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施工业立县战略推动经济跨越发展
实施工业立县战略 推动经济跨越发展
刘学甫
2009年第6期 ——经济建设
近几年来,远安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工业立县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把好“总开关”,坚持以思想解放推动科学发展。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推进事业发展的“总开关”。近年来,我们坚持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入手,致力冲破封闭守旧的思想束缚,引导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不是开放县,要走开放路;不在长江边,要借长江道;不在三峡内,要打三峡牌”的开放意识,坚决破除“固步自封、安于现状,无所作为、无能为力,墨守成规、按部就班”的思想,形成了“山区小县建设经济强县”的广泛共识。2008年初,县委、县政府结合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集中全县人民的智慧,确立了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的宏伟目标,争取通过三年多的努力,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谐社会建设、城乡建设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等四个方面走在全省山区县市前列。在“走在前列”总体目标的引领下,全县上下团结拼搏,奋勇争先,去年顺利实现了“一高、一快、一优”(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发展水平快进位、综合评价结果优)的年度发展目标。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0.7亿元,同比增长25.8%;一般预算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3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同比增长74.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6亿元,同比增长3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亿元,同比增长2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786元,同比增长15.3%;农民人均纯收入5220元,同比增长23.4%,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长提速、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
二、牵住“牛鼻子”,坚持以强化工业促进科学发展。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工业强则经济强,工业强则县域强,抓住工业就抓住了发展县域经济的“牛鼻子”。为此,我们坚持工业立县战略核心地位不动摇,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做大做强现有企业为途径,千方百计调结构、上项目、拓领域、增效益,加速新型工业化进程。在培育主导产业方面:立足资源优势,坚持以资源深度开发、产业有序扩张为方向,着力培育以磷化工为核心,以新型建材、机械加工、农产品加工为支撑的产业集群。目前,全县磷化工、新型建材、机械加工、农产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发展迅速,四大产业所创产值占县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达到98%,产业集群效应正在形成。在强化项目支撑方面:牢固树立“抓发展必先抓经济、抓经济必先抓工业、抓工业必先抓项目、抓项目必先抓招商引资”的思想,千方百计引项目、上项目,县域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2008年,全县共引进和续建投资过千万元项目20个,过亿元项目6个,过10亿元项目1个,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70 %。同时,紧紧围绕县域资源优势,超前考虑市场需求,深度论证和包装各类项目115个,形成了“规划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在壮大市场主体方面:坚持把做大做强现有企业作为工作重点,并在优化服务上着力,在资源配置上倾斜,在管理创新上引导,在培育企业家上用功。全县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产品竞争力和产业带动力明显增强。仅2008年,一年就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2家。
三、构筑“强磁场”,坚持以优化环境保障科学发展。优良的环境是吸引资本、吸引客商的“强磁场”。为此,我们牢固树立“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竞争力”的观念,坚持不懈地改善硬环境,锲而不舍地优化软环境,尽最大努力打造“投资福地”、“政策洼地”和“服务高地”,形成一切为了科学发展、一切服务科学发展的良好局面。创新体制环境:全县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全面完成,农村公益服务“以钱养事”新机制、农村投入机制、金融支农机制等不断完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卫生、广播电视等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卓有成效,科学发展的体制空间得到有效拓展。优化人居环境:全县上下抢抓政策机遇,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抓好交通、通信、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人居环境得到较大改善。近几年来,先后投资3亿多元完成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县城街道综合改造、远当一级公路远安段、沮河二桥维修及美化亮化、沮河一桥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城市品位得到提升,吸引投资的能力得以增强。充分考虑资源的支撑力和生态环境的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扎实推进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治理、低丘岗地和低产林改造等重点工程建设,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优化服务环境:全县上下牢固树立“发展为先、企业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有利于企业做大做强和项目建设的政务环境。大力实施行政机关“审批流程再造工程”。坚持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和部门牵头负责重点项目制度,对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建立“一名县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个服务专班、一名经济联络员和一名治安联络员”的服务机制,着力提供个性化、人文化的“保姆式”服务。扎实推进以平安建设为载体的法制环境建设,以文明创建、和谐社区为重点的人文环境建设,以银政合作、银企合作为途径的信用环境建设,努力让创业者投资放心、经营安心、生活舒心。■
(作者系中共远安县委书记)
第二篇:坚持工业强县战略 推动工业跨越发展
坚持工业强县战略 推动工业跨越发展
澧县县委书记彭孟雄
澧县实现爬坡上坎、跻身全省十强的梦想,差距在工业、潜力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我们要始终坚持“新型工业化是第一推动力”不动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创业富民”战略。主要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大力推进创业富民。围绕县有民本伟业、乡有特色产业、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主业的发展目标,大力实施创业富民工程。扩大增量,引进大项目。利用区位、资源等优势,吸引国内外资本和人才来澧投资创业,在大项目、带动力强的好项目上寻求突破;优化存量,培育骨干企业。引导支持本土企业开展技改扩规和股份合作,不断做大做强,实现工业发展的“顶天立地”。同时,兼顾“铺天盖地”,扶持小企业。发动社会各层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创业致富。鼓励支持各类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员转业军人、下岗失业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自主创业,引导有资金、有技术、有见识的返乡民工大胆创业。大力培育创业载体,探索设立创业园区,做实创业平台。落实和完善创业富民激励措施,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坚决兑现以奖代投、补助贴息、税费优惠等政策,充分发挥政策促
进创业的效应,最大限度地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活力。
二是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一切围绕项目、一切服从项目、一切服务项目”的工作理念,锲而不舍地实施项目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121工程”。强化责任主体的压力和责任,把项目建设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做到人人身上有责任,人人身上有担子。实行周抽查、旬调度、月通报制度,深入开展督查,准确把握信息,及时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委、县政府每两个月调度一次项目建设工作,现场办公,现场督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加快项目推进。严格落实重大项目“四个一”的工作机制,切实做到全程跟踪,靠前服务,认真研究解决影响项目建设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建设顺利进行。以执行政策零折扣、提供服务零距离、生产经营零干扰、处理投诉零缺位为目标,进一步提高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服务效率和质量,真正为全县项目建设打造一个高效率的“快速通道”,构筑一个无障碍的“绿色环境”。确保动工一批,建成一批,达产一批。
三是着力发展现代工业。推进产业升级。对接国家产业振兴规划,重点发展食品、建材、化工等优势产业,引进一批物流及服装加工企业进驻澧县,力争“十二五”期间,打造1-2个支撑全县工业发展的百亿产业园。引导纺织、医药、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加快培育新材料、新能源、生物、节能环保和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40%以上,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5%。夯实园区平台。抓好护城南路、群星中路、翊武西路、洗墨池广场、栗河引水工程“三路一场一渠”建设,配套水、电、气、宽带、有线电视等管网,不断完善园区功能,加快食品产业园、服装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鼓励骨干企业围绕产业配套发展专业园区,不断扩大园区规模。理顺管理体制,建立与园区建设发展相适应的运行机制,重点解决开发区管理权限、人员配备和办公场所等问题。加强招商引资。实行理性招商,注重招商“选”资,强化环境评估,提升服务水平,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创业环境,实现以商招商的良性循环。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继续对接全国500强企业,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综合贡献大的好项目。
第三篇: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推动经济社会转型升级跨越发展
近日,就贯彻落实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市科学发展表彰暨解放思想加快发展动员大会精神,王平说 “’十二五’时期是原平发展的黄金期,我们将高扬‘跨越发展’主旋律,抓牢用好战略机遇期,深入挖掘内部潜力,牢牢把握科学发展主动权、推动经济社会在转型升级中实现跨越发展。”
王平表示,要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解放思想大胆闯,创先争优出亮点,推动原平经济社会大发展。总的思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这一主题,牢牢把握总量扩张、质量提升两大任务,紧紧围绕群众增收、财政增长、企业增效三大目标,大力实施兴工强县、商贸活县、强农富民、科教兴县四大战略,突出抓好结构调整、民生改善、改革开放、环保生态、安全稳定五大重点,推动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持续发展,力促全县经济发展更具活力、群众生活更加殷实、社会建设更加和谐、科教文化更加繁荣、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2012年的工作目标是: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5亿元,同比增长20.4%;地方财政收入确保实现3.8亿元、力争突破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确保135亿元,增长31.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确保实现105亿元,同比增长31.3%。
王平说,要重点抓好八个新突破:一是围绕财政增长、经济转型,努力在兴工强县、商贸活县上实现新突破,力争地方财政
收入大幅增长;二是围绕做大总量、提升质量,努力在上大项目、上好项目上实现新突破,坚持财税贡献多、科技含量高、投资强度大的项目导向,开工建设投资千万元以上项目156个;三是围绕群众增收、农业增效,努力在强农富民上实现新突破,突出发展优质农业、板块农业,全力打造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基地县,力争新增省级龙头企业2家;四是围绕提升城市品位、增强承载能力,努力在完善基础设施上实现新突破,坚持规划先行,建设文化城、生态城、创业城;五是围绕顺应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努力在小城镇建设和合村建区上实现新突破,按照“一心两极八镇百区”的城乡布局,全力加快城乡一体化步伐;六是围绕提升核心竞争力、创新发展,努力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七是围绕加快发展、开放合作,努力在招大引强上实现新突破,深入实施“南融北接、对接央企”战略,力争全年引进过亿元项目20个以上;八是围绕保障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努力在为民办实事上实现新突破,确保全县人民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努力创造和谐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新优势。
第四篇: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动县域经济率先崛起
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推动县域经济率先崛起
工业经济是富民强县的重要支撑。要把旬邑县建设成咸阳北部经济强县,关键在工业,重点在工业。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做大工业经济总量、做快工业经济速度、做强工业经济实力、做优工业经济效益,实现工业率先发展。
旬邑县要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就必须按照“以新型工业为龙头,形成二产带一产促三产”的总体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实施“一绿一黑”工业强县战略,通过招商引资、项目带动,加快绿色农果畜资源和煤炭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打造渭北绿色生态产业基地和咸阳煤载能化工基地,以新型工业化加快实现经济强县。一要做大煤炭产业。通过技术改造,不断提升企业生产能力,扩大煤炭产出,提高原煤产量,确保圆满完成全年700万吨原煤生产任务。继续加快青岗坪煤矿建设,力争3年实现产值20亿元;加快清塬、七里川、席家山煤矿技改扩能步伐,力争早日达产达效,确保到2010年,全县原煤产量突破1000万吨,实现产值40亿元;要做好中电投4×60万千瓦电煤一体化项目前期各项工作;要以旬东煤业公司为龙头,培育年产值过50亿元的旬东煤电集团公司。在此基础上,围绕煤炭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永续利用,走煤电、煤化工转化的路子,加快引进一批煤炭资源深加工企业。二要做优农产品加工业。依托全县苹果产业优势,重点发展以果汁、饮料、果脯、果酱、果干为主的系列有机休闲食品加工业和果箱、套袋等苹果包装业。依
托畜牧资源,重点发展乳饮、奶粉、屠宰、肉制品、皮制品等相关工业,不断提升工业经济发展水平。三要壮大园区经济。加快太村产业园区、土桥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园区、旬东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园区规划编制,完善园区功能。依托招商引资,科学设定准入门槛,引导生产要素向园区集中,扩大园区规模,形成产业集群。四要大力发展非公经济。抢抓省上实施“百千万中小企业发展工程”和设立县域工业化发展基金的良好机遇,实行政策倾斜,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进一步扩大创业领域,放宽市场准入条件,降低创业企业注册门槛,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模式,逐步建立起财政扶持县域工业发展的长效机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创办中小企业,扶持壮大一批中小企业,形成遍地开花,竞相发展的非公经济发展态势,打造县域经济“主心骨”。
第五篇:战略推动吴川经济跨越发展的具体策略
实施市委弯道超车战略推进吴川经济跨越发展
摘要:市委提出的“弯道超车”战略是促进吴川市经济跨越发展的治世良方,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切忌急于求成、好高骛远、畏首畏尾和得意忘形,必须有超越的基础、眼光、魄力和魅力;需要夯实基础、看准时机、抓住机遇、胆大心细,利用好本市的各种综合优势,才能在弯道中脱颖而出,实现吴川经济的跨越式大发展。
关键词:弯道超车吴川经济跨越发展
2002年12月4日,《人民日报·华南新闻》发表了以《打“民营牌”,推动吴川经济进入快车道》为题的报道,认为吴川市通过实施外向带动、“三二一”发展思路、回归工程、环境工程等策略,民营经济顺利进入了“快车道”。2009年1月21日,中共吴川市委举行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乘势提出了推动经济发展的“弯道超车”战略,要求全市人民继续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谋崛起。
“弯道超车”理念原本起源于赛车运动,即赛车时因同等马力很难在直道上超越,而在弯道线路,车手可以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超车。吴川经济虽然在前几年就进入了“快车道”,但全球经济日新月异,没有进步便只能落后,落后便只能挨打,只有超越了别人,我们才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发展的机遇。
一、弯道超车,切忌急于求成,必须有超越的基础。
赛车运动起源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赛车比赛是在城市间的公路上进行的,许多车手因其极大的危险性而丧生。所以,在弯道赛车之前,我们应该做好保护措施——世界上所有的车赛中,没有一项是不系安全带的。
吴川经济“弯道超车”战略同样如此!
在“超车”之前,我们必须夯实基础,以理论为指导,科学谋划。“弯道超车”是化危为机、积极应对危机的管理方法,但由于危机的变幻莫测性,“弯道超车”又与高风险相伴相随,技术再高超的“司机”也可能会在“弯道超车”中出现失败。因此,吴川经济在实施“弯道赛车”战略的同时,也要继续扶持发展羽绒、塑料鞋、糖酒(机械)设备、家电、网具、酒类、手套针织、物资再生、海(农)产品加工等九大行业,保证吴川民营经济的稳步增长。民营经济的稳步增长就好比是赛车的安全带,能够保证吴川经济在“快车道”向“弯道超车”的转变过程中无性命之忧。不过,吴川经济历来基础厚实,具备“弯道超车”的基本条件。改革开放之初,吴川市就已有13户农民合资办起了广东省第一个股份制企业———王村港葵制品加工厂。80年代中后期,更是形成了镇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四个轮子一齐转”的“吴川模式”。虽然在90年代错失了几次发展机遇,但2000年之后,吴川市政府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通过招商引资实施“回归工程”、建设工业园拓宽发展空间等切实有效的“快车道加速”措施,保证了吴川市经济发展的稳步增长。这都是实施“弯道超车”的有利条件和必备基础。
二、弯道超车,切忌好高骛远,必须有超越的眼光。
第1页
上海大众333车队的老将王睿在长白山站比赛时,因不适应北方山路,便买了一台佳能摄像机反复观看堪路的录像,最终在比赛中获得了较好的成绩。事实上,在赛车比赛中,很多选手都会事先堪好路况,以便在超车时获取更多的优势。
吴川市“弯道超车”经济战略也需要借鉴这种经验!
在“超车”之前,我们必须认清国内及国际经济形势,避免决策上的“大跃进”失误,防治“撞车事故”发生。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仍然虎视眈眈,虽然我们国家在2008年6月已经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兼顾抑制通货膨胀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扩大内部需求,但国内国际经济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美国消费减少将直接影响中国出口,国内进口商品成本将日益加大,国内金融市场信心饱受重创,国内金融机构遭遇直接损失„„因此,我们在“弯道超车”时,必须引以为戒:宽松的货币政策易引发资产价格泡沫,给日后金融系统危机带来潜在风险;面对国际市场这碗“深水”,吴川市的“走出去”政策须更为谨慎,对外投资需要有严格的风险评估和多元化的投资策略。
同时,我们又必须在风险之中找寻到机遇,正如在赛车之时,只有在危险的“弯道”线路才会有超越别人的可能。从经济发展周期理论层面看,危机期就是经济“弯道”期,这一时期既是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关键期、经济分化的突显期,也是实施后发赶超、科学跨越,实现后来居上的重要机遇期。2002年吴川市经济发展就是实证。从危机管理理论层面看,实施“弯道”超车也是巧妙应对经济危机,实行跨越发展的一种基本手段。吴川市“弯道超车”战略的机遇就在于:一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从根本上遏制经济下滑的不良势头,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围绕改善民生、稳定金融、启动消费、减轻企业税负等方面,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2008年11月8日中发18号文件,提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举措,为我市“弯道超车”创造了重要的机遇和条件。二是经济危机时期是经济“弯道”期和分化期,带来的不仅仅是危机,也有科学跨越、后发赶超的良机。经济波动困难时期往往也是各种经济要素重新组合、产业重新布局时期,是国家间、地区间既有发展格局的变化调整期。这些机遇利用得好,就有可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在新一轮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同时,因危机带来的经济不景气、萧条,对于欠发达的吴川来说,也是低成本赶超先进的一个良机。
三、弯道超车,切忌畏首畏尾,必须有超越的魄力。
赛车时,选手在“弯道”能否顺利“超车”,其技术尤为重要。如赛车驾驶技巧中有一个常识:扭矩大可以让车子加速快,马力大可以让车子极速高。如果想把车子的性能发挥到极至,则一定要勇敢的把转速先踩过最大扭矩的输出带,再踩过最大马力的输出带,甚至是坚定地等到转速表指针打到转速表的红线区刻度时,再踩下离合升高一档,才有可能体会到急速的快感,超越众人。弯道超车如果没有勇气和魄力,就好比怀揣万元而不敢进一家普通的小餐馆进餐一般,不仅白白地饿着肚皮,还徒遭他人的鄙夷和耻笑。
实施吴川市经济“弯道超车”战略需要优秀车手的魄力!
我们既然已经具备了“弯道超车”的基础和机遇,就理当放开手脚,该出手时就出手,发扬吴川人自古以来就延续着的拼搏志气和敢为人先的精神。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吴川的工业和民营经济在湛江地区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区域产业迅猛发展,全市形成了羽绒、塑料鞋、机械制造、家电、农海产品加工等为主要支柱的产业群体。羽绒业是全国两大重要羽绒生产基地之一,被誉为“北有萧山,南有吴川”,成为“中国羽绒之乡”;塑料鞋业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有“南国鞋城”的美誉;既是全国有名的糖酒食品机械制造基地、网具生产基地和海蜇加工出口基地,还是海内著名的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基地和家用电器生产基地等等。在实施吴川经济“弯道超车”战略方面,我们就应当发扬这种超越的魄力。
全球经济“弯道”当然使吴川经济发展面临挑战,但我们应该正视这种挑战,积极应对来自国际金融危机的“五个蔓延”:一是从国际市场向国内市场蔓延,二是从东部沿海向中西部地区蔓延,三是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四是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蔓延,五是从终端产品向原料市场蔓延。吴川作为一个沿海欠发达地区,在国际金融危机短期难以见底的情况下,面对重重压力,如果应对不当,经济增长将很可能出现严重下滑和衰退。“弯道”如不超车,不适时“爬坡、换档、加油”,将会不进则退,根本谈不上跨越发展和后来居上。
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提升市政府和各企业、单位的经济驾驭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既不“撞车”违规操作,又不“刹车”等待观望,更不“误车”坐失良机,确保速度与质量效益相统一,发展与生态环境相适应,改革与发展稳定相协调,实现在危机中跨越发展。
四、弯道超车,切忌得意忘形,必须有超越的魅力。
赛车过程中,总会有一些选手在离成功一步之遥之时得意忘形,不是与奖杯擦肩而过,就是招致观众的厌恶和批评。在冲刺前兴奋地举起双臂狂呼,或是在超车行进过程中随口吐痰等行为,都会使一个优秀的赛车选手丧失原本该有的超越的魅力。
我们在发展吴川经济的同时,应该同样重视对环境的保护、对人民素养的塑造教育。“弯道超车”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内涵的张力,也要重视外在的美感,更要维持吴川故土风轻云淡、水清鱼肥的自然生态。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风气教化;物质增长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而且,在“弯道超车”的战略中,我们完全可以将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发展相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超车”的力度和魅力。
如山东济宁将在孔子老家投资三百亿元建设中国文化副都,说是要把孔子学院开到世界各地。我们吴川同样有宋代进士鞠杲和林廷、粤西唯一的清代状元林召棠、清朝首任驻美大使陈兰彬、清代诗翁进士李文泰,还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庞雄、爱国将领张炎将军、国民政府广东省主席李汉魂等,均为吴川文武人才的代表,且在海内外享誉盛名;我们还有声势浩大民间文化艺术和众多别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如飘色、泥塑、花桥、花塔、貔貅舞、粤剧、陶鼓舞、狮燕舞、木偶戏等;海滨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如吉兆海滨和吴阳金海岸,星级宾馆、度假区和高档次的娱乐场等设施齐全,海上跳伞、风帆、快艇、冲浪、钓鱼和蒙古跑马、实弹射击等运动项目应有尽有;即便是人文旅游资源,如文明乡村,也全国闻名,具备向九州大地夸耀自豪的资本„„所有这些,都是我们在实施“弯道超车”
战略时值得骄傲的精良武器!
吴川经济“弯道超车”战略完全可以加大本土历史文明宣传和新型旅游行业建设的力度,以精神文明建设带动物质文明发展,以经济跨越发展促进教育和环境现状的日益改善!加强“文明乡村独特魅力”、“吉兆和吴阳海滨风光”、“江心岛大型娱乐社区”、“飘色和泥塑等民间艺术”等宣传,开展较有特色的“吴川一日人文游”或“吴川三日神仙留”等旅游线路。在“超车”的途中,展现出我们吴川人独一无二的气质和魅力。
吴川经济“弯道超车”战略,当以海滨旅游作为本市旅游业发展的龙头,和本市旅游产业的其他重要组成部分相结合,形成一个良好的旅游品牌。随着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兴盛,吴川更要进一步完善自身作为一个海滨旅游度城市的总体规划,突出海滨特色,集旅游、人文、度假、娱乐及相关产业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全国著名旅游度假区。要以吸引外资为重点,开发档次高、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旅游项目,既满足国内游客的需要,又符合国际游客的需求。相信,吴川市随着人文旅游城市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深入,旅游业将以其独有的资源优势,有一个较大的发展,将建设成为一个崭新的海滨人文旅游城市。
不过,吴川市经济 “弯道超车”战略毕竟是一个有待验证的计划,既要比速度,又要比效益和质量;既要比商务成本,又要比创业环境和服务效率;既要比发展水平,又要比发展活力和潜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进入“弯道”前,要有地区经济发展的准备,有危机应对的准备,有长期建设的基础;进入“弯道”中,要有“超车”的机会,如市场等,同时还要求“赛车选手”——政府、企业有高超的经济驾驭能力。虽然美国通过“弯道超车”奠定霸主地位,日本通过“弯道超车”重获新生,韩国和新加坡等国家通过“弯道超车”实现经济跨越发展,但我们吴川毕竟不是一个国家,一些政策有所限制,一些技术有待更新,一些观念需要转变,一些人才亟待培养。我们脚下的路将更加崎岖坎坷!这就需要我们吴川人民同舟共济、团结一心,为“弯道超车”储备更多的能量。
2009年2月21日
参考资料:
1、《人民日报·华南新闻》,2002年12月04日第二版。
2、《抢抓机遇谋崛起,转变作风抓落实——实现吴川经济发展的“弯道超车”》工作报告,吴川市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邢太安,2009年1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