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研坚持创新驱动 转化资源优势
2013年李崇禧调研坚持创新驱动 转化资源优势
调研中,当得知去年我市投入2000万元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池,设立年度预算1000万元的专利资助与奖励专项资金和总额3亿元的科技成果转化担保资金,促进科技与金融结合的情况时,李崇禧对我市支持小微企业、加快专利转化的做法表示肯定。他要求,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成果转化,利用好科技城的政策、科技、环境、人力等资源优势,利用科技城部际协调机制,通过集聚生产要素、延伸产业链等途径,切实在招商引资和壮大科技城产业上求突破。
第二篇:坚持创新驱动 推动军民融合
坚持创新驱动
推动军民融合
军民融合潜力大、路子宽、市场广。作为中国惟一的科技城,推动军民融合是国家赋予绵阳科技城的重要使命,是科技城建设的最大特色和历史机遇。
近年来,绵阳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坚持走军民融合创新发展之路,取得一定成效。目前,科技城共有军民融合企业近300家,产业覆盖300多个专业领域,年产值超过千亿元,成为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
在长期服务在绵国防科研院所、军工企业、驻军部队发展过程中,军地双方加强沟通交流、协调配合,初步构建起军民融合“四种机制”,即:军地互动交流机制、军民资源共享机制、国防重点保障机制、多方联合促进机制,调动了军地双方合力推动军民融合发展的积极性。同时,绵阳着力打造政策支撑、创新创业、产业承载、交易展示等科技城“四大平台”,为军民融合、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通过持之以恒推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和军民两用技术转化产业化,科技城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上已探索出“院所自转”、“军工自转”、“院企自转”、“民企参军”四种模式,形成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整体优势和局部强势。
第三篇:创新驱动
创新驱动为院校发展注入无限活力
——理工大学 市东医院“理工医创新基地”建设一周年回顾
2010年早春,市东医院
上海理工大学、市东医院“理工医创新基地” 签约暨揭牌仪式在此隆重举行。中共上海市杨浦区委书记陈安杰、区长金兴明;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燕爽、校长许晓鸣等区校领导出席。陈安杰书记、燕爽书记为“理工医创新基地”揭牌。
作为百年老校的上海理工大学和有六十多年历史的市东医院,在杨浦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为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发展规划纲要》,实践“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核心理念,推动自主创新发展。在双方原有相关学科和医学水平的基础上,建立“理工医创新基地”,走理工医结合、联动发展之路。
创新思维: 理工医结合的摇篮
医学工程是综合运用现代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解决医学上的有关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工程技术渗透到生命科学领域深入到医学中的一门边缘交叉学科。它已经并正在给医学的发展带来日益强大的推动力;而医学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了医学工程学科的发展。二者之间已构成了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依存关系,所以说,理工医相结合是现代医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为积极探索并实践高校与医院联动建设专业学科发展的新模式,市东医院提出了理工医结合的设想。为此,2009年1月21日理工大学许晓鸣
校长带队一行十余人第一次来市东医院进行考察、调研,并就市东医院成为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事宜的可行性与市东医院领导进行了初步探讨,院校双方一致认为合作将惠及双方,具有战略意义。随后院校领导又进行了三次联席会议,议题广泛而深入,从简单意向到具体合作,最终确定了市东医院成为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的可行性,并制定了先建立合作基地逐步过渡到建立附属医院的分步实施计划。为此,双方成立了联合工作小组;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和院、校级领导交流机制;搭建合作平台开展战略对话,同时建立了以学校教研室-医院临床科室合作形式;成立理工、医科研沙龙,以各课题组为单位,自由结合开展定期或不定期活动。为了保证合作顺利而有效地进行经双方协商同意,在双方原有相关学科和医学水平的基础上,建立“理工医创新基地”,并于2010年2月8日签署协议。
创新基地建设:院校联合的新引擎
“理工医创新基地协议”经院校双方多次讨论修改形成,共有目的、名称、组织架构、内容及其他五部分组成。
协议目的为了探索并实践高校与医院联动建设专业学科发展的新模式,促进新型学科的诞生;为了培养理工医结合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了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培育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了促进医疗器械的开发和应用,提高医疗器械的国产化水平;为了促进区域内教育卫生事业的发展。
协议内容涵盖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坚持合作内容具体化:协议规定市东医院开放临床、医技等科室及部
门作为理工大学的教学基地;双方每年合作进行不少于3项科研项目;市东医院选择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理工大学的兼职教授,参与相关教材、教程的编写和教学等。合作进程阶段化:协议规定在科研合作过程中,双方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自的专业信息、专业技术、科研设备优势,在课题的不同环节中进行科研协作,充分发挥技术互补作用,形成多学科的协作和群体攻关的整体优势。合作范围拓展化:协议还规定除教学科研外进行医疗技术、设备、器械开发研究与应用。合作效益共赢化:协议要求双方在申报相关学科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时,应吸纳对方人员的参与;双方根据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原则共建实验室,合作致力于开发新的医疗器械产品。
为了协议能得到贯彻和执行,建立了较完善的组织架构。市东医院专设合作与发展办公室对口理工大学规划发展处负责“理工医创新基地”建设,成立理工医结合推进领导小组、设立理工医结合
推进联合办公室、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成立“理工医科研沙龙”、设立“理工医创新基金”,双方共同出资,推动“基地”顺利健康发展。
理工医交融 医、教资源外溢效应显现
作为《杨浦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区发展规划纲要》编制后的第一个签约项目,“理工医创新基地”的建设得到了杨浦区委、区政府领导极大地重视和支持。区领导在上海理工大学与杨浦区人民政府签署《关于进一步加强全面合作联手推进自主创新框架协议》的会上说:“上海理工大学与市东医院的合作事宜,是一次很有战略性的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的探
索,是一次医工结合的创新”。
金区长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理工医创新基地”建设,将“理工医创新基地建设”提到政府工作层面,并将此立入杨浦区“
十二、五”发展规划,理工大学也将“理工医创新基地建设”编入学校“
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基地的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
杨浦区政府专门拨付100万专项资金用于 “理工医创新基地”的建设,专项资金为“理工医创新基金”的设立、联合实验室建设、理工医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联合科研的设立及成果转化、理工医学术沙龙活动的开展和人才培养等提供了资金保障。
2010年4 月“理工医创新基地”设立“理工医创新基金”,“基金”的设立成为了院校联合科研的孵化器,催生了一批高质量的联合科研项目。过近一年的努力,“基金”已为第一期11项院校联合科研项目提供支持。项目涵盖医疗技术、设备、器械开发研究与应用等领域。
双方已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市东医院开放临床、医技等科室及部门作为理工大学的教学基地;接受理工大学学生实习,并进行相关的临床教学任务;目前已接受并完成362人次见习及教学任务;并将推选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理工大学的兼职教授,参与相关教材的编写和教学;选派医、护、技以及管理人员到理工大学进行英语及管理课程的再教育,经过系统的教育完成研究生课程授予相应的学位。
《理工医创新基地合作协议》最大的成果是创新了理念。协议希望通
过多学科性、多结构性和相互交叉渗透,使医学科学和工程技术紧密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研究紧密结合,发挥各自优势,联合进行研究,促使双方合作规模越来越广、深度越来越大。在科研合作过程中,双方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自的专业信息、专业技术、科研设备优势,在课题的不同环节中进行科研协作,充分发挥技术互补作用,形成多学科的协作和群体攻关的整体优势。
“理工医创新基地”的建设从理念上无疑是一种变革,也将成为参与者“凤凰涅槃、脱胎换骨”之旅。
市东医院 2010-12-30
上海理工大学 市东医院“理工医创新基地”建设项目一览
1.科研合作:
1).2010年期11项联合课题立项,项目涵盖医疗技术、设备、器械开发研究与应用等领域。(其中一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一项进入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2).联合建立微创实验室(筹建中)2.教学合作:
1).市东医院开放临床、医技等科室及部门作为上海理工大学的教学基地;
2).市东医院接受上海理工大学学生见、实习。(已完成362人次临床见、实习任务)
3).市东医院承担相关的临床教学任务,已完成362人次临床见、实习教学任务。
4).已推荐5名高级医技人员担任硕士生导师,陈允硕院长等三人正式受聘担任硕士生导师。
5).市东医院选择经验丰富的专家担任上海理工大学的兼职教授,参与相关教学和教材、教程的编写。
6).理工大学接受市东医院相关人员在职培训(首选一位计算机人员以师徒结对形式进行为期一年培训)。
3.医疗资源共享
1).市东医院承担理工大学教职员工体检
2).共建理工大学校医室:市东医院按理工大学所需派专家坐诊理
工大学校医室
3).市东医院承担理工大学学生就医项目 4).数字化手术图像实时传送系统(建设中)4.理工医科研沙龙:
形成机制并进行了2次学术沙龙活动,为学校教研室、医院科室间交流搭建平台,得到了教师、医技人员的积极响应;上海医疗器械厂有限公司也积极参与沙龙。5.产学研进展:
区科教兴市办、市东医院、上海医疗器械厂于8月9日在医疗器械厂进行了交流,探讨在“理工医创新基地”的基础上,把医疗器械厂有限公司拓展为一个专门研发生产医疗器械的科技园区,形成产学研结合,注重成果转化的新格局。
市东医院 2011-3-21
第四篇: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工作思路
发挥资源优势 创新工作思路
大力发展特色旅游
中共广宁县委 广宁县人民政府(2007年8月28日)
近年来,我县把发展旅游业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建设观光、休闲、度假目的地为目标,以开发竹文化游等特色旅游为重点,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引导扶持,大力推进竹主题公园等一批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景区景点开发,大力挖掘、整合、开发特色旅游工艺品和特产美食,大力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我县旅游业呈现加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加强领导,明确特色旅游发展思路
我县旅游业发展起步较晚,前几年开发了竹海大观、宝锭山等景区景点,旅游景区实现了从无到有,旅游业逐步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面对各地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形势,如何发展壮大我县旅游业,发挥旅游业对第三产业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工业强县、生态竹乡、和谐广宁进程,这个问题摆上了新一届县委、县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县 政府把加快旅游业发展作为“一把手工程”,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旅游部门和景区调研,共商旅游业发展良策。去年以来,县委刘正南书记几次召集有关部门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如何推进旅游业发展。县成立旅游发展专责工作组,由县人大常务副主任和分管副县长任正副组长,旅游、规划、国土资源、公安、工商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协调解决旅游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经过认真思考和调查分析,我们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加深了对发展旅游业重要性的认识,看到了加快发展旅游业的自身优势。我们认为,广宁作为典型的山区县,要实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跨越发展、协调发展,必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坚定不移地坚持以工业为主导、建设工业强县的同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也是搞活山区经济,推动山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旅游业作为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产业,对带动城市经济、搞旺第三产业起着龙头作用。同时,旅游搞得好,本身就成为地方的一张名片,对提高地方知名度,加强对外交往,促进招商引资也起着较强的推动作用。其次,旅游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发展相比较,更有利于生态保护,能够在发展县域经济过程中促进生态竹乡建设。再次,我县旅游景点大多分布在村镇,旅游景点的建设更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村环境,培养村民的现代文明意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我县旅游业资源独特,物产丰富,发展旅游优势明显,潜力巨大。我县是全国竹子之乡,竹子面积大、品种多,百里绥江竹子走廊景色优美,竹文化历史悠久,竹制品美观别致;我县又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广东省首批林业生态县,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0%,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良。我县还是革命老区,是大革命时期广东农民运动的策源地,彭湃、周其鉴等农运领袖在这里战斗过,中共广宁支部是广东最早的农村党支部,广宁苏维埃政府是全国较早成立的苏维埃政权,县内有多处保护完整的革命旧址,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广宁人民发扬老区革命精神,开拓进取,艰苦创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涌现出贾东亮这样的先进模范人物,成为创业致富的榜样。近年来,省内外党员干部、退伍军人和社会各界慕名而来,到贾东亮创办的“八一”农场创业党支部学习取经。
要加快我县旅游发展,必须立足本地资源,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走发展特色旅游之路。我们把发展特色旅游放在县域经济发展大局中统筹考虑,进一步明确了我县发展旅游的思路:突出旅游业在第三产业中的龙头地位,以建设观光、休闲、度假目的地为目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加快景区景点和配套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特色旅游线路,大力开发特色旅游工艺品和特产美食,树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加快我县旅游经济发展。
二、擦亮品牌,积极开发特色旅游线路 思路确定后,我县落实措施,协调联动,真抓实干,发挥资源优势,擦亮三大品牌,打造三条特色之旅:一是打造绿色之旅。主要是擦亮中国竹子之乡品牌和全国绿化模范县品牌,发展竹文化游和森林度假游。我县利用中国竹子之乡、竹海国家级森林公园等品牌效应,围绕“竹”字做文章,加大投入开发竹乡美景,挖掘竹子文化,加强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增强旅游活力,提高旅游竞争力。投资420多万元的广东第一亭 ── 观竹亭和罗锅老街最近建成开放,竹海大观景区旅游线路延伸到万亩竹海;同时,增加歌舞演出、咏竹诗词长廊,增添了文化氛围。投资250多万元,支持宝锭山景区建起了广东目前唯一的竹文化展览馆,展出全国最大的百竹图、天下第一竹筷等竹工艺品,提升了景区的文化品位;投资300多万元,初步策划开发了古水河画廊,建起了一些旅游基础设施,使之成为摄影和美术创作的好去处。在发展森林度假游方面,重点抓好罗壳山开发。市委覃卫东书记、市政府孙德副市长亲自到罗壳山考察,对加快罗壳山景区开发作了重要指示。县委书记刘正南、县长张桂洪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到罗壳山调研,积极谋划和推动罗壳山景区的开发建设。在市旅游、林业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认真做好规划,注重策划包装,加强宣传推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快把其建成集生态观光与猎奇探险于一体的森林旅游度假区。二是打造红色之旅。主要是擦亮革命老区品牌,发展红 色乡村游。我县修缮了彭湃旧居、周其鉴故居等革命旧址;投资50多万元修建了上林三十二烈士纪念馆;创建了具有山区示范意义的上林省级卫生村,成为备受省、市领导肯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我们整合这些资源,串珠成链,使之成为省内知名的红色之旅。三是打造创业之旅。擦亮全国劳动模范贾东亮的创业品牌,发展创业之旅。我们积极挖掘贾东亮这个先进典型的时代意义,大力扶持贾东亮创办的“八一”农场及其党支部发展,大力宣传其创业事迹,提出“东亮行,我也行”的口号,实施村官带头致富工程和全民创业工程,使贾东亮及“八一”农场成为新时期创业致富更具影响力的典型,吸引更多的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学习,推动旅游业发展。我县的特色之旅,成为肇庆千里旅游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大批游客。
三、落实措施,大力发展旅游工艺品和特产美食 我县竹制品、玉雕工艺品、土特产、美食等特色商品名声在外。特色旅游的发展,促进了这些特色商品的销售,也对特色商品的开发经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把开发特色旅游商品作为发展特色旅游的重要方面,突出“购”、“食”两大要素,以游客需求为导向,以本地资源为依托,以增加旅游收入为目标,加强引导,整合优化,打造平台,搞活流通,做好宣传,大力开发旅游工艺品、土特产和美食,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提高广宁旅游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一)积极引导帮扶,做大做优特色竹制品。竹制品是最具广宁特色的旅游商品。为了提高竹制品的开发水平,做大做优竹子加工业,县委、县政府制订实施《关于加快竹业经济发展的意见》,对规模竹子加工企业在用地、融资、用电、用工等方面给予优惠,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县有关部门加强服务和指导,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合作,开展技术创新,抓好产品开发,提高产品附加值。长荣公司的竹木制品和亚达实业公司的竹炭系列产品,质量上乘、款式多样、环保实用,深受游客欢迎。万众竹木制品公司生产的竹砧板获得国家专利,产品进入沃尔玛商场,出口香港和欧洲。同时,我们多次组织企业参加全国竹文化节、竹产品博览会、竹乡联谊会,推介广宁竹制品,开阔企业经营者视野。组织我县几家企业参加市考察团到浙江学习开发旅游工艺品的经验。县旅游局、供销联社等部门组织了全县民间竹编织比赛,收集民间竹编织品,提高竹编织品档次。目前,全县现有竹业企业300多家和一批竹子加工个体户,主要生产竹制生活用品、竹子工艺品和竹编织品,包括竹家具、竹地板、竹凉席、竹砧板、竹炭等10个系列300多个品种,年产值6.5亿元。
(二)重视挖掘整合,提升特色美食水平。搞好特色美食既是发展特色旅游的一大卖点,也是推动旅游消费、增加旅游收入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发展特色旅游中,注意深入挖 掘整合,加强宣传推介,不断提高广宁美食水平。一是搞好搜集评选。由县旅游部门牵头组织了广宁美食、广宁美味小食、竹乡农家特色美食等评选活动,邀请省、市有关专家评选出竹乡特色美食。县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士对特色美食讨论命名,提高美食文化品位。对制作美食的酒家、饭店,由县旅游局颁发牌匾。二是开展推介活动。近几年我们举办了多次美食推介活动。在首届广宁竹子节暨招商推介会上,组织本县酒家在开幕式现场烹饪美食,让800多名来宾、游客和市民品尝,扩大竹乡美食的知名度。在市旅游局的支持下,我县与广州健顺公司联合举办了首届广宁美食节。三是抓好创新发展。县旅游部门组织县内主要酒家、饭店总结烹饪技术,交流美食制作经验,提高广宁美食整体水平。竹海大观、宝锭山景区和广海大酒店,推出别具竹乡风味、价廉物美的旅游团队餐,受到游客欢迎。现在,广宁美食主要有三大类:竹系列美食,包括竹笋、竹虫、竹花鸡、竹筒饭、竹炭酒、竹芯茶等,深受游客赞誉。绿色环保美食,对清溪鱼、大芥菜、蕨菜等进行粗料精制,成为旅游餐的招牌菜。乡村传统美食,坑口狗肉、古水烧肉和塘虱粥、赤坑石头猪以及本地猪杂粥、牛杂粥等尤为出名,珠三角地区不少游客慕名前来品尝。
(三)抓好市场建设,搞活特色旅游商品流通。我们把市场建设作为开发特色旅游商品的重要抓手。在规划建设 上,把旅游商品市场建设纳入景区和城市建设规划,使旅游商品市场建设与景区、城区开发同步进行。我们指导竹海大观和宝锭山景区规划了特色旅游商品经营区域,宝锭山景区服务中心和竹海大观土特产走廊成为游客购物点。在县城两个大市场设有广宁土特产专卖区,批发、零售各种土特产。县旅游和供销部门在省道连大线旁,总投资 100多万元,办起了广宁旅游土特产总汇,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品种数百个,主要经营竹制品、玉雕工艺品和土特产。今年,我们根据县城产业布局和旅游发展需要,在新城区规划建设玉器街和美食街。玉器街占地50多亩,计划总投资3000多万元,建三层铺位100多个,现已完成了“三通一平”。美食街已有一定规模,有关部门正在完善规划布局,着手加快建设,提高美食街档次。在产品采购上,通过“公司+农户”模式,既建立起稳定的采购渠道,保证土特产质量,又带动了一大批农户发家致富。在产品包装上,我们引导企业注重产品外观和包装,提高产品装潢水平,提升产品档次。对土特产进行筛选、分类、包装,附加产品效用说明,使土特产质量达到有关要求。
(四)强化宣传推介,提高特色旅游商品知名度。抓好宣传推介,是加快特色旅游商品开发的重要手段。我们着力建立党政重视、部门支持、企业主导、社会参与的宣传机制,发挥各方面作用,扩大特色旅游商品宣传的覆盖面。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特色旅游商品的宣传,把这项工作作为全县宣传工作的重要部分,编印了特色旅游商品宣传画册,制作了宣传影碟。每年举办的竹子节暨招商洽谈会都推介旅游开发项目、旅游工艺品和特产美食。广宁政府网站以及县直部门网站均设有宣传旅游工艺品和特产美食的栏目。宣传部门每年在省、市主流媒体刊登专版,专题介绍旅游工艺品和特产美食。党政部门在公务接待中主动推介旅游工艺品和特产美食。我们做好协调工作,促成省摄影协会组织650名摄影爱好者到我县开展摄影活动,加大了宣传力度。景区和旅行社把旅游工艺品和特产美食编入导游词,向广大游客宣传推介。企业认识到宣传推介的重要性,增加宣传投入,主动开展宣传促销活动。今年香港翡翠台拍摄的《天赐良缘》以及正在本县拍摄的《爸爸不容易》二十集电视连续剧,都有宣传我县旅游工艺品和特产美食的内容。我们还引导广大市民多渠道、多方式宣传旅游工艺品和特产美食,让外界更多了解广宁,了解本县特产。
我县在发展特色旅游,开发旅游工艺品和特产美食方面,取得一点成绩,但离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与兄弟县(市、区)相比,都还有较大差距,还不适应旅游经济的发展。下一步,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旅游工作会议精神,以这次全市旅游工艺品和特产美食现场会在我县召开为契机,进一步拓宽思路,突出重点,真抓实干,加快景区和配套设施建 设,加快特色旅游商品开发,做大特色旅游,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五篇:资源优势转化经济优势调研报告
县位于贵州省南缘中部,东邻独山县,南与广西南丹县毗邻,西与惠水县、罗甸县相连,北与贵定县、都匀市接壤。县城距省会贵阳193公里,距首府都匀66公里,距独山36公里,距罗甸122公里,距贵新高速公路35公里。**是一个欠开发的地区,工业经济落后,自然资源保存完好,大量的资源受历史、交通等的限制,没能得到及时开发。随着国家加大西
部大开发步伐,我县近年来在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限制资源开发利用的瓶颈不断改善,特别是即将开工建设的“两高”公路和**至独山高速公路的建设,**与贵阳、都匀、广西南宁、北海等城市的连接更加通畅快捷,**的区位优势逐步得到提升,成为开发条件较好的经济区域。
一、**现有资源优势
**资源丰富,主要有适宜的气候条件、土地资源、水能资源、矿产资源以及以自然风光、民风民俗为主的旅游资源等,在长期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对各类资源的开发起步较晚,部分资源甚至还不具备开发的条件,丰富的资源优势没能较好的转化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
(一)气候资源。**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312天,年平均降雨量1259毫米。这种气候条件,十分有利于各种动植物的生长,为我县发展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缔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土地资源。全县土地总面积423.75万亩,人均占有土地14.21亩。在全县土地总面积中,有可利用的土地253.35万亩,占总面积的59.8%。其中林地面积近70万亩,可开发荒山荒坡近100万亩,有效耕地面积55万亩。
(三)水能资源。县内河流属珠江流域红水河水系,境内有平舟河、槽渡河、霸王河及其支流共32条,河道总长466.3公里,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17公里。根据预测,水能可开发利用36万千瓦。县境内有地下河27条,主干流程共220.9公里。
(四)生物矿产。县境内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物资源中有大鲵(娃娃鱼)等几十种珍稀动物和天麻等200多种珍贵的野生中药材。**地下矿产资源相对匮乏,已查明的有煤、大理石、硅石、电石灰石、花石、紫砂陶土、高岭土等,贮量都不太大。其中花石原料储量约217万立方米,其石质细腻、天然图案千奇百怪,制成工艺品具有很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五)旅游资源。**县风景区资源丰富,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也是近年来**大力发展的主要产业。全县具有一定规模和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主要有国际大射电天文观测景观、自然风光旅游景观(含掌布河峡谷风景区、龙塘风景区、平舟河景区、甲茶风景区、甲青峡谷等)、地质奇观、民族风情等。开发价值极高的自然人文景点,总体上分为5个景区,共130多个景点,每个景点风格各异,各有特色。
(六)交通发展。**处于贵州南缘中部,紧临“两广”,县城距省会贵阳193公里,距州府都匀66公里,距贵新高速公路墨冲匝道口35公里,距罗甸红水河航运码头122公里。“两高”建设给**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战略机遇,**与厦蓉高速、贵新高速、贵百高速等快速干道的直接连接正在变成现实,交通“瓶颈”制约将得到有效解决,对外交通大格局已基本形成。随着**交通基础设施的配套,**的区位优势逐步得到提升。处于黔南州“贵广快速通道”经济带次级产业发展轴的重要位置上,是以都匀为中心的南部经济圈的核心区域,都匀、独山进入罗甸红水河码头航运的必经之地,也是近距离承接贵阳、都匀城市经济辐射及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七)产业发展基础。近年来,**县围绕全州经济发展格局,主动融入贵阳、都匀城市经济圈,依托区位、交通和资源优势,着力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工业聚集区创建工作,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改善投资环境,积极推进招商引资,努力引进资金、技术、人才。
总体上看,土地、水能、旅游、交通、电力等资源条件,能满足**经济建设的基本要求,但要加以合理利用,才能有效的转化为经济优势,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用。
二、资源转换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
虽然我县现有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但长期以来资源优势都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要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动力,既有有利的条件,也有不利条件。
(一)有利条件
1.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利于**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国际市场的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国际间资本流量增加,世界范围内大跨度的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加快推进,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和外部条件。
2.黔南州建设“贵广快速通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