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师范学院赴安徽体院交流合作办学工作

时间:2019-05-13 01:27: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合肥师范学院赴安徽体院交流合作办学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合肥师范学院赴安徽体院交流合作办学工作》。

第一篇:合肥师范学院赴安徽体院交流合作办学工作

2012年9月4日,合肥师范学院院长吴先良、副院长陈江吼、体育科学系主任宋旭等一行七人来安徽体院交流合作办学工作。院党委书记丁自勉、院长梁绿林、常务副院长戴忠林、副院长蒯振东、潘家武及各相关处室、系(部)主要负责人对合肥师范学院一行进行了热情接待。双方在会议室展开工作交流。会议中,院党委书记丁自勉对学院办学历程、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要介绍,针对合作办学中可能存在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细致剖析。

院长梁绿林对合作办学的体制、机制、必要性、可行性进行了科学分析,指出未来将与合肥师范学院在加强深度合作的基础上共同往前走。

合肥师范学院院长吴先良、副院长陈江吼在座谈过程中先后讲话,对双方合作办学工作的前景非常看好,在形成共识基础上,今后将加强对合作办学的创新和尝试,加强磋商,共同创造更好的明天。

座谈会后,双方对口部门人员就具体工作单独进行了交流。(邵仑峰)

来源:安徽省体育运动职业技术学院(本文来源:人民网)校园新京报讯(记者王荟)香港科技大学与西安交通大学日前在西安巿签署策略合作协议,双方计划合作建立西安交大—香港科大可持续发展学院。据了解,双方合作建立的可持续发展学院,旨在为香港与内地培育优秀人才、研发创新技术和产品,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领域上提供一个平台。两校将共同创立教育体系和学科建设新模式,进行跨学科领域的教研,以双导师制提供与国际接轨的教育,学分互认,并探索新型专业学位教育,通过创办“海外-香港-西安”联动的学术交流和实习的暑期学校,进一步开拓两校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作者:王荟(本文来源:新京报)中国网9月6日讯(记者 段留芳)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发表了重要讲话。两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应当说,教育规划纲要落实进展顺利、成效逐渐显现。今天(9月6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2年)》实施情况发布会,由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介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有关情况。

袁部长提到,办学改革要突破重点。推进科教协同、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多种形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推动高校章程建设。积极探索民办教育分类管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进入教育领域。深化行政审批改革,进一步下放学校和专业设置审批权,扩大省级政府对教育的统筹权。根据我国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水平,批准筹建了上海纽约大学、温州肯恩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一大批中外合作项目,一批国外名校将在中国落户。(本文来源:中国网)“国内留学”的产生与学生们的迫切需要是密不可分的中新网8月24日电 据英国BBC英伦网援引英国《卫报》报道,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今年上半年发布报告称,中国和印度的城市经济将在2005到2025年,分别增长7倍和6倍。在中国的大经济背景下,涌现出了这样一群新新人类。他们希望不出国门,就可以享受与国际接轨的优质教育。这种类型的需求被称为:“国内留学”,国际化教育+本地学习经历。“国内留学”的产生与学生们的迫切需要是密不可分的。因为很多学生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入学标准上,不一定能够满足出国留学的要求。因此出现了“国内留学”这个折中产物。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学生出国留学的理由有很多,一是,中国国内的高等教育竞争异常激烈,难以入读名牌大学;二是对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缺乏信心;三是许多家庭都具备了负担孩子出国留学的经济实力;目标更明确然而,“国际本地生”这个群体的目标则相对传统留学生更为明确,他们想要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更优质的教育,同时不想要离家太远。另外的一些主观原因比如,有一些公司或者政府部门会给留在当地的学生提供一些鼓励措施,帮助学生们开创自己的事业。现在英中教育市场上有多种跨国教育的模式可供“国际本地生”选择,如在中国当地开设的国际院校分校、本科或硕士项目合作及网络国际

课程。中国近年来就新建了不少与英国大学2+2或者3+1的合作办学模式。学生们可以在四年制的大学本科学习中,灵活的选择出国完成1-2两年的课程。英国在跨国教育的领域已经相当轻车熟路。随着在中国开展国际合作办学英国高校的增多,同学们在选择学校时,也要注意到,这些合作办学机构按照办学主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学历教育项目,必须通过统招考试,填报志愿,毕业后分别获得中外双方学校颁发的文凭;二是非学历教育项目,无须填报志愿,参加学校自己举办的入学考试即可。中方学校修得相应学分后,通过语言考试后再被合作学校录取,毕业后获得外方学校颁发的文凭。总的来说,无论哪种教育方式,“国际本地生”的数量仍在增长。更多的英国大学正在“磨刀霍霍”。(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广州8月22日电(记者 杨薇)广州市南沙区政府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2日在广州签署共建“广外——兰卡斯特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也意味着备受关注的广外——兰卡斯特大学校址正式落户广州南沙。南沙将划拨1000亩教育用地用于合作办学。其中,800亩教育用地用于“广外——兰卡斯特大学”建设。据悉,这是广东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按照校方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事业。”2011年10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宣布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在广州签署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将创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学,并向全球招聘教师及招收学生,进行全英文授课。新建学校名字初步定为“广外——兰卡斯特大学”,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和广州市政府三方共同创办,办学经费将来自社会筹资,而非政府投入。新建学校在制定层面上有着诸多创新和突破,将采取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成一所“有行政、去行政化”的大学,校长将不设任何行政级别,学生毕业后可直接拿英国学位。目前英方已经组织了专门的团队为新校的课程设置和全球招聘教师的工作在进行调研中。新校计划在校生规模达1万人,其中含各类国际留学生500人,包括本科生8500人,硕士研究生1000人,博士研究生500人,此外,还将根据社会需求开展高层次国际化应用人才的培训约2000人。新建的大学将开设英语、会计和金融、国际商务和工商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等专业,并将纳入中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在全国按第一批次录取,招收的学生除达到中国高考录取相应条件外,还应符合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兰卡斯特大学共同设定的入学要求。《共建“广外——兰卡斯特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还包括建设“广外南沙国际学校”(暂用名),这也是广州市南沙区第一所国际学校,将开展国际化基础教育,主要从事外籍学生的基础教育和中国学生的国际化特色的基础教育等活动。南沙将划拨其中200亩教育用地由该校的配套建设。(完)(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新华网广州8月23日电(记者郑天虹)广州市南沙区政府22日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在广州签署了《共建“广外—兰卡斯特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是广东省第一所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选址广州市南沙区。

据介绍,南沙区将划拨1000亩教育用地用于合作办学,其中800亩用于“广外—兰卡斯特大学”建设。新校计划在校生规模达1万人,其中含各类国际留学生500人、本科生8500人、硕士研究生1000人、博士研究生500人。此外,还将根据社会需求开展高层次国际化应用人才培训约2000人。

“广外—兰卡斯特大学”将开设英语、会计和金融、国际商务和工商管理、经济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信息技术等专业,并将纳入中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计划,高考招生按第一批次录取,招收的学生除达到中国高考录取相应条件外,还应符合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和兰卡斯特大学共同设定的入学要求。

据广外介绍,新建学校在办学体制上有诸多创新和突破,将采取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成一所“有行政、去行政化”的大学,校长将不设任何行政级别,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获得英国学位。目前英方已经组织了专门的团队为新校的课程设置和全球招聘教师工作进行调研。2011年10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与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在广州签署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双方将合作创办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学,并向全球招聘教师及招收学生,进行全英

文授课。新建学校名字初步定为“广外—兰卡斯特大学”,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和广州市政府三方共同创办,办学经费将来自社会筹资,而非政府投入。

《共建“广外—兰卡斯特大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还包括建设“广外南沙国际学校”(暂用名),这也是广州市南沙区第一所国际学校,将开展国际化基础教育,主要从事外籍学生的基础教育和中国学生国际化特色的基础教育等活动。南沙将划拨其中200亩教育用地用于该校的配套建设。(本文来源:新华网)

第二篇:加强合作交流提升办学水平

加强合作交流 提升办学水平——我校赴贵州广西多所党校交流学习

为拓展办学思路、拓宽办学渠道、创新办学理念,学习借鉴兄弟党校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切实提高我校教学科研的能力水平,9月21日至29日,我校常务副校长陈新友带领市委组织部干教处和我校教务处、培训部有关领导一行四人前往贵州、广西的多所党校进行考察交流,与当地组织部和党校共同探讨干部教育培训、党校的体制机制、创新教学布局和教学方式等党校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此次考察开阔了思路,增进了了解,收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考察期间,常务副校长陈新友代表我校向遵义、贵阳、柳州等地党校介绍了嘉兴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创造的诸多特色亮点,交流了我校在教学改革创新方面的一些做法。所到之处的组织部门、党校都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表示嘉兴是改革开放的先行之地,许多理念和做法走在了前列,值得借鉴,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联系,增进交流,在主体班异地培训工作方面密切协作,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中提高干部培训的质量,共同发展。

学习兄弟党校先进做法与经验,创新干部培训特色是本次考察活动的一个重点。如遵义市委党校的“体验式教学”,抓住了党性教育这个关键、知识教育这个基础,使培训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从普适化、大众化向个性化、差别化转化。他们在中青班学员开展“重走长征路”的教学活动,使学员在实地体验中接受锤炼,提升修养、作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理想、信念等,达到认识上和思想境界上的升华,从而促使理论、知识更好地实现向素质和能力的转化。贵阳市委党校在干部能力素质培训中,把“情景模拟”贯穿于整个过程,强调模拟环境的逼真性。把贵阳市“公推公选”作为模拟的情景,市委领导、组织部领导亲自参与教学过程,让学生心理处于兴奋、紧张的状态,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认识兴趣转化为认识动力,学员就学得较为主动。在创设情境——自学质疑——主动学习——实现目标这样的教学模拟过程中,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员的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有了切实的提高。(教务学员处)

我校做到 “三个带头” 学习宣传贯彻好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十七届四中全会是在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处在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其意义重大而深远。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好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的重要政治任务。9月19日,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及人民日报社论《永远不辜负人民的信任和期望》见报后,我校教研人员立即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入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传递出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决心和信心。全会通过的《决定》,对于从严治党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思路,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定》亮点纷呈,给党校今后的教学、科研、管理提供了很多新的课题。一定要把会议精神学深、学透,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学以致用,振奋精神,为党校事业科学发展,为嘉兴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体来说,我校在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上要做到“三个带头”。

一、带头学习研究。根据新颁布的《党校工作条例》,市委党校是市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市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一定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十七届四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带头学习,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全面领会、准确把握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校在新学期伊始就把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列入了下半年政治学习计划,保证了学习时间、学习内容、辅导老师三落实。同时,我校将依托环太湖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党建所、嘉兴市党的建设研究会、市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设在本校的优势,注重观念的更新,加强调查研究,以党的建设工作,特别是基层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为突破口,有针对性地加强调查研究,对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解疑释惑,以创新精神去把握、宣传、贯彻全会精神。

二、带头宣讲宣传。党校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以及党的重要会议精神等的重要任务。我校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一是把学习贯彻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党校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教师迅速收集资料,参加有关辅导培训,备好理论宣讲专题,通过专家导学、学员自学、师生互学,使四中全会精神真正进教案、进主体班课堂、进学员头脑。二是充分发挥党校组织的宣讲团、流动党校等优势,深入部门单位特别是基层,宣讲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努力为全市学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作出应有贡献。三是积极撰写研究文章和学习体会等,向各种理论刊物、信息刊物投稿,并且通过《南湖论坛》、《党校工作通讯》、党校网站、校园局域网、宣传橱窗、校园电子大屏幕等,以及电视台、电台、报社等媒体,加大对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宣传力度。

三、带头贯彻执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涉及党的建设各个方面,对党校建设具有直接的重要的指导意义。我校将以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更加注重党校的自身建设,全面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岗位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加强党支部建设,积极开展学习宣传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系列活动,特别是对党员干部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发挥党组织先锋作用,做到每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每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同时,结合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把理论学习与统一思想、振奋精神结合起来,把理论学习同指导实际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大家的力量凝聚到实现校委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来,促进党校对外形象的树立,促进党校对内素质的提高,使党校工作上新台阶。(党校工作的基本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和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以服务党的工作大局为使命,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保增促调”和开展“项目服务年”、“优化服务年”活动的总体部署,坚持品牌立校、创新强校、从严治校,不断提升党校办学水平,更好地为科学发展服务、为干部健康成长服务、为经济转型升级服务。

第一是品牌立校,突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提升教学品质上要有新举措

我校加强与周边地区党校工作交流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和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互相学习,共同提高,适应新形势下大规模培训轮训领导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战略要求,本月,我校加强了与周边地区党校的来往和交流。

2月17日,金华市委党校副校长王子正、教务处领导等一行7人,到我校调研交流。2月18日,常州市委党校副校长奚炜菁、科研处领导等一行6人到我校调研。2月24日至25日,温州市委党校副校长陈红辉、教务处领导等一行18人到我校交流调研。我校副校长俞燕锋、教务处、科研处领导及各教研室主任分别参加座谈,共同探讨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加强项目化管理,整合科研力量,促使科研成果为党委政府决策咨询服务以及搞好学术研讨活动,办好校刊等方面的情况。

2月19日,由俞燕锋副校长带队的调研小组共7人去杭州市委党校,学习他们在科研工作方面的一些先进做法。杭州市委党校副校长朱金中、科研处处长李一平、市情研究中心主任李宗开等分别对相关情况作了介绍。杭州市委党校历来把科研工作放在同教学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断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和科研激励机制,努力使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期刊、进决策。尤其是杭州市委党校主办的内刊《领导参阅》,紧紧围绕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课题,其汇编的研究成果多次受到有关领导的批示,充分发挥了党校在党委和政府决策中的思想库作用。我校将认真学习杭州市委党校在科研方面的新鲜经验,不断创新科研工作,着力提升我校科研水平和质量,努力促进我校科研工作上新台阶。

海盐县委党校坚持改革创新 争创一流党校

近年来,海盐县委党校在海盐县委的坚强领导和在省委、市委党校的精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县委县府工作中心,联系实际创新路,加强培训求实效,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各项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一、县委重视,确保党校充分发挥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海盐县委始终把党校作为一个重要部门,把党校工作作为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纳入总体部署。书记亲自关心过问党校工作,县长亲自到党校调研选址,书记、分管副书记和常委组织部长经常到党校动员讲课,真正把党校摆上重要位置。

2、加大建设投入。已投资2000多万元购买南北湖景区三星级宾馆——荣昌度假村作党校培训基地,投资3000多万元,立项兴建占地近40亩、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的新党校。

3、重视作用发挥。理顺各类干部培训,所有主体班都由归口党校集中举办或负责管理。发挥党校决策咨询功能,县委书记亲自把县委县府重大调研课题交给党校,重视党校调研成果的吸纳采用。党校教师加入各种理论宣讲团,发挥党校理论宣传辅导的主力军作用。

二、锐意进取,推进党校各项工作有效开展。

1、创新教法,教学质量又有新提高。大力进行教学改革探索。逐步采用研究式、案例式和体验式等新型教学方法,进行了 “教师双讲”、“学员讲坛”等教改试验。2008年在市委党校的指导下,试行了教学项目管理,即在招商人员培训班中,综合采用现场教学、案例分析、思维拓展、模拟实战等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利用社会办学资源。实行开放式办学,2008年领导干部临港产业专题研讨班委托浙江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进行封闭培训。科局级领导干部和中层干部培训班委托社会培训机构进行创业创新领导力、团队执行力专项拓展训练。

2、紧贴中心,科研工作跃上新台阶。为突出党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职能定位,提高服务中心水平,充分发挥“创新型智库”作用,确立了科研为教学、决策和发展服务的指导思想。2007年校领导带头承担“一城三地”总目标的调研任务,及时写出“临港产业基地”、“文化休闲胜地”和“一城三地”总目标等三大调研报告,为全县“一城三地”新目标的制定提供了重要参考。每年编辑《学习调研文选》,分发给县领导和县属各单位,提供领导决策参考和咨询服务。建立科研激励机制,激发全校教研人员的科研热情。目前,我校已经形成教师“人人搞科研、个个出成果”的良好氛围,打响了我校科研品牌。

3、强化整合,社会办学取得新突破。先后与浙江科技学院、浙江万里学院等7所大学联合办学,积极开设贴近海盐实际、适合学员需求的10多个专业。会同县建设局、旅游局、民政局分别联办了工民建、旅游管理、武警战士等大专班。充分利用中华会计函校设在我校的有利条件,会同财政局抓好财会人员的学历培训与继续教育,每年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班40期左右,培训4000余人,成为全县财会人员培训基地。

三、突出重点,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开创党校工作新局面

当前,党校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新问题、新挑战,党校责任重大,任务艰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全国全省党校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同时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在解决“党校工作如何服务科学发展,怎么样促进党校事业科学发展”中探索新思路,不断提高党校工作水平。一要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二要进一步抓实党校科研,三要进一步拓宽办学路子,四要进一步推进新校建设,五要进一步抓好队伍建设,六要进一步规范党校管理。

树品牌、创特色、优服务 努力实现海宁党校工作的科学发展

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海宁市委党校坚持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采取各项有力措施,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做到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创新,以树品牌、创特色、优服务,打造县级一流党校为载体,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党校工作的开展。群众满意度测评达到100%。

为使党校工作更好地为科学发展服务、为干部健康成长服务、为经济转型升级服务,校领导带头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查摆制约党校工作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进一步加强教学针对性、有效性。积极筹备第二期总裁高级研修班,加强干部教育现场教学点(基地)工作规程的制定与管理,进一步做好“百场党课,送教下乡”工作,今年已对机关党员干部宣讲60多次,听课人数超4000人。并准备以“宣传海宁、讲解海宁、体现海宁特色”为三大模块设置专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发展,增强培训效果,更好地体现党校教育特色,满足基层理论学习和培训的需要。

二是提高服务党委政府决策的能力。加强科研工作,建立调研日和调研周制度。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和《党校工作条例》,拟成立“市情研究室”,更好地为市委中心工作服务,为干部教育培训服务。目前已确定了“海宁市土地流转情况的对策思考”、“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非公企业党组织设置模式和作用发挥情况的调研”等调研课题,深入基层开展蹲点调研。

三是提高后勤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加强保洁、保安、绿化管理等,在校园内划定停车位,方便学员有序停车。对收回后的党校住宿部和食堂进行维修,对硬件设备等维护更新,以满足教学需要。

四是加强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要求组织部门配齐配强校领导班子,明确责职及分工,并针对教职工不少面临退休的情况,及时补充教师队伍。制定培训进修计划,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继续开展 “比业务、比责任、比成果、比服务”活动,激励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五是建立全市党校工作联系员制度,加强党校与镇(街道)的联系,为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提供有利的条件。

六是加强结对帮扶工作,与长安镇德丰村建立薄弱村帮扶机制。在肖王村第三次派驻农村指导员、科技特派员,共同开展科技项目建设一项,与肖王村企业和大户建立联系制度,加强与村里困难党员、老干部、群众等的联系,两次上门慰问困难党员和群众代表,与海洲街道联塘社区结对共建。

七是认真梳理完善各类制度,新建制度5项,完善制度32项,制定后勤服务配套措施4项,努力使党校教学与新时期新要求相适应、与海宁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相适应、与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实际相适应,实现党校工作的科学发展。(坚持三校三为,促进自身科学发展

——今年以来市委党校主要工作综述

今年以来,市委党校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保增促调”和开展“项目服务年”、“优化服务年”活动的总体部署,坚持品牌立校、创新强校、从严治校,为科学发展服务、为干部健康成长服务、为经济转型升级服务,在干部培训、理论宣传、咨政服务、自身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努力为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一、坚持“三校三为”,扎实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按照市委的部署,紧密结合党校实际,从3月初开始,在全校开展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1、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党校队伍素质能力。校中心组先后举办集中(扩大)学习会18次。校主要领导、业务骨干分别作了《当前嘉兴经济形势与战略选择》、《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以及《贯彻〈党校工作条例〉》等专题辅导讲座,邀请全省党校系统先进典型、省特级专家陆立军教授为全体教师、中层以上干部作《治学做人》专题讲座,邀请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研究室主任李学忠作《浙江经济形势》专题辅导,邀请杭州市委党校市情研究所所长李宗开教授作《党校如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专题介绍。同时,通过订发多种《学习读本》,内网刊登重点学习篇目17篇计15万余字,校门户网站、学校电子屏、宣传橱窗等开辟“学习实践活动专题(栏)”进行宣传,撰写学习体会文章等。

2、开展社会宣讲,服务全市学习实践活动。建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宣讲咨询团,由校主要领导任团长,抽调了10余名业务骨干,全力投入,精心备课,在校门户网站及时发布组成人员名单和课程菜单,公布统一的联络方式。今年以来,已到部门、镇(街道)、社区等开展宣讲约160场次,参加的党员干部达2万余人,基本实现了市级机关部门全覆盖。

3、突出实践特色,组织开展专项课题调研。围绕“党校工作如何服务科学发展”、“怎样促进党校事业科学发展”这个调研活动的主题,结合嘉兴的市情和党校工作实际,确立了《推进党校事业科学发展的认识与思考》等15个专项调研课题,每个校领导至少牵头一至两个课题,每个处室至少完成一项高质量的调研课题,校领导带领各个课题组,深入到校主体班次、相关镇(街道)和周边地市党校开展调研活动,15个调研课题现已全部结题,很多调研成果已经开始发挥效用。开展了“三校三为”大讨论、提炼党校人核心理念、我为党校科学发展献一计等活动。在全市学习实践活动征文比赛中,市委党校提交的一篇征文荣获一等奖。

4、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摆自身存在问题。校委先后召开了离退休老同志、副教授以上教师、中层干部等多个层面的民主恳谈会,与在校主体班学员进行交流讨论,向省委党校、县(市、区)委党校、市级有关部门和兼职教授等寄发征求意见函,又通过召开校委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各支部组织生活会等,认真查找自身存在问题及其根源,形成了校委班子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情况分析检查报告,“满意率”和“较满意率”达到99.73%,为制订整改措施提供了依据。

5、落实整改措施,推动党校事业科学发展。活动期间,市委党校始终坚持边学边改原则,凡是短时间就能解决的问题,立即予以解决;需要经过一定时间努力才能解决的问题,明确措施、时间和责任人,创造条件解决。在活动的整改落实阶段,确定了《修订科研管理机制,提升服务市委中心工作的能力》等12个方面的整改落实方案,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处室和完成时限,确保了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二、抓好干部培训,不断提升党校办学质量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1至8月主体班次共38期,人数6252人次,其中仅8月份就有班次10期,人数986人次。重点班次有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暨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研修班、推进“两分两换”专题研讨班、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方法与公共危机管理专题研讨班等。

1、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增强干部教育针对性有效性。市委党校在教学改革创新方面走在了全省党校前列,年初,教学项目化管理在全省党校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今年以来,在县处班、科级班以及各专题研讨班中,继续推进并完善教学项目化管理,精心设计“干部引领科学发展能力训练”、“学员忠诚教育”等教学项目,对学员们进行思维训练、“忠诚、责任、奉献”主题教育等。在各班次大量采用现场教学,分布于全市的各现场教学点日益成熟规范,学员对培训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作为中浦院在浙江省第一家现场教学基地,教学合作不断深入,中浦院专程派人前来进行干部网上教育的合作洽谈。

2、推进学风建设,提高学员管理教育水平。除继续推行学分制考核外,今年着手推出学风督导员制度,在退居二线的领导干部中,选聘有责任心、热心于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同志担任市委党校学风督导员。在公务员知识更新课程培训中,参训人数达3565人,首次运用IC卡读卡系统进行考勤,取得了良好反响,下一阶段将在各主要培训班次中运用。开展了党校主体班班级文化建设,探索学员党性锻炼新模式。

3、拓展办学路子,发挥党校办学资源优势。对外培训方面,重新拟定外培教学专题,编印宣传资料,向全国21个省(自治区)寄发培训资料3500份,并走访江西、湖南11个地(市)、县,巩固和拓展对外培训点,效果很好。1至6月份共完成外培班40期、2500余人次,人数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很好地宣传了嘉兴的特色亮点。学历教学方面,与西南大学联合招收农业推广硕士班的工作顺利开局,现已完成78人的报名工作。承办2009级省委党校在职研究生班嘉兴班,经过考试,录取50名学员。

三、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党校咨政功能

今年以来,市委党校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三服务”的工作部署,科研工作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嘉兴经济社会发展现实问题结合更加紧密。已经连续四年被评为“嘉兴市调查研究工作先进集体”,方复祥副教授荣获嘉兴市首届“十佳”社科人才。

1、创刊《决策参阅》,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通过《决策参阅》这一刊物,不定期刊登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具有时效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的优质科研成果,供市四套班子领导参阅。现已编至第六期,市委陈德荣书记亲自批示。市委副书记、党校校长鲁俊同志也对市委党校坚持教学科研一体化,搞策论研究给予了高度评价。

2、组织“学员论坛”,增强干部研究问题能力。首次在县处班分组开展现实问题的策论研究,第38期县处班在浙江大学培训期间,校主要领导带领教务处的同志赴杭州,围绕“推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这一总课题,向学员们布置具体调研任务,在7个子课题组都选派了教师进行指导,为成果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一个调研课题“新能源产业发展——嘉兴市太阳能产业的调研与思考”得到了市主要领导的批示。市委陈德荣书记在批示中要求市经贸委、市科技局阅研,并要求政府部门对太阳能产业应有更大的政策支持力度。李卫宁市长指出调研有一定的深度,有关建议可以进一步研究。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立平指出,第38期县处班课题调研开了好头,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值得其他班次学习借鉴,党校各主体班次的学习培训,都应注意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此外,市委党校还将各主体班次“学员论坛”上的策论文章,整理编撰后在《嘉兴日报》“理论与实践”专版上发表。

3、搭建研究平台,提升教研人员研究水平。今年以来,环太湖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联席会议、全市党校系统学术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分别在市委党校召开,会议要求课题选题必须紧密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以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把科研成果进课堂、进决策作为科研成果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市委党校承担市政府“十二五”规划前期重大研究课题一项,《科技政策实施效果与对策研究》列入市重点软课题,立项市规划办课题6项,其中《社会竞争力》列入市规划办重点课题,立项省委党校课题5项,市社联重点课题6项,实现了零的突破。由市委领导牵头,市委党校具体编撰的《红船精神全国干部读本》一书,目前具体编写工作已正式启动,将在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四、整合党校资源,构建网络型党校

网络型党校是对嘉兴市、县两级党校组织结构设计进行的一种创新,目的是整合党校系统师资、教务、科研、培训基地、信息等各种办学资源要素,建立起一种紧密具体、共建共享的网络型结构,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功能发挥最大化。构建网络型党校是市委领导亲自提出的课题,被列入年初的《市委工作要点责任分解》,形成的调研报告今年3月在全省党校系统优秀调研成果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今年以来,在操作层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1、成立大学科组,整合党校系统师资资源。全市党校系统成立了“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党建”四个学科组,有的学科组下设学科小组,明确了教师的学科主攻方向。选聘优秀县(市、区)党校教师到市委党校的主体班课堂上授课。为了加强人才培养和锻炼力度,先后有6人到市发改委、市项目推进办、市体育局等部门挂职锻炼,提升实际工作能力。在全市范围内选聘了20名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授。省委党校派出两名青年教师前来挂职锻炼。

2、推进信息化建设,整合党校系统信息资源。校门户网站完善了管理制度,建立起全市党校系统信息工作管理制度,既是宣传嘉兴、宣传党校的一个窗口,也是整合全市党校系统各类信息资源的一个平台。召开全市党校系统信息化工作会议,对全市党校系统虚拟专网等工作进行部署。开通了浙江省资源共建网、国研网、博硕库以及市信息中心共享数据库等等。着手建立了嘉兴特色的统筹城乡数据库和建党圣地数据库等特色数据库。加强省情资源上传工作,扭转原来市委党校省情数据库建设的落后局面,目前在全省党校系统排名第二。

五、加强自身建设,构建和谐党校校园

1、加强队伍建设,更好适应党校发展形势。教研队伍和行政后勤管理队伍是党校的两支人才队伍。按照品牌立校要求,市委党校正着手制订“名师工程”和“精品课工程”方案。通过人才的上挂下派,进一步提高对嘉兴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问题的研究水平和履职能力。完善对教师和行政人员的考核办法,进一步提高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在最近进行的市级机关中层干部跨部门竞岗交流中,2名同志分别被市公安局和嘉兴港区任用。

2、抓好行政管理,增强党校凝聚力。为推进党校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把加快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作为加强校园民主管理的有效手段,努力做到有章理事、按章办事,营造团结和谐的校园氛围。同时,做好校机关党委、工会、老干部、精神文明建设、计生、综治、创卫、共建、帮困等工作,我校被评为省级卫生先进单位,进一步巩固省级文明单位成果。校机关党委组织全体党员赴上海宝钢集团、宝山区委党校和嘉善大云镇缪家村进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考察学习活动。校工会组织全体教职工到慈溪、嘉兴港区参观学习。坚持离退休人员每月一次到校日制度,组织老同志赴宁波市委党校参观学习。开展扶贫帮困结对工作。利用流动党校载体,开展社区共建活动。校园建设稳步推进,南校区改造有序进行。

3、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党校后勤服务水平。建立有效管理机制,强化服务的意识,提高后勤管理和服务的效益和水平。深化优质服务活动,实行工作机制化、程序化,日常管理精细化,为学员、教职工提供优质服务。更新配备各种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在学校重要部位安装监控系统,做好安全工作。完善教室管理、酒店(食堂)、宾馆、门卫校园车辆安全管理、绿化保洁、饮食安全卫生等各项规章制度。

第三篇:赴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学院两所高校考察感想

赴安徽农业大学、合肥学院两所高校考察感想

在赵校长和教务处陈斌处长的带领下,我和部分兄弟院系负责人于2015年12月3日至5日赴合肥学院及安徽农业大学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考察。

通过对两所高校的学习参观,亲身体验了兄弟院校学科建设、实验室与实训基地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不同,特别是两所高校在办学理念方面都给我以很大的启发。考察归来,我将考察学习情况总结如下,希望对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一、实验室与实训基地基础设施是应用型本科学校发展的基本保障因素

两所高校除了建有教学楼、图书馆、学生宿舍、运动场等教学基础设施和学生生活设施外,还拥有完备的实验楼与实训基地基础设施。

例如:安徽农业大学拥有占地500亩、建筑面积数千平米的实验中心大楼、内设共有上百个专业实验室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合肥学院生科院实验仪器设备价值数百万。

这些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进而获得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保障作用,是促进学科发展的动力源。大学校园的基础设施作为高等教育的物质载体,是综合体现学校教育质量和学术水平的直观场所,纵览上述两所高校的基础设施建设,我认为我们学校需要克服重重困难也要不断完善完备教学设施,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二、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走访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李金才院长,得知他们对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深为震撼。为了引进一名在美国工作的遗传学方面的人才,专门为这位专家建造一栋造价2000万元的实验楼。这使我进一步明白一支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建设中最核心的内容,是搞好教学和科研的关键。教师是学校的一面镜子,他们代表着学校的形象和魅力,更是学校的形象代言人。因此教师队伍素质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学校的生死存亡,建立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教学水平的根本大计。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新形势下的要求,也是我们学校发展的根本需求,必须常抓不懈。

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八日

第四篇:盐城师范学院第十二批赴新疆哈密地区实习支教工作

盐城师范学院第十二批赴新疆哈密地区实习支教工作

简 报

第2期

【前 言】

主编:杨丹 编辑:师帆 赵志容 2014年10月26日

我院赴新疆哈密地区实习支教工作,如今已走过了十二个春秋。在这硕果累累的季节里,第十二批支教团成员也是获益颇多。在带队老师的正确指引下,各支教实习成员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各自的工作岗位,支教工作进展的一切顺利。展望明天,我们充满期待…… 【重点报道】

我校赴第十二批赴新疆哈密支实习支教团成员庆祝“哈密地区实习支教团12岁生日”

10月11日晚,我校第十二批赴新疆哈密地区实习支教团全体师生在哈密市大本营举办了“支教团十二岁”生日聚会。

当天下午,杨老师和哈密支教团大本营的同学们就开始为晚上的支教团庆生活动忙活起来,买红酒、生日蛋糕等等。

不远万里,我们从遥远的盐城而来,带着一颗对教育事业热枕的心,抱着对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小小心愿,我们相聚在新疆,踏上了哈密这块热土。这里条件艰苦,风沙大天气也干,但我们毅然选择坚定的站在这里,携手面对困难,一起迎接挑战。一路风风雨雨,坎坎坷坷,我们的支教团也和我们一起在成长,转眼间,它也已经12岁啦!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为我们的支教团庆祝12岁生日。伊吾和石油的同学虽然没有和我们一起,但我相信她们也和我们一样正为我们的支教团祈祷祝福着。前不久我们在伊吾支教的阮月芬同学在伊吾县教育系统知识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这也为我们的支教团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聚会上,支教团全体师生一起点燃蜡烛,唱生日快乐歌,并为支教团默默许下心愿。带队老师杨丹,许下四点心愿:

一、祝盐城赴新疆支教事业越办越兴旺,越来越红火。

二、祝每一位支教团成员安安全全、开开心心每一天。

三、愿大家在哈密这块神秘的土地上,不断学习、快马加鞭,尽快完成自身从学生到老师角色的华丽转变。

四、愿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缘分,建立深厚的友谊。最后,她祝大家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杨老师和大家举杯共贺。

支教团12岁生日快乐!我们支教团全体师生祝你如小树一般,茁壮成长!愿你的明天将更加辉煌灿烂!

【活动呈现】

第十二批赴新疆哈密实习支教团成员参观“伊吾胡杨林”

10月4日,我校第十二批赴新疆支教团成员参观了位于伊吾县的胡杨林景区。

伊吾县原始胡杨林距淖毛湖镇东10公里,是中国境内分布最为集中的胡杨林,也是世界仅存的三片胡杨林之一,其面积达47.6万亩。伊吾县淖毛胡的胡杨面对的考验和遭受的磨难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胡杨都要多得多。经受盐碱的浸渍腌泡,不管碱壤有多硬多厚,它的根须总是深深地扎在碱壤之下,与苦涩和烧灼进行着殊死的较量。在烈日似火吐气可燃的茫茫旷野中,百草万木无不抽搐颤抖蜷曲失色,唯胡杨树依然从容乔立绿荫婆娑。伊吾胡杨在千丈狂飙万里恶风中千回万回地厮杀拼搏,用自己的躯体抵御着肆虐的风沙。尽管血渍斑斑伤痕累累,风沙退去,依旧精神抖擞泰然挺立。景区内分三个区域向人们展示胡杨一千年的生活、千年的历史、千年的沧桑。景区里有六人合而不抱的大树,千年不死的树精,千年不倒的树怪,这就是伊吾胡杨。

“胡杨精神”让我们不禁想到我校经济法政学院王强教授的“生命不息、追求不止”--------一心忠于教育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从胡杨林景区参观回来,支教团成员纷纷决心,要把胡杨精神发扬到自己的支教事业中去,不畏工作中的艰难困苦,勇于面对挫折和挑战,在磨难中不断成长提高。

附:图片所展示的分别是一千年及六千年胡杨的风姿

我院第十二批赴疆哈密哈密石油基地实习支教团成员成功

开展教研活动

10月11日早上9点半,我校第十二批赴新疆哈密石油基地支教小组举行教研探讨交流会议。

此次教研会议有两个环节。第一个环节说课展示,参加此次说课活动的是马东新和黄雅婷两位同学,他们为这次教研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马东新说课的重心是讲解一般过去式,他幽默风趣的语言赢得了大家的声声赞美,而黄雅婷围绕的是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这个课题,她的创新在于从生活中的小小事例引入课题。第二环节是同学对此次说课进行点评和建议,赵艳同学肯定了马东新英语说课的热情,而于小玲同学认为马东新对于新课改的教学方式值得自己学习,其余的同学分别对进行说课的两位同学的表现进行了总结,在肯定他们的同时,为他们的说课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并且对照自身进行深刻的反思,大家一起进步,一起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

此次教研活动因为没有合适的教室能借用,地点定在男生公寓,虽然条件简陋,但是同学们参加教研探讨交流会议的热情和努力丝毫不减。在这样的活动中,大家对于教学的收获颇多,有利于今后各项教研活动的开展。

第十二批赴新疆哈密实习支教团成员开展政治学习会议

10月18日晚,我校赴哈密支教团全体成员在带队老师杨丹的组织下共同学习了习总书记在第三十个教师节前夕发表的重要讲话——做党和人民的好老师,本次会议是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二次学习会议,旨在进一步把握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目的是更好地与自身教学实践相结合。

本次会议由数科院刘怡同学主持,各二级学院分别派代表作精彩发言,对此我们也做了部分摘录。

我的班级有一个叫石瑞的小男孩,长得个子矮矮的,在班级里面很不起眼,数学成绩也不是很出色,但他善于思考,有一次练习册上有一道关于简便计算的思考题,全班只有他一个人做了并做对了。虽然每朵花的结果不同,但都有自己的芬芳。我希望用我的宽容仁爱之心在这一学期的时间里,为这里的孩子带来更多不一样的精彩。

——教科高雅

我认为要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师德应该放在第一位,德高才能望重。其次,要有渊博的知识,因为教师本就是知识的传播者。最后,要用爱来浇灌这些祖国的花朵,你用心来对待孩子们,然后才能将心比心。

——生科孙贝贝

让我印象很深的是办公室一位语文教师,在她哥哥突发疾病之时仍坚持把她该上的课上完了才去医院。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潜在因素,高尚的师德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的第一要素,比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对教育质量的影响更生动、更持久、更深远。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我们更应该注重教师自身师德的养成。

——文学宋张萍

身为一名赴新疆支教团成员,我感到十分的光荣和自豪。在这样一个设备艰苦的学校中,我感到压力倍增,但我一定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的期望,争取克服外界条件,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体院裘宗贤

我认为在教学中不能有偏爱之心,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恶一个学生无异于毁灭一个学生,对待每一个学生要真心的爱护。

——数科李梦

作为地理教师,我认为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要增强同学们的爱国之情,要把真情、真心、真诚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成为有爱心的好老师。在课堂上我们需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用欣赏增强学生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自尊,让所有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最终成长为有用之才。

——城资居永威

本次会议延续了上一次的会议精神,继续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本次会议学习,同学们普遍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的体会和认识,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道路中一定会做到更好!

第五篇:盐城师范学院第九批赴新疆哈密地区实习支教工作

盐城师范学院第九批赴新疆哈密地区实习支教工作

简 报

第13期

【前 言】

主编:张生龙 编辑:张会玲 姚雅丽 2013年5月25日

有人说:生命因奉献而欣欣向荣。新疆支教的日子转瞬所剩无几,谁又能说过去的几个月我们的生活没有充满生机呢?有人感叹支教让我们变漂亮了,是的,因为我们变快乐了,是孩子们给了我们简单。抬头,看到不远处的天山,很美!享受课堂,享受支教,我们在路上。

【重点报道】

情系吐哈油田

支教奉献爱心

2013年5月9日上午9:30,哈密地区吐哈石油基地教育分局团总支书记胡全军、石油二校党委书记任全英、团委书记阮荣辉、少先大队辅导员王恩惠等领导出席了在石油二校会议室举办的“支教边疆、奉献爱心”活动,并对在此次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支教教师郑健颖进行了表彰,并为其颁发“爱心使者”荣郑健颖此次是作为我校第九批赴新疆哈到哈密市吐哈石油基地,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支

誉证书。密支教者来教工作。较

强的适应能力使她在开学数周就胜任了体育教学工作,并且迅速地投入到石油一校一年级二班的副班主任工作中。对于初登讲坛的她来说,副班主任的工作意味着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在课余时间能和学生打成一片,深入了解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对家庭困难的学生特别同情,所以一次次执着地打电话给远在江苏的亲人朋友寻求帮助,并急切地等待亲人们的捐助物资。最终,她花费两千余元运费将大量九成新的衣物和一千余元学习文具用品带给当地的孩子,她的真诚与坚持深深打动了学校的领导、老师。在此次“支教边疆、奉献爱心”活动中,她捐赠了图书63册,文具234个,衣物121件,有25名同学受到资助。

【活动呈现】

哈密市第十五小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

哈密市第十五小学举办了2013年第三届“树文明新风

亮真我风采”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我校支教团成员孙川、尚庆明、何鹏程参加了活动。

此次校园文话艺术节的活动宗旨是:通过开展系列艺术活动,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展现风采、张扬个性,激发广大学生爱校和爱艺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引导他们向真、向善、向美,营造积极向上,快乐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体现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学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提高办学品质。主要包括艺术、书画、体育和科技四大类。孙川担任一、四年级的音乐老师。他作为歌唱、乐器、舞蹈类的评委他认真观看每一位学生的表演并给予适当的点评且公平公正的选出了的一二等奖。另外他和赵老师一起经过十几天的

歌舞乐器类幸苦排练,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上成功的演唱了歌曲《菊花台》和《装扮蓝色的地球》获得了在校领导、老师及观看演出的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支教成员尚庆明在哈密市十五校担任二、六年级的美术老师,她另外两位美术老师一起负责书画类的比赛,并且负责以心中的母亲为主题的学生绘画作品的辅导和评比工作。

乒乓球是哈密市十五小学的特色教育,何鹏程担任学生们的乒乓球陪练老师,深入贯彻乒乓球要从娃娃抓起的理念,编排了一套适合学生年龄的乒乓球操,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打好乒乓球。

【支教者讲坛】

我校赴哈密市黄宫学校支教教师成功开设公开课

5月22日上午,我校哈密市黄宫学校支教教师姚瑶、顾天珠、张云艳、耿云分别开设了生动有趣的公开课。哈密市黄宫学校校长刘洪琴、副校长热依曼、学校教师以及支教团带队老师张生龙观摩了此次公开课。

张云艳的小学六年级科学公开课,能深入浅出的讲解了关于能量的转换的知识,并且很好的运动实验来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同学们对新知识的理解。整节课思路清晰、有条不紊。

顾天珠的小学一年级数学公开课,能抓住了小学一年级学生活泼爱动、求知欲强的特点来进行“找规律”这一新知识的讲解。在课上,她还运用奖励的措施来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给人留下一种连贯、生动的印象。

姚瑶的小学三年级英语公开课,本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一宗旨,进行“Do you like candy?”的教学。她不断引导和启发学生进行英语的学习的同时,她还运用了活泼可爱的头饰来调动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学习英语的热情。在课堂中成功的引用游戏来加深学生对

新单词、新句型的理解,营造出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耿云的小学低年级体育课,利用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爱模仿的特点进行了“30m跑”的教学。他首先对30m跑进行动作分解以帮助小学生更好的掌握动作要领,接着进行30m跑的小组比赛和接力游结束了本节课

公开课结束后,刘校长、全体汉族老师、带队张老师进行了集体评课,他们对4名支教教师的公开课给予高度评价,但老教师以他们丰富的经验点出了四位教师分别存在的问题。

【支教者风采】

卞蓉蓉,女,江苏盐城人,外国语学院10(9)班学生,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奖学金,先进个人等荣誉,能积极参与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平时能够严于律己,工作认真负责。

怀着对支边支疆工作的热情,进入了我校第九批赴新疆支教团,并被分配到哈密市第九中学。该生所带课程是一年级的英语和二年级的地方课,在实习工作中,态度认真,勤于请教。在哈密市九中校园文化特色活动观摩会时,认真做好自己引导者的工作。在实习过程中,该生不断地探索,经常与办公室老师及领导沟通,寻求更好的教学方法。

该生的英语公开课,根据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的特征,成功地将英语儿歌、游戏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她利用樱桃小丸子的一家来引入索要学习的单词和句型,使得学生在学习单词和句型时没有以往的枯燥与乏味,并利用一年级孩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将进行学生分组比赛,在最后的抢答游戏中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激情。她的公开课获得了同组老师以及组长的一致好评。

【支教周记】

情系吐哈

外国语学院

史洁

在吐哈石油基地支教两个月,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这里的环境安静、悠闲,这里的人儿热情好客,这里的生活丰富多彩。丁香带着她的浓郁的香气零落成泥,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遐想,沙枣花开了,她淡雅清新,不张扬……让我怀想起童年趣事,不禁有些感触时光易逝,岁月如梭。

石油一校的老师们特别热情,每当我遇到难事的时候,他们都会帮助我。五一之后,原来教一年级英语的丁老师来了,孩子们都很开心,可丁老师只教三、四班,一、二班的孩子们很失望。当他们问我:“Miss Shi, 今天是丁老师上课吗?”我回答:“不是”,孩子们的一声长叹:“唉!”刹那间,我的心凉了半截。接下来的几天,我的英语课特别难上,那时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什么叫“身在曹营心在汉”。我也跟他们解释:“丁老师身体刚刚恢复,既然你们爱丁老师,怎么忍心看她累啊?丁老师下个学期就会教你们了,还有两个月我就离开这里了。”说着说着,我的眼泪就情不自禁掉下来,孩子们发现我哭了,都站了起来,对我说了什么我也不记得了,当时觉得自己真的很不争气,怎么就哭了呢!后来我把这件事告诉了两个班的班主任,她们给做了思想工作。后来,孩子们上课明显积极了,失落的思想情绪少了很多。很感谢她们!

阳光的五月,我们参加了两次徒步活动。一次是五一劳动节,吐哈教育分局组织的“绕基地徒步活动”,还有一次是一校组织的“天山乡徒步活动”。徒步活动使我们放松身心,融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爬天山,触碰从天山流下来的冰冷的雪水,捡拾溪流中的石头......一切都是那么新奇。

吐哈是个温暖的大家庭,我爱这里的环境,这里的人儿和这里的生活!

下载合肥师范学院赴安徽体院交流合作办学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合肥师范学院赴安徽体院交流合作办学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