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实验基地评估标准
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实验基地评估标准
(试行)
全国青少年科学教育师训计划工作领导小组
实验基地评估标准量表 参评学校(公章): 主管推荐单位(公章):
实验区评估的非量化标准:
1.申请单位是否在本地区具有科学教育示范作用 2.申请单位综合科技教育水平达到的程度 3.申请单位在本地区的协调组织能力情况 4.申请单位是否具有教育发展潜力 5.申请单位是否具有政策导向的作用
第二篇:江苏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评选标准
附件
2江苏省青少年科学教育特色学校评选标准
一、学校领导切实重视科学教育,管理机制健全。
1、学校成立科学教育领导小组,有校长分管,有业务部门牵头,有具体人员负责。
2、学校把科技教育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在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过程中突出科技教育的特色,有创建科技教育特色学校的规划及措施。
3、学校有完善的科技教育工作制度。学校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布置、落实科技教育活动的开展。学校建立了科技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培训、考核制度,学生科技社团活动制度。
4、学校把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列入目标考核体系,并纳入学年(学期)工作目标考核、表彰、奖励范围。
二、学校新科学课程全面实施,科技教育活动特色显著。
5、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齐上足小学中高年级的科学课程;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和地理课程(或综合性的科学课程);高中物理、化学、生物和通用技术课程。
6、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研究性学习等课程科技教育特色显著。小学开设专用科学工作室(活动室);中学科学实验室和通用技术实验室设施齐全。
7、开展经常性的科技教育活动。每年至少组织2次全
1校性的主题性科普活动(科学节、科技周等)。各年级积极开展科普讲座、科普知识竞赛、科普旅游、科技制作、科技绘画、科学小论文等活动。
8、有1-2项在省级以上获得较好成绩的科技活动项目,全校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科技竞赛活动的总参与率达80%以上。
9、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了学生科技社团组织(青少年科技俱乐部、少儿科学院)。科技社团做到定指导教师、定活动计划、定活动阵地。活动正常,参与率高,有一定成果。
三、学校重视科技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
10、重视对全体教师的科学教育及校本培训,每年有计划地安排科技教师、科技活动辅导员参加各级各类科技活动项目培训。
1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自觉向青少年学生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并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形成浓厚的科学教育教学风格。
12、有一支由科学家、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等组成的热心青少年科学教育兼职辅导员队伍,定期开展工作,有一定成效。
四、学校重视科技教育阵地和设施建设。
13、学校有科普宣传橱窗、科学工作室、科学实验室和
科学教育成果展示室等科学教育阵地。学校的广播站、校园电视台、网站定期开设科普节目,宣传科普知识。学校校园文化和环境建设具有科普教育氛围。
14、学校重视科技教育的投入,保证必要的活动经费。能定期添置科学器材,科技教育设施能满足青少年开展活动的需要。校园图书馆中科普书籍不低于30%。校内科技教育资源(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房)和网络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15、有固定的校外科普教育基地,定期开展校外科普活动。
五、学校重视科技教育的理论研究。
16、学校把科技教育活动与新课程推进结合起来,加强科技类课程的建设,有一定数量的科技类校本课程
17、学校有科学教育方面的研究课题,每年有一定数量的科学教育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定期交流科学教育工作的经验、做法及新思路。
18、发挥科技教育示范作用,具有同周边学校、社区一起开展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能力,在区域内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第三篇: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基地申报材料
全国家庭教育实验基地申报材料
河北省宁晋县第六中学
宁晋县第六中学是县委县政府、教育局鼎力打造的一所建筑标准一流、师资队伍一流、管理水平一流、教学质量一流的品牌学校,建成于2010年,占地99.39亩,建筑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500万元。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公办初级中学,目前有54个教学班,2900名学生。
学校建有高标准的理化生实验室、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的图书馆;装备电子备课室,初步实现了电子备课;省市一流体育馆、钢琴室、美术室、舞蹈室等专用教学设施,为开设各类兴趣小组,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学校现有教师198名,中学高级教师3名,一级教师19名。教师学历合格率为100%,其中研究生1名,本科学历达195名,专科学历2名。学校先后荣获“邢台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十二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全国特色学校”、“河北省家庭教育示范学校”“邢台市示范性家长学校”等称号。
建校以来,我校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作为孩子教育的主渠道——学校,不能仅仅把视角局限于孩子本身,还应该把视角延伸到孩子生长的主环境——家庭,延伸到孩子活动的大环境——社会。当然,对于初中生而言,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更应当引起我们认真的关注。有鉴于此,我校建校伊始就创办了家长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几年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在此,我们正式向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申报“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实验基地”,基于如下考虑:
一、多措并举、家校联合的成功经验为开展家庭教育研究夯实了基础。
为更加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我校建立健全了领导机构,完善细化了各项规章制度,开辟创新了多种渠道,全面夯实了“家长学校”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1、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管理扎实有效。
学校先后成立了两个组织机构。一个是家长学校组织机构,校长李喜中担任家长学校校长,主管学生的副校长协调组织实施,各科室配合,年级主任、班主任为主要成员,主要负责家长学校工作计划的制订、家庭教育讲师的选拔与确
定、家庭教育培训的开展、家长会的召开等工作。二是家长委员会。挑选6名各行业的家长代表成立家长委员会,主要负责反馈家长的意见建议、搭建学校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2、通过家校联系卡,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学生每大周回家时,学校印发家校联系卡,内容包含一大周中学校的工作动态、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醒家长的事项、家庭教育的有关知识、家长意见反馈等。家校联系卡及时的让家长了解了我校的工作开展情况,方便了学校及时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且根据家长所提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工作,以更好的为家长和学生服务。
3、通过家长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并进行家庭教育的培训。
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全体学生和家长参与的家长会。会议的程序一般为首先了解学校概况,然后观看家庭教育视频,第三步了解学生一学期以来在学校的学习、行为等表现,并留下对学校发展的建议。
学校还不定期的召开部分班或某层次学生家长的家长会,有针对性的进行家校联合教育。
4、发放家庭教育材料,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和参与兴趣。
学校利用学生放学回家的时候,精心准备家庭教育的知识、案例、故事等发给每位家长,并收集家长在家庭教育方面有何困惑、希望得到何种帮助、知识等。短时间的阅读可能没有明显效果,但长时间家长接触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会使他们对家庭教育的方法产生兴趣,摒弃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主动积极的参加到家长学校中来。
5、开展家庭教育教材的培训。
学校每学期开展1-2次的家庭教育教材的培训,集中所有家长(含未参加家长学校的家长,目的是使其了解并产生参与的兴趣),采取讲师授课与观看专家视频讲座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多样的形式能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6、在学校网站开辟“家长学校”专栏。
通报家长学校最新动态,展示活动成果,交流家庭教育经验,反馈家长心声,利用学校网络平台,让全体家长的学习、交流更便捷更高效。
可以说,我校近几年对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融合的探究,形成了一定的思想,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为进一步开展家庭教育研究夯实了基础。
二、针对性的课题研究为家庭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新的途径。
2010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家长学校发展现状确定了北省家长学校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家长学校的运作模式》,该课题被河北省家长学校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组批准立项(课题编号为JZXX NO.)。
1、研究目的
通过理论学习、总结实践经验,对家长学校开展的方法进行具体阐述,从而提供一个明确具体、操作性强的运作模式。
课题在研究和形成论文过程中主要围绕如下内容:
1、阅读、学习家长学校相关书籍、期刊,了解各地家长学校开展的现状及具体方式,从中总结成绩与存在问题,并形成文字材料。
2、实地走访本地家长学校开展的现状,了解授课时间、地点、步骤,从中总结成绩与存在的问题,并形成文字材料。
3、总结我校家长学校开展的实践经验,得出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并总结成文。
4、调查了解家长在家长学校开展过程中的意见和建议,对家长学校的开展进行调整。
2、研究过程。
在课题得到省家长学校教育教学研究课题课题组批准后,我们迅速结合课题报告中所安排的实施步骤,认真、严谨地设计制订了实施方案:
1、理论学习阶段。主要通过研读家长学校相关的书籍、经验交流材料、期刊等,了解各地家长学校开展的情况。课题组成员定期交流学习心得,将家长学校的经验做法汇总梳理,分析其优劣,总结成文,题目为《各地家长学校开展的现状及思考》
2、实践走访阶段。一是要实地走访本地家长学校开展的现状、总结我校家长学校运作中的成绩及存在问题,探索家长学校开展的方式方法。二要通过调查了解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掌握家长需求。将实践的经验和走访调查的信息总结成文。题目可为《走访家长学校所见所思》。
3、形成论文阶段,本阶段汇总前两个阶段成果,形成论文《家长学校的运作模式》。
3、研究成果
通过研究与实践,该课题大大促进了我校家长学校的有效开展,推进家校沟通,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使指导家庭教育研究成为可能。
首先,我校教师均为师范类院校毕业,学历合格率100%。所有老师都经过较为系统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从而保证了大家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疏导孩子的焦虑,引导孩子向上。为指导家庭教育研究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
其次,我校教师年龄结构具有很强的优势。年富力强的教师占整个教师队伍的90%多,这支队伍中的每一位老师均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有了多年与学生打交道的心得体会。
第三,开放的办学思想铸造了教师们开放、严谨、爱心兼具的良好心态,为指导家庭教育研究提供了心理可能。我校长期以来摈弃“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春夏与秋冬”的狭窄封闭的办学思路,我们的教育教学不仅向学生开放,同时向所有家长开放,向社会各界开放。从而保证了教师们具有良好的交流能力和开放的心态。
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我们把为每一个步入宁晋六中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作为己任,所以,我们愿意与所有孩子的家长探讨家庭教育的思想、途径、方法,愿意为每一个孩子能够同时拥有良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奉献出我们的汗水和智慧。
真心希望我们的申请能够得到上级领导的批复!
第四篇:社区教育实验基地
XXX教育实验中心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在全国社区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大力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和网络建设”的要求,加快我街道办学习型单位的建设,现就我街道办推进社区教育实验中心建设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主要目标,立足XXX实际,创新工作模式,以实验基地建设为载体,拓展社区教育网络体系,深入推进学习型单位的建设,凸显XXX教育特色与亮点,扩大社区教育在全区的影响力,切实提高辖区市民的综合素质,建设绿色XXX,推进社会和谐。
二、总体目标
1、探索新型的社区教育模式,建立和完善社区教育实验中心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2、建设一批能够面向社区各类人群,广泛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组织社区教育培训、开发社区教育合作项目、展示社区教育成果的社区教育实验中心;
三、工作原则
围绕“坚持农科教结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传承弘扬区域特色文化,提升市民素养”两条主线,充分挖掘、利用、开发社区内农业、科技、教育、文化等各类资源为社区教育服务;同时,以“满足市民多样化学习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原则,深化社区教育内涵建设,创新社区教育品牌,扩大社区教育影响。
四、主要任务
(一)探索社区教育实验基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建设社区教育实验中心,既是社区教育基层建设工作新方式、新途径、新抓手,也是社区教育工作新模式,既是社区教育的工作方法,也是工作目标。因此,在实验中心建设过程中,社区教育工作者在管
理体制、运行机制、培训模式、教学管理、活动开展等方面要积极尝试,逐渐形成一套行之有效,能在全辖区甚至全市加以推广和应用的管理制度,建立“建设社区教育实验中心”的长效运行机制。
(二)开展教育培训,培育社区教育特色课程
围绕居民求知、求学、求乐、求健的不同需求,充分发挥实验中心的资源和阵地优势,为社区各类人群提供专项或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服务,研究和探索具有典型意义的多样化学习方式以及相适应的培训模式,力求教学实施形式多样化,教学方式符合中心实际、课程特点和居民实际。开发建设相关的社区教育课程与资源,培育特色课程,加强网络学习资源的建设。
(三)开展主题学习活动,形成学习活动品牌
结合实验中心的资源特点,精心策划和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主题学习活动,扩大社区教育影响面和受众面,使更多的市民了解区域文化,掌握职业技能;并不断总结和积极推广活动的成效,努力形成一批有特色、影响大、范围广、好评度高的学习活动品牌。
(四)培育学习型团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社区教育实验中心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固定的场所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习型团队建设提供了生长和发展的土壤。以实验中心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活动,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力促在各实验中心形成一大批学习型团队。
(五)开发实验合作项目,拓展实验中心功能
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基地已有的功能开展各类实验活动,另一方面要针对社区居民需求,进一步开发实验基地的功能,开展适合社区居民需求的项目、活动。
(六)重视各类资料的积累,形成社区教育成果
在实验基地建设的各个阶段,重视对各类资料的收集和整理的工作,为日后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依据。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设方面形成书面材料,制定一套规范化、专业化的管理制度;在学习活动的
开展、特色课程的建设、学习型团队建设方面的归纳、提炼、升华,形成理论性的文字材料和实践性的总结报告。
五、实施步骤
(一)明确范围,确立方向
建设社区教育实验中心旨在合理开发、利用XXX具有突出特色的社区教育资源。社区教育实验中心建设,是拓展社区教育网络体系的创新举措。
“社区教育实验中心”,是指区域内农业、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的特色资源为社区教育服务的场所;是指开展社区教育专项活动的场所(或是有意建设发展专项活动场所的村居教学点);是指社区院校合作开展社区教育实验的场所,合作项目如送教上门、教师挂职锻炼等。
(二)深入调研,挖掘资源
采用由上而下、从下往上的方式,深入开展调研工作,通过基层走访调查、搜集多方资料,社区学校、社区居委会居民学习点、相关部门推荐等途径,在全区范围内发现、挖掘尽可能多的资源点,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构和场所。
(三)确定场所,制定方案
1、确立意向。在前期调研、搜集资源工作基础上,确立拟建的社区教育实验中心。
2、制定方案。根据实验中心的特点、功能,结合社区教育实际工作,制定实验中心的建设方案,对实验中心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内容、具体实施步骤、保障机制等问题有个具体的规划,以指导后续工作有序进行。
3、挂牌成立。结合办事处工作实际,策划实验中心挂牌仪式,做好实验中心的宣传工作。
(四)多方联动,开展合作
社区教育实验中心成立后,多方联动,寻求合作,努力发挥实验中心的功能和作用。
1、制定计划。根据建设方案,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包括拟开展的教育培训、学习活动等具体内容。
2、开展合作。循序渐进地开展活动,以实现资源的最大程度的合理利用。
3、深度开发。在利用基地已有的功能开展各类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实验中心的功能,开展适合社区居民需求的项目、活动。
4、开展研究。不断创新,创造经验,系统推广,同时要注意搜集资料,并对这一工作模式进行思考研究,以便形成理论,逐渐形成 “建设实验中心”的长效运行机制。
六、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办事处全面负责社区教育实验基地建设的统筹协调工作,负责日常管理工作,设专人具体负责。
(二)管理与指导
加强过程服务指导,搭建各类交流培训平台。通过现场推进会、交流研讨会、学习参观活动等形式,为各基地提供经验交流、问题探讨、互相学习、成果展示的平台。
(三)舆论宣传
充分发挥各类宣传媒体的功能,及时通报社区教育实验基地活动开展情况。
第五篇:2010年创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实施方案
一、活动宗旨
为深入贯彻落实《xx区文明礼仪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我校青少年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校园文明水平,促进我校教育现代化发展,以创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基地”为抓手,结合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各项工作,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校文明窗口的作用,带动家庭、社会文明建设,为建设平安和谐繁荣优美宝安提供人文基础。
通过创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基地”专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文明礼仪教育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将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有机融入“民族精神代代传”的养成教育中,全面提升青少年学生的文明素养。依托家长学校开展文明礼仪进家庭活动,强化广大家长文明礼仪行为,引领广大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进一步增强各项家庭教育活动实效,进一步营造和谐校园,共建文明校园,为培养21世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合格的“五好小公民”做贡献。
二、领导机构
成立xx区上芬小学创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基地”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德育处,由黄宇波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王敬芬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文明礼仪教育基地创建各项工作。
三、活动主题:“文明礼仪伴我行”
学校将以“文明礼仪伴我行”为主题,以知礼、学礼、行礼为主要内容,通过科学系统、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活动,培养学生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
四、活动时间:2008年3月——2009年5月
五、活动人员:全校师生
六、实施步骤
(一)宣传礼仪,学习礼仪(20**年3月)
开展启动仪式,学习明确发动宣传礼仪的重要性,本次活动的意义。
1、订购、阅读《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读本》。
2、观看青少年文明礼仪影视教材,组织学生利用班队课观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
3、结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活动月”,大力宣讲《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中小学生守则》等养成教育内容。
4、开辟文明礼仪宣传教育专栏,利用广播、黑板报、宣传栏、横幅标语等宣传文明礼仪,营造“创建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浓厚氛围,力求达到借助多途径宣传触动学生心灵的效果。
5、结合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检查、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事迹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等内容开展师德师风相关培训,学习新时代教师教育教学文明礼仪规范,切实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增强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效。
(二)走进生活,实践礼仪(20**年3——5月)
开展学生观察身边同学文明礼仪表现及文明礼仪进家庭、文明礼仪进社区宣传文明礼仪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实践礼仪之必要。
1、学生对“文明”有触动,有激情后,让学生走进生活,用发现的眼光搜寻“不文明之举”和“文明之举”,用心搜寻,并用笔和照相机记录下“不文明之举”、“文明之举”及内心的触动,通过中队阅览会和学校广播站“第一现场”栏目交流所记录下的“不文明之举”和“文明之举”,突出宣扬“文明之举”。
2、学校摄影小记者搜集校园文明之举,并以个人摄影展的形式进行全校展示。(注:充分保护学生自尊心,“不文明之举”的照片只出现不文明行为,不出现人物头像)
3、根据自己的搜寻结果,完成一张调查表。通过调查表中的明显对比,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虽然仍有个别不文明的现象,但文明现象更是无处不在。
4、通过家长学校和培训文明礼仪宣传员,面向家庭、社会进行礼仪知识的宣传,营造小手拉大手,共创文明和谐社会的良好氛围。
(三)展示礼仪,树礼仪榜样(20**年6——2009年)
通过开展“走进文明礼仪榜样”的主题班会树立学生学习的文明礼仪形象,及文明礼仪手抄报展示、文明礼仪进家庭大调查等活动促进学生改变不良文明礼仪习惯。并通过开展校园文明之星评比、师生校园礼仪风采展示、征文和演讲比赛,讲身边发生的礼仪故事等活动树立身边的文明礼仪榜样,强化文明礼仪意识。
1、借助各媒介搜集文明人物先进事迹,以“走进文明礼仪榜样”为主题的班会课,引领学生通过学习文明榜样的先进事迹,树立心中的文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