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规划城区土危房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

时间:2019-05-13 01:57: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我市规划城区土危房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我市规划城区土危房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关于我市规划城区土危房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规划城区土危房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

发布日期:2012-10-1

1信息来源:市人大

按照市委关于组织开展重大课题调研活动的要求,市人大常委会会同市规划局组织专班对规划城区范围内的农(居)民土危房现状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梳理了2004年以来规划城区个人建房的政策及出路,以及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分析了当前土危房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并就进一步做好规划城区范围内的农(居)民土危房改造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现就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土危房现状。规划城区范围内的农(居)民土危房调查范围涉及三个城区办事处、9个城区村委会、6个社区。调研组采取召开座谈会议、入户走访、填写调查表、征求意见等形式,基本摸清了规划城区范围内的农(居)民土危房现状。一是按行政区划划分:目前,我市规划城区范围内农(居)民土危房总数318 户,其中玉阳办事处辖区252户、玉泉办事处辖区23户、坝陵办事处辖区43户。经调研组会同办事处、村委会(社区)现场踏勘、认真筛查,规划城区范围内比较严重的农(居)民土危房共有 95 户,其中玉阳办事处辖区 73 户、玉泉办事处辖区 9 户、坝陵办事处辖区 13 户。二是按建筑面积划分:在60㎡以下的有 7 户,60㎡-90㎡的有 43户,90—120㎡的有 13户,120㎡以上的有 32户。三是按建设形式划分:在集体土地上自建的84户,在国有土地上自建的3 户,属于房改房的 1 户,其它建设形式的7 户。四是按现有居住人员划分:无人2户,1人有9户,2人有 18户,3人有22户,4人及以上的有 44户。

(二)政策及安置出路。为了加强城市规划管理,改变城市规划区内个人住房建设的无序状况,规范城市规划区内个人住房建设,自2004年底开始,市人民政府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资源合理利用的综合调控作用,研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文件,在规范城市规划区内住房建设的同时,对个人住房建设予以一定的限制,并为范围内限建的农(居)民,包括属于土危房改造在内的住户给予了一些针对性的安置出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2004年—2010年9月执行的政策及出路。

1、2004年-2010年9月执行的政策。在此期间,我市城市规划区个人住宅建设规划管理主要依据《当阳市城区农居民建房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当阳市城市规划区个人住宅建设规划管理办法》(当政发[2004]46号)以及市政府相关会议纪要精神,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点:一是规划城区范围的非农户口居民住宅,只能维修,不准拆建、改建、扩建。二是规划城区范围不在规划保留居民点内的农村村民旧宅,只能维修,不准拆建、改建、扩建。规划城区保留居民点内的农村村民,拆旧建新进一步加以限制。三是规划城区范围属于农村村民的建房户,统一到规划城区外的规划居民点内建设。

2、2004年—2010年9月执行的安置出路。有两条:一是因规划限建的非农户口(居民)住宅,由房产和国土部门分别评估后,按评估价给予补偿,土地由政府收储,以入住安置房或进入市场方式进行安置,家庭困难户可进入廉租房安置。二是不在规划保留居民点内的农村村民旧宅,宅基地由村负责调整置换,迁至城区外规划居民点内建设或以入住农民公寓进行安置。

第二个阶段:2010年9月之后执行的政策及出路。

1、2010年9月之后执行的政策。2010年9月3日,市委常委会第21次常务会议

定“在规划城区范围内不再批准新建和拆旧建新”。根据会议纪要精神,2011年6月,市政府发布实施了当政发[2011]4号《当阳市规划城区个人自建住宅规划管理办法》,《办法》规定:一是规划城区除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建设的规划居民点外,不再批准农(居)民个人自建住宅。严禁以建生产辅助性用房的名义进行住宅建设。二是规划城区范围内个人住宅原则上只允许维修,且维修只限于房屋屋顶、墙面等非承重件。

2、2010年9月之后执行的安置出路:农(居)民的房屋既不能新建,又无法维修的,通过下列方式进行安置:一是购买市政府投资兴建的安置房进行安置;二是购买村集体投资兴建的农民公寓进行安置;三是到市政府批准的规划居民点自建住宅进行安置;四是符合条件的进廉租房安置;五是货币补偿后进入市场购买商品房安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安全隐患比较严重。规划城区范围内的农(居)民土危房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据调查,这些危房户从建造年代来看:建于90年以后的只有 10 户,占总户数的10.5%,建于50--90年代的有80户,占总户数的84.2%,建于50年代以前的有 5 户,占总户数的5.3%。从房屋结构类型上看:土房55户,占总户数的57.9%,砖房26户,占总户数的27.4%,砖混房14户,占总户数的14.7%。这些房屋因修建年代久远,结构质量极差,部分已出现基础下沉,墙体裂缝、倾斜等现象,若遇暴雨大风天气,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是执行政策比较困难。规划城区个人建房进一步限建之后,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给出了“五条出路”,但在具体的执行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如第一、二条,政策规定可以购买市政府投资兴建的安置房或村集体投资兴建的农民公寓进行安置,但是一方面,大部分危房户家庭都十分困难,经济条件较差,按现有补偿标准根本无力购买农民公寓、安置房,另一方面,目前我市安置房建设才刚刚启动,有的村还没有建设农民公寓,如长坂村、雄风村和关陵庙村。第三条,政策规定可以到市政府批准的规划居民点自建住宅进行安置,但是有些村规划城区外已无地可供(无城区外规划居民点),如北门村、长坂村;有的村虽然规划城区外有居民点,但还未启动,如东群村、关陵庙村,不能实施安置。对于符合政策到规划城区外建房的村民,在土地置换时又涉及土地费、青苗补偿费等相关费用问题,安置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第四条,政策规定符合条件的可以进廉租房进行安置,据调查,在这些土危房户中有低保户11户,均因种种原因无法入住。如太子桥社区危房户刘勇,全家5口人,爱人患有心脏病,是低保户,但因现有房屋居住面积过大,人均超过12平方米,不符合入住廉租房的条件;东门楼社区危房户张弥,危房已部分倒塌,现与其姐姐租房居住,张弥本人是低保户,但因患有精神病,发病时有暴力倾向,俗称“武疯子”,申请不到廉租房。第五条,政策规定可以对危房户进行货币补偿后进入市场购买商品房安置,但目前对农(居)民危房的评估收储并没有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而且对于集体性质的土地,村集体收储后既不能建设又不能进入市场,所以没有收储积极性。据调查,自2004年以来全市没有收储一宗土地。

三是少数个案确无出路。据调查,有少数危房户不符合“五条出路”的条件,如产权不清的房屋(不是本村村民或是非农业户购买的)。如娘娘庙社区居民朱祖新,过去属关公文化园农业队,是非农业户口,在雄风村有房有山有田,现在房子成为危房,既无条件自建,也无资格购买农民公寓,没有安置出路。

四是建管矛盾日益突出。大多数土危房户出于自建造价低、方便生产生活、以望获得拆迁补偿等即得利益的考虑,不愿意接受市政府所给予的安置出路,而是要求在原址重建,或是以维修的名义违建,给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调查组在调查中了解到,规划范围内多次提出建房申请的有71户,占总户数的74.7%,按政策都没有被许可。土危房户时有上访,每年达100多人次,目前矛盾比较尖锐的有2户;部分土危房户甚至直接违

建,目前已发现正在违建的有4户,导致土危房户与主管部门的矛盾日益加深,影响社会稳定。

综上所述,城区土危房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一旦出现倒房或造成人员伤亡,将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并有可能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城市规划管理和城市健康发展。

三、几点建议

(一)坚持原则,完善政策。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对于改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品位、确保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效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市委、市政府自2004年以来所作出的相关政策符合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要求和发展方向,这一政策要继续得到坚持。特别是要进一步宣传市政府发布实施的当政发[2011]4号《当阳市规划城区个人自建住宅规划管理办法》文件精神,引导个人建房户和危房改造户按照政策所给予的出路进行安置,促进城市规划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完善巩固成果,解决执行政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成立专班,研究方案。建议市委、市政府成立规划城区土危房改造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牵头,成员单位由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规划局、市国土局、市房管局、市城管局、城区办事处等相关单位和部门组成,统筹协调规划城区土危房改造工作。领导小组要建立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土危房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当政发[2011]4号《当阳市规划城区个人自建住宅规划管理办法》的要求各负其责,合力做好城区土危房改造工作。

(三)部门会商,推动落实。由市政府牵头,指导市国土局、市房管局研究出台农(居)民危房土地评估收储及村民宅基地置换政策,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进行收储。市土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可建立个案“会商会诊”制度,本着务实的态度,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前提下,对确实没有安置出路的土危房可以特批在原址上拆旧建新或到规划居民点建设。

(四)分类指导,逐户解决。由市土危房改造领导小组对土危房中的特危房进行确认,逐户分析,找准安置出路。一是对规划城区范围内的农(居)民土危房一般按照现行政策执行,对其房屋及土地进行评估收储补偿后,农户迁移到规划居民点自建或购买农民公寓;城镇居民购买安置房;符合条件的低保户入住廉租房进行安置。二是对规划城区范围内家庭困难的土危房村民安置,建议在农民公寓用地范围内建设一定数量的农民廉租房;或由民政、住建、所在地办事处和村给予一定补助后迁移到规划居民点自建平房。三是对规划城区范围内土危房居民及家庭困难户的安置,对其房屋及土地进行评估收储补偿后,建议扩大保障房入住对象范围,将此类情况纳入。四是对规划城区外既无地可供建居民点,又没有建农民公寓的部分城中村,建议迅速启动农民公寓或农民廉租房建设,以解决安置出路。

第二篇:我市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

我市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存在一定问题,现将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如下:

一、危房改造工作情况和进展

全市现有农村中小学958所,在校学生人数27.6万人,其中:中学生9.8万人,小学生17.8万人,全市农村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65.6万平方米。

危房改造情况。据危改初期统计,我市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9.7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6.0%;其中:D类危房

6.3万平方米(所谓“D类危房”是指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属危房中程度最重的一类,此类房屋必须立即拆除),C类危房2.9万平方米(C类危房指房屋局部出现险情,维修后尚可继续使用),B类危房0.5万平方米(B类危房指房屋个别构件出现险情,可继续使用,但需抓紧维修)。自实施“危改”工程以来,全市已改造或拆除农村中小学D类危房8.3万平方米,新建农村中小学校舍12.2万平方米;已改造C、B类危房4.5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了统计的D类中小学危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危房的产生。截止10月,我市农村中小学校舍剩余危房面积3.1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1.9%;其中:D类危房2.7万平方米;C、B类危房0.4万平方米。

自危改工程实施以来,我市争取中央、省资金

1148万元,国债资金621万元,市投入及配套资金2545万元,县(市)区以下自筹资金4575万元,其中县(市)区以下债务投资2194万元。

二、中小学危房形成的原因

国家实施危改工程以前,我市即实行危房改造资金各级财政调剂一点,群众献工献料捐一点,学校自筹一点,解决了一大批校舍危房;以后,国家、省重视危房改造工程,以及政策调整,原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民集资投入变为由政府投入,加大了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使我市危房改造工作取得成效。但是,由于我市农村中小学点多面广,中小学危房边改造边有新的不断产生,彻底消除中小学危房的任务还很艰巨。

中小学危房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危房改造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一直没有走出低水平突击改造和重建,一段时期后又集中出现危房的恶性循环,缺乏良性运行机制。二是由于多年来中小学校舍紧缺,且没有稳定的建设及维护资金来源,致使部分校舍得不到正常维护,超期服役,客观上增加了中小学危房数量。三是中小学危房的定期普查、科学鉴定、动态预警和滚动解决措施不够得力,校舍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三无”(无勘察设计、无规范标准、无施工资质)工程不少,使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太低,建设过程中即存在质量隐患。四是由于地震、水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中小学校舍的损害程度比较严重,加上自然老化作用,使部分校舍未达到使用年限即成为危房。

三、危房改造工作的几点做法

根据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年初对全国农村中小学危房的普查结果,截止底除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6省(直辖市)及大连等5个计划单列市之外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农村中小学各类危、破校舍8400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的9.6%;其中:D类危房5700万平方米,C类危房万平方米,B类危房700万平方米。

大量危房的存在,不仅严重威胁着广大师生的安全,而且也制约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为保证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切实改善基础教育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国务院决定由教育部、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各安排10亿元,共30亿元,从起在全国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基本消除现存中小学危房。8月24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方案》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危房改造工程的启动已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被广大人民群众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我市在危房改造工程中,与教育布局调整相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做法如下:

一是在危房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遵循四项原则,(1)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合乡并镇相结合;

(2)坚持一次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3)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布局调整不搞“一刀切”,危房改造不搞“花架子”和“锦上添花”,坚持“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的原则,确保校舍建筑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4)实行项目管理。中央和省“工程”专款优先用于解决现存农村中小学危房中最危险的D类危房。

二是统筹规划,设立机构,明确责任。

实事求是,普查摸底,根据省危改办的要求和安排,6月,我市自下而上对全市中小学危房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逐校填报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申请表》,逐级建立了危房改造项目数据库,作为实施危改工程主要依据。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和实施危改

工程项目。市政府成立了鞍山市中小学危房改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教育局),负责日常工作,制定危改计划,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各县(市)区危改工作,并对中小学危改项目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市政府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意见》等文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制度健全,保证了危改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省危改办要求,用三年时间基本消除现存D类危房,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新危房的产生,建立中小学危房改造有效机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具体在实施危房改造中,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计委等部门一方面已经建立并落实了以协调、交流、服务为内容的例会制度,各部门有分工、有合作,责任明确;另一方面实行责任管理,明确市、县(市)、区是危改的第一责任主体,市长、县长、区长是危改第一责任人,以确保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三是保证资金投入,确保危改工作落到实处。

根据市、县(市)区两级分级分担负责的原则,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千山区充分利用国家的专款,制定好省、市、县三级配套资金计划(配套资金要先到位)。建设规模超过现存D类危房面积的资金由当地政府自筹,重点改造县城以下农村中小学危房。市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允许农民用义务劳动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同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对农村义务教育捐款,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

各县(市)区的危房改造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封闭运行的管理机制,按工程进度实行危改项目直接拨款,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对挤占、挪用、截留危改资金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行为,市将在下批指标中收回专项资金,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四是建章立制,实行目标管理。

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各县区能够抓好“工程”的立项、审核、建设、监理、评估验收等各个环节。首先是认真组织有关部门对中小学危房进行全面、彻底地排查与核实,依照《危房房屋鉴定标准》进行坚定;其次是对存在危房的学校,由学校据实填报《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申请书》,并上报县区教育局,由县区教育局审核汇总后上报;再次是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对违反规定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是对工程实行质量管理与监督。

首先是各县区能够通过招标或委托有资质等级、信誉良好的勘察、设计单位;其次是施工单位的选择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再次是工程实行全过程监理(监督),项目竣工后,由城建、设计、勘察、监理及项目学校等部门共同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我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平稳安全,进展顺利,但因种种原因,“工程”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研究和改进。

一是县以下配套资金难以落实。

按省要求,市、县政府必须按省里规定数额落实配套资金,但从调查了解情况看,市级配套资金全额到位,县以下配套资金,县级配套资金难以落实,而是将配套责任落实到乡、村,引发了教育负债。

二是撤并学校问题严重。

由于关系布局调整和新校选址等问题,有些村与村之间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且无法筹措改建资金,处于建不成又撤不掉的困境。

三是现有中小学危房难以同时改造,师生安全受到威胁。

我市现有D级危房3.1万平方米,涉及中小学生1万人左右,对此市危改办多次召开会议和下发通知,禁止学生在D类危房上课,但调查发现,有的乡(镇)因危房面积较大,涉及学生多,无法妥善安排上课,部分学校仍在使用D类危房,师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五、今后工作的初步设想

一是各部门加大合作力度,确保项目专款专用,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同时,保证中小学校舍正常维修,保证当年出现危房当年消灭,现存危房逐步改造完成。

二是与地方政府、人民群众等在内的社会各界加强联系,争取支持,解决从D类危房中撤出的师生上课问题,确保危房改造期间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不受影响,保证教学安全。

三是搞好抽查、检查工作,特别是组织县与县之间互查,对有问题、有需求、有成绩的项目工程,既要找出不足,看到教训,又要善于总结经验,搞好典型示范,促进我市危改工程全面有效开展。

四是依据中央、省有关政策和我市危房改造实践,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有关危改工程规章制度,用法律手段加强危改工程的全面实施,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确保危改目标顺利完成。

第三篇:我市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存在一定问题,现将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如下:

一、危房改造工作情况和进展

全市现有农村中小学958所,在校学生人数27.6万人,其中:中学生9.8万人,小学生17.8万人,全市农村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65.6万平方米。

危房改造情况。据2001年危改初期统计,我市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9.7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6.0%;其中:D类危房 6.3万平方米(所谓“D类危房”是指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属危房中程度最重的一类,此类房屋必须立即拆除),C类危房2.9万平方米(C类危房指房屋局部出现险情,维修后尚可继续使用),B类危房0.5万平方米(B类危房指房屋个别构件出现险情,可继续使用,但需抓紧维修)。自2001年实施“危改”工程以来,全市已改造或拆除农村中小学D类危房8.3万平方米,新建农村中小学校舍12.2万平方米;已改造C、B类危房4.5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了2001年统计的D类中小学危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危房的产生。截止2004年10月,我市农村中小学校舍剩余危房面积3.1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1.9%;其中:D类危房2.7万平方米;C、B类危房0.4万平方米。

自危改工程实施以来,我市争取中央、省资金 1148万元,国债资金621万元,市投入及配套资金2545万元,县(市)区以下自筹资金4575万元,其中县(市)区以下债务投资2194万元。

二、中小学危房形成的原因

2001年国家实施危改工程以前,我市即实行危房改造资金各级财政调剂一点,群众献工献料捐一点,学校自筹一点,解决了一大批校舍危房;2001年以后,国家、省重视危房改造工程,以及2003年政策调整,原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民集资投入变为由政府投入,加大了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使我市危房改造工作取得成效。但是,由于我市农村中小学点多面广,中小学危房边改造边有新的不断产生,彻底消除中小学危房的任务还很艰巨。

中小学危房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危房改造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一直没有走出低水平突击改造和重建,一段时期后又集中出现危房的恶性循环,缺乏良性运行机制。二是由于多年来中小学校舍紧缺,且没有稳定的建设及维护资金来源,致使部分校舍得不到正常维护,超期服役,客观上增加了中小学危房数量。三是中小学危房的定期普查、科学鉴定、动态预警和滚动解决措施不够得力,校舍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三无”(无勘察设计、无规范标准、无施工资质)工程不少,使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太低,建设过程中即存在质量隐患。四是由于地震、水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中小学校舍的损害程度比较严重,加上自然老化作用,使部分校舍未达到使用年限即成为危房。

三、危房改造工作的几点做法

根据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2001年年初对全国农村中小学危房的普查结果,截止2000年底除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6省(直辖市)及大连等5个计划单列市之外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农村中小学各类危、破校舍8400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的9.6%;其中:D类危房5700万平方米,C类危房2000万平方米,B类危房700万平方米。

大量危房的存在,不仅严重威胁着广大师生的安全,而且也制约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为保证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切实改善基础教育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国务院决定由教育部、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各安排10亿元,共30亿元,从2001年起在全国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基本消除现存中小学危房。2003年8月24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方案》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危房改造工程的启动已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被广大人民群众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我市在危房改造工程中,与教育布局调整相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做法如下:

一是在危房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遵循四项原则,(1)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合乡并镇相结合;(2)坚持一次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3)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布局调整不搞“一刀切”,危房改造不搞“花架子”和“锦上添花”,坚持“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的原则,确保校舍建筑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4)实行项目管理。中央和省“工程”专款优先用于解决现存农村中小学危房中最危险的D类危房。

二是统筹规划,设立机构,明确责任。实事求是,普查摸底,根据省危改办的要求和安排,2001年6月,我市自下而上对全市中小学危房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逐校填报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申请表》,逐级建立了危房改造项目数据库,作为实施危改工程主要依据。

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和实施危改 工程项目。市政府成立了鞍山市中小学危房改造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教育局),负责日常工作,制定危改计划,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各县(市)区危改工作,并对中小学危改项目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市政府还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危房改造工作意见》等文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制度健全,保证了危改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省危改办要求,用三年时间基本消除现存D类危房,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新危房的产生,建立中小学危房改造有效机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具体在实施危房改造中,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计委等部门一方面已经建立并落实了以协调、交流、服务为内容的例会制度,各部门有分工、有合作,责任明确;另一方面实行责任管理,明确市、县(市)、区是危改的第一责任主体,市长、县长、区长是危改第一责任人,以确保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保质保量完成。

三是保证资金投入,确保危改工作落到实处。根据市、县(市)区两级分级分担负责的原则,海城市、台安县、岫岩县、千山区充分利用国家的专款,制定好省、市、县三级配套资金计划(配套资金要先到位)。建设规模超过现存D类危房面积的资金由当地政府自筹,重点改造县城以下农村中小学危房。市政府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允许农民用义务劳动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同时,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对农村义务教育捐款,支持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

各县(市)区的危房改造资金实行专户存储,封闭运行的管理机制,按工程进度实行危改项目直接拨款,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对挤占、挪用、截留危改资金或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等行为,市将在下批指标中收回专项资金,要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负责人的责任。

四是建章立制,实行目标管理。在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过程中,各县区能够抓好“工程”的立项、审核、建设、监理、评估验收等各个环节。首先是认真组织有关部门对中小学危房进行全面、彻底地排查与核实,依照《危房房屋鉴定标准》进行坚定;其次是对存在危房的学校,由学校据实填报《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项目申请书》,并上报县区教育局,由县区教育局审核汇总后上报;再次是实行第一责任人制,对违反规定的,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是对工程实行质量管理与监督。首先是各县区能够通过招标或委托有资质等级、信誉良好的勘察、设计单位;其次是施工单位的选择通过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再次是工程实行全过程监理(监督),项目竣工后,由城建、设计、勘察、监理及项目学校等部门共同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几年来,我市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平稳安全,进展顺利,但因种种原因,“工程”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在今后工作中加以研究和改进。

一是县以下配套资金难以落实。按省要求,市、县政府必须按省里规定数额落实配套资金,但从调查了解情况看,市级配套资金全额到位,县以下配套资金,县级配套资金难以落实,而是将配套责任落实到乡、村,引发了教育负债。

二是撤并学校问题严重。由于关系布局调整和新校选址等问题,有些村与村之间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且无法筹措改建资金,处于建不成又撤不掉的困境。

三是现有中小学危房难以同时改造,师生安全受到威胁。我市现有D级危房3.1万平方米,涉及中小学生1万人左右,对此市危改办多次召开会议和下发通知,禁止学生在D类危房上课,但调查发现,有的乡(镇)因危房面积较大,涉及学生多,无法妥善安排上课,部分学校仍在使用D类危房,师生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五、今后工作的初步设想

一是各部门加大合作力度,确保项目专款专用,保证工程顺利实施。同时,保证中小学校舍正常维修,保证当年出现危房当年消灭,现存危房逐步改造完成。

二是与地方政府、人民群众等在内的社会各界加强联系,争取支持,解决从D类危房中撤出的师生上课问题,确保危房改造期间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不受影响,保证教学安全。

三是搞好抽查、检查工作,特别是组织县与县之间互查,对有问题、有需求、有成绩的项目工程,既要找出不足,看到教训,又要善于总结经验,搞好典型示范,促进我市危改工程全面有效开展。

四是依据中央、省有关政策和我市危房改造实践,进一步修改、补充、完善有关危改工程规章制度,用法律手段加强危改工程的全面实施,把有限的资金用好,确保危改目标顺利完成。

第四篇:我市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

我市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中小学危房改造和教育结构布局调整工作领导小组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市农村中小学校舍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得到很大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存在一定问题,现将对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情

况的调查报告如下:

一、危房改造工作情况和进展

全市现有农村中小学958所,在校学生人数27.6万人,其中:中学生9.8万人,小学生17.8万人,全市农村普通中小学校舍建筑面积165.6万平方米。

危房改造情况。据2001年危改初期统计,我市农村中小学危房面积9.7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6.0;其中:D类危房6.3万平方米(所谓“D类危房”是指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幢危房。属危房中程度最重的一类,此类房屋必须立即拆除),C类危房2.9万平方米(C类危房指房屋局部出现险情,维修后尚可继续使用),B类危房0.5万平方米(B类危房指房屋个别构件出现险情,可继续使用,但需抓紧维修)。自2001年实施“危改”工程以来,全市已改造或拆除农村中小学D类危房8.3万平方米,新建农村中小学校舍12.2万平方米;已改造C、B类危房4.5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了2001年统计的D类中小学危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新危房的产生。截止2004年10月,我市农村中小学校舍剩余危房面积3.1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1.9;其中:D类危房2.7万平方米;C、B类危房0.4万平方米。

自危改工程实施以来,我市争取中央、省资金1148万元,国债资金621万元,市投入及配套资金2545万元,县(市)区以下自筹资金4575万元,其中县(市)区以下债务投资2194万元。

二、中小学危房形成的原因

2001年国家实施危改工程以前,我市即实行危房改造资金各级财政调剂一点,群众献工献料捐一点,学校自筹一点,解决了一大批校舍危房;2001年以后,国家、省重视危房改造工程,以及2003年政策调整,原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农民集资投入变为由政府投入,加大了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使我市危房改造工作取得成效。但是,由于我市农村中小学点多面广,中小学危房边改造边有新的不断产生,彻底消除中小学危房的任务还很艰巨。

中小学危房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危房改造缺乏长远、科学的规划,一直没有走出低水平突击改造和重建,一段时期后又集中出现危房的恶性循环,缺乏良性运行机制。二是由于多年来中小学校舍紧缺,且没有稳定的建设及维护资金来源,致使部分校舍得不到正常维护,超期服役,客观上增加了中小学危房数量。三是中小学危房的定期普查、科学鉴定、动态预警和滚动解决措施不够得力,校舍管理工作相对滞后,“三无”(无勘察设计、无规范标准、无施工资质)工程不少,使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太低,建设过程中即存在质量隐患。四是由于地震、水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中小学校舍的损害程度比较严重,加上自然老化作用,使部分校舍未达到使用年限即成为危房。

三、危房改造工作的几点做法

根据教育部、国家计委、财政部2001年年初对全国农村中小学危房的普查结果,截止2000年底除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6省(直辖市)及大连等5个计划单列市之外的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农村中小学各类危、破校舍8400万平方米,占农村中小学校舍总面积的9.6;其中:D类危房5700万平方米,C类危房2000万平方米,B类危房700万平方米。

大量危房的存在,不仅严重威胁着广大师生的安全,而且也制约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为保证广大师生的人身安全,切实改善基础教育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国务院决定由教育部、国家计委和财政部各安排10亿元,共30亿元,从2001年起在全国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以基本消除现存中小学危房。2003年8月24日,国务院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的实施方案》继续实施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危房改造工程的启动已产生很好的社会效益,被广大人民群众誉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我市在危房改造工程中,与教育布局调整相结合,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做法如下:

一是在危房改造工程实施过程中,遵循四项原则,(1)中小学布局调整与危房改造、合乡并镇相结合;(2)坚持一次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3)质量与效益相统一,布局调整不搞“一刀切”,危房改造不搞“花架子”和“锦上添花”,坚持“牢固、实用、够用、方便学生”的原则,确保校舍建筑使用寿命在50年以上;(4)实行项目管理。中央和省“工程”专款优先用于解决现存农村中小学危

第五篇:关于我市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调查报告

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化水平空前加快,大中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尤为突出,交通阻塞已由点到线、由局部向大范围蔓延。这不仅影响了城市生活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紧张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延安市区在宝塔山、清凉山、凤凰山三山环抱之中,延河、南川河穿城东去,史称“三山环抱,二水绕城”,城区处在狭窄“Y”字形沟道中。近十年来,延安经济增长总量年年翻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全市汽车保有量更是迅猛增长,致使城市交通日益窘迫,特别是每逢上下班高峰期,市区多个路口和路段交通不畅,车辆不得不以行人的速度行进,群众怨声载道。可以说,交通拥挤问题已经开始影响延安城市的运转效率,客观上阻碍了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一、延安城区交通现状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进入家庭的步伐也逐渐加快。据延安市车管所提供的数据显示,2006年至2010年,延安市包括私车、公车(含公交车、出租车)在内的民用汽车保有量从12.235万辆增长到29.6444万辆

二、市区交通拥堵的原因

(一)大幅增加的购车量与缓慢发展的交通事业形成矛盾。由于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群众购车数量在不断扩大,交通需求也随之加大,高速增加的车辆与缓慢发展的城市交通严重不匹配,使交通压力在不断的增大。市民狂热跟风购车对市区的道路交通和城市规划提出了严峻挑

战,据延安市车管所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06年至2010年,延安市包括私车、公车(含公交车、出租车)在内的民用汽车保有量从12.235万辆增长到29.6444万辆,平均每天新增汽车近百辆,远远超过了道路增长速度。

(二)城市规划不合理。呈“Y“字形的延安城区在延河与南川河交汇的川道中形成了延安老城区,集中了延安的行政中心、商业中心和大部分居民,属于延安经济社会最活跃区域。该区域地形狭长,道路仅为双向两车道,但却集中了绝大多数的人流与车流,城市建设严重饱和,城市服务设施迫于交通和人流压力,处于超负荷运载状态。延安城市城区总面积为2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面积不足10平方公里。城区总人口接近40万人,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近两万人。每天上下班时间和节假日为交通压力较大的时刻,特别是在学校、医院附近,车流量甚至可达到每分钟80余辆。延安街道普遍较窄,除迎宾大道外,城区大部分街道为两车道,通行能力严重不足,特殊的城市地理条件与汽车拥有量爆发性增长的矛盾,形成了城市交通的巨大压力。且延安属于旅游城市,特别是每年的5至10月期间,游人云集,中心街又缺少大型停车场,出行十分困难,致使中心路段交通拥挤,难于疏通,成为交通的瓶颈。

(三)城市交通配套设施不健全。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滞后,每天有十几万辆车只能拥护在街道上、停在大街小巷和人行道上,对交通顺畅和安全影响极大。由于历史和规划的原由,城市中心地段道路狭窄,运输能力有限,在中心的商业区没有建成面积较大的停车场,而仅有的停车设施也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延安没有地铁、地下人行通道、道路通行现状

提示系统等,过街天桥仅有两座,不能满足真正的需要,市区没有建成交通环线来疏导城市交通压力。

三、缓解我市交通拥堵的途径

(一)以“疏”为主,迅速打通城区环线。延安城区受地理位置和规划所限,拓展公路空间很小,面对与日俱增的汽车保有量,对市区车辆应以“疏”为主,进行有效分流。随着火车车次的增加,到火车站的人流和车流势必会增多。因此,在现有环线的基础上,打通小砭沟至大砭沟环线、红化至火车站环线,将吴起、志丹、安塞方向到火车站的车和过境车分流出去,缓解中心街交通压力。打通西沟至向阳沟环线,缓解东关大桥交通压力。加宽清凉山下道路,在不改变东关大桥原貌的基础上,加宽桥面宽度,建成包含人行道的双向6车道桥。从飞机场东端开始把国道改到延河南面,使过境车和到火车站的车不再进入主城区。

(二)合理规划布局城市,完善配套设施。延安市从2002年就开始了建国后的第四次城市建设规划,并提出了“南调、中疏、东迁、西控、北拓”的城市发展战略,旨在拉大城市空间,扩展城市骨架,强化城市服务职能。从运行情况来看,写在纸上的多,实际实施的少。当前要着手规划实施行政中心东迁和家属楼群建设,同步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多头商业中心,必将自动迁移一大部分人口,分散人流车流,缓解老城区压力。规划建设多头综合性停车场,在商业中心建立立体停车场。在新建的住宅区、商业区、行政中心、城市公园等区域,从规划上入手,不建停车场不得审批项目。规划建设银海十字、帝豪十字、解放剧院十字地下通道,嘉岭桥十字、尹家沟十字、罗家坪十字过街天桥,(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事业。纵观世界各国的公交发展策略,很多国家都十分推崇“公交优先”政策。国外先进的公交系统建设和应用得益于其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市也应推行“公交优先”战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在客运结构中的比例,对公交系统的基础设施如公交车站(场)、公交车辆、公交信息系统等进行人性化、科学化设置,提高公交系统的服务水平。把公交站设置在住宅区等人口密集地方,在城市主要区域开辟更多的公交专用线路,提高公交车辆的通行能力;更新公交车辆,对市民乘公交车刷卡实行半价优惠。

下载关于我市规划城区土危房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我市规划城区土危房改造情况的调查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我市城区交通拥堵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甘肃省靖远县 城区道路交通拥堵问题的调查报告 城乡道路交通拥堵是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普遍面临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城乡化水平空前加快,大中城市交通......

    关于魏都区城区规划建管的调查报告

    关于魏都区城区规划建管的调查报告 魏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规划建设管理是城区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近年来,魏都区城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诸多遗憾......

    2012年危房改造规划

    泉口镇2012年度农村困难群众 危房改造工程实施规划 农村危房改造,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改善民生、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为切实完成2012年我镇农......

    我市专项督查危房改造工作

    我市专项督查危房改造工作 为进一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我市成立由市住建局、市政府目督办、市财政局为成员的专项督查组。近期,督察组对全市 个县(市、区)的农村危房改造开建......

    对我市新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调查报告

    农村公路作为公路网的基础,是关系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设施。要构建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交通运......

    城区集贸市场调查报告

    根据市局开展集贸市场调研工作的指示精神,在武昌质监分局的统一领导下,我区集贸市场调研小组走访了水果湖菜市场、丁字桥菜市场、大成路集贸市场等多处具有典型性的农贸集市。......

    关于城区交通状况调查报告

    研究标题:城区交通问题研究 “交通安全无小事,时刻把它记心中。”这是一条公益广告的广告词,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私家车成了人们生活水平高的标志,导致了城区堵车现象的发......

    我市城区防汛抗洪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切实做好安康城区防汛工作,有效防范和处置随时可能出现的暴雨洪水等险情,保证城区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