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年俗文化调查讲稿
南充市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畔,辖区囊括七县三区,人口总数超过740万,历史悠久,是一座拥有2200多年建城历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被誉为嘉陵江畔的一颗璀璨明珠,闻名遐迩丝绸之都,久负盛名水果之乡。南充既是忠义之邦,又是三国之源,既是三总故乡,又是丝绸之都。(三总:邓小平、朱德、罗瑞卿)南充市既有优美的风景名胜,又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誉为“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南充的春节年俗文化。
我家住在顺庆区,我对南充三区更为熟悉。贴红包、放鞭炮、发红包、吃饺子、游园,这些全国各地的春节文化活动在南充都看得到。而川北木偶、川北皮影戏、逛大庙会等等,恐怕在其他地区就少见了。
川剧在中国戏曲中可以说是一颗明珠,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川剧的表演艺术有很深厚的生活基础,其中川剧脸谱是重要组成部分,而变脸又是川剧表演的独门特技。在2004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南充籍歌唱家陈小涛演唱的《变脸》就展示了变脸,赢得了一致好评。
春节游园活动是年年都搞,年年都有新花样。今年的春节游园活动主要在顺庆区北湖公园和西山广场。正月初一到初三,人们竞相走出家门,游园、竞技,公园里、广场上人们是络绎不绝。
今年推出的“文化体育大拜年”活动在西山运动场举行,相当隆重,吸引了大量观众。活动中,16个精心准备的舞蹈、合唱、川剧等节目一一呈现在市民面前,活动中还穿插了与观众互动的猜谜、有奖问答等趣味环节。当然,这个活动略显得普通常见,但依然获得了不少掌声。
这是今年在参加大庙会时留下的图片。大庙会在栖乐山、开汉楼、万卷楼三大景区举行,以欢庆兔年春节为主题,以喜庆、热闹为主旋律,其中有文艺表演、组队游园、川北民间民俗节目等等,历时18天,天天好戏连台。很多市民还上栖乐山点灯祈福。
在西山运动场日月馆隆重举行的嘉陵春江闹元宵晚会是座无虚席,高雅艺术令人陶醉。值得一提的是音乐会的指挥为近年来活跃在美国乐坛上著名的华人指挥家、现任美国迈阿密地区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刘江,他执棒四川省交响乐团,兼有空政文工团著名独唱演员李美怡“拱卫”,整台晚会无疑成为一场视听盛宴。
第二篇:新的年俗文化正在形成
新的年俗文化正在形成——访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
记者 张玉玲
2013-2-25 6:51:00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25日 07 版)现在对春节的认识有两个误区:一是把春节看低了——春节不是简单的休息和吃喝,而是全社会的心理调试期,是建设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时机;二是把春节功能异化了——春节不仅拉动消费、具有经济功能,更要有社会心理文化的功能。
2013年春节在元宵节的鞭炮声中结束。
这个春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过法,有的出国旅游,有的在家休闲,更多的人是费尽千辛万苦回到家乡„„无论采用何种方式,人们似乎都感慨“年味”越来越淡。
什么是“年味”?怎样看“年味”?春节还有无吸引力?春节该怎样过?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作为“中国节日志工程”的主持人,他负责围绕春节在内的2000多个节日进行调研,对中国节日的现状和历史流变等做了系统记录和梳理。
不同的“年味”,相同的“心情”
“对年味不足的抱怨,折射的是一种文化焦虑,是转型时期的文化纠结。”李松把对“春节”的认识放到了大的转型背景中:中国从农耕文明到了工业文明,社会基础变了、文化生态变了,节日习俗随之也在变化,传统“年味”变了是可
以理解的。
传统春节,是千百年积淀的文化遗产。在每一年新旧轮回、物质生产的间歇时间,不断播种希望、消解困惑,节日中都有对来年的祈愿和设计,有仪式、有神圣感。李松认为,传统春节是个精神安顿时间,春节的文化核心是调试人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加强社会交流和沟通促进和谐。
“虽然现在春节期间‘年味’似乎不够浓了,但看看元旦以后到春节放假前那段时间,却洋溢着这种传统的‘年味’,全社会处于‘过年’的心态中: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团拜会、茶话会、年会、看望困难群众、看望老干部、发放慰问品等活动„„”李松认为,虽然表达时间变了、表现方式变了,但却同样是“过年”的心态,“年味”也就浓浓地萦绕在那段时间的空气中了。
“传统过年是由家庭到社会,大年三十家庭团聚吃年夜饭,正月初三开始家族之间的社交,最后正月十五是全社会的狂欢;现在却是逆向的,从社会到家庭,先是单位团拜,春节放假后各自回到家中团聚。”李松如是总结——有没有“年味”,纠结的本质是农业文明怎样向工业文明转型,如何适应农村一元结构向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型,很多农耕时代的春节年俗已不再适应新的社会形态和生产生活,新的年俗文化正在形成。
用新智慧营造新年俗
那么,春节期间,家人团聚在一起,又应该有哪些年俗活动?传统的年俗,有穿新衣服、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发压岁钱、拜年、逛庙会、看演出等,大多以“吃”和“玩”贯穿其中。但在物质高度丰富的当下,人们平时的日子就
比以前的过年要丰足得多,因而这些年俗对现代人已没有多大诱惑力。
为适应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一些新的年俗在自发地形成:央视春晚,已成为全国人民年三十晚上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以前走家串户或打电话式的拜年,也由短信、微信拜年而取代;一度沉寂的庙会又像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但这些春节新年俗还远远满足不了现代人的需求,李松认为,原因在于春节的情感性与仪式感没有强化:社区放假了,以社区为单位的社区活动没有人去构建;所有公共服务设施也大都闭门休息;虽然有了庙会,恢复了一些节日的形式,但只是一个旅游消费市场,缺乏文化认同的神圣性,没有文化的内在联系,没有与每个人的情感紧密联系。
传统春节的年俗是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调试出来的,是在时间的长河中“磨”出来的,是文化的积淀。李松表示,构建新的春节文化传统,也需要时间,要坚信现代中国人的文化创造力和智慧。节日研究的重要性也就体现出来,要找到规律,抓准文化的核心因素,顺势而为,把活跃的因素活跃起来,把松散的因子凝聚起来,以满足现代人精神文化需求。
用新理念服务新年俗
“真正深刻认识节日,才能过好节。”李松指出,现在对春节的认识有两个误区:一是把春节看低了——春节不是简单的休息和吃喝,而是全社会的心理调试期,是建设精神文明、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好时机;二是把春节功能异化了——春节不仅拉动消费、具有经济功能,更要有社会心理文化的功能。“站在这种高度看春节,就要通过一些形式和活动来激发社会,营造好的节日气氛。”
纵有历史变迁却没有改变13亿中国人心中的一个符号——大年三十家人要在一起,这是全民的文化认同,是全社会的文化认同。团聚,是中国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政府要服务好人类史上每年最大的“迁徙”,铁路部门全力“保春运”、高速公路免过路费,这些都是惠民的好做法„„
节日的社交能让人的心情释放,但人群聚集,又受到城市安全因素的制约,这该如何平衡?开心过节,又怎样防止铺张浪费?
现在一些城市的烟火晚会、灯会以安全问题为由停办了。李松认为,这是因噎废食,烟花,为全城的老百姓而燃放,不能简单地归之于浪费,是与民同乐,获得市民的认同,这个社会成本政府可以评估如何承担。“‘一刀切’只能说明管理服务水平不够。节日中人们不聚集、不交流,社会不释放,这种节日的文化需求没有满足,就会外溢,就会去过‘洋节’,圣诞节就会在中国高热不下。”李松说,国外有巴西的狂欢节,西班牙的奔牛节、还有西红柿节等,也都有人群的聚集,关键看如何管理。“如何服务春节,政府从理念到管理服务方式都需要改进。”
第三篇:隆林县者浪乡者徕村年俗文化调查(推荐)
隆林县者浪乡者徕村年俗文化调查
我从小生活在家乡,一直生活在这个地区,对于该地区的风土人情已经不在意,自从在外地求学才发现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人文风俗,特别是年俗更是差强人意,南北地区差异尤为明显,例如南部地区的福建省,大年三十不吃饺子,初一不拜年也不走亲戚,统统等到大年初二才进行。四川地区大年三十不吃饺子而是吃汤圆还有他们自制的火锅。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正因为各地区不同的风俗文化才构勒出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民俗画卷。下面是关于我的家乡隆林县者浪乡的年俗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概况。
春节,也就是农历新年,这个极具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时间区间,是民间最古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兴旺,是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中国人把过春节叫“过年”。我通过走访,询问村里老党员关于家乡春节的风俗习惯。同时,自己也参与到春节的活动中,感受浓厚、喜庆的气氛,了解家乡纯洁的风俗。“腊月二十三杀年猪,腊月二十四扫房日,腊月二十五磨豆腐,腊月二十六炖大肉,腊月二十七宰公鸡,腊月二十八做粑粑,腊月二十九贴门联,三十儿晚上熬一宿,正月里拜亲友”。反映了家乡过年的热闹景象。为了迎接这个节日,家家户户常在春节前的很多天就开始做过年的准备工作,过年前半月之余,各家人就赶集采购糖食果饼、粉丝海带、香蜡纸草、灯笼爆竹。家家户户缝衣买裤、做新鞋、杀年猪、推豆腐、打糍粑、贴对联。
酿制米酒
酿制米酒,过年必备的土茅台。一般在农历的腊月初就开始了,家家主妇都要备制上等米,将其在一个大锅里煮熟,然后第二天再加入发酵粉,再放入密封好的缸里十天半个月的,等其发酵成较多的水以后,便可拿来酿制土茅台了,然后在新年里就可用来招待客人了。香喷喷的味道又特别香甜,便预示来年天缘好,地丰收,家运旺,全家人都高兴。
过年前后,如果你到别家窜门,别家的人必须用酒来招待你,及时你不会喝,你也要抿一小口酒,招待你的还有油炸糍糍、粑粑炒肉,还有自制的蛋卷……
杀年猪
杀年猪是一年值得庆贺的事,杀了猪不仅可以过个好年,也是平时待人接客和全家人一年油水的保障。杀年猪,先要看日子(一般是农历23),然后请屠夫。屠夫将猪杀死后,要在猪鼻子上划一刀再刨洗,意为我破了你的猪相,投生再不会变成猪遭杀戮了。杀了猪,主家要招待屠夫和亲朋好友吃一餐,一般不用猪的正身肉,只用不好收拾的“项圈”肉(猪脖子)和猪的各种内脏。这种吃法并不是主人吝啬,而是主人为了节约得多喝酒的时间,不让客人等待太久!我还记得,大人们在洗好猪肠后,用猪血和煮熟的糯米一起搅拌然后用东西转移到猪肠内,在拿整圈猪肠用大锅煮数十分钟,便可拿来吃,现在还是特别让人回味啊!屠夫和亲朋好友走后,主家开始腌制腊肉和做辣椒骨。对肉的腌制很有讲究,将生盐炒熟,拌上花椒粉,在盆或缸中放一层肉,抹一层花椒粉盐。腌制七天左右,再起缸挂在灶前或火塘上熏炕。讲究的人家要专打柏树枝或用花生、葵花、核桃壳烧火熏炕。这样炕出来的腊肉味道格外香美。辣椒骨是我们家乡的一种特产,主要是将刚刚杀死的猪的排骨和头部的骨头割下来,再将其用大斧头剁碎成黏糊状,然后再洒下胡椒粉,再加上酒和辣椒,然后将它们搅拌均匀,再放到一定体积的罐子使其全部装完,等到元宵节的时候,就变成了美味可口的辣椒骨了,到那时家人便可以拿来做做菜时的调料了……
扫尘
杀猪的第二天早上,人们都早早起床进行一年之中最大的大扫除,把家里的一切都扫得干干净净发的,该擦得就擦得亮亮得,该洗就洗得光亮亮的,总之,那一天是家里在这一年
里最干净的一天!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做粑粑
到了腊月末(农历二十八),人们忙着打粑粑、包黑糯米粽,准备过年。糍粑是将糯米蒸熟,或用碓舂,或用杵、槌砸打,或用削尖的竹条把子戳揉,把糯米饭整成泥状,再分捏成团,挤压成饼或在专用木模中压制成形,便是糍粑了。大小由主家定,大的有两三斤一对的,小的只有一二两一个。大的主要用于走人家送礼,配上糖食糕点,显得又好看又实在。高山不出稻谷,糯米金贵,要掺一些糯包谷米,这样做出来的糍粑,黄金亮色的,烤来吃比纯糯米的还香甜。包黑糯米粽是我们隆林特有的节令食品,将糯米与已烧成灰的细稻草的灰粉一起搅拌,然后将黑黑的糯米用大叶子包起来,在将其放到锅里加水使水完全覆盖已包好的粽子,再煮上它四五个小时左右,香喷喷的黑粽子变熟了,熟了之后全家人必须分吃一个粽子,代表着自己又涨一岁了……有的人家将绿豆或红豆煮烂成泥,放进糖、盐、香料,做成甜、咸豆馅,包进黑粽子里,吃起来别有一种风味。腊、正月,各家各户都有用清水浸泡的一盆或一缸糍粑,只要勤换水,可以吃到六月间不坏,吃起来还特别爽口,故有“腊月做粑六月吃”之说,这也就成了我们家乡人的一条饮食经验。
贴春联和年画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们家乡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有的人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春节挂贴年画在我们家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除夕夜团圆饭
春节前一天晚上叫“除夕”,在这一年的最后时刻,一家人要团聚在一起吃年夜饭。除夕是我们家乡人过年期间最重要的日子,除夕“吃团圆饭饭”是一家人团聚和美的象征,忌讳外人串门,吃年饭忌讳泡汤。吃年饭前,照例的要祭祖敬神、竞放鞭炮,鞭炮放得越多越好。吃团圆饭时饭菜也很有讲究,饭必须蒸得多,要有吃有剩,上年吃到下年还有才行。,面条是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它俗称“钱串子”,吃了它的人来年都会工作顺利,赚钱多多……有些人家有意往年饭中撒一把谷子,在吃年饭时,家中小孩便说“好多的谷子呀!”以预祝来年丰收。团圆饭的菜一般要做十三道,菜肴中必须有肉圆子、欢喜、扣肉和鱼,寓意团团圆圆、欢欢喜喜、年年有余。这时全家人要互相祝福,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要给幼小辈压岁钱。前十二道菜代表十二个月,最后一道菜上鱼,讨“年年有余”的吉祥。其它的菜除鱼外,必须有芹菜、青菜、白菜,长辈给儿女拣这些菜时要封赠:“吃了芹菜,勤勤快快;吃了青菜,亲亲热热;吃了白菜,清清白白”。吃团圆饭饭前,要举行“叫饭”仪式,即请亡人回家过年。请几人就摆几副杯、碗、筷,先将杯中斟满酒,再将筷子横放在碗边(平时吃饭绝不允许将筷子放在碗上),由当家人一一喊某某回家团圆饭,然后象征性地给碗中拣一点菜,添一点饭,等一会儿,将酒泼在地上,将饭倒回锅里,再在碗或杯中筛上茶后倒在地上。“叫饭”仪式结束后,全家人上桌团圆饭。团圆饭的时间要在黎明,讨越吃越亮的吉利。现在多在傍晚时分。吃完饭后,还要给家里的牛、羊、猪、狗等家畜喂年饭,乃至对房前屋后的果树、大树等与该家庭关系较密的自然物均须“喂”上一些饭菜,表示它们与人兴衰与共,与人一样也要过年。除夕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家乡人们习惯在除夕之夜守岁迎新。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除夕之夜,很多人整夜不睡觉,等候新年的到来,这也说明了家乡人对时间的珍惜。除夕夜最盛行的活动还是放鞭炮,这是为了驱散邪魔,祈求全年吉祥。近年来,春节文艺联欢晚会的节目精彩纷呈,也已成为家乡人过除夕夜的一项重要内容。
祭祀祖先
大年三十的时候,这天无论是商贸店铺,还是普通家庭,都要举行祭祖先活动。各家把除夕夜”接来”的祖先祭祀一番。实际上是把买来的粗糙印刷品焚化了事。这天中午要烧鞭炮,这样才让仙人开心,祖先才会保佑以后大吉大利!祭祀的供品用鱼和羊肉。各家这天均大举祭祀活动,祭品要用“五大供”,即猪肉、羊肉、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一切顺利。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二不扫地,不向外泼水;正月初一不出外拜年。到了晚上吃饭的时候,由家长在桌下烧纸,将三杯美酒撒于地上,每只饭碗上横搁一双筷子,这时鞭炮齐鸣,请列祖列宗吃饭,稍许,大伙按辈份高低和席位大小入坐吃饭。凡十二岁以下的小孩,不能吃祭祀祖先用过的饭,传说吃了记忆力不好,平时小孩剩饭大人要批评,可这一餐团圆饭饭,小孩们碗里剩的越多越好,意味着来年年余。晚饭后,全家人一起燃放买来的鞭炮和烟花,一朵朵烟花,如同一朵朵鲜花,把人们的祝福与欢乐撒向天空。
拜年
我们家乡的拜年习俗“初一初二不出门,初三初四拜人”,一般来说,正月十五前一定得拜完,晚辈给长辈拜年,平辈之间相互拜年,朋友之间拜年,都得送礼。初三以后走新访友,相互拜年,说些“过年好!”,“恭喜发财!”一类的吉利话。拜年作为春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亲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新春。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在我的家乡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正月里禁忌剪头发,剪头发方娘家舅舅,意思是正月里剪头发对自己的舅舅没有好处。新春正月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有人讲如果新春期间做个媒,这不喜上添喜吗?但是在我们家乡是不允许的,做媒有自找倒霉的含义,所以正月里禁忌做媒。同时新正月也不允许买鞋,买鞋与“买邪”同音也就是说把邪气带回家里,是不吉祥的预兆。一个正月处处暗藏着年俗“机关”稍不留意就会中招。初一至初四是禁忌乱用针线的,初五那天才可以使用,被称作缝破,意思是把过去一年里的琐碎和缺憾都缝补起来。在我们这的新春期间,对天气状况也格外关注,如果初一至初六天气都为晴,那么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六畜兴旺,反之灾祸不断。就这样的一些年俗似乎已经成为人们新春的希望,每天都期盼艳阳高照,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和美好的希冀。
春节的拜年要持续半个月,到了正月十五那天,又形成了一个欢庆的高潮,那就是欢度元宵节。元宵节,顾名思义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也叫“汤圆 ”,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在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放烟花,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元宵佳节还有精彩的戏曲表演……
这些在简单不过的年俗已经潜移默化的成为了人们生活的希望。在人们不知不觉的遵循它的时候,也就产生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由此产生动力去创造生活创造幸福。此次调整报告文字简短,语言平实,但对于我这个一直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人来讲,在没做这个调查报告之前,已经将其抛弃殆尽,因此,这次调查报告也是对自身对待风俗文化态度的一种修正。同时系统的搜集了自己家乡年俗的信息,把我们这朴实的年俗文化变成文字,以此来激发更多的人,去关注年俗,关注身边的普通文化,捍卫乡土文化,避免文化大量流失。
近几年来,在党和国家的号召下,通过村干部的正确领导,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的同时,也推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使人们的精神世界得以充实,使中化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以展。这些可喜的事情都是在家乡的春节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现在,过年的习惯已大大的简化了,很多过年的习俗都已经免去了。吃团圆饭也不一定在家吃,很多都是一家老老少少在酒楼吃;但过年的习俗还是保存很多的。例如,派红包,贴春联,舞龙舞狮,选年花等,这些人们还是乐滋不倦!在我们看来,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衷心的祝愿家乡的经济、文化生活越来越繁荣,人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调查人:韦德令
所在班级:医科三班
截稿日期:2013年3月3日:
第四篇:中国年俗文化展示活动主持词
中国年俗文化展示活动主持词
主持人从升旗台一左一右上台(做拱手作揖状)冯:过年好!谭:过年好!
冯:祝你新年吉祥如意!谭:祝你新年恭喜发财!
冯:同学们,刚才我们都是一些特定时节的祝福语,你们知道是在什么时候说的吗?
(春节、过年)
谭:是呀,在中国多姿多彩的节日里,春节是最具代表性的,也是最为世人周知的传统节日。
冯:说到春节,还要追溯到它的起源。新年习俗定型于汉朝,到唐代时,春节转型为娱乐型的节日。一年一度的春节是辞旧迎新的欢乐节日,人们借此破除迷信、祈福,祝愿新的一年平安顺利。
谭: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现代人对于春节的观念似乎逐渐在淡化,为了使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至于流失,为了更好的探寻和继承中华民族的精髓,我们在寒假进行了一次“学中华年俗文化”的实践活动。
冯:在这一次的活动中,我们知道了许多中华年俗,其中有贴春联;猜灯谜;包饺子、元宵;挂年画、送压岁红包等等,老师和同学们还亲自动手制作了年俗作品呢。
谭:今天,我们就请各班的学生代表将这些年俗文化作品一一进行展示。
挂年画
冯:年画是由古时的门神画发展演变而来的,是我国民间绘画艺术中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岁末春初,万象更新,人们将红火热闹,五彩缤纷的年画往墙上一贴,顿觉四壁生辉,喜庆气氛扑面而来。今天展示的四幅年画是3.3班郑乐晨、6.2班尹文文、6.4班魏文佳、孙雪梅等四位同学。
包饺子、吃元宵
谭:扫房、年夜饭也是春节的一个重头戏。春节饮食丰富多彩,南北风格各异。北方吃饺子,南方吃元宵和年糕。人们一般于除夕晚上包好饺子,到零点煮食,取其“更岁交子”之意,盼望年年有余,富足安康。今天为大家展示的是来自4.3班的同学。
猜灯谜
冯: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吃元宵、猜灯谜,也是中国人过年的必不可少的节目。它将灯谜结合赏花灯,变成许多人可共同参与的猜谜游戏。今天各个班的同学都做好了灯笼,准备了灯谜,形状大小不一的灯笼,再加上各种各样的谜语,真是让人目接不暇呀!同学们,课间的时候让我们一起来做猜灯谜游戏吧!
贴春联
冯:说到春节,不能不提贴春联。贴春联是过年的一种文艺形式,人们常常在年三十贴春联,有雅兴的人甚至舞墨挥春,春联一律用红纸写。分为上联、下联还有横批,贴春联表达了人们的美好祝福和心愿。
谭:据说最开始的春联是写在桃木板上的,又称为桃符,能起到驱鬼辟邪的作用,后来才慢慢演变成纸质春联。
冯:现在展示的两幅春联是由夏兴奇校长和吴道东主任书写的,代表着老师们对株董路小学以及全体同学们的期望与祝福!
谭:吴主任书写的春联是:上联(学优才赡凭修炼)下联(海阔天空任展为),寓意为:知识是学来的,有知识、有才学走遍天下都不怕。让我们用掌声对吴主任表示感谢!
冯:夏校长书写的春联寓意更为长远、深刻,下面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请夏兴奇校长亲自为大家解释这幅春联的意思!
红包大派送
冯:同学们,你们过年拿到红包了吗?今天,我们的校园里有两只小黄鸡来为同学们发红包了。不过,只有上交了寒假作品并获奖了的同学才能上台领取哦!下面请刘书记宣布寒假实践活动获奖学生名单。请念到名字的同学上台到小黄鸡手中的盒子里抽取红包!
结束语
谭: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演变和发展体现了中国社会的进程,中国文化的进步。
冯: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要了解年俗文化,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继承中华优秀传统,将中华之文化精髓发扬光大!
谭:今天的“中华年俗文化展示活动”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年俗文化手抄报:太原过年习俗
生活中有节日,节目中有民俗;风俗使节日代代传承,节日使生活五彩斑斓。旧时,太原地区月月有节日,而最隆重、最热闹,风情最浓厚的要数过年了。
旧历年的正月初一日,民间称过年,为区别于公历元旦,后来又称过大年。旧日,腊八节过后,太原人就忙着准备过年了,气氛一日浓似一日。二十三日祭灶王,二十四日为大扫除之日,俗称“胡打扫日”。从这天以后,年事准备工作达到高潮。过去太原有一段谣谚:“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赶做活,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糊贴扎,二十九去打酒,三十日包饺子。”(贴扎,指各种对联、年画、窗花、门神等)天天有事做,日日有安排,一直忙到除夕下午,再将室外打扫一遍,即开始整点新衣帽,包饺子,准备迎神的香、灯等物品。
除夕之夜,各家通宵不眠,俗称“鏖岁’”。鸡鸣之时,开始焚香、燃灯、摆供品、放花炮、接神、祀祖,然后合家互相拜年。儿童向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则赐以压岁钱,以取吉利。按照传统习惯,太阳出来之前就要吃罢早餐。早饭之后,出门拜年,亲者登堂,疏者投刺,途中相遇,作揖点头,互道吉祥话语,无非“恭贺新禧”、“恭禧发财”、“一年如意”之类。
商户人家在过年期间对财神的祭祀最为虔诚。清末以前,每年三月十五和七月二十二为祭祀财神之日。民国以后仅在过年时于钱垛、钱柜或专设神位神龛致祭,焚香燃炮,供以鸡、鸭、猪、羊。祭罢财神,方赴有买卖往来的各商户家中拜年。
旧日过年,时间拖得很长,一直持续到二十五日天仓节之后。初五日俗称破五,民间俗言“破五不出门”,初六利出行,到初六商家举行开市,居民方始探亲。初七俗称人日,俗言是日天晴气朗则利人口繁衍。初八黄昏后祭星神,于院内点灯七盏,象征北斗七星,面北奠拜,以取一年顺遂吉利。初十俗称“十不动日”,相传是日老鼠娶亲。十三到十六为元宵佳节,几日之内,夜间灯火辉煌,社火秧歌,热闹非常,俗称“灯节”。二十俗称“小添仓”,二十五为“老添仓”,东西米市设立仓官神位,众往致祭,燃放火花。过了天仓节,新春期间的热闹方告结束。
郊县农家过年较之都市别有风情。晋阳一带,除夕要垒旺火、捆旺草,门上插柏叶。旺火用炭块垒成塔状,子夜钟声响过,点燃旺火,通村照亮,象征日子过得“旺火”。年初一,有吃煮南瓜的风俗。谓“吃翻身瓜”。在年终时,用小米煮熟,盛在碗内,用以祭祀祖先,俗称“隔年捞饭”。初五洒扫庭院,清理垃圾,俗称“扫穷上”。
在古交山区,春节期间的活动最为丰富。于除夕夜张挂祖先神幛,族内各户均要送供品一份,当年内生男孩之家要供鸡一只,生女孩之家要供酒一壶。初三上午,全族相聚共祭祖先,晚辈给长辈叩头,俗称“盘辈数”,然后欢聚一堂,食用供品。下午,送神幛于村口,面向祖茔,焚香叩头,鸣放爆竹,俗谓“送神’”。“隔年捞饭”之俗与晋阳多有不同,年终日用小米半碗煮熟,捞在碗内,上摆核桃一枚,供于皂君神位,一直到过了二月初二,方倒出晒干,搅在粪内,俗言可以虫灾。正月初五为“送穷日”。于初四下午清扫室内庭院,五日拂晓将脏士送到村外,烧香三柱,鸣放爆竹,表示送走穷气。这一日的饭食为蒸莜面或蒸馒头,俗谓“馏穷气”。正月初十清晨,在院内供献莜麦面制成的谷穗状食品,焚香敬纸,燃放爆竹,祷告天地,祈求五谷丰登。一些地方则须先称好五谷各一份,以纸包好,同时供于院内。供后复称,如某种粮食份量增加,俗谓是年收成最好。这一风俗事象,俗称“接籽头”或“抢籽头”。到正月十五,除进行灯节活动外,还有送瘟神的习俗。各村在五道庙或十字路供瘟神牌位,垒塔塔火,供以油面和馒头。活动开始,敲锣打鼓,抬一筐箩逐户收集一把五谷粮食,从衣服上撕一条布或棉絮和按每户人数剪的纸人,置于瘟神牌位前。下午,将牌位及收集的物品送到村外,烧香放鞭炮,以火燃烧,意谓送走瘟神,人畜平安,百病不生。正月二十五添仓节时,俗用谷面或软米面捏成仓官爷、谷囤、粮仓及各种家畜家禽形状的灯若干盏,内包煮熟的红枣豆子,灯芯用细谷梗裹棉花制成。入夜,灯内注油,将粮仓灯放在存粮处,牛灯放在牛圈窗台,鸡灯放在炕头,狗灯放在门上边,猫灯放在墙角等,一一点燃。仓官爷灯高五寸许,头戴红缨帽,左手执簸箕,右手拿斗,骑着马,马身上驮若干口袋。将仓官爷灯放置碗内,飘浮在水瓮内。放时要念:“仓官爷爷饮马来,银钱粮食(或麻子、黑豆)驮着来,麻子炸了油,黑豆喂了牛。”以此乞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清徐县一带的习俗,于年节之前准备祭品“枣山”(用面加枣蒸熟)。灶神之前供糯米粉制作的供品,长方形,分十二格(有闰月加一格),每格栽枣一枚,俗曰“谷根”。另一种供品用小米饭一盆,上加一枚柿饼和枣,俗称“隔年捞饭”。温饱之家还供以全牲之羊、猪头以及水果、核桃、柿饼、油面(用起面炸成)、黏之类。元日迎神与他处不同。按时宪书所载明的喜神方位,用柏叶、石炭捡到长竿上,矗立于屋上,同时用红纸贴于新帚放到屋上。供神的屋前用红纸条加十字于石炭上,两块石炭之间夹以百束香,点燃,俗称“嫩香”,表示敬迎一切吉神。元宵节的文艺活动从正月十四日开始,各村踩高跷、跑旱船、推花车、舞龙灯、垒塔塔火、打秋千、游九曲,一些大村集镇还有背棍、铁棍、桌棍、抬阁,扮演各种戏曲人物故事上街表演,制作精巧,装饰华美,舞技优美动人。
不仅都市乡村,各庙宇在过年时亦热闹非凡。晋祠各庙于五更大门洞开,张灯结彩、烧积薪、迎神,设饼饵枣梨祭祀。旧日过年,太原一地尚有许多风俗故事,表现出那时人们的忙乱、繁琐、迷信心态。
[年俗文化手抄报:太原过年习俗]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