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谈医疗问题
谈医疗问题
近日,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公布《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调查报告》。结果显示,2/3以上的城乡居民对医疗卫生服务表示满意,低于10%的表示不满。医院是越来越不安全了,患者是越来越不信任医生了,医疗费用是越来越贵了,政府不断在宣布药价下调但百姓却觉得药价越来越贵了。医院、药商、患者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因为建设和谐社会而出现缓和。看病难、看病贵,毫无疑问地又将是今年两会的一个热点。
一、看病越来越难
成都市有名的几家大医院,如华西医大附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军区陆军总医院、成都市儿童医院,每天门庭若市,稍微去晚一点,就连号(专家号)都挂不上--由此还诞生了一种职业:倒卖挂号单。病床也特别紧张,各种手术也安排得满满的。人们不由得慨叹:现在看病越来越难了。看病真有那么难吗?确实难!为什么会产生看病难的问题?
1、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
事实上,一个省能够达得到三甲水平的医院,都是扳着指头数得过来的。三甲医院意味着技术实力强、医疗设备先进、药品齐全,往往分布在省城。其他的三乙、二甲、二乙医院,有的分布在省城的各个区,更多的是分布在各个地区或县城。一家好的医院就意味着当地居民拥有较好、较多的医疗资源。但由于好的医院毕竟有限,医疗资源在地区分布的不均衡性,是人们觉得看病难的一个原因。
2、患者的选择医院的盲目性
与大医院门庭若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很多中小医院、社区服务中心却是门可罗雀。一边是医疗资源的满负荷,一边是医疗资源的闲置。尤其是大城市,很多人无论大病、小病都是首选大医院。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观念变了,对生命更加负责了;另一方面,还是对小医院、社区服务中心有一种盲目的不信任。
二、医疗费越来越贵
现在去一趟大医院,即使一个小小的感冒,没有一百多元是出不来的;一个阑尾手术(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卫校中专生毕业前必须达到可以做阑尾手术的水平),没有二千元是出不了元的。以至于人们都在惊呼:医疗费是不是疯了?医疗费没有疯,医院也没有疯,医生也没有疯,疯的是医院的市场化经营!首先,医院的市场化经营,加剧了医院“为人民币服务”的步伐,这是医院过度治疗与乱收费的根源。此外,医患关系日趋紧张,也是医疗费越来越贵的原因之一。最后,回扣或提成也是医疗费上涨的重要因素。回扣或提成还导致了另一个恶果--对患者过度治疗,使患者花了不少的冤枉钱。
三、药价为什么降不了
从2005年9月至今,发改委已经下调了药价20多次。普通(常规)用药的价格基本上降下来了,但老百姓的仍然觉得药价偏高。一些宣布降价的药从药店、医院消失了,价格高的新药不断地推出。从表面上看,医院--中间商--药品生产商形成了一个利益链条。中间商如果赚不了差价,生产商的药就卖不出去,卖不出去就只能停产,于是生产商只好调整生产方向,这个方向就是生产“新药”。在这个链条里的各个参与者或环节的利益都照顾到了,而这个链条之外的最重要的一个参与者--患者--却成了待宰的羔羊,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那三只垂涎三尺豺狼向自己扑来,毫无挣扎的余地。然而,制度的不完善是“新药”泛滥的首要原因。
四、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了
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在2006年度达到了夸张的地步:医护人员被打、死者家属在医院搭建灵堂已经司空见惯,医闹的出现是医患关系的一个“新发展”,医护人员戴头盔上班,更把医患关系的对立推导了顶峰。人们不再信任医生,医生的“白衣天使”的光环被
摘下,个别激烈的言辞,甚至称医生为“屠夫”、“杀人者”、“掠夺者”,医生与教师、大学生等群体,被严重妖魔化。而医生群体声誉的下降,也给患者自身带来无穷的恶果:医生为了保护自己、尽量降低职业风险,变得越来越谨慎,越来越保守,患者的检查项目越来越多,花费也越来越大,医生的形象也越来越差;患者为了节省开支,宁愿去药店买药也不上医院看病,导致的后果是轻者滥用药、重者耽误了病情。
那么面对如此严重的医疗形势,我们应当怎么应对呢?
医疗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造成的偏远地区百姓看病难的问题,一时半刻是解决不了的,只能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政府不断增加医疗卫生投入来逐步解决;但大城市居民的看病难问题,却是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医院来解决。
是谁逼迫部分医生唯利是图?是医院的奖励制度--药费、检查费提成,刺激了医生物欲。是谁迫使医院唯利是图?是我们政府的对公共卫生投入的严重不足--不给钱就给政策--医院经营市场化。只要公共医疗的市场化不停止,医院的逐利就不会停止,医患关系就难说和谐。所以,要解决医疗问题,一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改善公立医院诊疗条件,增加医疗资源,提高医疗质量,让更多患者看病更方便、更便宜。另一方面,医疗机构提高医疗质量,改进服务态度。此外,还要建立一个超脱于医院系统的第三方调处机构,让患者的投诉能得到及时处理。
我相信,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和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医疗问题一定可以得到很好地解决。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每个人不论生什么病都可以在政府的关护下而有钱看病,医院的医生全部都认真负责医术高超,兢兢业业救死扶伤,每个人都可以安享健康舒适的生活。
第二篇:医疗问题
一、为什么医生老让我去医院对面的药房买?明明同一种药医院也有。我表示希望医院里配。医院说下次来吧。
答:
1、零加成以后,药品不能为医院直接创收,成了医院的负担
大型三级医院响应国家医改政策,所有药品进医院的价格和患者到手的价格一样,没有额外增加费用所以,医院对于药品的招标,购进,管理,分发,储存,人工成本等都需要付出成本,而不能产生一分钱利润,所以,可以想象,药品不仅不赚钱,还要倒贴钱,医院到患者的药品越多,医院亏损越严重。
2、有关部门强制规定了30%药占比
对于药品的限制,有一个专用名词,叫药占比,也就只患者总支出中,药品占比不能超过30%,那么其他70%可以是什么费用呢?检查,护理,诊疗费。既往这些体现人工成本的价值被严重低估,而现在虽提倡增加人工费,实际上,药品依然占了较大的比例。所以,最好的限制药占比的方式,就是少开药,甚至不开药,不要就要扣钱,倒贴钱。以往的出诊大夫,也不会随身带药,开个药房,你自己就近到药房买药,煎服。将来,大概也是这么个模式了。
3、医院药房,很多药品限量供应
单靠医生的个人自觉来管控药品,难免会失控,所以,大多数医院的做法就是限制药品进医院,医院没有药,想用药,只有到外面药店自行购买。
二、医保投入太少
答:我们先来看一下政府的投入情况。为了更全面详尽地考察,我们对全球189个国家连续十五年(2000年-2014年)的人均公共卫生费用和人均GDP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之前,我国政府的公共卫生支出有过不足;“新医改”实施以来,国家通过“补供方”、“补需方”双重财政补助增加公共卫生支出。在政府强投入的拉动下,到2014年,中国的人均公共卫生费用,已经追赶上相同人均GDP国家的平均趋势水平,这表明,近年来我国政府在医疗卫生上的投入并不算少。
事实上,造成“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十分复杂,比如没有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医疗服务行为不够规范等等,一味加大医疗卫生投入,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况且,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医疗卫生的投入也要与经济新常态相适应。当然,这并不是说我国的医疗卫生投入不存在问题,只是这一问题并非投入不够,而体现为筹资结构不合理。
三、增加医务工作者人数,提高基层医疗水平,实行病人分流
答: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完善规范有序就医的引导政策,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医疗、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就医格局。要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在发挥公共卫生职能的同时,具备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服务能力。抓实三级医院对口支援工作,在农村优先发展县级医院,并向乡镇卫生院延伸,做到“大病不出县”。在城市,强化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分工协作,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做到“小病不出社区”,明显缓解“看病难、看病贵”。把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竞争关系转变为分工协作关系,以促进资源的纵向流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和水平,增强群众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认可度。
四、服务态度转变
答:完善医务人员激励分配机制,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增加对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投入,扩大医师多点执业范围。加强正面宣传引导,优化医务人员执业环境和条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务人员的良好氛围。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城乡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输送合格的医疗卫生人才。
五、增加投入 答:构建统一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考虑到我国国情, 全民免费医疗这种横向的公平可望而不可及, 我们更应该考虑的是纵向的平等, 以减少贫富之间健康状况的不平等。这意味着支付能力有限的广大消费者群体应该优先得到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分配。因此, 在私人医疗卫生服务资源市场配置的背景下, 我们在保证国民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方面, 首当其冲的便是要构建统一的全民医疗保障体系, 在此基础上, 根据政府财力状况逐渐扩大保障范围, 提升保障水平。
六:看病过程难,整合乡间优秀医生资源
答:继续推进惠民政策,方便患者就医。开展便民门诊,采用购买服务和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等政策,实施三级医院医务人员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执业活动、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等多种形式,有效方便患者特别是在职患者就医,分流病人,同时通过鼓励和支持医务人员在基层执业,促进病人下沉。加大推行先诊疗后结算、志愿者医院服务、便民门诊等便民惠民措施力度,在全国推广优化医疗服务先进经验。继续推进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改变患者就医习惯,引导患者合理就医。
七:医保限制太多
为了遏制过度医疗、避免小病大治疗等现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11年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要求医保探索总额预付、门诊统筹按人头付费、住院及门诊大病按病种付费相结合的付费制度。目前中国大部分省市已经开始实施这项制度。
然而,医保限额政策在实行中也遭遇了一些问题,个别医院“见招拆招”地将限额转化到参保人员身上,甚至出现医生推诿服务或挑选病人的情况,引起了外界议论和质疑。
对于医保限额政策:首先,医疗保险的资源是有限的;第二,它是大家交的钱,不是政府拨的钱,所以要节约使用。第三,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看病花费会越来越多。
“这三个背景结合在一起,就导致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在满足病人医疗服务需求和合理控制医疗费上,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最大的效应,在这个之间取得一个平衡。”如果一个群体花费超出了正常水平,他人获得医疗保障的机会就会减少。”
八、提供更多停车位或者便捷公交车
新建医院病床车位比升至1:1.8,对于未来新建的医院,在医院前端设计,交通咨询部门已经提早介入了解医院用地周边的道路现状、交通条件,以便及早规划。尽量把出入口布局得更加合理,与城市的主干道、次干道的关系做得更协调一点。与此同时,下一步深圳将完善周边公交、慢行设施,高峰期增加公交运力,提升吸引力,设置急救车专用绿色通道,快速衔接医院出入口与急诊,提高急救交通效率。另一方面,还将结合医院实际条件,科学设置包括出租车接驳场站、即停即走社会车辆专用通道等,配以必要的交通指引和管理设施,确保就医市民“先车一步”及时到达医院,而不是想方设法让车辆停进医院;同时,尽力完善院内慢行及配套服务设施等,提升慢行交通环境,提升就医体验。医院停车费或上涨提高停车周转率。值得注意的是,各大医院或将针对是否就诊停车、长时或短时停车,研究实施差别化医院停车收费标准,减少非就诊车辆占用医院停车资源,提高医院停车周转率。召集相关各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医院交通管理的工作方案》,作为医院交通改善的重要依据和参考。并加快推进现有医院交通改善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
九、商业保险理赔困难
1、买保险前别冲动,认真总结自己的需求,主动去了解下这些需求应该用什么产品来匹配,以及不同产品的保障范围和责任免除范围,敲定合适的保险组合。
2、买保险时遵守投保流程每个环节的要求,涉及健康告知的诚信告知,涉及签字确认的,一定要看清楚确认的内容。不能单纯关注重疾有多少种、保额多少或者分红多少,还应该多了解保什么和不保什么,清清楚楚避免纠纷。对后续理赔流程也要有一定了解,保险不是简单的发生保险事故就可理赔。
3、买保险后一旦发生保险事故,应该及时向保险公司提出理赔申请。像寿险和意外险这两种产品,保险事故发生后,必须在约定内通知保险公司,否则将有可能影响最终理赔结果。遇到任何不公的待遇,要有法律意识,消协、律师、当地保监局都是消费者可以求助的对象。
第三篇:农村医疗问题调查表
目前我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多种补偿方式,为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合作医疗补偿机制,从完善新农合制度的角度,请您协助对问卷中的问题就您的体会和了解的内容认真填写,您所填写资料我们会绝对保密。谢谢您的合作。(请在选项号码前打“∨”,非注明多选项目,均只有一个选择答案。)
编号:
所在县:
乡:
村:
一、个人及家庭的基本情况
1、性别:(1)男
(2)女
2、民族:
(1)汉族(2)满族(3)回族(4)达族(5)蒙古族(6)朝鲜族(7)其他,具体为
3、出生日期:
****年**月**日
4、婚姻状况:
(1)未婚(2)已婚(3)离异(4)丧偶(5)再婚
5、文化程度:
(1)小学及以下(2)初中(3)高中、技校、中专(4)大专(5)本科(6)本科以上
6、您家有____口人
7、您的家庭的年收入是:
(1)0万元~
(2)0.5万元~
(3)1万元~
(4)2万元~
(5)3万元~
(6)5万元~
(7)7万元~
(8)9万元~
(9)10万元以上
8、您认为个人的健康状况是:
(1)健康
(2)不健康
(3)说不清楚
9、同住人口中是否有失能或残障人员
(1)是
(2)否
10、最近一年您家在药品、医疗服务上花费多少元
(1)没发生费用
(2)500元以下
(3)500元~(4)1000元~(5)5000元~
□
□
□
□
□
□
□
□
(6)10000元~
(7)20000元~
(8)30000元以上
11、家中是否有存款
□
(1)有
(2)没有
(3)不回答(若选择(2)、(3),则跳到13题)
12、存款的目的是(排出前三位)
○
(1)为将来没有收入时备用(2)为生病时备用
(3)为子女上学
(4)为生活更好
(5)盖房(6)结婚(7)养老(8)留给子女或父母(9)投资(10)捐赠(11)其他
13、家中是否有借款或贷款
(1)有
(2)没有
(3)不回答(若选择(2)、(3),则跳到15题)
14、借款或贷款的原因(排出前三位)
(1)上学(2)结婚(3)生病(4)盖房(5)投资(6)其他
15、您是否被列为当地的贫困户
(1)是
(2)否(跳到 17 题)
16、贫困的主要原因
(1)劳动力少(2)家中有病人(3)环境或灾害(4)个人自身原因(5)其他
17、上一年您家是否享受到国家或政府的任何形式的补助
(1)是
(2)否
二、新农合知晓、满意情况
1、距离您家最近的医疗机构是
(1)村卫生所(2)乡镇卫生院(3)县医院(4)其他,具体为
2、距离您家最近的卫生机构在10~20分钟步行能否到达
(1)能
(2)不能
□
○
□ ○ □ □ □
3、您是否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
(1)是
(2)否(答否转3.1)
3.1没有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原因(排出前三位)
○
(1)身体很健康(2)没有得到应有的卫生服务(3)对基金的使用不放心(4)没有解决疾病的经济负担(5)报销手续很繁琐(6)没钱缴纳保险费用(6)就医机构受限(7)其他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来源是
□
(1)个人、集体、政府(2)个人、政府(3)政府(4)不清楚
5、您是否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药物目录
(1)了解
(2)不了解
6、今年您是否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国家、政府每人每年筹资数额
(1)是
(2)否
7、今年您是否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今年个人每人每年筹资数额是多少
(1)是
(2)否
8、今年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后就诊的次数是否增加
(1)增加
(2)没增加
(3)不清楚
9、今年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缴纳保费的标准是否了解
(1)了解
(2)不了解
10、今年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门诊医药费的补偿是否了解
(1)了解
(2)不了解
11、今年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设立的起付线是否了解
(1)了解
(2)不了解
12、今年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设立的封顶线是否了解
□ □ □ □ □ □ □ □
(1)了解
(2)不了解
13、今年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住院补偿比例是否了解
□
(1)了解
(2)不了解
14、今年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殊慢病门诊补偿是否了解
□
(1)了解
(2)不了解
15、今年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就医机构是否了解
(1)了解
(2)不了解
16、今年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单病种限额项目补助最高限额是否了解
(1)了解
(2)不了解
17、今年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助最高限额是否了解
(1)了解
(2)不了解
18、是否有人向您借用过合作医疗证件
(1)借过
(2)没有
19、今年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个人缴纳费用是否满意
(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6)不清楚
20、今年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门诊起付线设置是否满意
(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6)不清楚
21、今年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门诊最高限额是否满意
(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6)不清楚
22、今年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住院起付线设置是否满意
(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6)不清楚
23、今年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住院封顶线设置是否满意
(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6)不清楚
□ □ □ □ □ □ □ □ □
24、今年您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规定的就医机构设置是否满意
□
(1)非常满意(2)满意(3)一般(4)不满意(5)非常不满意(6)不清楚
25、今年您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报销手续是否繁锁
□
(1)非常繁锁(2)繁锁(3)一般(4)不繁锁(5)非常简单
(6)不清楚
26、今年您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报销比例是否合理
□
(1)非常合理(2)合理(3)一般(4)不合理(5)非常不合理(6)不清楚
27、今年您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转诊制度是否合理
(1)非常合理(2)合理(3)一般(4)不合理(5)非常不合理(6)不清楚
28、今年您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满足您的卫生服务需求程度如何
(1)非常大(2)很大(3)一般(4)基本没满足(5)根本没满足(6)不清楚
29、您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的标准应为
(1)10元~(2)20元~(3)30元~(4)40元~(5)60元以上
30、您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国家、政府补助标准应为
(1)150~180元(2)180~200元(3)200~250元(4)250~300元(5)300元以上
31、您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补偿比例应为
(1)10%~30%(2)30%~50%(3)50%~70%(4)70%~90%(5)90%以上
32、您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补偿比例应为
(1)10%~30%(2)30%~50%(3)50%~70%(4)70%~90%(5)90%以上
33、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您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当首先报销哪几项(选前三位)
(1)药品费用(2)门诊小病(3)门诊大病(4)住院费用(5)重大疾病费用(6)其他
34、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您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当首先保障病人(选前三位)
□ □ □ □ □ □ ○ ○
(1)儿童(2)老人(3)妇女(4)主要劳动力(5)重大疾病(6)残疾人(7)其他
35、您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起付线是否应当设立
□
(1)应当(2)不应当(3)不清楚
36、您认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应由哪个机构管理
□
(1)社会医疗保障局(2)商业医疗保险机构(3)县政府(4)乡政府(5)村委会(6)其他机构
三、卫生服务需求、利用情况
1、您前两周内是否有身体不适情况
(1)是
(2)否(若选择(2),则跳到6)
2、您前两周内是否及时就诊
(1)是(若选择(1),则跳到4)
(2)否(若选择(2),则答3)
3、您前两周内患病不就诊的原因(排前三位,答3题后,则跳到6)
(1)没钱
(2)小病扛着
(3)没时间
(4)服务质量差
(5)老毛病,无效果
(6)自行买药
(7)其他
4、就诊疾病是需要门诊治疗还是住院治疗
(1)门诊
(2)住院
(3)其他
5、就诊发生的费用为
6、近一年您是否患有需要门诊治疗的疾病
(1)是
(2)否(若选择(2),则跳到12)
7、该病在哪一级医疗机构诊断
(1)村卫生所(2)私人诊所(3)乡镇卫生院(4)县医院(5)市级及以上医院(6)其他
8、该病是否经过治疗
(1)是
(2)否(若选择(2),则跳到12)
□ □
□ ○
□ □ □
○
8.1该病在哪一级医疗机构治疗
□
(1)村卫生所(2)私人诊所(3)乡镇卫生院(4)县医院(5)市级及以上医院(6)其他
9、该级医疗机构是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
□
(1)是
(2)否(若选择(2),只填就诊费用)
10、就诊费用为
报销费用
1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门诊报销的比例是
(1)20%及以下(2)30%(3)40%(4)50%(5)60%(6)70%及以上(7)不清楚
12、近一年您是否因受伤住院
(1)是
(2)否(若选择(2),则跳到16)
13、您在哪一级医疗机构治疗
(1)村卫生所(2)私人诊所(3)乡镇卫生院(4)县医院(5)市级及以上医院(6)其他
14、就诊机构是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
(1)是
(2)否(答否跳到22)
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报销的比例是
(1)20%及以下(2)30%(3)40%(4)50%(5)60%(6)70%及以上(7)不清楚
16、您近一年是否医生诊断需要住院治疗的疾病而没有住院
(1)没住院(选择(1),则回答16.1)
(2)住院(选择(2),则回答17)
16.1近一年没有住院的原因是(排前三位)
(1)没钱(2)不必要(3)没时间(4)服务质量差(5)没有床位(6)其他
17、在哪一级医疗机构住院
(1)村卫生所(2)私人诊所(3)乡镇卫生院(4)县医院(5)市级及以上医院(6)其他
18、就诊机构是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机构
○ □ □ □ □ □
□ ○ □ □
(1)是(回答18.1)
(2)否
1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住院报销的比例是
□
(1)20%及以下(2)30%(3)40%(4)50%(5)60%(6)70%及以上(7)不清楚
20、住院发生的医疗费用为
□
(1)5000以下
(2)5000~10000元
(3)1 ~2万元
(4)2~3万元
(5)3万元以上
医疗费用
21、您觉得住院医疗费用是否昂贵
(1)贵
(2)不贵
报销费用
22、感觉医疗费用昂贵的主要原因是(排前三位)
(1)药品价格过高(2)不必要的检查(3)不必要的药品(4)服务价格过高
(5)新农合政策(6)科学技术进步(7)其他
23、近一年在住院过程中有没有送礼和红包现象
(1)没有(2)单送过礼物(3)单送过红包(4)两者都送
24、近一年在住院时您认为治疗的效果如何
(1)治愈(2)好转(3)一般(4)没多大效果(5)根本没有效果
25、近一年在住院过程中最令您不满意的是(排前三位)
(1)无(2)医疗费用(3)过度医疗(4)技术水平低下(5)看病手续繁琐
(6)候诊时间较长(7)到医院不方便(8)医保报销手续麻烦(9)其他
□ ○ □ □ ○
第四篇:医疗费用问题
医疗费用问题
中国医疗费用居高不下是否合理?明显是不合理的,生命是人最基本权利,而医疗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无论是怎么样的人都有可能患病,却因为医疗费用问题,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得到好的治疗。故我们应当好好反思明明不合理,为何医疗费用却是居高不下。
一、引起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要弄清楚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原因,应该从医疗服务供给、需求等方面来考虑其影响。
1、医疗供给方对医疗费用的影响
1.1医疗服务市场的垄断性
从很大程度上来讲,医疗卫生服务市场仍旧是个不完全竞争市场。医疗服务是有差异的产品,且消费者关于医疗服务的偏好也是不同的。医疗服务的差异性使医疗服务机构拥有市场势力。同时,消费者也会选择与其偏好一致的服务。患者选择给予他们最高效用水平的医疗服务提供者,进而增强了其市场势力。因此,差异性医疗产品和差异性医疗偏好的组合给予医疗服务机构市场势力。
首先,为确保医疗服务质量,进入医疗领域受到严格的许可限制;其次,除了进入的障碍,医院退出也存在着非竞争性的障碍,因为这涉及到社会公共健康和维护医院基础设施的问题。此外,当医院把市场定位确定下来,医院的专业化也可能进一步限制了竞争。正是因为医院垄断势力的存在,医院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的目标下,就有可能采取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检查项目,增加药品用量等措施变相涨价。
1.2医生的机会成本较高
医疗卫生服务涉及人的健康和生命,要求其提供的医疗服务准确无误。因此,医生一般都是经过专一门的、长期的和严格的训练,具备较好的医疗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医生的机会成本较高。所以,医生一般都有较高的工资薪金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但是,当医疗服务的补偿机制与医生服务价值不相符合时,也会促使医疗服务费用朝不合理的方向发展。这是因为在医生医疗服务收费偏低的情况下,其所获得的补偿没有真正反映自身价值,进而促使医疗机构(医生)凭借其垄断地位及利用信息不对称的天然优势,通过多进多用高价药品、分解收费、开大处方等方式增加收入。即所谓的“以药养医”现象,这将大大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1] 1.3医疗机构(医生)诱导需求
当医生不能辨别患者的需求并提供反映患者利益的服务时,就会出现失败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供给者诱导需求的问题就出现了。所谓供给者诱导需求,是指医疗服务供给者滥用其既是服务供给者又是患者代理人这种双重角色的作用,创造在患者有充分信息时不会发生的需求,诱导患者过度使用医疗服务以谋取私利。从而使得过度医疗的普遍性和常态化,造成不必要浪费,也增加了患者负担。
1.4医院床位不断扩张医疗设备不断添置
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与定位,医院经营的目标发生了变化,医疗系统相互攀比年收入的高低,虽然都挂着非营利性医院的牌子,千方百计盖病房大楼,扩大门诊部,增加病床数,将各类病人收入医院。为了吸引更多的病人,同时不断添置与更新进口高、精、尖的医疗设备,通过扩大医院规模获取利润,而后又用获取的利润扩大医院规模,最后为了获取最大的利差。所有这些决策与行为最终结果导致病人的经济负担,造成了医疗费用居高不下。1.5新技术不断引进,医用耗材过度应用
新技术与一次性医用耗材大量使用,虽然也进行了招标采购,每次招标中标的品种的变更也与药品招标一样越招越贵。据报载,全国政协委员董协凉在提案里揭露了医疗器械市场上存在的黑幕:“一个国产的心脏支架,出厂价不过3000元,可到了医院便成了2.7万元;一个进口的心脏支架,到岸价不过6000元,到了医院便成了3.8万元”。
1.6 新药审批过于宽松,药品生产过剩,造成药价虚高
新药拥有自主定价权,因此制药企业将原来的常用药经过改包装、改剂型、改规格、改给药途径以及加入无治疗作用的辅料等方式重新注册成“新药”,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利润。大批所谓“新药”推向市场,且实行自主定价,直接导致国家发改委大批降价药退市,造成了恶性循环,扰乱了正常的药品流通秩序。为“让利”、“回扣”创造了条件,给病人造成了不必要的负担,增加了医疗费用。
1.7“药品招标”造成药价虚高
从10多年招标采购对药品价格的影响来看,只是招标初期确实不同程度的降低了药品价格,随着集中招标的深入展开,招标采购“异化”现象的产生,从以医疗机构为主体的药品招标采购机制,过渡到以省级政府为主体的药品集中采购管理办公室,职能与人员的变化,招标业务、规则的熟悉程度,都会造成药品价格的虚高。这种基于政府信誉的高度垄断,既可能产生低廉的药品价格,也可能产生巨大的权力寻租空间与腐败,也是导致药品价格虚高的重要环节。
2、医疗需求方对医疗费用的影响
2.1医疗服务交易过程中信息的不对称
在医疗服务市场中,一般包括医疗服务提供者、消费者和保险公司(或其他医疗服务的第三方购买者,例如,政府)。在这些医疗服务的参与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称信息和代理关系。例如,在医疗保险市场中,由于患者关于自身健康状况的了解比保险公司拥有更多的信息而产生“逆向选择”问题;又如,患者对适当治疗方法的了解没有医疗提供者多而产生的不对称信息通常会带来提供者和患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普通患者对于医生所采取的疾病诊断和治疗措施缺乏相应了解,医生和患者之间存在严重信息不对称,这就给予医生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不对称信息是指两个或更多的经济行为主体拥有不同的信息水平(基于数量、质量等)。过程中很大的主动权。患者必须把其一部分的自由委托给医生,存在着对医生的信任。这里委托人一(患者)受到代理人(医生)行为的影响,后者作为前者的代理决定购买者的需求,这将大大影响委托人(患者)的医疗费用开支。2.2患者就医时的需求弹性低
一般来说,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价格弹性低于其他行业商品(劳务)的需求价格弹性,属于缺乏弹性类行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身体健康需求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一方面由于消费者认为购买医疗服务是必需的,购买的医疗服务几乎没有任何替代品;另一方面消费者在几个医疗服务供给者之间进行选择时,除了考虑价格因素以外,通常更注重考虑一些非价格的因素,他们常常忠实于更有经验的医疗服务供给者,不愿意因为小幅度的价格下降而改变供给者;此外,由于医疗保险的不断普及和发展,患者不必承担所有的价格成本,这降低了在医疗服务供给者选择中价格相对于其他决定因素的重要性。由此也就产生患者的“道德风险”问题,即患者倾向于消费更多原来不需要的医疗服务。2.3医疗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承保人低估某些隐瞒自己健康信息的参保人的保费,从而最终迫使承保人提高所有参保人的保费;提高保费会使那些比较健康的参保人退出保险,结果承保人又不得不进一步提高保费,又有更多的比较健康的人退出,如此造成保费不断提高的恶性循环。结果只有健康状况较差的人群才会参保,由此导致医疗保险变得非常昂贵。
2.4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在GDP中的比重提高
随着人均期望寿命提高和人口老龄化,医疗费用在GDP中的比重也会快速提高。人均期望寿命提高的本身就是医疗卫生费用提高的直接结果。中国用占世界2%的医疗卫生资源,照顾了占世界22%人口的健康,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2岁,超过许多中等发达国家,这是中国卫生事业的骄傲。统计数据表明,一个人在65岁以后所花费的医疗费用大概占其一生的一半,在生命垂危的最后一年可能又要支付一半中的一半。因此当社会进入老龄化后,医疗费用上涨是不可避免的。[2]
3、其他因素的影响
政府失灵:过去30年各国政府对医疗服务和保险制度进行干预的实践表明,干预的效果并不理想。首先,政府决策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种政治力量争执和妥协的结果。势力相对强大的利益集团能影响和决定公共医疗保险中费用的主要承担者和主要受益者。其次,大多数公共机构按官僚主义的制度和管理规则运行,通常会由于信息的缺乏和对患者实际需求的不了解而反应迟钝、效率低下。由于以垄断形式运作,公共医疗服务机构往往会漠视病人的要求和需要,只能提供低质量与低效率的服务。而在没有竞争的环境中,它们缺少提高效率和改进服务质量的激励与压力。最后,在医疗服务市场,医疗服务的供给方相对于消费者具有强大的信息优势。当缺乏必要的制约和平衡机制时,一些医疗机构会为了谋取自身的利益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分析了以上的种种原因,我们了解了为何中国医疗费用居高不下,那么联系中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内外的经验教训,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控制医疗费用上涨。
1、国际上发达国家控制医疗费用的基本经验
1.1对药品价格进行监管。
如瑞士政府规定处方药的价格必须要由联邦药品管理委员会和药品生产企业共同协商,其中联邦药品管理委员必须要有一名政府官员、若干药学专家以及保险公司的代表组成。处方药实行全国统一定价,药品批发企业只能获取6%--%8的配送服务费,其净利润不能超过%1。1.2对大型医用设备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
如1976年美国通过的《食品、药品、化妆品修正案))赋予了食品药品管理局(FAD)对进入市场的设备进行审查和批准的权利。之后又实行了《设备需求证书法案》,规定医院购买超过10万美元以上的设备,必须经过卫生主管部门的审批。[3] 1.3改变支付方式,控制供方行为。
很多国家改变传统的按项目收费方式,改用按病种付费(DRG)。1.4适当增加患者的自付比例,从而控制需方以避免道德风险。
如德国按照收入水平将所有投保人划分为三种:义务投保人、自愿投保人和家庭联保人。
1.5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卫生服务效率的提高。
如瑞典政府改变过去以计划为主的管理方式,引导医疗机构进行竞争,患者可根据各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来选择医院。
2、控制我国医疗费用快速上涨的对策与建议
2.1探索适当的医院补偿机制,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
卫生服务应该由政府和市场共同提供,即政府应明确其在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领域的责任,而其余方面则应由市场机制来调节。根据国际经验,大部分国家的政府支出的比重都在70%左右,即使在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美国,此比重也在4%0左右,而我国目前政府支出仅占卫生总费用的17%左右。在财政投入的方式上,要根据定点医院服务的人口数量、服务质量等指标来决定补偿的数量,这样才能减轻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保证居民的健康水平。
2.2适当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体现医生的技术劳务价值
适当提高医院的服务费、处方费、手术费以及护理费等,使医务人员付出的劳务和技术价值得到真正体现,从而弱化医院药品收入对医院 的补偿功能。另外单一的医疗服务价格的提高并不能起到控制医疗费用的目的,它需要配套政策的完善,要加强对医疗服务价格的监督检查,有关部门应该建立起有效的价格监管制度,切实防止医疗服务价格大幅提高而药品价格也未降低的情况。
2.3打破以药养医制度,实行医药分家
医疗费用过高,其实核心部分是药价贵。而药品价格是由研发费用,生产成本,流通费用,转嫁到药品上的医务人员收入,医疗机构和医药流通企业有关人员的回扣,制药企业、流通企业、医疗机构的利润等六部分组成。目前我国药品价格中占大头的是后三项,分别对应的是以药养医、商业贿赂和行业暴利等问题。要解决,必须要切断医生收入与其处方量之间的联系,要实行医药分家,即医院只管看病,提供医疗服务;医院的药房统一由医药公司接管,医药公司直接进行药品的零售。
2.4改革医院管理体制,正确定位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
从经济发展和医疗供需的角度看,单一的公立医院己经不适应形势的发展,而且国家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将所有医院包下来。因此,必须将医院分类经营,分为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目的在于形成医院之间的竞争,促使医疗机构提高效率,降低医疗费用,同时“用低廉的费用为广大人民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2.5加大政府对药品定价的监管力度,将药品集中采购作为药品供应的主渠道 首先,政府应加强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种类的审批;其次,要加强药品的成本审核,对药品进行科学定价。第三,应该将政府集中招标采购作为向医院、药店供应药品的主渠道。最后,要坚决查处涉及卫生行业的商业贿赂行为,建立健全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的长效机制,完善管理制度,创新医疗机构监督机制。
2.6政府应严格控制大型医疗设备的使用
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的进步,挽救了病人的生命,延缓其死亡的进程。但是“医疗设备行业开发新的医疗卫生技术的能力大大高于购买者对这些能力的临床应用价值以及这种创新技术的成本效益的估价”。建议政府大力发展适用性医疗设备,控制大型医疗设备的运用,将卫生投入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所需的卫生设备倾斜;探索现有设备的新用途以提高其使用效率;对医疗机构采购各类昂贵的医用设备进行严格审批。
2.7积极探索多种费用支付方式的联合使用
我国目前比较广泛实行的是按服务项目付费的方式,是刺激医疗费用上涨的重要原因,已成为阻碍医疗保险健康发展的“瓶颈”。借鉴美国健康管理模式(HMO)的经验,根据我国的现状,以按就诊人数计费为核心,以总额预算为基础,融合按项目付费、定额付费、按病种付费和按人头付费等方式,引导医院加强内部管理、降低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实现国家、保险机构和医患各方的共贏。
首先,每年年底由保险机构与医疗机构协商,根据最近3年的实际费用总额,兼顾投保人数的变动、年龄变动、疾病谱变化、医药品种和价格等因素,确定下各医院的医疗费用总预付额。其次,每年年底或次年初,保险机构根据医疗机构报送的服务项目和收费账单,计算出各医院按服务项目计算的服务支出。再次,根据国际疾病诊断分类法和医院的具体状况,对每一类疾病制定相应的治疗价格标准,计算出按病种的服务支出。最后,将按服务项目付费和按病种付费计算的医疗费用进行比较,采取平均法或者其他方法,确定最后的应付总额,对于应付总额大于总预付额的部分,由医院自付70%,保险机构付30%,也可视统筹基金节余情况确定比例;应付总额低于总预付额部分,则作为奖金奖励给医院。[4] 总的来说,医疗费用的问题需要政府,医务人员,人民群众三方面共同努力解决的,只有积极探索适合我们国情的方法,才能够真正让我们都能够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参考文献:
[1]葛景晶,医疗费用控制: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2010年1月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医疗费用为何居高不下2006年02月20日
[3]王文清,中国医疗费用快速上涨问题研究,:2006年4月12日
[4]任智荣,我国公立医院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及控制途径研究,2012 年 3 月
第五篇:浅谈中国医疗改革问题
宁波大学考核答题纸
(20 13—20 14学年第 1学期)
课号: 012M07B09课程名称:管理经济学改卷教师: 毛孟凯学号:096010051姓名:张峻得分:
浅谈中国医疗改革问题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服务体系的商业化、市场化程度的深入,政府逐步减少了对医疗体系建设的干预,导致了越来越多的医疗问题,而且形成了依靠市场功能实现对医疗资源的配置,这一系列问题的产生,使得我国的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受阻,服务系统布局结构不合理,服务的可及性降低,“看病难,看病贵”,医德缺失等问题日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解决当下医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是摆在各级政府、社会面前的当务之急。加强政府干预和控制的职能,均衡、全面、分层次的建设发展多层级医疗服务体系,引入竞争机制,重塑医德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关键词:医疗体系医疗体制改革医德缺失医德医疗保障
引言:
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自1985年国务院批转卫生部起草的《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算起已经启动了28年。其后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的政策也是频繁出台: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改革的几点意见》;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0年出台《关于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等。虽然医疗体制的改革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随之凸显的“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也慢慢成为医疗领域的两大顽疾。
就目前来说,现行的医疗政策中出现了许多潜规则,如“红包”、医药代表、医生提成与回扣等问题,这些潜规则使得原本应该救死扶伤拥有崇尚道德的医院变成了充满铜臭的商业产业,在这样充满潜规则的环境下培养出来一批又一批的违法份子与缺失医德的医生专家,而且还使得中国普通民众看不起病,吃不起药,为了一些疾病破灭了一个又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这些关乎民计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深思。
首先“看病贵”分析
看病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药价虚高和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当然收“红包”这种灰色收入也是看病贵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不过其产生的原因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医疗领域缺乏有效监管所致,其实更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医疗领域竞争不够。
对于药价虚高的问题,很多文献对此有过分析,各种观点在这个问题上也是见仁见智。较为有代表性的观点大致有三种。一种认为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药价虚高。因为医师相对于患者有天然的信息优势,这使得其有开大处方或诱导病人做过多检查的激励。第二种是从药品流通环节找原因。这种观点认为药品批零环节中广泛存在的制药企业、“医药代表”和医院及医生之
间的“灰色利益链”是药价虚高的原因。据调查,1个生产成本8元的药剂经过批零整个过程后实际售价达到78元。这之中存在的巨大差价除了医院和制药厂的正常利润外,还存在不菲的医生回扣和以“医药推广费”为名的公关费用。第三种观点和第二种有着紧密的关系。它认为医院直接经营药房这种“以药养医”的方式方便了制药方和医院之间的共谋,从而为抬高医药价格提供了温床。
上述三种观点虽然各不相同,但是基本上都是将矛头指向了医疗领域的市场化改革,其纠正的办法都是带有较强的“政府主导”色彩。比如自1998年以来发改委共出台了24次药品降价政策,即政府部门直接对药品市场限价。从1999年开始试点的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也是卫生部为规制药价而出台的针对性的管理办法。
好吧,政府做了这么多宏观调控,但是这些措施的实行效果到底如何呢?众所周知,尽管多次政府的降价令所涉及的降价幅度不小,但是广大患者基本没有感觉到多少实惠。因为药品一旦降价就很快被一些价格高昂疗效类似的药品替代。药品的集中招标制也没有使药价有实质性的下降,即使一些低价药经常中标,但是在医院的实际用药中难觅其踪迹。
我认为,医疗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压力是问题的关键。经济学的基本常识告诉我们,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其产品的定价是等于边际成本的,凡是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标高行为背后都能找到市场竞争不充分或者垄断的痕迹,甚至在很多时候恰恰是“政府失灵”所导致的政府职能错位限制了竞争。因此,要解决药价贵问题,在注重纠正“市场失灵”的同时,还要足够重视政府职能错位的问题。按照我国现行的医疗改革的实际情况,政府职能错位应该是今后医疗体制改革的主要关注点。至于“医药分家”,通过直接隔离医院和药房的经济联系的确对于抑制药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正好是政府职能到位的表现,政府通过拆分药房隔离医疗领域的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可以削弱医院市场势力的作用。值得强调的是,医疗体系的垄断行为主要来自医院而非制药方,所以单纯靠“医药分家”虽然可以降低药价的水平,但是如果不对医院系统做促进竞争的改革,看病贵的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因为只要医院还是缺乏竞争,那么医生会通过其他的替代办法比如多要患者做一些不必要的检查甚至直接接收贿赂就可弥补以前通过药品回扣可以获得的收入。换而言之,药价贵、“看病贵”的主要原因是医院的强势垄断,其解决的关键在于政府从直接介入医疗市场的价格控制职能转变为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医疗市场的公平竞争。
其次“看病难”分析
目前我国医院的布局是按3个等级来划分的,病人对于就医地点的选择没有限制。由于所有医疗服务以及很多药品的价格是国家规定的,各个公立医院之间基本没有差别。既然价格的差别不大,病人理性的选择当然是到那些等级高且名气大的医院就诊。这就造成了1个奇怪的现象:1方面,那些3级医院特别是所谓的3甲医院“门庭若市”,另1方面,大多社区诊所和1级医院“门可罗雀”。病源在医院之间的分配非常不均衡不仅使得大家普遍感到“看病困难”,同时还有大量医疗机构的人员和设备处于闲置状态。其实,到3级医院看病的患者有相当多的都是1些感冒发烧之类的普通病症,而这些病症到1级医院完全可以治疗;对于这样的情况我觉得应该采取“分级而治”来解决这个问题。
对于“分级而治”首先我们要明确公共产品的性质,在初级医疗服务卫生体系建设中政府起主导作用。一个合理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至少应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必须具有尽可能高的可及性,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二是必须充分追求社会公益目标,在对各种基本医疗需求提供服务的同时,应突出疾病的控制与预防职能,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医疗卫生服务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要想最大限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提高医疗卫生投入效率,最关键措施在于要有健全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在此基
础上再尽可能的发展中高级医疗服务系统。但从中国目前情况来看,受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仅靠市场筹资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的具体情况,也不能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所以在中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下,发展初级医疗体系必须依靠政府来实现。
其次二三级医疗服务市场采取多种组织方式并存模式。但从中国目前的国情来看,目前我国医疗改革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财力不足,政府的财政还不足以同时支撑多层次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除这一因素,全部的医疗服务机构都由政府举办通常也会有其它的一些问题存在,比如运转效率底下、不利于发挥民间和社会力量等都决定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建设一整套医疗服务体系,这样就意味着我国二三级医疗市场需要借助市场调节力量来更好的实现医疗资源配置与建设。所以在二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比较合理的选择是多种组织方式并存且共同和谐发展,而且在多种组织方式并存的情况下应该根据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总体方向以及各自特点进行分类改革。
所以针对我国目前“看病难”,同时又有很大一部分医院的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空转的现状,需要采取合理分流病源来缓解“看病难”的问题(上面已经具体说明)。具体的做法可以参照英国的制度作为例子,即全科医师负责初级医疗服务,医院负责专科治疗,病人如需专科诊疗必须由全科医师推荐转诊。借助现在政府提倡社区卫生体系构建的机会,可以将3级的医院布局简化为两个层次,将街道卫生室、乡镇医院甚至部分2级医院分散布局到各社区,将其定位为社区医院,主要负责类似于英国全科医师的责任,将3级医院和部分实力雄厚的2级医院定位于专科医院,主要负责接收从社区医院转诊来的病人。同时,病人如需到专科医院治疗,需要有社区医院开具的转诊证明。有了这样的转诊制度后,病源不仅得到了合理的分流,“看病难”的问题将大大缓解。同时医疗领域的效率也会提高。
最后“红包”分析
关于目前我国大部分医生缺乏最基本的医德,看大病尤其是做手术“红包”是必要的一个程序,即使给不给“红包”最后的结果都一样但是现在患者家属对于不给心里不踏实的心态,使得我们非常心寒与差异,为什么会造成这样风气呢?
这要归根到我国的现状,目前我国不管大到办事、申请、盖章,小到托人找关系,这些事情不给人家好处一般人都是能拖则拖,通常都是出工不出力,到最后事情没办下来而且还大大的耽误了自己的时间,有些商业机遇会白白错过,在新闻有一个农村人要办一个养猪场但是他盖了26个章还没审批下来,这难道不该让我们反思吗?
在这种风气下医院也无法幸免,本来就充满了商业气息的地方“红包”这种潜规则更是自然而然的生的如鱼得水,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要从医德方面入手,但这种往往都是毫无效果的,所以其次我们要从法规上面入手,严格规范法规,执法部门和监管部门应该严格执法,对于那些缺乏医德收受“红包”的医生应该从严处理,最后应该提高医生的生活福利,在现在的高物质的生活环境下没有解决生活温饱问题,从何谈医德,再说凭什么人家过着苦日子还非要有崇高的医德呢,在提高了医生的福利后他们也会尽可能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使医疗水平提高来尽到与承担医生的义务和责任。
结论
医疗改革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来看,由国家提供的医疗服务到逐渐市场化的过程中,国家、社会、群众都要有一个逐步的适应过程。从医疗所涉及的人群来说,都希望医疗体系改革能够全面覆盖,而且可以在一个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从而自己也可以成为改革的受惠者。但另一方面,改革设计和决策部门慎之又慎;在面对一项改革措施的时候,各种利益牵涉广泛,千丝万缕。不同的人群有的坚决反对对现状加以变革,有的则要求决策部门在推进改革方面更加坚决果断。所以决策部门要对每一项改革都要进行广泛而且公开的社会论证与调研,以达到获得社会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尤其是今天的中国,利益群体日渐多元化,重视与公众的沟通,就是在为改革的推进培植适宜的生长土壤环境,使得医疗改革可以顺利的进行发展。
最后综上所述个人认为,中国现在的医疗改革问题需要政府与市场双方面入手,进行宏观调控与制度的完善,对于中国这种人口规模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单纯的借鉴西方的医疗制度是盲目不可行的,但是毕竟还是有可取的地方,所以我们需要中西结合,从市场宏观调控到医生个人的生活福利提高方面进行,使得中国医疗改革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这样才可以使得人民群众安心放心的看病,国家才可以稳定持续的发展。
文献参考
1.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等.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指导意见.卫生部办公厅文件汇编。2002.2
2.陶瑞尔.对中国医疗改革的几点政策建议[J].中国发展观察。2008,4
3.时培永.关于中国医疗改革的几点建议[J].北京文学。2007,5
4.魏哲明,陈萍.中国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4.5.戚畅.体制转型中中国医疗保险制度[J].中国卫生经济。2006.1.6.顾昕、方黎明.自愿性与强制性之间:中国农村合作医疗的制度嵌入性与可持续性发展分析[J].载《社会学研究》。2004.57.余绪鹏,冷火萍.近年来中国医疗体制问题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7,1
8.范阳东,王小丽,谢玉红.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问题与原因的再思考.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5
9.李和森,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J].中国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1
110.张琪,中国医疗保障理论、制度与运行.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