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版-公关卫生事业管理6页

时间:2019-05-13 01:40: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电子版-公关卫生事业管理6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电子版-公关卫生事业管理6页》。

第一篇:电子版-公关卫生事业管理6页

公关卫生事业管理

第一章 概论

1.公共卫生事业管理是对各个层次卫生行政和卫生业务管理活动的总称谓,是人们为实现卫生组织的决策目标,根据卫生事业的性质,特点,通过组织协调 和控制达到最佳效能所进行的活动。

2.公关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a.社会卫生活动的宏观管理规律b.社会卫生活动的微观管理规律。

3.卫生公共事业管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调查研究方法、试验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等。

4.1996年12月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过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

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5.所谓福利性是指政府对卫生事业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各级政府要给予必要的投入。具体体现a.医疗保障中的福利政策b.财政收入

镇南关的福利政策c.医疗卫生服务收费的福利性

6.所谓公益性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卫生事业是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受益的公益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内容包括

a.举办卫生事业不收取投资回报b.卫生事业享有政府给予的某些特权c.卫生事业机构应承担公共义务d.政府对卫生工作进行政策干预和法律管理。

7.影响我国卫生事业性质的主要因素a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b经济发展水平也决定了我国卫生事业是”一定福利

政策的公益性事业”的性质

8.建国以来我过先后确定过两个卫生工作方针。a.1952年确定的“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b.1991年确定,并经1196年修订完善的“坚持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9.新时期卫生工作的方针,明确了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依靠力量、工作宗旨,同事也指明了卫生工作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是我国今

后相当长时期为卫生工作的指南。

10.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的含义a以农村为重点b预防为主c中西医并重(处理中西医关系的原则)的依靠科技与教育(基本动力)动员

全社会参与(依靠力量和工作方法)f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卫生工作方针的核心.卫生事业的宗旨/目的和最终目标)

11.卫生政策的构成条件a要有制定主体和实施客体b.要有目标性c要有行动准则e必要经过正式颁布

12.我国卫生政策的特点a鲜明的阶级性与一定共同性相结合b部门性与社会性相结合c强制性与说服性相结合d相对稳定性与持久稳

定性相结合13.卫生政策的基本职能a指导职能b控制作用(目标性控制/指责性控制、标准性控制、制裁性控制)d调节作用(调节工作关系,调节

服务关系、调节利益关系)

14.我国卫生改革主要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的,我国卫生事业改革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的卫生改革政策(1978

年—1996年)目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防病治病,利民便民。基本内容:a积极发展卫生机构b扩大全民所有制卫生机构的自主权c允许和鼓励在职人员有偿应聘和业余服务d改革收费制度,改善补偿机制e积极为农村培训人才,巩固发展三级医疗保健网,改革农村卫生管理体制,组建多种形式村级卫生组织。不足:a对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缺乏战略性政策c有些政策落实不够好,有些改革政策则有误;第二个历史阶段的卫生改革政策(1996年—现在:目的:增强卫生事业的活力,充分调动卫生机构和卫生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不断推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更好的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主要内容:改革卫生管理体制b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c改革卫生机构运行机制d改革卫生管理体制。

第一章卫生组织与卫生领导

1.组织的希腊原文为和谐、协调的意思。从管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一种有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

体。

2.组织结构定义a复杂性b正规化d集权化

3.组织设计的基本概念a劳动分工b统一指挥c职权与职责d管理跨度e部门化

4.组织设计时既要充分利用劳动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要防止由于人员的非经济性影响对劳动生产率的负面作用

5.所谓职权是指管理职位所固有的发布命令和希望命令得到执行的这样一种权力。任职者可以从该职位的等级或者头衔中或得

这种权力。

6.管理跨度是指以为管理者能够有效只会的下属人数。(发展趋势:中空化、扁平化)

7.所谓职能部门化就是按旅行的智能组合工作活动,这在公共卫生事业组织中是较为普遍的部门化方式。产品部门化是指按照

主要产品领域形成部门的方式(制造业和服务业)。顾客部门化是根据所针对的顾客群体的特定类型形成部门(零售部)

8.我国的卫生行政组织主要两大块构成a国家卫生部b地方卫生厅(局):即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市(地)卫

生局、县市(区)卫生局、乡(镇、街道)文卫办。

9.国家卫生部的内设机构和职责a办公厅b人事司c规划财务司d卫生法制与监督司e基层卫生与妇幼保健司f医政司g卫生

部疾病控制室h卫生部科技教育司i国际合同司j保健局k卫生部直属机关党委l离退休干部局

10.卫生事业组织a医疗康复机构b卫生防疫机构c妇幼保健机关d医药研究机构e高等医学院校f药品检验与生物制品生产研

究机构

第二章 社会卫生策略

1.世界卫生组织(WTO)认为i: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收伤害,而且还是心理、生理和社会幸福的我哪好状态。

2.1977年第30届世界卫生大会决定,WHO和成员国的主要卫生目标是:到2000年使世界所有的人民都达到社会和经济生活两

方面富有成效的那样一种健康水平,即“2000年忍忍享有卫生保健”

3.“2000年忍忍享有卫生保健”的几个指标:婴儿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成人非文盲率。西太平洋地区的卫生状况是疾病与

贫困、疾病与富裕相混杂

4.西太平洋地区办事处在1944年9月召开的西太平洋地区委员会议上,地区主任韩相泰博士提出《健康新地平线》(此文件于

1995年6月由执委会正式通过)明确指出,未来的工作方向必须将侧重点从疾病本身转移都导致疾病的危险因素和促进健康

方面来。未来的卫生干预必须是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健康保护与健康促进是未来年代的两个核心概念

5.健康保护就是在承认人类生命脆弱性的前提下,向居民提供必要的科学技术援助,以防止各种有害因素对其健康的损害

6.健康促进是指有关能鼓励和促进人们自己及其家庭、社区和国家共同协力改善和解决他们自己的健康问题的措施

7.中国“十五期间”卫生事业发展总目标:到2005年,在全国基本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人们健康要求的卫生体制,使群众享有同小康生活水平相适应/质量比较优良、费用比较低廉的基本医疗服务,并不断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卫生服务

需求,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强卫生事业对经济和省会发展的保障作用

8.9.10.11.12.13.第三章

1.2.3.4.5.6.7.8.9.10.11.第四章

1.2.3.4.5.6.7.8.9.10.11.主要卫生措施a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转变政府职能b全面深化卫生体制改革,为长远卫生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从网上卫生经济政策d加大力度,推进卫生扶贫工作和西部卫生事业发展e建立健全卫生信息系统,扩大对外合作与交流f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 当前中国卫生工作重点是继续深化卫生改革a晚上卫生防疫体制,加大投入,加强建设b积极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以点带面推进农村卫生改革c继续推进医疗机构体制改革d加大药品流通体制改革d加大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力度,坚决纠正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e加强卫生法制建设,完善卫生执法监督体系,充实和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力量f广泛宣传卫生科普知识,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卫生条件g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树立卫生医疗行业的新形象 中共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总要求是: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增加投入、健全体系,改革体制、整合资源,城乡兼顾、重在农村 2003年4月14日,国务院第四次常务会议做出了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决定。5月7日,国务院第七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条例;5月9日,温家宝总理签署公布施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标志着我国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具备的特征a突如其来,不易预测b在公共领域发生呢个,具有公共卫生属性c对公众健康已经或可能造成严重损害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除了应急事件的方针是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原则是: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 区域卫生规划 规划是对未来行动方案的一种统筹设计,是防卫较大、规模较大的事业或工作的一种较长时限的发展战略、总方针、主要步骤和重大措施的设想蓝图,是一种战略性的全局部署方案 计划是在规划的指导和规定下做出的具体安排和落实措施。规划的目标,需要通过具体计划的制定、实施、评价来实现 区域卫生规划的定义:是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是政府对卫生事业发展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它以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保护与增进健康为目的,对机构、床位、人员、设备和经费等卫生资源实行统筹规划、合理配置。我国区域卫生规划的目标:构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想适应的、有效地、经济的、公平的中国卫生服务体系和管理体制,改善和提高卫生综合服务能力和资源利用效率 区域卫生规划的意义:a是国家对卫生事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b是卫生事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c区域内对卫生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d充分满足区域内全体居民的卫生服务要求 区域卫生规划的编制程序a形势分析b确定卫生问题越优先领域c制定综合目标d选择策略e制定实施计划f监测计划的实施g评价与计划的调整 区域卫生规划的周期一般为5年 区域卫生规划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a加强领导b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c规划与实施调整并进d进行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监督评价 卫生资源是指用于卫生服务的各种资源的总称,包括:卫生人力、费用、设施、装备、药品、信息和知识技术等资源。卫生资源具有稀缺性的特点卫生资源的配置手段有两种a市场配置(根据市场的需求来配置卫生资源)b行政调节(通过政策来配置卫生资源)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就是卫生服务机构以合理的价格、优良的质量提供有效的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 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原则a健康是一项基本人权,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母的是让全社会都能获得必要的基本卫生服务。B卫生服务质量是卫生服务机构的生命线c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全社会对卫生服务的需求量也会日益增大。D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就是对医疗质量、诊疗技术方法、服务内容建立统一的标准与规范,实行标准化管理e我国医疗工作的原则是“因病施治,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f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方式是制定科学的区域卫生规划 卫生服务管理 卫生服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机构为一定目的,合理使用各种卫生资源(卫生人力、卫生经费、卫生技术、卫生信息),向居民提供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的过程 卫生服务系统是使用卫生资源解决某个卫生问题,从而达到改善卫生状况以及居民健康状况的各种卫生工作系统。卫生服务系统由a卫生服务计划b人群及卫生问题c卫生资源d卫生服务e健康状况构成 卫生服务需要时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消费者个体认识和医学专业人员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消费者个体认识和医学专业人员分析认为使个人尽可能保持健康或变得健康应获得的卫生服务 卫生服务需求是从卫生服务提供的角度以及经济和价值的概念出发,探讨卫生部门为居民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是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卫生服务需要,是实际利用卫生服务要求。先有卫生服务需要后有卫生服务要求,只有具有购买力的卫生服务需要才能转变为卫生服务需求。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a消费者医疗信息的缺乏和需求的被动性b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c卫生服务要求的不确定性d卫生服务需求受卫生服务费用支付方式的影响 影响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有a人口状况(数量、老年、少年人口比例、城乡人口比例)b经济发展状况c卫生服务提供方因素 卫生服务的攻击时支卫生服务的提供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卫生服务的数量。卫生服务的供给必须同时具备提供者有提供卫生服务的愿望和提供者有提供服务的能力者两个条件 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a同时性或及时性b不确定性和变化性c专业性和垄断性d供给者的主导性e外部经济效应 影响卫生服务供给的主要因素有a卫生服务成本及卫生服务价格b卫生资源c卫生服务的技术水平d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 卫生服务需求是卫生服务供给产生的前提,卫生服务供给是卫生服务需求实现的基础 健康咨询调查按照研究方法氛围三种a一次性横断面调查b重复性横断面调查c连续性长期调查。调查内容一般分为两个部

分a基本调查内容b补充调查内容

12.调查结果分析内容包括a疾病负担及其构成b影响死亡和疾病负担的危险因素c疾病构成分析(两周患病疾病构成情况、居

民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各病种住院率及其构成、就诊机构分析)

13.服务时为满足顾客的需要,供方和顾客之间的接触活动所产生的结构。特征:a无形b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c顾客在某种程度

上参与服务的生产过程d一般不可存储e与顾客直接接触的必烈较大f服务的一致性相对较低

14.质量是指反映实体(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银行需要能力的特征总和。特征:a性能b寿命c可靠性d安全性e经济性

15.服务质量是一种认知的质量,是消费者对服务的满意或精细程度,是消费对于事物较具延续性的评价。常分为技术质量和功

能质量

16.国际标准化组织简称ISO,从1979年成立“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开始,共历经7年时间,制定出一套质量管理和保证方面的标准——“ISO—9000族”,包括质量管理、保证术语、标准选用指南、质量保证要求、质量管理指南及技术支持等。该标

准十分强调服务的全过程,十分强调“顾客”。“ISO—9000”既是一种服务业合格的认证体系,更是一套质量管理标准体系和

方法体系。

17.中国卫生事业施行“ISO—9000”的意义a文化是一种无形资产,是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资源b健康概念已由原来单纯的去

除疾病,发展为身、心、社、灵的一种平衡状态而费疾病和老弱c新模式的运作在文化驱动机制作用下得以完成18.卫生服务质量保证体系是指卫生系统以保证和提高卫生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的概念和方法,把质量管理各阶段、各环节的管理职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互相协调、互相促进的有机整体。建立卫生服务质量保证体系是卫

生系统实现为人民健康服务目标的一种手段和方法

19.卫生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容:a质量目标b质量监控组织c质量标准体系d质量信息反馈体系e质量管理网f质量后勤保障

第五章 医疗保障体系及其管理

1.医疗保险制度源于欧洲。1883年,德国俾斯麦政府颁布了《疾病保险法》。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强制性医疗保险制度的诞生。

1922年,日本在犹他州首先通过了《健康保险法案》。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美国的《社会保障法案》的颁布为标志,社

会保障开始成为社会的奋斗目标之一,成为一种基本的公民权利。

2.1944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医疗服务建议》。明确了社会医疗保险的基本原则a医疗保险基金应由被保险人、雇主及公共资

金共同筹集b饭胡搜如不低于生存线的成员均应缴纳保险费c被保险人缴纳的最高保险费应控制在不造成其生活困难的范围

内d雇主因为其雇员缴纳一定数量的保险费e政府应为生存线以下的社会成员支付保险费f保险费支付范围以外服务费用由

消费自付

3.全民卫生服务(NHS),即由政府负责向公民提供医疗服务,并主要通过国家财政支付

4.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a医疗保险费用支出的过度膨胀b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c医疗服务质量差d发展中国家的社会

医疗保险覆盖面过小,保险范围和保障水平也不够理想

5.20世纪80年代社会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兰茶的措施a增加税收及医疗保险费的收入b增加被保险人医疗费用的自付比例c进一

步加强对医疗保险服务机构的管理和监督d社会医疗保险机构亲自办医院f从后付制转向预付制f储蓄型保险的推广g美国

“有管理的保健”模式的推广

6.我国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包括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制度,都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

7.我过现行的医疗保险制度的不足a社会医疗覆盖面过窄,管理和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低b缺乏合理的医疗经费筹措机制和个人

累积机制,职工的医疗费用唔稳定来源c国家财政和单位包揽过多,缺乏对医疗机构和职工个人费用的有效制约机制

8.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经历的阶段a职工就医适当负担部分医疗费用阶段b着重改革公费医疗管理制度和经营管理办法阶段c

视点探索“统账结合”阶段

9.国务院于1998年颁布可《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该《决定》的颁布,标识着我国的医疗保险

制度改革进入了下一个全新的阶段

10.医疗保险是指由特定的组织机构经办,通过某种带强制性的规范或资源缔结的契约的形式,在一定区域内的一定人群中筹措

医疗基金,并为该人群中的每一成员公平的分担其因疾病而导致的经济风险所实施的一系列政策与办法

11.社会医疗保险是根据立法规定,通过强制性社会保险原则,由国家、单位(雇主)和个人共同缴纳保险费,吧具有不同医疗

需求的群体的资金集中起来面进行再分配,即集资建立医疗保险基金,当个人因疾病接受医疗服务时,由社会保险机构提供

医疗保险费用补偿的一种社会制度

12.医疗保险与其他保险的不同之处,及其特点在于a普遍性b涉及面逛,具有复杂性c属于短期的、经常性保险d采用医疗给

付的补偿形式e医疗保险的发生频率高,费用难控制

13.医疗保险的组成结构,医疗保险一般由五方构成a保险机构,即提供保险服务,支付、补偿疾病风险损失的“保险人”b投保

方即需要并希望得到保障的“投保人”c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即医院等医疗服务的“供给方”d医疗服务的消费者,即

“被保险人”和“保险受益人”是医疗服务的“需求方”e政府

14.医疗保险中的被保险人享受的保障水平可分为三个层次a国家提供的基本医疗保险(一定福利性和强制性)b单位(雇主`)提供的补充医疗保险和个人投保的商业医疗保险

15.医疗保险的类型a根据性质可分为社会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b根据保障水平可分为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保

险c根据保险基金的筹措方式可分为国家医疗保险(全民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储蓄医疗保险、社区医疗保险

16.国家医疗保险也称为全民医疗保险,是指医疗保险资金主要来自税收,政府通过预算分配方式,将由税收形成的医疗保险基

金有计划的拨给公立医院,被保险人看病时,基本上不要支付费用

17.社会医疗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形式强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主要是雇主和雇员缴费,政府适

当补贴,当被保险人及其家人患病、受伤或生育二需要治疗时,由社会提供医疗服务和物质帮助

18.储蓄医疗保险是一种通过立法,强制雇员或劳资双方缴费,以雇员的名义建立保健储蓄账户,用于支付雇员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险制度

19.商业医疗保险是把医疗保险薇薇一种特殊的商品,按市场法则自由经营的医疗保险

20.医疗保险的需求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医疗保险的数量

21.影响医疗保险需求的因素有a一并发生的概率b疾病损失的大小c医疗保险的价格d消费者的避险心态e消费者的收入水平f

医疗技术的发展水平g消费者年龄、健康状况、性别、种族等的22.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根据的原则是“广覆盖”“低水平”

23.医疗保险的筹资方式a社会保险税b个人储蓄c财政税收d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

24.用人单位缴费率为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6%,职工缴费率为本人工资收入的2%。职工个人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计入个

人账户。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于建立社会统筹医疗基金,另一部分划入本单位职工的个

人账户(30)%

25.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模式可分为现收先付制,积累制和混合制。

26.医疗保险管理的职能部门a劳动和社会保障部b省级劳动保障厅(局)c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27.后付制是指在提供了医疗服务之后,医疗保险机构根据医疗费用的开支多少,向医疗机构或病人支付医疗费用。预付制是指

在医疗服务机构提供医疗服务之前,医疗保险机构就按合同向医疗服务机构支付固定数额的费用

28.医疗保险的服务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速,减轻国家财政和企业的负担,提高医疗

服务质量。内容有a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b零售药店的管理c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d强化社区服务e医疗保险的信息管理

29.医疗保险监督的主要对象a对参保单位的监督b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c参保人的监督d对医疗保险机构的监督

第六章 公共卫生事业管理与卫生法

1.卫生法主要调整以下三个方面的社会关系a卫生组织关系b卫生管理关系c卫生服务关系

2.卫生法的特征a以保护公民生命健康权为根本宗旨b综合性和多样性c科学性和技术规范性d社会共同性

3.卫生法的基本原则a保护公民健康的原则b全社会参与原则c国家卫生监督原则

4.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TO)成立以来,为了实现其“使全世界人民活动可能的最高水平的健康”的宗旨,把提出国际卫生公

约、规则和协定,制定食品、生物制品、药品的国际标准及诊断方法的国际规范和标准,作为自己的主要人物之一

5.卫生法对公共卫生事业管理的作用a规范作用(禁止性义务、积极作为义务、授予权力)(指引、预测和评价作用)b社会作

6.卫生法制管理的意义:a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呀b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管理规范化和法制化的需要

第七章卫生经济管理

1.管理是人类社会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它起源于社会劳动的分工与协作

2.卫生经济管理的形式与内容a为生计划管理b卫生预算管理c卫生机构财务管理d卫生机构的成本管理e卫生服务价格管理f

卫生事业基本建设管理g卫生设备管理h卫生设备管理i卫生投资决策的管理

3.社会成本是指生产者开展某项活动、生产某种产品、提供某项服务,也可指消费者利用某些服务与消费某些产品所要占用和

消耗某些经济资源而鼻血付出的社会经济代价

4.所谓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因第三者进行的经济活动而获得无需支付报酬的收益,或者遭受无法索取补偿的损害

5.社会成本的理论基础a外部性理论b公共产品理论c市场结构中的垄断因素d信息的不对称

6.委身资源的配置成本:卫生资源配置过程中和宏观调控卫生资源配置活动中的资源消耗。这种成本是一种资源转换为卫生资

源或转换为宏观调控资源所造成的损失和所需要付出的代价。可分为物质性资源成本和非物质性资源成本

7.疾病的社会经济负担是指疾病给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以及为了防治疾病而消耗的经济资源。可分为a疾病的直接社会经济

负担b疾病的间接社会经济负担

8.卫生财务管理的特点a涉及面广b综合性强c灵敏度高。内容a单位预算管理b收入管理c支出管理d卫生机构专用基金的管理e资产管理f负债管理g卫生机构清算管理

9.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原则a合法性原则b计划性原则c价值最大化原则d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原则f利益关系协调原则

10.卫生服务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构成卫生服务的价值。它包括三部分a已经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b义务劳动者为自己劳动

所创造的价值c医务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得

11.卫生机构实行成本核算的意义:a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b有利于提供卫生机构的利用效益c可为检查监督财务制度的执行情况服务d是深化卫生改革的要求e是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一项重大改革f为平价分析卫生服务综合效益提供了可信的信息资料

12.卫生机构成本核算的要求:a建立健全成本核算组织体系b加强成本核算的各项基础工作c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办法d

正确确定成本计算办法

13.医疗卫生服务的补偿机制a预算补偿b收费补偿c复合补偿

14.医疗服务补偿存在的主要问题a医疗劳务收费偏低b高新仪器配置、利用过多c药品收入增长速度过快

第八章卫生信息管理

1.1957年,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着信息技术革新全球化的开始

2.信息的基本属性a事实性b等级性c可压缩性d扩散性e传输性f分享性g增值性h转换性

3.信息的生命周期是由信息的要求、获得、服务和退出四个阶段构成。这四个阶段具体化到工作中就是六个工作环节a信息的收集b信息的传输c信息的加工d信息的存储e信息的维护f信息的使用

4、卫生体系的功能主要体现在a保健对象管理b卫生保健管理c卫生行政管理

5、妨碍数据质量的因素a不合适的数据收集工具和程序b记录和报告不良c处理数据中的错误

6、提高和确保数据质量的措施a用户参与系统设计b对程序和定义进行标准化c设计数据收集工具d建立一个合适的激励体系等

7、卫生信息管理技术a常规数据收集方法(卫生单位数据收集、社区数据收集、人口登记)b非常规数据收集方法(快速评价程序、调查、人口学检测)

8、卫生信息系统:运用系统理论与方法,将卫生系统各组成部分的信息处理过程综合成有机整体,及时而有效地为卫生事业管理和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一般分为卫生管理统计信息系统和卫生业务信息系统两大部分

9、卫生管理统计信息系统的要素a组织机构b人员c相应的法规制度d数据统计指标e数据处理工具

10、卫生管理统计改革思路a完善统计法规建设,加大依法统计的力度b改革卫生统计体制,进一步健全卫生统计信息系统c改革卫生统计制度,完善统计调查方法d加快建立卫生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重点是建库联网和切实加强统计队伍建设e加强基础建设与基础工作,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11、医学科技信息系统,在信息学及相关学科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国内外医药科技信息进行收集、整理、报道、服务和分析研究,以促进医药科学及医药卫生事业发展

12、医学科技信息系统的工作内容a信息收集b信息整理c信息服务d信息报道e信息分析研究

13、计算机在卫生事业管理中的应用条件及范围a具有一定的科学管理基础b领导重视,业务人员积极性高c具有一定的资源条件

14、计算机在卫生事业管理中应用范围a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CAD)b数值计算和数理统计c自动检测d计算机辅助教学(CAI)e建立个人健康档案f管理信息系统(MIS)

第九章卫生文化建设

1、医院文化是指医院及其职工在从事医疗工作、医院经营中,共同持有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及行为为准则。它具有可塑。潜移、扩散、隐形的特性。具有导向、凝聚、约束、辐射五项功能

2、医院文化的组成要素a医院文化的基础b医院文化系统c医院文化理念和表象

3、医院文化的塑造方法a强化医院院长或决策集团要有“做大事”、实现“最好”或“第一“的价值取向b强化医院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病人为中心”的竞争战略,建立灵活应变的经营机制c强化医院严格的内部管理,病事实优胜劣汰的全员优化,人才制胜的战略d强化医院文化要有持之以恒、坚韧不拔的精神与毅力

4、医德是指调节医务人员与病人,医务人员之间,以及医务人员与集体、国家之间的行为规范总和

5、医德建设的基本原则:防病治疗、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6、医德建设在卫生事业管理中的作用a是提高医疗卫生质量的根本条件b是执行规章制度的思想保证

7爱国卫生运动目标a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城市卫生检查评比机制,继续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b坚持把爱国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促进文明村镇的建设c进一步提高除四害的科学性d加强立法工作,逐步实现爱国卫生法制管理e进一步抓好国际合作项目,促进对外交流工作

8、健康教育的社会作用a是一切卫生工作最基本的工作方法b是预防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前提c是提高人民自我保健水平的途径d是强大的治疗因素e是使人们获得幸福生活的重要方面

9、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a思想性b科学性c群众性

10、中国健康教育的特点a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b是爱国卫生运动的首要战略任务c有政府的直接干预d坚持群众参与,社会大联合e建立了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和专业队伍f坚持为改革开放服务g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好各种关系

第十一章 卫生技术评估

1、技术评估师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美国兴起的。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初步开展了技术评估方面的研究。

2、技术评估的特点a整体性b多学科性c客观性d批评性

公共卫生6页

3、技术评估的一半程序分为四个阶段:1)准备工作阶段2)影响分析阶段3)研究对策阶段4)综合评价阶段4、1974年,美国技术评估办公室(OTA)提交了一份有关药物生物平衡的报告,1976年OTA卫生计划提交了第一份正式的卫生评估报告,这标志着卫生技术评估的诞生

5、卫生技术评估最主要的目的是减弱和抑制医学技术在开发、传播和应用过程中的消极影响,增强和发扬医学技术的积极作用,从而促进医学技术的正确发展

6、卫生技术评估的标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技术标准2)社会标准

7、卫生评估的技术标准就是指技术上的合理性。包括:1)安全性、有效性2)成本-效果、成本-效益、成本效用和宏观经济学效应3)是否有利于适宜技术的选择

8、卫生评估的社会标准就是指社会的合意性。就是要求技术运用的后果尽可能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伦理道德等方面的发展相符合,而非和这些方面的发展相悖。包括:1)社会的伦理标准2)人的价值标准3)社会政策、法律的标准

9卫生技术评估的意义:1)有助于医学技术的社会后果控制2)有助于医学高新技术的正确发展3)有助于卫生管理和决策水平的提高

10、医学技术的社会后果控制机制:1)应普遍开展卫生技术评估2)正确的政策向导3)进一步促进社会传统伦理观念的改变4)制定新的法律法规5)进行正确的舆论宣传6)引导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正确认识医学技术社会后果的两重性

第十二章医院管理

1、构成一所医院的基本条件是:1)以住院医疗为主,具备一定数量的病床设施2)配备有相应的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的医务人员3)

拥有基本的、必要的与医院功能相适应的医疗器械设备及设施4)有效完善的规章制度

2、医院的类型:1)按任务和功能分类有一级、二级、三级医院2)按新的医疗结构分类管理制度分类有营利性医院和非营利性医院3)

按收治范围分类有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4)按层次分类有省医院、市医院、县医院等5)按任务分类有军队医院、厂矿医院、教学医院、科研医院等6)按所有制分类有全民所有制医院、集体所有制医院、个人所有制医院、股份制医院、中外合资医院等

3、医院的功能:1)医疗2)预防、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3)科研4)教学

4、医院工作的特点:1)以医疗工作为中心2)整体性、协作性很强3)随机性与规范性4)医院工作的时间性很强5)生活服务服从于

医学服务

5、医院的部门划分:1)诊疗部门2)辅助诊疗部门3)护理部门4)机关职能部门5)后勤保障部门

6、医疗管理的基本原则:1)病人第一2)安全有效3)首诊责任制4)重点加强

7、医疗管理的职能:1)制定医疗管理计划2)合理组织医疗技术力量3)制定各项医疗规章制度4)做好医疗活动中的协调5)检查评

定医疗效果

8、门诊流程:1)分诊2)挂号3)候诊4)就诊5)医技科室检查和治疗6)取药7)离院(留查)住院

9、门诊工作特点:1)病人多、流量大、就诊高峰集中2)诊疗时就短暂3)就诊环节复杂,涉及部门繁多4)门诊的早期发现、早期

诊断、早期治疗是保证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5)门诊室经济而且方便的医疗方式

10、门诊管理的要点:1)合理组织医疗力量2)普通门诊与专科门诊相结合3)设置门诊流程,提高工作效率4)防止交叉感染5)保证

医疗质量

11、住院诊疗管理是指对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所实行的以病房管理为中心的全过程管理活动

12、住院诊疗管理的特点:1)以病房为中心涉及到多学科、多部门的协作2)以三级医师结构为核心、医疗业务活动为重点的管理体系

3)医疗功能的连续性、协同性、系统性、综合性4)信息量大、内容丰富、反馈调解作用明显

13、住院诊疗工作:1)检诊2)查房3)会诊与病例讨论4)治疗5)病历书写6)计划诊疗7)早会与值班制度病人出、转院工作,死

亡病人处理工作8)随访

14、重症监护病房(ICU)或称为加强医疗病房、加强监护病房,是把需要特别诊疗和护理的急危重病人,集中在一个专门的病区或病室,采用先进的诊疗技术和仪器设备,加强医疗、护理力量,实施较强诊疗护理和监测的一种过渡性诊疗组织形式

15、ICU重症监护病房CCU冠心病监护病房NICU新生儿监护病房RCU呼吸内科监护病房RR麻醉恢复室

16、重症监护病房的意义:1)是提高重危病例抢救质量的先进组织形式2)集中使用各种仪器有利于提供使用效益,便于维修管理,积

累生物医学工程经验3)开设重症监护病房标志着危重病医学的建立和发展,是培养危重病专业医师、护理技术人员的阵地

17、急诊科的工作特点:1)急诊工作必须高速度、高效率2)急诊医护人员应有熟练的诊疗技术和一定的临床经验3)急诊诊疗工作应

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忙而不乱4)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呼叫及应召急救组织系统5)急救设备及药品完好整齐6)需维持良好的秩序

18、医院感染(HI)又称为医院内获得性感染(HAI),凡住院病人、陪护人员或医院工作人员因医疗、护理工作而被感染所引起的任何

临床显示症状的微生物性疾病,不管受害对象在医院期间是否出现症状,均视为医院感染

19、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1)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征指针2)使用过程中监测抗生素的使用情况3)预防用药及联合用药需慎重

20、医疗安全是指:病人在医院医疗工程中不发生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能或功能上的障碍、缺陷或死亡

21、医疗纠纷是指在诊断、治疗、护理工作中,医患双方对诊疗护理后果及其原因的认定上有分歧,当事人提出追究责任或赔偿经济损

失,必须经过行政的法律的调解或裁决才可了解的医患纠葛

22、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

23、医疗事故构成的要素:1)主题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2)行为的违反性3)过失造成患者人身伤害4)过失行为和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24、医疗事故的分级:

一、根据医疗过失对患者全身造成直接伤害的1)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2)二级医疗事故:造

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3)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4)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的25、医疗事故的赔偿协商原则:1)双方自愿2)平等、公平3)合法。协商内容:1)是否属于医疗事故2)民事责任承担的方式和赔偿的具体数额,给付方式和时限等3)与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有关的其他事项

26、医疗事故赔偿行政调解是医疗事故争议发生后,对已经确定为医疗事故的,医患双方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就医疗事故赔偿进行调解。

在卫生行政部门的主持下,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促使医院双方当事人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而达成协议,解决其医疗事故赔偿争议的一种诉讼外活动

27、医疗事故赔偿行政调解的特点:1)是对已经确定为医疗事故的争议进行调解2)医患双方共同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解3)医患

双方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的内容是医疗事故赔偿而不是所有医疗事故争议4)医疗事故赔偿行政调解行为是不可诉行为5)经调解后所达成的调解协议只能由双方当事人自己履行,没有强制执行的法律效力

28、医疗事故赔偿行政调解的原则:1)自愿2)合法。程序:1)申请调解2)受理调解3)调解4)调解成立的,医患双方当签署调解

29、确定医疗事故具体赔偿数额的基本原则:1)医疗事故等级2)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3)医疗事故损害后

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30、医疗事故的赔偿金额:1)医疗费2)误工费3)住院伙食补助费4)陪护费5)残疾生活补助费6)残疾用具费7)丧葬费8)被抚

养人生活费9)交通费10)住宿费11)精神损害抚慰金

第十三章预防保健管理

1、卫生防疫站的工作任务:“疾病控制、监督检测、卫生宣教、科研培训”。1)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地方病控制2)消毒、杀虫及

灭鼠3)根据国家卫生法规、条例、卫生标准对辖区有关部门、行业场所经常性和预防性卫生监督监测4)卫生宣传教育5)科研培训

2、卫生监督检测包括五个方面(五大卫生监督)1)劳动卫生2)环境卫生3)食品卫生4)学校卫生5)放射卫生

3、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政府举办的实施疾病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公益事业单位

4、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内容:1)传染病预防控制2)免疫预防3)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4)寄生虫病与地方病预防控制5)慢性非

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6)开展五大卫生监测,预防控制有关疾病7)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

5、传染病综合性防治措施:1)加强领导,当好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的参谋,通过政府制定预防控制传染病的措施2)加强可能存在病

原体的外环境的管理3)搞好卫生宣传4)包含易感人群5)强化疾病监测系统

6、卫生防疫机构在五大卫生监测中的主要任务:1)劳动卫生与职业病预防2)放射卫生与放射病预防3)营养与食品卫生及食源性疾

病预防4)环境卫生及环境因素所致疾病预防5)学校卫生与学生常见病预防7、1997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雅加达宣言提出了21世纪健康促进的五项重点任务:1)强调健康的社会责任2)增加发展健康的投资3)扩大健康崔觐的多方面合作4)怎强社区能力以及向个体授权5)保证健康促进的基本设施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管理:1)应急组织的管理2)应急技术、信息和物资管理3)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报告系统和报告规范

9、在新的卫生监督体系中,卫生监督的重点是保障各种社会活动中政策的卫生秩序,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公民的健康

权益

10、卫生监督工作内容:1)食品卫生监督2)传染病卫生监督3)职业卫生监督4)放射卫生监督5)公共场所卫生监督6)学校卫生监

督7)化妆品卫生监督8)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9)消毒卫生监督11、2001年6月,我国国务院总理签署308号国务院令,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以法律高度规定了新形势下的母婴保健方针,即“以保健为中心,实现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

12、妇女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1)普及新发接生,推广科学接生2)全面加强妇女保健系统管理3)开展优生优育工作,做好婚前检查、围产保健、产前诊断4)与计划生育部门密切合作,提供计划生育服务

13、儿童保健工作的基本内容:1)加强儿童保健系统管理2)积极防止儿童常见病、多发病3)通过对幼儿园、托儿所儿童提供保健服

务,加强对集体儿童的保健管理4)加强对体弱儿童及伤残儿童的保健管理5)对儿童生长发育及营养状况开展监测和评价

第二篇:卫生事业管理

卫生事业管理

第一章

科学管理代表人物:美国人泰罗、法国人法约尔

管理的本质是协调,管理具有二重性,反映出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工作、组织工作、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工作、控制工作。

计划工作是决策过程,包括了对任务、目标和行动过程的抉择。

计划工作是事先决定做什么?如何做?在哪儿做?什么时候做和由谁做?

人员配备是对各种人员进行恰而有效地选择、任用、培训和考评的过程。

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1)系统管理: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对待管理问题。其主要表现在: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及环

境适应性。

(2)整分合原理:内容表现在管理过程的三个环节: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

(3)反馈原理

(4)封闭与开放原理

(5)弹性管理

(6)能级管理

(7)主观能动原理:管理活动是人、财、物、时间、信息等基本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人是

第一要素,也是最重要、起主导和决定作用的要素,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管理的核心问题。

(8)动力原理管理动力有物质、精神、信息动力。

(9)竞争原理(10)效益原理

卫生事业是国家和社会在防治疾病、保护和增进居民健康方面所采取措施的综合,也就是一些为人民健康或与人民健康有密切关系的组织和措施。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

卫生事业的特点:

1、卫生事业是增进居民健康、防治疾病、提高民族质量的服务性行业;

2、其服务对象是整体人群;

3、卫生事业政策体现了社会和政府的责任;

4、卫生服务的垄断性—特有的特点。

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社会制度、经济基础、管理水平、文化背景、人口状况、科技发展水平、生态环境。

WHO把成人识字率,尤其是妇女识字率作为评价卫生保健服务接受程度的一个衡量指标。

联合国对老龄化人口提出两个标准: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60岁以上老年人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7%。

卫生事业管理的目的:要在有限的卫生资源条件下创造出最大的效益。

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卫生政策、卫生组织、卫生计划与评价、卫生资源、卫生服务体系。

卫生事业管理常用的研究方法:实态性调查研究(现况研究)、实验研究、分析研究及理论研究。

第二章

公共政策概念:国内多数学者赞同的以“行为准则”为中心内容的界定。公共政策是政府为实现某一目标而制定的策略,是引导个人和团体的准则,是管理部门保证社会或某一区域向正确方向发展的行动计划和方案。

公共政策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主体、客体、目标、资源和形式。

公共政策主体包括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的个人、群体或组织,主要包括:官方决策者如立法机关、行政决策机关、行政执法机关、法院;非官方决策者如政治党派、利益集团、公民个人、大众传媒、智囊团等。

公共政策客体:一是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所要改变的状态,这种政策客体就是作为政策问题的社会公共问题;二是公共政策执行中所要直接作用的对象(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或目标团体);三是公共政策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即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

公共政策的形式:一是实现政策的手段,如措施、方法、技术等;二是政策的表现形式,如路线、方针、计划等;三是政策的文字形式,如指示、决定、条例、章程等。

公共政策的特点:政治性、价值选择性、层次性、阶段性、功能多样性、合法性、权威性(强制性)、普遍性(公共性)、稳定性。(会根据一段话选择是什么特点)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指导、协调、控制、分配功能。

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主要体现在一是确立目标,规范方向;二是教育指导,统一观念。公共政策的类型:元政策、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元政策是制定政策的政策。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农民的合作医疗属于具体政策。

新中国的卫生工作方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于群众运动相结合。1996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这个指导方针的核心是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农村卫生、预防保健、发展中医药是我国卫生工作的战略重点。

从筹资形式上看,国际上较常见的医疗保障制度筹资方式主要有四种:自费医疗筹资、政府筹资、健康保健筹资和社区筹资。

英国是典型的政府筹资的国家。社会健康保险筹资以德国为代表,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也采取这种形式。私人保险筹资以美国为代表。储蓄医疗保险筹资以新加坡为代表。

我国居民医疗保险费用负担方式: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农村合作医疗、商业医疗保险、自费。江苏镇江和江西九江建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点。

1998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健制度的决定》指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第三章

组织管理的内容:目标价值分系统、技术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管理分系统、组织结构分系统。目标价值分系统是组织的灵魂,是组织(系统)存在的前提。

管理分系统的核心是组织领导者的管理行为和管理活动。

卫生行政组织的表现形式是为了说明其组织的隶属关系、职权范围、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

卫生行政组织的设置原则:法制化原则、完整统一原则、精干合理原则、职责权一致原则、管理宽度与层次优化原则、协调一致原则、服务性原则、民主化原则。

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与管理难度成正比。管理宽度要适当,管理层次要简化。

中国卫生行政体制:中央---卫生部、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地市卫生局、县区级卫生局、乡镇街道办事处。

调整后国家卫生部的主要职责p41

国家卫生部的内设机构和职责p41-42 掌握各机构职能。

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是由国家机构与人民团体组成的一种特殊形式的政府组织,其常设机构为爱卫会办公室,设在同级人民政府或卫生行政部门内,中央爱卫会办公设设子中央卫生部内。会区分卫生专业组织与群众性卫生组织

卫生专业组织分为:医疗机构、卫生防疫机构、妇幼保健机构、血液及血液制品生产机构、药品检验机构、基层卫生机构、医学科研机构、医学教育机构。

医疗机构仅指各级各类医院;妇幼保健机构指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站(所),不包括计划生育指导站;基层卫生组织:乡镇卫生院、厂矿门诊部、街道卫生院、个人诊所、卫生保健所、医务室等;医学科研机构包括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后两者是专门从事卫生事业管理的。

第四章

计划分类:按时间分:长期计划(大于10年)、中期计划(1-5年)、短期计划(小于1年)按范围分:全面工作计划、专项工作计划

按对执行的约束力分: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

按职能分:程序、实体计划、组织计划、功能计划

常见的卫生计划:卫生项目计划、卫生机构计划、卫生发展计划

制定计划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分类指导原则、前瞻性原则、科学化原则、滚动调节原则 制定卫生计划的原则:

1、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原则

2、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原则

3、公平与效率相兼顾的原则

4、均衡发展与突出重点向结合原则

5、成本与效果相统一原则

制定卫生计划的依据:

1、国内外卫生发展的理论、相关政策及卫生发展趋势

2、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规划

3、当地人民健康状况、卫生服务水平及拥有的和现在的卫生资源状况

制定计划的程序:形势分析、确定目标和指标、制定策略和方案、确定实施具体措施、监督和评价、编制活动预算、确定活动日程表

形势分析的内容:社会经济基本状况、卫生资源情况、卫生服务状况、人群健康状况

形势分析的基本思路:问题分析、需求分析和资源分析

需求种类:表达需求、标准需求(专家定义的需求)、认识到的需求、相对的需求;

需求分析原则:公平、高危人群

明确目标的内涵:包括5W1H:p64

常见的卫生指标:卫生政策指标、卫生资源指标、卫生服务指标、人群健康指标

活动时间图(甘特图)是最常用的活动日程表。

第三篇:卫生事业管理习题

一、选择题

1、从特定任务的角度划分,医院可分为以下类型(B)

A城市医院B军队医院C综合医院D康复医院

2、医院组织类型中最早最简单的一种是(A)

A直线组织B矩阵组织C其他复合组织类型D直线参谋组织

3、医院管理学科体系建立是在(B)

A.20世纪20年代左右 B.20世纪30年代左右

C.20世纪40年代左右D.20世纪50年代左右

二、填空题

1、医院的基本条件包含硬件设施、______软件设施____。

2、我国目前按照医院的功能将其划分为一定级别和等次的标准化管理,即_____医院分级管理_____。

3、现代医学模式为_____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_____。

4、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根据人群卫生服务需求等因素,统筹规划,提高效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制定的卫生发展的目标和模式,即__规划区域卫生________

5、医院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决策、协调、___控制_______。

6、我国的医院可以分为_______三___个级别。

三、判断题

1、医院的功能是以医疗工作为中心,包含医疗、教育、科研、预防和社区卫生保健服务。(对)

2、岗前教育的对象除了刚毕业的医、药、护、技人员外,还包括医院各部门中工作变动、职称变动的各级人员和即将走上各部门、科室领导工作岗位的人员。(对)

3、医院的发展逐渐从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化。(对)

4、医院在区域卫生规划的需要范围以外,只要条件较好,经过申请,可以跳级。(错

5、现代化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和职业化的管理队伍是医院管理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对)

6、医院管理向职业化、科学化、系统化、信息化发展。(对)

第四篇:卫生事业管理复习题

Sunshine工作室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题

第一章 绪论

1.卫生事业: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总和,这些组织和活动以追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领导并提供必要的经费费补助。

2.卫生事业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的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

3.卫生事业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内容

对象: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方法、政策、资源、组织、系统、行政和绩效,这些构成卫生事业管理学的基本要素。

内容:①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②卫生组织体系③卫生政策

④卫生行政管理⑤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

4.卫生事业的特点

①政府在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②卫生事业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的;

③卫生事业服务全体人民④卫生事业的系统性和复杂性

5.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

①优化卫生政策 ②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③科学的编制和实施卫生计划 ④提升卫生系统功能

6.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针

①以农村为重点②预防为主③中西医并重④依靠科技与教育

⑤动员全社会参与 ⑥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服务

第三章 卫生管理常用研究方法

1.卫生事业管理学: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与国情相适应的卫生政策;研究与正确的政策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和工作方法,研究我国及世界各国卫生事业管理的经验。

2.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是探索性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它主要依赖于研究这个人的直觉和哲学的思辨思想,然后根据主管经验判断,相应的提出一些看法,最终用演绎的方法对自己的摄像进行验证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强调一种对整体的宏观把握与哲学思变的观念。

3.卫生事业管理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

①观察法②访谈法③专题小组讨论④选题小组讨论⑤文献分析⑥德尔菲法

新进展:①swot分析②利益相关者分析法③政策研究情景分析④循证政策分析

第四章 卫生组织体系

1.卫生组织体系:是指狭义的健康组织体系,包括直接提供卫生服务的组织,如医疗机构、预防保健组织等;具有直接管理卫生职能的卫生行政组织,以及卫生第三方组织等。

2.卫生组织体系的构成①卫生行政组织:是指那些对卫生事务实施管理的政府组织,通过制定和执行卫生政策、法规来引导和调控卫生事业的发展。

②卫生服务组织:以保障居民健康为主要目标,直接或间接向居民提供预防服务、医疗服务、保健服务、康复服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等服务的组织。

③第三方组织:主要是指由非政府部门、职业群体或群众自发组建的与健康相关的组织。

3.我国卫生行政组织体系设置

①卫生部②省、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

③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④县、县级市、区、旗卫生局

4.第三方组织:即非政府组织,通常是指是一个不属于政府,不由政府部门建立的组织。一般应具有以下五个特征: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和志愿性。

第五章 健康保障制度(全胜)

1.医疗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团体对劳动者或公民因疾病或其他自然事件及突发事件造成身体与健康损害时,对其提供医疗服务或对其发生的医疗费用损失给予经济补偿,而实施的各种制度的总称。

2.医疗保障制度的分类

①基本医疗保险②补充医疗保障制度③商业性医疗保险④医疗救助⑤农村医疗保障

3.国家卫生保健制度模式的主要形式

①政府直接举办医疗保险事业②老百姓纳税③政府手税后拨款给公立医院④医院直接向军民提供免费的医疗预防保健服务⑤覆盖面是本国全体公民⑥医疗资源实行计划配置

4.新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框架

①以“基本水平、广泛覆盖、双方负担、统账结合”为基本原则

②建立新的筹资机制,医疗保险费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负担

③建立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④合理确定基本医疗保险统筹范围,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机制

⑤强化医疗服务管理,提高质量和水平

⑥妥善解决特殊人员的医疗待遇

第七章 卫生服务规划工作(梨花)

1.卫生服务规划:卫生组织或系统进行某项卫生活动的目标,制定全局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结合全局战略开发一个全面的分层计划体系,以综合和协调各种活动。

2.卫生服务规划的作用:

①使卫生事业管理者展望未来,预见变化,制定适当的政策

②外界环境变化,对卫生事业发展的冲击

③发现可能存在的偏差,采取必要的矫正行动

④减少浪费和冗余

3.卫生服务规划的原则:

①协调发展的理念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③系统的理念④目标和过程的理念

4.卫生服务规划的步骤:

①背景分析 ②拟定目标 ③修订目标 ④制定战略 ⑤实施战略 ⑥监测评估

5.卫生服务规划评价的主要内容:

适合程度 足够程度进度 效率 效果 效益和影响

6.区域卫生规划:是在一个特定区域的范围内,根据其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地理环境、卫生与疾病状况、不同人群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来确定区域卫生发展方向、发展模式与发展目标,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卫生机构,使卫生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形成区域卫生的整体发展。

7.区域卫生规划的特点

①针对特定区域 ②核心是优化配置卫生资源 ③涉及社会各个部门 ④从战略角度研究卫生问题

8.开展区域卫生规划的意义

①区域卫生规划是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组成部分

②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是卫生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

③是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卫生事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④是区域内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卫生资源的必然要求

9.开展区域卫生规划的基本原则

①从国情出发,与区域内公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实际健康需求相协调 ②要优先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大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重点加强农村卫生和预防保健 ③要符合成本效益,提倡资源共享,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④对区域内所有卫生资源实施全行业管理

⑤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第九章 卫生服务质量管理(梨花pbl)

1.质量:产品或者服务所固有的一组满足要求的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越高,质量就越好,反之就越差。

2.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从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3.全面质量管理原则:

①顾客至上②领导重视③全员参与④系统思维

⑤预防为主⑥强化控制⑦持续改进⑧以事实为依据

4.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三全一多)

①全方位的质量管理②全过程的质量管理③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④多种方法实施质量管理

5.全面质量管理基本实施步骤(PDCA循环):

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6.卫生服务质量管理模式:

①服务过程导向的管理模式②客户需求导向的管理模式

③供求互动导向的管理模式④整体质量管理模式

7.整体服务质量的要求:

①满足顾客期望 ②具体 ③员工接受 ④强调重点 ⑤及时修改 ⑥既切合实际 又有挑战性

8.整体卫生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特点:

①卫生服务机构为感情密集型机构

②卫生服务是在开放式服务操作体系中为顾客服务的③卫生服务的顾客必须参与服务提供过程

④卫生服务的提供与消费过程同时发生

⑤信息沟通是卫生服务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

⑥关系质量是服务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⑦卫生服务质量受可控和不可控因素影响

9.卫生服务质量:医院、CDC等卫生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与服务利用者的需求之间的符合程度。

第十二章 卫生系统绩效评价(梨花)

1.绩效:指的就是对一个组织、机构或内部成员的成绩与效果的全面、系统的表征,它通常与生产力、质量、效果等概念密切相关。

2.绩效评价:指运用数理统计和运筹学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标体系,对照统一的标准,按照一等的程序,通过定性定量对比,对企业或组织一定经营时期内的经营效益和经营者的业绩作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3.卫生系统:是指所有致力于产生卫生行动的组织、机构黑预案

4.卫生行动:是指任何行为,不管是私人健康护理还是公共卫生服务,或者是部门交叉性的促进因素,其最初的目的都是要增进健康的行动。

5.卫生系统的目标:①促进健康;②增强反应性;③卫生筹资公平性

6.卫生系统反应性:是卫生系统的产出之一,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对个体普遍合理期望的认知和适当的反应。

7.卫生系统的构成(论述)

两个部分七个方面:第一部分是对个人的尊重,包括尊严、保密性和自主性。第二部分是以病人为中心,包括及时关注、社会支持、基本设施质量和选择性四个方面。

1)尊严:①尊严指的是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受到卫生服务提供者尊重的一种状态

②医患双方是平等的,都有独立的人格,患者在接受卫生服务时理应受到尊重,这体现了病人的基本权。

2)自主性:①病人有自主参与治疗决定的权利

②任何人在获得了必要的信息之后,都愿意自己作出决定,而不是服从于他人

3)保密性:①病人信息有获得保密的权利

②一个医生绝对保守病人的隐私,这符合病人利益是医疗卫生服务最高宗旨的观点

4)及时关注:①病人应得到及时诊治

5)社会支持:治疗过程中病人应得到社会支持

6)基础设施质量:基本环境设施应该舒适整洁

7)选择性:病人可以自主选择卫生机构和卫生服务提供者

第十三章 卫生项目管理

卫生项目的生命周期

项目的最大特点是有始有终。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人们把项目从始到终的整个过程划分为若干阶段,这些不用的阶段便构成了项目的生命周期。一般卫生项目可划分为概念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和终止阶段。

第十六章 医政管理

1.医政管理: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对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服务及其相关领域实施行政管理活动的过程。

2.医政管理的主要职能

①拟定医疗机构的发展规划、管理法规和服务标准,并监督实施

②拟定医务人员职业标准,服务规范,并实施监督

③负责医疗机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医疗新技术(项目)准入审批和监督管理工作 ④监督管理医疗服务质量

⑤依法监督管理采供血机构的采供血及临床用血质量

⑥协助政府及有关部门对重大人员伤亡事件实施紧急救护

⑦负责其他相关医疗政务的综合管理

⑧对违反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查处

⑨负责医疗事故争议的受理和处置。

3.医疗卫生行业准入管理

1)医疗机构准入管理:①医疗机构设置规划②医疗机构的分类③医疗机构准入程序④医疗机构设置与登记⑤医疗机构分级管理

2)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准入管理:①医师准入管理;②护士准入管理

3)医疗卫生技术准入管理:是指国家为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制定有一定强制性、规范性的医疗卫生技术评估、准入和技术应用的规章制度。

4)大型医疗设备准入管理:是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卫生资源配置宏观管理,加快实施区域卫生规划,调整和控制卫生资源的存量和增量的重要措施。

5)医疗机构药品准入管理:是药品准入控制的行政执法部门,但卫生行政部门也要行使对医院药品准入控制监督管理职能。

第十七章 疾病控制管理

1.疾病管理:指以疾病发展的自然过程为基础的综合的、一体化的保健和费用支付体系。目的是通过各医疗机构的低成本高效益的疾病管理和相应的医疗保险补偿机制,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卫生保健的质量。

2.疾病管理过程

①确定疾病管理的病种 ②确定干预受益的目标人群 ③强调预防和有效的治疗 ④测量结果

3.健康管理

是指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干预的一个全面管理的过程。

4.健康管理的特点

①以控制健康危险因素为核心②体现一、二、三级预防并举③.服务过程呈环行运转循环

5..健康管理的实施步骤

①健康监测②健康评估③健康干预

第十九章药械监督管理

1.药械监督管理: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体用药安全有效、维护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对药品的研发、生产、销售、使用、价格、广告等各个环节的全过程的监督管理。

2.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是药品生产过程中,用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条件和方法来保证生产优良药品的一套系统的、科学的管理规范,是药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3.GSP(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是针对药品在流通环节所有可能发生质量事故的因素,为保证药品质量,防止质量事故发生而制定的一套药品经营管理的质量保障规范,是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

第二十二章 卫生改革与发展

1.卫生改革的目标

1)三个核心:①改善人民健康 ②提供经济风险保护 ③提高公众满意度

2)在预算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改善公民的健康状况,建立最优秀和最公正的卫生系统。

3)具体目标和附属性目的:

①提高卫生系统的运行效率②有效和均等地为卫生服务融资③改进资源配置

④保证享受卫生服务的机会均等 ⑤改革卫生服务的付费机制⑥提高卫生系统的反应性

2.我国卫生改革的目标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政府责任,严格监督管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3.卫生改革的步骤

①确定问题 ②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 ③政策开发 ④做出政治抉择 ⑤实施改革 ⑥评价改革效果

第五篇:卫生事业管理重点

1、卫生事业的性质: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的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事业。P12、卫生事业管理:

是指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及有关部门根据卫生事业的规律和特点,将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及时合理地提供给全体人民,并对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进行管理。P33、我囯新时期的卫生工作方正:

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成员参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P54、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的内容:

1)卫生事业管理的理论。

2)卫生组织体系。

3)卫生政策。

4)卫生行政管理。

5)卫生事业管理的方法。P95、定性研究的特点(哪些情况适用于定性研究):

1)主要回答事件“为什么”会发生的问题,帮助对定量研究结果的理解和解释。

2)产生新想法的工具,形成假设,为问卷设计提供必要的信息。

3)关注事物的过程,而不是事物的结果。

4)需要与研究对象保持较长时间的密切接触。P465、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

观察法、访谈法、专题小组讨论、选题小组讨论、文献分析、德尔菲法P476、卫生事业管理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卫生管理研究主题的确定性、研究内容的广泛性,卫生管理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和研究因素的多样性,卫生管理研究中应注意多学科的交叉以及多种方法的联合运用,卫生管理研究既要研究总体、也要研究个案,研究结果的实践和时代意义,研究必须探究事实真相。P647、卫生组织体系的构成:

1)卫生行政组织,2)卫生服务组织,3)第三方组织。P698、卫生行政组织体系设置:

卫生部,直辖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地区、省辖市、自治州、盟卫生局,县、县级市、区、旗卫生局。卫生行政机构改革内容:职能转变、机构转变、管理方式转变、移交、委托部分职能、管理方式从计划、行政手段转向经济法律手段。

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做法:建立城市两级医疗服务提供体系,整合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赋予群众性卫生组织越来越多的权利。P839、城市卫生组织体系的构成:

旧的,市级医疗卫生机构、区级医疗中心、街道医疗机构。新的,综合性卫生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市级的:综合性医院、妇幼保健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所、信息统计中心,社区卫生机构: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指导。)

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构成:形成“三级卫生保健网”,县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 P7510、健康保障制度的基本模式:自费医疗模式,国家税收模式(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大部分欧洲国家),社会保险模式(德国、日本、韩国及台湾地区),商业保险模式(美国),强制储蓄模式(新加坡)。P92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有些农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好处认识不足,存有疑虑;许多试点县(市)没有建立起合理、简便、有效的农民缴费机制,一些地方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一些试点地区制订的试点方案不够科学、合理,影响农民的受益面和受益水平;一些农村医疗机构服务不规范,药品价格偏高;合作医疗的管理能力薄弱。P9711、卫生服务规划的基本原则:协调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系统的理念、目标和过程的理念P12812、卫生服务规划的工作过程:图P13013、规划的步骤:背景分析、拟定目标、修正目标、制定战略、实施战略、监测评估P13014、区域卫生规划的概念和原则: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根据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人群疾病负担、主要卫生问题和卫生服务需求等因素,确定区域内卫生发展目标、模式、规模和速度,统筹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改善和提高区域内卫生服务质量和数量,向全体居民提供公平、有效卫生服务的过程。原则:1)与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健康需

求相协调、2)优先发展基本卫生服务、3)注重整体效益的提高:解决资源浪费与不足的矛盾、4)加快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坚持全行业管理、5)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兼顾效率与公平。

特点:1)针对特定区域

2)核心是优先配置卫生资源

3)涉及社会各个部门

4)从战略角度研究卫生问题 P13815、卫生服务社会营销的特征:

1)产品特征2)营销目的方面的特征3)消费者需求方面的特征4)竞争方面的特征5)营销主体方面的特征6)社会营销的难度大于商业营销P15616、社会营销在卫生领域的应用:近20多年来, 世界许多国家在解决艾滋病预防、计划生育、预防接种、婴幼儿腹泻的防治、营养、控制吸烟、慢性病预防、环境保护等诸多社会问题中广泛应用了社会营销的原理和技术, 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P15717、卫生服务质量的含义:

是医院、CDC等卫生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与服务利用者的需要和需求的符合程度。P177

卫生服务质量管理的模式:服务过程导向的管理模式、客户需求导向的管理模式、供求互动导向的管理模式、整体质量管理模式。P17318、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P17019、卫生信息的收集原则:计划性、系统性、针对性、时效性、完整性、真实性

20、常规数据收集方法:

1)卫生机构数据收集2)社区数据收集3)人口登记系统P21321、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目标的含义:

1)人们在其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保持健康;

2)人们将更好的预防疾病,减少疾病及痛苦,并安然地告别人世;

3)在居民中公平地分配一切卫生资源;

4)所有的个人和家庭享受到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

5)人们懂得自己有力量摆脱避免的疾病桎梏。

22、初级卫生保健策略的含义:是一种基本的,依靠切实可行、可靠而又受社会欢迎的方法和技术,通过个人和家庭的充分参与而达到普及,费用是国家和社会能负担得起,国家卫生系统的中心职能,是国家卫生系统和整个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接近于人民生活和工作场所的卫生保健服务。

23、初级卫生保健策略的原则:

1)社会公平原则2)社区与群众参与原则3)部门协同原则4)成本效果和效率原则

24、初级卫生保健策略的意义:

1)体现了社会公平原则2)社会发展的组成部分3)人类获得最高健康水平的关键4)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5、社区卫生服务特征:

1)基层医疗保健2)人格化照顾3)综合性照顾4)持续性服务5)协调性服务

6)可及性服务7)以家庭为服务单位8)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9)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10)预防为主11)团体合作的工作方式

26、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

1)健康教育2)社区医疗3)社区预防4)社区康复5)社区保健6)社区计划生育服务

27、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坚持公益性质,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2)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3)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预防保健机构、医院合理的分工协作关系4)加强社区卫生服务队伍建设5)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6)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督管理7)发挥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与作用

28、医政管理的内容:

1)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管理

2)对各类医疗卫生人员的管理

3)对各项医疗工作的管理

4)对与医疗相关的各种卫生组织及其活动的行政管理P31129、医疗机构准入管理: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医疗机构的分类、医疗机构的准入程序、医疗机构设置与登记、医疗机构的分级管理。

重点1)医疗机构设置审批制度2)医疗机构登记制度3)医疗机构分级管理P31330、慢性病预防策略:

1)发展国家政策和规划,增强发展和实施的能力2)健康促进与三级预防:主要是一级预防3)慢性病防治与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密切结合4)慢性病社区防治监测5)慢性病防治中的社区干预6)推行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健康

31、公共管理中政府应该承担的职责(体现):政府投入,制定政策、法规,执行公共卫生监督,组织公共卫生服务,协调部门的公共卫生职责。

32、妇幼卫生工作的内容:

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婚前保健、生殖保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P36333、妇幼卫生服务评价的内容:

妇幼健康状况与卫生服务需求、妇幼卫生系统的构成与发展、妇幼卫生保健制度、妇幼卫生服务提供与利用、妇幼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P37734、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性:

保证药品质量安全有效、保证药品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药品使用的合理性、保证药品市场的法制化和科学化。

35、新药的概念:

是指我国未生产过的药品,已生产的药品改变剂型、改变 给药途径、增加新的适应症或制成新的复制制剂,亦按新药处理。P39036、药品不良反应的概念: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37、药品监督管理组织体系框架:

是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全国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子啊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药品有关的监督工作,省以下药品监督管理体系实行垂直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四个层次)原名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技术监督管理机构:各级药品检验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五个直属的药品技术监督机构(药典委员会、国家中药品种保护审评委员会、国家药品评审中心、国家药品评价中心、国家药品认证委员会))P386

38国家基本药物制度:

国家按照安全、有效、必需、价廉的原则,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政府招标组织国家基本药物的生产、采购和配送,并逐步规范同种药品的名称和价格,保证基本用药,严格使用管理,降低药品费用。

39、卫生改革的含义:

是一个促进国家卫生政策、规划和实践发生重大变化的过程 P43940、卫生改革的目标:

1)改善人民健康2)提供经济风险保护3)提高公众满意度4)提高卫生系统的运行效率5)改善资源配置6)有效和均等地为卫生服务融资7)保证享受卫生服务的机会均等,是弱势群体有机会获得基本的卫生服务,缩小健康方面的差距等P44541、卫生改革的动力:

1)卫生服务需求增加

2)卫生保健费用的增长

3)支付能力有限

4)对传统体制的怀疑论

5)卫生服务体系的官僚化

6)卫生服务的公平与效率问题P44042、新医改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2)坚持立足国情

3)坚持公平效率统一,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4)坚持统筹兼顾,把完善制度体系与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结合起来。

43、完善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44、十二五规划的基本原则:

1)坚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核心理念,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

2)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的方针,以维护和增进全体人民健康为宗旨3)以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为核心,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循序推进

4)进一步深化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以及监管体制等领域综合改革。

下载电子版-公关卫生事业管理6页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电子版-公关卫生事业管理6页.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卫生事业管理大题汇总

    运用管理学的系统原理,阐述影响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 管理学的系统原理主要强调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对待管理问题。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若干要素组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

    卫生事业管理-01

    《卫生事业管理》 一、名词解释 计划、协调和控制,使之经常处于应有状态,并对变化了的 客观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达到最佳医疗效率和医疗效果的 1.管理 目的。 所谓管理,就是创造......

    卫生事业管理知识点

    第一章 绪论 (一) 卫生事业 一、 概念 是指为增进人民健康所采取的组织体系、系统活动和社会措施的综合。 二、 性质 “我国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活动”......

    卫生事业管理心得体会

    《卫生事业管理学》 心 得 体 会 陈雨樟 1312230101 2013级预防1班 《卫生事业管理学》学习心得 时光飞逝,学业近半。因选择了预防医学专业,所以学习了《卫生事业管理学》。......

    卫生事业管理复习资料

    1. 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是研究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用管理科学的理 论和方法来探索如何通过最佳卫生服务把卫生资源和科学技术进行合理分配并及时提供给全体......

    卫生事业管理重点

    填空题,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卫生管理的研究方式,卫生管理的研究目的,卫生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方法(也就是时间卫生组织推荐的那几种方法),按照职能把卫生组织划分为哪几种(给出具......

    卫生事业管理论文

    卫生事业管理论文题目: 姓名: 学号专业2011 年 11月17日关键字:新加坡;卫生事业管理;政府;医疗卫生 新加坡是个美丽的岛国,国土面积近700平方公里,人口420多万,其中华人占76%,马来人......

    卫生事业管理 重点

    1、卫生事业 的概念、性质、影响因素 2、卫生事业管理的内容 3、我国新时期的卫生方针、我国主要卫生政策 4、卫生政策的特征 5、健康组织、卫生行政设置、卫生服务组织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