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年八年级下册知识点unit2测试题
八年级unit2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
1 —————————
—It’s a nice city.A.Where is Xingyi?B.How do you go to Xingyu?
C.How far is it?D.How do you like Xingyi
2.The story is_________and all of us are ________in it..A.interest;interestingB.interesting;interest
c.interested;interestingD.interesting;interested
3.________that they haven’t known the news.A.It seemsB.They seemC.It seemedD.They seemed
4.—I’ll fly to Qingdao for my holiday this weekend.---Wonderful!________________
A.why not?B.I hope so.C.With pleasure.D.Have a good time!
5.Connie arrived_______the village _______a snowy night.A.at;onB.at;inC.in;atD.in;on
6.---We can go to Jinan Railway Station by bus.---Why not _____there for a change?
A.try walkingB.trying to walkC.to try and walkD.to try walking
7.—Would you like to have some fruit?
----No,thanks.Idon’t feel like_______anything now.A.eatB.eatingC.to eatD.ate
8.He had to retire(退休)early________poor health.A.as a resultB.becauseC.soD.because of
9.If the postman has a registered(挂号)letter for us,he _______it to our flat.A.bringsB.spendC.leavesD.take
10.The food here smells good,but what does it ________like?
A.tasteB.touchC.seemD.feel
11.I play basketball every day because I want to play as_________asYao Ming.A,wellB.betterC.best
12.Don’t forget ________your homework.John..
第二篇:八年级下册测试题
(90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在我国,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是()A.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B.自觉遵守法律
C.自觉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D.自觉学习法律
2.我国宪法把 列为各项基本义务之首()A.受教育的义务
B.爱护公共财物的义务
C.依法纳税的义务 D.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
3.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这段话表明()A.公民享有权利和自由的真实性 B.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C.公民享有权利和自由的平等性 D.公民享有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
4.在我国,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任何人,不论其职位多高、功劳多大,都不能有超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这说明我国公民的权利具有()A.真实性 B.平等性 C.广泛性 D.一致性
5.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A.受教育权、休息权 B.劳动权、选举权被选举权
C.人身权、名誉权
D.人身自由权利
6.某洗衣机厂的洗衣机因质量问题致使一名妇女在使用时触电死亡。因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该厂侵犯了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B.这位妇女的死亡和洗衣机厂无关
C.该厂的行为只是质量问题,不属于违法行为
D.经法律部门鉴定是因产品质量不好造成死亡,但工厂不应赔偿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7.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是()A.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密不可分
B.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
C.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
D.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做到守法、护法
8.以下几位同学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有人欲绑架甲,甲拾起砖头猛击那人头部
B.有人偷乙家中的财物,乙向公安局报告
C.有人勒索丙,丙将那人表妹的人钱拿走
D.有人将假货卖给丁,丁把那人商店的玻璃窗砸碎
9.下列属于侵犯公民隐私权的有()A.在公共场所给人起绰号
B.偷看同学日记
C.未经同意,拆看他人信件 D.在公开场合宣扬他人隐疾
10.上海浦东新区4名邮递员图省时省力,居然将自己分管投递的邮件私自拆开、隐匿和毁弃。这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A.人格尊严 D.人身权利
C.隐私权
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11.某同学杨某因嫉妒同寝室的另一名女同学,用有照相功能的手机偷拍了她在寝室内的各种生活照片,在同学中传看并散步一些诋毁性的语言。杨某侵犯了其同学的()A.肖像权 B.隐私权 C.生命健康权 D.名誉权
三、实话实说(每小题5分,共20分)
12.在我国现阶段,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的范围有哪些?
13.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的哪两方面的限制?
14.为什么说轻生等行为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
15.当你的隐私权受到侵害时,应该怎么办?
四、漫画分析题(15分)
16.针对上图,请你各抒己见。
(1)请你列出另外两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店主和顾客的行为都是自愿的,无可非议。
第二种观点:
第三种观点:
(2)请你针对第一种观点进行简要评析。
(3)从这幅漫画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五、各抒己见(15分)17.某影视明星的年收入和婚恋情况,以及几幅涉及个人隐私的照片,未经她本人的同意被刊登在某晚报上,给该明星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位明星阅读报纸后,认为该报社侵权了。
请你用所学有关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该晚报侵犯了该明星的哪些权利?
(2)报纸应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大做文章?谈一谈你的看法。
(3)你对媒体对这类新闻的报道有何感想?
期末学习评价
(90分钟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8分)
1.我国公民意识的集中体现是()A.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B.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C.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 D.采取合法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自由权利
2.“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这说明()A.权利和义务的是对立的B.权利义务具有一致性
C.权利就是义务,义务就是权利 D.权利中有义务,义务中有权利
3.一天,17岁的中学生李明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与同学徐亮发生口角而扭打,李明的脸部被打伤。回到家他感到自己吃了亏,第二天便带了一把水果刀到学校,将徐亮刺成重伤。下列对此事的认识中,正确的是()A.李明刺伤徐亮属正当防卫,不承担法律责任
B.李明受伤在前,刺伤他人在后,不负法律责任
C.李明属未成年人,刺伤他人不负法律责任
D.李明刺伤徐亮,侵犯了其生命健康权,应承担法律责任
4.为了追捕逃犯于某,公安机关将其照片张榜公布,并通过互联网传到全国各地。该做法()A.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B.不符合法定程序
C.不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 D.属于超越权限的行为
5.小江放在书包里的20元钱不见了,他怀疑是本班的贫困生小强偷的。于是他在班上说,小强是小偷,小江的行为侵犯了小强的()A.隐私权 B.姓名权 C.荣誉权 D.名誉权
6.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这说明,在我国未成年人享有()A.保护权 B.隐私权 C.知情权 D.监护权
7.某校有一名学生,刚进人七年级下学期,父母就强迫他辍学经商,该生为了继续求学?向老师求助,在老师的帮助下,有关部门对其父母进行了批评教育,并依法责令其限期让儿子上学,如到期未执行,将予以法律制裁,以上事例说明
()A.在我国,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B.在我国,有些家庭由于生活困难,父母确实无力承担孩子的上学费用时可让孩子辍学
C.在我国,受教育不仅是公民的权利,而且是公民的义务
D.让孩子辍学经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意识强的表现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8.周某初中尚未毕业就被一家私营企业录用为临时工。该工厂侵犯了周某的()A.人学的权利 B.接受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权利
C.学习的权利 D.接受教育的权利
9.下列公民或法人拥有的财产不受我国法律保护的有()A.学校的财物
B.在建筑施工中从地下挖出的金元宝
C.成某拾得的10万元巨款 D.一彩民中福彩的税后所得500万元
10.销售假酒、假烟、劣质发霉粮食、卖“黑心”棉被等以牟取暴利者,侵犯了消费者的()A.安全权 B.求偿权 C.知情权 D.自主选择权
11.2004年5月9日,福建省阜阳市举行了伪劣奶粉案件涉嫌犯罪人员的公开处理大会,依法对涉案人员进行了严肃处理。这表明我国()A.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B.依法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C.依法坚决打击破坏经济秩序的犯罪
D.依法打击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犯罪
12.有了公平,整个社会才能人人——,共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A.没有差别 B.各司其职 C.各尽所能 D.各得其所
13.中华民族具有崇尚正直的传统。下面哪句话没有体现这一主张()A.“退一步海阔天空”
B.“有志者事竟成”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不为五斗米折腰”
三、相关连线(10分)14.把相关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A.公民的基本权利
a.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b.宗教信仰自由
c.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B.公民的基本义务
d.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e.政治自由
f.保守国家秘密
四、实话实说(每小题6分,共30分)15.什么是人格权?它包括哪些内容?
16.我们在尊重他人隐私的同时,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那么具体说来,应如何去做呢? 17.什么是智力成果?
18.社会生活中,消费者权益受到侵犯的事情时有发生。保护消费者权益,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请你说一下看法。
19.做有正义感的人,有什么要求?
五、各抒己见(8分)20.中学生小菁和小婷在路上捡得一个皮包,包内有手机、首饰和近千元现金。见此,小菁说:“这些东西我们俩分了吧!即使被别人知道,也不是违法的,没事的。”小婷则认为:“这些东西还是想法交还失主吧!捡到别人遗失的钱不交还,这不仅是道德问题,还是违法行为呢!”
请对两个人的观点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期中学习评价参考答案
一、1.A 2.A 3.B 4.B 5.D 6.A
二、7.BCD 8.AB 9.BCD 10.CD 11.ABD
三、12.在我国现阶段,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人民的范围。
13.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
14.人具有社会性,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一个人如果因困难、挫折、失意而自杀,必然会给亲朋好友带来无尽的哀伤、较大的财产损失,还会引发老者无人赡养、幼者无人抚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15.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失赔偿。
四、(1)第二种观点:两者违反了公平交易的原则。第三种观点:卖家侵害了买家的生命健康权。
(2)第一种观点错误。我国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买者用假酒卖给顾客,会给顾客的身体带来伤害,而顾客用假钞消费,也违反法律规定,二人更违反了消费的公平交易原则。二人的行为应该在社会上尽量排除。
(3)加强学习法律知识,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国家也应加强对市场的管理,保证经济秩序的有序。
五、17.(1)隐私权、肖像权、名誉权。
(2)报纸不应这样做,这样做给公民生活带来不便,更直接影响了公民的生活和工作,甚至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3)媒体片面追求销量,不顾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期末学习评价参考答案
一、1.A 2.B 3.D 4.C 5.D 6.B 7.A
二、8.BD 9.BC 10.ACD 11.ABC 12.BCD 13.ABC
三、14.A—abe B—cdf
四、15.人格权就是做人的权利,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等物质性人格权和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精神性人格权两大类。
16.在向熟人敞开心扉时,要认真选择倾诉对象,因为并非所有的人都有保守秘密的能力,有的人没有出卖朋友隐私的意图,但他的性格特质决定了他难以保守秘密。另外,上网时应掌握网上安全运行知识,避免个人隐私在网络中被浏览和扩散。
17.智力成果,主要指依靠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
18.国家专门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我国消费者享有的合法权益,规定经营者10大义务,规定切实可行的多种法律手段,用以保护消费者权益,惩罚不法经营者。作为消费者,也要履行相应的义务,维持市场秩序,炼就良好判断力和选择能力的慧眼,学会比较鉴别,选择适当的消费行为。消费者具有良好的权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19.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有正义感,为人正直,是做人应具备的优良品德;有正义感的人遇到非正义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能够采取正当方式,奋起反抗;发生在别人身上,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提出声援和救助。
五、20.小婷的说法正确。因为按我国法律规定,捡拾到的他人的遗失物,不属个人所有。法律也不保护这种所有物的占有。同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崇尚
拾金不昧,因而把捡到的东西还给失主,符合法律和道德的要求,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小菁的想法对人对己都是有害的,不利于成
第三篇:八年级下册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相应表格内。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06 年 8月12日下午,济宁金乡县的李目辉正在河边温习功课.突然传来一阵急切的呼救声:4名少年正在他右前方100多米的河中挣扎。李目辉不顾个人安危.纵身跳人河中,经过他的奋力抢救,4名溺水少年全部获救。但李目辉却因体力耗尽、呛水过多沉入水底,献出了年仅15岁的宝贵生命。他被山东省政府追授为“齐鲁好少年”,并被评为“感动山东2006人物”。李目辉的事迹之所以感动社会、感动他人,是因为他
()
①表现出强烈的关爱他人的高尚品德②具有较强的个人荣誉感③保护了他人的生命健康权④尊重他人的生命而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②③
2.“人心齐,泰山移。”这句话说明
()
A.个人离不开集体
B.个人的力量是巨大的
C.团结的集体才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D.人的数量越多。力量就越大
3.2006年lO月,团中央发出倡议,要求各级团组织开展以“参与志愿服务。共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的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和社会公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掀起社区志愿服务新高潮。参加志愿者活动
()
①是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表现②是履行公民法定的义务③可以增强公民的责任意识④为的是享受承担责任的快乐
A.①②
B.①③④
C.③④
D②③④
4.2006“感动台州”十大人物之一的方欣臻同学家境贫穷.但她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利用课余时间捡废品,换来的钱除给自己买学习用品外,其余的捐作班费和设奖学金。在她身上值得我们学习的优良品质有
()
①爱护公物
②勤俭自强
③乐于助人
④迎难而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07年5月2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了宁波市象县公安局民警、共产党员何利彩的事迹。她爱岗敬业,十几年帮助下岗女工、照顾重刑犯之女„„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出新业绩,两次荣获“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称号。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荣誉获得的关键是靠媒体的宣传②做好本职工作需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③共产党员一心为民才能得到人民信任④要弘扬敬业乐群的奉献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没有了七色的彩虹,哪来的蝶恋花香;没有了枝繁叶茂,哪来的莺歌燕舞;没有了花蕊吐艳,哪来的蜂蝶嗡嗡。”诗句告诉我们
A.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B.我们要关爱大自然,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C.大自然就是由花鸟树虫构成的 D.没有大自然就没有人类自己
7.青蛙是人类的朋友,可是人为了眼前利益,捕捉青蛙,把它作为人们餐桌上的美
食。如果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应该
①吃了,反正已经端上了餐桌
②不吃,保护野生动物从我做起 ③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
④我不吃,他们吃我就不管了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8.“五一”长假到了,小明准备和父母亲一起去爬泰山,去之前,妈妈告诉他,要注意保护泰山风景区的各种自然景观。下列行为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①吃完食物后将包装袋妥善处理,不乱扔
②在建筑物或岩石上刻字留念
③看到有人破坏自然景观,上前制止
④爱护景区的花草树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人类来自于自然,只是生命之网中的一个结点。一旦生态链条断裂,生命之网支离破碎了,人类将无法生存。人类属于大地,而大地不属于人类。这说明 ①人类只能做自然的奴隶,被动地适应自然 ②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也要爱护自然、保护自然
③人类应该做大自然的朋友,与自然和谐共处 ④人与自然万物唇齿相依、息息相关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某班同学学习了《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一课后,纷纷开展环保行动。下列几位同学的行为,你赞同的有
①小赵将破坏校园花草的同学关在教室半天,令其反省
②小王踊跃参加本校的义务植树活动③小孙向有关部门举报某饭馆用野生保护动物做菜
④小李把一个每天深夜因歌声扰民的歌舞厅门窗砸坏,以示警告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二、非选择题(60分)11.材料一:黑龙江长林岛上有一位“天鹅嫂”。她不惜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把捡来的天鹅蛋进行人工孵养,还把自己种的玉米和维持生活而捕捞的鱼用来喂养天鹅。天鹅长大后,她不为高价收购所动,把天鹅全部送归大自然。“天鹅嫂”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
材料二:某校八年级学生小刚星期天在河边捕杀青蛙56只,被有关部门处以罚款。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天鹅嫂”的故事为什么会被人们广为传颂?(4分)
(2)小刚的做法是一种什么行为?为什么受到有关部门的罚款?(4分)
(3)我们青少年应当如何更好地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4分)
12、生活中,见到过太多不懂得“分享”的孩子。其实也难怪,如今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独苗,被人捧着护着,属于他的东西从不需要分给别人,不属于他的东西也会有父母长辈千方百计为他弄来。尽管开始只是一只苹果一个梨,但生活点滴的力量可以“穿石”。成长在这样环境中的孩子,渐渐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斤斤计较,难以与人友好相处,更谈不上与人分享、合作。阅读后回答:、(1)你认为这些孩子应该怎样做?(4分)
(2)请你分析这样做的理由。(8分)
13、.材料一:人字的结构是相互支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材料二:山东省泰安市一中学教师于元贞在农贸市场因抓窃贼而被歹徒刺断大腿股动脉,躺在血泊之中一个多小时无人救助,数百人围观,不仅不“拔刀相助”,反而为歹徒让路,让他从容逃去。
材料三北京何家坟,一辆大货车撞倒几位骑自行车的人,围观者无一人相助,因时间耽误过久,其中一位姑娘失血过多.在被路过的武警送至医院时身亡。材料四乌鲁木齐市大学生唐文忠路过乌市和平渠,发现有母子二人落水求助,他跳入水中,欲救二人,不幸被水流冲走。唐文忠被救上岸之后,死活不明,躺在水果边,几百名围观者无动于衷。由于抢救不及时,唐文忠在成群的围观者中死去。
材料五黑龙江省牡丹江大桥下.初三学生朱成亮为了救落水同学,自己不幸滑至沙泥之中,岸边近百名围观群众,无人相救,求助水上救护队,救护员坚持先交钱后救人,因拖延太长,小成亮气绝身亡。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道理?(2分)
(2)材料二中的四则材料反映了社会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与事实?你从中得到的启示是什么?(4分)
(3)结合所给材料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在帮助他人过程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4分)
(4)假如你是材料二中第一个情境中的一名围观群众,你会采取怎样的方法与歹徒作斗争,维护受害者的合法权益,杖行自己的社会责任?(4分)
14.李丽在l 岁时患小儿麻痹症,童年从未站起来过。4O 岁时气再遭厄运,车祸让她下半身完全摊痪,从此与轮椅为伴、她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选择了一条向社会传播爱心之路。她创办了“李丽家庭教育工作室”和公益网站“丽爱天空”.长期从事公益事业和青少年心理教育工作。她还成了很多服刑人员的“偶像”。
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
(l)你认为李丽的行为属于们么行为?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4分)
(2)做为中学生应该怎样养成这种行为?(6分)
15.联合国确定2010年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主题为“生物多样性就是生命,生物多样性也是我们的生命”。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严峻形势开始进入公众视野。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的活动和日益加剧的气候变化,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失,全世界目前约有3.4 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
⑴结合材料谈谈,联合国为什么把2010年确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年”?(4分)
⑵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严峻形势的原因有哪些?(6分)
⑶你打算怎样响应今年的这一主题?(2分)
一、选择题:1—10 CCBDD
BACDC
二、11.(1)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是养育人类的摇篮,保护地球和生态平衡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天鹅嫂”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动物,保护生态平衡,理应受到人们的称赞。(4分)
(2)小刚的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他捕杀青蛙,破坏了生态平衡,违反我国有关的法律规定,所以应受到罚款处理。(4分)
(3)我们青少年要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从自身做起,积极为保护环境做贡献,学会依法保护环境。(4分)12.(1).我认为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要学会分享。因为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相反会使你的人生更丰富多彩。(4分)
(2).社会是一个合作的体系,合作就需要彼此分享各自的经验、智慧和劳动成果。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只有通过分享和交流才能获得进步和成功的条件。独占只能导致保守和封闭,阻碍自己的进步,妨碍集体的发展。我们青少年要心胸开阔,乐于把自己的知识与人分享,这样会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和支持,这样才有利于个人的发展和进步。(8分)13.(1)材料一说明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帮助。(2分)
(2)材料二中四则材料反映了社会生活中,人性冷漠的现象,见义勇为、互相帮助太难能可贵了。
启示: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帮助他人。在情况危急之时,我们要讲究方法和策略,见义勇为,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来帮助他人。(4分)(3)帮助他人首先要真诚,还要注意方式和方法。①
可以借助别人和社会的力量。②
要注意自身安全。③ 要维护他人的自尊。(4分)
(4)记住歹徒相貌、特征、穿着、及时拨打“110 " 报警、了解歹徒的去向、保护好现场或犯罪证据等。(4分)
14.(1)李丽的行为是帮助他人,关心社会的亲社会行为。如无偿献血、爱心捐助、义务植树等。(4分)(2)
① 学会谦让、分享、助人。
② 学会积极为社会做贡献;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服务社会、奉献社会。(6分)
15.⑴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自然物种正在灭亡,并且灭亡的速度在不断加快。物种的灭绝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必然会危及人类自身。(4分)⑵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特别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6分)
⑶我们要珍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一切生命。(2分)
第四篇: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2教案
八年级英语下册Unit2教案
牛津初中英语8BUnit2单元知识点复习
I’gingnatrip
“gn+表示活动的名词”表示“去参加”“去进行”某种活动
Shedeidedt______
______atriptthatprarea
Itssfineadaeallfeellie____________apiniithurteaher
2Itustbefun
ustbe表示推测“一定是……”,否定形式为
an’tbe“不可能是……”
udntdellinurEnglishurfather________beangrandunhapp
Ithinheustbeaathsteaher,__________he?
3anIinu?)in+组织;taepartin+活动;attend+会议;
2)insb;insbinsth/dingsth;
Hisdreaist___________thePart
HeisatpstudentHealas____
____
____shlativities
’
’
HeisagdteaherHehas______inthePartfrtentears
n’tu________usintheftballath?
4anpeplelievisitingdifferentplaes
lie:v喜欢
;prep像
uldliesth/tdsth;feellieding;llie;lieding/td
T___thetherhildren_________listeningtP3
Alies,lies
Blie,lie
lie,lies
Dlies,lie
parentsandIarehavingafantastitiehere
haveafantastitie=>enneself
联想记忆haveaeal;havealessn;haveald;
haveadrea;haveatr;haveal;
haveaseat;haveaeeting;
6Tda,espendahledainHngngDisneland
spend渡过;花费
Hes_________allhisnengdbs
eareluenughtgtBeiing________ursuerhlida
7后缀–ful与-less分别表示“有/充满……的”和“没有……的”。
useful/useless;helpful/helpless;hpeful/hpeless;lurful/lurless;painful/painless;thughtful/thughtless;harful/harless
类似的:valuable;glden;sunn等。
写出下列词的形容词形式:
delight____________
nder____________rain__________
lve_________
suess___________
fg___________heer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nis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end______________
8现在完成时)掌握现在完成时have/hasbeent与have/hasgnet的区别:
havegne表示“去了……”(在路上或到了某地,但不在讲话的现场)
havebeen表示“去过……”(到过某地,从那里回来了或到了另一地方)
①A:hereisurther?
B:She________thesuperaretHeantstbusefdfre
②A:here_____u______?Ialingfru
B:I_________thelibrarIhavereturnedthebrredbs
③A:DuntheGreatall?
B:NI____there,butI______theSuerPalaeseveralties
Ahaven’tgne;havegnet
Bhaven’tbeen;havebeent
haven’tgne;havebeent
Dhaven’tbeen;havegnet
④Sin_______Hngngfrtears,shensitverell
Ahasgnet
Bhasbeent
hasbeenin
Dhasgnein
2)掌握非延续性动词在现在完成时中与一段时间连用时的转化
①
bu-----have
brr----eep
②
arrive/e/g------bein/at
leave------beaa
in------bein/aeberf
begin/start------ben
stp/finish------bever
③
die------bedead
pen------bepen
lse------belsed
He________hishefranth
Hergrann________sinesheasbrn
Thefil_______frhalfanhurbefrethegtttheinea
I________thebfrtears
She_______theditinarsineteesag
h________thelight?It________frada
It’stenearssinehe________ar
那位老人去世三年了。
Theldan_____________frthreeears
It_______threeearssinetheldan_________
Threeears_______sinetheldan________
第五篇:八年级下册知识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知识点
第七章
力
7.1力(F)
1、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注意(1)一个力的产生一定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且同时存在。
(
(2)单独一个物体不能产生力的作用。
(3)力的作用可发生在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也可以发生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
2、判断力的存在可通过力的作用效果来判断。
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 物体的快慢和运动方向 发生改变)。举例:用力推小车,小车由静止变为运动;守门员接住飞来的足球。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举例:用力压弹簧,弹簧变形;用力拉弓弓变形。
3、力的单位:牛顿(N)
4、力的三要素:力的 大小、方向、作用点称为 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表示方法:画力的示意图。在受力物体上沿着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线段的长表示力的大小,这种图示法叫力的示意图。
7.2、弹力
(1)弹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塑性: 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自动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2)弹力的定义: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如压力,支持力,拉力)(3)产生条件:发生弹性形变。
二、弹簧测力计
(4)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弹簧秤)的工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 长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即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长。
(5)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A、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不能超过它的测量范围。(否则会损坏测力计)
B、使用前指针要 校零
;如果不能调节归零,应该在读数后减去起始末测量力时的示数,才得到被测力的大小。
C、测量前,沿弹簧的轴线方向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放手后观察指针是否能回到原来指针的位置,以检查指针、弹簧和外壳之间是否有过大的摩擦;
D、被测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 轴线的方向一致,以免挂钩杆与外壳之间产生过大的摩擦; E、指针稳定后再读数,视线要与刻度线 垂直。
7.3重力(G)
1产生原因:由于地球与物体间存在吸引力。
2定义:由于 地球吸引
而使物体受到的力;用字母 G 表示。
3重力的大小:
① 又叫重量(物重)
②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③计算公式:G=mg
其中g= 9.8N/kg , 物理意义: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 牛顿。
④重力的大小与 物体的质量、地理位置有关,即质量越大,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两极,物体受到的重力越大。
4.施力物体: 地球
5.重力方向: 竖直向下,应用:重垂线
①原理:是利用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性质制成的。
②作用:检查墙壁是否竖直,桌面是否水平。
6.作用点: 重心(质地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7.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同一物体同时受到几个力时,作用点也都画在重心上。
第八章 运动和力
8.1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同一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控制变量法),是为了使小车滑到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阻力的大小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的距离的长短来体现(转化法)。
2、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事实和科学推理得出的,它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验证。
4、惯性
⑴定义:物体保持 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惯性
⑵性质:惯性是物体 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一切物体在 任何时候、任何状态下都有惯性。
⑶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惯性力的作用,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形状、速度、物体是否受力等因素无关。
⑷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囊,汽车安装安全带。
⑸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
⑹解释现象:
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
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8.2二力平衡
1、平衡状态: 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称为平衡状态。
2、平衡力: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受到的力叫平衡力。
3、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 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同物、等大、反向、同线)
4、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⑴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当物体 不受任何力作用时,物体总保 持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②当物体 受平衡力作用时,物体总 保持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平衡状态)。
③当物体 受非平衡力作用时,物体的 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⑵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物体的受力情况。
②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不受力或受到平衡力。
注意:在判断物体受平衡力时,要注意先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水平方向还是竖直方向)处于平衡状态,然后才能判断物体在什么方向受到平衡力。
②当物体处于非平衡状态(加速或减速运动、方向改变)时,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
5、物体保持平衡状态的条件: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6、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8.3摩擦力
1定义:两个 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
相对运动
时,就产生一种 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2产生条件:
A、物体 相互接触并且相互挤压;
B、发生相对运动或将要发生相对运动。
3种类:A、滑动摩擦
B静摩擦、C 滚动摩擦
4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的大小的因素:压力的大小
和
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方向:与物体
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6测量摩擦力方法:
用弹簧测力计拉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等。原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平衡)
7.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A、增大压力
B、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8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A、减少压力
B .减少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C、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D、使两接触面分离(加润滑油、气垫船)。
第九章 压强
9.1、压强:
㈠压力
1、定义: 垂直压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2、方向: 垂直于受力面
3、作用点: 作用在受力面上
4、大小:只有当物体在水平面时自然静止时,物体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力才与物体受至的重力在 数值上相等,有:F=G=mg但压力并不是重力
㈡压强
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压力的大小和 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 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3、定义:物体 单位面积上受到的 压力叫压强.4、公式:
P=F/S
5、单位:帕斯卡(pa)
1pa = 1N/m2
意义:表示物体(地面、桌面等)在每平方米的受力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1 牛顿。
6、增大压强的方法:1)增大压力
举例: 用力切菜易切断
2)减小受力面积
举例: 磨刀不误砍柴功
7、减小压强的方法: 1)减小压力
举例: 车辆行驶要限载
2)增大受力面积
举例: 铁轨铺在路枕上
9.2、液体压强
1、产生原因:液体受到 重力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部有压强.液体具有 流动性,对容器侧壁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对容器的 底部和 侧壁有压强, 液体内部 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各个方向的压强随着 深度增加而增大;
3)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的压强是相等 的;
4)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液体 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的公式:P= ρgh
注意: 液体压强只与 液体的密度和 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 体积、质量无关。与浸入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无关(深度不是高度)
当固体的形状是柱体时,压强也可以用此公式进行推算
计算液体对容器的压力时,必须先由公式P= ρgh算出压强,再由公式 P=F/S,得到压力 F=PS。
4、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 不流动时, 各容器中的 液面总保持相平,即各容器的液体深度总是 相等。
应用举例: 船闸、茶壶、锅炉的水位计。
9.3、大气压强
1、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产生的压强叫 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
2、产生原因:气体 受到重力,且有 流动性,故能向各个方向对浸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压强。
3、著名的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 马德堡半球实验
其它证明大气压存在的现象: 吸盘挂衣钩能紧贴在墙上、利用吸管吸饮料。
4、首次准确测出大气压值的实验: 托里拆利实验。
一标准大气压等于76cm 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P0=1.013×105Pa,在粗略计算时,标准大气压可以取105 帕斯卡,约支持10m 高的水柱。
5、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米内,每升高 10m,大气压就减小 100Pa;大气压还受 气候的影响。
6、气压计和种类: 水银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无液气压计)
7、大气压的应用实例: 抽水机抽水、用吸管吸饮料、注射器吸药液。
8、液体的沸点随 液体表面的气压增大而增大。(应用:高压锅)
9.4、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
2、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应用: 1)乘客候车要站在安全线外;
2)飞机机翼做成流线型,上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比下表面快,因而上表面压强小,下表面压强大,在机翼上下表面就存在着压强差,从而获得向上的升力;
第十章
浮力
10.1浮力(F浮)
1、定义: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会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2、浮力的方向是 竖直向上的。
3、产生原因:由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 压力差。
4、,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控制变量法):浮力的大小跟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和 液体的密度有关,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浮力就越大。
10.2阿基米德原理
1.实验: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
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1,小桶所受的重力G2;
②把物体浸入液体,读出这时测力计的示数为F1,(计算出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G1-F1)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
③ 测出小桶和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总重力G3,计算出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G排=G3-G2。
2.内容:
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
3.公式:F 浮 =G排=ρ液gV排
4.从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大小只决定于 液体的密度、物体排液的体积(物体浸入液 体的体积),与物体的 形状、密度、质量、体积、及在液体的深度、运动状态无关.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
1、物体的浮沉条件:
2.浮力的应用
1)轮船是采用空心的方法来增大浮力的。
轮船的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轮船从河里驶入海里,由于水的密度变大,轮船浸入水的体积会变小,所以会上浮一些,但是受到的浮力不变(始终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2)潜水艇是靠改变自身的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潜。
3)气球和飞艇是靠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来改变浮力。
4)密度计是漂浮在液面上来工作的,它的刻度是“上小下大”。
4、浮力的计算:
压力差法:F浮=F向上-F向下
称量法:F浮=G物-F拉(当题目中出现弹簧测力计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漂浮悬浮法:F浮=G物
阿基米德法:F浮=G排=ρ液gV排(当题目中出现体积条件时,一般选用此方法)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1节
功
1、功的初步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了一段距离,就说这个力 做了功。
2、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3、功的计算:功等于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力×力的方向上的距离)。
4、功的计算公式:W=Fs 用F表示力,单位是牛(N),用s表示距离,单位是米(m),功的符号是W,单位是牛•米,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焦耳,焦耳的符号是J,1 J=1 N•m。
5、在竖直提升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或重力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 W=Gh;在克服摩擦做功时,计算公式可以写成W=fs。
6、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不用机械时(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7、当不考虑摩擦、机械自身重等因素时,人们利用机械所做的功(Fs)等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Gh),这是一种理想情况,也是最简单的情况。
第2节
功率
1、功率的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
2、功率的定义: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
3、计算公式:P= W t =Fv 其中W代表功,单位是焦(J);t代表时间,单位是秒(s);F代表拉力,单位是牛(s);v代表速度,单位是m/s;P代表功率,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是W。
4、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瓦,符号W)、千瓦(kW)1W=1J/s、1kW=103W。
第3节
动能和势能
一、能的概念
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能量和功的单位都是焦耳。具有能量的物体不一定正在做功,做功的物体一定具有能量。
二、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越大。
3、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静止的物体动能为零,匀速运动且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上升、匀速下降,匀速前进、匀速后退,只要是匀速)动能不变。物体是否具有动能的标志是:是否在运动。
三、势能
1、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2、重力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高度所决定的能,叫做重力势能。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被举的高度.质量相同的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被举得高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3)一般认为,水平地面上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位置升高且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升高,还是加速升高,或减速升高,只要是升高)重力势能在增大,位置降低且质量一定的物体(不论匀速降低,还是加速降低,或减速降低,只要是降低)重力势能在减小,高度不变且质量一定的物体重力势能不变。
3、弹性势能:
(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做弹性势能。
(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是:弹性形变的大小(对同一个弹性物体而言)。
(3)对同一弹簧或同一橡皮筋来讲(在一定弹性范围内)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的标志:是否发生弹性形变。
第4节
机械能及其转化
1、机械能:动能与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是物体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势能是存储着的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不变,也就是说机械能是守恒的。
2、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3、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4、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利用的机械能源有水能和风能.大型水电站通过修筑拦河坝来提高水位,从而增大水的重力势能,以便在发电时把更多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1节
杠杆
1、定义: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杠杆。
2、五要素:一点、二力、两力臂。
(①“一点”即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用“O”表示。②“二力”即动力和阻力,它们的作用点都在杠杆上。动力是使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F1”表示,阻力是阻碍杠杆转动的力,一般用“F2”表示。③“两力臂”即动力臂和阻力臂,动力臂即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1”表示,阻力臂即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一般用“L2”表示。)
3、杠杆的平衡(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静止不转或匀速转动叫杠杆平衡)条件是: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公式:F1L1=F2L2。
4、杠杆的应用
(1)省力杠杆:L1>L2,F1<F2(省力费距离,如:撬棒、铡刀、动滑轮、轮轴、羊角锤、钢丝钳、手推车、花枝剪刀。)
(2)费力杠杆:L1 (3)等臂杠杆:L1=L2,F1=F2(不省力、不省距离,能改变力的方向 等臂杠杆的具体应用:天平.许多称质量的秤,如杆秤、案秤,都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 第2节 滑轮 1、滑轮是变形的杠杆。 2、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物。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速度vF)=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速度vG) 3、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 F=G物.4、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物。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F(或vF)=n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G(或vG)。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动物()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第3节 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有用=Gh(提升重物)=W总-W额=ηW总 斜面:W有用=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额=W总-W有用=G动h(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额=fL 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 总=W有用+W额=FS = 有用 斜面:W总=fL+Gh=FL 4、机械效率: 定义: 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5、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 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6、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7、机械效率的测量: (1)原理:有用总 (2)应测物理量:钩码重力G、钩码提升的高度h、拉力F、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 (3)器材:除钩码、铁架台、滑轮、细线外还需刻度尺、弹簧测力计。 (4)步骤:必须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目的:保证测力计示数大小不变。 (5)结论: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①动滑轮越重,个数越多则额外功相对就多。 ②提升重物越重,做的有用功相对就多。 ③摩擦,若各种摩擦越大做的额外功就多。 8、绕线方法和重物提升高度不影响滑轮机械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