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博物馆市场化运作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市场化的速度日趋加快。博物馆应如何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变化,重新定位博物馆职能的运作方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博物馆市场化运作的基础条件
(一)博物馆的商品属性
博物馆的业务有“产品”,博物馆的产品属商品范畴。众所周知,社会产品分为两大类:一是物质产品;二是精神产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产品进入流通领域,按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进行等价交换的时候,产品就成为商品。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包括博物馆的馆区、房屋建筑等部分组成要素,甚至包括博物馆本身就是观众消费的精神产品,它可以通过门票、或其他各种形式进行商品交换,因此,博物馆的产品具有市场化运作的商品属性。
传统经济条件下,博物馆事业只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博物馆的社会职能,不承认博物馆有“产品”,更不承认博物馆产品的商品属性。在“左”的思潮影响下,博物馆的社会职能局限在意识形态领域,仅作为政治宣传教育工具。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博物馆运作方式的转变,首先从思想上应认识到博物馆“产品”的商品属性,而后按市场化的方式去运作。
(二)博物馆作为精神消费产业的资源属性
既然承认社会交换和消费存在着精神产品,那么生产加工这种特殊产品就应有物质的或非物质的产业资源。博物馆已经是重要的文化消费资源,并呈现着巨大的开发价值。
旅游业供游客观赏有两个重要消费资源:一是以著名的江河湖海、大山名川为代表的自然形成的自然景观;二是渗透着人类文化,保留着人类历史轨迹的人文景观。博物馆就是第二种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是历史文化的缩影,各级各类博物馆分别标志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或一个行业的发展历史,其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深受观众和游客的青睐。博物馆所表现出来的吸引力,成为旅游产业重点依赖的资源对象。
当物质产品的生产越过温饱时期,人们消费的注意力就开始转向新的消费领域。除上述旅游业给人们带来旅游消费之外,一种新的产业在悄然兴起,这就是文化作为生产力而成为新的经济资源和新的发展产业。文化力和文化产业已经引起经济学者和产业界的注意。博物馆作为文化资源,不仅具有丰富的文物藏品资源,它还具有对深邃的历史文化的探索性资源,这一切都是未来兴起与发展的文化产业所不可忽视的重要经济资源。
博物馆的市场化运作有助于其资源优势向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方面转化。
(三)博物馆的商品生产者属性
从传统体制看,博物馆是一个文化事业单位。从市场经济角度看,博物馆是一个商品生产者。一是博物馆有“资产”。这些资产就是历史文化遗产,它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具有
价值和使用价值;二是博物馆的资产有生产价值。这些资产通过博物馆的管理者、科研人员、工作人员的研究、开发、组合和布展等工作,生产出以展览为主要形式的各种各样的精神产品和物化产品;三是博物馆的产品有市常历史文化产品是现代人极其感兴趣的一种精神消费品,博物馆是历史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缩影,它可以为人们全面地了解历史文化和世界文化提供方便;四是现代社会是市场经济趋于社会化的社会,等价交换是消费的基本原则,在这一原则下,博物馆的“产品”可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所以说博物馆的产品应有商品属性,作为这样“产品”的生产者,博物馆应具有商品生产者的职能。这一职能既与传统的收藏、研究、教育三大职能不矛盾,又与现代市场消费相吻合,只是实现“产品”交换的形式不一样而已。
二、博物馆的市场化运作是历史的必然,世界潮流
(一)博物馆市场化运作是历史的必然
1684年,世界第一个近代博物馆阿什莫林博物馆的诞生,开辟了世界博物馆的新纪元。初创时期的博物馆,主要是历史纪念品的收藏和配合学生的教育,当然也有对社会部分公众学者开放的参观与教育。
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开放了一些以宫廷、官邸为代表的遗址作为博物馆,随之,博物馆开始走出封闭,面向社会。
近代,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得到显著发展,旅游业的兴起,使博物馆成为旅游者涉猎的对象;旅游业的拉动,又使博物馆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产业的发展,企业的经营,开始影响和启迪博物馆的工作思路。70年代末80年代初,西方博物馆界开始提出和探讨博物馆职能市场化运作和博物馆的企业化经营问题。
以上简要概述,是世界博物馆诞生与发展理念的变化,说明博物馆不可能孤立于社会之外,它也是伴随着社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博物馆的市场化运作,可以说是世界博物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我国社会经济伴随着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有了长足的发展。不管是生产领域、流通领域,还是消费领域,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也决定博物馆必须改变传统单一的封闭运行模式,改变与世隔绝、闭门造车和门庭冷落的被动局面,而换之以面向社会、面向观众,主动服务于社会,在服务中求得生存与发展的新的运行方式。这种方式就是博物馆的市场化运作,这也是改革开放的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
(二)博物馆市场化运作是世界的潮流
从世界范围来看,发达国家的博物馆,包括很多大馆名院,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在经营中发展自己,已是当今的潮流。英国的皇家博物馆,法国的卢浮宫,意大利的庞贝遗址博物馆,都是有国家支持,并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开发和经营的。这些世界著名的博物馆,在经营中不论是直接收入,还是为旅游项目配套带来的间接收入,都给国家和博物馆带来丰厚的效益,有些已成为国家支柱产业的重点项目。
美国博物馆的数量和水平,可以说是世界之最,其理论和实践已走在世界前列,代表着世界博物馆的发展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际博物馆界,开始引进“市场调查”等市场手段之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就开始借鉴市场经营思想,90年代又进一步引进市场观念,将观众视为“消费者”,在公共服务中,引进“顾客关怀”(Customer Care)等概念。而今,美国博物馆,不管是大型博物馆,还是占75%的小型博物馆;不管是国立博物馆,还是占59%的私立博物馆,在资金的筹措、展览的开发与创新、人员队伍的组织、观众的吸引与开发措施等方面,都借鉴企业化经营的理念,市场化运作,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
我国博物馆受传统体制的影响,博物馆的整体水平既少又小,距欧美发达国家的博物馆有相当的距离。因此,跟上世界潮流,抓紧时间开展市场化运作,也可赶超西方博物馆的时间差距。
三、博物馆市场化的几点建议
博物馆市场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市场化的方式组织观众;以观众的需求搞好展览创新;以内部管理结构的调整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为重点,转变传统机制。
(一)搞好博物馆的市场网络建设和市场推广
现代博物馆第一位的工作就是组织观众。没有观众或观众稀少,别说不能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是博物馆的传统职能也无法实现。观众的组织要想达到有效率和有效果,就应借鉴现代企业市场运作的方式,搞好博物馆的市场网络建设和市场广告推广。
1.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确定目标观众群
传统博物馆的陈列展览基本是靠行政渠道来组织观众的。近些年来,一些博物馆从创收和解决经费不足入手,开始走出馆门,主动组织观众,这仅仅是原始不规范的市场行为。博物馆要想科学地组织好观众,首先应当搞好市场调研,要了解博物馆的观众在哪里;观众的数量有多少;他们具有什么样的兴趣和消费特点;他们的工作特点和休闲时间;以何种方式最能吸引他们走进博物馆等等。博物馆必须以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摸清观众和观众的消费底细。如,按社会的组织结构的不同,纵向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职业结构;横向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或区域结构等,分门别类,建立起科学的观众档案,这是博物馆市场化运作的最基础的工作。
在调研摸底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加工,分别轻重缓急,确立博物馆的目标观众群,这就是博物馆面向市场,科学地组织观众的重要依据,缺少这一点,博物馆散兵游勇式地去组织社会观众,就可能陷入盲目性。
2.选出重点观众群,以一定的方式,建立起稳定的观众市场网络
博物馆的观众组织工作如果想事半功倍去做,除搞好上述市场调研,确定目标群体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出重点观众群,建立观众市场网络。什么样算是重点观众群?笔者认为,一般来说,是指数量较多,特点集中而单一。如,学生,细分为大、中、小学校学生;解放军战士;政府公务员;企业员工;社区居民等等。这些观众群特点共性强,较易组织,根据他们的消费需求,又可特别为他们组织专业性的展览。对于这样一些观众,需要以一定的方式,建立稳固的联系。如,对解放军战士,可搞军民共建;对学校可建立素质教育基地;对企业可搞馆厂挂钩;对政府公务员,可通过行政渠道,配合政治、政策的形式,建立宣传阵地等。这样方式的网络,对博物馆的观众组织可起到非常便捷有效的效果。
3.借用媒体等社会力量,宣传推广博物馆
借用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信息互联网等现代重要的媒体机构,进行宣传广告和市场推广,是现代社会迅速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最主要的方式。博物馆市场化工作也不例外。如何宣传广告有效,关键在于搞好策划。策划应包括整体形象策划和“一展一策”;选准“卖点”,针对性要强;宣传广告的方式,包括电视频道、刊头位置、时段等技术性处理措施等等。博物馆除组织自身的策划机构之外,要注意利用和借用社会广告策划的专业机构,效果可能更好。
社会宣传广告除媒体这一主要方式外,还有一种不容忽视的方式,就是利用和借用社会人,特别是社会知名人士的口碑宣传。要注意社会名人,如,官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等社会著名人士,他们对社会的影响,不仅可帮助博物馆组织观众,还可以帮助博物馆在社会筹资,展览组织,创意策划,扩大社会影响等方面,起到媒体所不能起到的作用,这是应当认真提及而不容忽视的。
还有一个现代和未来前瞻性的建议,博物馆市场化要特别注意信息互联网的运用,上网了解信息,上网学习,上网休闲娱乐,不仅仅是青少年,一些中老年有文化的人士也很有兴趣涉猎。博物馆能抓住这一新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借以宣传自己,传递业务信息,效果将会非常明显。青岛市博物馆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举办的“动漫艺术展”,就是通过网络系统给社会观众传递信息的,展览举办短短四天,吸引观众五、六万人,轰动岛城,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二)博物馆应以观众的需求为第一目标,不断实现展览创新
任何社会产品,不管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一成不变,缺少创新,就会因削减消费的兴趣而失去市常博物馆的陈列展览,也不例外。改革开放以来,博物馆曾出现过一段门庭冷落、业务萧条的尴尬局面,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陈列单一,展览陈旧。
博物馆有资源的优势,但是如何将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的优势,关键在于创新。博物馆的管理者,要从开拓观众市尝吸引观众的角度,组织馆内科研人员和工作人员,通过自我开发和引进,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推陈出新,创造出观众喜闻乐见的科研成果和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的“产品”常新,是博物馆市场常盛不衰的关键所在。
如何能实现快速有效的展览创新?笔者认为,除强化科研力量,加大科研开发投入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思路,就是借用社会力量。
首先,应充分利用博物馆系统资源优势。以经营为手段,运用市场交易的方式,有效地引进展览。一个地方博物馆的陈列展览,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变成陈旧的“产品”,而失去市场;但对另一个地方博物馆来说,就可能是一个创新的“产品”,从而带来新的市常从这个意义上说,博物馆系统内不但应是文物、资料资源共享。展品、展览也应资源共享。这样做既可节省科研投入,也可节省时间。对输送馆和输入馆都是双赢。青岛市博物馆2003年从外省市引进20余个展览,特别是利用兄弟馆院的资源组织策划了《走进大师——20世纪中国美术大师经典作品系列展》,每展时间一个月,连续推出,在岛城引起强烈反响。同时青岛市博物馆又把自己开发的五个文物、艺术类展览输送到外地博物馆。这样做既拓宽了市场面,又实现了新的创收。
其次,借用社会力量开发新的展品。博物馆虽然是历史文物藏品的专业保护单位,但是历史文物和珍贵艺术品不可能完全集中在博物馆,一些散落在社会民间有历史艺术价值的艺术品,借用和租用博物馆的展厅和场地进行展出,也能吸引观众,并能实现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近两年来,青岛市博物馆联合社会民间收藏家的力量举办展览,不但产生了社会效益和创收,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社会公众对博物馆的了解、印象加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博物馆要实现职能的市场化,必须搞好内部组织结构的配套和运行机制的改革
博物馆市场化,加大了对社会观众市场的工作力度,就必然要求内部的工作效率和频率有所改变。
传统博物馆的职能是以藏为主、以展为线,基本上是“生产型”。博物馆市场化要求博物馆不仅要做“生产者”还要做“经营者”;不仅外部市场工作要规范,要加大力度,而且内部的管理工作亦应配套。就如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现代化的企业一样,不仅企业外部市场工作应快速运转,内部的管理工作亦应高效运行。
一是博物馆的机构设置要改革配套,过去的陈列展览为主线的机构设置,应改为以市场观众需求为主线的机构设置。青岛市博物馆,2003年对机构进行了较大范围的改革,撤销了过去的研究部,成立以展览项目开发和市场策划为主的策划研究部;围绕市场观众网络渠道的繁重工作,新成立了产业开发部,加大市场推销工作的力度;将原陈列部改为陈列征集部,主要是针对展览更新加大社会流散文物的征集工作,其他的传统机构围绕市场的开展,展品的创新均作了相应的调整。调整后,对内引进展览项目和对外输出展览数量陡增,年均吸引观众20多万人次,一改过去展览单一,观众寥寥无几的被动局面。
二是提高工作效率,增强馆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青岛市博物馆对馆内工作人员和科研人员,包括管理人员一律实行聘任制。因事设岗,以岗选人,实行贤者上、庸者下,有上有下的灵活机制,极大地激励和调动了馆内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博物馆的工作运行,一改过去的惰性状态,出现生机勃勃的新局面。
三是整顿改变传统的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对外形象。青岛市博物馆,在外表着装,语言规范服务,工作的协调配套,全方位地进行形象化的整顿。不仅专门聘请国内博物馆知名专家来馆讲课,还专门举办礼仪培训班,短短半年,便收到了极佳的效果。
综上所述,博物馆市场化运作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各个方面工作的必由之路。只要大胆创新,勇于探索,就可以开创新时期博物馆工作的新局面。
第二篇:浅谈税收宣传市场化运作
第十七个全国“税收宣传月”期间,胶州市地税局与青岛春明神鹿物流有限公司结成税收宣传合作伙伴,税企携手联合开展税收宣传活动,首次尝试税收宣传的市场化运作。青岛春明神鹿物流有限公司于2007年5月被商务部确定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承办企业,所属1000多家春明便民超市辐射整个青岛及山东半岛广大城乡。在此次税收宣传市场化运作过程中,按穿越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照“企业搭台、税务唱戏”的市场化运作思路,依托销售网络遍布各地的春明便民超市作为宣传平台,实现了税收宣传机制、宣传主体、宣传载体、宣传方式、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和宣传地点的全方位创新,实现了税收宣传和商业宣传的有机结合、友好合作、密切互动和互利共赢。
青岛春明神鹿物流有限公司承办的国家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是个民生工程,对于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胶州市地税局与青岛春明神鹿物流有限公司结成税收宣传合作伙伴,税企携手联合开展税收宣传活动,借助销售网点覆盖山东广大城乡的春明便民超市所提供的广阔的宣传平台,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度,将税收宣传内容直接传递到广大消费者手中,把纳税意识灌输到广大消费者心中。同时,通过提高该公司知名度,推动该民生工程加快建设,让税务部门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从企业角度看,一部分消费者会因为奖励方案而有意寻找、选择该企业的商品,从而提升了企业知名度,提高了销售额,降低了营销费用,比其他各种传统促销方式更有影响、更节省、更有效。
本文结合此次税企携手联合开展税收宣传活动的实践,对税收宣传市场化运作问题展开探讨。
一、税收宣传市场化运作的实践
以全国第十七个“税收宣传月”为契机,胶州市地税局通过与青岛春明神鹿物流有限公司结成税收宣传合作伙伴,税企携手联合开展税收宣传活动,实现了强强联合。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创造性地实现了税企携手、征纳互动,巧妙地拓展了宣传平台,空前地扩大了宣传范围,明显地增强了宣传效果,同时税务部门还节省了宣传经费10万余元和大量人力、物力。
联合采取的宣传活动主要有:胶州市地税局有奖征集税收宣传方案、税收宣传标语和纳税人意见和建议。为鼓励消费者收藏,扩大税收宣传影响,活动奖励方案规定:一次性购物满10元,即可获赠一张印制17年来各个“税收宣传月”主题的精美书签,集齐一套17张税收宣传书签的消费者将得到由胶州市地税局赠阅的《2007年地方税收法规汇编》。一次性购物满10元,即可获赠一张印刷“税收、发展、民生”这六个字中的一个字的刮刮卡,集齐一套共6个字的刮刮卡的前200名消费者可获赠由青岛春明神鹿物流有限公司奖励赠阅的2009《中国税务报》和《中国税务》。一次性购物满50元,即可获赠印制“税收、发展、民生”的税收宣传标语的便民雨披、雨伞或者太阳帽。通过发放便民雨披、雨伞或者太阳帽,让其成为流动的税收宣传岗。在春明系列调味品外包装上加贴“税收、发展、民生”、“税收促进发展,发展改善民生”的不干胶贴。为鼓励消费者购买产品并收藏税收宣传不干胶贴,规定收集不干胶贴满10个的消费者将获赠由青岛春明神鹿物流有限公司的母公司——青岛春明调味品有限公司提供的春明酱菜一箱。
胶州市地税局与青岛春明神鹿物流有限公司结成税收宣传友好合作伙伴,旨在通过推出依法诚信纳税的企业典型,共同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同时,借助销售网点覆盖山东广大城乡的春明便民超市所提供的广阔的宣传平台,提高广大群众的参与度,加强征纳各方互动,增进征纳各方交流,促进征纳各方和谐,把税收宣传送到广大消费者手中,把纳税意识灌输到广大消费者心中。
此次活动是胶州市地税局把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入税收宣传工作的首次尝试,活动从策划到实施的整个过程,始终坚持符合市场规则的运作方式,力争实现“运作载体最广、成本投入最小、实现效益最大”的互利共赢的新型税收宣传模式。通过胶州市地税局策划、调研,借助青岛春明神鹿物流有限公司及所属1000多个春明超市组织、实施,达到了普及税收知识,提升企业信誉度、扩大企业知名度的双赢目标。
二、税收宣传市场化运作的成效
一是实现了宣传主体、宣传载体、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和宣传地点的全方位创新。“税收宣传月”活动已经开展了十六年,其宣传主体、宣传载体、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和宣传地点已趋于陈旧、缺乏创新。因此,引进一种全新的市场化运作的长期宣传模式,实现宣传主体、宣传载体、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和宣传地点的创新,对加强和改进税收宣传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是改变了过去单纯在街道、广场、地税部门家门口进行走过场式宣传这种宣传地点过于单一的现状,把税收宣传触角延伸到销售网点覆盖山东半岛广大城乡的1000多个春明超市和畅销全国的春明调味品的广大用户中,把税收知识和纳税意识灌输到全
国的广大消费者和潜在的纳税人心中,使胶州市地税局的税收宣传具有了全国意义。
二是实现了税收宣传和商业宣传的有机结合、友好合作、密切互动和互利共赢。以有奖征集税收宣传方案、税收宣传标语和纳税人意见和建议,悬挂税收宣传宣传标语、赠送税收宣传精美书签、发放刮刮卡、发放印制税收宣传口号的便民雨伞和太阳帽、奖励赠阅《中国税务报》、穿越小说网 http://www.xiexiebang.com《中国税务》等多种宣传形式,将税收宣传内容送到千家万户,直接传递到广大消费者手中,创造性地实现了税企携手、征纳互动,巧妙地拓展了宣传平台,空前地扩大了宣传范围,明显地增强了宣传效果。从企业角度看,一部分消费者会因为我们设计的奖励方案而有意寻找、选择该企业的商品,从而提升了企业知名度,提高了销售额,降低了营销费用,比其他各种促销方式更有影响、更节省、更有效。
三是实现了税收文化与商业活动的有机结合。此次税企携手结成税收宣传友好合作伙伴,实现了税收文化与商业促销活动的有机结合,鼓励了消费者的参与意识,让公众更易于理解并铭记税收宣传内容、税收文化和税收理念。
四是实现了宣传效果的最大化。第一批税收宣传书签的投放将使税收宣传随同“春明神鹿物流”的商品走向全国各地,走进千家万户,有别于以往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发放税收资料的宣传模式,使宣传效果最大化。同时,从青岛春明神鹿物流有限公司的角度看,此次与税务部门结成税收宣传合作伙伴,对外起到“软广告”的作用,既树立了企业良好形象,也扩大了自身的知名度和诚信度;对内同时进行了一次普及税法的宣传。合作过程中,其组织能力会有所改善,这些同样可看作是宣传效果的最大化。
五是节省了宣传费用和大量人力、物力。显而易见,由于税务部门与名牌企业借助各自的优势“强强联合”,使得原本需要各自进行的宣传活动得到合并和优化,宣传费用也就随之降低。据统计,在此次宣传活动中,胶州市地税局节省了宣传经费10万余元和大量人力物力。
三、关于推进税收宣传市场化运作向纵深发展的思考
为推进税收宣传市场化运作向纵深发展、建立税收宣传市场化运作长效机制,应当注重以下几点:
(一)树立敏锐的策划意识。成功的市场化运作,离不开好的策划创意。这就要求税收宣传工作者要具备敏锐的策划意识和策划能力,能够从更深层次上挖掘好的宣传点,实现宣传思路、宣传方式及宣传载体的创新。同时,在与合作伙伴共同宣传的策划过程中,要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结合区域经济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策划宣传活动。
(二)正确处理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关系。一方面,经济活动必然引起文化的整合。因此,要充分发挥合作各方文化的经济价值,在税收宣传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打造地税文化、树立企业形象,赋予宣传活动深层次的内涵;另一方面,文化的传播一般是伴随着经济活动而展开的。假如想加速税收理念的传播,并使宣传品牌得到社会公众的积极评价与认同,将文化与经济结合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因此,应将税收宣传中涉及的文化传播与经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三)切实遵循市场化运作规则,推动税收宣传向纵深发展。税收宣传市场化运作要切实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规则实施,发挥税收宣传影响力大的优势,让企业根据市场规则做出评估,积极主动、争先恐后地参与进来,税务部门则可以根据合作意向方的竞争激烈程度,考虑根据市场化运作的规则,通过公开招标、竞标,综合考虑企业税收信用等级、企业信誉度、企业影响力等因素,选定税收宣传合作伙伴,向合作方收取适当费用,用作补充税务部门税收宣传市场化运作的开支。也可以考虑与有较大影响力的新闻媒体合作,开展此类策划活动,进一步扩大税收宣传范围,拓展税收宣传深度,以市场化手段整合社会资源,实现自身利益和公共利益最大化。
(四)建立税收宣传市场化运作的长效机制。为建立税收宣传市场化运作的长效机制,不仅要在一年一度的“税收宣传月”期间开展税收宣传市场化运作,税务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场合,争取常年开展税收宣传市场化运作。如利用当地大商业企业如利群、国货、维客、佳乐家每年几次的促销活动,当地秧歌节、啤酒节、海洋节、文化节、奥帆赛等大规模的节庆活动和体育活动、大企业开业促销活动、大饭店圣诞节庆典等时机、场合,参考税收信用等级评定结果,通过税务部门公开招标,与青啤、海尔、海信、利群等有全国影响的大企业长期结成“税收宣传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经常性地开展税收宣传市场化运作,在宣传税收知识的同时,宣扬合作各方文化理念,扩大合作各方影响力,提高合作各方知名度,实现税收宣传和商业宣传的有机结合、友好合作、密切互动和互利共赢。
(五)充分发挥税务报刊的税收宣传主阵地作用,同时扩大合作各方的影响力,提高合作各方的知名度
为充分发挥税务报刊的税收宣传主阵地作用,同时扩大合作各方的影响力,提高合作各方的知名度,并增加税收宣传主阵地——《中国税务报》、《中国税务》、《税务研究》、《涉外税务》、《税务年鉴》等税务报刊杂志的发行量,还可按照市场化运作的规则,协商选定某报刊杂志社为承办方,由该承办方充分发挥税收宣传主阵地的作用,同时也为扩大合作各方自身的影响力,由税务报刊杂志全程报道活动进程,免费刊载税收宣传市场化运作启事、方案,向合作方优惠订阅用于奖励获奖消费者的税务报刊杂志。
第三篇:5 内部市场化运作流程
内部市场运行流程 一、二级市场运行流程
(一)运行流程
第一步:制定材料领用计划
各单位按照月度工作量制定月度材料领用计划,经相关职能部门及专业领导审批后,交经营管理科、物供中心、机电科等相关单位备案。如有计划外工程,按相关定额标准制定追加计划,经部门和专业领导审批后,交相关部门备案。
第二步:出具材料领用凭证
材料领用单位按照材料使用计划,到物资供应中心开具材料领料单。
第三步:职能管理部门审批。
经营管理科按照材料使用计划对材料领料单的材料数量、价格进行审核,经核实后批准领用。
第四步:材料结算
财务部门对领用单进行结算、入账。第五步:物资发放
物资供应中心对照材料单的材料明细发放物资。
(二)职责划分
1、经营管理科
经营管理科全面负责材料领用审批和月底结算工作。主要对定额材料、限额材料、专用资金进行审批,严格按照材料计划认真审核,确认核实后方可批准;月底与财务科和物供中心对材料领用账目进行核对。
2、机电科和技术科
机电科和技术科协助经营管理科审核。机电科主要负责大修费用、安撤面费、专用工具、大型材料的审核,技术科负责支柱维修费用审核。
3、物供中心
物供中心负责开具材料领料单和物资发放,并建立物资发放台账。严格按照材料领用计划开具领料单,根据职能部门的审核结果进行物资发放。
4、财务科
财务科负责材料结算和账目管理。财务按照“一物一结,先结再领”的原则,进行材料结算,月底与经营管理科核对账目。二、三级市场运行流程
(一)运行流程
第一步:材料入库
将领用的材料入库并进行分类管理。第二步:材料发放
领用材料的班组需填写材料领用申请,经单位负责人审批后,办理材料出库。
第三步:材料考核
分阶段对班组材料使用情况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罚兑现。
(二)职责划分
1、单位责任人
单位责任人主要负责审批材料领用及材料投入使用情况。
2、材料员
单位材料员负责材料出入库及材料分类管理。
3、考核员
单位考核员负责各班组材料考核,并进行考核兑现。
北皂煤矿 2010年1月
第四篇:市场化运作养老服务产业
市场化运作养老服务产业
近日,中央财政下拨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24亿元,支持在吉林、山东、安徽等8个省份开展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试点。试点通过采取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地方政府、银行、企业共同出资设立基金平台,按市场化运作的方式,支持发展居家养老、集中养老、社区综合服务等多种形式、面向基层大众的养老服务产业,促进养老服务产业加速、融合发展,探索以市场化、商业化方式支持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有效模式。
指导意见中提出,鼓励扶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全面推进养老机构向社会延伸服务,形成理疗、美食、休闲、娱乐、健身等各具特色的集中养老服务模式,探索景区养老、生态养老、田园养老等集聚式养老发展模式。勇先创景旅游规划中心指出,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举措中,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中,打破单一依靠公共财政拨款的思路,通过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化运作,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渠道,一是社会资本投资规模将不断壮大,有利于壮大养老服务产业经济规模;二是老年宜居社区建设将稳步推进,将有利于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能力、提高广大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利于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扩大内需和促进就业,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优良传统、促进代际和谐、培育社会公德等;三是将养老服务作为一个产业发展,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将养老服务与老年保险业、教育业、旅游业、食品业、心理咨询业、理财业、房产业等相关产业合作,形成相互联系的产业链,全面满足老年人多样性的养老需求,推动养老服务的产业化进程,鼓励相关企业开发适合老年人消费特点的服务项目,允许相关企业依据市场供需关系自主决定养老产品和服务的价格,避免政府的过度干预,有利于促进养老服务的充分发展,实现全社会养老福利的最大化等。
商务部关于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不断满足老年人持续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紧迫任务。商务部门在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在健全家政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加快推动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集中养老的发展,探索以市场化方式发展养老服务产业的新途径、新模式。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文),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扩大养老服务产业规模,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通过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建成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模式,形成各具特色的典型经验、先进做法和可持续、可复制的政策措施及体制机制创新成果。探索多元化发展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努力使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服务设施不断充实,服务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服务队伍不断扩大;建设运作规范的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以及农村养老服务综合设施和站点;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富有创新活力的中小企业,竞争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服务机构和产业集聚群以及知名养老服务品牌等,为养老服务产业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
二、工作任务
(一)加快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的多元化发展。
依托非政府组织、社区组织、企业和社区医院等多种供给主体,建立健全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等不同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满足多层次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鼓励社会中介组织、家政服务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精神生活、法律咨询等养老服务需求。重点支持有实力且运作规范的家政服务企业承担居家养老服务任务,为有需求的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急、助医等定制服务,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二)加快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的便利化发展。
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按照有关标准建设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创建一批服务设施完善、信息网络健全、管理服务规范的养老服务示范社区。努力使符合标准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等服务设施覆盖所有城市社区,90%的乡镇和6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设包括居家养老服务在内的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和站点。鼓励家政服务企业参与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丰富养老服务内容,拓展养老服务项目,增强社区养老服务功能,提供便捷的养老服务。
(三)加快推动集中养老服务的特色化发展。
鼓励各类市场主体针对养老服务需求,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参与集中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制订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要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鼓励扶持民办养老服务机构发展,全面推进养老机构向社会延伸服务,形成理疗、美食、休闲、娱乐、健身等各具特色的集中养老服务模式,探索景区养老、生态养老、田园养老等集聚式养老发展模式。
(四)加快推动养老服务的信息化发展。
依托已建的家政服务网络中心等现有信息服务资源,建立统一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全面调查老年人基本现状和养老服务需求,规范收集养老服务行业基础数据;按照“分类建档、分层服务”的原则,为每位老年人建立个人服务需求档案;提供养老服务信息咨询服务,对接老年人服务需求和各类社会主体服务供给;有条件的地方,要为高龄老人、低收入失能老人免费配置电子呼叫设备;完善紧急呼叫监控服务设施,提高服务的便捷化和可及性;支持养老机构建立以采集老年人信息、服务缴费、日常管理的信息系统;鼓励养老服务企业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提升养老服务能力。
(五)加快推动养老服务的融合发展。
一是推动居家养老与社区养老的融合。充分发挥社区一对多的优势,鼓励个人利用家庭资源在社区开展助老服务,倡导邻里相助和结对帮扶。推动社区养老服务进家庭,探索建立健康老人参与社区志愿互助服务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补充的融合发展模式。二是推动居家养老服务、社区养老服务与集中养老服务的融合。发挥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集中养老的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开展互利合作,逐步实现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集中养老在服务对象、服务信息、服务人员、服务标准和服务管理等方面的共享。三是推动养老服务与医疗卫生的融合。推进医养结合,构建居家养老与医疗相互融合的服务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为患有严重疾病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支持有条件的综合医院派出医护人员走进社区,普及专业性知识;引导养老服务机构和医疗服务机构合作,开展养老服务人员培训,提高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水平;建立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保健机构长期稳定的契约合作关系,通过调整卫生资源配置,利用技术设备,为老年人提供日常医疗保健和咨询服务。四是推动养老服务与关联行业的融合。鼓励住宿、餐饮、居民生活服务、批发、零售等行业针对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及时提供有效的服务;支持生产企业针对老年人的需求,研发、生产老年人的适用产品。
三、工作重点
(六)培育龙头企业。
加快培育运作规范的养老服务企业,增强养老服务保障和调控市场的能力,打造一批养老服务品牌。鼓励养老服务企业提高专业化、产业化程度,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大型养老服务企业集团。支持养老服务企业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和信息技术,提升养老服务业发展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鼓励大型养老服务企业建立服务人员供应保障基地,增强其人员保障能力。支持大型养老服务企业建立从业人员信用档案,完善企业信息采集、利用、查询、披露制度。推动大型养老服务企业发展连锁经营,支持其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开展商标、专利注册和保护工作。支持养老服务企业上市融资,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七)丰富服务内容。
鼓励家政服务企业积极承担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集中养老服务,推动家庭自主养老、完善居家和社区养老、充分利用机构养老、鼓励社会志愿参与养老、倡导社区内互助养老,形成以家政服务企业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政府协助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是保障日常生活服务。为居住在家中的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购物、家政、家庭理财等服务。二是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疾病防治、康复护理、心理卫生、健康教育、应急救助、体育健身等服务。三是丰富精神生活服务。为老年人提供精神抚慰、知识讲座、学习培训、娱乐活动等服务。四是开展法律咨询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司法维权等服务。五是开发养老服务产品和拓展服务形式。加强与实力强、品牌优、信誉好的企业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功能多、效果好、价格优的老年用食品、老年用品、医疗保健产品等;鼓励开发适合老年人居住的休闲养老公寓、保健项目和老年生活设施,引导金融机构开发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信贷、保险等产品,探索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制度;引导商场、超市、批发市场设立老年用品专区专柜,切实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八)创新服务模式。
发挥已建成的家政服务网络中心作用,开通养老服务专线,为老年人提供标准化、专业化、亲情化服务,推动养老服务信息化发展。一是开展订单服务。根据订单信息和老年人消费需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点或委托区域内其他企业派服务人员上门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元化、专业化和个性化需求。二是发展网络服务。探索面向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远程医疗保健、养老护理等服务。建设综合性的养老服务信息平台,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服务缴费等适合老年人的服务项目。三是开发日托服务。根据老年人需求和服务网点实际,采取“朝至夕归”养老或全日托养老模式,提供生活照料、餐饮服务、心理咨询、心理健康、医疗保健、文化娱乐、代订代购、网络购物等服务项目。
(九)强化服务质量。
从硬件设施、服务标准、服务功能、软件系统、互联互通等方面制订网点建设标准和从业人员服务标准,加大标准的宣传贯彻力度。研究制订居家养老服务培训大纲,选定培训教材,完善培训流程,加强培训管理,培养合格的养老服务人员。要加强管理人员培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坚持培训工作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相结合,鼓励和支持服务人员参加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切实提高从业人员技术水平。建立养老服务对象和企业、从业人员的评估指标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利用信息系统进行跟踪回访,加强对企业和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的监管和考核力度。
四、工作要求
(十)加强组织领导。
要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加强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积极协调财政、发展改革、民政、规划、城建、人力资源、工商、税务、妇联等部门,完善政策措施,创新工作方式,合力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
(十一)制订规划和方案。
加快制订养老服务产业发展规划,内容主要包括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实施步骤、保障措施等。工作方案主要包括工作目标、工作任务、工作重点、实施计划、工作进度、保障措施、效果评估等。
(十二)配套相关政策。
一是完善税费政策。全面落实国家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等相关的税费扶持政策,根据建设中发现的新情况,及时研究制订推进养老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努力构建良好的政策环境。二是保障项目用地。优先保障养老重点项目用地,制订和落实用地优惠政策。探索以土地作价入股、土地租赁等形式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政府投资建设的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公益性质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点和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可按作价出资方式办理用地手续,但禁止改变用途和性质。三是加强金融支持。加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贷款投入力度,加强对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和养老服务产品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信贷支持。鼓励金融机构针对养老服务企业特点开展动产、网点经营权、租赁权等质押融资以及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支持融资担保公司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提高对中小养老服务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四是加大保险补贴。加快研究制订促进员工制养老服务企业快速发展的保险补贴政策措施,促进企业向员工制企业发展。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养老服务保险产品,推行养老服务机构职业责任险、人生意外险等险种,防范和化解风险。五是加强收费管理。对养老服务企业收取服务费,要实施收费公示制度,每年至少公示一次养老服务价格。发挥养老基金作用,鼓励居家养老服务企业对低收入、家庭困难的老年人提供基本居家养老免费服务。
(十三)开展绩效评估。
要及时开展工作评估,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工作的实施效果、推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不同模式。要按照绩效评估的要求,加强跟踪管理,开展绩效评估,并于第二年1月底前将上年工作的绩效评估报告报商务部(服贸司)。
(十四)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新闻媒体和政府公众信息网,大力宣传推进养老服务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宣传先进典型及成功经验,扩大社会影响,调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产业发展和老年人消费的积极性,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发展养老服务行业的良好氛围。
第五篇:纯文学期刊的市场化运作
纯文学期刊的市场化运作
我国目前有纯文学期刊800多种。面对已经启动的期刊转型与期刊市场的大变革,纯文学期刊似乎还准备不足或者。毫无准备。如何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寻觅到突破口和生存之路,如何在花团锦簇的期刊中脱颖而出,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对每一份纯文学期刊来说,这个生存话题已无法回避,迫在眉睫。
树立品牌意识
品牌是期刊的代言人,是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果实。纯文学期刊如果没有品牌效应,就无法引起读者的关注,无法得到读者的信任,更无法让读者对刊物投入感情。我国不少纯文学期刊,都有几十年的办刊史,但至今依然固守着小说、诗歌、散文、评论几大块的模式。一个呆板单调、没有个性的文学期刊面孔也许能让读者忍受几年,但决不可能指望让读者忍受几十年。人们的文化需求不断变化、提升,市场便呼唤更有个性、更有品位的文学期刊出现。要想压缩品牌打造的孕育期,就必须仔细地研究市场,研究读者需要。
融入经营理念
当其他期刊“正在自觉走向产业化发展阶段,形成了从采编、内容到发行、广告再到多种经营的有机系统,产生规模呈现进一步扩张的趋势”时,大多数的纯文学期刊还在不慌不忙地分享着国家财政的一点点皇粮。没有市场,当然占不到市场份额,当然谈不上营销。所以,市场化是营销的前提,它要求从主编到编辑、美工、发行,每一个人都要有经营的意识,经营意识的优劣决定着你的期刊在市场中的状况。其实,纯文学期刊一旦走向市场,不自觉地就已染上了商品的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就是我们制造的产品,产品制造出来了,就进入了营销阶段。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期刊的个性、风格,最后,在赢得市场同时打造出品牌。在市场中,品牌代表着两个效益的高低。
调整纯文学期刊定位
当今的杂志越来越精致,越来越高档,价格也越来越昂贵。很多纯文学期刊也卖到10多元一本,随着中国期刊业的国际化,国外期刊走入中国市场,外国资本的介入,期刊的高档化、豪华本已成为发展趋势。目前,纯文学期刊主要还属于传统型期刊,资金的匮乏还做不到采用铜版纸精美印刷,做不到全彩,但这并不十分重要,低价位的传统型期刊在当前的中国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面对当下中国的经济文化条件,纯文学期刊必须重新修饰自己陈旧的老面孔,让她变得新鲜生动、充满活力。根据成功期刊的办刊经验,走市场细分是目前纯文学期刊定位最行之有效的途径。这要求办刊人要建立对读者的感觉、对市场的感觉,这感觉将有助于期刊定位的实现。因此,要打造品牌,必须重视策划和定位,出色的策划和成功的定位是品牌期刊的必要条件。
寻找资本投入
期刊业其实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一本印刷精美的月刊,年投资约300万人民币。目前我国省级纯文学月刊,每年只能得到国家财政拨款约10万人民币。这样的投入所生产的产品规格也就可想而知。当各省纯文学期刊依托国家财政拨款已成为梦想的时候,要完全自筹资金来进行期刊运作,这个力量太微乎其微,尤其是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贫弱、滞后的地区,自筹资金办刊前景实在黯淡。许多业内人士预测,未来5—10年内,中国的期刊业将会飞速发展。这也是纯文学期刊的发展良机。对于过惯了穷日子的纯文学期刊,经济实力会直接影响到期刊的质量,资本强势必然会带来编辑观念的更新、印刷质量的提高以及市场推广上的多元化。
拥有了强势资本,纯文学期刊打造品牌就能够购买和开发最好的内容,就有能力对内容进行品牌建设,同时还能为自己创建品牌的内容进行严格的版权保护以及为品牌的打造进行自身宣传和造势活动等等。
构建深远的品牌战略
作为一个社会文化产品,期刊的行走轨迹应该是不断升级。但因为我国现在还处于转型期,还不具备很充分的经济文化条件,期刊市场正在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消费者的阅读兴趣、读者的需求还在不断变化。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纯文学期刊就应该不断否定现有模式,突破创新。要利用数字化的信息时代加盟互联网,建立自己的网站,充分利用网络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学习,及时地占有信息,整合资源。要善于吸收国外成功的办刊经验。文学期刊的品牌一旦形成,是品牌的一种延伸战略。当然,生存的空间就会不断扩展,比如一些大刊办增刊选刊。期刊实行集团化后,品牌期刊还可以延伸出自己的相关产业,如出版、影视等。除此之外,纯文学期刊打造品牌还必须拥有出色的决策人才,他们不但有成熟的办刊理念,还必须对市场运作中的发行、广告等经营驾轻就熟。使纯文学期刊在适应读者需要的同时,不断以鲜活的内容和富有创意的营销手段,去激发读者需求,激活市场因子,挖掘市场潜力,打造出真正的意义上的、读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