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个人典型材料经典系列三
为开拓市场保驾护航的“后勤兵”
“我不喜欢你在我的井场出现,但我还是希望你们在作业的时候都能经常见到你!”这句话是中油国际印尼分公司的加拿大籍现场监督对一个个子不高,年龄不大的中国小伙子说的。这个小伙子就是大庆钻探测井一公司印尼项目部的仪修负责人赵亚成。
他的出现就意味着井场上施工出现了问题。由于他能用专业、流利的英语诚恳的向甲方解释出现的问题,并且能快速解决,成了井场上的“救星”,他的到来就看到了希望;另一方面他为人友善,善于沟通,甲方的人员都非常喜欢他,希望能多见到他。为此,就有了开头的那一段话。
赵亚成2000年7月,毕业于哈工程大学、检测与自动化专业,同年来XXX工作,在公司、中心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下,他刻苦学习技术,快速成长、成熟,通过几年的磨练,成为公司出色的现场操作工程师、仪器研发工程师和引进仪器维修工程师。他负责的利用国产短电极配接CSU测井系统为冀东油田取芯作业校深的改造项目获得了局2002-2004年度青工“五小”成果二等奖、局2005年打造优势“金点子”成果三等奖。2008年他荣获过公司仪器维修标兵和“十杰青年”等称号。
一、肩负使命,他迎难而上
练就金刚钻,揽下瓷器活。2004年7月,他被派到印尼项目部负责EXCELL-2000系列地面系统及井下仪器的维修保养工
1作。这样,一名年青的仪修工程师,肩负了起了印尼市场保驾护航“后勤兵”的重担。
当时,正处在印尼项目刚开工时期,存在诸多困难,各种设备尚未完全到位、陌生的国际作业规程、甲方可以根据我方服务的情况随时提出解除合同等。他作为当时在印尼基地唯一的一名维修工程师肩负着保障公司拿下印尼市场和树立中国大庆测井品牌的重要责任和使命。为了确保中国大庆测井站稳印尼,扎根印尼。他夜以继日地辛苦劳作着。他学、练结合,白天修保仪器,晚上翻阅资料,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就是凭着这股能吃苦、肯钻研的精神,仅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阅读完的26本英文原版EXCELL-2000系列地面系统及井下仪器的维修手册,掌握了基本维修程序,并且练就出判断问题准确,解决问题迅速的过硬本领。
2008年8月,测井队在施工时,突然发现INSITE软件的日志文件里经常出现一条关于软件采集时间超时错误的提示。咨询哈里伯顿的技术支持,“他们判断可能是调制解调板的问题,因为还没有影响到数据的采集,他们认为只能等板子彻底坏掉了,才能检测出来问题的所在,现在不能提供任何技术支持”。等,不是我作为。面对问题决不能绕着走,于是他不断查找资料,分析问题的可能性,采取优选法则,重装系统软件、查找前置机、更换主机等方法反复试验,最终分析可能是前置机的工作站的主板上的时钟有偏差,导致测井软件在提取时间后,发生系统时间
无法对齐,导致软件自动报错。根据分析结果查找,发现工作站主板COMS电池的电压比正常值低0.1伏,更换电池后效验,一切恢复正常。把老外宣判不能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连甲方的人员都叹服他永不放弃的精神和过硬的技术水平。
二、面对考验,他从容不迫
在海外,有热带美丽风光,可以挣美元,这是何等的美事,有很多人都在羡慕他。可当你知道他所经历的,也许你不会羡慕他,相反会为他捏了一把汗,多了几分敬佩。
在印尼白天上井要面对40多度的高温,晚间上井穿行在黑黑的原始森林之间,孤独寂寞。在4米宽的凸凹路面上,只有测井车辆穿行的呼啸声和闪动的车灯,与其相伴是偶尔枪声的回荡,任何人都会有莫名的恐惧。就是在这样的恶劣工作环境下,还要面对时间的紧迫,甲方的国际标准的要求,以及解决问题时现场所有人注视的目光,这犹如一场场“残酷的考试”。都说义高人胆大,面对这一场场“残酷的考试”,他每次都能从容不迫地应对,上交了一份又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赢得甲方和测井队高度赞扬和肯定。
印尼基地使用的EXCELL-2000系统是1997年引进的, 由于哈里伯顿公司已经开始采用新的工作站,WINDOWS2000的操作系统,不再对旧的UNIX系统提供技术支持,这就意味着无论出现任何问题都要靠自己解决。08年印尼SARBAL-1井作业施工,在距离测井还有不到4个小时的时候地面系统出现了问题。
时间紧、任务重。可是本来2个小时的路程,由于那几日受大雨的影响,河水外溢,淹没了部分通往井场的道路,只能靠寻找路两侧的各种标志缓慢的前行。花费了3个多小时才到达井场,而这时离测井施工的时间只剩下半个多小时。时间紧迫,要是按照常规修法拆卸工作站或是准备重新安装系统,采用哪种方案都至少需要1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影响测井施工、市场、信誉,遭到甲方的抱怨和不满。在这关键时刻经验是最重要的,他直接利用命令字查看系统的日志,并且详细的查看了软件内关于工作站的硬件配置文件。在大脑中迅速判定是副硬盘的故障导致配置文件出错,造成测井软件无法启动。他使用unix的编辑功能改变了一行文件路经指示命令,迅速解决了问题,而且只用了十分钟解决问题。
三、勇于担当,他舍己奉献
身为大庆人,铁人的后代,他时刻坚持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舍小家为大家,勇挑重担。
“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压力就是动力,他喜欢有挑战性的工作。2009年,为保障油田4000万稳产吨,提高整体装备水平,公司引进了三套具有先进水平的LOGIQ测井系统,验收投产任务压在他所在的室,他作为室工程师负责人和组员一起,创新思路采取日志推进法开展工作。他每次倒班只能在家休息10天就回到室里工作。虽然,他的工作更加繁重,但他在保障测井队正常生产仪器维护及引进仪器验收的情况下,还担
当起培养年青人重任,几年来培养了黄汝波、牛宏等4名的新毕业的大学生,为了使他们成长起来,走出去。他毫不保留转授经验、维修仪器方法和技巧。目前,这4名的新毕业的大学生都服务于印尼和外蒙,在为海外市场保驾护航。
他每年,在印尼工作的时间累计都超过八个多月,基地俨然成了他的另一个“家”,为了这个“家”,他感到的都是骄傲和自豪,而对自己的小家,他心中充满了愧疚。
在印尼工作的六年时间里,他在外渡过了三个春节,四个元宵节,四个中秋节……。2004年7月,他被派到印尼一去就是几个月,在爱人生宝宝最需要他的时候,他也没能陪伴在妻子的身边。当他回到家的时候,看到已经快满月、小脸粉嫩的儿子,即使再坚强的人也不免心里泛起酸楚。
如今,他又踏上了去印尼的征途,2010年春节必将海外度过。每当出行时,他的儿子喜欢拉着他的旅行箱,送他到路口,然后说,“爸爸,BYE-BYE!别忘了买榴莲糖!”
第二篇:典型例题三[范文模版]
典型例题三
a4b4ab4例3 对于任意实数a、b,求证()(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22
分析 这个题若使用比较法来证明,将会很麻烦,因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中有(22ab4),2展开后很复杂。若使用综合法,从重要不等式:ab2ab出发,再恰当地利用不等式的有关性质及“配方”的技巧可得到证明。
证明:∵ ab2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两边同加(ab):2(ab)(ab),44442222222
a4b4a2b2
2即:()(1)22
又:∵ab2ab(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
两边同加(ab):2(ab)(ab)2222222
a2b2ab2∴ ()22
a2b2
2ab4)()(2)∴(22
a4b4ab4()(当且仅当ab时取等号)由(1)和(2)可得. 22
说明:此题参考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综合法证明不等式主要是应用均值不等式来证明,要注意均值不等式的变形应用,一般式子中出现有平方和乘积形式后可以考虑用综合法来解.
第三篇:“三创”典型材料
让理想在创业实践中升华
——记***区第三次创业致富典型**
**,1979 年生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现为*******。近年来,她在市委、市政府第三次创业政策号召下,抢抓机遇,自强不息,通过发展地栽黑木耳等职工自营经济,积极投身于第三次创业的伟大实践当中,用勤劳和智慧奏响了一曲与时俱进、自强不息,自我发展的创业乐章。
一、如饥似渴求知,凝聚自我发展内生力
**出生于金山屯区一个林业工人家庭。从小,勤劳质朴的父母就教育孩子正直做人,老实做事。受父母影响,养成了姜健坚毅果敢,不屈不挠的性格。**从小就很懂事,她体贴父母,自觉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能让操劳了一天的父母能多休息片刻,是她孩提时代最朴素的愿望。中专毕业后,怀着一颗回报家乡父老,建设家乡的拳拳之心回到了生于斯长于斯的***。她先后在区政府**和***工作过。多年来,她时刻不忘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爱岗敬业,干一行,爱一行,总是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深知,只有掌握渊博的知识,才能开拓视野,才能在各项工作中得心应手,无往而不利。于是无论工作多累,只要有闲暇,她都是手不释卷,立刻沉浸到书海之中。尤其是调入图书馆后,为**的求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的便利条件。几年来,她重点学习了哲学、政治经济学、公文写作、林冠下经济等方面的知识;还学习了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等方面的重要理论以及区委、区政府重要会议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经常思考在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革命实践中自己的定位。对知识的孜孜以求,使她在求知的道路不断前进,2009年她取得了大专文凭。知识的储备由量变积累达到质的飞跃,直接体现为解放了思想,增长了工作才干,创新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取得了一项项优秀的业绩,得到了领导和群众们的好评。
二、抢抓机遇创业,自力更生铺就致富路
机遇总是提供给那些有准备的人。听了市委书记**在全市“看项目、议发展、促转型”现场会上题为“继续弘扬马永顺精神,迅速兴起第三次创业热潮”的讲话后,**很是振奋和鼓舞。熟悉**的人都知道,她不是个甘于平庸,愿意在平淡生活中享受安逸的人。姜健觉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新时代林区创业者,理应听从党和政府的召唤,积极开展创业活动,在引领创业的伟大实践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凭着在**看到的一些关于林冠下经济发展前景分析材料,经过深入的分析和调研,**觉得地栽木耳比较符合林区发展实际,是个很有前途的创业项目。于是她借阅了大量介绍地栽木耳技术书籍学习,并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她还经常到地栽木耳种植户家中学习观摩生产流程和技术方面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2个多月的筹备,2010年 月,在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家人、亲友的帮助下,**的2万袋地栽木耳摆进了菌房。在菌种生长期间,她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起早贪黑照看菌种生长,测量温度湿度,保持室内通风。到木耳袋下地摆放前,木耳菌丝长势良好,杂菌率控制在2%这一标准的范围内,潜心钻研和辛勤劳作使她真正掌握了菌房培育期内温湿度控制技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经过辛勤劳动,悉心经营,她养殖的黑木耳喜获丰收。2万袋木耳产量达1600多斤,平均每袋产量达到0.08斤以上。加之她采用的是小耳单片种植技术,木耳单片、无根、肉厚、耳型好的特点很受市场欢迎,平均售价达到25元,净收入2.3万余元。从一个对木耳种植的门外汉成长为种植能手,这一年多的时间,汗水与心血同融,泪水与欢笑共行,不禁让她感触良多,在创业的实践中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三、践行宗旨“帯富”,真心实意帮扶贫困户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党员八项义务中第二条义务明确要求,党员不但要有带头致富能力,还要有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创业的初步成功,更加坚定了**创业的理想和信念。她致富不忘同志,经常思索的是,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员“双带”作用,带动周边的群众共同致富,为党分忧为民谋利,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她是这么想的,并且马上付诸了行动。单位同事***因早些年腰部受伤,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妻子体弱多病,一直闲赋在家,孩子马上就要升入高中,全家经济收入只靠邓宝海每月不足千元的工资,生活十分困难。姜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授之以鱼不如授之渔。她主动与邓宝海联系,为他无偿提供袋栽木耳养殖技术和启动资金一万元,从原材料准备、装袋、发酵到木耳袋下地、采摘、晾晒,每个环节**都手把手地精心指导,当年邓宝海养殖的两万袋木耳喜获得丰收,采干耳1400斤,纯利近两万余元,一下子就还清了家里的欠款。种植袋装木耳的成功,让**对今后的生活信心满满,2012年,他扩大了生产规模,种植木耳3万袋,力争再用1年的时间脱贫致富的道路。单位其他同事通过看到***种植木耳的成功,认识到了食用菌产业美好的发展前景,也纷纷找到姜健,她在了解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和困难之处后,**积极与区政府和各有关单位联系,为大家争取政策上的优惠与扶持,在她的带动下区文体局已有2人发展地栽木耳。
四、诚信经营为本,热忱周到服务千万家
**并没有满足于现状而不思进取。她又紧紧抓住林业局棚户区改造的有利于发展装潢业的契机,看准市场,在单位领导的支持下经营了一家灯具城。为了支持全区棚改工作,缓解百姓装修的压力,使住上楼房的百姓都能买到物美价廉、货真价实的灯具。她并没有将利润放在经营的第一位,而是诚信经营与热忱周到服务放在了首位。为了上到质量好、价格合理的灯具,她经常是比别人辛苦好几倍地跑商家,货比三家。别人上货一天就能回来,她往往要两到三天的时间才能回来。在客户挑选灯具的时候,她还根据客户的楼房面积、格局给予合理化建议,对于那些只知道一昧挑贵的,而不根据实际需要购买的客户,她常常是进行耐心的劝说,最后总能让客户挑选到适合自己家居的灯具,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同时,为了方便百姓,凡是在她家灯具城挑选灯具的客户,都负责送货到家。经过她的不懈努力和真诚付出,灯具城已颇具规模并且收益良好。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不甘于平庸、不屈服于困境是**的坚定信心;锲而不舍,迎难而上,实现自我价值,建设家乡、回报社会是**的执着追求,她让理想在创业实践中得到升华,用火红的青春,谱写了一曲林区青年创业赞歌!
第四篇:三送典型(推荐)
曲世雄同志“三送”活动先进典型材料
进入 10月下旬,按照县上会议精神,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全县上下认真开展了以“送政策科技、送文化卫生、送温暖平安,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提高党员干部创造力、落实力、公信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三送三问三提高两密切一推动”活动。作为祁家庙乡政府干部、瓦楼村“三送”工作组成员的曲世雄同志在此期间深入基层,进村入户,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活动刚刚开始,他就为自己制定了包括活动时间、内容、地点、目的为主要内容的每周“五日”工作计划,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送去了温暖,送去了致富点子。为了让好事实事做的更多更好,他还积极联系县上其它单位,为“三送”活动争资争项,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被誉为群众的“贴心人”。
广泛动员 积极宣传
祁家庙乡党委在10月26日召开“三送”活动动员大会后,他便与瓦楼村“三送”工作组成员到瓦楼村,于2011年10月28日召开了由村委成员、村小组长、全体党员参加的动员会,会后积极广泛宣传,让全体村民都知晓“三送”工作的具体内容,目标要求。召集全村村民小组长和在家的党员,由瓦楼村“三送”工作组宣讲开展“三送”活动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并将十七届六中全会、市第三次党代会及县党代会、人代会精神作为学习的重点,为群众进行政策宣讲,送去计生政策、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读本234本,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利用报刊杂志对村民讲解国家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让村民了解“三送”活动的意义,在每个社张贴 “三送”活动宣传标语10条以上,让村民时时处处都能了解“三送“活动的实质内涵,为开展好“三送”活动开了好头,营造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深入农户 走访民情
按照“三送”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他坚持每天进村入户、深入了解,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村情民意。在走访过程中,他了解到牦牛沟社的道路太窄、坑洼不平,泥泞难行,他立即召集工作组成员共同商讨,利用这次“三送”活动为契机,大力挖掘资源,联系县财政局,争取到县财政局资金帮扶 2万元,决定明年开春进行拉沙拓宽牦牛沟道路,使群众出行和干农活有一个方便的条件,解决了牦牛沟社500多人的行路困难。这一举措让大家对村里的发展前景都充满了信心。
为更好的了解民情民意,确保“三送”工作落到实处,他走访入户时随身带着一本民情日记,做到三记录:一是记录自己联系村户的基本情况,积极主动的了解村组户的基本情况和思想动态,做到对结交对象的家庭情况、思想状态、困难原因和帮扶需求等底数清,情况明;二是记录群众困难帮扶情况,记录帮扶对象家中的喜事、乐事、困事,烦心事等,与群众真谈心、真交友,为群众办真事,办实事,办好事;三是记录群众反馈回来的信息,对在结对帮扶对象谈心走访后,从群众反馈回来的信息一一整理并记录在册,能解决的立即解决,存在困难暂时无法解决的,建立台账,承诺逐步争取尽快解决。
力所能及 扶困解难
“三送”活动的根本目的是要以实实在在的举措,使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利益、发展出成果。在祁家庙乡瓦楼村,他与“三送”活动工作组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共为群众发放医保、社保、农业科技、致富创业政策等宣传资料400余份,走访了一些困难户、五保户、党员困难户等,关心他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困难,破解他们的疑惑,消除他们的忧愁,增强他们好好过日子的信心。走访了瓦楼村柳滩小学,了解到有14名留守学生家庭经济困难,为此,他和瓦楼村“三送”活动工作组共同出资,为他们购买书包及学习用品。不仅如此,他和驻村工作组成员共同联系县能源办争取到4吨水泥为瓦楼村上下瓦楼社维修过河桥梁。把释民惑,暖民心,解民难真正落到实处,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为全乡工作组树立了模范作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一名“三送” 工作组成员,要做到本职工作与“三送”活动两不误,为村里的群众办点实事,在村里留下一点值得大家回忆的东西,这既是他对自己的工作要求,也是对组织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五篇:典型个人材料
黄 金 产 业 领 路 人
------记县级优秀共产党员、县烟棉办党支部书记田书新同志 2009年,全县收购烟叶1094万斤,投放烟叶收购资金8023万元,实现烟叶特产税1804万元,创我县历史新高。2010年,全县共落实烟叶面积3.6万亩,其中千亩以上烟叶大方9个,500亩烟叶连片23个,100亩以上烟叶连片42个,烟叶集约化连片面积达90%以上。特别是县里确定的古庄店乡荆庄、广阳镇吕庄和独树镇吴井三个标准化示范区,烟叶面积就达到了6000亩,目前园区内烟叶已经进入旺长期,烟株生长发育良好,田间管理规范,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5月5日,省烟草公司副总经理李俊成来我县视察工作时,对全县烟叶整体生产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之所以取得这样骄人的成绩,离不开田书新---这位土生土长的朴朴实实的共产党员,先后担任过组织部科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等多个领导职务,工作经验非常丰富,从2002年出任县烟棉办党支部书记、主任,这付沉重担子整整在肩上挑了8个年头。他带领支部委员会一帮人,务实重干,大胆创新,与时俱进,强化办公室内部管理制度,外树良好形象,历经各种艰难困苦,实现了全县烟叶生产由大到强的跨越,朝着全省乃至全国烟叶强县的目标不断迈进。当前,烟叶已成为乡镇财政增收、农民致富、企业增效的产业支撑,为县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注重调查研究,大胆改革创新
针对我县原来烟叶生产种植布局欠合理,烟叶基础设施配套率低,冰雹、暴风雨和各种病虫害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制约着全县烟
1草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问题,田书新主任亲自带领相关人员查阅资料,深入植烟乡镇和农村基层,与烟叶、农业、水利、气象和烟农等人员开展访谈,对烟叶生产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形成了《对全县烟叶发展制约因素的调查分析报告》,受到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同时,他会同县烟草公司、有关植烟乡镇,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机制,采取招商的办法,吸引有志之士到方城这块热土上投资烟叶生产,在赵河镇、博望镇、小史店镇和古庄店乡先后建立了8个千亩烟叶集约化经营家庭农场,为现代烟草农业的集约化发展探索了路子,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强化基础建设,确保旱涝保收
我们抓住国家加大烟叶生产投入的机遇,大力推进烟叶基础设施配套,努力改善烟区生产生活条件,自2006年以来,先后从上级引入7000多万元资金,打机电井892眼,修渠15万米,建桥涵16座,塘堰坝27处,蓄水池15座,修机耕路19万米,建育苗中心13处,育苗大棚180座,建烘烤中心12处,密集炕房900座,增加基本烟田有效灌溉面积3万亩,烟区设施配套率达90%以上,大大地提高烟叶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全县烟田基本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炕房成群、育苗大棚成座、旱能浇、涝能排、旱涝保丰收’的现代烟草农业生产格局。
三、推进集约生产,促进节能增效
专业化分工是适应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根本要求,是提升烟叶生产水平的有效途径。按照烟叶生产“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的总
体目标,我们不断完善专业化服务办法,拓宽服务范围,真正达到了减工节本增效的目的。每年累计投入120万元购置烟田起垄机、覆膜机、挖穴施肥机、移栽机和中耕除草机等先进机械设备百余台,组建烟田机耕整地、植保防病和烘烤分级等专业化服务队,物资配送、机耕、种植、病虫统防统治、成熟采收、烘烤分级等主要生产环节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和专业化分工,有力地提升了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同时,全县成立烟叶标准化生产领导小组,制订相应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到烟叶生产、收购、加工、质量、品牌、销售、农资服务等各个环节与领域,贯穿于产前、产中和产后全过程,促进了烟叶生产及各环节的流程化、标准化。原来每亩烟平均用工35个,现在减少到26个,节省9个工时,按每个工时30元计算,平均一亩烟降低工时成本270元,扣除每亩烟叶机械作业费150元,每亩烟叶平均降低生产用工成本120元。
四、心系基层群众,狠抓内外兼修
田书新主任挂念基层,心系烟农,常年有一半以上的工作时间是在基层度过的,或在植烟乡镇检查、督促、指导,或深入田间地头察看烟叶生产情况,指导烟农做好烟田管理。他妻子说:“书新平时工作忙,尤其是经常下乡,双休日和节假日也没有休息过,家里就我一个人打理,他早就说陪我和女儿一起到北京玩一玩,但他一直没能抽出空来。我也知道他的工作面对基层,下乡任务重,从没埋怨过他。”县烟棉办在班长田书新同志为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力实施“创先争优”活动,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手段,以
学习型机关、廉洁型机关、创新型机关和服务型机关创建为载体,狠抓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做实做强机关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形成了现代烟草农业快速发展的长效工作机制。
五、往昔辉煌犹在,风流更看今朝
以田书新同志为班长的县烟棉办公室党支部是一个团结协作、务实重干、与时俱进的领导集体,办公室多项工作都走在了全县前列。2006年,田书新同志被县政府记三等功一次,并连续五年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田书新同志是一名忠于党和人民、情系广大烟农的优秀基层共产党员典范。在业务工作上,县烟棉办连续八年被南阳市政府授予烟叶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被县委或县政府授予“目标管理工作一等奖、招商引资工作一等奖、信息工作先进单位、服务烟叶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并获得县政府对单位集体通令嘉奖。“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县烟棉办党支部书记田书新将继续发挥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办公室全体党员、干部,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扎实的工作作风和优异的工作成绩,踏着昨天的辉煌,为“黄金产业”明天的快速发展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