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回忆父亲的随笔
关于回忆父亲的随笔1
每次提到“家”“爱”,便会涌出讲不完的话。
晚上,看书看得头昏眼花,便倒头就睡。可恶的蚊在耳边“嗡嗡”地叫嚣,脑子里便删除一些熟悉不过的画面。和父亲在一起的时候,每到夏天的夜晚,我躺下床不久,父亲便会过来,皱眉看着打开的蚊帐:“这丫头,又不弄好蚊帐,等下蚊子就把你给分了!”他边说边帮我把蚊帐拉好。有时我会不耐烦地回嘴:“切!分就分呗!你女儿多的是血,它爱吸就吸!”有时,我会默不作声理所当然地享受着这一切。而父亲每次最后都是微笑着嘱咐:“快睡吧!”然后替我关灯,轻轻带上门。想到这里,我不禁泪流满面,起床把蚊帐拉好。
段考前几天,我打了个电话给父亲,我告诉他,周三段考。考前一晚,父亲打电话给我,内容千遍一律:吃饭没?吃什么菜?在干什么?
天冷要多穿衣服等等。每一次,我都觉得心里暖暖的。如果我正在宿舍复习,父亲便会轻快地说:“没什么事,爸爸打个电话问问你而已”然后就挂了。我知道的,从小到大,他从来都不会因为任何事情来打扰我的学习。
段考当天早上,父亲发了条短信给我:女儿,段考了,加把劲! 当时收到了信息,我想起了父亲的红烧鱼。不知为何,我和父亲都爱吃鱼。对于烧鱼,父亲很有一手。红烧鱼和考试也有点渊源。那是一次失利的考试后,到家后我闷闷不乐,只说:“爸,我要吃红烧鱼。”往后考完试的`那个周末晚饭,饭桌上必有红烧鱼,这已成我的专属,也是父亲的惯例了!而这次,我回到家肯定没父亲烧的红烧鱼了,不管我考得如何,因为,他不在我身边。
有个说法,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虽然不太懂,但我们父女感情,是血脉相融,将温暖我一生。
关于回忆父亲的随笔2
想念父亲,从几年前开始,到父亲离开我们,一天比一天强烈。
父亲的一点一滴,在我的记忆深处。有时,在街上见到那些瘦瘦的老人,我就会想起父亲,甚至黯然神伤。哎!我平凡而又坎坷一生的父亲!
父亲生于一九三四年。旧社会的贫民,生活贫困撩倒,奶奶只有把和父亲同一天出生的三伯父送给了别人。听前辈们说,那时我们村里,经常有日本人走动,全村人经常一听口哨就躲到山上去。父亲的童年就在那种躲躲闪闪,担惊受怕中度过。父亲在世时,经常提他的光荣历史:有一次,他在河边洗锅,不知从哪儿传来一阵枪响,几颗子·弹“呼呼”地窜过来,竟然打在父亲手上的锅边上,好险呀! 父亲年轻时长得英俊潇洒,温文尔雅,又读了几年书,在当时条件颇为不错,只是当时家里太穷,所以迟迟未娶。在父亲二十七岁那年,母亲和家人为躲避饥荒,流浪到了我们村里。此后,母亲成了父亲最大的精神支柱。用奶奶的话说,如果当时不是母亲嫁给了父亲,父亲的命运不知会怎样。
解放后,父亲在队里的砖厂做会计,后来砖厂迁了,父亲因为家里负担太重,不能跟厂一起走。本以为守着土改后的田地安安份份地过活一定没问题,可那年起,要债的人踏破了我家的门槛。虽然父亲在砖厂做会计,可父亲没贪污过厂里一分钱呀!可乡亲们并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认为厂里欠他们的,现在场子跑了,他们就得找以前管钱的要。我清楚的记得,一到过年过节,家里就会坐满一屋子要钱的人,此时父亲都要出去躲债。本来自尊心极强的父亲变得极为沉默,消沉得可怕。此时,母亲除了要撑起整个家,还要鼓励父亲。而当时我们几个小孩子还小,也还要照顾。
父亲的身体越来越弱。在我五岁时,有一次队里分松树,父亲高高兴兴带着工具上山砍树,却被黄蜂刺得昏了过去,在家休息了几个月才逐渐好转起来,后来,到我十几岁时,父亲再也不能出去做较重的农活,就在家后面挖了个鱼塘,养起鱼来。父亲很勤奋,每天早早起来,吃了药就去割草。我好奇地问父亲,为什么那么早去割草?晚点去也一样呀。父亲对我说,如果起晚了,还会有新鲜的草割吗?其实,做任何事也一样呀!
乡亲们有事都会想到父亲。父亲总是细心地跟他们讲道理,还时不时走几十里帮忙处理。父亲还喜欢给小孩子讲故事,讲旧社会的事情,讲他在车上、讲外面看到的事情,甚至在城里捡到一张报纸,也会拿回去读给我们听。父亲成了我们的导师,我们崇拜父亲,尊敬父亲,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和父亲之间从来没发过脾气,几乎连大声说话也没有,父亲一生极为清廉(虽然他从未做过一官半职)。常常教导我们要自尊、自爱、自强、自信、自立(在外的日子,都是父亲的话鼓励着我,鞭策我)。
在我十五岁那年,父亲去医院做手术,家里只有哥一个人在。当晚,几十个外村人,野蛮地毁了我的家(都是哥在外打抱不平的后果)。我负气离开了家,全然没顾父母的感受。父亲深深地自责着,长年累月地吃药打针,人消瘦得只剩下一身骨头。我每次回家,父亲总是泪流满面。此时,我都会给父亲讲外面的`世界,讲我的工作,我的生活,甚至和病床上的父亲谈时事。我感觉到,那时是父亲最快乐时光。父亲答应我,我今年生日时,和母亲来深圳看我。可父亲最终没有战胜病魔,他失言了……
父亲节到了,我怀念和父亲在一起的日子。我知道,父亲一辈子也不知道有这样一个节日,上天已经剥夺了我们爱他的机会。千言万语,只能在心里说,天堂里的父亲再也听不到,也感觉不到了。父亲,您永远在我们的心里。
关于回忆父亲的随笔3
父亲离我们而去至今已二十余载,我最不能忘却的是父亲驼着背的苍老身影。春去秋来,秋逝冬至,星转斗移,岁月如斯,他的音容笑貌,一切历历在目,仿若昨天。
父亲共有五个子女,两男三女,我是他最小的乳儿,他平生最爱他的乳儿,深怕谁会伤害到他,我是在父亲的庇护下长大的,他从来没有打过我一次也没有骂过我一次,我是他的最爱。
父亲是一个极平凡的人,正如千千万万中国普通劳动者家庭一样,是父亲的'辛勤劳作承担起一家七口人生活开支,吃喝拉撒,还要供养我们四个孩子上学。因为家贫大姐没上过一天学,没念过一天书。她打小就帮助母亲干些家务,照料我们兄妹四个。我们亏欠大姐的太多,我敬重大姐。
父亲原本是个小商贩,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他都要到好几百里以外的淮安当时叫淮阴去进货,都是些针头线脑东西,一趟回来也赚不到几个钱,只能勉强维持生计。虽然生活清苦,但一家人和和气气,平平安安,其乐也融融,父亲对我们又疼爱有加,我们感到无比幸福,虽苦犹乐。
然而,由于祖父的原因,据说是地主,我们举家下放农村,在离县城十几里外的刘庄安家落户,住的是社场上破旧的两间老屋,四处透风,冬日里屋里屋外一样冷,光景大不如从前,真是雪上加霜。生产队长还算不错,因为父亲年纪大了又开过刀不能干重活,就安排他去河堤看树。二姐也不再念书和大姐一起下农田干活挣公分,我和四姐继续读书。父亲早出晚归看树护林,得到队长与乡亲们一致好评。
有次我生病,父亲驮着我去县城大医院看病,崎岖的乡间土路走了十几里,到医院的时候他已直不起腰,是我和生活的重担压弯了父亲的腰。我对不起父亲,他为我们付出太多,我却无以报答。
父亲经常教导我们做人要厚道做事要踏实,切不可夸夸其谈,华而不实。他常说,人这一辈子,不在于取得多少成功获得多少荣耀,美丽的光环既可以照亮你也可以毁灭你。胜利固然值得高歌,但不能让他冲昏了你的头脑。失败虽然可惜,但一切皆可以重来。人跌倒不可怕,可怕是爬不起来,从此一蹶不振。父亲还说,他不能陪我们一辈子,要我们学会自立,自己的路自己走,他无心也无力陪我们到永远,因为人终究要老,会有生命终结的那一天。就在二十二年前的一个中秋,父亲终于丢下母亲和我们五个孩子悄然离世,享年七十一岁。那时我刚过而立之年,我的孩子他最小的孙儿才刚满三岁。望着父亲的遗容,我潸然泪下,我再也没有父亲的坚强臂膀可以依靠,再也看不到他那微驼的背影和慈祥的面庞。
往事沧桑,岁月如梭,转眼父亲离开我们已二十余载。我们遵循父亲的教诲,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做人,胜不骄败不馁,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向前,毫不懈怠。而今可以告慰父亲的是,他最小孙儿都已长大成人,并且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知道,儿孙的幸福安康就是对父亲的最大慰藉。安息吧,父亲!我们永远都是你的好儿女,永远不会让你失望。
关于回忆父亲的随笔4
明天就传说中的父亲节了,做为一个父亲,我感到非常荣兴地享受到这个节日。为此,我要给朋友们推出我的两篇关于父亲的文章,那是纪念我逝去的父亲的,也是赞美我父亲的,同时也是鞭策我自己的,因为我也是一个父亲了。
我希望已经是父亲的你来看一看,也希望所有的男人都来看一看,因为只要是男人,就有可能成为父亲,当然母亲也要看一看,没有母亲,男人想当父亲也白搭。
愿天下父母健康长寿,享受人间真情,共享天伦之乐。
一、善意的歁骗
善意,欺骗,这两个毫不相干,意思完全相反的词怎能联系在一起呢?相信你听完我的故事以后,你就再也不会感到它们在一起有什么不好了。因为善意的欺骗是世界上最美好的欺骗,是谁都愿意接受的欺骗。
31年前我考上了镇上的高中,因为学校离家较远,所以只好住校,这就意味着一天三顿饭都要在学校里吃。那时还没有双休日,每周有六天都在学校吃住,每顿饭向学校食堂交三分钱的柴火(燃料)钱,六天共交五角四分钱。这点钱在现在看来真是不算什么,可以说是不值一提。可是在我上学的那个年代,在我所处的那个家庭,真的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拿出来的。因为去年年底生产队决算分红,我们家扣除了口粮,提留等费用后,只分得了五分钱,父亲拿着这只硬币--全家人一年辛勤劳动的收获,心里涌起阵阵酸楚。
那是在开学不久的一个星期天,父亲赶集,准备卖掉家里那头不好好下崽的老母猪,凑钱给生产队集资盖仓库和给我姐准备嫁妆,剩下的钱才能用来供我上学。谁知那段时间猪市的行情很差,买主给的价钱太低,父亲舍不得卖,到了下午猪市都快散了还没有卖出去,这就意味着今天我从父亲身上拿不到一分钱,可下个礼拜的柴火钱怎么办呢?如果父亲知道我下个礼拜没有柴火钱,而他自己又身无分文,心里一定非常难过和着急,想想父亲今天从早上到现在连饭都还没有吃,饿着肚子在又脏又臭的猪市呆了大半天,他这样忍饥挨饿不都是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们这些孩子吗。一会儿他还得赶着猪走十几里山路回家,父亲太辛苦了,我不能再让他为我担心了,于是我决定今天要骗他一次。
天都快黑了,我忍不住去离学校不远的猪市找到父亲,对他说,天快黑了,您快回家吧,今天又没有月亮,山路不好走。他说,这猪今天价太低,我舍不得卖,可是你们都等着用钱呢。我说,我这儿没事,我已在同学处借到钱了,等下次卖了猪,有了钱再还人家就行了。父亲用怀疑的目光望着我,他是不相信我,因为他完全有理由不相信我。那时,谁家里不一个样穷,生活都一样窘迫,谁家的孩子又能有多余的钱借给我呢?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打消了父亲的疑虑。
望着父亲拖着疲惫的脚步渐渐远去的背影,我泪如泉一涌,一个人象做贼似的跑回宿舍,伤心地痛哭,心里在说,父亲,对不起,这是我第一次对您说谎,其实,我根本不知道去哪儿弄这五角四分钱。可是我知道一个人的难处我一个人担总比两个人(不,不是两个人,而是全家)担好得多,您放心的回去吧,相信我有办法克服困难。因为您儿子长大了,我已经十六岁了,我有能力做大人们能做的事了。后来是我的老师给了我一元钱,使我渡过了难关。
这件事直到父亲十九年前去世,我都一直瞒着他,我不想让他知道我曾经欺骗过他,哪怕是善意的欺骗,也是欺骗,也不想让他感到没有能力供子女上学而自卑,哪怕只有一次。
九泉之下的父亲,您儿子做的对吗?
二、 父一爱一的滋味
人人都有父亲,但不一定人人都能享受到伟大的父一爱一。虽然它不象母一爱一那样慈祥、细腻和温情,但对拥有者来说,却是一样的珍贵和幸福。如果说母一爱一是蜂蜜加白糖的话,那父一爱一就象甘蔗拌啤酒一样,脆甜甘醇。我是一个幸福的孩子,因为我体尝过一爱一的滋味。
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老实巴交的农民,从他出生到去世,一天也没有离开过土地,土地就是他的命一根子。父亲是一个非常热一爱一生命、热一爱一家庭、疼一爱一儿女的父亲,一生当中几乎没有离开过家乡和儿女们,儿女更是他的命一根子。
父亲是一位令人尊敬的父亲,他用自己并不坚实的臂膀撑起了我们这个八口之家。我是他的大儿子,可在姊妹当中我排行老三,生我的时候他已经36岁了,对一个农村的家庭来说,这个儿子来得似乎有点太晚了,我让他们盼得太久了,因而受到父母更多的疼一爱一。
我打小就喜欢舞一槍一弄棒,特别一爱一捣鼓机械,上街(赶集)的时候就一爱一看车,平时看见别人做什么,自己就想做什么,从小养成了一爱一动脑一爱一动手,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习惯。我十二岁那年的夏天,得了一场重病,好象是扁桃体发炎,非常严重,脖子都肿了。父亲急坏了,背起我就往公社的医院跑,十几里山路,基本上没有歇脚。当时公社医院的条件也不是太好,就是肌肉注射青霉素,一连打了五天针,我的病情倒是有些好转,脖子上的肿是消了不少,可是屁一股却给打肿了,痛得我呲哇乱叫,路都走不动了,晚上睡觉都得爬着,就连上厕所都是父亲背我去的。
几天后,我的嗓子好多了,腿也能走路了,就是走不了远路。我早就听说公社的农机厂好玩得很,有好多我没有见过的机器,想去看看,一直没有机会,这回虽然是大病一场,也能算得上是因祸得福吧。医院离公社的.农机厂有两公里多的路程,我缠着父亲非要去农机厂玩玩,可那时是大集体,靠工分吃饭,生产队抓得可紧了,一般情况下外出都不给准假的,加上我又要回学校上课,要是别人的父亲在这种情况下是根本不可能答应这种要求的,因为耽误一天劳动,就损失十分工分。可我父亲太了解他的孩子了,他知道我从小就喜欢摆一弄机器,整天在家里不消停,做这做那,我家的门槛都让我给砍消了一大半了。出院的那天,父亲背着我去了公社的农机厂,我就伏一在父亲宽大墩厚的背上,听着他越来越不均匀的呼吸,背着我这个个头和他差不了多少的小胖墩走两公里多的路程,的确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因为我毕竟十二岁了,虽然从来没有条件上秤称过体重,但是我估摸一着也得有七八十斤吧。半道上歇脚的时候,我看着父亲满头的汗水,心里既后悔又高兴,后悔的是不该给父亲提出这个近似无理的要求,既耽误农活,又让父亲吃这么大的苦,受这么大的累。高兴的是我已经听到农机厂的机器的轰鸣声和看到烟囱里冒出来的黑烟了。
我一边用感激的眼光望着父亲那饱经风霜已经爬满绉纹的脸,一边给他擦去额头上的汗水,心里在说,父亲您辛苦了,您对儿子的深深的一爱一,在这一刻我已经感到了,谢谢您,我亲一爱一的父亲,等您老了,我一定会背着您老去您想去的地方。
可这个诺言我一生都没有实现,那是因为后来我参军了,一离开家就是二十二年,他老人家去世时我也不在他身边。听母亲说,父亲临终前一直呼唤着我的名字,一直在惦念着他这个宝贝,想看看一身戎装的儿子,可我却在遥远的边疆为祖国站岗放哨。相信父亲能用他那博大的父一爱一包容儿子的不孝,因为我们军人都是祖国的儿女,我们无愧于自己的祖国,更无愧于自己的父母。
敬一爱一的父亲,您安息吧!您的一爱一永远滋润着儿女的心田,我们将品尝着父一爱一的滋味一天天长大、变老。
关于回忆父亲的随笔5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父亲已经离开我们好几年了。当时我对父亲的离开并没有感到太难过。因为我知道爸爸的离开是为爸爸高兴的,因为他可以把自己的灵魂带到另一个美丽的国家,而不必承受肉体的痛苦,我想爸爸会在那里找到他想要的美丽。他想要的幸福。所以我平静地面对父亲的死。
现在不知道为什么越来越想爸爸了,也许是自私吧!父亲离开后,我才明白父亲对我的一生付出了多少爱和关怀,也让我充满了期待。想想都觉得惭愧,可我对我一生为爱付出的父亲做了什么?我想在心里感受一种悲伤和内疚。
爸爸的生活很艰难。他从小就知道父亲是个孤儿。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为了报答养母的恩情,他付出了很多努力,但他从不抱怨。
爸爸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但我知道爸爸的笑容背后有多少压力、艰辛和痛苦。中年父亲看起来像个六十多岁的老人,都是为了我们家!不是我们,他怎么会老得这么快,又怎么会这么早去世? 我曾经记得,父亲病重的时候很坚强,对他施以无情的折磨,但父亲从不说痛,直到最后一刻,父亲没有吃镇痛药,依然坚强。父亲临终前,对我们不放心,还有温柔关心我们的话。我愧疚的低下头,却说不出话来,泪如雨下。爸爸养育了我30多年。在过去的30年里,我一直责怪他。(我不理解他,但爸爸用他的无私我的爱包容了我。爸爸给我的爱就像海洋,但我自私地从不说谢谢。我只照顾了爸爸几个月,而给父亲的爱,不如大海中的一滴水,父亲却是那么的`满足,那么的释然,我在父亲的面前显得那么的渺小和狭隘。
我永远不会忘记父亲离开时的眼神。我知道有太多的爱,太多的不放心。我发誓我会让我的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不仅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父亲在异世界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我孤独地走在人生的路上,你认识爸爸吗?在我悲伤失落的日子里,没有你的理解和爱,我是多么的无助!爸爸,我知道只有你的爱是无私的,只有你的爱对你的女儿来说不算什么。你走了,留给我女儿无数的愧疚和无数的坚持。
多少个黑夜,我仰望星空。我希望我父亲也在看着我。爸爸,你在异世界还好吗?女儿很好,请不要担心。爸爸,现在我长大了,也学会了照顾妈妈和家人,尤其是你最关心和不安的孙子!我代表你爱他,爸爸,我女儿真的很想你……
天下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在父母有生之年给他们更多的爱。因为父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不要在心里留下愧疚……
关于回忆父亲的随笔6
父亲又进入到我的梦中来了。
不知多少次想提笔写写我的父亲,却又不知从何写起。因为我对父亲的这份感情,不是轻易用笔可以描述得清的;因为父亲对我的爱,也不是用寥寥数语就可以表达完全的。最近大家都在谈论“高考”这一影响莘莘学子命运乃至人生的热门话题,不禁勾起了我对当年读书生涯的回忆,想念父亲的感情也日趋强烈,浓浓地糊在心头,回忆便不知不觉在笔尖流淌……
初三那年,一次体育课上,我因跳马导致膝盖半月板受伤,整条腿用杉树皮固定绑着,不能动弹。按富阳有名望的骨伤科医师汪木英说没有半年是好不了的,于是我不得不休学了。
接下来的日子,父亲每隔一个星期都要带我去新登中医骨伤科医院转方。家到新登六十余里,父亲用他的大自行车载着我,踏上一个又一个陡坡。每次骑到最陡的坡——岩石岭,实在骑不上去了,父亲就下车拉,我则坐在后座上。只见汗水顺着父亲的脖颈往下流,浸湿了父亲的后背,双臂因用力过猛而鼓起的肌肉和青筋在汗水的浸润下显得更加黝黑发亮。终于拉上了坡,佝偻着的背直起来了,我的父亲。转过身来了,我的父亲。忧愁而焦急的眼神望着我,我的父亲。只感觉胸口像有一团棉花塞着似的。我多想跟父亲说:“爸,我爱读书,我想继续读书。”可是因为我的'“过错”要让父母多花那么多钱,我心里内疚得酸痛,我怎么能,我怎么好意思再开口?眼泪控制不住地往上涌……冲到房间,用被子把头深深地埋住,用力地埋住,我不能让我的父母听到我的抽泣声,我不能让他们为难……
然后,父亲却咬咬牙狠下心来了,开始去亲戚朋友那儿借钱。两百,三百,五百,八百……挨家挨户,借了十余户人家,终于凑足了8000元。就这样,我带着感动,带着深深的愧疚念完了师范。
工作之后,总想着要好好孝顺我的父亲。然而,天不遂人愿,我还没怎么好好尽孝时,我的父亲病倒了。病魔折磨了父亲一年多,我为我的父亲失眠一年多……最后,瘦小却坚强的父亲终究扛不住癌细胞疯狂地肆虐……
那晚,我们守着父亲。听着父亲的呼吸声越来越急促,我嘶声力竭:“爸——”。父亲用最后一口气回应了我……看着父亲脸上的最后一点血色如潮水般退去,我的泪珠滚落一地……那一刻空气凝固,世界崩溃。我失去了我最爱的父亲,我失去了这一生最爱我的人……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亲不在。无数个梦里有你,我的父亲;无数个梦中为你流泪,我的父亲!梦里依然会有你责骂两个哥哥的声音“你们就这么一个妹·妹,怎么还总是欺负她”;梦里依然有你自己不舍得买,只有到周六才买的我最爱吃的鱼;梦里依然有你载着我在陡坡上拼命踩单车的背影……
回忆父亲
父亲走了,他匆匆地走了,永远也不会回来了。
在父亲离开我一周年的日子里,我无时无刻不思念着父亲,在我的记忆了,父亲临走时那挥之不去的眼神让人怵目惊心,让人肝肠寸断。作为他的儿子,我从他那眼神中读懂了他不忍离弃我们,不忍离弃他的亲人而对生之欲望的强烈。可怕的死神在夺取父亲生命之时,我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聆听到父亲他临终的嘱咐,假如时光能够逆转,我想为父亲做点什么,以抚慰我伤感莫及的内心,弥补我生命中不全的灵魂。试问苍天:“父亲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呢?”
“人活七十古来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人活百岁亦自然。然而,父亲还未进古稀之年,无情的病魔却让他走得如此仓促,儿孙们甚是遗憾。父亲一生勤做俭用,用心血哺育了我们姐弟四人,现在他已儿孙满堂,理应享天伦之乐,他这样走了,我们又于心何忍呢?
父亲走了,我悲恸不已。回忆他的一生,我心情凝重。我不想为他作传,因为他是天底下父亲中最为普通的父亲。然而他却让我倍感父子的温馨,所以我想为他留点什么。他刀刻于我心的形象无法在我记忆中抹去,于是在长夜难眠的静夜,我重新拾起父亲影响我一生的琐事,借以在他离世的周年之际作为纪念。
父亲生于1938年那个苦难的年代(日寇正疯狂占据中国,加上蒋介石挑起内战,老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那不堪度日的年代造就了父亲生活中刚毅、执着的个性和勤劳节俭的品行。他文化程度极低,只读过小学三年级,但凭他的聪明和自学,他能说会写会算。他年轻时,长期在外做工,修过许多工程,他算盘不错,由此也管理过很多账务,负责过很多工作,工作做得周全细致,让别人不得不佩服。他自学简谱,对于二胡,风琴,口琴,笛子之类的乐器无所不精。我们小时候,只要他在家,农闲之余,在我们几弟兄面前,吹吹拉拉,弹弹唱唱,我们合着父亲弹奏的节拍边唱边跳。和父亲在一起我们随时可以体验到快乐。父亲的字写得不错,毛笔字抑扬顿挫,锋芒毕露,令我赏心悦目。他常教我练字。我在书法上大概启蒙于父亲的“真传”。记得在读小学时,父亲在过年时就让我学写对联,那时便养就了我书法上的大气。记得上三年级的时候,我开始学写钢笔字的时候,父亲送给我一个非常精致的厚厚的线装笔记薄,笔记薄中每隔十几页插有山水风景画,依稀记得有黄山的迎客松,泰山的日出等,我记得这个本子是别人送给父亲的的礼物,他一直珍藏着舍不得用,因为我当时读书太小没有给我。我得到后,欣喜若狂,立志在笔记薄上写下最美最好的文字,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父亲。然而,时过境迁,我那本精致的笔记薄虽保存多年,由于几次房建搬迁而遗失。我是四姐弟中的长子,那时的我,在家庭长辈的言传身教中,我深深感到父亲对我的鼓励与期望,这种期望是家族中让我出人头地的期望。我在今后的学习中,我无时无刻不将父亲的期望与鼓励化作我刻苦学习的动力。所以我的成绩一直在班上保持前列,也是几弟兄学习的榜样。
父亲耿直,为人清白,经常同情帮助别人。文化大革命中,批斗整人是经常的事。而父亲就是革委会下属成员,他们负责挖资产阶级墙角,揪出地富反坏右,形势逼人,父亲受指示批斗过许多人,但他从不整人。造反派利用手中的职权,想尽办法整治“坏人”。父亲遇到这种情况,他看不下去,经常偷偷帮人松绑,为此,他也救过很多人,替人说公道话,为人减轻痛苦与折磨,至今,了解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好人。在父亲的心中,同情与善良是做人之本。
过去的王家在当地一直是旺族。家财殷实,有山有田。该族从解放前的地主到解放后划分为地主,富农以及中农。无论当地的山还是田前面都加一个“王”字,我家由于太祖父在四兄弟中排行老二,太祖父不但没有做什么坏事,还救济过很多人,因为他为人老实,所以又称“二泥巴”,解放后我家被划分为中农,太祖父的几兄弟就没有他那样幸运了,有的就地正法,有的被划分为地主、富农。父亲是王家的上门女婿,在那个阶级斗争日益复杂的年代,父亲在我家不得不与中农划清界限,因为父亲出身无上光荣的贫农家庭,他以此来证明自己的清白。那时太祖父去世,家中还有太祖母,爷爷,婆婆,父亲,母亲,加上姐弟四人,这一大家人虽多,但由于家底不错,爷爷特别勤劳,全家在当时过得让人羡慕。后来爷爷积劳成疾,严重时不得不卧床养病,最后残酷的病魔在爷爷47岁的中年就夺取了他的性命。家中失去了顶梁柱,全家就靠父亲一人支撑。后来母亲也身患重病,家中缺乏劳力,多年在外的父亲不得不回来操持这个日益衰落的家。我清楚地记得父亲为了给母亲治病,养活全家,忍心卖掉家中祖传下来的一口大仓,还卖掉了爷爷给人做房打墙的夹板。家中劳力少,人口多,似山的重担压于父亲肩头。然而父亲勤扒苦挣,支撑着全家。在七十年中期,父亲当过生产队副队长。那时家庭虽然困难,但父亲却没有半点私心。那时的人们靠工分吃饭,生产队里正队长管全面,副队长带头生产,他在分工上照顾那些贫困的家庭,而让自己的家人做些吃亏的事。原始的耕种方法,使得生产队里的劳动强度大,生产任务多,人们为了多挣工分,都想做一些划算的劳动,为此,父亲的刚毅和执着的个性难免得罪一些人。其实在父亲心中他永远是一位耿直无私的人。
父亲在他开始步入晚年的时候,到纸厂工作,凭借他的能力和为人处事的正直品行,担任纸厂的质检工作,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在质检过程中多次拒收别人的小恩小惠,他严把质量关,在年终决算中,他收进的废纸、石灰、稻麦草都有盈余。从不亏损。他退休前,他做过厂里的清洁,管过门房,并多次受到过领导的表彰。
而父亲的节俭是我们众所周知的。他一生用钱特别谨慎,从不乱花一分钱,这与他生于苦难的岁月有关,他节衣缩食,对吃穿从不讲究。在他晚年,他不幸得了难治之症,他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在他第一次住院时,让我给他送内衣,我在他的房间里左翻右找,也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内衣,而在我的眼前,我看到的是几件年久破乱的秋衣秋裤,这时,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当时大哭了一场,心中真不是滋味。父亲辛辛苦苦积攒了一些钱,他常对我们说,他的任务没有完成(祖母健在),不能拖累我们。在他临终前的下午,也就是第二次出院回家时,他预感到自己将走完生命的尽头,望着年迈的祖母像一个小孩子嚎啕大哭,我想他此时想到的是再不能为祖母尽孝了,再不能为祖母送终了。两次出院都是他都是强行要求的。第二次住院,住了一星期,他怕多用钱执着回家,结果在他出院的当天晚上,就永远地走了,他俭用了一生自己又带走了什么呢?
父亲的火爆脾气令小时候的我们都望而生畏。父亲教育我们的方式也很特别,往往是兄弟中一人犯错其他人都要受罚。这就是他所说的“陪斩”,“陪斩”的方式多数是罚跪,让我们长跪不起,借以思过。他认为,兄弟干祸,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这种不讲情理的“陪斩”,现在想来不无道理。因为都是小孩子,一人受罚,只惩罚一人,另外一人必在一旁讥笑受罚之人。所以都应得到警戒,以免再犯。我是长子,每次犯错,棍棒也是起先落在我的身上。这就是父亲的“严”了。正是父亲的严管,我们几兄弟在为人处事上从不做一些昧着良心的事。以至成人后都遵纪守法、品行优异。而我在我读书的生涯中,又给予家庭中对长子的厚望,特别热爱学习,上学中从未迟到乃至缺课。这要感谢我的父亲,是他教育我做事的认真与严肃。
父亲拉扯着他的四个儿女,在艰难的岁月,一路风尘地走来,直至他步履蹒跚的晚年。因积劳成疾,落下了难治的重症。我记得在别人欺负并看不起我们的时候,他总是叮嘱我们兄弟要争气,让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刮目相看。我们四姐妹就是在父亲的反复叮嘱中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各自努力奋斗,成家立业,过上了虽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的生活。父亲做事要光面堂皇,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超过别人,他只有一个女儿,在八十年代初期,姐出嫁时,父亲给姐准备了全副嫁妆,从床桌椅凳,到锅碗瓢盆,一应俱全,在当时也是首屈一指的。他培养了一个大学生,也是从恢复高考以来我们村走出的第一个正规的一类本科生。父亲在世,对待我们几姐妹,他总想一碗水端平,但这是他无法做到的,同时也是任何父亲无法做到的,但他努力端平这碗水。我们几姊妹中只有老三文化最低,只读过初二,由于老三生病休学,没有给他办理休学手续,父亲找学校,老师们都不愿意收一个落课的学生,依父亲的暴脾气,干脆让老三去学艺。作为父亲在内心总觉得有愧于老三,在生活中处处为老三着想,用一些方式去取得老三的谅解,以求得一碗端平的水。当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命运,即使孪生兄弟也不可能去走同一条道路,去趟人生同样的的河流。任何事情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并有着千差万别。这正如长短不齐的十个指头。父亲给予的不是永远,永远的是要靠自己在生活中努力打拼。
父亲匆匆地去了,这惊人的噩梦,让我们始料不及。这也许是上天的安排,是对他的儿女的有力惩罚。父亲的胸怀是博大的,他时刻装着他的儿女们,唯独没有他自己。而他的儿女们个个都有健康的胸怀,却没有装下父亲一个人。我愧对父亲,在他的有生之年,没有尽一个长子之孝,虽为他做了一些事,但没有刻意地去侍奉他,只是在他病危时在病房短短地和老四赔了他半夜。当我意识到这些时,一切都已经晚了。作为长子,未能尽孝的我又怎能化解心中的悲楚向上苍交代呢?而作为他呕心沥血养育的儿女们,我们又为他做了些什么呢?父亲从付府到王府,历经艰辛,造就了他的儿女们,他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的仓促离去,在我心里留下了惊人的震撼,也给我们留下了永远地思考和启示。接近父亲别离一周年之际,谨以此文向长眠于九泉之下的父亲问一声:“父亲,你还好吗?”
愿父亲的灵魂永远安息吧!
(记于2006年2月,于2013年2月修改打印成稿)
后记
《回忆父亲》是我作为长子,在父亲临终时目赌了父亲与我们告别时那双让人怵目的眼神,那是一双生与死告别的眼神。当时我赶到父亲身旁,父亲已不能说话了,他双眼大睁,从他微微颤动的嘴唇上,我读懂了父亲的眼神——对生之强烈和不忍弃他的亲人。我抱着父亲,在他耳边小声地说:“大爹,我们回家吧!”父亲听后,好像从嘴角露出一丝笑意,直到我们把他接到我的家中,他才安然地闭上了双眼,我想他真地回家了。在父亲离别的日子里,父亲那双眼神,总是在我心中挥之不去,在我每每睡觉前我都要想到父亲的眼睛,从而想起和父亲在一起的情景,心中的悲恸油然而生。父亲过世后我用一颗残缺的内心为父亲守灵,从一七到五七我都要到父亲坟前上香烧纸,以祈求上苍对我的宽恕。在我心里默默地祈祷父亲一路走好!
父亲养育了我们,我们几姊妹都膝下有子或有女了,我也进入了中年的鼎盛时期了,我想,父亲在九泉之下也一定心安了。
“百善孝为先”,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的进步导致人类礼仪的退化与人性的泯灭,如今子女的逆反心理和行为无法诠释古代孟郊的《游子吟》,谨以此文让我们以及我们的晚辈看到,在我们和我们的晚辈身在福中不知福时,要去想一想历经风雨、饱经磨难的前辈们,回想他们为了下一代吃过树叶和草根,过着饥寒交迫的艰苦难熬的岁月,没有他们的过去,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在家庭里,我们要改变对待长辈的态度,学会包容与谅解,懂得善待与接纳。否则,当你的良心一旦发现自己的过失,那时你将欲哭无泪,后悔不及,并会在你的人生中留下永远的愧疚与遗憾。让我们共同记住一句话:
忘记过去,就是背叛先祖,戴恩感德,是为了迎接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