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王石“捐款门”谈企业的公关危机管理
从王石“捐款门”谈企业的公关危机管理
42110244 王莎 教育经济与管理
前言:处于一个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所有的企业都面临着更大的机遇和挑战,不可避免的受到来自各种社会公共关系的影响和制约。企业要顺利地实现自身的目标并获得不断的发展,必须有效地协调与社会公众的关系,为自身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融洽的环境。但由于企业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使得企业与社会公众之间难免会出现各种矛盾、冲突,进而演化为公共关系的危机。本篇文章主要从王石“捐款门”的角度出发,谈一下企业的公关危机管理。关键词:王石;捐款门;公关危机;
一、王石“捐款门”的回顾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当天,万科集团总部决定向灾区捐赠人民币200万元。但是鉴于万科在国内房地产的老大地位和2007年超过523亿元的销售额,以及在此次捐款救助活动中,慷慨解囊达千万甚至上亿的企业不在少数的社会现实,不少网友表示:万科捐赠200万,和其公司的规模和盈利极不相称。
5月15日,万科董事长王石在博客中回应“对捐出的款项超过1000万元的企业,我当然表示敬佩。但作为董事长,我认为,万科捐出200万是合适的。这不仅是董事会授权的最大单项捐款数额,即使授权大过这个金额,我仍认为200万是个适当的数额。中国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真在慈善活动是个常态,企业的捐赠活动应该可持续,而不成为负担。万科对集团内部的慈善募捐活动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捐款以10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使慈善成为负担。”此言一发,招致全国舆论的一致谴责。不少人甚至自发组织“抵制购买万科住宅、抵制持有万科股票”的活动。
自5月15日起,万科的股票被股民大量抛售,万科的楼市全国各地遭到退订。王石本人以及万科的品牌形象跌至谷底,时至今日仍不能翻身,纵观万科此次陷入的危机,无疑就是一场公共关系危机。
二、公关危机管理简述
公关危机即公共关系危机,专指灾难或危机中的公共关系。它有以下几个特点:(1)普遍性。危机事件普遍的存在于企业之中,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完全避免危机事件的发生;(2)严重性。危机事件一旦发生,会给企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甚至是灭顶之灾;(3)突发性。突发性是指出乎企业意料之外的危机事件的发生。由于这一特性,危机事件往往使企业反应迟钝,措手不及,甚至错过了危机处理的最佳时期,无法控制事态,损失扩大;(4)关注性。危机事件往往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在信息化的今天,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各种传媒会通过各种手段发布信息,一时间路人皆知,成为关注的焦点。
公关危机管理是指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在危机意识或危机观念的指导下,依据危机管理计划,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公共关系危机事件进行预测、监督、控制、协调、处理的全过程。公关危机事件一旦出现,就会造成两方面的影响,即组织形象下降和人力资源危机。前者的表现是市场竞争力下降和公众吸引力下降;后者的表现有积极性受挫,生产率降低,以及员工忠诚度下降和人员外流。这二者处理不好会导致企业受损甚至倒闭。
三、简析引起万科公关危机的诱因
第一,从理念和文化层面,它不合时宜的言论触犯了社会公众的道德。国难在前,公众的民族意识空前强烈,道德的标尺被放在衡量一个企业是否优秀的首要位置。而万科却在此时因小失大。如果说许多企业过往的一些慈善行为尚有一些做秀宣传的嫌疑的话,这一次相信绝大多数善良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慈善捐助行为都是发自内心的。然而在这样一个大环
境下,万科集团却将更多的关注投给了企业自身的购房用户。尽管具有为客户负责的善良初衷,但是王石在博客回复中却没有用“大爱之心”关注所有灾民,这无疑会招致外界的一片唾骂。
第二,在战略与决策层面。(1)没有系统评估及处理整个危机事件。从 5 月 12 日到 5 月 20 日,万科毫无征兆地从捐款额 200 万元一下提升到以无偿投入 1 亿元参与灾后重建,董事长王石也改口向公众道歉,其中没有可信的酝酿过程,反而让公众觉得这是万科在压力下的无奈之举,并非诚意。(2)企业管理层决策方面存在不足。面对网上对万科在地震中捐赠过少的争议,万科董事会却没有再召开临时股东大会,对捐款追加的事宜进行决策。(3)王石作为董事长,他没有发挥好领导者的作用,体现的是一种道德的缺失。张会亭曾在《企业如何包装CEO形象》中指出:“对一个企业的CEO来讲,尤其是成为凤毛麟角的公众人物之后,你的任何一言一行都将不再仅仅代表你个人,而是不自觉地会被外界联想到你的企业形象。想扯都扯不开。这时候你唯一要做的就是‘敏于思而慎于言’。”但是,王石却“在不恰当的时候说了不恰当的话”。
第三,在制度和执行层面。(1)万科的公关危机处理机制缺失。当南方都市报记者联系万科新闻发言人刘小姐的时候,她说:“王石就代表着万科,对于地震捐款这件事,我们集团上下意见一致。”也就是说,王石就是企业的形象代表。一般认为,“捐款门”事件源于王石的出言不慎。对于王石个人而言,其自己的形象尚缺少一个有效的管理,那么就更谈不上企业形象公关管理了。(2)王石错过了最佳的道歉机会。企业危机爆发的紧急性决定了危机发生时, 争取第一时间、果断采取措施是战胜危机关键因素,即在事态刚刚起步时道歉最合适。然而,整整一周后,王石和万科才做出回应,显然已经过了危机最佳修复时间。在这段时间里,舆论对王石和万科的不满已经全面扩大,此时道歉只能让公众认为万科是迫于压力的补救行为。(3)公告细节模糊不确定。对于万科追加 1 亿元重建资金,多数公众质疑该 1 亿“善款”存变数。固然万科对此的回应是“只做不说”。从另一角度,我们发现质疑的引发恰是源于万科在公告细节上没有披露清楚。其中存在许多值得商榷的细节。(4)万科犯了“兵家”大忌:频繁发声明。从公关角度讲,一个公司如果出现负面新闻,最忌讳多次出声明、公告进行补救或澄清,因为这样只能越描越黑,加深公众的误解。但本次事件处理过程中,万科不止一次的声明,显然犯了公关大忌。
第四,在协调和沟通层面。(1)没有确保与公众的有效沟通,使得万科遭受网民的舆论炮火,且越来越严重。一方面,态度决定一切。在事件发生之初,面对大家的批评和牢骚,王石在自己的博客上用“逐条分解对质”的方式公然跟网友进行辩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王石这种做法却让大家觉得他容不下批评,造成了与他人沟通的障碍。另一方面,从万科公开披露的股东大会决议看,我们得知王石最大的捐赠授权就是200万元。倘若王石直接将来龙去脉解释清楚,相信网友会理解。而王石却选择一种情绪性的回应方式,难以起到实质性的交流作用。(2)在万科内部也缺乏与员工的沟通。王石在自己的博客里提到:“万科对集团内部慈善的募捐活动中,有条提示:每次募捐,普通员工的捐款以 10 元为限。”其意就是不要使慈善成为负担。但在实际的救灾募捐过程中,万科的员工根本没有低于百元的捐款。这无疑给万科员工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招来员工的不满。(3)媒体关系处理不利。要知道,媒体并不是企业的敌人,而是其重要的战略伙伴。与媒体保持良好的关系,不仅有利于宣扬企业良好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一旦危机来临,公共媒体可以及时化解企业与公众的矛盾,把企业的损失降低到最小。在地震救灾中,王石和万科一刻都没有停,从公司的反应速度看,灾难后48 小时的万科和王石的反应都还算是合适的。但由于这些在当时都不是公开信息,大多数的网友和媒体只看到了“沉默的万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企业并没有实施良好的媒介管理。
四、万科公关危机的应对建议
1.反应迅速,沟通及时。危机处理有“黄金24小时”之说,原因在于公众的猜测会在这个时间大量涌现,为达到公关危机处理的最佳效果,一是做到快速反应,查明事实真相;二是尊重事实,主动承担责任;三是及时沟通,真诚面对公众。在这次的“捐款门”事件中,万科和王石就错过了最佳的沟通时间,在他们想起要沟通的时候,已经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个时候再解释有一种欲盖弥彰的问道。
2.真诚的道歉,承担起其应负的社会责任。这个世界上没有完人 ,自然也没有完美的企业。面对成千上万人的指责,万科采取了积极主动的态度,坦诚相待,毫不掩饰自己的错误。6 月 5 日中午12 点20分,万科股东大会高票通过1亿元灾区援建议案,王石在投票前的股东会上,公开表示对此前的言论作无条件道歉。在国家灾难面前,企业的利益是小的,而大家的利益是大的,切勿因小失大,要迎合广大群众的心态,否则就可能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经历。
3.注重领导人的形象。在万科这个大型企业中,王石代表着它的形象,其一言一行都会对万科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经过此次**,万科意识到为了避免其再次受到高管个人言论的影响,需要健全其管理体制。万科管理层一致表示,万科将设置新闻发言人制度,建立高管人员对外言论的管理机制,并有专人对万科管理层的博客尤其是王石的博客进行审查,设置过滤系统,这就大大减少了出现错误的几率。
4.善始善终,所做承诺透明化。万科要做好此次危机的总结,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开展弥补企业形象缺陷的公共关系活动。持续关注公众,要把解决的办法通过媒体告知公众,让公众了解企业有一系列处理危机的步骤和方法, 这样公众才能感知企业的责任感,从而迅速转变对企业的敌视态度。在所作出的承诺中要有细节的解释,并且尽量透明化。
结语
一个人处在一个大环境中的时候,他就不仅仅代表他自己,这个时候他同时兼具好几种角色,这就要求其为了表现出更好的自己,把那些角色协调起来,而且要时刻关注周围群众的态度,迎合主流发展,随时准备负起社会责任。在万科这次的危机事件中,一个人,特别是一个领导人的形象直接影响他所在企业的形象,而且没有看到媒体的力量,没有好好利用媒体这个沟通渠道,致使后来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这些都给我们以后的公关提了醒,也从此次公关危机中学到了很到东西。有时候,细节和态度都可以决定成败。
参考文献:
[1]张岩松,刘海军.企业公共关系危机成因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年9月.[2]杨芳.公共关系中个人形象与组织形象的辩证关系[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 7月.[3]张丽.我国企业公关危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论坛.2008年.[4]肖璐,姜鸿远.企业危机传播的问题与对策——以万科集团的“捐款门”事件处理为例[J].东南传播.2009年.[5]程振锋,戴通胜.现代企业公关危机管理[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12月.
第二篇:王石成功脱身“捐款门” 危机公关保住万科招牌
王石成功脱身“捐款门” 危机公关保住万科招牌
因为王石的一篇博文,使得万科一直笼罩在“捐款门”事件的阴霾下。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报告,万科因为“捐款门”事件,品牌价值比去年缩水了12.31亿。昨天,万科召开200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大会的唯一主题是“灾区灾后安置及重建”。昨日的会议中,王石的真诚道歉使得万科危机得以化解,议案也得到了股东们的全力支持,超过99%的股东投了赞成票。股东大会结束后,现场出现了排队让王石签名的情形。
大会道歉声中开场
“先说几句一早应该说的话。首先表示歉意。”在昨天万科的股东大会上,董事长王石以自己的道歉作为开场,并强调,由于对网友们的提问作了不恰当的回复,因此作出“无条件的道歉,并不做任何辩解”。
王石的道歉几乎贯穿了整个股东大会,记者初略统计,在现场王石共道歉约6次,几乎每次股东提出质疑或要求解释,王石都强调:“我还是无条件地道歉,不作任何辩解。”
“捐款门”使品牌缩水12亿
最近,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了2008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指出万科受“捐款门”事件影响,品牌价值比去年缩水了12.31亿。在会议前,万科工作人员也表示,对于这次议案并没有必定通过的把握。根据 《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该次股东大会的议案应属于普通决议,必须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包括股东代理人)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即出席股东投弃权票也会成为阻碍决议通过的力量。
言论影响股价下跌将辞职
在昨日的会议中,王石表示,如果在“捐助门”事件中,由于他个人言行的不恰当而使得股民抛弃万科,致使股价大跌,会因此辞职。此言一出,引发了众多与会股东的“同情”。有股东对王石说:“作为万科的长期股东,王石在,我们就在,王石不在,我们也不投万科了”,还有股东表示钦佩王石在此次危机中的忍辱负重,永远支持王总。
股东向王石发难遭炮轰
股东大会现场,一小股东抛出难题给王石:“王石以前是万科的金字招牌,现在却成为万科的负资产,你将如何消除这种负面影响?”对此,王石依然以一句“无条件地道歉,不作任何辩解”来回答。但一石击起千层浪,现场众多的粉丝股东立即作出反击:“股东关心的更多的是王石能带领万科赚多少钱?我想说明的是,不能说一个人做了许多好事,只做了一件坏事,就把他说成负资产,这是不讲良心的。”更有小股东举例道:“女同志总不能因为老公做错一两件事,就炒他鱿鱼!”当即,现场报以热烈掌声。
重申援建绝非“圈地”
万科昨天通过了捐资1亿元帮助重建四川灾区的议案。万科总裁郁亮表示,1亿元中,有7000万用于遵道的建设,其中主要集中在9年制学校的建设、医院的建设和避难及政务中心的建设,此外还有未来居民生活的设备建设、目前灾区垃圾的处理等;另外的3000万则用于其他灾区的建设。
有人认为,万科此次捐资1亿元,其实际目的是希望通过公益活动在四川圈地。对此,郁亮和王石也一再强调,万科未来不准备在遵道开发任何商业活动。王石解释,公益活动与商业活动并无冲突,并非因为有网友认为万科通过此次在四川圈地而做此决定,不在遵道开展商业活动是与万科的战略投资有关。他表示,万科的定位是商业住宅,主要资源集中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万科非旅游地产企业,因此不考虑在遵道开发,参与地震的再后建设,希望能对建筑的防震技术有经验的累计,提高产品的质量。
王石心语
“道歉:因为我在博客上不合适地回答了网友提问,在这里我向各位股东无条件道歉,不做任何辩解。
捐款:2001年至2008年6月,个人已用税后收入捐赠了1200多万元,而2001年至2007年底,收入总额是1938万元,用于捐赠的比例远远超过了收入总额的三分之一。
王石成功脱身“捐款门” 危机公关保住万科招牌 2008/6/11/08:29 来源:焦点深圳房地产网
评价:万科对救灾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没有得到社会承认。除了那个回帖,我认为舆论没有给予万科合适的评价。
辞职:如果因为我的个人言论,导致万科走势弱于大势,弱于行业,我会立刻辞职。”
财经评弹
危机公关保住“万科”金字招牌
因为王石一句“捐10元钱也没什么愧疚”,使得地产龙头万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品牌危机,在昨日的万科临时股东大会上,背负骂名的王石首次站到聚光灯下,面对股东和媒体郑重表示:无条件道歉。
2个半小时的股东大会,从一部令人心碎的灾后记录片开场,公司高管对无偿援助计划娓娓道来,穿插以多次态度诚恳的道歉,令众多愤懑而来的股东和记者深受感动。最终援助提案获得超过99%的高票通过,万科安然度过了这最危急的2个半小时。一场巨大的品牌危机也被悄然化于无形。
面对信贷紧缩、房价下跌等困境,地产公司现金流吃紧,有关地产公司“谁先倒下”的争论在业内流传已久,一旦无法获得公众的承认和谅解,不仅公司股价可能一落千丈,位于全国各地的地产项目也可能遭到公众“拒买”。万科通过本次股东大会上的一系列表现成功扭转了公众的看法,重新赢得了股民和媒体的信任,这对身处逆境中的万科和王石来说无疑是最大的支持。
2004年“中国龙事件”中的立邦,2005年“奶粉事件”中的雀巢,2006年“苏丹红事件”中的亨氏……曾几何时,国际众多知名企业纷纷遭遇品牌危机,不仅销售业绩受到严重影响,更严重损害了企业品牌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尽管这些公司在危机发生后都做不同程度的危机公关,但社会公众仍留下了企业文化对于中国文化“水土不服”的深刻印象。相对上述企业来说,万科此次的危机公关无疑更加成功。
万科此次取得危机公关成功的关键在于,万科是国内公司治理做得最好的少数成功企业之一,万科有一个长期团结稳定而又极富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团队,同时这些人全部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万科与中国文化之间不存在隔阂问题,这或许是很多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后至今难以逾越的鸿沟。
万科此次成功的危机公关仅仅是暂时挽救了自己,要想获得完全的救赎还需要在接下来的10年中踏踏实实做好灾后重建,做好企业的经营保持公司平稳的业绩增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住“万科”这面金字招牌。
第三篇:从赈灾捐款看马云和王石的危机公关
从赈灾捐款看马云和王石的危机公关
马云的一元理论和王石的10元为限说法,在这次赈灾中受到了人们的口诛笔伐。当然也不乏如置顶标题那样为王石辩护的人。争论不止,是两者一时再次成为焦点人物。使俩人领导的公司成为议论对象。不能否认,这次危机对两个人和其所领导的公司分别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就是说这次危机公关,他们都是失败者。但细细分析起来,两者的失败又有不同。马云和王石一样都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风云人物,王石领导的万科是中国最成功的上市地产公司,20年间为股东带来的丰厚回报,毫无疑问,王石的万科是中国最成功的企业之一。王石个人也以其魄力、干练、关注公益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赢得了国人的尊重。马云则互联网时代的精英人物,互联网初期,中国产生了一批精英人物,可惜都没能持久辉煌,最终以增值服务(电子商务)为突破口的马云脱颖而出,成功打造了阿里巴巴和淘宝这两个分别针对企业和个人的电子商务平台,并收购了雅虎中国,成为IT界的精英人物,被喻为中国电子商务之父。可以说,两个人分别是我国新时期国企和民营业界的代表性人物,都是知名的成功人士,这一点毫无疑问。但就公关而言,两人又有不小差别。
以这次赈灾捐款为例。马云个人捐了一元钱,其领导的公司捐了200万,并发表了著名的“一元理论”。且不说作为上市公司董事局的马云捐1元是多是少,但就其“一元理论”就使人们怀疑其社会责任心究竟有没有。马云说:捐一元也表示一种态度。此话虽然不错,捐1元是可以表示态度,但他表示出什么样的态度呢?他传递给公众的是马云对公益事业淡漠的态度。马云一贯特立独行,有自己的做事风格和很强的独立视野,这也许正是他成功的要素之一。也许马云期望通过这次捐款,再次向公众传达其行事风格和个性,但这次他玩过了,要知道面对巨大的地震灾难,人们不再能忍受以冷漠为个性的做法。因为失去起码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的领导,让人看到的是他缺乏人性的一面。由此而引起公愤自然就不难理解了。面对众怒,马云和他领导的团队恐惧了,赶紧采取补救措施,他和他领导的公司最后合计捐了5000万。但为时已晚,这怎么看也让人觉得是被动和不情愿的。问题的关键还不在这里,关键是马云没有对其“一元理论”做任何解释和道歉,给人的感觉是,他并未改变他对赈灾的看法,所捐之款不过是出于无奈而已。再加上马云和他的公司以前就很少参加公益活动,由此给人带来了其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形象。纵观整个事件,马云像一个做了错事的懵懂孩童,虽然被人纠正了做法,但终究也没能明白事理。所以说,他和他的公司做了一次非常失败的危机公关。
再来看看王石。王石在发现自己的言论和做法触犯了众怒后,立即采取了补救措施。第一,宣布万科降投入1亿捐助用于灾区重建,第二,对之前的言论两次公开道歉。而且我相信,他的道歉得到了人们的谅解和接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犯错不可怕,只要诚信改正,人们还是能够谅解的,再加上,王石一贯关注公益事业,个人捐助了不少失学儿童。所以人们并没有对他的“10元论”做过多追究。从整个事件来看,王石诚心接受批评并作出道歉,比万科捐助那1个亿的援建资金更有效果。当然换一种方式捐助(变直接捐款为援建资金),也是高明的补救措施,比直接追加捐款效果要好。因为如此一来给人的印象是,那200万捐款只是第一步,后面我们还有其他援助手段。这一点,王石也比马云要做的成功。王石的危机公关意思很好,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达到了挽回不良影响的效果。
看看这次赈灾,捐款比王石和马云少的公司和个人很多,比如,地产兼IT双行业的富豪潘石屹,他领导的公司也就捐了200万,但并为受到太多指责。可人们怎么偏偏抓住马云和王石不放呢?原因主要还是他们关于捐款的言论。既然是言论引起的众怒,还需要言论来
解决,所以道歉是必须的,像马云那样拒不道歉,虽然补捐了5000万(公司和个人共计--央视消息),但留给人们的形象并未改善。危机公关是一门科学,马云从来就对学院派的理论不屑一顾,这次也不例外,只不过这次失败是他。说明离开科学,一味强调特立独行和个性,终究不是正道。
第四篇:公关经理谈危机管理
公关经理谈危机管理 危机是把“双刃剑”
全球十大公关公司之一的奥美公关总监宋宗诚先生发表了以下观点。
危机事件在各大公司都可能出现,它考验的是企业的危机防御系统。危机是“危险”和“机会”的组合,它是一把“双刃剑”.首先它是一种危险,企业可能由此陷入困境,甚至一蹶不振。但如果处理得好的话,它反而可能给企业带来正面的机会。
我不太清楚罗氏事件的前因后果,也不方便对此妄下结论。但如果真如《南方都市报》所说的那样,我估计该公司可能是在信息了解不充分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事实上,出了问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化解危机的手段和处理过程。主动找出问题所在,给大家一个明确的交代,只要有一种坦诚的态度和行动,公众会理解的。
事实上,跨国企业的公关危机在中国此起彼伏,原因是多方面的,一个常见的原因是公司高层对中国的文化背景缺乏深入了解,对于某事件在认识上与公众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公关层面上表现出不负责任甚至被认为歧视中国消费者;另外一方面的原因是一些公关职能部门的人员经验不足,危机意识淡薄,不能把握最好的时机,这里可能有本土化不够的问题,很多跨国企业策略层面的负责人还是外籍人士担任,他们对危机的敏感度不够高,而本土雇员虽然具备各自的专长,但很少具备处理危机的经验。在中国做事需要了解国情,在遇到危机事件时,很多有经验的公司都会聘用专业公关公司提供咨询。事实上,危机公关的功夫要下在防范上,很多一流的企业都有一套完整的危机预警和紧急处理方案。
出现危机时,企业自己的理性判断会受到影响,容易冒然做出决定。由专业公关公司介入处理比较合适,他们的本土化程度较高,在处理危机事件时更有经验,也更具有客观的态度。出了问题时,作为当事一方,跨国公司的任何申述都会显得苍白无力,专业公关公司往往会建议他们联合有威望的第三方独立机构发布新闻,以正视听。即使跨国公司自己确实有责任,也会找出一条最佳的解决途径。——Jack Li 坦诚面对媒体
新浪公关部经理刘冰华结合“新浪”公司处理危机公关的经历,谈了切身的体会。
危机发生时,对媒体、公众的态度很重要,我认为有两点要首先注意:
1、表示出媒体的尊重,第一时间主动与之进行直接的、面对面的沟通。
媒体是舆论的传播者,要想影响受众,必先争取传播者的理解。所谓在第一时间,是指危机发生后最好争分夺秒抢时间与媒体联络,等媒体报道后再做工作,经常为时已晚。真诚的姿态,更容易使媒体感觉到“尊重”,沟通也会更加有效。
2、对公众态度要坦诚,传达的信息必须准确、清晰,争取公众的理解。
危机的发生,常常源于媒体、受众对事实的误解和企业的不透明。企业无论犯错与否,都需要一个正确的心态,增加透明,向公众做坦诚的解释。人们会为“敢于认错、知错就改,勇于负责”叫好,却不能原谅不负责任的遮掩和逃避。
新浪是网络行业中最知名的品牌之一,因其内容产品较多,树大招风,也经常经历危机的考验。
最让人难忘的是2001年8月,新浪刚刚推出邮箱收费服务,巧合的是,新浪免费邮箱与此同时发生罕见故障,几乎全部瘫痪。90%多用户连续30多小时无法登陆新浪免费邮箱,这被称为新浪成立以来的一场历史性灾难。用户质疑新浪为推收费服务故意将其免费服务破坏,媒体也为无法登陆使用邮箱着急、气愤。事件发生后,新浪总裁汪延在媒体报道前第一时间约见媒体,开诚布公的将事故原因讲清,强调不是故使伎俩,而是服务器磁盘发生故障。工作人员正连夜奋战抢修。同时,他还代表公司立即向几千万网民发出道歉信,阐释原因、在新闻网页中随时向网民汇报进展,并为耽误网民工作一遍遍真诚道歉,最终赢取了公众的谅解。
第五篇:从郭美美事件谈组织公关危机管理
从郭美美事件谈组织公关危机管理
摘要:中国红十字总会7月1日发表声明,暂停商业系统红十字会一切活动。这一举措显然已经有些迟了……而近期举行的一些公益活动,纷纷在醒目位置郑重声明:“本次活动与中国红十字会无关,请放心捐赠!”红十字会所面临的是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形象跌至谷底,声誉更是降至冰点,中国商业电讯认为,在此次郭美美事件中,红十字会的危机公关完全可以用失败来形容。
关键字:组织 公关危机 媒体 红十字会 公共事件
事件回顾:2011年6月21日,新浪微博用户“郭美美Baby”备受网友关注,这个自爆“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孩,而认证身份却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网友对其真实身份也猜测万分,更有网友认为她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的女儿,由此引发网友对中国红十字会的热议。
6月21日早上,新浪微博上出现了一个名为“郭长江RC-”的未认证微博与“郭美美”互相关注。其发布三条的微博,发布不到两个小时,就引来了诸多网友的口水,不少网友认为这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的微博。有些网友还在讽刺道,“唾沫淹死人啊,您闺女太高调了。”
6月22日中国红十字会称“郭美美”与红十字会无关,新浪也对实名认证有误一事而致歉。
6月29日,天涯、猫扑相继删除原始爆料郭美美炫富事件的帖子。而北京警方也对郭美美事件正式立案,通报结果为郭美美及其母亲与中国红十字总会无直接关联,其认证的“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身份属自行杜撰。
警方最终通报似乎将郭美美事件与中国红十字会彻底撇清关系,然而舆论浪潮早已一发不可收拾,红十字会深陷信誉危机。
中国红十字会应对措施:针对新浪微博网友“@郭美美baby”炫富事件,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在官方网站发出声明,以下为声明全文: 一名为“郭美美baby”的网友自称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在网络炫耀其奢华的生活方式,引发网友热议甚至炒作。我会对有关信息调查、核实后,特作如下说明:
一、中国红十字会没有“红十字商会”的机构,也未设有“商业总经理”的职位,更没有“郭美美”其人。
二、为维护红十字标志的严肃性,我国《红十字会法》、《商标法》及相关法规,均严格限制第三方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使用“红十字”的标志与名称。我会保留进一步追究有关方面相关责任的权利。
三、我会一贯反对那些企图通过制造虚假信息达到对个人进行炒作的行为方式,也希望社会各界以平和心态看待此类问题,不被利用。
最后,感谢社会各界长期以来对红十字事业的支持,希望继续对红十字会工作进行监督。
郭美美事件曝光之初,中国红十字会并非没有积极补救的机会。但他们却在第一时间声称没有“红十字商会”机构,更没有“郭美美”其人;随着事件不断发酵,诸多难以撇清关系的蛛丝马迹接连浮出水面,此时再声明暂停商业系统红十字会的活动,已难以自圆其说,反而给公众造成一种前后矛盾自打耳光的感觉。
与很多企业奉行“鸵鸟政策”相比,此次当事各方的主动发表声明的危机公关应对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但是声明并没有平息舆论反而引发更多指责,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主持人的评论一针见血:红十字会不仅要声明,更要证明。而“郭美美事件”并非个例,从最近热议的“中国生乳标国标被指偏低”、“蓝月亮洗衣液被指含致癌物”、“京沪高铁被指速度造假”等公关危机事件来看,当事方往往都选择发布声明进行释疑,但是收效甚微。
案例分析:最应具有爱心的红十字会,变成挥霍奢侈的邪恶代表。
此次中国红十字会的信誉危机并非偶然,郭美美无疑只是一条导火索,引爆长期积累的潜伏因子。红十字会作为公益组织,财务信息却从来讳莫如深。公众捐款捐物献爱心,却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一份爱心沦落何处。可以说,此次中国红十字会信誉危机,是其长期不透明管理与内外信息渠道封闭造成的,更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公益组织体制进行公众拷问。
从危机传播来看,微博,无疑成为本次事件的最核心媒介。全媒体背景下,微博等SNS平台已承担起社会责任型媒体角色,因而,企业或行业组织更应当注重网络形象的塑造,一方面懂得运用微博推广自身良好形象;另一方面,要实时把握网络舆情走向,防范危机于微博传播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