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区弱势群体救助及烈士褒扬工作情况通报(5篇)

时间:2019-05-15 16:0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全区弱势群体救助及烈士褒扬工作情况通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全区弱势群体救助及烈士褒扬工作情况通报》。

第一篇:关于全区弱势群体救助及烈士褒扬工作情况通报

尊敬的各位常委、同志们: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全体民政干部职工和全区弱势群体,对区政协领导莅临视察指导民政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根据会议安排,我简要通报一下全区困难群众救助、五保供养及烈士褒扬工作开展情况。

近几年来,全区民政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关注、支持和监督下,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发,认真履行“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的核心职责,本着“上为党和政府分忧,下为黎民百姓解愁”的工作宗旨,从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认真落实社会救助法规政策,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五保供养和慈善救助为辅助,以临时救济救助和社会帮扶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千方百计加大投入,积极做好烈士褒扬工作,不仅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而且营造了和谐的社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带着感情抓服务,努力做好弱势群体的救助工作

(一)弱势群体的基本状况。目前我区弱势群体2.8万人左右,约占全区总人口的7.6%。主要包括:一是城乡低保人员1.5万多人,其中城市低保5442人,农村低保10006人;二是农村五保2730人,其中集中供养1966人,分散供养764人;三是其他困难群众,主要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意外灾害及自然灾害所导致的困难群众,每年约10000人。上述群体主要是鳏、寡、孤、独、病、残人员,以及企事业单位下岗失业人员中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且缺少劳动技能、适应新岗位能力弱的低收入者,他们中绝大多数无稳定的经济来源,经济上的低收入又会造成弱势群体生活上的脆弱性,一旦遭遇疾病或其它灾害或子女上大学,就缺乏足够的承受能力,以致造成生活贫困,甚至少数贫困户连吃饭、穿衣、住房、看病都成问题,社会救助任重而道远。

(二)弱势群体救助工作开展情况。

1、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传统的社会救助工作,走的一直是过节了“串串门、拜拜年、发发钱”,既缺乏有效的救助体系和救助机制,也缺乏长效的救助手段和根本措施,更无充足可靠的资金来源。近年来,我区从建立高效、规范的救助制度入手,先后制发了《关于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建立社会救助协调机制的意见》、《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实施办法》、《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及实施细则》、《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等社会救助文件,使各项救助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2、敬老院建设成效明显,五保供养标准有了大幅度提高。乡镇合并前后,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敬老院已经到了难以维持的局面,八十年代初建的房子破烂不堪,有的成了危房,有的连吃饭、买菜的钱都没有,靠赊账度日,敬老院长到了无人干的地步;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前两年,不允许村队向农户齐钱齐粮,五保老人失去了经济来源,其生活更加艰难。在这种境况下,我们强烈呼吁,多方争取政策,从XX年起步,开始了长达八年之久的敬老院改造工程,做到年年有项目,月月有变化,时至今日,敬老院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一是五保供养政策得到落实。由原来的村级集体供养改为省、市、区、镇(街道)四级财政联保的供养制度,集中供养标准由原来的600元左右提高到去年的XX元,分散供养标准由原来的300元左右提高到1200元,全区五保老人的生活有了显著改善。去年仅市、区两级就下拨五保供养资金241万元。二是敬老院面貌大幅度改观。在连年改造的基础上,以全省开展的三年“星光计划”工程为契机,累计投入2800多万元用于敬老院建设,农村敬老院面貌焕然一新,全区五保集中供养规模达到80%以上。其中,阴平、底阁建成了3座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150余间的高标准老年公寓,阴平今年再投入100余万元再建两座公寓楼;吴林新建房屋40余间,并对原敬老院进行了维修改造;榴园在改造的同时,去冬今春再投入80余万元建设两层老年公寓楼;峨山投资150多万元,将原峨山中学改建成可容纳400多名老人的敬老院,被称为“鲁南第一院”;配合仙坛苑广场的北扩,坛山计划投入300余万元今年实施整体搬迁;古邵投资870万元的敬老院已投入使用,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一流的农村敬老院。除古邵院,其余几处敬老院各投资三四十万元安装了暖气,所有敬老院都完善了内部配套,配备了老年健身器材,使其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为,五保老人安度晚年的幸福乐园。不少老人逢人就夸共产党好、人民政府好。去年我区申报的5处一级敬老院全部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并受到省政府的表彰,一次性奖励区政府20万元。

3、城乡低保工作实现重大突破。一是享受城乡低保的人数、补助标准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从去年7月1日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线提高到178元/人月,人均补差实际数额由原来的53元/人月提高到111元/人月,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低保户1867户、5442人,发放城低保金648.7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线提高到900元/人年,人数达到10006人,人均补差由原来的30元/人月提高到50元/人月,发放农低保金540.3万元。去年全区享受城乡低保人数达到15448人,领取低保金1189万元,人均769元。

二是完善了动态管理机制。制发了城乡低保复核通知,完善审批程序,对低保户进行逐户核实,调整取消了1608人的农低保待遇,新增2389人;调整取消298户、700余人的城低保待遇,新增1358人,基本实现了分类施保和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三是及时为1862名城市低保对象办理了城市医疗保险参保手续,减免参保金25万元;为1329名优抚对象办理了医疗参保、参合手续,为其投入参保资金60余万元。

4、慈善救助水平不断提高。从XX年年我区慈善总会成立至2010年8月,全区镇(街道)级慈善组织全部建立,进一步完善了慈善救助网络。去年区镇两级慈善组织共募集善款500余万元,其中“慈心一日捐”收到善款150多万元,抗震救灾350.1万元。去年全区慈善救助各类困难群众2023人,共发放救助款143.3万元,其中区慈善总会拿出118.5万元,救助1946人。先后组织开展了“朝阳助学”活动,救助贫困大学生208名,发放助学金41.6万元,救助中小学生100名,发放助学金2万元;开展“情暖万家”活动,救助1150户,发放救助金56万元;大病救助307人,救助资金20.4万元;联合省、市慈善总会开展“爱心复明”工程,资助第三批白内障患者 11 名2.2万元;开展视敏儿童弱视救助21名;发放慈善超市救助卡214张,救助临时困难家庭214户1.1万元;为12名城乡低保家庭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患者免除各类医疗费用20余万元。

5、救灾救济工作扎实有效,一次性生活补贴及时发放到位。去年共筹集下拨救灾资金76万元,面粉60吨,棉衣被3000件,临时救济困难群众9000余人。根据中央精神和省市安排部署,春节前仅用3天时间,为全区20220名城乡低保对象、五保对象、优抚对象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246万元,确保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落实到位。

二、带着感恩之心抓管护,扎实推进烈士褒扬工作

烈士陵园是一种特有的资源,抓好烈士墓的管理,是牢记历史、顺应民意、尊重传统、告慰先烈在天之灵的政治工程。我区是一个革命老区,有著名的鲁南战役、沙路口战斗、巨桥惨案和鲁南阻击战等,当年牺牲的官兵,由当地群众就地掩埋于荒山野岭。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大量散葬的烈士墓无专人管理,年久失修,杂草丛生,少数坟头已难于辨认,两处小型陵园也破旧不堪,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年来,我们怀着对先烈的感恩之心,把维修改造烈士纪念建筑物、强化散葬烈士墓管理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将其作为和谐文明社会建设的民心工程来抓,多渠道筹资,加强对散葬烈士墓的维修、保护、迁移及重修工程,全区散葬烈士墓集中管理率达90%,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工作。通过调查共有散葬烈士墓697座,遍布所有镇(街道),相对集中的烈士墓7处,约621座,由其烈士遗属散葬保管的有名烈士76座,有镇级烈士陵园2处。二是积极争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针对制约我区烈士褒扬工作发展的问题,积极向各级领导汇报,提出合理化建议,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区领导多次现场办公,并对散葬烈士墓的维护管理提出明确要求。三是立足长远,积极探索烈士陵园管理、保护、发展的新模式,走园林化管理的路子。努力将其建成以褒扬烈士为主,集宣传、教育、悼念、游览于一体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基地。四是多方筹资,不断加大基础改造工程。XX年年以来,我们通过向上级主管部门争取一点、区级财政资助一点、民政自筹一点、镇(街道)财政投入一点、社会各界资助一点“五个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200余万元,基本完成了全区散葬烈士墓的修缮维护和集中迁移工作,并对2处镇级烈士陵园进行了修复改造。其中,先后投资30余万元对阴平烈士陵园进行了维修;投资20余万元,完成了237座烈士墓整修、立碑、绿化及保护工作,完成了两处27座烈士墓迁移工作;多方投资150余万元,对榴园镇内的塔山烈士陵园近200座烈士墓进行了全面重建,新筑上山路1200米,在山顶新筑停车场一处,动员当地村和有关企业新铺东西两条进山水泥路5000多米,重新圈拉仿古式围墙,新立了革命英雄纪念碑,摆放了奇石、石狮子等景物,并对园内的道路、环境进行了绿化、美化和高标准硬化。经过整修,烈士陵园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又一新的景观。

三、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从事民政工作,有三点深刻的体会:一是通过开展救助活动,对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有了更深的了解,个人的感情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党性得到了不断的升华,良心得到了进一步的净化,与群众的心贴得更近了。二是面对如

第二篇:我县救助城乡弱势群体工作情况汇报

**县救助城乡弱势群体工作情况汇报

新的县委、县政府班子组成以来,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救助城乡弱势群体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考虑,坚持扶贫与扶志、“治穷”与“治愚”、“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统筹城乡,兼顾各方,凝心聚力,取得

了较好效果。

一、坚持为民理念,加大领导力度

我们把救助城乡弱势群体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重视程度,加大领导力度。

1、摆上位置,纳入日程。县委、县政府将救助城乡弱势群体工作作为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将其与发展经济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2005年初召开的县委工作会议,又把这项工作确定为需重点抓好的全县“三件大事”之一,切实突出出来。

2、组建机构,配强力量。为进一步强化力量,我们成立了**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明确由县委常务副书记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主抓。率先在全省单独成立了统管城乡的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为县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办公室主任,选配了业务精、能力强的干部,进一步理顺了工作体制,实现了城乡统筹、协调运作。

3、出台意见,明确方向。为使扶贫攻坚工作更为科学有序开展,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城乡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在认真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总体工作思路和目标,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对策,强化了工作措施和方法,指明了工作方向。尤其是确定了950户为开发型扶贫的重点,投入资金滚动扶持,确保三年内全部脱贫。

4、加大投入,提供保障。做好救助城乡弱势群体工作必须加大投入,提供资金保障。作为靠转移支付发工资、每年县级财政收入仅有**多万元的一个穷县、弱县,我们既保证了上级下拨款物及时全部下摆,不挤不占,对该匹配的资金坚决匹配到位,又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每年再拿出**多万元资金救助城乡弱势群体。三年来城镇低保每年增加**人,达到***人,每人月补差标准达到*元。2004年以来,全县共免征农业税***万元,发放“两补”资金**万元。完成了**户企业**名职工的“并轨”工作,共发放资金**亿元。

二、抓住第一要务,打牢工作基础

把握发展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也为救助弱势群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1、加快项目建设,开发就业岗位。深化国企改革,三年来共有27户国有企业实现了新企新制,转制搞活,新增就业岗位近万个。加大招商力度,建设劳动密集型企业,先后有利凯米业、兴凯纺纱、食品公司等30多家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吸纳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加快城市开发,每年直接安置城乡2000多个劳动力就业,平均每人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

2、做强劳务产业,拓宽增收渠道。我县把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扶贫和富民产业来抓,尤其是把弱势群体作为输出重点,积极帮助农村贫困群众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寻找外输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就业本领,并对参加培训人员给予适当补贴。同时,落实小额贷款、土地流转、证照办理、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使输出顺利成行。2005年,全县内转外输农村富余劳动力4.87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6亿元,拉动农民人均增收860元,其中400多个贫困家庭通过劳务输出实现了脱贫目标。

3、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全民创业。几年来,我县民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拉动了居民增收,有力地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通过创造便利条件,落实优惠政策,一些贫困家庭特别是大部分国企下岗职工实现了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三、发展社会事业,分享发展成果

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可以使广大群众享受发展成果,更为重要的是使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解决贫穷根源问题。教育发展水平低,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差,是致贫的最根本原因。治贫先治愚,我们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扶贫帮弱的一项治本性、长远性的战略措施来抓。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解决教育不公问题。针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师资水平低、教育质量差等实际问题,我们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要重点解决城乡教育不公问题。以农村为主,三年来,改造教育危房16000平方米,改善了办学条件。鼓励城镇教师到乡村锻炼,将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给城镇强校管理,明确提出教师定职晋级必须有一年以上农村从教经历。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三年多来,全县教育总投入达5231万元,仅城镇就纯增教育用房4万平方米以上,扩大了办学规模,吸纳了更多学生就学。其中县一中新建5500平方

第三篇:国务院令(2011)第601号 烈士褒扬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务院令(2011)第601号

《烈士褒扬条例》已经2011年7月20日国务院第16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

总 理

温家宝

二○一一年七月二十六日

烈士褒扬条例

第一章 总

第一条

为了弘扬烈士精神,抚恤优待烈士遗属,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公民在保卫祖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牺牲被评定为烈士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予以褒扬。烈士的遗属,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抚恤优待。

第三条

国家对烈士遗属给予的抚恤优待应当随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提高,保障烈士遗属的生活不低于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

全社会应当支持烈士褒扬工作,优待帮扶烈士遗属。

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烈士褒扬和烈士遗属抚恤优待提供捐助。

第四条

烈士褒扬和烈士遗属抚恤优待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烈士褒扬和烈士遗属抚恤优待经费应当专款专用,接受财政部门、审计机关的监督。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和管理,为纪念烈士提供良好的场所。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宣传烈士事迹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培养公民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纪念烈士,学习、宣传烈士事迹。

第六条

国务院民政部门负责全国的烈士褒扬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烈士褒扬工作。

第七条

对在烈士褒扬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奖励。

第二章

烈士的评定

第八条

公民牺牲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评定为烈士:

(一)在依法查处违法犯罪行为、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执行反恐怖任务和处置突发事件中牺牲的;

(二)抢险救灾或者其他为了抢救、保护国家财产、集体财产、公民生命财产牺牲的;

(三)在执行外交任务或者国家派遣的对外援助、维持国际和平任务中牺牲的;

(四)在执行武器装备科研试验任务中牺牲的;

(五)其他牺牲情节特别突出,堪为楷模的。

现役军人牺牲,预备役人员、民兵、民工以及其他人员因参战、参加军事演习和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牺牲应当评定烈士的,依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的有关规定评定。

第九条

申报烈士的,由死者生前所在工作单位、死者遗属或者事件发生地的组织、公民向死者生前工作单位所在地、死者遗属户口所在地或者事件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供有关死者牺牲情节的材料,由收到材料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调查核实后提出评定烈士的报告,报本级人民政府审核。

属于本条例第八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提出评定烈士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查评定。评定为烈士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送国务院民政部门备案。

属于本条例第八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情形的,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评定烈士的报告,送国务院民政部门审查评定。

属于本条例第八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情形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提出评定烈士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查后送国务院民政部门审查评定。

第十条

烈士证书由烈士遗属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向烈士遗属颁发。

第三章

烈士褒扬金和烈士遗属的抚恤优待

第十一条

国家建立烈士褒扬金制度。烈士褒扬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0倍。战时,参战牺牲的烈士褒扬金标准可以适当提高。

烈士褒扬金由颁发烈士证书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烈士的父母或者抚养人、配偶、子女;没有父母或者抚养人、配偶、子女的,发给烈士未满18周岁的兄弟姐妹和已满18周岁但无生活来源且由烈士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

第十二条

烈士遗属除享受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的烈士褒扬金外,属于《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以及相关规定适用范围的,还享受因公牺牲一次性抚恤金;属于《工伤保险条例》以及相关规定适用范围的,还享受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以及相当于烈士本人40个月工资的烈士遗属特别补助金。

不属于前款规定范围的烈士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一次性抚恤金,标准为烈士牺牲时上一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加40个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排职少尉军官工资。

第十三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烈士遗属,享受定期抚恤金:

(一)烈士的父母或者抚养人、配偶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或者收入水平低于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的;

(二)烈士的子女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残疾或者正在上学而无生活来源的;

(三)由烈士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因正在上学而无生活来源的。

符合前款规定条件享受定期抚恤金的烈士遗属,由其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定期抚恤金领取证,凭证领取定期抚恤金。

第十四条

烈士生前的配偶再婚后继续赡养烈士父母,继续抚养烈士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由烈士生前供养的兄弟姐妹的,由其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参照烈士遗属定期抚恤金的标准给予补助。

第十五条

定期抚恤金标准参照全国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水平确定。定期抚恤金的标准及其调整办法,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规定。

烈士遗属享受定期抚恤金后仍达不到当地居民的平均生活水平的,由县级人民政府予以补助。

第十六条

享受定期抚恤金的烈士遗属户口迁移的,应当同时办理定期抚恤金转移手续。户口迁出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放当年的定期抚恤金;户口迁入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凭定期抚恤金转移证明,从第二年1月起发放定期抚恤金。

第十七条

烈士遗属不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享受定期抚恤金条件的,应当注销其定期抚恤金领取证,停发定期抚恤金。

享受定期抚恤金的烈士遗属死亡的,增发6个月其原享受的定期抚恤金作为丧葬补助费,同时注销其定期抚恤金领取证,停发定期抚恤金。

第十八条

烈士遗属享受相应的医疗优惠待遇,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第十九条

烈士的子女、兄弟姐妹本人自愿,且符合征兵条件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批准其服现役。烈士的子女符合公务员考录条件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为公务员。

烈士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优待;在公办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的,免交保教费。烈士子女报考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研究生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报考高等学校本、专科的,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降低分数要求投档;在公办学校就读的,免交学费、杂费,并享受国家规定的各项助学政策。

烈士遗属符合就业条件的,由当地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优先提供就业服务。烈士遗属已经就业,用人单位经济性裁员时,应当优先留用。烈士遗属从事个体经营的,工商、税务等部门应当优先办理证照,烈士遗属在经营期间享受国家和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条

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烈士遗属承租廉租住房、购买经济适用住房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给予优先、优惠照顾。家住农村的烈士遗属住房有困难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帮助解决。

第二十一条

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孤老烈士遗属本人自愿的,可以在光荣院、敬老院集中供养。

各类社会福利机构应当优先接收烈士遗属。

第二十二条

烈士遗属因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或者被司法机关通缉期间,中止其享受的抚恤和优待;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取消其烈士遗属抚恤和优待资格。

第四章

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和管理

第二十三条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修建的烈士陵园、纪念堂馆、纪念碑亭、纪念塔祠、纪念塑像、烈士骨灰堂、烈士墓等烈士纪念设施,受法律保护。

第二十四条

国家对烈士纪念设施实行分级保护。分级的具体标准由国务院民政部门规定。

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由国务院民政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公布。地方各级烈士纪念设施,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确定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并划定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

第二十五条

烈士纪念设施应当免费向社会开放。

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应当健全管理工作规范,维护纪念烈士活动的秩序,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收集、整理烈士史料,编纂烈士英名录。

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应当搜集、整理、保管、陈列烈士遗物和事迹史料。属于文物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保护。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做好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和管理工作。未经批准,不得新建、改建、扩建或者迁移烈士纪念设施。

第二十八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和设施。禁止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工程建设。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为烈士以外的其他人修建纪念设施或者安放骨灰、埋葬遗体。

第二十九条 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不得从事与纪念烈士无关的活动。禁止以任何方式破坏、污损烈士纪念设施。

第三十条 烈士在烈士陵园安葬。未在烈士陵园安葬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征得烈士遗属同意,可以迁移到烈士陵园安葬,或者予以集中安葬。

第三十一条 烈士陵园所在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对前来烈士陵园祭扫的烈士遗属,应当做好接待服务工作;对自行前来祭扫经济上确有困难的,给予适当补助。

烈士遗属户口所在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组织烈士遗属前往烈士陵园祭扫的,应当妥善安排,确保安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二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在烈士褒扬和抚恤优待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本条例规定评定烈士或者审批抚恤优待的;

(二)未按照规定的标准、数额、对象审批或者发放烈士褒扬金或者抚恤金的;

(三)利用职务便利谋取私利的。

第三十三条 行政机关公务员、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工作人员贪污、挪用烈士褒扬经费的,由上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责令退回、追回,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未经批准迁移烈士纪念设施,非法侵占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的土地、设施,破坏、污损烈士纪念设施,或者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为烈士以外的其他人修建纪念设施、安放骨灰、埋葬遗体的,由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恢复原状、原貌;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负有烈士遗属优待义务的单位不履行优待义务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有或者国有控股企业、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六条 冒领烈士褒扬金、抚恤金,出具假证明或者伪造证件、印章骗取烈士褒扬金或者抚恤金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退回非法所得;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所称战时,是指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部队受领作战任务或者遭敌突然袭击时。

第三十八条 军队评定的烈士,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送国务院民政部门备案。

第三十九条 烈士证书、烈士通知书由国务院民政部门印制。

第四十条 位于境外的中国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由国务院民政部门会同外交部等有关部门办理。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1980年6月4日国务院发布的《革命烈士褒扬条例》同时废止。

第四篇:我县救助城乡弱势群体工作情况汇报

**县救助城乡弱势群体工作情况汇报

新的县委、县政府班子组成以来,始终坚持执政为民,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救助城乡弱势群体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放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考虑,坚持扶贫与扶志、“治穷”与“治愚”、“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统筹城乡,兼顾各方,凝心聚力,取得了较好效果。

一、坚持为民理念,加大领导力度

我们把救助城乡弱势群体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切实提高重视程度,加大领导力度。

1、摆上位置,纳入日程。县委、县政府将救助城乡弱势群体工作作为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将其与发展经济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干部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2005年初召开的县委工作会议,又把这项工作确定为需重点抓好的全县“三件大事”之一,切实突出出来。

2、组建机构,配强力量。为进一步强化力量,我们成立了**县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明确由县委常务副书记和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主抓。率先在全省单独成立了统管城乡的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为县政府直属正科级事业单位,由县委常委、宣传部长任办公室主任,选配了业务精、能力强的干部,进一步理顺了工作体制,实现了城乡统筹、协调运作。

3、出台意见,明确方向。为使扶贫攻坚工作更为科学有序开展,我们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城乡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在认真分析现状的基础上,确定了总体工作思路和目标,明确了工作任务和对策,强化了工作措施和方法,指明了工作方向。尤其是确定了950户为开发型扶贫的重点,投入资金滚动扶持,确保三年内全部脱贫。

4、加大投入,提供保障。做好救助城乡弱势群体工作必须加大投入,提供资金保障。作为靠转移支付发工资、每年县级财政收入仅有**多万元的一个穷县、弱县,我们既保证了上级下拨款物及时全部下摆,不挤不占,对该匹配的资金坚决匹配到位,又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每年再拿出**多万元资金救助城乡弱势群体。三年来城镇低保每年增加**人,达到***人,每人月补差标准达到*元。2004年以来,全县共免征农业税***万元,发放“两补”资金**万元。完成了**户企业**名职工的“并轨”工作,共发放资金**亿元。

二、抓住第一要务,打牢工作基础

把握发展主题,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仅壮大了县域经济实力,也为救助弱势群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1、加快项目建设,开发就业岗位。深化国企改革,三年来共有27户国有企业实现了新企新制,转制搞活,新增就业岗位近万个。加大招商力度,建设劳动密集型企业,先后有利凯米业、兴凯纺纱、食品公司等30多家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吸纳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加快城市开发,每年直接安置城乡2000多个劳动力就业,平均每人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

2、做强劳务产业,拓宽增收渠道。我县把劳务经济作为一项扶贫和富民产业来抓,尤其是把弱势群体作为输出重点,积极帮助农村贫困群众和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寻找外输途径,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增强就业本领,并对参加培训人员给予适当补贴。同时,落实小额贷款、土地流转、证照办理、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使输出顺利成行。2005年,全县内转外输农村富余劳动力4.87万人,实现劳务总收入1.6亿元,拉动农民人均增收860元,其中400多个贫困家庭通过劳务输出实现了脱贫目标。

3、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全民创业。几年来,我县民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拉动了居民增收,有力地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通过创造便利条件,落实优惠政策,一些贫困家庭特别是大部分国企下岗职工实现了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三、发展社会事业,分享发展成果

发展与人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事业,可以使广大群众享受发展成果,更为重要的是使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解决贫穷根源问题。教育发展水平低,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思想认识水平差,是致贫的最根本原因。治贫先治愚,我们把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扶贫帮弱的一项治本性、长远性的战略措施来抓。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解决教育不公问题。针对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薄弱、师资水平低、教育质量差等实际问题,我们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角度出发,提出要重点解决城乡教育不公问题。以农村为主,三年来,改造教育危房16000平方米,改善了办学条件。鼓励城镇教师到乡村锻炼,将农村薄弱学校委托给城镇强校管理,明确提出教师定职晋级必须有一年以上农村从教经历。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三年多来,全县教育总投入

达5231万元,仅城镇就纯增教育用房4万平方米以上,扩大了办学规模,吸纳了更多学生就学。其中县一中新建5500平方米教学楼和3000平方米学生公寓,降低门槛,增设农村班,使在校生数量和招生能力均比2002年翻了一番,相当于再造了一个一中。三是建立健全救助机制,保障学生不因贫困失学。制定了《**县贫困学生助学基金征集与使用办法》,共筹集助学基金60万元,重点帮助高中和大学阶段的贫困学生。妇联开展“春蕾”计划,2004年以来共救助贫困女童238名。在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上,给予政策倾斜,允许其在城乡自主择校,并对家庭困难的实行学杂费减免政策。三年来,全县各方面共筹集资金300多万元,资助贫困学生7000多人,实现了没有一名学生因贫困而失学的目标。

2、提高医疗卫生工作水平,扭转因病致贫状况。伤病是造成城乡弱势群体贫困的一个重要原因,我们在发展卫生事业,提高医疗水平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一是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将乡镇卫生院“三权”上收,加强了村级卫生医疗机构建设。加大了行风整治力度,有效解决了医生看病收红包的问题。全面推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制度,2005年招标采购药品1082.8万元,让利患者291万元。二是设立扶贫门诊和病房。我们先后在县医院和中医院设立了扶贫门诊和扶贫病房,使贫困家庭能够用上低价药,2005年让利近百万元。投资370万元建起了传染病门诊和疾病防治中心,提高了疾病防治能力。三是开展“贫困患者健康行”活动。卫生部门组织医护人员到村屯、社区和企业开展巡回医疗献爱心活动,对无能力医治且有救治希望的贫困患者,进行免费或低收费救助治疗,2005年先后8次深入贫困村和老区村,为2000多人进行义诊,免费发放药品2万多元。

3、加强城乡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一是改造城乡道路,解决“行路难”问题。以群众常走的巷道为重点,三年来共铺装白色路面19条8288延长米、红砖巷道43条2治理发愣功0平方米,使城镇道路高级、次高级铺装率由2002年的不足50%提高到现在的70%以上。二是推进综合楼开发,解决“住房难”问题。2003年,我们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将22项基本建设税费的征收标准平均调减了58.6%,促进了综合楼开发。连续三年城镇综合楼建筑面积都在10万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开发降低了房价。三是加大改造力度,解决“吃水难”问题。在2004年投资170万元打补水井10眼的基础上,2005年又投资162万元对城镇老化的给水管线进行改造。

四、凝聚各方力量,壮大扶贫主体

我们本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充分调动方方面面力量投身于扶贫攻坚工作。

1、明确任务,发挥干部的主力军作用。我们为副科级以上干部确定每人包扶1名城镇特困职工、1户农村贫困户和1名贫困学生。包扶干部积极为城镇贫困职工联系用工企业,解决小额贷款,或直接垫付资金帮助其创业;帮助农村贫困户研究致富项目,联系解决春耕生产所需资金、物资,寻找外出务工门路;主动为贫困学生解决学杂费、书本费或生活费。仅2005年,全县各级干部就为城乡贫困群众确定致富项目1445个,协调落实贷款2392万元,为农村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物资折合人民币109.6万元。

2、发挥优势,着力推进部门帮扶工作。对城乡开发型贫困户主要采取部门包扶的办法,包扶部门结合各自优势开展工作。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牵头拿总,组织帮扶,还积极对上争取资金,仅2005年就争取资金300多万元。三年来,计生局开展“幸福工程”活动,共投放资金90余万元,扶持贫困母亲425名;工会组织扎实推进“一帮一”扶贫解困工程,共落实扶贫项目400多个,有650名帮扶对象脱贫;残联集中组织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7次,受益患者300多人,减免手术费3万多元。

3、全面动员,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通过广播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扶贫帮困活动。授予外来客商“荣誉公民”称号,推选民营企业家为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调动了他们参与扶贫帮困工作的积极性。2004年以来,全县民营企业家参与的“光彩事业”活动,使3500名下岗职工实现了再就业。

五、创新方式方法,提高救助质量

要在新形势下做好救助弱势群体工作,必须适时创新,改革工作的方式方法。

1、集中力量,组织开展解决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会战。2004年,我们筹资300多万元,开展了“解决农村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会战”,共对606户极贫户的房屋进行了维修和翻建。今年,我们将集中开展解决城镇极贫户无房特危房问题会战。

2、多方筹资,建立扶贫开发基金。针对大多数开发型贫困户在发展生产上缺少启动资金的实际,2005年,我们采取财政供养人员捐献,在外**人和私企大户赞助,县财政列支等办法,建立起扶贫开发基金,首批筹资就达100多万元,实现了分散资金捆绑滚动使用,促进了扶贫开发工作提档升级。

3、多措并举,大兴尊老敬老之风。我们为全县8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发放200元营养补贴,对10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补贴100元。县财政每年为全县10个敬老院增拨经费20万元,每位老人年均增加生活费500元以上。对集中和分散供养的五保户,要求由原所在村按人均承包田面积及当年土地发包价格,给付敬老院经费。对农村得不到较好赡养的老人,组织乡村干部对老人的承包田进行竞价转包,所得费用用于赡养老人,并强制其子女每年每人至少提供100斤大米或大豆,用于赡养老人。今年,我县还要在城郊建1处200个床位以上的大型敬老院,实行集中供养。

4、超前运作,开展农村低保试点。我县在建立救助农村弱势群体长效机制方面很早就进行了探索。2003年,在阁山乡三合村和永清村进行农村低保试点,走在了全省前列。今年,农村低保工作已在全县推开。

通过以上工作措施,我们救助城乡弱势群体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提高了思想认识,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救助弱势群体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了贫困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改变了等、靠、要的思想观念,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特别是通过“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的办法提高了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化解了大量矛盾,推进了和谐社会建设。我县的总体经济实力不如全市的先进市县,但群众对县级班子的满意度极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救助弱势群体工作扎实有效,消除了很多不稳定因素,为政治安定、社会稳定打下坚实基础。三是改进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在救助弱势群体工作中,各级干部都主动走进基层、走进群众之中,积极寻求致富项目,解决燃眉之急,贫困群众十分满意。四是落实了群众观点,筑牢了执政为民基础。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从工作实际和群众利益出发,通过“对下负责”实现“对上负责”,我们的执政能力得以不断提高,执政基础得到进一步巩固。

第五篇:关于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的几点建议

关于弱势群体社会保障和救助工作的几点建议

社会弱势群体是指凭借自身能力难以维持一般社会生活标准的困难者群体,是社会成员的组成部分,每一个国家、每一个社会阶段都存在弱势群体,并不断发生着变化。弱势群体生活权益得不到保障,容易引发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11月中旬,市政协城乡建设委员会对我市部分弱势群体情况进行专题调研,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和社会各界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情况,听取各方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城乡低保及残疾人员:全市城乡低保对象5005户9259人(其中城镇1007户1599人,农村3998户7660人);各类残疾人3.5万人,其中领证12965人,享受城乡无固定收入重残救助人员4415人。

2、失业人员:失业人员指在劳动年龄内(男年满16-60周岁、女年满16-50周岁)有劳动能力,但目前无工作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据人社部门统计,目前全市登记在册失业人员约3500多名,包括下岗失业职工、新成长劳动力等。

3、特困职工:我市特困职工指家庭人均月收入略高于“低保标准、但不超过低保标准20%非低保职工家庭”,据总工会统计2013年我市建档在册特困职工(包括农民工)175人,以制造业、服务业、农业为主。

4、失地农民:指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用地而被依法征地失去土地的农民,我市自1986年开始实施依法征地制度,目前失地农民主要有三类对象:仪化撤组享受“老农保”待遇人员(5769人),已参加被征地保障对象(14227人),未参加被征地保障对象(23281人)。

5、失独家庭:指独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养子女的家庭。据调查目前我市共有失独对象261人(49周岁及以上),约占独生子女父母的1.48%。

二、生活现状

1、经济收入低。大多数弱势群体经济收入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徘徊在贫困线边缘。他们的经济收入主要用来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2、再就业难。弱势群体大多缺乏技能特长,文化水平不高,就业竞争力较弱,容易二次下岗或失业,改善生存现状难度大。

3、心理压力大。经济困难带来的衣食之忧、社会歧视带来的不安全感,使弱势群体心理压力较大,对未来生活信心不足。

4、抗风险能力弱。经济上的低收入也造成了弱势群体生活上的脆弱性,一旦遭遇疾病灾害,他们很难有足够的承受力,往往雪上加霜,甚至走上绝境。

5、社会影响力低。大多数弱势群体处于社会底层,较少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不了解公共政策,很难依靠自身力量摆脱困境,解决问题,容易走上偏激的道路。

三、措施和效果

1、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1)城乡低保标准逐年提高,2013年我市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450元和310元,2013年市、镇财政共发放低保资金1443.5万元。(2)提高失业人员、内退人员救济金、生活费补助标准,共发放救济金生活费约1900万元,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也提高到1100元/月。(3)失地农民纳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享受的养老金、生活补助费全部实行社会化发放。(4)优化低收入农户就医环境,新农合住院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53.2%。(5)失独对象纳入社会保障,其中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新农保”的有86人;纳入城乡低保的有20户,纳入五保的有9户。

2、社会救助制度逐步深化。一是建立重残救助制度,对无固定收入的一二级肢体、智力、精神、视力残疾人参照低保标准发放生活救助金,2013年共救助城乡重残人员4415人,救助金额1500万元;二是出台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将城乡低保、重残、特困职工等对象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救助比例逐年提高,已由建立制度时的40%提高到目前的60%,封顶线由2万元提高至3万元。2009年以来已救助9300多人次,金额达1394万元。三是根据价格指数变动情况及时发放物价补贴,2013年已为低保对象、农村五保户等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146万元。四是提高对失独家庭的扶助标准,由2007年每人每月120元和150元,提高到现在的400元和500元。

3、就业培训服务彰显效应。人社部门加快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市、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网”,定期发布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信息。依托各镇、社区职业教育培训基地,对城镇失业人员、农村低收入农民开展家政服务、酒店餐饮服务、服装制作、作物栽培等技能培训,2013年先后有近11000名失业人员和农村低收入劳动力通过培训提升了就业能力,掌握了生产技能。据人社部门统计,2012年至2013年11月,我市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7951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1199人,帮扶困难群体就业2814人,安置低收入农户就业创业2559人,使他们获得稳定的收入。

4、社会各界帮扶互为补充。市总工会加大帮扶力度,提高困难职工优惠待遇款、春节慰问金、金秋助学款标准,2013年困难职工救助资金比2012年人均提高600元,同时下拨专项资金用于困难农民工的生活救助和技能培训。市残联2013年先后举办残疾人技能培训班16期,培训残疾人962人次,安排扶持资金60.5万元,帮扶152名残疾人创业。市慈善总会2013年共发放资金295.5万元,用于儿童大病救助、尿毒症患者救助、残疾人意外伤害险投保等11项救助项目。市红十字会三年来筹资发放救助款近600万元用于助医、助学、助困等社会救助。此外市妇联、义工联等团体组织也发挥各自优势,积极为弱势群体提供帮扶和援助。

四、问题和不足

1、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由于受财力等因素的影响,相对而言,我市的社会保障标准还处于较低的水平,有的保障标准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制定的水平。如纳入被征地农民失地保障的失地农民养老金最高仅268元/月。一些帮扶救助政策仅惠于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或孤老残困等群体,其他弱势群体未能享受,就是相同群体之间的社会保障和救助水平也存在一些不平衡性。

2、社会救助形式单一。从救助机制上看,当前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主要是单一的物质救助,重在满足他们最低的生活需求,精神救助还很欠缺,比如一些失独家庭有工作,甚至有赔偿金,经济生活无忧,但失去孩子的痛苦无法排解,他们迫切需要社会关心和精神抚慰。此外对支出型、急难型贫困家庭的救助还没有形成长效机制,主要依赖社会团体组织的一些即时性救助和爱心企业人士的捐款救助。

3、救助资源整合不足。政府、团体、社会组织在社会救助上缺乏有效的协调和衔接,工会、红十字会、慈善总会、义工联等团体组织大多单独运作管理,各自进行社会救助,不能形成合力,救助主体之间的政策信息不能及时沟通,导致救助对象不能合理分配,不仅会形成救助的空白点,也会让部分群众获得重复救助,造成救助资源浪费,救助能力减弱。

4、思想认识存在偏差。社会上存在片面认识,认为对弱势群体扶贫帮困是民政、工会、残联等少数部门的事,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有的困难群众“等、靠、要”思想较为严重,不想靠自身努力走出困境,稍有困难就找政府,有的甚至不惜采取弄虚作假等欺骗手段,以达到获得救助的目的。

五、相关建议

1、完善政策,提高社会保障的普惠水平。就业、养老、医疗是社会关注的民生热点,也是弱势群体高度关注的重点,政府部门要把改善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出台惠民政策,完善服务措施,推动社会保障覆盖面、重点向弱势群体倾斜,公共财政向民生倾斜。加快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由“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的根本转变,深化城乡养老、医疗两个一体化制度,解决筹资与支出、不同对象之间保障水平的不平衡问题,提高普惠水平,让各类弱势群体分享社会进步的成果。

2、整合资源,健全社会救助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团体和社会组织之间的沟通协作和密切配合,成立市弱势群体救助服务中心或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弱势群体救助服务信息交流机制,及时把救助对象有关信息录入平台数据库,构筑弱势群体“困”与“助”的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各部门、团体和社会组织之间的信息资源共享,形成上下联动、信息畅通、方便快捷的帮扶救助工作机制。作为最了解弱势群体情况的基层组织,社区要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主动开展一些社会救助活动,让弱势群体求助有门,各部门团体帮扶有路。

3、促进就业,帮助弱势群体提高生存能力。认真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包装一些创业项目,吸引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创业,推行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做到扶持一个,脱贫一个。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技能培训,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行业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培训促进再就业。政府应继续支持工会、社区等部门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生产自救服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弱势群体中的劳动力就业。

4、因势利导,加大失地农民的保障力度。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市失地农民越来越多,成为弱势群体中的重要部分,隐性的社会危机将逐步显现。由于目前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标准较低,导致一些失地农民不愿参加社会保障,全市(不含化工园区)17197名通过依法征地的失地农民,目前共有14227人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其余直接领取安置补偿费退保,未进入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他们中有的并没有把这部分资金用于再就业和创业,而是坐吃山空,长远的生存失去保障。政府要积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提高保障标准,制订多样性的保障形式供农民选择,引导、动员失地农民参加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并逐步将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范围。

5、加强宣传,形成全社会关注弱势群体的氛围。通过舆论宣传,弘扬社会互助的美德,积极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参与救助帮困的良好氛围。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弱势群体奉献爱心,通过社会团体和慈善组织募集资金、帮扶结对、常送温暖;鼓励企业和公民参与对弱势群体救助的公益事业、光彩事业,在救助弱势群体时,不仅有经济资助,还要有精神抚慰,拓宽社会救助渠道。加强社会救助工作志愿者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义工联等社会组织在社会救助帮扶中的影响和作用,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关心、关爱弱势群体。

下载关于全区弱势群体救助及烈士褒扬工作情况通报(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全区弱势群体救助及烈士褒扬工作情况通报(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检察院:加强完善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

    对社会弱势群体能否实施有效的司法救助,是司法机关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面对和完成的现实而紧迫的课题。作为社会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和国家法律监督职能的履行者,检察机关在......

    xx居委会救助帮扶弱势群体实施意见(共5篇)

    XX居委会救助帮扶弱势群体实施意见救助帮扶弱势群体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 内容,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重要保障。如何保障五保户、低......

    关于开展弱势群体救助的调查与思考(5篇)

    弱势群体主要是指在身体、精神、文化、技能等方面存有缺欠、或由于经济、政治、社会某种机制的缺失、或由于所处的阶层等原因,造成经济收入底下,生活极端困难的城乡人群。虽然......

    工作通报

    工作通报 2月10日,我县召开了四大班子会议,王玉峰县长就节后工作及近期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张生伟书记作了重要讲话,现简要通报如下: 王玉峰县长对2月底之前的主要工作和近期中心......

    工作通报

    工作通报 第四期 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公室 二○一○年七月二十九日 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树立工商队伍良好形象 ——在市局机关创先争优公开承诺大会上的讲话 市局局长......

    工作通报

    工作通报 各位股东: 沈洁友受股东委托,在3月5日与多名律师就乐山大佛实业公司、九天圣境合作中止大佛剧院和解散乐山大佛九天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相关问题的通报: 一、3月5日,沈洁......

    工作通报

    工 作 通 报 第 七 期 开县教育委员会办公室 二OO六年三月二日 健全责任机制 加大防治力度 深入开展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在2006年全县教育系统党风廉政......

    工作通报

    XXXXXX委员会文件 XX委发〔2016〕X号 XXXX的通报 XXXX机关: 现将对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的通报印发给你们,望从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 XXXX(通报依据), XXX是造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