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茶叶种植生产数据(5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16:18: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年中国茶叶种植生产数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年中国茶叶种植生产数据》。

第一篇:2013年中国茶叶种植生产数据

2013中国茶叶种植生产状况

总产值:首次破1000亿人民币

茶园面积:总面积3869万亩,同比增253.8万亩;采摘面积2917.6万亩,同比增227.3万亩,增8.4%。

茶叶产量增加量:2013年毛茶总产量189万吨,同比增11.5万吨,增6.5%;云南增3.6万吨、四川增2.3万吨、贵州增2.2万吨、湖北增1.5万吨。

茶叶产值:干毛茶总产值1106.2亿元,同比增123.8亿元,增12.6%。贵州增26.1亿元、福建增18.3亿元、四川增15亿元、云南增13.4亿元、河南增12亿元。按茶园面积计亩产值2859元,提高141元,增14.4%;按采摘面积计亩产值3791元,提高140元,增3.8%。名优茶和大宗茶:名优茶产量84.9万吨,增6.3万吨,增8%;大宗茶产量104万吨,增5.2万吨,增5.3%。名优茶产值791亿元,增69.6亿元,增9.6%;大宗茶产值315亿元,增54.2亿元,增20.7%。产量名优茶占45%,大宗茶55%;产值名优茶占71.5%,同比降1.9%,大宗茶占28.5%,同比增1.9%。

六大茶类变化:黑茶19.7万吨,增2.7万吨,增16%;红茶19.8万吨,增2.4万吨,增14.2%;绿茶124.9万吨,增6万吨,增5%;乌龙茶22.9万吨,增0.8万吨,增3.6%;白茶1.1万吨,增1898吨,增19.8%;黄茶2253吨,增215吨,增10.5%。

茶叶质量安全:无公害茶园2462万亩,增194万亩,增8.6%;有机茶园228万亩,增13.8万亩,增6.4%;无性系良种2031万亩,增

195万亩,增10.6%,占茶园总面积由上年50.7%增至52.5%。

突出问题:1.茶园面积盲目增加,2013年增250万亩新茶园,近五

年最多一年,未开采茶园达950万亩,按目前采摘面积

平均亩产65公斤算,3年后你安插干毛茶61.8万吨,为

去年茶叶总产量1/3,冲击茶叶市场。

2.茶叶平均单产水平继续下降。按茶园面积算,平均亩产

48.8公斤,同比降0.2公斤;按采摘面积算平均亩产64.8

公斤,在上年下降2.6公斤基础上又降1.2公斤。

第二篇:茶叶安全生产种植技术规范

茶叶安全生产种植技术规范

标准号:DB33/T 675—2008

别:种植业

关键字:茶叶前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G均为资料性附录,附录F、附录H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浙江省农业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所。

本标准起草人:李宁、赵志强、王小骊、章强华、姚晗珺。茶叶安全生产种植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叶安全生产种植的基本要求,包括记录的保留、质量安全要求、基地选择和管理、生产技术管理和劳动保护等。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茶叶的种植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2762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2763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5018-2001 无公害食品

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NY 5020 无公害食品

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NY 5244-2004 无公害食品茶叶 3 安全要求

3.1 应符合GB 2762、GB 2763和NY 5244-2004中表2的规定。

3.2 出口日本茶叶的安全要求同时参见附录A。3.3 出口欧盟茶叶的安全要求同时参见附录B。3.4 出口美国茶叶的安全要求同时参见附录C。3.5 出口韩国茶叶的安全要求同时参见附录D。4 基地选择和管理 4.1 基地选择 4.1.1 茶叶产地

茶叶产地应选择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包括交通主干道),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4.1.2 茶园环境

茶园环境应符合NY 5020的要求。4.2 基地和茶园 4.2.1 工作室

基地应建有工作室,用于生产办公。室内桌椅、资料橱配备齐全,存放有关生产管理记录表册,张贴有关规章制度。有条件的生产基地,应配备配套水、电及通讯设备。4.2.2 仓库

基地应建有专用仓库,分别存放农药、化肥和施药器械等。仓库应符合安全、卫生、通风、避光等要求;内设货架,配备必要的农药配置量具、防护服、急救箱等。4.2.3 废物与污染物收集设施

基地应设有收集垃圾和农药包装等废物与污染物的设施。4.2.4 灌溉系统

茶叶生产应有专用水源,如专用水井、储水池等,严防污染。专用水井井口应高出地面30cm,并配有防护设施,防止雨水倒灌、弃入污染物等。

有条件的茶叶生产基地,应建立水源管理系统,如供水管道、再利用体系、灌溉设备维护等,以保证水源供应,减少浪费。4.2.5 植保员与肥料员

根据基地面积大小,应配备一定数量的植保员,负责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的调查、预报、防治指导等。有条件的基地,可配备肥料技术人员,负责肥料施用技术指导等。4.2.6 环境条件监测

新建基地应进行环境条件监测。以后每2年~3年,或在环境条件发生重大变化而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安全时,应由有资质的监测单位及时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以确定是否继续使用该基地。4.2.7 档案

基地每个地块(片)应建立独立的、完整的档案和生产记录档案。如:平面分布图、茶叶生产基地基本情况记载表、茶叶种植基地茶园地块组成清单、茶叶种植基地农事活动记录、茶叶种植基地农药使用记录、农药购进和领用记录、化肥采购和领用记录、茶叶种植基地化肥使用记录、茶叶种植基地鲜叶流向记录、茶叶农药残留监控检测登记表、茶叶种植基地茶树栽培履历和农产品生产基地人员登记表等。4.2.8 隔离防护

基地周围应建立隔离网、隔离带等,以保护基地,防止外源污染。4.2.9 标志标示

基地有关的位置、场所,应设置醒目的标志、标示。5 生产技术管理 5.1 茶树种植

茶树种植应符合NY/T 5018-2001中的规定。5.2 土壤管理和施肥

土壤管理和施肥应符合NY/T 5018-2001中的规定。5.3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5.3.1 综合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从茶园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和协调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各类病虫草害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内,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以内。

5.3.2 防治对象与防治指标

应按制定的防治指标,掌握防治适期施药。

茶园主要有害生物的防治指标和防治适期参见附录E。5.3.3 农业防治 5.3.3.1 选用品种

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应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害抗性较强的品种。5.3.3.2 合理修剪

修剪既可培育树冠,又可改变病虫的生存环境,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需合理控制茶树高度,春茶后宜进行树冠改造,秋末宜轻修剪可明显地压低叶螨类的越冬基数等。5.3.3.3 茶园翻耕

秋末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翻耕,可减轻次年象甲类害虫发生,对在土壤越冬的鳞翅目害虫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5.3.3.4 及时清园

秋末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可有效防治叶病类和减轻在土壤中越冬的害虫的发生。5.3.4 物理防治 5.3.4.1 灯光诱杀

利用害虫的趋光性,在其成虫发生期,于田间点灯诱杀,减轻田间的发生量。5.3.4.2 人工捕杀

对发生较轻、为害中心明显及有假死性的害虫,采用人工捕杀,减轻危害。5.3.4.3 除草

宜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清除杂草。5.3.4.4 色板诱杀

运用色板诱杀茶蚜等,可在田间悬挂黄色粘虫板或黄色板条(25cm×40cm),每667m2放置40块~60块。5.3.5 生物防治

5.3.5.1 保护和利用当地主要的有益生物及其优势种群,控制使用杀虫谱广的农药、减少茶园喷药次数及农药用量。5.3.5.2 性诱剂诱杀

性诱剂诱杀害虫针对性强、效果好,宜大面积推广应用。用户可因地制宜的选择使用。5.4 茶树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 5.4.1 茶树病虫害化学防治的原则

加强茶树病虫的测报,及时掌握病虫害的发生动态。按制订的主要害虫防治指标防治,应掌握防治适期施药、安全间隔期和施药次数,降低农药用量。改进施药技术,提倡低容量喷雾,对一般蓬面害虫,实行蓬面扫喷;对茶丛中下部害虫,提倡侧位低容量喷雾。5.4.2 农药品种的选择和施用 5.4.2.1 农药品种的选择

5.4.2.1.1 农药品种不应选择国家农业部公告明令禁止在茶园中使用的农药。

5.4.2.1.2 应根据进口国的要求,合理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品种。

5.4.2.1.3 茶园的病虫害防治用药方案遵照附录F的规定。部分国家或组织禁止或停止使用的药剂参见附录G。5.4.2.2 农药的施用

应按照GB 4285、GB/T 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控制施药量与安全间隔期。5.5 采摘和贮存运输

5.5.1 应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各类茶对茶叶鲜叶的要求,按照标准,适时采摘。

5.5.2 机采茶园,采茶机应使用无铅汽油和无铅机油,防止污染茶叶、茶树和土壤。

5.5.3 采用清洁、通风性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者篓筐盛装鲜叶。采下的茶叶应及时运抵茶厂,防止鲜叶变质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质。

5.5.4 贮存运输过程中,不应对鲜叶造成污染。6 投入品管理 6.1 肥料 6.1.1 肥料采购

肥料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肥料。不应采购下列肥料:非法销售点销售的肥料、超过保质期的肥料和进口国禁止使用的肥料。

6.1.2 肥料的储存

肥料应妥善储存。将其存放于清洁、干燥且无水源污染的地方。6.2 农药 6.2.1 农药的采购

应从正规渠道采购合格的农药。不应采购下列农药:非法销售点销售的农药、无农药登记证或农药临时登记证的农药、无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的农药、无产品质量标准及合格证明的农药、无标签或标签内容不完整的农药、超过保质期的农药和进口国禁止使用的农药。6.2.2 农药的储藏

农药应储藏于专用仓库。仓库应符合防火、卫生、防腐、避光、通风等安全条件要求,并配有农药配制量具、急救药箱,入口处应贴有警示标志。6.2.3 农药包装物处理

农药包装物不应重复使用、乱扔,应及时收回。应符合NY/T 1276-2007的规定。7 劳动保护 7.1 培训

凡使用、处理农业化学品的人员,以及所有操作危险或者复杂设备的人员都应经过正式培训。7.2 施药保护

施药时,操作者应穿着防护服。7.3 警示标志

施药后,现场应立即设立警示标志。其他工作现场和危险场所附近亦应设立警示标志。潜在危险区的警示标志应设于入口处。记录的保留和内容要求 8.1 记录的建立 种植者应建立茶叶种植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有效记录,以证实所有的农事操作符合相应的安全卫生要求,从而完善整个溯源体系。8.2 记录的内容

记录的格式及内容要求按照附录G的规定。8.3 记录的保留

必要的记录应至少保留两年。

附录A(资料性附录)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中茶叶的最大残留限量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中茶叶的最大残留限量参见表A.1。

表A.1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中茶叶(未发酵茶)的最大残留限量序号

通用名

中文名

最大残留限量MRLs(mg/kg)1

1,1-Dichloro-2,2-bis(4-ethylphenyl)Ethane

1,1-二氯-2,2-二(4-乙苯)乙烷

0.12

1-Naphthaleneacetic Acid

1-萘乙酸

0.13

2,2-DPA

茅草枯

0.054

2,4,5-T 2,4,5-涕

不得检出5

4-CPA

对氯苯氧乙酸

0.026

Abamectin

阿维菌素

0.027

Acephate

乙酰甲胺磷

Acequinocyl

灭螨醌

509

Acetamiprid

吡虫清

5010

Acrinathrin

氟丙菊酯

1011

Alanycarb

棉铃威 512

Aldicarb

涕灭威

0.0513

Aldrin and dieldrin(as total)

艾氏剂和狄氏剂(总量)

不得检出14 Amitraz

双甲脒

0.115

Amitrol

杀草强

不得检出16

Aramite

杀螨特

0.117

Asulam

磺草灵

0.0218

Atrazine

莠去津

0.119

Azimsulfuron

四唑嘧磺隆

0.120

Azoxystrobin

腈嘧菌酯

1021

Barban 燕麦灵

0.122

Benalaxyl

苯霜灵

0.123

Benfuracarb

丙硫克百威

0.124

Bensulfuron-methyl

苄嘧磺隆

0.0225

Bensulide

地散磷

0.0326

Bentazone 灭草松

0.0227

Benzyladenine(Benzylaminoprin)

N6-苯甲酰基腺嘌呤

0.0228

BHC(as total of Alpha-BHC,Beta-BHC,Gamma-BHC and Delta-BHC)

六六六(四种异构体总量)0.2

第三篇:茶叶标准化生产种植技术规程

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生产种植技术规程

为了加强绿色食品茶叶标准生产基地管理,提高茶树种植标准化水平,增加茶叶单位面积产量,根据绿色食品肥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 /T 391-2000)、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 T 394-2000)和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 /T 393-2000)等技术标准,制定安化县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基地选择与建设 1.1 基地选择

基地选择在有利于保持水土、保护和增进茶园及其周围环境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条件良好,自然植被丰富,空气清新,水源清洁、土壤未受污染,便于茶园排灌、田间作业,与工业小区、居民生活小区、交通干线在500米以外,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能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种性的农业生产区域作为原料(茶叶)生产基地。

1.2 茶园生态建设

绿色食品茶树种植已与常规农业区之间,要有50-100米以上宽度的隔离带,或者是以山、河流、湖泊、自然植被等作物作天然屏障,茶园四周或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应植树造林,茶园上风口营造防护林,道路两侧植行道树。对缺丛断行茶园,通过补植缺株,合理剪、采、养等措施提高茶园覆盖度,记载生产过程中农药。肥料使用情况及栽培管理措施及农事活动档案。茶园规划与开垦 2.1 茶园规划

茶园规划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特性,便于茶园的耕作、灌溉和作业,要根据地形、地貌、合理设臵场部(茶厂)、种植区(块)、道路、排蓄灌水利系统,以及防护林带,绿肥种植区和养殖业区。建基地时,对坡度大于25°,土壤深度小于60cm,以及不宜种植茶树的区域应保留自然植被,对于面积较大且集中连片的基地,每隔一定面积应保留或设臵一些林地。

2.2 茶园开垦

茶园开垦注意水土保持,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开垦时首先要通过清洁障碍物、调整地形。深翻熟化土壤,为茶树的优质高产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坡度在15°以下的缓坡地可直接开垦,坡度达15°—25°的陡坡地按等高梯级开垦,初垦深度要在50cm以上,复垦(改造)深度40cm以上。茶树品种与种植 3.1 茶树品种

茶树品种应选择在基地生态条件下,具有良好适应性系耐寒、耐旱、抗病虫的优良品种,同时选择优质高产应适制各种茶叶种类的良种,如槠叶齐、碧香早、茗丰、白毫早、安茗早、桃源大叶茶、云台大叶茶等新优良种。

3.2 茶树种植

茶树种植前开40cm×4cm定植沟,要依地块而定,底肥施经过无公害处理农家肥,如沤肥、泥肥、厩肥、沼气肥、绿肥、饼肥及有机肥100担—200担,深度在30cm—40cm,而后回填表土。茶树种植根据地形、海拔、土壤肥力合理密植,采用双行双株,大行距130cm—150cm,小行距35cm—40cm,株距30—35cm,每穴栽2株,亩植3000—5000株茶苗。茶苗种植苗根离底肥10cm以上,种植时期低海拔区选择在秋冬至翌年春季,高海拔区宜选择在春季。茶树定剪与茶园除草 4.1 茶树定剪

茶树栽植后第一年,当树高达35cm以上的秋冬季当茶树地上部分停止生长时可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定剪高度离地面15cm—20cm;第二年、第三年根据茶树长势分别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定剪,剪口离上一次剪口提高15cm—20cm,以后可采用人工采顶代替定剪,当茶树高度达60cm,树幅达100cm以上时,茶树进入青年期,可进入正常的鲜叶采摘。

4.2 茶园除草

宜采用人工除草,禁止采用化学除草剂(如草甘膦),梯壁杂草以割代锄,对一些匍匐性杂草可免除。为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和防止夏秋旱季土壤水份的蒸发,同时抑制杂草丛生,幼龄茶园占用10—15担稻草或山青覆盖,当稻草山青腐烂可作为茶园有机肥,以改善土壤的“三项”化,提高土壤肥力。茶园管理与低产茶园改造 5.1 茶园管理

茶园耕作主要是疏松土壤,改善土壤的水、肥、气热条件和清除杂草,减少病虫害,促进茶树根系伸长更新,从而促进茶树的生长。在春茶前、春茶后和夏茶后各进行一次浅耕,夏茶后的一次浅耕应在雷雨结束的晴天进行。树冠幅度小或经过重修和台刈的茶园,应适当增加浅耕的次数。每年茶季结束后要及时进行深耕。深耕与施基肥相配合。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减耕或免耕。

5.2 茶园改造

低产茶园改造采取“三改一补”即树改、土改、园改和缺株补苗,也就是生态失调型的茶园改造,对管理不善型的茶园,品种不良的茶园和种植过密的茶园改造。

5.2.1 树改

是指茶树经过多年的采摘,形成树冠高大不便于茶叶的采摘作业,或是茶树进入衰老期。单产低,茶叶品质降低,或者是未老先衰茶树所进行的改造,树改依树势可采取台刈、重剪、深剪、轻修和改植换种。方法:台刈离地面5cm-10cm;重剪离地面20cm-30cm;深剪剪去树冠以下15cm-20cm;轻修剪每年进行一次,是当每年茶季结束后剪去当年因采摘形成的鸡爪枝,保持树冠平整,对于采取台刈、重剪或深剪等方法都无法恢复树势的茶园采取改植换种。

5.2.2 土改

当茶园经过多年的人工作业和茶树生长,形成土壤坂结,土壤肥力下降,从而造成茶叶单产,品质下降,要及时进行茶园土壤改良,方法是深翻土壤,增施有机肥或农家肥。改善土壤水、肥、气、热状况和土壤结构。苗施有机、农家肥50担-100担。

5.2.3 园改

是指建于坡度较大的山地,茶园经过多年的作业和雨水冲刷,形成园地外低内高,表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不便于作业。此时要及时进行园地改造,并结合进行树改和土壤改造,方法是修梯壁和梯埂,内挖竹节沟、园面外侧高于内侧10cm-20cm。

5.2.4 缺行补苗

对于缺株断行从而影响茶叶单产的茶园,选择适当的茶树品种进行补苗、以提高单位种植指数,增加茶园采摘面积。茶园施肥 6.1 基肥

选用腐熟无公害处理的饼肥、人畜粪尿、厩肥,于当年11月下旬开沟深施复土,深度20厘米以上,亩施用量600公斤以上,配合施阜宝或施多宝有机肥100—150公斤/亩。

6.2 追肥

每年分三次进行,选用茶树专用复合肥,年施用量依茶势,亩产平均300公斤/鲜叶的茶园,年施用量50公斤/亩,第一次于2月中下旬进行,施用量占当年施用量的50%(25公斤/亩);第二次4月下旬进行,施用量占全年30%(15公斤/亩);第三次6月下旬进行,施用量占全年的20%(10公斤/亩)。施用量占全年的25%(12.5公斤/亩)。施用方法沟施或穴施,深度在20厘米以上,施后及时复土覆盖。茶园病虫害防治 茶树病虫害主要有茶小绿叶蝉、茶丽纹象甲、茶卷叶蛾、茶黑刺粉虱、茶尺蠖、茶毛虫、茶蚕茶叶螨类,等防治措施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恢复和保持生态平衡,避免过分追求一次病虫的防治效果。

7.1 农业防治

7.1.1 分批、分次、及时采摘,抑制减少茶小绿蝉、茶卷叶蛾、茶螨类、茶饼病和茶白星病等危害芽叶的病虫,抑制其种群的发展。

7.1.2 通过合理修剪、减轻毒蛾类、蚧类、黑刺粉虱等害虫的为害和控制螨类的越冬基数,同时及时清除去病虫残枝。

7.1.3 秋天结合施肥进行茶园深耕,破坏在土壤中越冬的象甲类害虫的场所,减少虫口密度。

7.1.4 将茶树根系部的落叶和表土清理至行间深埋,防止病叶在表土叶越冬的害虫。

7.2 物理防治

可利用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蚕、衰蛾类、卷叶蛾类、茶丽纹象甲等危害,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

7.3 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茶园中的草蛉、瓢虫和寄生蜂等天敌昆虫,以及蜘蛛和鸟类等有益生物,减少人为因素对天敌的伤害。

7.4 农药防治 7.4.1 茶丽纹象甲

茶丽纹象甲主要以成虫蛟食叶片为害,为害盛期在5—6月间,成虫有假死性,遇惊动即缩足落地,防治方法,一般于成虫出土撒施白僵菌871菌粉1-2千克拌细土施于土面或在成虫出土高峰期喷施白僵菌871菌粉0.5—1.0千克/亩。

7.4.2 茶小绿叶蝉

茶小绿叶蝉一般为害盛期为6月,主要以成虫,若虫刺吸茶树嫩梢汁液,致使芽梢生长受阻,在5月下旬用5% 锐劲特悬浮剂1500倍-2000倍进行喷雾防治,每亩使用剂量30—40毫升,安全间隔为7天。

7.4.3 茶卷叶蛾

茶卷叶蛾俗称“包叶虫”、“卷叶虫”,幼虫卷结嫩梢新叶或嫩芽,潜伏其中取食为害,世代重叠,被害茶叶产量降低,制成干茶碎片多,品质下降,一般为害盛期8月上旬,用生绿BT可湿性粉剂稀释800—1200倍,剂量50—70g/亩进行喷雾防治,安全间隔均5天。

7.4.4 茶黑刺粉虱

茶黑刺粉虱以幼虫聚集叶背,固定吸食汁液,并排泄密露,诱发煤烟病发生,为害盛期10月上旬至12月,防治方法一般用2.5%天王星30—50ml/亩,稀释1000—1500倍喷雾防治,安全间隔期为7天。

7.4.5 茶螨类

茶叶螨类是茶树上为害较重的虫害,因体微小,一般肉眼难以察觉,种类有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茶跗螨等。一年发生10—20代,为消灭此类害虫的越冬,为减少翌年虫口基数,一般在每年秋冬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结合封园用45%晶体石硫合剂稀释150—200倍(波美0.3—0.5度)喷雾防治,亩用剂量300—500g。

7.4.6 茶尺蠖

幼虫咬食叶片量铁剂或孔洞,严重时常将叶片、嫩茎全部吃尽,使整个茶园光秃,一年发生数代,以第3、4代(6月下旬—7月下旬)发生最重。防治方法:人工刮除技桠间或附近树林内部的卵块,成虫利用灯光诱杀,为害盛期采用0.5%生绿苦参碱1000-1500倍,亩用量50-70ml喷雾防治。茶叶采摘与运输

茶鲜叶的采摘以采摘茶树顶部嫩芽梢,做到适时分批、合理采摘,采养结合的原则,根据制作茶类对原料的要求采摘,春茶,采顶端一芽、一芽一叶或一芽二、三叶初展叶;夏茶嫩叶采;秋茶留叶采。采取分不同茶树品种采和老嫩叶分别采。采摘的鲜叶做到不挤压、不破损、分类堆放、运输。运输器具要清洁卫生、通气,避免与有污染和混装,鲜叶进厂要分批、分品种、分老嫩叶、分雨水叶,分加工茶类品种及时验收堆放,保持鲜叶质量。

第四篇:茶叶种植知识

茶叶种植知识

教学目的:了解茶叶种植的基本知识。教学过程:

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的常绿木本植物,茶树一生的生长发育称为总发育周期,也称个体发育周期。茶树依其自然生育特性可分为四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发育阶段。

(一)幼苗期 从茶籽播种到第一次生长相对休止,幼叶展开3-5叶,顶芽形成驻芽,称为幼苗期。

(二)幼年期 茶树从第一次生长相对休止,到第一次开花之前称为幼年期。

(三)青年期 茶树第一次开花到形成树冠,这个阶段为青年期。

(四)壮年期 茶树树冠定型后,到第一次自然更新,这个阶段称为茶树壮年期。一般为期15—20年,如果栽培管理得好,可以持续更长时间。

(五)衰老期 茶树从第一次自然更新直到死亡为止,称为衰老期。

明显的伸展活动,每次由内折到反卷,第二次由反卷到平展,第三次定型。

茶树生育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茶树的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所谓环境条件是指茶树有机体的代谢作用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影响的生态条件。主要指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及地形条件。

(一)气候条件

(1)气温 当昼夜平均气温稳定在10度以上茶芽开始萌动逐渐伸展。生长季节,月平均气温应在18度以上为宜,最适气温20—27度。生长适宜的年有效积温在4000度以上。如果当平均气温高于35度持续数日,又伴有旱情,枝梢呈枯萎状。

(2)光照 光照对于茶树的影响,主要是光的强度和性质,茶树有耐荫的特性,喜弱光照射和漫射光。从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分析,光波较短的蓝紫光部分最多,而漫射光主要是波长较短的蓝紫光。所以茶树在漫射光条件下生长好是有依据的。

(3)雨量和湿度 茶树适宜的降雨量在年平均1000—2000mm,生长季节的月降雨量在100mm以上,相对湿度一般以80—90%为佳。土壤相对含水量以70—80%为宜。这样的雨量和湿度最适宜茶树生长

(二)土壤条件

红壤、黄壤、沙壤土、棕色森林土,均适宜茶树生长,土壤结构要求保水性,通水性良好。上层深度1米以内没有硬盘层,土壤要求呈酸性反应,ph值4.5—6.5(4.5—5.5最适宜),茶树是嫌钙植物,石灰质含量0.2%以下,地下水位在地表1米以下。酸性土壤之所以特别宜于种茶,首先是酸性土壤为茶树提供了自身生长的适宜条件,茶树根部汁液含有多种有机酸,对土壤给予茶树共生的根菌提供了理想的共生环境,从而改善了茶树的营养与水分条件。

低产茶园转化

教学目的:了解低产茶园转化的知识。教学过程:

低产茶园转化是一项较复杂的技术,首先必须查明形成低产的原因,根据其成因,采取相应有效的转化技术。综观低产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茶树衰老;二是品种混杂;三是土壤条件恶化;四是群体结构不合理。针对上述成因,主要采取“改树”、“改土”、“改园”三项措施。

1.树体改造

茶树是多年生长作物,其再生能力很强。不论剪去枝条,或伤断根系,它能很快再生。因此可根据树势衰老程度,抓住春茶结束的有利时节,采用深修剪(剪去叶层)、重修剪(剪去1/3-1/2)、台留(离地5-6厘米)。剪后须加强肥培管理,轻采留养、重新培养树冠,恢复旺盛树势。

2.园土改良

土壤是茶树生育吸取水分和营养成分的源泉,茶树根系可深入1米以下,而现实很多低产茶园经多年雨水冲刷,尤其山地茶园,水土流失严重,根系裸露,土壤瘠薄,肥力低下,即使增施肥料,仍得不到理想效果。对这类茶园最有效措施是砌坎保土,或加培客土。客土可选择森林表土、塘泥、水库泥等有机质丰富的肥土为宜。对于土层较深厚的茶园,可采用深耕施肥。尤其可结合重修剪、台刈,即刻进行深翻30厘米以上,每亩施有机肥4000-5000公斤,磷钾肥25-40公斤。

3.园相改造

很多衰老茶园和未老先衰的低产茶园,大多种植密度不大,茶园缺株、断行严重。可选择在早春季节,采取补植或大树归并。对于那些品种混杂,适制性能差的茶园,应及早选用无性繁殖良种,重新种植,培育名优茶基地。

茶树主要害虫的识别及其防治

教学目的:了解茶树的病虫防治知识。教学过程:

(一)假眼小绿叶蝉

假眼小绿叶蝉是全国各产茶省普遍发生的主要害虫之一。为害新梢,使芽叶萎缩硬化,叶尖和叶缘枯焦,严重影响夏秋茶的品质和产量。

[识别]该虫属不完全变态昆虫,一生只经过卵、若虫和成虫无色透明。卵长约0.8毫米,香蕉形。若虫除翅尚未形成外,体形与体色与成虫相似。

[发生规律和习性]一年发生10-15代。以成虫在茶树或杂草上越冬。翌春转暖时,成虫开始取食,并陆续孕卵和分批产卵。因此各虫态混杂,世代重叠现象十分严重。全年一般有两个发生高峰,5月下旬至6月中下旬和1o月至11月上旬。成、若虫在雨天和晨露时不活动,时晴时雨、留养及杂草丛生的茶园有利于该虫发生。

[防治方法]①分批及时采茶能采除大量的卵及若虫,可抑制其发展。②当百叶虫口数达到lo-15头时应采用药剂防治,可选用25%扑虱灵lo00倍液,3%莫比朗1oo0倍液,1o%吡虫啉20o0倍液,2.5%天王星20oo倍液和40%乐果1o0o倍液进行蓬面喷雾防治。

(二)茶尺蠖

茶尺蠖又名拱拱虫,分布在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茶区。幼虫咬食叶片,严重时可使枝杆光秃,形如火烧。

[识别]成虫体长9-12毫米,翅灰白色,密被鳞片。幼虫共有4-5龄,l-2龄体小,黑褐色至褐色,3-5龄茶褐色是危害茶树的主要龄期。卵椭圆形,常百余粒重叠成堆,上覆有白色絮状物。蛹长椭圆形,褐色。

[发生规律和习性]一年发生6-7代。以蛹在土中越冬。翌年3月成虫羽化产卵,一般第三、四代为害较重。成虫昼伏夜出,有趋光性。卵成堆产于茶树枝丫间和枯枝落叶上。初孵幼虫常聚集在树冠面上,形成发虫中心,3龄后进入暴食期,食叶量明显增大。幼虫老熟后人土化蛹。绒茧蜂、核型多角体病毒、圆孢虫疫霉、蜘蛛等是茶尺蠖的主要天敌。

[防治方法]

①结合秋冬深耕可将虫蛹翻至土表,减少越冬基数。②生物防治,在1-2龄幼虫期,每亩喷施50-100倍核型多角体病毒;在茶尺蠖天数绒茧蜂羽化高蜂期避免使用化学农药,以保护和利用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③化学防治应掌握在幼虫低龄期、虫口密度达到每米长茶行lo头时,初孵幼虫(1-2龄期)使用20%灭幼脲1o0o倍液,2-3龄幼虫期选用98%巴丹1o0o倍液、35%赛丹750倍液、2.5%溴氰菊酯和20%杀灭菊酯600o倍液进行蓬面喷雾。

(三)茶毛虫

茶毛虫又名茶黄毒蛾。在全国茶区均有发生,山地菜园发生较为严重。虫体具毒毛,触及人体皮肤引起红肿痛痒。

[识别]成虫体长6-13毫米,雌蛾翅淡黄褐色,雄蛾翅黑褐色。卵堆产于老叶背面,上覆黄色绒毛。幼虫黄褐色,体表着生黑色绒球状毛瘤8个,上有黄色毒毛。蛹黄褐色,外被丝质薄茧。

[发生规律和习性]一般一年发生2-3代,福建、广东3-4代,发生整齐,无世代重叠现象。以卵块在老叶背面越冬。翌年4月上中旬卵孵化。初孵幼虫群集性强,常数十头聚集叶背取食下表皮和叶肉。3龄后分群,多头幼虫整齐排列咬食叶片。老熟幼虫入士或在枯枝落叶下结茧化蛹。主要天敌有茶毛虫黑卵蜂、茶毛虫绒茧蜂和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防治方法]①结合田间操作,人工摘除茶毛虫卵块和虫群。②当田间虫口密度达到每米茶行有l个虫群时,在幼虫3龄前进行药剂防治,选用药剂参照茶尺蠖防治方法。

(四)茶黑毒蛾

茶黑毒蛾主要分布在安徽、浙江、贵州、台湾等省。以幼虫咬食叶片为害,严重时可形成秃枝。除为害茶树外,还为害油茶等。

[识别]成虫体长12-2o毫米,体翅栗黑色。卵球形,灰白色,顶部凹陷。幼虫黑褐色,多簇生细毛。蛹黑褐色,外被丝质薄茧。

[发生规律和习性]一年发生4代。以卵在叶背越冬,卵成块或散产于茶树叶背或杂草上。翌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卵孵化。初孵幼虫群集于茶树中下部老叶背面,咬食叶片成透明枯斑,2龄后分散至嫩叶背面为害。幼虫具有假死性。老熟幼虫在枯枝落叶间结茧化蛹。主要天敌有赤眼蜂、茧蜂和寄生性真菌等。

[防治方法]①1龄幼虫群集性强,目标明显,可结合田间操作摘除虫群。②药剂防治应在幼虫3龄前、田间虫口密度达到每米长茶行8头时进行,选用药剂参照茶尺蠖防治方法。

(五)黑刺粉虱黑刺粉虱在全国各产茶省均有分布。以幼虫在叶背刺吸汁液为害茶树,并排泄“蜜露”诱发煤病。

[识别]成虫体长1?1.3毫米,前翅紫褐色,飞翔力弱。卵香蕉形,基部有?短柄直立于叶背。幼虫共有3个龄期,固定在叶背,黑色椭圆形,周围有白色蜡圈。蛹壳黑色,体背常附有2个幼虫蜕皮壳。

[发生规律和习性]?年发生4代。以幼虫在叶背越冬.翌年3月化蛹,4月上中旬成虫羽化,各代幼虫发生盛期分别在5月下旬、7月中旬、8月下旬、9月下旬至1o月上旬。成虫产卵于茶叶背面。初孵幼虫爬行数小时后即固定为害,老熟后在原处化蛹。该虫喜荫蔽环境,在茶丛中部虫口分布较多。

[防治方法]①结合茶园管理进行修剪疏枝,中耕锄草,增加茶园通风透光性。②田间虫口密度达到每叶2头时,可在卵孵化初期(孵化率达到20%)选用25%扑虱灵750-1ooo倍液,卵孵化盛期(孵化率为60%)选用50%辛硫磷或50%马拉硫磷1000倍液进行防治。喷药时应尽可能将药液喷到叶背。

(六)茶橙瘿螨

茶橙瘿螨发生普遍,分布于全国各茶区。以成瞒和幼、若螨刺吸叶片汁液为害茶树,被害叶叶色呈黄绿色,主脉变红,叶背出现褐色锈斑。发生严重时,茶园呈现一片铜红色,后期大量落叶。

[识别]成螨体小,肉眼无法看清,桔红色,体前端稍宽,向后渐细呈胡萝卜形。卵球形,白色透明,幼若螨体色浅,乳白至浅桔红色,体形与成螨相似。

[发生规律和习性]一年发生25-30代。以卵、幼若瞒及成瞒在叶背越冬。发生期各虫态混杂,世代重叠。成螨常在叶正面活动,但在叶背面产卵,幼若螨几乎全栖息为害叶背面,主要分部在茶丛的中上部中片上。全年在5月中下旬和7-9月份发生较为严重。时晴时雨的天气有利于发生,高温干旱则不利于发生。暴雨后虫口数急剧下降,留养和幼龄茶园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①及时分批多次采摘,可采除栖息于嫩叶的部分虫口,减轻其为害。②当田间有螨叶率达到70%,百叶螨口指数达lo时,可选用15%灭螨灵3000倍液,73%克螨特或8o%代森锌2o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1o月中下旬封园时可喷施o.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防治。(七)茶黄蓟马

茶黄蓟马又名茶蓟马,在海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西、浙江、福建等产茶省均有发生。以成虫和若虫嘬吸茶树汁液为害,被害嫩叶背面出现两条或多条纵行红褐色条痕,叶质僵硬变脆,芽梢萎缩。

[识别]成虫体小,橙黄色,翅狭长透明,周围密生长毛。卵淡黄色,肾形。初孵若虫乳白色,后变淡黄色,体形与成虫相似。

[发生规律和习性]以成虫在茶花中越冬。茶树生长季节,1o天左右可完成1代。9-lo月间发生最多,干旱季节为害更重。成虫多在叶背活动,卵产于叶背侧脉或叶肉中,单粒散产。若虫在叶背嘬吸汁液,行动较慢。幼龄茶园和留养茶园发生较重。

[防治方法]①分批及时采茶,可减少该虫的食料,减轻其发生。②药剂防治,若虫或成虫发生盛期,可选用40%乐果、50%辛硫磷或98%巴丹1ooo倍液进行蓬面喷雾防治。

(八)长白蚧

长白蚧在全国大部分茶区均有分布,安徽、浙江、福建茶区发生较重。以若虫和雌成虫刺吸茶树汁液为害,可导致大面积茶园末老先衰,其至死亡。

[识别]介壳灰白色,前方有一卵圆形褐色小点,后方稍宽。雌成虫体小,梨形,淡黄色、无翅。雄成虫有翅,体淡紫色。卵椭圆形,淡紫色。初孵幼虫有足,2龄后足消失,体淡紫色至淡黄色外被介壳。

[发生规律和习性] 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若虫和成蛹在枝条上越冬。翌春雄成虫羽化。卵产于介壳内,每雌产卵10-40余粒。初孵若虫爬行数小时后,将口针插入茶树枝叶内吸汁,固定为害,并分泌腊质介壳覆益于体背。介壳多分布在叶缘锯齿间、叶主脉两侧以及枝条上。一般第一代若虫盛发期在5-6月第二代7-8月,第三代在9月以后。荫蔽、低洼、偏施氮肥的茶园,有利于该虫的发生。

[防治方法]①加强茶园管理,及时修剪虫枝,平衡施肥增强树势。②在各代卵孵化盛期、田间虫口数达到百叶130头以上时,可选用50%马拉硫磷、25%喹硫磷1ooo倍液,或25%扑虱灵

第五篇:茶叶种植成本分析

茶叶种植成本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茶叶是个兴农富民强县的好产业,山区县的优势更为突出,与其它经济作物相比,效益十分明显,具体分析如下:

1、投入小,产出大,收益高。茶叶是多年生长的木本植物,一次性投入,永久性采摘,而且具有耐旱、耐涝、抗病虫害的特点。建园育苗期一般为5年,第6至10年为成长期,即可采摘见收,盛产采摘期约为40年,最高可达60年。建园育苗的5年中,投入不到6000元,分摊到盛产采摘期每年不到150.00元,达到盛产采摘期,效益就十分可观了。以2007年调查情况为例,每亩当年投入仅为584.50元,包括茶园管理人工费用,追肥和前期投入。而当年可采摘鲜叶345斤,其中:箭茶40斤、龙峰茶80斤,普通茶225斤。按4.3斤鲜叶制作1斤成品茶计算,每亩可产成品茶80.2斤,其中:箭茶9.3斤,占11.6%,龙峰茶18.6斤,占23.2%,普通茶52.3斤,占65.2%。实现销售收入14468.08元,平均每斤销售价格为190.40元,每亩收益7262.32元,其中:茶农鲜叶收益5850元,成品茶加工销售利润1412.32元。其产出和收益相当于粮食作物的10倍,烟叶的6倍,魔芋的4倍,其它经济作物的5倍左右。

2、农民增收的良好途径。在茶叶收益中,茶农占大头,仍以2007年为例,占整个茶叶收益的80%,近几年来,随着打工收入的不断提高,采茶工资也一路攀升,目前,采茶工资已经上涨到箭茶55.00元/斤,龙峰茶20.00元/斤、普通茶9.00元/斤。每到采茶季节,一个农民1天采茶工资一般为60.00元左右,农民不出门就可达到外出打工的工资水平,而且安全、稳定、劳动强度不大,老少皆宜,很多茶农因茶而富,不断改变吃穿住行等生活条件,提高生活水平,特别是居住生态环境得天独厚,到处都是人在茶园居,茶在云雾中的景象。

3、加工增值空间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茶叶从鲜叶采摘到产品销售,需要采摘、加工制作、包装、营销、销售等十几个环节,由此可以从原料到成品达到10倍左右的增值,而且还是一个“人工产业”,在整个茶叶生产成本中,人工费用约占55%。全县从事茶叶产业的人员占社会整个从业人员8%左右,从而在全县形成了“五个一”的现象,即一个茶园富一批种茶农民,兴建一个茶场带动一批营销队伍,形成一个营销网络。

目前,湖北龙王垭茶业有限公司生产茶叶的品牌已经取得国际国内的公认,产品畅销全国多地,不断向国际市场迈进。

借鉴蓝皮

下载2013年中国茶叶种植生产数据(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年中国茶叶种植生产数据(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茶叶种植管理(推荐)

    5.1 门卫接待制度1.1 为加强出入公司的人员、物品的管理,特制定本制度。1.2 凡人员及物品出入公司大门应遵守本制度,由保安人员负责管理。1.3 本公司人员出入管理1.3.2 员工出入公......

    茶叶的种植技术

    茶叶的种植技术 [摘要]茶叶种植充分利用了荒山荒地资源,从而较大程度上减少了农村的土地荒废问题。灵桥镇利用茶叶种植为当地的农户增加了收益,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茶叶种植与加工教案

    《茶叶的种植与加工技术》教案 一、苗期管理 1、抗旱保苗,茶树苗期根系弱、分布浅既怕干,又怕晒,遇久 晴干旱天气,要做好浅耕保水和灌溉抗旱。比较有效的方法是行间铺 草,铺草既......

    有机茶叶种植基地简介.

    有机茶叶种植基地简介 有机茶叶种植基地位于 ***,紧邻井睦高速、龙厦公路、 319国道,距离新城区二十余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十 分便利。 境内群山纵横, 土地肥沃, 雨量充......

    茶叶冬季种植技术要点

    茶叶冬季种植要点 (1)时间的明确与注意事项 茶籽直播大面积发展新茶园,以茶籽直播较为简便,易于掌握,前期的管理工作也不像移植茶苗的茶园那样要求精细。因此发展面积较大的单位,......

    加强茶叶种植、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实施方案

    XXXXX 加强茶叶种植、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管 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茶叶种植、生产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确保我市茶叶质量安全,促进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

    茶叶标准化生产

    湖北昀和生态观光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茶叶产品生产执行标准 一、无公害茶园建设,包括无公害茶园的园地选择、茶园管理和茶园铺草 1)无公害茶园:基地应选择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

    茶叶种植贷款财政贴息申请

    茶叶种植贷款财政贴息申请 尊敬的xxxx人民政府领导: 我们是XXXX组村民,党的政策成就了我们多年来的梦想,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承包本组荒山开垦土地600余亩,2011年秋季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