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北大学子毕业后的十个感悟
1,我刚工作的时候,在一家小公司,很小很小的。和我一起进去的另外2个都是普通一点的学校的。我们刚去的时候,基本上有了电话都是我站起来跑过去接,其它人根本就不动身。以至于到了后来,电话一响,如果我不起身,大家就会一直等着,一直等到我终于忍不了了起身去接。每天下班以后,我要检查办公室的垃圾袋,看看是不是需要把垃圾袋提走。而其他人,比如老员工和另外的实习生,他们根本不会去提垃圾袋。我是北大人。我不狂。2,工作形势非常严峻。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学生。如果是大公司,它们可能有能力支付生手的培训时间和金钱,也有能力承受生手因不熟悉业务而给公司带来的损失,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小公司,它们根本就不愿意或者说无法承受这些。所以在一个大专毕业的熟手和一个北大毕业的生手中间,他们宁可选择前者。
3,中关村乃至海淀乃至北京,是一个廉价高等教育人才市场。这个大环境决定了我们在用人单位眼里,都是金属,而不是金子。在这里,大学生就是廉价劳动力,商人看刚毕业的大学生的感觉,和建筑工地上包工头看民工的眼光没有任何区别。尤其在以赚钱为唯一目的的大部分小公司。所以,刚毕业的同学最需要做的,就是赶紧让自己成为一个熟工。4,在学校的时候,多交几个真心的朋友。因为工作以后,你可能就永远丧失了交朋友的权力和勇气。特别是同事,你可能一直到离开某个单位的时候,你都恋恋不舍,觉得这个单位的同事很不错。但是没准在后来的某一天,你突然因为偶然的机会发现,每天对你温柔微笑的同事曾经在你背后捅了一刀或n刀,而这些刀的直接后果就是你滚蛋。
5,在学校的时候,好好享受自尊的感觉。有人说,他读大学的时候,以为他毕业后要变成一条狗只需要3年的时间,但是工作后,他发现对自己真是太不自信了,其实要变成一条狗根本不用3年,半年就足够了。这话是我大4时看见的,过了2年后,我发现这条伟大真理完全可以和牛顿定律媲美。我们在北大里,享受的是中国最大的自由和民主,这是个可怕的甜蜜。因为当你第一次受到指着鼻子的责骂时你一下子无法接受。
6,你在北大的时候,可能会觉得某人很俗。离开北大的时候,你可能会立志你绝对不要俗。但是过了几年后,你会发现只有那些完成了由不俗到俗的成功转变的同学才能衣着不俗地参加聚会,而那些尚未完成转变的同学则可能潦倒落魄地出现在你面前。所以,当你在学校的时候,千万不要讥笑(哪怕是在心里)身边那些俗又俗的同学,因为他们很可能就是将来同学聚会上的主角,也是你mm对你进行再教育的榜样。
7,当你在北大的时候,千万不要看不起那些在西门外那排小平房租房准备以考研方式杀进北大的年轻人,他们中的某些人在你看来可能很功利、没有道德观、为了目的不达手段。但是你工作后你会发现这3点恰恰是北大没有教给我们的生存技能。如果我们能够掌握这3点,再加上我们的学历背景,北大人一定会战无不克。事实上,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在离开学校后都会往这个方向努力,所以,他们其实是很值得尊敬的,因为他们比我们成熟得要早。
他们可能在更年轻得时候就受过挫折,所以他们懂得从此以后拼命。而我们一直是幸福宝宝,等到毕业的时候才开始接受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挫折,所以我们拼命得比他们要晚了很多。
8,在我们所受到的教育里,师长一直告诉我们要诚实、对人真诚。还有,中国的老话叫“买卖不成仁义在”。这在企业竞争已经到人性化程度的西方世界可能还是真理,但是在现在的中国商场上那是……胡说。举个例子吧,我的诚实让公司失去了一个客户,让我个人赢得了一个朋友;当这个朋友因我的诚实而给我带来一个大买卖时,我已经被公司老板因那次业务失败而炒了鱿鱼;所以最后我把这宗大买卖带到了新服务的公司。这件事的结果最后是好的;但是这只是一个幸运的偶然。我想大部分人不会这么幸运。工作以后,如果你每天统计一下,你会惊讶于自己现在从早晨走进办公室的那一刻起就开始说假话。这假话对同事说、对老板说、对客户说、一直说到家里,如果你的女友or男友还没有工作,而是留在学校上研上博(就像我的情况),你会让他们大为震惊,他们很可能悲痛欲绝地对你说“你怎么能这么说?”然后,你可能更加愤慨地对她or他说:“这只是交际的手段/业务的需要/如果你能给我提供一个饭碗我肯定不这么说……”最后的最后,你们很可能对彼此失望,比如,对方觉得你变了;你觉得对方too *****,too simple,不理解你。
9,北大太自由了,这是身为北大人的幸运,也是不幸。在北大了你可能学会了直言不讳,而这可能正是你的老板最忌讳的。中国人都是有劣根性的;中国的富人和西方的富人区别很大,中国的老板和西方的老板也很不同。我们看过很多例子,里面讲到某人因为直言而被认为是被炒鱿鱼,最后却升职了:这种故事在现实世界中简直就像是……相信灰姑娘当上皇后一样又美丽又白痴。在北大人眼里,人生来平等,即使你是老板;北大的人不少是完美主义者,他们看见陈规陋习会直接指出来;这下完蛋了,因为当老板发现你在某些方面比他还高明的时候,他会郁闷to death.即使最终他终于采用了你的建议,你也离滚蛋不远了。我相信,这也是很多外界评论北大人狂的原因之一。对此我的理解是,呸,有种的你就说我们狂,也别用我们的建议,别吃了我的葡萄长了肉还要说葡萄是酸的!
10,当你还在学校的时候,平时有空多看几部白痴一点幼稚一点的片子,比如《流星花园》那种。当年我对此嗤之以鼻,现在我一想起一个宿舍的女生围着一台破电脑看它的情景我就鼻子发酸!!现在我们已经没什么心思能沉在一部片子里耐心地看下去了,偶尔看看电视,就是拿着遥控器拼命跳台,然后骂: “tmd!这帮编电视的都狗屎!什么玩意,我要是老板非统统开除了不可,饿死他丫的!”(ps:这些话我上大学时听着都脸红,现在越说越溜)
第二篇:读《一个北大学子的毕业感悟》有感
读《一个北大学子的毕业感悟》有感
面对空白的文档,大脑里混杂着各种社会工作方面的画面,有悲伤,有绝望,也有奋发的激情,让我久久不能平复心情。作为大三学生,读完这篇文章的所引发的感触,不是简单的像大一学生那样,当时一看很激动,看后一秒忘干净。也不像大二学生那样边看边吐槽,自恃自我的强大足以面对社会的种种负面压力而加剧狂妄自大的膨胀。更不是像大四学生的悲观绝望,难以自拔。大三的学生更擅长以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一是社会的竞争严峻,现实的社会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美好。二是面对这样的社会,我们自身所拥有的技能还不足以在这个社会稳稳地站住脚跟,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充实自己、完善自己。不得不说,这是一篇在校生活与社会生活鲜明对比的文章,这是一篇引发教育者、工作单位、学生三方深入思考的文章。
对于教育者以及工作单位的感想,因为我只是一名学生,所以不能具体表达他们的想法,也无法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这个学生所必然面对的学校与社会差异性的问题。我只能代表广大普高的学生表达一些我们内心的渴望。
1、不是学生不愿意听课,只是有些老师在授课时在与学生的交流方面确实有些不到位,自顾自读课本的老师大有人在,我们希望得到的是一些以课本为基础,生活中加以运用并接近现实的知识传播,而不是枯燥乏味的、陈旧的文字灌输。
2、一成不变的授课模式并不能积极引发学生的思考,也不能唤醒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3、以急剧扩张的考研队伍核算本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是有一定弊端的。
4、如今的教学体系并不应该是以教学为本,而应转换为以学生为本,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真正所需要的所能接受的,而不是单面的站在老师的角度认为学生该怎样怎样。
5、企业方面,盲目的追随985、211学校的学生,片面的依赖一纸证明,对普高学校的学生是不公平的,对其企业的发展也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6、校企联合制的管理教学是教学上的一大改革,这一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学热情、推动教学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也促进了学校向企业输送优秀人才工作的大力开展,营造了一个实现三方公开、平等对话交流的平台
当然,一味的寻找客观条件所呈现的不足,而不去正视自身的缺点是不正确的。面对还未健全的教学体制,激烈的市场竞争,残酷的优胜劣汰淘汰机制,北大学子尚且如此肯定自身的不足,急切的需要给自己加油充电,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高校的学生,还有什么理由坐以待毙呢?读了《北大学子的毕业感悟》,我个人而言,有以下几点感悟。
1、学习是主要的,不断学习则更重要,永远不要满足现在所学到的那点东西,未来老板不会因为你会一种工作而欣赏你,多元化的技能将帮助你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因为这样可以为老板省掉一大笔人力成本。
2、学校部分老师的授课方式可能使自己不适应,学校的一些教学机制也可能让自己不是很满意,但我们应该肯定的是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有很多人才涌现,别人能,为什么自己不可以,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个人态度不端正在作怪,所以我们应该摆正自己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适应所处的环境,争取在这样不合意的环境中突破自我。
2、出去参加工作,首先要明确自己参加工作的目的,是给老板赚钱,而不是去赚老板的钱,正如作者所提到的,没有一个老板愿意投入大量资金只为栽培一位未来动向不可预知的员工学习。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如果你的加入不能为企业创造一定的价值,那么你本人也就无价值可言。所以我们一定要摆正自己的就业态度。
3、真诚是中华的美德,我个人认为,无论社会多么复杂,人心多么可怕,我们都不应该放弃自己最本真的品质,虽然我们短期内可能会受到一些方方面面的攻击,或者是很多不如意,但总有一天,真诚的付出必然会得到应有的真诚回馈,在这方面。我特别相信因果轮回。得到一部分,总会失去一部分,你因为真诚所丢失东西,这未必是一件坏事。所以像文中作者提到的一些我们迫不得已说假话的事情,我想只要我们分清楚事情的本质,说一些合理的假话,也未必就被认为是不真诚的表现。
4、要随时保持乐观的心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尊重是相互的,要想得到公司中他人的尊重,就要首先学会尊重他人,不应怀着一颗过分戒备的心态去与他人交流,尤其是企业中的同事。事在人为,即使当时不认可,过一段时间,总会有人认可你对他们的尊重,那时候你自然而然就会获得更多人的尊重。
6、珍惜接下来的一年在校时间,多听听学术讲座,多读书,多学新的专业技能,尽可能的多交一些朋友,多与思想、眼界开阔的前辈交流,学习他们的为人处事。
7、并不是所有的企业、老板对员工都很苛刻,一定要相信世界上还是有很多美好的东西的。和作者相似,我也曾在一些小型的公司干过,在与那些老板、经理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们其实也是很通情达理的,他们严格要求员工,不过是为了保证整个企业有利可营,这样才能带领所有人赚钱。这样站在企业的角度思考一下,你就会很理解他们,也就不会心里不是滋味了。
还是那句话,社会很残酷,但我们从不放弃努力。
2014-3-14
第三篇:北大学子毕业留言
为各位推荐一篇北大学子的毕业留言
总有叶子,早熟在秋天来临之时,就被夏天早晨的风带走,接着是成泥辗转成灰。
青涩的果子叹息着时间的脱落,却在一阵台风,跌了下来,就在也回不去了。
那你还说:是一叶知秋吗?
生命应该逝去的时间,是在秋天、还是在冬天?才能更显生命的沧桑和脆弱呢?
上帝还是未给全你我要的指标,有些生命就在晨曦间逝去,甚至来不及拥抱一下黎明。
昨晚的梦中,一只猫就朝我走来,躺进我的被窝,唱起:我的家在哪/能够给我足够的温暖/风雨的兼程/是我日渐老去的身心/我的家在哪……
一阵八月的“梅超风”暴雨,就吹落了黄的或绿的叶子。把流浪更是带向远方……
我有幸从地上拾起一片叶子,在它伸展的脉搏里,安抚它过早凋落的心。
第四篇:北大学子经验谈
北大学子经验谈:赢在高考 文科综合篇
http://www.xiexiebang.com 2011年10月18日 10:43 新浪教育微博
北大学子经验谈:赢在高考 文科综合篇
作者简介:
林丽渊
2007年全国高考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科总分第一名
高考总分:672分
历史
一、熟读课本
历史,是比较“死”的一个科目。高考历史对课本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的考察非常重视。所以,要与高考针锋相对,课本是法宝。我的方法是一遍遍地看。历史5本书我看了7,8遍吧。我可能不能完全背下来,但是做题时能准确回忆课本几乎所有知识点。关于看书,我有几点建议:
1、抓住书本框架,背熟目录和小标题。因为每一本历史书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律编排的。我们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知识的整体,背熟目录才能准确掌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和或用奠定基础。考场答题时,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观概括,尽量避免因遗漏观点而失分。
2、不放过任何角落。大字小字一起看,还有批注,插图及其说明等。还要适度涉及未列入考试大纲的内容。因为高考试题“超纲”现象常有发生,比如今年广西高考历史选择题就把大部分考生弄得措手无策。
3、注意整理笔记,抄录书里。我没有单独的历史笔记本,因为我觉得把笔记记到书里是最好的,方便和课本知识紧密联系。我把几本参考资料的延伸知识或者精辟见解都抄录在书中,翻阅课本时也会一起复习。这样在考试中你的历史语言表达会更加完善和专业,切涉略面和跨度也更广,进而得分更高。
4、分专题总结。这个在第二轮复习中老师也会有所概括,但是自己如能总结效果最好。比如世界之最,中共会议之类的。这样不仅可以让读书看书更加有趣,还可以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二、历史答题技巧
1、把历史事件,人物,观念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放到当时的大背景来分析,不能主观认为。比如,问中国维新思想和法国启蒙思想在促进社会变革作用上有什么不同时,大多数就可以答出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和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等,但很多就漏答了救亡图存内容。原因就在于大多缺乏从中国处于民族危机的时代背景上来分析问题。
2、善于利用材料。今年广西高考中历史材料题其实只要把那段很长的材料分点概括出来就可以拿到满分了。而在往年高考中直接在题目所给材料中摘录答案的也大有所在。
3、术语运用准确,不罗嗦。我在刚上高三时,答历史题容易犯罗嗦的毛病。后来老师告诉我,历史标准答案中很少有叙述性的,都是下定义式的。我在参照许多真题后发现也是如此。答题简练而到点,才能节省时间,并且让阅卷人更加“倾心”,从而提高得分。
地理
一、背地图
地理关键是*地图。认准了地图,才能从地图所给出的信息中再更广阔地延伸。
1、世界地理。我把世界地理的那两本课本翻了许多遍,把里面每一区域和可能考的地图都剪切下来。然后随时随地浏览,比如美国的农作物分布图,我就背了大概一星期。在熟悉地图后,再根据地图延伸,比如美国,熟悉农作物分布图后,就可以延伸到为什么要这样分布,气候如何,交通如何等等。而全球气候,洋流等,也是重点加强对象,这个我用填充的办法。即在空白的地图上自己描上具体的气候洋流植被带等等,这样在考试时不管出到什么图,我都能够清晰地在脑海里反映出来。
2、中国地理。这是非常具体的地理,要求我们用心记课本文字材料。我在地图方面也是用填充的办法,比如降雨量,山脉,河流等,自己一一描上。而在文字叙述方面,我大都*书本,因为书本的表述是最专业的。做题的时候完全按照课本的角度去回答,在平时考试中不断地训练,让表达尽量和课本表达得更接近。
二、文科中的理科
地理在天文计算等方面比较令文科考生头疼。我的方法是掌握规律,然后大量做题。比如等值线的“高高低低”原则,还有晨昏线和迟到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或18时等等。这些规律对于解决一些很头疼的地理题目很有帮助。并且我对待地理这类题的态度就如数学一般,全把它们当数学题解。我专门买了两本这类的书来练习,直到最后这类计算题我大都不会再犯错了。
政 治
一、整理知识点
我的政治课本较历史来说看得比较少。因为我觉得政治不像历史要熟背史实,而是要按照主题整理某个知识点的线索,并与考试常用材料和问题类型对应整理,形成一个知识的框架。比如,价格问题,就可以考虑价值决定,供求影响,市场形成,宏观调控,而每一个方面又可以引申出许多内容。从政治学角度又可以引申出政府的经济职能等。
1、看书要整理,而且要仔细。比如有年高考就考了市场经济某一特征的具体说明,在课本有具体阐述,但是由于不是大黑体部分,大部分同学没能完整背答出来。
2、对于客观题,我的意见是多做多得分。因为客观题占分值大,所以要相当谨慎。而这个是要通过扎实的基础和熟练的运用来达到的。我高三为了提高政治客观题得分,专门做了上千到单选题。
3、对于主观题,我认为从课本中整理知识点,然后加上题目材料,再加上热点即可。
4、一定要分清楚概念。比如辨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辨证唯物论的区别等等,今年广西高考就凭这点难倒了许多考生,我也没有幸免于难。所以希望学弟学妹们要区分好各种相近的词汇,分清概念。
二、关注热点
由于高考政治是以热点为命题载体,所以在知识和热点之间不能存在脱节。尤其在高考前两个月,要开始以热点为单元,从高考命题角度出发,将相关知识点经过分析和归纳后,形成更加有针对性的知识体系。我的步骤是:首先弄清考试时政范围内有哪些重大热点;然后弄清命题角度;然后以角度为线索来整理相关知识,形成有针对性的新体系;再运用相关知识来分析热点;最后是拿一些“重点预测”来训练自己的应试能力和检测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比如和谐社会,我就从为什么,怎么办来分析,又分经济学,政治学,哲学来分析。
在做题的时候,一定要时时想着热点,比如我回答政治题时,从来不忘了答“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这是用哪都合适的,而且可能还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
三科共同点
一、研究真题
近几年的高考真题是我们所见到的所有高中试题中信度最高的试题。要有计划地逐题深钻细研,对各类题型,题目,不同的设问方式等的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归类。我在高考前一个月开始坚持文科三科每天都做一定量的高考真题,效果很好,解题思路也有很大进步。研究的时候要注意总结命题人构思答案的方法,及标准答案和试题背景材料与考试要求之间的关系,要举一反三地运用。比如我做了许多高考历史题后发现,如果做到根据题目中心词,条件限制词等来在脑海中回放课本内容,根据小标题和目录等地毯式地扫荡出相关知识点,再高度概括,用史实来说明,那此题得分一般不会低。比如分析英国议会和政党政治的演变,此时就要回顾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二战期间的所有相关史实,再列点表述。而标准答案就是以课本教材为依托,从经济和政治领域归纳分析的。我建议学弟学妹可在高考前两个月开始研究真题,持之以恒,效果应该不错。
二、规范语言
虽然文科综合考试不是以考察学生语言表述能力为目的,但要完成大量非选择题的论述表达,书写的规范,文字的准确,逻辑的清晰等方面都会影响阅卷老师的评分。答题使要做到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概念的表达要准确,史实的表述要准确。而且要善于利用材料,有很多答案都可以在题目所给材料中直接找到,而这点却容易被许多考生忽视。高考所有文科综合卷所给的标准答案,均体现了简约和准确凝练的特点。所以平时要有意识地训练这个能力。
第五篇:北大学子学习方法
还记得当初选择文科时反对意见里重要的一条就是文科不确定性很大。而这种不确定性也正是出自文综——政治、历史、地理最具人文气息三科的综合。然而也正是由于它们极大的灵活性及其丰富而又蕴有无限变化的内涵才使得文科独具魅力。如何使得我们在感受魅力的同时又能有漂亮的分数来克服这种不确定性带给我们的困惑也并不是无路可循。路在何方,各有各招,我也有我的文综完全攻略。
文综的学习贵在系统,贵在缜密。从最初的预习到最终走上6月的考场,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也就是说,预习、听课、复习、综合„„一个都不能少。
一、怎样预习政史地
文科的知识固有的庞大的系统使得无论是讲课还是自学过程中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表面上看只是学很小的独立的某一部分知识,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你就会发现,甚至一个细小的词语都会牵扯到其他部分甚至其他科目的知识。正是由于文综科目的这个特点,如果不经预习就直接在课堂上一古脑儿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理解掌握自然很难到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嘛。
预习是文综学习的起点,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这开端上就要切合以上说过的文综科目的特点,万万不可畏惧麻烦而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仅作浏览,而对浏览过程中明明已经发现的疑虑和发散点置之不理,首先就要动用自己已有的资料对其进行查考自学。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得预习本身这一遍学习事半功倍,而且更能使得你对课堂内容实现最大化吸收:在老师短短40或45分钟内讲解的貌似只是皮毛的东西中,你可以把握皮下的脉络神经;他不经意吐出的精华内容,不经过这样科学的预习可能根本意识不到,而你可以。这就好比在起跑线上你顶到了起跑线而别人尚存半步距离。这半步也许恰恰就是决定谁更先擦到终点红线的半步,马虎不得。
另一个问题就是在预习过程中的取舍问题。如果仅仅读了我上面的话,以我的经验,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头疼了,因为高三的时间毕竟有限,文综固然重要,但语数外更是敲锣打鼓地喊着要时间要精力。所以在简单的预习过程中如果过分投入精力就很可能顾此失彼,影响大局。鱼与熊掌得而兼之的最好办法恐怕就是各取一半了:就个人经验而言,预习毕竟不是系统学习的全部,我觉得最重要的事情是搞清楚关键的联结点,掌握结构就等于掌握了骨骼,在听讲过程中慢慢讲具体生动的知识填充进去,将已经建立起来的框架部分丰满起来,也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那么在预习的时候就有必要分清轻重,例如过于琐碎的纯知识部分就可以一带而过。
二、听课与复习
如果将整个文综部分的学习比作是一个细胞的话,听课这一部分无疑是细胞核了。在文综学习上,许多同学有一个误区,认为文综知识细小琐碎,只要认识了,记住了也够了,进而认为只要自己看看书也就够了,听不听课无所谓。而事实上,非但不是如此,而且正好相反,文综的系统性和全局性非常强。我们应对文综仅仅一年,而各科老师无不和它交战数年,仅就经验而言,也理应比我们拥有更强的整体把握的能力。所以不光是出于对老师的尊重,即使完全为自己考虑也应该珍惜利用每一个可贵的45分钟。然而人的生理需求使得一般人再努力严格的要求自己,也总有走神的时候。记得初中一位老师那时就教过我们:要学会走神。这句话乍一听很诡异,但其实很人性。在我看来,就是在例如调节气氛时说小故事的时候就要把握机会好好放松绷紧的神经,养精蓄锐,好好走神,将集中充沛的精力储备投入到接下来关键的讲课的部分。这只是其中一例,目的是为了告诉大家,多观察自己每个老师惯用的课堂进程安排,学会正确的走神,好钢要用到刀刃上。
而集中精力听讲的时候还要注意做好笔记。这里要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好笔记。并非越详细或越简洁的笔记就是好笔记。脉络清晰,详略得当的才是好笔记。而且做笔记和听课本身千万不要冲突。如果遇到讲课节奏比较紧凑的课,如果力求笔记的完美势必影响听课,那么如果是我,就宁肯笔记无比潦草,哪怕课下再次整理加深记忆,也不会一心一意写笔记以至于耽误接下来更重要的内容。
其实说到听课,其实于我而言,对于文综来说和复习是一气呵成的。因为整个高三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进行复习。并不是只有课下自己进行的复习才叫复习。这一点就和上课时听课的重要性互为命题了。除过课堂上随着老师按部就班的复习之外,还要自己有理由条地调整自己的节奏复习。这一点就很类似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每一个班级总用那么几十个人,你也总会有适合自己的独特的节奏和方法,也总会有和大家脚步一致的时候。课堂上,老师带领大家走完了一起要走的步子,接下来就要靠自己了。独自复习的时候,仍然要以课堂上接受到的权威信息为主干,继续添砖加瓦,有自己的风格和路数。既然是具体问题,自然就要具体分析。集体性的复习提点到的必然是大家的漏洞,却未必是自己一定的缺憾;反之,没有提到的,自己也未必就扎实了。自己复习的核心就是找出这些被忽略了的伤疤,好好的修补。不要让木桶最短的一块木板限制了自己的容量。
三、知识的掌握
走过的路自己未必记得,同样的,学过的知识自己也未必就一定掌握,更不要说各科知识的体系化和网络化。然而我们达到最终目的的唯一手段必须是掌握而非学过知识,于是方法问题就再次提上桌面。
首先一味的重复绝对不是有效率的办法——这并不是否认它不是有效的方法,而且必要的重复也还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试想如果把有限的精力投入的无限的重复当中,并且用重复对付一切,以不变应万变,毕竟也算得上是蠢办法了,应付千变万化的文综科目可以说是杀牛用鸡刀了。
真正的掌握不应当只是停留在熟记或者说掌握了课本知识的层次上。如果只是这个水平的话,应付期末考试没有问题,因为它有明确的范围和阶段的提示。但是到了荷枪实弹的高考考场就会显得捉襟见肘。这样,文综高考对所有考生做出的潜在要求就是将各科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非如此不能掌握真正清晰的骨架,也就不能将点状的知识变成串,进而变成面,为我所用。
为了做到这一点,平时的预习、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就应当学会总结,善于总结,在知识的学习上做到瞻前顾后。瞻前,就是要有预见性,有自己的见地和思考融入知识本身;顾后,就是要学会联想,在学习某一具体知识时,联想到从前学过的重要点,融会贯通。
记得在我学习文综的时候常常用到的一个简单易行的小方法就是自己描画知识体系图,大多数是树状图。这不是什么固定的方法,也可以用出自西方的思维导图,形式是多样不限的,目的却只有一个,就是弄清楚所有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让它们在脑海中不仅有血有肉,还有好的身架去支持知识完整地站立并且好用。在这一点上,实用主义是至上的。并且在听课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领会那些专门讲结构的课程。
四、考场技巧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朝把示君,可有不平事。
也许平时所有的努力都已经做到了百分百,但也许考场上少拜了一拜,就会功亏一篑。就说说这些所谓的技巧,其实大部分都是由平时自己身经无数“模拟战场”的经验累积而来的——相信大家平时都有尝试过不少完全高考题型的模拟考试。要想实战的时候游刃有余,平时就不要只把模拟考试当成苦差事,要善于从中汲取成功的乐趣以及失败的教训。
具体说来,其一就是通过模拟知道了各科题目在一张试卷上的分布状况,这是一个机械的东西。凡是机械的东西都是最好对付的东西:多次演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哪里应该用到哪科知识,也就从而知道了如何根据分值的分布状况,给不同的题目分配不等的精力和时间,在该分科知识答题的时候不要拖泥带水,在该综合答题的时候不要失之片面,要运筹帷幄,宏观把握。总而言之,就是要建立一个俯瞰整张试卷的高度,不要把自己陷入试卷布出的困局当中,要争取主动。积极调动平时所学,平时所思,平时所得,在平时复习已经形成的良好框架基础之上,稍加琢磨,熟练合理地运用各科知识。
至于实战中更具体的一些关于各种题型的应对技巧方面,我也有几句话要嘱咐。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300分的试卷中的重头戏,也就是总分值140分的35道选择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选择题是一张文综试卷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在每一次ABCD的判断上要慎之又慎,原则是胆大心细。不要过分犹豫,要勇于相信自己的判断,虽然这不排除可能判断失误。但是经验告诉我们:每一次都不相信自己的结果远远糟糕于相信自己的结果。而且要善于从题干,甚至是别的题目中找到答题的线索。举一个小例子,我在答文综中地理题的时候,有时很需要地图来提供线索但题目为了增加难度是不给出地图的,我有好几次都曾经从其他题目中给出的地图中根据自己已有知识做出定位和判断,最终拿到了这个题的分数。
后面的材料题问答题形式上略有不同,但有着很强的共性。在考虑答案的时候要有整体思想,组织答案要有严密的逻辑性,以碾扫式的答题方式为骨干,不要漏过应有的答案。因为这类题目的答案经常都是发散的,通俗的说就是让你以有限的材料为头首,进而发现课本中与之密切相关的所有知识点。严密两个字是核心中的核心。
其次也就是一些心理战术了,这些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统一战术,胆大心细,其他科目可以胜任,文综一样也没有问题!
以上内容是一些经验之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学业有成、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