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群组总结
群组总结
发布者:王红 发布时间:2013-05-15 17:15修改时间:2013-05-15 17:15
收获一: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践行新课标理念有了更深的认识
新课标虽已经读过多遍,依然感觉囫囵吞枣,对于新课标提出的很多新的理念,新的关键词不甚理解,对于如何将“数感、模型思想、空间观念、抽象能力”等在课堂教学中去渗透、培养,更是找不到有效地途径,本次课例资源的开发,在专家吴正宪老师、省教研员徐云鸿老师的引领下,在我们的专家朱良才老师、吕洪芹老师的亲自指导下,在与各地市的老师们的智慧的碰撞下,终于找到了切入点。
收获二:感受一种新的研修方式
本次课例资源开发历经了“个人初备——我们的线上修改教案——第一次备课研讨会——第二稿教学设计——观课准备会——观课——提交观课报告——课后的在线研讨——第三稿教学设计出炉——总结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你一言,我一语,反复推敲,反复琢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为某个环节的具体设计争的面红而赤;在这个过程中我知道了怎样研读课标,解读教材,课前调研学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会了如何将自己的看法、建议阐释出来;在这个过程中我更感受到团队智慧的力量。
收获三:体验团队学习的快乐
我们是一个大家庭,有12个成员组成,虽然我们来自不同的地市,但我们的目标却出奇的一致,那就是开发好此次课例资源。为了这个目标我们都在努力,我们畅游网络中,似小草吮吸春天的甘露;像大树,接受阳光的哺育;如游鱼,在新理念的海洋里遨游,尽情享受困惑、问题被解决的释然与快乐。我们也有最初彼此的陌生变成了熟悉的互助学习伙伴。我们是一个热情真诚的团队,我们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团队,我们一起以饱满的热情思考着、成长着、进步着,我们一起体会着团队学习的快乐。
最后想说:作为本次课例的执教教师,内心涌动的是收获满满,磨课触及灵魂,引发深入思考,它使我在自己发展的高原期寻求到了实现螺旋上升的切入点,那就是如何将新课标理念在我的课堂实践中落实下去,切实实现“全育人”,我想我们所追寻的课堂应该是质朴的、原生态的、简约的,应该是一切从学生出发的课堂。
参与本次资源开发全过程也让我感受到个人专业成长中同伴互助的无穷力量,一个人也只有在团队中才会走的更远。
第二篇:群组总结
群组总结
随着远程研修的临近结束,回顾这一段忙碌而充实的时光,我们感觉自己都有了一些变化,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提高,教学水平也有了很大发展。现将我组活动总结如下:
一、理论奠定坚实基础
我们积极参加组内的磨课活动,做了细致深刻的解读,为磨课明确了方向。我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认真钻研教材,对内容进行消化吸收,反复研讨。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组内每位老师都自我加压,主动学习,晚上有时忙到半夜,QQ交流,手机短信息随时联系,为磨课活动顺利进行奠定下坚实的基础。
二、有效活动扎实开展
为保证磨课活动有序的开展,我们教研组按照研修组统一要求,周密安排,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施。
(一)步骤明确 行动有效
对于此次磨课活动,我们立足人人参与,积极践行的原则,采取了“六步骤教研法”即:个人备课——小组讨论——课堂观摩——教后研讨——二次试教——反思总结。我们组有非常丰富的教育资源:朝气蓬勃的青年教师,还有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群策群力,创新安排以确保行动有效。
(二)课堂引路 指引方向
经过多次实践和调整,整节课教学思路清晰、教学环节紧凑,老师精彩的教,学生扎扎实实地学,无不感染了每个参与者,为我们进行教学指明了方向。这次磨课让我深深感受到信心在鼓励中坚定,困难在研讨中化解,好课在磨砺中诞生。
三、领悟发展自我成长
本次磨课活动时间虽短,但整个磨课的过程却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和收获。
1、教研组的成长。整整两个月,团队成员一起扎扎实实地进行着集体备课——试教——磨课——再试教——再磨……真是一种碰撞、激活、提升的过程。教研组的教研氛围浓厚了,凝聚力增强了,感情加深了。
2、教师的提升。执教的老师汲取组内老师的智慧结晶,达到了理想的效果。每位老师,在磨课中都有了提升。活动结束后,我们一起交流的时候,吴老师说“通过这次磨课,使我感到一次次地颠覆,一次次地重整,一次次地反思,一次次地修改,就像“蚕的一次次蜕变,最终吐丝结茧化蛹成蝶、脱胎换骨”。
3、课堂的变化。经过备课团队的精心打造,集体研磨,学生能够扎扎实实地学,兴趣盎然地学,实现了师生的和谐统一。
这次磨课活动促进了我组教研氛围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提高了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自信心,培养了教师的成熟度,进而焕发了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也定会不断反思和总结及请教。
第三篇:群组磨课总结
群组磨课总结
在本次的课例打磨中我们钻研教材,了解编者意图,设计教案,我们认为备课不是一个人的行为,而是全组的共同努力,共同备课。我们帮助宋春迎老师挖掘自己的潜力,探讨构思教案,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反复推敲,几经斟酌,深入到每一个细节。
设计教案的目的是集大家的智慧共同感受整个教学流程,教学目标的设置,重点的理解,难点的突破,教学环节的衔接,教学策略的实施,教学问题的预设等,每位教师围绕自己的教学实际进行交流沟通,达成共识。执教老师按照交流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修改、完善自己的教案,形成磨课第一稿。
听课环节我们按要求分别从教师、学生、教学设计等方面进行有意关注,认真地做好听课记录,并在听课后写出自己的观课报告。
评课是磨课活动的重要环节,是教师艰苦的反复修正的一个过程。在评课时,大家坦诚相待,相互评议,相互学习,相互交换意见、心得、体会。各种教法一一亮相,哪些意见更切合执教者自身的素质,哪些看法可能更适应将要施教的学生,这就有了比较的可能、选择的余地。让听课的教师感触颇多,更加注意自己上课时的这些方面,对大家的课堂实践都有很大的帮助。总之,“好课”不仅是每个老师的追求,更是为之奋斗的目标。本次课例打磨对参加磨课的老师都会有所收获,最重要地是通过磨课让老师们更清醒地知道要上一节好课是多么地不容易,而且磨课不能闭门造车,一个人的脑容量是有限的,要集合全体成员的力量,需要付出很多劳动、智慧与汗水,一次次地思考、尝试、反思、实践,一次次地否定、肯定、再否定、再肯定,磨思路、磨重难点、磨方法、磨环节细节、磨学生,苦尽甘来,最终会品尝甜蜜地果实。
第四篇:群组自荐评价
群组自荐评价
一、生成学生学习9.9分于杰老师的教学设计全面到位,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实现了课前有预设,课中有实现,课下有检验,每次上课后充分反思总结,不断改进充实提升。在整堂课中,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于杰老师注重将合作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和讨论交流中探究新知。
二、全体学员全程参与9.9分 我们组的研修工作开展得很顺利,这是我们组全体老师共同努力的结果。经过学习,我们严格按照“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原则,经历了备课-上课-观课-评课-议课-反思-总结等一系列的磨课活动,而且每次活动都做到了全员参与,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并且发表了一定数量的文章,发表了相当多的评论,且都较为精辟。
三、课例改进明显9.9分在磨课过程中,我们根据研修课例,深入思考,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通过3次备课我们组的课例有了很大的改进。我组老师积极参与,踊跃发言,互相交换心得体会,创造了浓浓的研修氛围。如:在第一次备课时教学环节虽然全面,但是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研究的问题体现也不够明显。经过全组成员的讨论交流,在第二次备课时,修改了这一缺陷。第二次备课后,全体成员再次讨论交流,发现对学生出现的问题预设不到位,并发现可以把课堂更好地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宰课堂。在第三次备课时,教师们对学生出现问题的预设做了充分的准备,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
四、研究问题9.8分本节课,于老师根据新课程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课堂,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亮点: 本节课有四大亮点:
(一)设计的情境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与生活。(二)课堂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互助合作意识.(三)让学生经历了初步认识—讨论探究—生活应用的逻辑思推理过程,促进了逻辑思维的发展。本节课特色:整堂课真正体现了数学好玩,其中设计了多个有趣的数学情境活动,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数学好 玩”的教学理念,在游戏中促进了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一个月的磨课,感受颇多,其中的酸甜苦辣也许只有自己知道。磨课是痛苦的,当教学设计一次又一次修改却还不能顺理成章时,那种感觉真的很难用言语表达。可磨课也是幸福的,因为这是在为自己的成长铺路、架桥。自磨课活动以来。每一节课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收获。在这个过程中让我真正体验到磨课的过程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这个成长来源于同事们的帮助,每一次讲课后,我们大家都会凑在一起,进行评课,大家各抒己见,进行研究,给这节课提出合理的建议,让我们大家受 益匪浅。磨课阶段是一个研修组共同进步的见证,它是一个集集体智慧于一身的活动。本次磨课我们整个研修小组全员参与,群策群力,共同商讨确立研讨课题,制定详实的磨课计划、认真进行任务分工,小组成员尽最大努力发挥各自的潜能,真正体现“团结就是力量”的团队精神。这次磨课活动我们全组成员,分工无遗漏,都参与观课、评课、总结活动。大家相互交换心得和体会,营造了浓厚的教研氛围,为今后开展教研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次磨课的确磨出了意志,磨出了情谊,磨出了进步。以上是我们研修组的课例自评,敬请专家和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第五篇:互联网工作群组管理办法
互联网工作群组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对互联网工作群组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工作群组健康、安全、高效、稳定运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互联网工作群组,是指各单位、各部门、各项目部或企业员工、参与本单位项目(车间)建设生产的农民工、劳务派遣和本单位派驻海外工作等人员,以工作团队、职务身份为单元,利用互联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建立的,用于群体在线交流工作信息的网络空间,包括但不限于微信群、QQ群、智慧建投群、钉钉群等。
第三条互联网工作群组管理按照谁建群、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实施。
第四条互联网工作群组的建立实行审批报备制度,所有工作群组实行实名制管理。
第五条互联网工作群组仅限于工作联系、沟通事项、业务学习、经验交流等工作用途。工作群组成员在参与群组信息交流时,必须遵循中央精神、遵守法律法规,文明互动、理性表达,严禁在群组内发布与中央精神、国家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不相符的信息内容。
第六条对互联网工作群组管理的责任分解如下:
党委宣传部负监督责任;
基层党支部书记(机关部门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
互联网工作群组的群主、管理员、公众号负责人负直接管理责任;
群成员负监督和规范使用互联网的责任。
第八条对互联网群组管理的责任落实
(一)党委宣传部负责定期督促检查和考核,负责本单位互联网群组的审核和监督;
(二)党支部拟建的单位公众号,必须经本单位党委宣传部审批同意方可建立,已经建立运行的报本单位党委宣传部备案;
(三)党支部书记(部门负责人)应根据群组功能规范群组名称,严格工作群组的运维管理;
(四)群主负责入群成员审核、监看信息发布、互动交流等日常管理。
每个工作群组均应启动群聊邀请确认功能,成员入群时,群主应核实入群人员的真实身份信息并规范其群内昵称,向其强调自律规则、负面内容清单;(五)群成员必须认真遵守群组管理规定,构建文明有序的网络群体空间。
如有群组成员在群组内传播违法违纪违规信息、组织参与相关活动的,一经发现,群组其他成员要及时主动向群主报告,由群主在群组内及时有效处置,消除负面影响,并及时向党组织负责人及有关部门报告,积极提供线索,协助有关方面进行处置。群成员未经群主批准,不得将群内涉密信息以任何形式向本群组外转发、传播。第九条对互联网工作群组管理的监督考核
党委应将本办法实施情况列入党建工作检查考核内容。党委宣传部门可与相关人员签订承诺书、责任书(附件1、附件2)以明确责任,不定期对本单位规范使用互联网群组的情况进行监督指导。
第十条其它要求
(一)党组织要把互联网工作群组管理规定列为职工、农民工的入司、入场教育内容;
(二)党组织要把本办法列为两级班子、党员干部和广大职工的培训学习内容;
(三)党组织要把本办法作为党员干部规范使用互联承诺书的内容;
(四)因项目工作需要建立工作群组的(含到本单位进行劳务输出的工人班组、工人),执行报备审批程序和实名制管理,接受本单位和项目部的监督检查,项目结束五个工作日内解散该工作群。
第十一条群组内不得发布以下内容:
(一)反对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
(二)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颠覆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
(三)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四)歪曲、丑化、亵渎、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的;
(五)宣扬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或者煽动实施恐怖活动、极端主义活动的;
(六)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七)破坏国家宗教政策,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的;
(八)散布谣言,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
(九)散布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或者教唆犯罪的;
(十)侮辱诽谤他人,侵害他人名誉、隐私和其他合法权益;
(十一)泄露企业核心机密;
(十二)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
第十二条措施和办法
党委宣传部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一)限令立即整改;
(二)解散相应群组;
(三)造成严重恶劣影响的,对群主和相应责任人启动问责机制;
属于违法违规的,按照规定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第十二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集团党委宣传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