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修国贸考试重点,世界经济概论

时间:2019-05-13 10:06: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辅修国贸考试重点,世界经济概论》,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辅修国贸考试重点,世界经济概论》。

第一篇:辅修国贸考试重点,世界经济概论

A全球战略的目标是在世界范围内构筑公司的整体竞争优势,提高公司产品、服务的世界市场占有率,以获得最大限度利益;跨国公司追求的是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把对公司的全球战略贡献的大小作为衡量子公司业绩的标准;实行集中和民主相结合的原则;依据跨国公司企业内国际分工的原则,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全球经营策略是所有权策略、产品策略、研究与开发策略。B 世界经济的形成阶段:萌芽1手工业、商业与农业的进一步分化2封建社会末期各国之间的贸易联系3地理大发现初步形成1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与对外殖民扩张2产业革命3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形成最终形成1第二次息息相关。长波理论:在资本主义经济

发展过程中,不仅存在着像马克思所说的那种7—10年的短周期,还存在着一个50—60年的长周期。每个周期当中又分为上升和下降两个时期,各持续20—30年,一般情况是长期波动的上升期繁荣年份比较多,而下降期则以萧条年份为主。H国际经济一体化类型:特惠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以及完全经济一体化内涵国际经济一体化最显著的标志是成员国之间关税等贸易障碍的消除;谋求最佳的国际生产分工是一体化的根本原则;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宗旨是在成员国之间进行协作分工,实现成员国共同的经济利益和经济目标;国际经济外围理论6战略性贸易政策论M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的特点1即使不考虑经济结构和各部门在经济危机前后相对重要性的变迁,经济危机本身也会激发贸易保护主义倾向 2主要贸易大国用以限制货物和服务进口的工具主要是非关税壁垒,包括政府采购、道义劝说等3旨在夺取海外市场的进攻性贸易保护主义上升,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直接或间接地补助和支持本国出口。直接的支持包括加大出口退税力度,以及对本国出口提供融资支持。4对国际资本流动的保护主义重心从限制外资转向限制内资对外投资,鼓励赴海外资本回流5保护主义风潮日益向劳动力跨国流动领域蔓延。国际直接投资特点:

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是世界各国的经济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而构成的世界范围的经济整体。它是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的基础上,通过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本流动、外汇交易、国际经济一体化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把世界范围内各国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方面联系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当代世界经济格局,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中各种类型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的力量对比、组合状态及其相互作用的总的图景。这个图景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它不断变动发展,并且出现科技革命2第二次科技革命引起的生产关系变化基本假定,经济人假定,稀缺性假定,国际无政府状态,不确定性。C李约瑟之谜1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2、高水平均衡陷阱—从需求角度的解释3技术发明模型—从供给角度的解释4总结性的解释: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导致缺乏发展动力,对科学技术的轻视不利于科学发展,封建文化专制主义阻碍了科学进步,中国古代科学在思想和方法上存在缺陷,封建制度日益腐朽。D支撑中国崛起的的科技战略1基础投入,关于技术获取的争论:市场换技术、技术的购买、技术溢出的门槛效应2制度支持:科学发明的制度支持-资助制度的完善与效率、科学发明的制度保护--保护知识产权、科学发明的政策支撑-金融的作用E当前世界经济发展重要趋势1多极化趋势2区域集团化趋势3经济全球化趋势。F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及其演变:第一个时期(从战后初期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拥有压倒优势的年代,这是超级大国美国的国际经济地位达到了历史的顶峰。第二个时期(从50年代末60年第初到70年代前期)是苏联经济实力迅速上升,并成为世界经济中能在相当程度上同美国相抗衡的力量,再加上欧洲经济共同体的建立和初步发展,从而导致了美国国际经济地位从顶峰上下落的时期。第三个时期(从70年代前期到80年代前、中期)是美国国际经济地位显著下降,美、欧共体和苏联彼此抗衡,日本迅速追赶的时期。第四个时期(从80年代前、中期迄今)是在日本崛起为第二经济大国的情况下开始的,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美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先是形成美、欧共体、日、苏四方抗衡的局面,而在苏联东欧发生剧变后,苏联离开世界经济大国的行列,从而导致了美、欧共体和日本三大经济力量鼎足而立和彼此抗衡的新格局。G经济周期阶段:危机阶段:起点和终点,在经济最繁华的时期突然爆发。萧条阶段:危机有所缓和,表现在生产下降、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等问题有所缓解。复苏阶段:投资扩大、就业人数上升,社会生产逐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高涨阶段:生产不断扩大,市场兴旺,信用关系随之发展,生产力向前突飞猛进。战后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的特点:经济周期的阶段性不明显、生产下降幅度较小、生产过剩危机和财金危机交织发生、周期性危机与结构性危机交织发生、“滞胀”一度成为普遍现象、经济周期与科技产业一体化的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能获取比单独一国时更大的利益。I静态效应主要包括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两个方面:贸易创造效应是指组建关税同盟所带来的成员方之间贸易规模的扩大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福利的增加,贸易转移效应是指组建关税同盟所带来的贸易由非成员方向成员方的转移以及由此造成的福利损失。动态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和竞争效应J次贷危机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部分涉及次级抵押贷款的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美国金融危机的根源从宏观环境上看,次贷危机源于美国的货币政策。1低利率直接促成了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持续膨胀2美国政府对金融业监管的放松和复杂衍生工具的过度使用3银行内部风险管理机制的不健全导致为追逐短期高利润而盲目扩张,“次贷危机”是美元经济的必然。K金币本位制的特点:1用黄金来规定货币的价值,单位货币都有法定的含金量,各国货币按其所含黄金重量决定比价2金币可以自由铸造,任何人可以按本币的含金量将金块交给国家铸币厂造成金币3金币是具有无限法偿的货币,即具有无限的支付手段的权利4各国的货币储备是黄金,国际间的结算也可用黄金,黄金保持自由输出入。周小川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国际储备货币的币值首先应有一个稳定的基准和明确的发行规则以保证供给的有序;其次,其供给总量还可及时、灵活地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增减调节;第三,这种调节必须是超脱于任何一国的经济状况和利益。当前以主权信用货币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是历史上少有的特例。此次危机再次警示我们,必须创造性地改革和完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推动国际储备货币向着币值稳定、供应有序、总量可调的方向完善,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全球经济金融稳定。L自由贸易政策的演变两个阶段:1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政策2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的贸易自由化理论的演变1重农学派及休谟的自由贸易理论2斯密的绝对成本论3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4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论保护贸易政策的演变四个阶段:16-18世纪的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19世纪70年代至一战前的保护贸易政策、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超保护贸易政策、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理论的演变1重商主义2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3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论4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学说5普雷维什的中心-投资者拥有企业的控制权;国际直接投资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通过跨国公司进行。中国的吸收外商直接投资1979~1986年起步阶段。1987~1991年稳步发展阶段1992~1996年持续快速发展阶段 1997年以来的调整阶段2002年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首次跃居全球第一。积极影响1外商直接投资弥补了国内建设资金的不足,加速了国内资本的形成,促进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带来了先进适用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提高了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3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进出口商品结构的改善,提高了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4增加了国内就业和财政收入,改善了国际收支,推动了我国市场经济改革消极1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扩大了产业结构偏差 2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企业自主进行技术开发的能力,抑制了我国幼稚产业的成长3某些淘汰产业和污染行业的进入,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4外商对华投资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经济自主和经济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对策1积极引导外资投向,进一步优化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继续扩大外商投资领域,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2进一步优化外商直接投资地区结构,实现地区间的均衡发展3多渠道多方式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大胆引进和积极引导跨国公司投资,积极实施利用外资多元化战略4大力改善外商投资环境,依法加强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管理和监督“走出去”措施:1分阶段推进对外投资的发展a.未来5-10年,起步阶段 主要目标是在实践中逐步摸索和建立适合我国企业跨国经营 的对外投资方式、地域、途径和管理体制。b.未来20年,稳步发展阶段 主要目标是初步建立国际化的生产体系,形成一批中等规模的跨国公司和企业,逐步培养起国际化的综合物流和金融运作能力。c.之后更长时期内,形成一批具备在全球市场上配置资源、具有很强创新能力的大型的跨国公司,形成全球生产体系。2对外投资的战略重点a.在国外投资建设国内有短缺趋势的战略性资源和初级产品的长期稳定供应地。b.投资开发人力资源密集型产品的长期稳定的海外市场和需求源。c.我国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和企业d.通过对外投资寻求建立国际信息网络、国际商业咨讯中心、重要生产环节和研发机构。

了阶段性的突出变化。经济周期:指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从一次危机开始到另一次危机开始的时期,通常由四个阶段组成:危机萧条复苏高涨。国际经济一体化: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为了深化劳动分工、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通过达成经济合作的某种承诺或签订条约、协议,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经济联合体的状态和过程。经济全球化: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以及国际间人员和技术的流动,越来越紧密地把世界经济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以致成为一种经济网络的状态和过程。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体系中的某一个环节或者机构出现流动性问题,它可能是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问题,也可能是利率、资产价格等数量指标的恶化。国际贸易政策:指世界各国和地区对外进行商品、服务和技术交换活动时所采取的政策。从单个国家或地区的角度出发,有关国际贸易的政策就是对外贸易政策,它有两种基本类型,即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国际直接投资:指投资者以国际直接投资为媒介,以取得企业经营权或者经营控制权为手段,以获取多重效益为目的,在国外从事制造业、商业、服务业和金融业的一种投资行为。跨国公司:指发达国家的一些大型企业为获取巨额利润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多个国家设立分支结构或子公司,从事生产、销售或其他经营活动的国际企业组织形式。可持续发展: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全球性问题指在世界范围普遍存在、关系到全人类根本利益、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及未来命运的重大问题。

第二篇:世界经济概论考试总结

世界经济概论

第一章

1、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超越国家界限的专业化分工,是社会分工的延伸和发展。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国国民经济内部分工冲破国家界限,即出现了国际分工。国际分工是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先决条件。

2、世界市场:从狭义上说,世界市场是世界各国相互间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 从广义上说,是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第二章

3、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向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就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讯的大发展,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的状态和过程。1经济全球化的成因? ○

1、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

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

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

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

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生产资料全球化和生产过程的全球化)

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

3.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

第三章

4、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战后科技革命既是以往科技革命的延续,又有突破性的发展,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新的特点:

①这次科技革命具有全面性,影响到生产力的各个方面;

②这次科技革命具有综合性,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密不可分;

第五章

5、国际贸易政策的演变。(论述)

对外贸易政策有两种基本类型,即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但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国家,其自由程度与保护程度有所不同。

①自由贸易政策是指国家对进出口贸易活动一般不进行干预,减免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让商品和服务等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②保护贸易政策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即“限入奖出”。

⑴自由贸易政策的演变

从历史上看,自由贸易政策盛行的时期主要有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20年代至70年代资本主义自由竟争时期,英国带头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第二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期,全球范围的贸易自由化

⑵保护贸易政策的演变

⑴16-18世纪的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政策

⑵19世纪7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保护贸易政策

⑷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⑸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的保护贸易政策

⑹当代全球新贸易保护主义

第六章

5、国际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的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

6、战后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原因?(简答)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国际资本流动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世界市场的成熟而从流通领域逐步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的。

宏观层面(1)第三次科技革命为现代跨国公司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2)发达国家生产集中趋势的加强和国际竞争的激化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巨大推动力量;(3)战后经济全球化和投资自由化趋势为直接投资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4)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促进国际直接投资和生产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论述)

7、跨国公司是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投资活动,并因此对一定数量的经营性资产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与管理权的企业。

跨国公司形成和发展的原因?(P195)

跨国公司是资本摆脱国界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追求更高收益的结果。

1、宏观方面,跨国公司建立和发展的原因与条件也是推动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因素;

2、微观方面(1)充分利用本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垄断优势,在更广阔的市场展开竞争;(2)推动自己的成熟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3)为充分利用东道国在特定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将该种产业转移至国外;(4)通过跨国内部化交易,实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的目的;(5)通过直接投资绕过贸易壁垒,保持和扩大海外市场占有率。

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正面影响:1.推动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2.加速了生产国际化;

3.促进并控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4.推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

5.促使科技的开发和利用日趋国际化。

负面影响:

1.加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2.对国际贸易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3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矛盾。

跨国公司对其母国经济的影响

积极影响:

有利于其母国扩大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将跨国公司体系的生产单位联系在一起,保证每一具体单位能优先获得体系内其他单位的资源和市场;

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带来的交易成本的降低能够产生与国际贸易、规模经济相同的效应; 消极影响:

造成了投资母国的失业和“产业空心化”。

对东道国的积极影响

(1)跨国公司投资有助于东道国的资本形成;

(2)对东道国企业的资产重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起着间接的推动作用;

(3)引进跨国公司投资,拓展了东道国产业空间,提高了东道国的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也扩大了东道国产品的销售市场;

(4)跨国公司能够促进东道国的技术进步。

对东道国的消极影响

⑴东道国的主导产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可能为外国资本所控制;

⑵整个经济可能受到投资国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影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以及技术自主开发可能受阻;

⑶污染严重、高耗能产业可能被转移到后进国家。

第七章

8、国际货币制度是指一组由大多数国家认可的用以确定国际储备资产、汇率制度以及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习俗或有法律约束力的规章和制度框架。

金融全球化的基本动因:(1)全球生产、贸易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2)金融创新;(3)金融自由化。

“欧洲美元”:离开美国本土在欧洲地区流通的美元。

9、离岸金融,是指发生在某国但却与该国货币和金融制度没有联系,且不受该国金融法规约束的资金融通活动。

简述美元化的概念及其利弊。

美元化,指美国以外的国家将美元作为部分或全部法定货币的进程。对于实行美元化的国家或经济体而言,其利益主要有:(1)汇率风险将消失或大大降低;(2)为本国提供更为严格的金融纪律,进而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其不利方面:(1)丧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2)中央银行自动放弃“最后贷款者”的作用和货币发行者的角色;(3)铸币税收益的完全丧失。

第八章

10、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一些地缘临近的国家或地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为了谋求本地区的共同利益联合起来,在彼此自愿地约束自己的部分经济主权甚至相互对等地分享或让渡部分国家主权的条件下,通过签订协议、规章组建国际调节组织和实体,使部分或全部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使资源在成员国内得以优化配置,实现产业互补和共同经济繁荣的过程。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的联系区别?(简答)

联系:(1)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一个必经过程。经济全球化过程最终发展为世

界经济一体化,首先是在全球的各个经济区域实现的。

(2)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相互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将加速资本相互渗透,深化成员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和国际分工,从而进一步推动全球的生产和资本一体化的过程。

区别:(1)国家主权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地位不一样。区域经济一体化是

区域内各国突破主权国家的界限,以国家出面签订的协约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形式。经济全球化是一种自发的市场行为,是一种超国家主权的概念。

(2)区域经济一体化某种程度上与经济全球化过程背道而驰。区域经济一体化经济组织的某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3)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动力不一样。经济全球化以跨国公司为微观经济行为主体,是企业逐步走出原有国境的离心运动。而区域经济一体化要求成员国之间消除各中贸易壁垒以及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政策,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形成具有一定约束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的地区经济合作组织,因此,它是主要是由政府出面推动的。

(4)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依据不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李嘉图的自由贸易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理论依据是产业结构相似理论、关税同盟理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成因:

1.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

2.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世界经济多极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重要原因

3.当代世界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直接动因

4.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家广泛干预国际经济关系的表现和产物

第九章

11、经济体制,就是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各种经济主体进行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方式。(三种模式:以英美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基本特点是政府尽量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充分鼓励自由竞争,政府主要是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间接调控,依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督,也称“政府监管型市场经济”。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基本特点是自由竞争和政府控制并存、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并重。也称“政府引导型市场经济”;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基本特点是政府运用严厉的规则要求企业遵守市场规则,利用利益机制诱导企业行为,使用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行政指导是企业尊重政府的意图,即通过有效的官民协作来实现政府规划的经济发展目标。)

第十章

11、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各个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而制定的总体规划、战略方针及相应的经济战略

从工业发展模式看,大致有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两种发展战略,进口替代战略也称内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就是利用贸易保护政策,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的制成品进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本国经济的工业化,同时通过进口替代减少贸易逆差,缓解本国经济对外依赖,增前经济的独立性。

出口导向战略也称出口替代战略或外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是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出口铸币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的出口,利用出口积累资金,带动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增长。

怎样认识“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简答)

无论是“东亚模式”还是“拉美模式”,其取得的成就都表明,落后国家在当代历史条件下要实现工业化,必须依靠政府强有力的干预,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政府干预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促进资本形成与技术进步、制定经济计划或发展战略、纠正市场失灵等领域,另一方面则体现在维持政治、经济环境稳定、提供发展急需的公共物品等领域。

也应认识到,无论是“东亚模式”还是“拉美模式”,本身都是在特定的内部与外部环境下才适用的有针对性的发展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曾经取得成绩的发展模式也可能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阻碍作用。

第十一章

12、“休克疗法”,指在经济学中指通过实施财政货币紧缩政策、治理恶性通货膨胀的一系列严厉经济措施,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上采取一步到位的激进方式,以区别于渐进式改革,旨在遏制通货膨胀,克服财政危机,使经济复苏。

13、俄罗斯激进改革的教训?

1.盲目崇拜西方制度;

2.盲目推崇自由竞争市场经济;

3.没有以发展生产力为标准来衡量经济转轨的得失;

4.忽视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第三篇:世界经济概论

世界经济概论复习题2013年12月

一、名词解释

1、出口导向战略

也称为出口替代战略或者外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是使本国的工业生产面向世界市场,并以制成品出口逐步替代过去的初级产品出口,利用出口积累资金,带动整个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增长。

2、发展中国家

是发达国家的对称,通常是指过去那些长期遭受帝国主义国家殖民统治和剥削,现已获得政治独立,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面临着经济发展问题的国家。

3、“休克疗法”

在经济学中指通过实施财政、货币紧缩政策治理恶性通货膨胀的一系列严厉经济措施。

4、保护贸易政策

也称保护贸易制度,是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予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力。

5、国际直接投资

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

6、进口替代战略

也称为内向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就是利用贸易保护政策,建立和发展本国的制造业和其他工业,替代过去的制成品出口,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本国经济的工业化,同时通过进口替代减少贸易逆差,缓解本国经济的对外依赖,增强经济独立性。

7、石油美元

是指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石油输出国由于石油价格大幅提高后增加的石油收入,在扣除用于发展本国经济和国内其他支出后的盈余资金。

8、跨国公司

指在两个或以上国家进行投资活动,并因此对一定数量的经营性资产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与管理权的企业。

9、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发展中国家中形成了一批工业发展较快,制成品出口迅速增加、在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上接近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和地区。

10、世界经济失衡

在高度相互依赖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世界供求关系不平衡以及该体系内部的某些长期因素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所导致的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之间无法实现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过

程及其状态。

11、新经济

是指在信息技术出现重大突破和一系列制度创新的基础上,由经济全球化推动的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形成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良性互动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12、最优货币区

由那些彼此间的商品、劳动力一级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动比较自由,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比较接近,经济政策也比较协调的国家所组成的独立货币区。

13、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

是指那些其破产或基本职能丧失会导致系统性风险,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实体经济平稳发展造成巨大的负面冲击的金融机构。

14、经济结构二元化

在一个国家内,落后甚至原始的经济成分与先进的甚至现代化的经济成分并存。

15、布雷顿森林体系

是一种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可调整固定汇率的国际货币制度。

二、简答题

1、石油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1)引发世界性大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进入了滞胀阶段

2)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产生

3)石油美元的兴起

4)形成了石油美元计价机制

2、战后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国际资本流动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世界市场的成熟而从流通领域逐步深入到国际生产领域的1)第三次科技革命为现代跨国公司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2)发达国家生产集中趋势的加强与国际竞争的激化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巨大推动力量

3)战后经济全球化和投资自由化趋势为直接投资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4)发展中国家的兴起和国际产业机构的调整也是促进国际直接投资和生产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简述“拉美模式”的主要特点。

1)政府同样对经济进行了比较积极的干预,但更多侧重于通过制定经济计划、实施扩张性经济政策刺激需求,以及通过国有化和贸易管制等措施直接控制和保护国内进口替代产业。

2)依靠得天独厚的丰富自然资源,以初级产品出口支持工业化,在保护国内市场的情况下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实行典型的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3)国内积累率较低,投资率不高,对外资依赖较重。

4)公共政策并不积极,收入分配不均现象突出,对基础设施、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投入相对较少。

4、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积极影响:1)国际储备资产的多元化为国际储备资产的供给提供了多种渠道

2)浮动汇率多元化赋予各国在汇率制度选择上更大的自主权

3)多元化的国际收支调节手段使各国在国际收支调节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消极影响:1)仍然难以克服广义的特里芬两难

2)许多发展中国家仍然采取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并因此受到美元等主要货币波动的影响

3)现行国际收支机制加剧了顺差国与逆差国之间的不平等

5、简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原因。

1)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

2)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世界经济多极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重要原因

3)当代世界市场竞争的日益剧烈时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直接动因

4)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家广泛干预国际经济关系的表现和产物

6、全球经济失衡的原因有哪些?

一般原因:1)储蓄投资视角:由于储蓄率差异所导致的各国投资储蓄缺口差异所造成的。

2)汇率视角:一些国家,特别是出口导向型国家对本币的低估刺激了本国出口,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

3)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视角:市场要素的国际流动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分工方式,形成了生产要素在一些国家或地区集中而主要面向全世界市场的格局;国际分工变化期间,中国等国家与美国比较优势实现的周期不同步,故失衡是临时性的,可以随着美国比较优势产业的发展和出口增长得到解决。

根本原因:1)战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与国际分工发生重大变化

2)中国等新兴工业国家的快速崛起

3)美元体制的影响

7、跨国公司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1)推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

2)促进了生产国际化

3)促进并控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4)推动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

5)促使科技的开发和利用日趋国际化

8、简述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经济特征。

1)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

2)经济结构呈现二元化

3)产业结构相对落后

4)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9、以日本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政府运用严厉的规则要求企业遵守市场规则,利用利益机制诱导企业行为,使用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行政指导使企业尊重政府的意图。

1)政府制定经济计划

2)政府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

10、实行美元化的国家或经济体,其代价和利益有哪些?

利益:1)汇率风险将消失或大大降低

2)为本国提供更为严格的金融纪律,进而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条件

代价:1)丧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2)中央银行自动放弃“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和货币发行者的角色

3)铸币税收益的完全丧失

11、简述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1)汇率安排多样化

2)黄金非货币化和储备货币多样化

3)扩大基金份额,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12、简述“东亚模式”的主要特点。

1)为了克服市场弱化压力,有效实施政府替代,即强制扭曲某些市场价格及其资源配置,培植主导产业及其主要企业组织。政府对特定部门进行积极的扶植与干预,即实施所谓选择性干预,施加直接影响,以达到纠正市场失灵的目的。

2)政府一方面通过强有力的行动,创造较为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给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控制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努力维持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

3)在“强政府”的主导下,实行典型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将出口导向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采取“加工组装型工业化”的模式。

4)一方面依靠国内高储蓄和政府控制的借款实现高增长。另一方面将引进外资和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结合起来,促进国内经济和国际经济接轨,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经验,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而及时实现自身产业结构的升级,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5)重视公共政策的积极作用,强调通过政策调整收入分配,建立相对合理的收入结构,重视基础设施、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提供。

13、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1)自由企业制度与平等竞争原则

2)以间接性和波动性为特征的宏观经济调节

3)政府提供公共产品

4)对外经济关系的国家调节

5)其他领域的国家调节

14、简述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征。

1)国际储备资产形成以美元为主体的多元化

2)汇率制度多元化与主要货币的频繁波动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多元化与集团化管理趋势

4)资本流动的自由化趋势

5)国际金融机构及其监管治理的改革要求迫切

15、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1)全球经济循环的非对称性

2)实际汇率安排的多元化难以克服汇率的频繁波动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非对称性

4)国际金融治理机构的代表性不足

5)跨国金融监管的缺失和弱化

16、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1)社会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

2)政府为市场竞争创造基本条件

3)有效的稳定货币政策

4)政府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

5)以平等参与为核心的经济民主化

17、简述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1)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2)中国贸易的扩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蓬勃发展

3)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各国地区的投资者提供了创业机遇

4)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利于邻国吸引外资

5)中国加大对外投资步伐有利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

6)中国为稳定世界金融秩序作出了贡献

7)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18、导致发展中国家20世纪80年代经济恶化的原因有哪些?

1)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直接控制或管制的效率下降

2)政府干预产生了诸多不良后果

3)国民经济严重失衡

4)进口替代战略不再适应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5)社会问题加剧

三、论述题

1、论述房价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产业,能带动很多行业

1)虚假购买力,透支中国未来经济

2)贫富差距拉大,财富过于集中,影响社会稳定

3)拉高物价水平,提高了劳动力成本

4)境外资本炒作房产掏空国民财富

2、论述利率市场化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提供了机遇:1)有利于商业银行建立合理的内部定价机制

2)有利于商业银行优化客户结构

3)有利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

4)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面临严峻挑战:1)增加了银行的经营成本

2)潜藏的利率风险给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

3)可能引发商业银行资产风险上涨

第四篇:2013年 辅修国贸试题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试题考试时间:2013年12月18日

电子商务辅修专业辅修编号姓名所在专业与班级

1.试述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与赫克歇尔-俄林的比较优势理论的基本观点。

(25分)

2.关税与非关税措施的种类主要有哪些?(25分)

3.请指出《2010通则》中E、F、C、D各组术语的共同特点。(25分)

4.外贸合同主要包括哪些条款?如何订立?(25分)

说 明

提交时间:2013年12月20日之前

发至邮箱:287959371@qq.com

注意:(1)过期不候,不按时提交的以零分记;

(2)答案相同者,两人成绩皆以不及格记。

第五篇:世界经济概论学习心得

《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总结与心得

12国贸2班 黎淑仪 201242601228 摘要:《世界经济概论》是经济学类专业本科生的必修课程,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了解世界经济格局、把握世界经济脉搏的要求,更加凸显了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这一门课程的学习使我正确理解世界经济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运行机制及发展趋势,世界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经济发展道路以及世界基本政治经济格局和当代世界主题;增强了我对世界经济的学术动态和前沿的了解,不断吸收新的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为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具体说明了本人在学习这一门课程后的心得体会。

关键词: 世界经济 课程 总结 心得

一、《世界经济概论》课的内容总结

龚老师的教学内容涉及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全球性问题和一般趋势、战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革等,同时,还选编了许多相关案例和阅读材料,使教学更为鲜活和独具特色。在讲授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时,老师讲授了两者的概念和区别,告诉我们,20世纪80年代以来,区域化和全球化的相互促进和交替发展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发展的基本特征。一方面,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运作,推动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各种类型的区域经贸集团在世界各地蓬勃发展,掀起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热潮。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作用和地位更为重要。它是世界经济走向一体化的过渡形式和步骤。其次,老师再分别向我们介绍了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东盟等区域经济组织。世界经济是发展中的学科,新的事物、现象不断出现,而教材的更新难以跟上实际的变化,但龚老师在讲解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现状时,花费精力去寻找并引用了最新的数据,以保证新数据的来源准确、可靠。

在讲《世界经济概论》课时,老师适当联系了中国经济的实际,在讲美国的GDP、失业率、通胀率等时,对比一下中国的相关情况。这样使教学更具说服力,也使我们看清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位置,也更好地体现出世界经济的教学、研究的目的在于中国经济腾飞。

二、《世界经济概论》课的学习心得

我国对世界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60年代初,学术界提出关于世界经济学科建设的问题,并就世界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及其具体内容展开了讨论。直到80年代初,在钱俊瑞先生的倡导下,我国才全面展开该领域的学科建设,经过80年代的努力,到90年代初,世界经济学的研究水平得到了提高,已形成了对学科体系的几种不同的看法,对推动国内关于世界经济学科的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

作为经济学科的学生,《世界经济概论》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我们应在完成课程的学习后,能够牢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上。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这一门课程能够让我们大学生了解世界经济格局,把握世界经济脉搏,拓展在校大学生视野。龚老师在授课过程中,根据学科特点、学生情况因材施教,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学达到了预期效果。

下载辅修国贸考试重点,世界经济概论word格式文档
下载辅修国贸考试重点,世界经济概论.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世界经济概论学习心得

    世界经济概论学习心得 世界经济概论学习心得一:学习《世界经济概论》的收获和体会 如今,经济全球化早已经成为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国家都慢慢......

    世界经济概论论文[本站推荐]

    经济管理学院08国贸(2)班温小贝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出口企业发展之道摘要:我国经济外贸依存度高达百分之六十,出口行业、出口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在 全球政治、经济......

    法学概论考试重点整理

    法学概论考试重点 1、法的基本特征 14 法的基本特征是法所独具的并以此区别于其他上层建筑现象的种种重要属性。 ①法是一种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它向人们提供的行为模式具......

    社区概论考试重点

    社区概论 题型:单选1*10、名词解释4*5、简答题5*6、论述题10*2、观后感20 一、名词解释 1、社区 我们可以把社区定义为,由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和文化维系......

    会展概论考试重点

    第一章会展概述 第一节会展的概念 一、会展的定义:会展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由多个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集体性的物质和文化交流活动。 二、会展的组成部分: (一)会议会议的种类很多......

    艺术概论考试重点(★)

    概念解释 1书法:是文字书写的艺术。2.艺术典型: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现象。3、艺术心理定势: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

    法医学概论考试重点

    法医学概论(第二版)重点: 第一章:法医学与法科学 1:法医学(Forensic,legal medicine)概念:是应用医学、生物学及其他自然科学的理论与技术,研究并解决法律实践中有关医学问题的一门医......

    新闻学概论 考试重点

    新闻学概论 1中国共产党的新闻理论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总结了党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领导新闻工作的实践经验,吸收了世界其他国家新闻事业的有益成果,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