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洋大曼乡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乡镇材料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疏勒县洋大曼乡农业农村工作先进乡镇材料
2010年是决战“十一五”、谋划“十二五”的关键之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之年,是我县经济迅速发展,繁荣之年,辉煌之年。今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洋大曼乡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中央新疆工作会议及地、县扩大会议精神,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大力优化产业结构,夯实维稳基础,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力构建和谐洋大曼,实现了全乡的农村经济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大力发展村庄经济的政策,洋大曼乡党委、政府根据洋大曼乡各村实际情况结合抗震安居工作,因地制宜,发展富民安居工程,根据6村有养牛传统,在6村建立养牛小区,根据4村、13村离巴扎近的实际,在4村、13村发展温室和棚圈为一体的村庄经济模式,根据14村有养鸡基地的实际,在14村以养鸡基地为龙头,建设养鸡养殖小区。抓住2村建设抗震安居工程的机遇,建立富民安居工程示范户185户。
洋大曼乡为确保粮食安全,种植小麦21500亩,复播玉米13500亩,实现总产16640吨,人均收入779元。种植西甜瓜6700亩,总产16870吨,产值达2231万元。同时大力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订单农业,引进一家豇豆加工厂,与之签订了3000亩的种植合同,并与隆平高科红安种业有限公司签订了200亩的色素辣椒种植合同。在农民抗震安居工程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农户的自身特点新建村庄经济示范户431户。认真抓好农产品品牌建设,做好盖普认证工作。加大农产品销售力度,以喀交会、美食节和旅游节为契机,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
二、林果业和畜牧业稳步发展。
坚持科学管理、落实各项技术措施,提高林果业产品质量和销售价格。今年,红枣种植面积达到15000亩,全乡实现林果业收入1629万元,人均收入676.74元。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以家禽养殖为切入点,以畜牧防疫为保障。做好畜牧防疫工作,防疫密度达100%。建立家禽育雏中心、养鸽协会。育雏鸡、鸽子12万只(羽),年末牲畜存栏6.63万头(只),出栏4.21万头(只),实现畜牧业收入达3460.3万元,人均收入985.72元,较2009年增加301.9元。
三、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
加大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共举办科技培训42期(次),受训人员达26500人(次)。加大疆内输出、鼓励疆外输出。常年输出1321人(次)其中疆内输出734人(次),疆外输出587人(次),实现劳务收入682万元,较2009年增加30万元,人均收入404.75元,比2009年同期增加14.68元。
四、加强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的监管力度,确保生产安全和
消费安全。
以干部、群众、学生、农机手为重点,广泛开展安全宣传教育,举办大型安全宣传活动12次,组织安全生产大检查8次,修订了安全工作预案,进行了4次演练。加大对市场、食品药品的监管力度,确保了群众消费权益。截止到目前,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和食品药品安全事故。
中共洋大曼乡委员会
2010年12月
第二篇:2011年洋大曼乡农业农村工作研讨会发言材料
全县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研讨会发言材料
转变作风 创新思路
努力推动全乡农业农村工作迈上新台阶
洋大曼乡党委 乡人民政府
(2011年2月 日)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打好“十二五”时期第一仗,意义非凡,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洋大曼乡将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地、县两级扩大会议精神和要求,紧紧抓住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这个“双增”目标,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不断扩大农业开放,着力抓好科技兴农,转变作风,创新思路,努力推动全乡农业农村工作迈上新台阶。
工作思路和总体目标是:以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为目标,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创新显动力。按照“紧扣一个主题、实现两大转变、建设三大基地、做活四篇文章、提升五种能力”的基本思路,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真抓实干,开拓奋进,夺取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新胜利。2011年,实现生产总值1587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14376.5万元,二、三产业收入765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680元,增收450元。
一、围绕目标,紧扣一个主题
围绕“双增”目标,紧扣农民增收这一主题,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发展高效农业不断扩大农业资源开发利用的新空间,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优化区域布局,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建立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科技支撑机制,提高农业产业化的内在发展动力。大力发展非农产业,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力,进一步完善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多渠道、多层面增加农民收入。
二、力求突破,实现两大转变
1、在发展思维上由就农业抓农业向跳出农业抓农业转变。认真贯彻中央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策应党中央的农业发展政策,转变观念,创新思路,跳出就农业抓农业的传统思维方式,从产业规划、资金投入、政策扶持等方面统筹考虑,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实行工业与农业、乡镇与农村一起抓。
2、在工作方式上由行政干预向政策推动、提供服务转变。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借助外力和启动内力相结合,经济手段和组织措施相结合,在传统产业中融入更多的创新因素,用市场经济的理念指导农业。努力改变直接指挥生产经营活动的传统做法,提高充分尊重农民和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并努力搞好社会化服务的水平。
三、依托资源,建设三大基地
(一)建设绿色蔬菜基地。立足乡情,发挥优势,倾力打造绿色无公害蔬菜品牌。在设施农业方面,以种植“名、优、特”反季节蔬菜为主,推广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积极培育蔬菜示范园,引导农民转变种植模式,大力发展蔬菜产业,引进蔬菜加工企业,提升蔬菜附加值,力争实现蔬菜面积10000亩,蔬菜收入突破2500万元。
(二)建设特色果业基地。以建设精品果园为重点,大力发展以红枣、核桃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年内,计划直播红枣4000亩,定植核桃1000亩,实现林果面积30000亩。进一步强化科学管护,树立品牌意识,推行果品保鲜、储藏、加工、包装,拓展果品销售网络,提高果品附加值。
(三)建设畜牧养殖基地。着力推进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转型,做大做强畜牧产业。建立乡家禽育雏中心,在品种改良、动物防疫、规模育肥、家禽养殖上取得重大突破。利用广阔的红柳林资源,筹建纯天然“红柳鸡”散养基地,形成市场竞争优势。在乡域东部打造奶牛养殖示范区,南部建造畜牧养殖示范区,西部培育水产养殖示范区,北部建设家禽养殖示范区。2011年,实现牲畜存栏6.5万头(只),出栏6万头(只),家禽存栏15万只(羽);力争实现肉类总产2000吨,鲜奶2250吨,禽蛋1500吨,畜牧收入达到4825万元。
四、立足乡情,做活四篇文章
(一)围绕“重点在田”做活以粮棉为主的种植业结构调整这篇文章。粮食生产在坚持自给有余和稳定总量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商品率和质量,进一步调优产业结构。2011年,计划种植小麦21200亩、棉花15000亩、复播玉米13500亩。积极推行多熟制种植模式,种植西甜瓜6500亩;大面积普及蔬菜、黄豆、小茴香、苜蓿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计划种植蔬菜4000亩。加大设施农业投入力度,推动传统农业劳作方式向精细生产、集约化经营的转变。通过示范引导,基地带动,进一步扩大设施农业发展规模。加强宣传引导力度,深入推广普及“订单农业”,不断拓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
(二)围绕“潜力在水”做活旅游兴乡这篇文章。结合县域旅游规划,利用丰富的自然水域资源,引资新建占地2000亩的生态旅游景区,打造集“水上娱乐、休闲垂钓、湖鲜烹饪、观光体验”等为一体的旅游景点,依托自然风光和农业资源,建造生态农业观光园、农友休闲山庄等农家乐项目,举办“走进自然、亲近农家、归园田居”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积极挖掘民俗文化,开发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休闲度假、生态农业、观光农业,做大做强“旅游兴乡”这篇大文章。
(三)围绕“后劲在家”做活以村庄经济为主的家庭产业这篇文章。结合农村安居富民工程建设,根据农户自身的生产技能和经济状况,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业、家禽养殖、手工制品、编织等产业,实现多业并举,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今年,计划新建庭院经济示范户400户。
(四)围绕“出路在工”做活以转移剩余劳力为主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这篇文章。坚持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产业来抓,着力提高农民劳务素质和劳务效益。依托乡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加强对农民的培训、服务、管理工作,积极为农民外出务工提供信息、中介服务,拓宽就业渠道,使农村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2011年,计划常年输出务工人员1500人、疆外输出850人,全年实现劳务输出6500人(次),创收750万元,人均收入达到450元。
五、多措并举,提升五种能力
(一)以农田水利和产业集中区建设为关键,提升土地产出和资源综合利用能力。配合水利部门,认真做好病险水利设施除险加固工作,加强对乡域水毁工程的修复。加大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计划新凿机井12眼,新建防渗渠20公里,改善农业灌溉条件,提升农业生产水平。重点做好德方捐赠节水灌溉项目的实施。全面推进中低产田的改造,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土地归并、整理项目,完成低产田改造5000亩。进一步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整合土地、资金、劳力、科技等生产要素,着力建设好蔬菜、林果、畜牧、农产品加工四大产业集中区,实现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和土地综合利用能力。
(二)以推广标准化生产和农业科学技术为核心,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能力。加大无公害蔬菜生产和瓜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力度,努力推动由“传统型”向“标准型”、“生态型”转变。抓好农产品认证工作,努力发掘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产品,不断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园、示范基地和领导干部示范田的典型带动作用,加大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有序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运行机制,健全市场网络,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指导,组织农资采购、产品销售,增强农民抵御风险、发展生产的能力。
(三)以农村基础建设为载体,提升农业基础建设能力。大力实施乡村人畜饮水、道路、水电、沼气等基础建设项目。新建“三横两纵”镇区道路和34公里乡村油路,加大沿街商铺开发,建造3000平方米的商贸中心,强化产业支撑,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增强集镇辐射效应,逐步将集镇建设成为“教育中心、文化中心、商贸中心”的现代新镇。加大植树造林力度,重点抓好乡域内吐曼河和克孜勒河两岸、公路两旁和新农村建设重点村绿化工作,管护好国家重点生态林。
(四)以农民素质工程建设为保障,提升农民自我发展能力。切实加强农村科技带头人队伍建设,实行动态管理,重新筛选带头人,年内抓好农业科技带头人和农业科技推广示范户培训,组织和督促农业技术人员开展好与带头人“结对帮扶”活动。定期组织村干部、种养能手、经营能人等开展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和市场营销知识的培训。依托乡职业技能培训中心抓好职业技能培训,重点抓好初高中毕业后未升学青年和其他愿意从事二、三产业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五)以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为基础,提升农业综合支持和服务能力。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突出抓好集中整治工作。积极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逐步健全新农村建设长效管理机制,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建造中心幼儿园、村级文化室、村级卫生室。着力解决低收入人群基本生活保障,确保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健康发展。进一步完善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动物防疫以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等农业预警和应急机制。
第三篇:乡镇农业农村工作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
上半年,我镇的农业和农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年初工作目标,以农村小康建设总揽农村工作全局,克服金融风暴影响,围绕“保增长、促稳定、调结构”以服务农村,农业,农民,实现农村繁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加强领导,精心安排部署,强化工作措施,增强服务意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建设开始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民技术培训面进一步扩大,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茶,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稳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就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取得的成绩:
1、强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落实,发放食粮直补资金78859.4元,发放农资综合补贴308754.6元,发放油料作物补贴9786元,乡镇农业农村工作。
2、春耕生产全面完成,一季晚栽种面积得到稳定,杂交良种播种率达100%。
3、农业招商引资取得新突破,引进了投资300万元的有机肉牛养殖项目。
4、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基本形成白茶、林下养鸡两大特色产业。
5、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脚步,已完成黄浦至罗坑公路全长8公里的测量、集资、发包工作,计划七月份开工,年底前完工。完成港背村曾家水竹坑、栗柴坑、义坑、新庄湾丘、茶子山南山、黄浦村黄浦段水毁渠道的修复。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
6、农业品牌建设初见成效,鑫农茶厂已通过QS论证。五月份在南昌举办的茶博会上,鑫农茶厂的“霞峰山”白茶荣获本届茶博会金奖。
7、一村一品和农村专业合作社发展势头良好,基本形成新庄村笋竹林专业村和黄浦白茶村,成立了白茶专业合作社和肉牛养殖合作社,把农民组织起来闯市常
8、农技服务进一步加强,动物防疫站改造完工,功能进一步完善。农业专业知识培训受到广大农民喜爱,举办了白茶栽培技术培训班,竹腔施肥技术培训班,及其它各种类型的培训,参加培训的农民达300多人次。
9、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通过沼气池建设,“一大四斜工程建设,农村能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10、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茶,已完成新庄南边组、茶子山上坪组改水改路改厕工作。
具体措施和做法:
一、大力宣传“中央1号文件”全面落实党的强农惠农政策
压滤机滤布 从3月10日—3月31日,我镇成立五个“中央1号”文件宣讲小组,深入村、组、农户进行党的政策宣讲活动,宣讲重点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紧密结合农村实际,切实把强农措施原原本本宣讲到村组,把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宣讲到农户,把支持、引导和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的各项政策不缩不减宣讲到农民,对村组干部重点宣讲新形势下做好农业农村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农民重点宣讲中央、盛市、县强农惠农政策,及我镇“三农”工作,产业发展的思路和作法,工作总结《乡镇农业农村工作》。通过宣讲增强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便于群众维护自身权利,更好地监督政府落实政策,共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助资金38764元,油菜补助资金9786元,上半年我镇无一起农民负担案件,无一起强农惠农政策未落实到位的事件。
二、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粮食稳产增收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途径的多样化,粮食生产面临严峻的考验,镇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轻农业生产劳动强度入手,大力实施农业基本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普及良种播种,确保稳产增收。
1、大力实施村组公路硬化工程,已规划测量设计,黄浦至罗坑公路,公路全长8公里,涉及14个组,受益人口700人,该公路项目7月份正式开工,年底竣工。
2、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我镇农田灌溉水渠大多散、乱、杂、小,且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年久失修,破损严重,镇于三月份分别根据水渠破损情况采取政府出资,农民出力的方式,共投资五万元对港背曾家水竹坑、栗柴坑、义坑、新庄湾丘、茶子山南山、黄浦村黄浦段,茶子山枫树岭七处损毁严重的水渠进行了维修整巩,解决了八百亩稻田的灌溉用水难题。
3、推广普及良种,良肥,提高单产。推广一晚良种,结合我镇实际,对富优1号,中浙优8号,扬两优6号,准两优527等品种进行宣传推广,提高良种播种比率。采用测土配方技术成果,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推广试验优质复合肥施可丰。
4、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充实人员,健全制度,充实了农业五员,做到人员在编在岗尽职,提高农技服务水平和服务意识,六月中旬,我镇五个村均出现部分移栽水稻萎缩,茎叶葱管状特征,接到农户报告后,镇农技站人员立即下到田间地头,查看病情,又请来县、市农技专家会诊,根据专家会诊意见,迅速编制了防治宣传单,下发到各家各户,因为防治及时,病症很快得到控制。
5、积极协调,帮助农户购买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率,对各种农业机械性能、价格、补贴等印制说明书,下发到各村组,指导农户购买适合的农业机械,对农户想买、县农机局又没有货的,主导联系,帮助订货。上半年我镇农户共购买农业机械18台套,享受农机补贴23900元。
三、围绕绿色有机农业做特色
根据《靖安县有机农业区域发展规划》,我镇把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当作实现农村生态建设的重要途径,当作提升农业综合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农业发展模式上,以绿色有机为目标,提倡和鼓励引导农户按绿色有机标准生产,在茶子山上下坪,建设了水稻绿色标准化建示范基地2000亩,抓好了有机产品基地转换,完成了水稻3500亩,白茶600亩,竹笋7400亩,高山野菜1000亩的有机产品基地转换。逐步扩大养殖业有机养殖,在黄浦村搞了林下散养鸡的有机养殖。通过绿色有机模式的推广,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四、咬住强势农业产品做产业
我镇经过多年发展已逐步形成了笋用林、白茶、林下养鸡等规模大、产量高、影响广的强势农业产品,我们对这些项目进行分析、引导,努力把强势产品做成强势产业。把产品强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市场优势。一是加强“一村一品”建设,建设新庄笋竹林、黄浦白茶两个专业村,提高群众参与度,促进优势产品集中,二是组建白茶和有机肉牛专业合作社,把农户组织起来,统一生产、统一管理、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开发市场,形成产业航母,三是搞好品牌建设,没有品牌,产业无法真正形成并壮大,黄浦村林下养的“戴云黑鸡”是福建省著名商标,“霞峰山”白茶已通过QS论证,并注册了“霞峰山”商标。这将为产业的发展腾飞插上翅膀。四是走出山门,推广产品,设立窗口,积极推动产品走向市场,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参加各种产品推广会、博览会,在外设立销售窗口。鑫农茶厂的“霞峰山”白茶5月份参加了江西茶博会,并获得金奖。大大提升了产品知名度,“霞峰山”白茶在萍乡南昌等地设立了销售窗口。
五、围绕农业产业搞招商。把农业招商纳入招商引资总体工作,编制农业招商项目库,组建农业招商队伍,积极走出去,请进来。把招商引资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重点围绕绿色水稻,有机白茶,戴云黑鸡,高山有机肉牛等特色种养业等农业主导优势产业作文章。我们与东莞市喜洋洋便利连锁店签订了“有机肉牛”养殖合同,喜洋洋公司计划投入三百万元在黄浦村建设“有机肉牛基地”。此项目的引进可带动镇农户加入养殖行业,逐步形成新的产业,实现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第四篇:洋大曼乡自查与整改报告
洋大曼乡富民安居工程总结报告
洋大曼乡位于疏勒县城东南部,乡政府驻地距县城15公里,全乡辖16个行政村,2个农场,79个村民小组,4552户,总人口17181人,其中农业人口16536人,总面积9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5万亩。
2011年洋大曼乡党委、政府积极响应自治区、地区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广泛开展乡村农民贫困群众富民安居工程改造建设工作政策的号召,在实践中落实“得民心”工程,真正使群众受益,同时也是为了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经济持续发展。根据县委、县政府下发的关于富民安居工程改造建设工作文件精神,我乡广泛动员后,及时制定富民安居工作改造建设工作计划和措施,以确保近几年的富民安居工程改造建设工作顺利完工。
一、总体目标
积极认真的组织乡村群众开展富民安居工程改造建设工作,以确保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建设任务保质保量地完成,使农民群众住上富民安居房,逐步、逐年实现全乡所有居民用房都能够防震抗震,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和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二、总体计划
今年我乡富民安居计划任务为675户。截止到目前为止,我乡已开工675户,主体完工20户,竣工628户。其中集中连片633户,主体完工12户,竣工594户。零散户42户,主体完工8户,竣工34户。
三、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2011年富民安居工程任务圆满完成
年初,洋大曼乡政府乡长与各个村的“一把手”签订了2011年富民安居工程实施责任书,将2011年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村、组,层层建立责任制,在保证富民安居房质量的同时,还要保证富民安居房工程的进度,确保按期完成全年计划任务。
2011年,我乡富民安居工程任务是675户补助资金,每户补助资金2万元,三万五千块砖,八吨水泥,600公斤钢筋,8.64平方米塑钢窗。目前,已到位富民安居工程总款519.75万元,已使用资金320万元,余199.75万元。
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机制。我乡成立了由3人组成的洋大曼乡富民安居工程办公室,并由一名副书记担任主任,总体负责,另外由一名副主任三名成员负责开展具体工作。为确保富民安居工程的顺利完成,我乡于每年年初召开富民安居工程动员大会,并成立和调整富民安居工程领导小组成员,要求各村也成立领导小组,对没有完成的富民安居房进行造册登记,并责令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与此同时,富民办工作人员明确分工,组织政策宣传组、资金筹备组、工程监理组,对建设资金的发放和使用及工程质量、进度实行责任制,并加强督促与指导,还联系点领导、村负责人、联系村的机关干部签订富民安居工程建设工作责任书,对建房户的补助标准进行张榜公示并发放、张贴明白卡。
四、确保资金发放到位、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和人员的协调工作
我乡按照《疏勒县富民安居工程资料发放监督管理条例》,富民安居工程材料和资金按照建设进度发放,乡村干部不能挪用富民安居工程材料。与此同时我们对各待建户给予优惠政策,待建户自筹解决工程建设所需旧房拆墙、新建部分地基和工程资金。当年建房户由乡村免去两级义务工2人,给予贫困户“自建为主、政府协建”帮助措施,用下拨建设资金统一购置部分工程物资,村委会通过“一事一议”,制定出村规民约,开展相互帮助活动,广泛宣传,个别调整,组织本村的泥瓦匠、木工做好并完成工程初期结构。
五、存在问题
洋大曼乡富民安居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很多问题:
1.富民安居办公室办公设备缺乏。2.砖厂红砖供应紧张。3.水泥供应紧张。
洋大曼乡人民政府富民办
二〇一一年八月十四日
第五篇:洋大曼乡中心小学民族团结工作总结
博湖县第一小学民族团结工作总结
我校按照自治区党委、县教育局的决策部署,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稳定工作。在全校范围掀起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热潮,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切实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祖国大家庭好、民族团结好、解放军好”的主旋律,我校以“团结稳定是福、分裂**是祸”为主题,深入揭批热比娅之流的丑恶嘴脸、险恶用心和反动本质,使广大师生进一步认清这次事件的真相,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坚持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使民族团结教育事业进一步巩固,各项工作更具特色,各类活动丰富多彩。现将我校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形势下中小学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扎实有效地开展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学校及时成立了民族团结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工作责任制度,形成了责任明确化、工作具体化、主管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格局,使教育活动计划周详、安排紧密、部署落实到位。
二、宣传发动,普及教育。学校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开展民汉师生的民族团结作为日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扎扎实实的把加强民族团结工作落实到每天的实际工作中,为开展民汉师生之间的民族团结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校领导更是会上讲、会下讲,要求教职员工认清谁是敌人,谁是兄弟姐妹,在平时不信谣、不传谣,常说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常做利于民族团结的事,常交民族朋友。各位老师都能认清事件的真相,化解心中的隔阂,打成一片,有效地开展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为了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扎实有效。学校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有具体部署。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寓教于乐,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1、营造氛围,加大宣传力度。根据上级统一部署,我校领导许校长通过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座谈会以及利用政治学习进行了民族团结动员,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学习中国历史、新疆地方史和其他课程,利用黑板报、橱窗、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手抄报等展示民族知识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进行民族团结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形成了人人重视民族团结,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
2、加强学习,提高全体教师对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组织学习有关民族政策和民族英雄事迹。把民族团结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中,做到有计划、有领导、有布置,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依计划而行。
3、普及教育。班主任充分利用品德与社会课、综合实践课、新疆地方史课和其他课程,以及利用黑板报、橱窗、悬挂横幅、张贴标语、手抄报等形式展示民族知识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向学生进行民族团结知识的教育和宣传工作,发动学生都参与到民族团结教育月的活动中来。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的民族团结资料,比如:图片、民族团结故事、民族音乐、影视作品、民族团结书籍、民族用品文化习俗等。将学生提供的各类资料分类整理,并在教室进行为期一周的展览,发动各班学生参观。影视和音乐作品则集中时间,在教室或多媒体教室播放。同时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用课堂和课外时间对学生进行民族知识、民族政策、新疆的发展史教育,以及“四个认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荣辱观、《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等方面的教育。暑假期间,全校老师开展了面对面式的家访活动,及时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动态,教育学生认清以热比娅为首的境内外“三股势力”的“假民主、假人权、真恐怖、真暴力”的真实面目,擦亮眼睛,明辨是非,认清谁是敌人,谁是兄弟姐妹,不上敌人的当,做好民族团结教育。
4、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
(1)学校制定“民族团结教育”计划,许校长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对全校师生进行了民族团结动员。
(2)在民汉教师中开展互学语言、互帮互助活动,形成团结、友谊、进步、发展的良好局面。
(3)举办民族团结为内容的手抄报,绘画比赛。各年级先由班级组织手抄报编辑,内容要求必须是民族团结方面的。其中以诗歌、小故事、新疆历史小知识、趣味知识、民族风情、民族团结为题的材料等。然后由年级组进行评选,优秀稿件,张贴在年级橱窗内,供学生参观、学习。通过师生自已编写手抄报、绘画作品既锻炼了大家的动手能力、创作能力,又促进了民族团结知识的普及,一举两得。同时要求每位师生读一本描写民族英雄的书籍,并撰写心得体会。(4)举行“爱党、爱祖国、爱社会主义”“民族团结”的诗朗诵比赛。
(5)我校组织举办了“少儿双语口语大赛”这项活动,对于教育孩子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坚定理想信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6)进行民汉学校联谊活动。多年来,我校一直开展民族团结活动,通过“体育竞赛、文艺演出、互赠礼品”增进了民汉学校的友谊。拉近了民汉师生心与心的距离,促进了民族团结的进程。
(7)民族团结教育不仅在活动中体现,而且渗透在课堂教学中,每位教师都认真备课,自己编写“两反三维”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入到每位学生心中。
(8)在年级、班级中开展民汉老师、民汉班级、民汉学生结成帮扶对子,互学语言、互通思想,互学一种技能,开展交流活动,进一步加深了解,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形成人人重视民族团结,人人争当民族团结模范的良好氛围。增强和提高民族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
民族团结教育在我校已成为一项长期扎实的工作,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巩固发展下去,不断的创新进取,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博湖县第一小学的校园里越开越旺,深入人心,把它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永恒的主题,坚定立场,统一思想,强化措施,进一步做好维护稳定的工作,使敌人的各种煽动活动在我校没有蔓延的空间。
博湖县第一小学 二○一二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