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行服务三农专题调研报告
围绕“三农”业务可持续发展问题,农行XX省分行深入新乡、安阳、许昌、营业部等4家二级分行和新乡长垣、安阳滑县、汤阴、内黄、许昌长葛、禹州、营业部新郑等7家县支行进行了专题调研。通过调研,对农业银行开展“三农”业务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客观的认识。
一、惠农卡和农户小
额贷款业务开展情况
(一)全省业务进展情况
自2008年8月份农行河南省分行开办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以来,通过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三农”业务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2009年8月31日,全省共发放惠农卡176.5万张,新增114.48万张;惠农卡授信31万户,新增27.44万户;农户小额贷款余额64.69亿元,新增52.78亿元,与系统内相比,新增发卡量居全国第3,新增授信户数居第1,新增贷款居第2,授信率居第5。
(二)业务推进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1.借助外力,打造“亮点”。农行许昌市分行探索出了“六个平台、六个抓手”的业务开展方式;安阳分行设立风险补偿基金不仅为安阳的“三农”贷款提供了风险保障,也为全省乃至全国构建“三农”风险防范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2.围绕特色,确定重点。各行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所辖各主要特色资源带进行调查梳理,根据各地经济特色和农户资源情况,把特色村(专业村、明星村、信用村、小康村)作为开展业务的推进重点。
3.八个到位,夯实基础。一是观念转变到位;二是队伍建设到位;三是硬件支持到位;四是责任界定到位;五是宣传营销到位;六是风险控制到位;七是考核激励到位;八是借助外力支持到位。
4.六个强化、严防风险。一是强化制度保障;二是强化道德风险控制;三是强化资格准入;四是强化“四双”运作;五是强
化风险赔付;六是完善担保方式。
5.五种模式,拓宽渠道。一是“公司+农户”模式;二是“合作社(行业协会)+农户”模式;三是“党政机关、协管员+农户”模式;四是“信用村+农户”模式;五是“特色项目+农户”模式。
6.点面结合,整体推进。一是整村推进,集中连片;二是依据经济特色,分区域推进;三是分片包干,全面推进;四是以农村网点为中心整体推进;五是以城带乡,以县城网点包乡镇;六是依据网点布局,侧重业务重点。
二、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
(一)思想认识还未完全到位。在调研时发现,部分“三农”业务推进不力的县支行,人员观念转变慢,思想不解放,心有余悸、过分谨慎,在办理农户贷款时,只发放公薪人员担保贷款,对“三户联保”、“五户联保”等担保形式贷款不敢发放。
(二)农村网点少,服务半径不足。由于前期撤并网点因素,目前该分行县域网点覆盖率普遍较低,有限的物理网点与农村庞大的金融需求存在着突出矛盾。而该分行在县域小额贷款方面的主要竞争对手农信社和邮政储蓄银行网点覆盖面大,网点布局多,农村乡镇网点数量不足已成为影响开办“三农”业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客户经理人员缺乏,素质有待提高。尽管该分行通过对人力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充实了一批人员从事“三农”业务,但“三农”客户经理紧缺的局面仍无法得到根本改变,严重制约着该分行进一步支持“三农”的力度。
(四)部分信贷政策与业务发展不相适应。一是业务审批权限集中。该分行中型以上企业的评级、授信审批权限在一级分行,链条较长,流程复杂。与县域中小企业“额度小、周期短、频率高”的融资需求不相适应。二是政策调整频繁。如全额质押承兑汇票,农总行有授权,而省分行却控制限额,不让县支行办理。
(五)惠农卡使用率低。由于多种原因,惠农卡除农户小额贷款外其他加载项目很少,加上农村网点少,农民用卡意识不强,惠农卡使用率较低,并且,大部分农民认为惠农卡就是贷款卡,贷不到款就不会使用,造成大量睡眠卡。如果明年惠农卡收取年费,从卡上直接扣收,不仅增加农民负担,还会给该分行服务“三农”带来不利舆论影响。
(六)绩效考核机制还需改进。一是综合绩效考核与任务完成情况联系不大。二是跟单计价政策执行难度大。如农行河南省分行对存款、贷款、中间业务等许多产品出台跟单计价办法,却不匹配费用,导致二级分行兑现不力。三是专项考核占比高。如委托资产清收一项,占权重较大,并且对完不成行的双倍扣分,完成行不扣不奖,造成完成任务行和完不成任务行积极性不大。
(七)服务“三农”交通工具和办公机具急需解决。在“三农”业务逐渐扩大的过程中,仅仅依靠目前的办公设施、交通工具已适应不了加快支持县域经济的需要。如个别县支行部分机器已使用了8年,影响业务进度。
(八)信息支持不
到位,产品创新滞后。与他行相比,该分行金融产品品种单一,性能滞后,与同业在比较中失去优势地位。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建议
(一)树立“大三农”观念,抢占县域优质客户资源。从调研的几家经济强县来看,新郑、长葛、长垣、禹州等县域经济强县都形成了各自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培育了一批优质的客户资源。但从该分行的资产业务状况来看,目前的存量资产业务占比较少,与当地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极不适应。因此,树立“大三农”观念,精细实施蓝海战略,做大做强县域业务,强力扩大县域资产应成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各地“三农”业务和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区分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业务,因地制宜,方式多样,实行差别化的经营政策。一是把中部百强县前40名的县作为重点,充分利用其区位优势和优越的发展条件,积极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壮大,支持优势特色资源开发、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方式可由省分行直接定县或由二级分行确定整体推进的重点县,开展资产业务。二是对部分粮棉大县和贫困县或以农业为主体的县,要根据其优质法人客户资源匮乏、优良中小企业客户少的情况,积极推进惠农卡的办理,加快农户小额贷款的发放,以此改变资产结构,提高经营效益。三是对农户小额贷款发展较快的整体推进试点行许昌分行和滑县支行,人均管户数量和管户金额已接近饱和,承受能力有限,要充分挖掘非试点行的潜力。四是政策制订要体现科学性,注重实际。在分配任务、进行转授权时,要根据当地经济结构、客户资源、农行服务能力等情况,进行类别划分,突出特色经营,不能搞“一刀切”。
(三)加大利润考核力度,以利润为中心开展业务。发展可持续是农行从事“三农”金融服务工作的核心要求,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以利润为核心。调研的几个经济强县支行,利润增长幅度较快,有潜力可挖。建议对二级分行考核时要突出利润的核心地位,加大对利润的考核,引导各行以利润为中心开展业务,实现利润的大幅增长。
(四)积极创新,拓宽合作渠道。调研发现,各行现在的“三农”业务推进方式均是根据当地的经济特点和服务能力探索出来的,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借鉴性,可在全行推广。同时,还要积极鼓励创新,在现有发展模式基础上,充分借助外部人力资源,拓宽合作渠道。通过与组织部联手,抓大学生“村官”;与妇联会联手,抓巾帼创业;与共青团联手,支持青年创业;与政府联手,支持新农村建设。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一是结合业务发展规划,开拓新的用人机制,建议采取劳务派遣的方式充实一批人员到一线业务岗位,置换出业务素质强的人员担当“三农”客户经理,提高服务“三农”的整体素质。二是保持所主任、客户经理岗位的相对稳定,两年一轮岗的规定,与实际脱节,调整频繁,不利“三包一挂”,建议延长管户客户经理的轮岗时间,为防范风险,可对其增加审计次数。必须轮岗时,原办理业务在未收回之前可暂不交接,仍由原管户客户经理负责到底。
(六)加快网点建设,优化网点布局。一是对经济发展较快,资源丰富的重镇尽可能创造条件,有计划的恢复一些网点,以内部调整为主,扩大服务半径。二是在对网点的改造或装修等建设方面,要减少审批环节,加快审批进度,相关部门多加强协调沟通,切实解决基层所需。
(七)完善考核机制、加大费用资源配置。一是单独切块配置“三农”业务大行工资和费用。由“三农”大行之间重点按“三农”指标、综合绩效,并适当挂钩经济增加值分配。二是当前省分行对经济资本回报率的设定的标准值高达35%,这对于经营任务重、业务拓展难、盈利空间小的“三农”大行压力极大,达不到上级行设定标准将在考核和资源配置中处于落后地位,进而影响到业务发展和员工的士气。建议省分行对“三农”事业分部序列的各级行绩效考核标准值适当降低。三是对重点业务的跟单计价,省行要拿出相应资源来匹配,不能光出政策,不出资源。或由二级分行依业务开展状况和自己能创收的资源自定标准。
(八)理顺大额农户贷款政策,纳入考核范围。调研中发现,农户大额贷款需求量大,要求迫切,是该分行拓展县域资产业务的一项重要产品,而配套的政策要求,不利于进一步开展此项业务。建议省分行从业务发展角度考虑,慎重研究配套政策,并将农户大额贷款纳入“三农”业务考核范围。
(九)对经济资源丰富、业务发展较快、利润水平较高的经济强县,在人员、费用、职数配备等资源配置上要适当给予倾斜。一是可定向增配大学生,提升人员整体素质,缓解人员不足的压力。二是提升机构层次,对班子增加一名职数,专司负责大“三农”业务,对“三农”部经理、二级支行行长可“低职高聘”高聘为副科级。三是穿透式配置效益工资和发展费用及业务宣传费,提高内存发展动力。四是增加贷款审批权限。将小企业评级、授信权限下放到县支行,中型企业审批权放给二级分行。五是解决客户经理的交通工具问题。建议以工作站或小组为单位配备必要的交通车辆。
第二篇: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如何发挥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是银监部门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拟从为“三农”服务的要求来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向的问题。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历程及其评价
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农村信用社组建和发展阶段(1951-1959),基本保持了合作制的性质。二是反复和停滞阶段(1959-1980)。农村信用社下放给社队,成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农村筹资和分配的主要渠道。三是农行代管阶段(1980-1996)。信用社归农行管理,两套编制,两本账薄。农村基层信用社入股组建县联社,信用社与县联社为两级法人体制。四是1996年至今。1996年信用社脱离农行,开始恢复合作金融性质。1996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信用社正式脱离与农业银行的行政隶属关系,逐步改变为“农民自愿入股,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服务”的合作金融组织,并由中国人民银行对其进行监督和管理,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理顺外部关系、明晰产权、强化内部管理的改革。
从1996年以来迄今为止的改革实践看,我国信用社有三种形式:农村股份制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合作社。尽管农村信用社经过一系列改革,但无论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合作制银行,还是信用合作社,离完善的产权制度仍有一定距离。县联社统一法人形式,沿袭了原有的信用社产权结构特征,仍存在所有权缺位的问题,民主管理有名无实,成立县联社统一法人,使信用社离农民越来越远,对信用社的参与程度越来越低。在信用社扩大规模和信贷业务高度专业化以后,信用社的民主管理更加难以实现。在省联社与县联社之间,在组织形式上,省联社是行业自律组织,承担着规范与管理县联社的职责,而实际上,县联社是省联社的股东,作为一级法人,它有合法经营的自主权,省联社对县联社的管理成了法人管法人,会出现县联社不服管的局面。就股份制商业银行来说,募集的股本中,中小股东所占股本比例太小,而法人股东尤其是政府股份占较大比例,可能造成内部人控制或者是政府对信用社的行政干预,为信用社偏离其经营目标埋下了隐患。合作制银行的改革形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合作制中,自然人股东多,股本小,农民的无知和对合作社的不关心,使信用合作社的民主管理无法落实。而且,一人一票的表决方式,使大股东也没有对合作银行的实际支配权,而成了行长说了算。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农信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使地方政府与信用社的关系从行政干预到对其负责。
农村信用社交由省级政府管理,一方面有利于落实管理责任,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帮助农村信用社改善经营和发展业务;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管理信用社后,直接承担了信用社的盈亏责任,这样,地方政府会加大打击逃废信用社债务行为的力度。这样,就能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营造地方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事实上,由于充分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地方政府更加重视和支持信用社的发展,各地纷纷出台了支持本地信用社发展的政策措施,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开始得到改善。
2、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的建立有利于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城乡一体化发展。
在经济发达地区,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农业产值和农业就业的比重都日趋下降,农村信用社作为一种合作金融组织,逐渐失去了服务对象。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及民营企业发展所需资金量大,信用社已不能满足其需要,所以,成立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3、成立县联社统一法人后,能更好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农村信用社成立县级统一法人后,农村信用社加强了管理,节约了成本和费用,资金调节能力增强,业务范围得到扩展。同时,由于税收减少及一些优惠政策的实行(无息再贷款,呆坏账分期进入成本核销,成立信用社风险补偿基金),使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增强了,信用社有更多的资金用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成立县级统一法人后,授信额度增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所需的较大额度的资金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满足;由于统一法人后,县联社统一提取准备金,统一核销呆坏账,过去的风险社支付压力减小,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更有可能得到金融支持。
(二)不利影响
1、农村信用合作社自身发展的需要使其偏离合作金融方向。
我国的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资金投入不足,资金回报率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总的方向就是要增加农村资金投入,建立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完善的金融体系。信用社作为农民的金融合作组织,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承担着为农业、农民、农村服务的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农业是弱质产业,自然灾害风险和市场风险都很大,比较效益低,如果信用社的资金大量投入农业,必然造成资金回报率低、回收难。信用社改革后,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信用社自身的发展无论从其本身吸收股本、扩大规模,还是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经营风险来看,都不愿意把大量资金投入农业领域。所以,农村信用社有着烈的离农倾向。出现了中央要支农、地方要发展、监管部门要防范风险、农信社要生存的矛盾。
2、信用合作社资金非农化倾向。
目前,我国以合作制形式存在的农信社大多有着大量不良资产,亏损严重,资不抵债。鉴于信用社经营资产不良状态,没有人愿意入股。而且,落后地区的农民相当贫困,很少有货币财产,靠他们入股集资,是达不到开办农信社的标准的。落后地区,有钱的人不需贷款,不愿意入股信用合作社;无钱的人想贷款但没有钱入股。这就决定了农村信用社的资金筹集只有走股金资本化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补充资本金,维持信用社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出现了合作金融的性质与股金资本化之间的矛盾。在资金的运用上,成立县级统一法人后,县联社与基层社的权力配置发生了变化,基层社的经营自主权变小了,原来,基层社可以根据本地情况,确实贷款的对象、期限与额度,现在,受到县联社的制约,对要地急需资金的农户和经济组织难以及时给予支持。基层社的贷款授权一般在10万元以下,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最多也不超过5万元,对最大的一宗客户贷款余额不得超过信用社资本总额的30%。那些最缺资金的农户和企业得不到及时的资金支持。所以,信用社资金筹集与使用都有非农化倾向。
3、地方政府管理导致行政干预信用社发展。
省级人民政府要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对信用社依法管理,不干预信用社的具体业务和经营活动,不把对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地(市)、县、乡政府。实际上,在地方政府有管理权的情况下,信用社的人事权掌握在地方政府手中,要保证其不对信用社进行干预是非常困难的,农村信用社很容易成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因此,信用社的新一轮亏损及金融风险无法避免。目前,我国各级地方政府财政吃紧,债务缠身,所以,大有挖东墙补西墙之势,尽管他们也知道信用社的亏损再也不可能再由中央政府埋单,但在情急之下,也管不了那么多,毕竟发展是第一要务,不投资哪来发展?哪来gdp增长?而且,在当地出现社会稳定问题时,就更管不了将来的亏损,将来的问题只有留待将来慢慢去解决,他们必须利用手中的权力来解决目前的问题。在经济发达地区,财政状况要好些,筹集资金也相对容易,这些问题还不明显,但在落后地区、贫困地区就十分严重,因为除了信用社有可挪用的资金外,地方政府没有别的渠道来解决燃眉之急。
三、以服务“三农”为导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农村信用社作为由广大农民群众自愿入股组成的金融组织,根在农村,在农民。解决好“三农”问题,既是农村信用社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又是党和国家赋予农村信用社的重要社会职责。50多年来,农村信用社对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今已成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和联系农民最好的金融纽带,成为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持力量,因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必须把自身发展同做好支农工作、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居民非农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等新情况结合起来,依托政府组织,发挥自身优势,找准支农着力点,创造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点。
(一)转换农村信用社的营销理念,积极探索为“三农”服务的新方式。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发展较好的省份的共同点在于,在经营中能真正立足于“三农”,端正经营方向,对支农方式进行创新,积极拓展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空间。各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要求选择不同的服务方式,因地制宜地确定各地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投向、贷款方式、对农户的授信额度,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农村生产力发展和为广大群众根本利益服务的新方式。首先,应该准确把握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按照优先“三农”的原则有效配置信贷资产。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应优先用于满足农民种养业的有效资金需求,剩余资金主要用于支持农民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等多种经营活动,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确有富余的,可适度支持辖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产品有销路、效益有保障的中小企业。其次,要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变化的新特点,制定分类指导措施,创新支持方式。如对符合贷款条件的种养大户、品牌农业、产业化组织、个私经济组织,可以分别实行支农信贷卡、联保贷款、一次性贷款授信、评优授信等方式,确保信贷支农。第三,应根据经济变化的新需求,强化服务功能。如创新贷款品种、增加服务手段、转变服务方式、提供市场信息等。第四,加快改革步伐,突破机制障碍。通过加快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的改革,确保内部机制改革和扶持政策逐步到位;通过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内控机制、创新信贷管理机制等,提高农村信用社的服务效益、管理效益和经营效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二)立足于发挥自身优势,实现业务创新和内部管理的突破。
1、要继续重点发展传统业务。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人缘、地缘、点多面广的优势,实行全员营销。狠抓存款,壮大资金实力。盘活贷款存量,创新贷款业务。坚持走以“农”为本,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农业产业发展的“特色”路线。
2、要在拓展中间业务方面寻求突破。进一步增强和完善信用社服务功能,充分发挥信用社在农村和城区的网点优势,积极争取开办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委托业务和代收代付业务,有计划、有系统地开展宣传营销活动,向社会推介服务项目和业务品种。加快农村信用社电子化建设,形成完备的支付交易结算系统和金融信息系统,为中间业务发展创造技术和信息条件。
3、要在加强内控建设与执行方面有质的转变。要强化内部控制措施,使内控真正成为农信社内部管理的重要环节。
4、要培育有理性的控制权代表——农村信用社分散股东的代理者——机构投资者。机构投资者是一个专家化的群体,代表农村信用社的自然人投资者行使资本经营权或所有权,一是有能力参与公司治理,可以克服农村信用社众多单个自然人股东行权能力不足或无行权能力的问题;二是机构投资者集农村信用社众多小额投资者的资本,股权集中度较高,也具备参与农村信用社治理的条件。因此,可以认为,农村信用社领域机构投资者的出现,将是农村信用社内部治理的历史性转折。
(三)做大作强农村信用社必须依靠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一是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明确发展思路,加快县域和农村经济发展。应从区域优势、资源优势、比较优势着眼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绿色农业,支持农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拉长农村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壮大农村经济。从发展生态旅游业,支持小城镇建设入手。引导农村信用社资金与农业科技、市场信息相结合,为农村信用社资金投放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二是要积极支持农村信用社做好增资扩股和壮大资金实力工作。地方政府应加强协调和指导,出台相应措施,引导和鼓励农民、城镇居民、工商企业、民营资本等民间资本投资农村信用社,以不断扩大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为加大信贷“支农”力度提供资金保障。
三是要大力整治信用秩序,培育和建设良好的信用环境。要把信用环境纳入打造诚信政府这一系统工程,像抓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工程那样,积极推动创安工作,深入开展创建信用乡(镇)、信用村活动。把打击逃废债务、保护债权纳入创建农村信用工程,凡涉及到农村信用社债权的企业改制,相关农村信用社要参与企业改制全过程,防止企业在改制过程中悬空金融债权。要抓住源头治理,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协助农村信用社清收地方政府及村、组贷款和县直单位干部职工的逾期拖欠贷款,对蓄意不还的“钉子户”进行惩戒,以良好的信用环境为县域金融保驾护航。
第三篇:农行扎根深山服务三农先进事迹
农行扎根深山服务三农先进事迹今年来,我处在中共东溪镇委、镇政府和上级行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紧紧围绕“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城乡群众生活,树立农行良好形象”的总体要求开展工作,实现了各项业务全面健康有序发展。2011年10月,各项存款余额达15132万元,比年初增加1011万元,完成上级行下达任务的102%。全年投放贷款200余万元。发行具有存、贷、转帐多功能一体的惠农卡4600张。设立助农取款转帐机210台。实现帐面利润245万元。内外部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年无任何案件事故、发生,三个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
一、围绕宗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服务三农见成效。农业银行的宗旨就是服务“三农”,如何把服务三农的工作搞好,让农民真正得到扶持,东溪分理处始终把“三农”这个中心放在本职服务工作的首位,每位同志坚持从我做起,党员带头,身体力行,东溪分理处同志都互不甘示弱,个个比着干、抢着干、合力干,把心劲和力量都用在工作上,特别是分理处的正副主任能够以身作则,勇于把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往自己头上揽,充分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将惠农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第四篇:县域农行服务三农思路探析
县域农行服务三农思路探析(2008-09-11 12:51:50)
在今年年初的全国农行工作会议上,农总行按照国务院的有关要求,明确提出了“面向三农,服务县域,城乡联动,综合经营”的市场定位。作为县域农行,在实践这一市场定位中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如何服务“三农”,也就成了县域农行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本文拟结合县域实际,对这一课题作些粗浅的探讨。
一、树立“大三农”意识,在思路上坚持做到三个两手抓
符合大环境的思路才具有生命力。因此,县域农行服务“三农”的基本思路必须放在整个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之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农业、农村、农民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业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非农化的现象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县域农行服务“三农”,不能简单提信贷支持“三农”,而必须以“三农”为载体,通过提供全方位多渠道的金融服务,促进“三农”的发展,同时也推进自身的发展,共同构成社会的发展和繁荣。为此,县域农行必须坚持“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市场定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在发展的思路上坚持做到三个两手抓:
1、坚持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两手抓。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本是银行两大传统支柱业务,但由于前些年农行在县域的不良贷款占比过大,农行矫枉过正,资产业务逐步萎缩,与负债业务的发展形成强烈的反差。以某县农行为例,该行从2000年末至2006年末存款增长12.1亿,但贷款累计发放只有2.2亿,2006年末贷款余额只有存款余额的21.4%。一些乡镇分理处除有一定的质押贷款发放权之外,其它贷款权力全部上收,以致让社会感觉农行分理处的功能不全,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甚微。因此,县域农行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服务“三农”,必须坚持资产业务与负债业务两手抓。
2、坚持传统业务与中间业务两手抓。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银行业务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为此,各项中间业务应运而生,代收代付、代理结算、代客理财、保管箱等中间业务的需求日益扩大,要求日益提高。县域经济的发展同样对银行中间业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县域农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中间业务的供给上并没有很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因此,在服务“三农”中,必须将中间业务的开发和发展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坚持传统业务与中间业务两手抓。
3、坚持产品营销与客户营销两手抓。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推进,农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主动营销意识不断增强,但在县域农行,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产品营销有余,客户营销不足,其结果是银行同业的产品营销(如存款、优质资产项目)竞争异常激烈,既降低银行的效益,也降低了银行的形象和地位,只看到银行对客户的依赖,而看不到客户对银行的依赖。这与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营销大相径庭。因此,在服务“三农”中,我们必须转换观念,更新思路,要坚持产品营销与客户营销两手抓,要通过银行的优质服务,锁定客户,培养客户对银行的依赖感和忠诚度。
二、增强创新意识,在举措上实现三个新突破
县域农行要想更好地服务“三农”,发挥县域商业金融主渠道作用,必须内强实力,外树形象,加快发展,在发展的举措上实现三个突破。
1、创新理念,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寻求新突破。理念的创新是业务创新的基石,若没有理念的创新,则陈旧的思维观念将成为银行业务创新的绊脚石。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因循守旧的思维定式仍在不同程度上束缚思想观念的更新,从而影响了银行业务创新能力和广大员工创造力的发挥。所以要提高业务创新能力,增强农行的金融竞争力,服务好“三农”,就必须彻底转变观念,创新经营理念。一是淡化计划观念,强化人均意识,增强提速发展的紧迫感。计划作为经营管理的手段,人们轻车熟路,习以为常。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计划的主观性因素很多,客观性很难保证。过于强调计划,其结果是很容易出现“鞭打快牛”的现象,从而挫伤“快牛”群体的积极性。因此,在计划的指导上,要引导人们更多地向先进单位人均业绩看齐,而不是在计划的完成率上比高低。二是淡化基础观念,强化效益意识,增强实现提质增效的紧迫感。商业银行的一个基本理念就是以效益为目标,农业银行的业务经营必须围绕着效益干,业务经营的激励机制必须坚持效益面前人人平等。对于一些基础差的地方,要引导人们尊重事实,加快发展提质增效,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低起点的基础上比发展速度,比相对数。三是增强制度创新意识。农业银行作为一级法人,必须树立全国一盘棋的全局观念,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农业银行不仅点多面广战线长,而且在地区与地区之间,县域与城市之间有着较大的差异。一些全国统一的制度,往往很难兼顾各地的实际情况,县域农行在服务“三农”过程中,可能会更多地遇到这种情况。因此,农行必须增强制度创新意识。考虑到规章制度修订的时间性和现实工作中的时效性,我们建议对事前预知的一些合理不合规的有关事项,采取专门的报批、报备制度。在确认完全没有道德风险和符合“三性”原则的前提下,上级行要及时支持县域农行的工作。
2、创新机制,在建立科学管理办法上寻求新突破。机制是推动业务发展的助推器,也是发挥人的创造性、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在服务“三农”问题上,既不能走过去信贷支持农业的老路,又不能在新的信贷新规则面前缩手缩脚,无所作为。所以,县域农行要做好服务“三农”工作,必须在机制的创新、考核办法的制定上实现新的突破。一是创新考评机制。对经营单位可实行准事业部制运作,以利润为目标,实行创利和计划双层考核,即首先根据创利多少确定应得资费,然后再以上级行考核得分多少确定实得资费比例,两项相乘,得出单位实际报酬。工资费用实行按月预支,按季结帐,下不保底,上不封顶,彻底打破过去“以计划定业绩,以计划定报酬”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引导经营单位不唯计划唯发展,走内涵式效益型的发展之路。二是创新分配机制。现行的员工工资分配办法实质上是以岗位定报酬,比原先计划体制条件下的等级工资制有明显的进步,但岗位基础工资系数、绩效工资系数等作法仍明显带有计划经济的烙印,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效益目标的联系还有待于进一步密切。很多保险公司实行的基础工资+业绩点数提成的办法颇值得借鉴。三是创新用人机制。对岗位进行重新布局,由“把人分配到岗位”变为“把岗位分配到人”,实行全员竞争上岗,没有岗位或不能适应岗位的要自然淘汰,彻底杜绝因人设事、因人设岗的现象。
3、创新产品,在实现各项业务健康发展上寻求新突破。金融产品创新是金融创新的着力点,是实现各项业务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现行农行金融产品,在体现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上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主要问题是防范风险设计有余,方便客户考虑不足,结果带来很多产品业务流程繁杂,客户望而生畏。县域农行在服务“三农”中,更应该把金融产品的创新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一是在资产业务产品上,要突出“短、平、快”特点。就县域经济而言,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占据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对资产业务产品的要求是借款额度小、借款时间急、用信次数多,现行的信贷决策程序耗费时间长,容易使企业错失发展商机。县域农行要密切关注客户的需求,尽快推出符合客户要求的“速贷通”类信贷产品。要简化办贷程序,缩短决策链条,只要企业(个人)完成了原始积累,有足值的抵押物,就应大胆予以支持,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客户用信要求。对一些和农行长期合作、信誉好的优质客户,可有针对性地推出小额短期(最多不超过半年)无展期信用贷款产品,力争将部分信贷业务办成柜面业务。二是在负债业务产品上,要紧抓“大众化”特点,把业务运行中的“复杂”、“繁琐”锁定在管理中,呈现给大众的只是方便、简单和快捷的操作。要满足大众客户的传统习惯,比如去年以一张主卡和一张副卡替代“卡折合一”的银行卡产品,大多数客户特别是务工户很不习惯,也给他们存款、汇款带来了不便,建议恢复卡折合一产品。整合现有产品,推出“套餐式”服务,将个人消费信贷、个人投资、休闲消费、个人及家庭保险整合在一起,推向市场,发挥产品的整体作用。三是在中间业务产品上,要适应未来的发展方向,要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比如说网上银行业务,未来市场潜力大,前景广阔,县域农行必须精心维护网络运行环境,不断丰富网上银行功能,大力推广网银产品。要为客户提供网上信息服务,包括国家金融政策、利率、汇率宏观信息查询,主力业务信贷查询、客户对帐以及信息调查等交互式信息服务,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为客户提供清算业务和信用业务服务,为客户资金归集、划拔、委托投资、证券买卖、外汇、保险交易提供平台。发展电话银行,使客户足不出户就能完成各种交易,享受高科技带来的金融服务。
三、坚持求真务实,在效果上追求三大目标
县域农行服务“三农”,既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协调发展的要求,也是县域农行强身健体,加快发展的要求;既是农行应尽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也是农行自身利益效益之所在;可以说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县域农行服务“三农”建设,不能仅仅是满足政治形势的需要、不能只搞些花哨的形式预以应付,而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扎扎实实实地推进,在效果上必须追求三大目标。
1、提升形象。县域农行曾有过辉煌的过去,曾凭借其金融资源在各地拥有非常的地位和良好的形象。在从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转轨过程中,因商业银行追求自身效益的本质要求,县域农行的发展经历了巨大的改革阵痛,网点撤并、人员裁减、信贷紧缩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行在社会的地位和形象。因此,县域农行要在国家高度重视“三农”之际,挺身而出扛起服务“三农”的大旗,在服务中发展壮大,在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树立这样的形象,在政府部门心目中,农业银行是实力最强的银行;在客户的心目中,农业银行是服务最优的银行;在社会人士的心目中,农业银行是规模最大的银行;在人们的工作中,农业银行是最愿意选择合作的银行;在人们的生活中,农业银行是最离不开的银行。
2、提速发展。经济是金融的基础,金融是经济的命脉。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发展之时,也就是县域农行提速发展之机。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农”工作已形成了一系列深刻理念,可以归纳为“五个基本、一个首要”,即“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的基本要求;城乡统筹是基本战略;“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是工业化发展中期阶段的基本判断;多予、少取、放活是基本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基本目标;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这些理念对农村金融服务“三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也为县域农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3、提高效益。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户总数高达2.5亿,新农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任务。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据国家专业部门测算,大概需要15到20万亿。除国家财政投入外,社会各方面的多元化投入必不可少,其中最主要还是来自银行体系的信贷投入。这说明县域农行有着巨大的信贷资源需求市场。最为重要的是,国务院对农行的定位是“面向‘三农’,商业运作”,也就是说国家是鼓励农行有偿服务“三农”,而不是历史上不计成本的支持农业,这说明县域农行在服务“三农”中有着巨大的效益空间;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巨大财政投入,也为县域农行提高效益创造了现实条件。去年,中央财政“三农”的投入高达3397亿,今年的预算高达3917亿,这些财政资金在县域的运用,都可能成为县域农行的效益增长点。
第五篇:“农行杯”服务“三农”理论征文
在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不少地区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已基本退出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农业银行“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改革原则。中央确定农行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贫困地区农行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为此笔者作一些简单探讨。
一、贫困地区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贫困地区的经济金融现状:以屏边为例,屏边地处红河州南部,国土面积1906平方公里,居住着苗、汉、彝、壮、瑶等5个民族,总人口15万,是云南省唯一的苗族自治县。屏边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592个贫困县之一。到末全县完成生产总值66149万元,实现县级财政收入3068万元,粮食总产5964万公斤,农民人均吃粮366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332元。末全县各金融存款62,565万元,各项贷款25,091万元。全县仅有农行、信用社、邮政储蓄三家金融机构共14营业网点在办理金融业务。其中农行1个、信用社9个、邮政储蓄4个。类似屏边的情况在红河州有4-5个县。
贫困地区的经济基础设施落后,经济结构单
一、产业支撑弱小、发展后劲不足,地方财力困乏的状况比较突出,加之农户的分散性和农业产业的弱稚性使得金融机构对农村的融资一直敬而远之,各大商业银行县及县以下服务网点大幅度撤并导致直接服务农村的金融机构大大减少,在有些地区已经成了金融服务的真空地带。针对农业银行来说“面向三农,商业运作”的市场定位,既要面向“三农”的同时又要坚持商业运作,在服务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实现价值最大化,这对实施股份制改造后的农业银行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作为贫困地区的分支机构,要坚持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可谓“难上加难”!问题有三:一是怎样才是服务“三农”,是以地域为界,在广大农村设立大量的营业网点,向农户发放贷款?还是以产业为界,维持现状,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等?二是如果按此来运作,商业化运作的农业银行还是要承担大量的政策性业务,很难实现真正的“商业运作”?三是贫困地区的分支机构真正面向“三农”后,今后股票上市之后的市场价值怎么办?股东的投资回报有无保证?
二、贫困地区农行支持新农村建设应对的措施
(一)汲取历史的教训,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1、不能片面地理解面向“三农”就是局限于“三农”。诚然,面向“三农”,服务“三农”,是农行的主要任务和责任,充分依托“三农”发展中的金融有效载体,才能更清晰地找准全行是基层经营行的目标市场,才能不断增强搞好“三农”信贷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这绝不是说农行就局限“三农”,所有的经营业务都只能立足农村社区、农业活动,服务于农村居民、中小企业、农村合作经济等,因为从国家整个资金布局来说,财政要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金融领域来说,整个农村金融体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体系,其中有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贷款公司,还有民间金融。在整个体系中,农行只是其中一个,发挥的是骨干和支柱作用,不能也不可能包打天下,合理的位置就是以“三农”为主线,贯穿城乡一体化经营。
2、绝不能孤立地谈服务三农,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孤立地谈服务“三农”,而是应当把信贷服务“三农”放在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来考虑,放在农行改革发展和建设效益大行的大目标下来定位,以质量与效益为目标,商业运作,找准服务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这个着力点就是服务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服务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服务农民生产生活,农民增收。要提高农行核心竞争力,着力打造差异竞争优势,努力突出水能、矿产、旅游、文化、劳动力资源特色,培育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
3、面向“三农”,扶贫贷款绝不能只重社会效益,轻视经济效益。在面向“三农”的信贷服务中,农行的扶贫贷款占了相当比例。因为它是农行支农的拳头产品,农行实行商业化动作,不仅不能放弃扶贫贷款,反而还应加强。以前对扶贫贷款的定位是“政策性导向商业化运作”,但实际上操作起来有一定难度。相当时期,一些政府和贫困户的“豁免”思维已成定势,政策性导向的制约性反而很强,而商业运作则往往被弱化、淡化,甚至被湮没。在一些行,只顾政策性导向,不讲商业化运作,以为只要是带有政策性的贷款项目就该放,就安全,即使贷款损失是政策因素造成的,国家会收拾摊子,与已无关,结果埋下许多隐患。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应强调商业运作,始终坚持以利润为核心,以准入条件为关口,实现扶贫信贷资金的安全、流动、效益。
(二)、商业运作,应当争取足够宽松的政策
服务三农,商业运作,不光是微观层面的问题,实际上是国家在整个
农村金融政策上怎么对待的问题。为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运作,农行应当争取国家足够宽松的政策,以保证较高的利润回报。
1、争取政策性贷款的优惠。农行发放扶贫政策性贷款,必须要有明确的政府补贴,因为这块和完全商业性运作不一样,这样才能够符合上市之后对股东回报最大化的要求。
实际上各个国家对于农业性。政策性金融的对象载体是可
以区分的。如法国农业信贷银行,虽说完全是一个独立的商业机构,但它可以竞标形式争取政策性贷款的优惠。政策性业务的内容也不是单一的,有各种各样的税收优惠,利率补贴,低息和无息的担保等等。因此,农行在转型过程中间,应当讲求实际,能够争取的政策一定要争取。
特别是在金融资源匮乏的贫困地区农业银行如何在面向“三农”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目标,这是备受社会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贫困地区低于市场平均收益率的业务。确实需要给予财政、货币和法规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如,实行财政专项补贴,即运用杠杆,建立对农业信贷投入的补偿机制,在银行商业化与地方经济发展政策之间谋求平衡;实行税收优惠待遇,即用税率杠杆鼓励农行增加对县域的信贷投入,等等。
2、争取利率政策。农村金融业务的管理成本和经营风险高于城市业务,要把农村金融做好,适度高的利润是个必要条件。三农贷款,额度相对较小,风险较大,用商业化运作的话,一定要有较高利润才行,否则的话做不下去。按照外国的经验,成功的小额贷款利率,在全世界都普遍比当地的商业银行期望值还高,只有这样,小额贷款才能稳定发展起来。
3、争取新增存款的使用政策。国家应该规定在贫困地区农行的农村县级支行,每年新增存款,在扣除准备金和备付金后,要新增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当地,以提高农行商业化运作的实力。
4、争取税收补贴政策。对农行在指定地区的网点要按照网点的数量给予定量补贴。同时,中央政府要协调地方政府,对农行在指定地区的机构,营业税应该减免。
5、争取对非专业机构的批发信贷政策。农行服务“三农”,最突出的任务是促使金融资金能够从城市回流到农村,鉴于大农业的空间太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复杂,所以在未来农村的商业化运作当中,农行不一定全部直接与农户打交道,对农村发放贷款可否交给非专业性机构,农行在这方面可以为他们提供资金的支持,也就是说政策允许农行做这种批发业务。
6、争取入股当地的村镇银行的政策。这在过去的贷款通则是不允许的,但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有利于服务三农来说,可否考虑农业银行入股当地的村镇银行,解决在农村当地网点吸收更多存款的问题,使农行更加地贴近“三农”。
三、贫困地区农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经营策略及制度安排
(一)内部考核实施差异化管理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差别很大,各地农行的经营情况也有差别,又由于农村金融的特殊性,因此“区别对待”必然成为最终完成“面向‘三农’”大业的指导方针。对经济强县及贫困县应采取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在质量指标、利润、成本指标、绩效考核等方面的考核内部差异化的管理,在农行内部要构成双层的经营体系,这是农行能不能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二)建立高素质的农村金融服务队伍
农行长期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对“三农”有很深的感性认识,对县域经济的金融需求也有深刻了解,因此完全可以继续发挥专业支农经验,结合组织结构调整和人力资源,积极培养年轻员工,打造新时期支农的高素质队伍,在农村广泛建立客户经理、产品经理、风险经理,建立长效支农机制,完善支农服务体系,在县域市场占据领先地位,形成富有支农特色的市场定位和业务优势,为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三)根据三农的特点和商业运作的要求,重新设计农村业务的制度,流程和授权管理,大大提高效率和质量
(四)全面加强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
县域经济起点较低,整体信用环境不够理想,加上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涉农贷款业务潜在风险不容忽视。因此,在服务“三农”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放权与风险防范的关系,既不能简单地放权,也不能一味侧重风险防范而全部上收权限,而应根据当地市场有效金融需求状况、金融生态环境以及分支机构的资产质量和管理水平确定涉农业务的开办范围,实施有差别的授权管理,审慎向县支行转授权。分行要准确把握县域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导向和市场走势,制定统一的客户和业务准入标准,县支行必须严格按统一标准遴选客户和开展业务。同时要建立风险定价和风险预警制度,确保县域业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提高效益。在责任追究方面,要建设快速有效的风险问责和免责机制,科学核定客户经理总体管户最低损失率,损失率以内的能力风险损失可以予以免责,道德风险引发的损失和超过最低损失率的损失要执行“包放、包管、包收、包赔”的责任,确保每一笔业务都能落实到具体人。同时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对确因自然灾害和无道德因素造成的贷款损失由过去的集中补偿改为及时补偿。
总之农村金融问题可以说是当前中国金融领域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中国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社会增长模式将会彻底变化,但这个彻底变化依赖于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离开农村金融与信贷是不可能实现的。对于贫困地区的农行确实需要财政、货币和法规方面的政策支持。同时农业银行在经营管理方面进行有效的体制创新和业务创新,农业银行同样可以在服务“三农”中创造有吸引力的经营业绩和股东回报,维护上市公司的整体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