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物理 6-3 万有引力定律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答案后)
第6章第3节 万有引力定律
基础夯实
1.(2011·北京日坛中学高一检测)下列关于天文学发展历史说法正确的是()
A.哥白尼建立了日心说,并且现代天文学证明太阳就是宇宙的中心
B.开普勒提出绕同一恒星运行的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平方跟公转周期的立方之比都相等
C.牛顿建立了万有引力定律,该定律可计算任何两个有质量的物体之间的引力
D.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G,其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Nm/kg
2.(2011·南京六中高一检测)一颗人造卫星在地球引力作用下,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地球的半径为R,卫星的质量为m,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h,引力常量G,则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大小为()
A.22Mm
R+h2B.2D.MmRC.2Mm
hMm R+h
3.苹果落向地球,而不是地球向上碰到苹果,对此论断的正确解释是()
A.由于地球质量比苹果质量大得多,地球对苹果的引力比苹果对地球的引力大得多造成的B.由于地球对苹果的引力作用,而苹果对地球无引力作用造成的C.由于苹果对地球的引力和地球对苹果的引力大小相等,但地球的质量远远大于苹果,地球不能产生明显的加速度
D.以上解释都不对
4.(2011·江苏盐城中学高一检测)2010年10月1日,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卫星飞赴月球的过程中,随着它与月球间距离的减小,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将
()
A.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B.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5.(上海外国语学校高一检测)已知地球半径为R,将一物体从地面发射至离地面高h处时,物体所受万有引力减少到原来的一半,则h为()
A.R
B.2R1
C.2RD.2-1)R
6.引力常量为G,地球质量为M,把地球当作球体,半径为R,忽略地球的自转,则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A.g=B.g=GR C.g=2D.缺少条件,无法算出地面重力加速度
7.(2010·扬州高一检测)地球可近似看成球形,由于地球表面上物体都随地球自转,所以有()
A.物体在赤道处受的地球引力等于两极处,而重力小于两极处 B.赤道处的角速度比南纬30°大
C.地球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都指向地心,且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比两极处大 D.地面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时提供向心力的是重力
8.火星半径为地球半径的一半,火星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1/9.一位宇航员连同宇航服在地球上的质量为100kg,则在火星上其质量为________kg,重力为________N.9.(广西鸿鸣中学高一检测)在一次测定引力常量的实验里,已知一个质量是0.50kg的球.以2.6×10
-10
GM
R
GMR
N的力吸引另一个质量是12.8×10kg的球.这两个球相距4.0×10m,-3-2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9.8m/s,地球直径是12.8×10km.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引力常量.
能力提升
1.两艘质量各为1×10kg的轮船相距100m时,它们之间的万有引力相当于()A.一个人的重力量级B.一个鸡蛋的重力量级 C.一个西瓜的重力量级 D.一头牛的重力量级
2.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A.0.5C.3.2
B.2D.4,半径比R地R火=
3.(吉林一中高一检测)地球和火星的质量之比M地M火=,表面动摩擦因数均为0.5,用一根绳在地球上拖动一个箱子,箱子获得10m/s的最大加速度,将此箱和绳送上火星表面,仍用该绳子拖动木箱,则木箱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
A.10m/sC.7.5m/s
B.12.5m/s D.15m/s
4.(吉林一中高一检测)目前,中国正在实施“嫦娥一号”登月工程,已知月球上没有1
空气,重力加速度为地球的,假如你登上月球,你能够实现的愿望是()
A.轻易将100kg物体举过头顶 B.放飞风筝
C.做一个同地面上一样的标准篮球场,在此打球,发现自己成为扣篮高手 D.撇铅球的水平距离变为原来的6倍
5.(广西鸿鸣中学高一检测)1990年5月,紫金山天文台将他们发现的第2752号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该小行星的半径为16km,若将此小行星和地球均看成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小行星密度与地球相同.已知地球半径R=6400km,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这个小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
A.400gC.20g
B.D.g4001g 20
6.质量为60kg的宇航员,他在离地面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绕地球运行时,他所受地球吸引力是__________N,这时他对卫星中的座椅的压力为____________N.(设地面上重力加速度g=9.8m/s).
7.已知月球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81,月球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3.8
(1)在月球和地球表面附近,以同样的初速度分别竖直上抛一个物体时,上升的最大高度之比是多少?
(2)在距月球和地球表面相同高度处(此高度较小),以同样的初速度分别水平抛出一个物体时,物体的水平射程之比为多少?
第6章第3节 万有引力定律
基础夯实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C
解析:苹果与地球之间的吸引力是相互的,它们大小相等;在相同的力作用下,质量越大物体加速度越小.
4.答案:B 5.答案:D
解析:根据万有引力定律,F=G,F′=G6.答案:C
解析:在地球表面附近G2mg,∴g=2 7.答案:A
解析:由F=G2可知,物体在地球表面任何位置受到地球的引力都相等,此引力的两个分力一个是物体的重力,另一个是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在赤道上,向心力最大,重力最小,A对.地表各处的角速度均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B错.地球上只有赤道上的物体向心加速度指向地心,其他位置的向心加速度均不指向地心,C错.地面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力是万有引力与地面支持力的合力,D错.
8.案:100 436
解析: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地=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火=
mMRmMR+h,代入可求解得结论. 2
MmRGMR
MmR
GM地
① R地2
GM火
R火2
R地2M火1222
由①②:g火=2g地=2××9.8m/s=4.36m/s
R火M地9
物体在火星上的重力:mg火=100×4.36N=436N.9.案:6.5×10
-11
N·m/kg
解析:(1)对两球应用万有引力定律,∵F=G
-2
Fr22.6×10-10
∴G=-3
m1m20.50×12.8×10
m1m2
r2
N·m/kg
=6.5×10
-11
N·m/kg
能力提升
1.答案:B 解析:由F引=G2答案:B
m1m2
得F引=0.667N相当于一个鸡蛋的重力量级. rMmgM0r2
解析:若地球质量为M0,则“宜居”行星质量为M=6.4M0,由mg=G·
rg′r0M
600
=960
=
rr0600M
=960M0600×6.4M0
=2.960M0
3.答案:B
g地M地·r火2
解析:=2,F-μmg地=ma地,F-μmg火=ma火
g火M火·r地由上面各式解得a火=12.5m/s.4.答案:AC 5.答案:B
432πrρR
GMg′mR3r1
解析:由g2=2=
RgMr432R400
πRρr3
∴g′=g.4006.答案:147 0
解析:在地球表面mg=G2,在离地面高度等于h处,mg′=14
MmRMmR+h,当h=R时
mg′=mg=147N.由于万有引力全部作为向心力,宇航员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他对卫星中的座椅的压力为零.
7.答案:(1)5.6(2)2.37
解析:(1)在月球和地球表面附近竖直上抛的物体都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其上升的最大高度分别为:h月=v0/2g月,h地=v0/2g地.式中,g月和g地是月球表面和地球表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得:
GM月GM地
g月=2,g地=2R月R地
于是得上升的最大高度之比为:
h月g地M地R月212=5.6.2h地g月M月R地3.8
(2)设抛出点的高度为H,初速度为v0,在月球和地球表面附近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
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从抛出到落地所用时间分别为:
t月=
2H
g月,t地=
2H
g地
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其水平射程之比为
s月v0t月
s地v0t地
g地R月
=g月R地M地9
2.37.M月3.8
第二篇:高中物理必修2作业本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2作业本
第五章 曲线运动
一、曲线运动
1.ACD
2.<
3.BD
4.BD
5.较大 图略 最高点处
6.B
7.图略
8.C
9.BCD
10.做曲线运动,因为人所受合外力与速度不在一条直线上
二、质点在平面中的运动
1.直线运动
2.图略 7m/s 7m/s
3.B
4.BC
5.BCD
6.CD
7.AC 8.(1)亮亮的观点正确(2)如果水流速度较大,与船的行驶速度相同,则船无法抵达重庆(3)若 江水流速为v 1,船速为v
2,两地间距为s,则江水流动时,往返时间t 1=2s;江水静止时,往返时间 v2-v21v2
t2=2s<t1。所以,寒假时往返时间较少(4)建造大坝后,往返时间更短v2浙
三、抛体运动的规律
(一)江
省1.CD
2.D
3.CD
4.飞镖离手后做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有向下的位移普
通5.22.4m/s高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rctan1 2 20.6m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rctan1 4
6.14 4.9× 中
新102
7.4s
8.最大速度11.91 高度3.00
9.轨迹具有对称性;水平方向匀速运动等
课10.OA、OD、OE
11.45°程 作抛体运动的规律
(二)业
本1.ACD
2.B
3.B
4.0.4s
5.37.5m/s 38.3m/s
6.2150m
7.ABD
92 8.测出水的水平射程x,水管距地表的高度h及水管的直径d,则流量Q=πx 4d2g 2槡 h 9.(1)19m/s(2)9.1m
10.第三级台阶上
五、圆周运动
1.BCD
2.0.10rad/s 2.8×10-4r/s 1.5×10-5m/s 方向略
3.7.3×10-5rad/s 465m/s
4.3.5×10-2m/s 8.7×10-4m/s
5.126s 005rad/s
6.手上 左侧
7.D
8.C
9.BD
10.C
11.两转轴的角速度一般不等。当主动轮处的磁带半径较大时,角速度较小
12.纺轮的半径大,人手的摇动角速度较小;纺锤的半径小,获得的转动角速度大;在纺轮处,摇柄的设
置使人手的摇动速度较小,不费力
六、向心加速度
1.D
2.BD
3.aB>aA>aC
4.AD
5.2.0×10-7rad/s
6.0×10-3m/s2
6.1∶4320
7.9.6m/s2
8.375m
9.71.4m/s2 大
10.图略
11.(1)0.2m/s
(2)ω
P=1rad/s,ωQ=2rad/s(3)aM=0.8m/s2
七、向心力
1.BD
2.C
3.(1)摩擦力(2)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
4.C
5.12∶25
6.18.3m/s2 1.83
7.51.3m/s2 359N
8.4.38×1020N
9.4589N
10.(1)摩
擦 尼龙线的重力(2)图略(3)Mg=mω2r
11.(1)7.87×103m/s(2)9.15m/s2
(3)1.25×106N
八、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一)1.B
2.C位置
3.10m/s
4.(1)圆心(2)0.61m/s2,1.22m/s2,1.83m/s2
(3)15cm处的硬币飞出去的可能性最大
5.22000N
6.7600N
7.1.7m/s,0
8.0,mg
9.0,mg
10.F=mv2。r 绳只能对物体提供拉力(指向圆心),不能提供支持力;杆
和管对物体施加的作用力可能指向圆心,也可能背离圆心
11.CD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二)1.B
2.D
3.离心现象
4.外圈有利;应靠近盘的中央。人跑步时的速率一定,在外圈的
半径大,所需向心力小;游乐园的“魔盘”转动角速度一定,靠近盘中央处的半径小,转动时所需的向心力
也较小
5.用力甩时,体温计内的水银需较大的向心力,若不足则水银做离心运动,即可甩回玻璃泡 内
6.不会沉淀到试管底部,理由略
7.刹车较好
8.(1)97m/s2(2)图略(3)0.1 9.(1)磨制刀具时砂轮四周的火星等(2)顺时针 第五章复习题
1.BC
2.D
3.BD
4.C
5.D
6.C
7.C
8.BC
9.R212Rω2 2
10.μ mv2()
R+mg 11.t 水
12.(1)x2-x1(n-1)Tr x1、x 2为两计数点的读数,T为打点计时器 的打点周期,r为圆盘半径,n为两点间的打点数(含两点)(2)6.8rad/s
13.(1)4.1m/s,与水平方
向成arctan1角角4(2)4.6m/s,与水平方向成arctan槡3 9
14.2.1m/s
15.8.2s(当半径为 02m时,绳断裂)
16.(1)前5s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10s做匀变速曲线运动(2)10槡2m/s,方向东偏北45°
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 答
一、行星的运动案
1.地球 地球 圆周 太阳 匀速圆周2.CD
3.开普勒 椭圆(1)、(2)略
4.近似方与 提法(或理想化方法)
5.(1)海王星(2)半径越大,周期也越大
6.C
7.BC
8.44(或示
3槡82944)
9.略
10.AB
11.以下三种情况:(1)万有引力常量G、地球质量M(2)重力93加速度
g、地球半径R(3)卫星绕行速度v
二、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
1.B
2.AC
3.A
4.B
5.3.5×1022N
6.(1)匀速圆周运动 将行星的椭圆运动
视为匀速圆周运动(2)忽略其他行星对所研究行星的引力作用(3)行星
7.略
三、万有引力定律
1.ABC
2.CD
3.D
4.A
5.D
6.1
7.(1)6.67×10-7N(2)493N
(3)与天体对物体的引力相比,一般物体间的引力非常小,可以忽略
8.D
9.95 10.(1)0(2)将地球分为许多小块,利用对称性 进行力的合成,其合力为零
11.(1)a g=R2 r2
(2)2.73×10-3m/s2 略
四、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一)1.B
2.g月R2 G
3.3g
4πGR
4.6.0×1024kg
5.D
6.3.08×10-3m/s2。重力加速
度随高度增加而减小,但在地球表面附近离地面高度远小于地球半径时,可认为重力加速度是不变的 7.(1)GMm
r2=mg(2)略
8.(1)60kg,240N(2)4m/s2(3)150kg
9.(1)2m/s2(2)1∶80
10.3hv202πGRs2
11.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 略物 理高 一 下SHUXUE GAOYISHANG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
(二)1.C
2.BD
3.AC
4.2×1030~3×1030
5.(1)匀速圆周运动(2)F引=F合
(3)向心力
6.B
7.3π
GT2
8.A
9.BD
10.7.2×1022kg,3.3×103kg/m3
11.8π 2hr 3 T 2r2+v2槡 0 0
五、宇宙航行
1.BCD
2.7.9km/s 11.2km/s 16.7km/s
3.AD
4.BC
5.C
6.C
7.B
8.A
9.C
10.B
11.甲同学正确
12.报道中地球同步卫星高度735km的数据出错,地球同步轨道离地面高度应为3.6×104km
六、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1.略
2.略
3.速度 参考系
4.D
5.ABD
6.CD
7.BC
8.(1)沙子可
以变成连续的,土豆是不连续的(2)统计人口时,以1人为基本量子;集装箱货轮,以1箱为基本量子 第六章复习题
1.D
2.ABC
3.C
4.C
5.D
6.B
7.B
8.B
9.D
10.AB
11.N·m2/kg2[或m3/(kg·s2)] 6.67×10-11N 相同
12.175 0
13.小于 24 14.A A A
15.(1)① ②③(2)飞船飞近行星绕行时的周期T 着陆后物体的重力F
(3)FT2,3πn2(R+h)3 4π2m F3T4
16π4m3G
16.高速 微观 相对论 量子力学
17.4π2n2(R+h)3
Gt2Gt2R3 浙
江18.(1)上面结果是错误的,地球的半径R在计算过程中不能忽略,M=4π2(R+h)3
GT2(2)方法一:由月 2省
普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得M=4π2r3;方法二:由于地面附近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得M=gR2 通GT21G 高 中
新第七章 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 课 程
作
一、追寻守恒量 业
本1.能量(或机械能)势能 动能
2.动 势 不守恒,例如物体自由下落时“活力”不断增大
3.能量
4.(1)略(2)水的体积守恒
5.略
6.棋子的颗数是不变的7.(1)如:能94 量有不同的形式,能量在转化中守恒;不管运动过程多么复杂,有关的能量都是守恒的;对于具体某几种
能量,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守恒;等等(2)如:你父母把钱给你,你如果不用掉,对于整个家庭来说,钱 的总数是守恒的8.(1)略(2)A,B
二、功 1.AD
2.D
3.BC
4.1.73×104
5.B
6.(1)略(2)hcotθ h(3)0 mgh(4)mgh(5)mgh
7.(1)180°-θ -Flcosθ(2)Fcosθ Fsinθ -Flcosθ 0 -Flcosθ
(3)求力对物体做的功,可以直接用公式Flcosα计算,也可以用对力或位移进行分解的方法进行计算。
用分解的方法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有时分解作用力计算较简单,有时分解位移计算较简单 8.(1)903J(2)-903J
9.(1)略(2)2Fcosθ 2 2Flcosθ 2(3)Flcosθ 2 Flcosθ 2 2Flcosθ 2
(4)W
合=W总,即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各个力做的功的代数和
10.(1)情况甲和乙中力对物体做正功,情况丙和丁中力对物体做负功(2)增大 减小(3)功是标量,甲和乙中力做正功表示力对物体的运 动起推动作用,丙和丁中力做负功表示力对物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
11.(1)0(2)-3J 12.(1)支持力为14N,摩擦力为2.8 N(2)10.4J
13.(1)0.72N(2)40J,-144J(3)25.6J
三、功率
1.3×103W
2.CD
3.C
4.C
5.2.72×103N,2.13×103N,1.8×103N
6.4s
7.3.6×104W
8.C
9.1 0.6元 略
10.(1)每格阶梯的高度h,阶梯的格数N,人的质量m,人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顶楼所用的时间t(2)人的最大输出功率Pm=Nmgh t(3)略 11.(1)0.2m/s2(2)1.05×105W(3)7×104W
四、重力势能
1.相等
2.mgh mgh1 mgh2 mgh 起点和终点位置的高度差 物体的运动路径
3.mgh 0 mgh mgh1 -mgh2 mgh 物体在某一位置的重力势能与参考位置的选择有关,从一 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参考位置的选择无关
4.CD
5.B 6.7.41J
7.约2J
8.500 500 500 550
9.BC
10.最大为5300J,最小为-1125J 11.1
2mgl,槡2-1 2mgl,n槡2-1 2mgl
五、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
1.有弹力的相互作用
2.BC
3.正 减小 负 增大
4.1.8 0.8 5.BD
6.ABC
7.重力势能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h有关,所以弹性势能应该与弹簧被拉伸或压缩的长度l
有关。物体受到的重力不随高度h变化,重力势能与高度h成正比;而弹力随着弹簧的伸缩量l的增大
而增大,所以弹性势能与伸缩量l不一定是正比关系,可能与l的更高次方有关。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
量m成正比,重力势能与质量m也成正比。弹力与弹簧的劲度系数k成正比,所以弹性势能可能与劲度
系数k成正比
8.拉力做的功等于F l图象中梯形的面积,W=1(2F1+F2)(l 2-l1)9.(1)从图示虚线对应的纵坐标值可以看出,力的大小相同(2)用相同的力使弓产生形变,对回拔
弓做的功比对其他弓做功要大(图线所围“面积”更大),回拨弓中储存的弹性势能更大,箭被射出时的动
能也更大(3)人拉开弓,化学能转化为弹性势能;释放弦把箭射出,弓和弦的弹性势能转化为箭的 动能
七、动能和动能定理 1.(1)Ek甲:E
k乙=4∶1(2)Ek甲∶Ek乙=1∶1(3)Ek甲∶Ek乙=1∶1(4)Ek甲∶Ek乙=1∶2答2.BC
3.4.48×109J
4.0
5.B 6.C
7.B
8.2.44×104N案 与9.v=2(F-mg)h提槡
m
10.略
11.各行李之间的距离不变。可以由动能定理求出,它们滑动的 示
距离都为s=v202μg
12.略95
动能定理的应用
1.AD
2.C
3.D
4.大于10.95m/s
5.63.5m/s 6.(1)0.8m/s(2)1m/s(3)成立
7.F
3
8.A
9.1.5J
10.mgh-1 2mv20
11.(1)略(2)s与v2成正比
(3)刹车后,车受到路面的滑动摩擦力作用,由动能定理有-μmgs=0-1,2mv
2,得到s=v2 22μgμg为常
数,所以s与v2成正比
八、机械能守恒定律
1.ABD
2.减小 增大 不变 重力 重力势 动
3.1 2mv2 1
2mv2
4.略
5.A
6.相同,10m/s
7.不遵循 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对飞船做负功
8.(1)5m(2)25m
9.上抛、下抛均可,10m/s
10.B
11.(1)vB= 2槡g(H-h)(2)v= 2槡gH(3)不改变
12.(1)应该分四个过程进行研究:①自由下落阶段,②与地面接触的压缩阶段,③与地面接触的恢复阶
段;④离开地面的竖直上升阶段(2)在阶段①,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阶段②,动能和重力势能转化为弹
性势能;在阶段③,弹性势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和动能;在阶段④,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1.AD
2.AD
3.ACD
4.B
5.ABD
6. 2槡gh
7.2槡2m/s
8.4槡5m/s,2槡70m/s
9.要用到天平和刻度尺。用天平称出笔的质量m;让笔在刻度尺旁边弹起,测出它能上物 理高 一 下SHUXUE GAOYISHANG 升的最大高度h。弹性势能E p=mgh
10.2m/s
十、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1.机械 化学 电 光 内
2.机械 内 电 内能和光 化学 机械
3.略
4.略
5.内 内能
6.利用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或污染较小的能源叫清洁能源,能通过自然过程不断产
生或提供的能源叫可再生能源
7.5.49×1010J
8.略
9.略 第七章复习题 1.C
2.D
3.C
4.C
5.AC
6.D
7.C
8.A
9.B
10.BCD
11.BCD
12.Flcosα Flcosα-mglsinα
13.2448 612
14.2mh2 t2
15.1∶1 1∶2
16.0.022
17.0.98 0.245 0.240 打点计时器对纸带有较大的摩擦力
18.车灯把电能转
化为光能和内能;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动机把化学能转化为
机械能;电动机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空调把电能转化为内能,车内的内能转移到车外;音响把电能转化为 声能
19.(1)2槡gL(1-cosθ)(2)3mg-2mgcosθ
20.2m/s≤v≤2槡5m/s
21.(1)略
(2)略(3)按题目中给出的模型,台风的能量为1.63×1017J 综合练习
1.AC
2.D
3.D
4.A
5.AC
6.C
7.BC
8.C
9.D
10.C
11.BC
12.A
13.1980
14.7.9 7.9
15.2.0
16.(1)C(2)C 17.(1)天平(2)AD(3)>(4)小
18.(1)能,因为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对桌面无压力 浙
江(2)弹簧秤的读数F、物体到圆心的距离r、物体转n圈所需的时间t(3)Ft2 省4π2n2r
19.(1)10m/s2 普
通(2)100m/s
20.(1)GM 高R2(2)R2v202GM
21.(1)θ≥60°28.3m/s
中(2)3.5×105J新
(2)略(1)
22.
第三篇:高中物理必修二自我检测
高中物理必修二自我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红蜡块可以在竖直玻璃管内的水中以速度为v0匀速上升,玻璃管从AB位置由静止开始沿水平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红蜡块同时从A点开始匀速上升。则红蜡块的实际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的()A.直线P B.曲线Q
C.曲线R D.无法确定
2.一辆卡车在丘陵地匀速行驶,地形如图所示,由于轮胎太旧,途中爆胎,爆胎可能性最大的地段应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3、已知下面的数据,可以计算出地球的质量M(万有引力常数G为已知)的是()
A.月球绕地运行的周期T1,及月球到地球中心的距离R
1B.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
C.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2,及地球到太阳中心的距离R2
D.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速度v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4.如图所示,a、b、c三个相同的小球,a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自由下滑,同时b、c从同一高度分别开始自由下落和平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它们的落地时间相同 B.运动过程中重力做的功相等 C.它们的落地时的动能相同 D.它们落地时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
5、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0沿水平方向射中木块,并最终留在木块中与木块一起以速度运动.已知当子弹相对木块静止时,木块前进距离L,子弹进人木块的深度为s.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列关系式中不正确的是()
Ff视为恒定,则下A.FfL1112M2Ff(Ls)m0m222B.1112m0(Mm)2Ffsm2222 D.C.Ffs
6、在平直公路上,汽车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运动,当速度达到某一值时,立即关闭发动机后滑行至停止,其v-t图像,如图所示.汽车牵引力为F,运动过程中所受的摩擦阻力恒为f,全过程中牵引力所做的功为W1,克服摩擦阻力所做的功为W2,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A、F:f=1:3
B、F:f=3:1
C、W1:W2=1:1
D、W1:W2=1:3
7、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球A的角速度一定大于球B的角速度
B.球A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大于球B对筒壁的压力
C.球A的运动周期一定小于球B的运动周期
D.球A的线速度一定大于球B的线速度
8.如图所示,A、B、C三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A=mB A.线速度大小关系:vA B.加速度大小关系:aA>aB=aC C.向心力大小关系:FA=FB D.周期关系:TA>TB=TC 9.质量为m的汽车,启动后沿平直的路面行驶,如果发动机的功率恒为P,且行驶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恒定,汽车速度能够达到的最大值为v,那么当汽车的速度为v/4时,汽车的瞬时加速度的大小为() A.P/(mv)B.2P/(mv)C.3P/(mv)D.4P/(mv) 10.如图甲所示,轻杆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固定一小球,现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小球运动到最高点时,杆与小球间弹力大小为N,小球在最高点的速度大小为v,其N-v2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aRA.小球的质量为b RB.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b C.v2=c时,在最高点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向上 D.v2=2b时,在最高点杆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2a 二、计算题 11.已知“天宫一号”在地球上空的圆轨道上运行时离地面的高度为h.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1)地球的密度为多少? (2)“天宫一号”在该圆轨道上运行时速度v的大小; 12.如图所示,让质量m=5.0kg的摆球由图中所示位置A从静止开始下摆,摆至最低点B点时恰好绳被拉断。已知摆线长L=1.6m,悬点O与地面的距离OC=4.0m。若空气阻力不计,摆线被拉断瞬间小球的机械能无损失。(g取10 m/s2)求:(1)摆线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T;(2)摆球落地时的动能。 13、如图所示,一根长为3l,可绕O轴在竖直平面内无摩擦转动的细杆AB,已知OA=2l,OB=l,质量相等的两个球分别固定在杆的A、B端,由水平位置自由释放,求轻杆转到竖直位置时(1)两球的速度分别为多大?(2)由水平位置自由释放,求轻杆转到竖直位置过程中杆对小球B做多少功? 14、如图所示,粗糙弧形轨道和两个光滑半圆轨道组成翘尾巴的S形轨道。光滑半圆轨道半径为R,两个光滑半圆轨道连接处CD之间留有很小空隙,刚好能够使小球通过,CD之间距离可忽略。粗糙弧形轨道最高点A与水平面上B点之间的高度为h。从A点静止释放一个可视为质点的小球,小球沿翘尾巴的S形轨道运动后从E点水平飞出,落到水平地面上,落点到与E点在同一竖直线上B点的距离为s。已知小球质量m,不计空气阻力,求:(1)小球从E点水平飞出时的速度大小;(2)小球运动到半圆轨道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3)小球沿翘尾巴S形轨道运动时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高一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 说明:本试题分为一、二两卷,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 90分钟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渣滓(zǎi)战栗(lì)逡巡(qūn)懵懂(měng)....B.耸身(sǒng)嗤笑(chǐ)濡养(rú)微蹙(cù)....C.攥住(zuàn)海市蜃楼(shèn)呓语(yì)干瘪(biě)....D.附丽(fù)粗糙(cào)差强人意(chāi)啼笑皆非(t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淫佚 干涸 一蹶不振 万劫不复 B.锁屑 枷锁 席不暇暖 相濡以沫 C.瞳孔 希冀 因循守旧 玉树临风 D.承载 憧憬 吊儿郎当 生死攸关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那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出版后,受到中小学生和家长们的热烈欢迎,一时洛阳纸贵。....B.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是不容分说的,千里之外的问候,只要一个短信,瞬间就能完成。....C.假以时日,我们可以巧立名目,开发大批新颖别致的陆游项目,为景区再添光彩。....D.学习了他的先进事迹后,我们每一个青年都应该追本溯源,看看自己做得如何。....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如果陈水扁冥顽不化,一意孤行,制造“台独”,必将给台湾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②政绩是一个干部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 ③我 认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一定能对整个城市的形象和经济有多大的改变,城市标志性建筑及其周围的交通环境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城市的人文美学特征。A.事变 绩效 不是/但是 B.事端 业绩 不但/而且 C.事端 绩效 不但/而且 D.事变 业绩 不是/但是 5、下面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句子应是: 百年以来,中国人曾被讥为一盘散沙。一时间内,它凝聚不起来,这不怨沙,而怨没有吸沙的磁盘。 A.其实,这是对中国人的污蔑 B.其实,中国人的心并不散 C.如果硬要比作沙,那么,中国人不是泥沙,而是铁沙 D.如果硬要比作沙,那么,总有一天它会凝聚成坚固的堡垒 二、默写。每空1分,共15分。 6.静女其娈。,说怿女美。7.。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8.氓之蚩蚩,,来即我谋。9.士之耽兮,;女之耽兮。10.日月忽其不淹兮。11.惟草木之零落兮。12.劝君更尽一杯酒。13.洛阳亲友如相问。14.沉舟侧畔千帆过。15.近水楼台先得月。16.接天莲叶无穷碧。第Ⅱ卷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并翻译划线的句子。(5分)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曰:“是知津矣。”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曰:“是孔丘之徒与?”对曰:“然。”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岂若从辟世之士哉?櫌而不辍。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7.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2分) 译文:。18.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3分) 译文: 四、阅读理解(20分) 提醒幸福 ①我们从小就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天气刚有一丝风吹草动,妈妈就说,别忘了多穿衣服。才结识了一位朋友,爸爸就说,小心他是骗子。你取得了一点成功,还没有乐出声来,所有关心你的人一起说,别骄傲!你沉浸在欢乐中的时候,自己不停地对自己说,千万不可太高兴,苦难也许马上就要降临„„ ②我们已经习惯了提醒,提醒的后缀词总是灾祸。灾祸似乎成了提醒的专利,把提醒也染得充满了淡淡的贬义。 ③我们已经习惯了在提醒中过日子。看的见的恐惧和看不见的恐惧始终像乌鸦盘旋在头顶。 ④在皓月当空的良宵,提醒会走出来对你说:注意风暴。于是我们忽略了皎洁的月光,急急忙忙做好风暴来临前的一切准备。当我们睁大眼睛枕戈待旦之时,风暴却像迟归的羊群,不知在哪里徘徊。当我们实在忍受不了等待灾难的煎熬时,我们甚至会恶意期盼风暴早些到来。 ⑤在许多夜晚,风暴始终没有降临。我们辜负了冰冷如银的月光。 ⑥风暴终于姗姗地来了。我们怅然地发现,所做的准备多半是没用的。事先能够抵御的风险毕竟有限,世上无法预计的灾难却是无限的。战胜灾难靠的更多的是临门一脚,先前的惴惴不安都帮不上忙。 ⑦当风暴的尾巴终于远去,我们回到凌乱的家园。气还没有喘匀,新的提醒有智慧地响起来,我们又开始对未来充满恐惧的期待。 ⑧人生总是有灾难。其实大多数人早已练就了对灾难的从容,我们知识还没有学会灾难间隙的快活。我们太多注重了自己警觉苦难,我们太忽视了提醒我们幸福。 ⑨请从此注意幸福! ⑩幸福也需要提醒吗? ⑾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骗上当„„提醒荣辱不惊„„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 ⑿也许他们认为幸福不提醒也跑不了的。也许他们以为好的你自会珍惜,用不着谆谆告诫。也许他们太崇尚血与火,觉得幸福无足挂齿。他们总是站在危崖上,指点我们逃离未来的苦难。 ⒀但避去苦难之后的时间是什么? ⒁那就是幸福啊! ⒂享受幸福是需要学习的,当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刻需要提醒。人可以自然而然地学会感官的享乐,人却无法天生地掌握幸福的韵律。灵魂的快意同器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南辕北辙。 ⒃幸福是一种心灵的震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的训练。 ⒄简言之,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过去很远,拣起地上的金鬃毛时说,原来我见过她。 ⒅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那时侯我们往往步履匆匆,瞻前顾后不知在忙些什么。世上有预报台风的,有预报蝗虫的,有预报瘟疫的,有预报地震的,却没有人预报幸福。 19.作者为什么要提醒幸福?(3分) 20.作者在文中不止一次提到“幸福”,试分析作者笔下“幸福”有什么含义?(3分) 21.作者认为人生有灾难也有幸福,对待灾难和幸福应该各持什么态度?(4分) 22.第⑥自然段中加点的“临门一脚”,我们应该怎样理解?(5分) 23.第⒄自然段中“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少”一句中,“它”指什么?为什么我们会感觉“那样少” ?(5分) 五、语言表达。(5分) 下面是名人巧答的故事,请试着替名人作答。 24.有一次,林肯正在擦皮靴,某外交官不无揶揄地问:“总统先生,你总是擦自己的靴子吗?”林肯不动声色地回答:“。” 六、作文 依依翠柳,郁郁繁花,嫩嫩春笋,茵茵小草„„万物被温暖照亮,生机勃勃,尽情展示大自然的绚丽。在青春旅途中,你也常被温暖照亮:眷眷亲情,殷殷师恩,醇醇友爱„„让你坎坷变坦途,郁闷变快乐,单调变精彩,蓬勃向上,纵情演义成长的浪漫。请以“被温暖照亮”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写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②500字左右。③ 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④书写要规范、整洁。 高一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C(A 渣滓zǐ B 嗤笑chī D 差强人意chā 粗糙 cāo) 2、B(锁——琐) 3、A(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时。不容分说:分说指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辨解释,不容许分辨说明。巧立名目:变法儿定出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追本溯源:比喻追究事情发生的原因。) 4.D(事变:军事政治方面的重大变故。事端:事故,纠纷。绩效:成绩、成效 业绩:建立的功劳和完成的事业;重大的成就。)5.C 二、默写。每空1分。6.贻我彤管 彤管有炜 7.自牧归荑 洵美且异 8.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 9.犹可说也 不可说也 10.春与秋其代序 11.恐美人之迟暮 12.西出阳关无故人 13.一片冰心在玉壶 14.病树前头万木春 15.向阳花木易为春 16.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文言文阅读 17.孔子路过,让子路去询问渡口在哪里 18.像洪水一样的坏东西到处都是,你们同谁去改变它呢? 四、现代文阅读 19.人们总认为自己生活在痛苦之中,不珍惜自己已经拥有的幸福。 20.作者笔下的幸福是指没有痛苦的时刻。21.我们对待灾难要敢于面对它并且想方设法战胜它;对待幸福要充分珍惜并且要学会享受幸福,这样才能快乐相伴。22.“临门一脚”指当你处在幸福与灾难的边缘时,要敢于打破传统的观念,冲破阴霾,这样才能得到幸福。23.“它”指幸福。本来幸福并不少,但是人们习惯于提醒灾难,故而幸福显得少了许多。 五、语言表达 24.是啊,那你是经常擦谁的靴子呢? 第3节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一、知识目标 1.会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2.理解并能够计算卫星的环绕速度。 3.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及其含义。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在探索宇宙奥秘中的重要作用,感受科学定律的巨大魅力。2.体会科学探索中,理论和实践的关系。3.体验自然科学中的人文精神。 三、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理解和利用有限的已知条件进行近似计算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1.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的思路和方法 2.发现海王星和冥王星的科学案例 3.计算环绕速度的方法和意义 4.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及其含义 五、教学难点: 天体质量计算 教学方法: 自主讨论思考、推导、引导分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牛顿通过对前人研究结果的总结和假设、推理、类比、归纳,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FGm1m2 2r在一百多年后,由英国科学家卡文迪许精确测定了万有引力常数G,从那时候起,万有引力才表现出巨大的威力。尤其在天体物理学计算、天文观测、卫星发射和回收等天文活动中,万有引力定律可称为最有力的工具。 二、新课教学 投影月球绕地转动的动画演示,提出问题:若月球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周期为T,已知月球到地心距离为r,如何通过这些条件,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地球质量?(要求学生以讨论小组为单位就此问题展开6分钟讨论,讨论出结果后,提供计算基本思路、计算过程和结果、并总结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的方法,教师在教室巡回,找出两个结果比较完整,讨论思路清晰但计算过程略有不同的组,要求其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回答。) 显示:匀速圆周运动,周期T、月球到地心距离r,求:地球质量M 教师总结两组的讨论过程和结果,比较后,对所讨论的问题得出一个更加完善的答案。板书演示,重现这一完整过程,并对问题的答案做出总结。要求各小组将这个结果和自己小组的结果进行两分钟比较讨论。(总用时约6分钟) 提出问题:利用这种方法,是否可以计算不带卫星的天体的质量?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讲解例题(课本练习1):已知地球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为365天,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为1.5×10m,取G=6.67×101 1-11 N·m/km,求太阳的质量。 2提问学生,将学生的思路地月系扩展到太阳系。提问学生太阳系目前观测到有多少颗行星?他们分别是哪些呢? 学生回答后,投影出太阳系九大行星运行图,并展示部分行星的照片。 提出:引入美国天文学家发现的可能的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及海王星和冥王星发现的故事,要求学生就这些案例,联系认识宇宙范围越大,所需探索时间越长这个事实,经过三分钟讨论,谈谈自身获得什么启示。并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关于行星的知识,激发学生对这一问题的兴趣,鼓励学生利用已有条件,探索宇宙的奥秘。 将课堂引回地月系,从地月系的环绕关系,引入地球卫星。提问有关卫星的一些问题。例如:卫星发射速度、卫星轨道形状、卫星运行速度等等。 讲述卫星的理论模型在牛顿年代已经出现,并演示这一模型。让学生接受环绕速度的概念。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和向心力公式联系,解出地球附近的环绕速度的值,板书这一题设和计算推理过程。 提出问题:如果发射速度大于环绕速度会有什么结果?提醒学生结合卫星的椭圆形轨道,作出讨论猜想,学生讨论出结果之后,提供不同情况下的卫星运行演示。 引入大于环绕速度的两个特殊发射速度: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再用演示和计算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得到环绕速度是卫星运行的最大速度,也是最小发射速度这一结论。 教师总结指出这里学生常常出现的错误,并加以强调。 提供地球上不同纬度地区单位质量物体所受重力的值(相当于提供重力加速度),和地球表面单位质量物体所受地球的万有引力的值,要求学生作出比较,讨论,学生可以得到两者近似相等的结论:地面附近mg=GMm/R,即gR=GM这一结论。 例题(课本练习3)如果近似地认为地球对地面物体地引力等于其重力mg,你能否据此推出环绕速度?提问后,再讲解。 2三、小结:本节课的重点问题: 1.利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质量的思路和方法 2.了解发现海王星和冥王星的科学案例 3.计算环绕速度的方法和意义 4.知道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及其含义 课后作业:本节课后练习1、3两道题。 教学总结 本节课主要通过万有引力定律在三个方面的重要应用,让学生看到理论和实际之间的重要联系,体会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一方面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人文精神,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对天体物理学的兴趣。第四篇:语文:第二单元测试(新人教必修2)
第五篇:3.3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教案2(教科版必修2)