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通市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可观

时间:2019-05-13 01:29: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南通市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可观》,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南通市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可观》。

第一篇:江苏南通市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可观

中投顾问TM 中国领先产业研究专业机构

产业研究 产业规划 园区规划 招商策划服务

江苏南通市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可观

前不久,江苏省南通市的两大旅游服务业集聚区:张謇旅游文化产业园、麒麟红木文化旅游产业园已通过南通市资格初审,之后将进入最后专家评审,有望双双升级为南通市级服务业集聚区,使南通市级以上服务业聚居区总数达到8家,数量位居南通5县市第一。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指出,江苏南通市将生态文明理念引入城市化整体规划,具有长远、科学的战略眼光和意义。南通市发展生态城市建设与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良好的结合。近年来,南通市将建设生态南通作为南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要务,并先后实施了蓝天、碧水、宁静、资源、生态等一系列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不仅完善了城市环境基础设施,而且也克服了一些民生环境难题,南通市旅游服务业的集群发展将为后续市区经济发展提供长久的动力支持。

江苏南通市地处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东临黄海,南倚长江,气候温宜,山青水秀,物阜民丰,素有“崇川福地”之称。南通市“据江海之会、扼南北之喉”,隔江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上海及苏南地区相依,被誉为“北上海”;2008年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之后,南通市与上海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南通进入上海一小时经济圈。上海繁荣的经济发展将为南通市生态农业或生态农庄发展带来广阔的消费群体和发展空间。

2009年6月,南通市发布了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为进一步融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而努力。作为上海北翼城市,南通市将成为长江入海口跨越发展新格局的核心区和新兴产业集聚区。优越的地理优势、丰富的资源禀赋、生态文明理念的树立,让南通市生态城市建设以及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有了物质基础和思想指导。

中投顾问发布的《生态农业行业投资情报分析及点评》指出,南通市进行生态城市建设具备交通区位、城乡融合、城市经济等方面的优势。南通市目前已经实现了以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为主骨架,水、陆、空三位一体,内联外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高档精致、绿色健康的农产品可以直销上海都市圈市民餐桌,农业园区实现零距离向市区居民开放。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注重创造农业和城市、人与自然的发展,农业植被镶入城区,不仅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也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南通市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对精明、智慧,追求性价比的上海市民来说,不失为一个便捷、休闲的绝佳度假场所。南通市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基础,随着经济体制的推进,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该系列项目的投资力度,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2012年10月份,南通市通州区加大对三农财政投入,其中基础设施、水利建设方面的资金达到

5.1亿元。资金的支持,有利于确保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顺利发展和推进,同时建成项目的运营也将实现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促进农民的增收,有利于实现区域经济的良性循环发展。

第二篇:关于创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示范区情况的报告

关于创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

示范区情况的报告

--2011年3月15日在区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

第二十二次会议上

区人民政府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简要汇报创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有关情况,请予审议。

一、基本情况

2008年,南通市提出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目标,并制定出台了规划,随后又将我区11个镇纳入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的范畴。我区结合实际,按照“三宜”原则,将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作为构建现代农业的主方向,以项目农业建设为抓手,加快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步伐,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高效农业规模化。突出设施农业、农业园区和优势产业的培育发展,大力建设规模农业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高效农业的总量,全区高效农业面积达到49.8万亩。设施农业项目明显增多,设施农业面积达到9.13万亩。农业园 区得到快速发展,全区建有各类农业园区52个,其中种植和畜禽养殖园区40个,水产养殖园区5个,休闲观光园区7个,总面积3.23万亩,辐射带动高效种养面积11.5万亩,联系农户近18万户。省级农业园区通州景瑞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5万亩,已建规模达到5000亩,其中设施面积3000亩。优势产业快速发展,水芹菜、设施蔬菜、中药材种植、出口蔬菜生产、鲜食果品生产、沿江千亩河虾围网养殖、沿海滩涂贝类养殖、休闲观光等优势产业面积达16万亩,其中出口蔬菜年创汇1000万美元,实现休闲观光农业收入2400万元。

二是生产经营产业化。将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工作重点,带动农产品基地和农产品销售等各个生产环节的发展,形成产业化发展格局,增强了农业综合竞争力。目前,全区已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南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9家,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超过100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总资产达21.6亿元,年产值73亿元。近两年,新建了长丰禽蛋加工、玉品斋食品、滑嘟嘟食品、景瑞蔬菜加工等一批千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大富豪啤酒、嘉安食品、一德实业、新中乳腐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连年扩大企业规模,通过区域化、专业化生产基地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嘉安食品拥有荷兰豆、青花菜等种植基地1.5万亩,新中乳腐拥有优质稻米基地1万亩,银河面粉拥有优 质小麦基地15万亩。龙头企业采取多种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在产、运、销等环节中获得收益,增加收入。据统计,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直接带动农户16万户左右,占全区农户数的40%,户均增收1600元以上;全年使用农民工1万多人,农民获得工资性收入超过1亿元。

三是产品建设品牌化。质量建设明显提升,通过“三品”认证农产品66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49个,绿色食品17个,全区累计认证“三品”159个,面积达80万亩,占食用农产品面积的80%。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农产品名品名牌3个,省市级名品名牌 7 个。在农业企业中加强产品质量认证体系、标准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中90%以上通过了ISO9000系列和HACCP质量认证。

二、主要做法

1、科学规划,促进高效农业集聚发展。邀请南京农业大学专家起草编制了《南通市通州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去年4月28日,组织召开了《南通市通州区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论证会,得到了盖钧镒院士领衔的专家组的认可。规划充分体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的“三宜”原则,以建立具有通州特色的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体系为战略目标,确立一产主动“接二连三”的发展理念,建立现代农贸物流区、生态种养区、精品果蔬区和结构优化区四大战略板块,规划沿海高速现代农业示范带、如 通线现代农业示范带、海通线现代农业示范带和沿江公路现代农业示范带,做优景瑞和嘉安两个产业化核心龙头企业,做强果蔬、畜禽、水产、粮食和休闲五大产业,做大扣蟹、梨、苗木、水芹、西瓜、葡萄、香芋、菱角、菌菇、休闲十大基地。各镇也相应规划了现代农业园区,加快了农业项目进区入园步伐,实现了集聚集约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示范效应。

2、狠抓项目,引领高效设施农业发展。按照“做强特色、做大规模、做响品牌”的理念,加大项目农业投入,推进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建设。继续把农业招商作为项目农业、设施农业建设的重要手段,将农业招商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内容。组织小分队到山东开展招商引智活动,在杭州召开通州农业招商洽谈会,37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9个项目现场签约。2010年,全区农业招商引资 6.4亿元,引进规模农业项目42 个。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安排2200万元用于支持项目农业建设,进一步激发了各类资本投资农业的积极性。全区新建扩建规模以上农业项目145个,其中种养项目95个,加工项目20个,休闲项目22个,农产品市场项目8个。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53万亩,新增高效农业面积9.2万亩,被评为全省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先进区。

3、规范运营,加强合作组织建设。我们把加强合作组织建设作为推进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手段,努力 提升合作组织的经营质态。全区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10家、土地股份合作社69家、社区股份合作社18家。全区累计建成农村三大合作组织576家,入社农户总数15.83万户,其中去年新增入社农户数3.98万户,覆盖率达40.6%,较上年增长10.2%。按照“四有”标准,健全完善合作组织内部管理制度,促进合作组织规范运作。合作组织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在项目农业、设施农业建设过程中,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促进了项目落户,较好地发挥了桥梁作用,农民与基地、企业的利益联结更加紧密。全区新增入股土地面积2万亩,为各类高效农业项目的建设创造了条件。

4、狠抓配套,优化都市生态农业发展环境。区政府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扎实推进河道整治工作,全年疏浚县乡级河道89条段430公里,疏浚整治村庄河塘477条段土方845万方。河道长效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农村水环境进一步改善。大力推进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工程,拆建、新建泵站64座,新建防渗渠道173公里。推广农机具1100多台套,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区建设,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达到40万亩,顺利通过了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区)的验收。实施高标准农田工程,新增面积1万亩。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全面做好“三农”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和省、南通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准确把握“三宜”原则,加快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步伐,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1、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一是大力推进规模农业项目建设。继续把项目农业建设作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抓手,把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种养基地作为重点,推动现有项目提档升级,整合资源新办一批项目,进一步发展壮大市场竞争主体,促进农业产业化。区政府将进一步加大项目农业扶持力度,重点用于支持项目农业建设。加强招商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农业项目推介招商活动。全年力争新建扩建农业项目120个以上,新增投资10亿元以上。二是着力扩大设施农业规模。设施农业具有可控、高效的特点,是发展高效规模农业的重要途径。引导各镇区充分利用耕地资源,推进土地流转,建设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高效设施农业生产基地,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大力新建扩建高效设施农业项目,尤其是连片设施农业项目,力争全区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5万亩,新建扩建连片500亩以上钢架大棚项目10个。以设施农业为依托,培育推广高 效栽培模式和高产优质品种,全年新增高效农业面积7.5万亩以上。三是努力拓展延伸农业功能。推动农业由传统的种养向精深加工、休闲旅游等二三产业转变,加快一产接二连三步伐。注重专业市场建设,培育农业流通企业,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加快农产品销售流通。发展壮大农业休闲产业,提高休闲项目经营管理水平,丰富服务内容,扩大影响力,提高经营效益。

2、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准确把握农业经济发展趋势,积极主动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过程中彰显通州农业生态、高效的特点。

一是发展品牌农业。实施“品牌强农”战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扩大优质安全农产品覆盖面,大力创树国家名牌和省市名牌。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溯源体系和检测体系,加强农产品生产监测监管,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行业协会,实现农产品生产基地规模化,促进农业生产标准的推广应用。二是发展特色农业。大力推进亿元产业和十亿元特色产业建设,进一步提升特色产业规模,扩大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加强特色镇村建设,扩大产业规模、做强特色。三是发展园区农业。以南通江海台湾农民创业园通州高效农业核心区建设为引领,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形成农业项目集聚集 约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高效农业核心区发展规划,制订相关扶持政策,加快推进核心区建设。引导各镇区因地制宜,大力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村。

3、强化基础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前一年完成2011~2012 年农村河道疏浚任务,疏浚河道119条(段),完成土方240万方。继续推进农村桥梁改造,实施中央财政小农水工程、农田灌排系统改造工程、高标准农田工程,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广新机械、新技术,确保农机装备总动力增长1万千瓦以上,切实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区、镇、村农技队伍建设,形成服务靠前、全面覆盖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促进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继续组织开展农民培训工程,大力培养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发展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既是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的需要,也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今后,我们将在区委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加快推进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加快现代化、建设新通州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水处理产业2014年发展前景可观

水处理产业2014年发展前景可观

近期大盘横盘震荡,消息面上多空交织:“央行间歇性暂停逆回购,市场流动性再度趋紧”,流动性阴晴不定或左右市场涨跌:“大股东、高管们再度出手,上市公司弱市频获增持”,或表明产业资本对目前点位附近投资价值的认可。在此背景下,由于时近年末,不少主力资金开始把投资的目光投向水处理等明年业绩较为可期的行业。

从行业内部分类来看,目前我国水处理行业主要有三类可关注的公司:一是专业提供水处理行业项目咨询的公司,比如中项永达·水项目中心,由中项永达(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在工程信息领域已有十年以上的经验,合作客户包括日立、阿科蔓、威乐、西门子、施耐德、ABB、首创、金山、武鼓、陶氏、碧水源等国内外数千家企业;二是抓住机会向环保水处理、垃圾处理、废气处理、燃气供应等行业转型的公司,比如瀚蓝环境,公司快速通过并购主营业务,从上市之初以供水为主,逐步发展到拥有给排水、废弃物处理、燃气供应等完整环境服务产业链,从传统市政公用事业型公司转型为环境服务业公司;作为国资委旗下唯一的上市公司平台,拥有未来水务+环保模式的兴蓉投资(000598,股吧)也是这类公司的代表;三是污水处理细分行业中的龙头,比如巴安水务,公司在火电行业具有较大的优势和地位,是火电水处理领域的龙头企业,在公开招投标中对火电厂水处理及回用系统的中标率为25%;此类公司还有万邦达,公司是石油石化行业工业水处理的龙头公司,近两年明显受益于煤化工项目提速,未来有望成为业务全面、专业性突出的大型工业水处理系统全寿命周期服务商,公司多个重大项目保障未来数年的业绩增长。

从投资的角度看,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全国城镇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投资近4300亿元。同时,随着国家明确提出了对公用事业进行开放,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公共行业,要求在垄断行业放宽准入制度,引入竞争机制。对于整个污水处理行业来说,未来几年内行业将迎来产业化发展加速的重要机遇。

第四篇:讲稿。都市现代农业发展趋向

关于促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

一、农业发展历史

1、原始农业

原始农业是在原始的自然条件下,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从事简单农事活动的农业。使用石器工具从事简单活动的农业。大体上始于新石器时代,系由采集、狩猎逐步过渡而来的一种近似自然状态的农业,属世界农业发展的最初阶段。其基本特征是使用简陋的石制工具,采用粗放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法,实行以简单协作为主的集体劳动。原始农业之前,采集和狩猎是人类获得生活资料的主要方式。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经验的积累,人类逐渐了解一些动植物的生活习性,并采取措施栽培植物和驯养动物,开始了靠人类的劳动来增加天然生产物的时期,从而产生了原始农业。这是人类经济史上第一次重大革命。

其基本特征是:①生产工具简单落后,以石刀、石铲、石锄和棍棒等为主;②耕作方法原始粗放,采用刀耕火种;③主要从事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获取有限的生活资料,维持低水平的共同生活需要。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经济也可称为原始农业。现非洲的撒哈拉地区和中国西南地区的部分地方仍保留着原始农业的耕作方法,其生产发展均甚缓慢,生产力水平极低。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起源中心之一。中国农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有一系列发明创造,形成独特的生产结构、地区分布和技术体系,在农艺水平和单位面积产量等方面居于古代世界的前列,它的技术成就对世界农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用八个字来概括,这就是:多元交汇,精耕细作。它是中国古代农业强大生命力的来源,而中国古代农业的这种强大生命力,正是中华文化得以持续发展的最深厚的根基,也是中华文明火炬长明不灭的主要奥秘之一。

2、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靠世代积累下来的传统经验发展,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居主导地位的农业。是采用历史上沿袭下来的耕作方法和农业技术的农业。传统农业具有低能耗、低污染等特征,在当今时代依然发挥重要作用。

基本特征是: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犁、铁锄、铁耙、耧车、风车、水车、石磨等得到广泛使用;畜力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一整套农业技术措施逐步形成,如选育良种、积肥施肥、兴修水利、防治病虫害、改良土壤、改革农具、利用能源、实行轮作制等。传统农业在欧洲是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制社会(约公元前5世纪-6世纪)开始,直至20世纪初叶逐步转变为现代农业为止。

传统农业是由粗放经营逐步转向精耕细作,由完全放牧转向舍饲或放牧与舍饲相结合,利用改造自然的能力和生产力水平等均较原始农业大有提高。传统农业的特点是精耕细作,农业部门结构较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业生态系统功效低,商品经济较薄弱,基本上没有形成生产地域分工。传统农业从奴隶社会起,经封建社会一直到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甚至现在仍广泛存在于世界上许多经济不发达国家。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古国,历来注重精耕细作,大量施用有机肥,兴修农田水利发展灌溉,实行轮作、复种,种植豆科作物和绿肥以及农牧结合等。在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仍需保持和发扬中国传统农业特点,逐步走“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道路,建设优质、高产、低耗的农业生态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水平。

中国传统农业延续的时间十分长久,大约在战国、秦汉之际已逐渐形成一套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传统农业技术。在其发展过程中,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尽管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但就其主要特征而言,没有根本性质的变化。中国传统农业技术的精华,对世界农业的发展有过积极的影响。重视、继承和发扬传统农业技术,使之与现代农业技术合理地结合,对加速发展农业生产,建设农业现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按农业生产力的性质和状况划分的农业发展史上,是最新发展阶段的农业。主要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农业。

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必须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原始农业,即用火烧方法清理土地,然后种植作物的方式,也称刀耕火种农业。

传统农业也叫固定农业,其农民有固定的居住地和固定的农耕范围,以人力、畜力为主要动力;以有机肥为主要肥料;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农业生产,其核心是自给自足;以自然经济为主,以实现“丰衣足食”为目标,形成了相对稳定而又低效的农业生产体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顺应自然。

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日益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运用现代化发展理念,将农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使农业的发展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具备当代世界先进生产力水平的生态农业。实现了这个转化过程的农业就叫做农业现代化的农业。

二、农业的特点

1、自然再生产(生态系统)农业生产活动是指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获得所需产品的过程。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的生产对象是动植物,农业生产必须依靠土地来进行。

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表现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与周期性。地域性是指农业生产地域空间上的差异,是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具体来说,是由内外两方面因素造成的。内部因素主要指动植物本身有自己的生长发育规律;外部因素主要是指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为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不同的外部环境;内外因素共同形成了世界各地农业生产所具有的明显的地域性。针对这个特点,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世界上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就是地域性特征的具体体现。季节性和周期性是指农业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由于农作物生长发育受热量、水分、光照等自然因素影响,这些自然因素随季节而变化,并有一定的周期,所以农业生产的一切活动都与季节有关,从播种到收割需要按季节顺序安排。同样,捕鱼、造林、畜牧等也有季节性和周期性,农忙与农闲之分。针对这个特点,发展农业生产时应不违农时,合理安排生产,使农业生产活动有序而高效。

2、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

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特点就是经济再生产和自然再生产相结合,农业的生产活动与自然息息相关,有一定的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农业的生产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不能逆反,要提高农业经济的增长,只有通过农业再生产这唯一的过程实现农业经济的增长。要加强事业单位对实现农业再生产过程的创新管理,事业单位首先要搞清楚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之间的关系,尊重可贵规律,科学的进行农业生产的指导,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经济,构建健全的农村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制定合理完善的经济政策和发展计划,发展可持续性的农业的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

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3、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表现在它 A.为人们提供基本生活资料 B.为轻工业提供重要原料 C.为工业发展提供广阔市场 D.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积累

4、未来的农业

一是从“平面式”向“立体式”发展

即利用各种农作物在生育过程中的“时间差”和“空间差”进行合理组装,精细配套,组成各种类型的多功能、多层次、多途径的高优生产系统。

二是从“自然式”向“设施式”发展

一些农业专家精心设计,把农场式农业生产改造成农业公园,集农业种植、绿化环境、观光旅游等为一体,劳动也将成为一项愉快的工作。三是从“机械化”向“电脑自控化”发展

农业机械给现代化农业带来了活力。电子计算机智能化管理模块系统在农业上的应用,将使农业现代化管理更上新台阶。

四是从“化学化”向“生物化”发展

现代农业已普遍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和植物激素,这虽然增加了农作物产量,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公害。未来农业将进入一个崭新的生物化的绿色、洁净的农业时代。

五是从“地面”向“太空”扩展

未来农业将向宇宙拓展,如利用太空培育新品种,发展太空农业等。

六是农业成为第六产业

三、都市农业的形成与特征

(一)、都市农业的产生

都市一般是指较大城市,都市农业与人类社会的城市化进程有关,城市化是推动都市农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当今世界人口已经有一半左右居住城市,这为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从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都市农业的发展状况无疑和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有关,都市农业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都市现代农业是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

根据有关资料,早在上世纪20年代,欧、美、日等经济发达的国家的大城市周围就相继形成了都市农业雏形。1919年德国开创了“市民农园”的休闲农业模式,并且还制定了相关的法律。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已经提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概念。1950年,美国农业经济与城市环境学者提出了“都市农业区域”的概念,主张在都市周边地区和都市嵌入农业区域,必须发展园林、绿地、果树业,并提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区域”的概念。70年代以后,日本就以“都市农业”替代曾经长期使用的“城市近郊农业”的概念。80年代以来,随着大城市的进一步扩展,许多国家开始重视都市农业的发展研究,1992年联合国开发署成立了都市现代农业扶持小组,1996年又成立了全球都市型现代农业部,广泛开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研究与推广工作。

(二)、都市现代农业兴起的主要原因

都市现代农业在不同的国家,其形成的历史有差异。但是从其产生的背景分析,都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高度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反映了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后,对于正在消失的农耕文化、自然生态的重新认识和天然的渴望,所以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现代社会发展必然取向。

1、城市化进程是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主要经济体进入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区域不断扩大,同时,为适应城市产业的发展,许多规模大、原材料消耗多、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纷纷转移到城郊结合地区,由此出现城市与农村区域犬牙交错的形态,形成城市加速向郊区农村地区扩张与渗透的现象。大城市的急剧膨胀,导致居住人口的大幅增加,从而引发生活污染,生态环境恶化,人的身心健康受到影响。于是20世纪70以后,西方国家出现了反城市潮流,城市居民纷纷迁移到靠近城区的农村居住。与此同时,由于农村经济空前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以及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农村与城市在生态、经济、社区等方面产生融合现象,城市生活质量与农村生活质量产生同质化倾向。这种“郊区城市化”与“城市郊区化”双向驱动,导致都市的城乡界线逐渐消失。所以,都市现代农业的产生是现代化大都市形成与发展、农村与城市相互渗透的必然结果,也是前提条件。

2、大都市的地理优势为都市现代农业提供发展基础

大都市拥有资金、科技、人才优势,都市农业毗邻大都市,比较容易吸收城市的各类资源,开发都市现代农业的新领域,推动都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都市人群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具有多样性的消费需求,这为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再次,都市农业的生态效应,有利于美化城市的生活环境,降低由于城市建筑密度过高,交通拥挤所引发的城市生活的压抑。

3、都市现代农业是人类社会提升生活品质的自然追求 城乡一体化,农村城市化是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基本要求。都市农业是第一产业衔接二产、三产的所产生的特种农业,它的发展完全与大都市的形成有关,现代都市农业既是现代化农业一部分,又是大都市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都市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与农村的有机融合,降低城乡之间的距离感,减少了城市发展与大自然的对立与冲突,在满足了城市居民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也让农村的居民同样享受城市的文明生活。

总而言之,都市现代农业的兴起与大都市的形成有关,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是以大城市资源优势为基础,都市农业的发展推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了城市与农村的结合。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

(三)、都市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虽然都市农业与一般的农业在劳动的对象方面具有同质性,但是由于都市农业兴起的背景不一样、经营的方式不一样、盈利的模式不一样,所以都市现代农业在发展形态、功能定位、科技创新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征。

1、都市现代农业具有城乡结合、产业融合的特征

传统上,由于城市具有交通、信息、能源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所以工商企业一般都集聚在大中城市,而农业则分布在广袤的农村,城市与农村具有明显的分界。然而,随着城市区域的不断扩张,大都市的形成,这种传统的产业分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城市在扩张的过程中,局部区域仍有部分农田得以保留,或者是城市与城市之间夹杂小块农村地带,由此形成城市与农村的相互渗透;另一方面,长期生活在大都市的人群,渴望回归自然,享受田园风光,于是都市现代农业,由原来单纯提供农产品的功能,逐步演化出生态保护、农耕体验、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并且朝着一产、二产、三产相互融合的方向发展。所以都市农业具有城乡结合、多种产业融合的特征。

2、都市型现代农业具有综合性贡献的特征

尽管现代科技高度发达,但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食物,还是有赖于农业生产。都市现代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一部分,除了具有普通农产品生产功能外,对于现代大都市的健康发展具有综合性的贡献。一是对于优化城市环境的贡献,都市农业增加了城市的绿化面积,增强了城市空气的净化能力,绿化美化市容市貌;二是具有为城市居民就近提供新鲜名特优农产品的功能,丰富了市民的菜篮子;三是都市农业为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观光的空间场所,丰富了市民的业余生活;四是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了农耕文化体验,为城乡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提供了平台。

3、都市农业的集约化特征

一方面,都市农业由于紧靠大城市,可以更好地利用大城市的科技优势、资本优势,发展高投入、高收益的集约化农业。另一方面,由于都市农业地处经济发达地区,享有物流、信息等方面的便捷,所以,一般而言,都市农业使用土地的经济地租远高于纯农业地区。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因素的共同影响,都市现代农业的经营呈现出资本、科技集约化的特征。

4、都市现代农业具有准公共产品的特征

都市现代农业具有混合型的产业特点,其提供的产品可以是有形的物质商品,也可以是无形的非物质的精神文化财富,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更着眼于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都市现代农业不仅是一个特殊的产业,而且,还在生态环境保护、美化城市生活、陶冶精神情操、继承农耕文明等多方面发挥独特的功效。从某种程度上讲,都是现代农业为整个社会提供了其他部门无法替代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都市现代农业的受益者首先是城市社会,其次才是农业的经营者。从这个角度分析,都是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农业的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城市人群共同利益的社会问题。因此,都市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理应得到整个社会的共同关注与呵护。

(四)都市现代农业的类型

1、生态农业

都市现代农业首先必须符合绿色发展的要求,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城市生活品质作出贡献。生态农业是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符合现代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基本理念。生态农业简称ECO,有狭义的生态农业,也有广义的生态农业。

狭义的生态农业,是指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物质、能量的自然转换功能,以食物链形式构建农业的生态循环系统,通过生态系统,提高作物的太阳能吸收率、固化率;提高动物对于生物能的转化率;微生物对于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高效循环利用和或者实现重复利用,以达到取得比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实现农业的低碳、高效、能源再利用、生态保护等综合性效果,使农业再生产保持良性循环。

广义的生态农业泛指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结合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能够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

2、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指通过人工建造的设施,控制光照、温度、湿度等影响植物、动物、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素,使农业生产能够减少或者摆脱自然条件的束缚,实现全天候生长的现代化“工厂化”科技农业。设施农业打破了气候地理条件的制约,改变传统农业的季节性,使得大部分农产品可以实现全年连续生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

3、休闲农业

休闲农业是利用农业田园景观、自然生态资源,结合农业生产设施和经营活动,发展农村观光、休闲旅游、农耕文化体验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休闲农业是深度开发农村旅游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新途径。可以让城市居民享受回归自然、体验乡土情趣的乐趣,促进城乡交流,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产业形态大约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当时欧洲一些国家城市化区域不断扩大,人口急剧增加,人们希望缓解都市生活的压力,渴望到农村享受暂时的悠闲与宁静,体验乡村生活,于是生态休闲农业逐渐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地兴起,随后迅速在欧美国家发展起来

我国的体闲农业,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起步较晚,但是最近十几年发展迅速,产业规模逐年壮大。十二五期间全国农家乐已超过150多万家,规模休闲农业园区1.8万多家,年接待人数超过4亿多人次。各地根据自然特色、区位优势、文化底蕴、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先后发展形成了形式多样、功能多元、特色各异的模式和类型,休闲农业逐步从零星分布向规模集约,从单一功能向休闲教育体验多功能,从单一产业向多产业一体化经营,从农民自发发展向政府规划引导转变。许多地区围绕“高、新、特、优、雅、奇”努力打造特色休闲品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成为带动农民致富的支柱产业和民生产业。

4、创意农业的概念

创意是创造意识或创新意识的简称。在经济活动方面,创意是指人们通过创新思维,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势,对产品的外观造型、功能组合等实现新奇的再造,从而增加或者提升产品与资源的使用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观赏价值。创意是许多创造发明的前奏,是打破常规的思路创新,是超越自我的智慧火花,是人类潜在智能的天然涌泉,是推动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最近几十年,世界创意产业呈现勃勃生机,创造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甚至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跨越以生产要素与投资为动力的发展阶段,走向以创意为动力、创新驱动的新阶段。我国创意产业正处于蓬勃起步阶段,面临无数的契机,具有广阔的前景。

创意农业属于创意产业的一部分,伴随创意产业的发展而产生。一般认为,创意农业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农业科技装备、经营理念的不断创新,农业的功能突破原来仅仅提供生活必需品的基本特征,出现了观光旅游农业、休闲娱乐农业、生活体验农业等等新的产业形态。与此同时,创意产业的理念也在英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和地区形成,并且迅速在世界各国传播。受到创意产业发展思维和理念的影响,人们开始将许多新的科技成果和人文元素融入农业产业,使得农业的功能不断得到拓展与延伸,于是就逐渐形成了兼有生产功能、观赏价值和生态效益的新型农业形态,即创意农业。

5、“互联网+农业”的概念

“互联网+农业”是指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产业各环节的跨界结合,实现农业发展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利用互联网平台形成的现代农业的新模式。

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一系列新的信息技术在社会与经济发展中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与农业的跨界融合所形成的农业新的业态,正在打造一个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有效的现代都市农业。

四、浦东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统一思想,加强对发展都市农业重要性的认识

2、合理规划,促进都市农业有序健康发展

(1)大力发展精品农业。建设一个环境优美、活动丰富、绿色环保,集种植、品尝、游玩、销售于一体的超大农业广场。

(2)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结合本地人文旅游资源和引进社会资金为前提,结合各村特色,因地制宜,发展一批农家乐项目,促进城乡互动。

(3)打造一批特色产业基地

加快土地规范流转,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搞好基地建设。

(4)培育一批农业龙头经营主体

加快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促进一产向二、三产业的拓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延长农业产业链,加快农业产业化结构的升级调整,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都市农业的重要功能之一是生态功能,生态环境是都市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保护和建设好生态环境,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五、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案例分析

1、日本的都市现代农业 小而美的日本都市型现代农业

景观式农园,指在政府主导下的集中型农园,这种形式主要出现在日本。政府为保护耕地,在城市中采取了一些有效的土地制度,在市区保留了一些点状或片状分布的耕地,形成了大量规模不等的各色农园。一般有市民农园和专人管理的农业公园2种,前一种是分小片出租给市民业余耕种,形成一些特色的主题,后一种则像一般的城市公园,有专人统一管理,供市民参观。这些农园除生产功能外,还承担了生态和休闲体验、参观学习等功能。日本的都市型现代农业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内,即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其特点:

一是呈点状和片状分布。由于日本人多地少,日本政府为保护耕地采取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土地税制制度,所以在市区还保留了不少面积不大(5公顷以下)的点状分布和面积较大(5公顷以上)的片状分布的耕地;

二是蔬果生产占主导地位的都市型现代农业生产结构。这是为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和绿化环境的需要;

三是园艺生产设施先进。在财政重点扶持下,市园艺设施基本上实现了小型化、集约化弄口现代化,蔬菜从播种到成品包装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操作,其蔬菜与花卉生产的80%实现了现代化园艺栽培,商品率在90%以上;四是都市观光、体闲、体验农业是都市型现代农业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休闲需要,如日本大阪府的都市型现代农业有70多个观光农园,其中柑橘类10个、葡萄类17个、垂钓类17个和草莓类6个。另外,还有市民农园、科学教育园地、文化资源利用型的文化馆、文化传习所、民间艺术展览厅,供游客住宿、体闲体验的农业资源利用型的“故乡之家”、“农家别墅”等。

日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发展趋势:

一是生产逐渐规模化。1995年日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小规模的农业生产成本比美国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成本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日本政府采取相应激励措施(给予贷款及贴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二是农业结构逐步调整。逐渐淘汰效益低、成本高的农产品,绿色、保健食品大量生产;

三是生产手段向全自动化、设施化、智能化发展,尤其是蔬菜、水果特别明显,因此一年四季都可生产各种洁净、时令鲜果菜;

四是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渐完善;

五是生产经营管理向网络化发展。如用电脑开展全国范围内时鲜蔬菜配送,建立农产品价格、品种、经营计划等的网站与数据库等。

日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

一是各级政府给予保护政策。据1996年日本全国农业委员会都市型现代农业对策协议会的统计,日本全国都、道、府、县和市、町、村各地帝3订的振兴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举措(如低息融资、资助等)不少于250项。

二是模式多样化。有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等。

三是政府关注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政府除加强正规学校培养农业劳动者外,对初次从事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人们提供无息贷款、资助学习相关农业技术和经营方法。

2、美国的都市现代农业

美国都市农业的主要形式是市民农园,采取农场与社区互助的组织形式,在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这种形式的市民农园加强了农民和消费者的关系,增加了区域食品供给,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在荷兰、新加坡等国家,也有类似的农园。

创意农业

(1)“气栽法”的主要原理,是在一个种植盆里铺上一块能渗水的细绒布作为植物生长层,在上面撒上种子。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氧气和营养液,通过电脑控制的、位于种植盆底部的喷雾系统,定时定量喷洒到生长层上,形成一层可供种子发芽的薄膜。种子长出丝状的根后,根须穿过细绒,吸收更多的雾状营养液。随着作物的生长,有些喷嘴开始提供二氧化碳,同时用感测器监控湿度和室温。

对于蔬菜生长来说,太阳光谱里只有有蓝光和红光即可。种植盆上方可以调节光谱的LED灯取代了太阳光的作用。这里没有任何害虫,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无须喷洒农药,所有蔬菜都可以做到即采即食。虽然这些蔬菜不能被称为是有机食品,但是公司采用的种子是非转基因,因为可以打上非转基因的标志。

(2)畜牧不再靠农场

这是一个疯狂的想法:将3D打印技术和生物组织工程结合在一起,来“打印”畜产品,并处理这个星球上最大的问题。毕竟,畜牧业释放的温室气体占所有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的一半,且畜牧业还占据了地球上可用的非冰冻土地的三分之一,这些都是为了满足人类每年消耗3亿吨肉制品的需求。

第五篇:银川: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银川: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辖三区两县一市,有乡镇27个,村272个,农业总人口约6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30%左右,耕地约190万亩。近年来,银川市全面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做强设施园艺产业和奶产业,做大露地瓜菜产业、清真牛羊肉产业、适水产业、长红枣产业,培育有机大米产业、玉米及瓜菜制种产业、酿酒葡萄产业、花卉产业‛的‚两强四优四新‛发展战略,加快发展以绿色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市场创汇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

一、银川市都市现代发展的现状

1、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构建都市农业产业体系

经过多年发展,我市‚两强四优四新‛优势特色产业不断壮大,设施园艺总面积达到31万亩;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61.5万亩,总产量超过70万吨,人均蔬菜占有量为350公斤,奶牛存栏14万头,总产超过40万吨,人均鲜奶占有量为200公斤,人均牛奶占有量位居全国之首。牛羊养殖规模继续扩大,肉牛和肉羊的饲养量分别达到25万头和300万只,水产养殖面积达到20.6万亩,水产品产量6万吨。长枣种植总面积达13万亩,年产量达500万公斤,产业效益逐步提升。全市优势特色产业产值经占到了农业总产值的89%。

2、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构筑产加销一体化发展格局

坚持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深入实施龙头企业带动战略,对农业企业技改、扩建、品牌注册和技术引进进行政策扶持,着力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引进国内农业企业在银川建基地、带农户、拓市场、扩流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和实力明显增强。目前,全市乡镇企业3587个,从业人员8.3万人,涵盖了粮油加工、瓜果蔬菜销售、畜禽渔业养殖加工、种子苗木繁育销售、乳品加工、冷冻储运等各个方面,有力地拉动了优势特色农产品的规模扩张,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全市初步形成了以金河、北方、明旺等乳品加工,伊品、泰瑞等玉米加工利用,正大、大北农等饲料加工,塞北雪、兴唐、昊王等粮食加工,西夏王、广夏、贺玉等葡萄加工等为代表的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下,涉农企业规模提升、品牌培育、质量体系认证等有效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405个,由合作社销售的农产品总量达21.1万吨,销售产值7.8亿元以上。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逐步发展形成,进一步带动了农业农村经济整体效益提升。

3、鼓励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拓展都市农业多元化功能

为了拓宽农业增收渠道,我依托丰富的现代农业资源和独有的黄河文化、西夏文化、回乡文化、田园风光、塞上民俗、西北风情资源,着力开发建设休闲观光农业,初步构建起沿山生态林、葡萄庄园、农家乐;中部农业观光园、休闲垂钓中心;沿河休闲风情园、大漠植物园的休闲观光农业框架。发展建设了一批集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观光休闲农业示范点,全市已开发建设各类休闲观光‚农家乐‛场点180多家,‚农家乐‛年经营总收入在5000万元。贺兰县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授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同时,银川市还成功举办了多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全国钓鱼大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都市农业装备条件

以实现现代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为目标,全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和农村沟、渠、路配套建设,近年巩固建设高标准农田100多万亩,改造中低产田80多万亩;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实用技术,建设了20多个节水农业示范园区;全面实施‚沃土工程‛,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加强适用农机具的示范推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了177万千瓦,我市大力培育扶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发展从整地、播种、管理到收获、收购的全程机械化服务组织,机械化平均作业率达到了70%以上。大力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信息进村入园,已建成和在建的农村信息点300多个,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市农村的农业信息网络。

5、科技创新推广转化能力不断提高,农业科技支撑作用日益增强

从2006年起,我市以强化公益性职能、激活经营性服务为目标,全面开展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改革,加强公益性机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全员竞聘上岗,充分调动了农业科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现有300多名农业科技人员直接到生产基地开展科技承包和科技服务,带动农民科技兴农。100余名农技人员通过直接投资、技术入股、承包经营等形式引领创办项目,带领农民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生产。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技术团队‛的要求,组建了‚两强四优四新‛10个产业11个专家技术服务团队,每个团队重点对2-3个农业示范基地、园区进行科技试验示范、技术咨询和服务指导,推广应用了一批优势特色产业核心技术,示范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不断探索努力,我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总体上看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完备的体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产业特色还不够鲜明。我市优势特色产业布局还不够鲜明,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够,区域产品得不到深度开发,市场竞争相对优势不强,不能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内在需求。

二是多种功能开发利用水平较低。都市农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功能多样性,目前我市农业总体还是以生产功能和就业增收功能为主,对农业的生态功能、生活功能、示范功能、文化功能、观赏功能等开发利用还远远不够,开发的自觉性、目的性不够,配套机制尚未建立。

三是都市农业发展层次比较低。都市现代农业是农业发展的一个较高层次,在对农业功能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与城市的长远发展协调一致。而我市对都市农业科学的统一规划还不够,休闲观光农业普遍发展层次较低,布局不合理、特色不明显。

三、进一步促进我市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路

按照‚两强四优四新‛产业发展方向,我市将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打造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突出抓好奶产业提质增效工程,建成全国优质奶源核心区;提升设施园艺发展规模和档次,大幅提高经济效益。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构建有机水稻、葡萄酒庄等特色产业带,大力发展水产、制种、花卉、长红枣等特色产业,建成全国重要的绿色蔬菜瓜果生产基地、清真牛羊肉生产加工基地和西部适水产业基地,建立‘全国农产品安全区’。深化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推进土地经营权流转。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能力和经营水平,引进和培育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业向二三产业拓展延伸、融合发展。

1、加快制定完善支持都市农业发展的配套政策体系

都市现代农业涉及经济社会诸多领域,为提高都市农业发展水平水平政策,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今年我们将研究制定都市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建设政策,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制定具有银川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唯一性产品和品牌发展政策,扩大银川农业影响。

2、突出产业布局优化,着力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在贺兰、永宁成功迈进现代农业示范区行列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力度,进一步提高发展水平,努力建设优势突出的现代农业发展先行区,发挥好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今年我市将按照区域布局重点培育新建7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同时在全市原有农业园区的基础上,改造提升14个现代农业园区,实施我市现代农业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工程,力争建成一批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销售品牌化、运作市场化现代农业样板,打造一批具有全市标杆和引领作用的综合性特色现代农业园区。

3、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都市农业发展创造有利平台

都市农业是高度外向型农业和城乡融合发展的产物。下一步我们将全面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科学规划布局,制定有力措施,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形成合力,使农业资源得到综合开发利用,全面可持续推进都市农业纵深发展。

4、加强农业多种功能公开,发挥农业最大效益

充分利用银川农业优势资源,进一步增强农业开发主动性、科学性、系统性。着力开发农业生产功能,积极发展高效农业;着力开发农业生态功能,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着力开发生活功能,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着力开发示范功能,积极发展科技农业;着力开发文化功能,积极发展创意农业;着力开发观赏功能,积极发展景观农业;着力开发地域特征,积极发展特色农业。

下载江苏南通市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可观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南通市都市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前景可观.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五篇]

    大力发展都市农业 助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共哈尔滨市呼兰区委员会 哈尔滨市呼兰区人民政府 (2012年2月日)呼兰既是传统农业区,又是都市新城区。近年来,在改造农业、建设都市的过程......

    唐山: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唐山: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唐山南临渤海,北依燕山,毗邻京津,现辖两市、六县、六区、六个开发区(园区、工业区、管理区),总面积13472平方公里,是全国较大城市和省域中心城市。全......

    汕头: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汕头: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 广东省汕头市位于东南沿海地区,是全国著名侨乡和经济特区。全市土地总面积2064平方公里,总人口539万人,农业人口376万人,占69.8%,常用耕地面积57.02万......

    合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情况

    合肥: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情况 近年来,合肥市大力实施城乡统筹一体发展战略,坚持以规划为引领,出台了《合肥市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富农政策......

    乌鲁木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乌鲁木齐:都市现代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乌鲁木齐农业基本情况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全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中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新欧亚大陆桥中国西......

    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之研讨

    文章标题: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之研讨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和农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推进农业产业升级、加快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

    深圳: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深圳: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作出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决策。深圳是全国较早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地区,仅有耕地面积4.6万亩......

    中国中小服装企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

    中国中小服装企业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世界公认,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服装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1997年,中国生产了70多亿件服装,其中出口40多亿件,出口额已达300多亿美元。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