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破解体制障碍十年述评(5篇)

时间:2019-05-15 15:22: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破解体制障碍十年述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破解体制障碍十年述评》。

第一篇:我国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破解体制障碍十年述评

我国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破解体制障碍十年述评

新华社北京9月2日电 党的十六大宣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并提出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十年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全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失时机地推进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十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加快推进国有企业、金融、价格等领域体制改革,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凸显。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巩固。中央企业加快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步伐,中央企业从2003年的196家减至2011年的117家。2002年到2011年,央企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至28万亿元,上缴税金从2926亿元增至1.7万亿元。2012年,有43家央企进入世界500强。

国有企业公司股份制改革不断深化。到2011年底,全国国有企业改制面超过90%。经过重组,发电、民航、电信等行业形成了竞争性市场格局,邮政行业实现了政企分开。

在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的同时,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改革非公经济发展环境。

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和金融调控体系进一步健全。

十年来,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国人保、中国人寿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基本完成股份制改革,经营效率和发展活力明显增强。股权分置顺利实施,中小企业板、创业板市场、股指期货和融资融券业务相继推出,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

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序推进。2004年实现“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2005年进一步放开外币中长期存款利率,2012年6月放宽了人民币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不断深化。2005年7月起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10年6月进一步推进改革,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扩大汇率形成的市场基础。外汇管理体制不断深化,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试点基础上扩大到全国。

价格改革不断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

2006年,推进煤炭市场化改革;同年实施成品油价格综合配套改革;2008年出台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配套推出成品油价格、燃油税等项改革。

电价改革持续推进,有利于节能减排和煤电联动的电价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付诸实施。同时,天然气价格、居民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价格改革进一步完善。

进一步理顺政府内部以及政府与市场、社会及公民个人的关系

十年来,通过稳步推进行政管理、财税、农村等领域体制改革,政府内部以及政府与市场、社会及公民个人的关系进一步理顺。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

2003年、2008年,国务院两次实施机构改革,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优化政府组织结构,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2004年以来,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其配套办法相继实施,政府投资范围进一步缩小,企业投资自主权继续扩大,投资主体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格局基本形成。国务院先后5次清理、取消、调整了2183项行政审批事项,占原有审批事项的60%以上。

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全面推进。2005年,公务员法施行,迈出公务员管理走向法制化的重要一步;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施行,建设“阳光政府”提速。

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按照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原则,着力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从2003年的1912亿元增至2011年的18853亿元。

在部分省份先行试点基础上,2004年起推进省直管县和乡财县管财政管理方式改革。探索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

全面取消预算外资金,将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形成由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保基金预算组成的有机衔接的政府预算体系,部门预算逐步向社会公开。

增值税、油气资源税、个人所得税改革稳步实施,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税收制度进一步健全。

农村改革取得新突破,农村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坚持推进农村改革创新,造就了“三农”发展又一个黄金期。

2006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每年减轻农民负担1335亿元。以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由试点推向全国,到2011年底,全国98%的乡镇进行了机构改革。进一步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

十年来,我国着力推进教育、医药卫生、文化、社保等领域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了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

教育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目标正逐步实现。

2006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实施,对约1.3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除了学杂费和教科书费,对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免除住宿费,对中西部约1228万名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

2008年秋季学期开始,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将进城务工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纳入公共教育体系,约1167万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启动425项改革试点项目,全面部署落实到2012年实现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4%的目标。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看病难”、“看病贵”初步缓解。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提出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明确用3年时间推进5项重点改革。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3年多来取得重要阶段性进展,尤其是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基本药物价格明显下降。

社保制度改革持续推进,社会“安全网”和“稳定器”作用有效发挥。2005年起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到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2009年启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2011年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两项试点到2011年底扩大到全国60%的县(市、区),2012年内实现全国范围制度全覆盖。

不断健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先后建立和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孤儿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助体系覆盖城乡,有效保障了8100多万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各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破除。今后,中国将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全面加快推进各领域改革,促进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

第二篇: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破解体制机制障碍 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十大体系建设是个体制机制创新的系统工程,其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十大体系实施三年来,很多人认为,十大体系抓的都是各部门的日常工作,抓与不抓一个样。其实,十大体系离不开日常工作又高于日常工作。笔者根据自己对十大体系工作的了解,认为十大体系的精髓就是以

无缝对接长珠闽为目标,通过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手段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抓好十大体系建设,需要找准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节点难点来切入,它不仅能锻炼干部的改革创新能力,而且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有人说,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现象不抓十大体系也照样会出现,只是迟早问题。但我想,因为抓了十大体系,提前破除了制约发展的障碍,加快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就体现了其体制机制创新的助力器作用。xx通过对十大体系的大胆探索,有效破解了系列体制机制障碍,有力助推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着力破解四大难题,为产业发展扫除障碍

围绕稀土、钨和甜叶菊等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需求,该县通过创新机制,着力解决了钱从哪里来,人从哪里来,物流如何通达,质量如何提高等四大难题。

1、提高授信额度,增加信贷投放,解决好资金从哪里来问题。该县通过实施金融服务体系,出台了信贷投放激励机制,有效地调动了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的积极性。今年以来,xx金融机构千方百计优化金融服务,完善信贷管理机制,努力向上级行社争取扩大授权授信额度,为企业做大做强提供资金支持。xx菊隆高科技食品有限公司的授信额由1200万元提高到4200万元,利华兽药由50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止10月底,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7.37亿元,比年初增加4.69亿元,同比增长4.51%。其中工业园区贷款总额达到4.6亿元,信贷增量达2.2亿元,比年初增长30.52%。

2、外引内育并举,解决产业发展的人才与用工问题。该县通过实施人力资源体系,一是组建了“xx工业园学士后流动中心”,搭建了人才引进平台。采取政府补助、企业使用、来去自由的方式,专门为企业引进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现已为菊隆高科、世瑞矿产、红金稀土等企业引进了15名紧缺人才,为企业自主创新、攻克技术难题注入了新鲜血液。二是组建了“工业园劳动保障事务所”,搭建了劳动就业平台。专门规范劳动用工,帮助企业招工。通过举办就业再就业招聘大会及平时就业介绍,为92家企业招工6996人,其中高、中级技术人才62人,有效缓解了企业招工难问题。同时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城镇公民职业化”两大工程,2007年培训农民35000人、城镇公民10774人。

3、提高通关效率,发展物流产业,解决物流不畅问题。该县通过实施口岸物流体系建设,在有效促进物流通畅的同时,创造了物流产业迅猛发展的奇迹。一是完善了口岸通关服务机制。开通了xx—厦门、xx—深圳铁海联运通道,提高了通关效率,为企业降低运输成本5%左右;建设了口岸服务网,及时将最新的外贸政策和企业进出口经营权申办等知识宣传到各进出口企业,适时组织外贸企业参加进出口通关知识业务培训,使32个企业报关员知识得到及时更新。二是加快物流产业发展。该县把汽车货运产业当成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来抓,创造了汽车货运产业发展的奇迹。在2005年底,xx共拥有货运汽车401辆,2006年新增货运汽车326辆,2007年目前新增货运汽车818辆、1462吨,车辆增长数和吨位增长数均为全市第一。汽车货运的迅猛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今年新增的816辆车辆今后每年可增加的直接税费达800多万元(其中县级直接税费460万元),加上间接收入每年可超1600万元。同时狠抓物流载体建设。投资1000万,占地30亩,建成标准仓库11栋、1.1万平方米的xx天志仓储物流中心于8月建成投产,且其隔热、防潮效果达到了国家标准。洋塘汽车检测维修中心、红金汽车修配城、光彩物流中心、储潭货运码头等物流基础设施正在规范实施中。

4、采制推广标准,鼓励扶助创新,实施名牌兴县战略,解决质量不高问题。通过实施技术标准体系,该县出台了采用高新技术标准、鼓励技术创新、扶持名牌创建的系列政策,在工业、农业中大力开展了标准化生产和争创名牌活动。省级名牌产品由2005年实施技术标准体系前的无到目前的3个,分别是xx菊隆高科技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菊隆牌”甜菊糖甙、xx远驰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远驰牌”钨粉和xx江钨钨合金有限公司生产的“虔锋牌”钨铁,其中xx江钨钨合金有限公司生产的钨铁还获得了国家免检产品资格。为了指导和帮助企业进行科技创新,xx还专门组建了“工业园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组织xx鑫隆康稀土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申报了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组织科技成果鉴定2个,已认定省级高新技术企业5家,省、市民营科技企业20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5个,位于全市前列。技术标准的提高和名牌产品的效应开始在经济效益上显现。2007年1-10月,xx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31.7亿元,上缴税收2.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8.5%、33.4%,纳税超千万元的企业已达7家。

二、搭建三大平台,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

环境是竞

争力,也是生产力。xx在实施十大体系过程中,始终围绕优化发展环境这一核心,创新了系列体制机制,加快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对接步伐。

1、简化程序,增加透明度,搭建行政服务综合平台。为了方便群众办事,xx在建设政策法规体系中,组建了行政服务中心,有行政审批事项的30多个政府部门统一进驻中心集中办公。在行政服务中心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并联审批制和程序公示制,做到各项行政审批一站式服务。为了增加政策法规透明度,xx还编印了《涉企政策(收费)一本通》,规范整合了涉及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及行政许可和收费项目,企业房屋报建费用从58.2元下降到4.2元,真正实现部门规范收费,企业明白缴费。在十大体系进工业园服务站、进市场服务站、进乡村服务站设立了21个政策法规查询中心,为工业企业、市场业主、广大农民开展政策文件的查阅、咨询服务。行政服务正向政策透明、办事便捷方向迈进。

2、加快信息化步伐,建设高效便捷的现代信息平台。通过实施信息网络体系,城乡信息日益通畅。建成了县政府门户网站和11个乡镇门户网站,还有31个单位建立了自己的网站,60多个县政府组成部门接入了政务网。在重要核心部门推广应用了网上办公系统,电子政务正在逐步推广。开通了县档案网,设立了“现行文件”专页,县委、县政府、政府部门已公开的现行文件可以在网上查阅、下载,利用网站加强对外宣传,提供办事服务。建成了xx工业园网站,为园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产品推介、招工用工信息服务,园区企业宽带安装率达95%,16个企业开通了网站,企业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实施了乡村信息化工程,全县各乡镇建成了农民知识化网络培训中心,利用现代信息手段给农民留下了不散的课堂、不走的专家,建设了30多个“网络新村”,通过财政补助促成622户农民用上一宽带网,已有10%的果农收到了网上脐橙订单实现了网络销售,脐橙等农特产品销售半径由市内扩展到了省外;一批乡镇建成了惠民短信系统,利用这个平台与农民沟通互动。

3、创新产权交易机制,搭建产权规范流转的交易平台。在实施产权交易体系中,该县大胆创新机制,建设了产权交易中心、招投标中心、国有资产经营中心和国库集中收付核算中心,搭建了流转规范顺畅的产权交易平台。所有国有资产处置统一进入产权交易中心交易,实行阳光操作。今年1—10月共组织国有产权交易33宗,市场评估总价8967万元,总成交价达12554万元,增值3587万元,增值率40%。通过阳光交易国有资产增值,筹集了资金妥善安置了职工,促进了企业改制。通过国库集中收付核算中心,将对全县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和核算统一在一个平台上操作,既节约了行政成本,提高了财政运行效率,又方便了群众办事,为部门和基层提供了一个快速便捷的服务平台。

三、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推进社会和谐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保是稳定之基。xx通过大力实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等各项工作开创了新局面,有效地促进了社会和谐。

1、健全网络,规范管理,把握就业这民生之本。通过实施社会保障体系,该县在各乡镇和工业园都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把劳动和就业服务网络向乡镇和园区延伸,搭建了劳动力资源有序流动的桥梁。同时依法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从源头上规范劳动关系。加强了劳动合同的签订和鉴证管理,妥善处理调整劳动关系矛盾,共受理拖欠农民工工资投诉案件41起,结案41起,结案率100%,涉及农民工252人,追讨工资45.4万元;督促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9850份,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双赢、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正在逐步建立。

2、加强宣传,扩面征缴,确保社会保障有力。社会保障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1-10月,全县共征缴养老保险费2699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10%,医疗保险费1049.5万元,工伤保险费73.65万元,生育保险费27.36万元,失业保险费229.3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9%。为5170名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发放养老金3187万元。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迅速推开,参合率分别达84.6%、40.6%,为12547名参保城乡居民报销医疗费用851万元,使广大城乡居民医疗得到了及时保障,有效防范了城乡居民因病致贫。

3、拓展领域,提高标准,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力度不断加大。城乡低保对象、五保户全部纳入大病救助范围,救助病种由原来的7种扩大到12种,全县所有困难群众患大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救助。建立了城乡困难群众结对救助制度,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开展了“选亲、认亲、定亲、帮亲”活动,已有1000名党员干部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帮扶资金近10万元。提高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常补对象月人均补助从120元提高到160元,非常补对象月人均补差达到80元以上。

第三篇:中美地方政府体制比较及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中美地方政府体制比较及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摘要“以铜为镜,可以整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尽管中美两国在政治社会制度、政治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传统等方面迥然不同,但美国地方治理的一些措施,在有些方面对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一、美国地方政府体制

(一)美国地方政府的概念与中国单一的、全能的公共权力层级制不同,美国的公共权力结构是多中心的、分散化的多样性模式。因此,美国地方政府所指的范围与中国地方政府有着很大的差别:首先,在中国,除了居于金字塔结构顶端的中央政府以外,纵向上从省、市、自治区直至乡镇、街道,横向上覆盖全国的所有层级、任何规模的政府均称为地方政府。而在美国,地方政府则是指除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以外的所有政府类型;其次,中国所有地方政府和其上一层级政府及中央政府都有行政隶属关系,而美国无论是地方政府之间,还是地方政府和州政府,联邦政府之间,均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实行地方自治;再次,中国的地方政府与行政区划完全一一对应,不存在跨政区的地方政府,而美国人曰普查局则认定了20个州际实体,其中多数地跨两州,个别跨度更大,而且一个地区多个政府存在的现象也很普遍。

(二)美国典型的地方政府体制类型1.市县委员会制美国一些小城市和县的委员会通常由3—7人组成,由选民选举产生,行使议决权。每个委员会分别担任一个行政部门的首长,主管相应事务。委员会任命一名委员为市长,行使礼仪职责。委员会对各行政实体集体领导,承担行政机关的职责。委员会制主要的特征是城市的立法权和行政权同时掌握在一个由市民选举产生的委员会手中,委员会成员既是议员,同时又以个人身份作为部门首长履行职能。

2.市县经理制在美国一些市县,由议会行使议决权、执行权。议会聘任一名经理,作为首席执行官,指挥、管理各个行政部门工作,有权雇佣行政工作人员(职员),市长由议会选出担任礼仪职责,不干预行政工作。美国市县经理制的主要特征是立法权和行政权都掌握在市议会或县议会手中,但市县议会将行政权委托给一位市县经理作为行政首脑和管理官员。

3.市行政长官制市长作为执行首长由选民选出。市长任命一位首席行者官来领导和管理行政工作。行政官任命和撤换雇员,监督城市人事工作,管理预算,协调是政府机构的工作,处理日常事务和充当市长的行政顾问。由于行政官负责处理日常的行政工作,市长就能够从事全面领导,集中处理全局性重大事务,向议会提出政策性建议,为城市规划建立公共援助基金等重大事务奋斗。市长任命的行政官通常并无明确的任期,在某些城市却需要得到议会的批准。这种领导体制,是试图集强市长议会制和市县经理制的优点于一身的一种尝试。主要用于较大的城市。

二、中国的地方政治体制

(一)我国的地方政府体制在民主集中体制下,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作为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是上级行政机关的下级机关,因而拥有两方的权力。中国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作为当地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接受当地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监督,并对其负责;作为下级行政机关,接受中央和上级行政机关的领导监督,并对其负责。作为后一种身份,除完成中央与上级人民政府布置的工作外,还代表中央和上级人民政府负责协调和监督中央和上级政府在其辖区所设置的行政机构的活动。

(二)我国地方政府体制存在的问题1.我国的地方政府与行政区划完全一一对应。我国的地方政府体制是依行政区划及中央机构的设置而设立的,这一方面便于政府的管理,但另一方面,这种设置也导致了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以及盲目竞争和重复建设。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沿海地区的港口建设就存在着这种问题。2.地方政府高度集权。目前全世界的行政权都有扩张的趋势,我国也不例外。我国的地方政府应是处于同级人大的领导和监督下的,但现实却完全不是这样。人大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充分认识到它所拥有的职权,更没有很好履行它的职责,这就使地方政府忽视人大的作用。这就给了地方政府一种错觉,它只是对上级人民政府负责的,它的权利仅仅来源于上级人民政府。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讲政府要对人民负责,做人民公仆,简直无从谈起,所以所谓的法制政府,服务政府,责任政府都只是停留在口号上。3.同级地方政府结构的同一性。我国地域辽阔,不但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且地理环境也是千差万别,所以在这种差异性的基础上建立完全相同的地方政府体制结构显然是不适应的。4.地方政府的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法制观念有限。越是低层的地方政府,其管理水平、人员素质、法制观念就越是有限。但真正跟人民接触最多,最了解人民需要却是基层地方政府。所以不能把那些优秀的人才都集中到中央政府去做决策,不从实际出发的再完美的决策也是难以奏效的。5.机构设置、职能方面的问题。由于党政关系没有理顺,所以我国的党政机构无论是在设置上还是在职能上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重复现象。有两个问题尤为突出:其一,机构设置缺乏法律的约束,不可避免受行政首长意志影响,因人设事、因人设机构。其二,机构对口设置,中央政府设置什么机构,地方也跟着设置什么机构。

三、我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

(一)改革需要整体设计,自上而下推进。在目前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下,地方政府改革的空间是有限的,所以,需要中央先进行框架型设计,确定改革的方向,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调整相应的机构和职能,实施中逐步推进。只有地方政府的小打小闹的改革是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的。只有中央高度重视、积极推进才能带动地方政府的改革实践。

(二)地方政府组织形式上的多元化。我国同级地方政府的结构是同一的,但实际上每个地方的公众都有他们自己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为了满足公众的分散的多样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一些专门性的、地区性的特殊问题,有必要建立次级的、小规模的地方政府机构,使得政府官员能够更充分地了解不同公民群体的不同偏好,从而更加迅速全面地回应公民的要求。这在促使政府转变只对上级人民政府负责的观念上有很大作用。当然,这些小规模的地方政府机构是应该要实行自治的。同时,对于一些涉及公众范围较广、规模效益明显且影响面较大的一些公共问题,则力求突破行政区划或原有地方政府体制的制约,谋求成立跨省、跨市、跨县、跨乡镇的特别目的大区政府。

(三)行政层级的重新确立。目前,我国的行政区划是四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为我国的地方自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是单一制的国家,完全实行地方自治显然是不切实际的,所以应该考虑实行乡镇自治。为了切实把乡镇治理好,可以借鉴美国的市县经理制的一些做法,聘请专家进行治理,可以由地方自己聘请,对于一些贫困的地区则可以由国家帮助聘请,但不对国家负责而只对地方负责。另外,46个较大的市(如何界定“较大的市”?国务院己批准青岛、齐齐哈尔等18个市为“较大的市”,加上自然成为“较大的市”的28个省会城市,“较大的市”共计46个),应该维持目前的市领导县体制,较大的市的经济比较发达,而且城市发展比较完善,所以对周边的县有一定的带动作用,而且这种领导是有法律依据的。但也需要做一些改革:目前我国的体制是市对区县有绝对的领导权,改革后则市不再对县有绝对的领导权,而只有部分的管理权限。市无权直接干预县的具体运作,它们更多的应是一种合作关系。在某些方面城市毕竟经济实力更强,基础设施更完善,所以在这些方面县与市合作,市为县提供一些基础设施方面的共享。而对于其他行政级别的市来说,他们本身的发展有限,几乎跟县没有差别,所以也没有所谓的带动作用,可以考虑市县合并,因为经济发展都差不多,如果合并不但能更有效实现资源共享,而且可以减少行政层级,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而且对于较大的市来说这也是他们的发展趋势。

(四)纵向权力关系上的分权导向。美国无论是联邦政府还是州政府都程度不同地采取了分权措施,将相当一部分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事权下放地方政府,强化地方政府的自主性管理责任,也使其承担更多的管理与服务成本。特别是尽量把权力下放或分散到直接面对实际问题和直接提供服务的基层机构及主管人员手中,使基层机构、主管人员以及普通公务员能及时决策并较快处理问题。另外,还把有关社区事务的管理授权给社区组织,让社区居民普遍参与社区管理。这种分权或是说权力下放的措施正是我们的地方政府体制改革所应有的内容。

(五)上下级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调整。我国所有地方政府和其上一层级政府及中央政府都有行政隶属关系,这种隶属关系导致了我国地方政府的双重领导体制,甚至导致地方政府只对上级政府负责,而忽视当地人民的现实利益,所以对上下级关系做出调整是有必要的,美国的市行政长官制,市长作为执行首长由选民选出。市长任命一位首席行者官来领导和管理行政工作,处理日常事务和充当市长的行政顾问。这给了我们一个启示,把上级政府视为市长,而下级政府就是其任命的首席行政官,也就是说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只是大政方针上的领导,而不干预下级政府的具体运作,没有所谓的汇报请示工作,只要不违背社会主义方向,不违背宪法和法律,下级政府就可以自主行使职责。

(六)公共产品和服务对象的顾客导向。破除政府机构本位主义和对上级政府负责的传统思维定势,确立本地区纳税人是各政府机构顾客的观念,通过社区调查、客户问卷、联系走访等方式了解公众需求,在此基础上,按照调查统计数据对公众需求进行归类,并进而对顾客群体进行细化,为公众提供量身定制式的个性化服务。同时,还仿照企业顾客管理的模式,建立健全公众对政府服务的快速反馈机制,及时矫正政府自身不当或偏离公众目标的行为。

参考文献:[1]龙朝双.谢昕.地方政府学.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2]谭君久.当代各国政治体制:美国.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3]张智新.美国地方政府改革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行政论坛.2005(6).[4]施富兰.美国地方政府的管理方式及其借鉴意义.新疆社科论坛.2005(4).[5]谢宝富.中国地方政府体制改革中的几个问题.河北学刊.200(45).

第四篇:我国十年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回眸

创举·探索·走向

——我国十年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回眸

龙宝新

(陕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要:课程的有效开发与科学实施离不开管理环节有力配合,课程管理体制的变革是课程实施的生力军与护航者。在封闭、层级、指令型的课程管理体制中,课程的实施面临着种种瓶颈,三级管理体制的确立无疑是石破天惊之举。十年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是一段困顿的历程,面临的挑战接踵而来,改革仅仅完成了新体制的搭台工作,改革内容的真正充实尚需时日。增强基层课程主体的参与意识与使权能力,构建一种富有活力的课程对话机制,促使课程体制变轨的彻底发生,是未来我国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程;课程管理体制;课程对话机制

课程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与命脉,课程的有效开发与科学实施离不开管理环节有力配合。从这一意义上来看,课程管理是学校改革的心脏与枢纽,它对整个课程系统的延续与变革具有重大意义。更进一步讲,当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要解决好课程权利的配置问题,其所要变革的实质对象是课程主体角色与形象的重建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课程管理正是利用权利配置的“筹码”来确认所有课程主体的课程责任,激发其对课程生命的呵护意识,努力构筑一个富有活力、对话协商、同舟共济的“课程共同体”①。

一、一个破天荒之举:“三级”课程管理新政的出台

2001年,国家颁布了指导全国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指出:实施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参与的课程管理新体制。这一决定的做出,无疑是我国课程管理史上石破天惊的一个创举。从此,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摆脱了集权、一统、计划式的体制,开始走向以分权、共创、对话为特征的体制,一种适应当代我国基础教育需要的课程管理新体制应运而生,揭开了我国课程管理史的新篇章。

(一)学校:不能再让国家“牵着走”

建国以来,与国家计划管理体制相适应,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管理采取了“国家主导、学校教师配合”的计划管理体制,教育部及其相关职能部门、国家课程中心、人民教育出版社等机构成为课程权利的集结点,任何地方、学校、专家的课程改革建议必须经由教育部的中转才可能得到表达和体现,学校的绝大多数课程管理权利被代理、被收编,它们只能在教育部的指导或监管下开展有限的课程改革与实验。显然,这种课程管理体制对那个学校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学校自我改革意识淡漠的时代而言是适应的。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教育法》的颁布,国家改革进程的加速,学校管理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推进,学校愈来愈成为一个具有自主发展能力的新实体,日益成为能够独立承担其课程改革责任的社会实体与变革主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跟着国家“亦步亦趋”,学校就难以解决国家统一课程规定与区域社会对课程提出的特殊要求、课程计划与课程弹性之间的矛盾,最终使课程失去对社会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免费师范生专业成长力的职后发展研究”【10YJC880081】

作者简介:龙宝新(1973—),男,陕西洋县人,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课程与教学系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基本原理及教师教育研究。

生活的应变力与适应力。因此,不能再让国家“牵着走”,如何在国家宏观调控指引下走出自己的课程改革之路就成为学校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话题。

(二)教师:不能再当课程改革的配角

在计划管理体制下,课程的三大文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将教师“锁定”在课程文件执行者、教材文本传授者的位置上,作为自主、自创、自觉的“教师”形象是没有存身之所的。在这种境遇中,教师充其量只是课程改革的配角,在课堂上他只需照本宣科、如法炮制,只需对教材作以“轨道”(即“Curriculum”意义上的课程)式的延伸即可,在此教师的课程创意、课程理解是用不上的。究其主因,他们只是课程管理中的“被管理者”、“被改革者”,属于被课程管理者防范的对象,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忠实于教材文本与课程管理者的意图。在计划为主的课程管理体制中,教师没有课程的管理权、创生权、解读权,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听到他们个人的“声音”,他们是置身于课程管理圈外的一个弱势群体。在被管、受管、监管的局面下,教师的专业发展空间被窄化,整个课程就是学生的课程,教师无法将自己的课程思想、教学见解以合法的方式融进去。在新世纪之初,随着国际综合国力竞争的加剧,为创造力而教日益成为课程改革的洪流与主流价值,封闭的课程管理体系受到了质疑,计划与弹性、封闭与开放、预成与创生之间的矛盾在课程管理领域凸现,教师的课程管理权得到了认可与尊重,由此,“不能再当课程改革的配角”、“在参与课程改革中发展教师”的理念乘势而入、瞬间走红。

(三)课程:不能再做奴役个性的帮凶

在严密计划、权力下行的旧体制中,课程管理实践创造了一个大一统的教育生活世界:学习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应试,人的“三维”发展(即新课程的课程目标)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神话,个性的培育只是学生发展的装饰品而已。在“国家——地方——学校——学生”这一垂直性权力延伸线路上,原本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变得单一化了,学生成长退化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简单积累与机械叠加,学生个性的发育被抑制了。课程内容、实施方式、评价手段都是被规定好了的,在课程蓝图中找不到学生个性的栖身空间,作为课程创生者的身份被删除。计划主导的课程管理体制筑造了一个事无巨细的课程管理网络,把学生“安置”到每一个网点上去是课程实施的目的。在这里,只有课程管理者规定的学生课程空间,没有学习者自主生活的自由空间。把学生同化进庞大的社会体制中去,生成一个个“体制中人”,成了课程管理的隐秘意图。无疑,由这种课程管理体制“规划”出来的课程不可能是“学生的课程”,不可能是完整意义上的“人”的生长空间,它最多只能算是把人格式化、标准化,只是奴役、泯灭学生个性的课程“监狱”而已。显然,在二十一世纪中人的主导生存方式是自我创造,是“活”出新自我、新面孔。这种阻碍学生个体自我呈现的课程管理体制难以为继,因为一种有生命力的课程管理体制必须留给学生充裕的课程空间,否则,它就无法实现将课程文本与全人发展相融通的重任。

正是在这一特殊改革背景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出台具有历史性意义——它不仅是从国家政策层面给传统管理者的课程管理边缘群体——学校、教师、学生打开了参与课程建设的一扇门,更重要的是,它宣示着一种以民主、参与、自创为主调的新课程管理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的诞生。一个小小的按钮往往能够启开一个新的世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建设对整个基础教育事业而言正是发挥着这样一种微妙功能。

二、一段困顿的旅程:遍布荆棘的课程管理改革之路

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启动并不意味着它彻底改变了沉闷、单调、封闭的课程管理系统,相反,它只是打开了改革的局面,为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一系列挑战与问题浮出水面,让课程管理改革进程充满了变数。十年变革,十年困顿。整个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正是在应对问题与挑战中蹒跚而进的,改革路途上遍布着荆棘,直接挑战着改革者的智慧与信念。

(一)改革,只是开了一个头

无疑,三级管理体制的建立仅仅是为课程管理活动设计了一个框架,要用实质性的改革内容将之充盈起来谈何容易。作为课程管理改革的见证者,我们都能看到:十年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只是开了一个头,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有待于我们去应对的改革问题错综复杂的,迫切需要我们去从容应对:国家课程依然强势,许多农村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依然局限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流于形式、难以硬化,甚至许多偏远地区连这些课程的“形式”都没有;地方课程开发仅限于英语、历史、区域文化等小科类课程,仅限于编教材、做样子,真正能够体现地方特色、地域需要的地方课程形态难以产生;做得稍实一点的校本课程开发仅限于城市中的优质学校,且这些课程的开发毫无章法可言,最终沦为学校课程改革的装饰性成果,沦为学校对外宣传的“门面”;许多教师缺乏课程开发的经验,只会对相关知识材料进行编排编辑,不会用“教材”的形式来呈现、设计、优化课程内容,大多数校本教材沦为学生的课外读物;社会、学校还缺乏把握、整理、提取地域核心文化、特色知识、特殊生活经验等方面的能力,还无法充分利用课程权利来实现课程与地域、校情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动态平衡,等等。正是如此,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主体依然是“上层坚挺、底层空虚”的空架子,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灵活开发,基层课程主体对新增课程权利的有效驾驭,促进学生学习品质改善与全人发展的课程使命的最终完成等等,都还需要一定时日才可能最终兑现。这些迹象表明: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只完成了搭台工作,“好戏还未开局”,提升基层课程管理主体的权利意识、使权能力、参与热情都将成为我们实质性地充实课程管理体制这个“框架”的攻坚环节。

(二)课程,依然翻不过“高考”的手腕

课程管理的权利来源是多样化的,行政权力、监督权利、组织权利都只是其显性化的表现,这些显性权利随着三级管理政策的出台都已基本上实现了课程主体间均权、分权、赋权的改革目标,故课程主体间的显性权利平衡极易实现。然而,在课程管理中还存在着一种隐性管理权利,这就是课程评价权利,即课程实施的成败由谁说了算的问题。正如有学者所言,“课程评价的管理”②是课程管理的重要一环。这一课程管理权利是任何课程管理主体都难以绕开的一道关卡,它就是课程集权最后坚守、负隅顽抗的一道壁垒。可以说,对这一权利的解体与重构体现着课程管理的深度与层次,故成为课程权利收放实现自如的扭结。显然,这一隐性课程管理权利在我国是通过“高考”来实现的,回避课程改革的两极化现象——“一收就死,一放就乱”弊端离不开高考制度改革的同步推进。尽管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分段改革的实践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我们心里都很清楚:在传统教育文化犹存、宏观教育体制改革尚未彻底完成、社会公民素质偏低的今天,高考的每一步改革都牵涉到公平与专业、公正与科学间的博弈,势必会累及全新课程管理体制的构建,延缓新体制成熟的周期。正是在此意义上,我们认为:面向民主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课程管理体制改革依然无法逾越“高考”的壁垒,难以抵制“考试回流”效应③的侵扰,走向彻底的自由与自主。故此,目前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必定会举步维艰,难以实质性地迈开步子前行,课程管理权利真正“下放”的道路还很漫长。

(三)管理,一个正被颠覆了的概念

对课程管理改革而言,最为窘迫的事情莫过于其本身所遭遇的种种质疑了。当前,“课程管理”一词本身并没有清晰表达当下这场课程改革运动的内涵,反而有将之拉回到改革前的“自上而下”轨道之嫌。正如钟启泉教授所言,课程管理”始终带有“监管”“管制”“控制”之歧义,无法表达本次课程管理所倡导的自下而上、鼓励创生、自主治理的课程解放思想,故用“课程领导”、“课程经营”取而代之具有一定的合理性,“课程管理”一词还是慎用、少用为宜。④同时,课程管理活动似乎难以完成本次课程改革的最终使命——重建学校“学习共同体”、提升学生学习品质、实现学校课程的增值与自主,这是因为任何管理活动都着眼于构建一个相对封闭的层级式课程管理网络,而非构建一种能够适应外部变革世界的复杂适应系统,不断增强课程系统的自组织性能与内发潜能。在这一意义上,课程的经营与领导更适合这场课程管理体制改革运动,它能够体现新课程管理范式的实质——联合和引导各个课程主体来共同建设课程“模体”(多尔语),充分体现课程管理活动的双向建构与动态互变本质。

三、一揽子改革呼之欲出:全力创建最适合国情的课程管理格局

面对课程管理改革遭遇的难题,所有课程工作者必须积极应对、继续改革,以确保理想的课程管理格局在中华大地上最终建立。要实现预定的改革目标,我们不能坐收其成,而必须加足马力、积极行动、全力以赴,利用一揽子有力对策的持续跟进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改革的深化。

(一)主体:激活改革的潜能

任何改革的活力与源泉都不单单来自政策的压力,而是每一改革主体,尤其是基层改革主体的热情与创造力的激发。课程管理改革亦是如此,其成败最终取决于它能否激发所有课程参与者,尤其是每一位中小学教师的参与热情与智慧潜能。应该说,本次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实质是主要任务是让中小学教师分享课程管理权力,深度参与课程管理,让课程管理实践突显生机。但是,课程赋权并非对所有教师而言都是一件好事,有些教师甚至会认为这是一种负担,是额外工作量滋生的根源之一。⑤因此,如何让他们精神“减负”、愿意参管、主动介入管理活动,突破国家课程管理网络的包围,左右全国宏观课程管理格局的走向,是一项最具挑战性的改革任务。新体制的确立只是确认了中小学教师、校长、学生作为“课程主体”的地位与身份,但这一地位的最终确证还需要他们的积极改革行动,需要他们具备引领课程改革方向的能力。正如赵汀阳所言,权利(right)需要权力(power)来证实,需要行动和争取来落实。⑥让弱势课程管理主体——中小学教师利用改革行动来最终分有、落实课程管理的权力,既是本次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底牌,也是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成功的根本标尺。

(二)解套:突破课程管理的最后一道防线

在当前,不同课程主体课程管理权利博弈的焦点日益集结在课程评价权利上。如今,高考已经成为众矢之的,如何让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突破最后一道防线成为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成败攸关的问题。应该说,课程管理权利的平权必将体现为课程评价权利的平权,让课程评价、高考制度的设计既能充分体现各个课程主体的利益与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推进社会的良性发展,自然是课程管理改革者必须冷静面对的一道难题。高考是课程管理的指挥棒,是三级课程的公共舞台,是课程管理集权的化身。弱化高考、分解高考、优化高考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推进课程管理体制新生的基本策略。我们认为:在当今课程管理体制下,没有高考、取消高考只会让课程管理走向更加无序的境地,而让课程管理与高考改革实现联动与同步,让高考成为各级课程主体的课程权利的平衡器,充分发挥高考作为课程权利调节器的功能显得尤为关键。以课程管理改革推动课程评价制度改革,用课程评价制度变革来引导课程管理权利的优化配置,努力搭建课程管理与评价制度间的互动机制,是未来一段时期我国课程管理体制改革深化的抓手。

(三)机制:课程权利的博弈与对话

任何有生命力的课程改革事业都是一场“持久战”,都需要构建一种动态的相互制衡机制,以此实现改革向内生型与自调化的转变。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认为:管理体制构架只是管理机制建立的起点,是向管理机制转变的中间状态,建立课程主体间的博弈与对话机制才是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终点。在课程管理实践中,各课程主体间围绕课程权利的博弈与对话是促使课程权利均衡状态出现的动态机制。如果某一方,如中小学教师不在意自己手中的课程权利,不善于利用这一机制来实现自己的课程权利,课程权利的均衡点就会移向国家或行政部门的一端,国家赋予其的课程权利可能会形同虚设;反之,如果中小学教师在强烈事业心、责任心的驱动下努力去争取并实现自己的课程权利,国家赋予其的课程权利可能会

增值,一种最优化的课程权利平衡点就会出现。因此,课程权利对话机制的形成才是课程管理体制建设中最具实质意义的目标。课程管理体制是死的、有形的,它只是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舞台,而人是活的,善于利用体制,将之效能潜能发挥到最大化才是课程管理机制重建的内核所在。

(四)变轨:课程权利新格局的催生

无疑,实现课程管理轨道的变轨是新课程管理体制质变的标志,是新体制形成的标尺。当前,新体制的雏形已在眼前,而我们依然走在一条国家主导的课程管理轨道上来,要实现彻底的变革尚需时日。尽管如此,我们不能坐等课程权利格局发生实质性变革的“春天”到来,而应该积极行动,为新课程体制变轨的彻底发生产生条件,努力催生课程体制的变轨来临。在这一点上教育专家大有可作为空间,他们应该深入基层引导教师反省传统课程管理体制的弊端,激发教师参与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活动,加入到改革者的行列中来,扩大改革者的阵营;他们可以参与传统课程管理体制的反思,探讨理想课程权利格局的样态,在参政议政中促使教育行政部门作出更具魄力与效力的改革决策;他们还可以积极开展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实验,与各方课程管理主体携手创建改革范例,引领课程管理体制改革的走向,等等。离开了专家的斡旋与启蒙,离开了他们的大胆尝试与先遣导引,新课程权利格局的诞生可能会长路漫漫。在课程体制变轨中,教育专家的批判、示范、诱导好似一种酵素,他们的参与完全可能加速改革的进程,缩短改革的工期,延伸改革的深度与效力。

参考文献 ①刘英琦.简论新课程实施中的课程管理[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7).② 金东海.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中的学校课程管理[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③ John Chi-kin.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forms :contexts,implementation and sustainability,C&I 2011 report.④ 钟启泉.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J].全球教育展望,2002(12).⑤John Chi-kin.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forms :contexts,implementation and sustainability,C&I 2011 report.⑥赵汀阳.预付人权:一种非西方的普遍人权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2006(4).通讯方式:(Tel)******

西安市师大路1号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E-mail:longbx@snnu.edu.cn

第五篇:关于深化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目录

内容摘要„„„„„„„„„„„„„„„„„„„„„„„„„„„„1 正文„„„„„„„„„„„„„„„„„„„„„„„„„„„„„1-6 序论„„„„„„„„„„„„„„„„„„„„„„„„„„„„„„1

一、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1(一)布局不合理,机构重复设置,资源浪费严重„„„„„„„„„„„„1(二)功能定位不清,造成政事不分、事企不分 „„„„„„„„„„„„2 1.事业单位成为政府的附属物„„„„„„„„„„„„„„„„„„„2 2.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行政倾向明显„„„„„„„„„„„„„„„„2 3.现有事业单位分类界定不清„„„„„„„„„„„„„„„„„„„2(三)机构人员臃肿,财政负担过重 „„„„„„„„„„„„„„„„„2(四)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普遍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3

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3(一)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分隔,着力调整布局结构 „„„„„„„„„„3(二)对事业单位进行重新定位、分类,给事业单位消肿 „„„„„„„„4(三)着眼于体制创新,深化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 „„„„„„„„„„„4 1.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制度。„„„„„„„5 2.推行全员聘用制,在管理模式上创新。„„„„„„„„„„„„„„5 3.以目标管理为突破口,在考核方法上创新。„„„„„„„„„„„„5 4.要建立有效的精神激励机制。„„„„„„„„„„„„„„„„„„6 结束语„„„„„„„„„„„„„„„„„„„„„„„„„„„„„6 参考文献„„„„„„„„„„„„„„„„„„„„„„„„„„„„7

关于深化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摘 要] 建国以来,事业单位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一直起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许多严峻的问题:布局不合理、机制不活、效益不高;机构重叠、条块分割;事政不分,事企不分等,改革势在必行。事业单位改革既是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的关键内容,也是实现公共服务体制创新,改善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途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应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依据政事!事企分开的原则,科学规划,整体推进改革。

[关键词]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思考

我国正处在从初步小康向全面小康社会过渡、从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社会转变的关键时期。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传统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统一安排调度资源的事业单位,已不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事业单位改革已经严重地滞后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事业单位是我国各类人才的重要集中地,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主要领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阵地。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改善公共服务提供,是新阶段解决社会矛盾的内在要求。因此,搞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上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健全,与之相适应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复杂性,面临着许多严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布局不合理,机构重复设置,资源浪费严重

目前,在管理方面虽然正在由原来的政府主办并主管的指导思想逐步转变为政事合作的指导思想,但是由于没有相关的法规制度的配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管理方面各自为政、条块分割、自我封闭的局面,导致许多同一领域的社会事业单位,分属不同层级政府,并分属不同部门,而且各个事业单位之间缺乏必要 的了解,一些职能相近或职能交叉的事业单位互不沟通。对本来可以共享的资源或本来可以相互利用的设施设备等实行封闭管理,从而造成了事业单位在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上的重复投资。加之各类事业单位, 喜欢自成系统,自我满足,追求本部门的大而全或小而全,从而带来了突出的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难以配合协作、公共事业资源浪费严重等弊端。

(二)功能定位不清,造成政事不分、事企不分

1.事业单位成为政府的附属物。目前我国的事业单位大都由国家投资兴办,政府直接管理。在庞大的事业组织体系中,政府充当着经营者、所有者、管理者等多重角色,使各类事业单位不得不接受国家机关的领导,成为政府部门的附属物,从而造成了政事一体化。

2.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行政倾向明显。事业单位普遍套用行政级别,这种管理办法极易造成事业单位与行政机关等同,在管理上使事业单位成为行政机关的延伸。

3.现有事业单位分类界定不清。从管理权属看,有中央、省、市、县、乡(镇)从主办主体看,有党委部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下属、还有企业办的;从经费来源看,有财政全额拨款、财政拨补、自收自支;从类型上看,有行政管理型、生产开发型、公益型,不少还是一所两制或扮演多种角色;产业与事业混杂,分类界定十分复杂,政企不分和事企不分,导致事业单位角色的混乱,从而很难使其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应该做什么,进而影响到工作的效率。

(三)机构人员臃肿,财政负担过重

据2004年的统计资料,全国各类事业单位的总数为130多万家,从业人员总数大约为3000万人“其中:教育系统机构数31万多家,从业人员为1368万人;农林牧水技术推广与服务系统机构数28万多家,从业人员为321万人;医疗卫生系统机构数10万多家,从业人员为392万人”另外,文化系统机构数5万多家,广播影视系统机构数4万多家,科研设计(含勘探)系统从业人员为118万人,交通系统从业人员为104万人,新闻出版、城市公用、社会福利等系统也占有相当比例。事业单位拥有国有资产近3000亿元,拥有全国人才总量的60%,拥有全国科研人员的70%,拥有全国教师、医生的95%,占国家财政预算开支的1/3。

我国的事业单位,大部分由政府主办主管并直接财政拨款,实行事业经费供 2

给化,国家财政成为事业单位经费的唯一来源。与此同时,国有企业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大学生分配、军转干部分配时又有大量人员分流到事业单位,造成事业单位财政供给不堪重负,公共服务面临紧缺尴尬场面:一方面,公民对事业单位的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要求政府必须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另一方面,政府面临着人员增多,财政负担进一步加重,这就限制了事业的发展和人的积极性的发挥。这种状况在县乡两级政府表现得更为突出,很多县乡财政收入的70%--80%要用于事业单位的人头费,真正用于发展的费用很少,矛盾已经越来越尖锐。

(四)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制度普遍存在相当严重的问题

目前,符合各类事业单位特点的人事管理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还很不健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还没有形成;在一些事业单位,既没有政府部门的进入门槛,又没有企业的退出机制,在政府机构精简的过程中,它们接纳了很多被政府机构裁减下来的人员,成了次品收购站。而人员的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退,造成了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的现象;同时又由于缺乏科学化的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导致事业单位被人的问题压得喘不过气来,出现了富余的人员不出去,需要的人才进不来,有本事的人才留不住,没本事的棒打不走,这样一种尴尬局面。在这样情况下,它们无法顾及自身的社会公共服务任务,也就无法为人们提供优质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

二、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我们要积极做好相关基础性工作,要在总结经验、反思过去、保持改革政策连续性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抓住关键所在,区别不同情况,统筹规划,有序进行。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一)打破条块分割、部门分隔,着力调整布局结构

鉴于长期的条块分割所带来的社会事业机构重复设置、布局不合理等问题,在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同时,应同步实现社会事业资源的优化配置。首先要针对传统体制下形成的各地各类事业单位重复设置、规模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进行撤并调整,该集中的集中,该强化的要强化,该撤并的要撤并,该实行行业管理的要进行全行业管理,从而清除部门分割带来的弊端“其次,坚持分级负责、区域协调的原则,增强各级政府在事业单位规划与发展中的统筹规划与信息协调能

力。另外,对一些专业部门所办事业机构,要将其纳入事业服务体系之中统一管理,加强事业单位发展规模”(二)对事业单位进行重新定位、分类,给事业单位消肿

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内容丰富,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涉及部门多。突破口和前提是分类,要以分类为基础,积极稳妥地推进管理体制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对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接待服务、技术开发和勘探设计等活动,并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进入市场。通过这种形式,将以生产经营为主的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构建新型的产权关系和企业制度,形成富有活力的内部运行机制,使其成为真正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将科研、设计单位,转为科技型企业,并进行股份制改造,使其面向市场经济主战场,充分利用自身的技术创新优势,进行研发生产;将原按事业单位管理的宾馆、招待所、培训中心,也全部改为企业,使其重新定位,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二是对事业性质的经济、鉴证类中介组织进行改制,与主管部门脱钩。将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房地产评估事务所和土地估价事务所等单位进行改制,与政府部门在人员、财务、业务等方面彻底脱钩,改为合伙制或有限责任制性质的经济组织,实行独立、客观、公正执业,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自律性运行机制“三是对多年不出成果、没有效益或职责任务基本消失的、以及机构批准设立后一直没有组建的事业单位,予以撤销。对部分职责任务单薄,但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单位,结合党政机关机构改革也予以撤销,其行政管理职能划归市政府有关部门承担。四是对规模不大、效益不高、业务相近的事业单位进行合并,盘活资源;对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调整布局,推进资源重组。从而优化资源结构,精简机构和人员,为财政节约经费。五是对确有必要存在,但业务日趋减少、任务不饱满的事业单位,压缩编制,重新定编定岗;对政府委托行使行政管理职能的事业单位如畜牧局、房管局等,参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的做法,重新界定职能,精简人员编制”六是对部分事业单位的职能和管理方式进行调整,体现政事分开原则,使之更好地发挥作用。

(三)着眼于体制创新,深化人事管理体制的改革

事业单位在计划经济和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难以适应改 4

革的需要,不论是在管理机制,还是在经营规模、人员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着与形势发展和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情况。因此,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在管理创新上下功夫。

1.建立有利于各类人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制度。在管理体制上创新,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建立富有活力的人事管理和运营机制。竞争是最好的管理,如果失去激励机制,管理便丧失了活力。在事业单位内部实行优化组合、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待岗等制度,在工人上岗、管理人员职务升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等方面,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切实解决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弊端,促进人才脱颖而出,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形成人人奋发向上、人人具有危机意识、竞争意识的良好氛围。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实现人员合理有序地流动和配置,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政府指导、咨询仲裁、监督服务上来,改革现行编制管理体制,实行编制立法,放活事业单位用人择人权,减轻财政负担,将经营类事业单位推向市场。只有在管理体制上创新,才能使事业单位改革真正到位,才能使人才进口市场化,员工管理社会化,人员出口有序化。

2.推行全员聘用制,在管理模式上创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要通过推行全员聘用制,逐步建立起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分类管理体制。推行聘用制,是管理模式的创新,是实现事业单位自主用人,保障工作人员自主择业,维护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合法权益的有效手段。通过聘用制,实现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转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由单纯的行政管理向法制化管理转变,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转变,由国家用人向单位用人转变,由单位人向社会人转变。要允许用人单位按岗位、按职务、按业绩定报酬;允许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允许在人员进出、工资基金的管理上实现形式多样、自主灵活的管理模式。只有在管理模式上创新,才能更进一步调动事业单位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主改革、自主发展的积极性。

3.以目标管理为突破口,在考核方法上创新。创新事业单位考核方法,需要根据单位不同性质、不同岗位的特点进行分类考核,打破长期以来单一的考核模式,形成以目标管理考核为突破口,以量化指标为基本手段,条块结合、各具特色、多种考核模式并存的良好局面。一是对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实行工作实绩动态考核 5

制。就是以目标管理为依托,以实绩为中心,以月度考核为方法的考核机制。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目标,按时序分解到月,采取每月自评、互评、群众评议、组织考察等多种方法,确定考核等次,并及时与奖金福利挂钩。二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岗位绩效考核制。就是根据岗位职责,设置考核指标及对应分值,对被考核人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评价。逐月考核后公布考核结果,年底综合月考结果确定年终考核等次。三是学年考核制,是指学校等事业单位根据自身特点,采取以教学为考核时间段的考核模式,改变过去教学单位统一按照机关事业单位要求实行考核的做法。四是综合指标考核制,是指将效益指标、质量指标、行为指标捆绑在一起进行考核。诸如此类考核方法的创新,必将极大地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事业单位事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

4.要建立有效的精神激励机制。管理者应从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出发,尊重、理解和关心员工,以激发员工的上进心和积极性。让广大员工事业有奔头、工作有干头、经济收入有想头。通过构造共同的目标体系和价值观念,将全体员工的潜在智慧充分发挥出来,成为事业发展与创新的强大动力。总之,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自改革开放和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明显成就,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不断推进社会的全方位改革。只有在全面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结合行政机构、国有企业的改革,才能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才能使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11年4月10日,有消息称:全国事业单位改革时间表以确定,这项涉及包括离退休人员在内的4000万“事业人”的改革,终于正式开闸。事业单位改革将分类进行。所谓分类改革,即按照社会功能将现有事业单位划分为承担行政职能、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从事公益服务三个类别。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起功能明确、运行高效、治理完善、监管有力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公益服务新格局,形成基本服务优先、供给水平适度、布局结构合理、服务公平公正的中国特色公益服务体系。未来的10年,是我国事业单位改革具体实施的十年,最终会使我国事业单位成为廉洁、高效、更好地为公众服务的公共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景朝阳 《中国事业单位的概念考察》.《生产力研究》 2007(24).[2]张敬荣 《事业单位改革滞后原因探析》.《山东社会科学》 2007(1).[3]许洋洋 《事业单位改革问题研究》.《当代经济》,2007(3).[4]李春林 《事业单位改革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思考》.《中国行管理》,2007(2).[5]蒋明倬《深圳创新事业单位改革》.《中国新闻周刊》,2007(9).[6] 《重庆晚报》.网易新闻中心 2011年4月10日

下载我国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破解体制障碍十年述评(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破解体制障碍十年述评(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