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淮北一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淮北市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C。A朱拓(tà)B、瓮牖(yǒu)绳枢D、炮烙(páo)
2、C。(A残羹冷炙B罗绮D暮霭礼尚往来)
3、A.(披露:公布,发表,是公开的、正式的。与“在新闻发布会上”搭配。透露:泄露,是暗中的、私下的。遏制:控制,与“态势”搭配。遏止:阻止。注意“泰国乱局”“进一步”这两个暗示词语。变幻:不规则地改变。变换:事务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注意“无常”和“难以意料”两个暗示词语。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荒谬:极端错误,非常不合理。注意“安倍”“钓鱼岛闹剧”。)
4、C。(A.表意不明,“自己”是指林书豪还是科比? B.宾语残缺,应在“垄断”后加上“的问题”;D.搭配不当,“舞台风格”不能“大饱耳福”。)
5、B。(①②总说,②是承接①的转折;③领起下文,⑤是对前面③所说现象的比喻;⑥总结,④是深层议论)
6、描绘了一幅楚天千里,秋色无际,大江东流,水天相接,烟波浩渺,不见尽头的辽远壮阔图景。
7、桓温北伐。一方面作者借桓温北伐来表达自己对北伐的渴望;另一方面,也感慨年华易逝而功业难成,表明了作者对朝廷不思进取的不满。
8、略。
9、C。当:判处。
10、B。因:均作介词,通过。A为:语气助词,呢∕动词,成为。C之:代词,他,代卫律∕指示代词,这。D所:表被动∕与动词“居”构成“所”字结构。
11、A。例句中,膏: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肥沃。A项愚:使„„愚昧;B项,夜:名词作状语,在夜里。C项,壮: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雄壮。D项,舍:名词动用,安排住舍。
12、B.虞常伏弩射杀卫律不是爱国的具体表现。而是把这当做条件,为了让汉天子照顾他的母亲和弟弟。
13、(1)于是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让他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
(2)你做为臣子,不顾及恩德义理,背叛皇上、抛弃双亲,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呢!
14、(1)趋炎附势、见风使舵。(2分)(2)主要使用了对比、细节描写。(2分)小说叙写了林森前后两次看病的情景,抓住魏力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细节进行描写,形成前恭后倨的强烈对比,突现了人物的性格,丰富了人物形象。(2分)
15、这一情节揭示了趋炎附势的普遍现象,丰富了小说的内容,深化了主题;(3分)也为下文林森心理的变化作铺垫。(2分)
16、画线句是对林森的动作及语言的描写,(2分)表现林森被魏力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所激怒,官权意识被唤醒且又恨恨不平的心理。(3分)
17、“看病”是小说的主要情节,也是叙事的线索;(2分)语意双关,表面意思是指林森两次看病这一情节主体,深层含义是指林森由此看到了社会的病态及由此引发的自己心态的失衡。(2分)以“看病”为题,还可以给读者留下深思和回味:当前社会中,这种医患之间的病态是什么导致的?该如何治疗?(4分)
18、(1)遭遇强降雨,(2)汶川地震的影响,(3)舟曲的持续干旱,(4)舟曲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每点1分)
19、参考示例(6分)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不要抱怨不能拥有大海的壮丽;如果你是一弯月亮,就不要抱怨不能发出太阳的光辉!假如你是一只鲲鹏,就决不能满足于燕雀的志趣。
20、略。(观点明确1分,理由充分3分,语言表达1分。)
21、作文(略)。
第二篇:淮北一中2013-2014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答案
淮北一中2013-2014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生物答案
选择题
1、CDACD6、BCDCB11、CDADD16,ACBBC21、BDDCA26、ABDCD
非选择题
31.(10分)
(1)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H]和能量
(2)[H]和ATP C5
(3)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释放O2的量
(4)关闭光源,CO2缓冲液换为适宜浓度的NaOH溶液(2分)左 细胞呼吸消耗
32、(10分)(1)24.14—19.0221.5818.23—13.3515.79
(2)使用TFDM,可减少脑梗死面积。随着浓度的增加效果更为明显(2分)。
(3)有必要排除手术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分)(4)MPO的活性
33.(1)黄AA(2)AaBB、AaBb让子代中的有茸毛红果自交,看果实颜色性状是否发生性状分离(2分)(3)AaBb、aaBb(2分)(4)6∶2∶3∶16(5)1/9
34(2分)(1)2 两(不同)(2)8 1/5(3)红皮∶白皮=7∶9(4)3 4/15(5)F1的小麦颖果的皮色 F1小麦颖果既有红皮,又有白皮(小麦颖果红皮∶白皮=1∶1)F1小麦颖果只有红皮
第三篇: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答案)
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第Ⅰ卷1至9页。第Ⅱ卷9至10页。
2、用2B铅笔把1—
6、13—15题答案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用黑色钢笔或圆珠笔把其余试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恶搞杜甫,一场快闪式的网络狂欢
汤嘉琛
最近,诗圣杜甫突然爆红网络,因为有人将语文教材中的杜甫插图涂鹃后传到微博,引发了主题为“杜甫很忙”的恶搞风潮。经网友再创作后,杜甫时而手扛机枪,时而挥刀切瓜,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俨然无所不能。杜甫是河南巩县籍名人,网友的涂鸦之举遭到了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痛批:“恶搞杜甫是无知的、浅薄的、低俗的。”
适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以恶搞组图的方式成为舆论热点,恐怕是那些推崇和营销杜甫文化的人始料未及的。从目前报道来看,对微博中风头正劲的恶搞行为,无论是成都杜甫草堂,还是巩义杜甫故里,都持一种不欢迎甚至批评的态度。但从网络文化的视角加以审视,大可不必对恶搞杜甫的风潮反应“过敏”,它只是一场快闪式的网络狂欢而已。
恶搞是近些年新兴的一种网络亚文化现象,是年轻网友以讽刺、幽默、游戏的视角,来解构传统、颠覆经典、娱乐大众的一种网络风尚。在知悉恶搞文化的网友眼中,凡是能够通过再编码、再创作而流行于网络的东西,无论是电影、革命歌曲、新闻人物还是普通的照片,都能成为恶搞的对象。几年前红遍网络的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堪称网络恶搞的经典案例。
一些研究者认为,网络恶搞是年轻人释放内心压力的一种新形式,是他们建构网络身份认同的一种特殊话语,也是他们因为叛逆心理而反抗经典的一种文化仪式。这些基于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的分析,为解析网络恶搞现象提供了多元的学术路径。然而,单就最近这波“杜甫很忙”的恶搞热潮来说,我们或许无需做太多高深分析。它只是偶然出现的、以模拟和戏仿为手段的、寻求快感和参与感的一场网络狂欢。简言之,它只是网友最近的一种娱乐。
与那些曾经流行过的网络恶搞相比,“杜甫很忙”并没有太多特色,最突出的区别,可能是它充分利用了微博这个新型平台。一方面,如今的微博俨然就是一个集聚了数亿围观者的广场,分享资讯、寻找娱乐是这个广场的主流话语之一,这为令人捧腹的恶搞杜甫系列图片创造了迅速流行的可能。另一方面,微博时代的高互动性和高参与性,吸引了众多网友加入到狂欢队伍当中。在微博场域的表演欲与分享欲的双重裹挟之下,恶搞参与者实质上推动了一场关于智力、技艺、幽默感的文化比拼。
不过应该看到,这波恶搞风潮的核心要素只是一张普通的杜甫插图,其多样性和再创作潜力其实并不高。这意味着,即便网友们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嫁接到恶搞当中(比如将杜甫恶搞为自己喜欢的卡通人物),这张照片仍不具备长期流行的可能。’更何况,在“各领风骚三
第四篇:淮北一中2013-2014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英语答案
淮北一中2013-2014学高一第二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 一 月 考 英语答 案
一、1-5 ABCBA 6-10CCBAC 11-15 ABBCA 16-20 BCABB
二、21-25 DCCAB26-30DACAA31-35DBCDB
三、36-40 BDACD41-45 ABCBA46-50 BDCBA51-55 BADCA
四、56-59 BBBA60-63 CACD 64-67 DDCA68-71BADC72-75 ADAC
五、词汇
76.strength77.confident78.harvesting79.independence80.obvious
81.customers82.combine83.attach84.pretended 8 5.award
六、书面表达
(One possible version)
Recently,“clear your plate” campaign is more and more popular in society, which advocates saving against wasting.The campaign draws our attention to wasting on campus.Some students are noticed to throw away a lot of food in the canteen.As is often the case, some lights are still on with nobody in classrooms.What’s more, many a student spends much money buying unnecessary items.As far as I am concerned, it’s high time that we fought against wasting.Here are my suggestions.Firstly, I think our school should carry out various activities to arouse students’ awareness of saving.Secondly, releva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are supposed to be made to punish those who waste things.Most importantly, we should form the habit of saving from now, from ourselves.It is everyone’s duty to save resources.
第五篇:天津市五区县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答案
天津市五区县2013~2014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2分)
1.C(A 监(jiàn)生锲(qìè)而不舍B哀恸tòng针灸jiǔD悄(qiǎo)无声息)
2.B(A反一返粼一鳞C萃一粹消—削D燥–躁晨-辰)
3.A(“引吭高歌”指放开喉咙高声歌唱,可指人或鸟类的放歌。这里形容“鸣凤”准
确。“高歌一曲”指放歌一曲,多指人。“硝烟弥漫”“烽烟四起”都指战火或战争,但是战国时代是冷兵器时代,用“烽烟四起”更妥。“流传”多指事迹、作品等传下来或传播开。“留传”是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的意思,侧重于时间上的传承。文中指祖先留下来的“遗产”,用“留传”为妥。)
4.D(A“不绝如缕”形容形势十分危急,或指声音微弱而悠长。B“耸人听闻”指故意说
夸大或惊奇的话,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惊。C”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此处应用“沸沸扬扬”。)
5.C(A项“人心向背”与“兴盛”两面对一面,属逻辑错误。B项杂糅,删掉“所致”。
D项误用介词,致主语缺少,去掉“在„„中”)
6.B(《祝福》选自《彷徨》)
二、(6分,每小题2分)
7.A 注意结合语境考虑。“鸦片”有毒,这毋庸置疑,原文中有“看见鸦片„ „只送
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可见,片面地说“‘鸦片’喻指文化遗产中的糟粕”是错误的。
8.B 其它三项都是谈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方法。B项中“使用和存放”太实,且不全面。
9.D 分析画线句子可以发现:“没有„ „不能„ „”“没有„ „不能„ „”,用双
重否定强调,强调了“拿来”主义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新人”的重要性。
三、(8分,每小题2分)
10.B(羞:意动用法,“感到羞耻”的意思)
11.C(均为连词,表转折 A项第一个“以”是表因果的连词,因为;第二个“以”是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第 1 页(共 3 页)
表目的的连词,来。B项第一个“之”是助词,放在主谓间,取独;第二个“之”是助词,的。D项第一个“其”是代词,他的;第二个“其”是副词,大概。)
12.B(前者为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后者为形容词作动词。A项,名词用作动词; C项,名词用作状语;D项,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3.D(“但对蔺相如的懦弱有些许的不满”这一说法有误)
第Ⅱ卷
四、(20分)
14.(8分)(1)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生1分,假1分)
(2)只是我考虑这件事(认为),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只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存在啊。(念1分,徒1分,以1分)
(3)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就派遣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让他持节(出使匈奴)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嘉其义 1分,以 1分,定语后置句1分)
15.(6分)
(1)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3)料峭春风吹酒醒
(4)赢得仓皇北顾
(5)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6)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16.(6分)
(1)对王昭君寄予了深切的同情,(1分)也暗含了自己怀才不遇、抱负不得施展的惆
怅。(1分)点明主旨的词语是“怨恨”。(1分)
(2)从字面上看,作者认为,既然大错已经铸成,魂灵归来也是徒然的。(1分)深
入一层,昭君虽骨留青冢,但魂灵早已在月明之夜回到生她养她的父母之邦,可见其怀念故国之心多么强烈。(1分)一个“空”字,将诗人的悲愤之情、伤悼之意传达得淋漓尽致。(1分)
五、(16分)
17.(1)事件:母亲因拣麦穗而遭看守人的没收与耳光,但多年后却阻止了“我”对看
守人的报复。
道理:学会宽容(2分)
(2)事件:母亲把难得吃上一顿且属于她的仅有的一碗饺子让给了一位乞讨的老人。
道理:要同情弱者(2分)
18.①此句意为母亲与大地融为一体,表明大地母亲是作者写作的源泉和动力。(2分)
②“那个打我的人”是个年轻气盛、血气方刚的“看守人”,有社会角色和职责;而这个老头子,只是一个没有了社会角色和职责的自然人。(2分)
19.为什么用这么多篇幅讲母亲:(1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给3分)
①因为母亲是他此刻最想念的人,他想借此来与母亲分享他的光荣;
②作者很爱他的母亲,借此来表达对母亲的怀念;
③为了告诉听众,他取得的成功与母亲对他的教育是分不开的。
获得的启示:(1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给3分,意思对即可)
①家庭教育(或者母爱)对一个人的成才有很大影响;
②生活是文学的源泉;
③要做文先做人。
20.D(2分)
六、(8分)
21.每当秋风萧瑟时,总赞叹于菊花“枝头抱香死”的顽强;(2分)
每当冰天雪地时,总欣赏于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孤傲。(2分)
22.(1)帮扶关爱的温情(2分)
(2)乐观顽强的作风(2分)
七、(50分)参考201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