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国土地利用新旧标准分析
我国土地利用新旧标准分析
论文关键词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
论文摘要 对2007年8月颁布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T21010-2007)和2002年1月起实行的《土地分类(试行)》进行了分析比较,指出新标准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以便于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评价、规划、管理等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
2007年8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共同发布了由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和国土资源部地籍管理司起草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GB/T21010-2007)[1],标志着我国的土地利用分类开始进入了“国标”时代。在此之前,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分类是2002年1月起开始试行的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城乡土地统一分类,即《土地分类(试行)》[2]。《土地分类(试行)》的制定与实施对我国土地管理实践和科学研究工作产生了重要的意义,基本满足了土地管理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完成我国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和城镇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和统计等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实施全国土地和城乡土地统一管理已提到议事日程,在实际工作中也要求城乡土地统一分类,以利于全国城乡土地统一管理和调查成果的应用。2007年7月国务院决定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为保证调查质量、获得准确的基础数据,亟需出台分类体系更为完善、更具有权威性的国家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应运而生[3]。新旧分类体系的对比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与原《土地分类(试行)》部颁标准的分类体系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国家标准采用一级、二级2个层次,其中的一级相当于《土地分类(试行)》标准的二级,二级相当于《土地分类(试行)》标准的三级,即取消了《土地分类(试行)》标准中的3个一级分类(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等三大类型),使得12个一级类不受三大地类框架的限制而自成体系。
1.1农用地部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对农用地各类型作了进一步归纳,但是,与《土地分类(试行)》相比,现行的土地分类仍有些不妥之处。
(1)在“耕地”部分中,首先,把原来的“灌溉水田”和“望天田”合并为“水田”,从水田的含义来看,这实际上是取消了“望天田”这一分类。事实上,尽管随着各地的退耕还林还草措施的实行,望天田的面积有所减少,但目前我国的“望天田”面积依然还是比较大的,2007年仍达3 000多万公顷。也就是说,望天田在我国坚守1.2亿公顷耕地红线战略目标中仍占有重要地位,不应被取缔。其次,取消了菜地,即把菜地归并到水浇地之下。从杜能的《孤立国》农业区位论中可知,距城市最近的一圈,离市场最近,多是种植蔬菜、园艺作物等农作物,而水浇地则主要分布在更外圈的农村地区,显然二者分布明显有别,尤其在城市周围,笼统地把菜地和水浇地混为一谈,就混淆了不同土地的集约经营程度,不利于城市规划,也不利于“菜篮子”工程建设,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
(2)在“园地”中,把“桑园、橡胶园”归并到了“其他园地”之中。在我国的南方一些省份,存在着大面积的桑园、橡胶园,有的还属于支柱产业,如海南和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的橡胶产业。因此,这样归并分类,既不利于分门别类地对各类园地进行研究、规划和管理,也不利于对各类园地的生产进行分类指导。
(3)“林地”部分,从原来的“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6类归纳为“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3类,即把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合并为“其他林地”。然而,上述4类林地在管理方法上是截然不同的,就迹地和苗圃来说,迹地是指森林采伐、火烧后5年内未更新的土地;而苗圃是指固定的树木育林地,不仅在概念上有着很大区别,其管理措施亦明显不同,一旦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图上采用相同的地类符号,无法分清到底哪个图斑是绿树成荫的苗圃,而哪个图斑又是“寸木不生”的迹地。为了恢复森林植被,有些省份还特意开展了“迹地更新年”活动,明确提出迹地更新是依法治林的重要内容,是培育森林资源的迫切需求,是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必然要求。这些林地类型的取消,不仅不利于林业部门的管理,更不利于取得可靠的科学数据。
(4)“草地”部分的调整比较大,在新的土地分类中,原来的“牧草地”变成了现在的“草地”,并且把人工草地和改良草地合并为“人工牧草地”,同时又新增了一个地类“其他草地”——指树木郁闭度<0.1表层为土质,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不用于畜牧业的草地。而“其他草地”实际上就是《土地分类(试行)》中“未利用地”内的荒草地。这显然是不妥当的,因为荒草地一直被视为“未利用地”中的可利用土地,是最基本、最宝贵的后备土地资源,是当今土地开发整理、补充耕地的主要对象。如果将“荒草地”归入到“草地”中,势必造成土地开发整理上的极大混乱,正常的荒草地开发很有可能被视为毁草开垦、破坏生态之举。这样一来,极不利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实行,将对我国坚守1.2亿公顷耕地红线战略构成严峻的威胁和挑战。
(5)变化最大的部分就是原分类系统中的“其他农用地”部分,在新的分类体系中,直接把“其他农用地”取消了。这一国家标准分类将原来“其他农用地”之下的“畜禽饲养地、设施农业用地、晒谷场等用地”合并为“设施农用地”归入“其他土地”;“农村道路”归入国家标准中的“交通运输用地”;“坑塘水面、养殖水面”合并为“坑塘水面”归入国家标准中的“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农田水利用地”放在“沟渠”后亦归入“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田坎”仍作为一类归入“其他土地”。这对解决原来“畜禽饲养地、设施农业用地”之间、“坑塘水面、养殖水面”之间不宜区分,而且面积过小的问题,显然是适宜的,同时这一部分的调整明显带有强化城乡土地统一分类的意图[3]。但新分类将自然水域与人工建设的水利设施用地合为一类,显然是欠妥的。
1.2建设用地部分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对“建设用地”部分作了进一步细分:商服用地部分由原来的“商业用地、金融保险用地、餐饮旅馆业用地、其他商服用地”调整为“批发零售用地、住宅餐饮用地、商务金融用地、其他商服用地”,名称上的表述更加准确实用;工矿仓储用地部分未做变动;住宅用地部分由原来的4类归为“城镇住宅用地、农村宅基地”2类,这一调整显然避免了原来对单一住宅与混合住宅之间以及是否空闲等在实际调查中不宜操作的问题;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部分调整为8类;特殊用地部分把“墓葬地”改为“殡葬用地”,名称更加准确;交通运输用地部分增加了原来属于“其他农用地”的“农村道路”,体现了城乡一体化原则,实现了土地分类的“全覆盖”;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部分调整为“河流水面、湖泊水面、水库水面、坑塘水面、沿海滩涂、内陆滩涂、沟渠、水工建筑用地、冰川及永久积雪”等9个二级类型。“滩涂”细分为“沿海滩涂、内陆滩涂”,原来的“农田水利用地”改为“沟渠”;取消了“苇地”[3]。在这一分类中,有些地类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如下。
(1)原分类系统中的“公用设施用地”内的“瞻仰景观休闲用地”包括名胜古迹、革命遗址、景点、公园、广场、公用绿地等,在新的分类系统中,改称为“风景名胜设施用地”,具体含义是指风景名胜(包括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革命遗址等)景点及管理机构的建筑用地。景区内的其他用地按现状归入相应地类。这样的规定过于笼统,应该对景区内的其他用地做出具体的规定,避免把景区内的池塘、湖泊之类的水面归类到“坑塘水面”的情况发生。
(2)在新的土地分类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地类——空闲地。空闲地的提出不能不说是一个亮点,反映出了政府加大力度节约集约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决心。但是从“空闲地”的含义不难发现,空闲地是指城镇、村庄、工矿内部尚未利用的土地。因此,“空闲地”的划分过分笼统。我们认为,应当对“空闲地”作进一步的细分,把所包含的3个类型(城镇空闲地、村庄空闲地、工矿内空闲地)逐一列出,这样才能更好地预测出现有各类建设用地的利用潜力,可以更好地规划、开发和利用,而不至于出现把宅基地批到工矿内空闲地上的古怪情况。
(3)从裸地的概念可见,新分类的“裸地”实际是原分类中二级类“未利用土地”下的裸土地和裸岩石砾地的合并。裸土地是指表层为土质、基本无植被覆盖的土地,属于可利用土地;裸岩石砾地是指表层为岩石或石砾、其覆盖面积≥70%的土地,属于难利用土地。从二者的定义可以容易地看出它们的区别,这也决定了它们的开发利用方向不同,而在这里却将两者混为一谈,不利于分析可利用土地与难利用土地的范围、规模及结构。因此,建议应将此二者分开来进行调查,以便制定相应的开发利用方向和措施,充分、合理地加以利用。2 讨论与建议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出台,意味着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标准从过去的行业标准上升到国家标准,为解决土地调查统计重复、数出多门、口径不一的问题提供了可靠的方法,对国土资源科学化管理乃至国民经济宏观管理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4]。标志着我国土地利用研究的深入和土地管理水平的提高,也是我国实施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的具体体现。但是,这一土地利用分类难免存在不足之处,这就要求在今后的土地资源调查实践和土地利用研究中,不断地加以改进和完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事业中。上述对比分析表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需要改进的地类主要如下。
(1)在“耕地”内不宜取消“望天田”和“菜地”2个二级类。
(2)“桑园”和“橡胶园”不宜并入“其他园地”中,依然作为“园地”之下的2个二级类为宜。
(3)“其他林地”内,最好进一步续分出疏林地、幼林地、迹地和苗圃4个二级类,以便于分门别类地管护各类林地。
(4)将“荒草地”从原来的“未利用地”内划分到现今的“草地”中,很不利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的实施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实行,因而仍保留“荒草地”这一后备土地资源类型为宜。
(5)新的分类体系取消了“其他农用地”,尽管有着积极的一面,但将自然水域与人工建设的水利设施用地合为一类,显然欠妥,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6)在新分类体系中的“风景名胜设施用地”中,应对景区内的其他用地做出具体的规定,避免这种笼统分类导致地类划分上的混乱。
(7)新土地分类中的“空闲地”,因未将城镇空闲地、村庄空闲地、工矿内空闲地等逐一列出,因而不能准确地分析各类建设用地的利用潜力,使调查成果的应用价值骤减。建议在调查中进一步续分出城镇空闲地、村庄空闲地和工矿内空闲地3个三级地类。
(8)“裸土地”和“裸岩沙砾地”被归并到了“裸地”中,使这2类开发利用方向与管理措施截然不同的土地被混为一体,不利于分析可利用土地与难利用土地的范围、规模及结构。建议土地资源调查工作中在“裸地”之下进一步续分出“裸土地”和“裸岩沙砾地”2个三级地类。参考文献
[1]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土地利用现状分类[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1010-2007).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2] 国土资源部.全国土地分类(试行)[J].国土资源通讯,2001(10):13-15.[3] 陈百明,周小萍.《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的解读[J].自然资源学报,2007,22(6):994-1003.[4] 曲雪光,林爱文,李建武.关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的探讨[J].湖南农业科学,2008(4):89-90.[5] 唐中立,张如恭.浅议现行全国土地利用分类[J].广东农业科学,2007(11):98-100.[6] 张晟南.全面覆盖统一标准提高利用——解读《土地利用现状分类》[J].国土资源,2007(9):52.[7] 马克伟,温明炬,谢俊奇,等.土地管理又一里程碑——《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专家谈[J].中国土地,2007(9):6-11.[8] 陈岩,袁春.对我国现行土地利用分类的探讨——以河北省赤城县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为例探讨[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5):29-33.
第二篇:平遥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平遥县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摘要】平遥县受地貌格局的影响,土地利用具有明显的地域空间差异。同时,在土地利用过程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水土流失,土地干旱和经营粗放等问题。针对此现状和问题,平遥县应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对策。
【关键词】平遥县 土地利用 现状 对策探讨
1.研究地区概况
1.1自然地理条件
平遥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西南,太岳山之北,太行山,吕梁山两襟中央,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2′~112°31′,北纬37°12′~37°21′之间。全县总面积1260平方公里。耕地96万亩亩。县境东南部群山环绕,中部丘陵起伏,西北部为广袤的平川。最高点孟山,海拔1962米;最低处境内汾河下游两岸,海拔735米。境内有季节性河流惠济河、柳根河、瀴涧河、昌源河、官沟河和过境河流汾河,为黄河水系。全县属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10.1℃、无霜期158天、降水量439毫米。
1.2社会经济条件
平遥县辖5镇9乡,总人口约49.7653万,其中农业人口42.26万。总面积126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6.97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为2.295亩。平遥县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逐渐成为人口大县、农业大县、旅游大县、文化大县。
2、平遥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2.1土地资源利用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
平遥县地形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南部土石山区,中部及东北部黄土丘陵区和西北平川区(平遥县地貌类型分布见表一)。平遥县地貌空间分异十分显著,景观格局与结构在空间上表现出较强的规律性和明显的差异性。在这样明显的地貌地域分异基础上,平遥县土地利用也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平遥县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见图一)。南部土石山区主要以林地和草地为主,以孟山乡为例,面积233.7平方公里,耕地10752亩,国有和村有林地21万亩,退耕还林地4808亩,林地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61.3%。西北平川区主要以耕地为主,以宁固镇为例,土地面积9.9万亩,耕地6.9万亩,耕地面积占区域总面积的69.7%。
图1平遥县景观类型分布图
二、平遥县行政区划图
(备注;原千庄乡并入现在东泉镇、普洞乡并入现在段村镇,果子沟乡并入现在卜宜乡)
表1平遥县各地貌类型的分布统计表
地貌类型
占总面 积比例
海拔
主要分布行政单元
东南部土石山区 中部黄土丘陵区 西北平川区
45.6﹪ 15.80% 38.60%
1000米以上 孟山乡、千庄乡、果子沟乡、普洞乡
850-1000米 东泉、卜宜、朱坑、襄垣、岳壁、洪善、中都等乡 736-800米
古陶、宁固、香乐、杜家庄、南政等乡镇 以及洪善、中都、襄垣、岳壁等乡镇的部分村庄
备注:为统计方便,统计采用原合并乡镇之前的行政单位名称
2.2土地资源利用结构不尽合理
平遥县是一个人口大县,同时也是一个耕地资源贫乏县(平遥县土地利用类型见表二),尤其是适合开发的耕地面积更有限。通过表一与表二的对比不难发现,平遥县耕地面积明显超出其合理范围。适合做耕地的西北平川区仅占全县面积的38.6%,而平遥县耕地、园地、其他农用地面积占全区面积的70.2%。
用地类型
面积(万亩)96.976318 5.48206 38.3367 0.58538 11.80567 12.98999 0.81273 0.51789 39.39272 2.47391 209.373368
占总面积比例%
46.317 2.618 18.310 0.280 5.639 6.204 0.388 0.247 18.815 1.182 100.000
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 居民工矿用地 交通用地 水利设施 未利用地 其他用地 总计
表2平遥县土地利用类型表
2.3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
平遥县黄土丘陵面积占全县面积的占全县面积的15.8%。,集中分布在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黄土地貌地表形态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尤其以东泉镇(不包括原千庄乡部分)朱坑乡,岳壁乡尤为严重。据统计,平遥县唯一的中型水库(正好位于黄土丘陵区)总库容为尹回水库,库容总面积为2 630 万m3, 目前, 已淤积泥沙40 万m3, 造成供水量严重衰减。
2.4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土地干旱现象严重。
平遥县水资源非常贫瘠,境内有惠济河、柳根河、婴涧河和汾河四条季节性河流,根据《晋中市第二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成果,平遥县多年(1956—2000 年)平均降水量为483 mm, 多年水资源总量为8 958 万m, 其中, 河川径流量为2 688 万m, 地下水资源量为7 011 万m, 重复量为2172 万m3。亩均占有水资源量127.75 m3, 远小于国际公认人均500 m3 的严重缺水界限。不仅如此,平遥县水资源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呈自东南土石山区向西北平川区递减。这就更加加剧了水资源的供求矛盾。
2.5科技投入低,土地利用粗放
平遥县绝大多数地区土地利用粗放,尤其是农业用地缺乏科学指导,农民经营以传统经验为依据。灌溉仍以传统大水漫灌为主,农药化肥的使用比较盲目,土地利用和农业生产类型的确定主观性大,缺乏统一的、科学的规划。农民科学素质低,严重制约了平遥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3平遥县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对策探讨
3.1进行土地科学规划,加快平遥县土地主体功能区建设
平遥县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应承担不同的主体功能。南部土石山区应成为重点生态功能区;中部黄土丘陵区应继续加快小区域综合治理,发展林果业,逐步发展成为城市近郊区;北部平川区应继续加大开发力度,成为优先发展区和农产品主产区和深加工区。3.2加强对中部黄土丘陵区水土流失治理
中部黄土丘陵区区由于社会经济发展落后,二、三产业基本没有形成规模,农民一直盲目开垦耕种,使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为此,应该加强对该区域的综合治理。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转型和植被恢复建设。
3.3加快东南土石山区开发和生态建设
东南土石山区是平遥县生态环境最好区域,自然植被覆盖率高,空气质量最好,但严重制约其发展的是地处山区,交通闭塞,社会经济极其落后,加之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导致该区域生态环境得不到良好保护,更得不到开发。该区域有平遥县唯一的林场——超山林场,是国家油松采种基地和县级风景旅游区。但由于开发力度不够,几乎没有游客。该区域应继续做好生态保护工作,并因地制宜地加大旅游开发力度。3.4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
平遥县是一人口大县,农业大县,平遥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平遥县现代农业已经初具规模,牛肉集团、龙海公司、五阳公司、国青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日益增强,其中,牛肉集团、龙海公司等2户成为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平遥县重点打造的襄垣乡万亩梨园、杜家庄乡现代农业设施蔬菜示范基地、宁固镇养殖基地尤其是冠云集团肉牛养殖基地已初显成效。3.5对水资源实行“开源、节流、治污”
平遥县水资源极其缺乏,在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节水工业、生活节水设施,并加大对污染河段和水源的治理,同时加大对河流源地生态环境保护。3.6加快农业科技普及,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业科技的下乡已经成为一种社会需求,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加强农业技能培训,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是平遥县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总之,平遥县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丰厚的社会历史基础,在依托平遥古城带动的基础上,应做好区域整体规划,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步伐,真正使平遥县实现和谐、持续发展。【参考文献】
肖杨 毛显强 区域景观生态风险空间分析 中国环境科学2006,26(5),623~626 高俊莲平遥县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与对策 地下水 2009,26(5), 62~64
郭志芳 裴红宾 张永清 吕梁山区土地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3), 57~59 张永清 贾进财 山西省山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合理开发对策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03,41~42
第三篇: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2011土地利用
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11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的通知》精神及省市国土部门的相关要求,我们以2010年曹妃甸工业区土地变更调查数据结果为基础,结合各园区指挥部、相关部门对工业区已开工建设项目用海、用地情况及204个遥感监测图斑通过外业实地调查、前期数据整理、调查地图编制等方式,初步完成了MAPGIS土地利用现状管理系统变更汇总准备工作。现将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如下:
一、曹妃甸工业区土地管理情况及利用现状
(一)基本情况。根据《唐山港总体规划》及《曹妃甸工业区总体规划》,曹妃甸工业区西起双龙河嘴东口东至青龙河口,规划管理辖区近380平方公里,其中规划陆域面积约31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约70平方公里。规划形成陆域范围内原有收回南盐国有建设用地20平方公里,滦南、唐海未利用地约3平方公里,其余约287平方公里为海域使用管理范畴,需填海形成。按“国海发[2008]29号”文件精神,目前已填海形成陆域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二)土地利用现状。曹妃甸工业区近期和中期用海规划分别于2008年和2009年经国家海洋局批准,规划用海面积292平方公里,填海面积203.19平方公里,同时整个工业区已纳入唐山市2006-2020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截止2011年底,存量建设用地部分办理供地手续5.83平方公里,剩余全部纳入政府储备进行土地整理。未利用地部分仍未开发利用。填海形成的土地部分取得相关批复手续的面积为
74.91平方公里。
二、曹妃甸工业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
(一)2011土地变更依据及规模。按照《2011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实施方案》规定,我们对2011下发的204个图斑及属性信息进行了逐一核实、测量,并进行内业量算。对唐海县行政县域范围内的11个图斑及监测图斑外的6个已实地发生变化的项目用地进行了变更,变更面积为350.34公顷;对滦南县行政县域范围内的153个图斑及监测图斑外的18个已实地发生变化的项目用地进行了变更,变更面积为2135.29公顷,合计2011曹妃甸工业区土地变更总面积为2485.63公顷。
(二)变化情况分析
曹妃甸工业区土地现状没有农用地及耕地,此次图斑占地不存在占用农用地及耕地,项目建设中占用一是存量建设用地,二是经国家海洋局批准的近、中期用海规划范围内的海域。不进行变更的图斑有40个,面积为61公顷,其中土地整治施工图斑有4个,面积为37公顷;临时建筑图斑有27个,面积为18公顷;临时堆场1个,面积为4公顷;简易工棚、活动板房图斑有8个,面积为2公顷,均不占用农用地及耕地。
特此报告。
唐山市国土资源(海洋)局曹妃甸工业区分局
二〇一二年一月五日
第四篇:2013土地利用分析报告
裕安区2013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分析报告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13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的通知》和《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13全国土地变更调查与遥感监测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区于2013年12月部署开展了统一时点变更调查工作,形成了全区统一时点变更调查最终数据成果。现将2013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分析如下:
一、本各主要地类变化情况
裕安区本耕地减少面积130.92公顷,园地减少面积2.78公顷,林地减少面积133.77公顷,草地减少面积13.11公顷,城镇村工矿用地减少116.05公顷,交通运输用地减少5.88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减少面积67.46公顷,其他土地减少2.99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增加面积87.66公顷,交通运输用地增加77.00公顷,其他土地增加面积30.40公顷。
二、耕地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及分析
2013年初全区耕地面积85538.94公顷。年内减少耕地
1面积130.92公顷,年内增加耕地面积277.90公顷,两者相抵净增加耕地面积146.98公顷。
1、耕地减少去向分析
本耕地减少130.92公顷,其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占用67.78公顷,占51.77%,交通运输用地占用51.53公顷,占39.36%。其他占用耕地11.61公顷,占8.87%。
⑴建设占用耕地状况
全区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为119.31公顷,其中本批准本建设占用43.86公顷;本批准本未建设占用0公顷;本未批先建占用75.45公顷。
⑵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状况
本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11.61公顷。
⑶生态退耕状况
本没有生态退耕占用耕地情况。
⑷可调整地类状况
本没有可调整地类面积。
⑸灾毁耕地状况
本没有因发生灾毁减少耕地状况。
2、耕地增加来源分析
⑴补充耕地情况
全区新增耕地277.90公顷,是土地整治和增减挂钩补充耕地。使用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开垦费等资金
进行复垦,没有农民自发开垦和社会其他资金补充耕地情况
⑵农业结构调整变为耕地情况
本没有农业结构调整变为耕地状况。
⑶其他增加耕地原因
本没有其他增加耕地情况。
3、耕地总量平衡、占补平衡情况分析
⑴耕地总量平衡状况
全区2013年初耕地面积85538.94公顷,2013年末耕地总面积85685.92公顷,年内净增加146.98公顷。
⑵占补平衡状况
今年全区建设占用耕地面积119.31公顷。本通过土地整治、增减挂钩补充耕地277.90公顷,两比净新增耕地158.59公顷,⑶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区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日新月异和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快速推进,耕地补充难度有所增加。我区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南部丘陵山区起伏较大,宜开发为耕地的土地后备资源较少,村民对土地开发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加之财力有限,新垦耕地质量不高。
三、建设用地增减变化情况分析
⑴新增建设用地情况
全区新增建设用地总量159.48公顷,其中城市用地
19.49公顷,建制镇用地49.81公顷,村庄用地17.87公顷,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0.26公顷,铁路用地18.96公顷,公路用地53.09公顷。
⑵建设用地变为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类型、数量及分析 全区没有建设用地变为农用地和未利用地的情况。⑶用地计划执行情况分析
全区建设占用总面积452.03公顷,其中占用耕地288.81公顷。其中本批准本建设占用总面积53.70公顷,其中占用耕地43.86公顷;本批准本未建设占地总面积1.01公顷,其中占用耕地0公顷;本未批先建占用总面积104.77公顷,其中占用耕地75.45公顷;本以前批准本建设总面积292.55公顷,其中占用耕地169.5公顷。各类用地符合计划安排。
四、检查抽查情况
为确保我区本数据准确,我区专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本数据、资料、监测图斑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审核和严格把关,全区监测图斑453个,监测面积6516亩。涉及正射影像图幅77幅,全部进行了100%的点、面检查。从检查情况看,各乡镇遥感监测图斑和变更上图图斑上图线划准确,地类、权属和用地类型调查清楚,资料齐全,定性准确,内外业一致。由于我区遥感监测卫片分辨率较低,部分存在调绘线划略有偏移,记录、标注不完整,个别地类有差
异现象。用地报批文件、验收资料收集齐全、对应准确。
五、有关政策、措施和建议
1、要切实提高系统上下对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意义的认识,加强对《土地调查条例》的学习,培训好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好一支过硬的专业队伍,确保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成果质量。
2、上报专业技术单位要及时准确提供高分辨率的图件资料,确保基层调查工作定性准确、调查清楚、质量成果过硬。
3、通过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对违法违规情况要切实加大查处力度,不断提高合理用地、依法用地的意识。
裕安区国土资源局
2014年7月28日
第五篇: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会计准则,为什么为产生新会计准则,它产生的意义以及影响。新会计准则产生于2006年,那么新旧准则的比较要搜索的文献就定位于2006年以后。
其次,既然是比较,那么重于检索新旧会计的差别,这些差别产生的意义。
最后,分析在于旧会计准则的缺陷以及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乃至整个经济领域所带来的影响和重大意义。
1百度
检索式
新旧会计准则 比较 分析
结果
找到相关网页约208,000篇
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邓蓉晖】 正文
2006年2月,国家财政部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新理念,实现了与国际惯例的趋同,首次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有机统一体系,并为改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提供了有益借鉴,实现了我国企业准则建设新的跨越和突破。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由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和应用指南三个部分构成。和旧的会计准则相比,新准则从基本会计准则到具体会计准则都作了较大的改动。2.cnki
检索式 新旧会计准则 比较 分析
结果:文献量 6 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作者赵玲莉;尹晓莉
正文
2006 年2 月15 日,财政部发布了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文简称“新会计准则体系”和审计准则体系。其中,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包括1 项基本准则和38 项具体准则。同时要求2007 年1 月1 日首先在上市公司中
3.超星
检索式 新旧会计准则 比较 全文检索 结果 相关的图书 4 种
准则精解 正文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并相应调整变更的期初留存收益以及会计报表的相关项目.。如果提供比较会计报表,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会计政策变更,应当调整比较期间各期的净损益和有关项目
20x5年1月1日,根据该固定资产的状况及技术发展趋势判断该项管理用设备的使用年限为6年。分析:经分析,此事项属会计估计变更,会计处理采用未来适用法。原会计估计下年折旧额=2000...按照国家发布的相关会计处理规定进行处理。例如,2007年企业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时,为保证新旧会计准则体系的平稳过渡和政策衔接,企业应按一《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4.谷歌高级搜索
检索式新旧会计准则 比较 分析 “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获得 41 条结果
正文
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 本文作者(赵玲莉 尹晓莉)。
摘要: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顺应了中国经济快速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要,强化了为投资者和社会公众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理念,初步做到了与国际核算准则趋同,实现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建设的又一次新的跨越和历史性的突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
过对新旧会计准则体系中相关内容对比、学习和理解,从多个方面谈了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突破和意义。
5.中经网 标题搜索
检索式 会计准则 共有273条记录
正文
基于游说的会计准则变迁研究 作者 李宁 在我国会计准则变迁的进程中,政府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对会计准则“理智的冷漠”让诸多学者深感困惑.本文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通过会计准则变迁理论的发展演进,发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总是会计准则变迁的重要推力。
6.国研网 关键字搜索
检索式 新会计准则 对比
搜索结果 共搜索到大约 22400 条记录 由于检索结果过多,内容过杂 更正搜索
检索式 新会计准则 比较
搜索结果
共搜索到大约 4 条记录
关键字:会计准则,新旧会计准则,比较分析
摘要:2007年我国开始实施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的,是涵盖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并可独立实施的会计准则体系。既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又有明显的中国特色,与旧会计准则相比有继承也有发展、创新,本文针对新旧会计制度做些对比,为企业恰当运用新会计准则提出一些参考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