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广东省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粤人发﹝2007﹞259号)(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16:2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印发《广东省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粤人发﹝2007﹞259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印发《广东省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粤人发﹝2007﹞259号)》。

第一篇:关于印发《广东省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粤人发﹝2007﹞259号)

关于印发《广东省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

办法》的通知(粤人发﹝2007﹞259号)

有关市、县(区)党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局、教育局、财政局、农业局、卫生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团委,省内各高校:

为加强对到我省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服务的高校毕业生的管理,现将《广东省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

广东 省 人 事 厅

广东 省 教 育 厅

广东 省 财 政 厅

广东 省 农 业 厅

广东 省 卫 生 厅

广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二00七年八月十五日

广东省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对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以下简称“三支一扶”)服务的高校毕业生的管理,保障其合法权益,促进“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管理工作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以省、市、县(市、区)三级分级实施。省、市“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及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负责实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管理工作。

第三条省“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管理工作的总体规划、协调和指导工作。

省人事厅和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省“三支一扶”办)负责全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管理政策的制定;负责组织“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招募和派遣工作;负责“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生活补贴、交通和医疗补贴等经费的发放和管理。省教育厅负责指导省内高校做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招募及体检工作。

省财政厅负责“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生活补贴、交通补贴、医疗费补贴和人身意外伤害、住院医疗保险等经费及“三支一扶”专项工作经费的落实。

省教育厅、卫生厅、农业厅、扶贫办负责指导、督促、检查本系统落实“三支一扶”高校

毕业生管理工作相关政策。

团省委负责指导在乡镇团委岗位上服务的高校毕业生开展青年团工作。

第四条地级以上市“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和“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地级以上市“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三支一扶”办)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检查辖区内“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管理工作;负责“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报到、派遣及岗前培训等具体事宜。

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负责指导、协调服务单位落实服务岗位并提供住宿、安全、健康、卫生等后勤保障,并对服务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负责对“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进行考核。

第五条服务单位负责为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安排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承担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参加“三支一扶”的高校毕业生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二)省内高校应届或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其中,外省生源毕业生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学士以上学位),省外高校应届或暂缓就业的广东生源毕业生,以及高校往届毕业但尚未就业的广东生源毕业生;

(三)学习成绩合格,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四)具有敬业奉献精神,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五)身体健康;

(六)专科、本科毕业生年龄不超过25周岁,毕业研究生不超过27周岁。

第七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服务期限为2年。

第八条“三支一扶”招募工作于每年4—6月进行,具体办法、步骤按照省“三支一扶”办制定的年度工作方案执行。

第九条经省“三支一扶”办核准参加“三支一扶”的高校毕业生在指定期限内持《广东省参加“三支一扶”大学生核准通知书》到各地级以上市人事局报到并参加培训。逾期未报到的,视为放弃参加“三支一扶”服务。

第十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其户口及档案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省内高校广东生源的应届及暂缓就业毕业生,由省教育主管部门开具毕业生报到证回生源所在地级以上市政府人事部门,其档案和户口一并转移回生源地。

(二)省内高校外省生源的应届及暂缓就业毕业生,其报到证暂不开出,户口不迁移,档案留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三)省外高校应届或暂缓就业的广东生源毕业生,将档案和户口转移回生源地;

(四)高校往届毕业但尚未就业的广东生源毕业生,户口留在原地不迁移,其档案由原

管理部门管理。

第十一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间,党团组织关系转至服务单位。

第十二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服务地区和单位原则上不予调整。确有特殊原因的,经本人申请,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同意,可在本县(市、区)范围内予以调整。需在市内调整的,经本人申请,市“三支一扶”办同意,可在本市范围内调整。

服务地区和单位有调整的,市“三支一扶”办应及时将调整名单上报省“三支一扶”办备案。

第十三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享受“三支一扶”政策规定的生活补贴、交通补贴、医疗费补贴、住院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

第十四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享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休息(假)权。

第十五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可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也可参加专升本或研究生考试,但要向服务单位书面报告。

在服务期间参加上述考试的,不享受粤人发〔2007〕141号文件规定的优惠政策。参加我省专升本或研究生考试被录取的,可以由学校为其保留学籍至服务期满。由于上述求学或就业考试被录取而需要脱产学习或就业的,自然终止“三支一扶”服务。用人单位应及时逐级将终止服务人员名单报省“三支一扶”办备案。

第十六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可以向服务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意见和建议被采用并产生良好效果的,给予适当奖励。

第十七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除因本《办法》规定的事由,不被终止服务资格。

第十八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应当遵纪守法,按照“三支一扶”的政策规定及服务单位的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第十九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因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及服务单位规章制度,确不适宜继续从事“三支一扶”服务的,经市“三支一扶”办书面报省“三支一扶”办同意,可终止其“三支一扶”服务资格。

第二十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请假应提交书面申请(因病请假需提供镇以上医院证明),并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请假3日以内的,经服务单位同意后报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备案。

(二)请假3日以上7日以内的,经服务单位同意后报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审批。

(三)请假7日以上的,经服务单位同意并逐级上报,由市“三支一扶”办审批。事假1次原则上不超过15日,1年内累计不超过20日。

第二十一条服务单位如发现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擅自离岗或请假逾期不归,且

2日内无法与本人取得联系的,应及时上报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

第二十二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擅离服务岗位或请假逾期不归达15日以上的,视为终止服务资格。用人单位应将此情况在2日内上报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再将情况逐级上报省“三支一扶”办。

第二十三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如出现重大疾病,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根据二甲及二甲以上医院证明,经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同意并报市“三支一扶”办批准,可暂停服务。

(二)在半年内治疗痊愈的(二甲及二甲以上医院出具证明),经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同意并报市“三支一扶”办批准,可返回服务岗位。

(三)在半年内无法治愈或治愈后不适宜继续 “三支一扶”服务的(二甲及二甲以上医院出具证明),经省“三支一扶”办批准,应当终止服务。

第二十四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终止“三支一扶”服务的,从省“三支一扶”办批准或确认终止服务的下一个月起,停发生活补贴、交通补贴及医疗费补贴。

第二十五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因病住院治疗,或发生人身意外伤害,有关保险事宜根据省“三支一扶”办与保险公司签定的保险合同办理。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市“三支一扶”办应当协助毕业生做好理赔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省“三支一扶”办备案。

第二十六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如出现安全或健康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服务单位、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应及时处理并在2个工作日内同时报市“三支一扶”办,市“三支一扶”办将处理情况及时报省“三支一扶”办。

第二十七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后应与服务单位做好交接工作,填写《广东省“三支一扶”服务考核鉴定表》(由省“三支一扶”办统一制作),并经服务单位、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填写考核鉴定意见后通过机要件转移至“三支一扶”毕业生档案管理部门存入个人档案。

“三支一扶”服务期满的应届及暂缓就业毕业生可以按照应届毕业生身份参加省内公务员招考或者事企业单位招聘,被录取的办理公务员录用或者事企业单位接收毕业生手续,凭县(市、区)以上政府人事部门的录(聘)用通知或者就业通知办理户口和档案的转移手续。

“三支一扶”服务期满未就业的外省生源毕业生,由省教育主管部门开具毕业生报到证回生源地,其户口和档案一并转移。

第二十八条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由市“三支一扶”办颁发《广东省“三支一扶”合格证书》(由省“三支一扶”办统一制作),“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凭证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第二十九条本办法由省“三支一扶”办负责解释。

第三十条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二篇:关于印发《广东省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粤人发﹝2007﹞259号)

关于印发《广东省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粤人发﹝2007﹞259号)有关市、县(区)党委组织部,政府人事局、教育局、财政局、农业局、卫生局、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团委,省内各高校:

为加强对到我省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服务的高校毕业生的管理,现将《广东省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 广东 省 人 事 厅 广东 省 教 育 厅 广东 省 财 政 厅 广东 省 农 业 厅 广东 省 卫 生 厅

广东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二00七年八月十五日

广东省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加强对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以下简称“三支一扶”)服务的高校毕业生的管理,保障其合法权益,促进“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建设,根据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管理工作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以省、市、县(市、区)三级分级实施。省、市“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及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负责实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管理工作。

第三条

省“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管理工作的总体规划、协调和指导工作。

省人事厅和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省“三支一扶”办)负责全省“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管理政策的制定;负责组织“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招募和派遣工作;负责“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生活补贴、交通和医疗补贴等经费的发放和管理。

省教育厅负责指导省内高校做好“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招募及体检工作。

省财政厅负责“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生活补贴、交通补贴、医疗费补贴和人身意外伤害、住院医疗保险等经费及“三支一扶”专项工作经费的落实。

省教育厅、卫生厅、农业厅、扶贫办负责指导、督促、检查本系统落实“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管理工作相关政策。

团省委负责指导在乡镇团委岗位上服务的高校毕业生开展青年团工作。

第四条

地级以上市“三支一扶”工作领导小组和“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地级以上市“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三支一扶”办)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检查辖区内“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管理工作;负责“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报到、派遣及岗前培训等具体事宜。

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负责指导、协调服务单位落实服务岗位并提供住宿、安全、健康、卫生等后勤保障,并对服务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负责对“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进行考核。

第五条

服务单位负责为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安排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承担日常管理工作。

第六条

参加“三支一扶”的高校毕业生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

(二)省内高校应届或暂缓就业的毕业生(其中,外省生源毕业生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学士以上学位),省外高校应届或暂缓就业的广东生源毕业生,以及高校往届毕业但尚未就业的广东生源毕业生;

(三)学习成绩合格,具有相应的专业知识;

(四)具有敬业奉献精神,遵纪守法,作风正派;

(五)身体健康;

(六)专科、本科毕业生年龄不超过25周岁,毕业研究生不超过27周岁。第七条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的服务期限为2年。

第八条

“三支一扶”招募工作于每年4—6月进行,具体办法、步骤按照省“三支一扶”办制定的工作方案执行。

第九条

经省“三支一扶”办核准参加“三支一扶”的高校毕业生在指定期限内持《广东省参加“三支一扶”大学生核准通知书》到各地级以上市人事局报到并参加培训。逾期未报到的,视为放弃参加“三支一扶”服务。

第十条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其户口及档案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省内高校广东生源的应届及暂缓就业毕业生,由省教育主管部门开具毕业生报到证回生源所在地级以上市政府人事部门,其档案和户口一并转移回生源地。

(二)省内高校外省生源的应届及暂缓就业毕业生,其报到证暂不开出,户口不迁移,档案留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三)省外高校应届或暂缓就业的广东生源毕业生,将档案和户口转移回生源地;

(四)高校往届毕业但尚未就业的广东生源毕业生,户口留在原地不迁移,其档案由原管理部门管理。

第十一条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间,党团组织关系转至服务单位。

第十二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服务地区和单位原则上不予调整。确有特殊原因的,经本人申请,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同意,可在本县(市、区)范围内予以调整。需在市内调整的,经本人申请,市“三支一扶”办同意,可在本市范围内调整。

服务地区和单位有调整的,市“三支一扶”办应及时将调整名单上报省“三支一扶”办备案。

第十三条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享受“三支一扶”政策规定的生活补贴、交通补贴、医疗费补贴、住院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

第十四条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享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休息(假)权。

第十五条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可参加执业资格考试、公务员考试及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也可参加专升本或研究生考试,但要向服务单位书面报告。

在服务期间参加上述考试的,不享受粤人发〔2007〕141号文件规定的优惠政策。参加我省专升本或研究生考试被录取的,可以由学校为其保留学籍至服务期满。由于上述求学或就业考试被录取而需要脱产学习或就业的,自然终止“三支一扶”服务。用人单位应及时逐级将终止服务人员名单报省“三支一扶”办备案。

第十六条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可以向服务单位及其主管部门和各级政府人事部门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意见和建议被采用并产生良好效果的,给予适当奖励。

第十七条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除因本《办法》规定的事由,不被终止服务资格。

第十八条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应当遵纪守法,按照“三支一扶”的政策规定及服务单位的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努力完成工作任务。

第十九条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因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及服务单位规章制度,确不适宜继续从事“三支一扶”服务的,经市“三支一扶”办书面报省“三支一扶”办同意,可终止其“三支一扶”服务资格。

第二十条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请假应提交书面申请(因病请假需提供镇以上医院证明),并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请假3日以内的,经服务单位同意后报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备案。

(二)请假3日以上7日以内的,经服务单位同意后报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审批。

(三)请假7日以上的,经服务单位同意并逐级上报,由市“三支一扶”办审批。事假1次原则上不超过15日,1年内累计不超过20日。

第二十一条

服务单位如发现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擅自离岗或请假逾期不归,且2日内无法与本人取得联系的,应及时上报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

第二十二条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擅离服务岗位或请假逾期不归达15日以上的,视为终止服务资格。用人单位应将此情况在2日内上报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再将情况逐级上报省“三支一扶”办。

第二十三条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如出现重大疾病,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根据二甲及二甲以上医院证明,经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同意并报市“三支一扶”办批准,可暂停服务。

(二)在半年内治疗痊愈的(二甲及二甲以上医院出具证明),经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同意并报市“三支一扶”办批准,可返回服务岗位。

(三)在半年内无法治愈或治愈后不适宜继续 “三支一扶”服务的(二甲及二甲以上医院出具证明),经省“三支一扶”办批准,应当终止服务。

第二十四条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终止“三支一扶”服务的,从省“三支一扶”办批准或确认终止服务的下一个月起,停发生活补贴、交通补贴及医疗费补贴。

第二十五条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因病住院治疗,或发生人身意外伤害,有关保险事宜根据省“三支一扶”办与保险公司签定的保险合同办理。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市“三支一扶”办应当协助毕业生做好理赔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及时报省“三支一扶”办备案。

第二十六条“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在服务期间如出现安全或健康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服务单位、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应及时处理并在2个工作日内同时报市“三支一扶”办,市“三支一扶”办将处理情况及时报省“三支一扶”办。

第二十七条

“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服务期满后应与服务单位做好交接工作,填写《广东省“三支一扶”服务考核鉴定表》(由省“三支一扶”办统一制作),并经服务单位、县(市、区)政府人事部门填写考核鉴定意见后通过机要件转移至“三支一扶”毕业生档案管理部门存入个人档案。

“三支一扶”服务期满的应届及暂缓就业毕业生可以按照应届毕业生身份参加省内公务员招考或者事企业单位招聘,被录取的办理公务员录用或者事企业单位接收毕业生手续,凭县(市、区)以上政府人事部门的录(聘)用通知或者就业通知办理户口和档案的转移手续。

“三支一扶”服务期满未就业的外省生源毕业生,由省教育主管部门开具毕业生报到证回生源地,其户口和档案一并转移。

第二十八条

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由市“三支一扶”办颁发《广东省“三支一扶”合格证书》(由省“三支一扶”办统一制作),“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凭证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省“三支一扶”办负责解释。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三篇:关于印发《深圳市高校毕业生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管理暂行

【发布单位】深圳市

【发布文号】深人规〔2009〕7号 【发布日期】2009-07-20 【生效日期】2009-07-2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深圳市

关于印发《深圳市高校毕业生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深人规〔2009〕7号)

各有关单位:

为加强对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的深圳市高校毕业生的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做好我市“三支一扶”工作,我们制定了《深圳市高校毕业生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管理暂行办法》。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 深圳市人事局

深圳市教育局 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

深圳市高校毕业生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对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以下简称“三支一扶”)工作的深圳市高校毕业生的管理和服务,进一步做好我市“三支一扶”工作,根据国家及广东省有关“三支一扶”工作的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三支一扶”毕业生是指经广东省“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核准,参加省“三支一扶”服务的我市生源和本市高校毕业生(以下简称“三支一扶”毕业生)。

第三条第三条 我市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认真落实“三支一扶”各项工作,积极提供组织保障。

市人事部门负责拟定本市“三支一扶”工作政策,组织招募我市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工作,组织落实各项服务保障措施。

市委组织部和市教育、劳动和社会保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团市委等部门负责指导、监督、落实与本部门职能相关的“三支一扶”管理工作。

第四条第四条 各区及光明新区人事部门在市人事部门指导下,负责协助落实本辖区户籍“三支一扶”毕业生宣传动员、组织招募、服务保障等工作。

第五条第五条 市内各高等院校负责落实本校“三支一扶”毕业生宣传动员、组织招募等工作。

第六条第六条 “三支一扶”毕业生应服从“三支一扶”主管部门及服务单位的管理,并按照有关规定履行义务。

第七条第七条 市人事部门应跟踪了解“三支一扶”毕业生在服务期间的工作与生活情况,发掘优秀典型并进行大力宣传。对于表现特别突出的,予以表彰;对于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实际困难的,可协商相关部门予以帮助。

第八条第八条 “三支一扶”毕业生在服务期间可由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免费保管人事档案和提供人事代理服务。

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后,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可按照“三支一扶”毕业生意愿在服务期满后2年内继续免费保管人事档案和提供人事代理服务;本人要求终止人事代理服务并将人事档案调出的,按有关规定免费办理调出手续。

第九条第九条 “三支一扶”毕业生服务期满后,由市人事部门将其《广东省“三支一扶”服务考核鉴定表》存入个人档案。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凭《广东省“三支一扶”合格证书》享受相关优惠政策。

第十条第十条 市人事部门应组织做好服务期满的“三支一扶”毕业生回深就业服务工作。

各级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应为有需要的“三支一扶”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对服务期满的,提供就业推荐服务。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三支一扶”毕业生自服务期满考核合格1年内报考本市公务员(含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下同),或参加本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不受招考职位面向社会人员或应届毕业生的条件限制,且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报考有年龄限制的职位,报考年龄可放宽2岁,但报考公务员最高年龄不得超过35周岁。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本市困难家庭“三支一扶”毕业生,报考本市公务员或参加本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免收报名费和体检费。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毕业生进入本市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工作的,其服务期限计算为工龄。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毕业生在本市从事个体经营的,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自到本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交个体工商户注册登记类、证照类费用。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9年7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高校毕业生到广西农村基层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工作管理办法

高校毕业生到广西农村基层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吸引和集聚我区紧缺专业人才,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一支经过基层砺炼、有专业发展潜力的高级专业技术骨干后备队伍,改善我区农村基层人才队伍结构。根据国家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的有关政策和《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关于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27号)等文件精神,决定在2011—2015年在我区继续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选拔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工作(以下简称“三支一扶”)。为加强对“三支一扶”工作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招募的“三支一扶”大学生重点安排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的在县(市、区)、乡镇的事业单位的各类紧缺专业岗位,做到学以致用,人尽其才。

第三条 招募工作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专业化挑选、专业化培养、专业化使用的原则;坚持政府宏观管理和市场化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统一规范、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 招募工作按照招募岗位的任职条 件和要求,学生自愿报名,学校按条 件推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采取考试、考核的方法进行。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五条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农业厅、卫生厅、扶贫办、共青团广西区委成立自治区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自治区“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设在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组织实施“三支一扶”及日常管理协调工作。各市、县(市、区)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本级相关工作。

第六条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三支一扶”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实施“三支一扶”及日常管理协调工作;教育部门负责高校毕业生的招募动员工作;财政部门负责经费落实及监管工作;组织、教育、卫生、农业、扶贫、共青团等部门负责指导督促检查本系统落实“三支一扶”计划及组织专家小组进行专业化培养指导等工作。

第七条 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职责: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全区“三支一扶”计划的有关政策和工作计划;统筹管理全区“三支一扶”计划工作;负责全区“三支一扶”计划的信息管理工作。

地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对本辖区的“三支一扶”工作的统筹管理,协调、指导、检查所辖县(市、区)“三支一扶”计划的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用人单位落实“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服务岗位和后勤保障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对“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考核,考核情况存入本人档案,并报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备案。

第八条 用人单位职责:

为“三支一扶”大学生安排固定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明确职责要求,提供必要的工作条 件和生活条 件,承担日常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指定1名单位领导或技术专家对“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传、帮、带”;根据工作需要为其提供业务培训机会。

第三章 招募条件和程序

第九条 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高校毕业生必须具备以下条 件:

(一)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具有良好的品行,事业心强,具有敬业奉献精神;

(三)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以上学位的应届及择业期内未就业的毕业生。

(四)专业成绩优秀,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专业发展潜力,符合基层岗位专业要求和其他条 件。同等条 件下,在校有研究成果的优先,毕业研究生优先,家庭困难者优先;

(五)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能适应农村基层工作环境。第十条 公开招募程序:

(一)确定招募数额和制定招募计划: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根据我区当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协调各市、县(市、区)和用人单位,汇总基层急需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信息,向全国“三支一扶”办公室申报招募数额,并根据国家下达的招募数额制定我区的招募计划(招募简章)。

(二)发布招募信息与宣传发动: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招募公告及岗位信息。各高校进行宣传、发动,鼓励本校符合条 件的毕业生报名,按照要求积极做好资格审查等工作,为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妥善办理相关手续。

(三)报名:

1、学生根据公布的招募岗位信息,确定拟应聘岗位,在规定网站进入“广西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网上报名系统”填报《广西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报名登记表》进行网上报名。

2、下载填报好的报名表交学生本人所在院(系),由院(系)按照招募条 件审核学生申请材料,根据报名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能、勤、绩表现签署推荐意见;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复核并签章确认。

3、将经学校签章确认后的上述材料和照片,邮寄或送到报名岗位所在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资格审查:招募岗位所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设岗用人单位根据岗位招募条 件联合对报名大学生进行资格初审,将符合条 件人员名单及时上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三支一扶”办公室。各市“三支一扶”办公室负责资格复审,按不低于1∶3的比例确定拟进入考试考核名单上报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审批。对个别无人报名的岗位或达不到1∶3比例的,可在本市范围内进行调剂。

(五)现场招聘:自治区、市“三支一扶”办公室根据报名实际情况,可与高校、用人单位联合举办各种供需见面会,进一步拓宽选拔优秀毕业生的渠道。

(六)考试考核:各市“三支一扶”办公室组织或委托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报考本辖区岗位的“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考试考核,确定本市拟录取人员名单报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

(七)确定拟招募人选、公示: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根据考生的考试考核结果和拟应聘岗位要求,审核确定拟录取名单;在相关媒体对拟录取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5天。

(八)确定招募名单: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根据公示结果,确定“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名单并在相关媒体公布。

(九)验证审核、体检与岗前培训: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统一组织对确定录取人员的验证审核、体检和上岗前的集中培训。对录取人员的原始材料复核在体检和培训前进行;对复核通过的人员,由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统一组织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执行,一般应安排在市级医院进行;体检合格人员将进行岗前培训。

(十)派遣与签订服务协议:岗前培训结束后,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组织派遣,由服务地“三支一扶”办公室组织“三支一扶”大学生抵达服务地,协调落实生活条 件,安排具体工作岗位,组织用人单位与“三支一扶”大学生签订服务协议(服务协议范本由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统一制定),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协议书一式四份,自治区、市“三支一扶”办、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本人各执一份。

第十一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报到上岗前,因不可抗力因素或已经实现就业等特殊原因,不能正常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需报“三支一扶”自治区办公室批准,取消其招募资格。

第十二条 因各种因素出现岗位空缺时,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可从后备人员中补录或调剂。

第四章 服务期间的相关待遇 第十三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间,享受政策规定的工作、生活补贴和交通补贴,其标准参照本地县(市、区)、乡镇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试用期满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在艰苦边远地区的,按规定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服务县要协调用人单位为“三支一扶”大学生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落实食宿、安全、卫生等生活保障措施,并为解决“三支一扶”大学生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帮助,为大学生建立服务档案,记录“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服务工作情况。

第十四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间,必须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具体手续由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或用人单位委托各市、县(区)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以企业职工的身份,按当地社会保险政策办理参保手续。社会保险单位缴纳部分由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统一缴纳,个人缴纳部分由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在个人补贴中代扣代缴。

第十五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间,可参加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考试;在不影响服务工作的前提下,可参加研究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公务员考试。其中支医“三支一扶”大学生在医疗机构服务一年后,由服务县卫生部门组织参加医师执业资格考试。服务期间,可按现行职称相关政策规定给予转正定职,转正定职的时间从基层工作的当月起计算。

第十六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间,户口及人事档案可根据本人意愿保留在毕业高校或转至自治区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服务地政府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进行管理,户口也可转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应按规定为其办理落户手续;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要为其免费提供档案保管、户口托管等人事代理;党团关系转至用人单位。对服务期间积极要求入党的,由乡镇一级以上党组织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十七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立足本职服务岗位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享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工作权、休息(假)权,以及与用人单位正式在职人员平等的相关福利待遇;“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党、团组织活动等,按照有关制度执行。

第十八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对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可按照程序向用人单位、服务县和市“三支一扶”办公室反映,有关单位应在接到反映当日起5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并报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备案。如有特殊意见或重大问题,也可直接向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反映。各级“三支一扶”办公室接受和处理的有关情况需留档备查。

第五章 服务期的培养和管理

第十九条 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把“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培养教育纳入各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规划,加强专业能力建设,重点加强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知识的培训。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加强与自治区有关主管部门的联系,每年有针对性地组织1—2次“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更新知识的专业培训;自治区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相关主管部门要积极组织本行业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参加相关的业务培训,加强对“三支一扶”大学生的专业化培养。

第二十条 有接收“三支一扶”大学生任务的乡镇,应择优选拔1至2名大学生兼任该乡镇团委副书记。兼任乡镇团委副书记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应基本符合以下条 件:担任过学生干部,有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良,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中共党员、有学校共青团工作经历者可优先考虑。对拟兼任乡镇团委副书记和从事青年事务工作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县“三支一扶”办公室要会同团县委为其举办专门的培训班,做好有关基层共青团业务知识的培训。

第二十一条 建立“三支一扶”大学生多岗位锻练制度。市级以上用人单位经市“三支一扶”办公室同意,可抽调在对口下级单位服务半年以上的“三支一扶”大学生跟班学习,跟班学习时间一般为3个月,但最长时间不能超过6个月,跟班学习期间的单位补贴由抽调单位负责。

第二十二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协议书》规定的期限为准,服务期原则上不变更。

第二十三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2个月之内,确因不适合服务岗位工作的,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和所在市“三支一扶”办公室同意,可在本市范围内调整用人单位,调整后报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备案。第二十四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间,因各种原因不能坚持服务的,须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协议,经服务县、市“三支一扶”办公室同意并报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批准,可提前终止服务,自批准其终止服务后下一月起停发各种补贴。

第二十五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服务期间,请假应提交书面申请(因病请假需提供医院证明),并由相应机构审批。具体规定如下:

(一)请假3天以内的,由用人单位审批。

(二)请假3天以上7天以内的,经用人单位同意报服务县“三支一扶”办公室审批。

(三)请假7天以上15天以内的,经服务县“三支一扶”办公室同意报市“三支一扶”办公室审批。

(四)事假每次原则上不超过15天,1年内累计不超过20天。

(五)请假逾期不归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第二十六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间,身体出现重大疾病,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根据医院(二甲及二甲以上级别的医院)证明,经服务县“三支一扶”办公室同意并报市“三支一扶”办公室批准,可暂停服务工作,根据医生建议积极进行治疗。

(二)治疗痊愈的(二甲及二甲以上级别的医院出具证明),经服务县“三支一扶”办公室同意并报市“三支一扶”办公室批准,可返回服务岗位继续开展服务。

(三)在服务期内无法治愈或治愈后不适宜继续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二甲及二甲以上级别的医院出具证明),解除服务协议。由服务县“三支一扶”办公室报市、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七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间,服务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用人单位参照在职职工规定,每年组织对“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一次考核,总结本县(市、区)的实施工作,将考核情况和实施工作总结书面报告市“三支一扶”办公室备案;各市的“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总结报告报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备案。对考核不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经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批准,用人单位提前30天书面形式通知本人,提前解除其服务协议。

第二十八条 服务期间,“三支一扶”大学生应遵守以下要求:

(一)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开展服务工作。认真完成用人单位以及服务县“三支一扶”办公室交办的工作任务,及时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发挥自身专长,积极参与其它服务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

(二)尊重服务地的民俗、民风,遵守职业道德,遵守“三支一扶”工作的有关规定,遵守用人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用人单位的日常管理。

(三)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互帮互助,积极开展交流、联谊活动。

(四)不向用人单位或有关部门提出政策规定待遇之外的特殊要求,不给服务地增加额外负担。

(五)不得从事任何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的活动。

第六章 服务期满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九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一般为2年,服务期满后,“三支一扶”大学生应与用人单位做好交接工作,填写《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支一扶”大学生工作业绩鉴定表》并提交服务工作总结报告;用人单位、服务县(市、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填写考核意见后存入个人档案。考核合格的,颁发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服务证书》(以下简称《服务证》),享受国家、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及服务基层项目的各项优惠政策。

第三十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凭《服务证》参加公务员考试可享受国家和我区公务员招考的相关优惠政策。

第三十一条 鼓励“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服务期满后留在当地就业。从2011年起,原用人单位相对应的职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全部聘用在本单位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其中,在乡镇事业单位服务的满1年后,在现岗位空缺情况下,经考核合格,即可与所在事业单位签订不少于3年的聘用合同。第三十二条 市、县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年要拿出一定比例或一定职位,面向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等经过基层锻炼特别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招聘。

第三十三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凭《服务证》参加各类应届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会或政府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组织的人才招聘会,与事业单位签订聘用意向协议的,经市及以上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确认后,可按有关规定,直接进入面试或实际操作能力测试程序。

第三十四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凭《服务证》在服务期满三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 件下优先录取。对于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学校应为其保留学籍。符合相应条 件的,可按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三支一扶”大学生到农村基层的服务年限计算工龄。服务期满到企业就业的,按照规定转移社会保险关系。

第三十五条 各级组织、人社、教育、农业、卫生、扶贫、共青团等部门要制定切实有效措施,采取多种手段,充分挖掘本系统就业岗位,积极吸纳“三支一扶”大学生进入本系统工作。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专门人才库,对“三支一扶”大学生提供后续服务。各政府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设立专门窗口,为服务期满未就业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服务;在各类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中,要将帮助他们就业作为重要内容。各地尤其是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对服务期满未就业的就业困难“三支一扶”大学生确立“一对一”的帮扶工作机制,按规定提供及时的就业援助。

第七章 服务期间的违纪处理

第三十六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间,对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服务县“三支一扶”办公室应将情况和拟处理意见上报市、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经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核准后,进行如下处理:

(一)解除服务协议,取消服务资格。

(二)不享受“三支一扶”大学生相关的就业优惠政策。

(三)向原毕业高校和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通报。

(四)将有关事项记入其个人档案。

(五)追究相关责任。

第三十七条 各级“三支一扶”办公室在对“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处理时,必须实事求是,认真调查和取证,听取本人申诉。处理材料一式七份,自治区、服务市、县(市、区)“三支一扶”办公室、用人单位、原毕业高校就业主管部门、“三支一扶”大学生、存入个人档案各一份。

第三十八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服务期间违反法律法规及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所引起的民事责任由其本人承担。

第三十九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服务期间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第四十条 自治区、各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监督力度,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对涉及挪用、截留“三支一扶”资金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因工作不力、管理不善发生问题的用人单位,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采取警告、通报批评乃至取消服务岗位等处罚措施,对涉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依法追究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鼓励有条件的市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参照本管理办法自主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招募方案和人员名单需报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备案;各市自主招募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其生活补贴和社会保险等经费由市本级财政支出。服务期满报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核准,发给《服务证》,可享受与我区“三支一扶”大学生同等的优惠政策。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负责解释。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高校毕业生到广西农村基层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工作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高校毕业生到广西农村基层支农、支医、支教和

扶贫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

桂人社发〔2011〕80号

各市、县(市、区)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事局、劳动保障局)、教育局、财政局、农业局、卫生局、扶贫开发办公室、团委,区直各单位:

经自治区“三支一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同意,现将《高校毕业生到广西农村基层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工作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组织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共青团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二○一一年六月八日

高校毕业生到广西农村基层支农、支医、支教

和扶贫工作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吸引和集聚我区紧缺专业人才,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一支经过基层砺炼、有专业发展潜力的高级专业技术骨干后备队伍,改善我区农村基层人才队伍结构。根据国家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的有关政策和《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农业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共青团中央关于继续做好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1〕27号)等文件精神,决定在2011-2015年在我区继续组织开展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选拔一批优秀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医、支教和扶贫工作(以下简称“三支一扶”)。为加强对“三支一扶”工作的管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招募的“三支一扶”大学生重点安排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需的在县(市、区)、乡镇的事业单位的各类紧缺专业岗位,做到学以致用,人尽其才。第三条 招募工作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专业化挑选、专业化培养、专业化使用的原则;坚持政府宏观管理和市场化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统一规范、分类指导、分级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 招募工作按照招募岗位的任职条件和要求,学生自愿报名,学校按条件推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组织,采取考试、考核的方法进行。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五条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教育厅、财政厅、农业厅、卫生厅、扶贫办、共青团广西区委成立自治区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自治区“三支一扶”工作协调管理办公室设在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组织实施“三支一扶”及日常管理协调工作。各市、县(市、区)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本级相关工作。

第六条 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为“三支一扶”的牵头单位,负责组织实施“三支一扶”及日常管理协调工作;教育部门负责高校毕业生的招募动员工作;财政部门负责经费落实及监管工作;组织、教育、卫生、农业、扶贫、共青团等部门负责指导督促检查本系统落实“三支一扶”计划及组织专家小组进行专业化培养指导等工作。

第七条 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职责: 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组织制定和实施全区“三支一扶”计划的有关政策和工作计划;统筹管理全区“三支一扶”计划工作;负责全区“三支一扶”计划的信息管理工作。

地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对本辖区的“三支一扶”工作的统筹管理,协调、指导、检查所辖县(市、区)“三支一扶”计划的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

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用人单位落实“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服务岗位和后勤保障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对“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考核,考核情况存入本人档案,并报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备案。

第八条 用人单位职责:

为“三支一扶”大学生安排固定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明确职责要求,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承担日常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指定1名单位领导或技术专家对“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传、帮、带”;根据工作需要为其提供业务培训机会。

第三章 招募条件和程序

第九条 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高校毕业生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政治素质好,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遵守宪法和法律;

(二)具有良好的品行,事业心强,具有敬业奉献精神;

(三)全日制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士以上学位的应届及择业期内未就业的毕业生。

(四)专业成绩优秀,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专业发展潜力,符合基层岗位专业要求和其他条件。同等条件下,在校有研究成果的优先,毕业研究生优先,家庭困难者优先;

(五)身体健康,心理素质好,能适应农村基层工作环境。第十条 公开招募程序:

(一)确定招募数额和制定招募计划: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根据我区当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协调各市、县(市、区)和用人单位,汇总基层急需专业人才的岗位需求信息,向全国“三支一扶”办公室申报招募数额,并根据国家下达的招募数额制定我区的招募计划(招募简章)。

(二)发布招募信息与宣传发动: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通过新闻媒体发布招募公告及岗位信息。各高校进行宣传、发动,鼓励本校符合条件的毕业生报名,按照要求积极做好资格审查等工作,为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妥善办理相关手续。

(三)报名:

1、学生根据公布的招募岗位信息,确定拟应聘岗位,在规定网站进入“广西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网上报名系统”填报《广西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报名登记表》进行网上报名。

2、下载填报好的报名表交学生本人所在院(系),由院(系)按照招募条件审核学生申请材料,根据报名学生在校期间的德、能、勤、绩表现签署推荐意见;学校就业主管部门复核并签章确认。

3、将经学校签章确认后的上述材料和照片,邮寄或送到报名岗位所在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四)资格审查:招募岗位所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设岗用人单位根据岗位招募条件联合对报名大学生进行资格初审,将符合条件人员名单及时上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三支一扶”办公室。各市“三支一扶”办公室负责资格复审,按不低于1:3的比例确定拟进入考试考核名单上报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审批。对个别无人报名的岗位或达不到1:3比例的,可在本市范围内进行调剂。

(五)现场招聘:自治区、市“三支一扶”办公室根据报名实际情况,可与高校、用人单位联合举办各种供需见面会,进一步拓宽选拔优秀毕业生的渠道。

(六)考试考核:各市“三支一扶”办公室组织或委托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报考本辖区岗位的“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考试考核,确定本市拟录取人员名单报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

(七)确定拟招募人选、公示: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根据考生的考试考核结果和拟应聘岗位要求,审核确定拟录取名单;在相关媒体对拟录取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一般为5天。

(八)确定招募名单: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根据公示结果,确定“三支一扶”计划招募名单并在相关媒体公布。

(九)验证审核、体检与岗前培训: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统一组织对确定录取人员的验证审核、体检和上岗前的集中培训。对录取人员的原始材料复核在体检和培训前进行;对复核通过的人员,由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统一组织体检,体检标准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执行,一般应安排在市级医院进行;体检合格人员将进行岗前培训。

(十)派遣与签订服务协议:岗前培训结束后,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组织派遣,由服务地“三支一扶”办公室组织“三支一扶”大学生抵达服务地,协调落实生活条件,安排具体工作岗位,组织用人单位与“三支一扶”大学生签订服务协议(服务协议范本由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统一制定),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协议书一式四份,自治区、市“三支一扶”办、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本人各执一份。

第十一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报到上岗前,因不可抗力因素或已经实现就业等特殊原因,不能正常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需报“三支一扶”自治区办公室批准,取消其招募资格。

第十二条 因各种因素出现岗位空缺时,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可从后备人员中补录或调剂。

第四章 服务期间的相关待遇

第十三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间,享受政策规定的工作、生活补贴和交通补贴,其标准参照本地县(市、区)、乡镇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试用期满工资收入水平确定,在艰苦边远地区的,按规定发放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服务县要协调用人单位为“三支一扶”大学生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落实食宿、安全、卫生等生活保障措施,并为解决“三支一扶”大学生在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提供帮助,为大学生建立服务档案,记录“三支一扶”大学生的服务工作情况。

第十四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间,必须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具体手续由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或用人单位委托各市、县(区)人才交流服务机构,以企业职工的身份,按当地社会保险政策办理参保手续。社会保险单位缴纳部分由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统一缴纳,个人缴纳部分由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在个人补贴中代扣代缴。

第十五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间,可参加专业技术资格、执业资格考试;在不影响服务工作的前提下,可参加研究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公务员考试。其中支医“三支一扶”大学生在医疗机构服务一年后,由服务县卫生部门组织参加医师执业资格考试。服务期间,可按现行职称相关政策规定给予转正定职,转正定职的时间从基层工作的当月起计算。

第十六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间,户口及人事档案可根据本人意愿保留在毕业高校或转至自治区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服务地政府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进行管理,户口也可转回入学前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应按规定为其办理落户手续;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要为其免费提供档案保管、户口托管等人事代理;党团关系转至用人单位。对服务期间积极要求入党的,由乡镇一级以上党组织按规定程序办理。

第十七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立足本职服务岗位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享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工作权、休息(假)权,以及与用人单位正式在职人员平等的相关福利待遇;“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党、团组织活动等,按照有关制度执行。

第十八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对工作和生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可按照程序向用人单位、服务县和市“三支一扶”办公室反映,有关单位应在接到反映当日起5个工作日内给予答复并报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备案。如有特殊意见或重大问题,也可直接向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反映。各级“三支一扶”办公室接受和处理的有关情况需留档备查。

第五章 服务期的培养和管理

第十九条 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把“三支一扶”大学生的培养教育纳入各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培养规划,加强专业能力建设,重点加强履行岗位职责必备知识的培训。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加强与自治区有关主管部门的联系,每年有针对性地组织1-2次“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更新知识的专业培训;自治区教育、农业、卫生、扶贫等相关主管部门要积极组织本行业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参加相关的业务培训,加强对“三支一扶”大学生的专业化培养。

第二十条 有接收“三支一扶”大学生任务的乡镇,应择优选拔1至2名大学生兼任该乡镇团委副书记。兼任乡镇团委副书记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应基本符合以下条件:担任过学生干部,有较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良,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中共党员、有学校共青团工作经历者可优先考虑。对拟兼任乡镇团委副书记和从事青年事务工作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县“三支一扶”办公室要会同团县委为其举办专门的培训班,做好有关基层共青团业务知识的培训。

第二十一条 建立“三支一扶”大学生多岗位锻练制度。市级以上用人单位经市“三支一扶”办公室同意,可抽调在对口下级单位服务半年以上的“三支一扶”大学生跟班学习,跟班学习时间一般为3个月,但最长时间不能超过6个月,跟班学习期间的单位补贴由抽调单位负责。

第二十二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协议书》规定的期限为准,服务期原则上不变更。

第二十三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2个月之内,确因不适合服务岗位工作的,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和所在市“三支一扶”办公室同意,可在本市范围内调整用人单位,调整后报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四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间,因各种原因不能坚持服务的,须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协议,经服务县、市“三支一扶”办公室同意并报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批准,可提前终止服务,自批准其终止服务后下一月起停发各种补贴。

第二十五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服务期间,请假应提交书面申请(因病请假需提供医院证明),并由相应机构审批。具体规定如下:

(一)请假3天以内的,由用人单位审批。

(二)请假3天以上7天以内的,经用人单位同意报服务县“三支一扶”办公室审批。

(三)请假7天以上15天以内的,经服务县“三支一扶”办公室同意报市“三支一扶”办公室审批。

(四)事假每次原则上不超过15天,1年内累计不超过20天。

(五)请假逾期不归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

第二十六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间,身体出现重大疾病,按以下规定办理:

(一)根据医院(二甲及二甲以上级别的医院)证明,经服务县“三支一扶”办公室同意并报市“三支一扶”办公室批准,可暂停服务工作,根据医生建议积极进行治疗。

(二)治疗痊愈的(二甲及二甲以上级别的医院出具证明),经服务县“三支一扶”办公室同意并报市“三支一扶”办公室批准,可返回服务岗位继续开展服务。

(三)在服务期内无法治愈或治愈后不适宜继续参加“三支一扶”计划的(二甲及二甲以上级别的医院出具证明),解除服务协议。由服务县“三支一扶”办公室报市、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七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间,服务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联合用人单位参照在职职工规定,每年组织对“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一次考核,总结本县(市、区)的实施工作,将考核情况和实施工作总结书面报告市“三支一扶”办公室备案;各市的“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总结报告报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备案。对考核不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经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批准,用人单位提前30天书面形式通知本人,提前解除其服务协议。

第二十八条 服务期间,“三支一扶”大学生应遵守以下要求:

(一)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积极开展服务工作。认真完成用人单位以及服务县“三支一扶”办公室交办的工作任务,及时改进工作方法,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利用业余时间,发挥自身专长,积极参与其它服务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积极贡献。

(二)尊重服务地的民俗、民风,遵守职业道德,遵守 “三支一扶”工作的有关规定,遵守用人单位的有关规章制度,自觉接受用人单位的日常管理。

(三)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互帮互助,积极开展交流、联谊活动。

(四)不向用人单位或有关部门提出政策规定待遇之外的特殊要求,不给服务地增加额外负担。

(五)不得从事任何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德的活动。

第六章 服务期满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九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一般为2年,服务期满后,“三支一扶”大学生应与用人单位做好交接工作,填写《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支一扶”大学生工作业绩鉴定表》并提交服务工作总结报告;用人单位、服务县(市、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填写考核意见后存入个人档案。考核合格的,颁发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统一印制的《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服务证书》(以下简称《服务证》),享受国家、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及服务基层项目的各项优惠政策。

第三十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凭《服务证》参加公务员考试可享受国家和我区公务员招考的相关优惠政策。第三十一条 鼓励“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服务期满后留在当地就业。从2011年起,原用人单位相对应的职位空缺需补充人员时,全部聘用在本单位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其中,在乡镇事业单位服务的满1年后,在现岗位空缺情况下,经考核合格,即可与所在事业单位签订不少于3年的聘用合同。

第三十二条 市、县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年要拿出一定比例或一定职位,面向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等经过基层锻炼特别是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紧缺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招聘。

第三十三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凭《服务证》参加各类应届高校毕业生双向选择会或政府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组织的人才招聘会,与事业单位签订聘用意向协议的,经市及以上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确认后,可按有关规定,直接进入面试或实际操作能力测试程序。

第三十四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凭《服务证》在服务期满三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对于已被录取为研究生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参加“三支一扶”计划,学校应为其保留学籍。符合相应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三支一扶”大学生到农村基层的服务年限计算工龄。服务期满到企业就业的,按照规定转移社会保险关系。

第三十五条 各级组织、人社、教育、农业、卫生、扶贫、共青团等部门要制定切实有效措施,采取多种手段,充分挖掘本系统就业岗位,积极吸纳“三支一扶”大学生进入本系统工作。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建立专门人才库,对“三支一扶”大学生提供后续服务。各政府所属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设立专门窗口,为服务期满未就业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服务;在各类就业专项服务活动中,要将帮助他们就业作为重要内容。各地尤其是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对服务期满未就业的就业困难“三支一扶”大学生确立“一对一”的帮扶工作机制,按规定提供及时的就业援助。

第七章 服务期间的违纪处理

第三十六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期间,对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服务县“三支一扶”办公室应将情况和拟处理意见上报市、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经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核准后,进行如下处理:

(一)解除服务协议,取消服务资格。

(二)不享受“三支一扶”大学生相关的就业优惠政策。

(三)向原毕业高校和生源地就业主管部门通报。

(四)将有关事项记入其个人档案。

(五)追究相关责任。

第三十七条 各级“三支一扶”办公室在对“三支一扶”大学生进行处理时,必须实事求是,认真调查和取证,听取本人申诉。处理材料一式七份,自治区、服务市、县(市、区)“三支一扶”办公室、用人单位、原毕业高校就业主管部门、“三支一扶”大学生、存入个人档案各一份。

第三十八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服务期间违反法律法规及用人单位规章制度所引起的民事责任由其本人承担。

第三十九条 “三支一扶”大学生在服务期间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第四十条 自治区、各市、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加强“三支一扶”计划实施工作监督力度,向社会公开举报电话,对涉及挪用、截留“三支一扶”资金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对因工作不力、管理不善发生问题的用人单位,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采取警告、通报批评乃至取消服务岗位等处罚措施,对涉嫌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依法追究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第四十一条 鼓励有条件的市根据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参照本管理办法自主招募“三支一扶”大学生,招募方案和人员名单需报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备案;各市自主招募的“三支一扶”大学生,其生活补贴和社会保险等经费由市本级财政支出。服务期满报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核准,发给《服务证》可享受与我区“三支一扶”大学生同等的优惠政策。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由自治区“三支一扶”办公室负责解释。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

下载关于印发《广东省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粤人发﹝2007﹞259号)(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印发《广东省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高校毕业生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粤人发﹝2007﹞259号)(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