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沙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规划方案
长沙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规划方案长沙市,信息技术8 2.1.1.我国卫生体系概况.8 2.1.2.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9 2.1.3.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机遇.9 2.1.4.卫生信息化建设指导原则.10 2.2.对长沙市发展策略的理解.10 2.3.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必要性.10 2.4.长沙市卫生信息技术应用现状分析.11 2.4.1.优势和基础.11 2.4.2.长沙市卫生应用系统分析.11 2.4.3.长沙市卫生信息技术治理分析.12 2.4.4.下一步建设重点分析.12第三章区域卫生信息化需求分析.14 3.1.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用户分析.14 3.1.1.居民.14 3.1.2.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用户.14 3.1.3.公共卫生专业机构用户.16 3.1.4.卫生行政部门用户.17 3.1.5.其他卫生相关单位与部门用户.17 3.2.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业务需求分析.18 3.2.1.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18 3.2.2.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20 3.2.3.公共卫生服务的需求.21 3.2.4.综合卫生管理的需求.21 3.2.5.各医疗机构间协同.23第四章区域卫生信息化总体设计.24 4.1.建设目标.24 4.1.1.宏观层面.24 4.1.2.业务层面.24 4.1.3.技术层面.25 4.2.规划原则.25 4.3.总体规划.26 4.3.1.规划架构图.26 4.3.2.规划与“智慧长沙”的关系.27 4.4.区域标准卫生信息资源库(一个中心).28 4.5.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一个平台).31长沙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稿)3 4.5.1.平台应用架构模式.34 4.5.2.纵向扩展布署模式.36 4.6.区域标准卫生信息机构端接入系统.38 4.6.1.信息标准管理和同步.38 4.6.2.数据采集和区域卫生数据中心接入功能.39 4.6.3.机构内(医院)信息共享.39 4.6.4.标准信息下载.40 4.7.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区域类业务系统.40 4.7.1.业务服务中心.40 4.7.1.1.区域医疗服务中心(患者/公众).40 4.7.1.2.区域临床支持服务中心(临床医护人员).41 4.7.1.3.区域医疗科教研究服务中心(科研、教学).41 4.7.1.4.区域公共卫生管理中心.42 4.7.1.5.卫生行政管理中心(区域卫生业务管理).42 4.7.1.6.区域卫生数据共享中心(业务相关方).43 4.7.2.平台应用.43 4.7.2.1.医疗一卡通管理系统.43 4.7.2.2.区域居民广义健康档案系统.43 4.7.2.3.医疗卫生综合服务系统.44 4.7.2.4.转诊、转检系统.44 4.7.2.5.远程医疗(会诊)管理系统.45 4.7.2.6.突发事件应急联动指挥系统.46 4.7.2.7.区域慢病专病防治信息系统.46 4.7.2.8.医学科研教育系统.47 4.7.2.9.基本药物统一配送管理系统.47 4.7.2.10.区域医疗质量管理系统.48 4.7.2.11.公共卫生绩效管理系统.48 4.7.2.12.卫生管理决策支持系统.48第五章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pOS系统建设方案.50 5.1.医院信息系统统一集成平台.50 5.2.区域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52 5.3.区域疾病预防控制管理信息系统.53 5.3.1.疾病监测系统.53 5.3.2.学生健康监测系统.54 5.3.3.危害因素监测系统.54 5.3.4.食品安全监测系统.54 5.3.5.数字化实验室检验系统.54 5.3.6.免疫监测管理系统.54 5.3.7.消毒杀虫监测系统.55 5.3.8.预防性健康体检系统.55 5.4.区域卫生监督管理系统.55 5.4.1.卫生行政许可信息系统.55 5.4.2.卫生监督信息系统.55 5.4.3.行政处罚信息系统.56长沙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稿)4 5.4.4.重大活动卫生保障系统.56 5.4.5.投诉举报管理系统.56 5.4.6.移动监督执法信息系统.56 5.4.7.卫生监督地理信息系统.56 5.4.8.卫生监督信息标准化管理系统.57 5.4.9.管理相对人电子档案管理系统.57 5.4.10.综合统计分析系统.57 5.5.区域农村卫生信息系统.57 5.5.1.市级农村卫生业务管理信息系统.58 5.5.2.区级农村卫生业务管理信息系统.58 5.6.区域采供血管理信息系统.58 5.7.120信息系统.59 5.8.区域食品药品监督系统升级改造.59 5.9.区域妇幼保健管理系统.60 5.10.区域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信息系统.61第六章安全保障体系方案.62 6.1.安全等级.64 6.2.物理安全.65 6.3.系统安全.66 6.4.数据安全.66 6.5.应用安全.67 6.6.安全管理.67第七章网络及硬件规划方案.69 7.1.网络建设规划.69 7.1.1.网络建设需求.69 7.1.2.带宽设计.69 7.1.3.网络架构.70 7.1.3.1.电子政务网为主干网.70 7.1.3.2.租用电信专网.70 7.2.数据中心部署.73 7.2.1.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数据中心拓扑图.73 7.2.2.试点区信息平台部署.74 7.2.3.试点区所属单位部署.75 7.3.备份系统设计.75 7.3.1.日常备份.75 7.3.2.灾难备份.76第八章总体实施计划.77 8.1.建设规划.77 8.1.1.第一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77 8.1.2.第二期:平台推广及基于平台上应用系统建设.77 8.1.3.第三期:深化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78 8.2.重点建设内容.78长沙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稿)5第九章项目管理.80 9.1.实施原则.80 9.1.1.统一规划、统一标准.80 9.1.2.联合共建、保护投资.80 9.1.3.分步实施、注重效益.81 9.1.4.实用先进、安全可靠.81 9.2.建设策略.81 9.3.项目管理方法.82 9.4.理解“三角制约”关系.83 9.5.项目管理的5个阶段.83 9.5.1.可行性.84 9.5.2.初始.84 9.5.3.计划.85 9.5.4.执行.85 9.5.5.收尾.86第十章效益预估.87 10.1.政府.87 10.2.卫生行政主管部门.87 10.3.医疗卫生机构.88 10.4.相关部门.88 10.5.城乡居民.89长沙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稿)6第一章前言医疗改革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长沙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规划方案,规划方案《长沙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规划方案》。2009年初,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医改制度的基本框架是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医疗保障与药品供应“四大体系”,作为对四大体系进行支撑的工作方法与内容,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了医疗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监管体制、科技与人才保障、信息系统和法律制度建设等“八项支撑”。作为支撑手段之一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被提高到了新的历史水平。卫生部从2009年开始,先后颁布《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技术方案》、《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等一系列的标准与指导意见。国内以福建厦门、广州番禺、上海闵行等地的区域卫生信息化试点也已取得经验与成效。各地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工作迅速开展起来。根据卫生部对居民健康档案的建设要求,长沙市已经明确了2010年长沙市城镇居民建档率达到40%、农村居民建档率20%。为广泛地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长沙市大多通过手工方式进行,部分地区利用早期的社区卫生系统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建档工作,但手工建档工作存在资料不全、保存不完整等问题,前期建立的各类健康档案记录,因为没有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支持,缺乏信息的更新,使得已建立的档案无法与医疗信息关联起来,变成了无用的“死档”。本方案主要是在对长沙市医疗卫生信息化现状和需求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对系统的总体框架,建设的内容,采用的技术体系,硬件网络平台,分步建设的计划,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组织保障体系等进行规划。本方案只对整个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总体规划,对业务细节、技术细节和数据标准等内容不在本方案中做详细描述。本方案可供在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方案制定、工程招投标和系统实施过程中参考使用。本方案的使用范围为市领导,市卫生主管部门、市信息主管部门、各系统承建单位以及工程监理单位等。本方案中的架构不仅包括平台架构,还包括各种不同的方面及领域,比如:长沙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稿)7业务架构(功能和服务)、基础架构(数据中心、硬件、网络)、数据和信息架构、应用系统架构(如何构建应用程序)、系统和交互架构(各种相关方如何共同工作)等。长沙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稿)8第二章现状及项目背景分析2.1.对卫生业务现状的宏观分析2.1.1.我国卫生体系概况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初步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在“看病难、看病贵”成为众矢之的时,医疗改革无疑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这和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1月2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新制度的基本框架是“四大体系”和“八项支撑”,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四大体系”如下表所示:体系子体系主要社会服务机构医疗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卫生行政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120急救中心、妇幼保健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医疗保险管理中心、城乡合作医疗保险机构、商业保险机构等药品供应体系药品供应体系药品监督、药品集中采购、药店、药房等“八项支撑”是:医疗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监管体制、科技与人才保障、信息系统和法律制度建设,保障医药卫生四大体系有效规范运转。长沙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规划方案(征求意见稿)9 2.1.2.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当前我国的卫生信息化总体水平较低,发展不均衡,卫生信息标准建设相对滞后,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化,亟待建立以居民诊疗档案和健康档案为中心的市级医疗卫生信息共享体系,实现跨业务条线、跨地域层面实现医疗卫生信息的互联互通,将成为拓展业务模式和提升管理水平的必然趋势,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面临如下问题与挑战:卫生资源战略规划数据缺失,各地区发展不均衡业务条块分割,亟待资源共享缺乏完善的信息标准项目建设模式多样不同系统独立运行业务系统垂直建设的局限缺乏资金和人才保障长沙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规划方案.pdf(2.54MB)请问下目前全国还有哪个省会城市区域医疗做的比较成功比较成熟的啊?目标决定成就!长沙的哇。谢谢楼主呵呵湖南信息化要走在前面了!男人就该往外闯靠,我们还想去长沙游说局长呢:(青岛朗讯医疗项目启动新人入行请多多关照学习学习方案踏实工作学习谢了
第二篇:基于健康档案阳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方案
基于健康档案阳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方案
【IT168 专稿】 4月29日,用友医疗在北京香格里拉举办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专题研讨会。会上,阳江市卫生局局长姜苗介绍的阳江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创新应用模式引起了与会者的关注。
阳江市卫生局局长姜苗
阳江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由阳江市卫生局牵头,中国电信提供按需应用的低成本网络平台和数据中心,用友医疗提供解决方案及服务,整合三方优质资源合作建设的一个区域卫生服务平台。该平台按照统一标准,以健康档案为核心,基于用友UAP平台建成统一的网络公共平台,实现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平台信息化管理,并大面积推广到乡镇卫生院,实现区域卫生功能及横向应用。
姜苗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阳江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情况。
一、为什么要建设阳江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
姜苗谈到:建设阳江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原因有三。一是按照2009年4月6日国家出台的新医改方案《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今后3年的5项重点任务包括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城乡基础医疗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因此,建立全民健康档案成为首当其冲的任务。
第二则是要实现区域卫生信息化的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当前医疗卫生信息化还处于一种各自开发、各自建设,可能由成为一座座信息孤岛的状态,所以区域卫生信息化必须实现包括妇幼、计生、急救等系统在内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第三是实现城乡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现在医疗资源分配非常不合理,大部分集中在大城市、大医院,阳江同样也集中在市里的大医院里面,农村医疗资源分配极不合理。
二、阳江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创新运营模式
阳江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创新运营模式体现在它由三方——阳江市卫生局、中国电信阳江公司和用友医疗软件——合作开发建设。阳江市卫生局在项目中主要以项目的主体和指导规划组织协调的角色。中国电信阳江公司主要利用中国电信这个网络平台的优势,提供网络和硬件,整个平台把数据中心机房的建设放在电信。用友主要是负责提供项目各种应用的软件,实施项目软件的维护和升级。
阳江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运营模式
首先,这种合作模式是基于多方筹资、共同建设、实现多赢。虽然广东是一个发达地区,但是阳江市是一个欠发达地区,所以政府和医疗机构在信息化方面的资金投入比较缺乏,所以想到利用中国电信和用友软件来联合投资开发区域卫生信息化,共同建设。通过中国电信和用友公司合作建设,阳江市各个医疗卫生机构作为使用单位,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来支付。
第二,该平台是统一部署系统的应用,规范医疗业务。从系统建设的早期就对区域卫生信息化进行规划设计,要求各个医疗机构,包括社区和卫生院,在软件方面统一标准,按照统一规划建设,甚至有一些旧的系统都推翻重来。
第三,这种合作模式实现了政府的一网多用,有利于打破信息孤岛。第四,是降低医疗机构的投入门槛。信息化必须要投入,由于欠发达地区各个医疗机构对信息化投入比较困难,所以通过这种分期租赁的模式投入,降低各个医院投入的门槛。
第五,是系统建设的维护服务由合作方承担。区域信息化建起来可能还容易,但是今后维护、升级是一个比较大的难题,所以如果各个医疗机构自己来维护升级,困难比较大。所以,这一模式把系统交给中国电信和用友软件来联合完成维护服务和承担升级的任务。
三、阳江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四大核心应用
阳江市的卫生资源包括市县各级医院38所,乡镇卫生院3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5个,以及各种专业卫生机构。
阳江市区域卫生信息化的目标是:第一,建立全市卫生信息数据中心。第二,建立全民健康档案系统。第三,实现医疗机构信息互联互通。第四,实现全市一卡通、双向转诊、一单通等区域协同医疗服务。第五,实现全市医疗、医保、新农合系统“三位一体”的运营平台。
因此,阳江市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四大核心应用包括:
1.实现全市健康一卡通。包括建立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便捷化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医疗信息资源共享;建立个人终身健康档案;建立社区健康服务与绩效考核;建立卫生行政部门掌握的医疗卫生信息。一卡通对区域卫生信息化来说是一个重点,主要通过一卡通使病人到各级医疗机构就诊和获取健康服务的时候能够获得身份确认,另外也为病人提供从挂号、交费、取药到检查等各个医疗服务环节更加快捷的医疗服务。
2.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共享。按照国家标准,阳江市建立起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主要采取健康档案树记录生命周期中的健康活动数据,实现数据集中存放和共享;把生命周期从胚胎发育到死亡过程的各个时间点对健康情况的干扰和措施进行全程记录,包括门诊、住院、妇幼保健等。
“健康档案树”记录生命周期中的健康活动数据
3.实现健康信息集中的存放和共享。健康信息主要通过病人就诊获得,集中的几个主要方面包括,病案的首页、门诊处方信息、住院医嘱信息、病历信息、检验报告、检查报告、PACS信息、双向转诊共享,实现全市社区居民健康活动数据的集中收集、存储,实现对人整个生命周期健康信息的完整记录,并建立针对居民健康流行病学数据分析,为卫生部门和相关单位及社会提供一个预警信息、健康服务信息、居民健康信息,流行病学的流行状态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等。
通过区域信息共享提高基层医院竞争力。通过信息化手段,把居民在大医院做的检验、检查报告、诊断、病案首页、用药信息、出院小结、过敏史、阳性PACS报告放在区域平台中,实行双向转诊和远程会诊。逐步扭转大医院人满为患,卫生院门庭冷落的现象,提高乡镇卫生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信息化手段,把病人在大医院里所做的检查资料也能让基层卫生院共享,提高基层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水平,逐步使病人提高对乡镇卫生院的信任度。
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理能力。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共享和业务有机融合,为卫生指挥决策系统、检测预警系统、突发事件报告系统、应急处理系统等骨干应用系统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加强疾病检测预警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提高卫生行政部门对各级卫生机构管理的效率。有了这个平台之后,对全市所有传染病的监控,比如全市哪个时候发生发热病人增多时会提示有没有可能发生传染病疫情,以及对卫生行政部门管理效率和应急指挥能力的提高有非常大的作用。区域卫生信息化横向连接。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可以进行妇幼保健、计划免疫、应急指挥、疾病管理等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对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信息采集和交换,能够使医疗信息与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平台上的子平台进行共享,能够满足社会保险、新农合等外部信息系统的信息需求,实现系统间的信息传输及共享。现在各个系统互相独立,信息没办法得到交换,没有一个共享的平台,特别对医保新农合外部的信息需求也通过这个系统实现信息共享。4.实现居民健康管理及决策的支持
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共享平台,对个人健康档案统一管理。作为健康档案不实行统一标准、统一管理交换,那么健康档案往往发挥不了它的作用,所以我们通过区域信息平台把健康档案进行统一标准、统一存储、统一管理。
这样,居民能够及时了解健康信息的情况.通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每个居民提供服务,上网便能够了解到自身健康的情况,还可以达到健康教育,逐步达到健康干预的目的,做到疾病的早预防、早治疗和早康复。
该平台还能提供对卫生行政部门决策管理的支持。通过提供决策支持,包括居民健康和流行病学数据分析,社会应急预警信息,健康管理的服务信息,疾病预防控制信息和社区农村卫生服务信息等,能够为政府卫生管理部门及相关的机构提供准确的数据分析。
四、阳江市区域卫生平台建设步骤
第一阶段
1.建设医院的信息化系统。
2.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的信息化系统,主要由二级以上的机构,为区域信息化网络提供病人在这些医疗机构诊疗的信息,把信息化系统进一步完善。特别提供临床的检验、检查,这些信息需要医院提供,所以第一步要把骨干医院的信息化进一步完善。通过统一开发,大家共同使用网上信息化软件系统,主要是农村卫生院综合管理系统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系统。
3.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健康档案首先以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建立。病人在各个医疗机构的诊疗活动在档案中能够不断完善,不断更新。4.建设阳江市区域医疗卫生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全市卫生信息中心和数据交换的平台。
第二阶段
1.建设居民健康服务门户。2.建设卫生政务协同OA系统。3.建设安全用药管理系统。用药安全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用药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所以专门在安全用药这块管理加强。
第三阶段
1.建设区域PACS系统,主要通过二级以上的医疗机构提供PACS资料上区域网。
2.建设区域用血监督查询系统,主要对全市全血管理和用血监督的系统。3.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管理的业务系统。主要把公共,包括疾控等几块横向纵向整合。
五、阳江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社会效益
第一,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医疗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纵向把三级医院、二级医院互联互通,一卡通解决病人在各级医疗机构看病的问题。解决病人不会集中到大医院看病问题,病人能够向基层医院下沉。
第二,实现城市卫生资源的高效利用。由于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特别是农村医疗资源比较缺乏,通过区域信息化可以把大医院的资源在基层医疗机构得到共享,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第三,有效缓解卫生经费投入的瓶颈,通过这种模式减少资金的投入。
第四,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和质量,降低基层卫生机构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医疗机构由于资源缺乏,特别是人才的缺乏,所以往往对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诊断的水平不高,通过信息化提高这方面的能力,能够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第五,提高居民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
第六,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政府决策管理的能力。通过信息平台能够对政府管理部门提供一些有用的医疗健康信息,使得管理和决策能力不断提高。
阳江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的特色在于:第一,投资、建设、组织、运营的模式。欠发达地区和医疗机构不可能拿出大量资金进行一次性投入,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合作共建,实现多赢;政府无需对系统后期建设与维护再次投入,通过项目合作方进行资源配置提供服务保障。特别对于后期建设和维护的问题,区域信息化有比较大的困难,假如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单纯建好区域信息化,下一步也很难维持下去。很多硬件、软件将来要进行升级改造,对于欠发达地区政府投入有限,这个系统很难维持下去,所以通过这种模式合作来整合资源,分期租赁的方式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特别是维护。特别是卫生院,在IT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平台下面哪一个卫生院出现问题可能都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整个业务可能都没办法开展。所以利用中国电信,每个镇都有他们的技术人员进行维护。还通过用友的在线的维护,通过在线诊断这些问题。第二,医疗、社保、新农合三网合一。减少医疗、社保、新农合系统的多次建设,实现一体化平台共用,增强政府部门之间协调能力,为参保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实时结算和即时补偿诊疗服务,为医保部门提供对医疗机构的实时监控。现在的状况是效率比较低,往往要几个月没办法跟医疗机构进行结算,所以兑现社保基金往往拖欠,社保部门对医疗机构参保病人身份的核实诊疗费用是否合理也没办法得到监控。各方互相都有一种不信任,容易产生矛盾。特别是几个网,大家各建各的,也重复投资。现在大家是合作伙伴,一条网解决所有的问题,特别对医保这一块,区域信息化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城乡一体化医疗卫生信息共享和服务平台。通过诊疗活动信息建立、完善和补充居民健康档案,实现信息实时交互与共享,建立动态的“活档”,提供健康服务。健康档案一定要是活的,要能够用得上,能够不断的补充完善,不断的更新,这个档案才能够发挥它的作用,特别是城乡一体化。病人可以在卫生院看病,也可以在乡医院看病,也可以到市里面看病。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都可以对整个医疗过程的信息能够完整的记录在健康档案里面,对健康档案的利用和使用这个信息有更重要的意义。
总的来说,阳江市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以个人健康档案为核心,生命周期为主线,通过对人一生各个生命周期的健康问题及采取的干预活动的多渠道全动态采集、集中存储,形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个人终生健康档案;另一方面,平台通过对个人健康档案的统一管理、全面共享、数据挖掘,向个人、医疗机构、政府机构等不同服务对象提供各类信息服务。而其三方共建的建设、运营模式,突破传统,为其他地区的区域卫生信息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第三篇:厦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研究
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共享的代表
——厦门模式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厦门示范区(暨厦门市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以下简称:厦门示范区)是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建设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系统。是一套基于区域协同医疗,以居民健康档案信息为基础,提供区域内卫生信息共享与服务的系统平台,主要研究以新的现代服务理念为指导,将各级医疗机构和社区形成一个整体,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集成共享技术,建立一套可推广可移植的、能够初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病乱”的区域协同医疗公共服务集成平台和运行机制,为创建全新的符合国家新医改政策的现代医疗服务模式提供强大的信息化技术支撑能力。
该项目于2006年得到由解放军总医院牵头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的支持,2009年2月28日在厦门市举行了启用仪式。在国内引起巨大的反响,被称为是“我国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迄今为止最为成功的实践蓝本”,业界称之为“厦门模式”。
“五个统一”的特点
厦门示范区具有一个统一的数字化集成平台,连接了全市所有医疗机构的信息系统;一个统一的医疗专网,联通了全市所有的医疗机构;一个统一的数据中心,存储全市市民医疗和健康信息;一个统一的市民电子健康档案,使政府能够对市民从胚胎到死亡全生命周期进行健康服务和管理;一个统一的市民健康卡(医保卡),为全市所有的医疗机构实现“一卡通”。
三大共享功能
系统涵盖了厦门市民完整的就诊信息和体检信息等健康档案记录的共享、妇幼保健数据档案的共享,以及城市公共卫生数据档案的共享三大部分。
1.通过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特别是实现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共享与服务,广大居民可凭借自己的居民健康卡(或社会保障卡),在各医疗机构内以“一卡通”的方式刷卡进行诊病、体检、保健等。同时居民在进行诊病、体检、保健时所产生的医疗档案信息就被完整的记录和保存下来,成为组成该居民全面的记录一生的健康信息档案的一部分。由于在区域内实现了计算机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居民在不同医疗保健机构就诊时,医生可以对居民既往健康档案信息进行调阅和参考,从而有利于医生开展诊疗活动,减少误诊和差错的发生,从而全面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另外,居民所做检查、检验等结果也能得到充分的共享,可避免在不同医疗机构内进行重复的检查和重复的用药,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缓解“看病贵”问题。
2.妇幼保健信息平台的建立,以及有序地提供妇幼保健档案信息的共享服务,有利于极大提高对妇检、孕检、产检、孕筛产筛、婴儿出生管理、免疫管理等妇幼保健相关工作的效率,有效提升区域内妇女儿童保健工作的整体保健质量和水平,成功实现区域内的协同妇幼保健业务,对妇幼保健事业的整体发展具有极大的社会意义。
3.通过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平台的建立,有利于政府对卫生医疗机构进行宏观管理和行政监督、有利于政府做出更多更好服务于居民的行政决策。同时,公共卫生信息的纳入,可有效预警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保障居民的生命和健康安全,维护社会的正常秩序,建设和谐社会等具有极大的意义。
创新之处
厦门市民健康信息系统是全面运行的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系统打破以业务推动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传统观念,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进行系统建设。同时,采取政府挂帅、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公司承担建设的模式,并成立专门的技术研究小组,统一进行项目协调,这样既方便系统需求的收集,又节省了大量的人力。
系统以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核心,以计算机和网络管理为技术支撑,涵盖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数字化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卫生决策信息系统等,是一个城市整体的区域医疗卫生综合性信息化的服务平台。特别是在综合多种身份识别系统的统一身份识别技术、基于XML结构和WebService技术的市民健康档案数据交换技术、自动转换国家标准健康档案技术、整合MPLS-VPN与公、私钥的不对称方式加密的市民健康网络系统、基于市民健康信息系统中心平台的双向转诊机制、区域医学影像共享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成效在国内外都具有创新性,其中为行政管辖区域内全体居民建立终生的电子健康档案的理念及运行机制属国际领先。
社会和经济效益评价分析
1.面向公众的开放服务平台
向广大市民提供丰富的网上医疗信息服务,包括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与查询、电话预约挂号、网上预约挂号、网上专家咨询、检查检验报告及体检结果自动发布、网上诊疗活动查询、网上服务预约、网上用药咨询、网上及电话疾病预防提醒等服务。同时还可协助对广大市民的健康实行科学管理,提高市民健康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
2. 面向医疗机构的协同医疗平台
帮助医疗机构之间实现医疗信息共享,包括网上电子健康档案调阅、双向转诊、影像共享、远程会诊、病人随访等一系列服务。促进医疗机构通过信息集成与共享,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整合,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3.面向社区的健康服务平台
为全市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共享服务,以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为管理单位,构建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平台。对社区病患者自动建立慢病等档案,并针对统计数据进行有效的干预,提高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平台同时还提供了社区与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功能,可有效实现病患完整的诊疗信息在社区与医院之间的共享与交换,促进居民就医模式向“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的转变,从而极大的优化医疗资源的运行负载,推动卫生行业的健康发展,为人民谋取更大利益。
4.面向政府的管理与决策支持平台
主要为政府提供自动化的日常监控报表(包括各项财务报表等)、疾病监控、医疗费用监控、疾病预警、决策支持等服务。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速度和处置能力,提高统一调度卫生资源的效率,从而提升卫生行政整体管理水平。
5.面向妇幼保健的共享服务平台
提供全市孕产妇和婴幼儿的区域化管理,并自动形成居民健康档案的子集。区域妇幼卫生系统服务平台将所有的妇幼相关机构联网,在全市任何一家妇幼保健的机构都可以共享到居民的妇幼保健信息,这将为妇幼就近保健和进行儿童免疫等创造出便利条件
BOX
编辑点评
厦门模式是我国第一个以国家计划单列市为单位的区域卫生信息共享系统,在新医改的年代,其创新和探索具有重要的意义。
厦门模式的关键在于市政府的支持和协调,区域卫生资源的整合已经超出了卫生的范畴,上升到政府的民生工程,也可以说是上升到营造和谐社会的政治高度。
厦门模式建立起的一套完整的、综合程度较高的信息系统,信息内容涵盖市民从生命孕育的那一刻起,直到生命消逝的那一刻止,有关这个生命的所有健康信息,以及其父系和母系的家族健康史。它是一个在时间上连续,在空间上全面覆盖所有涉及该生命有关的健康信息。
我们相信,随着新医改各项政策的推进和逐步到位,厦门模式将会发挥出更加显著的效果,在全国将会有更多的区级、市级甚至省级区域卫生信息共享系统涌现出来,到那时将为百姓营造一个和谐的就医环境。
项目开发商
厦门市智业软件工程有限公司创建于1997年。自公司成立以来,一直以发展卫生医疗信息产业作为孜孜以求的目标,专业从事卫生医疗行业信息系统软件研究设计、工程实施及维护服务。在智业人团结进取、锐意拼搏和各界的支持帮助下,公司得到了持续稳定的发展,现已拥有一只高素质的研发和市场团队,其中专业研发和系统实施维护人员100余人,由高级计算机人员、医学专家、医疗管理专家等三股强大的力量组成。1999年,公司被厦门市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2008年10月,智业软件通过ISO 9001认证;2004年9月,智业软件被科技部评定为“中国优秀高新技术产业科研成果”;
第四篇: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
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整合区域内的医疗卫生信息系统,采集各医疗卫生业务部门的业务数据,建立卫生行业战略数据仓库,为宏观管理和决策支持提供数据资源,同时实现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建设“统一标准,统一平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目标,促进管理的科学化、智能化、高端化和低碳化,基本实现全县医疗卫生信息的数据共享,实现区域医疗卫生业务的协同整合,实现网上诊疗查询、挂号、投诉、绩效考核等健康服务。
一、区域卫生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目标
1、宏观层面
实现医疗卫生服务全县“一卡通”,电子健康档案EHR全面共享,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集地区医疗资源、树立品牌消除地区差异,平衡医疗资源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发展医疗健康产业。
2、业务层面
实现各医疗卫生机构资源共享,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效率;实现对各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的实时监督与管理,加强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应急指挥和决策支持能力;实现区域卫生业务开展的协同作业支持医院医护人员进行科研教学。
3、技术层面
建设医疗卫生各条线的数据集成共享,实现医疗卫生行业信息资源高度共享,在较高层面弥补各条线独自建设带来的弊端建设数据中心逐步实现个人电子健康档案社会化,为社区与医院双向卫生服务信息基础。建设数据共享逐步实现患者电子病历社会化,实现医院之间病人资料共享解决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预防保健机构群体对跨部门数据采集和共享需求在信息互通的基础上,围绕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一卡通”,提供更广泛的医疗服务。
建设与其他信息共享平台的互联互通,为将来与市级平台对接提供基础,建设统一的医疗卫生信息发布平台和服务平台,为居民提供一站式的医疗卫生信息服务。
二、效益预估
项目建成后,将为政府、卫生局、各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单位和居民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政府
系统建成后,可以为政府提供应急指挥的信息支撑系统,提高决策水平和效率,为民办实事。
当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政府可以按照应急预案及其启动程序要求,应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能有力、有效、有序地进行,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
政府通过网络可以随时查阅区域内医疗卫生行业各种最新的统计数据,加强宏观管理,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建
设区域卫生信息网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
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健康服务。保障县内各类人才的健康需求,增强区域竞争能力。可以通过网络全面掌握全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救助体系、保障体系等方面的详细资讯,为制定区域内公共卫生政策提供准确依据。
2、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成后,可以提高对卫生资源的调配力度,增强卫生决策能力,建立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辅助决策系统。
卫生局各科室可以及时获得宏观管理所需的数据支持,以辅助其决策,高效开展电子政务、疫情监测、应急联动等工作。卫生局对各医疗卫生单位的监督、管理更加及时和准确,提高对整体卫生资源的调配能力,加强对疾病与疫情的控制,加强卫生监督,提高行业内的应急指挥处理能力。
卫生信息的发布与公示将更有利于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和约束,增强政策的透明度。
通过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社区卫生建设,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促进卫生资源的有效利用。
3、医疗卫生机构
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成后,各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全面优化和整合医院内部与外部的信息资源,实现医院基本业务系统、管理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学影像系统(PACS)、实验
室系统(LIS)、办公自动化系统、医学文献系统、远程医疗和远程教学系统的建设和融合,提高医院的整体运作效率,让患者得到更加先进、便捷、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全面提高医院服务水平、技术水平及管理水平。
各医疗卫生单位可利用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网络体系进行全区的医疗信息共享,将极大地增加卫生资源的利用率。
医院运用信息网络进行远程医疗、健康咨询等业务,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4、相关部门
卫生信息系统建成后,有利于各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提高业务能力,增强服务功能。
商业保险公司、银行、医疗机构等相关单位可以借助该信息网络平台开展健康保险、信用卡支付、健康咨询、网上挂号、网上申报等增值业务,为居民提供更加丰富更加便捷的健康服务。
患者在各个医院的诊疗信息资源可以重复利用,减少了重复的医疗支出,将大大地降低医疗支付的费用,预计可节省10%-30%。
药监部门可以利用其丰富的药品使用有关数据进行不良药物事件的监测,进行用药分析等等。
5、城乡居民
卫生信息系统建成后,城乡居民可以享受更高品质的医
疗卫生服务,及时获取有效的医药保健信息,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提高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有效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建立区域性健康档案,实现健康信息共享,改变城乡居民的就医观念,逐步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在医院”。为城乡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全面、科学的健康服务和保障。
群众可以通过网络在家中查询自己的健康资料,或使用全区统一的健康卡在各医疗机构中进行就诊,享受便捷的、全方位的疾病诊治、医疗咨询、健康教育、医疗保健等健康服务。
提高卫生服务的透明度,让群众明明白白消费享受医疗服务。各医疗机构可运用卫生信息网为居民提供主动的、人性化的健康服务,将有助于增强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极大地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
第五篇: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功能介绍(区县级版)
四川君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咨询电话:028-***511
3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功能介绍(区县级版)
一、区域卫生基础平台
1、基于EHR卫生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是各类数据资源、网络资源和设备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平台,是业务处理、数据存储和信息交换的节点。
2、数据共享与交换平台
实现分布式信息服务系统不同部分之间的核心通讯接口,根据既定的规则将各级卫生信息资源获取并传输到区域卫生数据中心。
3、居民健康唯一标识(MPI)管理系统
居民健康唯一标识是指用于临床实际业务并且能够辅助进行居民信息唯一性识别,在该区域各涉众均可见的居民唯一编码。居民健康卡、农合卡、诊疗卡、银行卡合一。
4、医务人员一卡通管理系统
系统实现医务人员统一身份认证管理,建立起权威的、动态的医生资源信息数据库,是实现区域卫生资源综合管理与区域健康档案共享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公共卫生应用系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的意见》中要求: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和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医疗服务体系的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建立分工明确、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协调互动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加快医疗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完善以疾病控制网络为主体的公共卫生信息系统,提高预测预警和分析报告能力;以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为重点,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信息网络平台;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城市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
1、双向转诊系统
双向转诊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医院与基层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病人、病历信息的“双向转诊”和信息共享的信息化系统。
2、健康记录共享系统
通过市民身份识别主索引(医疗卫生一卡通)的方式,来保证各个业务主线的应用系统识别出同一个自然人,综合查询形成个人健康记录史。
3、决策支持系统
通过中间件、网络计算等手段将区域内医疗卫生数据大集中,为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查询统计功能,提供决策支持。
4、医学知识库系统(合理用药)
医学知识库,是权威的药物、疾病、手术等知识库,通过共享,供医护人员参考与学习。
三、新农合管理系统
新农合管理系统是实时聚合寿光市所有医疗机构的新农合病人医疗数据的数据平台。利用实时获取的HIS数据,平台提供在院病人实时监控和智能化审核功能,也能对审核后的农合病人进行实时结算垫付,对定点医疗机构和乡镇合管办结算给农合病人的费用实现统计和管理并能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完成与区合管办结算。同时,平台能将实时HIS数据和任何预处理了的数据(例如智能化审核后的数据)实时传输到农合系统,实现与农合系统的无缝联接。
1、系统维护
系统管理员可通过远程对数据库即时备份、定时备份,对各单位业务数据备份。
2、编码维护
通过齐全的编码,建立全市统一的管理术语、业务术语,有利于进行综合分析、统计。
3、补偿方案
公式设定;方案测算
4、参合管理
参合登记;参合变更;医疗证;缴费
5、补偿管理
门诊补偿;门诊结算;住院登记;住院补偿;补偿审核;住院结算。
6、基金管理
基金帐户;基金存入;基金支出;基金调拔;风险基金计提;基金监控。
7、查询统计
业务查询;年报表;月报表
8、决策分析
住院总费用图表;次均门诊费用图表;次均住院费用图表;门诊看病人数、病种实时走势图;住院看病人数、病种实时走势图;农民参合情况分析;基金分析。
9、电子通告
通过此模块上级部门可以快捷简便的把工作动态、政策文件、简报、补偿公示等公告内容通报给下级部门。
四、医院信息系统(HIS)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根据中小医院的特点及需求实现的统一、安全、功能完善的业务系统,满足中小医院在经济管理、药品管理、临床诊疗管理、综合管理和统计分析等方面的信息化需求,并通过与新农合系统的交互实现实时费用结算和管理。
1、门诊挂号系统
挂号系统是完成病人的挂号、收费业务,以及医院内部及与院外单位结算。
2、门诊划价收费
根据病人性质结算其各类门诊费用;提供退费、发票作废重打、报表统计等功能。
3、住院收费系统
病人入院处理,分配科室房间和床位,收取入院预交金并打单;住院病人收费情况的统计、查询、打印;实时监控在院患者费用,支持多种结算及付费方式。
4、门诊药房系统
窗口发药、病区发药、退药等,按照库房的管理模式对药房进行管理,如药品的入出库、盘存等,对药品消耗信息、药房库存及收支信息进行综合的统计查询。
5、住院药房系统
管理药品的入、出库,实时监控库存,对临缺或失效药品提示报警,自动编制进药计划。
6、门诊医生系统
门诊电子处方、医生工作量统计
7、医生工作站
病人医嘱处理、电子病历录入。
8、护士工作站
医嘱的录入、确认、停止、撤销,打印执行项目、领药单、单病人/多病人服药卡片、单病人/多病人输液卡。录入体症数据和转病房处理、床位调整等。
9、医疗统计系统
按科室查询项目的发生情况,并汇总统计、输出报表。
10、院长查询系统
临床医疗信息统计分析、财务分析、科室核算分配信息、药品进出库额管理等信息查询与分析。
五、社区(村)卫生服务系统
本系统以城乡社区卫生服务站及村卫生所为单位、以健康档案为核心的多位一体的各项业务集成的一站式管理系统。通过进一步规范管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做到对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及时的了解、掌握。实现以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市行政机构、预防保健机构二、三级医疗机构为目标对象,完成在服务、多项业务运行中动态更新档案及信息共享和流动处理。本系统面向基层用户,构建专业实时工作站。对社区健康档案进行精细、网格化管理、将社区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业务统一集成到以家庭为核心的网格上。
1、全科医生工作站
简易的全科医生工作站系统,记录门诊就诊病人主诉、现病史、诊断记录、检查项目及检查结果、处方用药等信息。
2、社区健康网格化管理
以个人健康档案为基础,建立居民家庭档案和社区基本档案。用于管理、维护社区、家庭、个人的基本健康、卫生环境资料和各类动态健康问题记录。
3、妇幼保健信息系统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业务应用系统,通过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上构建的“区域业务管理平台”和共享的“区域业务数据中心”,实现妇幼保健领域信息的收集、整合和综合利用。
4、老人保健管理
以健康档案为基础,管理、维护老人基本资料,提供老年人体检、健康评估、老年人访视、转诊管理等功能。
5、疾病控制管理系统
以健康档案为基础,提供慢性病种病人的随访、监测、健康教育处方、治疗方案管理、基本资料查询、业务提醒等功能。
6、规划免疫
主要对0~7岁儿童计划免疫、学校集体免疫及其他接种进行管理。
7、计划生育指导
对计划生育服务对象进行有效管理,提供相关计划生育指导。
8、残疾人康复
为残疾人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记录残疾人的康复需求、社区提供的康复服务情况以及定期的康复评估。
9、健康教育
通过该系统,社区医生可以方便的查询各种健康教育,营养膳食资料,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健康教育资料库进行维护。
10、社区健康统计分析
提供强大的统计分析功能和数据查询功能,包含丰富的报表内容。以健康档案为核心,通过科学、客观的方法分析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各子系统收集的资料,确定社区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11、系统管理
实现对数据标准规范体系、数据交换目录体系、公用代码、全局技术参数的设置、审核、发布功能,提供卫生信息数据标准自动更新服务。
六、公众健康服务门户
系统为卫生机构提供一套基于Internet集内容生成、内容审批、内容发布、内容浏览等于一体的软件系统,以提供灵活高效的政府信息发布门户服务,彻底改进信息发布服务和提升公众满意度,保障人民群众获知卫生政务信息,方便群众办事。系统能够在前端对这些显示终端进行统一发布管理,在后端对各类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方便信息的发布、管理和交流,提高日常业务处理效率。
1、公众健康服务门户网站
系统为卫生机构提供一套基于Internet集内容生成、内容审批、内容发布、内容浏览等于一体的软件系统,以提供灵活高效的政府信息发布门户服务。
2、居民健康记录自助查询系统
系统是面向居民提供个人健康专业咨询服务的信息化平台,凡拥有正式认证医疗卫生服务卡的市民无论何时、身处何地,均可查到个人健康记录(包括历史就诊记录、历史处方记录、检验检查结果等),均可享受健康服务,均可获得健康教育。
七、卫生协同办公系统
对组织中“人、事件、资源”之间的协同关系进行管理的软件,它是团队组织的协同工作平台和工具。政务办公,医疗机构之间协同办公,卫生行政等,实现团队协作、沟通,强大的知识中心和应用运行支持。
1、电子政务系统
实现各部门之间公文传递、工作计划、电子邮件、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等。
八、其它系统
1、断网应急系统
离线情况下应急处理主要业务
2、系统维护工具
系统维护工具(权限设置、报表制作、二次开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