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与时俱进 共创和谐
与时俱进 共创和谐
外语系09级1班 张哲逊 ***
和谐是音乐家演奏的支人旋律,和谐是画家创作的美丽画卷,和谐是设计师描绘的宏伟蓝图;和谐是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那一个个跳跃的音符,宛如快乐的精灵,在指尖欢快地奔跑;和谐是凡高的《向日葵》,那一朵朵绽开的花瓣,就像一片片红霞,在蔚蓝的天际中漂荡;和谐是清晨花草间渗出的清香,夹杂着淡淡地白雾,在森林、村庄、城市里徜徉……
纵观历史,与时俱进,共创和谐乃是社会的主旋律。
汉代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繁荣,使原本遥远而陌生的国度之间有了广泛而深入的经贸科技交流,使人们对古代各国民俗文化有了新的认识与了解,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使整个社会繁荣昌盛。此外,中国人民也是极其注重其民俗文化的和谐:新年彼此温暖的祝福,热闹的隆隆炮竹声,喜洋洋的灯笼元宵……无不表达着人们对于新年幸福美满生活的期待。长久以来,以和为贵早已成为我们为人处事的通则。可以说,中华文化的基调,便是和谐这一永恒不变的主旋律。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稳步前进,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给和平与发展既带来难得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成功,就必须万众一心、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就需要全社会、各民族同心同德、团结协作、众志成城。只有全体人民矢志不渝奋进志,齐心共奏和谐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满怀一腔志,拧成一股绳,才能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的历史篇章。
与时俱进,共创和谐,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后作出的理性抉择。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已成为一种理念和追求。
与时俱进,共创和谐无处不在:京都议定书的广泛认同;印度洋百年罕见的大海啸面前人们更是肝胆相照;汶川地震爆发时,全人类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同努力将损失减到最小;西南地区旱灾无情,人间有爱,一元一分总关情,一点一滴皆心意;海地地震、青海地震天灾无情,人间有爱,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为夺取抗旱救灾的胜利贡献绵薄之力……灾祸无情,我们在行动。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我们应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生态的自然统一,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
我的家乡达州虽然并没有远近驰名的游览胜地,更不能与其它大城市相提并论,可是近年来,达州市所发生的变化真的不能同日而语:以前街道路面崎岖不平,晚上更是漆黑一片;下雨过后,坑里就充满了积水,汽车飞奔而来,你稍不留神就会被溅得满身泥;交通不便……而如今却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万家灯火的都市,就像一片火海延展向四周,纵横交错的马路巷子里,汽车在流动,就像一条条大小不一的火龙在穿梭。我祝愿家乡人民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共创和谐,把达州建设得更加灿烂辉煌!
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但森林可以改变气候。
一个人不能改变社会,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则可以改变社会。我们现在要与时俱进,共创和谐社会,就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
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青年学子在国家和民族危难之际,以报国为己任,义无反顾地投笔从戎,甘洒热血,奉献全部的青春和智慧,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今天,尽管我人国家处于和平时期,但“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同样需要这样一种强烈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心、卫国之志。
当代大学生要想真正体味与时俱进,共创和谐,就要先从体验社会和人生开始。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院发展,和谐社会是中国现代化社会的最高价值核心和最高社会境界;和谐社会思想理论是中国人民在21世纪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继续改革开放,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思想基础和新的思想理论。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拼搏向上,不断进取,敢为人先。
敢为人先是一种态度,一种孜孜不倦、力争上游的态度;敢为人先是一种品格,一种不畏强权、誓不言败的品格;敢为人先是一种自信,一种敢为人先、壮志满怀的自信。离开鸟巢,振翅高飞,去拼搏那变幻的风云,傲视那短浅寡闻的小生命,这是雏鹰的选择;冲出马棚,征战沙场,驰骋于硝烟弥漫的搏杀中,感受镝鸣沙飞的豪迈,这是骏马的选择;明知前途多崎岖,偏要追求风和雨,这是我们——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的无悔选择。
不为狭隘私心所扰,不为浮华名利所累,不为低俗物欲所惑,就能够不断地实践高尚的人生价值。朋友请记得:与其在夕阳西下的时候作美妙的幻想,不如在旭日东升之际勤奋学习,为祖国、家乡达州的飞速发展献计献策;与其在垂暮之年因理想未能实现而懊悔不已,不如趁风华正茂之时,为祖国、家乡达州的现代化事业躬身实践,奋斗不止……
第二篇:与时俱进共创辉煌
与时俱进共创辉煌
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建设与改革的风雨洗礼,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了她86岁的生日。方圆九州,泱泱大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浩如烟海。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缔造了强汉盛唐,领世界风骚几千年,何等风光? 直到鸦片战争爆发,洋枪火炮轰开了国门,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各帝国列强肆虐神州大地,掠财夺宝,恣意妄为,国家蒙难,前路茫茫,中华民族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在此危急关头,是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举起了明灯,照亮了中国的出路,指引中华儿女,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压在人民头上的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天安门城楼上的一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响彻寰宇,世界再次听到中华民族的声音。86年风云变幻,86年潮起潮落,中国共产党历久弥新,青春常在,是什么赋予它如此神奇的力量?放眼未来,沧海横流,征途漫漫,中国共产党又靠什么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紧紧把握时代潮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永葆党的先进性和青春活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86年成功的真谛。
走进新世纪,面对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我们党在瞬息万变中追求着不变,同时也在不变中追求着千变万化。又是一个七月,一个声音向全
世界郑重宣告: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这项民心工程,更让党的先进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得到充分体现。实践证明,不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都将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永远是时代的中流砥柱。
如果说这些都太抽象,那就请看看我们今天的大拉拉,今天的凉山矿业有限公司吧!我们凉山矿业公司自2001年9月1日组建以来,公司领导班子在云铜集团的正确领导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128”跨越式发展战略总揽全局,带领全体员工团结拼搏,改革创新,企业发生了深刻变化,生产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五年多以来已经成立13个子公司。力马河新越镁镍公司,会东鑫联公司,德铭公司,维西凯龙公司,矿产品开发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正在发展壮大。公司本部也从原来的4500吨/日发展到5000吨/日。员工收入大幅度增长,两个文明建设硕果累累。○二年公司获凉山州“环境保护模范单位”,○三年公司获凉山州“2002年综合经济效益最佳企业”,同年凉山州授予公司党委“凉山州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去年更被评为州级的文明单位,今天被评为州级文明单位标兵。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从何而来?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正确指引,是公司领导紧跟时代步伐,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所取得的成果!今天,凉山矿业全体同仁也为实现公司的采,选,冶一条龙生产线,为打造百亿凉山矿业的伟大事业而努力奋斗!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普通的公司员工。在七一,在党的生日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以是一名党员而光荣.而心潮澎湃。作为一名员工,我愿意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这我深爱的矿山。让我们共同努力,在党的阳光指引下,开拓进取谋发展,与时俱进创辉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家乡的富裕文明,为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出更辉煌的业绩,演绎出更灿烂的精彩!
第三篇:共创和谐校园
共创和谐校园
我们要关心同学,尊师重教,要共创一个和谐的校园,才能快乐的成长!——序
当今少年似新苗,辛勤培养定丰茂。
关心同学多帮忙,和谐相处别打闹。
互相学习同进步,团结友爱共欢笑。
热爱集体多出力,展现班级新风貌。
尊师重教要知道,上课专心不要吵。
与师交流助学习,不懂就问知不少。
帮助老师多做事,与师相逢要问好。
和谐校园助成长,需要共同来创造。
遵守校规和校纪,学校为你而自豪。
这些方面很重要,我们同学要记牢!
虽是小事不足道,却让人生永闪耀!
南昌3中初二:李夏涵
第四篇:共创和谐宿舍
共创和谐宿舍
常言道:“宿舍是我家,环境靠大家。”和谐的宿舍需要我们大家齐心协力创建。一个有纪律、守文明的宿舍,才会让大家住得安心,住得放心。大学四年的宿舍生活,陪伴我们度过大学生涯的春夏秋冬。我们除了在教学楼学习的时间,在宿舍的时间是我们在学校时间最多的地方。所以,宿舍的环境建设显得尤其重要。我们班上有班规,宿舍也同样需要有舍规。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宿舍没有舍规,大家就会没有共同要遵守的规则,那么,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只有大家共同认同的舍规制定出来,并严格实施宿舍管理,一个宿舍才能建设属于自己的宿舍文化。如制作“作息时间表”,规定晚上关灯时间,早上起床时间……这样的时间表制定保证了同学们的休息,杜绝玩电脑玩得太晚的现象发生,以免影响他人以及自己的正常学习。
为了凝造干净、整洁的宿舍环境,让大家能在舒适的氛围下学习。我们实行每天轮流值日制,每天都保证有同学打扫卫生,保持门窗、地面清洁,物品整齐划一。之前我们宿舍参加了“雅居大赛”,借助比赛的契机,我们把宿舍好好装饰一番,让宿舍更有家的感觉。我们装饰用的材料都是环保的,我们用废弃的塑料瓶做笔筒,用宣传单折成纸鹤……参与这样的活动,不仅让我们增加了环保意识,变得更善于利用资源,还让我们把原先空荡荡的宿舍变得更加温馨。我们宿舍取名为“心窝”,寓意我们宿舍很窝心,把温馨作为我们的宿舍文化的精髓。离开父母,离开家,我们背上行囊,踏上求学之路,在陌生的大学,因为有“心窝”,让心从此不再孤单。
和谐的宿舍建设,也要求我们有宿舍的安全意识。当我们离开宿舍时,要记得把门锁上和把财物放好;我们不违反学校“不准使用违规电器”的规定;在晚上熄灯前,关上所有的用电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大家好。上大学,我们都长大了,更要学会保护自己。
是谁每天叫你起床?是谁在你生病不舒服时,送上温热的饭菜?又是谁在你不开心时,第一时间知道?是舍友。和谐宿舍,不单单是宿舍的卫生和外在的环境,主要的还是大家在一起的心。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和脾气秉性都各有不同,很多人都第一次经历与家庭之外的人共同生活。此时,沟通和包容就显得尤其重要。大家在同一个宿舍生活,平常难免有摩擦,有矛盾,我们也允许这样的小吵小闹。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我们一起生活四年,真的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如果我们生活在这么狭小的空间都不好好相处,那我们的大学生活会不会辛苦了点呢?作为舍友,作为朋友,我们更应该守望相助,谁有困难就帮谁解决,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同时,我们需要沟通。没“沟”又怎么能“通”呢?有什么问题,大家应该开心见诚地讲出来,要不等矛盾积累太多爆发时,只会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状况。每个成员都渴望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宿舍,正如宿舍也需要每个成员去和谐相处。
宿舍的文化建设有你有我也有他,我们都是宿舍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是最可爱的,我爱宿舍,更爱你们。最后,我想用一首歌来表达我现在的情感: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有缘才能相聚
有心才会珍惜
何必让满天乌云遮住眼睛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有福就该同享
有难必然同当
用相知相守换天长地久。
第五篇:团结友爱 共创和谐
团结友爱,和谐共处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早上好,我是初二180班的xx。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团结友爱,和谐共处”.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智者和他的徒弟正漫步于河边,智者问徒弟:“怎样才能使一滴水永不干涸?”徒弟大惑,然后说: “将它托入掌心。”师父笑着说: “非也、非也.将它投入大海之中。”
是啊!一滴水只有在大海中才不会干涸。我们学校不正是这一片汪洋大海,而在座的每一位同学不正是大海中的一滴滴水珠吗?一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发挥自己,一个集体也正因有了我们才生发光芒。我们要不断培养自我意识、树立主人翁形象、增强集体凝聚力!
团结不是一句空话,一个团结的班级,应该是由一颗颗懂得感恩的心凝聚而成。一个班级是否具有良好的班风,关键是要看这个班的班级是否团结友爱。在一个团结友爱的班级中,我们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和谐风气,在这样的集体中,我们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老师交流,友好地进行合作,彼此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在这样积极向上,温馨和睦的环境中,我们会把班级当成自己的“家”,有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我们曾经学过这样的一段话:“秋天来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个“一”字。”同学们知道大雁为什么要成群飞行并经常变换队形吗?
原来,这种队伍最有利于群体飞行。最前面的大雁拍打几下翅膀,会产生一股上升气流,后面的雁紧紧跟着,这样,一只跟着一只,可以利用这股气流,飞得更快、更省力。在顶风飞行时,大雁的队形由“人”字形改为“一”字形,这样就能使整个雁群耗费的体力降到最低程度。大雁就是靠着这种整齐的队形,相互帮助,更快更省力地飞行,到达千里之外。
多么团结的雁阵!多么和谐的画面!正是因为团结友爱的力量使它们飞得更高更远!
“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人同心,其利断金。”“一滴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会永不干涸”,“一根根筷子只有捆在一起才会坚不可摧。这一句句充满哲理的话告诉我们:一个集体只有团结友爱、和谐相处,才能迸发出无穷的力量。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把“团结友爱”这一传统美德带到日常生活中,带到我们的校园里,让友爱的甘泉滋养我们的心灵,让团结友爱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