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构建和谐单位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构建和谐单位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科学命题,是我们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第一次鲜明地提出的,并把它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任务之一提到全党面前。构建和谐社会不仅是创造实现“三个文明”的国内环境问题,而且也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反映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体现了当代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单位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单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思想政治工作应注意研究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单位内部的各种关系,为构建和谐单位、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本文就构建和谐单位要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正确处理好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的关系
应当看到,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克服平均主义,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允许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改变了以往那种“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状况,使那些对单位对社会贡献较大的人得到应有的收入报酬,这有利于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的基尼系数己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已达到0.45。地区差距、行业差距有继续加大的趋势。在一些单位内部,领导与群众、技术人员与非技术人员的收入差距也愈来愈大。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造成了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社会有效需求增长、人们价值观扭曲、惟利是图思想蔓延等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造成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一是地域差别、行业差别、城乡差别的存在。二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使人们的收入差距在更多的领域里拉大。三是国家宏观调空体系还不够完善。四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
其同富裕足社会主义最终目标,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们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过于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适当拉开收入差距;再次分配,注重公平,加强对收入分配的 宏观调控职能。近年来,由于国家对水利建设方面的倾斜,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多数效益比较好,在分配制度上施行了工效挂钩办法,较好地做到了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保持了单位的稳定。目前大多数单位进行改企建制,在分配机制方面又将出现一次大的变化。作为单位领导或法人代表既要克服求稳怕乱的老好人思想,让人人入股,平均持股,出现 新的大锅饭,又要防止收入分配过分悬殊。
二、正确处理好在职职工和离退职工的关系
作为一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勇立潮头,就必须有一支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而人才是需要激励的,其内容主要包括:经济利益激励,权力与地位激励,企业文化激励。水利水电勘测设计单位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虽然在分配制度上有一些改革,但向业务骨干倾斜的力度还不够。改企建制将按市场规则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其中措施之一就是采取技术八股、管理八股以及多种形式的期权持股,充分体现人才的使用价值。承认差别,拉开挡次,许一流的人才创一流的业绩,拿一流的报酬,用实实在在的待遇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如果把企业收入总量比喻成“蛋糕”,而把收入分配比喻成“切蛋糕”,那么如何切好“蛋糕”,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深入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
必须首先保证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充分调动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论是采取工效挂钩的办法,还是采取定额管理、项目管理的办法,都要保证和体现按劳取酬,多劳多得,拉开挡次,真正实现上岗靠竞争,收入凭贡献。
同时要处理好离退休人员享受改革带来的成果问题。离退休职工有的是解放前参加过革命战争的,有的是建国后投身于国家水利水电建设的,他们为国家的水利水电事业和本单位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贯彻国务院及各省的文件精神,勘测设计单位要改企建制,这些老同志移交社保部门管理,实现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医疗保障参加社会统筹。移交后出现许多问题,差额补贴是其中主要问题之一,许多老职工退休早,工资低,疾病多,生活中确有不少困难。作为单位领导和在职职工要充分理解离退职工的心情,从继承尊老的优良传统出发,做好离退职工的思想工作,在单位经济效益好的情况下,保证离退职工能够享受到改革带来的成果。福利待遇也有所提高。作为离退休职工也要考虑单位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尤其一些近年来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到单位后,他们面临着找对象、结婚、购买住房还有赡养老人等实际问题,他们的劳动贡献如果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势必引起“孔雀继续东南飞”问题,这对单位来说将造成人才流失。人才流失尤其是技术骨干流走了,谁去跑市场、揽任务、搞勘测设计创造效益呢?所以离退职工要从维护单位改革发展的长远利益考虑,用良好地心态对待分配中发生的变化。
三、正确处理好领导干部与职工群众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领导和群众的矛盾其主导方面在于领导。在领导和群众中的矛盾中,如果领导方面是错误的,群众方面是正确的,那么矛盾的主要方面毫无疑问是在于领导,在于领导是否能够改进自己的错误,求得群众的谅解。如果领导方面是正确的,群众方面是错误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也在于领导,在于领导对群众的说服教育工作,在于领导是否采取有力的措施。
在新的历史时期,企业领导要实施正确的领导必须正确处理好领导干部与职工群众的关系,这既是重要的领导方法,又是构建和谐单位的重要内容。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国有企业的领导,有的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凌驾于党委之上,唯我独尊,以权谋私,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有的与财务人员同流合污,大肆挥霍、进行豪赌:有的将资金先寄存国外而后潜逃。虽然我们党颁发了一系列规定“不准”、《条例》,但是仍然有一些企业领导前赴后继纷纷落马,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当前,处理好领导与群众的关系,要注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强化执政为民的意识。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研究改企建制方案要充分考虑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二是要进一步强化民主管理意识。凡是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都要经过职代会讨论通过,让职工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决策权。防止出现职代会的职能弱化、淡化,或者干脆成了聋子的耳朵一摆设。三是要进一步树立被监督的意识。《党内监督条例》规定了十个方面的监督制度,根据目前国企领导出现的问题还应该在以下两个方面给予重视:
1、切实加强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的建设。对企业内部的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进行合理分解和制约;大中型企业的主要负责人,一般情况下不宜实行“一肩挑”,以防止赋权过重,形成个人集权专断的局面。企业财务必须实行收支统一管理、预算管理和规范管理,取消“一枝笔”。
2、单位领导和职工的收入差距不宜拉的过大。根据国办发(1999)101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对单位领导持股和职工参股都做了原则的规定。我们应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贯彻执行。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对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识会更进一步提高,对构建和谐单位会有新的认识,在处理领导与群众的关系方面会有新的起色。
(作者单位: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第二篇:正确处理好“六种”关系 构建和谐国土
正确处理好“六种”关系
构建和谐国土
党的“十八大” 做出“大力推进生太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对国土资源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要求,我们国土资源工作者肩上责任更加重大,使命更加光荣,如何迎接新的挑战?如何更好的保护资源、更好的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笔者认为:以科学发展为指导,正确处理好“六种”关系是国土资源工作者工作的标杆和努力的方向。
一、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关注并正确认识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的关系,摒弃片面的发展观,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定不移地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严而又严地管理好每寸土地,要加大耕地保护力度,认真督促落实耕地保护责任,检查各地耕地保有量指标落实情况,对耕地保护责任落实不力的单位和地方,要严格衽问责制。要认真落实国家土地调控政策,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用地指标用到最亟需的建设上来,在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等方面予以倾斜。树立土地资源稀缺且不可再生的观念,树立土地依法管理、从严管理的观念,树立保护资源同保障发展高度一致性的观念,以开放的心态、发展的眼光切实解决好保护和发展的问题。
二、正确处理好长远与当前的关系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它是党同人类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的历史性把握,是党对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实践提升。结合我国国情,一方面,必须高度重视经济与资源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必须有长远的眼光,突破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更加科学合理、节约集约地利用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实现经济社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们既要着眼全局,又要立足实际,正确处理好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既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又要着力研究如何合理、优化国土资源利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认真调查研究,结合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摸清土地家底。根据土地的实际状况,科学地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开发和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
三、正确处理好依法与创新的关系
实现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严格依法依规。进一步强化集中统一的土地管理体制,加强土地资源规划管理,严格实施土地用途管制,严把征地和农用地转用审查关,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严格土地执法,从严从快查处以租代征、未批先建、批少占多、批劣占优、毁坏耕地等违法行为。
在做到依法规范的基础上,又要在发展的过程中求得工作创新。健全完善的土地储备机制,增强政府市场调控、引导发展的能力,建立国有土地资产运营的新机制,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试点,进一步整合城乡建设用地,优化用地布局,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深入探索科学发展、快速发展、持续发展之路。
四、正确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思路、转变方式,创新管理手段和措施,不断增强国土资源管理水平。进一步改善和完善土地管理制度,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科技的手段,实行标本兼治,有效地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严格实行和进一步完善国有土地出让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加强土地市场管理,严格执行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实现土地资源价值最大化。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统一内部管理,统一办事程序,做到办事程序公开、公正;进一步创新学习机制,立足本职,强化学习,加强调研,探索和解决国土资源利用和管理中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抓好基层站、所建设,形成管理和服务网络。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要做好服务工作,在土地利用上有前瞻性、预见性,对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重大工业项目用地提前规划、提前论证,主动服务,逐步实现土地管理工作由管理型向管理与服务并重型转变,该管得管到位,该服务的服务到家。
五、正确处理好建设与民生的关系
土地管理工作必须认真落实“富民惠民、改善民生”行动,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安危作为第一责任。如何在保障经济建设的同时,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人民群众生活的改善,使其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成为我们国土工作者的追求。在实际工作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切实抓好被征地农民的安置补偿工作,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在为地方建设提供土地资源保障的同时,严格遵守土地法律法规,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进一步规范征地行为,严格审查征地安置补偿方案,认真落实“两公告、一登记”、告知、确认、听证等制度,督促落实各项补偿安置政策到位。二是精心组织实施好“金土地”工程。不仅要突出耕地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升,要通过田、水、电、路、林、村综合整治,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通过土地整理扩大耕地面积,建设稳产高产农田,实现建设用地占补平衡。三是切实抓好失地村民的再就业安置工作,结合失地农民现状,开展就业培训,组织失地农民务工,协调失地农民到征地单位就业、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措施,解决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后顾之忧。四是切实抓好农村建设用地的发证工作。为农村合法土地确权,维护农民用地合法权益。五是抓好农村土地矛盾纠纷排查,变“上访”为下访,变“接访”为“巡访”,把土地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把建设与民生统筹兼顾起来,在服务建设的同时尽最大努力改善民生。
六、正确处理好内部约束和社会监督的关系
在土地管理和服务中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内部约束,切实履行职能职责,严格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严格执行土地利用规划,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国,严格查处土地违法行为,按制度管人、依法律办事,通过管理把世界上最严格地耕地保护制度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使各界都参与土地资源管理和监督工作,借社会各界之力提高土地管理水平,借社会各界监督作用,改进土地管理和服务中的不足和缺陷,推动执法工作深入开展,使土地管理工作全面、科学、协调发展。(旬阳县关口镇
彭昌根)
第三篇:解决农民收入问题 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当前,关于农民增收问题从上到下,从理论界到实际部门,都给予极大关注,作了许许多多的探讨,提出了诸多的对策和建议,很受启发,我们认为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是个系统工程,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归纳和多层次进行分析,本文试图从“三个关系”谈点看法。
一、要正确处理好“农内”和“农外”的关系
在诸多的探讨农民收入问题的文章中,主要的是从二个方面进行研讨,一个方面是从农业内部去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另一方面是从农业外部去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当然也有一些文章比较系统地从内外结合作研究,这些都是非常有价值的,都无可非议。但是也有一种看法似乎有点绝对化,强调“农业的根本出路在农外”、“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功夫不在农内,而在农外,如果我们仍然重复过去‘打补丁’的做法,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我认为,城乡二元结构这个基本体制矛盾没有突破,无论怎样调节微观机制的政策都很难发挥作用,同时提出,创造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首先要加快城镇化,尽可能吸纳农村剩余人口;其次是在战略上以新的资源开发带动农村剩余人口的转移,比如,在西部开发中,动员大量农村过剩劳动力从事水利建设,实行人海战术,以工代赈,以工授地,安置东部剩余农民;再次是在金融、保险、流通、批发等非农领域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让农民有利可图,上述见解,被称为“农外论”。对这个“农外论”已有同志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农外富农之途是无可挑剔的,甚至是应当进一步深入阐述的,而且也是需要大大加以扩展的,但是认为目前“农内”进行增收活动“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都是难以令人信服的。实际上,现阶段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展增收活动,还是大有可为的,并且分别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农地使用权流转和规模经营、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建设等方面加以论证。
本人认为,把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或者说把解决“三农”问题,绝然地分为外部问题和内部问题,或者单纯从外部或内部去寻找解决途径,是不全面的,是欠妥的,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简单的道理上说,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内因,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外因也可以起到主要作用,不过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具体到解决农民收入问题,也很难单纯从内部或外部找到有效途径,这里仅举一例加以说明。
大家已经比较一致认识到,要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加快农业结构的调整,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农业结构调整问题,关系到农业内部许多问题,比如,农业的区域结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存在的突出的区域结构趋同效应,仍没从根本上解决,失去比较优势;农业的产品结构问题,高质量的农产品比重小。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同时也带来农业效益低的问题,但是如果单纯从农业内部去解决农业结构问题,就不完全切合实际,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里还有个外部的问题。很明显的,农业结构调整必须以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众所周知,目前农业结构调整,最为迫切的既要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也要进行要素结构的调整,关键在于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所以,农业结构调整必须与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并进,必须在制度层面上做出调整,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推动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为农业劳动力的流动和合理配置创造条件和拓展空间。还有农业结构调整离不开政府的财政支持,政府必须处理好财政负担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对农业结构调整给予必要的财政支持;农业结构调整应与改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等等。农业结构调整涉及到许许多多的外部问题,切不可忽视,所以,农业结构调整既涉及到“农内”问题,也牵涉到“农外”问题,无法绝对地从一个方面去解决。
综上所述,我们的看法是,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必须正确处理好内部和外部关系,内外结合,表里兼治。
二、要正确处理好“分”与“合”的关系
20多年前,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施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即在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基础上进行家庭经营,打破了长期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集中劳动,集中经营,统一分配”的模式,相对于原来的“大、一、统”的经营方式,这实际上是一种分散经营方式,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20多年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证明,家庭联产承包经营是亿万农民的历史选择,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和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农村土地二轮承包时,中央作出决策,延长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
现在的问题是,我国农村经济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解决了绝大多数农民的温饱问题之后,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在这种背景下,有的同志就提出“小农”怎么长大的问题,认为,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从原有的集体制中裂变出2亿多个农户,这些规模狭小的农户仍然深深印有中国农村几千年来所形成的“单个马铃薯”特征,内在联系梗阻,组织脆弱,当前面对波诡云谲市场经济时,他们表现出严重的先天不足,因为“小农”难以提高效率、难以适应市场、难以避免伤害。因此,有计划地改变目前状态,提高我国农民的经济组织程度,使“小农”长大,已是当务之急,而且,这种组织起来,不是过去人民公社体制下的集体经济方式,也不是一个小农加一个小农的简单结合,而且按照现代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分工,由其产业链条和内在的经济利益所联结起来的合作关系,诸如此类,见诸于报刊杂志上,主张把农民组织起来,或者主张走合作化的道路的文章和观点为数不少,比如,有的主张“倾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有的提出“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其农业发展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我们也应借鉴其经验并根据中国的国情,积极鼓励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联系与合作。
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存在“统与分”,即“分”与“合”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继续坚持家庭联产承包制,还是采取各种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我们认为,应当正确处理好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分”与“合”的关系。
首先,家庭承包经营决不能动摇,长期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不动摇,有利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增强农民收入,农民是主体,谁也不可替代,家庭承包经营、乡镇企业、村民自治等农村改革都是农民首创,农民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只有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创造力,农村经济才能快速发展,农村改革才能进一步深化,才能最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不动摇,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的基础,土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从我国的国情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农业仍将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土地仍是农民最可靠的生活保障,事实证明,凡是土地承包关系不稳定的地方,往往出现的问题就多,社会就不稳定,所以,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最大因素。
其次,应当采取措施,逐步地有计划地把农民组织起来,诸如采用合作制等多种形式,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从事实层面来看,从已有的国内外实践证明,合作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主要优势是利益直接,民主管理,能够真正代表和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是农户与市场、生产和流通,农民与政府相互结合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农业生产力越是提高,农业产业化越是发展,越是要求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专业化分工明确,从我国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由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农业发展是在分户经营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规模偏小,且组织化程度低。据了解,目前我国加入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农业只占全国农户总数的3%,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当然也就影响到农民收入的提高。
本人认为,要正确处理好农业发展的“分”与“合”的关系,以提高农民收入,制度创新更为重要,所谓制度创新,就是在实现农业产品化上,需要一套有效的组织形式,具体一点说,在农产品生产环节上应采取由家庭联产承包来完成,并提供初级产品;而在初级产品的销售环节,这是目前我国最为薄弱的环节,应组织起合作社并由其完成,这有利于统一进入批发市场,并获取较高的销售收入,最后,农产品加工环节,应由合作社或股份公司来完成,最好以股份制公司为主,这样,农业产业的不同环节,由家庭联产承包、合作制、股份制公司三种基本组织形式来完成,使农业产业组织基本形式多样化,突破现有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做法,上述作法,既坚持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又起到把农民组织起来的道路,互相兼顾,另一方面,一定要注意到,把农民组织起来,或者实施合作制,一定要坚持“条件、自愿”的原则,也就是要看条件是否具备,农民是否自愿,各级政府不能包办代替,不准强行实施,这在历史上已有过教训。
三、正确处理好“抽吸”和“反哺”的关系
在改革开放前,咱们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虽然也把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大力宣传和提倡发展农业,但是,实际上发展农业是为发展工业服务的,把农业作为发展工业的基础,发展的思路很明确,即农业为基础,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其后再“反哺”农业,这实质上是由工业“抽吸”农业,把农业作为工业发展资金来源,实现工业原始积累,据有关部门测算,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通过“剪刀差”形式为工业提供了近1万亿元资金,年均每年200多亿元,由此,不难看出,改革开放前我国农业发展缓慢之原因的一斑。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提出优先发展农业,解决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问题,特别是采取措施,从制度上革新,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放开农产品收购价格,使农民做到实惠,农民收入有很大幅度提高,大大调动了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但是,由于我们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旧体制的影响依然存在,因此,发展的思维仍然带有旧思路的惯性。在解决农民收入问题上,重城市,轻农村,先城市居民后农村居民,其具体表现还是明显的。比如,近几年,市场需求不足,农产品消费首当其冲,价格长期低迷,农民卖难很突出,从而影响到农民收入,为刺激消费,开拓市场,在寻求解决出路的办法中,有人提出,先增加城市居民收入就会带动农产品的消费,刺激农产品价格的提高,进而增加农民收入,我们是有理由说,亿万农民为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立下汗马功劳,功不可没,但是,由于长期对农业的“抽吸”,“抽农补工”的做法,对我国农业发展的负面影响是很明显的,农业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导致农业生产率提高缓慢,农民收入增长不快,城乡差别扩大,因此,对农业的“抽吸”不能再继续了,应当尽快变“抽吸”为“反哺”。
实现对农业由“抽吸”到“反哺”的转变,利农利国,就争开拓农村市场,刺激消费来说,我国近9亿的农民,2亿多个家庭,任何商品普及率只要提高一个百分点,就会增加200多万件的需求,如果国家被真正“反哺”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可能很快就会转化为最终消费需求,拉动投资需求,形成国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要实现对农业由“抽吸”到“反哺”的转变,国家要实施有效的保护农业的政策,而当前关键是国家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农业特别是水利和生态建设投入一定的资金,提高了农业的生产能力,但是,由于长期以来对农业的发展欠帐太多,远没能解决问题,广大农民渴望加大投入,最终解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帮助防范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尽快提高农民收入。
第四篇:构建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五大关系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放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相并列的突出位置,号召全党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是一个具有时代性、战略性的重大决策。各级党组织要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时期的实际出发,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正确处理影响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些重大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关系,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我们党所主张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的目标,仅靠GDp的增长,无法支撑起一个人民所向往的全面的小康社会。因此,各级党委必须把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按照 “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社会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要坚决克服一些地方在经济建设上舍得投入,而在社会事业发展上无所作为的倾向,要切实把社会事业的发展放到重要位置,与经济建设一同部署、一同推动、一同检查、一同落实,促进经济建设与科教文卫、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协同共进。
二是正确处理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既充满活力又富有秩序的社会。一方面,我们要通过改革,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造性活力,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另一方面,也要注意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在保持社会生机和活力的前提下谋求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始终做到“活而不乱”。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和妥善解决改革中因利益调整引发的社会矛盾,避免体制转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的激化。要自觉把社会和谐作为稳定工作的最高目标,坚持以和谐指导稳定工作,以和谐检验稳定工作,切实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妥善协调不同社会阶层、群体和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实现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两根支柱。当前群众对行业垄断、城乡差别、干部特权、收入差距拉大等现象十分不满。建设和谐社会,必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既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市场体制,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又要通过宏观调控,在二次分配中维护社会公平;既要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又要防止两极分化;既要保护发达地区、优势产业和先富群体的发展活力,又要高度重视和关心欠发达地区、比较困难的行业和群众。各个地方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要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财政、信贷、就业、扶贫开发、法律援助等手段,逐步建立符合和谐社会目标要求的,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和人道主义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机制,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四是正确处理行政管理与社会自我管理的关系,打造社会管理新格局。真正的和谐社会是一个国家权力与公共权利良性互动的社会,是国家的行政管理与公民个人的自主管理相统一的社会。目前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沿用着过去以行政管理为主导的社会管理体制,这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相适应。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总要求,坚决克服一切恩赐思想和包办代替的做法,在进一步提高党和政府管理社会的效能的同时,善于通过村民自治、社区自治组织,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中介组织以及工青妇等群众组织和各类群众代表会议等,形成社会管理的整体合力。
五是正确处理发挥传统政治优势与创新群众工作机制的关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既要发挥党组织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组织优势,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政治优势,更要注意创新群众工作的运行机制,建立一套确保我们党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的长效机制。一些地方之所以社会矛盾比较突出,干群关系紧张,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对群众冷暖漠然视之、不闻不问,致使群众有苦无处诉、有理无处说、有冤无处申;有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推诿扯皮,久拖不决,致使小事拖大、矛盾激化;有的办关系案、人情案,甚至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引起民愤;有的动辄使用专政工具压制普通上访群众,引起群众不满。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我们的群众工作机制僵化,缺少应对新时期、新形势下各种新矛盾、新问题的有效办法。各级党委政府都要认真研究和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把工作重点放在建立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上,逐步建立顺畅的民意沟通机制、有效的矛盾调处机制、便民利民的服务机制、公正的司法机制、完善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
第五篇: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领导干部要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权力与服务的关系。每一名领导干部处于领导岗位,手中拥有一定的权 力,履行着管理社会的职能。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权力与服务的关系。领 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绝不能为个人或小团体捞好处,绝不能损害人民的利益。只有摆正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才能从思想上行动上正确认 识和行使手中的权力。权力使用的过程,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过程,就是尽责任尽义务的过程,权力一旦与服务分离,必然导致腐败。二是正确处理好地位与责任的关系。每个领导干部所处的地位不单是个人奋斗的结果,更是党和人民信任、赋予的结果。当组织给予越来越高的地位时,也赋予了更重的责任。如 果地位与责任相脱节,权力就会变质。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只有权大不忘责任重、位尊不移 公仆心,才能真正坚持党的宗旨。权力意味着责任,权力越大,责任越大;责任越大,为人 民服务的机会越多,作贡献的潜能越大。如果把权力当成谋私的工具,一朝权在手,便把令 来行,抱着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肆意亵渎人民赋予的权力,必然走入违法乱纪的歧 途。三是正确处理好公仆与主人的关系。为民谋利是我们执掌政权的根本目的。在任何时候任何 情况下,一切工作和方针政策,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衡量标准。这 也是每一个领导干部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原则。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级机关的工作人员 包括领导者则是行使公共权力的公仆。对于领导干部来说,只有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才能摆 正自己在权力关系中的地位,才能正确处理公共权力的行使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始终保 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三是正确处理好“为官”与做人的关系。怎样做人,为谁“当官”,是领导干部改造人生观 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要想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实实做事,首先需要堂堂正正做人。做人需要以德为本,弘德立身。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加强学习,增长学识,开阔眼界,陶冶情 操,提高修养,思想境界提高了,道德修养加强了,对个人的名誉、地位、利益等问题就会 想得透、看得淡,就能自觉地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勤奋工作,就不会去斤斤计较个人的 得失,更不会利用手中的权力牟取一己之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