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读后感(4)张纯如与《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 (共5则范文)

时间:2019-05-13 01:2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1读后感(4)张纯如与《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 (共)》,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1读后感(4)张纯如与《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 (共)》。

第一篇:2011读后感(4)张纯如与《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 (共)

今天下午翘班了!学生可以翘课!俺为啥不能小翘个班儿呢?尤其是面对无聊至极的工作和难以伺候又老爱自己为是的某些人!俺觉得还不如在家静静看本书过瘾哩!这不,我在家用了三个多小时看完了才在网上买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这本书,作者华裔美国作家张纯如!我09年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看到过她的雕像,当时和遇难人数纪念碑放在一起供人瞻仰!看完她的书,我对她的敬意又更多了一份!正好和前几天才看完的《东史郎日记》相互印证,是非常好的了解南京大屠杀的途径!

怎么说呢?我老家就是南京的,爷爷在上个世纪的20年代落难到了河南,后来才有了俺爹和俺!对南京我没有什么血缘的概念,但09年去了两次,在那个城市转,总有种特殊的情愫在啊!这毕竟是我的老家的!如果我爷爷当时不离开南京,在1937年的冬天,他会不会也被屠杀了呢?这个问题已经没法回答了!

作者张纯如1997年出版了此书,然后2004年因为无法说清的原因而自杀,我相信她的死还是和创作这本书有很大的关系的,很多人都说她是受不了南京大屠杀多年来带给她的心灵折磨而死的,还提到现在该千刀杀的日本右翼否认大屠杀历史的丑恶行径!但我想:只有以史为鉴,勿忘国耻,不再让这么悲怆的历史再次重演,才是现在的生者缅怀张纯如最好的方式!旅日作家萨苏曾引用著名二战学者戈叔亚老师的话多次说:“不牢记日本侵华这段历史,中国将再次沦为战败国”(原话大意如此),是啊!鲁迅先生好多年前就对中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可在抗战都胜利了66年后的今天,我们都做了些什么来好好铭记那段耻辱的历史呢?我们总是在说要牢记日本侵华的血泪史,可我们真的做到了让下一代好好了解那段历史,并增强中国人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了吗?

张纯如的本书以专业学者似的眼光和写作手法作出了让专业历史学家都感到汗颜的成果,全书500多处注释,看得我甚至很费劲的感觉!但我这是因为如此更觉得要尊敬这位为了理想和自己的良知显出了生命的好人!如果没有她的详尽记述,也许那段大屠杀历史我们还要无知很多年,还要隔膜很多年!谢谢她告诉了我真想,看本书我才知道,也许松井石根并不是大屠杀最直接的凶手,也许背后还有日本天皇裕仁和他的姑父上海派遣军司令朝香宫!还有几个王八蛋的名字,在这些都是脏了我敲击键盘的手!我真想也去日本本土烧杀掳掠一回!但如果真那样我和这些畜生们还有区别吗?本篇书评包括上篇评价东史郎日记的文章,我都基本没有涉及日军南京大屠杀暴行的描写,我知道如果写上可能更吸引眼球,但我真的不想写,也并不是为日军的侵略掩饰什么,我只记得09年4月我在南京看陆川导演的《南京、南京》一片时的那份感动,现在结合张纯如的本书,我不得不说陆川真的是很详尽的描述了那段大屠杀的真相啊!真的很感谢他!包括他刻画的还有一丝善良尚存的日本军官角川!尽管那部片子公映后引来很大的非议,很多人骂陆川是汉奸、卖国贼!在美化小日本侵略,但现在我看了张纯如的书后,我不得不敬佩陆川!我觉得他是中国目前少见的好导演!起码他拍出了一段真实的史实!前几天网上看,他的这部电影已经在日本影院公映了,真是个好消息!

最近几天连续的看有关南京大屠杀的书,让我心情很沉重,但想到当时在国际安全区里帮助我们的像拉贝那样有良知的外国人,我的心里又有一丝暖意,我想:如果再去南京,我肯定还会第一站就再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再看看,在那买本《拉贝日记》,好好张纯如女士的塑像鞠躬!真的很感谢你!您的书是我2011年读到的最有价值最值得一读最好看的一本书!!愿您在天堂里生活的更好,那里没有屠戮和暴行!!!

第二篇:读后感——《南京浩劫》

你遗忘了吗

——读《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有感

张纯如,这个名字对你我来说或许是陌生的,但就是她著写的《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让世人对南京大屠杀的许多细节及事件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

这本书不仅较详实的叙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对南京平民的种种暴行,还揭露了日本对这段历史真相的隐瞒。这本书描述日本政府如何在传媒上、教育中淡化这段历史的,同时,本书还赞扬了在南京大屠杀期间,留在南京的一群欧美人士的英勇事迹。

对于南京大屠杀,在我的认知里:死了三十来万人。仅此而已,就连这仅有的认知,也是从其他人那儿听来的,至于是真还是假,我无从得知,但现在我知道,这一切都是实实在在曾经发生过的,没有半点虚假。

在书中,我不止一次读到日军对中国平民的残酷暴行,在此,我觉得“残酷”一词都无法形容日军的暴行到底有多残忍,让人不寒而栗。他们将还在母腹中的胎儿取出来玩弄,或是将婴孩一刀劈成两半„„我简直无法想象日军在这片净土上犯下杀戮时的心态。但这本书给了我答案,在他们的脸上,只有“胜利者”那自豪的笑,但凡他们还有一点的良知,也不会有那么多无辜的人含恨死去,也不会有那么多在精神和心灵上受创伤的人,以至于至今那些幸存者都还在煎熬中度过余生。

书中有这么一节:“如果南京的死难者能手牵手,那么这队行列可以从南京一直排到杭州,空间距离约为200英里;他们流出的血液重达1200吨;他们的尸体可以装满2500节火车车皮;如果将这些尸体一一叠起,可以达到74层楼房之高。”看了这里,我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我根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敢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但我还是一次又一次的设法说服我自己,告诉自己这就是历史事实,不得不去承认这冰冷的事实。这一刻,我真希望自己拥有无穷的力量,让那些日本人统统也都死去,可我知道,这不可能,因为暴力只会让灾难一遍又一遍的重复上演,再者,在这个文明的社会中,暴力是违背人类精神的“杀手”。

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日本人对自己所犯下的暴行找出许多理由来推脱自己的责任,我非常认同作者说的:“时至今日,日本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国家。”他们篡改教科书的行为令人感到十分的可耻,难道他们认为这样做就能改变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吗?难道这样就能让他们的子孙后代“天真”的认为自己的国家并没有干过那些伤天害理的勾当吗?能吗???

令我欣喜的一点是,在南京沦陷后,那些欧美人士对难民的救助,这使我对他们格外的钦佩,这大概就是那个年代人性最光辉的一面吧。

读罢全书,合卷沉思,本书名为《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难道它真的被我们遗忘了吗?

第三篇:现代性与大屠杀读后感

最近无论是看历史、哲学还是社会学,甚至巴巴地跑去以色列一趟,都带着一个疑问:为什么是犹太人而不是别人遭到大屠杀的厄运?二战期间的犹太大屠杀并不是传统意义的战争大屠杀,比如清朝的扬州十日屠城、南京大屠杀都属于战争屠杀,在历史长河里屡见不鲜。而纳粹发起的犹太大屠杀是种族灭绝性的,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上是罕见的。

《现代性与大屠杀》是英国社会学家齐格蒙·鲍曼的一部反思现代性的力作。鲍曼认为,大屠杀不只是犹太人历史上的一个悲惨事件,也非德意志民族的一次反常行为,而是现代性本身的固有可能。科学的理性计算精神,技术的道德中立地位,社会管理的工程化趋势,正是现代性的这些本质要素,使得像大屠杀这样灭绝人性的惨剧成为设计者、执行者和受害者密切合作的社会集体行动。从极端的理性走向极端的非理性,从高度文明走向高度野蛮,看似悖谬,实则有着逻辑的必然。而拯救之途也许就在于:在任何情况下,个体都无条件地承担起他的道德责任。

作者引用了米拉格姆《对权威的服从》里的实验,“在远离的条件下,受害者真的成为一个外人,在身体上与心理上陷入孤立。”实验结果表明,距离与冷漠成正比。米拉格姆的发现让人震惊:不错,我们过去能够那样做,而如果条件合适,我们仍然可以。

克尔萧在透彻地分析了纳粹企图唤起集体的反犹仇恨与“解决犹太问题”得出这样的结论:纳粹最成功之处在于对犹太人的非人化(depersonalization)。非人化增加了德国大众舆论中已经存在的广泛的冷漠,并迈出了在无政府的暴力和死亡集中营理性化的、“生产线式”灭绝之间决定性的一步。

没有这些进展顺利的将犹太人从德国社会中驱逐出来的步骤,“最终解决”就没有可能。这些步骤在公众的眼皮底下,以其合法的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赞成,并最后使犹太人的形象非人化,并遭到贬损。

希尔博格,对于导致道德自抑逐渐寂静无声与启动集体消灭的机器的步骤做了如下说明:定义——开除雇员和没收商业公司——集中——剥削劳动与饥饿措施——灭绝——抹杀个人的影响。

集中完成的是拉开距离的过程。饥饿让灭绝变得合理。在行动序列上,离最初下定义的行动越远,则行动就越是纯粹被理性——技术的考虑所引导,确切地说,它使得道德选择不再成为必须。

大屠杀昭示,人类记忆中最耸人听闻的罪恶不是源自秩序的涣散,而是源自完美无缺、无可指责且未受挑战的秩序的统治。这也是我看反乌托邦三部曲的深深的恐惧所在。

又读完了一部虐心虐脑的书。

第四篇:现代性与大屠杀读后感

现代性与大屠杀

作为已经逝去的历史,我们无从还原真实的场景,但仅仅是留下的残迹和数据足以震撼我们的心灵,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我尚可感到一丝的温情,可面对鲍曼笔下赤裸裸的现实,我已不再抱有任何幻想,是啊,大屠杀本就是残酷的,整整600万鲜活的生命被无情的吞噬。

鲍曼透过大屠杀这扇窗,看到了一点儿也不令人愉快的东西,可他愈是坚信倘若拒绝看到窗外,那将是十分危险的。

可能我们仍然把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看作是德国人和犹太人的事情,看作人类文明进程的一次反常事件,那时整个世界分化成疯狂的刽子手和无助的受害者,邪恶之徒对无辜者犯下滔天罪行。

当时的诸多历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大多这样认为,认为这场已经解除的危机,现有的知识足以“解释”、“了解”、“理解”它。大屠杀被理解为现代性的一个失败,而不是它的产物,而事实上,大屠杀绝对是现代性成功的最佳实例,是现代性的副产物。

莫学认为现代性即使文明的,野蛮便是被完全剔除的,文明与野蛮并不是对立的,他们只是文明这枚硬币的两面,就看那一面偶然的落在上面。

大屠杀最震撼我们心灵的,或许不是被屠杀的命运也有可能落在我们身上,而是想到,我们也可能去进行屠杀,如果有适当的条件,我们可能会去这样做。这也是鲍曼写这本书的理由。我看过这本书后,对大屠杀与现代性的理解有三点。

现代文化——园艺文化

现代性所代表的现代文化是对自然和自身的积极管理,追求各种机制的相互之间的平衡,一切有条不紊的运转,这种管理就像是园丁对待花园的花茸,应该精心培养香花,同时也毫不吝啬的清除杂草;就像医生给病人治病,应该维护正常健康的身体组织,同时毫不吝啬的消除病态的癌变细胞。这是园艺文化,而犹太民族则被当成是这个花园的杂草。

犹太人在全世界大范围的大迁徙,但他们普遍无家可归,因为他们失去了曾有的故土,人们会普遍的认为,由于犹太人没有自己的领土国,犹太人无法参与征途土地,以战争为其一般形式的普遍的权力争斗,同时他们就不得不采取下流、卑鄙、偷偷摸摸的手段,这使他们成为特别可怕和邪恶的敌人,他们被定义为“我们中间之外的人”。难以融入现有的社会,也难以得到“我们的”认可。

再者,作为社会精英的犹太人,他们在一个阶段曾充当“中介”角色,也可定义为“三棱镜”群体。

例如,在十九世纪,波兰的犹太人基本都是贵族和乡卿的奴仆,他们负责收租和监管对农产品的处理——也就是为土地的真正主人扮演“中间人”的角色。对土地上耕作的贫苦大众进行剥削,在贵族乡绅的严重,犹太人是粗鲁的,为驯化的,野蛮的下层阶级,而在下层大众严重,犹太人则是冷酷而傲慢的。犹太人这种不协调令“我们”的紧张和焦虑在现代性构建的社会达到了一个史无前例的强度。

科层制

“准确、快速、清楚、了解文件、持续、谨慎、一致、严谨、服从、减少摩擦、降低物质和人的消耗”,这是马克斯·韦伯队科层制的描述。的确,科层制是现代文明所发明的一个“完美”作品。

若没有如此高效的“科层制”官僚体制,“大屠杀”是无法完成的,这是鲍曼对科层制作用的判定。

借助现代文明的高度结晶来做一件极其野蛮而失去人性的事情,这真是一个巨大的讽刺。可这对于冷漠无情的科层制来说根本无足挂齿,他们觉得自己只是进行着例行的行动,平淡无奇。他们绝不会因此而废寝忘食,反而会为自己效力国家而感到自豪。

在犹太人的集中营,在这条生产线上,“人”是一种原料,“死亡”是最终的产品,完成工作任务的成员就像机器一样在体制中高速运作着,排除个人思想,极少带有自己的判断。此外,纳粹组中的更名也起到的安抚作用,比如研究屠杀犹太人的中心被命名为“经济和管理厅”。“科层制”的官僚体系对于效率的追求者盲目而刻板,每阶段对新危机都有不同的目标,目标确立后却不直接告诉执行方式,而是由专家通过可行性和成本测算制定出最优方案。

其实在纳粹的队伍中大对数人都是正常人,不存在通常社会意义上的病态或失常,依赖组织的惯例,在这里暴力被赋予权威,行动被例行化,暴力受害者被剥夺了人性,在这个组织中要求清除个人独立性,牺牲个人利益,取缔一切需求。

由此纳粹还创造出一个“道德中间地带”,有一群“中间人”他们的道德完整感被破坏,他们只是站在中间,挡住了行动者的目光,让他们看不见结果。由此对自身的结果缺乏直观的认识,很多人就此堕入了一个道德空白,他们对自己所执行的命令可能导致的结果熟视无睹。而大屠杀的成功要归功于官僚体系和现代技术所提供的这支道德催眠剂。

最令人耸人听闻的罪恶不是源自秩序的涣散,而是源自完美无缺的秩序统治。科层制的官僚体系把持最高权力,他们用权利赋予暴力以权威。给予刽子手赦免,让民众习以为常,把“大屠杀”合法化了。

劳动分工

现代性还有一个特点,高度的劳动分工,用劳动分工很容易解释为什么德国要用“毒气室”对付犹太人,纳粹将受害者与执行者分离开来,执行者只需各自完成自己的一小步工作,开闸,关门````几个简单的动作就足以致人死命,而完全看不到血腥,狰狞甚至最后丑陋的尸体都看不到,这其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规划,计量,操作。这些环节正视坐在办公室里的设计师或是实验室里的生物学家设计完成的。他们只是完成了他们最平常的工作罢了。这意味着什么,等于用技术替代了道德责任感,或者说他们不做价值判断。

纳粹改用杀人技术的目的在于,在大屠杀中形成了一种机制,通过分开杀人行为与其后果之间的身体距离和心理距离,克服人性同情的弱点,使杀人者无视自己IDE道德责任。在这种机制下,任何通常意义上非道德败坏的人都有可能转变成杀人犯或者屠杀过程中的合作者。

理性

在这场毫无感情的屠杀中,刽子手运用了最理性的屠杀工具,集中营中,犹太人不愿惹来杀身之祸,就在德国人的监禁下努力提供文职和体力劳动,行程日常生活的社区机构,他们以为,通过工作可以获得解救,在奥维斯纵横交错的曲折道路 完工前,很多桥都是出自犹太工匠的利落灵巧之手。犹太人天真以为,自己劳动收益获得德国人的津贴就可以避免驱逐和杀害,殊不知,在德国人眼中,这些犹太人是迟早要杀掉的。只不过用“劳动”麻痹他们的反抗神经。纳粹利用这种理性欺骗诱导犹太人从而完成屠杀的目的,犹太人似乎已经陷入了理性的囚笼,越想保全,月算计,越妥协,敌人就越猖狂。

理性只能是并且唯一是我们用来协调行动的工具,而不应该成为行为的决定者,若本末倒置,必然导致“理性的不理性”。

第五篇: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读后感

------勿忘国耻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已经70周年了!

70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战火硝烟的岁月年华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这一代是在和平年代里出生、长大,我们没有经历过那些战争的残酷、那些悲痛欲绝无人诉的绝望和家破人亡时通天彻地无人回应的哭喊!

一切对于那场战争的了解,我们都依赖于一份份历史资料和影像照片,通过这些也许我们不能切实体会到那场战争对全中国人民带来的影响。但是我们不应该、也不可以忘记那段屈辱的历史,忘记战争带来的灾难!

在小学、初中、高中甚至大学的历史课本上,都会有关于中国人那段屈辱却自强不息的历史!其中最叫我记忆深刻的便是1937年12月13日发生在南京,震惊世界惨绝人寰的屠杀—南京大屠杀!

历史课本上的叙述,让我知道在那里,那个今天风景秀丽人头攒动的城市,在仅仅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有30万人被残忍坑杀,其余内容却不详尽。而且最叫人恨得咬牙的事情是日本政府不仅不承认那段历史,还不断在扭曲并美化他们的行为!然而这样却使得我就迸发出更加想要了解这段真实的历史原貌的冲动。

在抗战电影电视剧中有大量的镜头描述过这段历史,但我总觉得不够,所以找到这本美籍华人张纯如所著的《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想要借这位美籍华人的眼去了解这段也许描述得更公正的历史。

张纯如小姐是在1997年出版了这本书的,书本用英语记叙了侵华日军在南京期间屠城的罪行。该书出版的当年,连续三个月攀上畅销书排行榜,再版了15次,印量达50万册,让欧美人也是第一次真正的了解了那段被日本人不断抹杀丧失人性的真实历史。

放下书本,提起纸笔的我并不是想说侵华日军的行为是多么的残暴不仁,也不想评论当时的政府有多么无能懦弱。真正想写下的是战争结束之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无故屠杀了那么多人,竟毫无悔意。非但不正视历史、承认那段历史背景下所犯下的错误,反而却以此为荣。不但修建了供奉二战时期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日本多位首相甚至还每年参拜。他们的行为是在侮辱历史的意义,这种行为与同是战败国的德国截然不同!

德国人为希特勒的曾经的暴行进行了忏悔,并通过积极补救的行为告诉全世界人民,一个民族敢于去面对过去犯下罪责并改正,这依旧是一个值得尊敬的民族!

不论日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对于世界的贡献有多少,基于他们不能尊重历史,不能认识错误的态度,我们就更应该不忘历史、不忘初心。

因为忘记历史的人总有一天会重蹈覆辙,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外科 楼烨芸)

下载2011读后感(4)张纯如与《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 (共5则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1读后感(4)张纯如与《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 (共5则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读后感被遗忘的钥匙(模版)

    被遗忘的“钥匙” ——读《80层楼》有感 二三班王璇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在告诉我们在自己年龄小,年轻时要好好学习,奋斗,不要让自己老了而感到后悔......

    《现代性与大屠杀》读后感800字

    《现代性与大屠杀》读后感800字苑灵最近无论是看历史、哲学还是社会学,甚至巴巴地跑去以色列一趟,都带着一个疑问:为什么是犹太人而不是别人遭到大屠杀的厄运?二战期间的犹太大......

    被遗忘的生日作文(共5则范文)

    被遗忘的生日作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你所见过的作文是......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读后感[共5篇]

    当看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读后感

    读《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有感 经管学院公管1班张强111632020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第一部长篇小说,发表于一八六一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大致被分为西......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读后感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赏析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于一八六一年在《时报》杂志第一——七期连载。因属于长篇连载性质,为了吸引读者,小说情节必须引人入胜,跌宕起伏,高潮迭起,......

    ?名侦探柯南之《被遗忘的药品》教学设计(共5篇)

    ?名侦探柯南之《被遗忘的药品》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

    鲁迅“看”与“被看”(共五篇)

    鲁迅作品赏析 鲁迅小说中的“看”与“被看” 姓名:陈思彤 学号:201142306136 “看/被看”是鲁迅小说集《彷徨》、《呐喊》里的主要结构模式之一。这种结构模式是鲁迅在塑造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