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答案(精选)

时间:2019-05-13 00:25: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淮北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答案(精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淮北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答案(精选)》。

第一篇:淮北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答案(精选)

淮北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50分,每小题2分)

1.C. 2.C.3.B.4.B.5. D.6.B.7. D.8. C.9.D.10.A.

11.C.12. D.13.C.14.C.15.C.16.C.17.B.18.A.19.B.20. D.

21.A.22.B.23.D.24. D.25.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第26题14分,27题18分,28题18分)26(1)新特点:经济功能加强;专业化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任答两点可得4分)

(2)原因: 西方列强的侵略, 通商口岸的被迫开放;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推动;小农经济的破产, 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6 分)

(3)原因: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实行改革开放;农村体制改革;城市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任答二点给4分)

27.(1)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和因素:商品经济的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科技条件具备;传播天主教等。(任答三点6分)

(2)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2分)。原因:符合文明的全球化交流与融合的时代趋势;有利于各种文明的彼此尊重和平等相待。(4分)

(3)冲突:西方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殖民侵略和经济扩张。(2分)影响:加强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世界从传统文明走向现代文明。(4分)

28.(1)主张:提倡等级、主张节俭。(2分)原因:生产力水平低,物资匮乏。(2分)

(2)崇尚奢侈、社会风气败坏(2分)政治:君主专制空前加强,政治腐败;经济:封建经济的繁荣,商品经济的发展;思想:陆王心学等新思想猛烈的冲击传统的道德观念;社会:市民阶层力量壮大。(二点即给4分)

(3)趋势:①1958—1978年:变化不大(或基本稳定或略有减少);“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十年期间,我国经济建设严重受损,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困难(2分)

②1978—2008年:迅速提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对外开放、国力逐渐增强。(2分)

(4)不同时期人们的消费内容、观念、方式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4分)

第二篇: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答案

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历史试卷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5 ABABC6~10BDDBD11~15BCDDC16~20CDBDC

二、请你认真观察下图,回答问题。(17分)

(1)按照从左至右的位置依次为李白、玄奘、毕昇、吴承恩。(每空1分,共4分)

(2)团结少数民族上层、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2分;意思对即可)

(3)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南方成为经济重心等类似表述即可,2分)

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稳定;中原人南迁,带去先进的技术,增加了那里的劳动人手;统治者重视江南经济的发展;自然条件的变化有利于南方农业发展等。(3分;任意三点,类似表述即可)

(4)八股取士。(2分)大兴文字狱。(2分)

共同危害: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我国科学文化的发展。(2分;意思对即可)

三、主题归类,解答问题。(16分)

(1)唐朝和宋朝对外交往活跃(或海外贸易活跃);唐朝和宋朝与亚洲以至非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答出其中一个方面2分,答出两个方面给3分。表述基本符合题意即可)

(2)郑和下西洋(2分)原因:A.国力强盛B.政府支持C.造船水平的提高 D.航海技术的发展 E.指南针的运用 F.郑和个人的因素等。(A+B+其中任意一点即可得3分)

(3)闭关锁国政策。(2分)原因: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较稳定,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自恃中国地大物博,藐视西方各国,夜郎自大;害怕外国商人和沿海人民往来会滋扰生事,威胁其统治。(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每点2分,共4分)

(4)加强交流、实行开放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闭关自守、盲目自大只能导致中国逐渐落伍,最终沦为被动挨打的命运。(2分;言之有理、基本符合题意即可)

四、释读图文,以史明智。(14分)

(1)戚继光率军荡平侵扰我国东南沿海的倭寇。(2分)郑成功收复台湾。(2分)

(2)康熙皇帝。(1分)签订《尼布楚条约》。(2分)

(3)观点:对外抗击外敌入侵(1分)史实列举: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乾隆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每点2分,共4分;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给分)

(4)“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要坚决同一切侵犯中国领土主权的势力和行为作斗争;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等。(2分;言之有理,基本符合题意即可)

五、依据材料,探究问题。(13分)

(1)行省制度。(2分)中书省负责总理全国政务,行中书省负责掌管地方政务。(2分)

(2)明朝。(1分)在中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2分)

(3)逐渐成为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2分)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或君权、皇权)不断加强。(2分;意思对即可)

积极影响:有效地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长期统一和民族融合。

消极影响:专制主义加强,严重阻碍了中国科技、经济、思想文化的发展和进步,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各答出任意1个方面,表述基本符合题意即可,每个方面1分,共2分)

第三篇:梅县东山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历史)

梅县东山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60分。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干要求,请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的代码涂在标准答题卡相对应的位置上)

1.右图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

它反映出当时()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2.唐李贤在《后汉书》注文中说:“冶铸者为排以吹炭,令激水以鼓之也。”这里描写的生产工具的功能是()

A.灌溉B.排涝C.冶铁D.挖煤

3.杜牧《上李太尉论江贼书》记载“(江贼)水劫不便,逢遇草市,泊舟津口,便行陆劫。„„

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自十五年来,江南江北,凡名草市,劫杀皆便,只有三年再劫者,无有五年获安者。”从上述材料中可以提取的信息有()①民间集市在江淮出现②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③草市税是国家重要收入④交易者财货缺乏安全保障

A.①②B. ③④C.①④D.②③

4.清末有舆论说:“中兴名臣曾国藩仅赏侯爵,李鸿章不过伯爵,其余百战功臣,竟有望

男爵而不可得者,今乃以子、男等爵奖创办实业之工商,„„斯诚稀世之创举。”此“创举”反映了()

A.资本主义的萌芽B.重农抑商传统的改变

C.爵位制度的创设D.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

5.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

指()

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B.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

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D.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

6.右图可以反映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的诸多历史现象,其中不包括()...

A.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欧洲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C.黑人奴隶贸易盛行

D.美洲印第安人惨遭劫难

7.英国人麦考利1830年说:“如今我们国家比1790年还穷吗?我们坚决相信,尽管统治

者有种种管理不当之处,但英国一直变得越来越富。有时略有停顿,有时暂时倒退,但总的趋势是不容置疑的。”这一说法的主要历史背景是()

A.国际局势平稳发展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C.工业革命成效显著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8.近几年来,中国民众对石化、电信、保险、水电等行业的垄断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每年的人大代表提案很多都涉及这些敏感话题。垄断这种经营方式产生于()

A.第一次工业革命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D.信息时代

9.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它开张之初只有轮船3艘,后来

发展到30多艘,经营国内运输,发展海外业务,打破了外国轮船公司在中国的垄断地位。

由此可直接推断出洋务运动()

A.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B.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历程

C.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D.部分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10.某报曾刊载:今天的上海市真的“美化”了。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个角落„„难怪有

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由于()

A.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为美国经济侵略创造了条件

C.一战前夕掀起抵制日货、提倡美货的群众运动

D.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减免大量美国商品的进口税

11.右图是1980年12月我国沿海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它反映出()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所有制形式趋向多样化

D.沿海开放城市带动了经济发展

12.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

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D.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13.据下图判断中国进出口总额开始出现较快增长的年代,与此同步发生的重大事件是()

A.设立四个经济特区B.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C.开发上海浦东地区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4.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

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

应当发生于()

A.1898~1900年B.1901~1911 年

C.1912~1927 年D.1928~1937年

15.1909年,《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得多么?”

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的是指()

A.电视B.电影C.报纸D.广播

16.一位俄国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

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C.大力拓展世界市场D.削减政府开支,组织救济

17.2009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速高达7.7%,增幅再惊世界。美国彭博社评论:“中国经

济的复苏主要靠了4万亿元的刺激措施,这些钱被用在铁路、公路、电厂和公共房屋的建设上。”下列经济政策中,与材料中的中国经济发展情况最为类似的是()

A.斯大林时期的计划经济模式B.列宁时期的新经济政策

C.世界经济危机下的罗斯福新政D.20世纪末美国的“新经济”

18.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

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这种做

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B.增加了政府收入

C.造成国家财政困难D.扩大了社会消费

19.据统计,1970-1979年,美国从事农业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5%下降到3%,同期,从事

制造业的人口从占人口总数的30%下降到13%,而从事服务和信息行业的人口,从占人

口总数的15%上升到72%。上述材料说明()

A.知识经济首先在美国出现B.经济全球化的作用加大

C.美国进入信息化社会D.社会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20.苏联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这样一个情景:冬妮亚和她的丈夫乘坐的列车因

缺少燃料,被迫停在铁路工地附近,工地负责人表示,工地可以提供燃料,但列车上的乘客必须参加一天的义务劳动。这种情景符合()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D.市场经济体制

21.斯大林曾经断言:“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50至100年,我们应当在十年内跑完这一

段距离。或者我们做好这一点,或者我们被人打倒。”苏联为此进行的努力不包括()...

A.实行新经济政策B.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

C.实施五年计划D.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

22.斯大林模式在经济领域表现出来的特点不包括()...

A.实行单一的公有制B.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C.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协调发展D.排斥市场和商品价值规律

23.在苏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

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的苏联()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

24.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1990年经济发展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是()

A.C.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D.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不见成效

25.二次大战后,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成为可能。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表

述,正确的是①源于1944年一次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②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

币体系中的统治地位 ③对世界经济的复兴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④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

张的需要()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6.据统计,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中,有90%以上的成员属于不同形式和区域的经济组织。

为顺应潮流,中国和东盟作出了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战略决

策。这表明当代世界()

A.国际贸易方式多样化B.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C.市场竞争激烈化D.商品结构复杂化

27.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的标志是()

A.1993年欧洲联盟的成立B.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的签署

C.1999年欧元正式问世D.2002年欧元作为欧元区单一货币正式启用

28.20世纪推动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向前发展的因素有()

①新航路的开辟②科学技术的发展

③新型交通工具和通信方式的出现 ④两极格局的结束

A.①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

29.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

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30.美国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于2010年8月25日表示,自奥巴马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轮胎

征收惩罚性关税的近一年来,并没有使美国轮胎进口总量下降,也没有帮助轮胎制造行

业增加就业,相反却加重了美国消费者的负担。如果中国政府想继续反对美国对我国的这一不正当制裁时,可以通过下列哪一机构组织进行磋商解决()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如果可以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那么大致可以看出全球化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首

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人开创了现代全球化;然后是大英帝国、法国、比利时等欧洲国家开始

大规模向全球殖民,这一阶段大致以英国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

束;第三阶段是美国和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面崛起,取代英国成为主导全球化

大趋势的两大核心;第四阶段是从海湾战争开始,苏联解体,美国开始独自引领全球化潮流,即开始努力构建一个美国模式的全球社会。——白海军《2049,相信中

国》

请回答:(1)材料中把1492年看作全球化的开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试为作者提供历

史依据。(4分)

(2)在第二阶段推动英法等欧洲国家大规模全球殖民扩张的动力是什么?(2分)该时期的“全球化”对19世纪四十至六七十年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3)二战后初期,美国为成为主导全球化的核心之一,采取哪些措施谋取经济霸权?(6分)针对第四阶段的情况,我国又该如何应对?(4分)

32.美国企业界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曾被称为“经营之神”、“幸运之神”的阿曼德·哈默在大学时就成为美国第一位在校的百万富翁,后成为美苏贸易代理人,与东西方政界的领导人都有深厚交情,在全世界享有盛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哈默的胆识受到了伟大领袖列宁的赞赏,但因为当时党内争论不休,在一片“宁可饿死不卖国”的声音中,列宁决定给哈默以特许经营权,并与哈默建立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友谊。„„哈默在苏联的生意越做越红火。

材料二哈默一生中最活跃的时期却是1931年从苏联回美国后开始的。他认为赚钱的机会到了——他捕捉到一个准确的信息:罗斯福正在走向白宫总统的宝座,如果他一旦当选,那么,1919年颁布的禁酒令将被废除。这将意味着全国对啤酒和威士忌酒的需求激增,酒桶的市场将会呈现空前的需求,而当时市场上却没有酒桶出售。哈默当机立断,立即订购优质木材,在纽约码头设立了一座临时的酒桶加工厂,并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座现代化的酒桶厂——禁酒废除之日,也正是哈默制桶公司的酒桶从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滚下之时,他的酒桶被各制酒厂用高价抢购一空!

材料三1979年5月,81岁的哈默应邓小平的邀请,成为第一个乘坐私人飞机访问中国的美国企业家。此后,美方石油公司与我国签订了一系列经济合作协议。其中,年产1533万吨原煤的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是哈默与中国内地合作的最大项目,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

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列宁在一片‘宁可饿死不卖国’的声音中,决定给哈默以特许经营权”的原因。(4分)

(2)材料二中罗斯福为什么解除禁酒令?(4分)罗斯福的这种做法与当时的苏联有何相似之处?(2分)

(3)在材料三中,中国与哈默签署经济合作协议说明了什么?(4分)在对外经济上列宁提出租让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与列宁相比邓小平在对外经济政策上有何发展?(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哈默一生成功经商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

参考答案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40分)

31、(1)历史依据:1492年哥伦布远航发现美洲大陆,欧洲主要国家纷纷开辟新航路,打破了各地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使整个世界逐步连成一个整体。(4分,史实、影响各2分)

(2)动力: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内开辟殖民地,掠夺原料、倾销商品,进行资本输出。(2分)

经济结构的变化: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在中国开办;中国自然经济逐渐瓦解;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4分)

(3)美国措施: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倡导建立《关税和贸易总协定》、推行马歇尔计划。(6分)

中国应对:扩大开放,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完善法制;创新科技;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核心竞争力;发展自主品牌产品等。(答对两个即可得4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32、(1)内战和外国的干涉使苏俄经济濒于崩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显现,实行新经济政策。(4分)

(2)原因:美国当时爆发经济危机,罗斯福实行新政,通过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进而促进经济复苏和发展。(4分)

相似之处:强化政府职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2分)

(3)说明:表明中国坚定不移地执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中国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对外经济合作。(4分)

不同:从中国实际出发,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2分)

(4)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为了国家利益可以互相借鉴经验和经贸合作;(2分)一个人要成功,需把握机遇,有良好信誉,有勇气和信心,勇于创新等。(2分,其他言之有理亦可)

第四篇:商丘市2013—2014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参考答案高一历史答案

商丘市2013—2014学

第五篇: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宁强天津高级中学2010—2011第二学期期末试题

高一政治试题

命题、校对:袁庆海制卷:张映平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意,2×25=50分)

1、面对有限资源和无限开发的矛盾,奥运正在寻找确定新的价值取向,《奥林匹克宪章》称,奥运会是一种“生活的哲学”,奥运会是一种“生活的哲学”说明()

A.哲学是一种智慧,是美好生活的向导B.哲学是对人生的一种本质的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 C.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民族精神的凝聚D.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来源于生活

2、人们在经过了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主要体现了()A.人们改造世界的水平取决于主观认识B.思维方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起决定作用 C.真正的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D.没有哲学智慧,就没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3、人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是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以上材料说明()A.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C.哲学不等于自发产生的世界观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4、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主要体现了()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5、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直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指()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6、否认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B.不可知论C.可知论D.二元论

7、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8、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9、列宁把唯心主义哲学称作“一朵不结果实的花”,是因为„()

①唯心主义不包含任何合理的思想②唯心主义扩大意识的作用,使其脱离了物质③以唯心主义为指导,不能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④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0、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人在梦中发表演讲,计算数学问题,甚至解决了科学难题。对此正确的认识是()

A.梦既是一种意识活动也是一种物质活动B.在现实世界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独立的精神世界 C.梦也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D.意识有时可以脱离物质而单独存在

11、下列诗句中,与“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包含同一哲理的是()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人寻常百姓家”B.“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C.“谁挥鞭策驱四运? 万物兴衰皆自然”D.“世人闻秋悲寂寥,我道秋日胜春潮”

12、下列选项中属于规律的一组是()

①月亮绕地球转②新陈代谢③大雁冬天南飞春天北来④生物体的自然选择,适者生存

⑤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变化⑥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⑦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⑧苹果落地⑨市场商品的价格时涨时落⑩水往低处流

A.①②⑨

B.③④⑧C.⑦⑧⑩D.②④⑥⑦

13、《孙子兵法》有云:“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而阵,大破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上,痛失街亭。”这两个事实说明()

A.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反作用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C.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不同作用D.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主要说明()

A.运动离不开物质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运动是物质的惟一特性D.运动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

15、“望梅可以止渴,画饼却不能充饥”这说明()

A.意识的反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B.意识的反作用有时有效果,有时没有效果 C.意识的能动作用巨大,但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制约D.意识的能动作用总是有限的为满足北京奥运会期间各国运动员对蔬菜种类与营养的不同需求,中国农艺师引进了多种新品种洋菜,根据北京地区及周边省市的海拔高度来确定各种蔬菜的种植与运输方案.使洋菜“本土化”,打破了“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据此回答16-17题。

16、农艺师打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观念,遵循的哲学依据是()A.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B.人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前提条件

C.人不能改变规律,但能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状况D.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主观的

17、农艺师能使洋菜“本土化”,是因为()

A.主观联系是对客观联系的反映B.客观联系是主观联系的外在表现

C.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改变事物固有的联系D.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建立事物新的具体联系

18、下列观点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包含相同哲学道理的是()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②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③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④知是行之始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9、某地农民过去误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地力、肥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确设计配方,对症施肥,效果显著。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认识要透过现象达到本质 C.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20、“自信不一定能让你成功,但丧失信心却一定会让你失败。”从哲学上看,自信之所以重要,是因为()A、意识能够改变人生的态度和决定人生的命运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21、“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年前,诗人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惆怅。今天,我们通过“嫦娥一号”传回的图片清晰地感受到了月亮的倩影,千年梦想变为现实。这说明()A.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B.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C.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D.实践具有革命性和科学性

22、培根说:“把学问用于装饰是虚假,完全依靠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这段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必须将学习理论与参加实践结合起来B.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C.人们获得认识是为了判断是非D.学习书本知识不如亲身实践获得直接经验

23、几乎所有的艺术家都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积累。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说:“天下妙士,必有妙眼,渠见妙景,便会妙手写出来……无他,只因妙手所写纯是妙眼所见,若眼未有见,他决不肯放手便写,此良工之所永异于俗工也。”这句话表明()

A.生活的积累就是艺术B.认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D.艺术创作要通过偶然把握必然

24、“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句话()

A.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B.认为事物是不可知的 C.承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D.承认了真理的相对性25、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推翻已有理论为前提 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第Ⅱ卷(非选择题,本卷共4小题,总分50分)

26、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10分)

27、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到新中国成立1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辨题:按规律办事就能做到“不折腾”。(12分)

28、材料一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想弄清楚火星上是否存在水和生命,美国“勇气”号、“机遇”号火星车今年年初先后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根据火星车向地球发回的检测信息看来,火星并不神秘,同样是物质的世界,根本没有神灵居住。

材料二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先后指出,井冈山精神、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都是我们伟大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国人民夺取胜利的强大动力,永远值得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学习。材料三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强调要脚踏实地地工作,俯首为民办事。要了解民情,关注民生,要办实事、务实效、求实绩。反对形式主义,反对数字造假。与此相关的一系列的方针政策出台切合国情,深受群众拥护。

(1)材料一、二分别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两则材料综合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6分)(2)材料一、二综合体现的哲学道理在材料三是怎样具体体现的?(8分)

29、材料一我战国时期,社会矛盾异常复杂,在是否建立和如何建立封建制度、如何对待变法和改革等问题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局面。

材料二 18世纪的法国爆发了一场资产阶级启蒙运动。高举自由、平等、人权和理性的旗帜,向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神学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正是这场伟大的启蒙运动,迎来了轰轰烈烈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材料三 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恩格斯)(1)请用哲学与时代的关系原理分析上述材料。(8分)

(2)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被称为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6分)

下载淮北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答案(精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淮北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答案(精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