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统计公报五篇

时间:2019-05-15 16:18: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03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统计公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03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统计公报》。

第一篇:2003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统计公报

2003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统计公报

国家林业局 http:///2006年12月18日

2003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统计公报

国家林业局

2003年,是我国林业发展史上极其重要的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全国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继续全面推进,林业跨越式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

2003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共完成造林面积826.28万公顷,比2002年增长21.92%,占全国造林总面积的90.61%,其中人工造林760.23万公顷,飞播造林66.05万公顷,新封山育林137.66万公顷。全年共完成投资333.25亿元。

六大林业重点工程自1998年陆续启动实施以来,已累计完成造林面积200

9.75万公顷,累计完成投资946.70亿元。

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2003年,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进展顺利。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工程区,在工程实施初期已全面停止了天然林的商品性采伐,东北重点国有林区木材减产任务已按规划完成,森林资源过度消耗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森工企业富余人员分流安置取得重要进展,公益林建设稳步推进,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开始出现生机和活力。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68.83万公顷,完成新封山育林面积61.39万公顷,新增森林管护面积259.80万公顷。工程区木材产量为923.47万立方米,占全国木材产量的19.40%,比工程基期年份1997年下降了71.19%。

2003年,工程区林业单位年末全部在册职工人数108.52万人。全年用于

工程建设的各类资金达75.53亿元。

工程实施6年来,已累计完成荒山造林368.67万公顷,封山育林679.90万公顷,森林管护面积每年保持在9000万公顷左右。6年来,累计少采伐木材11127.6万立方米,少消耗森林蓄积量21419.83万立方米,相当于“十五”期间减少两年的全国商品材限额消耗。因木材停伐和减产造成的74万富余职工目前已经分流安置60余万人,占应分流人员总数的81.08%。6年来,累计投入工程各类建设资金380.75亿元,占规划投资总量的36.40%。

对44个天然林保护工程样本县和32个样本森工企业开展的社会经济效益监测结果显示:

工程区内森林资源明显增加,生态状况得到改善。自1997年到2003年,44个样本县有林地面积增长了10.15%,32个样本森工企业有林地面积增长了

5.1%。

木材产量调减对地方财政及县域经济发展影响不大,森林资源总量的增加为地方经济发展积累了后劲。工程实施以来,44个样本县财政减收累计达12.58亿元,但国内生产总值比1997年增长60.83%。2003年,44个样本县森林蓄积量比1997年增长了9.57%,32个样本森工企业森林蓄积6年增长了19.13%。

林业产业结构趋向多元化。44个样本县1997年木材采运及木材加工、经济林产品、林下资源开发以及森林旅游业产值之间的比值为45.70:44.80:5.24:4.26,到2003年,比值变化为9.37:53.22:7.32:30.09。

林区人口对森林资源的过度依赖大大缓解。天保工程实施前,44个样本县共有37.60万人口依赖森林而生存,木材采伐和加工收入占其全部收入的50%以上。工程实施后,这部分人已寻找到新的生活门路。天保工程的实施,同时改变着农民主要依赖森林而获取能源的生活方式。44个样本县调查数据显示,以薪材为主要能源的农户1997年为155.50万户,目前已减少到130.71万户。

二、退耕还林工程

2003年,退耕还林工程总体进展情况良好。全年共完成造林面积684.09万公顷(含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内的退耕还林,下同),完成种草面积19.69万公顷。其中退耕地造林341.81万公顷,配套荒山荒地造林342.28万公顷,分别比2002年增长49.62%和30.31%。在全部造林面积中,营造生态林的比重达到79.91%。全年兑现粮食94.28亿公斤,种苗补助费54.81亿元,生活费补助28.18亿元,1885万农户从中受益。全年完成投资225.99亿元。

工程实施5年来,累计完成1332.58万公顷的造林任务,其中退耕地造林643.65万公顷,配套荒山荒地造林688.93万公顷,营造生态林的比重达到80%以上。5年累计完成投资394.54亿元。

对100个退耕还林样本县社会经济效益监测结果显示,工程区生态状况得到了改善,农民得到了实惠。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治理步伐加快。16个样本县的数据显示,2003年沙化土地面积比1998年减少42.0万公顷,5年下降24.01%。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粮食生产影响不大。2003年100个样本县粮食播种面积为411.11万公顷,比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前减少20.60%,由于采取加强基本农田建设等措施,粮食总产量仅比退耕还林前下降4.3%。

利用结构和农林牧渔业产业结构得到了有效调整。截至2003年底,100个样本县共退耕还林91.4万公顷,有林地面积比1998年增长9.6%。2003年,有79个样本县农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比1998年下降了7.4个百分点,林业、畜牧业产值比重分别提高了1.7和5.5个百分点。林业产值5年间增长了60.6%,年平均增长12.1%。

退耕还林工程投资对农户收入贡献显著。100个样本县的退耕农民每人每年从退耕还林工程中获得的补助(含粮食折资)为225元,相当于2003年100个样本县退耕农户人均纯收入的12.0%。

促进了农村劳动力转移。2003年78个样本县外出打工人数达511.1万人,占当年样本县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0.4%,外出打工人数分别比1998年和2002年增长73.8%和14.0%。

退耕后的坡耕地已经开始陆续产出。据55个样本村调查结果,2003年产自退耕地的干鲜果品产量为164吨,比2002年增长64.1%;产自退耕地的药材产量为57.7吨,占当年55个样本村总产量的22.7%。

三、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

2003年,工程范围内的75个县共完成治理面积132.16万公顷,其中造林面积82.44万公顷,新封山(沙)育林面积28.74万公顷,草地治理面积15.22万公顷,小流域综合治理5.76万公顷,水利配套工程完成5380处。5省(市)生态移民人数达到2.22万人,生态脆弱地区开始进入休养生息和良性恢复状态。2003年完成总投资25.88亿元。

工程实施4年来,已累计完成造林面积171.81万公顷,累计完成林业方面投资56.53亿元。

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19个样本县(旗)监测结果显示,工程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

土地沙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与2000年相比,2003年19个样本县(旗)沙化土地面积、沙化耕地面积和沙化草场面积分别年减少了43.69万公顷、26.54万公顷和8.28万公顷,受风沙危害的乡镇数由259个减少到227个,受风沙危害的农牧民人数由296.03万人减少到278.72万人。

森林资源明显增加。19个样本县(旗)林业用地面积由工程实施前2000年的365.29万公顷增加到431.04万公顷,有林地面积由151.23万公顷增加到169.46万公顷,林草覆盖率由19.29%增加到20.86%。

农村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从2000年到2003年,19个样本县(旗)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产值分别增长30.7%、55.42%和38.11%。林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上升了2.5个百分点。由于采取生态移民、禁牧和围栏

舍饲等措施,使过牧现象有所缓解,2003年年末样本县(旗)大牲畜存栏头数比2000年下降了29.33%。

四、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一)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

2003年完成造林27.53万公顷,其中营造防护林的比重达到86.29%;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116.43万公顷,本年新封山育林面积17.73万公顷。全年完成投资8.54亿元。

三北四期工程自2001年实施以来,累计完成造林面积127.08万公顷,完成投资32.72亿元。

(二)长江流域等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2003年,长江流域等重点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包括长江、珠江流域和沿海地区防护林体系建设二期工程以及太行山绿化和平原绿化二期工程)共造林25.83万公顷,其中长江流域防护林工程10.88万公顷、沿海防护林工程3.86万公顷、珠江防护林工程4.47万公顷、太行山绿化工程5.00万公顷,平原绿化工程1.62万公顷。本年新封14.76万公顷,低效防护林改造面积完成3.42万公顷。5项防护林工程实际完成投资14.66亿元。

长江流域等5项防护林二期工程实施以来,已累计完成造林面积107.33万公顷,完成投资52.47亿元。

五、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2003年,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工程建设继续稳步推进。全年新建自然保护区133处,新增保护面积900万公顷,全国林业系统建立和管理的自然保护区达到1538个,总面积达1.18亿公顷,占国土陆地面积的12.30%。大熊猫、金丝猴、老虎、藏羚羊、兰科植物等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截止到2003年末,国家已划定禁猎区2664个,总面积为4910.56万公顷。全国拥有国际

重要湿地21处,面积303万公顷。全年工程完成投资5.24亿元。

工程自2001年正式启动实施以来,累计新建自然保护区629处,新增自然保护区面积1600万公顷,新增保护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1.67%。

六、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

2003年,重点地区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工程共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59096公顷,完成低质用材林改培10668公顷,共计69764公顷。农户、外资、龙头企业成为速生丰产林建设的主体,占速生林造林总量的71.95%,比2002年提高了3.94个百分点。全年工程完成投资31297万元。

第二篇:六大林业重点工程

国务院批准实施系统整合后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简介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林业局决定在今后一个时期内集中力量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为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实施这六大工程,不仅是对我国林业建设工程的系统整合,也是对林业生产力的一次战略性调整。六大工程建成后,我国生态面貌将有根本性改观。国务院批准实施经系统整合后的六大林业重点工程是:

1、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我国林业的“天”字号工程、一号工程,也是投资最大的生态工程。具体包括三个层次:全面停止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天然林采伐;大幅度调减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的木材产量;同时保护好其它地区的天然林资源。主要解决这些区域天然林资源的休养生息和恢复发展问题。

2、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三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涵盖面最大、内容最丰富的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具体包括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长江中下游及淮河太湖流域防护林二期工程、沿海防护林二期工程、珠江防护林二期工程、太行山绿化二期工程和平原绿化二期工程。主要解决三北地区的防沙治沙问题和其他区域各不相同的生态问题。

3、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是我国林业建设上涉及面最广、政策性最强、工序最复杂、群众参与度最高的生态建设工程。主要解决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4、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

环北京地区防沙治沙工程,是首都乃至中国的“形象工程”,也是环京津生态圈建设的主体工程。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意义特殊。主要解决首都周围地区的风沙危害问题。

5、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是一个面向未来,着眼长远,具有多项战略意义的生态保护工程,也是呼应国际大气候、树立中国良好国际形象的“外交工程”。主要解决基因保存、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保护、湿地保护等问题。

6、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

重点地区以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工程,是我国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的骨干工程,也是增强林业实力的“希望工程”。主要解决我国木材和林产品的供应问题。

通过这些工程的实施,到2010年时,初步建立起乔灌草搭配、点线面协调、带网片结合,具有多种功能与用途的森林生态网络和林业两大体系框架,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要求相适应的木材及林产品生产能力基本形成。

第三篇:济宁敲定农村六大重点工程

济宁敲定农村六大重点工程

加快实施农民增收致富、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危房改造、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六大重点工程。2月22日,记者在济宁市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动员会议上了解到,该市将力争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全市农村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在济宁建成更多的现代化新农村。

1:农民增收人均年纯收入每年增长12%

加快培植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坚持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进一步调动各地政府抓粮、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到2013年粮食总产达到并稳定在100亿斤以上。

全面实施五大特色产业振兴规划。以提质增效为中心,以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为重点,围绕蔬菜、畜牧、渔业、果业、苗木花卉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建设一批高标准生产基地和产业园区,深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

深入推进农村集体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农村集体林权制度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制改造,努力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和权益保护,促进农民就地就业和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2013年达到10000元以上。

2:水利设施每年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5400项

实施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突出抓好末级渠系配套工程,彻底解决农田水利“最后一公

尊重农民意愿,坚持分类指导,突出城中城郊村、镇中镇边村、经济强村、园中村、压煤搬迁村五个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今年完成8万户的农村住房建设任务,新建100个市级示范点。

加强工程建设监管,确保工程质量,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配套,一步到位,改善社区农民居住环境。加快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步伐,年内改建农村贫困家庭危房3000户,消除农村土坯房。

5:农村基础设施3年内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

完善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体系,巩固行政村通油路成果,加快推进老油路改造升级,实施“村村通”向“网络化”、“村内通”延伸工程,3年内投资4.2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000公里,全面实现村村通油路。

推进农村公共供水设施维护和管理,保障正常运转,实现全时供水。抓好村村通自来水入户、入室改造工程,提高防冻能力。3年内,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提高到98.5%。

加快农村沼气建设,巩固扩大农村“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建设成果,农村沼气正常使用率达到90%以上。加快农村信息网络建设,提升农村远程教育系统和12316“三农”服务热线的运行质量和效率,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2013年达到80%以上。

6:农村精神文明创建2013年实现村村有文体活动场所

广泛开展“城乡文明结对共建”活动和文明村镇、农村文明社区、文明集市、“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创评制度,健全创评机制,加快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

开展平安乡村创建活动,加强新农村“两室两窗口”建设,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工作,实现无重大刑事治安案件、无群体性事件、无集体上访。

第四篇:新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石墙镇农村六大重点工程进展情况汇报

我镇始终把农村六大工程,作为全面提升三农工作水平、改善农村环境的核心工作,立足实际,强化领导。

一、立足实际、做好富民工程

(一)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壮大经济规模。充分利用“一片三区”规划,着力抓好中航重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福临工贸有限公司、金盛管业有限公司等项目的洽谈进度,争取早日签约落地;全力抓好济宁亿得利饲料有限公司和三合纺织等项目建设力度和员工培训,确保早日投产。

(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现代农业展现蓬勃生机。采取土地反租倒包等土地流转方式,继续培植壮大岳庄蔬菜基地,涉及大季、南井、乔庄等5个村2500亩的退耕还林工程,已完成树坑回田,正准备栽种树苗10万余株。

二、加大基础建设、做好农田水利工程

投资1000多万元,惠及16个村庄、1.6万群众的西南联合供水工程,正在进行水厂建设、水源地打进和管网铺设。蔡东、蔡西、王场3个村庄、面积6000多亩的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工程正进行道路工程和机电井建设。

三、科学规划,做好环境工程

临菏路、邹郭路和济枣路的“绿色通道”工程,正在进行打点、划线工作。加强对主要干道和村级保洁员的管理,实行天天督查,周周调度。对济枣路两侧的乱建、乱建、乱栽进行了清理。

二〇一二年二月二十九日-2-

第五篇:09年武汉市统计公报

武汉市统计局 2010年3月9日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影响, 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多措并举,共克时艰,迎难而上,国民经济快速回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状况继续改善。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560.62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9.06亿元,增长1.6%;第二产业增加值2142.14亿元,增长16.0%;第三产业增加值2269.42亿元,增长12.5%。一、二、三产业比重3.2:47.0:49.8,与上年相比,一产业下降0.5个百分点,二产业上升0.9个百分点,三产业下降0.4个百分点。

表1: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生产总值 4560.62 13.7 第一产业 149.06 1.6 第二产业 2142.14 16.0 工 业 1772.14 16.7 建筑业 370.00 12.3 第三产业 2269.42 12.5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30.66 0.1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52.56 12.5 批发和零售业 405.67 13.4 住宿和餐饮业 174.57 7.9 金融业 311.30 18.3 房地产业 155.93 25.5 全年全口径财政收入1005.03亿元,比上年增长27.0%。地方财政收入535.54亿元,增长42.1%。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6.07亿元,增长14.0%,其中,税收收入247.95亿元,增长12.5%;非税收入68.12亿元,增长19.7%。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6%,其中,食品类上涨0.5%,非食品类下降1.1%;消费品类下降0.3%,服务项目类下降1.5%。商品零售价格下降1.6%。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6.0%,其中,轻工业品下降2.9%,重工业品下降7.6%;生产资料下降8.0%,生活资料下降1.7%。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7.8%。

表2: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指 标 2009年 2008年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99.4 105.7

1、食 品 100.5 114.1

2、烟酒及用品 102.3 105.6

3、衣 着 100.0 100.4

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9.9 98.1

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2.3 104.9

6、交通和通信 98.2 98.5

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97.4 98.6

8、居 住 96.3 105.1 年末全市新增全民创业基地面积104万平方米。创业培训人数11500人。新增全民创业小额担保贷款5.59亿元。扶持劳动者自主创业人数3.24万人,直接带动8.81万人就业。新增企业2.67万户、个体工商户6.93万户。

全市城镇单位在岗职工人数159.0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4.52万人,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5.01万人,帮扶困难群体再就业1.65万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6.5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1.12万人,登记失业率4.2%。

二、农业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51.79亿元,比上年增长2.9%。其中,种植业138.81亿元,增长0.8%;林业1.39亿元,下降15.1%;牧业64.78亿元,增长4.9% ;渔业45.52亿元,增长7.1%;农林牧渔服务业1.29亿元,增长1.9%。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 238千公顷,比上年增加3.27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24.42千公顷,减少3.12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97.97千公顷,减少1.47千公顷;蔬菜种植面积153.42千公顷,增长3.5%,其中,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73.07千公顷,比上年增加2.8千公顷。

年末畜禽养殖小区达到277个,其中,生态畜禽养殖小区达到66个。名特优新水产养殖面积达到69千公顷,增加2.67千公顷。新建优势农产品正规化基地6.67千公顷。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17个、共20千公顷。农业产业化农户覆盖率59.5%。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0亿元。全年粮食产量135.89万吨,比上年增长4.7%;棉花3.22万吨,下降8.6%;油料19.05万吨,增长3.3%;蔬菜583.20万吨,下降0.3%;生猪出栏248.77万头,增长3.0%;水产品产量42.22万吨,增长3.5%。

表3: 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粮 食 万吨 135.89 4.7 棉 花 万吨 3.22-8.6 油 料 万吨 19.05 3.3 蔬 菜 万吨 583.20-0.3 生猪出栏 万头 248.77 3.0 家禽出笼 万只 4763.04 2.4 禽 蛋 万吨 14.43 4.2 水 产 品 万吨 42.22 3.5 牛奶产量 万吨 5.34-54.6 年末耕地面积204.54千公顷,其中,当年土地流转面积22.01千公顷。武汉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成立,全年交易金额18.18亿元。农业机械总动力207.40万千瓦,比上年增加9.06万千瓦,其中,农用排灌动力机械59.82万千瓦,增加0.32万千瓦。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59千公顷,占全市耕地面积的77.1%。农业灌溉用水量10.7亿立方米,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51%。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5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32.18亿元,增长10.2%。其中,轻工业总产值1152.79亿元,增长17.5%;重工业总产值3879.39亿元,增长8.2%。

表4: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工业总产值 5032.18 10.2 #国有经济 1333.86-8.1 集体经济 28.31 4.3 股份制企业 2020.79 15.7 外商港澳台经济 1567.96 23.1 #轻工业 1152.79 17.5 重工业 3879.39 8.2 全年钢材产量1265.19万吨,比上年下降3.1%;生铁产量1342.88万吨,下降1.2%;汽车产量49.21万辆,增长45.6%;原油加工量451.16万吨,增长13.8%;显示器1152.94万台,增长10.5%;房间空调器514.28万台,增长4.2%;卷烟255.72万箱,增长2.6%;软饮料215.90万吨,增长27.7%;啤酒8.98亿升,增长1.2%;发电量167.74亿千瓦小时,下降0.5%。

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钢铁及深加工、汽车及零部件、石油化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能源及环保、食品烟草、生物医药、纺织服装、日用轻工、建材等11个主要行业工业总产值4901.71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97.4%。其中,6个行业产值过500亿元,比上年增加3个;8个企业产值过100亿元,增加2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538个,增加385个。表5:2009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行业总产值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汽车及零部件 857.24 33.0 装 备 制 造 738.10 12.5 电 子 信 息 717.89 24.1 钢铁及深加工 663.76-21.2 食 品 烟 草 564.58 15.9 能 源及 环保 514.35 6.8 石 油 化 工 295.56 0.3 日 用 轻 工 223.85 6.7 建 材 144.19 28.7 生 物 医 药 92.83 12.8 纺 织 服 装 89.36 13.0 全年7个中心城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0%;6个远城区1040.06亿元,增长22.5%;两大开发区1939.45亿元,增长18.7%。其中,东湖新技术开发区837.52亿元,增长21.7%;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1101.93亿元,增长16.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8.10%,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工业产品销售收入5752.16亿元,增长14.3%;实现利税总额637.06亿元,增长20.5%.其中,利润总额236.22亿元,增长9.4%。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370.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3%。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382家,比上年增加13家;实现建筑业产值1967.19亿元,增长22.2%;实现利润63.62亿元,增长20.2%。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01.10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921.76亿元,增长32.7%。

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8.28亿元,比上年下降16.3%;第二产业投资734.79亿元,增长10.3%,其中,制造业投资638.78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投资2168.69亿元,增长43.2%。

表6:2009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001.10 33.3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2921.76 32.7 按行业分:

第一产业 18.28-16.3 第二产业 734.79 10.3 #制造业 638.78 8.3 第三产业 2168.69 43.2 按构成分:

建筑工程 1537.73 31.0 安装工程 180.87 25.3 设备购置 570.04 26.6 其他费用 633.12 45.8 全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新开工项目2117个,比上年增加510个,其中,投资在亿元以上项目206个,增加135个。新开工项目投资总规模1312.27亿元,增长46.3%。全年市级重点项目404个,完成投资1137.50亿元,增长45.0%。武钢三硅钢、东风本田、神龙二厂、东风自主品牌乘用车、南车集团武汉生产基地等59个重大项目相继竣工投产。

五、房地产业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778.59亿元,比上年增长38.9%,其中,住宅开发投资498.04亿元,增长20.0%。房屋施工面积4487.38万平方米,增长18.1%,其中,住宅施工面积3580.99万平方米,增长11.1%。房屋新开工面积1651.17万平方米,增长14.1%,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1247.61万平方米,增长1.2%。房屋竣工面积945.05万平方米,增长8.6%,其中,住宅竣工面积824.58万平方米,增长7.3%。

表7:2009年房地产开发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房地产开发投资 亿元 778.59 38.9 住宅开发投资 亿元 498.04 20.0 # 经济适用房 亿元 59.47 20.7 房屋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4487.38 18.1 住宅施工面积 万平方米 3580.99 11.1 #经济适用房 万平方米 477.77-0.9 房屋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945.05 8.6 住宅竣工面积 万平方米 824.58 7.3 #经济适用房 万平方米 133.66 9.3 房屋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1086.99 48.5 住宅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1041.39 52.4 #经济适用房 万平方米 102.92 11.4 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086.9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48.5%,其中,现房销售面积352.26万平方米,增长62.0%;期房销售面积734.72万平方米,增长42.8%。商品房销售额579.22亿元,增长65.5%,其中,现房174.82亿元,增长75.5%;期房404.40亿元,增长61.5%。在商品房销售中,住宅销售面积1041.39万平方米,增长52.4%;住宅销售额541.37亿元,增长69.3%。年末商品房空置面积214.14万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0.6%,其中,住宅空置面积137.10万平方米,增加1.5%。

全年经济适用房开发投资59.47亿元,比上年增长20.7%。经济适用房施工面积477.77万平方米,下降0.9%;其中,新开工面积86.27万平方米,下降71.2%。经济适用房竣工面积133.66万平方米,增长9.3%。经济适用房销售面积102.92万平方米,增长11.1%;销售额28.95亿元,增长12.7%。

六、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6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7.0%。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1824.63亿元,增长17.9%;住宿餐饮业零售额277.60亿元,增长12.4%;其他行业零售额61.86亿元,增长10.5%。按用途分,吃的商品零售额500.33亿元,增长8.7%;穿的商品零售额382.29亿元,增长11.6%;用的商品零售额1280.89亿元,增长22.4%。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企业零售额920.23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42.5%,提高1.1个百分点。武商摩尔商场、宜家销品茂、汉阳摩尔城、汉口北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四季美农贸城、中国家具CBD、汉口沿江商务区等大型商贸项目进度加快。武昌区户部巷等6条特色商业街建成。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销售家电下乡产品14.3万台。

表8:200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164.09 17.0 按行业分:

批发零售业 1824.63 17.9 #限额以上 857.29 21.1 住宿餐饮业 277.60 12.4 #限额以上 62.94 8.4 其 他 61.86 10.5 按业态(限额以上)

百货商店 168.72 17.2 超级市场 221.08 15.0 专 业 店 292.65 26.6 专 卖 店 150.91 28.7 便 利 店 20.96 2.5 其 他 2.96 9.7 年末全市大中型综合超市130个,比上年增加22个;便民超市、百货店、专业店、专卖店2472个,增加726个。登记注册的商品交易市场637个,其中,消费品市场570个。

七、对外经济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114.7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8.2%。其中,进口56.47亿美元,下降20.4%;出口58.25亿美元,下降16.0%。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26.73亿美元,下降37.5%;加工贸易出口27.84亿美元,增长19.0%。在出口产品中,机电产品出口39.55亿美元,增长2.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7.38亿美元,下降1.5%。出口国别和地区数184个,减少2个。

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9.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1%。引进外资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58项,增加3项;引进外资在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31项,与上年持平。累计批准三资企业5434户,增加127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汉投资77家,增加3家;投资项目96项,增加4项。表9:2009年对外贸易和实际利用外资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指 标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进出口总额 114.73-18.2 进 口 56.47-20.4 出 口 58.25-16.0 #一般贸易 26.73-37.5 加工贸易 27.84 19.0 实际利用外资额 29.35 14.1 全年对外签定承包工程劳务合同总金额7.1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4.3%。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营业额5.73亿美元,增长135.7%。在境外兴办企业9家,增加5家。

全年引进内资388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引进投资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的内资企业36个,增加8个。引进投资规模在亿元以上的项目161个,增加19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42个,5亿元至10亿元项目24个,1亿元至5亿元95个。累计登记驻汉办事机构314家,增加9家,其中,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以上的大企业、大公司、大集团驻汉办65家。引进国内民营500强企业总部6家、地区总部4家、研发中心2家。

八、交通、邮电和旅游

武汉获批全国首个综合交通枢纽研究试点城市。规模亚洲第一的武汉北编组站建成投入使用,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建成通车,7条城市高速出口公路全部建成。武汉火车站投入使用,武汉至上海、广州客运专线开通,武汉进入“高铁时代”。全年交通客货运输换算周转量2384.8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6.5%。年末民用航线146条,增加5条。其中,国际航线17条,增加5条;国内航线129条,与上年持平。航空旅客吞吐量突破1千万人,达到1130.5万人,增长22.9%。公路通车里程11571.91公里,增长16.2%,其中,等级公路11204.65公里,高速公路614.90公里。公路路网密度151.60公里/百平方公里,增长16.2%。民用车辆拥有量90.76万辆,增长10.9%,其中,小型汽车47.45万辆,增长24.0%。在小型汽车中,私人小汽车38万辆,增长32.4%。

表10:2009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客货周转量及其增长速度

标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货物周转量 亿吨公里 1900.05 8.6 铁 路 亿吨公里 1032.40-5.9 水 运 亿吨公里 584.63 2.0 公 路 亿吨公里 282.19 257.7 航 空 亿吨公里 0.83-9.5 旅客周转量 亿人公里 654.94 3.7 铁 路 亿人公里 466.70-1.5 公 路 亿人公里 109.53 34.1 航 空 亿人公里 78.72 3.9 全年电信业务总量284.83亿元,比上年增长40.2%。年末移动电话用户1037万户,增长27.2%,移动电话普及率123.7部/百人。固定电话用户339万户,下降10.8%,其中,住宅电话用户142万户,下降4.7%,固定电话普及率40.4部/百人。互联网宽带用户166万户,增长25.8%。

全年接待国内旅游人数6359.9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37.9%;接待海外旅游人数66.9万人次,增长25.3%。实现旅游总收入508.65亿元,增长36.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86.18亿元,增长36.6%;国际旅游外汇收入3.29亿美元,增长29.4%。年末旅游景区32个,比上年增加1个,其中,5A级1个,4A级9个,3A级9个,3A级以下13个。旅游星级以上宾馆111个。其中,五星级10个,增加3个;四星级25个,增加1个;三星级48个,减少1个;三星级以下28个。

九、金融 保险

年末金融机构31个,比上年末增加3个,其中,外资银行4个,增加1个。组建了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汉口银行跨省设立分行,新引进7家境内外金融机构,16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在光谷金融港兴建后台服务中心,新成立12家小额贷款公司。

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8575.56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2.0%,其中,企事业单位存款3917.26亿元,增长37.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3010.11亿元,增长24.0%。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069.38亿元,增长34.3%,其中,短期贷款1904.19亿元,增长14.1%;中长期贷款4584.49亿元,增长42.6%。在各项贷款余额中,消费贷款921.77亿元,增长34.3%,其中,个人住房贷款789.10亿元,增长35.3%;个人购车贷款48.92亿元,增长10.4%。银行各项贷款周转速度1.35次。

表11:2009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

指 标 年末数 比上年增长(%)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8575.56 32.0 #企事业存款 3917.26 37.6 居民储蓄存款 3010.11 24.0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7069.38 34.3 #短期贷款 1904.19 14.1 中长期贷款 4584.49 42.6 #消费贷款 921.77 34.3 #个人住房贷款 789.10 35.3 个人购车贷款 48.92 10.4 金融机构人民币投放(+)回笼(-)-198.45-3.2 全年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22.90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财产险收入27.54亿元,增长27.3%;人寿险收入95.36亿元,增长18.6%。赔款、给付支出27.75亿元,下降14.6%,其中,财产险支出14.87亿元,与上年持平;人寿险支出12.88亿元,下降27.2%。

十、教育和科学技术

年末全市幼儿园667所,比上年末增加29所;在园幼儿13.72万人,增加1.19万人。小学681所,减少71所;在校学生41.32万人,减少0.57万人。普通中学408所,减少18所;在校学生41.36万人,减少3.98万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28所,减少7所;在校学生20.98万人,减少0.03万人。高等院校85所,在校学生数111.04万人,其中,成人高校7所,在校学生数17.66万人;普通高等学校78所,在校本专科学生84.63万人,在校研究生8.75万人。6-11岁人口入学率99.95%,12-14岁人口入学率99.87%,6-14岁盲聋弱智人口入学率99.8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39.94%。全年新改扩建中小学校280所,新改扩建中小学学校竣工面积55.91万平方米。扩建、改造中小学危房4.6万平方米。新建51所标准化初中,累计175所;新建农村寄宿制学校29所,累计159所。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被授予“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武汉的改革发展再次上升为国家战略。年末全市科技研究机构108所,比上年增加4所。科技活动人员7.5万人,增加0.4万人。承担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1198项,增加5项。市科技计划项目680项,增加83项。全年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35%,提高0.2个百分点。全年市科技局登记科技成果331项。全市科技成果获奖数353项,其中,国家奖14项。专利申请12100件,增加830件,其中,发明专利3100件,增加195件;专利授权5500件,增加171件,其中,发明授权1000件,增加14件。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74.04亿元,增长24.3%。

年末全市高新技术企业430个,比上年增加103个;民营科技企业6355个,增加58个。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055.00亿元,增长18.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11.03亿元,增长18.2%。民营科技企业技工贸总收入860.00亿元,增长10.3%。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年末市属艺术表演团体机构数16个,文化部门艺术表演场所13个,公共图书馆17个。市属专业剧团全年新排上演剧目45台,比上年增加26台,获国家奖8个,获省级奖46个,儿童剧《古丢丢》等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武汉出版社出版图书18类674种1008万册,出版报纸6.02亿份。拥有电视台2座,电视节目19套,电视综合覆盖率99.95%;广播电台2座,广播节目18套,广播综合覆盖率99.73%;全年制作广播剧7部,举办大型晚会110场。

年末卫生事业机构2662个,比上年增加1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4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8个,卫生防疫、防治机构22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5个。卫生事业床位数43540张,增加105张,其中,医院病床36192张。卫生技术人员数58102人,增加394人,其中,医生22911人,护师、护士2251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医生2.71人,拥有医院病床4.22张。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发病率375人/10万人,儿童免疫接种率96.05%。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98.9%。药品监督覆盖率及抽样合格率分别为98.2%和 90.14%。食品卫生监督覆盖率及抽样合格率分别为99.98%和 86.3%。居民人均预期寿命77.9岁。

年末全市体育场馆116个,其中,体育馆10个。市属优秀运动员人数134人,新增等级运动员534人。举办各类运动会14次,市级群众性体育竞赛活动74次。全年武汉市运动员在国内外体育重大比赛中获2枚世界级金牌,5枚国家级金牌。体育彩票销售额6.32亿元。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91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万人。户籍人口835.55万人,增加2.3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4.54万人,减少1.47万人;非农业人口541.01万人,增加3.7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3.78‰,上升1.32个千分点,其中,人口出生率8.18‰,下降0.02个千分点;人口死亡率4.40‰,下降1.34个千分点。人口净迁移率0.71‰,下降1.37个千分点。计划生育率97.93%,下降0.32个百分点。

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85.02元,比上年增长10.0%;人均消费支出12710.29元,增长11.2%,其中,食品支出5109.70元,增长4.7%。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88平方米,增加1.60平方米。每百户拥有电脑69.2台,空调器145.4台,移动电话174.8部,家用汽车5.6辆。

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7161元,比上年增长12.8%,其中,现金纯收入比重占92.8%,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人均消费支出4901元,增长3.1%,其中,食品支出2068元,增长0.2%。人均居住面积47.68平方米,增加1.87平方米。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20.6台,移动电话170.9部,电冰箱80.3台,洗衣机72.3台,空调器52.4台,摩托车51.7辆。

年末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加职工210.30万人,比上年增长3.9%;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职工309.18万人,增长10.5%;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18.07万人,增长9.3%;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46.24万人,增长18.6%;生育保险参保人数167.91万人,增长14.7%。城市居民享受低保人数23.28万人,减少0.87万人;全年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4.95亿元,增长28.2%。农村居民享受低保人数10.61万人,减少0.18万人;全年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6717.62万元,增长37.9%。市属社会福利院15家。福利彩票销售额13.31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1.24亿元。

十三、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年末自来水厂21个,日供水能力430.70万吨。全年自来水平均每天实际供水量268.1万吨,比上年增长3.9%。中心城区自来水普及率100%;远城区自来水普及率85.8%,提高19.1个百分点。全社会用电量310.27亿千瓦时,增长8.3%。其中,生产用电253.51亿千瓦时,增长10.1%;居民生活用电56.76亿千瓦时,增长1.1%。年末家庭燃气用户150.00万户,增加4.7万户,其中,管道气用户96.00万户;全年天然气供气总量55000万立方米,增长34.6%,其中,家庭用量15400万立方米,增长25.6%;城区气化率93.55%,提高0.24个百分点。

年末建成区面积475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8.4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总长度3052.58公里,增长6.9%;人均拥有道路面积11.36平方米,增加2.11平方米。公交线路273条,公共汽(电)车7062辆,出租车12137辆。公园69个,增加2个;公园绿地面积5583.82公顷,增加72.01公顷;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22平方米,增加0.01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7.46%,提高0.04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26.48%,提高1.36个百分点。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总体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准。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试点工作通过国家验收。全年限期治理老污染源27项,整治排污口30项。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89.8%,比上年提高9.1个百分点;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99.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77%,提高3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4.89万吨,下降1.8%;二氧化硫排放量12.01万吨,下降2.9%;空气污染指数年平均值77,下降4个百分点;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2.5%,提高2.5个百分点,全年空气污染好于二级天数301天。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4.7分贝,增加0.3分贝,其中,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9.1分贝,增加0.1分贝。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0%,提高0.4个百分点。

注:

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最终核定数以当年《武汉统计年鉴》为准。

2、本公报中生产总值、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是指全部国有和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是指年末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年末从业人员60人及以上,年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

4、中心城区指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远城区指东西湖区、汉南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

5、分区工业总产值中,开发区和行政区存在重复计算

下载2003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统计公报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03年六大林业重点工程统计公报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0年安阳市统计公报

    安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是安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也是安阳面临重重困难、取得累累硕果的一年。一年来,安阳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

    德阳市2008统计公报

    德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2月 2008年是德阳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德阳市遭遇“5.12”特大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

    2011太仓统计公报

    2011年统计公报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7.5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0.85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485.75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

    花都区2009统计公报

    广州市花都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时间:2010-12-27 20:58来源:广州市花都区统计局 2009年,全区在发展进程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人......

    2013年梅州市统计公报

    2013年梅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梅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梅州调查队 (2014年3月17日) 2013年,全市各级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围绕......

    2007阿城统计公报

    哈尔滨市阿城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区人民同心协力、拼搏进取,以党的“十七大”为指针,紧紧围绕区第一次党代会确定的“抢抓新机遇,开创新局面,建设新阿......

    统计公报写作[最终版]

    1.概述统计公报是一种专题性公报,是用于国家和政府统计机关发布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情况的一种公文。我国统计部门发表这类公报时通常以年度(或半年度)为计数的时间单位。地......

    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典型材料

    实施农村六大工程 加快统筹城乡一体化 (2011年10月) 中共任城区委 任城区人民政府 自实施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建设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区上下高度重视,明确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