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2013年一季度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发言(最终版)
在2013年一季度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发言
衡东地税一分局左朝晖
刚刚学习了两个讲话,一是省局党组书记局长吕兴胜在全省地税工作暨第九次思想政治工作会上的讲话,二是市局刘云奎在全市地税工作暨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两个讲话都很好地回顾总结2012年的地税所取得的成绩,对2013年的地税工作作了科学的规划。如何实现2013年地税蓝图?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一届政府施政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组织收入工作,对促进地方经济税收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一、组织收入方面:
咬定目标不动摇。树立完成各项任务的信心,团结拼搏,进一步增强完成各项任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站在讲政治、顾大局、促发展的高度,坚持不懈,全力以赴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任务。首先要有大局意识,紧紧围绕地税组织收入这一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虽然目前县局还未将2013年度的税收任务下达到基层分局,县局任务总要落实到分局的,但作为分局局长要有敏锐性,在思想上要做好接受任务的充分准备,时随要紧绷组织收入这根弦,对分局的税源分布状况要时随撑握,进行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要进行税源预测和调查,分析其税源变化的原因,如房地产市场的走向开发等。二是待县局下达分局任务后迅速将任务分解落实到税管员、企业。三是要提升组织收入的质量,在征收工作中牢牢把握组织心入的原则,做到应收尽收,不收过头税。四是以所得税汇算清缴为契机,开展纳税评估,挖潜堵漏。五是要加强对重点工程项目的跟跟踪管理,目前一分局对省市重点工程的跟踪管理基本到位,如建材大市场的税收基本入库(己入库1200万元月),红狮水泥厂的土建工程管理基本到位(及时按拔付的工程款和施工进度组织入库),博爱医院的基建税款正在办理手续中。六是加强对小税种的管理,今年分局准备对几个保险公司代征的车船税进行全面结算。七是加强对个体税收的管理,一是对收入高反应大的行业个体工商户税收提高定税额度,二是扩大起征点户面,以国税达起征点个体户面为依据,对达起征点的个体工商户全面进行定税管理,使其缴税步入正轫。八加强发票管理实现以票控税。
二、税收管理方面:
1、组织干部认真学习《湖南省税收保障办法》,强化税收征管和税政管理,这个办法进一步为我们地税人员执法提供了保障,办法很实用,对税收管理、税收协助、税收服务、税收监督等方面作了地一步明确。
2、认真做好日常征管基础工作。如:所得税汇缴、纳税评估、个体税收管理、重点工程管理、发票管理、网上申报、欠税追缴等。
3、收集整理纳税资料。纳税人报来的纳税资料是税务机关征税的依据,要将纳税人报来的纳税资料进行妥善管理,及时归档。
三、队伍建设方面:
1、加强思想道德教育,首先强调的是责任心和事业心,提高干部职工的战斗力。
2、强化教育培训,开展岗位练兵,特别是让年青干部多到企业学习查账,单独处理在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干部的业务能力。
3、对县局安排的工作及时布置落实,抓反馈,提高干部职工的执行力。
4、以县局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对干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艰苦奋斗的传统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爱岗敬业、积极进取的良好心境。
5、加强风险防范监控,深化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责任制,开展税务执法监察工作及廉政风险防范教育管理工作。
四、纳税服务方面:
1、真心帮纳税人解决实际困难,坚持以纳税人满意为目标,提升纳税服务水平,对纳税人提出的合理涉税要求,做到了急事急办特事特办。
2、常常深入纳税当中,倾听纳税人心声,了解纳税要需要什么,税收政策宣传要做到常态化,及时将税收优惠政策送达。
3、简化办税程序,解决纳税人“重复跑、多头找”问题,完善了“一户式”资料管理。
第二篇: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发言(2)
文章标题: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发言(2)
一、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使文化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中做出积极的贡献,从而真正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六大提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建设和发展文化产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强县,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战略需要。
文化产业是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也正在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并将日益显示出它在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生活走向小康阶段时,社会对文化的需求会急速增长。目前,**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方面,国家非常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云南省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红河州则力图建设民族文化大州;另一方面,随着我县及周边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文化方面的消费支出比例越来越大,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一个非常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正在形成。这是我县面临的一次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如果能够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及时认识和充分把握这个历史机遇,就能够抢占发展先机,分享文化消费这个跨世纪的新型超级市场。县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强县,县委十届二次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有**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最近县委、县人民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艺术的实施意见》。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的战略眼光。
经济的繁荣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支持,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高度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良性互动,是一个具有拉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意义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与文化加速融合的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放开手脚,加快发展**的文化产业,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二、推进文化创新,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创意产业”,“创新性”、“创意性”是其最主要的动态特征。产业的整合与发展必须拥有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而且文化产业的本质是文化的产业化,文化产业必须时刻运用已拥有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去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去实现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创新来谋求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1、大力推进观念创新,强化产业意识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前提。首先,要把对文化的理解从狭隘和片面的观念中解放出来。长期以来,由于行政体系的分割,对文化的理解局限于“文学艺术”,或者由文化部门主管的“戏曲歌舞”。这种理解显然是片面的。它不仅肢解了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也损害了文化对经济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要充分认识和发现文化在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中所产生的能动作用,认识文化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还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确立,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对人的素质的提高以及对生产力的推动,文化自身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和发挥的意识形态作用等等。其次,要充分认识文化除了具有“事业”的意义外,还具有“产业”的性质。据相关资料统计,400家最富有的美国产业中有72家是文化产业,美国的视听产品已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天的主要换汇产品(其音像也居于出口贸易的第二位),日本的娱乐业产值仅次于汽车工业。也有许多西方学者认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不再是制造业,而是文化产业。长期以来,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指导下,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商品、文化与消费、文化与市场严重分离,人们更多注重的是文化的意识形态作用,而忽视了文化的经济功能;重视文化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忽视或不讲其经济效益,“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旧的文化发展观念和模式,随着国际大文化发展的趋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已越来越显示出不适应。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文化的“产业属性”,强化产业意识,将文化与现实经济紧密联系在一
起。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改变过去单一的发展模式,在保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其经济效益,通过经济效益的不断实现和不断扩大,增强文化的发展实力。而且,我县文化资源原生态分散存在的现实,也迫切需要我们强化产业意识,用产业链将其串连起来、推向市场,发挥对经济社会的强大推动作用。第三,要充分认识文化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文化与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意义。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文化就是一种经济、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文化产业是以精神产品为基础的产业,对自然资源、环境不构成威胁甚至不造成消耗,并且,文化产品价值还具有增值效应,如果开发得当,往往可以产生很大的投入产出比,文化产业是具有极大可持续性发展潜力的产业。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增强发展文化产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大力弘扬和实践“埋头苦干、创新实干、率先垂范”的**精神,努力培植适应县情、符合市场需要和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文化产业,不断开创我县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2、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消除体制障碍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关键。目前文化体制上的弊端,核心是文化产品生产游离于市场经济体制之外,突出问题是文化产品脱离实际、脱离生活、脱离群众。要解决和消除这些影响和阻碍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问题,就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首先,要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政府要切实转变管理职能,改进管理方式,做到“三大转变”,即从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从主要管理国办文化事业单位向管理整个文化事业转变,从以行政手段为主管理向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为主管理转变。也就是从管微观转向管宏观,一管宏观规划,二管制定政策,三管执法监督。同时,要积极引导组建各种文化行业协会,发挥其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发展、内引外联促进交流的功能和作用。其次,要实行分类管理。按照文化事业单位的性质划分为公益型、公益经营型和经营型三类来进行分类管理,把其中的经营型文化项目,诸如文艺演出、图书发行、文物管理、电影行业等剥离出来,推行企业化管理,实行企业化运作,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分期分批改造和组建为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的文化企业。把人员招聘、资金筹集、市场开拓和生产经营权全部交给企业。属于党委、政府交予的特殊职能和专项任务,由财政安排专项经费,政府拨款由“养人头、养单位”变为“养项目、养事业”。第三,要对投入进行大胆改革。要大胆地让个体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外资等非国有企业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除国家明令禁止社会力量进入的领域外,其他的演出市场、图书发行、音像连锁、文化设施建设等领域都要打破所有制限制,全面向社会资本开放,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新格局。政府要积极引导和开发各种社会资本把文化产业作为新的投资热点,在继续鼓励民办教育、民办科技等的同时,大力兴起民办文化的热潮,支持各种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印刷、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第四,要实施整体联动。积极促进文化产业与教育、科技、体育、旅游、信息等相关产业的联动发展,形成新的文化产业发展大格局。在我县,要特别注重抓好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借旅游,文化能开拓市场,搞得更活走得更远传承得更广泛;借文化,旅游能增添内涵提升档次涵养商机。民族民间传统艺人要进入旅游业,文化单位和文化企业要进入旅游业,围绕旅游业开发更加丰富、更有品位的文化产品,旅游企业也要研究文化开发文化,实现文化与旅游的互补双赢。
3、大力推进品牌创新,打造文化精品
实践证明,社会化运作、项目化管理、品牌化推进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必须增强品牌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努力推出一批能够代表**文化形象、体现**文化特色,具有较高品位和水准的文化品牌,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实现**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首先,要大力发掘本土文化,促进本土文化与现代化的有机结合。我县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和自然生态文化丰富深厚、多姿多彩,但远未得到有效的发掘,未能实现与现代化的有机结合,未能发挥出对经济社会的强大推动作用。我们要组织力量对本土文化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充分揭示出本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其独特魅力,发掘出本土文化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特质和优势,找到本土文化与现代化水乳交融、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结合点、突破口和渗透层。在此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让本土文化得到充分体现,营造本土文化浓郁的氛围。通过城市建设、旅游发展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努力把本土文化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使本土文化成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灵魂,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巨大的推动力,不断促进人的素质提高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塑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形象。其次,要注重培育强势文化活动和强势文化品牌。今年初,省委、省政府组织了云南赴京文化宣传系列活动,成功宣传了云南近年来包括文化产业发展在内的各方面建设成果,引起了上至国家领导人、相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外国友人,下至普通群众,以及众多新闻媒体的密切关注,在京城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云南文化旋风,打了一场漂亮的宣传文化战役,成为了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思的活动。为我们组织开展文化宣传活动提供了有益的思考和借鉴,我们要充分认识培育强势文化活动对于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创新组织开展文化活动的思路和方式方法,既要“请进来”,也要“走出去”,既要做大本地舞台,也要敢登上外面的大舞台,做到内外结合、内外兼修。通过组织开展诸如“阿庐生态文化旅游节”等强势文化活动,集中宣传展示我们发展文化产业的成果、优势及资源,努力追求宣传文化活动的轰动效应。同时我们还可以发现,《云南印象》是这次云南赴京文化宣传系列活动的触点、看点、买点、焦点和兴奋点,由此生发出了其他的很多活动和效果。这也再次深刻启示我们,发展文化产业中实施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要高度重视打造文化精品,带动全局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充分汲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对民族文化中的优秀部分进行加工提升,使文化产品既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从**实际出发,应把“小白彝羊头鼓舞”作为我县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龙头项目,或者说是领军项目来进行制作和炒作,做成**的一张民族文化名片。在具体工作中,要注意借鉴丽江的大型民族歌舞晚会《丽水金沙》和弥勒《阿细跳月》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既要努力提升其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做成舞台艺术精品,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和体现群众性、参与性和娱乐性,努力营造传承民族文化的氛围。第三,要着力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运用科技成果对传统文化进行包装,借助科技手段提升文化产品形象,打造文化精品,是许多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探索和实践得出的成功经验,也是我们必须认真借鉴和积极尝试的成熟做法。就民族歌舞而言,就是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声响、灯光、舞美设计来进行创作,来进行精良的制作,实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高度统一,营造出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震撼力的效果,不断开创民族歌舞新的表现形式。
4、大力推进人才创新,优化队伍结构
坚持以人为本,文化产业才能赢得消费市场和消费群体。同样,坚持以人才为本,大力推进人才创新,优化从业队伍结构,文化产业的发展才能实现有效的组织、管理、经营和创造。调查表明,缺乏民族文化创作研究人才和现代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是我们发展文化产业一个很大的制肘,特别是缺少领军人物,使得我们的文化建设始终徘徊在较低的层次和水平上,必须下决心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从业人员队伍的建设。要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围绕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律保护人才。其次,要制定和实施文化人才资源开发规划,加大人才尤其是本土化人才的培养工作。着力建设“三支队伍”,即建设一支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较强的民族文化建设管理队伍,建设一支事业心强、具有真才实学的民族文化创作和研究队伍,建设一支善经营、懂管理、遵纪守法的文化企业家队伍。同时要注意做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人的发现、命名和扶持发展工作,把他们在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和促进旅游业发展方面的独特力量和作用集合并发散出来。第三,要制定和实施引进和激励人才的优惠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吸引外来的文艺家、文化经纪人前来我州共谋发展。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办法,重奖贡献突出的文化工作者和文化企业家。要探索和实践运用市场机制合理配置文化人才资源。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发言(2)》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发言(2)。
第三篇: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发言(2)
文章标题: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的发言(2)
一、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重视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使文化在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中做出积极的贡献,从而真正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最终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党的十六大提出,“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建设和发展文化产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强县,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战略需要。
文化产业是国际经济学界公认的朝阳产业。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文化产业也正在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兴支柱产业,并将日益显示出它在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经济发展的经验来看,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民生活走向小康阶段时,社会对文化的需求会急速增长。目前,**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是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一方面,国家非常重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支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云南省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红河州则力图建设民族文化大州;另一方面,随着我县及周边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在文化方面的消费支出比例越来越大,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迅速增长,一个非常广阔的文化消费市场正在形成。这是我县面临的一次新的重大发展机遇,如果能够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及时认识和充分把握这个历史机遇,就能够抢占发展先机,分享文化消费这个跨世纪的新型超级市场。县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建设生态文化旅游强县,县委十届二次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有**特色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最近县委、县人民政府又出台了《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文化艺术的实施意见》。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的战略眼光。
经济的繁荣为文化发展提供物质支持,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高度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良性互动,是一个具有拉动整个县域经济发展意义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我们必须紧紧抓住经济与文化加速融合的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放开手脚,加快发展**的文化产业,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提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
二、推进文化创新,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创意产业”,“创新性”、“创意性”是其最主要的动态特征。产业的整合与发展必须拥有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而且文化产业的本质是文化的产业化,文化产业必须时刻运用已拥有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方法去应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去实现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创新来谋求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1、大力推进观念创新,强化产业意识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发展文化产业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前提。首先,要把对文化的理解从狭隘和片面的观念中解放出来。长期以来,由于行政体系的分割,对文化的理解局限于“文学艺术”,或者由文化部门主管的“戏曲歌舞”。这种理解显然是片面的。它不仅肢解了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也损害了文化对经济社会所产生的积极作用。要充分认识和发现文化在物质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中所产生的能动作用,认识文化不仅仅是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还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对民族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确立,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水平对人的素质的提高以及对生产力的推动,文化自身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和发挥的意识形态作用等等。其次,要充分认识文化除了具有“事业”的意义外,还具有“产业”的性质。据相关资料统计,400家最富有的美国产业中有72家是文化产业,美国的视听产品已成为仅次于航空航天的主要换汇产品(其音像也居于出口贸易的第二位),日本的娱乐业产值仅次于汽车工业。也有许多西方学者认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不再是制造业,而是文化产业。长期以来,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指导下,文化与经济、文化与商品、文化与消费、文化与市场严重分离,人们更多注重的是文化的意识形态作用,而忽视了文化的经济功能;重视文化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忽视或不讲其经济效益,“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旧的文化发展观念和模式,随着国际大文化发展的趋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已越来越显示出不适应。我们必须准确把握文化的“产业属性”,强化产业意识,将文化与现实经济紧密联系在
第四篇:在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上的发言材料
在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上的发言材料
学习、思考、实践、感悟是一个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螺旋式上升、循环往复的过程,永无止境。当前,随着反腐和纠正“四风”问题力度的不断加大,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任务愈加繁重,所面对的工作形势也愈来愈复杂,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纪检监察干部不但要善于学习,还要善于思考、善于观察、善于总结,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才能适应日益复杂的工作环境,才能更好地完成党赋予的执纪监督问责的工作使命。下面,按照本期中心组理论学习的部署要求,本人主要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及纪检监察工作谈一谈学习体会。
一、思想方面要跟得上
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大会,大会通过的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从政治和制度、历史和哲学的角度,深刻总结了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卓著成效,体现了时代精神,反映了党心民心,彰显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作为纪检监察领导干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大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要在学懂弄通作实十九大精神上作表率。要着重把握十个“深刻领会”,突出“五个聚焦”,特别是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精神实质、实践要求,并贯彻到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用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争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追随者、笃实践行者、忠诚维护者。
二、政治方面要站得稳
纪检监察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时刻保持政治敏锐性,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当前,在全国上下掀起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高潮中,纪检监察干部要看得更清、站得更稳、学得更深。在全面从严治党这个问题上,我们更是不能有差不多了,该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决不能有打好一仗就一劳永逸的想法,决不能有初见成效就见好就收的想法。必须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时刻牢记时代赋予纪检监察干部的使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投身正风反腐事业。要准确定位纪检监察工作,把握未来工作的方向和重点,鼓足干劲,积极作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持之以恒地抓好反腐倡廉工作。
三、工作方面要担得起
纪检机关是党内监督专责机关,肩负党章赋予的协助党组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的政治任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按照党的要求开展工作是纪检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新要求、新部署,也为纪检工作指明了方向。但是,从去年开展的“三纠三促”专项行动自查出的问题来看,均反映出我们一些纪检组的“三转”工作存在不到位现象,仍有个别基层纪检干部担当精神不足,怕得罪人,不敢监督、不会监督问题依然存在。因此,全市地税系统全体纪检监察干部要将十九大精神贯彻到实际工作当中,认真履职尽责,切实发挥监督执纪作用;要强化问责,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把制度建设贯穿纪检工作始终,以制度管事管人,紧盯重点人、重点事、重点环节和重点问题,始终保持反腐惩腐力度不减,最大限度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要坚持巡察不松懈,不断探索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不断提升巡察工作效果,使政治巡察常态化;要敢于动真碰硬,对腐败问题零容忍,严格惩治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市委相关纪律要求的违纪问题,促进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
四、自律方面要抓得严
正人必先正己,执纪者必先守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铁必须自身硬”!这就要求,与一般党员干部相比,纪检干部“党味”应更浓,要求应更严,守纪律讲规矩理应做得更好,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职责使命决定了在执行党的纪律上、在强化自身建设要走在前面、做在前面。纪检监察干部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要作遵纪守法的表率,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对党忠诚要求纪检干部要模范地遵守党章,坚定信仰党的宗旨,坚决服从党的决定,由衷热爱党的事业,严格执行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个人干净要求纪检干部要清清白白,带头作党纪党规的执行者、监督者,只有自身干净,才能理直气壮地监督别人;敢于担当要求纪检干部要对“四风”及腐败问题揪住不放,有坚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的决心和能力。同时,纪检干部要主动接受党内监督、民主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习惯在“聚光灯下”开展监督执纪工作,在全系统树起严格自律的标杆,不断开拓监督执纪工作新境界!
以上就是本人结合工作实际谈的几点浅显认识,不妥之处恳请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第五篇: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上的发言
文章标题: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上的发言
团结就是力量凝聚产生希望
讲团结、干实事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团结就是战斗力和凝聚力。要解决各种复杂多变的矛盾和问题,单凭个人的智慧和才能是难以应付的,只有靠集体智慧和集体领导,靠全体同志群策群力,才能驾驭复杂多变的局面。干事就是为了达到某一个目标而为之奋斗。团结是干事的前提和基础,干事是团结的目的和落脚点。团结干事是对各级领导班子最基本的要求。
当前,加强新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尤为迫切。县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3年,是思路把握较准,机遇抓得较好,工作干得较实,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较大进展的3年。形成现在这样的良好发展局面,不是靠一两个人的特殊发挥,也不是靠一两个部门、乡镇的突出贡献,靠的什么?最宝贵的经验之一,就是九届县委工作报告中总结的“建设一个团结统一的班子是加快发展的关键”!靠的是“思想上统一、政治上团结、工作上和谐、行动上一致”。团结是加快发展的基础,是社会和谐的源泉。干事创业,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离不开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和谐氛围。如果没有班子内部的团结,就不能形成加快发展的合力。如果没有各部门、各乡镇和全县各族人民的团结,发展就没有生机活力,就不能形成心齐、气顺、干事业的良好局面,更谈不上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因此,新一届县委班子要坚决保持和发扬良好的传统和作风,加强团结协作,努力干事创业。[好范文-www.xiexiebang.com,找范文请到xiexiebang.com]
努力探索团结干事的方法,形成干事合力。第一,要大兴三风。大兴理论学习之风。通过理论学习,提高班子的政治思想和理论水平,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增强驾驭全局和处理复杂矛盾的能力,增强全局观念。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要在吃透上情和摸清下情上下功夫,通过对中央和省、州各级方针政策的学习和消化,通过深入调研,抓好结合,创造性地贯彻上级方针政策,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坚定求真务实之心,树立求真务实之勇,掌握求真务实之法,讲真话、办实事,杜绝一切虚荣浮华,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第二,要处理好分工与合作的关系。做到思想上合,实际工作中分;目标上合,任务上分;大事上合,小事上分;整体上合,具体工作上分。第三,要处理班子之间以及班子成员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县四班子间的关系,既要把思想统一到全县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上,又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履行好职责。班子成员之间,要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集体与个人、友情与原则、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不同意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相互支持谅解,信任补台;多沟通交流,对同志诚心,对下级关心,对群众有爱心。第四,要不断完善领导机制和科学民主决策制度,规范领导行为。
以发展求团结,以目标求干事。目标是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形成战斗力,形成凝聚力的吸铁石。当前正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佳时期。从内部讲,以核桃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化、水电推动式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三篇文章”不断推进、不断突破,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全县人心思进求发展成为共识。外界环境上,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漾濞的加速发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扶持和投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在重点项目上,如小水电的开发,抓住了国家产业政策,适时加快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在州内率先掀起了小水电开发热潮,为打造小水电大县和推进工业化进程奠定了基础。如大钢公司的引进,通过对政策的充分运用和把握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争取,赢得了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的关注和支持,最终使这样一家将成为滇西第一大的钢铁企业在漾濞安家落户,并在融资等方面得到上级的进一步支持,从而使工业倍增计划“培植工业总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1户”成为现实。如核桃产业的发展,抓住国际国内市场需求、发展绿色企业升温等机遇,积极引导和全力壮大核桃产业,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加大品牌保护力度,对外,“漾濞核桃”更加驰名,市场进一步扩张;对内,价格不断看好,群众进一步得到了实惠。跨省、跨州到我县参观考察的团队应接不
暇。在这样的发展形势面前,各级班子和班子成员都要树立贻误发展就是对人民群众不负责任的观念,排除一切私心杂念,集中精力想大事,议大事,谋发展,抓落实。
突出重点,用目标统一干事的决心。今年以来,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为我们谋求新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十次党代会确定了今后5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在这样的形势下,新一届县委班子实践团结干事,就要坚决拥护十次党代会的决议,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用实现十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目标的决心,来统一班子成员间、上下级间不同的思想,形成整体合力,发挥好领
导核心作用,为构建和谐漾濞作出新的贡献。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上的发言》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