀起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措施,努力把工商部门的登记注册、市场管理、合同资信、商标广告、公平交易等各项职能落实到推动全县经济加快发展上来,在工作中不断探索服务发展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举措;进一步强化“只有地方经济发展了,工商部门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的意识,始终把服务发展大局作为全系统的主旋律,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思维、争先的激情、务实的作风来抓服务、争进位、创优质;继续毫不动摇地实施在发展与服务、执法与监管两个层面上让群众满意、企业满意、政府满意的“三满意工程”,深化“服务型工商”建设,切实增强全体工商干部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本领和能力,着力提升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进一步深化职能创新,营造科学和谐的发展环境

一是全力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一方面,坚持局领导带头,层层落实招商引资责任,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本系统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动员全系统干部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力争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另一方面,不断优化窗口服务,尽力做好招商引资的服务工作。继续推行首办负责制和“引导、延时、帮办、跟踪、预约”五项服务,对新签约项目提前介入,指派专人办理相关手续,提供全程服务;抓住国家工商总局将对符合条件的县级工商局授予外商投资企业核准登记权的良机,积极完善条件,努力向上级争取授权,进一步方便全县外资企业的登记发展。二是全力支持服务民营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宣传和弘扬民营业主的创业精神,激发全民创业热情;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认真贯彻“非禁即入、有需则让”的原则,积极适应新《公司法》的变化,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放开投资领域,简化办照手续,让更多的投资者想创业,创成业;进一步加大现代服务业发展力度,鼓励各类人员投资兴办现代服务业企业,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全年新增私营企业1200户、个体工商户4800户、民资注册资本26亿元。

三是全力推进商标名牌战略。一方面,加大商标注册培育力度,进一步提高全县注册商标率。积极引导各类投资者在新办企业的同时同步申请注册商标,鼓励已经申请注册商标的重点企业进行全类别的保护性注册,引导出口创汇产品申请商标国际注册,扶持具有地方特色和原产地特征的农副产品申请注册商品商标、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对符合条件的要引导申请“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证明商标,力争今年再新增注册商标200件。另一方面,加大企业创牌指导力度,进一步提高全县“三名”商标数量。坚持按照“成熟一件、申报一件”的原则,抓住各级认定驰名、著名和知名商标的机遇,及早梳理出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实行定向培育帮扶,抓好名牌商标的推荐申报工作,力争全年新申报中国驰名商标1件,申报成功著名商标1件、知名商标6件。

三、进一步改革监管方式,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

一是推行“阳光执法”工程,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严格执行检查准入制和处罚备案制,实行首

次违规警示不罚制度;大力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推行“阳光执法”五项制度和行政执法“十不准”;全面规范自由裁量行为,按照全省统一的行政处罚程序和操作规范,做到合法行政、合理行政,严格规范行政处罚行为。二是推行“阳光收费”工程,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坚持民主评费、集体定费,做到行政性收费依据、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优惠政策“四公开”,定费结果、减免费结果、收费结果、拒缴费处罚“四公示”。牵头组织好综合年检工作,切实防止搭车收费。三是推行“阳光行政”工程,进一步规范服务行为。按照《行政许可法》和新《公司法》的规定,进一步完善规范窗口软件资料,统一公示办事流程、办事手续、服务承诺,为办事者提供统一规范的登记指南和示范文本,最大程度地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四是推行“阳光监督”工程,进一步强化制度约束。坚持以强化执法监督为重点,认真抓好案件监督反馈、案件调查与定罚相分离、大要案件立案备案、重大案件案情通报等四项制度的贯彻落实。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对系统内出现的违法违纪行为,坚持动真碰硬,坚决查处。同时,我们也诚恳地请求全县各级领导和同志们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关心工商部门的工作,欢迎你们随时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以便我们能更好地改进工作。我们工商部门将进一步积极履行职能,不断优化服务环境,紧贴全县中心工作,促进全县经济加快发展,为某实施“工业经济突破年”,实现“跨越、科学、和谐”发展,全面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作出我们工商部门新的更大的贡献。

《工商局如何促进经济快发展》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工商局如何促进经济快发展。

第二篇:促进辖区经济金融又好又快发展

又好又快,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容和精神内涵。这四个字的前后顺序一变化,读起来写起来容易,但是要在工作实际中贯彻落实起来并不容易。这要求我们的工作理念和思路都要作新的调整,甚至要跟传统观念和习惯做法作彻底诀别。如何体现,如何落实,我们分行党委一班人经过深入学习和认真研究,提出分行的总体工作思路是:紧密联系苏皖两省实际,准确领会宏观调控意图,更加重视经济金融结构调整,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效性,深入推进辖区金融生态建设,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改进和加强外汇管理,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更好地履行中央银行职责,努力促进辖区经济金融良性互动、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发挥金融对构建辖区和谐社会的支撑作用。

根据这个工作思路,我们结合辖区实际,对分行全盘工作进行谋划和安排,提出五个必须做到:

——把促进科学发展作为各项工作的统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重在发展,贵在科学。作为中央银行分支机构,牢固树立、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认真贯彻中央和总行的各项金融调控政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均衡投放,促进地方经济调整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就是要加强对辖区经济金融运行的监测反映,不断提高对经济金融运行趋势的分析和判断水平,及时向上级行和地方政府提出有参考价值的对策和建议;就是要促进融资结构协调发展,有效配置各种金融资源和分散金融风险;就是要树立均衡管理理念,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促进辖区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升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国际收支不断趋向平衡。

——把促进和谐金融作为中央银行的社会责任。和谐金融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子系统,应该是经济金融生态系统内生和共生机制的完美结合。和谐金融体现为金融资源配置将更加合理、高效,金融发展将更加有序、均衡,人人享有获得金融服务的机会。我们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关于金融改革发展的要求,推动金融业持续健康发展,着力在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上狠下功夫,不断满足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金融需求;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布局,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和功能,引导金融正确处理提高自身利益和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尤其是要对以农业为主的弱质产业,对苏北、皖西、皖北及县域等欠发达地区,对“三农”、中小企业、下岗职工等弱势群体加强金融支持和服务。

——把维护金融稳定作为我们的一项重要职责。当前,南京辖区经济金融总体形势良好。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当前影响经济金融整体稳定的风险因素依然存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能被激发。首先表现在国际收支持续呈现双顺差的经济环境下,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比较突出,消费物价和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快速上涨,既容易形成资产泡沫,也增大了通胀风险。其次是涉汇主体应对汇率变化的能力还需提高,国际热钱涌入我国进行短期投机套利也将更加频繁。第三是融资结构的畸形发展和商业银行股改后的经营压力,使贷款投放与固定资产投资相互影响、竞相攀升的动力仍然存在,从而会加大国内经济的结构性矛盾,而且不利于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容易造成银行信贷投放的波动起伏,增大金融风险的隐患。这一切都要求我们系统推进金融改革,多方分散风险,进一步思考、研究、构建和完善维护金融稳定的理论和工作框架,对经济金融运行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出分析和判断,严防出现新的系统性风险。

——把改革创新作为提升我们工作的主要动力。金融创新是金融业改革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当今全球金融发展的潮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需要我们创新窗口指导方式;防范系统性风险,维护辖区金融稳定,需要我们创新沟通协调机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拓展金融服务的宽度和深度,需要我们创新金融服务基础支撑体系;加强内部管理,提升干部职工队伍履职能力,也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教育、培训、管理和监督的途径与手段。在经济金融改革发展的新阶段,金融工作中必然会遇到更多的问题和更大的挑战,推进改革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我们要注重贴近经济金融工作、贴近市场,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研究对策办法,推动实际问题的有效解决;注重在新的体制下找准开展工作的新途径、新载体和新方式,促进更好地履行央行职责;注重抓住本单位本部门工作的薄弱环节,找准改进和完善的突破口,使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体现新特色。

——把强化内控内管作为我们工作的重要保障。管理是金融业的生命。我们要结合当前金融业新业务、新技术发展变化特点和央行管钱、管物、管权部门的工作实际,以防范风险、提高效率、保证信息安全和杜绝腐败现象为重点,进一步完善权责分明、平衡制约、规章健全、运作有序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部门内部自我约束、部门之间相互制约、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有效控制的机制。要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特别是会计财务、支付清算、国库资金、发行保卫、后勤基建等重点部门,必须严格遵守铁的规章、铁的纪律,不符合规章制度的事,绝对不能通融,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发挥制度在内部管理中的约束和基础作用。要把强化内控内管与基层央行文化建设、推动文明单位

创建、加强队伍建设和基层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强化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不断增强各级行的核心凝聚力、团队执行力和工作推动力,为更好的履行职责提供可靠的基础和保障。

去年,人行南京分行各级机构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苏皖两省大力推进金融生态建设,努力提高金融服务水平,积极贯彻稳健货币政策,引导有效信贷均衡投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2006年末,江苏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3204亿元,增量居全国第二;安徽省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842亿元,位居中部六省前列。在贷款大幅增加的同时,信贷资产质量进一步提升,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有利促进苏皖两省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对于今年工作安排,孙行长谈了如何贯彻落实“又好又快”方针,认真做好货币政策传导、金融生态建设、金融服务、外汇管理、调研监测分析等工作。其中给记者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有关大力增加对社会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方面。

要运用差别准备金率,正向激励县域农村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灵活调配中央银行支农再贷款,增强农村信用社与农村合作银行支农实力。引导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全面开展小企业贷款业务,加强小企业金融服务产品的宣传力度;协调政府有关部门,促进小企业抵押、担保、登记、变现环节费用降低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逐步完善。

金融支持不仅要锦上添花,更要雪中送炭,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和谐金融目标。江苏、安徽两省都有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那些地方人民群众收入水平较低,就业压力较大,老百姓生活较为困难。在今年金融工作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就业工作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加大金融支持苏北、皖北和皖西等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力度,做好各项金融服务配套工作。贯彻商业可持续的理念,建立贷款贴息及风险补偿等财政正向激励机制。规范小额担保贷款的审贷流程,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努力扩大贷款覆盖面。

第三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济南市作为全省循环经济的试点城市之一,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为原则,全力推进循环经济“678”工程,着力培育6个循环经济型县(市)区、7个循环经济型园区、80家循环经济型企业,初步形成了政府推动、市场驱动、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循环经济发展良好局面。

2007年,全市万元gdp能耗1.18吨标煤,同比下降4.64%,超额完成了下降4.5%的任务目标;万元gdp取水64.56立方米,下降9.6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6%,与去年持平;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0.46,同比提高0.02;每公顷建设用地产出gdp328.64万元,增加35.11万元;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94.79%,提高0.36个百分点;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72.65%,提高1.37个百分点;城市再生水利用率20.01%,提高

1.34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85.27%,下降2.31个百分点;适宜农户沼气普及率11.3%,提高8.3个百分点。主要经验做法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制

济南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循环经济工作高度重视,把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和体制。一是建立组织机构。成立了市政府节约能源办公室,下设循环经济与清洁生产处,具体承担全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日常工作。各县(市)区也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制定工作计划。形成了部门各负其责,市县上下联动的发展循环经济长效机制。二是完善政策措施。制定出台了《济南市循环经济实施工作方案》,明确了全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有效地指导全市循环经济发展。编制了《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工作的意见》、《济南市节能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济南市节能奖励办法(暂行)》等,把循环经济作为鼓励支持的重点。三是健全统计评价体系。建立了市、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100家重点用能企业三级能源利用统计体系,每半年公布一次各地区的能源消耗状况,每季度公布一次重点用能单位重点产品的能耗情况,每年对签订节能目标责任制的地区和企业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纳入地方政府、有关企业领导班子和成员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动

(一)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一是扎实做好清洁生产试点工作。为了积极稳妥的推进全市的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本着抓住重点、覆盖行业、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全市冶金、化工、建材、酿造、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工作。二是强化清洁生产培训工作。清洁生产审核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开展扎实有效的培训是做好清洁生产的基础。济南市经委积极组织开展由县(市)区经贸局(发改委)、部分企业分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培训。重点是学习清洁生产的基本知识、清洁生产审核的要求和方法,先进企业介绍开展清洁生产的成功案例,大家拓宽了思路,丰富了经验。三是加强对试点企业的督导。强化对清洁生产审核试点企业的调度和监督,及时掌握企业清洁生产的工作进度,协调解决存在问题。截至目前,济南市已有51户企业实施了清洁生产,使企业层面的循环经济工作步入了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一是指导服务。今年,全市先后组织了二期资源综合培训和重点讲解资源综合利用政策、认定程序、申报材料要求等内容,为全市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搞好指导服务。二是严把程序。济南市经委对通过认定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按照《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认真执行有关减免税政策;对年检不合格的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停止其享受的国家优惠政策。今年将对所有认定的综合利用企业(产品)进行检查。

三、调整结构,构建循环经济型产业体系

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印发山东省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按照用循环经济的理念,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严把产业准入关,从源头遏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一是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的产业政策和市场准入标准、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等“六项必要条件”,坚决控制新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建设,停批和限批力诺玻璃热电联产等18个项目,全市没有新上一个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二是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按照淘汰责任书和全市淘汰计划,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淘汰任务重的有关县区、企业主要负责人下发了督导函,对进展迟缓的区县和企业派出重点督导组,确保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坚持把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推进经济结构和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

节,推动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稳步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011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151.18亿元,新能源产业产值已经达到149.1亿元。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累计实现产值735.63亿元,同比增长33%,新能源产业产值已经达到96.85亿元,同比增长41.16%。

四、抓技术创新,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一是加大自主创新支持力度。济南市把循环经济技术研究列为《济南市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重点,加大支持力度。2007年,支持项目64项,经费1960万元,其中,国家、省级项目15项,经费1098万元。2008年,又加大了项目的申报力度,能源技术申报35项,占全部申报项目的5.85%,资源与环境技术60项,占全部申报项目的10.03%。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精密跟踪、阳光采集传输技术等一批重大节能技术和产品取得实质性突破。二是积极推广应用先进成熟的循环经济技术。重点推广应用冶金、化工、轻工、纺织、建材等产业先进技术,如冶金行业的干熄焦、燃气蒸汽联合发电、连铸连扎、热能梯级利用技术;热电行业的冷却水余热利用、热电冷三联产技术;炼油企业的火炬气回收、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技术;以及推广应用循环流化床锅炉、秸秆锅炉、绿色照明、电机变频调速技术等。完成济钢集团、山水集团余热发电、新华能源煤矸石综合利用、十方新能源垃圾填埋沼气发电等节能项目65个,实现节能量40万吨标准煤。

五、以点带面,典型推动

市经委及时召开了全市循环经济工作会议,对在循环经济方面做的比较好、做法相对成熟的济南佳宝乳业有限公司、山东山水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济南市琦泉热电有限公司等发展循环经济经验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使大家学习先进经验,找出差距和不足,制定切合本单位实施的目标,不断制定和完善有关配套政策和措施。济南百川同创实业有限公司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的试点示范,通过快速低成本收集,简化预处理后压缩成型作为燃料,即解决秸秆焚烧污染,又开发利用了新能源。

六、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充分发挥央视、经济日报、省电视台、大众日报等主流媒体的宣传优势,广泛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及时报道和表扬先进典型,曝光严重破坏、浪费资源的行

为。开展发展循环经济讲座和论坛等一系列大型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的节约意识,营造循环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四篇:为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再立新功

为促进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再立新功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体现在国税部门就是要继续做大“蛋糕”,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财力基础。过去的五年,伴随着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市国税系统取得了显著成绩,累计组织国税收入36.26亿元,年均增幅保持在30%左右,2007年突破了12.3亿元,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全市国税系统先后被授予“江苏省文明行业”称号,江苏省先进县(市)局领导班子、江苏省科普宣传先进集体等荣誉。

党的十七大为新时期税收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作为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解读报告精神,一是要坚持制度管理。在深化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中,要坚决维护税收管理制度的权威,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市场经济条件下,征纳双方都要严格执行税收管理制度,履行各自法定的权利与义务,这是税收工作顺利开展并发挥作用的基础;二是充分发挥税收的聚财和调控职能。税收的首要职能是组织财政收入,税务机关要积极参与政府制定收入计划,要通过开展深入细致的经济税源调查分析,为制订收入计划提供依据,遵循从经济到税收的思想,努力使税收收入的规模、速度、结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构建科学、稳定的收入保障机制;要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制止和防止越权减免税”的组织收入工作原则,在认真执行收入计划过程中,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适时地建议修正收入计划;三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税收工作。要把税收工作的发展建立在职能的正确履行上、作用的充分发挥上;要以人为本,税收成果为社会全体成员所共享,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税收利益,让税收造福于人民;税收工作的发展要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紧扣经济脉搏,发挥税收调节职能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税收工作的发展要遵循统筹兼顾的工作办法,在全力推进税收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要主动、自觉地将税收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筹划。

2008年是“十一五”发展承上启下的一年,是我市全面腾飞持续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区域经济综合效应凸现以及城市综合竞争力全面提升的关键之年,是“学赶张家港、建设新如皋”的快速推进之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决战之年。因此,全市国税系统要准确把握新的形势和任务:一是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实现组织收入的新跨越。认真贯彻组织税收收入原则,有效遏制税收流失,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保持各税种收入与对应经济税源的协调增长,保证税收收入增长科学、规范,确保组织收入工作在高基数、高增幅的基础上实现新的跨越,全面完成条块下达的收入任务;二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强化干部队伍素质教育,着力打造一支能征善战、廉洁高效的干部队伍,使国税干部队伍呈现新气象。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增强干部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完善激励机制,提高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国税文化建设,倡导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团队精神,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三是坚持服务宗旨,强化优质服务品牌的创建,树立依法行政、文明服务的国税新形象。大力开展“构建和谐国税”活动,统一规范服务形式,拓宽服务范围,优化完善税收服务体系,社会满意率明显提高,在全市人民满意机关、热点科室、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测评中的位次进一步前移。

一、坚持聚财为国,强化税收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促进国税收入的持续健康稳定增长

1.紧紧围绕经济税收发展重点开展税收分析,摸清税源分布。税收分析的重点进一步向更加注重较深层次的税收与经济关系分析转变,进一步揭示税收与经济的关系,客观反映税收征管状况和各项征管措施的成效,测算分析各项政策调整对税收收入的影响,提出加强管理、完善政策的建议,更好地为组织收入、加强征管、宏观调控服务;通过开展各税种管理状况和异常点、风险点的筛选分析,不断丰富分税种、分行业、分项目的分析预警模型,提高各税种管理水平。

2.健全收入目标考核体系,做到目标考核机制保障有力。一是科学分解收入任务。年初下达分局全年指导性税收计划,每季结合各分局的经济税源变化情况,以前两个月的完成实绩推算出季度能够完成的指标,给各分局下达季度指令性计划,让各分局组织收入更有针对性。参照镇(区)政府财政收入目标,尽可能使收入目标任务与其保持一致,便于各镇(区)对照目标进度进行督查;二是制定收入目标考核激励机制。设立税收收入任务单项考核奖,按季兑现;三是签订责任状。将收入计划分解到各分局、各股、各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

3.加强重点税源企业优质管理与服务。通过对重点行业、重点税源企业的管理,全面提升我市工业和商业增值税综合税收负担率。同时,要做好重点税源企业、高风险企业的政策性服务调研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全市重大项目的跟踪管理与服务。

4.狠抓涉税高风险企业管理。对经营规模较大,享受着较多的民政福利、废旧物资、农副产品等税收优惠政策,对地方财力贡献不大、在管理上又容易出现漏洞的企业,要加强综合性、专项性分析和研究,定期或不定期发布风险预警信息,引导企业守法经营、按章纳税。对弄虚作假,采取不正当手段骗取税收优惠的,要坚决加大查处和打击力度,维护税法尊严。

5.加强税务责任区管理与评定。通过梳理明晰责任区各岗位税源管理职责,进一步强化分局长、股长、管理员的税源三级监控模式,基层分局领导要亲自管理重点税源企业和高危企业,带头创建示范责任区。针对责任区管理的工作重心和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采取经验交流会、场地培训、组织优秀案例评比等各种方式,加大对税收管理员的学习培训,进一步规范日常检查、巡查等管理性检查工作。以贯彻落实南通市局《税收责任区星级评定办法》为契机,统一考评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认真开展星级责任区评比活动,用可比数据来评价责任区的管理质量,通过加强对重点、薄弱点、风险点的监控,努力实现无重大偷骗税案件、无重大税收管理隐患等责任区管理目标。

6.深化征管改革,提升税收征管信息化水平。通过在全市推行税收管理员集中到分局办公,实现对干部队伍的集约化管理,以计算机信息网络为支撑,实现税收管理员每人一台计算机,各责任人必须亲自进行属于各自工作职责范围内工作流程节点的操作,熟练运用公文处理系统、税收监控决策系统等,及时准确掌握税收政策的变化,加强信息采集的完整与准确,增强各类信息的共享度,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将税收执法责任落实到人。

7.创新纳税评估模式,提高评估工作实效。改进评估组织模式,以专业评估人员评估为主,逐步实现评估工作专业化。一是市局成立专门评估小组,指导全市国税的纳税评估工作,开展专业评估;二是具备条件的分局成立纳税评估股,不具备条件的分局要落实专门纳税评估人员,实现管评分离,促进评估出成效;三是学习借鉴兄弟先市局的行业评估模型,结合我市产业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一到两个有效的行业评估模型,用于指导面上行业评估;四是对纳税评估结果实行动态跟踪管理,防止出现“老问题”反弹;五是充分发挥纳税评估以评促查、以评促管的作用,通过纳税评估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拓展税收分析的视野,改进税收分析的方式方法;六是认真开展纳税评估案例点评交流活动,切实提高干部技能,促进纳税评估的深化。

8.强化稽查职能,营造良好税收执法环境。深入开展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充分发挥一级稽查的威慑力,继续保持严厉打击各类涉税违法活动的高压态势。重点查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可抵扣票(证),骗取国家出口退税,利用虚假账册等手段进行偷税的涉税违法犯罪活动。认真组织好上级局布置的税收专项检查,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

9.密切部门协作,依法推进社会综合治税。认真落实市政府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工作的要求,进一步健全落实税源信息传递与共享制度,全面、有效地汇集各相关部门掌握的涉税信息,加强对招商引资、项目投入、房地产施工、预售、工业用电量等涉税重要经济信息的监控。根据税收管理的新形势,密切与镇(区)、工商、地税和综合治税办公室等单位的协调配合,加强信息交流与数据比对,在涉税高风险企业、关联企业税收管理上实施齐抓共管。加强与公、检、法部门的合作,加大对涉税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

二、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廉政建设,打造一支能征善战、廉洁高效的国税干部队伍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矛盾、新要求,实现国税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建设一支特别能创新、特别能攻坚、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国税干部队伍。

1.领导班子带头做好表率。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班子要想蠃得大家的信赖,树立起权威,不是靠手中的权力,而是靠领导过硬的作风形成的魅力。领导班子要坚持“三带头”,即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带头认真履行“一岗两责”岗位职责、带头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做到重要工作民主决策、主要精力抓大事和难事,处处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2.切实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对工作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敬业精神,为完成任务不惜加班加点、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为开拓创新不断争先创优的实干精神,为国税事业勇于奉献、务实协作的团队精神,从而形成一个个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相互激励、你追我赶的国税先进集体。通过开展“学习十七大党章,重温入党誓词”主题教育,激发党员干部的斗志。要把国税的组织目标发展与干部个人价值实现有机结合起来,加强教育激励,培养干部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在推进税收工作发展的同时,帮助干部个人实现职业理想,体现人生价值。要增强团队活力,营造和谐的税收工作内部环境。在全系统多开展一些谈心和沟通活动,增进理解,团结协作,努力让每一个干部职工都能充满激情而又快乐地工作,凝心致力于国税事业的发展。

3.完善竞争激励机制,组织干部竞争上岗。通过建立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激发干部潜能,保持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精心组织全系统新一轮副科级分局长、中层干部、股长的竞争上岗工作,完善竞争机制,突出参加竞争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同时将业务水平、工作能力、创新思维等作为综合评价因素,真正将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中层干部岗位。坚持以提升能力为重点,继续强化基层分局领导班子建设,促进基层团结型、实干型、廉政型领导班子建设的落实。实施干部换岗交流。在认真研究酝酿,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系统、完整、合理、规范的干部换岗交流制度,盘活人力资源。

4.完善绩效管理机制,优化干部人力资源管理。进一步探索符合国税实际的能级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激发内部潜能,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强化对税收管理员、办税服务厅人员、稽查人员的有效奖惩激励,把提高税务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摆在突出位置,制定出符合实际的考核办法,科学评价税务干部的工作水平和能力。重视干部培训工作。建立分级分类的干部教育培训、学习考试机制,本着急用先学的原则,广泛开展各类岗位练兵和业务比武活动,鼓励参加各类资格考试和专业等级考试。积极与相关高校联系,将相关岗位人员分批派出进行专门培训。

5.规范考核追究,落实好执法责任和追究机制。认真开展执法责任制日常考核,进一步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和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操作应用,最大限度地规避执法风险;总结人工考核和系统操作经验,制定和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细化执法责任制考核评议工作;建立压力传递机制下的考核追究反馈制度,强化税收执法人员的责任意识、执法风险的防范意识。

6.强化监督制约,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败战略方针,构建制度、教育、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要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的格局,将廉政学习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常敲“耳边鼓”。开展勤廉评比活动,培养身边的典型,树立勤政廉政的标杆,增强可学性。探索建立符合国税实际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强化对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的监督制约。特别是抓住纳税人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切实纠正损害纳税人利益的不正之风。要广泛开展税收管理员述职述廉活动,让纳税人为国税干部的服务与廉政情况打分。要在全系统营造敢抓敢管、敢于负责的良好氛围,确立常抓不懈的意识,并注重防微杜渐。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从源头上加以治理。

7.以构建和谐国税为目标,营造良好国税文化氛围。通过对国税干部道德情操的正确引导,继续加强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深入开展“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德(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五珍惜(珍惜工作岗位、珍惜手中权力、珍惜集体荣誉、珍惜个人前程、珍惜家庭幸福)”主题教育,提升国税干部的情趣与品位,营造既有个性张扬,又有组织充盈,充满生机活力、团结进取的如皋国税文化氛围。要真诚地关心与爱护国税干部,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做到“五个必”,即:遇到困难必帮,取得成绩必奖,生病必去看望,遇到疑难必解,思想波动必谈,使大家产生强烈的亲切感、依赖感和归属感。

三、坚持服务宗旨,强化优质服务品牌的创建,树立依法行政、文明服务的国税新形象

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基层国税是贯彻执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一线”部门,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就要广大国税干部转变思想认识,提升服务理念。一是构建良性互动、和谐发展的征纳关系。要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公正执法是最佳服务的理念、纳税人正当需求应予满足的理念,紧紧围绕落实十七大精神,把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发挥国税职能放在首位,将文明创建和促进税源发展相结合,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优化服务措施。加强外部网站建设,实行办税公开,方便纳税人查询政策、网上咨询、下载办税软件,实施网上办税,建立征纳互动平台,提升外网服务社会,服务纳税人的能力。加强办税服务厅的环境建设,继续抓好“税收服务九项制度”和“十项服务承诺”的落实,实施长效管理;二是密切党政税收分析调研,为经济发展决策服务。把税收分析、税收政策调研以及专题涉税信息的成果,及时向党委、政府领导进行汇报,为发展经济当好参谋牷极参加政府党委召开的经济发展研究会议,提供税源、产业发展动态信息,为地方经济建设献计献策,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树立从经济到税源的意识,积极服务地方招商引资,以提供优质服务,打造招商“软环境”。

十七大报告指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犕晟浦圃己图喽交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基层国税部门作为执法一线,要文明执法,树立廉洁高效的形象。一是要依法行政,创建基层文明站所。营造依法行政理念,把推动执法规范化作为创建的重点,从实体和程序上规范执法行为,实施纠建并举、标本兼治,树立文明执法的国税形象;二是要廉洁从税,树立文明服务形象。建立群众监察员、行风监督员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认真贯彻落实南通市国税局制定的“三条铁纪”(1.禁止国税干部收受纳税人的礼金、礼品和有价证券;2.禁止国税干部参与涉税中介代理谋取利益;3.禁止国税干部在办税服务中刁难纳税人)。开展“党员示范岗”、“服务标兵岗”、“巾帼示范岗”创建,营造廉洁从税,为民服务的良好氛围,树立廉洁高效的服务形象;三是要勇于奉献,打造优质服务品牌。以如皋国税“服务e站”为载体,建立承诺服务、预约服务、政务公开,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一条龙”、“一户式”纳税服务,提高办税效率,减轻纳税人负担。四是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六城同创、文明社区共建等活动,继续开展拥军优属、扶贫助困、希望工程等各项社会公益活动,献爱心,送温暖,弘扬国税精神,展示国税形象,推动全市国税系统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第五篇:如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如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在我思考这个问题之初,我首先回想的是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接下来我想到的是中国当前的经济现状,然后才是如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又想那么为什么要提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呢?于是,整个思考脉络浮出水面。顺着这条线索,我开始展开对这个问题的探讨。

一. 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现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其中公有制为主体,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1·中国公有制经济情况

①中国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全体劳动人民共同所有或部分劳动人民共同所有,表现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

②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从中国现状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主要有:国有制、集体所有制、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③中国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现状 :

20世纪80年代前,中国工业企业所有制结构基本上是全民所有制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构成的单一公有制结构。1978年,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数量占24%,工业总产值占77.6%;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数量占76%,工业总产值占 22.4%。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公有制企业数量多、涉及领域广、过分分散的状况得到很大改观,在工业经济中的数量和产值比重均明显下降。

2008年,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数量占5%,工业总产值占28.4%;集体企业数量占2.8%,工业总产值占1.8%。尽管国有企业数量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从总体规模和经营效益来看,对整体经济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2008年,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88,811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4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7,508亿元,占29.5%;实现利润9064亿元,占29.7%。集体工业企业资产总计4990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的1.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799亿元,占1.8%;实现利润617亿元,占2%。特别是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公有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2·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①中国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演变

②中国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变大体可分为两个时期: 1949年-1978年为第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里,非公有制经济经历了被限制利用、被根本改造和被取消的发展过程。第二个时期为1979年至今,经历了从允许发展到鼓励发展的过程。③中国非公有制经济的现状: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部分,它是指公有制经济之外的所有经济形式,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合资经济。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非公有制经济获得很大发展。从数量上看,2008年,全国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为2917.33 万户,私营企业657.42万家,分别比1992年增长了0.9倍和46.8 倍。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私营企业达到245,850个,占企业总数的57.7%。从创造的产值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造的工业总产值中,私营企业占26.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 29.5%。从就业看,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仅占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23.5%,而20世纪80年代中国城镇从业人员几乎全部集中在公有制企业。

④非公有制经济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作用:

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它具有强烈的内生动力和发展驱动力,能够调动广大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有助于扩大社会就业渠道和机遇,可以使更多的劳动者自谋职业,可以开辟更加广阔的生产经营空间。有利于快速提高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推动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增加税收并通过转移支付发展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

二. 中国当前经济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世界最大的人口规模,在长达近三十年的时间内实现了年均9.6%的高速增长。使中国经济从解决温饱到基本实现小康,向全面小康迈进。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在经济总量大幅增加的前景下仍然继续保持了年均近10%(9.76%)的增长,既消除了通货紧缩,又没有明显的通货膨胀,经济发展的质量提高,效益改善,波动减少,协调性增强。持续经济发展使中国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中国的对外开放度不断扩大,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而就近年的中国经济形势而言,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很特殊,既不同于90年代中期以前的严重通货膨胀,又不同于前几年的持续通货紧缩趋势。虽然去年以来消费品物价指数由负转正,投资品和部分生产资料价格涨势强劲,去年九、十月后物价上涨趋势较为明显,但消费品价格除粮食等农产品上涨较快外,其余比较疲弱,甚至还有下降。消费品物价指数总的看还在合理区间移动。当前我国虽然由于部分行业投资扩张较猛,引起部分物资如煤、电、油、运筹供应紧张,但我们的劳动力不紧张,失业率还在增长;资金不紧张,银行存差很大;生产能力不紧张,大部分特别是制造业、工业消费品能力宽松甚至过剩.我国潜在的经济增长率大约为9—10%。现在实际增长率仅及潜在增长率的下限,未到上限。不过碰到的瓶颈制约应当引起重视,因为它影响发展的全局。从经济运行来看,当前既有局部过热,特别是投资过多的现象,又有在总体上供大于求,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

面对如此的经济现状,似乎可以回答为什么要提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了,那么,我们再来详细的看看这个问题

三. 为什么要提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及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动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过去一个较长时期,我们一直把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作为重要方针。现在,“好”与“快”的位置对调,“好”字排在了“快”字之前。为什么要提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呢?又好又快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经济建设指导思想和经济发展理念的重要变化。具体说,之所以提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主要有两个原因:

1·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新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我国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成就和变化成为我们走向又好又快发展这一新的历史起点的基础条件。这一基础条件可概括为6大历史性变化:一是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二是供求关系,由长期短缺转变为一定程度的相对过剩;三是经济运行,由大起大落转变为快速平稳;四是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世界第十位上升到第四位;五是外贸总额,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世界第二十七位上升到第三位;六是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到实现小康,并向全面小康迈进,人均GDP由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300美元上升到近2000美元。

2·为了进一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是经济增长的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

二是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三是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四是经济增长中存在着不和谐性。

为了进一步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上述各种问题,我们就要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既然必须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那么我们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动力又在何处呢?

一是消费结构升级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推动工业化进程加快,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二是户籍限制放松,人口流动加快,城市化快速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三是国际化进程加快,促进中国经济发展;

四是改革不断深化,微观经济主体活力增强,宏观调控能力提高。

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进步,但总体水平还比较低,发展还不平衡。未来仍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概括起来,中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有利条件如下:

一是国内市场广阔,需求空间很大;

二是中国劳动力资源丰富,成本较低且素质在不断提高;

三是中国有高储蓄的文化与传统;

四是中国的体制机制在不断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在不断加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五是从外部环境看,总体上,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主题,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化,贸易投资便利化程度提高,资本流动加快,产业转移加快,技术辐射加快,有利于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科技的跨越式发展。

依次考虑而来,来到了最关键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如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呢?

四. 如何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说,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一)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充分利用国际科技资源。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培养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创新人才大量涌现。

(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三)要用全面的眼观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寻找主要矛盾。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

(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五)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扶持力度。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六)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推进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以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七)深化财税、金融等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深化预算制度改革,强化预算管理,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和比例,加大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增强基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

实行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财税制度,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推进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各类金融市场,形成多种所有制和多种经营形式、结构合理、功能完善、高效安全的现代金融体系。提高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竞争力。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加强和改进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实现资本项目可兑换。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健全和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完善国家规划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计划、产业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综合运用财政、货币政策,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八)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深化沿海开放,加快内地开放,提升沿边开放,实现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支持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加强双边多边经贸合作。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注重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增强工作能力,改进工作方法,才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下载工商局如何促进经济快发展(全文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商局如何促进经济快发展(全文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为什么要强调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提出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的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为前提的。正是这些成就和变化,为我们走向“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必要......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关键是实现哪五大转变?一要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二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三要进一步转变经济体制;四......

    大力加强旅游行风建设 促进旅游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大力加强旅游行风建设 促进旅游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宾县旅游局 王利明) 我国旅游业已经进入由旅游资源大国向旅游产业大国发展的新阶段,成为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一个经济产业,产......

    浅谈优化发展环境 促进龙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浅谈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区域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环境是资源,是生产力,是加快发展的关键,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改善和优化发展环境,是......

    加强人才建设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加强人才建设 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不断更新人才工作观念,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用好人才工作政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为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3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胡伟林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也是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支持经济......

    建立汽车产业集群,促进十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建立汽车产业集群,促进十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源配置和市场的全球化。世界汽车工业100多年的兼并重组和集群发展,形成了底特律、丰田、巴塞罗那等闻名于世......

    工商局发展民营经济情况汇报

    工商局发展民营经济情况汇报县工商局发展民营经济情况汇报搭建服务平台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县工商局深入贯彻全市民营经济大会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搭建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