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县粮食局2011年上半年粮油加工企业统计分析

时间:2019-05-15 15:54: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惠民县粮食局2011年上半年粮油加工企业统计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惠民县粮食局2011年上半年粮油加工企业统计分析》。

第一篇:惠民县粮食局2011年上半年粮油加工企业统计分析

惠民县二O一一年上半年粮油加工企业

统 计 分 析

市粮食局:

今年上半年以来,惠民县粮食局根据粮食流通统计制度的要求,继续加强对全县粮油工业企业统计工作的领导,不断健全统计网络,半年来纳入统计范围企业的报表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确保了上报数据的真实、可靠。

一、主要经济指标分析

从各企业上报的数据来看。我县粮油加工企业购销总体形势呈上升趋势,饲料及淀粉加工企业增长迅速,面粉加工企业增长幅度较小。纳入统计范围的企业生产总量为323172吨,与去年同期的233291吨相比,增加89881吨,增长38.5%。其中,饲料及淀粉加工量由去年的74584吨,增长到现在的144945吨,增长约为94.3%;面粉加工企业的生产总量由去年同期的158707吨,增长到今年的178227吨,增长了12.3%,相对增长缓慢。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国内肉、禽、蛋等畜牧产品价格上升,养殖业发展迅速,饲料需求猛增,我县饲料生产企业抓住这次机遇,加快生产饲料步伐,尤其是

惠民春晖福利工贸有限公司经过去年的改造,生产能力大幅提高。二是新麦还刚刚收获,小麦价格一路攀升,种粮农民持观望态度,不愿现在出售小麦。因此受小麦原料的制约,粮食加工企业生产量提不上去,但是相对于去年同期还是有所增长。

从粮食加工企业的主要经济指标来看。上半年,我县粮食加工企业实现现价工业总产值79231万元,与去年同期的62113.2万元相比,增加17117.8万元,增幅为27.6%。其中,面粉加工企业由去年同期的42575.1万元,增长到现在的50830.2万元,增幅为19.4%;玉米加工企业由去年同期的19538.1万元,增长到现在的28400.8万元,增幅为45.4%。产品销售收入76639万元,与去年同期的60404.1万元相比,增加16234.9万元,增幅为26.9%。其中,面粉加工企业由去年同期的42660.6万元,增长现在的48662万元,增幅为14.1%;玉米加工企业由去年的17743.5万元,增长到现在的33978.4万元,增幅为91.5%。

综合分析原因主要有:一是由于国内粮价的不断攀升,本地农民对小麦价格持观望态度,导致面粉加工企业粮源不是很充裕,但是由于生产能力的提高,利润仍然有所增加。二是由于肉、禽、蛋等价格上涨,有力地刺激了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惠民春晖福利工贸有限公司和滨州六和饲料有限公司抓住此次机遇,加大加足马力,饲料产量大幅提升。三是

部分粮食加工企业通过扩大生产能力,规模越来越大,相对的降低了生产成本,形成规模效益。从数据对比来看,今年上半年,我县玉米和饲料加工企业增长迅速,面粉加工企业虽然生产量有所增长但是增上缓慢。

二、存在的部分问题

从列入统计范围的企业的各项指标来看,我县的粮油加工业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从总量看,和我市较好的县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县纳入统计范围的企业统计水平参差不齐,我县的统计网络尚未健全,全社会统计工作开展不够平衡。此外,很多从事粮油生产加工经营企业,粮食局本身对其没有约束力,企业对统计不够重视,造成我县的统计数据可能不能够真实的反映我县的粮油加工现状。

三、今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1、切实加强对全社会粮食加工企业的了解、指导和服务,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与对接,摸清企业的规模、产品结构、经营状况和经营水平等,进一步做好规模以上粮油加工企业的统计。

2、工作重点放在加大对企业的指导力度,提高统计分析的质量,加大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使统计工作走出单纯的数字,逐步形成有数字、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综合性

统计报告,努力给各级领导做好参谋。同时,粮食执法、粮食收购许可证办理等工作做好结合,争取扩大统计范围。

惠民县粮食局

二O一一年七月五日

第二篇:2006粮油加工业统计分析

2006粮油加工业统计分析

全国部分省2006粮油加工业统计分析工作,在各级粮食行政主管部门和粮食行业协会的支持下,在广大企业的配合下,经过粮油工业统计人员的辛勤努力,已经完成,对提高粮食行业统计工作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起到了保障作用。

2006粮油加工业统计报告

一、基本情况

2006年,全国报送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的粮油加工企业(以下简称入统企业)11719个,比上年增加601个,其中:日加工能力100吨以下企业8625个,占73.6%;100-200吨企业1887个,占16.1%;200-400吨企业767个,占6.5%;400-1000吨企业312个,占2.7%;1000吨以上企业128个,占1.1%。在全部入统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252个,占10.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25个,占1.1%;民营企业10342个,占88.2%。

入统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3734.3亿元,产品销售收入3730.2亿元,出口交货值39.4亿元,利润总额76.7亿元,年末从业人数41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4%、24.5%、21.2%、82.5%和8.5%。

按现价工业总产值排序,前10位的省区依次是:山东、江苏、河南、河北、黑龙江、广东、安徽、湖北、江西、福建。总产值超过100亿元的有13个省,比上年增加4个,其中山东省达545.5亿元,江苏省达525.8亿元。

(一)大米加工业

2006年,全国入统大米加工企业7548个,年生产能力14778.4万吨,其中:日加工能力100吨以下企业6143个,占81.4%;100-200吨企业1059个,占14%;200-400吨企业251个,占3.3%;400-1000吨企业77个,占1%;1000吨以上企业18个,占0.2%。在大米加工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848个,占11.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4个,占0.3%;民营企业6676个,占88.5%。

入统企业大米总产量3844万吨,其中:特等米1304.6万吨,占33.9%;标准一等米2229.4万吨,占58%;标准二等米239.6万吨,占6.2%。总产量超过100万吨的有江西、湖北、江苏、安徽、黑龙江、湖南、福建、吉林、辽宁、四川、广西、浙江、广东13个省,其中江西省达538.9万吨,湖北省达483.9万吨,江苏省达414.1万吨,安徽省达398.5万吨,黑龙江省达302.4万吨。

入统大米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1078.9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065.3亿元,出口交货值10.7亿元,利润总额18.4亿元,年末从业人数15.3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46.4%、41.7%、143.2%、40.5%和11.7%。

(二)小麦粉加工业

2006年,全国入统小麦粉加工企业3159个,年生产能力9473.2万吨,其中:日加工能力100吨以下企业2014个,占63.8%;100-200吨企业603个,占19.1%;200-400吨企业371个,占11.7%;400-1000吨企业136个,占4.3%;1000吨以上企业35个,占1.1%。在小麦粉加工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96个,占9.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31个,占1%;民营企业2832个,占89.6%。

入统企业小麦粉总产量4345.8万吨,其中:特制一等粉1874.7万吨,占43.1%;特制二等粉1250.6万吨,占28.8%;标准粉456.8万吨,占10.5%;专用粉512万吨,占11.8%。总产量超过100万吨的有河南、山东、江苏、河北、安徽、陕西、湖北、广东、新疆、四川10个省,其中河南省达937.7万吨,山东省达886.7万吨,江苏省达503.5万吨,河北省达420.3万吨,安徽省达326万吨。

入统小麦粉企业现价工业总产值918.2亿元,产品销售收入925.2亿元,出口交货值6.3亿元,利润总额11.5亿元,年末从业人数15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6.3%、16.1%、10.5%、17.3%和5.6%。

(三)食用植物油加工业

2006年,全国入统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1012个,年处理油料能力7177.4万吨,精炼能力2166.2万吨。其中:日处理能力100吨以下企业468个,占46.2%;100-200吨企业225个,占22.2%;200-400吨企业145个,占14.3%;400-1000吨企业99个,占9.8%;1000吨以上企业75个,占7.4%。在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08个,占10.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70个,占6.9%;民营企业834个,占82.4%。

入统企业食用植物油总产量1730.2万吨,其中:大豆油946.8万吨,占54.7%;菜籽油285.3万吨,占16.5%;花生油87.4万吨,占5%;棉籽油57.9万吨,占3.3%。在总产量中,一级油924.2万吨,占53.4%;二级油170.2万吨,占9.8%;三级油98.7万吨,占5.7%;四级油292.7万吨,占16.9%。总产量超过50万吨的有江苏、山东、广东、河北、天津、黑龙江、福建、河南、上海、湖北、浙江、广西、辽宁、四川、新疆15个省,其中江苏省达311.9万吨,山东省达224.5万吨,广东省达164.7万吨,河北省达117.1万吨,天津市达101万吨。

入统食用植物油企业总产值1737.2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739.7亿元,出口交货值22.4亿元,利润总额46.8亿元,年末从业人数10.7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23.1%、20.2%、0.1%、145%和8.1%。

二、当前粮油加工业运行的主要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组织结构和产权结构继续调整优化,企业活力增强,生产集中度提高。

2006年全国入统粮油加工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减少202个,比重由上年的13.1%下降为10.7%,减少了2.4个百分点;民营企业增加了798个,比重由上年的85.8%上升为88.2%,增加了2.4个百分点,产权结构继续发生变化。与此同时,一批骨干企业通过改制重组,整合提升,进一步向集团化发展;一些规模小、条件差、质量低的小企业逐渐被市场淘汰,行业生产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从生产能力来看,在2006年入统企业中,日生产能力400吨以上的企业达440个,比上年增加75个,其中1000吨以上的大型企业达128个,比上年增加27个。

从产品产量来看,年产量达到10万吨以上的企业达123个,比上年增加20个。其中:年产量10万吨以上大米企业33个,总产量达785.1万吨,占入统大米企业总产量的20.4%。黑龙江北大荒米业有限公司和江西金佳谷物有限公司产量均达到50万吨以上,分别为58.9万吨和52.8万吨。年产量10万吨以上小麦粉企业60个,总产量达1722.2万吨,占入统小麦粉企业总产量的39.6%。河北五得利面粉有限公司和中粮集团小麦粉产量均达到100万吨以上,分别为180.3万吨和115.6万吨。年产量10万吨以上食用植物油企业30个,总产量达1079.9万吨,占入统食用植物油企业总产量的62.4%。中粮集团、嘉里粮油集团、益海粮油集团食用植物油产量均达到100万吨以上,分别为205.4万吨、188万吨、152.3万吨。国有油脂企业九三油脂集团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提高了企业竞争力,继2005年在大连和天津建成两个油厂后,2006年又在广西防城港建成一座日处理5000吨大豆的油脂加工厂,使九三油脂公司年加工大豆能力达到了700万吨,2006年食用植物油产量达到66.9万吨。

前10家企业总产量占本行业入统企业总产量的比重分别是:大米10.4%,小麦粉17%,食用植物油44.7%。

(二)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名牌产品、放心粮油产品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2006年,粮油产品结构继续向优质和高档方向调整,标准一等米以上的精制米(含特等米)在大米中所占比重达91.9%,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特等粉(包括特一粉和特二粉)在小麦粉中所占比重达到71.9%,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二级油以上的精制油在食用植物油中所占比重达到63.2%,比上年提高2.3个百分点。

几年来,通过大力培育、宣传知名企业和品牌,普遍增强了企业的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推动了经营管理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的提高,名牌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市场占有率越来越高,优势越来越明显。被国家质检总局和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大米、小麦粉和食用植物油企业产品生产量和经济效益又有大幅度提高。6个名牌大米生产企业的总生产量(不含黑龙江五常市绿风优质米开发有限公司)达199.3万吨,利润总额达0.87亿元,比上年分别提高61.5%和77.2%;13个名牌

小麦粉生产企业的总生产量达581.1万吨,利润总额达5.87亿元,比上年分别提高21.9%和148.3%; 10个食用植物油名牌产品的生产量和利润也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仅中粮集团食用植物油产量就达205.4万吨,利润达8.6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2.1%和395.5%。

2006年,商务部开展了“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评价工作。被授予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的大米品牌有北大荒、国宝、东南香、金佳、乐惠、天山雪;小麦粉品牌有五得利、古船、半球、白樱花、苏三零、鹏泰;食用植物油品牌有九

三、富虹、海狮、鲁花、爱厨、胡姬花、元宝、金龙鱼。

通过开展“放心粮油工程”,大大增强了粮油企业的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诚信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了产品质量,扩大了市场。2006年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和各省市粮食行业协会又推出一批放心粮油产品和放心粮店,进一步提高了放心粮油的市场占有率。

(三)粮油加工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创近年来最好水平。

2006年,入统企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创近年来最好水平,特别是经济效益又有了较大提高。入统企业共实现利润总额76.7亿元,比上年提高82.5%,其中大米企业实现利润18.4亿元,比上年提高40.2%;小麦粉企业实现利润11.5亿元,比上年提高17.2%;食用植物油企业共实现利润46.8亿元,比上年提高145%。按所有制划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0.95 亿元,比上年减少44.3%;民营企业实现利润44.37亿元,比上年提高44.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31.4亿元,比上年提高224.3%。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企业的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2006年入统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为64.3%,比上年降低4.2个百分点。其中:大米加工业平均为61.6%,比上年降低2个百分点;小麦粉加工业平均为59.9%,比上年降低2.7个百分点;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平均为68%,比上年降低5.7个百分点。按所有制划分:民营企业资产负债率平均57.6%,比上年降低4.9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平均为80.7%,比上年降低

2.1个百分点;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平均为70.5%,比上年降低0.6个百分点。

(四)粮油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粮油加工业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企业开工不足。2006年大米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平均为37%,小麦粉企业生产能力利用率平均为64%,虽比前几年有所提高,但仍属于较低水平。油脂企业生产能力过剩现象也很严重,特别是近几年各地新建了不少大型油厂,存在着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现象。

2、产品质量及卫生标准制(修)订工作有待加强。目前,大米和小麦粉生产仍在执行1986年颁布的国家标准,已远远不能适应粮油加工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要。而且,按照现行《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过氧化苯甲酰(面粉增白剂)仍在普遍使用,超标问题时有发生,在有些地区还比较严重。

3、粮油加工产业链较短,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发展较慢。虽然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和企业上了一批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但总的来看,粮油加工业还处在以初级加工为主的状态,许多粮油资源特别是粮油加工副产品资源没有充分开发利用,粮油主食品工业化程度也很低,不能满足市场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三、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和行业指导。

要加强对粮油加工建设项目的论证和审核,对新建大型油脂加工厂、大型玉米加工厂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小型米面加工厂要严格审核,建议有关部门在土地使用、银行信贷等方面给予限制,防止盲目投资,以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提高设备利用率。要加强粮油工业标准化工作,加快制(修)订粮油产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尽快取消和禁止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中的使用。

(二)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延伸产业链。

要积极推动粮油加工企业发展订单农业,与农民加强联系与合作,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建立优质原料生产基地,保证优质原料来源。鼓励粮油企业特别是大型骨干企业发展粮油主食品工业化和粮油深加工综合利用项目,丰富市场供应,方便人民生活,提高产品附加值和企业经济效益。

(三)大力推进名牌战略,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

要加强对名牌产品和优势企业的培育和宣传推广工作。企业要努力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开拓市场,争创名牌。名牌产品生产企业要以品牌、资金、技术、管理为纽带,整合提升,做大作强,走集团化、产业化发展道路,提高领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大粮油企业整合提升、扩大联合的力度,走大品牌、大市场、大企业、大粮食的发展之路。

(四)深入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工作。

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是粮食行业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具体行动;是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销售,增加企业效益,促进行业发展的有效措施。要积极发展城乡放心粮油销售网络,建设规范化的销售网点,推广“两代一换”、连锁经营,扩大放心粮油在城乡市场的占有率,让广大城乡居民放心消费、安全消费。

第三篇:普兰县粮食局粮油保管员岗位责任制

普兰县粮食局粮油保管员岗位责任制

为了确保西藏自治区储备粮、阿里地区应急粮和商品粮食数量准确、质量良好,储存安全,加强保管员的责任心,根据《西藏自治区粮油仓库管理办法》,结合我库保管岗位具体情况,特制定保管员岗位责任制如下:

一、保管员要认真学习贯彻执行粮食管理的行政法规、文件、指令和“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保粮方针,并从思想上高度认识,作好粮食保管的重要性,做到爱岗敬业,遵纪守法,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文化素质。

二、保管员要对库房内储存的粮食数量负责,即要确保帐实相符,保证进入库的粮食数量准确,保证不发生超耗。对不能说明超耗原因的要负全部经济责任,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三、保管员要对出入库的粮食质量负责,即对复检不符合国家标准的粮油拒绝入库,同时要积极开展科学保粮技术,做至绿色储粮,尽量延缓品质陈化,避免污染,保证出库的粮食符合国家标准、品质判定标准和卫生标准。

四、保管员要对粮食储存负安全责任,即在粮食保管期间,要认真执行粮情检查制度,做到每周至少检查、登记两次,做好粮情检查、登记记录,将各种储粮隐患发现和解决在萌芽阶段,要充分发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传统精神,确保责任库号粮食无变质、无害虫、无鼠雀、无事故。

五、保管员要对仓房、器材、设施、设备的完好负责,即按操作规程使用、修理、维护,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要及时汇报库领导,确保设施、设备的正常使用。

六、保管员要积极参加库内其它活动,搞好库内外卫生,即做到库内“面面光”,库外“三不留”。保持仓内外整洁美观。

普兰县粮食局

2018年5月5日

普兰县粮食局门卫岗位责任制

1、集中思想坚守岗位,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令,自觉遵守有关治安条例。

2、上岗时不准擅自离开岗位,不准开小差,干私活。

3、严格把好门卫关,对进出物资和车辆必须凭证件及有关人员签字证明方可放行,并且做好登记。

4、非本单位工人员和车辆未经同意,一律不准入内。

5、非本单位工作人员应主动出示出入证检查。

6、晚上值班轮流值勤,要做到勤巡逻,勤了望,勤观察,勤检查,发现不正常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采取可行措施,及时处理解决。

7、讲究文明礼貌,待人接物和处事,应讲究方法,以理服人,敢于同不好现象作斗争。

8、认真做好门卫内外的卫生保洁工作。

9、树立高度的责任心,立足本职岗位,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10、如有违反现扬保卫制度者,按工地治安条例处罚。

普兰县粮食局 2018年5月5日

普兰县粮食驾驶员岗位责任制

1、热爱本职工作,遵守职业道德,遵纪守法,听从指挥。

2、要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做好车辆保养维修工作。

3、必须要参加交通管理部门与本部门的安全学习,行车要遵守交通规则,服从交警指挥。

4、坚持“三检”制度,做到出车前检查,行驶中途检查,收车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坚持勤俭节约,修旧利废,从节约每一滴油,每一个零部件,一颗螺丝钉做起,增收节支,提高效益。

6、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行车中做到不违章,确保交通安全。

7、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思想,业务素质,为企业多做贡献。

8、禁止工作时间喝酒,严禁酒后驾车。

9、停放车辆规范整齐,严禁库区内乱停乱放,占用正常出行道路。

普兰县粮食局 2018年5月5日

普兰县粮食局库主任职责

1、原粮收储工作中主要负责人,抓好粮食收出的各项工作,对原粮质量负全责。

2、按照粮食品种、质量、数量,科学合理安排仓储工作,对粮食的储藏安全负责。

3、有计划的领取、管理收储资材,严格执行公司标准,履行资材出入库手续,剩余资材及时收入库,有记录。

4、对整个原粮收购现场负责,合理使用资材、储粮设备,合理安排现场人员,对收购的原粮进行质量、数量、价格抽查复查工作。

5、储粮期间定期检查保管员工作,形成检查记录,定期带保管员和质检员检查原粮保管情况。

6、对仓储工作要深入检查指导,掌握基层情况,定期召开业务协调会,确保仓储各项工作能够如期顺利进行。

7、抓好安全储粮和安全作业工作,做好劳动保护工作,防止各类重大事故发生。

8、改革用工制度和加强制度建设,按仓储管理有关要求规范业务流程,全面促进仓储向快、准、精的方向发展。

9、全面推动仓储科技进步,实现科学化的先进管理模式。

10、不断提高自身政治、业务素质,以身作则,带动仓储部门干部员工开拓进取,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争做表率。

普兰县粮食局

2018年5月5日

第四篇:粮油工业2002统计分析报告

粮油工业2002统计分析报告

------------------

中国粮食行业网2005-8-

31中国粮食行业协会

(二○○三年六月十日)

一、基本情况

2002年,粮油工业统计工作有了较大的进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粮食局或粮食行业协会全部上报了统计年报,统计覆盖面较2001年进一步扩大,统计工作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继黑龙江、湖北、重庆3省市之后,2002年又有江苏、安徽、河南、湖南、广西5个省区粮食局也采取了与统计局联合发文部署的做法,对进一步搞好粮油工业统计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由于统计覆盖面扩大,填报企业增加,所以2002年年报中的上年数比2001年年报的当年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为便于按可比口径进行统计分析,对2001年年报的产量数进行了调整(即以2002年年报中的上年数作为2001年的统计数据)。其中:大米产量上调了608.31万吨;面粉产量上调了499.87万吨;食用植物油产量上调了128.94万吨。调整较大的省市有:河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广东、广西、四川、重庆等。内蒙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今年是第一次报送统计年报。

(一)主要产品产量

1、大米:2002年大米总产量1878万吨,按可比口径(调整后产量,下同)计算,比上年增加403.52万吨,增长27.4%。其中:特等米增长35.1%,标一米增长25.3%,标二米增长26.4%。从品种结构看,特等米产量560.27万吨,占总产量的30%,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标一米产量1088.6万吨,占总产量的58%,比上年降低1个百分点;标二米产量175.34万吨,占总产量的9%,比上年降低0.4个百分点。

2、面粉:2002年面粉总产量2713.17万吨,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加398.29万吨,增长17.2%。其中:特一粉增长11%,特二粉增长17.3%,标准粉增长22.7%,专用粉增长31.7%。从品种结构看,特一粉产量1003.25万吨,占总产量的38%,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特二粉产量736.92万吨,占总产量的27%,与上年比重持平;标准粉产量574.46万吨,占总产量的2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专用粉产量309.33万吨,占总产量的11%,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3、食用植物油:2002年食用植物油总产量724.48万吨,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加109.47万吨,增长17.8%。其中:菜籽油增长9.5 %,大豆油增长30.1%,花生油增长2.6 %,棉籽油增长37.8%。从品种结构看,菜籽油产量309.52万吨,占总产量的42%,比上年降低4个百分点;大豆油产量293.51万吨,占总产量的41%,比上年增加4.3个百分点;花生油产量53.95万吨,占总产量的7%,比上年降低1.5个百分点;棉籽油产量33.6万吨,占总产量4.6%,比上年增加0.6个百分点。从等级结构看:主要是色拉油和一级油比上年增长较大,分别为53%和23.3%。色拉油产量212.52万吨,占总产量的29%,比上年增加6.4个百分点;高级烹调油产量59.68万吨,占总产量的8%,比上年降低4个百分点;一级油产量125.4万吨,占总产量的17%,比上年增加0.5个百分点;二级油产量289万吨,占总产量41%,比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

由于统计覆盖面不同和报送渠道不同,我会汇总的2002主要产品产量数与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仍有一些出入,其中大米产量比统计局少339万吨,面粉产量比统计局多11万

吨,食用油产量比统计局少219万吨。大部分省市如: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河南、湖北、广东、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宁夏等省的数字接近或大于统计局数字。但有少数省的数字与统计局的数字相差很多,如:辽宁、江西、广西的大米产量;河北、山东、甘肃的面粉产量;辽宁、山东的食用油产量。主要原因是统计渠道还不够畅通,缺乏对企业的约束力,一些民营企业包括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对统计工作缺乏认识,不愿提供数字,有些企业管理不规范,提供的数字不准确、不真实。尽管各省市粮食局和粮食行业协会都做了很多努力,但效果还不够理想,有的省市的报表数基本上还是原有粮办工业的范围,未能将大量的民营企业包括进去。

(二)生产能力利用情况

1、碾米业年生产能力为7324万吨,利用率为25.6%,与上年基本持平。

2、磨粉业年生产能力为7042万吨,利用率为38.5%,比上年提高5.5个百分点。

3、食用植物油加工业年处理油料能力为4218万吨,利用率为17.2%,与上年基本持平。

(三)企业单位数

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上报的粮油工业企业单位总数为20751个,比2001年上报数字增加13203个。其中:碾米企业8991个,增加6228个;磨粉企业6591个,增加2651个;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5169个,增加4324个。增加较多的省主要是:黑龙江5249个、江苏1606个、湖北1565个、广西1375个、河北905个、四川576个、湖南291个、河南253个、江西234个、广东231个、福建229个、安徽177个。新报企业基本上都是日生产能力在100吨以下的非国有企业。

(四)企业生产规模

从各省上报数字看:日生产能力100吨以下的小型粮油加工厂占到90%以上,其中:100吨以下小型碾米厂8481个,占碾米企业总数94%;100吨以下小型面粉厂5875个,占面粉企业总数89%;100吨以下小型油厂(按油料处理能力,下同)4589个,占油脂加工企业总数90%。

日生产能力100吨以上企业的分布情况是:

100-200吨(含100吨)的碾米企业430个、磨粉企业454个、油脂加工企业296个;200-400吨(含200吨)的碾米企业71个、磨粉企业215个、油脂加工企业108个; 400吨-1000吨(含400吨)的碾米企业8个、磨粉企业43个、油脂加工企业50个; 1000吨以上(含1000吨)的碾米企业1个,磨粉企业4个、油脂加工企业25个。

(五)主要经济指标

根据国家统计局2002年对国有粮油加工企业和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粮油加工企业的统计,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1、工业总产值(现价)154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其中:碾米业221.7亿元,比上年增长18.9%;磨粉业385亿元,比上年增长5.7%;食用植物油加工业941.2亿元,比上年增长18.3%。

2、销售收入1485.2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碾米业197.1亿元,比上年增长26.1%;磨粉业352.7亿元,比上年增长7%;食用植物油加工业935.3亿元,比上年增长23.1%。

3、利润总额27.97亿元,比上年增长78.43%,其中:碾米业3.27亿元,比上年增长50%;磨粉业6.05亿元,比上年增长35.4%;食用植物油加工业18.66亿元,比上年增长106.6%。

4、亏损企业占企业总数22.4%(按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字),其中:碾米业占21.1%;磨粉业占22.4%;食用植物油加工业23.7%。

二、综合分析

从上述各项数字和各省市反映的情况看,2002年全国粮油工业有如下特点:

(一)产品结构逐步优化,档次有所提高,品牌效应逐步显现。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粮油加工精度和档次也有所变化,优质粮油加工产品成为居民主要需求,如:全国特等米增长35.1%,专用粉增长31.7%,色拉油增长53%。河北省特等米产量增幅达97%,高级烹调油产量增长68.6%;广东省以生产优质大米和优质面粉为主,特等米和一等米加起来比重超过了60%,专用粉达到43.22%,色拉油和一级油占据了重要的比例,分别达40.39%和41.27%;福建省特等米占总产量的50.3%,专用粉占总产量的38.6%,色拉油和高级烹调油占72.2%;四川省特等米和一等米占84.6%;河南省特制粉所占比重为58.2%,专用粉生产同比增加43万吨,增长幅度为69.5%。一些知名品牌,如:“金苑”“神象”“龙丰”“古船”等面粉、“火鸟”“金龙鱼”“鲁花”“福临门”等食用油畅销全国众多省市,深受消费者欢迎。

(二)一批大型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逐渐成长壮大,发挥重要支撑作用,行业带动作用和规模优势逐渐呈现。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之间的联合、兼并、重组不断加强,产生了一批大型粮油加工企业和企业集团,生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单厂规模逐步向大型化发展,而且形成了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据有关材料介绍,中粮集团下属7个面粉厂,总生产能力达3500吨/日;河北五得利集团共有13条面粉生产线,总生产能力达3000吨/日;河北华龙集团总生产能力达2400吨/日;郑州金苑面业有限公司和周口莲花集团面粉总生产能力都达到2200吨/日。植物油加工业中更是出现了一些日处理油料几千吨甚至上万吨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据介绍,东海、大海、金海、益海等几家大型植物油加工企业日处理能力都在5000吨以上(包括在建项目),有的达到万吨以上,全国日处理能力1000吨以上的大型油厂已达到50家左右。大米加工业也出现了一批日加工能力几百吨甚至上千吨的大型米厂。

(三)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民营企业异军突起,逐步占据主导地位。

近几年,国有粮食企业在产权、经营模式、所有制形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改变,大部分粮油工业企业已不再是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而改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个人所有等形式。与此同时,一大批民营企业发展起来,逐步成为粮油工业的主导力量。这些民营企业已并不都是过去那种设备简陋的小企业,其中有些已发展成现代化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目前在企业数和总产量中,民营企业都占有较大比重。

(四)产品质量总体水平不高、企业开工不足、资金困难、经济效益低是目前粮油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粮油产品质量水平还不高,相当一部分产品不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据有关材料介绍,在2002年4季度国家质检总局进行的产品质量专项检查中,大米合格率为85.1%,食用植物油合格率79.2%,面粉合格率仅34.6%。在面粉加工中,过量添加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的现象仍很严重。

根据统计,碾米业设备利用率为25.64%,低于10%的省有6个:即山西、山东、云南、陕西、甘肃、宁夏;磨粉业好于碾米业,设备利用率达到38.53%,比去年提高5.5个百分点,低于10%的省只有吉林和宁夏;食用油(油料处理能力)设备利用率仅达到17.17%,低于10%的省有9个:山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西、西藏、甘肃、青海。由于开工不足,造成资源浪费,直接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其重要原因是生产能力过剩,有些企业还存在流动资金不足,银行贷款困难,无法按生产需要购进原料等方面的问题。

三、建议

(一)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推进粮油工业的产业升级。

党的十六大提出:“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粮油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重点要抓好科技进步和结构调整两个方面。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粮油工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要加强产学研联合协作,鼓励具有经济实力的大型企业建立健全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加速形成和完善技术创新机制;要大力推广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在产品结构调整方面,要努力提升产品档次,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增加产品附加值和经济效益;在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方面,要进一步提高粮油工业生产集中度,培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改善目前存在的“小而散”的状况,实现集约化经营;要大力发展粮食产业化经营,推进贸工农一体化,以大型粮油加工企业为龙头,向良种繁育、种植、养殖、食品加工、配送、零售等行业延伸,形成从种籽到餐桌的完整的产业链。

(二)加强行业指导,搞好产业布局,减少项目建设中的盲目性和重复性。要引导企业通过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低成本扩张。对目前粮油工业特别是植物油加工业中存在的争相新建大型项目的现象,要给予正确的引导。近两年来,一些油脂加工企业为了扩大规模,争相建设大型或特大型油厂,有的甚至几家企业同时在相邻的厂址建厂。在油脂加工能力已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大量建设新项目,容易造成新的重复建设和浪费,给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应引起注意。

(三)实施名牌战略,深入开展“放心粮油”活动,提高粮油整体质量水平。要通过“放心粮油”、“名牌工程”等活动,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培育和发展一批全国性的名牌产品。要整顿和规范粮油市场秩序,加强市场监管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打击假冒伪劣,积极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做好粮油产品市场准入工作。建议有关部门修改现行标准,禁止使用面粉增白剂。

(四)加强行业管理,充分发挥各级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协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和服务、自律、协调、监督职能,配合行政主管部门搞好行业管理和指导,为企业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服务,帮助企业搞好生产经营,实现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

第五篇:山东省粮油工业统计分析报告

2006山东省粮油工业统计分析报告 食品商务网 2007-09-04 16:43:00 2006年,在国家局和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指导下,在省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严格按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山东省粮食流通统计制度》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创新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统计工作任务。在上报程序、上报办法上,有了新的突破;在数据质量、统计分析上有了很大提高;在工作考核、表彰奖励上,有了明确规定;各市县粮食局和基层企业,在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上有了明显提高。各项经济指标和生产指标较上年又有很大增长。其中多数指标名列全国前茅。具体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管理情况。2006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汇总工作仍按照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制定的《2005粮油加工业统计报表填报汇总办法》执行,省局将工作任务布置到市局,市局再层层布置到下级汇总单位和基层填报单位。所有纳入统计范围的企业都按照属地原则,向所在县、市粮油工业统计汇总单位报送本企业粮油加工能力和产量等数据,县、市层层汇总,逐级上报。对年生产量10万吨以上(含10万吨)的大型粮油加工企业集团,在其成员企业按属地原则单独向所在县、市粮油工业统计汇总单位报送统计报表的同时,集团另行汇总一套全集团的合并报表(按“国粮14表”格式),并连同各成员企业(包括母公司、全资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不包括未控股的参股企业和协作企业)的单独报表,报送省局。中央企业(集团)的合并报表和各成员企业的单独报表直接报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合并报表的数据与成员企业单独报表汇总数完全相符。多数市县局,对粮油工业统计工作非常重视,能够严格按照省局规定进行管理、指导、监督、审核、汇总上报。特别是2005对各地统计工作进行表彰以来,各市县局重视程度普遍提高。特别是报表质量、上报速度、分析水平等有了较大提高。2006全省各市全部采用微机汇总、电子邮件传递上报,提高了报表质量。部分市县局新上或更换了微机,硬件设施大大改善。

(二)指标情况。根据2006全省粮油工业统计年报数字显示,全省纳入统计(以下简称入统)的粮油加工企业541家,比去年增加101家,其中:大米加工企业22家,比去年减少5家,年生产能力45.06万吨;小麦粉加工企业451家,比去年增加110家,年生产能力1827.10万吨;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68家,比去年减少4家,年生产能力868.95万吨,精炼能力227.98万吨。1.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2006年,完成大米总产量13.23万吨,其中:特等米4.48万吨,标准一等米7.38万吨;小麦粉总产量886.68万吨,其中:特一粉389.23万吨,占43.9%,特二粉256.23万吨,占28.9%,标准粉88.72万吨,占10%,专用粉91.74万吨,占10.4%;食用植物油总产量224.50万吨,从食用植物油的品种看,大豆油126.88万吨,占56.5%;花生油46.52万吨,占20.7%,其他51.1万吨,占22.8%。从食用油的等级结构看,一级油150.95万吨,占67.2%,二级油21.5万吨,占9.6%,其他52.05万吨,占23.2%。2006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545.53亿元,其中:大米加工业2.05亿元,小麦粉加工业185.06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358.42亿元;产品销售收入542.91亿元,其中:大米加工业2.05亿元,小麦粉加工业180.69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360.16亿元;利润总额15.94亿元,其中:小麦粉加工业2.66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13.20亿元;出口交货值12.82亿元,其中:小麦粉加工业2.14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10.66亿元。2006年,粮油加工企业资产总计320.58亿元,其中:大米加工业1.0亿元,小麦粉加工业84.60亿元,食用植物油加工业235.00亿元;负债合计197.64亿元,资产负债率61.7%,其中:大米加工业0.58亿元,资产负债率58%;小麦粉加工业49.75亿元,资产负债率58.8%;食用植物油加工业147.31元,资产负债率62.7%;年末从业人数57033人,其中:大米加工业728人,小麦粉加工业32983人,食用植物油加工业23322人。2.指标分析 2006年,全省粮油工业总体发展平稳,呈上升趋势。从粮油工业统计企业数量来看,同比增加101家。从行业来看,小麦粉增长较快,同比增加122.89万吨;油脂加工比较平稳,没有多大变化,其产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从收入、利润效益指标看,均有增长,其中收入增长5.9%,利润增长35.9%。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物价升高。同比,特一粉价格升高了0.28元/公斤,豆油价格升高了近1元/

公斤。二是产品产量提高。从生产能力来看,产能过剩现象仍比较突出。小麦产能利用率48.5%,食用植物油产能利用率25.8%。从发展形势来看,2006年,受小麦涨价因素影响,部分小规模面粉企业,受资金、工艺、规模限制,已处于强力支撑阶段。预计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期间,面粉企业在地域布局、规模建设、产品结构上,将会有一次大的整合。受国家政策、金融政策和市场影响,一批小企业将会被市场淘汰、关闭;部分强势企业,将会进一步扩大规模,抢占市场,发展成为当地龙头企业。大豆加工,受大豆市场和沿海企业发展影响,内陆企业将不再占据优势。特别是低档次产品加工企业,以及非深加工企业,在将来的1—2年内,极有可能出现滑坡。2006山东省粮油工业统计分析报告 食品商务网 2007-09-04 16:43:00 3.主要特点 一是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种不断增加。各类粮油产品在质量、档次、品种、功能以及包装等方面基本上适应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小麦粉产品从以标准粉为主,发展到以特制粉、专用粉为主,小麦粉总产量中,特等粉(含特一粉和特二粉)所占比重达到72.8%。食用植物油总产量中,一级油、二级油所占比重达到76.8%。二是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有日处理小麦1000吨以上的大型小麦粉加工企业9家;日处理油料1000吨以上的大型植物油加工企业16家,产业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三是粮油加工企业产权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对粮油工业,采取改组联合、整体转制、股份合作、分离重组、国有民营等多种形式,优化产权结构,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局面。特别是民营企业、港澳台商企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粮油加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省541家粮油加工企业中,外商及港澳台商、民营企业数占93.2%。四是“放心粮油”和名牌产品不断增多。在粮油产品中,青岛白樱花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白樱花牌小麦粉、德州巨嘴鸟工贸有限公司生产的巨嘴鸟牌小麦粉荣获国家名牌称号;山东鲁花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鲁花”牌花生油、青岛嘉里植物油有限公司生产的“胡姬花”牌花生油荣获国家名牌产品称号。有36个粮油产品荣获山东名牌,有26个粮油产品获国家质量免检。我省共有82家企业、131个品种获国家“放心粮油”命名、9个单位获国家“粮油(食品)销售放心店”命名。有55家企业、97个品种获省“放心粮油”命名、17个单位获省“粮油(食品)销售放心店”命名。

二、加快粮油工业发展的建议 1.大力推广高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推进粮油工业的科技进步。一是积极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开发生产优质粮油名牌产品、专用产品、高附加值产品。二是加速技术和设备更新改造。鼓励引导企业走技术挖潜和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消化吸收,开发研制一批新的先进技术装备,提高企业技术水平,限制低水平重复建设。三是加强产学研联合协作。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要建立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加强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的技术合作关系,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成果,大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步伐。四是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把自主研究与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相结合。五是充分发挥行业学会、协会在学术交流和科技成果推广中的作用,积极开展技术培训、科技咨询、科技成果推广服务。2.延长产业链,实施粮油加工产业化经营。一是向上游的种植业延伸,优化粮油品种,建立粮食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和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形成基地化、规模化、良种化、专用化。二是与广大农民联合起来,推广公司加农户、订单农业等多种方法,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培育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提高粮食生产经营的市场化和组织化程度。三是向粮油精深加工领域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四是向运销领域延伸,开展产业化经营,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的产业链。3.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粮油生产加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鼓励和引导粮油加工企业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进行企业的改造和重组,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产业和企业。支持骨干粮油加工企业实行优质粮油基地建设、科研开发、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一体化经营。重点培育一批资本结构多元化、各项经济指标名列前茅、产品科技含量高、具有名牌产品和已形成技术创新体系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规

模效益。4.实施名牌战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粮油加工业要以中国名牌产品评价为契机,在全行业大力推进名牌战略,实施“粮油名牌工程”。一是做好名牌培育的基础工作,制定名牌培育计划,选择一批规模较大、产品质量较好、市场占有率较高、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和产品作为重点培育对象,加大服务力度和宣传力度;二是帮助企业搞好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使之逐步发展成为国家级名牌或省级名牌,从而带动全行业整体水平的提高。5.建立和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确保粮油制品质量和安全。一是抓紧建立和完善粮油质量标准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研究和借鉴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安全监管的模式和措施,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质量安全控制体系,从生产加工源头上确保粮油食品质量安全。二是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法》、《食品卫生法》等法律法规,从生产加工各个环节上严格质量把关,严禁不合格产品出厂销售。三是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整顿和规范粮油生产加工经营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犯罪行为。6.积极落实有关政策,促进粮油加工业发展。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制定的关于农产品加工业的税收、金融、财政、出口、土地、培训教育等方面的政策。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支农资金重点投向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基地建设、科研开发、技术服务、质量标准和信息网络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商业银行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贷款支持;积极争取国家各级政府对粮食科技的投入;积极落实税收支持政策,农产品加工企业引进技术和进口农产品加工设备,符合国家有关税收政策规定的,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1.继续加强对各市粮油工业统计工作的管理和考核,调动统计人员的积极性,树立争先创优意识,狠抓数据全面性,准确性,真实性,时效性,为各级领导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争取使2007年的全省粮油工业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继续保持全国领先位置。2.狠抓吸收社会粮油加工企业纳入全省统计范围工作,使全省粮油加工业不断壮大,不断增加全省粮油工业的经济总量,以保持全省各项指标在全国的领先位置。3.积极引导企业向产权多元化、产品系列化、企业规模化、加工精深化发展,以增强企业抗市场风险,抗资金风险,抗结构风险,抗规模风险的能力,努力保持全省粮油加工业发展的稳定性。

下载惠民县粮食局2011年上半年粮油加工企业统计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惠民县粮食局2011年上半年粮油加工企业统计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粮食局行业人事统计分析报告[推荐]

    **区粮食局行业人事统计分析报告 按照区粮食局的要求,我局于2011年底对我区粮食系统人事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汇总。现将2011年度粮食人事统计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

    粮食局粮油实物帮困调研报告

    市粮食局为落实李源朝书记在江苏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把构建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以及“高度关注困难群众的冷暖安危”、“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确保江苏每个城乡居......

    粮食局粮油质量安全检查年终工作总结

    粮食局粮油质量安全检查年终工作总结 粮食局粮油质量安全检查年终工作总结 粮食局粮油质量安全检查年终工作总结 粮食在任何时候都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最基本的因素,即使工业......

    宜宾县粮食局粮油市场供应监督检查情况汇报

    宜宾县粮食局 2009年开展粮油市场供应监督检查情况汇报宜宾市粮食局: 2009年1月16日—20日,宜宾县粮食局“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违禁使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及“......

    粮食局2010年粮油质量安全检查年终总结

    粮食在任何时候都是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最基本的因素,即使工业再发达,可是粮食的生产仍时刻不能放松,因为民以食为天,只有生活不受影响,人民的生活才能够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够稳定的生......

    食品学院,粮油加工的小抄

    粮油:农产品中以获取植物淀粉,的的一类产品。 粮油食品:是以粮油或粮油加工副经加工转化,以改变其性质与形状,提高营养价值、利用价值、贮藏性能、感官品质,形成直接或间接供人食......

    粮油加工参观报告[合集5篇]

    粮油加工参观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四川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富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它同川菜一样,在我国烹饪技术遗产的宝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四川小吃之所以深受人们......

    关于申请龙头企业粮油加工技术改造

    关于申请龙头企业粮油加工技术改造 财政贴息的报告 州粮食局: 保靖县辖区10镇6乡,土地面积1745.8平方公里,总人口数30余万.近年来,保靖县粮油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较快,已成为我县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