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植坚持“四双”目标实施工业发展高调定位

时间:2019-05-15 15:56: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桑植坚持“四双”目标实施工业发展高调定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桑植坚持“四双”目标实施工业发展高调定位》。

第一篇:桑植坚持“四双”目标实施工业发展高调定位

桑植坚持“四双”目标实施工业发展高调定位

日前,桑植县工业园宣传栏里一组“四双”数据分外醒目: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5280万元,同比增长20%;园区工业企业上缴税金3205万元,同比增长25%;园区工业企业完成技术改造投资20970万元,同比增长30%;新入园工业企业完成投资13290万元,同比增长30%。

这是该县2013年工业发展主要指标任务,也是继去年之后,又一次工业快速发展的宏伟目标。

桑植县工业园是省级工业集中区,现已吸纳近20家企业入住。2012年,在园区的辐射带动下,该县工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9400万元,上缴税金2564万元,同比分别增长了14.8%和22.1%。

数字定位,“四双”绘图。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该县“工业兴县”战备目标进入关键时期的攻坚之年。

为实现上述主要工业经济指标,今年来,该县一方面继续加大新建、续建项目的推进速度,优化环境,筑巢引凤,出台了《加快推进绿色综合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绿色产业园鼓励投资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从土地规划、审批到财税扶持给予优惠,让资金进得来,人才留得住,促成企业尽快投产。

一方面巨资改造工业技术,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工业产品增加值。截止目前,已完成各项投资1100多万元,实现工业增加值近3000万元,上缴税金280多万元。

【露灬珈】

第二篇:发展思路、目标定位

白峰镇未来五年目标定位和总体发展思路

来源:党政办 时间:2009-7-16 8:34:36 作者: 阅读 1717 次

未来五年是我镇深入推进开发建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全面开发开放,统筹城乡一体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时期,也是我镇奋起直追、赶超西部的“黄金发展期”。随着宁波城市近期建设目标的确立,北仑区作为宁波市东片新区,白峰作为北仑东片新区滨海工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迸发出更强的发展活力,为我们更好地承接周边都市圈的辐射和产业转移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下面,将我镇未来五年目标定位和总体发展思路汇报如下。

一、总体定位:紧紧围绕建设北仑东翼副中心城区目标,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开发开放,深入推进东部开发建设,全面发展城乡经济,成片连线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早日把白峰建设成为宁波港重要组成部分、东部滨海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重要物流中心和居住、生活、休闲、商贸服务的副中心城区。

二、主要预期目标:

——经济发展目标。到2010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4亿元,年增20%;农民人均收入超过1万元,年增8%以上;第三产业总产值达到8亿元,年增15%;财政收入达到1亿元,年增15%。

——社会发展目标。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打造小门区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加强培训和转移农民力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盖面,全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

——城镇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打造宜工、宜商、宜人、宜居的活力城镇。到2010年,全镇城市化水平为40%,建成中心城区面积为5平方公里。

——生态建设目标。提高环境治理能力,改善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逐年加大环保投入,建设天蓝、水清、地绿的优美人居环境。

——党的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充分发挥好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牢记执政宗旨,改进领导方式,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抓好“五五”普法教育,构建和谐社会和平安白峰。

三、发展思路:

(一)加快临港产业建设,积极培育优势产业,努力提升城镇综合经济实力。——依托港口开发建设,构建区域性物流中心。充分发挥港口资源优势,以物流中心建设为载体,积极谋合,主动介入,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争取到2010年,建成初具规模的以集装箱为主流的货运、仓储型物流园区。同时构建以交通设施、信息平台为重点的现代物流支撑体系。采取多种方式,努力培育现代物流产业经营主体。力争把白峰建设成为宁波港主物流园区,努力使物流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引领产业。

——依托区域经济优势与特色,完善工业园区建设。以小门工业区现有规模为基础,向东、南扩展,力争到2010年工业园区面积达到45万平方米,延伸现有工业产业链,为工业经济拓宽发展空间,加快中小企业和个私经济向园区集聚,推进相关产业集聚,构筑区域规模优势,加快块状经济发展。同时,加大现有镇区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整改或向外搬迁力度,尽可能减少工业项目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做大做强民营经济。利用现有修造船、保险箱、线机设备制造和冷冻仓储等产业优势,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突出重点企业,构筑优势产业群,用新型工业化的思路,提升产业层次,增强竞争实力。实施港区联动招商,整合优势,创建品牌,提高技术含量,扩大生产规模,主动承接相关临港产业转移,增强行业关联度和辐射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提升行业整体竞争力。——围绕副中心城区建设,稳步推进商贸流通业。重点加快中心生活区商贸配套网点建设,完善扩大专业批发市场,加速发展房地产业发展,合理布局,优化环境,增强对周边区域的吸纳能力。突出山水滨海特色,适时发展休闲观光旅游业。营造特色,提高档次,推动餐饮业的快速增长。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努力培育运输市场,发展港口型配套服务业。着力打造商业一条街,进一步扩大消费,引导劳

动就业等中介服务业进入市场,全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向城区型转变。

——优化农业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城郊型特色效益农业。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强生态和农业资源保护,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为农业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支持和鼓励民营经济投资农业领域。进一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努力培育特色产业,创新经营管理模式,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切实加强农业基地建设、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科技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充分开发利用浅海、滩涂资源,大力发展名特优品种养殖,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和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二、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打造北仑东翼副中心城区。——按照城区发展要求,进一步优化城镇功能布局。围绕白峰综合组团(中心区)、上阳人居组团和郭巨工业组团,建设功能明确、设施完善的东部新城区,构建以镇区为中心、社区为基础的新型城镇结构体系。突出发展中心城区,拉开框架,明确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形象。依托老城区,向南、向东扩建,以现政府办公大楼为中心,集中布置办公、商业、文化等各种功能设施,在镇北部区域积极打造最佳人居环境的生活区,南侧以官庄、门浦地段建设郭巨拆迁移民安置区。积极完善村镇布局,按照社区布局规划,加快推进撤村建居工作,全面推进农村管理向城区管理的转变。建成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5万人左右的城镇中心。——切实加大投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城镇道路、公共交通、水电供应、邮政电讯等基础设施,实施城区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完善城镇功能,提高承载能力。完善道路交通网络,重点建设城区主干道、次干道和城区出口道路,实施城区道路配套工程,道路铺装率城区达到100%。完善城镇供水设施建设,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5%以上。规划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改造城区排水系统。加快城镇功能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完善行政、商贸、文化、教育、医疗五个中心。

行政中心:投资1000万元,装修行政大楼,逐步完善行政中心的周边环境,形成副中心城区的政治中心。

商贸中心:一是投资4000万元,新建白峰综合市场,目前已进场施工;二是

投资4500万,新建三星级酒店一个,一期投资2000万,目前土地正在报批中。三是投资700万元,改造峰城路商业一条街。

文化中心:投资1500万,新建青少年活动中心,目前已完成设计,等待用地报批。

教育中心:一是投资600万元,设24班,新建白峰中心幼儿园;二是投资800万元,扩建白峰小学,到人口达到5万时,再新建标准小学1所(24班),需投资5000万;三是投资3000万扩建白峰中学。

医疗中心:投资3000万元,新建一级甲等白峰卫生院,建成后可供4万常住人口就医、保健。

三、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投入,全面推动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推动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积极改善办学条件,合理调整学校布局,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继续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完善社区教育,普及幼儿教育,构建终身教育网络。深入实施东海明珠工程,加快青少年活动中心建设,实施镇村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升级,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快镇卫生院新建改造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使镇卫生院达到城市区属医院的设施标准和医疗水平,加快疾病防控体系建设。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四位一体”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低保申请、评议、审批、发放工作,规范困难家庭大病医疗救助和残联工作,关爱残疾人生活,认真落实就业安置和帮扶工作。完善社会救助工作体系,切实保障老、弱、病、残群体的基本生活,做到应保尽保。加大失土农民养老保险力度,全面落实失土农民生活保障,积极做好农村大病合作医疗保险,力争投保率达到95%以上。大力推进再就业工程,探索农村劳动力培训新路子,重点解决被征地人员再就业问题,拓宽培训阵地和内容,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提高岗位适用性和针对性,为农村劳动力转岗就业创造条件。

——加强社会公共安全管理。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社会问题,继续保持安全生产高压态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救援、社会

动员机制,提高处置突发性事件、群体性事件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强依法有序的信访工作,建立健全基层矛盾化解工作机制,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完善利益协调和纠纷调处机制,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四、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拓宽增收渠道,大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积极探索发展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通过政策扶持、盘活土地资源、异地引办项目等措施,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加大对中心村扶持力度,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发挥中心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对集体经济欠发达村安排和引办的二、三产业项目,给予扶持和奖励。争取在五年内,使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人均190元以上,90%以上的村达到人均240元以上。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农村新社区。强化城乡一体化理念,按照“规划先行,财政引导,突出中心村,服务全覆盖”的思路,优化村庄布局,做好建制村的布局规划调整,增强中心村功能,按照形成15分钟生活服务圈的要求,增强其对基层村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在巩固农村供电、供水、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扩大农村信息化覆盖面。加快农村公路联网工程和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完善村庄排水排污体系,逐步实现雨污合理排放。大力推进农村居住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逐步实现镇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积极实施样板村工程,以点带面促新农村工作。全面实施小门区级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把小门村建设成为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样板工程。同时,加快建设镇级示范村和一般合格村,争取到2010年,全镇10%的村达到示范村标准,80%的村达到合格村标准。

——创新体制机制,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深化农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扩大实施面,积极探索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管理新机制。进一步健全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推行网络化监管,规范财务公开制度,落实三年一轮的村级财务审计制度。重点加强对征地拆迁村的财务管理和使用

第三篇:城市发展目标及定位

江门城市发展目标及定位

江门市区发展目标的确定应当充分考虑江门市区发展的优劣势条件和发展机遇因素;保持和扩展已获得的发展成就;借鉴相关规划中的江门发展目标;也应当充分吸纳国际社会共同认可的21世纪城市发展目标与准则。因此,本次总体规划修编提出的江门市区发展的总目标可以描述为:

在规划期内,统筹整合各类资源,全力推动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确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政策措施和重大工程。积极参与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努力打造珠三角电力能源、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加快建设珠三角有侨乡特色的生态型宜居典范城市,大力发展城市商务、物流、文化创意和休闲旅游业,强化城市现代服务功能,把江门市区建设成为综合实力雄厚的、全面协调发展的、有较强辐射力和吸引力、现代化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西部重要城市,促进江门经济跨越式发展。力争在探索科学发展新模式上为全省提供示范。

(1)打造珠三角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江门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区,要规模化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打造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2)建设珠三角有侨乡特色的生态型宜居典范城市:发挥侨乡文化优势,传承五邑历史文脉,建设文化名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突出滨江、山水、园林城市特色,完善生活服务设施,建设珠三角有侨乡特色的生态型宜居典范城市。

(3)强化城市现代服务功能:结合我市实际,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务、物流、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强化城市中心,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江门经济跨越式发展。

(4)打造区域交通枢纽:加快港口、高速公路、轨道等重大交通设施和区域性交通枢纽建设,增强珠三角西部门户地位。全面实现与珠三角现代交通网络衔接,加快江门融入粤、港、澳经济圈。

第四篇:坚持工业强县战略 推动工业跨越发展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 推动工业跨越发展

澧县县委书记彭孟雄

澧县实现爬坡上坎、跻身全省十强的梦想,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我们要始终坚持“新型工业化是第一推动力”不动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创业富民”战略。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大力推进创业富民。围绕县有民本伟业、乡有特色产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主业的发展目标,大力实施创业富民工程。扩大增量,引进大项目。利用区位、资源等优势,吸引国内外资本和人才来澧投资创业,在大项目、带动力强的好项目上寻求突破;优化存量,培育骨干企业。引导支持本土企业开展技改扩规和股份合作,不断做大做强,实现工业发展的“顶天立地”。同时,兼顾“铺天盖地”,扶持小企业。发动社会各层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创业致富。鼓励支持各类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下岗失业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主创业,引导有资金、有技术、有见识的返乡民工大胆创业。大力培育创业载体,探索设立创业园区,做实创业平台。落实和完善创业富民激励措施,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坚决兑现以奖代投、补助贴息、税费优惠等政策,充分发挥政策促

进创业的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活力。

二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一切围绕项目、一切服从项目、一切服务项目”的工作理念,锲而不舍地实施项目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121工程”。强化责任主体的压力和责任,把项目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做到人人身上有责任,人人身上有担子。实行周抽查、旬调度、月通报制度,深入开展督查,准确把握信息,及时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委、县政府每两个月调度一次项目建设工作,现场办公,现场督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快项目推进。严格落实重大项目“四个一”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全程跟踪,靠前服务,认真研究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以执行政策零折扣、提供服务零距离、生产经营零干扰、处理投诉零缺位为目标,进一步提高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服务效率和质量,真正为全县项目建设打造一个高效率的“快速通道”,构筑一个无障碍的“绿色环境”。确保动工一批,建成一批,达产一批。

三是着力发展现代工业。推进产业升级。对接国家产业振兴规划,重点发展食品、建材、化工等优势产业,引进一批物流及服装加工企业进驻澧县,力争“十二五”期间,打造1-2个支撑全县工业发展的百亿产业园。引导纺织、医药、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节能环保和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0%以上,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5%。夯实园区平台。抓好护城南路、群星中路、翊武西路、洗墨池广场、栗河引水工程“三路一场一渠”建设,配套水、电、气、宽带、有线电视等管网,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加快食品产业园、服装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鼓励骨干企业围绕产业配套发展专业园区,不断扩大园区规模。理顺管理体制,建立与园区建设发展相适应的运行机制,重点解决开发区管理权限、人员配备和办公场所等问题。加强招商引资。实行理性招商,注重招商“选”资,强化环境评估,提升服务水平,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创业环境,实现以商招商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继续对接全国500强企业,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综合贡献大的好项目。

第五篇:四会落实肇庆实施工业发展366

四会市落实《肇庆市实施工业发展“366” 工程五年(2017-2021年)行动方案》

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肇庆市实施工业发展“366”工程五年(2017-2021)行动方案》(肇办字〔2017〕7号)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规范有关扶持资金的申报、审批和拨付,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 适用对象

第二条 扶持对象需符合以下条件:工商注册登记和纳税均在四会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企业。

第三章 扶持的原则

第三条 所有扶持项目只扶持首次获得认定(评定)的项目,对一段时期后需重新认定(评定)的项目和因企业名称变更后而重新获得认定(评定)的项目不再扶持。

第四条 所有受扶持企业,必须诚信守法经营,并对申报材料真实性负责,无违法记录。

第四章 扶持的类别和标准

一、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亿元以上类奖励 第五条 对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亿元以上,且缴税(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比例不低于年主营业务收入3%的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其中:

(一)首次突破1亿元的,给予奖励50万元;

(二)首次突破3亿元的,给予奖励150万元;

(三)首次突破5亿元的,给予奖励250万元;

(四)首次突破7亿元的,给予奖励350万元;

(五)首次突破9亿元的,给予奖励450万元;

(六)首次突破10亿元的,给予奖励500万元; 以上奖励金额80%用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七)首次突破20亿元的,给予奖励600万元;

(八)首次突破30亿元的,给予奖励700万元;

(九)首次突破40亿元的,给予奖励800万元;

(十)首次突破50亿元的,给予奖励1000万元; 以上奖励金额70%用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十一)首次突破60亿元的,给予奖励1200万元;

(十二)首次突破70亿元的,给予奖励1400万元;

(十三)首次突破80亿元的,给予奖励1600万元;

(十四)首次突破90亿元的,给予奖励1800万元;

(十五)首次突破100亿元的,给予奖励2000万元; 以上奖励金额50%用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

二、产业共建类奖励

第六条 对落户我市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集聚地)中符合《广东省财政厅关于支持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产业共建的财政扶持政策》(粤财工〔2016〕384号)的企业,依照政策享受普惠性奖补和叠加性奖补。

三、用地保障类奖励

第七条 符合当年《广东省优先发展目录》且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级相对应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

四、税收类奖励

第八条 非珠三角地区企业落户我市园区的项目,从企业投产当年起连续5年实施奖补,企业投产后的第1-3年奖补额度为税收(指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地方库部分的80%,第4年50%,第5年40%。现有企业新增建设投资项目,从企业投产当年起连续5年实施奖补,企业投产后的第1-3年奖补额度为新增税收(指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地方库部分的80%,第4年50%,第5年40%。

五、固定资产投资类奖励

第九条 非珠三角地区企业落户我市园区的项目和现有企业新增建设投资项目,从企业投产当年起连续5年实施奖补,按固定资产实际投资额的20%比例给予奖励(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1亿元)。

六、创新类奖励

第十条 对园区内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高新技术企业、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给予一次性奖励100-1000万元不等。第十一条 对当年认定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实验室的企业、对初次认定为国家、省、肇庆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企业,分别按国家、省、肇庆市级给予一次性200万元、50万元、30万元奖励。

第十二条 对初次获得驰名商标、国家专利奖、广东省著名商标、广东省专利金奖的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30万元、30万元、15万元、15万元奖励。

第十三条 对当年获得国家、省、肇庆市政府质量奖称号的企业,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

第十四条 对初次获得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给予一次性30万元奖励。

七、金融类奖励

第十五条 支持企业(上市)挂牌融资。企业首次在沪、深交易所的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上市,募集资本投资本市的,按募集资金规模给予一次性奖励,其中:募集资金3亿元以下(含3亿元)的,奖励300万元;募集资金3亿元至5亿元(含5亿元)的,奖励400万元;募集资金5亿元至7亿元(含7亿元)的,奖励500万元;募集资金7亿元至9亿元(含9亿元)的,奖励600万元;募集资金9亿元以上的,奖励700万元。成功在境外证券交易所上市并将募集资本投资本市的,一次性奖励300万元。成功在新三板挂牌的,奖励200万元。

第十六条 市财政统筹安排总规模3000万元资金,用于对银行审核符合续贷条件的企业提供转贷周转资金。转贷资金实行有偿使用,使用转贷资金的企业应支付使用费,转贷资金使用前5天的日综合费率为转贷资金额的0.2‰,第6日起日综合费率为转贷资金额的0.3‰。

第十七条 市政府每年安排2000万元,建立风险补偿资金池,用于合作银行对中小微企业融资过程中发生风险损失的补偿。合作银行对能提供抵质押物的企业,单笔贷款金额争取可达抵质押物评估价值对应银行标准抵押率的2倍,单笔贷款金额一般不超过600 万元。合作银行对未能提供抵质押物但符合信用要求的企业,单笔贷款金额一般不超过300万元。单个企业列入市风险补偿资金支持的贷款合计不超过1000万元(已归还的贷款不计算在内)。每笔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1年;到期企业如需续贷,需按程序重新申请。

第十八条 成立我市规模3000万元的重大科技专项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引导我市科技创新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

第十九条 贴息支持。

(一)对高成长性中小企业进行贴息扶持。每年筛选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当年主营业务收入净增0.5亿元以上)作为重点培育扶持对象,对其贷款给予贴息扶持,单个企业贴息金额每年最高不超过50万元,每年贴息总额不超过500万元。

(二)对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的企业一次性最高贴息50万元;首次突破30亿元的企业一次性最高贴息150万元;首次突破50亿元的企业一次性最高贴息250万元;首次突破100亿元的企业一次性最高贴息500万元。

八、其他类

第二十条 对龙头带动作用明显,科技含量高、创税大的骨干企业和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遇到重大事项需市委市政府支持的,除享受以上政策外,可制定“一企一策”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第五章 扶持资格审核

第二十一条 扶持资格分别由以下部门初审:

(一)对第五、六、八、十一(企业技术中心部分)、十九、二十条所列条款由市经济信息化局负责初审,且第八条款需提交市供电部门的用电证明。

(二)对第七条所列条款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初审。

(三)对第九条所列条款,需提供政府通过摇珠产生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投资审计报告,由市发展改革局负责初审。

(四)对第十、十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室)、十二(国家专利奖、广东省专利金奖)条所列条款由市科学技术局负责初审。

(五)对第十二(驰名商标、广东省著名商标)、十三、十四条所列条款由市市场监管局负责初审。

(六)对第十五、十六、十七、十八条所列条款由市金融局负责初审。

(七)企业的税收入库情况由税务部门负责审核。

第六章 申请与受理

第二十二条 申请扶持须提交以下资料:

(一)填写《四会市实施工业发展“366”工程五年行动扶持申请表》。

(二)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扶持项目、认定项目证书、认定项目文件或报表复印件(提供原件交市经济信息化局复核)。

(四)其他相关证明材料。以上申请材料一式五份,所属镇(街道)存档一份,相关审核部门存档一份,市经济信息化局存档一份,市财政局存档一份、市政府存档一份。

第二十三条 申请与受理时间。有关部门于次年对上一(指当年,下同)的项目申请材料受理一次(企业未在有效时间内提出申请,作自动放弃处理)。企业于次年4月底前将申请材料报有关部门初审,于5月15日前将申请材料交市经济信息化局审核,市经济信息化局于5月底前将申请材料交市财政局复核,市财政局于6月15日前将申请材料报市政府审批后下拨企业。

第二十四条 申请企业应据实报送申请材料。对于以欺诈、蒙骗等手段获得奖励的,除全额追回企业所获奖励资金外,取消该企业3年内申请财政资金支持的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成功获得我市支持企业上市奖励资金的企业,自获奖励起3周年内不得将注册地迁出四会;获得新三板挂牌奖励资金的企业,自获奖励起2周年内不得将注册地迁出四会。如企业将注册地迁出,需退还全部所得奖励资金,我市将保留依法追索权利。

第七章 审批程序

第二十五条 由符合条件的企业提出申请,经所属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及市有关部门审核后(需要核查和验收的项目,将组织人员或委托中介机构核查和验收),报市经济信息化局审核,市财政局复核后,根据当年财力提出扶持资金安排计划,呈市政府批准后实施扶持。

下载桑植坚持“四双”目标实施工业发展高调定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桑植坚持“四双”目标实施工业发展高调定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主题公园旅游策划发展目标与形象定位

    梁祝文化公园是宁波梁祝爱情旅游品牌情景空间的第一空间,是梁祝传说的发源地,总体目标是将-梁祝文化公园发展成为游客品味梁祝爱情的朝圣地,梁祝文化的艺术旅游区,梁祝文化的集......

    自主招生政策发展历程和目标定位

    一、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发展历程 我国当前运行的自主招生模式,最早应追溯到2001年南京地区6所高校的率先试点。虽然在这之前,中国已有两次大范围和较长时间的自主招生(一是民......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板块目标定位与教学实施[合集]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板块目标定位与教学实施 浙江省诸暨市荣怀学校小学部【摘要】词汇教学在整个小学英语教学中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因此作为当代一线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必须要......

    中国钛工业发展现状及“十二五”发展目标20101213

    中国钛工业发展现状及“十二五”发展目标 地域:国内信息类别:行业动态行业类别:钢铁 作者:发布人:钢铁行业管理审核发布时间:2010-12-13 15:01:12.0 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中国的大飞......

    坚持都市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

    坚持都市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发展 维扬区地处扬州主城,毗邻蜀冈·瘦西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近年来坚持都市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联动发展战略,探索出了一条因地......

    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加快工业新城区建设(合集5篇)

    今年以来,国家实行了新一轮的宏观调控,进一步加大了土地管理力度,严格控制信贷规模,以此来遏制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的状况。在这种形势下,有些同志的思想出现了偏差,对“要不......

    实施工业立县战略推动经济跨越发展

    实施工业立县战略 推动经济跨越发展 刘学甫 2009年第6期 ——经济建设近几年来,远安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把好“......

    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中国农业科学院“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2007-9-12 16:49:04 来源: 二、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一)战略定位 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是为全社会提供公共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